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来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范文模版)
http://www.xiexiebang.com/ 改革开放30年来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
王后雄1 牛学敏2
(1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 武汉 430079 2武昌区教育局 武汉 430071)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高考改革政策应运而生,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对高考政策进行价值分析有助于把握高考改革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有助于理性看待和评价高考。高考政策30年来的不断改革蕴含着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元自主的格局和国际视野的改革眼光,体现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字:改革开放;高考政策;价值分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由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息息相连的高考,也在历史的发展中披荆斩棘一路走来,各项改革政策应运而生,走过了一条在探索中艰难跋涉不断前进的道路,为我国科学公正有效地选拔出一大批社会建设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其中价值作为理性层面的行为指导,贯穿于高考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全过程。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其中教育政策的价值作为主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体的重要特征,支配甚至决定着主体的价值选择。
一、高考政策的历史回顾
高考政策包括指导思想、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次数、报考资格、录取方式、选拔标准、考试组织、评价及监督等诸多方面。高考政策指导着高考改革的进行,回顾政策是回顾高考改革进程的捷径。1978年后的高考政策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高考政策的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8—1984)
1978年6月6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了全国统一命题,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考试、阅卷、录取新生的工作体制。这一时期,主要是恢复和完善了文革前的一系列政策,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二)全面展开期(1985—1998)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发布,使得这一年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分水岭般的意义。决定的第四条明确规定“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即改变高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办法,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招收少数自费生3种招生办法。这一年,广东开始标准化考试试验,上海增设高中毕业会考,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保送生。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改革高考科目设置的通知》,湖南、海南和云南三省1991年进行试验。截至1998年,“3+2”模式稳步推行于全国。同年,教育部发出《关于1998年配套高校招收保送生试行“综合能力测试”有关事宜的通知》,上海、湖北、河北、黑龙江和四
http://www.xiexiebang.com/ 川五省市试点。
(三)改革深化期(1999—现在)
这个阶段以1999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标志。它确立了“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在考试科目上,1999年“3+X”模式在广东试点;在考试次数上,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开始春夏两次高考试点;在录取方式上,1999年已有20多个省市开始网上录取,目前全国已全部实行网上录取;在报考条件上,2001年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岁”的限制。2001年湖北和天津高考试用网上阅卷,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自主招生”试点。2003年高考时间提前l个月,告别七月酷暑。2006年复旦、上海交大“试水”自主招生;中国政法大学按各省人口比例确定招生计划,力图解决高考招生的地域不平衡问题。2007年广东、宁夏、山东、海南四省(区)举行新课程高考,启用本省的高考新方案,随后新课程高考在全国陆续展开。它在科目设置、命题方式、评价方式、录取标准等方面都有新举措。
二、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
凡是政策,总是蕴含着政策制定者的理念,它的价值观总会反映到政策中去。这种价值观之所以能促使积极社会行为的产生,就是因为它的价值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改革开放以来,高考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中取得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其中蕴含着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元自主的格局和国际视野的改革眼光。
(一)注重公平
公平是人们对利益分配的一种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是社会成员根据自身利益和需要对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实的认定和评价,是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社会价值标准。作为一种公共政策,高考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为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为任何国家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竞争的必然性,而竞争要求公平、公正。
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种,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高考公平选才的实质就是要实现高考利益的公平分配,即通过一定的政策机制使所有的人面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同等的被选拔机会,要求“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排除金钱、权力等一系列非个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其指向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国家和高校客观选才和公平选才,同时也要力图树立“公平竞争、力争上游”之精神与风气,进而有利于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它是国家贯彻民主平等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对维护国家稳定与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高考考生条件规定如下:年龄(25岁以下)、婚姻状况(未婚)、政治背景(清楚)、身体状况(健康,如侏儒症患者不能入学)等。2001年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岁”的限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而且可在毕业当年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普通高校本专科。对报考条件进一步放宽,使很多有志青年获得了平等的参与权和竞争权。
2001年湖北和天津高考试用网上阅卷,这一新的阅卷方式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以控制主观题评分误差、实现考试公平性原则为最终目的,把多年来人工评卷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和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把考生试卷通过OCR扫描成试卷图像并识别出考生考号存储到数据库中,实现“物流”到“电子流”的转变,将考生答卷电子化。阅卷人员通过计算机对考生的电子化答卷评
http://www.xiexiebang.com/ 分。阅卷员通过计算机网络按照明确具体的规则进行评分,并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误差控制模型对评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考生所得分数尽可能客观、公正、合理。
教育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强调“2005年要实施高校招生的‘阳光工程’,让招生录取工作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1]在阳光工程中坚持“六公开”、“六不准”,建立健全公开透明机制、招生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是在自主招生的选拔、预留计划的使用、保送对象的推荐、定向招生的审核、录取过程的监督等方面。通过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杜绝权力腐败的根源,使高考政策的运行规范有效,使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公正透明。
(二)提高效率
我们追求高考的科学合理性,同时包含了对公平和效率两方面的追求。因为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在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相当有限的条件下,为了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必须坚持相对的、动态的公平理念,尽可能提高高考的选拔效率。
