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文化
第八章(医古文职称考试辅导班学员参阅,因PPT不能上传,只能以文档形式)古代文化知识
第一节
记时方法
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主要包括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纪时法)、纪月法、纪年法以及节气、节日等。
一、纪日法
干支的概念:天为干,地为支。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日法:大约产生于殷商时代。从春秋战国开始,干支纪日便成为历代史官纪日的传统方法。
月相纪日:
日序 初一 初三 初七、八 望日前几天 十五、十六 望日后、下弦前 廿二、三 月终 月相定名纪日 朔 朏 上弦 几望 望 既望 下弦 晦
二、纪时法
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暮、昏。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
汉太初以后
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即小时辰之意)。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等分了。
三、纪月法
(一)月名纪月
先秦时期每个月有特定的名称
(二)四季纪月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这种纪月法,常见于序跋。如明•吴昆《医方考•自序》中“皇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冬月” 这里的“孟冬月”即为十月。
(三)月建纪月
月建纪月又称地支纪月,即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纪月。
(四)律吕纪月
律吕是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三正
春秋战国时代有过三种不同的历法制度,即所谓夏历、殷历、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也就是正月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夏历以建寅之月(即现今夏历正月)为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即现今夏历十二月)为正,周历以建子之月(即现今夏历十一月)为正。
太初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此后大约二千年间,基本上都是用的夏正。所以辛亥革命后,对于旧用的历法称为“夏历”,俗称“阴历”、“旧历”,也称为“农历”。
四、纪年法
(一)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
(二)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
(三)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
(四)生肖纪年
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五、节气
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二十四等分,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这二十四个不同的视位置,实际上就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 二十四个段落,包括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以此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
六、节日
春 节
正月初一(今日定为春节自辛亥革命始)
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习俗有扫尘、守岁、放爆竹、贴春联、拜年五种,还盛行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踩高跷、赏冰灯等活动。上 元
正月十五日
这天晚上叫元宵,也叫元夜。唐代以来有观灯的风俗,故又叫灯节。此日张灯结彩,进行猜谜活动,还要吃汤圆、包饺子。上 巳
古为三月上旬巳日,魏晋定为三月三日
旧俗以此日临水洗濯,消除不祥,叫做禊日。后来成为水边饮宴、郊外踏青的节日。清 明
农历三月初
二十四节气中被演变为正式节日的唯一一个。旧时场把寒食延续到清明,故两者很难分辨。有踏青扫墓的习俗。端 午
农历五月初五日
本名端五,也称端阳、重午、午日。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此日举行龙舟竞赛活动,还要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驱邪。七夕(少女节、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日
相传这天晚上是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之夜,家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设酒脯瓜果于庭中,向织女乞求智巧。中 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
此时的月亮最亮最圆,所以是赏月的佳节。有吃月饼的习俗。重 阳
农历九月初九日
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故称重阳,又叫重九。此日“必糕酒登高眺远,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重阳节里放风筝,也是传统活动。除 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俗称大年夜。旧俗除夕终夜不睡,以待天明,谓之守岁。三元
上元:正月十五。
中元:七月十五。
下元:十月十五。少数民族的节日
如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藏族的望果节、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
第二节
年龄称谓
古代医书中,根据人之一生生理的生、长、盛、衰特点,对年龄有一定的称谓,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首就有“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的记载。
古代经书中,常根据人的一生中求学、成家、立业、为官、告退等经历特点,对各种年龄阶段冠以不同的名称。广为人知的有《论语•为政》、《礼记•曲礼上》、《礼记•王制》中对年龄的称谓。在一些诗词文章中,则从男女、婚否、装束、习俗、体态、学识等不同角度,给年龄以代称。
一、出生时期
初度
出生之时。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后称生日。汤饼之期
婴儿出生三日。汤饼犹今之切面。旧俗婴儿出生第三天时要举行庆贺宴会,因备有象征长寿的汤面,故名。又称汤饼筵、汤饼局。
二、幼年时期
周 晬
小儿周岁。旧俗小儿一岁时举行的礼仪,又称晬日、晬盘日。是日以盘盛放纸笔、刀箭、钱币、针线等物,任小儿抓取,由此占其日后的志向和兴趣,谓之试儿,也叫抓周、试晬。孩 提 二三岁。《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又作提孩。免 怀
三岁。《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幼 弱
七岁以下。《周礼•司刺》:“壹赦曰幼弱。” 郑玄注:幼弱,年未满八岁。
三、童年时期
龆 龀 七八岁。龆与龀,均谓儿童换齿,即脱去乳齿,长出恒齿。又称龀龆等。总 角
指童年。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故称。又称总发等。垂 髫
指童年或儿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故称。又称垂发、髫年等。黄 口 指幼童。《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高诱注:“黄口,幼也。”又称黄吻、黄童等。觿(xī 希)年 指童年。《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觿,古代解结的用具,也用为佩饰。
四、少年时期
豆 蔻
称少女十三四岁。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豆蔻,喻处女,言其少而美。豆,也作“荳”。后亦称“豆蔻年华”。志 学
