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时间:2019-05-14 01:3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第一篇: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本文着重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与国民素质提高的关系。来自网络。在原文(未注明作者)基础上略有修订。——柴歌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核心是什么?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和我们现代国民素质的关系是什么?我们研究这个主题,就是要着重探讨传统文化的形成、结构、内涵,从形成和内涵当中来探讨它的核心。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系是当前研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个观念,价值观是根本的,也就是说世界观、人生观最后都要体现在价值观上。价值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分析,从哲学层面来看价值,就是作为一个主体有什么优长,理想怎么实现?这是从哲学层面讲价值的含义。价值观当中最根本的是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智慧、理想、才能的体现,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做出的贡献,这是真正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观就是关于人生价值的一些观点、观念、学说。

国民素质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可以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国民素质这些都是相近的概念,我们大家都很清楚,这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一个根本性的、实质性的问题。英国有个经济学家哈比森,他认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终极基础。资本、资源都是经济当中被动的因素。人力、人才是主动的因素。因此我 们也可以这么说,国民素质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弱,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当中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国民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传统文化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问题。

围绕着这个主题,我想分三个问题来讲。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核心

(一)自然、社会的环境和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我们要探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形成,需要考虑它经历的自然环境、它的社会状况,以及它的生态情况。我们都知道,大概在公元前

6、前5世纪的时候,在东亚,在我们这个土地上就形成了道家、儒家等学说,在南亚印度有佛教,在地中海一带有古希腊、罗马哲学,这就在世界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哲学系统。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生长在这么一个环境,就是在东亚的大陆,在公元前

6、前5世纪的时候,大体是在一个30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是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地理环境,东边是海洋,西北、西南都是高山峻岭,它内部的幅员非常纵深、非常宽广。这一带地区气候比较温和,适合农业生产,一年四季比较分明,与印度和其他国家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很不一样。另外,除了黄河流域以外,长江流域土地也是非常肥沃的,气候也很温和。应当说我们国家中原一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发源地,当然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也不只是一个,其次就是长江流域,还有其他地区。中国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就决定了农业生产是古代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最初是集体耕作制,到了战国的时候发展为家庭耕作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这是一个生产方式的根本性的改变。这种环境,这种生产方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根据、客观的基础,也可以说自然、社会的环境和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二)打破官方对教育的垄断,把教育推向民间

文化的产生需要有文化人,需要有知识分子,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的时候,由宗法贵族分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士,有文士、武士、隐士、方士等等,他们在春秋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阶层,当时很多诸侯国家都引进这些人才来进行变法。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就是最突出的一个典型。这些士,也即知识分子,发挥了知识的优势,从事教育,培养弟子。原来在商朝时代上学,学校都是官办的,“学在官府”。到了春秋末期,由孔子首创私学,这就是说,打破了官方对教育的垄断,使古代的学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把教育推向了民间。

(三)人本主义跟自然主义的结合奠定了整个中华古代文化的基本走向

和私学兴起的同时,古代一些君主还创办了许多文化学术中心,聘任各个学派的大师不治而议论,他们不直接参加国家政府的治理工作,只是专门议论、专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发展 国家。当时像中原这一带,现在的河北、山东、河南一带都有这样的学术中心,特别是象山东的曲阜,还有河北的邯郸都是当时一些很有名的文化学术中心所在地。这样的文化学术中心,大大推动了各地文化学术的繁荣和兴盛。这种兴盛最集中地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因为诸子最集中的时候是在战国时期,所以也称为战国诸子。这些诸子就天道、人道、社会伦理、礼法制度等等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当时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和道家,在这3家当中,儒家跟墨家在当时被称为显学,道家也很重要,但是道家是个隐士之学,它没有列到显学的范围里面。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的百家,后来西汉的时候,司马谈就把它概括为6家,以后又有人把它概括为10家,还有更多的,有的说诸子有100多家,如189家的说法,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刚才我们前面讲的3家。在这3家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给我们民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学术系统、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道家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的传统。可以说《周易》,就是《易经》,它是把人本主义传统跟自然主义传统结合起来,这两个传统可以说奠定了整个中华古代文化的基本走向,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两个传统的影响和作用。

后来当然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现在可以说,它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根据我们学哲学的人的观点,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的问题、人生观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和思维方式的 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四)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由儒、释、道三家所组成 就文化形态来说,刚才我们提到有儒家、道家。在汉代,大概在西汉末东汉初印度的佛教传到了中国内地。我们可以看到印度佛教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来说,是个异质文化。中华民族已经有儒家、道家学说,佛教要进来,当然会遇到很多阻力,有很多障碍。我们也可以看到西方基督教从唐朝就传到了中国,但是它没有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去,佛教是融到了传统文化里面了。后来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就是儒释道,释就是佛教,儒道佛三家是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那么佛教之所以能够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里来,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人本主义传统、自然主义传统虽然符合了中国人的需要,但是它还有缺陷,那就是说对人生的烦恼、痛苦,特别是人的死亡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探讨的很少。大家都知道,人如果没有死亡,人生就没有意义,生与死是相联系、相对应的,没有死亡,就不用探讨人生的理想意义的问题,因为他一直活下去的。正因为有死亡,我们要探讨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如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方面,可以说佛教恰恰弥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缺陷,它起到了补充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佛教给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解脱主义的传统。解脱主义,就是解脱烦恼、痛苦,解脱生死问题,这也是适应中国人民的需要的。所以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由儒、释、道三家所组成。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家从实质上来说,探讨的就是人的问题,人生的问题。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它是人学。因为就儒家来说,它主要是探讨为人之学,怎么做人?它提倡仁爱,那是讲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它主要是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去提升自己的理想。我们在平时生活当中,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就是从平凡的活动当中,怎么能够提升它的意义、它的价值,即实现人生的理想,这是儒家思想。道家讲自然,讲自然主义传统,这个自然,就是要顺其自然的意思,要合乎自然本性。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一定意义上也可说要合乎自然的规律。道家提出了这么一个传统,这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个生命哲学,也是讲人的问题。怎么能够实现人生的理想呢?道家认为那就要合乎自然。佛教不同,佛教讲出世,应当说佛教是个宗教,我们刚才讲的道家、儒家,它是人文。所以中国是个人文主义传统的国家,跟印度那个宗教国家不一样的。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它的一些宗教领袖比政治家地位要高。中国不是这样,中国是人文的传统。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佛教里面很多内容实际也是讲做人的问题,特别是传到了中国以后,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佛教跟印度佛教是有区别的,当然它有共同性,它们都是佛教。中国佛教相对印度佛教来说,最重要的是创造了两个东西,一个是禅宗,实际上禅宗把成佛的理想由彼岸世界移到了内在的主体世界里面来,它宣扬即心即佛,你的心、你的思想,与佛不相离,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思想意 识觉悟了,那就是成佛了。我们可以看到,这实际上就是由神转到了人,转到觉悟的人。

另外,在我看来,中国佛教的第二个创造,就是现在讲的人间佛教,我们已故的赵朴老就提倡这个。台湾地区佛教也是提倡这个,两岸佛教都提倡这个。人间佛教就是认为,通过佛教道德的弘扬以及其他思想的弘扬,能够使人间成为净土。从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佛教,当然它有出世的一面,当然它是个宗教,但是实际上它已经受到中国的儒道的影响,带有很大的人文色彩,它也很重视做人的问题。这是从我们的文化的核心,各个学派的思想核心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确是以人学为中心的。另外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墨子,以后的孟子、韩非,以及汉代的董仲舒、王充等等都是提倡为人之学,都是提倡通过为人,进而能够为家、为国做贡献。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实际是一种人生的价值观念。

