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蓝 甜
摘 要: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好好学习,因此语文教学要担负起这神圣的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首先,教师要有“育人”的意识;其次,要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再次,教师要言传身教,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敞开心扉,坦诚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流。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从以下方面实施。
一、注重文本的朗读与感受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朗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个体角度深切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所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除朗读外,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他阅读方法感受文本的意蕴。例如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首先简单介绍时代背景,然后播放课文配乐朗诵,而后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音乐朗读,学生相互点评朗读。整整一堂课,在反复朗读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而且在朗读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度赞扬和深切缅怀之情。在第二节文本阅读课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表达了自己阅读课文后的独特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中得到了培养。
二、重视文本的阅读与体验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蕴藏着作者的审美情趣。为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形象的方式可采用以下几种。
1、表情感染。小学生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小学生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用爱憎分明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表情以及身体动作去激发学生、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朗读时面部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手势中的握拳摆手等等。让学生在你的各种表情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文中境界,身临其境般地去领悟文章内涵。
2、语言感染。语言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信息,具有直接的感染性。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用爱憎分明、抑扬顿挫的声调,真挚的语言阅读,能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3、画面渲染。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画面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林海雪原、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童话故事等,它们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珍品。这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和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能引导学生畅游其中,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4、实物演示。一幅幅画面吸引着学生,如果把生活中的事物拿给学生观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引导一年级学生阅读《看花灯》时,我问学生:“课文中都写了哪些灯?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把正月十五灯展的各种花灯呈现出来,再让学生在原文中标画出相对应的句子,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并由对现实的感受转到对语言文字的赏析上,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时,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文字描述的美丽情境之中。
5、表演体验。体验指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语文课堂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和句子所要表达的精神。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在具体情境中扮演一个社会角色。如老人、妈妈、售票员、路灯管理员等等,体验其中的苦与乐。学生们兴趣浓厚,纷纷按要求不折不扣完成。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们争相表演,表达了内心要讲的话,抒发了请求、抱歉、赞扬、悔恨等感受,整个课堂被一片真情包围着。课后,他们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文章构思精巧,情节迭宕起伏,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总之,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展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中也可以综合展现。但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说,一定要重视整体感知、感性体验和直觉感受,这样才能拨动学生阅读的情感之弦。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好好学习。
第二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体会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以感激的心情和理智的态度对待父母,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2.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角色,懂得与父母平等沟通,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知识与能力] 1.能以平等的态度与父母沟通,掌握一些处理与父母关系的具体方法,学会沟通的技巧和克服逆反心理。
2.认识逆反心理的危害,积极主动地与父母交流、沟通,努力做到有话好好说,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框题1:跨越代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体会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以感激的心情和理智的态度对待父母,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2.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角色,懂得与父母平等沟通,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知识与能力] 1.能以平等的态度与父母沟通,掌握一些处理与父母关系的具体方法,学会沟通的技巧和克服逆反心理。
2.认识逆反心理的危害,积极主动地与父母交流、沟通,努力做到有话好好说,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导入新课:
(故事请一学生课前准备好,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呈现,请一学生有表情地讲)1 故事:一只公鸡发现土里埋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它以为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就把珍珠刨了出来,费力地想把它咽下去。但当公鸡发现这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并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时,它马上就把珍珠吐了出来。这时珍珠对公鸡说:“我是一颗珍贵的珍珠,一个人想要找到一颗珍珠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难啊!而你怎么这么轻易地就把我丢弃了呢?”公鸡说:“有什么了不起啊,如果谁给我一颗谷物,我马上就拿你去交换。” 1 故事讲完后,请学生讨论(多媒体呈现):