自1952年我国实行统一高考以来,科目设置的改革持续进行。1955年,科目设置由文、理两类分为文、理、医学三类。1977年恢复高考后,科目设置只分文、理两类。为了纠正偏科,1983年试行高中毕业会考,改革和试点后,提出“3+2”方案。该方案在选拔人才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共性太强,个性不足。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提出“3+X”科目设置方案。至今,已经形成“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3+X+1”、“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3+基础会考”、“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大综合+1”六套方案并存的局面。高中生进入大学学习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抽象逻辑推理的知识及相关能力;同时要有一门外语作为基本工具,以便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备国际视野。因此,我国所有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均将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必考科目。同时,考虑到各高校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要求的特殊性,以及学生个性、能力等发展的不平衡性,提供种类繁多的选考科目组合方式,既免去了考查所有学习科目给考生和社会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又确保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拔出合适的新生,提高了选拔效率。
1996年起,我国陆续开始“网上录取”的实验,目前全国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基本建立。网上录取大大节省了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往的模式中,学校每年要派很多教师长途跋涉,住宿费、交通费、餐饮费等是一笔不菲的花费。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必备的基础设施,网上录取是校园网应用的一个延伸,因此成本很低。
网上录取大大提高了招生录取的工作效率。在手工录取模式下,有的学校在一个省的录取工作需要几天或十几天,现在相同规模考生的录取工作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完成。其所争取的大量时间,又为实现分段多次填报志愿、细化录取批次提供了现实基础,使考生志愿填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强。
(三)以人为本
高考是严肃的事情,制度的防范和约束势在必然。但由于考试对象是人,是有着不同生活背景和心理特征,以及随时可能处于社会角色转变当中的人,这要求考试的内容及结果要经过人性化的处理,要使考试的内容及结果不强加于人,尊重受试者,并被人们的心理环境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试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考试人性化的进步也是人类自身进步的体现。
以人为本要求确立人在施考和应考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http://www.xiexiebang.com/ 使考试服务于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它要求考试的设计与实施应该体现人的发展的内在需求,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根本宗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考的改革。高考招生打破了一年一次的传统格局,减轻了考生因意外导致发挥失常而带来后果的严重性,为考生带来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升学的压力,提供了更加宽松的育人环境,推进了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2001年,高考取消了年龄和婚姻限制,在录取起点上对个人的限制逐步取消,个人可以自主自由地安排学习、工作与生活。2003年,实施20多年的7月高考制度迎来变革,高考时间提前l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9日,彰显了人性化理念。我国大部分地区七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的影响很大。高考时间提前,可以有效缓解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对高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考生身心健康、提高考试质量。
在诸多森严的考试制度中,一些“柔性”规定,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光芒在闪烁:在北京,准考证丢失可快速补办;忘带准考证,但如与准考证存根上所贴照片相符,考生可先进场应考;患病考生可在专设考场应考;多数考生或考务人员由于交通、气象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迟到,受影响的考场推迟考试。在沈阳,开通了“96130考试应急服务电话”,专人接听考生的求助,给考生送去贴心的应急服务。在山东,考生如果忘带 2B 铅笔、圆珠笔、橡皮或所带的笔无法使用等,可由监考员调剂;考生如不小心弄脏或损坏试卷、答题卡要求更换时,监考员可以申请备用试卷、答题卡„„
高考制度的人性化,正逐渐成为一种时代潮流。而在此背后彰显出来的正是考生权利的最大化保障。
(四)多元自主
大规模的全国统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由于权威性、科学性、高效性方面的优点,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用全国统一的标准代替各地区、各高校的不同标准,不仅无法照顾和满足各个高校对生源的特别要求,也无法考查和发现不同考生的真实才能和发展潜能。面对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特色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资源进行细化、优化分配的要求,分省命题和自主招生成为统一考试的有益补充。我国形成了全国统考、省市自主命题、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局面,实现了高考改革的跨越式发展。
分省命题是教育部多年倡导的一项高考改革措施,继上海(1987年)、北京(2002年)率先实行自主命题之后,自2004年起,先后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等14省市单独组织本省市高考试题的命题工作。至2006年,全国共有16个省市实行自主命题。至此,“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格局基本形成,体现了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改革思路,适合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同时,作为考试权力下放的重要形式,它为考试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2001年,江苏省率先在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试行自主招生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打破考生“一考定终生”的限制,努力使优秀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最佳配置。2008年试点高校扩大到68所。
以南京大学为例,该校自主招生章程规定三类人可以申请:一是高中阶段一贯成绩优秀,表现良好的学生,自主招生无疑为他们购买了“高考保险”,即使
http://www.xiexiebang.com/ 高考发挥失误,也不至于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二是身怀特长者,这些学生具有学科特长或非学科特长,对特长项目表现出超出常人的兴趣、能力与创造力,成为创新性人才的重点培养对象。三是见义勇为者,这是高校鼓励正义行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举措之一。由于高校得以按照自己的评价标准遴选学生,通常都十分看重招生自主权,保持自律,维持声誉:招生章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布;初试、考核、面试、录取均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实行亲属回避制;纪检、检察人员介入全过程,专门委员为负责录取名单审定,并接受群众质疑。
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各拿出300个名额采取以面试为主的方式自主录取新生,高考分数只作为参考。两校招生选拔标准多元,既参考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结果,也增加了大学自身的决定性选拔环节。以复旦为例:笔试内容囊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10个科目,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与此同时,精心组织面试。复旦大学的面试
[2]组织了各学科专家150位,每位考生必须由5位专家面试。自主招生的大学在获得更大自主选择权的同时,也相应增强了责任感,需要更加自觉、全面地发挥其招生考试的社会功能。高考改革具有多重导向,包括“有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有助于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依法
[3]行使办学自主权,还要有助于高考自身的科学,公平、安全、高效。”这些基本导向是评价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从这两所学校的试点情况来看,试点是成功的,对高考改革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自主招生考试的确也存在一些难题,如面向全国自主招生成本太高。
(五)国际视野
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使我国高考改革面临着很多困境和挑战:招生考试制度的统一性与多样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考试评价体系、录取方式、考试技术等。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进行的高考改革中不乏可资借鉴的经验。重视比较教育的研究,用国际化的眼光关照自身的高考改革,优化高考政策和制度是我国高考政策制定与实施中一以贯之的价值观,有助于解决本土的高考难题,推进高考的国际化与现代化。
统一性与多样性是高考制度中的一对矛盾。就世界各国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而言,一些原来以高校自主招考为主的国家,正逐渐走向统一,如俄罗斯、英国、法国、美国、新西兰等;过去以实行统一高考为主的国家却在走向反面,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印度、新加坡、泰国、罗马尼亚等。统一与多元结合的有日本、韩国等。中国长期坚持全国统一高考,体现了统一性。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更趋多样化,目前单一的录取方法不利于各科类、各层次、各类型高校对专业特殊人才的选拔。分省命题、自主招生、自主选择高考方案和科目设置等均为统一与多元结合的产物。
美国、加拿大、泰国等许多国家实行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和综合性选拔标准,包括大学入学统一考试、中学学业成绩和年级排名、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和人学申请书、推荐信和面试等。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学业情况外,还可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能力等高校特别关注的因素。我国新课程高考方案中,对基本能力(包括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四个学习领域)的考查、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参考依据等,是我国迈向综合性选拔的重要表现。
考试制度化、标准化在国际上早已形成共识。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E)、美国心理协会(APA)和美国国家教育测量理事会(NCME)在1985年就制订了《教
