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康社会建设中农民工问题调查
武汉科技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
报告书
题目: 小康社会建设中农民工问题调查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0907班
姓名学号: 刘梦婷(200908141178)
石成程(200908141179)
杨丽(200908141180)
刘元超(200908141189)
翟宇堂(200908141204)
武汉科技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2011年3月28日
小康社会建设中农民工问题调查
一、小组成员: 刘梦婷、石成程、杨丽、刘元超、翟宇堂 二:调查内容:
1、农民工工作环境问题及权益保障问题;
2、农民工子女问题;
3、农民工工资问题;
4、农民工生活环境问题;
5、目前工资上涨给农民工上级带来的压力问题。
三、调查对象:
农民工问题,是指中国大陆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工作,却未改变农民身份,未被城市认同接纳,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所调查的农民工主要是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还有一些身边的农民工如自己的亲人朋友。我们是通过工地现场与民工交流,电话交流,网上搜索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归纳总结共同做出这份报告。
在此次调查中,以性别来看,男性农民工115人,女性农民工54人,分别占68.05%和31.95%。以年龄来看,18岁以下农民工有4人,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2.37%;18岁~30岁的农民工有82人,占48.52%;30~45岁的农民工有69人,占40.82%;45岁~60岁的农民工有14人,占8.28%。以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水平的最多,有81人,占47.93%;其次是高中或中专的41人,占24.26%;小学的占16.57%,而较少是大专以上和识字不多或文盲。由此得出以下有关农民工结构的结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在增加;有文化的人去务工,没文化的人去务农;大部分农民工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职业流动经历。
四、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工作。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对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可忽视。农民工是指那些户籍在农村,工作在城市,兼有农民身份和工人职业身份的劳动者。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使单位面积耕地上所需劳动力的数量急剧减少,每个农业劳动力耗费在其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上的劳动时间越来越短,在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这就使大批农民离开土地和家园进城务工,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大军,潮水一般涌向城市、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他们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和对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
但是目前由于存在许多体制性的矛盾,无法充分吸收富余转移的农民工,就出现了许多农民工问题,如工资拖欠、权益受损等等。因此,有必要及时有效地反映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现状。
五、调查内容:
农民工工作环境问题及权益保障问题
负责人——杨丽
一、农民工工作环境问题
我去施工现场时,工地总人数中女子有几个,他们的年龄一般都在30到45岁这之间,只有负责看管材料的人有五十岁的。施工工地上的工人分为三种:小工,及负责提灰,提砂浆,挑砖,挑沙等体力工作的人他们一天的工资为60元;瓦匠,即负责切墙等技术性工作的工人,他们一天的工资为80元;师傅,即在切墙,粉墙等技术性工作中比瓦匠有更好能力及更快速度的工人他们一天的工资为90元。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1、劳动关系不规范。2005年上半年人事劳动局对全市的砖瓦窑厂、石灰石料厂、小煤矿的用工情况进行了专项治理,共检查了376家用工单位(其中砖厂64家,石灰石料厂127家,小煤矿185家),这些单位共使用农民工15172人(其中砖厂1996人,石灰石料厂1924人,小煤矿11252人)。检查中发现,有144家单位没有或未完全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其中砖厂29家涉及农民工759人,石灰石料厂45家涉及农民工1222人,小煤矿78家涉及农民工5139人),无证经营63家(其中砖厂54家,石灰石料厂9家)。检查中发现,目前我市的用工秩序比较混乱,大部分砖厂没有营业执照,不具备用工资格;部分已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存在着许多“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内容和条款。如一些从事建筑、采矿等危险行业的用工单位私下与农民工签订“事故责任自负”的“生死合同”。
2、部分农民工劳动权利受到侵害。主要表现在:一是加班不给或少给加班工资。多数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待遇低。二是拖欠甚至拒绝给付工资和其它福利待遇。我市在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非法使用童工,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收取抵押金,强迫劳动等行为。三是休息休假权利没有落实。不少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和国际劳动节等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也不让农民工休息。四是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有的用人单位不给农民工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农民工经常进行“没遮拦”作业,导致农民工职业病发病率较高,容易造成伤亡事故。
3、社会保障权利缺失。目前我市大部分用人单位还没有为农民工进行社会保险登记,不给农民工买社会保险,农民工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的情况下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没有保证。
4、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歧视。农民工这一称谓不仅是对民工身份与职业分离的形象描述,也是一种歧视性称谓。随着农民工在城市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城市对农民工的认识正逐步深化。但是,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农民工子女得不到良好教育。城市学校入学的户籍体制使很多农民工子女不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既使能够进入学校学习也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
工资上涨给施工队所带来的问题
负责人-——刘梦婷
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当前各物价上涨的影响之下,如果人们的工资还只是原地踏步,必将导致人们的生活压力逐年增加,比如与人们日常生活休憩相关的“柴米油盐”价格都在上涨,此外,当前农民工市场的需求也高过供给,这些都导致了民工工资上涨成为必然。各企业当然也包括建筑公司在当前形势下压力倍增。由于施工材料的上涨,公司老板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势必会给施工单位施压。这样,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成为施工单位解决当前压力的好办法。提高工作效率,日常工作的工作力度加强,劳动强度较之以往加强,对于很多的施工人员来说很是不适应。同时,在公司加强管理的措施之下,很多以前的“不合理”的行为都得到抑制,这样工作难免生抱怨之情。此外,公司奖赏制度的严格控制之下,大型节日发放奖金的次数和数量都较之以往有所减少,这个比如假期发放水果,公司聚餐都相对减少,这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在工作环境的前后差异对比,似乎得到的额外收获较少(当然他们的基本工资也上调了的)。除此之外,公司对施工形人员有所剪裁,这就表明,虽然在工作,但也面临被解雇的风险,这就对施工人员在业务素质的需求更高,很多施工人员都更加积极,以前不会的,在现在的情形之下,必须去学,很多施工人员回家“充电”以面对当前形势。在面对企业的效计考察,很多人无法完成公司所规定的任务以获得加薪,而产生了逆反心理。总而言之,在当前形势之下,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更高更严厉,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空前增强。
