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

时间:2019-05-14 10:1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

第一篇: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

数据库设计论文

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

业:

级:

学生姓名:

号:

2015 年月 5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学的管理技术也越来越深入并且广泛的应用,科技化管理更是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对于需要管理大量信息的单位,如果要高效率地把内部信息有顺序的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起管理信息的信息系统。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单位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的工作及档案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来说,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必将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工具。以往一直用纸张来记录信息的人工方法,最大的缺点在于: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随着时间增加将会产生大部分数据,这给我们查询带来新的管理烦恼。这也对更新和维护带来不少的困惑。使用计算机对学生的信息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达到的优点,如: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大大提高了学生信息管理方面的效率,也具有企业的科技化、正规化管理,正面的迎接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

学生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针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有序的管理,学生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是以学生的学号为登录账号及初始化密码。初始化系统时,系统内只存在初始化的高级管理员,如果需要其他角色对学生管理系统进行添加信息,需要管理员对教师信息进行添加,然后教师和管理员才添加学生信息操作。学生信息系统包含功能有:添加学生信息、添加教师信息、添加管理员信息、查询某位学生信息、修改某位学生信息、删除某位学生信息、显示该专业所有学生信息、查询该专业女生人数、查询该专业男生人数、查找老师信息、删除老师信息、修改老师信息、管理员信息管理的添加、删除、编辑。及修改密码功能等。

主要运用javascript、asp.net语言来进行编译管理系统后台、运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软件来搭配前台、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Express作为编辑数据库的软件工具,运用了析构函数、嵌套、循环、指针、实例化等方法编译出一个学校学生管理系统。

关键字: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 I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第一章 概述............................................................................................................................................4 1.1研究背景........................................................................................................................................4 1.2现状分析........................................................................................................................................4 1.3系统的开发意义............................................................................................................................4 1.4开发环境介绍................................................................................................................................5 1.4.1 管理信息系统简介................................................................................................................5 1.4.2 B/S模式简介..........................................................................................................................5 1.4.3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简介............................................................................................6 1.5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6 第二章 需求分析....................................................................................................................................7 2.1功能需求........................................................................................................................................7 2.2性能需求........................................................................................................................................7 2.3环境需求........................................................................................................................................8 2.4资源使用需求................................................................................................................................8 2.5用户界面需求................................................................................................................................8 2.6系统的可行性研究........................................................................................................................8 2.6.1 技术可行性............................................................................................................................8 2.6.2 经济可行性............................................................................................................................9 2.6.3 操作可行性............................................................................................................................9 2.6.4 社会可行性............................................................................................................................9 2.6.5 可行性分析总结....................................................................................................................9 第三章 系统设计..................................................................................................................................10 3.1总体结构设计..............................................................................................................................10 3.1.1 用户角色设计及权限分配..................................................................................................10 3.1.2 系统模板设计......................................................................................................................10 3.1.3 系统功能结构图..................................................................................................................11 3.1.4 学生管理系统数据流图......................................................................................................12 3.2数据库设计..................................................................................................................................13 3.2.1 数据库表设计......................................................................................................................13 第四章 主要模块的设计以及代码......................................................................................................15 4.1用户信息管理模块......................................................................................................................15 4.2用户信息管理部分代码实现......................................................................................................16 4.3学生信息管理模块:..................................................................................................................18 4.4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代码实现......................................................................................................18 II

第五章 总结..........................................................................................................................................21 参考文献................................................................................................................................................22 III

第一章 概述

1.1研究背景

智能终端领域劲吹“跨界”风,智能手机跨界平板电脑,平板电脑跨界笔记本„„,如今这种风潮也延伸到IT巨头之间。腾讯TCL跨界合作,推全球首款“大平板电脑”,联想跨界电视进入电视领域。海尔联合易迅发布5.3寸手机平板电脑,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厂商与手机终端厂商跨界合作推智能手机,跨界风的盛行,是推动IT行业的最大催化剂,以后一部分数码产品将像电脑一样智能。这也将是IT行业的趋势,在这样环境背景下我们无疑智能管理系统、软件工具也将得到催化。所以系统的研发势在必行。

1.2现状分析

数码的丰盈盛世,智能终端经过跨界风盛行的催化推进,数码是远远不能从硬件方面来评定数码的好与坏,可行性的智能互联功能是另一评价数码的标准,互联网服务已经是数码产品的必备功能。从数码行业趋势来看学校学生管理系统从以前手工管理的方式走向网络化。这是可行性的方式。即优化管理工作效率,而且改变系统环境的要求限制,从以往的单个计算机的管理数据突破到互联网管理。现状的优势肯定能推动网络管理系统的盛行。

1.3系统的开发意义

学生管理系统应用于学生信息管理。查阅快速化、管理合理化是新一代管理的方法。世界的高效率时代的开启更是给予我们管理一个新挑战。信息合理化管理在此背景下是不可缺少的一步。科学的管理技术也越来越深入并广泛的应用,管理的科技化更是带来了工作效率上面的提高。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单位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开发学生管理系统意义:给予管理信息的单位全方位的一个提高。迎接了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趋向。

1.4开发环境介绍

1.4.1 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所谓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是一个依着人性科技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以人为主导地位,人与计算机的操作进行对数据的管理操作,如:添加、删除、修改、查找、筛选等操作。他是集效率、科技、信息、人性化为一体的工作系统,减少了现实人工管理的一些不必要麻烦的系统。

伴随着计算机实现技术进步和减少成本的复杂度complexity越来越大,企业内部分享信息的需求也同时期增长。这一现象促使了MIS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开展,信息的高效性和高效率性管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东西。

管理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抽象表达,社会系统的本质就是联系各个实体的信息进行分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把社会系统这样具体抽象化展现出来的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将其不可见的信息抽象化,进行分类、检索、储存、筛选,提高信息的实际管理质量。可以提升实体与信息之间交流的高效率。任何一个实际有效的系统都是一个社会系统的镜像。他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系统的系统之一,他的功能足够体现社会系统的高效性。1.4.2 B/S模式简介

B/S(Browser/Server结构)模式主要由浏览器、服务器管理程序和中间件三个部分组成,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及数据库。特别是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管理软件更是方便、速度快、效果优。

B/S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用户可以通过WWW浏览器去访问internet上的文本、数据、图像、动画、视频点播和声音信息,这些星系都是有许许多多的 5

web服务器产生的,大量的数据都无需任何用户程序,一般都是通过WWW浏览器下载控件即可访问,并且对数据进行管理。1.4.3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简介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工具提供企业级的数据管理,为你的数据提供了跟有利的管理方法。他可以搭配其它应用软件进行对数据的一系列管理。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数据引擎是该企业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此外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结合了分析、报表、集成和通知功能。这使您的企业可以构建和部署经济有效的 BI 解决方案,帮助您的团队通过记分卡、Dashboard、Web services 和移动设备将数据应用推向业务的各个领域。

1.5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

学生管理系统客户端的访问无需要求特殊的访问软件,一般情况只需web浏览器即可对系统中相关信息进行可行性的操作及管理。(管理环境:web浏览器或www浏览器)。

因为系统开发与运行的环境选择会影响到数据的设计,所以在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系统数据进行调试和更改。

具体需求如下:

1)开发环境:window 2000/xp/7 2)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3)数据库管理工具: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学生管理系统开发是基于window xp操作系统环境上,是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工具对页面模块的界面设计及后台数据库连接管理的操作,并且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进行对数据库管理和保存。两者结合优势互补,做到高效率、规范化、科技化的信息管理。并且开发学生信息系统时也能得到开发步骤中的便捷功能。