(1)公鸡发现了一颗珍贵的珍珠,为什么却把它轻易地丢弃了呢?(2)在公鸡眼中,为什么一颗珍珠和一颗谷物的价值是一样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首先肯定学生的发言)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类似于珍珠与公鸡对待不同事物的看法经常发生在你与父母之间。你的价值观总是和你父母的价值观相左,父母视为“珍珠”的东西,你却不屑一顾,而你认为至关重要的“谷物”,你父母又不在意。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样,都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却不认为那些是最好的,这就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你的成长,你的变化,就是“代沟”产生的首要原因。在此,教材上有一段很精彩的材料,或许更能体现你们的变化(多媒体呈现)。讲解新课:
(请一名学生扮演儿子,要求扮演的同学能按照不同年龄段的想法,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要求其他的同学也要身临其境地体会自己对爸爸的看法。)对话:(1)为什么儿子眼中的父亲,竟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2)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对父亲的看法有什么变化?(3)你的父亲在你现在的眼中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通过学生的扮演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对话,分析代沟形成的原因。)
一、代沟形成的原因
师:对爸爸的评价,无疑是自己成长的变化,是对他人认识的变化,是思维由幼稚到成熟的变化。其中经历了朦胧的敬畏到朦胧的批判,最后到客观的认识三个阶段。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7岁前,父母在我们心目中是权威,我们绝对服从父母的管教。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我们看到父母的不足,和父母的想法产生了偏差。到了青春期,这种偏差最大;26岁以后,开始客观地认识父母。(由此引出代沟的含义)
二、代沟的含义
通过讨论、探究代沟的表现,找出自己与父母进行沟通的方法。
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建议:先让学生就在生活方面与父母的差异展开讨论,然后请学生一一回答,并随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让学生填在书中的空格内。
三、代沟的表现
(填表的内容见教学资料上的图表,表中所填的内容不惟一,答案应该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学生的实际即可。在生活方面除了表中列举的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如业余爱好、交友、个人隐私、音乐、学习方面等等,这些都可以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其目的是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尝试着在这些问题上与父母进行沟通,多想想父母观点的合理性,并在实际行动上努力去做。)师:总之,在生活方面与父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上一代重实际,似乎不注意生活的享受;下一代则多幻想,比较重视享受。这仅是代沟表现的类型之一。还有的表现在:思想方面:上一代比较务实、保守、不主张批评;下一代主张自由、创新、开放的思想,希望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行为方面:上一代赞成维持传统的形式,处事谨慎、冷静,认为做事应有原则,稳扎稳打,不接受新的花样;下一代则喜欢冒险性的活动,敢作敢为,认为各人应按自己的意见行事,不必顾及别人的看法,不应有太多拘束。家庭责任方面:上一代对家庭愿做出牺牲,主张大家庭制,认为子女必须孝顺服从父母;下一代重视个人的享受和自由,喜欢小家庭制,认为子女的意见应被考虑。同学交往方面:上一代态度保守,认为男女交往是件严肃的事;下一代则主张广泛交友,与人交往是不可缺少的经验,与异性交往没必要大惊小怪。政治方面:上一代态度可能不怎么积极;下一代则认为应多参与,对不满的现象,希望能声机会表达意见,等等。
对第二个问题的探究建议:教材所列举的三种态度是学生平时经常采用的,事实上这些态度并没有解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反而导致了代沟的加深。这里的每种态度所产生的后果可以让学生说,因为他们有切实的感受。然后再请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哪些正确的态度(见教学资料《解决与父母冲突的正确态度》)可以解决你与父母之间的冲突?(让学生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态度,随时在课本上填写。)师:沟是填不平的,可我们可以跳,可以跨啊!代沟并不影响两代人的相互接纳。由于父母与子女不同的经历和文化差异,两代人之间就不可能没有“代沟”,这种差异有时如同写毛笔的一代、写钢笔的一代和电脑的一代的差异那样大。
四、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
师:跨越代沟就要及时进行沟通。沟通能疏通子女与父母间的关系,消除子女与父母间的误会,化解子女与父母间的冲突。沟通能增进子女与父母间的亲情,激发子女对父母的感情。沟通要及时,要注意场合,要主动,要讲究策略,要形式多样。有句广告词说得很好:沟通从“心’’开始。好的沟通应是追求心灵的友善碰撞、融合,让双方都感到对方的真诚,而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请学生阅读“知识链接”,要求结合他们自己的实际选择其中的沟通技巧,说说自己在某一个问题上与父母意见冲突最大的方面及打算如何与父母沟通。提问: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与父母沟通?(让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1)可以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与父母心平气和地直接交流沟通;(2)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通过他们帮助自己与父母沟通;(3)可以通过电话或书信和父母沟通,等等。
师:回家再想想,看看跟父母有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因为通过沟通才能理解父母的心理,懂得父母的心思,知道父母的想法。在现实生活中,常听到一些做父母的感叹:“孩子长大了,就不听我们的话了。”其实,这主要是子女与父母缺少沟通所致。沟通,是指通过谈话或其他方式进行相互了解。人与人之间,当然也包括子女与父母之间,都需要沟通,只有用心沟通,才能真情交融。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父母的爱是深沉而伟大的,为了子女,他们甘愿付出而不求回报,你们要相信父母,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父母无私的爱会伴随着你们一生。(听《母爱》的歌曲)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他家,爱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会与父母和谐地相处,在爱的包容和亲情的支持下,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因为,父母是你们最早、最亲近的朋友,所以,你们与这两位特殊的朋友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父母都希望也需要受到子女的尊重,而作为子女,理应积极地与父母经常交流、沟通,常能进行换位思考,以感激的心情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只有这样,才能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共同营造一个温暖和睦的家。
第三篇: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技能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而且需要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认为,它就是教学创新方面最富于挑战的环节,也是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着眼点。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的增强上,如果最终没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物质财富。“借鉴历史、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情感、态度、价值观于历史教学,培养出具有深刻文化素养及身心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良的社会思潮影响和侵蚀了可塑性极强的中学生,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对自己对社会毫无责任感,学习动机不明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甚至有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此,作为一名多年兼任班主任工作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深感在新时期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在太重要了。突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