十五岁。《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又称“志学之年”。成 童
通常指十五岁。《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束 发
一般指十五岁前后。古代男孩成童时将头发束成一髻,故称。又称结发、结童等。及 笄
指女子年满十五。笄,即发簪。盘发而用簪插之,称加笄,为女子成年之礼。破 瓜
指女子十六岁。“瓜”字拆开为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故称。又称瓜字。
五、青年时期
弱 冠
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为成人的标志,故称。又称及冠、弱龄等。花 信
女子二十四岁。花信,即“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风应花期,其来有信,故称。江南自小寒至谷雨,计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番风候,凡二十四番。
六、壮年时期
而 立
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又称而立岁、而立之年。有 室
男子三十岁。《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
七、中年时期
不 惑
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又称不惑之年。强 仕
男子四十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又称强仕之年。
八、老年时期
知 命
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又称知命之年。艾
男子五十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又称艾服、艾服之年。知 非
五十岁。语出《淮南子•原道训》:“(遽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又称知非之年。杖 家
五十岁。《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谓柱杖行于家。艾 耆
泛指五六十岁。又称耆艾。《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艾 老
泛指五十岁以上。桓宽《盐铁论•未通》:“五十已上曰艾老,杖于家,不从力役。” 耳 顺
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又称耳顺之年。耆
六十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又称耆年、年耆。杖 乡
六十岁。《礼记•王制》:“六十杖于乡。”谓可柱杖行于乡里。花 甲
六十岁。本指六十甲子,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又称花甲子、花甲周、周甲、花甲之年。元 命
六十一岁。
时重逢生年干支,故称。耆 老
泛指六七十岁。《国语•吴语》韦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又称老耆。耆 耄
泛指六十岁以上。又称耆眊、耆寿、耆耈、耆齿、耆耋、耄耆、眊耆等。从 心
七十岁。《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邢昺疏:“矩,法也。” 老
七十岁。《礼记•曲礼上》:“七十曰老,而传。” 杖 国 七十岁。《礼记•王制》:“七十杖于国。”谓可柱杖行于都邑、国都。古 稀
七十岁。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又称古希、稀年、希年、古稀年、古希年。杖 朝
指八十岁。《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谓八十岁可柱杖出入朝廷。耋(dié迭)八十岁。《诗•秦风•车邻》:“今者不乐。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 髦
泛指八九十岁。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孔颖达疏:“耄者,僻谬也。人或八十而耄,或九十而耄,故并言二时也。” 黄 发
泛指高寿老人。其他称谓尚有:齯齿、鲐背、耈老、黄耈、胡耈、冻梨、皓首、白首、埋年、埋暮、桑榆、垂榆、垂年、垂暮、老寿、耄期等。期 颐
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一说百岁曰期;颐,养也。
第三节
避讳方法 概念:
在封建社会里,凡遇到跟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叫做“避讳”。概况:
避讳大约起源于周代,流行于秦汉,盛行于隋唐,而两宋时期最为严格。直至民国废除帝制,这一旧习才基本废止。
一、避讳的方法
改字
空字
缺笔(一)改字法
概念: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楚→荆。避秦庄襄王子楚之名。(司马迁《史记》)
邦→国。避汉高祖刘邦之名。(班固《汉书》)
(太)渊→(太)泉。避唐高祖李渊之名。(杨上善《太素》)
治(身)→理(身)。避唐高宗李治之名。(刘禹锡《刘宾客文集•鉴药》)
(飧)泄→(飧)洩。避唐太宗李世民“世”之偏旁。(《太素》注文)避嫌名
是指回避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音同或相近的字。这是避讳的严格化和扩大化。如唐高祖祖父名虎,唐修《晋书》称南朝梁•沈约的先人沈浒为沈仲高。
又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宋代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民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即本乎此。
(二)空字法
概念: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囗”、“某”、“讳”来代替,叫做空字法。实例
讳 字
空 字
原
因
李世勣
李勣
避太宗李世民名讳而删去“世”字(《新修本草》)刘裕
刘囗
避宋武帝刘裕之名(《宋书》)
启
(子)某
避汉景帝刘启之名(《史记•孝文本纪》)
扩
(予伯祖)讳
避宋宁宗赵扩之名(《医说•太素之妙》)
(三)缺笔法
概念: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这是产生于唐代的一种方式。
二、避讳的范围
历代因避讳而改变他人姓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等情况屡见不鲜。
(一)避君讳
各个朝代在位的君主必须避讳;已故的君主七世之内也须避讳,叫作避“庙讳”。实例
改姓氏:殷仲堪——商仲堪。避宋太宗赵炅之父赵弘殷之讳(宋本《外台秘要》)
改名字:萧道先——萧景先。避南齐高帝萧道成之名(《南齐书•萧景先传》)
改地名:义兴县——宜兴县。避宋太宗赵光义之名(《宋史》)
改官名:治礼郎——奉礼郎。避唐高宗李治之名(《旧唐书•高宗纪》)实例
改物名:雉——野鸡。避吕后之名(《史记•封禅书》)
改书名:《春秋》——《阳秋》。晋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晋书》)
改干支名:甲乙丙丁——甲乙景丁。避唐高祖之父李昞之名(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改方药名:玄武汤——真武汤。避宋始祖赵玄朗之讳(宋本《伤寒论》)
改常语:京师——京都。避景帝司马师之讳(《晋书》)
(二)避家讳
讳
字
改
字
郭泰、郑泰 →
郭太、郑太
作者范晔的父亲名泰(《后汉书》)
序
→
引、叙、题首
祖父名序(苏轼、苏洵之序文)
三、避讳学的应用
避讳的危害:
① 避讳所用改字、空字、缺笔等方法,造成了古籍文字上的混乱,给后人阅读带来诸多不便。
② 避讳制度也从文化上暴露了封建专制的残暴。
在封建时代,不避讳是要判刑的,明清时期,因犯君讳而引起文字之祸,甚至无辜遭戮的,也不少见。避讳的利用:
由于避讳给我们提供了鲜明的时代标志,因而也可以辅助我们判断史料的时代,确定古籍的真伪,辨别作品作者的年代,揭示文字的讹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 《黄帝内经太素》一书,据该书中只避唐讳而不避隋讳的情况来看,可判定为唐书,作者杨上善为唐人或由隋入唐之人。研究避讳学的著作:
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及《廿二史考异》
近人陈垣《史讳举例》创获最多。
第四节 度量衡制度
