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2 06:0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第一篇: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多媒体展示“小兔买罗卜图”,并板书:兔弟弟买了4个萝卜,兔哥哥买了7个萝卜,一共买了多少个萝卜?

师:为什么要用加号算?

生:因为是求兔哥哥和兔弟弟合起来买萝卜是多少?

师:是不是求“一共”就得加?下面这道习题能用“加法”算吗?

出示:免兄弟一共买了11个萝卜,免弟弟买了4个萝卜,兔哥哥买了多少个?

生:应该用减法算,是兄弟两一共买了11个萝卜减去兔弟弟的4个,才是兔哥哥买的萝卜。师:对,我们不能仅从一个字或者某个词去判断计算方法。如果要求两个数合在一起是多少时,就用加法。我们一起用手势来表示“两个数合在一起”(同学们举起双手做合拢动作)。析书:()+()=和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加、减法估算”教学案例

---张延秀

教材分析:

“100以内加、减法估算”是估算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呈现了“判断妈妈要买3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的情境,提供了两种估算策略,并提出 “还可以怎样算”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学情分析:

虽然在1年级教学中,已经进行了有关“多一些”“少一些”的估计的初步渗透,但是在本课时教学前,学生接触的都是口算和笔算,不仅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且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因此,当面对现实的估算问题时,学生首先就会调用精确计算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另外,学生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近似数”,同时还未形成“整十数相加比较简便”的认识,这也影响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互动交流初步学会用“估十”“凑十”等最基本的方法估数,增强数感;能用“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等不同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问题,激发有效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灵活选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现实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估算的欲望,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引导学生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认识数学的功能。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用“估十”和“凑十”的方法估数,能说明估算过程,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教学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生动、具体的购物情境,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估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便捷性。引发学生主动学习估算的欲望。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再创造”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积极主动地构建新知。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初步意识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灵活选用估算的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估算的欲望

1.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逛商店吗?星期天,王阿姨领着女儿和邻居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去逛商店,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好吗?(播放课件。)

2.设置比赛情境,产生认知差异。

师:咱们也和这3位小朋友一起思考,比一比谁能先解决问题,好吗?

(课件出示:孩子们,我用100元钱买这3样生活用品够不够?)

教师说明比赛要求,学生试着解决问题。

(1)老师说“开始”,大家就按屏幕上出示的具体价格开始计算。

(2)当老师说“停”的时候,所有人必须停止并坐好。

(课件出示价格及小朋友判断的画面。)

3.引发思考,激发探究新知欲望。

师:通过比赛,你有什么想法吗?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来说,结合现实情境,初步培养估算意识是一个重点。因此,激发学生学习估算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实践反思,此环节设计为具体的购物情境,通过与课件中的小朋友比赛,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到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便捷性,引发学生主动学习估算的欲望,为学习估算方法作铺垫。

二、互动交流——体会估算方法多样化

1.体验 “估十”的方法。

(1)倾听录像中小朋友的方法。

(2)引导学生复述“估十”的方法,教师适时进行板书。

(3)引出课题:她用的这种方法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估算的方法。(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4)引导学生尝试用“估十”的方法独立进行估算。设计意图:在几次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自己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将此环节改为“倾听录像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体验“估十”的方法,初步明确:估算其实就是把问题中的数估成是与其比较接近的并且算起来很容易的数,然后再快速地算出来。

2.体验算法多样化。

(1)明确:估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能快速地算出来就可以。

(2)鼓励学生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估算。

预设:学生可能用“连减”、“加减混合”、“尾数凑十”等多种方法估算。教师应及时评价。

(3)小结:我们在用估算的知识解决问题时,关键是要把题中的数估成能使自己计算起来变得容易的数,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首先使学生明确:估算的方法有很多种。接着,再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主动去探究、体验不同的估算方法。实践证明:有了前面的体验,学生能想到多种估算方法:估数时不但可以把数估成是与其比较接近的整十数,还可以估成是各位相加得十的数;估数之后不但可以用连加的方法,还可以采用连减、加减混合等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

三、巩固练习

过渡:在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有时并不须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我们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1.基础练习。(课件出示31页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发现本题与以前解决的问题的不同。

(2)明确:求“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进行全班交流,汇报思考过程。

2.对比练习。(课件出示32的第3题。)

小亮每天都要写大字,昨天写了29个,今天要写42个。

(1)两天大约写了()个?

(2)两天写了()个?

引导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交流:哪个问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哪个问题须要算出精确值?