http://www.xiexiebang.com/ 育与心理测评标准》,阐述了考试编制和实施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规定了考试所应达到的技术要求。2002年ETS颁布了《ETS质量与公正标准(ETS Standards for Quality and Fairness)》,涵盖了从试题开发到应用的各个环节,指导着ETS进行科学严谨的试题设计和考试管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使用,对我国高考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2004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成为新形势下依法治考的有效依据。各省(区)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和本省实际,纷纷制定本地区高考命题、评分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的具体规定。譬如《辽宁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评卷工作手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命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高考是一种高厉害性的大规模教育考试,对考生、家庭、学校、社会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设计科学、实施规范、结果真实是人们对高考质量的共同愿景。对高考这么一个选拔了中国30年来大部分知识分子的制度、一个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制度、一个至今仍在高校选才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制度,我们不仅要回顾和纪念,深入进行价值层面的政策分析,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使之更好地为高校选拔人才、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中国教育报[N], 2005.1.3.[2]葛剑雄:自主招生是方向 具体实行须谨慎,新京报[N],2006.3.6.[3]林葱青: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现代转型与建构,教育研究[J],2005.3.[4]杨学为:高考文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刘君玲,亓秀梅:高考改革深化期政策的价值分析,当代教育论坛[J],[6]姜刚:公平公正 构建和谐——纪念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中国考试[J],2007.8.[7]申永丰,鄢洪涛:科学发展观与高考政策改革的价值整合,湖北招生考试[J],2005.10.[8]钱钟,陈东:从高考改革走向招录改革,考试研究[J],2006.1.Value Analysis of the Policy abou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ANG Hou-xiong
NIU Xue-min(The academy of assessment,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Education Board of Wuchang district in Wuhan city , Wuhan Hubei, 430071, China)
Abstract: Many policie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and advanced in the exploration.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is essentially the process of policy subject’s interest expression and integration.Value analysis of the policy is contribute to grasp the history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and assess them rationally.Continuous reform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contains a pursuit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a people-centered concept, multiple and independent pattern,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embodied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Keyword: Reform and Opening Up;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olicies;Value Analysis
第二篇:2014年高考最新政策解读及分析
高考政策的变化是为适应教育不断改革,各省的教育变革都与考生息息相关,考生及家长应随时注意这些变化,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为考试做好充足准备。
2014年全国各省高考加分政策情况
[各省导航] 北京 辽宁 浙江 河南 海南 西藏 新疆 天津 吉林 安徽 湖北 重庆 陕西
河北 黑龙江 福建 湖南 四川 甘肃
山西 上海
江西 广东 贵州 青海
内蒙古 江苏 山东 广西
云南 宁夏
[最新政策变化]
新疆2014年高考借考考生报名条件公布
2014年新疆高考网上报名规定出台,《规定》对在新疆借考的考生分两类做了明确要求:
一、户口在新疆并符合报名条件,但其父母因公长期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借读的考生或因公长期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的考生,原则上回户口所在地、州、市报名参加考试。
二、户口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而要求在新疆借考的考生,其户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必须与我区相同,并持户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同意其借考的书面证明,经自治区招生办公室批准,各地、州、市招生办公室可接受其在当地考试。
相关阅读:
新疆自治区2014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规定出台
新疆2014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规定出台
◆◆◆◆◆◆◆◆◆◆◆◆◆◆◆◆◆◆◆◆◆◆◆◆◆◆◆◆◆◆◆◆◆◆◆◆
[各省2014年高考相关政策解读]
【北京】
最新:2016年起北京中高考分值语文升英语降
政策变化一:
明年北京高考报名调至11月中旬
变化:2014年北京高考报名时间由往年的12月初调至11月中旬。
解读:北京高考网上报名时间安排在2012年12月1至5日进行,而12月中旬就要进行全市的艺术特长生统测、美术类统测等一系列考试,“时间比较紧而且考试的环节比较多。”另外此次调整也是借鉴了其他省市的做法,全国大部分省市的高考报名时间都安排在11月份进行。
提醒:北京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考生,要注意报名时间变化,以免错过报名。
相关阅读:
北京明年高考报名时间提前半个月
北京市高考报名提前至11月中旬
明年北京高考报名时间提前半月调至11月中旬
政策变化二:
北京2014年高考加分项目将实施
变化:加分项目减少,部分项目分值降低。
解读:
1.加分人数将减少三四百人。
2.7000余人照顾项目分值减半。
3.降低了祼考生竞争的难度。
相关阅读:
北京2014年高考加分项目变动一览表
北京2014年高考新加分政策权威解析
北京2014年高考报名11月中旬 加分政策有改动
政策变化三:北京随迁子女明年起可在京考高职
概述: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已经正式出台。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在2013年10月11日至14日以提交网上申请的方式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相关阅读:
北京2014年异地考生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问答
2014北京异地高考:通过审核考生只需考3门
北京随迁子女考高职11日起网上申请
北京随迁子女明年起可在京考高职
北京异地高考政策出新符合条件考生能享加分
北京发布“异地高考”后续方案
北京10所民办高校新增或调整学费收费标准
政策变化四:
北京高考改革: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
变化:2016年起中考语文由120分增至150分,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
概述: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征集意见,除了数学分值没有变化外,语文、英语、文综和理综的分值均有调整。其中语 文学科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数学学科考试分值仍然为150分。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 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理科综合考试分值由 300分提高到320分。
【山东】
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政策变化:
■不再统考外语听力,英语总分仍为150分
■取消基本能力测试,综合科目升值到300分
■正式推行异地高考,省内异地就学考生不必再回原籍考试
■取消济青线,统一划定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
概述:山东省明年高考总分仍为750分。不再统考听力的外语科目,仍为150分;而去除了基本能力测试之后,综合科目升值到300分。同时,明年起,我省将正式推行异地高考,取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的户籍限制;取消济青线,统一划定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
解读:
1.山东省2014年高考将取消英语听力
概述:山东省教育厅公布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从2014年起,英语等外语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
解读:有望扭转当前的“全民英语”现象,但也有人担忧,取消听力是更倾向于应试教育的“倒退”,并将助长“哑巴英语”。
山东2014年高考取消听力被指助长“哑巴英语”
山东高考取消英语听力学校称“不会放弃”
山东明年高考取消基本能力与听力总分仍750
山东高考变革:英语无听力取消20分优惠
山东高考变革“英语无听力取消20分优惠
2.取消基本能力测试,综合科目升值到300分
概述:明年高考,山东省高考形式将回归“3+X”。取消基本能力科目考试,原本属于它的60分将被追加到综合科目中,综合科目总分由往年的240分增至300分。
山东省明年高考总分仍为750分综合科目300分
山东综合科目或成明年高考拉分“利器”
山东综合科目或成明年高考拉分利器分值增60分
2014年山东高考政策调整将实行“3+综合”模式
山东春季高考明年“变脸”专业增至37个总分变为750分
山东春季高考明年大“变脸”考试总分变750分
2014年山东高考政策继续实行分类考试制度
3.正式推行异地高考,省内异地就学考生不必再回原籍考试