农民工子女问题
负责人-——石成程
1.随迁子女难以融入公立学校
据了解,大城市里私立学校的收费很高,只有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才上的起。活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仍须缴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这对广大处于低收入的农民工家庭来说,能承受的不在多数。据调查,北京的一所希望小学教学环境非常差,但每个班的学生非常之多,甚至一个班学生人数能达到117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因为这所学校在这个地区收费最低,每人每学期700元学费。不是义务教育吗?为什么还要收费?因为来这里读书的孩子都是农民工子女。他们没有本地户口享受不了这的义务教育。2.打工子弟学校问题多多
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没有合法的办学资质,随时有被取缔的危险。在北京东部台乡雍家村的东北亚学校,记者看到一片学生的作文,上面写着:“我老是换学校,经常有人从车上下来拆我们的屋子,老师在哭,我们也哭,什么时候才能安稳地在学校读书啊?”
在城市里农民工子弟学校大多破旧不堪,没有大片的草坪或塑胶操场。硬件设施的落后表现尤为突出。一般能容下两个学生用的课桌现在是三个学生在共用。师资力量薄弱。本应该一个班至多容纳60个学生现在一个班大都八九十人,一个老师带绝对顾及不到那么多学生。
3.初中毕业基本是城市容留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极限。
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在他们父母打工的城市只能读到初三。随后就会家乡读书。由于各地区教育水平教育方式不同,孩子们回来读书普遍感到不适应跟不上。
众多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里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留守儿童总会感到孤独无助缺少关爱。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或他人监护,甚至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他们总是会感到自己像个孤儿。缺乏安全感的他们害怕与陌生人接触。缺乏亲情的孩子变得孤僻,抑郁,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20%。
在生活方面,留守儿童因缺乏照料及家庭条件差等因素,他们在生长发育时期大都营养供给严重不足,大多孩子有营养不良,个子瘦小等问题。在学习方面,留守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得不到保障,学校与家庭学法沟通,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
农民工工资问题调查
负责人——翟宇堂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或是基于谋生或是希望在微薄的农业收入之外有其他的收入。现阶段,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大问题。农民工这一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妥善利用,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我们也应看到农民工在贡献的同时也被城市边缘化了。
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些社会保障的后面更为关键的是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农民工作为城市劳动力大军中的主要力量。如果他们的问题特别是工资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很可能极大的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现代化的建设速度。然而,农民工的工资等问题一直是难题。拖欠问题主要集中在小型民营企业、建筑、餐饮等几个行业,建筑业欠薪超过一半以上,而且工资拖欠情况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报纸上经常出现农民工通过上塔吊,静坐或是其他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威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相关报道了。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拿不到应得的工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在这遭遇到了强大的阻力。为争取到自己的汗水钱,当一般的方式根本无法奏效时候,极端方式则很有可能起到作用,因为至少会引起舆论的关注,进而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从而可能得到应有的工资。这是他们最基本的逻辑。
我国农民工工资长期以来处于偏低的水平,并且一度几无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2004年之前的12年中,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仅增长了68元,与当地年均20%以上的GDP增长速度相比,工资水平几乎原地踏步,说明农民工未能很好分享企业效益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但近年来,农民工收入出现了较快增长。2004年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780元,较2003年增长了 11.1%。随后增加幅度虽然略有回落,但依然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2006年外出从业农民工工资达到953元/月。如果把农民工工资在最近几年的迅速上涨趋势,与以往十几年的停滞进行比较,更反映出目前的变化是根本性的。
近几年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上涨,除了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就业需求比较旺盛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特征发生了变化,即从过去的无限供给阶段转为有限剩余、有限供给阶段。这种有限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供给特征通过绝对工资水平上涨和局部劳动力供求紧张等方式体现出来。由于农民工增速将会放慢,农民工工资上涨将是趋势性的,这也将促使企业通过加薪和加强劳动者保护,以有效获取和维持合意的劳动力资源。
农民工生活环境问题
负责人——刘元超
(一)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大多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
据调查,有29.19%的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里,有20.14%的人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7.88%的人居住在工作地点,6.45%的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还有12.54%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回农家居住。我们本次调查仔细调查了留宿工地的农民工的生活环境。他们住的房间是离工地50多米远的小板房,房子是施工之前搭建的,房子很粗糙,门和窗都只是“洞”.小房子除了能遮风避雨外,实在是很普通。几块砖头,一块硬木板,随意一搭铺上床褥床单,就是一张床。每间屋子都很乱,没洗的衣服,臭鞋臭袜子随处可见。床褥床单也都是横七竖八的。他们或许想收收,洗洗,可他们每天的工作太多太累,吃过晚饭,随便洗一下澡就上床睡了。他们哪有时间收。附图如下:
(二)农民工生病时一般能撑则撑,撑不过去再到药店买药
在和农民工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生病时,很少能得到及时治疗。他们大多能撑则撑,实在撑不过去了在寻求治疗,而且他们很少去正规医院就诊。不上正规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一是费用太高,二是没有去医院看病习惯,三是没钱看病等。每个人都不是钢筋铁骨,生活的重担使得他们只能默默承受。
(三)农民工工作之余的主要休闲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娱乐活动
调查表明,农民工业余时间的休闲方式主要是看电视、睡觉、看书看报、聊天或闲逛。很少有农民工能够参加棋牌及体育活动、听广播、上网、看录像、电影、打电话、自学、参加培训以及其他活动等。50%以上的农民工只有前三项是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可见他们业余生活的贫乏以及对丰富精神生活的渴望。
