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推理》教学案例
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推理》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也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数学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极好的途径。这一数学内容包括”含有两个条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的”,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猜测和实验等活动,感受到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初步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红、黄、蓝星星各一颗(纸星星)、纸条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简单推理
一、激趣引入
、猜神秘嘉宾
2、验证——出示柯南图片
二、新知教学
、2个条
(1)师:现在柯南手里有两颗智慧星,一颗红的和一颗黄的。
出示:左手藏的不是红星星。
你能根据这个信息确定柯南左手和右手分别藏的是什么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尽管小朋友思路不同,但都用上了“不是„„就是„„”这样的词语。
教师小结推理方法:我们在进行简单推理的时候,可以根据提示排除一个确定另一个。
(2)快速抢答,猜一猜
出示:
小兔和小猫在玩捉迷藏,躲在房子后面的不是小猫,就是?
星期天小头爸爸带大头儿子去吃肯德基,不是在白天,就是在?
小明生日了,爸爸妈妈给他买了皮球和小汽车,皮球不是爸爸送的,就是?
2、3个条
师:其实柯南带来的星星里还有秘密呢,想知道吗?
出示:红、黄、蓝星星各是一个数:9、22、30
红:我不是22
黄:我不是22,也不是9
蓝:
师:现在你能确定吗?
独立思考——同桌互相说。
(2)反馈交流:
师:你觉得这里的那条信息能够直接确定一个数?为什么第一句不能马上确定一个数?
师小结推理方法:当我们碰到一些复杂的推理时,可以先找出关键句,然后根据提示排除一些情况,使问题变得简单。
(3)如果黄星星说:我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是3,你会从哪句开始分析。为什么?
3、送儿歌
“我是一名小侦探,根据线索猜得准,能确定的先确定,确定哪个先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
从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反思:这节,陈老师通过两个猜测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很好地掌握了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习有趣味的数学,并让他们及时地学以致用,这正是当前的新程理念。老师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营造了民主、平等的堂氛围,气氛活跃、和谐。有了前面最简单的推理的学习,学生学习例3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解决此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扎实地掌握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为了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多重条的推理。练习的逐渐深入和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案例
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教
学案例
【背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力,逐步落实数学堂与“学习力”相结合的自学为主堂教学模式,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进步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我们二年级数学组于XX年10月开展了全员赛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篇教案集授教师努力及组内教师智慧,较能体现学校的主流教学模式,是一篇优秀的案例。
【教材简析】
本节的内容是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整堂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数字卡片。有关北京景色的、生字词卡。
【前预习】
预习数学书99页,思考以下问题
、用1、2两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
2、用1、2、3这3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可以动手写一写。
3、想一想: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才会不遗漏,不重复。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排列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数学广角乐园,数学广角里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的闯关游戏,敢不敢试一试?(不怕)你们真是勇敢的好孩子。咱们先来创第一关。
(出示: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第一关,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生汇报。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听清要求。
同桌合作,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把摆好的数记录下来,写好马上做好,比比哪桌合作得又好又快。
实际操作,教师巡视。
板演反馈,同时汇报不同的摆法和想法。
无顺序的汇报→正确的汇报→比较方法→学生说方法→师板书→起名称
师:请把你写出的两位数读出来(无序→正确,师板书,),比较一下谁的更全面一些?(提问其他的答案),为什么XX同学没有完全摆对而这名同学却摆得这么准呢?他有什么诀窍吗?(生边回答师边数字板演示,并进行板书)
师:谁能给这个方法起一个名字呢?
谁还有其它的方法要介绍给大家?