概况:我国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称,黄帝设立了度、量、衡、里、亩五个量。《礼记》、《周礼》都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开 始推行严格的度量衡管理制度,并设置了主管的官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发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秦王朝统一的度量衡制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所 沿用,形成了我国计量科学独特的体系。演变:
历代度量衡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即逐渐地由粗糙变成精细,由简单变成复杂,特别是在器量上经历了由小变大的过程。即尺度的演变由短而长,容量的演变由小到大,权衡(重量)的演变由轻而重。
反映在中医药处方中,古方的用药分量,由于历代度量衡的不断迭变,以致实际分量与所用度量衡名称很不一致,同现代相差尤甚。因此我们有必要知道古代度量衡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对其变易情况有所了解,以避免混淆古今计量概念。
一、古代度量衡命名
“度量衡”名称源自《书•舜典》“同律度量衡”,《汉书•律历志》阐明其意,随后历代都沿用这个名称。(一)度
长度单位的名称,上古时都是以人身体的某个部分或某种动作为命名依据的,例如寸、咫、尺、丈、寻、常、仞等都是。在这些名称中,尺是长度的基本单位。经过《汉书•律历志》的整理,分、寸、尺、丈、引,就是所谓五度。都是十进位。
(二)量
量器是封建社会计量农产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计量产生最早,其专用名称有升、斗、斛、豆、区、釜、钟以及溢、掬等。《汉书•律历志》对容量单位作 了系统的整理,命名为龠、合、升、斗、斛五量,一合等于二龠,合以上都是十进(宋以后一斛为五斗)。升是容量的基本单位,斗和斛则为实用单位。
(三)衡
很早以来,铢、两、斤、钧、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汉书•律历志》据此命名为五权。其进位方法颇值一提: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关于使用两以下的钱、分、厘、毫、丝、忽等小单位,有一点须指出,宋元明清之医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而晋唐时一分则为两钱半,二者不同。
二、历代度量衡比较
历代度量衡屡经变迁,古方今用,计量方法差异甚大,因此有必要将历代度量衡与现代标准作一比较。列表从略,可参阅教材。
三、中医药特殊计量
古代医药著作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或模糊的“量”名,现择要列举如次:
方寸匕
古代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钱匕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 散落为度。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2克强;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合1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今一分四厘,合0.6克。古代中药计量
刀圭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大约如梧桐子大小。
一字
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之0.4克。
鸡子黄大
这是对某些药物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作为用药分量的。如《伤寒论》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黄大”。一鸡子黄大略等于40颗梧桐子大,约合9克。
枚
果实记数的单位。随品种不同,亦各有其标准,如大枣十二枚,则可选较大者为一枚之标准。
握、把
部分草本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
束
部分蔓茎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以拳尽量握之,切去其两端超出部分,称为一束。
片
亦为一种约略计量单位。如生姜一片,约计一钱(3克)为准。
盏、杯、碗、盅
为药液(或水、酒)的约略计量单位。通常的容量约合今之150~300毫升。
另外,在古代方书中,或在民间用药时,还有一些模糊的计量名称,如一捻、一撮、一指撮等,无非是言其少,约为几克的分量。
第二篇:古代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1-5文化常识
《烛之武退秦师》 1.《左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5.大夫: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国语》是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3.竖子:对人的蔑称。
4.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5.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6.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7.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5.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6.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7.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优美的汉字》
1.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2.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发。《奇妙的对联》
1.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2.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诗经》两首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离骚》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孔雀东南飞》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作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3.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9.六合:出生年、月、日的干支。又指东、西、南、北、天、地。10.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兰亭集序》
1.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2.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赤壁赋》
1.既望:过了望日(阴历每月十五为望),阴历十六。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游褒禅山记》
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姓氏流源与文化寻根》
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而一般的老百姓只有名,不配有氏。《蜀道难》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琵琶行》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马嵬》
1.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的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
2.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寡人之于国也》
庠序: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劝学》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过秦论》