第二章 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学生管理系统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高效化管理。学生管理系统分为三个角色(学生、教师、管理员)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管理员信息进行管理及操作。学生管理系统所需功能如下:

1)、学生角色操作:角色登录后,学生角色可以对个人信息、学生证基础信息、家庭情况、获奖情况、学习成绩情况、个人登录密码进行修改保存。

2)、教师角色操作:角色登录后,教师角色可以对个人信息,学生的基础信息、家庭情况、获奖情况、学习成绩情况、及个人登录密码进行查询、编辑、添加、保存、删除。

3)、管理员角色操作:角色登录后,管理员角色可对本人、学生、教师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添加、保存、删除。

4)、学生管理系统初始化,需要管理员对教师信息进行添加。才能进行管理员对管理员信息管理、管理员对教师信息管理、管理员对同学信息管理、教师对教师个人信息管理、教师对学生信息管理、学生对学生个人信息管理。

5)、查询功能:查询学生信息可根据学生的姓名、性别、学号、专业、年级进行查询。查询教师信息的可根据教师的姓名、性别、工作证号(工号)进行查询。只要输入一个信息如果符合该同学信息的立刻在列表中显示。如果输入几项选择条件,如果有其中一个是不符合所搜学生信息的将无法显示搜索结果。

6)、修改密码功能:只能个人对自我个人密码进行修改。

2.2性能需求

1)系统易操作性

所开发的系统应做到操作简单,界面做到抽象化即看图可识别功能化,功能文字抽象突显易分别。2)系统具有可维护性

由于信息可随时间推移而变更,因此数据库中的数据要定时进行维护和修改保存,系统可利用的空间及性能也将随数据增加而运转迟疑。而且系统中还会存

在一些不足的漏洞。因此系统必须要具有可维护性。3)系统具有无限制操作软件

系统的框架结构,属于B/S模式,所以不要求客户端中要安装特殊软件工具。而且可以在本局域网任意一台装载有web浏览器或者www浏览器的电脑上登录进行信息数据修改、添加、删除、查询。及便捷又运行快。无地点限制性。

2.3环境需求

综合开发此软件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该学生管理系统所需要的开发环境相当自由,可以在众多版本的操作系统上开发和运行。而且登录无限制特殊软件。

2.4资源使用需求

随着计算机迅速发展,计算机的资源内存不断的提升,性能不断的增强,开发软件所需的软件和内存空间等资源需求不高。对于程序的开发和发布来说,该学生管理系统作为B/S模式来说符合现代管理技术理念。而且不需要特定的装载软件,即减少占用计算机储存的容量资源。

2.5用户界面需求

界面通俗易懂,能识图进行对系统信息的操作,而且界面简易,只有功能按钮。辨别性强。

2.6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等进行分析。在此主要内容是要求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知识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新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三个可行性: 2.6.1 技术可行性

随着现代数据化的推广,网络操作管理数据信息势在必得,而且现在的语言技术分别为javascript、C#、java等,该流行语言及网络发展更是支持学生管理系统的成长。所以选择在window 2000/xp/7系统下运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工具及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工具开发学生管理系统的技术是可行性的。

2.6.2 经济可行性

在人工管理学生信息方法中,我们是使用纸张来记载学生的信息,在人工管理方法上产生的数据难以处理,数据更新周期长,运用人力多,效率不高,数据易丢失。现在使用计算机管理相对以往的人工管理,更是一个成功的飞跃,管理信息化,高效化、规范化、规模化。而且从经济上来说,节省了人力资源、记载材料资源,这无疑是经济可行性的方法。2.6.3 操作可行性

学生管理系统操作简单易懂,图像化按钮多,功能易于识别,所以在操作上也是可行的。而且学生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小型的学生管理系统,操作无需特殊的环境及软件,只要有web浏览器或者www浏览器都可以对数据进行操作管理,所以简单易懂的操作系统是可行性。2.6.4 社会可行性

根据现在趋势,数据化更能促进社会的迅速发展。加上政府机构的支持、社会的趋势、数码产品行业的兴起。开发管理系统在社会中是可行性的。2.6.5 可行性分析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开发该学生管理系统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有更多值得的管理效益。而且从开发学生管理系统来,节省资源、提高效益、增快社会的发展、促进数码产品的发展。学生管理系统更多的是开发的优势,所以开发学生管理系统是可行的。9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总体结构设计

在整个系统里,基于系统的使用对象有管理员、教师、学生,所以我们根据角色对象来分配模板,分别是用户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管理员信息管理、修改密码模板等。在学生管理系统角色中,系统对角色设置有不同权限的操作功能。

3.1.1 用户角色设计及权限分配

超级管理员:拥有管理系统所有功能的权限,同时负责系统用户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服务功能的启停,数据备份和还原等维护操作。

管理员:拥有管理系统中教师信息模板、学生信息模块、用户信息模块的添加、删除、查找、编辑功能。

教师:能查询看学生的相关信息,并且对学生信息进行基本的查看、添加、删除、修改。而且能对自我信息进行操作。

学生:仅能以自己的学号登录,登录后只能查看到自己相关信息,同时可以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修改并且保存,也可以对自己初始化的密码进行修改。3.1.2 系统模板设计

1)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该模板主要功能是显示该登录用户的全部个人信息。当用户在登录后,该模板先对该用户进行角色判断,判断好角色后从后台进行跳转到相关角色的信息模板,然后获取并显示该用户的个人信息。该模板功能是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及保存。但是管理员用户是没有权限在该模板修改自己信息。只有超级管理员应用管理员信息模板中功能进行修改。

2)学生信息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查询、添加、删除、编辑学生信息。查询可以根据学生的姓名、性别、学号、专业、年级进行查询。在查询功能中要求输入的信息全部符合数据库中一查询用户的信息才能查询出信息结果。并且可对该信息进行数据管理。在添加功能中操作者可以对学生信息中关键的学生证号、姓名、性别、专业、年级、籍贯、家庭地址、联系方式、成绩信息进行添加。在此添加功能中除密码是系统直接初始化为学生证号外,其余的信息系统都将初始化为空值等待学生自己添加编辑。在编辑功能中,操作者可以查看到选择同学全

面的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政治面貌、籍贯、爱好、省份证号、年级、专业、学号、获奖情况、家庭地址、家庭成员、联系方式、学习成绩情况,其中操作者不能修改该同学的学生证号和密码数据。删除功能是获取操作者意向删除的同学学生证号然后进行数据库删除。

3)教师信息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查询、添加、删除、编辑教师信息。查询可以根据教师的姓名、性别、工作证号进行查询。在查询功能中要求输入的信息全部符合数据库中一查询用户的信息才能查询出信息结果。查询得到的信息可以对该信息进行管理。再添加功能操作着可以对教师信息中关键的工作证号、姓名、性别、籍贯、家庭地址、联系方式进行添加,除登录密码是系统初始化为工作证号的其余的信息都是系统初始化为空值让该教师自行进行操作编辑。在编辑功能中,操作者可以查找到选择教师的全面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工作证号、身份证号、家庭地址、联系方式、家庭成员。其中操作者不能修改选择教师信息中的工作证号和密码。删除功能是获取操作者意向删除的教师工作证号然后进行数据库删除。