(四)在对工作生活各方面的评价中,农民工最不满意的是医疗卫生、住宿和饮食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有33.06%的农民工对医疗卫生方面最不满意,有14.29%的农民工对住宿方面最不满意。例如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是夹点菜,然后这里、那里站着的、坐着的到处是人大家七零八落。
六、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全面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这是农民工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当前农民工和社会上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全面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和小时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及时调整和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切实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
二是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是规范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文件。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农民工权益;有关部门要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特别是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采掘、建筑、加工等行业的监督检查。
三是积极推进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各级政府应统筹规划和管理城乡就业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城乡就业的组织体系、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培训、就业、再就业、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所有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都应向农民工免费开放。进一步扩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通过逐步完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为农民工铺设一条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
四是加快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免除农民工后顾之忧的“安全网”,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调节器”。按照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各统筹地区要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同时,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
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继续贯彻国务院提出的“两为主”原则,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切实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从制度上研究解决这个关系未来的重大问题。
六是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工伤和职业病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农民工就业后最担心发生的问题。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劳动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农民工应当增强劳动安全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切实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权益,禁止使用童工。
七是切实落实优秀农民工落户制度。按照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逐步地、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户籍问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逐步适当放宽农民工落户条件;大城市应积极稳妥地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户籍问题,对农民工中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高级技工、技师,以及其他有突出贡献者,应优先准予落户。同时,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八是认真执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制度。农民外出务工期间,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可以委托代耕或以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任何地方不得以农民外出务工为由收回其承包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流转,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其土地流转收益。
九是建立农民工信息统计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和整合统计、公安、人口计生等部门的资源,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对象的统计指标体系,推进农民工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共享,为加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十是健全社区管理服务制度。加快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平台,加快建设开放型、多功能的城市社区,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特别要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增强作为社区成员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在计划生育、卫生防疫、居住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七、个人总结及感受
杨丽:对于目前农民工问题,总体上,我们看到的是问题在解决,进展速度不是很快,也不是各方面都有考察,观念是主体部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知识型产业比例不断增加,人才和劳动力的价值日益重要,没有人才和劳动力是不行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劳动者是最活的因素。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在调查中,我们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施工工地的农民工。我发现农民工工作环境还是有待提高的,看见施工地附近矮矮的房屋,那就是他们生活的环境。调查发现工地上的农民工的安全保障还是挺好的。只是每天几乎都处于灰尘的环境中,不免让人很担心呢,施工现场灰尘很多,噪音很大,基本上每天下班时满身是灰尘。工作工具有了一定的提高,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力的需要,很久以前,砖和水泥等建筑材料都是人力运上去的,很辛苦不说,如今早就已经淘汰,可能是头觉得不划算,现在一个劳动力的价值是大的,用机器代替可以更省时省钱。不过大部分活还是得靠劳动力的。权益保障方面,除了人生安全外,基本上没什么保障了,农民工也只是暂时为一个工地打工,做完了,换地方,老板也不同了,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是一件很头疼的事,白领们有休假,有各种福利,可怜的农民工,有些人是不懂,有些人是不敢想有这种待遇的,很真心的希望能早点有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其中有值得我一提的问题是,特别在以前还是一个蛮大的问题,农民工辛辛苦苦做了一年,到头来,拿不到工资,矛盾很突出的,那就是工资拖欠问题,不过近些年来政府的措施和相应的劳动法的修改使得这一个问题被解决了,农民工不会辛苦了再也拿不到钱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问题还是可能被解决的,农民工还是有希望的,正如中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问题是要时间去的,社会主义是有优越性的,这是不可以否认的。