1.八荒:八方最偏远的地方,也代指天下。2.六合:天地四方。3.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4.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5.陶朱:春秋时越国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回到陶,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富人的代称。6.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7.九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代指中国。8.七庙:天子的宗庙。《师说》
1.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2.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3.传: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②人物传记。《窦娥冤》
1.缥缃:代指书籍。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3.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4.祗候:比较高级的衙役。
5.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6.下官:做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廉颇蔺相如列传》
1.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2.列观:一般的宫殿。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3.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故称。(司空、司徒、司寇、司马)4.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5.汤镬:古代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6.寿、为寿:向人敬酒或献礼。《苏武传》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班固。2.丈人: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3.节: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4.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
5.斥候:侦察兵。6.阏氏:匈奴单于的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7.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
8.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9.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10.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11.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12.上林、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张衡传》 1.《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东汉的历史,作者范晔。
2.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区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附近。3.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4.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5.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6.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7.公府: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公署。
8.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也称“二京”。9.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作“附会”。10.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11.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12.豪右:豪族大户。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13.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归去来兮辞》
1.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滕王阁序》
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2.下榻:在某地住宿。3.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4.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8.投笔:投笔从军。《逍遥游》
1.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望:望日是阴历十五,既望是十六;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4.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5.郎中:尚书省的属官。6.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7.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8.牧:古代称州的长官。【其他重要文化常识】
1.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前者主要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则以拱手示意为主。2.座次: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3.银河:又叫银汉、天汉、星汉、河汉、云汉、星河。
4.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5.五湖: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
6.趋:从长者尊者前面走过,要小步快走,以示敬意,叫“趋”。7.三吴:吴兴郡、吴郡、会稽郡。8.三楚:西楚、东楚、南楚。
9.古人纪年: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干支纪年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得一种纪年方法。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明清两代)的方法。10.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1.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古人纪月:序数纪月和特殊称谓纪月。每季用孟、仲、季区分。用朔(初一)、望
(十五)、晦(月末)等名称标识日期。
13.五更报夜:黄昏甲夜一更19-21 人定乙夜二更 21-23
夜半丙夜三更 23-1 鸡鸣丁夜四更 1-3平日戊夜五更 3-5 14.名:古代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
15.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标志着成人。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释作用,因此又叫“表字”。有的字与名相近相成,也有的相反相成。16.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叫“别号”。
