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西方文化遗传基因之差异

时间:2019-05-14 01:4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析中西方文化遗传基因之差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析中西方文化遗传基因之差异》。

第一篇:试析中西方文化遗传基因之差异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页

一、绪论

(一)课题背景及目的

究竟什么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传基因,通过中西方文化遗传基因差异的比较去发现中西方文化各自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了解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核心价值观及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道教、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而以美国和欧洲为主体的西方文化,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以欧洲文艺复兴为思想基础,这种文化看重个人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喜欢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并以“爱”为社会核心,具有开放性、尚武性的外向型文化特征。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中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特别是在科学观、法制观、民主观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的观点差异十分明显。为了探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所在,本文拟从两种文化的遗传基因即哲学思想的起源上找出差异的基本点,并分析这两种思想文化各自不同的演绎过程和发展方向,为我国实现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寻找基本依据。

(二)课题研究动态与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研究的比较广泛且深刻,但对中西方文化遗传基因差异方面极少研究。本人认为,一个国家古老的最具代表性的哲学思想起源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该民族文化的原始基因所在。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从中西方最早期的“物质起源”说的形成、发展和演绎过程来辩析和梳理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并把中西方哲学思想起源高度概括为“气一元论”和“原子论”的两种不同的学说,探索中西方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发展方向及深远影响。

(三)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重点分析中西方古代哲学思想的差异及影响;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2页

第二部分:侧重分析中西方古代哲学思想的演绎方向; 第三部分:探讨实现我国思想文化复兴的重大现实意义。

本课题旨在通过了解中西方文化遗传基因的差异,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民族文化复兴的肤浅认识。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3页

二、中西方古代哲学思想的差异的比较

究竟什么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传基因?根据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不难发现,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传基因,是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是这个民族多数人的共同思想行为准则,这个民族会在这个准则中构建同一种文化。

(一)中西方古代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1、西方古代哲学“原子论”的初步形成

存在决定意识,人的意识都产生于物质存在。人们对于物质存在的意识又是一切形态的文化意识衍生的根源。在古代,生活在不同民族地域的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是不同的,古希腊的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认为物质的本源是“原子”状态的,原子是充实于空间中的实在并非一个东西,它是由无数细小的,小到令人难以察觉的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之内本身没有虚空,而是完全充实的。他们也是不可分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原子”,意思就是不可分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原子是永恒不灭和永远不变的,他们都由同样的材料构成,但是它们大小不同,因而也重量不等。相互分离的原子聚合到一起便形成了世间万物,聚合到一起的原子分离之后就导致万物的消散。原子本身不是被创造的并且也是不可毁灭的,它们的数量是无限的。[1]我们称之为“原子论”。

2、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的初步形成

古代东方黄河流域的人们认为物质的本质是“元气”状态的,“元气”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源”,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元气学说使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宋钘、尹文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创之“元气本体论”。混沌是宇宙的究竟本源,由于它是客观存在故谓之自然,或自然的同义语。元气作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物质元素,不能外在于它独立存在,必以混沌为归宿,我们称之为“元气论”。

3、中西方不同文化遗传基因导致不同的哲学思想形成

这些在人类初始阶段形成的特征意识,恰恰各自成了这些不同民族文化与哲学等意识形态的核心构成。以西方原子论物质概念为主导衍生的西方文化思想意识,形成以个体性、自由性和竟争性为主的价值观,后来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根基;以元气论物质概念为主导衍生的东方文化思想意识,形成以整体性、秩序性和中庸和谐为主的价值观,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4页

后来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的根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几千年来,无论风云变幻沧桑巨变,都难以动摇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二)中国哲学物质概念发展历程

1、“五行说”的多元物质概念的提出

在中国,早在商周之际就提出了原始的五行观念,它后来发展为多元的物质构成学说。按照《尚书·洪范》记载,其五行为:“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原始的五行观念的提出,反映人类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不过,它对事物的客观联系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始朴素的阶段,反映了一种朴素唯物论,并没有升华为关于世界的物质成因的哲学范畴。到了春秋时期,以老子为代表提出了一套最完整、最精致、最独特的宇宙生成论,提出了唯物的物质观。老子的物质观集中反映在荆门郭店竹简《老子》编组中,“太一生水”,老子把水作为“太一”的起源,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起源说。之后,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著名观点,“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显而易见,这里所谓的“五行”已经不再是《洪范》中所说的五种实物,而是构成万物的五种物质元素了。