除此之外,还调查了他们的满意度,他们并没有抱怨什么,感觉现在从很大程度上讲,很多方面都不同了,他们幸福指数有所升,希望也大了,过上幸福的日子有指望了。综合可见,社会进步还是很好的,他的进步带动其他方面的提升,使得全民生活水平的一步步提高。
回味这次调查,感受是调查还不深入,有点形式化了,马克思教导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过,受客观因素影响,我们的调查只能尽了此,嘻嘻,明白了实践是检验自己的唯一标准。
刘梦婷: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可谓是蒸蒸日上,高楼林立,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如火如荼,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建设事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受到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大大小小的挫折。从我国的政治思想路线,始终坚持马列和毛泽东思想,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诞生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其中明确提出,始终坚持最广大人名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坚持实现共同富裕的统筹,在这些党的思想路线试下,我们的百姓可谓是大大获益,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给农民工上调工资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民工们虽然生活在城市,生活条件却与舒适无关。他们干着重活,啃着馒头,吃着没有什么油水的饭菜。工作环境有时很危险,甚至伤亡,却得不到应有的赔偿。民工们都来自农村,都是朴实的农民,就跟他们的人一样他们需要的东西也很朴实,他们需要及时得到应有的报酬,需要更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身为民工的子女,我们深深感到父母工作时的艰辛,家庭生活中压力的巨大。
作为一名在校的土木专业的大学生,在此次调查之后,这些东西似乎给我敲了警钟。一是工人的辛苦工作(自己爸妈的辛苦)供养子女上学,是说来之不易。二是,当前的用人单位对人员的工作素质要求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校要认真学好知识,学扎实,而且在学习的当中要多多的实践,多多思考,以应对以后的工作压力。此外,还要求我们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些东西可能现在不学习,但是以后工作中会接触到会用到,这要求我们要会学习,还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要死啃几本书(当然要学好),要多关注其他的东西,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事实告诉我们,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更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不能只意味的把考试考好,要真正懂得原理,真正具备其他的一些方面的能力,这样,我想我们土木专业的大学生才能在自己的梦想之路上走的更好,更远。
石成程:我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工子女,在上小学时父母就相继出去打工,没有父母在身边,我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同时我也会常常感到被遗弃。
在采访工地上的民工时,我和一个工人谈到他孩子的学习问题,那个工人说学习要靠自己父母在身边也没什么用。但我想说的是父母的督促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是很渴望的。很多时候我们渴望有人管管我们,希望有人监督我们,因为那代表你们很在乎我们。长大了后我很讨厌父母对我所做的事做出评论,因为他们以前就给了我完全的自由现在又来限制我,我不习惯。
前面一段话是我任性的说法,我也知道父母都是为子女好。可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你们的参与是很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农民工来说,孩子和自己在一起,孩子上的学校比老家要差,生活的环境很差。不和父母在一起他们很变得孤僻,生活费可能相对充裕点但他们不会合理的用父母寄回来的钱。问题总是有的,对于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发展情况,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向坏的方向发展。
刘元超: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对我触动非常大,去工地之前觉得自己能略知一二,但亲眼所见之后,觉得有许多地方还是在自己的想象之外。因为我的父亲也是农民工,此次社会实践也给了我些许伤感和温暖感动。我的父亲只是许多农民工中的普通一员,没有技术特长,只能靠出卖血与汗,来维持生活、养家糊口。此次社会调查,然我亲眼目睹了父亲是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父亲是怎样累。正如人们所说的,父爱如山,这些他从来没有向我提起过。每次打电话,父亲表现的无话可说似的,除了提醒我好好学习之外,好像没有其他话题。但正是这个比较木讷的人,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满足我的生活基本物质所需。我要感谢我的父亲。
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总是卷着袖子,挽着裤脚,灰头土脸的。或许有很多衣着光鲜的城市人对他们施与鄙视的目光,瞧不起他们。但是我想,即使一个人衣着再整洁,却四处行骗偷窃,他的存在对社会仍是无益的;但是一个人不修边幅,却凭借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养活全家,每一个能思考的人都会认为后者的存在价值是高的。好多工人的头上都有了白发,他们都承认自己的确很累,但生活迫使他们不得不累。而也只有作为农民的他们,能以坚韧的身躯承受这种累,而且累得无怨无悔。
在工地和农民的交谈中,我感到亲切温暖。他们是那么朴实坦诚,踏实可靠的像脚下的土地。他们朴实无华的话语,更加真诚和饱含感情。许多农民工在谈及他们的子女时,显得非常自豪,因为他们子女的成绩出类拔萃,他们说这是他们的动力和盼头。他们在问及没有时间陪子女时的问题时,一阵沉默,显得非常抱歉和无奈。在此我想告诉和我一样是农民工子女的人们,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爱和关怀其实无处不在,他们也渴望一家子生活在一起的甜蜜与快乐,他们不得不去城里打工,其实是对家庭的负责。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努力与上进是对父母无悔付出的最好报答,我们一定要努力,让父母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最后,在这里向所有的农民工致敬,愿他们身体健康,家庭和和美美!
翟宇堂:其实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橘子,只要剥开那一层黄橙橙的皮,当我们在吃下去的时候有一种又酸又甜的味道,橘子吃多了就会上火。橘子的酸就跟我们的人生一样,一个人要经历很多的事情,要经历很多的风风雨雨。一个人一生要经历很多困难,当我们把困难克服掉以后,就取得了胜利,最后的胜利是多么甜美呀!
农民工的问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不仅涉及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关系到用工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和市民的利益,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研究、共同努力、共同推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农民工背井离乡,撇家舍业,在城里从事的是最辛苦最危险的工作,他们生活在最底层,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得到微薄的收入,工头甚至比旧社会的资本家还黑心,他们的口就是规矩,随意克扣、侵吞农民工的血汗钱。回家奔丧,几个月的辛苦白费了,工钱没有了,这是哪门子的法律?剩下在家留守务农的老人和女人,竟然也要受当权者的欺辱,一点小事也必须给村主任送礼、打点,否则一事无成。
农民的命运是身上戴着沉重的枷锁,他们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靠老天爷的脸赏赐的是喜怒无常,如果赶上丰收的年头,则喜笑颜开,可以填饱肚子了,否则遇上灾年,就不知道用什么来充饥了。记得前几年改革开发前报社的内参透漏中国最贫困的农民,他的全部家当仅值5.36元。可不是美金呦!