口算解决问题。

3.提升练习。(课件出示“购物搭配”。)

(1)先想一想有几种买法,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引导汇报不同搭配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3)拓展:本题中用90元买49元的上衣和42元裤子够吗? 设计意图: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我把练习设计进行了调整,将练习题3修改为先估“两天大约写了()个”,再算“两天写了()个”。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估算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先估一估,再去计算出精确的得数的思想。

同时,增加了“购物搭配”的习题,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购物问题,使他们了解:有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估算时要“大估”,初步培养学生灵活选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须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其中有的须要计算出准确的得数,也有的不须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进行简单的估算也能作出判断。所以,今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生活需要,动脑筋去选择恰当的方法。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0~101页。[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二 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2)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4.游戏

(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三 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1)让学生看P101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四 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中的简单推理知识,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些问题,阿凡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找出解决的方法。

五下课游戏:(全班分3组,按要求走出教室。)第一组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组跟在第三组的后面。哪组同学先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这教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一 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在这教时中,我采用与教学内容有些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新课,从故事中不仅初步感知推理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对机智人物的喜爱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设计把例题改变成让学生参与演示,小组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把一节比较单调的推理知识变成生机勃勃,许多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运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行推理表达。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练习“说”的能力,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里的一小节内容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出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关键:

二、教学目标

智力目标:使学生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 关键:识别相同加数

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加强直观、演示操作:(课件出示)小朋友游公园,(学生观察看到什么,引出摆小棒图,学生操作摆小棒,观察摆一个图形用几根小棒。计算摆这么多的图形共用多少根小棒? 【二】、探究新知

列出连加算式。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教师板书、讨论: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算式

小组讨论、交流,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见上黑板书写。

1、找出相同加数的个数,学生自己输连加算式加数的个数,用“几个几”的表示方法说给老师听,说给同桌听。

2、写出乘法算式,教师在学生表达清楚“几个几”的基础上引出乘法算式,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乘号的写法。

3、尝试:把

其它几个相同加数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在上述的过程的指导中,对学生的指导由“扶”到“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比较、到口说,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1)横向比较:说3×4表示几个几相加?比较7+7+7和3×7,说一说3×7表示几个几相加?

板书:3:相同加数的个数 4、7:相同加数

(2)纵向比较:比较3×4和3×7,说说乘号前后的数表示什么?(3)综合比较:

这三个加法算式为什么都能写成乘法算式?相机出示不同加数的算式讨论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3+7+7+7+6)(4)乘、加法比较: 乘法与加法比较,哪种方法比较好?好在哪里(乘法不仅读、写比较方便,计算也比较方便)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5、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三】实践运用

1、示秋千图,观察图,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指名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

2、练习九的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出示乘法算式卡片,齐读,分组读,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

4、课件出示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里分别填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四】全课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教师适时小结。

四、教学反思

1、联系实际,设疑导新。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从儿童游乐园引入,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游乐项目。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然后设疑“你们最喜欢坐的玩具上有多少人?”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试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雨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连好的开端。

2、由“扶”到“放”,导学研究。叶圣陶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孩子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手,能放手时就放手。”例1的教学有二个层次,第一是独立摆小棒,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自己最喜欢的图形摆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学生改写自己的加法算式,第三个层次是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交流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概括出乘法的含义,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新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练习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综合练习。通过“游乐园”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动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第二个层次是拓展练习。

4、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前提出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种方法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只是结构中去,同时,增强现实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五、案例研讨

设计特色:该老师本着数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组织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的引导学生摆出各种图形,在动手摆图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算出摆出的图形各用多少根小棒,引出求相同加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去认识同数相加可用简便方法 ——乘法来代替。

不足之处:学生的自主活动未到位,有点走过场,未贯穿“乘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要更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堂气氛欠活跃,语调平铺直叙,欠生动。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

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学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2)汇报:

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

小组2:3+3+3=9,9+9+9+9+9

小组3:15个3相加

小组4:用乘法15×3

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

(3)师出示:15×3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

学生1:真的很简便!

学生2:这个“×”是什么?

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

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

(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

(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写法——乘法。

4、体验运用

(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就有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看谁找得多?