2、“气一元论”物质概念的提出

西周末年,当时的伯阳父用阴阳说来解释发生在陕西泾、渭、洛三川地区的大地震。他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丞,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地震,是阳失基所而镇阴也”。在伯阳父看来,阴阳二气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两大物质力量,它们的矛盾运动是自然现象发展变化的内部根源。这是一种十分深刻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并逐渐发展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者共同接受的气一元论物质概念。

3、“气本论”物质概念的形成

战国末期的庄子和荀子都表现了综合精气说和阴阳说的趋向。庄子不是唯物主义者,但《庄子》一书却对气一元论物质概念作了很好的概括:“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基于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荀子向我们宣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气在这里被规定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共同的存在根据,明确标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的高度发展。北宋时期张载提出“一物两体”学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5页

说,明确指出:“一物两体,气也。”然后,又有王夫之的“阴阳并建”的观念,认为“阴阳并建而捷立,以为大始,以为成物”。所有这些都是旨在说明气自始就是阴阳矛盾的统一体。这种阴阳说就是在元气论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刻辩证性质的气本论的物质概念。气本论物质概念的提出,已然标志着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概念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光辉的顶峰。

4、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哲学的物质概念大抵经历了这样的历程:一开始是五行说的多元的物质概念,主要是说明世界的物质构成;而后才逐渐过渡到气一元论的单一的物质概念,不可能截然划分,但二者阐明的重点又有所不同;前者旨在提示万物结构的成分,后者着重说明万物生成的根源。中国哲学物质概念的这个发展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历史程序;人们总是首先看到万物形态的多样性,然后才能进而把握事物本质的共同性。从多元的物质概念向单一的物质领地的演变,正是这样一个由于抽象思维的发展而自然发生的深化过程。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哲学起源早,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巍巍华厦,对于几千年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产生了悠久的历史影响。

(三)西方哲学物质概念发展历程

然而,东方不亮西方亮,在之后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代人类文明进程中,西方人赶了上来,并且有了新的发现和发展。

1、水为万物本源的提出

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米利都第一位自然哲学家泰利斯(Thales)于公元前6世纪第一个提出“水是万物之源”。在泰利士看来,万物产生于水,而又复归于水。水在这里已经不单是一个具体实物,而是作为万物统一的基质的本原性物质概念了。米利都第二位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继而提出以无限者作为万物的本原。他认为一切都生自无限者,又都灭入无限者。[5]阿那克西曼德的年轻朋友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大约卒于公元前527年),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气。气是自然界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的基质,它充满了全宇宙,稀释开来形成了火,浓缩起来依次形成风、云、水、土、石。在古代,中、西方哲学对气的理解也是惊人的相似:中国哲学把事物的[6]

[3]

[4]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6页

生灭变化归之于气的分散和凝聚;西方哲学把事物的生灭变化归之于气的稀释和浓缩,气的稀释和浓缩不就是气的分散和凝聚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由此推出了物质永恒的思想。既然气只有聚散、稀浓的形态上的变化,那么它本身就是不生不灭的了。

2、“四根说”、“种子说”物质概念的提出

但是,与中国哲学不同,西方哲学并没有在这条道路上停止前进。先是小亚细亚的思想家赫拉克利特(Heraklit)用火取代了气作为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存在一种原始物质,但是,他所理解的原始物质并不是米利都人所称的水或气,他称之为“原始火”。根据永恒的宇宙法则,万物都是从火中产生的,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他所说的火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火,而是具有一般的引申义,或许我们可称之为一种原始能量。在他眼里,这种“原始火”似乎又是一种神性的东西,并且也居于人的灵魂之内。但是赫拉克利特的这种思想后来相继为“四根说”、“种子说”所代替,最后发展到留基波(Leukippos)和德谟克里特(Demokrit)用原子代替水、气、火说明万物的构成。自此,单一的本原性的气概念被抛在一边了,接踵而来的是多元的结构性的原子概念。

这是西方哲学物质概念的重大转变,实现这个转变的中间环节是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的“四根说”和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的“种子说”。

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家们先后认为,水和气是世界的原始材料,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埃利亚哲学家则更倾向于土。恩培多克勒首次将这四种元素平等地并列放在一起,从而创立了我们都熟悉的“四根说”,即认为火、水、气、土四种元素是万物之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使那种认为世界万物是由一种原始材料构成的古代哲学走向了终结。[8]

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观点和其他自然哲学家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关于万物的问题上他们还是存在着分歧。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原始材料有无限个,在他看来这些原始材料质量各异,他称之为万物的“种子”或“胚芽”。