(五)文化和民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呈现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体系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最主要就表现在价值观念上,像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中国文化它就比较重视做人,重视和他人的关系,重视和自然的和谐,这就是它的价值观念。西方就不是这样,印度也不完全是这样。现在我们一些记者招待会,西方国家元首,包括小布什总统在清华的演讲,他们都是要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他要推行他们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今后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的较量。所以我们东方、东亚地区形成的、我们中国形成的价值观念,它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它的内容、内涵是怎么样的?它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以及世界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这就是我们下面还要探讨的问题。

二、关于人生价值观的内容与要点

人生价值观念,是在人生的一些基本矛盾基础上形成的。人类,包括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他的最基本性的、普遍性的矛盾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三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就是人与自我的矛盾。我们每一个人和自己的矛盾,比方我们的现实状况与理想追求,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我们的生命价值跟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的关系怎么样,我们要处理好这些矛盾。

第二个矛盾就是人和他人的矛盾。因为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在社会当中存在,他有家庭关系。在一个单位,他有一个工作关系,有同志关系。再推广就是还有民族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这就是由人与他人的关系当中派生出来的人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这是我们经常面临的又一类矛盾。

第三个矛盾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因为人是生存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当中,但是如果我们人类过分地去征服、去破坏自然,自然可能就要报复人类。所以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我们天天可以感觉到的,像遇有沙尘暴,每个人的心情是会 不太好的,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三类矛盾当中,我们也可以把人与他人的矛盾展开为人与他人的矛盾、人与民族、人与国家的矛盾。所谓价值观念,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一个人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的问题。通过正确地处理这些矛盾,就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所讲的三类矛盾,或者四组矛盾,分四个问题来讲。

(一)人与自我的关系 1.塑造人格

人与自我的关系归根结底可以说就是一个塑造人格的问题。“人格”是现代的用语,古代没有“人格”两个字,古代叫人品。什么样的叫做具有崇高的人格?怎样能够达到和保持崇高的人格?这是古代思想家经常热心讨论的一个中心性的问题。特别是儒家,也还有道家。在这方面,大家都知道孔子有这样的名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是泛称军队,古代的诸侯大国里可以有三个军。“匹夫”就是指的男子汉,男子汉他有独立意志,每一个人都应当有独立意志,独立的人格,这对做人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的人格是怎么样的呢?就是要始终在任何情况下,在富贵情况下、在贫贱情况下、在威武的压力下,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自己的人格。自己的意志不能动摇,这很重要。现实生活当中也表明他这种说法有相当的普遍意义。道家也提倡要有崇高的人格,但是道家是从一种自 然主义思想脉络里来讲这个问题,庄子这样说:“至人神矣!在泽焚而不能热,河汉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所谓至人,道家系统讲的至人,就是思想道德境界很高的人,那很神妙,一个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境界很高的人,很神妙。就是大泽,大的草泽都焚烧了,他都不受影响。河就是黄河,汉就是汉水,沍就是冻了,沍结冰。黄河汉水冻了,他也不受影响。这是说至人具有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独立的精神和自主的精神。庄子还主张提倡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提倡这样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主张人跟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价值的高低区别。这种与天地万物为一的境界,我们可以想像,我们也去体会,那就是说要超越自我,与天地同在,这是极高的一种精神境界。

2.人生的四种境界

上面所讲的孔孟庄子他们关于人格价值追求的一些主张,对后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人与自我的关系当中的一个问题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的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穿衣,但是我们还要过一种精神的生活,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怎么样?我们应当怎么来处理?古代思想家认为衣食是礼仪的基础,物质生活是一种基础,这个基础是不能否定的。另一方面又强调精神生活是高于物质生活的。包括后来宋代理学家讲的“存天理,灭人欲”,也不是把人的基本的欲望消灭了,人照样吃饭、穿衣,这个不在“灭人欲”范围内。“灭人欲” 指的是一种超越精神生活要求的那种物质生活追求。在人与自我关系当中,我们刚才讲它是一个塑造人格的问题,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正确地对待生命。人的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中,生命是很重要的,所以儒家是主张保生命,一个要保生命。道家还主张顺其自然,保全生命。但是在我们的先人看来,人的生命价值如果跟道德价值、人格价值发生矛盾的时候,比较起来,道德价值、人格价值更重要。如果为了国家、人民、民族需要牺牲自己的时候,我们要勇敢地付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持自己的人格价值。所以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都是这个意思。古人还看到了人的死亡跟“不朽”的关系问题。“不朽”就是人死亡以后怎么样才能够永远存在的问题。因为人都要死亡,那么死亡以后,人是不是还有可以值得以后的人永远敬仰的东西?有没有不朽的东西?这方面《左传》里有这样的记载,认为人虽然有死亡,但是死而不朽,他的精神、他的功业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有“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这样的说法,这就叫做“三不朽”,就是要“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树立人格道德榜样;“立功”,就是建功立业;“立言”就是你有新的思想言论,有助于人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古人认为道德、功业和言论这个价值是很重要的,这叫做“三立”。人要在“三立”方面都有贡献,或者是在某一个方面做出贡献,这样人虽然死亡了,但他又是不朽的。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像孔子孟子他们都是不朽的,到现在我们都要纪念他们,甚至于还要学习他们的某些思想。在人与自我的关系当中,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老师冯友兰先生,他有人生四境界的学说,每个人不一样的,有四种境界。他说第一种境界叫自然境界,什么叫自然境界呢?自然境界是适应人的生物本性、生理本性的要求,吃饭、穿衣,还有繁衍子孙等等,还有适应世俗习惯,这个叫自然境界。第二是功利境界,功利境界是有功利性的,就是追求个人的私利。有些人做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对我有没有利,这是第二境界。第三个境界就是道德境界,它是为社会谋福利的,我做的事情是为了对国家、社会有利。第四是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就是人是天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归根结底要和天统一起来。这一思想境界,应当说是更高的一个境界,我们想问题、处理事情是从人与整个自然统一的角度来思考。人生有四种境界,应当说后面这两个境界都是很高的境界。

(二)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伦关系、群体关系。在这方面古人认为人和别的动物不一样,人是有义的,是讲道义的,所以人能够组织起来成为一种群体。人的体力可能不如有的动物,但是人能够驾驭动物,能够组织群体,能够组织社会,能够按照职份、按照道义来妥善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人与人有哪些关系呢?最早提出人与人的关系的是孟子,他认为有五类关系,那就是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朋友关系,其中长幼关系就包括了兄弟关系。所以后来又演变为“五 伦”,就是“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这五种关系是由十种角色组成的,所以古人又提倡“十义”,就是十种道德规范,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根据《礼记?礼运》上的记载,所谓“十义”叫做“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是十个不同的角色应当具有的道德规范。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像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君臣之间都是各有权利和责任的,像“忠”,臣对君要忠,但君一定要“仁”,君是仁的,所以臣要对君尽忠。如果君不“仁”,他不是仁君,那臣就不一定“忠”了。儿子对父亲也不是一种绝对的服从关系,父要慈爱然后子要孝,这个和汉代以来一方绝对地服从另一方又不同,所以“三纲”、“五常”、“十义”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古代学者在关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和规范方面,所提出的准则和规范最重要的有“仁、礼、和、义、信”这几个范畴。现在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范畴的意义:

1.“仁” “仁”字好像是两个人那样,从字的造型里可以看到它是讲人与人的关系的。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个很重要的定义,“仁”就是爱人,就是泛爱众,要爱大众,要爱他人,要相爱,人与人之间要相爱。在孔子看起来,爱人的内容有两条根本性的原则,第一条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一条是消极性的,你自己不喜欢的不要给别人,第二条是积极的,“立”就是自立,“达”就是显达,你 想立的,你自己追求的、要实现的东西,也要帮助别人达到。现在国际上宗教界也在探讨普世伦理,全世界人类能不能有一个基本的伦理规范,有没有?讨论很长时间了。其中有的学者就提出来,孔夫子的这个话可以作为基本伦理的条款,特别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也有这样的主张,孟子认为你如果不能够做到爱人,人家也不会爱你,不尊敬你,所以儒家提倡“仁爱”。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国家、民族,人与人之间都能这样做,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它可能是非常和谐的。还有墨家,墨家提倡“兼爱”,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它主张“兼爱”,这个“兼爱”和儒家有等差的爱、有等级的爱是不太一样的。儒家的爱是由亲近的关系,然后推到更广泛的、其他的人的关系。墨家主张“兼爱”,要求把别人的家庭看作像自己的家庭一样。我们可以看到,“仁爱”跟“兼爱”都是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两者有一定的区别。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性的,墨家是讲广泛的“兼爱”,但是,我们又可以这样考虑,很可能,墨家的“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这种观念,和古代社会以家庭为本位的那种社会结构是不太一致的,所以墨家的衰亡也不是偶然的了。

2.“礼” “礼”是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通常是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准则、道德规范。古代非常重视“礼”,孔子这样讲,如果一个人“不知礼”就“无以立”,起码的礼都不懂,这个人就不可能自立。所以孔子又 把“礼”跟“仁”联系起来,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要约束自己,要符合“礼”,这样来做到“仁”,达到“仁”的境界。“仁”跟“礼”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形式跟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实质内容。荀子有一篇文章叫《礼论》,对“礼”做了总结,他对儒家思想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治理国家是“治之经,礼与刑”,治理国家靠两个方面,一个是“礼”,一个是“法”。如果治理好国家呢?一方面要讲“礼”,一方面要讲“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这种思想对韩国、日本影响都很深的。本来我们是礼仪之邦,可是现在,学校师生之间的礼都比较淡了,这对我们国家以及政府机关、上下级的关系,都不是好事。我们当然要讲平等,平等是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但是礼要不要?很可能有“礼”比没有“礼”要好得多。

3.“和” “和”就是和谐。在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古代探讨两个很重要的范畴,那就是“和”跟“同”,“和”与“同”的关系与区别。古代很早在中国哲学史上就发生了 “和同之辩”,辩论“和”跟“同”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关系。所谓“同”就是同一,相同。所谓“和”就是不同的东西的平衡。古人认为“和”能够产生不同东西,不相同的东西的平衡、和谐,能产生新的事物。“同”,相同的东西,就是重复,它不能产生新的事物。所以中国古代主张“和而不同”。孔夫子有个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是否追求和谐看为君子区别于小人的根本的思想分野。孔夫子还讲这样的话:“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均 无贫”,平均了的话,就无贫;“和无寡”,寡就是指的人口很少,就是没有凝聚力,老百姓都不跟着你了,和则人家都会凝聚在你的周围;“安无倾”,安全的话就不会有危险。孔子有个学生叫做有若,他说了这样的话:“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是以和为贵,肯定了“和”的价值。孟子也有重“人和”的名言,大家都很熟知了,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就是齐心协力的意思,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在孟子看起来,这三个因素当中,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是第一位的,很重要,很可能他讲的是一个真理。如果以和为价值取向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在现实生活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对立和斗争,这是不能回避的,我们要面对的。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斗争的结果 一般可以说有这么几个结局:一种结局就是两者同归于尽,第二种结局就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第三种结局就是双方和解而两利。所以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可以用来处理不同的矛盾,对不同的矛盾,采取一个恰当的处理方式。

4.“义” “义”本来是适宜的意思,适合情况,引申为公正。我们老百姓希望做官的人 第一条就是公正,清廉与公正。

5.“信” “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古人认为这是朋友之间应当遵守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实际上在经济生活当中也应当是这样。 这是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看法,是古人的一些生存智慧。(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代一些思想家是怎么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呢?人处在自然当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跟自然的关系就叫做“天人之际”。这里我们先要搞清楚古代的“天”的含义,“天”的含义很多,主要是有两条,第一条提的是自然,也可以说这个自然就是自然界,特别是指的天体,天空、天体,或者说是天地,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客观的物质自然。“天”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神灵,认为天上有神灵存在。我们现在要探讨的主要是人与自然这个层面上的关系问题,就是要探讨天道跟人道的关系、自然跟人为的关系。在这方面,古代主要有三个学说: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强调天道跟人道、自然与人为息息相通、和谐统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例如,孟子就主张“尽心知性知天”。“尽心”,就是发挥我们自己的本心,我们的主体精神充分发挥了,就能够“知性”,就能够知道人的本性,进一步就能够知道自然。这里很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认为天跟人是个统一体,人心、人性跟天道是一样的,这是中国古人的很重要的一个思考方式。由于能够“尽心知性知天”,因此也认为人能够和天地相通,进到一种天地境界。道家也是主张“天人合一”的,我们刚才已经提到庄子,庄子主张“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地万物要合一、要统一起来,进一步反对人为地去破坏自然,主张“因 顺自然”,顺从自然的规律。庄子的学说,有一种主张回复到原始状态的思想,这种思想当然是一种落后的思想。但是他主张不去毁坏自然,应当承认,这种思想对我们有一种警钟长鸣的意义。

2.“与天地参”

“与天地参”就是人要参与自然界的变化,这是在肯定天道、人道既有区别又统一的基础上,认为人不是消极的,不是被动的,人可以参与自然界的变化,这种观点也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像《周易大传》有这样的话,要“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裁成”、“范围”都是动词,都是调节的意思,“辅相”、“曲成”都是辅助的意思。这是说,一方面要承认自然的变化和它的规律,一方面要通过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来调节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达到完满的程度。

3.“天人之分”

“天人之分”认为天和人不一样,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的,要把天和人加以区分,各有其规律。在“天人之分”这种主张里面,有的主张要“知天命而用之”,就是要控制自然、治理自然。这种主张,就是强调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去控制自然。这种主张可以说和前面“与天地参”的主张有联系,但是也有区别。

在这三种主张当中,我们可以这么说,它们之间并不完全是对立的,不是互相排斥的。凡是主张“天人合一”的,都是以“天人之分”为前提,都是在确定了天人之间的区别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张天人之分的也不完全否认天人相通、天人之间的联系,有的 就主张天的职能和规律是不能违反的。所以在这三种学说之中,“天人合一”是一个基调,是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个基本的学说。

