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
浅谈《说文解字》蕴含的古代文化
摘要:
《说文解字》作为文字学史上的一部巨著,它不仅是传统小学经典,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它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通过对其中衣部、羊部、宀部、车部等相关部首字的考释,来阐释我国古代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说文解字 古代文化 部首
汉字是一种具有独特构造方式和结构系统的表意文字。汉族先人在创造汉字之初“据义取象”,他们凭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选取相对应的物象从而“具象显意”。汉字这种表意文字揭示了汉民族观察世界、探索世界的成果,记录了汉民族历史演进的过程。《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系统解析字形、分析字义、辨别声读的字典。许慎通过“据形释义”之法为我们探究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面,我就《说文解字》的几个部首例字来阐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很早就把衣着作为民生之本。《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释名·释衣服》:“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可见服饰首先源于避寒暑、避形体,其次是遮羞,后来才有了表达身份地位、礼仪文化以及美饰作用等。我们从《说文》“衣”字“上衣下裳”这种服饰体制还可以看出中国人自古就以“含蓄、严谨、宽大、庄重”的服饰风格为美。孔子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家的“温柔敦厚”这些人生观都可以从《说文》“衣”部的一些字里反映出来。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食美”的概念。《说文·羊部》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我们在历代文献中也可发现,“羊”字本身就具有“美”、“善”义。早在甲骨文时期,“羊”字就从表示美食义延伸到了表示其他事物的美、善义上。在汉代,“羊”常用于吉祥义。出土的西汉铜洗纹饰“吉祥”就写作“吉羊”。“羊”还可表示一般意义的美、善义。诸多古代文献记载都认为:羊象征吉祥、幸福、美好,这是先民们向往和追求的物化表现,它折射出中国古代先民的社会心态。
房屋不仅能遮蔽风雨,还能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安全保障。在古代,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一个能够遮蔽风雨、生火取暖的地方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人们基本的生存依托,同时也是人们的精神依托。如:《说文·宀部》:“安,静也。从女在宀下。”安表示女性在屋里,本义是安宁。居室里有了女性,能让人感到平静和妥善,男耕女织的生活才是最美满的生活。这是古人用心理直观感受来造字的典型例子。透过对《说文》有关房宇的字词意义的说解,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对宽敞、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商周时期,用于行路、狩猎和作战的车一般是用马牵引的。因此,在先秦文献中经常车、马连用。《说文·车部》:“车,舆轮之总名。舆,车舆也。”古人也很讲究马身上的装饰。马饰与驾驭用的马具不可分,多数就是在马具上加上金属或玉石的饰片,并绘制相应的花纹或图案。《说文·革部》:“勒,马头络衔也。”勒是马头上用以系着马嚼子的皮带。由此可见,古人车饰以文采为美,“文采'的本义是“有色彩的花纹”。这些花纹、图案都来自上古人的生活感观意象。《说文解字》中对“女”部字的考释,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的婚姻习俗,而这些女部字也深深地折射出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说文·女部》:“媒,谋也,谋和二姓。”媒是男方派出媒人来谋和男女双方结合的一种方式。此词反映了男方处于攻势,一种主动的姿态。《说文·女部》:“妁,酌也,斟酌二姓也。”斟酌两个不同姓氏的男女可否结合。这是反映女方的一个词语,即由男方派媒人来考察双方能否结合,反映了女子处于一种守势。媒、妁二字很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男子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而女子在婚姻中的地位则是被动又劣势。
“仁、义、智、勇、洁”这五种品德,都是古人努力追求并大力称道的,同时古人认为玉集五种品德于一体,将之比成人间美德的化身。事实上,玉自从远古被华夏先人发现就深受国人的珍爱,古人认为玉具有仁、义、智、勇、洁的君子美德,所以以玉比德、敦品励行。《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忮),洁之方也。象三玉之连,︱其贯也。”玉成为君子的一种身份象征和明志之物,所谓“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言贤者德音,如金如玉”都是歌颂玉的温润,寓意君子的美德,是故“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而影响最大的方块文字。这种文字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它的结构,更在于它的文化意义。每一个汉字的形与义都藏着故事,含着学问,蕴着历史还洋溢着艺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说文解字》很好的揭示了其中的奥秘,是我国语言史上的不朽之作。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许嘉璐,《说文解字通论》序[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第二篇:白鹿原的文化蕴含
白鹿原的文化蕴涵
** 指导教师*** 院校******
摘 要:《白鹿原》从文化角度塑造了一群人物,写出了一段人的历史。它通过白鹿村族长白嘉轩与关中大儒朱先生这两个人物赞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但与此同时,作者陈忠实也看到了新时代下旧文化的生存困境。他如实的描写了新文化对于旧文化的瓦解与改造,客观的为读者再现了从清末到建国这近半个世纪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并用文化从思想精神层面将这段历史演绎的更加真实、深刻、意蕴丰厚。
关键词:文化、儒文化、家族文化、信仰文化、新文化、代替
White deer villiage of cultural implication
学生:*** 指导教师:*****