新的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传统的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其内容涵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个方面的教育。高中历史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主要包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培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即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三)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相结合起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们处在农村的中学新课改还处于摸索时期,在这样一个新旧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碰撞的特殊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陷入贴标签式的情感教育。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注重形式化,脱离具体的特定历史情境,孤立、人为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空洞、生硬,也是无力、低效的,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和反感心理,认为你是在生搬硬套政治理论,使历史教学中这部分教育失去原有的价值,造成事与愿违。
二、新课改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学校、社会、家庭都过分强调学生智育和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例如有一位高三学生曾对历史作这样的评价:高中三年的历史学完后,感觉就像背完一本目录。时间、地点、事件,这些乏味的数据连同统一规定的结论一起丢给我们,很难从中体会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其中的人性味道。这位学生的评价让我们历史教师不禁汗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学科的历史教育,竟然让我们的学生感受不到其中的人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学历史教育的一大缺憾。同时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表现在学生心灵的枯竭,思维的定势,人生态度的世俗化以及行为方式的畸形。行为上表现为浮燥自大或自卑,感情冷漠麻木等等。又如在课堂上讲战争史中战士的伤亡学生却不以为然、对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麻木不仁、对新中国的艰难漠不关心等等。又联想起历史课上播放《南京大屠杀》片段时,面对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暴行,个别学生不仅无动于衷,反而与别人在下面搞小动作,甚至还在谈笑;这些历史本应该引起学生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由此产生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正义感,但是部分同学的反应不得不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感情世界的深思。或许可以理解为个别学生的“幸灾乐祸”出于个性的标新立异,但每次都有,尽管是少部分学生的对生命的淡漠的共性表现,决不是偶然可忽视的现象。相反,近年很多中学生对影星歌星的崇拜,丑化抵毁英雄,似乎出现了“世上无英雄仅存影星歌星”的文化“恶臭”现象;现在的一部分高中生,受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悲观消极、妄自菲薄,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外国的一切,丧失了起码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表现出不屑一顾,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表现出一种漠视甚至嘲讽,也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哈韩族”、“哈日族”。以上事实说明中学生在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的增强上,如果最终没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新课改形势下,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是时候让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回归了。
三、历史教学实践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以下就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谈谈几点看法:
(一)、用讲述法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时间上纵横古今,空间上囊括中外。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克服对历史的陌生、枯燥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人物的活动情节,进行生动的讲述来增强感染力。如讲述林则徐这个人物形象时,过去传统方法是:介绍林则徐的成长经历,主要事迹(如虎门硝烟)及意义,再提问学生“从林则徐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目的在突出林则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而现在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一百多年前的一张图片:英国伦敦蜡像馆陈列的林则徐蜡像,并说明经过成千上万的英国人的多次投票依然当选,长期陈列在馆中。问:英国人怎么知道林则徐的?林则徐的蜡像为什么长期摆放在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名人蜡像馆里?英国人崇拜林则徐什么品质?为什么当年英国的敌人竟成了他们崇敬的对象?这样的例子会使我们的学生信服,并会深深感受到人格魅力跨越国界的伟大力量和民族气节亘古今的光彩,受到触及心灵,内化情感的深刻教育。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化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动力。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二)、用情境法唤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逆性,学生无法直接感知、无法重复验证,两者的关系很疏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一个主要历史史实创设情境,激趣启情,缩短历史与学生的时空感,让学生充分经历感性认识活动,如观投影、看录像、听故事、赏歌曲等,使学生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的特定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特定历史情景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强烈兴趣,产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如上秦始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出生。13岁他父亲秦庄襄王去世,他继承王位。22岁,举行成人加冕典礼,从此开始亲理国事。39岁,实现了国家统一。50岁病死。欧洲人称他为“中国的拿破仑”。有一本外国人写的书《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个人物》,把秦始皇列入其中。根据这段材料,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13岁时,你在干什么?22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39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50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也就是用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到要应该发奋学习,才会有作为的。