三、传统人生价值观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意义

(一)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

刚才我们在探讨这个主题的思路的时候曾经提到,我们要提高国民素质,应当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资源。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探讨利用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提高国民素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来分析一下二十一世纪国际国内社会的一些新的变化,它的特色。我们认为二十一世纪国际国内社会最根本性的特征很可能是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又由于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世界,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就会越来越全球化。这种情况,不仅会加速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而且会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第二,由于科学技术的空前进步,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自然也增大了报复人类的力度。所以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温升高、人口爆长、能源危机、食品短缺等等问题、难题日益地困扰人类,人类将地球和大自然作为征服对象的同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以至于我们现 在一些基本的生活需要,像水有的地方都很缺,人类在满足水资源的需要上都出现了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努力地去寻找、开发新的科学技术,来缓解开发自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另外一方面需要提高人文素质来协调人类跟自然的关系,这可能是未来又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第三,因为物质条件的不断完善和生活方式的更加现代化,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相对匮乏的精神生活的反差现象将长期存在。精神生活出了问题,就出现了一种文化精神危机,这种文化精神危机在我们看起来实际上就是价值危机,就是价值观念失衡了。如果人们长期受到追求物质欲望、物质需要这种价值观念支配,停留在物质享受的层次,就会形成恶性的消费。恶性的消费势必带来恶性的开发,由此又进一步带来国民素质的下降,同时又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这种情况,未来社会人类能不能觉悟到要逐步地把单纯的追求物质,或者着重追求经济的增长,逐步地转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21世纪显然是国与国之间竞争很激烈的一个世纪,我们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国民素质要高。什么叫做素质呢?素质包括了哪些内涵、哪些要点呢?根据我们初步的研究,素质主要包括四种,第一种是文化知识素质,这个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综合知识素质,一个是专业知识素质。既要有综合的知识,又要有专业的知识。第二种是品德素质,品德,就是人品,包括了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道德和思想也是两个概念。比方说培养家庭美 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极为重要的,有利于形成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第三种是心理素质,这也是极为重要的素质。心理素质里包括情感素质、智力素质、意志素质。意志素质,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人要有意志、有人格。情感素质,就是在情感问题的处理上,要处理好,不要失足。智力素质,就是培养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素质,这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旺发达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创造性的思维,不是墨守陈规、保守陈旧的那种思维,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这属于心理素质里面的智力素质。最后一个素质就是身体素质,身体也很重要,学校不是讲德智体吗?“体”就包括了体质、体力、体能,身体的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里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一个前提性、基础性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中华民族都要讲健康,这是极为重要的。在我们看起来,素质很可能是包括了这四个方面。那么传统文化、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念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二)传统人生价值观的积极方面

根据当前国民素质一些状况,特别是为了青少年素质的健全发展,我们认为,在当前应当重点地弘扬传统人生价值观当中的一些积极的内容。传统人生价值观也会有它的局限性,我们今天讲的是它的积极方面的内容。关于积极方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弘扬为人之道,提高人文素质。上面我们说了,中华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视阐扬做人的道理的,强调道德、人格的崇高 的价值。它在处理物质生活跟精神生活、生命价值跟人格价值这些方面都提出一些积极的思想,这些思想如果用来提高国民的素质,我们认为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于纠正当前出现只重视技能、经济、功利、实用而忽视人文、精神、思想、道德这种偏颇、偏差,对于纠正只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生活的倾向,应当说是有启迪的意义。

第二,弘扬群体观念和爱国精神,树立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历史的使命感。在这种经济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外来的文化不断地冲击我们本土文化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提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尤为迫切,特别是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尤为迫切。因为现在国与国之间的观念淡泊了,不同国家的很多年轻人都通婚了,有的都出国了。所以我们对那种忽视国家、集体利益的倾向一定要注意。我们认为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那种忽视个体的利益、地位、作用,是不对的。我们以往曾经忽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不利于我们国家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认为那种忽视群体的需要、忽视群体的价值和利益也是片面的。是不是我们可以说,我们应当肯定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对群体的贡献才能获得真正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对有关群体的关系、公私的关系,以及个人和民族、国家的关系,都有很多很精粹的思想。阐述这些合理的思想和精神,对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增强对人民、对社会、对祖国的奉献精神应该说是有意义的。 第三,弘扬天人协调的思想,提高辩证思维水平。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天人协调的思想,就是人可以参与天地自然变化的思想,在我们看起来很可能就是处理两者关系的一个正确的原则,那就是说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良性互动。人类与自然一定要良性互动,这对人类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认为那种人类要征服自然、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人类应当和自然和谐、协调,要保持这种良性互动,要运用这种辩证的思维。那种把地球有限的资源耗尽,只能是毁灭地球,也毁灭人类本身。

我们认为积极地弘扬中华传统价值的合理思想,对于培养国民的精神品质有极大的好处,对增强国民的智慧有极大的好处。总之有助于中华民族、有助于我们国家的国民具备求真、行善、崇美这样的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完善。

第二篇:中华核心传统文化

中华核心传统文化

(一)(主要进行文字表述的修改,多

增加实例)

中华传统文化概说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内涵复杂性,但在长期

地发展筛选中逐步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干,佛、道为两翼的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在千岩竞

争、万壑争流的中华文化精神的流变中,儒、道、佛文化以其对峙却互补、互渗但独立的品格,创造出蕴含巨大张力的文化效应。儒家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济民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强烈的关切现实

之心和历史使命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道家以超脱的心态获取内心的平静,顺应自

然,消极自保。佛教则是观察、反思自身痛苦,用修持的方法解脱人生的痛苦,以超脱

世俗,进入涅槃境界。儒家重人事,重现实;道家重养生,重超脱;佛教重解脱,重出

离。儒家功在道德伦理,道家功在超脱养生;佛教功在精神抚慰。士人往往在得意时信

奉儒家,失意时信奉道家,痛苦时信奉佛教。顺境时从儒学吸取勇进的力量,逆境时从

道家寻找安抚心灵的妙药、从佛教的破执中寻求解脱的灵丹,所以以儒守常治世,以道二

达变,以佛治心。

儒家——“内圣外王”的执着追求

中国文化持续数千年,必然

有其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即文化发展的内在源泉。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

共同心理”的核心便是儒家思想。儒家是春秋战国时崇奉孔子学说的一个学派,因孔子

曾做过为贵族相礼司仪的“儒”而得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

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性格而为世人瞩目,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

最强大的精神支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

愤忘食,乐以忘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的“大丈夫”崇高人格标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是儒家思想的发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就义,是实践

了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信条„„可以说,没有儒家经典就撑不起

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厦;没有儒家思想就无法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体系;没有儒家哲学中国

哲学就缺乏鲜明的民族特征。半部《论语》知天下,儒家贤哲的先圣和睿智,已深深植

根于中华土壤中,哺育了我们民族的心灵,不仅与中国的封建社会相始终,还一直影响

到现在,甚或还要影响将来;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所遵奉的圭臬,还被西方社会引为成功的“黄金法则”。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极力推崇孔子,认为中国儒学是《

圣经》以前,《圣经》以外的文化,更有西方学者主张以儒家道德代替基督教。

在当

代,儒家的传统文化精神,对于克服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伴生的人的“异化”或“物化”

弊端,消除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纵欲主义的现象,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情

操,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信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精神一:直面现实,无限宽广的仁爱胸怀

“关注现实,直面现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源远流长,中学语文教材中从《诗经》中的《采薇》《硕鼠》、《古诗十九首》中的《十五从军征》《观刈麦》,到杜甫的《三吏》、《三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从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到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从《捕蛇者说》到《马说》我们都能听到儒家士人“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的感叹,都能看到儒家人的仁爱之心和悲悯情怀。我们不妨走进他们无限

宽广的仁爱世界。

“贵仁尚和”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以伦理政治为主要内容,以

道德理想主义为基本特色的儒学,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相互尊重、以礼相待。《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 109 次。孔子的“仁”既是处理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道德标准,又是决定社会生活的普遍原则。孔子的“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有“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样具有浓烈人情味的中华大家庭。而“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约定

俗成而程式化了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仁”的外在表现,《论语》便是“仁”与“礼”的哲学。“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以普遍讲究温文有礼而知名于世,这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五大美德之一,他们的著作中有着详尽的论述。对于他们来说,办事要体谅,尊重和恭

敬别人,这构成温文有礼的基础”。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礼让谦和的典范,如选入中学语

文教材的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所以中国人民有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这种“贵和

”思想又往往和“尚中”联系在一起。《中庸》也把“致中和”作为极高的道德境界、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总书记谈中华传统文化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夲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分别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的建设目标,是从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概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统领层次。(对外展现的形象)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价值取向,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概括。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国内社会的表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概括。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对国内社会公众个体素质的要求)