******
Abstract: “White deer villiage”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created a group of characters, write a long history.It is through the white hart village chiefs with BaiJiaXuan guanzhong intellectuals like Mr.Chu these two figures prais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the Confucian culture.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Chen zhongshi also saw the new age old culture under the existence dilemma.He described the new facts about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old culture, objective and reform of qing dynasty for readers to reproduced the founding from the nearly half a centu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the ideological spiritual culture of this period of history deductive more real, profoundly, implication rich.Key words: Culture, Confucianism culture, family culture, beliefs, cultures, new culture, instead
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在九十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高峰的出现便是由于陈忠实的长篇《白鹿原》的问世。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便吸引了众多评论家关注的目光,大家各执己见,品评不一。不过大多数的评论者都给出了肯定与赞美的言辞,有的甚至称《白鹿原》“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1】。读《白鹿原》,我的感受可以用岑参的一句诗来概括: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这种感觉来自于书中那厚重沉郁而又古拙朴实的文化意蕴。是的,《白鹿原》的故事结构并不复杂,它所截取的社会历史背景于我们也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若就仅聚拢生活的手段,概括生活的基本方式而言,《白鹿原》也并无多少标新立异之处。”【 2】然而,虽然只是普通的方式,但是陈忠实用这种方式概括与翻新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民族文化底蕴,这就使这部小说具有了其他作品无法企及的史诗韵味。
《白鹿原》的扉页上是巴尔扎克的—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部小说记录了自清末民初至解放前夕中国西北的一个小村庄的历史,可以视为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小说以白鹿原为舞台,以白、鹿两大家族三代人的人生历程为主线,用大开大阖、大起大落的艺术笔法描述了近半个世纪关中农民的命运史,广泛而深刻地勾画出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长卷。陈忠实没有像其他的作家那样过多的专注于故事的叙述与结构的安排,而是在选择了从政治斗争与民族生存的视角来关照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这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运动的同时,选择了从文化视角——独到而深刻的挖掘观众农民的文化心理积淀,以阐述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他说“在缓慢的历史演进中, 封建思想、封建文化、封建道德衍化成为乡约族规家法民俗、渗透到每一个乡村、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家族、渗透进一代又一代平民的血液, 形成这一方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3 ]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结构”使得 “所有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 都是这个民族从兴衰走向复兴复壮过程中的必然。”[4]这种从文化出发、以文化为基石的对民族历史的探索与发掘正是这部作品的优秀之处。
《白鹿原》对中国文化的反映是全面而丰富的,它将中国传统文化结构放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去反映和表现, 并加以深刻而细致的剖析,这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截然不同的。它对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家族文化与信仰文化都进行了细致的展示与描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与此同时,《白鹿原》也客观的展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遭遇的危机与困境,真实的描述了新文化对于旧文化的解构与重塑,将一个民族的历史通过各种文化的冲突争斗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探讨。
一、儒家文化
金春峰先生说,“《白鹿原》精心塑造的两个高大形象——白嘉轩和朱先生,可以说不是社会典型,而是文化典型;不是社会人物,而是文化人物。” [5]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陈忠实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仍然是紧紧围绕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只是他对典型性格的刻画有着独特的追求,他更侧重于刻画的是典型人物的文化人格。《白鹿原》中白嘉轩与朱先生二人的人格无疑代表着传统文化人格,这二人身上闪现的无疑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仁义”是儒文化的核心,也是《白鹿原》中儒文化表现的重点。县令亲置在祠堂院里的石碑上的“仁义白鹿村” 即昭示着白鹿原上的精神核心就是“仁义”。白嘉轩请来的关中大儒徐先生在隆重的学堂开馆典礼上只说了一句话作为答辞,“我到白鹿村来只想教好俩字就尽职尽心了,就是院子里石碑上刻的„仁义白鹿村‟里的„仁义‟俩字”。【6】而朱先生制定的《乡约》也是为了使村民们更好的按照儒家道德规范做事,心怀“仁义”,和气做人。
在这个“仁义”之原上,将“仁义”二字奉行的最好的当属村长白嘉轩了。白家几代单传,到了白嘉轩,在经历过六房短命妻子之后,终于,第七房仙草为他诞下了两儿一女,特别是小女儿白灵尤其招人疼爱,为了女儿能平安的长大,白嘉轩为女儿认了个“干大”,这个在白嘉轩看来能庇佑女儿成长的,不是村里有钱有权,或德高望重的人,而恰恰是他们家的长工——鹿三。白嘉轩不仅让女儿认鹿三为“干大”,自己更将鹿三视为兄弟,“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我吃稠的你吃稠的,我吃稀的你也吃稀的;万一有一天断顿了揭不开锅了,咋弟兄们出门要饭搭个伙结个伴儿——”[《白鹿原》p263]。在鹿三经历过小娥的鬼魂附体而精神衰退,日渐老去的时候,白嘉轩不仅没有丝毫嫌弃,更是嘱咐自己的两个儿子“你三伯能做啥活想做啥活儿由他做一点,他不想做啥活儿哪怕啥活儿都不做,你们谁也不许指拨他,更不许弹嫌他,拿斜眼瞅他粗嗓子吼他都不准许!”[《白鹿原》p 402]他以自己的道德准则严厉的教育着下一代,正因如此,“仁义”的儒家文化才能在白鹿原上代代相传。
如果说白嘉轩对长工鹿三的照顾只是小仁小义,那么他对伤害过自己,甚至一直与自己为敌的人的态度与行为应该称得上是大仁大义了。黑娃与白孝文、白孝武年纪相仿,在孝文孝武进学堂读书的时候,白嘉轩主动担负了黑娃的学费,并准备好了纸墨笔研送他进学堂。而黑娃不仅不感激白嘉轩,反而一直觉得他的“腰杆儿挺得太硬太直”[《白鹿原》p236]。后来,黑娃当了土匪,不仅抢劫了白家,更在白嘉轩的腰间狠狠地捅了一棍,使白嘉轩“挺直如椽的腰杆儿佝偻下去,从尾骨那儿折成一个九十度的弯角”,“和人说话的时候就仰起脸来,活像一只狗的形体”。[《白鹿原》p 241]即便如此,白嘉轩并没有记恨黑娃,反而不顾众人的反对在黑娃被捕后为他四处奔走求情,这使得一向很少称赞人的朱先生也“以少有的激情赞扬他”:“但是你有这心肠这肚量这德行,你跟白鹿原一样宽广深厚永存不死!”[《白鹿原》p 421]也正是这种“以德报怨”的仁义行为感动了黑娃,使黑娃最终跪拜在了祠堂里。