自从邓小平南巡讲话,改革开放的洪流席卷中国大地,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为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究竟有多少人发自内心的去关心过农民工的疾苦?如果不慎出现事故,生命垂危,躺在医院,他们的命运也只能靠老天爷的心情去评判。
拖欠、克扣、侵吞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发生在全国各个角落,可以经常看到流血甚至自杀的悲惨报道。对于农民工的维权势在必行,但就是不知道有了规章制度,执行的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篇:外来农民工问题调查
龙岗区外来农民工问题调查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就业,进入城市务工的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本人于2011年9月2日至9月17日对龙岗区的横岗外来农民工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全市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4.8万人,其中,从外省输入到我市城镇就业的有6.8万人,由本省外市输入到我市城镇就业的有3.5万人,从本市农村进城务工的14.5万人,基本情况如下:
本市农民工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体,从性别构成上看,以男性为主,女性农民工约为9.4万人,仅占农民工总数的37.9%。分布在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加工制造等行业,从事简单劳动或苦脏累险差工作的人数较多,工种多达50余个。文化及技能水平整体偏低,绝大多数都是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在加上缺乏一定的技能水平,这就使得他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处于一个很不利的地位。收入水平是决定农民工在生活状况如何的最基本因素,我市农民工务工收入呈上升趋势,月收入绝大多数在最低工资标准之上。参加医疗保险约4.5万人,占18%;参加工伤保险的约6.2万人,占25%;参加失业保险的约2.73万人,占11%;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约6.7万人,占27%。
二、农民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民技能培训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普遍重视不够,特别是缺少时间短、见效快的务工技能培训,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加上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培训要求高、时间长、补贴少,使不少农民望而却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使得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二)侵害合法权益现象突出。目前农民工工作超时问题普遍存在,同时,由于加班现象普遍存在,职工工资水平明显偏低。由于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解决农民工拖欠工资工作的力度,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并不十分突出。
(三)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险意识,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比较注重眼前利益,参保积极性不高,加上部分企业法律意识不强,认为农村劳动者可以不缴纳社会保险,是导致农村农民工参保率低主要原因。
三、解决农民工工作建议
(一)完善农民工工作机制,确保农民工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一是成立相关专业工作组。主要有农民工培训工作组、法律服务与维权工作组、宣传工作组等。二是建立联席工作制度。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专业工作组联系会议,落实工作计划,及时解决问题。三是强化督查落实。制定下发工作意见和明确成员单位职责的文件,召开专项工作会议,与各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将农民工工作纳入目标考核。
(二)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战略,不断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定期举办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力资源交流市场,力争每年帮助3-5万外来劳动力在本市就业。
(三)完善农民工维权综合协调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严格监督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实施及时调整发布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标准;二是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全力推进劳动合同工作三
年行动计划,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劳动合同制度全覆盖。三是强化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四是健全完善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机制。探索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企业、社区设立劳动争议仲裁特别庭,建立高效、便捷的农民工维权响应机制。
(四)大力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努力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一是建立农民工专项社会保险制度。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着力提高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参保积极性,制定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和待遇异地转移和接续办法。二是积极实施新型的农村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低保户参加医疗保险政策。三是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第三篇:农民工问题调查问卷
关于农民工外出打工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调查
1、性别 A-男B-女
2、年龄__
3、输出地__输入地__
4、学历情况 A 小学 B 初中 C 高中 D 大学 E 大学以上
5、婚姻状况 A 已婚 B 未婚
6、土地拥有情况__
7、工作行业__
8、工种__
二、工作情况调查
1、您的工资水平(月薪)
A 800元以下B 800-1200元C 1200-1600元D 1600-2000元E 2000元以上
是否有年终奖金,大概金额为__(如无,可不用填写)
2、您的工作时间一般为多少,日工作小时__月工作日__您的工作加工情况
A 经常 B 一般C 偶尔 D 从不
对于您的加班工资与平常工资相比如何?
A 没有区别B 高一点C 高不少
3、您是如何获得您现有工作的?
A 自己应聘B 亲友或熟人介绍C 中介组织介绍
4、您的工作稳定性如何?
A长期固定B长期在外但工作不固定(包括工作地点不固定和工作职务不固定)
C在农闲时外出打工
5、您是否与工作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A 是B否
6、工作单位是否为您提供了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
A 是B否
7、您工作场所的安全保障状况?
A较好B好C差D较差
8、您工作场所、生活场所、饮食场所的卫生状况?
A较好B好C差D较差
9、您所在的工作单位是否有工资拖欠现象?
A是B否
10、工作之余,您一般会?
