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认图形教学案例
《认图形》 教学案例与反思
[情景说明]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人教学,从而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正确辨认、拼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思维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表演的玩具小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好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好多的礼物,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里,谁来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礼物(物体)?” 学生自由回答。
让学生触摸物体表面,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生1:摸起来挺硬。生2:滑滑的。
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弯弯的„„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小组合作,体验感知。
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生答: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
师启发谈话:“我们能从这些物体上找到长方形,那么能从它们上面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 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① 从正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② 从圆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③ 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体、面”之间的关系。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里。
三、自主探究,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出的是什么。师说:“小朋友们,这些图形挤在一张纸上一点也不舒服,于是它们找到了四座房子,它们跳呀跳,跳到了我们的黑板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分房子。小朋友愿意吗?”(小黑板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点名请学生给图形按“门牌”分房子。
让学生评价结果。
四、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师(出示课本第37页第一题的图)说:“图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它们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让学生自由发言。“你们看这些图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愿意给它们穿上它们喜欢的衣服。”请学生给课本第37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五、自主探索,开发潜能。
小熊猫:“小朋友玩得真不错,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 生1:用图形拼各种物体。生2:用图形画各种物体 „„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图形拼组,由学生自由选择。
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鸡,烟囱还冒着烟;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车,好长好长的车厢,他说,我要在这儿安我的家,我住这,小猫住这,等等,我们想到哪儿,马上就可以出发„„ 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有的学生看见了别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见学生的互相学习是多么的有效。在学生广泛参观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
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
六、交流深化,拓展延伸。
1、小熊猫: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2、谈话:小朋友们,想想和这些新朋友还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别忘了告诉我。小朋友再见!
生:小熊猫再见。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充满童趣的数学课。
本节课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提供给学生愉快的学习环境,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小组活动,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本节课还注重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比如:指导学生在课前收集各种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此外,教师也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放性地寻找图形活动和拼组图形的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三日
第二篇:《认图形》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认图形》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在一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目标预设:
1.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底面的观察,及摸一摸、画一画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经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设计理念:
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认识图形》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这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开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三种平面图形的。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内容特征,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助活动,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尤其是加强了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抽象出图形的特征,再通过围一围、画一画、涂一涂、拼一拼等活动,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设计思路:
本次教学活动以“旧知激趣—建立模型—巩固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这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体现了“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进而辨认、拼组。认识这三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特征及周长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水彩笔、纸张、橡皮泥、印泥等工具,钉子板,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认一认
1、(课前)小朋友们看到桌上这么多的物品感到好奇吧,可以用手摸一摸,仔细观察,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呢。
2、小朋友刚才摸的这些物品有不同的形状,你能把物品形状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学生说出一个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你们能找到一个长方体吗?举起来挥一挥。
还有哪些不同的形状?(学生说出正方体和圆柱)
小朋友也来找一个正方体,(挥一挥)圆柱(挥一挥)
小结:这些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生活中好多物体都是这样的形状。
3、请小朋友也拿起一个长方体的积木,(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你看,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上有好几个面。
小朋友把长方体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你感觉这个面怎么样?(平平的,长长的)
把长方体的一个面移下来,(贴到黑板上)这是什么形状?
我们刚才摸到的这个平平的面是长方形的。(板书:长方形)
齐读2遍:长方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触摸物体表面,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4、你也能在积木上找到一个长方形吗?(指名回答:我找到积木的这个面是长方形)
可是我们不能把这个长方形移下来呀,怎么办呢?
(学生想办法)如果说到用印泥和橡皮泥,教师演示。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说到画下来的方法)这个方法挺好,纸和笔随手就能找到,可怎么画呢?
教师演示。
学生画。
展示作品,注意评价。
小朋友通过画的方法在长方体的积木上找到一个长方形,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形状吗?
先自己摸一摸,再和同桌说一说。
谁到这个积木上找一找长方形?(指教具)教师把说到的图形移下贴到黑板上。
我们今天认识了第一个图形朋友——长方形,长方形是怎么来的呀?
(从这个长方体的积木上移下来的,有不同的形状呢!
5、对呀,我们从长方体的积木上找到了长方形,那正方体的积木和圆柱呢,你能找到什么图形,把它画下来。
学生活动。
你画出了什么图形?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的?(贴学生作品)
对,把正方体上的这个面画下来,这个形状就是正方形。(师贴教具上的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 齐读:正方形
在圆柱的面上找到什么图形?
板书:圆 齐读:圆
6、我们又认识了两位图形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他们的样子。
(学生闭上眼睛想,师提示:长方形,平平的长长的;正方形,也是平平的,四四方方的;圆,还是平平的)
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
二、找一找
1、其实我们每天都和这些图形见面呢!看看下面物品的面各是什么形状。(教师出示实物)
信封的面是什么形状?(卡片、书签,手帕,交通标志)
2、你还在哪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三、围一围
1、刚才我们初步认识了这些图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动手来创造这些图形好吗?我们先来围一个长方形。指名到黑板上来围。
我们来看看,这个长方形横的里面围了几格?竖的里面呢?
你能把它该成正方形吗?