3、“原子论”物质概念的形成

而原子论唯物主义者认为,所有的具体事物都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用卢克莱修的形象说法,这就“有如那单个的字母拼成无数的单词”。[9]在留基波、德谟克里特以及其他原子论者看来,被恩培多克勒称之为四根的火、水、气、土并不是什么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它们和其他实物一样也是由原子构成的“复合物”。复合物是有成与毁的,[10]

[7]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7页

它们的成是原子的聚结,它们的毁是原子的分解。而原子是无成与毁的,因为原子内部没有虚空(部分)、是绝对的充分,所以是不可再分割、不可破坏的。它们是组成具体事物的物质微粒,是构造整个世界的基本砖石。原子如何结合成为大小不同的具体事物呢?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把它归之于原子的旋涡状运动所造成的互相冲撞;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则把它归之于原子直线下落运动的偏斜所造成的互相冲撞。总而言之,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的互相撞击这种纯粹机械的原因而聚集在一起的结果。这就是西方的原子论。

4、西方古代哲学的“原子论”对西方的深刻影响

西方古代哲学原子论突出贡献显然在于它对物质结构的猜想。只有原子论才能产生物质的结构性原理,而物质的结构性概念才能促成西方纯形式逻辑的形成,直到有纯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才促成近二百年来西方科学的诞生,西方科学的诞生,又推促西方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和西方的市场经济,以原子论作为根基,产生了科学、民主政治、法治和市场经济。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8页

三、中西方古代哲学思想的演绎方向

西方哲学从元气论出发,用不断分割的思维,把混沌一团的气无限分割为原子,分割到原子他们还没有停止,又假设了原子怎样构成各种事物的“结构”概念,结构概念产生也并没停止,又从毕达哥拉斯的勾股定理一直到欧几里德的《几何定理》推演出一整套形式逻辑学,又用这逻辑学把原子论的假说推向了实正科学。在后来的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及原子能的利用,对电学的创造和发明上,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两种不同的认识论

世界上的知识有两种发展轨道:一种叫目的论,一种叫机械论。

什么叫目的论?什么叫机械论呢?按英国哲学家罗素(公元1872—1970年)的说法是:当问到面包师为什么做面包时,有两种答法:一种是说人们要吃面包;另一种回答是因为我们有面粉、烘烤设备、酵母等,条件具备。前者是从做面包的目的出发,所以叫目的论;后者是从所具备的条件出发,叫机械论。目的论最容易导致以人的目的为最终因;而机械论最易导致执着于对物质世界的原因探索。中国元气论的产生,就是对世界形成的原因按目的论回答的,即是按人的目的去回答,而不是按物的本身规律去回答。

1、以“目的论”来解释世界的古代中国哲学

以人的目的为最终因解释这个世界,中国就有老子、管子、庄子、孔子、孟子奠定了这个解释的基础,后面接着解释的就有汉朝的董仲舒,宋朝的朱熹、二程(程颢、程颐),还有后来几个朝代的陆九渊、王夫之等等,这就是被哲学家称之为的“人学”。研究问题,西方向物,中国向人。向人必然从情感出发,从情感出发必然向虚不向实。向虚的结果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总带着无所不包的玄学,对什么问题都想整体把握,总想找到一种具有有机联系、整体性、功能性复杂的物质,因而必然导致“物我不分”,“天人合一”的思维方法。认识论、辩证法、伦理观混为一体。中国的大文化(在知识分子中传播的文化)是这样,小文化(在民间传播的文化)更是这样。农村至今对风水、算命、推背图、奇门遁甲信而不惑,长期陷入愚昧状态就是这个道理。

2、以“机械论”来解释世界的古代西方哲学

而西方从机械论出发,从客观条件、从物出发,来解释这个世界。先是由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留基波、德谟克里特等人奠基,后来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9页

他们就把形式思维作为最高典范,古希腊依照几何学建立的静力学和光学都把形式思维当成必由之路。纯形式逻辑思维奠定的这个基础十分重要,不管被后来的培根及康德进行了几次革命性的发展,但都没有离开这个原始思维的雏形。

形式逻辑思维的本质,是人类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然后对客体“打碎重组”。在古希腊,不管几何学本身,还是仿照几何学的公理系统而建立的天文学、静力学或光学等学科,都是从公理系统出发的纯粹演绎系统。到了牛顿时期,又产生了高等数学,动力学,使西方的科学向前大大地跨了一步。一直到近代的工业革命,科学使世界呈现出昌光流丽的景象,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昌明,人类在科学面前激动了。