对于一直与自己作对,甚至毁了自己精心培育的接班人——白孝文,辱没了白家,给自己带来致命的精神打击的鹿子霖,白嘉轩也宅心仁厚的宽恕了他,并本着一颗“仁义”的心帮助了他。在鹿子霖因为党派纷争的政治原因被关押进县监狱之后,这无疑是白嘉轩可以光明正大的笑傲鹿子霖身败名裂的最佳时机。然而,白嘉轩对于这个一直与自己作对,险些毁了自己家族的人,不仅没有幸灾乐祸、冷嘲热讽,反而尽心尽力地营救他。他要在白鹿村乃至白鹿原上树立一种精神,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真正的人是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待人律己的。这种所谓的“真正的人”正是传统儒家文化熏陶浸染的“仁义”之人。
如果说白嘉轩是白鹿原上“仁义”的实践者,是儒文化的躬行者。那么白鹿原上的另一位称之为“大儒”的朱先生,则是“仁义”的化身,是儒文化的精神领袖。他一生坚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准则,坚决奉行“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强人格操守,以“民为贵”的民本思想为其思想核心。朱先生几十年坚守着晨诵的习惯,即使皇帝来了,也不能更改,所以早上到访的张总督的手下只能“等着!”,因为“先生在晨诵”。这里面有着读书人的自尊与坚守。朱先生确乎继承着中国士大夫中独善其身,淡泊退藏的一脉,以致朝廷每每下文供职,却终究无果。他始终与政治严格保持距离,绝仕进,弃功名,优游山水,著书立说,编撰县志。以一个平民贤儒的身份安稳的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式的清淡生活。而一但事关民生疾苦,他又肯挺身而出,只身赴敌营说服方巡抚,免除百姓战患之苦;为禁绝烟土,毫不顾忌亲友之情,毅然决然;赈济灾民,不仅严守赈灾款项的用途,杜绝私自克扣,并与灾民同食共饮;听闻日寇来犯,投笔从戎,誓死保家卫国,护卫人民……这些都突出表现了他的民本思想。他制定《乡约》作为白鹿村人的精神准则,纯洁乡风,礼教乡民;他在一小块宣纸上写下稀稀朗朗几行娃娃体毛笔字教会了白嘉轩“仁义”做人,漂亮的平息了李寡妇卖地事件,并使渍水县令大为感动,亲批“仁义白鹿村”,“从此白鹿村也被人称为仁义庄”[《白鹿原》p 49]。他的逝世被称为“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并且“世上再也出不了这样好的先生了”。[《白鹿原》p537]大家在朱先生死后一遍一遍咀嚼他的生平事迹,发现“这个人的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奇事逸闻,全都是与人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己的事来”[《白鹿原》p 538]。儒家的民本思想在朱先生的身上表现到了极致,所以,他不像是一个平凡的人了,他是一个神人,儒文化渗透进他的身体,铸就了他活生生的历史存在和血肉生命,使他成为了一个文化化的人。
作品中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他的身上闪现的也是儒文化的光辉,他就是鹿三。作为白家的长工,鹿三尽职尽忠的工作了一辈子,白秉德在世时,他听命于白老汉,白秉德死后,他便顺其自然的效忠于白嘉轩。鹿三不仅自己为白家干活竭尽所能,不偷懒、不抱怨,还教育黑娃和兔娃要感激白家,努力为白家干活。鹿三的文化选择,用马斯洛的生存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是很合适的。他并非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儒文化,正是白家基本满足了他的生存需要,而且给了他足够的尊重,才使他把在白家做一个好长工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鹿三所体现的儒家文化核心便是“忠义”二字。
二、家族文化
“新儒家”的领袖梁濑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写道:“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之一种表现”。[7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家国一体”,家就是国的一个缩影。家族制度在我国根深蒂固,有如国家基础,重在写家族,也就深入到了宗法社会的细胞。《白鹿原》就通过族长白嘉轩这个大家庭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文化。
“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写在小说开篇的这句话并不是作者随便拿来调侃的楔子,它暗藏的是一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家族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白秉德老汉临死前对儿子的嘱托不是好好管理家业,光耀门楣,而是赶紧娶媳妇,“哪怕卖牛卖马卖地卖房卖光卖净……”“绝了后才是大逆不孝”[《白鹿原》p 7]。因此白家顾不得三年守孝不许婚嫁的古***俗,不顾邻里乡亲的非议,在白秉德下葬两个月后即为白嘉轩娶来了第五房女人。但是没过多久,这个女人也死了,白赵氏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对白嘉轩说,“死了五个我准备给你再娶五个。家产花光了值得,比没儿没女断了香火给旁人占去心甘”[《白鹿原》p 10]。两位老人宁愿倾家荡产,甘愿弃中国农村很重视的丧葬传统礼仪于不顾,这种强大的家族观念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严守家族的思想教育下,白嘉轩自然而然的继承祖训,听命于父母,严格按照白家的家训家教行事为人。
白家门楼上挂着“耕读传家”四个大字,这是中国古代农民持家立业的基本理论,身为一家之长的白嘉轩也严格奉行着这个古训。为了得到鹿家的那块“宝地”,他借口父亲托梦诓骗冷先生,不惜在鹿子霖面前装出楚楚可怜的不孝子样……总之,他想尽了办法,耍尽了心机,甚至瞒骗母亲,终于得到了那块地,并也以那块地为起源而使白家重新兴旺起来。对一块耕地都如此重视的白嘉轩对于子女的读书问题更是关心备至。为了方便子女受教育,白嘉轩亲自请来了教书先生,在白鹿村办起了学堂,不仅让自己的子女入学,更是鼓励村上所有适龄儿童进入学堂,接受教育,甚至将女儿也送入了学堂。由此可见,“耕读传家”的家族意识在白嘉轩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白嘉轩把自己所有的心思与精力都放在了家、家族上,而对于家族以外的事,他则是一副不闻不问的样子。白嘉轩在家庭出现人财两旺的局面后便倡导、主持翻修白鹿祠堂。之后他总是把祭祖、拜祖当作十分重要、严肃的事情。此外还有诸如满月、认干亲、婚礼、拜亲人、拜祖宗、治丧、修墓、迁坟等礼俗。这些所有的礼仪都是用以调节家族成员间的关系的,形成了外化的家庭伦理秩序。这样,这些礼俗在白嘉轩的悉心经营之下就成了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形成了有形的家族文化。
白嘉轩的妻子仙草也是家族文化的一个典范人物,她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仙草嫁到白家后,严守着中国传统女子所应遵守的行为道德标准——三从四德,尽心侍奉婆婆,为白家生儿育女,主动操持家务,含辛茹苦而又默默无闻地尽着一个女人的本分。在仙草的思想里,夫就是天,夫家这个小天地便是她的社会,她所有的思考、语言、行动都围绕着这个家,白家的四合院是她婚后生活的全部空间,而这个范围以外的人和事,都与她无关。由此可见,仙草是白家这个大家庭中又一个以家为中心的人物,是一个贤惠的农家妇女,所以在她的身上体现出的只能是深厚的家族文化的影响。
三、信仰文化