这24个字有人反映不好记,如果你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就不难记住了,再说这24个字也不用专门记,平时生活中只要记住“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就行。因为作为个人行为来说,平时真正践行的是这八个字。

核心价值观的背后,积淀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密切关联、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与传统文化中“国家一统”的理想追求、“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民惟邦本”的为民情怀、“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和而不同”的处世智慧相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借鉴了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允执厥中”(意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的思维方式和“隆礼重法”的治国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则是对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言而有信”的诚信观念、“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的传承和弘扬。爱国......“爱国”永远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基石,永远是中华民族光荣而伟大的优良传统。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20名正部级委员联名提案:呼吁恢复岳飞民族英雄地位《(关于在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恢复岳飞民族英雄历史地位的建议》)。提案中建议组织对中小学生教材涉及岳飞历史地位存在问题的进行修正;对已删除的关于岳飞民族英雄历史地位的内容进行恢复。提案建议中说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永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基石,永远是中华民族光荣而伟大的优良传统。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共圆“中国梦”的今天,必须大力弘扬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爱国主义精神。敬业......诚信......2014年5月14日,我看《贵阳晚报》有条报道:XX县一名女环卫工人在垃圾箱中发现报纸包着的XXXXX元现金,报警找到失主。友善......----七旬老人除夕夜不回家 照顾XXXX只流浪狗 2015年2月20日法制晚报报到:XXXX的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除夕夜不回家,照顾XXXX只流浪狗。凌晨4点便起床为狗煮食,之后打扫狗窝、喂食、再煮食、再打扫„„在本应与亲人团聚的年三十,陕西渭南的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却守护着约XXXX只流浪狗,过完了整个除夕。他们的年夜饭,是在安顿好所有流浪狗之后,匆匆煮好的一碗汤面。就连整个春节,他们都要轮流照顾这些流浪狗。狗场主要负责人王彦芳对记者说:“没养过狗的人,不会理解这种感情,它们就和你的孩子一样,舍不得,丢不下。”

所以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只要记住这24个字就能达到内化以心、外化以行。而是要在平时起心动念和一言一行中,在平时为人处事和生活工作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特别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佛家文化思想。这些思想至今都在影响着毎一个中国人,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人受西方价值观影响较大,但国人骨子里流淌的还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这是改变不了的。

比如说,有些国人移民到西方国家生活多年,但平时一些起居生活习惯,特别是精神层面生活,仍保持中国文化传统,骨子里还是改变不过来,移民在外的华人基夲上还是生活在华人社交圈子里,始终不能融入当地社会主流。这是今天的现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沃土与思想源泉。

2014年3月18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就贯彻落实总书记、赵克志书记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示精神进行部署。

----2014年3月26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率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前往贵阳孔学堂,参加知名文化学者、武汉大学教授欧XX所作的“国学经典与为政以德”国学讲座。市领导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聆听讲座。

王保建在主持讲座时指出,全市党员干部要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构筑“精神高地”,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服务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当前中央宣传部全国范围内开展“四德”教育(社会讲公德,职业讲道德,家庭讲美德,个人讲品德)和我省文明委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及去年市直机关工委开展的评选机关“十大标兵” 等活动,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中之重的具体体现。

---贵阳孔学堂古为今用传承教化: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周末贵阳孔学堂开展公益国学讲座, 结合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在孔学堂举行的传统文化典礼活动。

二、总书记谈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抛弃传统等于割断精神命脉

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自觉传承包括道德理念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各类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2013年3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讲话

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3年9月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讲话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14年2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也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要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好,核心价值观建设好,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丰富深厚的道德理念,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提供了精神归依和心灵居所,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态。包括仁义、忠恕、孝悌、人本、诚信、中和、廉耻、质朴、勤俭、宽厚等在内的中华传统美德,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熠熠生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必须立足于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也是价值观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包含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三个层面,但其实践主体是公民个人,实践基础是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人的生命存在问题、人的德行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追求理想人格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在个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启人心智、润人心田、催人奋进的道德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人的价值主体地位,自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总书记谈“三严三实”: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我认为最基础最根夲的是“修身做人”。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最后一段就讲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做人-----做事(为民、为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决定中强调,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五个基本原则中有一个原则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014年11月17日,中央纪委网站刊发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德法相依 相辅而行》。这篇文章主要是讲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文中指出: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鲜明特色。这是由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的。我们国家这么大、有13亿人口,如果仅仅依靠法律治理,都退到了底线,那就会很危险。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文化精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绵延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化,也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经验。德治思想和实践贯穿在中国历朝历代,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有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等丰富的民本思想,有礼法相依、德主刑辅、治国先治吏等丰厚的治国理念,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示范,为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历史借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民族精神的根脉。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只有修好身,才能理好家、治好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DNA,经过千锤百炼,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敢说自己不孝、不忠、不信、不义、不廉、不耻!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领导干部如果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必然违纪违法、走向腐败。看看腐败重灾区的山西,腐败已不是个案,“而是一坨一坨的,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是塌方。” 省级干部被查7人,太原三任市委书记、三任公安局长被查处,受反腐影响,省管干部空缺近300名,触目惊心。

2015年3月10日上午,王岐山参加“两会”山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教训十分深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看待腐败问题要有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

历史上,一个德行端正的好县令,在一塌糊涂的朝代里,能够把一个县给治理好的不乏其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干部没了人形,根本问题都是出在“德”字上,缺德了!

十八大后落马的多名省部级官员中,在官员违纪表述中几乎都有-条“生活腐化”戓“道德败坏” 与“生活糜烂”。[中纪委的工作人员曾称:官员违纪表述中,最常见的就是“生活腐化”,比这个形容更恶劣的是“道德败坏”与“生活糜烂”。“生活腐化”说的是三个以下情妇(夫);“道德败坏”与“生活糜烂”,是指三个及三个以上情妇(夫)。] 为政以德,正心修身。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知古鉴今、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讲规矩、守戒律,决不能无法无天、胆大妄为。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汲取经验和教训,取精华、去糟粕,把握住文化根脉,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的生命得以延续。

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坚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让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夲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只有儒家思想一家,而是主要有儒、道、佛三家思想,他是一个整体,互相交错融和。儒家思想只是其中一个部份。所以讲中华传统文化只讲儒家思想,不提道家和佛家思想是不完整的。从人的生命科学角度来讲,道家和佛家思想占有很重要位置。形象一点讲,儒家是小学,道家是中学,佛家是大学。可见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重要。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夲理念就体现在这三家思想中。---儒家思想: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於吸取别人的长处。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崇尚中庸,崇尚和谐。儒家入世、治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儒家的楷模,儒家价值观是仁爱,中庸,以仁为主。儒家:讲道德,讲伦常,讲礼义。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八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过去人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是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亮点。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指的是人应崇尚、追求的五种高尚品德。“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温、良、恭、俭、让的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指的是人应培养、陶冶的五种高尚品性。温良恭俭让这五种美德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这五种美德,是古代人们待人接物的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

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指的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意思。)品德侧重的是德性,是对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概定; 品性侧重的是性情,是对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

品格侧重的是风格、人格,是对人的持家理政风格、人格的概定。

三者中,品德是基础,品性是品德的外现形态,品格是品德表象化后的典范。

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中庸”

“中庸”是指思想观念不偏不倚,中正平和。反对“过”与“不及”,凡事要讲适度,不要走极端,“物极必反”。中庸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大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得好: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禅极高明而道超越。