4)管理员信息管理模块:当登录后进入该模块前系统后台会判断该操作者的角色,并且判断其操作者的操作权限(该模块只有超级管理员能操作)。该模块主要用于查询管理员名称、增加管理员、对现有的管理员信息进行编辑、删除管理员。增加管理员,只需要添加管理员的用名及账号即可,其它的密码、角色、创建时间都是系统自动初始化。密码的初始化为:123456。创建时间系统直接获取本计算机上的系统时间。角色统一初始化为管理员。编辑功能中,操作者可以对选择管理员的用户、用户名、密码、角色、创建时间进行编辑。删除功能是获取操作者意向删除的管理员id号然后进行数据库删除。

5)修改密码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个人对自己密码信息更新修改,但要在登录验证后才能进行更新密码。3.1.3 系统功能结构图

该系统功能结构图是在以上模块功能中分析完成的。本项目中的学生管理系统分为五大模块。具体功能如下图3-1系统功能结构图。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户信息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教师信息管理模块管理员信息管理模块修改密码模块退出模块修改并保存删除学生信息添加学生信息编辑学生信息查找学生信息删除教师信息添加教师信息编辑教师信息查找教师信息删除管理员信息添加管理员信息编辑管理员信息查找管理员信息修改并保存图3-1系统功能结构

3.1.4 学生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活动图显示活动及其结果,描述操作视线中所完成的工作以及数据的流向过程,如图3-2学生信息管理活动所示:

登录判断角色学生系统管理界面用户信息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管理员信息管理修改密码管理添加学生信息查找学生信息删除学生信息编辑学生信息添加教师信息查找教师信息删除教师信息编辑学生信息添加管理员信息查找管理员信息删除管理员信息编辑管理员信息退出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

图3-2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图

3.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根据实际应用中涉及的数据而设计的,根据系统需求进行解析,并且对系统中需要的功能给予数据库关键字段设置主键。3.2.1 数据库表设计

1)学生信息管理表(StudentInfo)

学生信息管理表包含有学生证号(XSZH)主键、姓名(XM)、性别(XB)、专业(ZY)、年级(NJ)、爱好(AH)、获奖项目(JX)、出生日期(CSRQ)、身份证号(SFZH)、籍贯(JG)、家庭地址(JTDZ)、政治面貌(ZZMM)、民族(MZ)、联系方式(LXFS)、登录密码(LXFS1)、成绩(CJ)、家庭成员1(JTCY1)、家庭成员2(JTCY2)、家庭成员3(JTCY3)、家庭成员4(JTCY4),属性如下图3-3学生信息数据库所示:

图3-3 学生信息管理表

2)教师信息管理表(TeacherInfo)

教师信息管理数据表中有工作证号(GZZH)、姓名(XM)、性别(XB)出生日期(CSRQ)、籍贯(JG)、身份证号(SFZH)、民族(MZ)、联系方式(LXFS)、登录密码(LXFS1)、家庭地址(JTDZ)、家庭成员(JTCY1)、家庭成员2(JTCY2)。教师信息管理表如下图3-4所示:

图3-4教师信息管理表

3)管理员信息管理表(Admin)

管理员信息数据管理表有用户编号(UserID)、用户(UserAccount)、用户名(UserName)、密码(Password)、角色(Role)、创建时间(RegTime),管理信息数据管理表如下图3-5所示:

图3-5管理信息数据管理表

第四章 主要模块的设计以及代码

学生管理系统整体分为五大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学生信息模块、教师信息模块、管理员信息模块、用户个人密码修改模块,对该角色的信息进行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的操作都集聚在同一个角色功能模块中。该设计能避免功能的缺漏、窗口设计缺失,避免造成系统增加占用计算机的内存空间,设计符合了系统需求中的简易性和可操作行。

4.1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首先对登录的用户进行角色判断,然后判断出角色后进行对像网页调用,如果登录的是学生角色,系统将自动判断调用该角色的个人信息网页。以下是三个角色的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的网页界面图(图4-1学生角色信息管理模块、图4-2教师角色信息管理模块、图4-3 管理员角色信息管理模块):

图4-1-1学生角色信息管理模块

图4-1-2学生角色信息管理模块

图4-2教师角色信息管理模块

图4-3 管理员角色信息管理模块

4.2用户信息管理部分代码实现

if(Session[“uid”] == “" || Session[”uid“] == null)//判断是否进行登录 { MessageBox.TopShowAndRedirect(this, ”您尚未登录或登录已过时,请重新登录!“, ”index.aspx“);} else { if(Session[”role“].ToString()== ”老师“)//判断角色是否是教师。{ Response.Redirect(”admin_UserInformationT.aspx“);//如果是教师将跳转教师信息的用户模块。} else if(Session[”role“].ToString()== ”管理员“)//判断角色是否是管理员。

{ Response.Redirect(”admin_UserInformationA.aspx“);//如果是管理员跳转管理员信息的用户模块 } else//如果不是就只剩下学生角色。{ if(!IsPostBack){ Student.Model.StudentInfo model = new Student.Model.StudentInfo();Student.BLL.StudentInfo bll = new Student.BLL.StudentInfo();model = bll.GetModel(Session[”uid“].ToString());TB_XM.Text = model.XM;TB_XB.Text = model.XB;TB_CSRQ.Text = model.CSRQ.ToString();TB_MZ.Text = model.MZ;TB_ZZMM.Text = model.ZZMM;TB_JG.Text = model.JG;TB_AH.Text = model.AH;TB_SFZH.Text = model.SFZH;TB_NJ.Text = model.NJ;TB_ZY.Text = model.ZY;TB_XSZH.Text = model.XSZH;TB_JX.Text = model.JX;TB_JTDZ.Text = model.JTDZ;TB_LXFS.Text = model.LXFS;TB_JTCY1.Text = model.JTCY1;TB_JTCY2.Text = model.JTCY2;TB_JTCY3.Text = model.JTCY3;TB_JTCY4.Text = model.JTCY4;TB_CJ.Text = model.CJ;Label1.Text = model.LXFS1;} } }//实例化学生信息,然后回去学生数据库中的信息。显示到模板的控件上。

4.3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图5-3学生信息管理模块界面图

4.4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代码实现

protected void showinfo()//填充表格的数据 { Student.BLL.StudentInfo stubll = new Student.BLL.StudentInfo();DataSet ds = new DataSet();ds = stubll.GetAllList();GridView1.DataSource = ds;GridView1.DataBind();} protected void GridView1_RowDeleting(object sender, GridViewDeleteEventArgs e)//表中的删除功能实现代码 { int rownum = e.RowIndex;string xszh = GridView1.Rows[rownum].Cells[2].Text;Student.BLL.StudentInfo stubll = new Student.BLL.StudentInfo();stubll.Delete(xszh);showinfo();} protected void GridView1_RowEditing(object sender, GridViewEditEventArgs e)//表中的编辑功能实现代码 { int rownum = e.NewEditIndex;string studentxszh = GridView1.Rows[rownum].Cells[2].Text;

Response.Redirect(”adminStudent_UpDate.aspx?sid=“ + studentxszh);//传递sid代码给adminStudent_UpDate.asp页面中。}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添加功能实现 { Response.Redirect(”adminStudent_add.aspx“);//跳转到添加功能页面中实现。} protected void StudentSS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搜索功能的实现代码 { string strWhere=”“;string xm = TB_SXM.Text;string xb=TB_SXB.Text;string xh = TB_SXSZH.Text;string zy = TB_SZY.Text;string nj = TB_SNJ.Text;if(xm!= null && xm!=”“){ strWhere += ” XM='“;strWhere += xm;strWhere += ”' “;;} if(xb!= null && xb!=”“){ if(xm!= null && xm!= ”“){ strWhere += ” and “;} strWhere += ” XB='“;strWhere += xb;strWhere += ”' “;;} if(xh!= null && xh!= ”“){ if((xm!= null && xm!= ”“)||(xb!= null && xb!= ”“)){ strWhere += ”and “;