(二)两种不同的发展轨迹

元气论的整体观念,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要着力建立一个有秩序的集体”,显然为这个秩序是人与人构成的社会秩序,以及由此派生的人与自然的秩序。总之这些秩序是以人为中心,与人紧密相关,而不是与自然紧密相关,不是自然的秩序。因此,要有这种秩序就得研究人,研究人的本原,即人性。西方人研究物的本原,把“人”也是作为物的一个类来研究的;中国研究人的本原,物是作为人的附属来研究的。

老庄孔孟四大哲人认为:要有好的社会秩序,就得人人都有善心。所谓善就是利他,要利他就得克制私欲,要克制私欲就得修心善性等等,所谓私欲即食欲、性欲、求知欲。而这些人的基本私欲,是社会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对它的克制、限制就必然有碍社会的发展速度。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忠”与“恕”是“为仁”的两个基本施行原则。“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着重强调扶助他人的利他精神;“恕”是指“己不所欲,勿施于人”,提倡损害他人“有所不为”的道德态度。两者概括起来说,就是克服损人利己的自私心理,树立爱护他人之心,从而将之贯彻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之中。[11]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放心而已矣”,意即为学的根本宗旨就在于把丧失的善良心性寻求回来。他认为保养本然善性而不使其丧失的最好办法是克制自身的各种私欲,即“养心莫善于寡欲”,从而专注于内心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12]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也就是减损自私的欲望,达到“不欲”的境地。老子将“道”的混沌状态概括为“朴”,人心要与“道”“玄同”,故而也应具备“朴”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0页 的心态,而这种心态的作用就在于压制、去除私欲。[13]

庄子主张人应达到“齐物”、“坐忘”的“无己”境界;安时处顺的“无为”境界;“无侍”于物的逍遥境界。庄子认为“坐忘”是达到“无己”的修养方法,也是一种在心态上与道同一的精神境界。达到了无己的精神境界,即摆脱了私欲和偏见的羁绊。“无为”是“无己”的行为体现,旨在摆脱一切追求身外之物的行为。既无心于外物(无己),又不谋求外物(无为)。而在精神上超越一切具体界限而在时空中遨游,这样便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便实现了“无侍”的逍遥游。

他们要创造一个人性善的社会。

孔子提倡孝亲敬祖,用孝悌忠恕四端来待人,就会建立起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从孝的原则出发,已延伸到爱所有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出“空乏其体”式的向人的内心开发的“心性学”。这都有力地促成了君臣、父子、夫妇的秩序的建立。中国人特点中的软弱、谦恭、自卑、忍让、苟安、轻信、面子、封闭等,都是由此而产生的。这就是中国人的人学。

正因如此,西方的哲学最终演绎为科学,中国的哲学最终演绎为以伦理学为核心的人学。

(三)两种不同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的三大核心价值观,整体性取向大一统的皇权,秩序性取向为大一统服务的宗族形式的秩序,中庸性取向非竟争性的安定,总之价值观都取向于人治。这种人治的结果不仅维护了千百年来皇权的统治者的利益,形成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和历史辉煌,稳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稳定,同时也由于这种价值观的不足,导致了近二百多年来中国科学的落后,国力的积贫、积弱,中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西方的三大核心价值观,个体性取向每个人的独立能力、崇尚个体的力量,自由性取向民主,竞争性取向比较进取。经过二千多年的走向,以原子论古哲学思想为遗传基因的西方文化在近二百年来逐步成为人类主流文化,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使得西方文明昌光流丽,耀眼辉煌,不仅极大地推进了西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1页

四、和平崛起必先实现中国思想文化的伟大复兴

中西文化遗传基因的差异使我们不难看出,以“元气论”为遗传基因的东方文化较之以“原子论”为遗传基因的西方文化,可以说是各有其长,体现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所形成的不同的思想行为准则。东方文化以老、庄、孔、孟为代表,他们要创造一个人性善的社会,建立一个秩序井然的和谐社会,这个和谐社会至今仍是符合全人类理想的构筑世界新秩序的美好蓝图。中国是一个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千多年来,正是这种“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谐哲学”,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统治、维系了中国多民族的统一,形成“中庸”“和谐”的思想文化内涵。

(一)“三教合一”的“和谐文化”具有西方文化所不同的明显特征

东汉初期,佛教开始进入中国,汉末以来的政治大动荡和魏晋玄学的兴起,打破了儒家垄断知识的局面,汉末魏晋时期思想界活跃的局面,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思想环境。道教形成于东汉后期,到了唐朝,唐王子追认老子为远祖,道教在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下进一步发展,南北道教合流,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使得隋唐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帝国政治体制比秦汉帝国更能持续发展,也就是说以“元气论”为基础的儒、道、佛“三教合一”所形成的“和谐文化”与“和谐哲学”才使得中国这样一个千年帝国的持续发展而不至于没落,千百年来东方文明得以名振四海,天下共仰。