A逛街游玩B 在厂里休息C 上网娱乐D 其他__
第四篇: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调查
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调查
林镇江 机电3班 36号
摘要:我对广州市的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农民工在城市务工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怎样对待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字:进城务工农民 就业行为 农民工综合服务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工进城并非—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迅速发育,农民从事非农经济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农民工就业特点总体表现为“自发性、兼业性以及低层次性”,就业方式总体表现为零散作战的“游击队”。农民工综合服务存在法律规范缺位、管理体系不完善、综合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一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对来广州市就业务工的农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发放了50份,回收了45份。
二结果与分析
据有关资料,我国进城农民工人数约8800万,他们每年创造的产值约两万亿元人民币。
进城务工农民情况
农村收入水平低,不能满足农民快速增长的物质需要,经济需求是农民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因之一。调查中有几乎百分之百的农民工认为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地收入太低,希望通过进城务工增加收入。
从文化程度划分进城务工农民结构的突出特点是数量大素质低,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80%。
就业找工作难
在城镇就业的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稳定工作。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以上的只占20%~30%。由于技能不高,又面对工资低、劳动强度大,且受到不平等对待,为寻找更好工作机会,多数人频繁流动。这一方面使经办的工作量倍增;另一方面,在农民工社保关系不便转移的情况下,增加了管理难度,凸现现有的信息系统不能适应需要;此外,高流动性还导致单位和本人都缺乏参保积极性,也给劳动保障部门缴费基数核定及监察执法等工作带来困难。
农民工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民工择业受其自身技能低的制约。二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严重的地区、城乡分割。一些城市为了解决本地人员的就业问题,规定一些工种不许农民进入,有些还要求农民工办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证件作为进城务工的条件,使进城务工农民的合理流动受到政策性刁难。
生活环境的恶劣
农民工居住处所主要有自购、租赁、自建工棚和由用人单位提供的廉租房和免费房四种类型。自购和用人单位提供住宿房屋的条件较好,但这部分人仅占25%。这些农民工住所面积不但小,而且大多存在通风采光稳定性差、密闭性不
强、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几个人,有的甚至十几个人挤在不足八十平米的旧房屋内。
工资得不到保障
48%的人有过出门打工但拿不到工资的经历,其中30%的人有100-1000元工资没有拿到,15%的人有1000-5000元工资没有拿到,2%的人有5000元以上的工资没有拿到。原因一 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这两种关系难以分清,不懂得如何较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用人单位正是看准了这点,一般都不会与这些人签订合同。因为这样可以给他们留下很大的空间,足以他们钻法律的空子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减少自己的责任。二 由于雇主的素质低下,缺乏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对可怜的农民工进行残酷的欺压,反映出这个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和对其保护体系的不完善。
子女的教育就学难
有60%的农民工子女不在所工作地就学。其中85%的是由于就学地区的学费和暂住费太过昂贵了,难以负荷。造成如此的原因一是因为城里教育消费太高和入学条件的苛刻规定(主要表现为按居住户藉划片入学),农民工子女就近就地入学困难。二是因为城市教育资源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需求增长速度。
医疗得不到保障
就医难。中国高昂的医疗消费,就是城里人也“望院生畏”,何况作为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调查表明进城务工农民大都采取的“小病扛、大病拖政策”,因无力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的现象十分突出。有76%的农民工承认几乎不上医院看病,88%的人认为医院的医疗费用难以承受。这使得众多农民工的身体条件变差,有病不愿医的现象常出现。
三 建议和解决方法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农民工问题实质是就业问题。要树立就业优先的原则,彻底改变重城镇、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就业观念和相关政策,把农业内部、农村区域和农民进城就业一并纳入国家就业计划,分类实施。近期的重点应该是,把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的突破口,制定政策法规,明确工作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二)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权益保障缺失是农民工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在全社会树立权利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城乡之间人人平等的理念。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的各项歧视和限制政策,坚决制止向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尽快出台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重点解决农民工工伤、医疗、失业、养老四大保险缺失的问题。与此同时,着手组织起草关于农民工权益的法规。依法保护农民工权益是治本之策。
(三)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培训农民工,实际是造就新一代产业工人。农民工输出地要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基本技能培训,主要措施是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补贴标准,试行农民工“培训券”,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之前得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农民工输入地要抓好转移后的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要充分发挥用工企业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四)稳妥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了城乡分割的作用。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但是假如简单地将农民工由农民身份变为市民身份,弊大于利,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还是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一要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二要弱化农村人口迁徙的“寻租”动机,三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这些方面的工作都要注意节奏和配套,不能操之过急或单独行动。
(五)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农民进城的“门坎”低了,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任务就更重了。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统筹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部门,部门之间既有“各管一段”互不衔接的问题,又有“共管一段”责任不清的问题。应该从自上而下理顺农民工工作的关系,抓紧制定全国农民工就业规划、农民工工作政策措施。农民工较多的大中城市也要设立相应的农民工管理与服务机构,切实维护权益,具体指导就业,协调管理事务,提供社会服务。
(六)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展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平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2006(6)
2、中国问题调研网
附录
1)对于现阶段进城找工作你的感受是什么?
2)进城务工,你们的生活环境如何?
3)你们的工资是否得到保障?有没拖欠工资的情况?
4)你们对也子女进城读书遇到哪些困难?
5)你们是否有在生病时去医院治疗?对于现在的医疗状况有什么看法?