} strWhere += ” XSZH='“;strWhere += xh;strWhere += ”' “;;} if(zy!= null && zy!= ”“){ if((xm!= null && xm!= ”“)||(xb!= null && xb!= ”“)||(xh!= null && xh!= ”“)){ strWhere += ”and“;} strWhere += ”ZY='“;strWhere += zy;strWhere += ”'“;;} if(nj!= null && nj!= ”“){ if((xm!= null && xm!= ”“)||(xb!= null && xb!= ”“)||(xh!= null && xh!= ”“)||(zy!= null && zy!= ”“)){ strWhere += ”and“;} strWhere += ”NJ='“;strWhere += nj;strWhere += ”'";} Student.BLL.StudentInfo stubll = new Student.BLL.StudentInfo();DataSet ds = new DataSet();ds = stubll.GetList(strWhere);GridView1.DataSource = ds;GridView1.DataBind();} 20

第五章 总结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设计并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学生管理系统应用于学生信息管理,查询快速化、管理合理化是新一代数据管理的方法。现在是一个高效率时代,该时代的来临更是给予我们在管理信息上的一个新挑战。信息合理化的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是不可或缺的一举动,科学的管理技术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化的普及更是一个开发网页管理系统的好良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不多发展的新型科学管理工具,从现代的背景来分析,对于需要管理大量信息的单位,如果要高效率地把内部信息有顺序的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起管理信息的信息系统。而学生信息管理是学校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一个月来对系统的需求分析、研究分析、技术开发、软件测试、论文编写一路走来,该系统经过无数的测试,无数的实现信息管理的功能时,存在重大的缺陷:学籍信息控制性不够严密,而且管理学生信息中学生方面的信息存在功能遗漏。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更新与维护即可实现。本系统最大优点在于:

1)系统易操作性,所开发的系统实现操作简单,界面形成抽象化即看图可识别功能化,功能文字抽象突显易分别。

2)系统具有可维护性,由于信息可随时间推移而变更,因此数据库中的数据要定时进行维护和修改保存,系统可利用的空间及性能也随之数据增加而运转迟疑。而且系统中还会存在一些不足的漏洞。因此系统必须要具有可维护性。

3)系统具有无限制操作环境,系统的框架结构,属于B/S模式,所以不要求客户端中要安装特殊软件工具。只要在任意一台装载有web浏览器或者www浏览器的电脑上登录进行信息数据修改、添加、删除、查询。

4)经济性,该系统运用计算机来管理,减少数据的管理上的人力资源、原料资源。而且系统程序小型占用计算机内存资源少。

5)社会普及性,根据现在趋势,数据化更能促进社会的迅速发展。加上政府机构的支持、社会的趋势、数码产品行业的兴起。开发管理系统在社会中是可行性的。

参考文献

[1]毛志雄编著.软件测试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8 [2]张白桦编著.ASP.NET动态网站开发项目化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 [3]张凌晓编著.C#程序设计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5 [4]武爱平编著.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7 [5]刘甫迎、刘光会、王蓉.C#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6]Microsoft Visual C# 2008 help,2008 [7]李兰友 杨晓光.Visual C#.NET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8]施燕妹 陈培 陈发吉.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9]明月创作室.Visual C#编程精彩百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10][美] Herbert Schildt著,长春亿特译.C#编程序起步.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11][美]微软公司著,熊盛新 许志庆 李钦译.Visual C#.NET语言参考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篇:学生管理系统开发总结

学生管理系统开发总结报告

项目承担部门:07级汉本2本

本组成员:田维祝胡鹏跃周延强马勇 王飞霞

撰写人:田维祝

完成日期:2010年12月22日

本文档使用部门:项目组主管领导客户维护人员用户 评审人:

评审日期:

(一)实际开发结果:

功能基本实现。

1、软件产品描述

此项目主要是有关于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的应用软件,他的主要适用对象是老师和学生,能够减少老师的工作时间和压力同时能够及时的让学生对自己的成绩等私人信息及时了解!

软件模块清单

文档清单

进度

工作评价

对技术评价:

采用了以前没有使用过的技术:如JSP ,MVC架构等 对质量评价:

由于时间较短所以很多东西没有完善,产品少有瑕疵!技术总结积累:

通过这次实例我们把过去所学的JAVA只灵活运用到了项目中,同时涉及到了数据库的一些技术,网页的设计美化,JSP网页设计,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小组内技术交流大家学会了很多过去没有怎么使用的技术或者软件,如PS,eclipse,JDBC数据库连接等等。经验教训:

通过这次实例开发,增进了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我们的编程思

想,锻炼了我们的沟通能力。重要的是我们学习了很多只是,加深了一些书本知识的理解,体验了软件的开发流程。

我们的缺陷在于,由于是初次合作所以彼此分工不明确。合作不够密切!

最深体会:学无止境,多动手多思考!

第三篇: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填空题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①按核心业务活动可以分为:电子业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三类。

②按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分为:操作型、管理型、战略型三类 ③按管理应用层次分为:事务型、管理型、战略型三类。④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功能结构、概念结构、管理职能结构、软硬件结构、网络计算结构

⑤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⑥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种典型应用形式主要包括: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针对制造业)、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Ⅱ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等。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P39(1)管理信息的基本知识

①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直线制机构、职能制结构、矩阵制机构。

②管理部门划分的基本方法:按职能划分、按地区划分、按产品划分。

③管理活动的三个基本层次:高、中、低。

④管理决策的三种基本类型: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

⑤信息论对信息的解释: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⑥控制论对信息的解释: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⑦信息的基本属性:普遍性、事实性、层次性、可压缩性、扩散性、非消耗性、共享性、变换性、可转换性。⑧

信息处理的生命周期的几个主要阶段:需求、收集、传输、处理、储蓄、维护、使用和退出。(2)系统的基本知识

①系统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要素、结构、功能。②系统的5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③系统的分类:按复杂程度从低到高可以分为物理结构系统、生物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宇宙系统五类;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封闭系统、开放系统两类;按是否有反馈机制可分为开环系统、闭环系统;按抽象程度可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数据流图)、物理系统(业务流程图)。④系统的属性;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3)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①网络安全的五个特征: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

②数据库:是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和容器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和工具。

④机构化查询语言:insert、update、delete、selec ⑤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第三章 系统开发方法的概述P63

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机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②原型化方法的三种具体类型:探索型、实验性、演化型。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理念的系统开发方法,他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引用与软件开发过程中,指导开发活动,主要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OOA,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OOD,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

对象:是指一些相互关联的实体。由对象的标识、对象中的操作集合、对象的数据结构,及对象对外消息接口组成,具有“封

装”和“能动”两种特性。换言之,是数据结构以及作用于此结构上的数据操作的封装体,这个封装体具有自身行动能力。类和实例:类是对象的描述,他概括了具有共同性质的一组对象的方法和数据。

消息与方法:方法是对象具有了处理封装数据的功能,而消息则激活了这种功能并建立了对象间的通信的桥梁。消息由消息的标识、接收消息的对象、若干个变元组成,方法一方面描述了对象执行操作的算法,另一方面定义了响应消息的机制 继承:继承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中的方法和数据的机制,描述了人类由一般到特殊,自顶向下的演绎能力。封装: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