(三)、用比较法调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挑选恰当、鲜明、可比性强的内容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其灵感的火花,使他们主动参与,而且可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产生,以达到提高记忆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通过对商鞅与张居正这两位古代改革家的比较,我们会认识到要成就事业,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大刀阔斧的精神;通过对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位伟大的史学家编撰史书的情况的比较,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玄奘与鉴真的比较,我们一定会为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友好交往的国际主义精神等这些早已融进中华民族意识形态之中,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用联想法帮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有了很大的改观,内容也更能适应中学生的认知需求,但受到课时和篇幅的限制,在有些地方显得比较抽象,往往是经过浓缩的书面语,其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话与交流,情感就象催化剂一样,有力推动着联想和想象的发展,与此相对应,当联想和想象递升到一定高度时,又会反过来促进情感向更高的阶段攀升。“情以物兴”、“物以情观”,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情感与联想和想象之间的关系。
在教育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愿意根据自己所储备的知识信息,针对教材的空白之处,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超越时空,走近历史,与历史进行身临其境的接触,触动历史的脉搏,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情感。如讲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这部分内容时,可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包括地理、语文、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等展开想象,讲叙泼水节、那达慕等节日的概况;诵读《木兰辞》、《敕勒川》等优美诗歌;还可以表演历史短剧,这样的历史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师生之间距离也会由此拉近,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五)、用辩论去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辩论是最具激情,最富有挑战性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挑起问题,让学生去辩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起到教师起不到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突破的重要途径。例如:结合必修一第二单元相关内容“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根据这一主题设计了论题:正方:“没有鸦片中国就不能接触到近代文明。”反方:“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迟早也会进入近代化。”通过辩论,使学生明白:侵略、抢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观动机,带来近代化只是客观效果。近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没有鸦片战争,中国也会以别的契机进入近代化的。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落后是会被挨打的,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感。
(六)、提供材料,丰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于历史课文是粗略地介绍历史事实,教学时,我让学生呈现课前收集的历史材料,如图片、故事、文字、名言警句、诗歌等,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去伪存真。同时我提供大量的史实材料,如图象、文字等,如在历史学习中,我带领学生接触哲人的思想,诵读政论家的言辞,领略文者的诗句,钦佩武者的韬略,有时候让先人的墨迹呈现于学生眼前,有时候让历史的旋律和歌声氤氲于学生耳畔,有时候让真实的历史纪实镜头震慑于学生心魄。同时结合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丰满历史事件和人物,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变得真实、生动、丰满,激励和吸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在上《马关条约》时引出《春愁》这首诗,并配以“阿里山云海”的图片为背景。茫茫云海、美丽富饶的宝岛风光,配上这首《春愁》,一种思恋故土、痛恨侵略、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跃然纸上,从而非常巧妙的将当今热点“台湾问题”镶嵌其中,使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让学生回到历史,进而回顾台湾发展道路的不平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热情。
(七)、分析史实,深化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比较等活动,对具体史实进行分析,弄清重点、难点,认识历史事实的实质,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系统的历史表象,深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起心灵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例如,“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南宋时期“精忠报国”的岳飞;戊戌政变甘洒热血的谭嗣同等等。学生对于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他们是勇敢、壮烈,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有人则认为他们都是自愿赴死,死远远不如活更有价值;有人认为,人为了气节、大义可以牺牲生命,但他们完全可以在不丧失气节的情况下保全生命,为祖国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死是一种逃避,是缺乏责任感。争论结束,虽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和认识,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历史责任感。
总之,新课标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突破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即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然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一直未引起人们普遍而足够的重视,归纳其中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对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的操纵、调控缺乏具体的指导。因此,从历史角度来说,人们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作用的先知先觉为我们今天的努力提高了一定的基础,而尚存认识的不足与局限,则是我们今天的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篇:浅析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
浅析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
内容提要:
新课程理念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位居思想品德课程三维目标之首。因此,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做到:依据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确立教学目标;尊重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教学氛围;认真钻研教材,精用教学资源,联系时事实施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言传身教,巧用激励评价机制,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以加强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从课程标准的这一规定可以看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已位居思想品德三维目标之首,成为第一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即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动机,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内心体验、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崇高的价值观。然而现实中,很少有教师去研究国家制定课程标准的时代背景,去深刻认识市场经济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引发的价值观错位和道德失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相反,许多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放下师者的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处;忽略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途径的多样性,把教师职责依然定格在“传道授业解惑”,在教育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致使课堂教学受挫。“杨不管”事件的发生以及在互联网上引发的大争论,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再度证实对青少年 1 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启示教师要对其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那么,作为教师,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呢?根据十多年教学实践及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体会,我在尝试了以下五个方面做法,并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第一,依据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确立教学目标,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前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可以说,它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的统一要求;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教师施教的对象,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试金石。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为切入口,确立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达到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基础上,具备积极情感、正确态度与价值观之目的。我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确立本框知识目标是“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知道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认识基本国情,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点”;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学生全面分析认识事物能力和抽象归纳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真情实感。基于这部分知识理论性强、初中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大的实际,我在教学过程和方法选择上采用课前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课上以讲授法和举例说明法为主,读书指导法、讨论法为辅,联系学生已有的历史等学科知识深入浅出,使学生轻松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特点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使学生在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卓著以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的实情中,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促使学生树立承担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信念,达到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实践证明,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正确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前提。
第二,尊重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必要条件。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学生亲师源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即亲其师;更有利于促成学生具有积极乐观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信其道,乐其学。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因此,融洽师生关系对教师教学意义重大。而要融洽师生关系,教师就要做到:首先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给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之在体会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其次,积极构建师生交流平台,注重平等尊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再次,以教师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实现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完善人格,形成正确态度价值观的目的。十多年的教学使我在尊重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方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和问题学生谈心,采取不讽刺、不挖苦、不谈其朋友缺点的(这会适得其反,激起他们敌对情绪)“三不”策略,从关爱学生的角度或学生关心的话题入手,推心置腹地和学生谈人生、谈理想、谈交友等,以生活的点点滴滴激起学生心海的涟漪,使他们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由接受老师到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成绩好的同学聊天,我会给他们讲自己或其他教师成长的故事,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爱师敬师之情。对学生尊重关爱必将换来学生对老师信任爱戴,他们会积极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为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尊重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必要条件。
第三,认真钻研教材,精用教学资源,联系时事实施教学,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核心。