概述:从2014年起,凡具有山东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均可在该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当地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山东2014年实行异地高考取消随迁户籍限制
山东2014年实行异地高考取消随迁子女户籍限制
山东2014高考实行“3+综合”取消随迁子女户籍限制
山东明年实施异地高考老师称竞争激烈谁敢来
4.取消济青线,统一划定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
概述:近年来,山东省本科二批和专科批次分数线一直存在省属线、市属线和济青线三条分数线。但三条线统一的趋势早就显露端倪。2014年全省“统一划定”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
2014年山东高考分数线统一济青线将成为历史
2014年山东高考将统一划线烟台考试科目变4科
2014年山东高考大变脸济青线取消了
山东明年高考济青不再单独划线取消基本能力测试
2014山东高考新政发布青岛济南考生不再有加分
山东高考明年实行3+综合模式
山东高考明年实行3+综合模式录取全省一条线
政策变化二:
山东省明年高考奥赛获奖者不再保送改加20分
概述:2014年,在高考加降分项目上将进一步规范,最大的变化是奥赛获奖者不再具有保送资格,加(降)分项目分值与高考文化成绩一并计入总分,供招生院校录取时使用。
2014年山东高考政策:体育测试成绩为录取参考依据
山东省明年高考奥赛获奖者不再保送改加20分
政策变化:山东省七所高校点按学分收学费
概述:山东省将首批选择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鲁东大学、青岛大学等7所高校进行学分制收费改革试点,由固定的按学年收费改为弹性学制的按学分收费。据介绍,总体而言该项试点实施之后学费标准将呈上升趋势。
山东7所高校试点学分制收费学费由学校制定
山东7所高校按学分制收费毕业时多退少补
其他:
山东春季高考专业明年将增至37个
山东省明年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扩容”
【浙江】
政策变化:
公开征集高考试题
概述:浙江首度向社会各界人士公开征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试题。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表示,这是为了集思广 益,拓宽思路,提高命题质量,逐步建立起相关考试的命题贮备试题库。在“征题公告”中看到,征题科目涵盖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在 内的11科。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常年接受试题报送,应征者可在其官方网站下载“题卡”,填写后报送试题。
解读:首次向社会公开征集高考试题,意味着浙江省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储备题库,如此一来,考试的命题思路和试题素材选择范围将进一步拓展,命题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相关阅读:
2013年浙江首度公开征集高考试题
浙江向社会征集高考试题你出的题或在高考中出现
应试教育要不得:浙江公开征集高考题
浙江征集高考试题出题人须签定保密责任书
浙江首次公开征集高考试题草根人士可出题
浙江省首次征集高考题要求必须是原创性试题
浙江公开征集高考试题出题人将签保密协定
浙江省征集高考试题出题者需坚持“原创性”
浙江首次向社会公开征集高考试题
浙江公开征集高考试题涵盖11个科目
浙江:面向“草根”征集高考试题保密问题需严控
浙江公开征集高考试题是群众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
浙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高考试题
浙江首次向社会征集高考试题引起不小反响
浙江首次公开征集高考试题将自建题库
浙江2014年高考命题将出现“草根”人士出的题
浙江省首次公开征集高考试题
【天津】
政策变化一:
9月起天津试行外来人口积分落户随迁子女可在津高考
概述:从今年9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市试行“居住证+积分入户+员额总量”新制度,取消现行暂住证,以居住证制度管理外来常住人口,以积分制遴选外来落户人员。
相关阅读:
9月起天津试行外来人口积分落户随迁子女可在津高考
政策变化二:
保送生可能减少
概述:从明年起,高校保送生政策将对奥赛生“关门”,除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外,其余奥赛获奖者都不再有保送资格。而百余名可能获保送资格的学生均将参加高考,也可能使高考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相关阅读:
2014天津高考趋势上学易上好大学难保送制度有变
【河北】
政策变化:
河北出台拥军新政军人子女在中、高考中享优待
概述:《实施细则》对省内接受教育的现役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的子女,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 及普通高中教育优待方面进行了规范。并明确,军人子女入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免交国家和地方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在特殊地区和特殊岗位、因公牺牲和烈士、在 军事训练和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荣获二等功和战时三等功以上奖励、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以及作战和驻乡镇部队军人子女,根据艰苦程度和贡献大小,在中考、高考中可享受相关教育优待。
相关阅读:
河北出台拥军新政军人子女在中、高考中享优待
【内蒙古】
政策变化:
内蒙古从2014年起将执行新的高考加分政策
概述:其中有两类考生可加20分并具备保送资格,一是获得自治区级优秀学生称号的应届考生,二是获得全国中学生奥 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遴选进入国家队的应届考生。有三类考生可加20分,但不具备保送资格,一是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 奖的应届考生;二是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等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 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应届考生。
相关阅读:
内蒙古将于2014年执行新的高考加分政策
【辽宁】
政策变化一:
2014年辽宁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概述: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录取时总分增加10分,按考生志愿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2.部分少数民族考生(经省公安厅审核确认),录取时总分增加5分,按考生志愿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更多>
相关阅读:
2014年辽宁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其他:
辽宁异地高考政策调研结束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中
辽宁省异地高考方案正在制定中
辽宁42所高职新增87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黑龙江】
政策变化一:
2014年黑龙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概述:黑龙江省属高等院校招生时,对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达斡尔、蒙古、锡伯、俄罗斯族考生或者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在考 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在所报黑龙江省属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降低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 录取。
相关阅读
2014年黑龙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校违规录取将暂停招生
【上海】
2014年上海高考英语题型或将作重大调整
上海市将下达高校高职院校国家奖学金计划
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成高校自主招生初试依据
【江苏】
政策变化:
江苏省新增七所学分制收费高校
概述:江苏省物价局、省财政厅与省教育厅正式批复,同意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淮阴师范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7所学校,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对新入学的学生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
解读:7所学校都出台了相应的学分制收费标准与管理办法,虽然学分价格不一,但基本明确今后学生交纳的学费将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构成,专业学 费按学习年限每学年收取,学分学费按学生所选课程的学分数收取。“实际上就是你修多少学分交多少学费,在按要求修满学分的前提下,想学多少就交多少,但总 数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学年制学费。”江苏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相关阅读:
江苏省新增七所学分制收费高校
其他:
征集高考题江苏很淡定,表示暂无此打算
高考英语听力之变:江苏尚无动静扬城师生多重视听力
江苏小高考有望不再给高考成绩加分
江苏2014年小高考或与高考分离加分政策有望取消
江苏小高考有望和高考脱钩不再实行加分
【安徽】
政策变化:安徽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概述: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出台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针对的是2011年秋季进入高一的学生,今年和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奥赛获奖的加分资格依然保留。
相关阅读:
安徽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福建】
福建省教育厅出台考试大纲解读“高职招考”各科目
福建2014年高职考试大纲:红楼和三国为必读书目
2014年起福建高职单独考试外来务工人员可报考
福建:明年普高会考4门学科考纲有变
【江西】
江西将研究高考英语改革听力或一年多考
【河南】
2014年河南美术高考将如何改革
【湖南】
湖南: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
湖南将进一步规范大中专学校收费
【广东】
广东省高考加分政策将调整项目缩减成趋势
广东省高考加分政策明年“大瘦身”
广东省异地高考细则将于今年年底出台
【广西】
政策变化:
广西出台“异地高考”细则自2014年高考执行
概述: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近日出台“外来人员异地高考实施细则”,自2014年高考执行,兼顾保护符合条件外来人员高考权利和打击“高考移民”。
解读:最大亮点,是对此前有关规定中提到的“父母其中一方(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和合法稳定的住所”做出详细的说明。另外,凡是要求提供“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定监护人)具有三年以上(含)合法稳定职业”证明材料的,也作出了详细规定。
广西版异地高考细则你怎么看?