(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5、谈收获:„„

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课后去找找,看谁找得多

二、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

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给学生体验用知识的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我带学生到公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大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的办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节课接近尾声时,让孩子们说一说公园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又得到了发展。整个过程,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是他们自己体验、探讨出来的。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的策略。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3.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个拍手的游戏。老师先拍,你们数一数老师拍了几下。(教师拍手6下,学生跟着老师拍手的节奏齐数)

师:刚才你们数出老师拍手几下?(生:6下)现在请男同学比老师多拍4下,女同学判断男同学拍的是否正确。记住:拍手的时候要边拍边数。

(男同学听老师口令一齐拍手,拍了10下)

师:男同学拍手10下,对吗?(女同学:对!)为什么拍10下就对了?你们是怎样想的?先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再把算式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活动,教师到学生中间倾听、询问并指导)

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

(教师先请几名学生口述思考过程和算式,然后集体共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正确的算式)

师:男同学真能干!能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正确拍手。我们女同学有没有胆量和男同学比试一下?(女同学:有!)老师一开始拍手几下,还记得吗?(生:6下)请女同学比老师少拍3下。先想一想,女同学要拍几下?等会儿,女同学拍手,男同学做裁判。

(女同学听老师口令一齐拍手,拍了3下)

师(故作惊讶):你们怎么才拍了3下?请男同学判断一下,女同学拍的对吗?(男同学:对的!)那么,你们是怎样计算的?能列出算式吗?(生:能!)自己在作业纸上把算式写出来。(学生独立写算式,教师请一位学生板演)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位同学是这样列式计算的,你们同意吗?(学生判断)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你们又是怎样想的呢?(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思考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后,再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有没有错误,如果有错误,教师再个别指导)

师:我们班男同学和女同学的表现都很棒!在刚才的拍手游戏中,我们又学到了新的知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教师边总结边板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说明:在拍手游戏中学习新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思”。拍手游戏简单易行,既便于操作,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更重要的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本练习

师: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游戏规则,我们再来做个拍手游戏,好吗?(生:好!)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跟老师合作做拍手游戏。这一次,我们要互相提出要求,其他同学评判我俩的表现怎样。

(教师请一位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教师先提要求学生拍手,再让学生提要求教师拍手)

师:还有谁愿意和老师结伴做拍手游戏?(学生小手如林)好!既然同学们都愿意和我做拍手游戏,那我就满足大家的要求。前面都是我先拍手,你们根据我拍手的次数按我的要求再拍手,现在请你们先拍手,再提出要求让我来拍,考考我表现如何,好吗?(好的!)那你们可以先商量拍几下。

(学生商量后并齐拍手12下,然后又通过商量,决定让老师比他们少拍4下,教师故意拍了16下)

师:我拍了16下,对吗?(教师话音未落,学生们纷纷说道:“老师,你听错了,你要比我们少拍4下,不是比我们多拍4下。”„„)你们教教我,应该拍几下?

(学生个个积极帮忙,告诉老师应该拍8下)

师:看来,老师还比不过你们,老师就不和你们比了。你们可以同桌两个同学合作,按前面的游戏规则做拍手游戏。

(学生互相结伴做游戏,教师参与并巡视,以便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情况)

【说明:基本练习环节,教师依然借助拍手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复习新知、运用新知。学生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在上课,自己是在学习。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言:“最好的教育是受教育者意识不到自己在接受教育。”那么,最好的教学就是使学生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学习。课堂上,教师先和学生共同做游戏,目的是给同桌学生做游戏起到示范作用。另外,在游戏中,教师有意出错,意在培养学生审题和判断的能力。】

三、拓宽练习

(一)先补充题目中

缺少的问题和条件,再列式解答

1.小白兔拔了25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7个,______________?

2.王帅和阮妹帮助张爷爷浇花,王帅浇了36盆花,____________。阮妹浇了多少盆花?

(第2题要求学生填出不同的条件)

(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例,自己独立编出两道“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的题目,然后前后两人交换解答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分别装有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铅笔的三个纸盒。(三个纸盒的侧面分别贴着一个穿着和盒内铅笔颜色相对应衣服的卡通娃娃,装有红色铅笔的盒子上写着:我有20枝红铅笔;装有黄色铅笔的盒子上写着:我比红铅笔多15枝;装有绿色铅笔的盒子上写着:我比红铅笔少9枝)

师:这3个盒子里分别装着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铅笔,大家先读一读每个铅笔盒上告诉我们的条件,再根据条件想一想、猜一猜,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

下载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第68页“观察物体”例1。教学目标: 1、观察物体,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张集小学 刘昭锋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周城小学马腾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衡山县城西完小 李芳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2(合集五篇)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课题:租船(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67页)教学目标 : 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用9的口诀求商教学案例 城关一小 王艳梅 小学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应用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数学 周萍 2014年9月 二年级上册数学九月份学情分析 开学至今,从教高年级辗转接受低年级二年级的数学。二年级班共31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8人,男生多于女生......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乘法的意义。 2、通过简单的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