象这样因为数字的位置不同而拼组出了不同的两位数,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上就叫排列。
师:大家都采用各种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啊!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顺利过关,进入下一关
2、感知组合
师:同学们,第二关问题是: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
师:大家看,我在和他握手,他也在和我握手,不管我们的位置如何变化只要我们的手不松开我们两个人就是只握了一次手。
那三个人握手到底要握几次?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记录次数,其他三人演示,看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
师: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3次手。
(板书展示握手过程)
3、对比思考——追寻本质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
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交换位置没用。
【反思】
本节体现了两个特色、预设有效问题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关键
“思”源于“问题”,要通过“问题解决”使儿童获得知识、方法、能力及思想上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问题”。因为学生数学思考的形成就是借助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在这节中,在每一个活动之前,教师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感兴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编出几个两位数呢?”、“三个人每两人互相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只有面对这样的好“问题”,学生才能自觉的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解决之中,才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比较,对这些规律的观察、感悟,对所得结论的描述、解释。而这一过程又正是学生形成数学思考的过程。
2、逐步感悟有序思维的必要性
有序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感悟到有序思维的必要性就显得犹为重要了。始,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编出几个两位数,让学生非常自然地、主动地进行猜数,并产生怎样思考才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用1、2、3写(摆)两位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探究新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初步感悟有序的写(摆);交流讨论,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写(摆)的,它好在哪里?等问题,促使学生去观察、去发现,促进了学生对其隐藏着的数学思想的领悟、认识;最后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得到了两种基本的排序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进一步体验到按一定的顺序思考的价值并初步掌握方法。最后,抓住鼓励表扬的握手游戏这一契机,突破教学的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演一演等形式,使他们对其规律进行本质的探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这里,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反思等一系列探索活动,体会到思之要有“据”、思之要有“理”、思之要有“序”,这不仅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更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这节注重了排列组合的有序性,而对排列组合的合理性诠释得还不够到位。还有些堂上的动态生成的资源捕捉利用不够及时到位等等。我想这在以后教学中还应多反思,多注意的。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例一,做一做第一题,练习二十一第一、三题。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 的推理经验。
二、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三、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有条理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四、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游戏: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师: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同学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的两只手拿着两个物品,猜一猜老师左手拿的是什么?右手拿的又是什么?看谁猜的准? 学生乱猜,并指明三位学生猜一猜。师:大家猜什么的都有,那到底是什么?请听老师一个提示:老师的一只手拿的是一块橡皮擦。另一只手拿的是一枚硬币,我们再来猜一猜。生1:左手拿的是橡皮擦,右手拿的是硬币。生2:左手拿的是硬币,右手拿的是橡皮擦。师:这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你们能确定吗? 生:不能 师:请再听老师一个提示:老师右手拿的不是硬币,同学们,你们现在能再确定地猜一猜吗?(请两位学生猜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呢?)生:右手拿的是橡皮擦,左手拿的是硬币。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呢? 生:右手拿的不是硬币,我们可以肯定右手拿的是橡皮擦,左手就是硬币了。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下。教师揭晓答案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猜对了左右手拿的物
品,非常棒!对于刚才的游戏,你们明白了什么呢?(请三位学生说说感想)生:我们猜东西的时候不能乱猜,应该要根据已知的信息,然后动动脑筋,再猜。师:对,同学们回答的真好,这就说明在猜的时候,我们不能漫无目的的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知信息和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我们称作推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板书:推理(并带领学生朗读两遍)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推理,比如说„„
5、这是最简单的推理。认识他们吗?他们都是非常有名的断案高手,他们在破案过程中,根据坏人留下的蛛丝马迹,经过一系列的反复推理,得出结论,最终把坏人绳之以法。柯南在羊村举办了一个推理训练营,你们想去试试吗?