17.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贵族及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品德来定的,带有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8.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19.《周易》把礼仪分为五类:
吉礼:有关祭祀的,包括祭祀自然、神、祖先。凶礼:有关丧葬的,包括凭吊各种天灾人祸。军礼:有关军事活动的。
宾礼:有关外交活动的,包括朝、聘、会、盟等国事活动。
嘉礼:有关个人成长和交往以及王位承袭的,包括冠礼、婚礼、宴饮之礼、养老礼等。
第三篇:古代文化常识
古
代
文
化
常
识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兰亭集序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赤壁赋
1.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4.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6.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游褒禅山记
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林黛玉进贾府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琵琶行
1.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3.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4.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5.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6.贾人:商人。
7.出官:(京官)外调。
8.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9.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0.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1.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辛弃疾词两首
1.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2.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3.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滕王阁序
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3.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4.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8.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科举“秀才”含义不同。
4.郎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5.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6.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7.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8.犬马:臣子自谦。
第四篇: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古代文化常识之年龄
(1)幼年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于是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①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②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③教数:9岁。④外傅:10岁,出外就学。
(2)金钗之年:女子12岁;
(3)舞勺:13岁。豆蔻年华:女子13岁;
(4)15岁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成童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及笄:女子15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5)二八:女子16岁;
(6)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7)花信年华:女子24岁。
(8)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9)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10)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另有,“知天命”也指五十岁。
(11)老年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①花甲(耳顺):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②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③喜寿:77岁;
④耄耋:指80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⑤米寿:88岁;
⑥鲐背:tái,90岁,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⑦白寿:99岁;
⑧期颐:[qī yí]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⑨茶寿:108岁; ⑩上寿:120岁
○11双稀:140岁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谓
尊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①古代对帝王的称呼都是敬称:比如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②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③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④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⑤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⑥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⑦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 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⑧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⑨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⑩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谦称 ①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②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③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④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⑤其他自谦词有: “下”: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 “小”: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老”: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官职调动