儒家讲的是德行方面的修养,儒家讲真诚。儒家是以人为中心来思考万物,儒家对人是充分肯定的,叫人文主义。儒家肯定人性向善,然后人的一生都要择善固执,最后还要止于至善。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第一段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顺其自然、清净无为。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强求、不逆天(这里的天,就是客观规律)。道家价值观是清静,无为,以道为主。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自然”,运用到人类社会跟自然关系上,就是人类要学会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然后才能享受自然。用今天的话来讲,道家思想就是人类世界最早的的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科学发展观。

自然概念运用到人类社会的治理上,就是无为而治,政府做政府应当做的事,百姓做百姓应当做的事。

“无为”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对“无为”观进行解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道家哲学的认识,而且能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一定启示和借鉴。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自然而为。有为而不落痕迹就叫无为,就是佛家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做了一件好事,却不著相,正是无为;你无所事事,什么人事都不干,正是有为。

人类“无为”,万物才能“自然”。“无为”意味着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万物,根据事物的本性与发展趋势“辅助”万物达到“自然”。

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说,“无为”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不为”,二是“顺自然而为”。

“不为”主要体现为让万物自我化育、自我生成、自我转化。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又必然要“有为”,即要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不过,若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之所“为”就必须是“顺自然而为”,顺规律而为,而不是肆意妄为。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对农田采取用养结合的方式,通过撂(音:料)荒、休闲、轮作等维护农田生态,就是“顺自然而为”。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实行“封山育林”“休渔”“休牧”等,也是“辅万物成其为自然”的措施,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都是道家思想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道家思想的精华是“无为而治”: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对待事物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无为而治”,不是讲在上面的领导人什么都不管,而是“无为无不为”,但也不要妄为。

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养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

简单来讲,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而是要你不要妄为,要知常而为,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有所作为。顺自然而为,顺民心而为。

纵观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可不是这样啊,老百姓为什么对一些社会现象如此反应强烈,道理就在此。

道家的道法自然:就是说天道是自然的,自己本身当然如此。

人的最高道德修养,就是效法天地,天地生长了万物给人,他没有居功,没有自私的报功,也不想占有,而且天地是平等的,好的坏的,无毒有毒,他都生长,无分别;只有生生不息,没有要求回报。所以人的胸襟、道德、器度能够效法天地,是最重要的。

道家讲的是智慧方面的修养,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道家讲究竟真实。其实道家并不是人们说得那样消极避世,而是以超然的态度入世,辗转于世间。

学了老子道家思想,现实指导意义是:用道家出世的智慧,来指导做入世的事情,可以化解平时生活、家庭、工作中遇到疑难和困惑。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佛家思想:

佛的含义,信佛,学佛,修佛,研究佛法,首先要真正了解佛的含义。否则很容易与宗教迷信混为一谈。

佛是觉悟的意思,这种觉悟是真实的、彻底的觉悟,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清楚、明白了。佛性就是觉性。

迷信,就是迷掉了,乱相信。一个东酉,一件事,你没有经验过,没有亲自摸过,没有看过,就随便下肯定的结论,不能说的要去说,不能做的要去做,没有的说成有,有的说成没有,要不然就非坚持有或者坚持没有不可。这才是迷信。

人若无知、自大、狂妄,必然让自己陷在迷信中。现在人们太相信当今科学,却不知当今的科学是人类现阶段有限的认识,如果太相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现代人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对科学的迷信。许多现象,科学是解释不了的,现有的科学在认识上是有限的。

佛教:讲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讲因果(三世因果),讲轮回(六道轮回),讲智慧(般若),讲解脱(究竞)。价值观是慈悲、因果,以慈为主。简单的说就是诸恶不做,诸善奉行,深信因果,度己度人。----轮回 杭盖乐队歌词: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生老病死命运轮回,年月更替兴衰轮回。

佛教本来不是宗教,佛教是佛陀教育,教育启发大众破迷开悟,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当代现实生活中佛教已伦为宗教。大家要懂得它真正的意义,你就明白了,就不会把它当成宗教和迷信联系在一起。我这样一讲,大家应该明白了。

南怀瑾说:佛教,可以这样去理解,分三部分,形式上的佛教是宗教,真正的佛教的内容,这个佛的修持的方法,不是宗教,是科学,是人文精神方面最高的科学。那么他的最高的学理呢,也不是科学,是哲学。所以佛教同其他宗教不同。佛学实质上是关于生命的最究竟科学。

佛法不是宗教,不是信仰,更不是迷信。佛法是真理,是宇宙万法的实相。佛法是真正生命的科学,智慧的学问,它讲的佛理是要经过实证的,不是迷信。佛法是以求明了生命真啼,生死轮回之原因,进而超越生死。简单说佛法就是:宇宙的起源,和宇宙万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佛法不是迷信,是慧学,是高等哲学,里面东西很深,一般人不了解,把他与寺庙烧香拜佛联系起来就认为是迷信。佛法的确可以让一个人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中,保持住自己的身心平衡、理智与情感的平衡、责任与权利的平衡、付出与得到的平衡„„

佛法这门学问,它不仅讲理论,还讲功夫,光有理论没有功夫印证,这不是佛法,只有功夫没有理论也不是佛法。

简单地说,佛法可以让一个人学会约束自己、尊重真理、敬畏因果;可以让一个社会充满和谐、互让、友爱,还有宽容。

成佛:就是成就究竞圆满的智慧,真实成就一切圆满幸福。成佛决不是成就佛像,一天到晚放在寺庙里供人拜拜,那是宗教迷信。

拜佛:拜佛是激发拜佛者的恭敬心、清净心、信任心、喜悦心、向善心,使拜佛者身心获益,所以拜佛实际上就是拜自己的心、拜自己内在的佛性。

因果律是宇宙万有的根本规律,宇宙的一切法則,始終不離循環往復的因果定律。

因果并不只是佛教的教理,在佛教未进入中囯以前,中囯的易经,全部都是讲因果的道理。佛教进入中囯之后,因果之说就更加重了份量,而且更普遍了。

世间一切成败得失、成住坏空,既不是鬼神所能操纵,也不是权势所能左右,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因果”法则。

前生因,今生果,今生因,后生果,因因果果,都是自造自作。

佛家常说“菩萨畏因,凡人畏果”。

佛家讲,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善恶无常,因果报应。要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江湖上有句话,叫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说明什么?只要你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就留下了后遗症,那么你总有一天要偿还,要为此付出代价。这就是佛家因果律。

凡事有个因缘,强求不得。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淡定心情,播种善良,得失随缘。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凡是尽力而不可执着。因缘尽了时,要懂得放下,不要再去执着他。万法因缘生。一切随缘(所谓随缘,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缘来则聚,缘去则散。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

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执着于某一事或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混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人生的境遇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自性的清明智慧,才是一切意念的本源,日月经年,世事无常,人生如月,盈亏有间,人生在世,难免有忠奸善恶,是非情仇,成败得失,荣辱浮沉,我们应当不逃避,不强求,一切随缘,任由世事变迁,宠辱皆不惊,以一颗恬然淡定的心,泰然处之„„ 佛教的精义在明因识果,佛教的目的在教化人心。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最讲一个“善”字。

所以,我说:“你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以不信因果。“贪、嗔、痴、慢、疑”五毒

佛家将人生的万千障碍,总结为五种最基本的烦恼:贪(贪爱)、嗔(怨恨)、痴(迷执)、慢(傲慢)、疑(怀疑),又称“五毒”。佛家说,人的烦恼主要是由“贪、嗔、痴、慢、疑”五毒造成的。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不可能明心见性。

放下“贪、嗔、痴、慢、疑”,不执著于人生之乐,不绝望于人生的苦。其实没有谁可以轻而易举的抛去或克制“贪、嗔、痴、慢、疑”的念头,但只要适度的节制它们肆意扩涨,淡然面对每天、从容豁达行事、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由心而发的微笑生活,要相信别人。