广西出台“异地高考”细则自2014年高考执行
2014年广西异地高考:需详细说明合法稳定住所
“广西版”异地高考实施细则出台2014年起实施
广西版异地高考细则出台8类外来人员可在桂高考
广西异地高考细则出台详解8类外来考生报名规定
【贵州】
贵州2014年高考加分保留项目一览表
【西藏】
西藏2014年高考随迁子女报考政策或将有变
【陕西】
陕西高校困难大学生入学获全程资助
概述:陕西省各高校从秋季开学起,将建立家庭经济特困学生全程全部资助制度,设立特困生资助专项经费,并在评选国家奖助学金、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时,优先向特困生倾斜。
相关阅读:
陕西高校困难大学生入学获全程资助
其他:
陕西随迁子女今秋起可获高中学籍或可在流入地高考
陕西省出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办法
【宁夏】
明年起宁夏高考体育测试有变取消16个专项项目
概述:从2014年起,宁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术科测试项目将取消原田径、球类、武术、体操等16个专项项目的测试。保留10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4个素质项目的统一测试;体育专业术科测试总分为100分,4个测试项目每项满分为25分。
相关阅读:
明年起宁夏高考体育测试有变取消16个专项项目
宁夏体育生高考科目明年调整4个项目总分100分
2014年起宁夏高考体育专业术科测试项目有调整
明年起宁夏高考体育术科测试有调整
【新疆】
新疆2014年高考借考考生报名条件公布
2014年新疆高考网上报名规定出台,《规定》对在新疆借考的考生分两类做了明确要求:
一、户口在新疆并符合报名条件,但其父母因公长期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借读的考生或因公长期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的考生,原则上回户口所在地、州、市报名参加考试。
二、户口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而要求在新疆借考的考生,其户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必须与我区相同,并持户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同意其借考的书面证明,经自治区招生办公室批准,各地、州、市招生办公室可接受其在当地考试。
新疆2014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规定出台
新疆自治区2014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规定出台
第三篇:改革30年来中国留学生归国政策分析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改革30年来中国留学生归国政策分析
改革30年来中国留学生归国政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留学生的回归比例逐年上升,已引起各界关注。中国政府实施的相关政策是否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对中国留学生政策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得出中国政府现行政策是顺应时事的,对吸引留学生,尤其是高层次留学生得到了积极的促进效果。当然也有其负面效应及有限性。
【关键词】 改革30年 中国留学生 归国政策 分析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门的打开,大批好学之士走出国门,赴海外求学。但学成回国人数令人心忧,尤其是自费留学者,据粗略统计1997年自费留学者回国比例不足4%,相关学者惊呼中国智力外流。中国政府为此制订了一系列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措施。
一、政策综述
1978年,邓小平在与清华大学负责人谈话时明确提出“要扩大派遣留学人员,要大胆地派,要成千上万地派”。同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增选出国留学生的通知》,增开出国留学的大门。进入20世纪80年代,留学出国步伐逐渐加快。1981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外交部等六个部门《关于出国留学人员管理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的通知》。1982年教育部、公安部等4单位出台《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规定》及198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放开了自费留学的限制,出国留学人员激增。同期,针对部分留学人员滞留不归的情况,1982年教育部作出《关于大学本科留学生毕业后即回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1985年中央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联合颁布《关于争取留学博士毕业生早日回国工作的请示》,1986年国家教委作出《关于出国留学人员毕业回国工作分配问题的通知》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出国留学高潮渐起。1990年,国家教委实施《关于具有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的补充规定》,强调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应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当完成服务期后方能申请办理自费出国手续。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所有在外学习的人员,不论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如何,都欢迎他们回来。1993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被写进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
进入21世纪,中国领导人更强烈地意识到国际人才的重要性。2000年6月,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出台《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首批确定北京、上海等地建示范点,为留学生回国创业提供专点服务。同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下发了《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意见》,在对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任职条件、工资津贴水平、科研经费资助以及住房、保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较过去都有大的突破。2001年5月,在迎接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中,人事部、教育部等5部门又出台《关于鼓励中国留学生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决定》。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可以以兼职、合作研究、委托研究、创办企业、人才培养、从事中介服务等多种适当方式,为国内各类企事业单位服务。国家为海外留学人员开展为国服务活动在经费投入、给付报酬、保护知识产权、创造良好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出入境便利、人事代理服务、宣传表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2005年4月初,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了界定“高层次留学人才”的“8项标准”。2007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政策分析
从以上政策演变,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归国政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加以变化更新。由最初的严格控制,行政命令,沿用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工作模式,强调的是国家需要及统一分配。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令中国的留学工作由被动进入主动,出现了全新的局面。以“来去自由”的承诺及相关政策鼓励留学生多种形式为国服务。而现行的留学生政策主要偏重于两个方面:吸引高层次留学人员及鼓励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创业。前者突显出政府拟通过“精英群体”带动经济增长及国力提升的总体导向。而后者一方面不会导致就业竞争,使“海归”们抢了现在已经很紧张的“饭碗”,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海归创业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
应该说,随着归国政策的日趋灵活与开放,回国人数也在迅速攀升。教育部2007年统计数据,出国留学总人数为121.17万人,回国人数为31.97万人。2000年以后到2007年每年出去的人相加为87.62万人,占全部出国留学人数的72.3%,其中每年自费出国的人都占到了当年出国留学人数的90%以上。从2002年开始,这个数字就再没有低过十万。同样,在回国的31.97万人中,2002年后回来的人数占到总量的60%,与出国留学人数同比增长。
留学生真正成了中国和世界联结的纽带。大批留学生的学成回国,迅速成为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生力军,在各行各业散发出勃勃生机。活跃在各地的留学生创业园,集先进的技术、管理、资金、产品、物流于一体,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化的建设。目前国内已有10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孵化了6000多家留学人员企业。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园区,归国留学生是核心。各大专院校的归国留学生,则是难得的教学和科研骨干,一些新兴学科和先进的实验室,多数由留学生主持,而长江学者和特聘教授当中,归国留学生占八九成。科技战线归国留学生几乎起主导作用。如今总数已达36.17万的回国留学人员,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提供着全方位和划时代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归国政策的确让留学人员在就业、升职及享受资源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例如高薪资福利,出入境居留便利,超生子女等特殊待遇。这是中国在总体发展水平处于落后态势下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社会不公平性。人为地造成了留学人员与本土学者间的不平等,“海归”们与“土鳖”们经常在任用升职、科研经费及社会资源方面进行人事斗争。海归们回国受到的优惠条件往往令同事们嫉妒而产生排挤孤立,更有甚者,一些单位领导担心海归的才干影响到他们的地位而进行压制,冷落。这造成一些海归失望后再次出国而去。相反又有些单位认为海归是超人,他们一定能创造出杰出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业绩而赋予过高的希望,令海归们压力过大而造成失误。近年来屡次传出的归国者造假学位、科研成果也与过于优惠的政策有关。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得与失,解决方法
一、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 30年来,我国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1、我国锐意推进各项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文化、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2、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
6、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卓有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17、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二、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问题。1——政治改革进展缓慢,与经济改革现状明显不适应内地的言论、新闻自由与国际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中共的政治体制改革步伐至今仍未恢复到1987年十三大时的水准。
2——官员中的贪污腐化,引发各种社会冲突社会的不公刺激了社会矛盾,仅从1993年到2003年间,内地集体请愿示威或骚乱已由1万宗增加到6万宗。
3——城乡、东西部以及各阶层的贫富悬殊,激化了各种矛盾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中国的坚尼系数从1993年的40.7窜升至2004年的47.3,已处于拉丁美洲国家水平。
4——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出现了造假、吸毒、卖淫等丑恶现象从制贩假药、假酒,到生产毒奶粉,内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反映的是30年来的信仰缺失造成了道德的沦丧。打假14年的民间“打假英雄”王海认为,如今内地假货泛滥愈来愈严重,而且表现得愈来愈具隐蔽性。诗人汪国真说,他的诗集《年轻的潮》竟有40多种盗版本。
5——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环境污染的高昂代价调查显示,13亿人中有3亿人喝不上安全的食水,北京的沙尘暴、太湖和滇池的蓝藻、沿海的赤潮,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频仍的矿难和工业意外,也是不顾人命安全只顾掠夺性赚钱的结果。
当前存在问题,如分配不公、机会不均、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国有资产的流失、不公平竞争、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诚信危机、国民基础教育投资不足、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经济和民事纠纷激增,社会结构呈不稳状态,人们幸福感下降等等,几乎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合理地界定二者的边界所造成的。
当前最亟待的问题是政府自身的改革,所谓政府自身的改革,就是要按照人民的付托,去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那些不该管的事情尽快退出来,不要为了自己那一点小的本位利益或者权利或者等等来妨碍这个大局。
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当前最要紧的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同时对人民关心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2
从企业方面做的,应该尽自己更大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企业要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要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因为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我们才能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竞争力,从另一方面讲,企业应该更多地尽到自己的帮助社区,帮助贫困地区,帮助周围的那些穷人;
对个人来说,应该加强信用教育,信用的建设,因为如果是一个社会处在信任危机中,这个社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第五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推荐)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
【英文标题】DEVELOPMENT OF URBAN GEOGRAPHY IN CHINA SINCE 1978 Department of Urban and Resource Sciences Nanjing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E-mail: Gucl@nju.edu.cn
【作 者】顾朝林/徐海贤