多态性:意味着一个名字可以使具有多种语义。他提供一种与人类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相容的能力。

重载:重载在功能及使用方法上和多态性有许多相似的方面,但重载是通过静态连接实现的,而多态性则采用动态连接,重载多指两种①函数重载②运算符重载

③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出现需求、提出新系统方案、系统产生与成长、系统成熟、系统衰退、系统废弃。

④瀑布模型与结构化方法的主要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系统评价 第四章 总体规划P81

①用于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方法:关键成功要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②BSP方法的13项主要活动:研究项目的确定、研究的准备活动、研究的开始阶段、定义企业的过程、定义数据类、分析当前的系统支持、研究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提出判断和结论、设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确定子系统的开发的优先顺序、评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研究成果报告。

③利用BSP方法进行企业过程定义的一般步骤:从计划和控制、产品和服务、以及其它支持性资源三个方面入手 ④BSP方法中,资源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可以将企业中的数据分为四个类型:库存文档型、事务型、计划型、综合统计型。

⑤BSP识别企业数据的方法有两种:企业实体法、企业过程法 ⑥在BSP方法中划分子系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定义信息结构的过程。具体的做法是用U/C图。U表示use,C表示产生creat 第五章 系统分析P99

①业务流程的概念:是指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有相互关联的活动

②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定义: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更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的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③业务流程的特点:目标性、逻辑性、层次性、④BRP的四个核心基本特征: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改善和流程。

第六章 系统设计P127

①系统设计的原则:简单性,一致性、完整性、灵活性、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②系统设计的主要阶段: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③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子系统的划分与确认、模块结构设计、网络设计与设备配置方案、数据库设计、安全控制设计。④一个模块应具备的几个要素:输入和输出、加工处理功能、内部数据、程序代码。

⑤模块的耦合方式: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内容耦合,第一种

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

⑥模块的内聚方式有六种:巧合、逻辑、过程、通信、顺序、功能内聚。其中功能内聚的聚合度最高,性能最好。⑦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按数据表或称关系的规范化程度,可以将规范程度分为6个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第四范式、第五范式。常要求达到第三范式就可以了。

⑧数据库规范化的必要性: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第七章 系统实施P157

①系统实现的主要过程:准备工作、编码、代码审查、缺陷跟踪、改错和调试等若干活动

②程序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可靠性、规范性、可读性、可维护性、适应性

③系统测试的基本工作流程:了解系统需求、编写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记录发现的错误、测试总结报告。

第八章 运行管理P175

①运行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效率原则、精简原则、灵活性原则、因事设岗、因岗定编原则。

②运行管理机构的人员构成:网络组、硬件组、软件组、业务组、行政组。

③CIO首席信息官,担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高层管理之间沟通与对话的桥梁职责,具有参谋作用、桥梁作用、是企业信息化的总领队和信息化培训的总领导。

数据备份:指将计算机硬盘上的原始数据复制到可移动媒体上,如磁带光盘。

数据恢复: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硬盘上的操作

数据归档:将硬盘数据复制到可移动媒体上,与数据备份不同的是,数据归档在完成复制工作后将原始数据从硬盘上删除,释放到硬盘空间。

归档恢复:将归档数据写回到硬盘上

在线备份:对正在运行的数据库或应用进行备份。

离线备份:在数据库关闭后对其数据进行备份,离线备份通常采用全备份

全备份:执行数据全部备份的操作

增量备份:只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数据的改变量

并行技术:将不同的数据源同时备份/恢复到同一个备份设备/硬盘上

数据克隆:是实现灾难恢复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将原始数据同时备份到两份可移动媒体上,将其中一份数据转移到地理位置不同的办公室存放。

④系统技术评价的主要内容:系统效率、系统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第四篇:酒店客房管理系统开发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

酒店客房管理系统开发报告

班级:工程123班

组员:许坤、张李欢、王凌霄、衣宁

目录

一、系统开发环境

二、酒店客房管理基本情况概述

2.1组织的结构

2.2组织的目标

2.3组织的工作过程和性质

三、系统目标和开发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3.1系统目标 3.2可行性分析 3.3组织结构功能分析 3.4业务流程分析

四、数据库设计

4.1房间信息

4.2客户信息

4.3职工工资信息

4.4职工信息

五、系统实施 5.1系统主界面设计 5.2系统使用说明

六、总结

一、系统开发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旅游,商务活动也越来越活跃;再加上国外游客数目的快速增长,入境从事商务活动的外宾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手工已不适应现代酒店管理的需要,及时、准确、全方位的网络化信息管理成为必需。在酒店的管理及业务日益复杂、要求在不断提高的现状下,利用高科技、现代化的电脑自动化管理系统来处理日益繁重的酒店业务,对于大型的酒店是必须具备的管理方式。

酒店客房管理系统是根据酒店对客房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酒店对客房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中的查询与管理工作,以提高整个酒店的工作。酒店客房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成为各个酒店追求的目标。因此,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就要求各个酒店配备一套客房管理系统,以便在酒店内实施良好、完善的管理且以最快地速度响应客户的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居住环境。客房管理信息系统(MIS)是各个酒店软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应用系统,它将大大地改善酒店管理的基础环境。

二、酒店客房管理基本情况概述

2.1、组织的结构

酒店客房管理架构及各部门业务功能如下:包括一位负责整个客房管理过程的业务负责人,即客房业务总监;另外在客房业务总监的管辖下有前厅、客房服务部、财务部等部门;前厅的总台负责客房查询、预订,客房部有接待、楼层、洗衣的负责具体为顾客服务的业务部门;财务部的收银台负责结账付账。2.2、组织的目标

通过高效率的工作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高客户对酒店的认同度,吸引顾客再度光临。2.3、组织的工作过程和性质

前厅的工作主要是在接受顾客的查询与预订客房,在顾客查询是将客房信息告知顾客,如顾客预订客房则须将有关数据填写入相关数据库内;另外,顾客可以通过电话向总台要求酒店所提供的服务,总台及时向有关业务部门转达客户要求。客房部主要负责顾客入住酒店时为顾客提供一系列服务,具体如下:当顾客到达酒店时负责接待顾客,带领顾客到对应达客房并交付钥匙,有需要时还要帮助顾客将携带的行李送达住房;楼层须每日打扫顾客入住的客房,并检查客房情况,将有关情况记录下来;洗衣则在顾客下达洗衣通知后上门收取衣物,衣物洗净后再把衣物送还顾客,并做好相关记录。财务部将顾客在酒店消费有关明细记录下来,供结账时对帐。

三、系统目标和开发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3.1、系统目标:

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酒店对客房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中的查询与管理工作,以提高整个酒店的工作。酒店客房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成为各个以提高整个酒店追求的目标。

为达到酒店客房管理系统的目标,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基本资料管理:完成对酒店的各项基本资料的管理,包括“客房类型管理、“客房资料管理”和“在住顾客资料管理”。

(2)消费结账管理:由4个模块组成,包括“预定记录管理”、“入住记录管理”、“消费明细管理”和“消费结账管理”,在前3个模块的基础上,在“消费结账管理”模块中除了可以对某一顾客的某一次消费记录进行保存、修改、删除外,还可以实现“计算金额”、“交款结账“和“打印账单”等功能,最后进行系统资料更新。