和同桌商量怎么改呢?动手试一试。
指名到黑板上改,你为什么这样改呢?
2、能不能围成圆?
这样的钉子板围不出圆。
四、画一画
1、你们想不想来画图形?
这是一张方格纸,看看上面的这一条条横线和竖线,可以画出今天学的什么图形呢?
怎么画呀?仔细观察,看看电脑上是怎样画的。
这个图形真漂亮,我的手都痒痒了,真想来画一个,画之前,小朋友想要提醒老师注意些什么吗?
学生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向大家展示。教师评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学习知识,成为数学学习的主旋律。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欣赏数学的美。
五、总结
小朋友,今天课上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
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就藏在你们的信封里,猜猜看是什么?
打开看看,哇,原来是各种五颜六色的图形啊?是哪些图形,各有几个呢?小朋友把它们分分类,数一数。(汇报)
你喜欢这些漂亮的图形吗?到了节日的时候,咱们用这些图形制作成一张明信片,送给你的亲人朋友。
要求:卡纸正面用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进行组合拼帖,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反面写上你想说的祝福的画。
(展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寻找身边图形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第三篇: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
一、引言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中,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构,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这种封闭的教学方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新课标(实验稿)指出:“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从新课标颁布后,我深切地体会到改革势在必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生活才是数学的源泉,我们应把本该生动的课堂还给他们,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新理念,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实验中我上了《轴对称图形》一节课,经过反复修改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今天我和二年级的孩子研究轴对称图形。在课的开始,我要把学生引导到轴对称图形的生活体验上去,再进一步通过剪纸体验轴对称图形。课前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剪“囍”字等,可是总觉得离学生的真实感受有点远。直到上课前我都没想到好办法。走进课堂,心里还在思忖,怎样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轴对称图形的存在呢?
二、案例描述:
片断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进了教室,环视四周,发现有个孩子身上穿的校服都是统一一样的。突然,我灵机一动,对了!他们的校服应该是可以利用一番的呀!
师:于是我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看看自己的校服,你看到了什么?” 一时间,大家都把眼神移到自己的校服身上。
生: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颜色比较新,有的说洗久了颜色变淡,有的说袖子左右两边一样,有的说裤子颜色一样。师:我又问:“为什么校服要统一一样呢?”
生:有一个孩子说是为了美观,可是马上被大多数人否定了。一个孩子说: “除了美观之外,校服还有一个秘密。”这时,学生们都很惊讶,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师:我又追问:“那究竟是什么秘密?”
生:校服的左右两边都一样,所以妈妈在折叠衣服的时候很容易就折好了。生:学生们都纷纷动起手来,把爱自己的校服上衣脱了下来,立马就折了起来。师: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将衣服对折,发现衣服左右两边完全重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轴对称图形。
生:我们的校服就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师:看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真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设计说明:教师以学生身上的校服让学生比较好奇,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适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找动手折衣服的找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许多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即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片断
(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1.师谈话: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明白哪些问题呢?
生:我想明白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做对称轴?
生:我想明白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我想明白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生:我想明白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生:我想明白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
2.学生进行自学。(边自学边实验)教师巡视在一边画出图案,然后用剪刀剪下。把剪下的图案展开,就成了一幅轴对称图形了,中间的这条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除了可以剪成松树,还能剪成什么图案呢? 生:五角星、太阳、蝴蝶、双喜等。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左右两边都一样。
生:两边是对称的。
生: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生: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师:像松树、红花、蝴蝶这样的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
1、可以用眼睛看;
2、可以用手折一折,如果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还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课件呈现:下图),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这8个平面图形,动手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出对称轴。
生汇报:说清判断的依据以及注意比较同一图形的不同对称轴。
师:指名说说上图中哪些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对称性”等腰(边)三角形的“对称性”,并由些类推到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片断
(三):“画”对称,感受对称美
(1)师: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对称图形。自然界中冬有漫天飞舞的雪花,春有竞相开放的鲜花,动物、植物中也都有对称图形,你们看——
学生欣赏电脑出示的蜜蜂、花、雪花、松树……图。
(2)师:对称是一种美,对称美又是数学美的一种,它能使物体具有饱满、平衡、匀称、圆满的感觉,人们利用事物的对称美,创造了许多美丽而壮观的奇迹,请看——
学生欣赏电脑出示的人类创造的埃菲尔铁塔、天安门、东方明珠电视塔、宫殿、隐形飞机、卢沟桥……图。(3)师:既然轴对称图形是如此美丽,我们何不用它们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呢?想一想,你打算设计怎样的图形来美化教室呢?
教学反思:
1、立足现实,活跃思维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引入轴对称图形,我注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踪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2、体现学科综合的思想,感受数学之美
这节虽然是数学课,但是它所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数学学科的范围,与生活、美术、美学都有交叉。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轴对称图形,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对称美,数学与美学,虽然一个属于自然科学,一个属于社会科学,二者似乎无多大联系,然而,数学中却处处存在着美。数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对称的美„„本课正是从数学角度指导学生认识这类图形,了解其特点,并会画对称轴,但无论是起始部分的导入,还是研究学习部分,乃至精心设计的美化教室„„无处不在渗透一个字---美!