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品德》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话者、商谈者,它不仅重视传授道德知识,更重视以其内在召唤力焕发学生生命力,激发学生道德需要,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提高学生道德判断、选择和践行力,产生做有道德人的强烈愿望,具有情境化、生活化、思维化、活动化、综合化等特点。当然,教材并非尽善尽美,编写内容的滞后性以及选用素材的不适切性是难以避免的缺陷。弥补这一不足的办法是利用时事、开发课程资源。时事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它对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习惯,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作用;课程资源是与课程有关的包括教材在内的所有资源,有效选择利用课程资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挖掘包括教材、时事在内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从比较中辨是非,从认识事物间联系中抽象归纳理论知识和蕴涵道理,增强道德判断和选择力,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如: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中的“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时,我在选用课本中材料的同时,又列举了十七大报告中的数据资料以及美国总统布什对29届北京奥运会的评价等例子,具体而浅显地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从而使学生在体会祖国的日益强大中,增强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情感,达到了培养情感态度价值的目的。因此,认真钻研教材,精用教学资源,联系时事实施教学,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核心。第四,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情态度价值观目标途径。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产生和表现的。思想品德特有的教化功能使课程显得生硬、晦涩,学生往往读而生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就要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化理为情、融情入理。多媒体技术集多种技术于一身,图文并茂,使人身临其境。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如:情境体验法、讨论法、活动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等,都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好方法。优化教学方法,创设特定情境,充分发挥教师诱导、引导、疏导、指导作用,不仅能使教师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示,而且拉近师生间距离,变课堂教学为情感交流、心灵交流的舞台,变“苦学”为“乐学”、“死学”为“活学”、“难学”为“易学”、“学会”为“会学”。从而实现学生接受教师观点,树立正确态度价值观的目的。在《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一框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眼里的教师不一定尽善尽美,一味说教不会产生感染力,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导致教学失败。于是,我采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了汶川大地震中为救学生而英勇献身教师的视频资料导入新课,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逆反心理,同时还使学生对教师油然而生敬意。接着,通过两个活动“我知我师”和“老师和我”使学生认识了教师工作的特点和意义以及教师对自己的深情厚意,理解到教师的严也是一种爱,最后通过“蓝丝带活动”让学生把师爱体现在行动上。至此,爱师情感得以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见,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情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途径。
第五,言传身教,巧用激励评价机制,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是实现情 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必要保证。
思想品德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的正面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体验、感悟和践行。因此,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时,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和课内活动,而要放眼课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指导学生通过走访、调查、讨论、交流等形式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从见闻和体验中感悟书本知识和教师传授的道理,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当然,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实施。因为教师身正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它会使教师赢得学生的信赖,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再者,学生的向师性以及渴望表现和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教师为人师表,做出榜样;需要教师给予尊重、激励。众所周知,汶川大地震震动中国、震惊世界,给正紧张备战中高考的学生带来不可名状的不安和恐慌。作为教师,我在稳定学生情绪、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专题,指导学生复习“珍爱生命”、“承担责任”、“民族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与思品课程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关爱生命、努力学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言传不忘身教,我用“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给灾区捐款捐物”的行动给学生做表率。而后,又组织学生开展《我与灾区心连心》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多渠道了解灾区状况;写心得体会;为灾区重建出谋划策”等项目的调查报告。最后,通过观察、谈话、项目评价、同伴评价与自我报告等形式对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表现予以评价,彰显好思想好行为。这一活动可以说是成功的,它使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道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因此说,言传身教,巧用激励评价机制,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必要保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肩负着 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青少年能否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基于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全方位、多渠道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书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2005.5)
2、《天津市初中课程改革学习资料选编》(思想品德)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2005.6
3、假期培训资料《新课程条件下理想课堂教学》文喆
4、《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主编:朱慕菊)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6、胥丹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怎样教》 [N];光明日报;2007年
第五篇: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工程技木中的应用,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对于低年级学生,要特别注意大量举例,说明数学在他们这个年龄段人群中的应用。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他们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学到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出发点,学到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使自己思考更有条理,表达更加清晰,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当然教师还要讲究教学方法,让学生看到数学内在的本质和自身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目标。