小说《白鹿原》中的信仰文化主要体现为民间信仰。所谓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个不可分开的体系。白鹿是贯穿在《白鹿原》这部小说中的一个中心意象,它作为一个被赋予了美和善等终极意义的象征,很美丽很活跃地闪动在小说里。“一只雪白的神鹿,柔若无骨,欢欢蹦蹦,舞之蹈之,从南山飘逸而出,在开阔的原野上恣意嬉戏”[《白鹿原》p 23]。白鹿在小说中是平静、安宁、祥和、幸福、美好的象征,它在白鹿原人的传说中,是能祛苦禳灾除害兴利的。白鹿“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疫疠廓清,毒虫灭绝,万家康乐”[《白鹿原》p 23]。但对于白鹿的信仰,在不同的白鹿原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意义。在白嘉轩看来,“白鹿已溶进高原,千百年后的今天已经化作一只精灵显现了,而且是有意把这个吉兆显现给他白嘉轩的”[《白鹿原》p 24],于是他便费尽心机,精心谋划,“迅猛而果敢”地将那块显现白鹿精灵的属于鹿子霖的漫坡地搞到了手,做了白家的祖坟,他希望借着白鹿的祥瑞,为白家消灾避难,使自己家运亨通。尽管白嘉轩的家庭及家族秩序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摇动着白鹿原的政治斗争、自然灾害和神秘力量毁坏了、瓦解了,“白鹿”除了在梦境中告诉他心爱的女儿的惨死,并未使他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白嘉轩仍然把家里曾出现的人财两旺的局面“完全归结于迁坟”[《白鹿原》p 45]。直到最后当他看到坐在台上的做了县长的儿子白孝文时,竟“忽然想起在那个大雪的早晨发现漫坡地精灵的情景” [《白鹿原》p 572],由此可见,白嘉轩自始至终都相信白鹿作为一种神秘的力量改变着他的生活。而在白嘉轩的女儿白灵的心目中,白鹿则是一种神圣和理想的象征。起初当她在教会女子学校听到上帝的名字,“就同时想起了白鹿。上帝其实就是白鹿,奶奶的白鹿”[《白鹿原》p 348],在这里鹿是神圣的象征;后来当她的革命同志鹿兆鹏问她“这会儿想什么”的时候,她说:“我想到奶奶讲下的白鹿。咱们原上的那只白鹿。我想共产主义就是那只白鹿?”这时,白鹿在白灵的心目中已变成理想的象征了。只是最后白灵所信仰的白鹿却又成了白灵的替身,一起消失在了白嘉轩的梦里。
如果说“白鹿”只是白鹿原人独特的信仰的话,那么《白鹿原》中所描写的另一信仰文化——求神祈雨,便是带有普遍性质的中国农民的信仰了。以土地为生的白鹿原人在连续几月干旱无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决定按照习俗向神求告取水。求神的仪式是复杂而又严肃的。首先是在关帝庙由关羽关老爷“亲自挑选”带领大众祈雨的人选,即在关庙前用火炉烘烧三只铁铧和几只钢钎儿,之后村里的男人扮成马角去接烧成金黄色的铁铧,能接得住的便是关帝选中的祈雨人。这个人在被选中之后要用一根烧红了的钢钎穿通自己的左右腮,接着就会有人把两只小环套住穿通两腮的钢钎,做成骡马一样的套口。在这次祈雨中,白嘉轩就是被选中的马角,在他当马角准备去接铁铧的时候,他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就发生了奇怪的变化:“嗅不出任何气味”,“锣鼓家伙的喧嚣充耳不闻……大殿里变得异常清净”,“脑子里一片空白”,[《白鹿原》p259]俨然一副神灵附体的模样。出了关帝庙,众人抬着白嘉轩走向黑龙潭。到达目的地后,白嘉轩一步一拜一个长揖一个响头的一直磕进铁庙,点蜡烧香焚表。之后带领众人从潭中取水,每户一升。最后将贡品抛入潭中。整个仪式刚结束,白嘉轩便扑倒在地不省人事,而当他醒来后却“似乎刚刚从西海龙王那里回来而不晓尘世发生过什么”[《白鹿原》p 261]。小说中的这段信仰礼仪描写既符合一般村人的求神的仪式,又添加了些许的神话色彩,仿佛虚幻,却又很真实。唯一遗憾的是,虽然是老族长亲自出马,带众祈雨,雨却仍然没有被求来。
四、新文化 《白鹿原》虽然是一次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但其中也融入了许多新文化的因素,展现着这两种文化的冲突、反叛、融合与消解。小说中青年一代的白灵、田小娥、黑娃、鹿兆鹏身上便自觉或不自觉地闪现着五四以后新文化的光彩。白灵是小说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新时代女性,虽然她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新时代的内涵,但与传统女性相比,她的身上已经闪现出了新女性的影子。白灵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便不是身为传统农家妇女典范的母亲的言传身教,而是与哥哥们一样,进入学堂,接受传统的私塾教学。然而,她比哥哥们更加幸运,因为在进入私塾不久,革命便爆发了,在旧式的学堂教育已经无法延续的时候,已经进入新式学校的表姐一家适时的为她接受新教育提供了条件。进入新学校的白灵在战乱中毫不避讳的与许多青年男女一起“抬死人”,帮助革命军清理战场,为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清扫赃物。面对找到表姐家来的气得眼睛红肿的父亲,白灵依然我行我素,没有被父亲的一巴掌吓到,也没有因为家里奶奶和母亲的担心而放弃学校派下的革命工作。甚至当父亲为了不让她回城继续那些“疯疯癫癫”的活动而将她锁在家里时,她就独自在屋里“大声演讲大声歌唱”,她要“冲一冲”白嘉轩“那封建脑瓜子”。[《白鹿原》p174]不仅如此,在绝大多数白鹿村人信奉子女婚姻当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王村婆家已经托媒人来定下了日子的时候,白灵不管不顾这些旧时礼仪,偷偷从家里跑掉了,并且瞒着父母与鹿兆海私定了终身。后来。当发现鹿兆海与自己革命信仰相背离,各自的政治信念都无法为对方改变,两人的感情也因之出现危机的时候,她遇到了鹿兆鹏。在她发现自己对鹿兆鹏的感情由崇拜变为爱恋时,她又再一次冲破封建樊笼,与和自己信念相同、志趣相投的鹿兆鹏真心相爱了。白灵是敢作敢为的,是率性自由的,是不受封建传统思想束缚的新青年。只是,这样一个勇于投身革命的共产党人的结局却是在后来的清党肃反运动中被活埋了。
如果说白灵的对自由、解放、革命的追求与对传统的反叛是直接的、赤裸裸的抗争,那么鹿兆鹏的对于封建婚姻的反抗则是默默的、无声的心理的叛逆。鹿兆鹏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便由父母之命娶回了冷先生的女儿,但是他对她却没有一点感情,新婚之夜的一次初试成了兆鹏媳妇对于自己夫妻生活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遗憾。鹿兆鹏追求自由恋爱,所以当黑娃带回别人的小妾而被全村人不耻时,他却称赞黑娃“是白鹿村头一个冲破封建枷锁实行婚姻自主的人”[《白鹿原》p 146],是他在白鹿村唯一佩服的一个人。而他自己却由于父亲,以及父亲的父亲的巨大压力而无法自主的选择自己的爱人。但是他又不甘屈服,他始终在心里无声的反抗着,这种不彻底的抗争不仅给他自己带来了痛苦,更是毁了他媳妇的一生。后来,在他终于鼓起勇气冲破那个一直囚困着他的婚姻枷锁而走向自由时,他的所谓的自由恋爱却是抢走了自己的亲弟弟——鹿兆海心爱的女人。白灵与鹿兆鹏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反叛,或彻底或不彻底,但都是自觉的,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他们对于新文化的展现;而田小娥与黑娃的叛逆,与传统文化的格格不入,则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五四新文化中提倡的自由解放思想的不自觉萌发。
田小娥,一个穷秀才的面容姣好的女子,却因为家贫而被迫嫁给了一个七十多岁的武举人,按年龄,武举人都可以当她爷爷了,而且,她在武举人那里纯然只是一个性虐待的工具。由于她的这种不幸遭遇,她一开始就是这个传统文化世界里的叛逆者。生存的强烈欲望使她的这种叛逆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她没有接受新文化的熏陶,没有表达自己反抗的其他办法,她叛逆的唯一武器和手段就是用情欲冲乱封建的伦理秩序和道德的堤坎。她身为秀才的小妾却主动勾引黑娃;黑娃走后,为了生活下去,她又不顾伦理道德与“大大”鹿子霖勾搭在了一起;她为了复仇用性将白孝文拉下水,后来却又不管不顾地疯狂爱上了原本妻儿同乐的孝文;她死后化为飞蛾为原上带来了瘟疫,她的阴魂附体一遍遍申诉着自己的反抗……然而,终于因为她对自己所处的文化世界缺乏了解,她的这种盲目的反抗,只能在本能的意义上抗争,最终没有摆脱悲剧的命运。虽然如此,田小娥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抗争并非完全无意义,她的行为反映了中国社会底层农民的觉醒,是新文化普及道路上的一剂催化剂。