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明帝纪》)
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表辞官的词语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以病上书乞身。(《李通传》)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第五篇:古代文化常识 教案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古代文化常识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一、导课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远至日本,近至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彰显着中国古代文化魅力,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的纪年纪时和姓名字号。
二、纪年纪时
(一)、古代纪年方法
1、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如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
练习巩固:2008然后就戊子年,2071年是什么年?(辛卯年)
2、帝王年号纪年法
自汉武帝开始,每个帝王登基,都为自己拟定一个富有一定寓义的年号,每个年号后再配上序数就成了一种纪年的形式。如:乾隆三十九年,开元元年等。所取定的年号大多孕含着吉祥之意,寄托了振兴国运,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如“康熙”就寄托了天下隆盛兴旺之意,再如“光绪”有光明永绪之愿。
(二)、古代纪月的方法
1、序数纪月法
如:如平地二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
《采草药》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用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之前加上一个特定的“建”字,就成了一种纪月的方法。如: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农历十一月)——杜甫《草堂纪事诗》
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农历十月)
——庾信《哀江南赋》
3、时令纪月法
一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每季的三个月按顺序依次加孟、仲、季,就可将一年的十二个月清楚的区别开。如: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农历十月)
(三)、古代纪日法
1、序数纪日法。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归有光《项脊轩志》
2、天干地支纪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姚鼐《登泰山记》
3、月相纪日法。根据月亮的形状,对每月某些较特殊的日子进行称谓。如: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胐(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四)、纪时法
今天我们要想知道几点了,只需看一下表即可,这是科技给了我们方便,古代特别是秦汉以前,无表,但人们也不是完全生活一混沌中,他们也有自己的“计时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的“计时器”都有哪些?
1、天色纪时法,即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对应现在两个小时,具体如下: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2、五更报鼓纪时法,我国古代将一夜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或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如: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孔雀东南飞》
通过对“纪年纪日”的梳理与探究,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入的阅读文言文。
三、姓名字号
今天,我们要称呼一个人,直呼其名即可,可在古代对一个人的称谓却有许多讲究,一不留意,就有可能陷自己于不堪之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都有那些主要称谓。
(一)、称谓名称。
1、直呼姓名
2、称字
3、称号
4、称谥号
5、称书斋名
6、称官名或官地
7、谦称
8、敬称
9、贱称
(二)、姓名
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或长者或有威望的人命名,姓与名结合起来就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定。但古人特别是读书人或有威望有影响力的人,一般不直呼其名,因为直呼某人的姓名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则可直呼其名:
①给某人作传时,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列传》
②自称时,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③表示对某人轻视或蔑视时。
(三)、字
1、字的来历。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亲或长者给取的。古代男子一般在20岁行冠礼,女子一般在15岁行笄礼。成人后,称字是对平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
2、字与名间的关系。字是名的解释或补充,对名有表述和阐明的作用。如:
①文天祥,字宋瑞,“祥”与“瑞”意思相近
②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四)、号
1、自号,一般是作者本人所取,不受家庭行辈的限制,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志趣或抒情的需要自己拟定的,号可谓是文人士大夫自命清高的超俗表现。如六一居士欧阳修,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等。
2、谥号。古代帝王、卿大夫、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的事迹行为和品德评定一个称号以褒善贬恶,这个称号就是“谥”或“谥号”。如陶渊明的谥号为靖节先生, 2 林则徐的谥号为林文忠公,秦桧的谥号为缪丑等。
3、绰号。绰号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一个人和刻画和形容。如春秋时的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皮赎回并担任丞相,时人就称他五羖大夫。将绰号这种艺术发挥到极致的当是施耐庵,《水浒传》180人人人有一个响亮的绰号,这些绰号形象而准确的描摹了各人的性格,特长和生理特点。
(五)、称斋名。根据某人的书房名称呼某人。如聊斋先生蒲松龄,惜抱轩先生姚鼐,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等。
四、作业
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谦称、敬称和贱称,并举出相应的例子。
2、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称谓“讳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表现及原因。
3、,反观现代,你认为直呼父母名字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堕落,写一段能表明你观点的文字。
五、总结
通过对古人称呼的探究,我们明白了,字号等称呼或寄托了亲朋好友殷切的期望,或彰显了崇高的灵魂,或抨击了丑恶的行径,或肯定了不斐的成就,同时也为我们阅读文言文扫除了一些障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