(2)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对待学习,勤奋刻苦,积极参与探究.勇于坚持真理和纠正错误,及时完成作业,有饱满的学习热情,有强烈的求知欲,不畏惧困难,愿意提问、咨询、反思和质疑,乐于与人交流、合作,会合理安排时间,等等。习惯成自然,当教师指导学生把上述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后,不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益,而且对学生的终生成长都有益。
(3)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关注他们创新意识,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愿意讨论,敢于质疑。其实在发现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会有创新意识的提高,也一定会有“创新能力”的提高,只不过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这种“能力”的含义有所不同。教师对于在教学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应该给予特殊的培养,增加难度,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教学。对于“科学态度”,有许多内涵,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周密,实事求是等。其中“实事求是”是科学态度的核心。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也是数学教学贯穿始终的目标。如数学的结论(不包括数学课程中的统计部分)是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得到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来不得半点儿的含糊,这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开、公正、公平的,所以,数学教学特别适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应该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方法上、逻辑上和结论上明辨是非。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争论,不要过早表态,可以点拨和引导,使争论更加涉及问题的本质,使争辩的是非越来越分明。
以上这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不能脱离“知识与技能”的载体单独地传授,空洞地讲解。教师应该善于把这些课程目标融人教学过裎中去实现,并且主动地、每时每刻地关注这些课程目标的实现。这也再次体现了“过程也是目标”。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这些发展,不仅对学习数学会产生积极的效应,而且对学习其他学科也会产生积极的效应;不仅在学习方面会产生积极的效应,而且在做人方面也会产生积极的效应;不仅在义务教育阶段会产生积极的效应,而且对学生的终生成长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二)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与态度。
如果一些数学知识本身很枯燥很乏味,那么我们就应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多动些脑筋,尝试做一些合理的改变,也会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使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情感体验。
首先,教师要摒弃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提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例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太平岭小学的于英老师就改变了传统的“老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记忆”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于老师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等一些平面图形,再“变魔术”——将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变成长方体,继而说明长方体是个立体图形,使学生从直观上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形状。然后,她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学具,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等实践活动去自主探索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班级内进行充分地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很快地就能准确地总结出长方体的本质特征。在这一系列数学活动中,我感受到学生是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更是愉悦的。
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点现在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使他们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点阵中的规律》一课,当教师将点阵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的图片(如阅兵式方队,灯火辉煌的舞台灯光„„)一一呈现时,学生看到了如此美妙壮观的图片都不由得兴奋起来,赞叹数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学生的赞叹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再如,在三年级下册《摸球游戏》一课中,当开课伊始教师用动画演示“守株待兔”的画面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提了起来,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熟悉的寓言故事中竟然还存在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可能性„„无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远远要比我们生硬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的情感。
最后,教师要摒弃纯理性的机械训练,提倡情境贯穿式的练习。以往,我们很多教师一直习惯于在数学课堂的练习环节一道接一道由浅入深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却甚少考虑临近下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还很集中,是否真正爱做这些乏味的题目。现在,我很高兴地发现我们有些用心教学的教师能够在训练学生时尝试着做一些有价值的小改变。例如,有的低年级教师会将一节课的练习题用一个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贯穿起来,“去游乐场玩一玩”、“帮小动物找家”“到果园去摘水果” „„,引导学生在玩中学数学,真可谓“寓教于乐”。再如,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课,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位置用本节课所学的数对表示出来,在练习环节教师随意说数对,对应位置的学生就得站起来回答问题,结果学生一个个精神抖擞无一懈怠,而被老师选中的学生又感到无比的荣幸。记得,以前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在对学生进行口算、笔算训练时,常常有意识地将题目分成几组,将每一组题目看作一个“碉堡”,并且号召学生勇敢地去攻克这些“碉堡”,如果谁错了一道题就代表“身中一弹”,结果枯燥的口算、笔算训练就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冲锋陷阵”。而且,为了攻克“碉堡”,害怕“身负重伤”,做题时学生就会格外的认真,格外的讲求效率,而最终“攻下堡垒”却又“毫发未损”的学生当然也会无比的自豪。其实,这些充满智慧的小改变真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大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