【作者简介】顾朝林,男,1958年生,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南京 210093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20a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向纵深拓展,新技术在城市研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对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技术作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英文摘要】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cess of Chinese Urban Geography,Urban Geography,as an new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have developed and expanded very quickly since 1978.Researches,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havemade great progresses.Chinese urban graphical research fieldsinclude:(1)
City-
regional Study;(2)Urban planning;(3)Urbanization;(4)Urban system;(6)Urban development policies;(7)Urban spatial structure;
(8)Sustainable cities.Urbansocial geography,urban modernization,urban governance anddigital city will be new research fields in the
Chinesenear future.【关 键 词】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中国 Urban Geography/Chinese Geographers
分类号 中图法K9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80年代,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入历史以来最旺盛的时期,全国各大学地理系和相关地理研究所都相继在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领域有所拓展。回顾过去20a,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几乎从白手起家,在引进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不断开拓创新,基本建立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基本与国际接轨的城市地理学学科体系[1~6]。
城市地理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迅速成长,很大程度上归于它在实践中的旺盛生命力。一开始,中国城市地理学者结合专业特长,及时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开展了城市与区域规划。1977年南京大学率先在经济地理学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城乡规划专业,随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等大学地理系也相继设立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展了综合性大学(理科)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广泛参与。此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立了具有甲级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华东师大、杭州大学等相继成立了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系)。广大城市地理工作者积极参与城市与区域规划,不断开拓进取,逐渐走出了一条理科与工科相结合的城市规划道路。近年来,从事城市地理研究队伍在日益壮大,主要教学研究机构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风格,如南京大学主要侧重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总体规划研究,近年来又进行区域城市化、海港城市以及城市社会地理研究;北京大学主要进行中国城乡划分标准、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内在联系、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华东师大则把研究重点放在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致力于上海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山大学主要进行城市化、城市系统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近年来又把研究重点放在穗港澳城市带形成机制和中国大都市走向国际化的研究等方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侧重于工业城市和京津唐区域城市系统的研究,专门开展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完成了《中国设市预测和规划》、《中国城市地理》、《跨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等项研究;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要进行城市群,尤其是闽南三角区域城市系统研究和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研究;还有其它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各有特色的研究(表1)。传统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化,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兴起,同时实践领域成效显著(表2),使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出现方兴未艾的局面[7~10]。
城市地理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改革开放20a来,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已有研究领域不断深化,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概括起来,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借区域而立,区域借城市而兴。南京大学宋家泰首倡“城市—区域观”[11],该理论强调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必须把城市与区域统一起来,城市及其借以存在和发展的一定区域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12]。这一时期,还有学者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展开了区域经济开发及其模式研究[13]、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推广应用[14]、城市规划中的区域分析[15]、城市郊区范围的划分[16]、城市经济区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经济区划等实践工作[17]。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范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内容。
2.2 城市规划研究
从7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地理学者先后承担了各类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项专题规划,将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引入到城市规划中去,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南京大学从1976年开始即接受教育部委托,陆续举办城市规划培训班,成为中国城市规划人才培训基地,出版了中国理科第一部城市规划专著《城市总体规划》[18],承担了建设部《城镇合理规模理论和方法》项目,在国内城市规划界首开城市规模的系统研究[19]。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等先后参与到城市规划中去,培养了一批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中国地理学家在参与城市规划过程中,着重在确定城市性质、预测城市规模、进行城镇用地分析和用地评价等方面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使传统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规划增添新的理论、方法和内容。
1.城市性质研究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主要职责和功能,确定城市性质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地理学家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依据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远景发展规划,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主要职责和功能以及其发展方向,为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20]。周一星在研究城市工业职能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职能研究的三要素理论,对城市职能的划分、具体城市性质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和方法[21]。其他学者对城市在区域城镇网络中的地位、城市发展方向、城市职能等作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2]。
2.城市规模研究 城市规模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主要指人口规模。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探讨城市的合理规模是地理学家在编制城市规划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过去20a中,中国地理学家更多的工作是对城镇人口合理规模的理论探讨、人口规模的预测以及如何控制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研究[23]。3.城镇用地分析和用地评价 城镇用地分析和用地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用地分析包括对地形地貌、地质灾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基承压力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区位条件、技术条件的调研,然后进行综合平衡,编制城市规划用地评定图。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些学者就城镇用地问题,城市土地综合经济评价所采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24];有些着重对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分析,探讨土地使用的价值和价格[25]。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土地由无偿划拨变为有偿使用,给城市规划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90年代以来,学者们相继对城市土地区位、土地定级、土地评估、市区土地利用以及如何协调好国家、开发商和市民之间的利益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城市地理学家将在发挥对土地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评定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体制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境承载力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综合平衡,提出城市规划期限内城市用地的规模、用地发展方向,合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6]。2.3 城市化研究
改革开放之初,首先是地理学家借鉴国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总结新中国30年来城市化过程曲折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国内率先提出需要开展中国城市化的研究。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27],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
(1)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1983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的科学技术局组织开展了“若干经济较发达地区城市化道路”的研究,该课题组概括了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五个动力,即:国家有计划投资、大中城市自身发展与扩散、乡村工业化、外资引进的刺激和地方经济的发展[28]。许多学者相继撰文,详细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人口迁移、城镇效益等对城市化的影响[29],有的对城市化的空间动力机制及其调控手段展开研究[30],有的强调工业化和国家政策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31]。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尤其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动力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32]。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中国正出现新城市化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33]。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借助优良的投资环境,外资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它创造了世界城市化的一种新动力—外向型城市化[34]。基于全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城市地理学者对不同区域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地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35]。概括起来,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因动力机制的不同主要存在三种主要模式: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
(2)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 1978年以来,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域逐步开展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并逐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力。此时,地理学者开展对乡村地区城市化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大量研究论文不断见诸相关文献[36]。研究表明:沿海城镇密集地区和特大城市周边地区是中国乡村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龙头,在外资的刺激下,加速了乡村工业化,也推动了乡村地区城市化。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不同,城市化动力机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乡村城市化模式。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以就地转移为主,城市化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乡镇企业——小城镇”模式。这种乡村城市化模式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概括为自发型的城市化模式(如温州模式)[37]和辐射型的城市化模式(如苏南模式)[38]。最近由南京大学郑弘毅主编,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大等学者参与研究撰写的《农村城市化研究》一书系统论述了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动力机制、指标体系以及地域差异,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地区的乡村地区城市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乡村地区城市化的几个重要研究领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39]。近年来,城市地理学者还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理论框架、动力机制、城乡一体化规划等问题进行探讨[40]。此外,有的学者还对异地城市化进行了研究[41]。