(二)中国思想文化的人学特征

这种“三教合一”的“和谐文化”具有西方文化所不同的明显特征:一是提倡全人类文明的“五湖四海”,中国从不搞狭隘的民族主义、宗族主义、部落主义、山头主义,否则中国的统一也就难以维系。二是儒家讲“仁爱”,道家讲“不争”,佛家讲“慈悲”融合成现代社会科学所说的“社会向善文化”。中国文化讲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共生共存、相互包容。而不像西方文化那样生硬地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的国家和民族。三是有老子反对“以百姓为刍狗”,孟子赞成除掉专政的“独夫”这样的中国本土“民族主义”思想。在佛教传来印度“平等”思想的结合下,一方面统治者面向草根群众,发展了“父母官”必须有“子养下民”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唤醒了广大农民争取生存权利的觉悟。农民起义改朝换代客观地促进中华民族不断自新、自清。实质上,在中国当前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元气论”的哲学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2页

起源说应该正确理解为“以民为本”、“以德为本”。简言之,只有除去“官气”,社会才能和谐。如果按照“原子论”的哲学起源说来认识“以人为本”,就只能理解为“以我为本”、“以人权为本”、“以自由为本”。因此,就会导致人类价值观的混乱,走出一条“以我为本”的单边世界之路。四是我们所提倡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有机联系的,而且自始至终贯穿在中国的内政、外交、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娱乐、艺术、电视、电影各个领域之中。

(三)弘扬精华,摒弃糟粕,实现民族文化新的复兴

以“原子论”哲学思想为基础的西方文化,经过二千多年的走向,形成了近二百多年来的无与伦比的辉煌,成为当今人类发展的主流文化。然而也应当看到,西方文化在促进科技创新、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创造性的破坏”。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冒险意识,一方面形成了现代西方文明,而另一方面却造成了社会繁荣背后的道德真空,这种道德真空可以从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打压中国,妄图遏制中国崛起的心态中查觉。西方人对中国之崛起,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感到惊愕、担忧、妒忌,甚至恐惧,它们总想让中国的崛起打上西方文化的烙印。然而,西方社会虽注重强调民生、人权、科学,但缺乏人性的平衡、缺乏和谐,很难为中国文化所传承。西方文化中无节制的欲望、对金钱的贪婪,其中包括美国政治在世界上的霸道,都和西方在思想体系上的欠缺有关。西方近现代文化虽昌盛于世二百多年,恰恰正是西方文化的普及带给现代人类社会一个恶果,那就是道德真空和人类的仁爱精神的沦丧。

因此,我们不要用西方的文化和西方的语境去讲中国的道理。习近平最近提出,我们应当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提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致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用中国文化和中国语境来认识世界,你会觉得在政治领域里没有任何具有“普世价值”的真理。因此,和平崛起之中国不可能打上西方的政治文化之烙印,在一定时间内,东西方文化都不会将对方同化,但太阳在东方升起,东方文化的千年辉煌将会再度出现。我们要积极吸纳西方哲学思想和西方文化的精髓,发挥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成果复制能力极强的优势,把西方文化中好的一面拿来为我所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弘扬自身文化的精华,摒弃糟粕,重塑东方文化所拥有的信仰精神、求知精神、仁爱精神的传统优势,实现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伟大复兴,再现一个东方文明千年辉煌。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3页

结论

不同的价值观构成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来源于不同的遗传基因。本文通过试析中西方文化遗传基因之差异,剖析了双方不同的发展和演绎方向,指出我国与西方所形成的完全不相同的三大核心价值观,同时指出由于我国思想文化及价值观上的不足,才会导致近二百多年来科学落后,国力积贫积弱的现象,明确提出中国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复兴必须首先实现思想文化复兴的基本观点。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4页

注释

[1]汉斯·约阿希姆·施杜里希.世界哲学史第17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8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56:121

[3]汉斯·约阿希姆·施杜里希.世界哲学史第17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76 [4]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1:15 [5]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1:16 [6]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1:17 [7]汉斯·约阿希姆·施杜里希.世界哲学史第17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83 [8]汉斯·约阿希姆·施杜里希.世界哲学史第17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84 [9]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1:198

[10]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1:47 [11]尚明.中国古代人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12]尚明.中国古代人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19 [13]尚明.中国古代人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1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5页

参考文献

[1]汉斯·约阿希姆·施杜里希.世界哲学史第17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56 [3]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1 [4]尚明.中国古代人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尚书正义.卷十二·洪范第六 [6]国语·郑语 [7]国语·周语 [8]庄子·知北游 [9]荀子·王制 [10]正蒙·参两 [11]周易外传·序封传