(3)记录查询:对本系统各项资料记录进行查询,包括“客房类型查询”、“客房资料查询”、“预定记录查询”、“入住记录查询”、“消费明细查询”和“消费结账查询”,也可以实现多条件交叉查询。

根据上述系统目标,对酒店客房管理系统提出以下设计目标:(1)实用性:真正为用户的实际工作服务,按照酒店客房管理工作的实际流程,设计出实用的酒店客房管理系统。

(2)可靠性:必须为酒店客房提供信息安全服务,以保证酒店信息不被泄露。

(3)友好性:本酒店客房管理系统面向的用户是酒店内的工作人员,所以系统操作上要求简单、方便、快捷,便于用户使用。

3.2、可行性分析:(1)经济可行性

在现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谁给顾客留下良好的服务对象,吸引顾客再次光临,才能最终赢得商机。原本人工的酒店客房管理再也不能适应如今日益繁忙的工作需求,不可避免地出现差错,工作效率低下。最终结果是员工不能正常工作,客人也对酒店管理产生不满与抱怨。原本的管理方法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最终导致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是企业不能取得更好业绩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情况,企业就必须从多方考虑,综合管理,整合资源,提高组织运作效率,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相比之下,应用该系统还有以下各方面的好处:

1)能过代替大量的人力处理各种繁芜的工作,节约人力成本;

2)为客户节约了时间,方便、快捷的服务又一次提高了各自的效率,节约了大量时间。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3)能过充分利用社会较低成本的资源(计算机)应用于高质量的服务中(酒店管理),是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是资源得到利用,又一次节约社会成本;

4)由于该系统可以间接快速的为顾客进行服务,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大大增加了客流量,最终是企业不断盈利。(2)、管理可行性

如何最大限度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提升客人对酒店的认同度,提升酒店形象,是作为酒店的管理者一直在思考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酒店管理者肯定不希望在招待客户时出现过多的差错,如果能够利用酒店客房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的酒店业务管理,可以减少员工工作量,减少差错率,成倍的提高工作效率。该系统的运用在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作用巨大,酒店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在了解到它的作用后肯定会乐于接受并有力支持这一系统在酒店应用。因此,该系统在管理方面具备可行性。(3)、技术可行性

酒店开发管理系统采用VB6.0作为主要的开发工具,数据采用Access2000,技术方面已有成熟软件程序支持。对于系统的日常操作与管理,只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就能够胜任,不必过于担忧在运行中出现重大差错或问题,所以在技术方面具备可行性。

通过上述可行性分析,酒店客房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酒店实际业务处理,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降低差错率,提高客户满意度与认同度;相关技术成熟易于实现,可以帮助酒店实现计算机辅助的现代化科学管理。

3.3.组织结构和管理功能分析

酒店客房管理组织结构:包括一位负责整个客房管理过程的业务负责人,即客房业务总监;另外在客房业务总监的管辖下有前厅、客房服务部、财务部等部门;前厅的总台负责客房查询、预订,客房部有接待、楼层、洗衣的负责具体为顾客服务的业务部门;财务部的收银台负责结账付账。如图1是某节点的组织结构图。

客房业务总监 前厅 客房部 财务部 总台 接待 楼层 洗衣 收银台 图1:组织结构图

根据某酒店组织结构为客房管理系统划分各模块具体管理功能,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总台登记管理、客房信息管理、服务信息管理、结账信息管理和系统信息管理,其管理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消费客房管理系统 总台登记管理 客房信息管理 财务信息管理 结账信息管理 系统信息管理 在店顾客管理房间预订管理退房管理房源信息管理服务信息查询服务信息修改服务信息录入结账信息查询结账信息修改结账信息录入密码管理用户管理 在店顾客查询 在店顾客修改在店顾客录入房源信息查询房源信息修改房源信息录入3.4、业务流程分析 图2:管理功能结构图

对某酒店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调查之后,得出其业务流程如下。

(1)顾客进入酒店,由总台服务员根据房源信息情况,为顾客办理入住手续,并登记顾客信息、修改房源信息。

(2)由客房部安排顾客入住,在顾客入住期间提供相应服务,并在顾客离店前将消费单与房费单财务部。(3)结账完毕后,顾客可以离开酒店。

(4)顾客离开后,客房部整理房间,并通知总台恢复房源信息、修改顾客信息。

根据上述业务流程,绘制出酒店的业务流程总图,如

图3所示房源信息客房部财务部顾客总台登记入住房费单结账离店客房服务消费单财务报表顾客信息图3:业务流程总图

根据业务流程总图分析,对有关业务流程作出详细的第二次业务流程图。

总台登记业务流程

(1)总台根据顾客要求查询房源信息得到空房信息,并询问顾客是否满意客房规格。

(2)若顾客同意入住,则登记顾客信息、修改房源信息,并将客户入住信息告知客房部。

顾客房源信息是否有空房顾客是否满意总台登记客房部顾客信息

图4:总台登记流程图

入住业务流程

(1)顾客入住酒店时,有接待员负责分配钥匙给顾客。

(2)有接待员带领顾客找到房间。接待员顾客接待分配钥匙房间

房间服务流程

(1)顾客入住后,由楼层负责房间每天的日常卫生打扫,并记录相关服务信息。

(2)应顾客要求,洗衣部上门收取衣物,在洗净后送回顾客房间。顾客入住房间楼层房屋清洁洗衣洗衣顾客信息熨烫 图 6:房间服务业务流程图

四、系统数据库处理

数据库是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核心。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好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会减少数据库的存储量,数据的完整性避免在设计中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

它是在既定(本系统使用SQL Server)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之上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其过程是将现实存在的数据及其应用处理关系进行抽象,从而形成数据库结构。具体实现时,首先明确用户对数据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主要是用来反映用户的现实环境和需求,它独立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且与数据库怎样实现无关。在建立数据库概念模型之后,要真正实现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合,即能够由既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还必须进行逻辑结构的设计,在逻辑结构设计阶段,主要完成建立数据库的逻辑模型,并解决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问题;最后一个阶段是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其任务是为系统逻辑结构模型确定合理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以及数据表示和数据存储空间分配等内容,从而得到具体的数据库物理结构。4.1房间信息

房间信息包括房间号、房间类型、房间价格、是否预订。合理的将酒店客房的房间信息存储起来。

4.2客户信息

客户信息是将每一位入住的顾客的入住信息记录下来,包括顾客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入住房间号、入住时间、退房时间、住房费用。4.3职工工资信息

职工工资信息是酒店客房部职工的工资情况。包括职工号、姓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请假天数、旷工天数等。4.4职工信息

职工信息是酒店客房部职工的个人信息。包括职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所属部门等。在上面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数据库中的表格和各个表格之间的关系,即关系模型。设计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确定数据依赖,给出给关系模式中的主码,明确其依赖关系。

对于各个关系模式之间的数据依赖进行极小化处理,消除冗余的联系。

对照数据依赖的理论对各个关系模式逐一进行分析,考察是否存在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多值依赖,确定个关系模式分别所属的范式类型。

按照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处理要求,分析对于这样的应用环境这些模式是否合适,对某些模式检查是否有合并或分解的需要。

对关系模式进行必要的分解,提高数据操作效率和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五、系统实施

5.1系统主界面设计 5.1.1登录界面设计

单击系统启动画面,进入系统登录窗口。用户进入系统前,必须通过密码验证方可进入主窗口界面。

5.1.2顾客入住信息登录

顾客入住信息登录是将酒店客房入住顾客的姓名、身份证号、入住时间进行录入登录系统。

5.1.3房间类型选择 顾客登录界面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房间类型的选择,其中包括标准间、单间、家庭房和总统套房四种类型。