(3)城市化特征研究 从80年代开始,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城市地理学者分别从全国范围内就城市化的各种专题展开了讨论,对城市化的特点作了各种分析,提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城市发展战略[42]。许多学者对城市化发展速度、城市化发展趋势作了大量的研究,普遍认为,中国城市发展具有阶段性,必须科学地预测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43]。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城市化将呈加速发展的趋势[44, 45];大都市将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引人注意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未来城市化最具活力的地区[46]。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继续存在,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可能向西方国家那样快速增长上去,东西部城市化差距还将继续扩大[47]。许多学者还就具体省域的人口城镇化特点、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研究、城市化与流动人口、城镇布局以及城市群体空间等的关系作了多方面分析[48]。还有学者对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城乡划分标准、城市化水平的计算方法及测定作了研究[49,50]。最近,信息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也有人开始研究[51]。2.4 城镇体系研究
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铺开,城市体系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视。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
顾朝林首先将城镇体系地域组织结构归纳为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网络系统四个方面[52]。宋家泰、顾朝林、周一星、许学强等就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53]杨吾扬等人对城市体系科学定义,城市体系的级别—数目—规模对应模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54]。后来相关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虞蔚等还从分析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信息流的联系强度等出发来研究区域城镇之间的联系[55]。近年来,城市地理学者继续开展了对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形成机制,信息产业对城市体系影响的研究[56];同时,一些学者引入分形与分维理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开展了对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研究[57]。(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 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最初,中科院的一些地理研究机构和部分大学地理系先后承担了辽中南、京津唐、湘东和长春地区的城镇体系研究[58]。较早进行中国城市体系研究的城市地理学者有南京大学宋家泰、顾朝林,北京大学周一星、杨吾扬,中山大学许学强等。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一书系统全面地研究了中国城镇体系的起源、产生、发展,中国城镇体系的自组织结构——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网络系统结构,并就中国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城镇化水平及城镇人口增长,国家地域开发等对中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前景特征作了科学的轮廓展望[59]。此后,区域城镇体系研究重点从沿海、沿江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深入[60]。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在80年代,南京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61]。城市地理学者开始承担编制了全国许多省市各个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任务。南京大学相继在80年代和90年代为建设部举办城镇体系规划培训班,培养了大批城镇体系规划人才。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及时总结经验颁布《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办法》,对省域、市域、县域及其它特定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规范编制程序,明确了相关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标准,并在《城市规划法》中被确定下来。近年来,面对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实际,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57],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欧阳南江等在珠江三角洲开展的城市群规划中突出整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思想[61],丁元等在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密切注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关系,从而探讨更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规划。2.5 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从1978年以来,学术界围绕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此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62~67]。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首先,许多学者对大城市发展规律、形成机制、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68, 69]。近年来,研究重心倾向于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国际性大都市的发展条件、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如何将上海、广州、北京等建设成国际大都市等方面[70]。其次,学术界结合形势的变化提出了针对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发展战略[71,72]:第三,由于小城镇已经成为农村经济中心,在联系城乡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纽带作用,一些学者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分析了小城镇的战略地位、功能结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与政策等,同时对区域小城镇发展条件、功能以及发展前景等作了大量的实例分析[73],进入90年代还对小城镇建设、功能结构和可持续发展开展了广泛的研究[74]。此外,一些学者也对港口城市、煤矿城市、油田城市等的现状和发展战略进行了专门研究,对这些特殊职能城市的形成条件、城市形态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相关分析。城市发展的区域基础、发展规律、内在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2.6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80年代,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外国理论进行翻译介绍的基础上,相继对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类型,地域结构的演变规律、动力机制、合理模式、个别城市地域结构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1,2]。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75];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76]。近20a来,城市地理学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
(1)城市市场空间研究 80年代以来,城市地理学者相继就城市内部各项功能用地、空间组织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有机疏散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作了大量研究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第三产业尤其是商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地理学者的研究重点转向城市市场空间结构的探索,先后对北京、上海、广州、长春、西安、南京等大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商业中心的规模、结构和等级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商业地域结构功能组织的方案。9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城市CBD理论研究[77],并对北京、上海等城市CBD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城市CBD的结构分析,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CBD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可行性规划方案。
(2)城市形态研究 从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围绕个别城市的城市形态作了探讨[78],同时也进行了对不同城市形态组合形式的规律性研究,如同心圆式、多中心式、组团式、带形城市等城市形态的分析[79]。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一书通过对国内数百个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研究,从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等角度,探讨了中国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的动力学机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合理的发展模式[80]。还有许多学者开展了对具体的海港城市、河口城市等城市形态的发展演变和布局形态的研究以及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发展研究。在对中国大都市增长的空间过程的研究中,概括出城市发展具有从同心圆圈层式扩展形态走向分散组团形态、轴向发展形态乃至最后形成带状增长形态的发展规律[81]。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城市地域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城市边缘区研究 80年代中期,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城市边缘区研究,顾朝林、崔功豪、武进、林炳耀、涂人猛等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82~85]。顾朝林等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的实地调查,在探讨中国城市边缘区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特性、社会特性、经济特性、土地使用特性、地域空间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86,87]。孙胤社认为中国城乡边缘区的形成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国外的“居住导向型”,而主要是“工业导向型”[88]。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大城市边缘区的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张建明、许学强等在对城市边缘区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研究的新课题[89]。目前,一些学者对大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演变机制、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大城市边缘区的成长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伴随着中国大城市的迅猛发展,城市边缘区研究已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4)郊区化研究 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地理学者开始把郊区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研究。从中国郊区化的门槛值到郊区化形成的动力机制以及郊区化的调控等作为其主要研究内容。郊区化是城市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90]。地理学界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郊区化的成果和方法基础,结合中国的特点开展了对北京[91]、上海、广州、沈阳、杭州、大连等特大城市郊区化的研究。研究表明,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特大城市近年来中心市区出现人口增长减慢、甚至减少,人口密度下降的趋势,说明这些城市已出现郊区化现象。中国郊区化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国家,表现为被动式郊区化、居住郊区化和圈层扩展式郊区化,中心繁荣区与与郊区化并存,社会阶层分异不明显[95]。一些学者还介绍了西方逆城市化现象,对其在中国城市化研究中的借鉴作用作了初步分析[96]。
(5)城市群研究 80年代末,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出现城市密集区。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经济发达区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城市地理学者相继开展了对城市密集区的研究[97]。最早进行城市群体专门研究的是南京大学李世超[98,99],他从介绍戈特曼的城市带理论入手,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城市带形成条件、历史动力、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构想。崔功豪、杜国庆、李世超相继撰文对城市带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姚士谋、许学强等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特征、发展趋势等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100,101]。