第二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这就是差距(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文化是一种磁石,无论你的思想是正面还是反面,你都要受它吸引。文化如同年轮,它带领你前进或后退。一个时代的文化影响一个时代的人,一个地方的文化。

当两张非常明显的具有强烈对比性的图放在我的面前时,我震惊了,一张是美国议会开会是,具有最高权利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居然坐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认真的聆听各位议员讨论,开会。而另一张是一个官员高高在上,接受着别人卑躬屈膝的奉承。这是一种多么大的差距啊。

当我看到这两张图时,我有点点脸红,因为我为我们中国那无耻的等级制度而自卑,而羞愧。

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欣赏西方的那种没有等级的,没有身份差距的文化。西方的那种没有等级的,以人为本的文化,就像东方文化中孔子所描述的那相信相爱的大同社会一样,人人都给予爱,人人都得到爱。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因为等级的距离,而刻意忽视,或者特别的崇拜,奉承某人,人人都是平等的。

拥有了千年酝酿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不过在人人平等,没有等级差异的情况下,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倡导理性,无职观念,公平竞争这些优良的思想精髓深深的吸引我,使我如痴如醉。

在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平等待人是最重要和最受到别人肯定的,强调人作为主体所具有尊严和价值,而东方文化却强调等级观念。

在东方文化中,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但是在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基本都是封建集中制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彻底丧失,虽然在东方文化中,孔子有说“仁”,孟老先生也说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老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确是包含了所谓的“民主”,可是,他们提出所谓的民主的这些思想家们极力推崇君权神授,努力的坚强的维护着等级制度,把人与生俱来到可以享有的自由,民主都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从而使人民越来越卑躬屈膝的奉承,越来越脆弱的民主。

而西方文化呢,西方文化并没有像东方文化那么做作,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体现西方文化的民主,不!西方文化不像东方文化那么的虚伪,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只是让政府来行使一种权利而已,所以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可以对不能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可以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

或者在民主制度上,可能西方文化中还有些问题,但无论在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中国那些选举真的是“民主选举”吗?

中国文化的等级制度进过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熏陶,可能还不能立刻改过来,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只是为中国这样的等级制度默默痛心而已,希望可以在以后几年里中国的等级制度可以改变。

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等级的差异,这就是中国与美国的距离。西方文化中没有等级观念,人人平等的观念很让人喜欢,希望以后中国也会如此,但愿~

只是应试作文而已,仅供参考。By:孙小沂。

第三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除了表现在价值观,习俗差异等外,还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的不同有关。

1、生存环境方面:

语文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lv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 “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2、宗教信仰方面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语言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吧)这样的诅咒。

3、历史典故方面

英汉两种语文中有大量的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中Achilles’heel(唯一致使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诸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 Your skirt looks nice.B: Thank you.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

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7、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书目(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福州

第四篇: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差异之婚礼文化(最终稿)

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差异之婚礼文化

人不是每天都在结婚,但每天都有人在结婚。婚礼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当中的里程碑,其中融合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今天我们选择通过中国婚礼的演变,来探究文化间的融合和差异。

中式婚礼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此时的中国传统婚俗已然十分成熟。中国人素来讲究礼数。婚礼,原为“昏礼”,古时于黄昏举行。字的左边是“女”部,右上为氏族的“氏”,右下为“曰”。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即女性改变姓氏正式成为夫家人的一种仪式。

中国人成亲向来讲究日子,通过阴阳八卦推算出黄道吉日,以求大吉大利。到了出嫁的前夜,请一位多子多孙的老人为新娘梳头,边梳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祝福他们同偕白首。中国人认为红色寓意吉利,婚礼当天,新娘身穿红色凤冠霞披,其上时常绣有凤凰,鸳鸯等意向,新郎同样身着红色的九品官服。迎亲过程中伴随锣鼓鞭炮齐鸣。在古代,人们用鞭炮驱逐看不见的鬼邪。婚礼最大的重头戏无疑是“拜堂”,司仪用高亢的嗓门喊出“一拜天地”——表示中国人对于天地传说的信仰与敬畏。“二拜高堂”——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馈,即孝道的体现。“夫妻对拜”——体现夫妻相敬如宾的连理关系。由新人一一执行。然而这些仅仅是中式婚礼代表性的冰山一角,至于交杯酒掀盖头等此类耳熟能详之事在此案下不表。

然而时代总是在迈进。到了二十世纪初,就有孙中山夫妇以西式婚礼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此后,婚礼在社会变迁中随时代潮流不断变化。我们搜罗到了许多照片,从中可窥得一二。