第五篇:寒假关于农民工问题调查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问题调查调查报告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国农民工的产生主要根源于农村人多地少和农业收益低。农民工作为从农业劳动者群体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与其他农业劳动者阶层有着密切的关联。农民的分化对于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城市面貌,改变城镇用工制度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忽略和替代的重要贡献,他们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国民财富,促进了输入地与输出地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传播者,成为维系现阶段我国社会工农联盟最现实的纽带。但是,农民工又是当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由于其特殊的“户籍”身份,在就业、社会保障、生活状况等方面仍然存在政策性障碍和法律空白。因此,农民工的诸多问题也是多年来党和政府关心的重点。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保护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结果
本次青壮年是农民工的主体。本次调查对象是指现户籍仍在农村或原户籍在农村但迁入城市不满三年,年龄在16-65周岁,被调查的132名农民工中男性为8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2.87%,已婚人员为8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5.90%;年龄上,其中,45岁以下为10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82.57%,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7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7.57%;文化程度,其中,初中毕业为61人,占46.21%,高中毕业为46人,占34.84%人,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这两档上,高学历的不多,文盲也不存在,年龄较小的农民工在外出打工前多数是在学校读书,读到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走打工的路很自然,说明进城经商务工的农民工以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壮劳力为主。
外出务工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首选。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此获得了土地自主权、经营自主权,开始向多元经济方向发展,进而演变为在生产方式、收入水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出现急剧的分化局面,农民分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农业劳动力转移主要有经济技术、社会改革与发展、地方政府推动三个方面的原因。单就农民自身而言,亦工亦农、弃农经商、外出务工,更多的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本次问卷上有关于“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一道多选题,共列出了十个原因,每个调查者最多可选三项。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132名农民工中,选择“为多挣钱改善生活”,有92人次,选择“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
技术”有72人次,选择“家乡收入低,趁农闲务工经商挣钱补贴家用”有44人次,居选择的前三位。
身体强壮是外出的资本。在132名的被调查者中有93人常年在外、20人农闲时、19人临时外出务工经商,其家庭成员外出情况为95人是家庭劳动力全出来,而全家出来仅有9个家庭;被调查的132名农民工,普遍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选择“非常好”的高达50人,可见身强体壮是外出务工经商的有力资本。但在户籍问题上,看到要想取得城市户口非一件易事,132名农民工,最长外出务工经商都达26年,但依然有114人没有取得本市户口。
(二)、初步分析
农民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
二、遇到的问题
一)、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
就业渠道窄,工作岗位差。农民工是城市外来的流动人口,这个观念在城市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由于担心大量农民工的涌入会给城市生活带来种种困扰和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城市一些企业改制或不景气,职工下岗的压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城市社会产生了一种对农民工的对峙心理和排斥倾向,特别是农民工本身没有技术,因此,总体上农民工与城市人没有公平的竞争机会,也没有良好的就业岗位。本次调查显示:在回答“您是通过何种就业渠道找到目前这个工作的”,有48人选择的是“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有31人选择的是“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没有人是通过“由家乡政府组织”“所在社区街道介绍”“招聘会”找到工作的。而在您现在从事的职业所列的13项中,主要有“生产工人”、“一般职员、办事员”、“服务员”。其实,在我们去企业调查中,也了解到凡是聘用农民工的单位,农民工一般从事的都是服务性的或体力劳动,简单而繁重。
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民工行为的目的在于增加经济收益,城市务工的预期收益则是决定他们进城的重要因素。而现实中许多农民工进城经商务工的收入并不比在农村种地收益高多少,真正的农民工如果不是包工头、自己创业、自己经商,要实现富裕也是很困难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即使进了城镇某一单位就业,也不能成为就业单位的“单位人”,不能享受单位正式职工的同等待遇,这也就决定了农民工从事的多是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工作。我们本次调查的132名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最长时间
每天工作10.5小时,平均每周工作6天;这132人去年的务工经商总收入是8184元,平均每月为682元,今年的平均月收入为852.6元,而平均每月用于住宿、食品等固定支出为326元,这中间包括了有些农民工住的是工棚、或单位不收钱的公房,有些在餐饮企业打工有免费的中、晚餐供应,除去这些因素,在城市打工的生活成本也是较高的,农民工的生活是艰难的。
农民工问题最核心的还是工资的保障问题,本次调查显示,高邮这132名农民工有113人是按月领取报酬,占被调查人数的85.6%,而且基本能发放到位,从未被克扣报酬的为10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2.5%,有19人是“偶尔被克扣”,有4人是“经常被克扣”被克扣的15人填的是工资收入,但所占比重的不大;有98人从未被拖欠过报酬,占被调查总数的74.2%,有32人是“偶尔被拖欠”,有2人是“经常被拖欠”被拖欠的也主要是工资收入,所占比重的也不大。
(二)、劳动合同签订率比较低,保险意识不强
劳动合同签订率比较低。由于农民工自己打工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度,单位在雇佣农民工时也不是太正规。本次调查的132名农民工有70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有6人不知道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而签订劳动合同的56人中,有26人签订的是临时合同,3人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而对所签合同的详细内容能很清楚的仅有13人。
享受的工作待遇少。农民工来到城市经商务工却没有城市人一样的市民待遇。具体行为上,农民工在就业保障、医疗保险、住房等各方面与城市人有着不同的执行标准。本次问卷上有一个问题是“您现在工作单位提供以下工作待遇吗?”共列出“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兑现工资”、“加班补贴”、“双休日”、“妇女带薪产假”、“工伤补偿”、“带薪休假”、“岗位培训”、“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十项内容,农民工除了在享受“兑现工资”和“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这两项上还可以外,没有享受到的工作待遇高居前三位的是:有125人没有“住房公积金”、123人没有“住房补贴”和“双休日”、有107人没有“带薪休假”,机制和体制带来的不平等待遇,严重的损害了农民工的个人感情,打击了他们劳动的积极性。