黑娃是《白鹿原》中又一个充满叛逆色彩的文化人物。黑娃是鹿三的儿子,白嘉轩对他一直是仁爱有加,为他买笔买纸,供他上学读书,然而在黑娃的眼里,白嘉轩却一直是“腰挺得太直”,让他一看就不舒服。对于儿时玩伴鹿兆鹏特意省下来带给自己吃的精贵小点心,黑娃却一咬牙扔到了草丛里;在后来自己拥有了一口袋鹿兆鹏曾给过自己的冰糖时,他甚至毫不犹豫的在上面撒了一泡尿。黑娃的这些叛逆行为并不是表达一种简单的玩世不恭的叛逆心态,而是对于自己作为一个长工的儿子的被压迫被奴役的的社会地位的反叛。这是新文化中追求平等民主的思想意识的萌启。但是可惜的是他与田小娥一样,不懂得该如何实现这种反抗。所以他只是坚决的娶回了被人称为“破鞋”的小娥,在走投无路时上山做了土匪,在打劫白家时捅断了他从小就痛恨的白嘉轩的“太直”的腰……他的所作所为让白鹿原上的人们既恨他又怕他,既瞧不起他,又接受他。在经历过了一系列的风风雨雨、革命与反革命之后,黑娃最终的归宿却是跪倒在了白嘉轩的祠堂里,满含热泪地说着“黑娃知罪了”,并自称为“不孝男”,立志要“洗心革面学为好人”。[《白鹿原》p 495]这样一个勇敢叛逆、无所畏惧、坚硬刚强、一直与传统文化水火不容的汉子,最后,还是回归了传统。这样,新文化的火光在黑娃身上还没有被点亮,便已熄灭了。
在《白鹿原》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并以心理的围墙保护着它,以心灵的砖塔镇压着非儒家文化的成分。儒家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几千多年的传承延续,是活生生的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从发起至今日从未出现过断层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由孔孟所奠定的伦理道德今后还要延续。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思想影响力永远不会消失,这也正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之所在。【8】白嘉轩、朱先生、鹿
三、仙草……等人的生存历程展示的种种属于传统道德范畴的精神内涵无疑是中华民族生命有机体中的血脉。它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它在整个民族生存史上的影响将会更深刻、更广泛。作者陈忠实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小说塑造了白嘉轩与朱先生这两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充分赞扬了仁义、正直、诚实等美好的传统文化精髓,展现了中国历时悠久的传统文化。陈忠实在《白鹿原》中从民族历史的曲折里去反思发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肯定因素,其目的就在于指出我们民族振兴的今天这些合理内核仍具有内在的强大活力, 应该成为我们迈向现代化的可贵历史财富。但与此同时,作品中也充分反映了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现实状况。鹿子霖、白孝文等人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劣质因素,形成了对儒家文化理所当然的内部解构。黑娃、田小娥等人在遭遇到外界族人的各种歧视和压迫后,通过革命或非革命、暴力或非暴力的方式报复社会。这种抗争也对儒家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祠堂被砸,“仁义白鹿村”石碑、“乡约”石刻被砸毁;白嘉轩“挺得又直又硬的腰”被打折;白鹿原人知道小娥死因后心情颇为复杂的“大为感慨”;当得知村里的瘟疫是由小娥带来时,不顾小娥是个被传统文化遗弃的“破鞋”,主动请命要为小娥修庙,供奉拜祭……而白灵、鹿兆鹏的反抗则不同于黑娃、田小娥等人来自生命本能的抗争,他们反抗的范围也不仅限于自己熟知的白鹿原,而是将整个不合理的社会作为自己斗争的对象。白灵、鹿兆鹏等是由“五四”新文化催生的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代青年,他们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冲击力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就连传统文化的代表者——白嘉轩和朱先生,他们的传统文化观也在现实中不断地遭受阻碍,传家济世的理想每每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碰壁:仁义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和白嘉轩倾其全力培育出来的原本甚为优秀的族长继承人白孝文,都成了“不肖子”;“仁义白鹿原”本应该是充满“仁义”的桃花源式的儒家理想社会,但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使乡约苍白无力,社会满目疮痍。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朱先生和白嘉轩均是强有力的个体,【9】但随着儒家文化作用力的一步步衰减,他们的威力也一天天受到时代的挑战。老族长白嘉轩最终变得无奈而超然,曾经被白赵氏称作才子被白鹿原人奉为神灵的朱先生后来被讥讽为书呆子,而鹿兆鹏、白孝文、鹿兆海、白
灵等代表着新文化及现代政治的力量,则无论在原上还是在原外都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白嘉轩与朱先这两个在《白鹿原》中被精心塑造的高大形象的悲剧性的结局,象征了在现代历史变革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的不可避免地衰落。对历史演进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作家的认识是清醒的,也是“力图肯定的”。[1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造、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1】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需要接受新时代的考验,旧的东西不可避免的要被更新的、更适应现代社会的东西代替,这就是历史。只是旧的东西在快被消灭之前总会与新事物做一番殊死的较量与抗争,并且较为强大的旧事物总是在一开始时占领着与尚未发展成型的新事物搏斗的上风。所以在《白鹿原》的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对垒中透露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白鹿原》通过一个个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描写人物的生命运动,将这些运动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之中,“在历史和人的结合中塑造庄严饱满的中国农民形象, 展示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12] 艾略特说:“时间现在和时间过去,也许都存在于时间将来”。现在是历史向任何方向展开的起点和终点。过去、现在和将来面对面了。陈忠实不是写历史中的人,他写的是人的历史。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作家应该留下你所描写的民族精神风貌给后人。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人生,一经作家用自己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后,表现出来的就应是这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段里整个精神层面的一种比较准确和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我们作为一个作家应该肩负起这样的责任,在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你的真实描绘,把那个时代人的精神形态和心理秩序艺术地告诉后人,让他们从这些己经成为过去的现象里把握那个时代人的心理脉搏并引出有益的启示。”