在50年代的中国大陆,有些普通老百姓开始穿起了婚纱与西服举办婚礼。马文婕同学的外公外婆首先尝试了这种婚礼形式,图为他们的结婚照。外婆家在当时出身显贵,不仅拍了十分洋派的婚纱照,还在和平饭店摆了西式酒宴。仪式上,外婆伴着孟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步入会场,两人说出了浪漫的婚姻宣言,随后与外公交换了戒指。可见当时就有西式婚礼概念的渗透。但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并非所有人都能承担这么大的花费。

相比之下同时代的爷爷奶奶家境平平,受经济与时代所限,两人没有举办婚礼,仅是领证结婚,衣着朴素地照了张结婚照。到了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为

了弥补年轻时的遗憾,他们补拍了西式婚照。图中爷爷奶奶的婚服是当时借一对亲戚结婚时的,可大致反映当时婚礼服装的样式,同时也间接反映当时经济水平大幅提高。

中国婚礼文化的演变,表面上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更深层次与经济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因为它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理解西方文化,感受世界文化展开了卷轴。

然而文化的传承并非一蹴而就,我们在时代更替时仍然将传统中华文化之精髓保留,并且做到了本土特色和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人与西方人结合的例子越来越多。这给许多中西合璧的新人在婚礼仪式的选择上带来了困扰,这是由中西方婚礼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马文婕同学的姑姑XiaoLin于90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就读时与当时的同学Kreig一见钟情,他们在得到各自父母认可后决定举行婚礼。但是问题接踵而至,到底在哪里举办,如何举办着实让双方费了一番心思。中国人讲究规矩仪式,而西方却崇尚庄重简单。中式婚俗的种种考究与传统儒家文化中“礼”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而西方崇尚的自由与开放也是由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所传承下来,亘古沿袭的思想观念。

因此,要想办让双方都满意的婚礼,也就是要考虑如何将中西婚礼文化相融合,则变得非常重要。在婚礼筹备的过程中,本来并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姑父,逐渐接受理解了中国文化,同意了类似选择良辰吉日等婚俗。而爷爷奶奶也作出了让步,同意飞往芝加哥参加婚礼。他们决定在大学校园中举办一次小型的中西合璧的婚礼。两人身着婚纱和西装举办一场西式婚宴,再换旗装旗袍等向来宾分发喜糖。这是一场最终让双方家庭都极为满意的婚礼,也给他们留下了一生的美好回忆。

可见要让文化的差异走向融合,关键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而这种理解与尊重并不单单是表面所看到的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让步,而实则是给与了一个空间,让外来文化充实到本土文化,使之更为丰富。这就像是西方婚礼文化的传入除了从婚纱,婚戒等实物上对于中式婚礼的改变以外,更多是一种自由理念在东方的领航。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方式开始从原先循规、考究变得更加趋于多元化。比如当下有一些年轻人也愿意选择玫瑰婚典、蜜月旅行或邮

轮婚礼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宴请。

虽然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浸润大大增强了婚礼形式的丰富度,但如果不注意保护,本土文化也可能面临着淡化乃至消亡的境地。而我们认为,这种保护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是这个世界文化瑰丽多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我们强调要理解外来文化的同时,切莫忘了更要回头理解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

我们的主题婚礼仅仅是文化中的一个缩影。我们相信在未来,中西方的文明也会付诸更丰富的形式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在文化过渡的过程中,以华夏文化之精粹,弘东方文明之繁盛于全球舞台。

第五篇: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

「内容摘要」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中国的饮食文化受政治、经济、生产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饮食文化。而与此同时,在西方,也形成了不同于中国特色的餐饮文化,其中最著名的菜点要属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等。本文讲述的就是中西方餐饮文化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

「关键词」

餐饮

中西方

礼仪

文化

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主要受地域、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餐饮特点、用餐礼仪、烹饪方法、餐具选择等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菜式多种多样,令人惊叹。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口味。

首先,就餐饮特点而言。由于地域差异,中国形成了鲁菜、苏菜、川菜、粤菜这四大菜系。其中鲁菜咸、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鲁菜风味浓在于用料广泛、选料讲究、刀工精细、调和得其风味咸鲜适口、清香、脆、嫩,汤精味醇,自成一格,适应性强;苏菜在选料方面,注重选料广泛,营养调配,分档