二、教学例1
1、呈现问题、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先出示例1的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和三位小朋友小红、小丽、小刚)师:同学们,我们认真阅读,然后告诉老师,从题目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有三本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学生边说,教师边把提前做好的书名卡片贴在黑板上)生:有三个小朋友,分别是:小红、小丽、小刚。(学生边说,教师边把提前准备的人名卡片贴在黑板上,贴与书名的上面)生:他们三人各拿一本。师: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个信息是什么意思呢? 生:他们三人拿的书都不相同。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三个小朋友都说了什么话?(课件出示小红说的话,小丽说的话)生: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师生活动(拿三本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和请三位小朋友上来)师:小红是女生,我们请一位女同学来当小红,请一位女同学当小丽,请一位男同学当小刚。师: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语文书给小红,还剩下几本书,分别是什么? 生:还剩下两本书,一本是数学书,一本是品德与生活书。师:小红有没有可能拿数学书或者品德与生活书? 生:不可能。师:剩下小丽和小刚有没有可能拿语文书。生:不可能。师:题目中要让我们求什么?(课件出示问题:小丽拿的是什么书?小刚呢?)并请三位学生回到位置。学生齐读出问题。师:很好,那他们到底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同学先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学生活动,汇报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课件播放轻钢琴曲)小组汇报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请五位学生汇报并引导他们说一说过程)学生汇报: 生1: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 就是数学与品德与生活书,小丽又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她肯定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书了,剩下的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生2:用连线的方法(请学生上来边说边连)我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然后根据小红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小红就与语文书连在一起了,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就只能连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书了,小丽又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小丽肯定拿了品德与生活书了,再连上线,最后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再连上线。师:刚才你们发现了这两种方法都很棒,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种新的方法,表格法。一起看大屏幕,一起来说一说。
3、总结并引思 师:孩子们,我们再来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找完数学信息后,部分同学选择了用连线法跟表格的方式来进行整理,这样做可以让我们把信息整理得更加地(清楚、简洁)。板书:整理信息 接下来做什么呢?是的,找到最关键的条件有序地去分析。板书:有序分析 先从哪个条件开始呢? 师:是呀,我们在推理时,能确定的就要先确定。(板书:先确定)师:接下来呢?你是怎样想的? 生:喜羊羊拿了语文书,就剩下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了,而美羊羊又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美羊羊拿的肯定是品德与生活书了 师:是呀,先确定的已经确定了,在剩下的条件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给的条件,能排除的先排除。(板书:排除)师:剩下懒羊羊拿的是什么书?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喜羊羊拿的是语文书,美羊羊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所以懒羊羊拿的就是数学书。师:你确定吗?还要根据哪个条件才能确定? 生:还要根据三只羊各拿一本这个条件。师:是呀,“三只羊各拿一本”这个可是最重要的前提呢!师:那应该怎么说才完整? 生:因为喜羊羊拿的是语文书,美羊羊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三只羊各拿一本书,所以懒羊羊拿的肯定是数学书。师:是啊,不仅要有序地思考,还得全面地思考。(板书:全面思考)师总结:我们在推理时一般要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有序并全面地思考,能确定的先确定,然后在剩下的条件中,能排除的先排除,最后我们就能推出结论了。(板书:推出)刚才同学们很厉害,想了那么多方法。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直接阅读得出结果的,因为可以直接看出来。生2:连线法和表格法,因为可以使我们对推理的过程变得更加清楚明白。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连线法和表格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在以后的推理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自己喜欢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
师:通过刚才的训练,同学们都已经学到了一些推理知识,柯南说想考考你们,你们接受挑战吗?让我们进入下一环节——综合训练。
1、找小狗。第一题:指明学生读题后,认真思考,在教科书上完成,同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呢?用什么方法?并且请一名同学展示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考虑的? 生:用连线法,把三只狗的名称和重量分别写成两行,因为笑笑是最轻的,所以笑笑和5千克连在一起,乐乐比欢欢重,乐乐就与9千克连在一起,剩下的欢欢就与7千克连在一起。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2、猜图形 师:事件二: 师: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生: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他们分别是三种颜色中的一个。师:哪个图形,我们最能先判断出来,为什么? 生:绿色的是圆形,因为绿色露出来的是半圆,下面肯定也是半圆,师:发现的非常好!那红色和黄色能不能判断? 生:不能。师:下面请听老师一个提示:(出示课件:黄色说:我不是三角形。)现在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法写下来。学生展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尽量说出直接阅读后就知道的和连线法,以及表格法)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的。(教师点击课件把信封拿掉,显示结果)师:小朋友真棒!太厉害了!同学们现在跟老师一起用连线法说一说,绿色的是圆形,所以绿色和圆形连在一起,剩下三角形和长方形,黄色的不是三角形,所以是长方形,黄色与长方形连在一起,最后红色就和三角形连在一起。
3、拓展练习(猜密码)师:有一天柯南得到了一个密码箱,同时他也获得一些关于密码的一些信息,看看你们能否成为柯南的小助手。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在柯南的训练营里,你学会了什么?学得开心吗? 师:通过这节课的训练,同学们个个都成为了小侦探。老师还想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你们早就可以当上小侦探的,因为早在一年级的时候,推理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就经常见过,看,数学学习中的数字推理、图形规律推理等等„„推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推理解决更多的问题。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里的一小节内容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出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关键:
二、教学目标
智力目标:使学生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 关键:识别相同加数
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加强直观、演示操作:(课件出示)小朋友游公园,(学生观察看到什么,引出摆小棒图,学生操作摆小棒,观察摆一个图形用几根小棒。计算摆这么多的图形共用多少根小棒? 【二】、探究新知
列出连加算式。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教师板书、讨论: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算式
小组讨论、交流,选取有代表性的意见上黑板书写。
1、找出相同加数的个数,学生自己输连加算式加数的个数,用“几个几”的表示方法说给老师听,说给同桌听。
2、写出乘法算式,教师在学生表达清楚“几个几”的基础上引出乘法算式,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乘号的写法。
3、尝试:把
其它几个相同加数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在上述的过程的指导中,对学生的指导由“扶”到“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比较、到口说,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1)横向比较:说3×4表示几个几相加?比较7+7+7和3×7,说一说3×7表示几个几相加?