保险意识不强。农民工作为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待遇最低、从事的工作却都是最艰苦、最危险的行业。但无论是单位还是农民工自己,安全防护和保险意识都不够。本次调查中,有一项问题是“您工作的岗位有没有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回答“完全没有防护措施”的有29人,回答“有一些防护措施”的有
43人,而回答“防护措施非常严密”的只有16人;在保险方面,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这四项重要保险,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没有购买的:养老保险是97人、医疗保险是96人、失业保险是104人、工伤保险是96人。
看病难、看病贵是又一大困扰。身体健康是工作的前提也是工作的本钱。目前,在农村如果家里有病人是许多家庭致贫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样,在城市生活,看病难、看病贵也是广大群众的一大生活难题。农民工外出经商务工本来就是工资待遇低、福利保障差,如果一旦生病,大病影响工作、小病影响生活。本次调查,132名农民工在回答“当您在务工经商其间生病时” 3人选择是不看病、不吃药,22人选择是去个体诊所,66人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6人选择舍不得花钱看病,只有11%左右的人去正规医院看病,而不去正规医院看病的首要原因是“医院费用太高”,其次是“没钱看病”;在工作期间,如果一旦发生工伤,所在单位能够提供全部或大部分医疗费用的占被调查总数39%,而一点不提供的占调查总数的23%。
劳动技能差。农民工由于户籍、文化程度使其相应比城镇居民找工作难,其自身劳动技能差也是原因之一。本次调查,132名农民工有83人从没取得过专业技术证书,占被调查总数的63%;有77人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占被调查总数的58%;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农民工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因此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态度也不是太积极,77名没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回答“如果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您是否愿意参加”问题时,有29人是“免费就愿意”,12人是“有空闲时间就参加”,也有20人“不愿意参加“。而对于比较适合自己,但需要自费参加技能培训,持不积极态度的也大有人在,有21人认为“不想花钱”,21人认为“没有必要”,8人认为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
(三)、居住条件差,子女就学难
居住条件差。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生活上最大的困难还在于一是居无定所,二是居住的条件差。本次调查,132名农民工中,有18人居住在工作地点、35人住集体宿舍、32人住在厨卫不全的房屋,而居所的来源,20%多是免费的,40%多是租赁的,而居所能全部拥有“空调、电视、冰箱、热水器、电话、手机、电扇、自行车、收音机等”大件物品几乎没有。
子女就学难。农民工外出经商务工,子女随家长外出就学的情况不多,本次调查的132名农民工只有20个子女在外就学,其中有5人是考上的大、中专院校,有4人在民办学校就读。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民工子女无法随家长进城就学
原因主要有:一是如果孩子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进城没有城市户口,公办学校进不去,现在城市民办学校一般是名校,不仅收费高,而且更难进;二就是目前城市的教育费用还是比农村高,生活费用也很高,一般的农村家庭都负担不起,中、小学基本上不住校,再加上许多农民工自己都是居无定所,没条件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
二、解决农民工问题对策
(一)、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程置于突出位置,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安置就业是现阶段及今后相当时期 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将成为难中之难。因此,如何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置于同等地位,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并将其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是解决这个难中之难的关键。为此,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改变现行各部门分散管理体制,尽快建立统一管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专门工作机构,推进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间的衔接与协作,提高转移的组织化和有序化程度,真正把劳务输出培育成支柱产业。
(二)、要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
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新途径,尽快出台确保农民工权益的政策。要把关爱农民工作为考核输入地政府业绩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硬性指标并加以量化,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并为他们办实事的社会环境。为改变农民工权益长期屡受侵犯的现状,应尽快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同时加大政府的执法监察力度,对不执行维护农民工权益政策的企业,要坚决取消其雇用农民工的资格。
(三)、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
国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低及职业技能差是抑制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o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相继提出对农民工文化和技术水平的种种要求,导致缺乏转岗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不仅是当前的需要,也是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瓶颈。
近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制定了2003年至2010年的培训规划,确定了培训方式、实施办法和具体目标。但由于目前许多实际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实施规划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是培训教育资源整合度低,难以发挥现有资源效益,形成比较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二是各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支持力度不大,资金严重匮乏。农民整体素质低不完全是他们的责任,主要还在于城乡二元教育体制的原因。为了对农民进行补偿,各类培训应以免费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要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增强他们的自 管理意识和能力。
上亿农民进城,本身就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而成建制、有组织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比例极小,更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调查表明,农民工管理已成为城市社区和用工企业最棘手的难题。事实证明,以往单靠政府及企业的强制性管理,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诸多弊端。因此,如何提高农民工自 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调动他们自 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 管理三结合的体系,是改善农民工管理现状的关键。在抗击非典期间,一些大城市的建筑企业在狠抓农民工自 管理方面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应认真总结并逐步推广。另外,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和行业,应积极引导农民工加入工会,也可以建立一些类似于农民工协会等形式的行业协会。把农民工组织起来,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也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