用料,因料施艺,体现出较强的科学性;在工艺方面注重烹饪火工。刀法多变,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咸甜醇正适中。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兼美、酥灿脱骨而不失其型。滑嫩爽脆而显其味;川菜以成都菜和重庆菜为代表。重视蒸释,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是其特点。酸、甜、麻、辣香、油重、浓、注重调味,以辣、酸、麻脍炙人口,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荣誉;粤菜的品种繁多,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谓而不腻。菜的用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季秋力求清淡,冬季偏浓醇,粤菜餐谱绚丽多姿。烹调技法精良,并以其用料之博而著称。

而西方最著名的菜品主要是以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最为著名。意大利菜为西餐之母。意大利菜肴最为注重原料的本质、本色,成品力求保持原汁原味。在烹煮过程中非常喜欢用蒜、葱、西红柿酱、干酪,讲究制作沙司。烹调方法以炒、煎、烤、红烩、红焖等居多;法国菜的烹调方法很多,几乎包括了西菜所有的近20种烹调方法。一般常用的烤、煎、烩、焗、铁扒、焖、蒸等。法国菜的口味偏于清淡,色泽偏竽原色、素色,追求高雅的格调;德国菜在口味上较重,材料上则较偏好猪肉、牛肉、肝脏类、香料、鱼类、家禽及蔬菜等;调味品方面使用大量芥茉、白酒、牛油等,而在烹调上较常使用煮、炖或烩的方式;在烹调方面上,美国菜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煮、蒸、烤、铁扒等。美式的食物作法都很简单,而且口味也不错。

由此可以看出: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

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因此,总的说来,中餐更注重食品间的“渗透”,即味道的搭配和匀称;相比而言,西餐更注重食品的“齐全”,即保证营养的搭配和匀称。

其次是烹饪方式的差异。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氽、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强调厨师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人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肴制作规范化,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厨师在食客一无苛求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日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当然无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再者,用餐礼仪上的差距是中西方餐饮差距最重要的体现。在中国无论是家

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在西方去饭店吃饭一般都要事先预约,在预约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说清楚,首先要说明人数和时间,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到达,是基本的礼貌,有急事时要提前通知取消定位一定要道歉。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高档西餐厅吃饭,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西餐厅,男士要穿整洁;女士要穿晚礼服或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妆要稍重因为餐厅内的光线较暗,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进入餐厅时,男士应先开门,请女士进入,应请女士走在前面。入座、点酒都应请女士来品尝和决定。一般西餐厅的营业时间为中午11点半至下午、晚上6点半后开始晚餐,如果客人早到了可以先在酒吧喝点酒然后再进入主餐厅;就坐后可以不急于点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服务生,他们一般都非常乐意回答你提出的任何问题。若他们不是很清楚会问询餐厅经理或主厨;就餐时间太早,中午11点或下午5点半就到了西餐厅、匆匆吃完就走、在餐桌上大谈生意、衣着不讲究、主菜吃的太慢影响下

一道菜,或只点开胃菜不点主菜和甜点都是不礼貌的。

而在中国对于赴宴时的着装要求没有西方那样细致、只要衣着得体、大方、正式即可。但是由于近些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也会要求男士穿西装、女士穿礼服出席。中国的用餐礼仪更注重的是在餐桌上的表现。开始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

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最后,要提到的是餐具选择。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用餐器具方面也有体现。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并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精美的食物要有精美的器具搭配,并且要注意搭配和谐,菜肴与器皿在色彩纹饰、在形态上、在空间上都要讲求和谐相配,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不仅要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但西餐在装盘配器上不像中国人这样强调艺术美,其餐具的种类、菜肴的造型,都较为单调。简言之,西方人重在食物的内容,而中国人则强调菜肴的形式和从中获得的感受。

下载试析中西方文化遗传基因之差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析中西方文化遗传基因之差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摘要: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

    浅议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浅议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摘要: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在交际语言、餐......

    浅谈中西方婚俗礼仪之差异

    论文关键词:中世纪 婚姻礼仪 基督教 儒家思想 宗法思想 论文摘要:婚姻乃人生大事。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分析得出其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中世纪西方国家......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融合7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 曾经的中国, 是一个非常富裕和受人尊敬的国家. 但是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状况就变得越来越差,越来越乱. 其实上, 这就是因为......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五篇材料)

    浅谈中西方体育文化之异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体育发展的形态是其文化内在规定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沿循......

    中西方称呼语文化语用差异

    中西方称呼语文化语用差异 沈丽红英语101 不同国家有其特定的称呼语系统,称呼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因为从称呼语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语用功......

    有关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阐述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

    中西方节日文化之比较

    中 西 方 节 日 文 化 之 比 较 论 文顾婷婷工业09-1班22090373 国庆节和独立日的比较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