5.1.4房间号选择

在顾客选择号房间类型后,根据酒店客房的入住情况和个人喜好进行房间号的选择。

5.1.5退房结算系统 退房结算系统是顾客退房结算,将顾客的帐牌号码、姓名、证件号码、入住时间、离店时间及结帐金额。

5.2系统使用说明

酒店在正常运营中需要对客房资源、顾客信息、结算信息进行管理,利用宾馆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1)有关客房标准的制定、标准信息的输入,包括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客房单价等。

2)客房标准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3)客房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类型、客房单价、备注等。

4)客房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类型、客房单价、备注等。5)剩余客房信息的查询。

6)订房信息的输入,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种类、客房单价、顾客姓名、顾客身份证号码、入住日期、备注信息等。

7)订房信息的修改和查询,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种类、客房单价、顾客姓名、顾客身份证号码、入住日期、备注信息等。

8)结算信息的输入,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种类、客房单价、顾客姓名、顾客身份证号码、入住日期、结算日期、备注信息等。要求生成报表,以便打印给顾客。

9)结算信息的修改和查询,包括客房编号、客房种类、客房单价、顾客姓名、顾客身份证号码、入住日期、结算日期、备注信息等。

六、总结

传统的酒店管理活动中,把人、才、物作为酒店的主要资源。但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在生产经营及酒店管理中的作用,并把它当作酒店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人们称之为“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处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一项主要的社会活动。如何更好的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完善管理工作,才是系统设计的出发点。最好的信息系统并不是技术高的系统,而是要视乎组织实际需要,结合实际,合理分配资源,达到最优化。

第五篇: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1. 信息的定义:信息既是可以通信的数据和知识,又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2. 信息具有那些特性,这些特性对信息系统有那些影响:客观性,系统性,开放性,相对

性,转移性,变换性,有序性,动态性,时效性,共享性。信息的媒介性。

3. 系统的特征:系统边界,输入和输出,输入到输出的转换方法和系统接口。

4. 系统具有哪些特性:目的性(最重要的特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稳

定性,相似性。

5. 信息系统定义: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吸取经验和遵照规律并重,利用适合的信息技术以

及相应设备,根据相应的业务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组织的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组织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6. 信息系统有那些结构: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层

次结构(战略决策层,战术管理层,业务处理层),功能结构(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软件结构(行政,研发,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物流),物理结构。

7. 信息系统有那些类型:按照行政级别进行划分,按照行业进行划分,按照处理事物或承

担职能的不同,按照解决主要问题的不同。

1. 详细论述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事情的过程就是决策,要使决策正确,就必须确保有足够,准确,及时的信息,良好的信息系统能为管理者提供大量的决策信息。

2. 信息系统与数据的关系: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为组织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和信

息处理能力的支持,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是进行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输入数据,加工数据,然后输出用户所需要的数据。因此,数据既是信息系统存在的依据,又是信息系统的主导。作业级的数据全部来源于组织内部,战术级数据不仅来源组织内部,也有外部输入(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战略级数据主要来源于组织外部,非结构化数据。

3. 信息系统与人的关系:在职能上应有一定的分工,信息系统建设的人才结构和岗位设置,信息系统建设需要队伍的配合和稳定,强化信息系统对各级人员和组织的贡献,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的道德准则。

4. 如何进行计算机选型:选择性价比高的计算机;选择与组织业务和其他设备相适应的计

算机,以提高计算机的运用效率和效益;尽量选择主流厂商的计算机。

5. 信息系统与软件的关系: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系统软件和开发软件的支持,开发完

毕形成一套适应需求的应用程序和文档,即通常所说的应用软件。所以,信息系统与软件有的基本关系是,信息系统需要软件的支持,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软件。

6. 信息化5个层次: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生活

信息化。

7. 信息系统与信息化的个关系:信息化更重视信息和知识成为价值构成的主体,而信息系

统的建设更多地强调为组织运作管理和决策服务。

1.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2. 数据结构:是指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数据的组织形式。它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数据的逻辑结构,储存结构,数据的运算)

3. 数据模型: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概念模型。数据模型)

4.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成3级,内部级,概念级,外部级

1. 通用组织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第一级:技术支撑级(基础设施,文档电子化,单项的信

息系统)第二级:资源集成级(系统集成,信息资源规划,业务效率)第三级:管理优

化级(信息制度,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化效益)第四级:战略支持级(信息战略,核心竞争力,决策支持,外部协同)第五级:持续改善级(学习型组织,信息环境,创新管理)

2. 企业 行业互动模式: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所在行业的信息化之间普遍存在着相互

促进和约束的互动关系,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行业信息化之间相互影响而出现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模式。

3. 雁行模式:由于组织事实信息系统建设的时间不同或起点不同,行业内或系统内不同组

织之间形成了技术和管理水平上的差距系列,犹如大雁飞行状。

4.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任何一个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变化,都需要

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5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逻辑模型),系统设计(物理模型),系统实施(程序设计),系统运行和维护。

5. 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1信息系统的发展是组织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信息技术发

展非常迅速,开发信息系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风险很大。

6. 信息规划的3种方法:(1)关键成功因素法:了解组织目标;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

性能的指标和标准;识别测性能的数据。(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描绘出组织各类人员结构;识别每类人员的目标;对于每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将组织战略集转化成信息系统战略集。(3)业务系统规划法:定义组织目标;识别组织的业务流程;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结构(U表示使用,C表示生产)。

7. 数据中心原理:只要组织的性质和目标不变,它的数据类就是稳定的,任何经营管理活

动都离不开对这些数据的提取。

8. 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资源和环境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保密要求,用户界面需求,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预先估计的可扩展性需求。非功能需求:根据系统目标工作环境决定。

9. 需求调研的方法:阅读文献,实地考察,用户访谈,发放调查问卷,业务专题报告。

10. 可行性研究方法:所谓可行性应该包括必要性和可能性,可行性可以从1从技术因

素角度考察2从经济因素角度考察3从社会因素角度考察。

1. 信息系统开发方式:自主开发和外包(联合开发,委托开发,购买套装软件)

2. 根据价格的不同合同分为:固定价格合同和成本补偿合同;固定价格合同是高风险的,因为如果完成项目后的成本高于原计划成本,开发方将只能赚到比预计要低的利润,甚至会亏损;成本补偿合同中,如果开放方的成本确实超过了原始预算,开发方的名誉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又会使开发方在未来赢得合同的机会降低。

3. 信息系统开发团队有哪几种组织形式:职能型组织结构,项目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

结构。

1.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分类:按时间过程来分为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按照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分析要素,可分为1面向处理方法2面向数据方法3面向对象方法。

2. 生命周期法的指导思想:主要指的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SDM,是自顶向下结构化方

法,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方法的结合,又叫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该方法要求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从初始到结束划分为若干阶段,预先规定好每个阶段的任务,再按一定的准则来按部就班的完成。

3. 数据流图用的4个基本符号:外部实体,数据流,数据储存和数据处理过程。

4. 数据字典中的6类条目: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储存,外部实体,处理。

5. 数据流图有2种经典的结构:变换型结构和事务型结构,这两种结构可以分别通过变换

分析和事务分析方法导出标准形式的结构图。

6. 原型法的步骤和优点:步骤:1明确用户基本信息需求2建立初始原型3评价原型4修

改和完善原型。优点:增进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用户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辨认动态的用户需求,启迪衍生式的用户需求,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