3、生活是数学的最高境界。
对称图形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从课堂的一开始让学生们体验折叠衣服,也是让学生体会妈妈工作的辛苦,并且让学生回家后能够帮妈妈分担家务。从中也能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第四篇:二年级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沙坪镇中学
陈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图形的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突破重点。难点: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难点。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学法: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纸
一、谈话导入
1、上课之前先来看一看。(播放课件)上课,学生问好。
2、提问:刚才看到的图片漂亮吗?
2、引入:刚刚这些图片之所以这么漂亮,是因为它们都体现了一种艺术美——对称美。(板书:对称)。
老师今天就给大家请来了两个有对称特点的美丽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看看它们是谁?
(课件:播放蝴蝶和蜻蜓的图片。)
1、观察、讨论:蝴蝶和蜻蜓的翅膀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蝴蝶和蜻蜓的左右两片翅膀形状相同。你是用眼睛看出来的,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吗? 老师可以用电脑演示给大家看。
小结:通过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也就是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2、生活中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举例。
4、其实我们的身体也能创造美,像我这样(两臂伸平)是对称的?你能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什么样的对称造型呢?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试试吧!学生思考后,进行对称造型展示。
3、折一折
(1)师:是啊,对称的物体在我们生活中的确很多。对称让我们感受到美。我今天也带来了一些相关图片,我们一起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吧!(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合作: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图形,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这个图形是对称的吗? 你是如何验证的?
师:你是怎么折的呢?谁愿意上来折给大家看。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学生回答。(2)认识对称轴
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它们形状不同,但是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呀? 中间都有折痕。
仔细看,这三个图形都有一条折痕,其实呀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它的数学语言叫做对称轴,我们一般用虚线来表示对称轴。(齐读)
那么这条直线就是第二个图形的对称轴,请一个同学上来指指第三个图形的对称轴,学生指出后,转动图形,你还能指出它的对称轴吗?
看来呀,不管这条直线在什么方向,只要我们沿着它对折以后,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那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小结:通过观察刚才这些图形,它们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现在谁能用第一个图形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4、剪一剪
(1)刚刚咱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现在同学们就和老师学习如何剪一个轴对称图形。请你看仔细咯,老师是怎么剪得。
请同学说说具体步骤。折一折 ——画一画——剪一剪。(2)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小结:像这样剪出的图形是对称的,都是轴对称图形。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剪的轴对称图形很好,那同学们知道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的呢?下面咱们就一起去数学王国里闯一闯吧。
1、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指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特别是平行四边形,先出示对称轴:大小一样,形状一样,(完全一样)那么它是轴对称的吗?咱们可以怎么办?折一折,看来呀咱们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先对折,再看两边是不是完全重合,而不能看是不是一样的。2,找一找。
下面的对称图形少了一块,你能找到吗?
3、猜一猜。
你是怎么想的呢,另一边是和它一模一样的。那谁能知道它的另一半在对称轴的那一边?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另一边,睁开眼睛看一看,老师把它展开来看看是灯笼。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着重引导学生说说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特征,以及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看一个图形 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不能只看它的两边是不是一样的,而是要看它的两边能不能完全重合。
教师小结: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希望大家能应用今天所学知识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丽更精彩!下课!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对称轴
第五篇:二年级《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浣纱小学 周小君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P68例2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特点。
2、能在生活中找出对称图形的物体,并能根据对称图形的特点,只给出对称图形的一半,想象出另一半,以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会创造对称图案,能正确地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在欣赏对称物体和创造对称图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图片、纸和剪刀等。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猜一猜。(出示图形的一半)教师:你是怎么猜的?
2、你们真棒!
教师:这个笑脸好不好?不好在哪?那怎么样才好?
二、探究新知
(一)、对称图形
1、出示半只蝴蝶
显示3个不同答案。1号图形偏小;2号图形刚好;3号图形形状不同。教师:几号才是蝴蝶的另一半?1号和3号为什么不是?
2、对折
教师:想要知道是不是蝴蝶的另一半,我们只要对折一下就可以了。
对折后,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概念: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对称图形。教师:这样的对称图形你觉得有什么特点呢?
3、验证
教师:你课前剪得那个爱心是不是对称图形?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证明? 投影仪展示:说说你的理由。
4、剪对称图形
教师:剪的是对称图形的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剪的? ①对折
②沿着对折的线画半个图形
③剪
④展开 自己再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展示对称图形
(二)对称轴
1、展示对称轴
教师:每个对称图形打开后,中间都有一条对折后留下的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叫“对称轴”。
2、画对称轴
教师: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条对称轴,我们一般用虚线把它表示出来。
3、动手画一画你刚才剪的那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一)找对称图形、画对称轴
1、找一找作业纸里的对称图形。
着重讲解④号图形,对折实物验证。演示找对称轴,画对称轴。
2、画一画另外两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找一找常见几何图形的对称轴
1、判断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普通平行四边形是不是对称图形。演示普通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对称图形。
3、找一找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有几条对称轴。着重演示圆形。
四、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建筑、装修
2、动植物类
3、标志类
4、艺术类
五、小结课堂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