贪: “贪”就是贪爱,不限制自己欲望的边界,不断地多拿、多占、多要,没有界限,无节制。

嗔:“嗔”就是怨恨,就是分别,这是你的,这是我的,就是较真,就是生气的意思。

痴:“痴”就是迷执,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慢:“慢”就是傲慢、怠慢、轻慢、我慢,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对自己的东西感兴趣,对别人不感兴趣。凡有自我膨胀的都是慢。

疑:“疑”就是怀疑,疑心重,不信任对方,老疑神疑鬼。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

学佛主要是修心和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拥有真正的智慧。学佛先要把人做好,学佛不是无情,而是重情重义。

学了佛家思想的好处是: 一是家庭和睦。

二是身心健康(在充满激烈竟争的现代社会中佛家的修身养性,可以达到减少心里压力、让身心更加健康的目的)。

三是知道宇宙人生真谛,明事明理,待人处事接物都能正确和谐应对。

对于中国人来讲,把佛学当宗教未免有些局限,把佛学当戒条未免太过沉重,把佛学当鬼神之说又未免太迷信。最好是能把佛学当做哲学看待,作为启迪智慧、反观人生、慰藉心灵的一种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很多文人智者就正是这样,把佛学论证为禅理。这些禅理,又被他们精妙地写作一首首禅诗。读这些诗中的禅、禅中的诗,既是文学的享受,又是禅理的感悟。

我们今天,不妨抱着学习一门人生哲学的心态来看佛学,读禅诗、染禅心、知禅理,懂一点儿禅的智慧。---中华传统文化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是儒、道、佛三教。儒道佛三教其实它不是宗教,并不等同于其他宗教信仰,是人间的学问。(什么是宗教,南怀瑾先生说宗教就是控制人的情绪和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教,是三个大宗派,这三家各有不同的法门,儒、道、佛三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辩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已经难解难分。共同构成我们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儒、道、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儒礼、道行、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在贵阳花溪青岩古镇的一条街上,有儒、道、佛三教道场,还有天主教堂,“四教合一”,相安无事)儒家重做人,道家重养身,佛家重养心。

儒家重道德,道家重精神,佛家重慈悲。

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

儒家讲究规矩,道家讲究和谐,佛家讲究包容。

儒家提倡:内圣外王,儒家讲治世。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家讲治身。

佛家追求:物我两忘,佛家讲治心。

儒家,追寻人与社会和谐,道家,探求人与自然和谐,佛家,构筑人与内心和谐。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儒家如小学,道家如中学,佛家如大学。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遥,佛家求自在。

儒家弃小人,道家弃造作,佛家弃烦恼。

儒家如粮店,道家如药店,佛家如百货店。

儒家表现于礼,道家表现于真,佛家表现于戒。

儒家讲修心养性。儒家偏重于从伦理(做人的道理)、人文、道德、行为方面入手,而到达形而上的道。

道家讲存心炼性。道家偏重于从物理入手,而到达形而上道。

佛家讲明心见性。佛家偏重于从心理入手,而达到形而上道。

从修为的层次上,一个比一个层次高。“五代十国”(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统一中国本土为止大约70年)吴越国王钱俶(俶音:处,吴越是唐朝之后五代十国時期中的一国)在为宋代永明延寿大禅师著《宗镜录》作的序上说:

“儒。吾之师也。道。儒之师也。释。道之宗也。惟此三教。并自心修。”

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孔子一生曾多次向老子问礼。有一次孔子去拜访老子,回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变化莫测,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啊!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比较儒道二者的不同:“孔子更关注社会生活,而老子追问世界生命的本质。”但儒家思想从道家中有很多借鉴,孔子曾有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过矣。”可见儒家对道家的推崇。

儒家讲仁爱,中庸,做人,属于世间法的范畴。

道家讲清静,无为,养身,属于出世间法(仙界)的范畴。佛家讲慈悲,因果,养心,既出世又入世,是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道家仙界依然在六道轮回之中,而佛家可以了断轮回。佛家既包括了出世的部分,也包括了入世的部分。佛家在自利的同时,不忘众生而利他。

因此三者相比,佛家的境界是最高的。所以儒家为人道之圣。道家为天道之圣。佛家为圣中之圣。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这一学说的基本理念是使万事万物达到阴阳均衡和谐。

阴阳之道就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任何一对矛盾,如果一方脱离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约,那它离消失、灭亡就不远了。你看,当今社会,有些高官不喜欢制约,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贪污受贿,其结果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阴和阳就是如此。

大自然中,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有它产生的因素,但同时总会出现另一因素来制约它。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道理。

简单和复杂是一对阴阳,越是复杂的事情,往往用最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解决。同样,看似最简单的问题,你往往解决起来并不容易,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这就和刚柔一样,柔极能克刚,刚极柔不防。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思路,遇到复杂的问题要去找简单的方法解决,遇到简单的问题不要忽视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和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就是对问题给予藐视,对过程引起重视。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万事万物均有其阴阳属性,阴阳和合,万物才能生长变化。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如果违反阴阳基本原则,就会造成误会或冲突。一切离不开阴阳,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这个根本就是阴阳。知其一,万事毕。

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万事万物都需要均衡和谐。

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都是失衡的表现。阴阳失衡必须用抑强扶弱的方式使之均衡和谐。

在自然界,阴阳失衡意味着自然灾害频发;

在人类社会,阴阳失衡意味着社会不稳定;

在个人,阴阳失衡意味着身体不适。

中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 顺应规律,崇尚平衡,追求和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基本理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中国传统文化揭示宇宙人生真理: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缘来则聚,缘去则散,万法因缘生。

学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修养上要尽力做到: 敦儒家的品性(以儒家人伦为标榜,立己立人,敦品厉行),修道家的功夫(道家全生保真的修养),参佛家的理性(世界上形而上道的哲学,无论东方、西方,没有超过佛家理论的,佛家有究竟的明心见性的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泰斗南怀瑾先生认为:

中国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原则是“乐天知命”。

乐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则。

知命,就是知道生命的道理。

要做到天人合一。

南怀瑾先生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做人要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佛家的心是无欲则刚,佛心就是一颗善心,对任何人要慈悲为怀,不起分别心。

道家的骨是随遇而安,道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清高风骨。

儒家的表是中正平和,儒表就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礼)让的言行举止。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 二是智小而谋大, 三是力小而任重。

家庭伦常道——构建和谐家庭

什么是和谐?和是互相尊重,谐是互相礼让。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本分,大家各行其道、各正本位,是与家人和谐相处的基本道理。在家庭中,要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不看别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对不对”,对父母来说,“不管子女孝不孝,但看自己慈不慈”;对子女来说,“不管父母慈不慈,但看自己孝不孝”,这样一家人就能和谐相处了。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学道不是要求别人,而是为了完善自己!

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方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今天我用中华传统文化中三句话结束今天的讲课:

谢谢大家。2015.3.23

第四篇: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看国民素质的提高

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看国民素质的提高 来源:无忧指纹膜 http://51zwm.net

摘要: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有着丰富的精神食粮资源。既是本民族的骄傲,也是本民族珍贵的道德资源,“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下,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情操境界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是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民素质;精神

一、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一)国民素质的内涵

所谓国民素质,是指一国国民在先天禀赋和传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在后天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特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国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它具有先天不同性与后天发展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协调性与非协调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等特征。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八种: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二)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性

1.国民素质是构成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作为社会主体的中的“人”,作为知识的有效、能动载体,国民肩负着创造、掌握、使用知识的使命。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质量的优劣。因此,国名素质得以以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国力。

2.良好的国民素质是维护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前提。

为实现以信用为支撑的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切实提高国民的素质,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

同时,普遍提高国民的素质,对平衡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3.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加快我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保证作用。

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上,过分重视硬实力的建设,却忽视对国民素质这个软实力的提高。致使国民素质中,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科学素养不高、主体意识薄弱、民主精神欠缺、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成为影响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既然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如此重大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中华传统文化对此有没有帮助呢?