7. 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的选择:有利于生命周期法开发的因素:用户需求定义可以明;系

统运行程序确定,结构化程度高;系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环境变化不大;开发过程要求有严格的控制;研制人员对系统任务了解且熟练程度较高;系统文档要求详而全;开发成果重复使用。有利于原型法开发的因素:用户需求不明确;过程非结构化;用户环境易变;系统具有短期寿命;具有第4代语言工具;系统要求在短期内运行;没有或很少可资借鉴的成果。

1. 对象:一些属性及专用服务的封装体,它是问题空间中一些东西的抽象。

2. 封装:信息隐藏,当开发一个程序总体结构时,程序的每个成分应该封装或隐蔽在一个

单一的模块中,定义每一模块时应尽量少露其内部处理。

3. 继承:继承指对象继承它所在类的结构,操作和约束,也指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结构,操作和约束。

4. 面向对象分析:要求把问题空间分解成一些类或对象,找出这些对象的特点,以及对象

间的关系,并由此产生一个规格说明。

5. 面向对象设计:在面向对象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逻辑结果。从面向对象的分析转到面向

对象的设计是一个累进的模型扩充过程。面向对象分析的各个层次是对问题空间进行了模型化,而面向对象的设计则需要对一个特定的实现空间进行模型化。

1. 项目的定义:在一定的进度和成本约束下,为实现既定的任务,并达到一定的质量,所

进行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2. 项目管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目标,成本,进度三者是互相制约的,其中目标包括完成的任务数以及完成的质量。当进度要求不变时,质量要求越高或者任务要求越多,则成本越高;当成本不变时,质量要求越高或任务要求越多,则进度越慢;当质量和任务的要求都不变时,进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3. 信息系统的特点:1信息系统项目的目标是不精确的,任务的边界是模糊的,质量要求

更多是由项目团队来定义。2信息系统项目进行过程中,客户的需求会不断被激发,被不断地进一步明确,导致项目的进度费用等计划不断更改。3信息系统项目既是智力密集型的项目,又是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受人力资源影响最大,项目成员的结构,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对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以及是否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

4. 信息系统项目成本构成:可划分为开发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其中开发成本可分为分析

与设计费用,系统实施费用,管理费用;运行维护成本可分为运行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维护费用。

5. 软件的2种度量方式:软件代码行的方式;软件功能点的方式。

6. 项目团队有哪几个发展阶段:形成阶段(预期激励,信息激励,参与激励)振荡阶段(参

与激励,责任激励,信息激励)正规阶段(参与激励,自我激励,知识激励)表现阶段(危机激励,目标激励,知识激励)

7. 为什么要全面的质量管理:因为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上一阶段的理解和本

阶段的设计与实现上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8. 信息系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办法:1实行工程化的开发方法2实行阶段性冻结与改动

控制3实行里程碑式审查与版本管理4实行面向用户参与原型演化5强化项目管理,引入外部监理与审计6尽量采用面向对象和基于构件的方法进行系统开发。

1. 信息系统文档的作用:1用户与系统分析人员在系统规划和系统分析阶段通过文档进行

沟通。2系统开发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文档在项目期内进行沟通。3前期开发人员与后期开发人员通过书面文档进行沟通。4系统测试人员与系统开发人员通过文档进行沟通。5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在系统运行期间进行沟通。6系统开发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通过文档进行沟通。7用户与维护人员在运行维护期间进行沟通。

2. 不利选择:在建立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可能是对委托人不利的。

3. 道德风险:代理人在为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4. 激励机制:委托人如何使代理人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地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

标准或目标相一致的行动。

5. 信息系统监理的作用: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根据信息系统的开发规律及国家法律法

规,开发合同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对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行为,事件和文档进行审查和监督,为用户方提供与项目有关的信息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支持,以确保信息系统建设成功。

6. 信息系统监理有那些模式:咨询式监理,里程碑式监理,全程式监理。

7. 信息系统的监理费用:按时计算法,工资加一定比例的其他费用计算法,监理成本加一

定比例其他费用计算法,固定价格计算法,按信息系统建设成本的百分比计算,按减少的项目风险计价。

1. 系统测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应尽早并及时地进行测试2测试工作应避免由原开发

软件的人或小组来承担3在设计测试方案时,不仅要确定输入数据,而且要确定输出结果4测试用例不仅要有合理,有效的输入条件,也要有不合理,失效的输入条件5不仅要检测程序是否做了该做的事,还要检测是否做了不该做的事6充分重视测试中的群集现象7严格按照测试计划来进行,避免测试的随意性8妥善保存测试用例,作为文档的组成部分,为维护提供方便。

2. 静态测试:不实际运行被测程序,主要对被测程序的编程格式,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估。

3. 动态测试:在计算机上直接用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检验程序的动态行为和运行结果的正确性。

4. 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将被测对象看成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其

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被测对象的外部特性。

5. 白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将被测对象看成透明的白盒。根据程序的内部结构和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对程序的路径和过程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满足设计的需要。

6. 测试过程:拟定测试计划,编制测试大纲,设计和生成测试用例,实施测试,生成测试

报告。

7. 单元测试:也称为模块测试,是在模块编写完成,无编译错误后必须进行的测试工作。

8. 集成测试:又叫组装测试,是指每个模块完成单元测试之后,需要按照设计时确定的结

构图,将它们连接起来进行测试,确保程序单元或模块接口正确和软件结构合理。

9. 确认测试:进一步验证软件的有效性,也就是说,检查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样。

10. 测试和调试的区别: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而对于所暴露的错误

最终需要改正。调试的任务就是根据测试时所发现的错误,找出原因和具体的位置,并进行改正。

11. 系统维护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的维护,应用软件的维护,数据的维护。

下载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IT项目-知识管理系统开发项目

    仲 恺 农 业 工 程 学 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公司知识管理系统开发项目 目录 一,知识管理系统开发项目需求分析 .............................................................

    小型超市管理系统开发实例

    小型超市管理系统开发实例 一.项目论证和计划 1.1系统调查 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使得市场的走向发生巨大变化,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丰衣足食的低度要求......

    医院收费管理系统开发研讨[范文大全]

    A.需求分析 一 一.系统描述和系统边界:从“医院”概念上看,住院部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从医院管理角度看,住院诊疗是医院业务工作的核心部份。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住院业务......

    销售及库存管理系统开发步骤(网络版)

    “销售及库存管理系统”开发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工作: 1、确定需要管理的数据项、数据表及数据库。(从数据流程图中): ① 数据库:销售库存.DBC ② 数据表:客户.dbf、销售员.dbf、......

    物流管理系统开发实习报告

    Java物流管理系统开发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参与具体的java开发项目,进一步提高java开发的基本技术,丰富java开发的实战经验。通过学习,巩固大学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

    仓库管理系统开发个人总结

    仓库管理系统开发个人总结 在仓库管理系统开发中我负责的是模块设计,尽管开始遇到很多问题,但是还是解决了,接下来分享一下我的收获与感想。 总的来说,这次的实践我明白了软件的......

    浅析银行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浅析银行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对于现代化商业银行来说,数据是基础,信息是依据,决策是关键,效益是目的。分析银行业务的信息流和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信息系统的建设和......

    微商管理系统开发定制

    微商管理系统开发,微商代理系统开发,微商授权系统设计,微商管理系统设计,微商管理系统运作,微商管理系统分解,微商管理系统搭建,微商管理系统分解,微商管理系统定制,微商管理系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