(6)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研究
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始进行研究。胡序威等近期完成《东部沿海城镇密集地区人口、经济集聚与扩散研究》,周一星对中国的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进行了定义并制定了便于研究的统一标准,顾朝林等在建设部《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时就都市区与都市连绵区的发展政策进行了探讨。近期有关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研究重点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主要进行都市区与都市连绵区形成和发展规律、分布特点、形式、动态过程和空间结构特征等的研究。宁越敏、阎小培、李王鸣等从都市区的界定入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都市区的特征,探讨了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和形成机制[102~107]。2.7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1)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顾朝林首先从研究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市持续发展研究方向:①城市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②大都市持续发展研究;③中小城市持续发展研究;④小城镇持续发展研究[108]。此后,一些学者重点开展了城市住区持续发展研究,如中国城市住区发展之路初探、西安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城市住区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探讨等,分别从分析城市住区的现状出发,在开发利用和城市生态保护之间寻找制衡点,构建生态宜人城市,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张新生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是一个时空复合的反馈—调控过程,必须在时空复合空间上研究城市系统的演变,并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可视的空间表达支持下,建立了空间增长动力学过程模拟系统[109]。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侧重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城市持续发展的满意度分析[110~112]。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其评价方法和指标会有所不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
(2)生态城市(Ecopolis)研究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生态—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113,114],建设生态城市是寻求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它代表国际城市的发展方向,我国城市地理学者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3)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城市生态规划方法是一种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和依据的规划思维方法。黄光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强调以生态为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113]。俞孔坚认为尊重生态过程,进行景观和城市规划是生态规划的核心,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应把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115]。有些学者从景观生态学原理出发,在城市规划中开展了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如山地城镇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探讨[115]。9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研究生态内容的地位日益突出,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探索,从某种程度上讲已成为城市规划研究前沿课题的重要标志[116],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城市环境,将生态环境观念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如转变认识观念,促进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走向一种生态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变革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将逐渐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有效手段。
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进步 3.1 定量方法与模型模拟 国外地理学界研究实践表明,正是数量方法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城市地理学在数十年内形成为有自己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学科[9]。在中心地理论的研究中,城市地理学者建立了大量的模型来对城市分布、城市形态等作模拟分析。早期,在对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城镇体系分布研究、城市主导职能的确定、城市与区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等方面引入了计量分析和模拟分析的方法,数学方法、模拟分析方法同其它方法、技术相结合,贯穿了城市地理研究的各个领域[117]。南京大学林炳耀在城市地理学界最早进行城市系统分析和研究,将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城市空间形态分析、城市与区域规划中去,开展了城市与区域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顾朝林等最近研制开发了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数学模型。90年代以来,数量方法、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职能划分、土地定级、城镇等级结构分析、城市系统演化规律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应用能力[117~121]。3.2 遥感技术应用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城市地理研究中开始得到逐步推广。采用遥感技术获得的遥感图象是一种综合的地理信息源,它包括各种地理要素,同时又是一种空间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析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数据[122]。区域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及其演变、城市土地利用、地籍调查、城市环境监测等都可通过获取卫星相片、航空相片资料来进行动态分析,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推广,如苏南城镇形态演变特征及规律的遥感多时相分析、应用摄影测量为城市GIS生产空间基础数据、采用航空遥感技术研究上海交通问题[123,124]等。
3.3 GIS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地理学的范畴,它为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和规划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工具[125]。GIS技术必须和RS、GPS 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各自最大的技术潜力。GIS技术在中国到80年代初在一些科研单位和大学开始研究,目前,在城市地理中GIS 技术主要用于对基础资料的分析处理,输出成果图,如运用SPOT影象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获得北京棚户区、农村居民点和别墅区分布图,以此来研究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MapInfo和Arc/Info、GENEMAP等软件在规划中的空间数据处理、图形的输入输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广州珠江新城土地开发信息系统研究、济南市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十堰市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126~128]等,南京大学先后完成了南京市城市规划信息系统设计,常州、沙市、洛阳的城市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出版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GIS技术舟山航空城城市规划,深圳城市水土流失遥感分析和动态监测、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以及采用GIS技术支持的江苏及浙江两省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研究、4 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趋势 中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问题层出不穷,这也为中国城市地理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从目前中国城市和城市地理学发展看其发展趋势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中国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起初主要是少数学者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研究进展,并用数学方法进行了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上海社会区研究表明,形成上海社会空间地域差异的要素集中反映在人口的文化构成、密集程度、性别和职业构成、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和婚姻状况5个主成分上,研究结果将其分为5种类型[129~133]。许学强等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对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社会区划分,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也存在社会区,但其影响因素既不是种族隔离,也不是经济收入的高低,而主要是历史因素和现时的土地功能布局及分房制度[134]。近年来,顾朝林等在实证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北京社会极化和空间分异现象[132],在分析影响北京社会空间结构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论述了北京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历程,指出北京社会空间结构的快速转变正在导致人类住区的不协调发展,即城市社会极化和不平衡的社会空间增长[135]。其他学者还开展了城市住区社会经济空间结构、人口地域变动研究、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城市意象空间分析[136~140]。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城市地理学的理论意义,而且丰富了城市规划内容,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城市现代化研究
城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化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生态等的现代化,它是指城市的多功能与系统协调运行,从而使城市整体的发展和竞争达到并保持所处时代的先进水平,就城市而言,现代化是国际性的基础与前提,而国际化则是现代化的某种功能的扩大与体现[141]。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大城市的现代化功能研究[142]。姚士谋等认为工业向城市地区集中,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现代化要素向城市地区集合,由城市化到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这是当今世界的总体发展趋势。姚士谋提出了城市现代化的6个方面的指标:城市规划科学的合理化; 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城市生态环境园林化;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城市人民生活高度社会化;各种资源利用的高度信息化[143]。徐巨洲认为城市的内涵主要是工业化,现代化设施是它的本质,即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在未来50a,中国城市发展大体上分3个阶段持续前进,达到高标准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现代化水平基本处于赶超阶段。(3)城市管治(Urban Governance)研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由传统的福特主义(Fordism)和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转向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和“劳利”国家(Workfare State)。后工业社会的生产特征及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进程,使得世界经济生产方式的空间性,既强调跨越边界、区际差异,也强调控制和协调,这表现在全球、地区、国家、区域、城市等各个层面。因而势必要求发展一个既公平、公开,又具世界竞争力的管治(Governance)和协调系统,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管治是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综合包融在内的地域整体管治概念,其涉及中央元(AC)、地区元(LG)、非政府组织元(NGO)等多组织元的权力协调建构,其中政府、跨国公司、社团、个人的影响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城市管治是西方学术界,尤其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最近几年的最新研究热点,并正在出现若干新兴学派。中国除香港学者(朱剑如、沈建法等)有所涉及外,大陆尚无研究,预计在今后几年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将很快开拓这一领域。
(4)数字城市(Digital city)研究 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信息化成为研究的特点。承继成等认为国家信息化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而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其中数字城市的研究是中国数字地球研究的重要示范工程之一,将来的数字城市,将是由智能大厦、智能小区构成的智能城市。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展了信息时代的城市研究,如虚拟城市模型、信息城市的物质形态、可视化城市设计初探、因特网给中国城市带来的冲击波[165]等。未来的信息社会,城市形态、人们的行为方式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注重三维表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数字城市将成为城市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