二、中华传统文化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一)中华民族精神

《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集中地体现了我们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决不停止”,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

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这些特点,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哲学家主张清静、无为,但从总体上讲,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直居主导地位。

(二)对理想的追求

对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最为鲜明、持久的传统之一,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历代哲人都认为人应该有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礼记·礼运》所描绘的大同世界。这种带有浓厚理想色彩的原始大同社会图景,影响了中国历代哲人和统治者。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肯定人的人格尊严、人的道德价值的思想,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道德塑造理想人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认为高尚品德的价值远在世俗的富贵之上。儒家非常注重气节,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三)对自己的戒律

修身克己,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并强调“修身为本”。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修身,自己优秀了,才能走好下几步路。以上谈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哪些内容可以与今天的时代相结合,从而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呢?

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提高国民素质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中,中华优秀文化蕴涵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情操境界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

(一)思想教育

教育,对人的行为,对社会的活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必然产生正确的行为。反之,亦然。但是,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盲目的思想,必然产生盲目的行为。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比如,他习惯了大嗓门说话,已变成常态,不知在国外惹人讨厌,所以在白人面前仍我行我素。这就要事前教育,使其懂得在出国旅游时,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提升其交往能力和礼仪素质。这样,才能避免不教而诛,也才能避免罚不责众。其实,董先生也说到,“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没有礼貌,更多的时侯是不懂得什么是礼节。”从不懂到懂,靠什么?还不是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对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传承与创新。

(二)发展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条重要原则,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只能依靠发展经济来解决。国民素质提升问题,也要依赖经济发展去解决。经济是基础嘛!基础变了,矗立之上的生活方式、习惯、行为也会或迟或早地起变化的。比如,六七十年代,卖菜的售货员都能以“菜”谋私,经济发展之后,这种特权就自行消逝了;比如,如今住进高级楼房地板比镜子还亮,他会随地吐痰吗;比如,一个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的人,他会赤膊上街,在公交车上大声喧哗吗。这些都有待经济的发展,导致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最终解决的。

(三)扩大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引领主流,远离“三俗”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2008年开始,我国对法定节假日作出了重大调整,清明、端午、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了重要平台。这些都对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民族素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领导干部要发挥引领作用,要洁身自爱

社会本来就有不同利益集团和各种非法谋利行为,顶住诱惑洁身自爱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洁身自爱,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我们每一个干部执政的座右铭,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受私欲所左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口,不为金钱所动。换言之,就是要严于律己,不贪不占,不损人利己,更不要因一时的贪念做出有损于党、有损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来。

(五)培植诚信文化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说:“信者,人之根,国之本也。”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建设和谐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是个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处事之道。

总之,若要提升国民素质,这需要一个大环境。而这个大环境的风气,靠我们每一个人,严格要求自身,从每件小事情做起。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宋乃庆 《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07日 06 版)

今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

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昌盛,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意指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而不同”则强调在与人交往之中既能与之保持和谐友善关系,又能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完全附和对方。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应“求同存异”,保持人与人之间自由、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自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从社会层面来看。《论语·卫灵公》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导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当代,就是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公民层面来看。《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指国家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论语·里仁》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求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修身。《论语·述而》中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要求人们待人接物懂得包容,以宽厚胸怀承载万物。《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办到。《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孟子·离娄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当今仍有借鉴价值意义。新的时代,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作者系西南师范大学原校长)

吴潜涛:弘扬传统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2014年08月08日10:5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万鹏)为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今年组织编写了通俗理论读物《改革热点面对面》。今日上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潜涛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吴潜涛在访谈中讲到,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出,它是一种德,这种德,是大德,是国家的德,同时也是社会的德,还是个人的德。国家没有德是不能兴的,一个人没有德,是不能立的。因此,我们国家强调核心价值观,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个迫切需要,也是我们国家繁荣发展以及国民自身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需要,核心价值观是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提供价值的支撑,同时为国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提供了价值的力量。

吴潜涛认为核心价值观有一个自身的特点就是民族性。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它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它蕴含了民族的一种特点。我们中国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说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它积淀着最深层次的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我们过去发生的、至今对社会仍然有影响的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说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总书记在几次重要的讲话中讲得非常好,他讲这是一个源泉。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想之源,另外还强调,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之本。这样的思想之源和固有之本的关系,我觉得讲得非常精辟。

吴潜涛讲到,今天我们讲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三个层面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国家的层面、社会的层面和个人的层面。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三个方面来概括呢?这就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这种概括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传统文化中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对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从个人、国家、社会这三个层面来概括。因此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概括的思维模式,也是与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是紧密相传承的、相衔接的。

吴潜涛认为,从价值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优秀的价值理念,这些优秀的价值理念具有民族性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时空的。就是任何时代的都可以用的,都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面的很多价值理念,很多都是与中国先哲提出的价值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理念,再结合时代的特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给它赋予新的内涵,本身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我们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离开这个根基。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你这种核心价值观就没有生源。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要想生生不息,就必须具有民族性,没有民族性的东西,那是不可能长久的。吴潜涛指出,我们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非常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的关系问题,总书记也特别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有了很多重要的精辟论述。我们现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种密切的关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要建立在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吴潜涛讲到,我们说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根基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对过去哪一个先哲原话的照搬或者经典著作的照搬,我们要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创造性转换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既要找到共性的价值理念,我们讲信用、讲仁义求大同,求和合;过去讲义以为上、义以为质、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等。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的价值理念、优秀的成果作了非常系统的概括。我们把这些东西找到以后,再结合着实际,进行一些创造性地阐释,这才是创造性的发展、创造性地转换。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目前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需要我们深入探索性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抓住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和把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价值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

2、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和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的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和思想基础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有利于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引领建设道德风尚。建设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利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国富民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梦。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体现,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使中华民族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 房广顺,张宏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探析[J].理论探讨(上半年刊),2015(01).[2] 崔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识[J].道德与文明(上半年刊),2014(05).[3] 孔宪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上半年刊),2015(01).

下载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不管社会是否处于转型的时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特有的时代精神,历史久经积累,民族振奋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使之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形成各具特色的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

    难忘的中秋节研究:单小龙 这是宋代米甫对中秋节诗歌的赞美。这是宋代米甫对中秋节诗歌的赞美。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让我告诉你的!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大段,它代表了家庭团聚,意......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爱心助教活动总结 为了响应十八大关于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号召,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本次爱心助教活动围绕"中华文化”这一主题展开。 在中华......

    小学生身体健康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

    小学生身体健康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健康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近年来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这关系着未来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安定也受到影响......

    中国梦与国民素质

    中国梦与国民素质 纵观中国发展,我们不乏辉煌的历史,如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张衡发明地动仪、丝绸之路等等,不胜枚举。可是中国近代史却是一部屈辱史: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

    修身与中华传统文化期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修身与中华传统文化班号:10021021学号:1002102121姓名:赖如春 成绩: 弟子规之余力学文 《弟子规》里面讲了七个方面,前面六个方面讲“......

    中华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中华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讲座总结 家长会上看了《幸福人生讲座》,越发感觉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作为老师,责任之重,任务之重。 大家都知道现在在学校里都在学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