卡西尔说:“艺术和历史学是我们探索人类本性的最有力的工具。”从人类本体的角度去破译历史之谜,不会是唯一的途径,但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昆德拉说过,小说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小说的使命在于“通过想象出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虚构性的小说与存在性的历史既有在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巨大的差别,《白鹿原》是陈忠实虚构的他心目中的我们民族的历史图景,通过它,去勘
【13】探我们民族的存在,特别是如昆德拉所说“揭示存在的不为人知的方面”,“不仅感知过去的过去性,而且感知过去的现在性”(艾略特语)。
[ 1 ] 韩军强、张文利,《<白鹿原>文化论》,《文化研究》,第14期,2010年
[ 2 ]傅雷,《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p3)
[ 3 ]陈忠实,《 我说关中人》,《 陈忠实文集》,太白文艺出版社,1996(p5)[ 4 ]陈忠实,《 关于〈白鹿原〉的问答》,《陈忠实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p534)
[ 5 ]、金春峰,《对深重的文化危机之忧思》,《<白鹿原>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p244)[ 6 ]、陈忠实,《白鹿原》,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5(p56)
[7 ]《梁濑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p41)
[ 8 ]、任新宇,《传统的魅力——儒家文化在<白鹿原>中白嘉轩形象上的表现》,《台声·新视角》,2005.9 [ 9 ]、庹飞,《<白鹿原>:儒家文化命运的观照》,《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2010,7
[ 10 ]、白烨,《史志意蕴·史诗风格》,《<白鹿原>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p38)
[ 11 ]、《白鹿原中的传统文化》
[ 12 ]、张林杰,《<白鹿原>:历史与道德所悖》,《人文杂志》,2000 [ 13 ]、王仲生,《民族秘史的叩询和构筑》,《<白鹿原>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p56)
第三篇:说文解字中的 玉文化
《说文解字》中的玉文化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及两河流域并称四大文明的发祥地。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同时也创造出了举世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作为文明最直接的代表就是文字。从上古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到龟甲牛骨上的象形符号,从而演变至篆书行书、楷书,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方块形汉字。
汉字的演变几乎可以代表和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演变。汉字是表意文字。先民们在造字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他们对世间万物和人事的看法和解释等都体现在汉字的形体机构之中。因此对汉字的解说,也就必然包括文化的解说和阐发《说文解字·叙》中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古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世界观,天人观等等基本能想到都在文字演变中看到。因此,研究文字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分析了文字更深入到文化等各个方面。《而当今我们对古代文化研究很多都依赖于许慎的《说文解字》,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的研究。
《说文解字》不仅是最早的一本查字工具书,更是一本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界人事,莫不毕载”。《上说文解字表》许冲(许慎之子)中如此叙述。因其所涵盖之广,一一所叙,实乃初学者所不能够也。因此只在此浅叙《说文解字》中的玉文化。
《说文》第一卷:“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由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古人对玉石的认识,从而将人性之美好赋予其上。不论是玉或是与玉极相似的岩石,都具有晶莹光泽、坚硬温润的质感与美感。这些很自然的和古人的审美情趣,道德伦理意识相契合,因而被引入古人的伦理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的人格化身。其次,玉在古代生活中应用更为广泛。祭祀、政权、朝聘、人际、服饰等反面都离不开玉。《说文》共分540部,录9353字,其中玉部文126重17。所占比例也是相当之大,可见古人对玉的青睐。
对玉部字有以下几种分类:
一、玉以及玉相关的分类。璙liáo、瓘guàn、璥jǐng、琠tiǎn,tiàn、巎náo、璠fán、璵yú、瑾jǐn、瑜yú、玒hóng、琜lái、瓊qióng、珦xiàng、珣xún、璐lù、瓒zàn、璑wú、珛xiù、璿xuán、琳lín此类皆“玉也”。但由于产地、颜色、成分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古人对其定名也有所不同。如:“璠”、“玙”,鲁之宝玉;“珣”,产于东方;“璐”、“瑾”、“瑜”、“璿”、“琳”均为美玉,属普通玉石一类,但质量更高;“瓒”,成分为三玉二石也;“珛”,特指朽玉,是有疵点的玉。此类字还包括玒、琜、琼、珦、玘、珝等,表示的是各种不同的玉石。此外,还有一些是与玉相关的,如根据玉之声,玉之色泽,玉之纹理等。玉之声:球、玲、玎、瑝、琤、瑲、瑣,许慎皆训为“玉声”。球、玲、玎三字意指玉声之美妙。琤,玉佩相击之声,李商隐《燕台·春》:“香眠冷村琤琤珮。”玉之光:《说文解字》“瑛,玉光也”;“瑩,玉色”,段玉裁注:“谓玉光明之貌。”玉之色:《说文》“瓊,赤玉也”;“瑳,玉色鲜白”;“碧,石之青美者”,实指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玉之纹理:指玉料表面的花纹,古人称之为玉英华。《说文解字》:“璱,玉英华相带如瑟弦”,“瑮,玉英华罗列秩秩。”“璱”指花纹细密,“瑮”指花纹排列有序。可见古人对玉的观察之仔细,记录之详尽,更体现出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特殊用途的玉。
1、瑞信类。主要是政治军事之类的用途。古人赋予玉以祥瑞的象征,古代做瑞信之物用于朝聘,天子接见诸侯时执的玉为瑁。“瑁,诸侯执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五等诸侯分别执五种不同的圭璧,如“璋”“玠”“ ”。在古代,瑞玉是王者及贵族身份的标志,可作为君臣信物。[4] 瑞玉也用于外交和军事上。古代发兵调兵要用信物,“瑞”,《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瑞,以玉为信也,从玉”,把玉作为凭据,信物。“琥”就是一种调兵信符。《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琥,发兵瑞玉,为虎文。从玉从虎,虎亦声”。