板书:3:相同加数的个数 4、7:相同加数
(2)纵向比较:比较3×4和3×7,说说乘号前后的数表示什么?(3)综合比较:
这三个加法算式为什么都能写成乘法算式?相机出示不同加数的算式讨论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3+7+7+7+6)(4)乘、加法比较: 乘法与加法比较,哪种方法比较好?好在哪里(乘法不仅读、写比较方便,计算也比较方便)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5、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三】实践运用
1、示秋千图,观察图,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指名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
2、练习九的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出示乘法算式卡片,齐读,分组读,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
4、课件出示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里分别填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四】全课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教师适时小结。
四、教学反思
1、联系实际,设疑导新。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从儿童游乐园引入,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游乐项目。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然后设疑“你们最喜欢坐的玩具上有多少人?”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试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雨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连好的开端。
2、由“扶”到“放”,导学研究。叶圣陶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孩子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手,能放手时就放手。”例1的教学有二个层次,第一是独立摆小棒,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自己最喜欢的图形摆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学生改写自己的加法算式,第三个层次是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交流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概括出乘法的含义,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新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练习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综合练习。通过“游乐园”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动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第二个层次是拓展练习。
4、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前提出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种方法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只是结构中去,同时,增强现实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五、案例研讨
设计特色:该老师本着数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组织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的引导学生摆出各种图形,在动手摆图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算出摆出的图形各用多少根小棒,引出求相同加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去认识同数相加可用简便方法 ——乘法来代替。
不足之处:学生的自主活动未到位,有点走过场,未贯穿“乘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要更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课堂气氛欠活跃,语调平铺直叙,欠生动。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推理》说课稿
《数学广角——推理》说课稿
沙山子小学
数学组 各位老师:
大家好!下面我就课堂大赛我们组的参赛课二年级下册的《推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数学广角――简单推理”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节课主要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节课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组将整堂课设计成一节猜一猜、做一做的游戏课,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技能: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过程方法: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重点: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数学组采取游戏引入、情境教学与谈话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试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想猜”中领悟
现平时,只要老师抛出“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样一句话,学生们就来劲了,会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急着要猜。可见“猜想”是学生们最乐意解决的问题。这节课引入环节。我就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共分三个层次,先让学生“瞎”猜(即漫无边际地猜),学生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的答案的;然后在我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我的再次提示下,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与本课时内容相关密切,为本课对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在“游戏”中内化 游戏活动是学生的至爱,学生一做起游戏就不知疲倦,十分投入。这节课中,我设计猜礼物、猜动物名字以及猜图形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猜想并叙理从中内化了简单逻辑推理的来拢去脉、前因后果,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三)在“交流”中提升 这节课中,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清信息,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关键的信息推理出某种结论。通过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培养学生进一步有序的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学生讲清思路之后,我又提出能不能用一种简洁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思维过程和结论呢?由此引出连线法,使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的想法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思考的好方法。
(四)在“设计”中深化
用推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问题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设游戏、表演,是对推理知识的深化,进一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思维训练层次提高。
(五)德育渗透与运用新知相结合
师: “下课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最后一个走,听课老师也不能第一个走。那应该谁先离开呢?真棒!跟后面听课的老师也挥挥手说再见吧这一环节既巩固应用了所学新知,又渗透了文明礼貌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