2、祭祖礼神之用。先秦时期,主要的礼仪用玉有六种:璧、琮、圭、璋、璜、琥,合称“六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体现古人原始观念中的天圆地方。礼天玉器为圆璧,仿天圆而作;礼地用的黄琮,外圆内方,仿地而作。“璧”用来祭天,“琮”用来祭地,“圭”用来祭东方之神,“璋”用来祭南方之神,“琥”用来祭西方之神,“璜”用来祭北方之神。
3、丧葬之用。《说文》中“琀,送死口中玉也。丛玉,从含,含亦声。就是将玉放入死人口中。这么做的原因是古人认为玉石得山川之精气而成,故迷信地认为把玉放入死去的亲人的口中或身上就能驱邪避鬼,尸体不会腐烂。这是葬玉,另一种是一般玉器,摆放在墓室棺椁之中,象征其生前地位。
4、配饰之用。主要是用玉来做装饰之物。“瑾、瑜、玦”等都是古人所配之玉的名称。因为与有五德,所以反过来玉对人们的言行举止又能起到警示与规范的作用。所以在服饰方面总要设法缀上玉,人的身上总的有玉。《礼记·曲礼下》:“君无故玉不去身。”
一部《说文解字》道出古人的方方面面,对政治,对经济,对生活都有着独特的看法和理解。在先秦时代,玉(《说文》中的所说的“石之似玉者”、“石之美者”、“时之次玉者”)的用途,几乎无所不在。玉制用品的种类极为繁多,玉石雕刻艺术也达到辉煌境界。可见玉在古代是极其重要的。玉文化已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言道“君子端方,温良如玉”,喜欢玉,更重要的是喜欢它所代表的美好品质。
第四篇:说文解字(范文模版)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字典。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结实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解字》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本站提供了9784个汉字的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原文、汉字篆体字型在线查询,及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的原文等内容。您可以输入汉字或拼音来查询。
说文解字标目及音、义
1·
一、yi一声,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2·上、shang四声,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3·示、shi四声,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4·
三、san一声,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5·王、wang二声,天下所归往也。6·玉、yu四声,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义、智、勇、絜。
7·珏、jue二声,二玉相合为一珏。8·气、qi四声,云气也。象形。9·士、shi四声,事也。
10·丨、gun三声,上下通也。11·屮、che四声,草木初生也。12·草、cao三声,百草也。
13·蓐、ru四声,陈草复生也。14·茻、mang三声,众草也。15·小、xiao,物之微也。16·
八、ba一声,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17·釆、bian四声,辨别,象兽指爪分别也。18·半、ban四声,物中分也。19·牛、niu二声,大牲也。20· 氂、mao二声,西南夷长髦牛也。21·告、gao四声,牛觸人,角著箸横木,所以告人也。
22·口、kou三声,人所以言食也。23·凵、kan三声张口也。
24、吅、xuan惊呼也。25· 哭、ku一声哀声也。26·走、zou三声,趨也。27·止、zhi三声,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
28·癶、bo一声,足剌癶也。29·歩、bu四声,行也。30·此、ci三声,止也。31·正、zheng四声,是也。32·是、shi四声,直也。33·辵、chuo四声,乍行乍止也。34·彳、chi四声,小步也。
35· 廴、yin三声,长行也。36·chan一声,安步chan chan也。37·行、xing二声,人之步趨也。38·齿、chi三声,口齗骨也。39·牙、ya二声,壮齿也。40·足,zu二声,人之足也。
41·疋、shu一声,足也。42· 品、pin三声,众庶也。43·龠、yue四声,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44·册、ce四声,符命也。诸侯进受於王也。象其扎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
45·ji二声,众口也。从四口。46·舌、she二声,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47·干、gan一声,犯也。
48·jue二声,口上阿也。从口上象其理。49·只、zhi三声。语已词也。50·ne四声,言之讷也。
51·句、ju四声,又读gou一声,曲也。52·丩、jiu一声,相糾缭也。53·古、gu三声,故也。
54·
十、shi二声,数之具也。55·卅、sa四声,三十并也。56·言、yan二声,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57·誩、jing四声,競言也。58·音、yin一声,声也。59·qian一声,辠也。60·丵、zhuo二声,丛生草也。61·pu二声,瀆pu也。62·廾、gong三声,竦手也。如弄字的下部即廾字。
63·攀、pan一声,引也。64·共、gong四声,同也。65異、yi四声,分也。66·yu二声共举也。
67·ju一声,叉手也。68·晨、chen二声,早、昧爽也。69·爨、cuan四声,齐谓之炊爨。70·革、ge二声,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71·鬲、li四声,鼎属。72·li四声,亦鬲字。73·爪、zhao三声,覆手曰爪。象形。
74·丮、ji二声,持也。75·鬥、dou四声,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76·又、you四声,手也。象形。77· 左、zuo三声,左手也。78·史、shi三声,记事者也。
79·支、zhi一声,去竹之枝也。80·nie四声,手之疌巧也。81·聿、yu四声,所以书也。82·画、hua四声,界也。83·隶、dai四声,逮也。84·臤、qian一声,坚也。85·臣、chen二声牵也。86·殳、shu一声,以杸殊人也。87· 殺、sha一声,戮也。88·shu一声,鸟之短羽飞shu shu也。
89·寸、cun四声,十分也。90·皮、pi二声,剥取兽皮革者谓之皮。91· ruan三声,柔韦也。
92·攵、pu四声,小击也。93·教、jiao四声,上所施下所效也。94· 卜、bu三声,灼剥龟也。
95·用、yong四声,可施行也。96·爻、yao二声,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97·li三声,二爻也。98·xue四声,举目使人也。99·目、mu四声,人眼。100·ju四声,左右视也。
101·眉、mei二声,目上毛也。102·盾、dun四声,旧读shun三声,瞂也。103·自、zi四声,鼻也。
104·白,zi四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105·鼻、bi二声,引气自畀也。106·皕、bi四声,二百也。
107·習、xi二声,数飞也。108·羽、yu三声,鸟长毛也。109·隹、zhui一声,鸟之短尾总名也。
110·sui一声,鸟张毛羽自奋也。111·萑、huan二声,鸱属。112·guai一声,羊角也。
113·mo四声旧读mie四声。目不正也。114·羊、yang二声,祥也。115·羴、shan一声,羊臭也。
116·瞿、ju四声、qu二声,鹰隼之视也。117·雔、chou、双鸟也。118·雥、za二声,群鸟也。
119·鸟、niao三声、diao三声又音,长尾鸟总名也。120·乌、wu一声孝鸟也。121· ban一声,箕属,所以推棄之器
也。122·冓、gou四声 交積材也。123·幺、yao一声,小也。124· you一声,微也。125·叀、zhuan一声,專小谨也。126·玄、xuan二声,幽遠也。127予、yu三声,推予也。128·放、fang四声,逐也。129·biao四声,物落。130·can二声,残穿也。131·歺、e四声,徐锴曰:“冎,剔肉置骨也。歺,残骨也。故从半冎。” 132·死、si三声、澌也。人所离也。133·冎、gua三声,剔人肉置其骨也。134·骨、gu三声,从冎有肉。135· 肉、肉四声,象形。
136·筋、jin一声,肉之力也。137·刀、dao一声,兵也。138·刃、ren,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139·qia、四声,巧qia也。140·丯、jie四声,草蔡也。象草生之散乱也。141·耒、lei三声,手耕曲木也。
142·角、jiao三声,兽角也。143·竹、zhu二声,冬生草也。144·箕、ji一声,簸也。145·丌、ji一声,下基也。146·左、zuo三声,手相左助也。147·工、gong一声,巧饰也。象人有規矩也。
148·zhan三声,极巧视之也。149·巫、wu一声,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150·甘、gan一声,美也。151·曰、yue四声,词也。152·乃、nai三声,曵词之难也。象气之出难。153·丂、kao三声,气欲舒出。154·可、ke三声,肯也。
155·兮、xi一声,语所稽也。156·号、hao二声,痛声也。157·于,yu二声,於也。158·旨、zhi三声,美也。159·喜、xi三声,乐也。160·壴、zhu四声,陈乐立而上见也。161·鼓、gu三声,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162·豈、qi三声,还师振旅乐也。163·豆、dou四声,古食肉器也。164·豊、li三声,行礼之器也。165·豐、feng一声,豆之丰满者也。166·xi一声,古陶器也。167·hu三声,虎文也。168·虎、hu三声,山兽之君。169·虤、yan二声,虎怒也。170·皿、min三声,饭食之用器也。171·凵、qu一声,凵盧,饭器。如去的下部即是。172·去、qu四声,人相违也。173·血、xue四声,祭所薦牲血也。174·丶、zhu三声有所绝止,而识之也。175·丹、dan一声,巴越之赤石也。176·青、qing一声,东方色也。177·丼、jing三声,八家一井。178·皀、bi一声,谷之馨香也。(小篆鄉,中间是皀字,而不是良。巷中有穀馨香,鄉也)179·鬯、chang四声,以秬酿鬱草,芬芳条畅,以降神也。180·食、shi二声,一米也。181·亼、ji二声,三合也。182·會、hui四声,合也。183·倉、cang一声,穀藏也。184·入、ru四声,内也。
185·缶、fou三声,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186·矢、shi三声弓弩矢也。187·高、gao一声,崇也。象臺觀高之形。188·冂、jiong一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遠界也。
189·guo一声,度也,民所度居也。从回,象城郭之重,两亭相对也。190·京、jing一声,人所为绝高丘也。191·享、烹、亨、献也。192·hou四声,厚也。193·畐、满也。194·稟、lin三声,穀所振入,宗庙粢盛,倉黄稟而取之,故谓之稟。
195·嗇、se四声,爱 濇也,田夫谓之嗇夫。196·来、lai二声,行来之来。197·麥、mai四声,芒穀。198·夊、sui一声,行迟曵夊夊。如夏字的下部即是夊。199·舛、chuan三声,对卧也。200·舜、shun四声,草也。201·韋、wei二声,相背也。202·弟、di四声,韋束之次弟也。203·夂、zhi三声,从后至也。如夆字的上部即是夂。
204·久、jiu三声,从後灸之,象人两胫後有距也。205·桀、jie二声,磔也。从舛在木上也。
206·木、mu四声,冒也。冒地而生。207·東、dong一声,动也。208·林、lin二声,平土有丛木曰林。
209·才、cai二声,草木之初也。210·叒、ruo四声,日初出东方汤谷。211·之、zhi一声,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212·帀、za一声,周也。213· 出、chu一声,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214·po一声,草木盛 po po 然。215·生、sheng一声,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216·乇、zhe二声,草叶也。217·chui二声,草木花叶垂。218· 花、xu一声,今音hua一声,草木花也。
219·華、hua二声,hua一声,荣也。220·ji一声,木之曲头,止不能上也。与小篆禾上部相反。
221·稽、ji一声,留止也。222·巢、chao二声,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223·桼、qi一声,木汁。可以漆物。
224·束、shu四声,缚也。225·hun一声,今音gun三声,橐也。226·囗、wei二声,回也。象回帀之形。(围成圆圈)227·員、yuan二声,物数也。228·貝、bei四声,海介蟲也。229·邑、yi四声,國也。230·巷、xiang四声,邻道也。231· 日、ri四声,太阳之精不虧。232·旦、dan四声,明也。
233·gan四声,日始出,光 gan gan 也。234·yan三声,旌旗之游,yan 蹇之貌。235·冥、ming二声,幽也。236晶、jing 一声,精光也。237·月、yue四声,闕也。大隂之精。238·有、you三声,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 239·明、ming二声,照也。240·囧、jiong三声,窗牖麗廔闓明。
241·夕、xi一声,莫也。从月半见。242·多、duo一声,重也。243·毌、guan四声,穿物持之也。
244·han四声,嘾也。草木之華未发,函然。245·han四声,木垂華實。246·tiao二声,草木實垂 tiao tiao 然。
247·齊、qi二声,禾麥吐穗上平也。248·朿、ci四声,木芒也。249·片、pian四声,判木也。250·鼎、ding三声,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251·克、ke四声,肩也。252·彔、(录)lu四声,刻木彔彔也。253·禾、he二声,嘉穀。
254·秝、li四声,稀疏適也。255·黍、shu三声,禾属而黏者也。256·香、xiang一声,芳也。
257·米、mi三声,粟實也。258·毇、hui三声,米一斛舂為八斗也。259· 臼、jiu四声,舂也。
260·凶、xiong一声,恶也。261·朩、pin四声,分枲茎皮也。262·pai四声,萉之总名也。
263·麻、ma二声,萉之總名也。264·尗、shu二声,豆也。265·耑、duan一声,物初生之题也。
266·韭、jiu三声,菜名。267·瓜、gua一声,苽也。268·瓠、hu四声,匏也。269· 宀、mian二声,交覆深屋也。
270·宫、gong一声,室也。271·吕、lv三声,脊骨也。272·穴、xue二声,土室也。273·夢、meng四声,寐而有觉也。274·疒、ne四声,倚也。275·冖、mi四声,覆也。276·mao三声,重覆也。277·冃(帽)、mao四声,小儿蛮夷头衣也。
278·liang三声,再也。279·网、wang三声,庖犧所结绳,以渔。280·覀、ya四声,xia四声,覆也。
281·巾、jin一声,佩巾也。282·巿、fu二声,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诸侯赤巿,大夫葱巿。283·帛、bo二声,缯也。284·白、bai二声,西方色也。285·bi四声,败衣也。
286·黹、zhi三声,针縷所紩衣。(针线缝衣)。287·人、ren二声,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288·hua四声,變也。289·匕、bi三声,相与比叙也。290·从、cong二声,相听也。291·比、bi三声,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292·北、bei三声,乖也。从二人相背。293·丘、qiu一声,土之高也。294·yin二声,衆立也。从三人。295·ting三声,善
也。296·重、zhong四声,厚也。297·卧、wo四声,休也。298·身、shen一声,躯也。
299·yi一声,歸也。反身修道,故曰归也。300·衣、yi一声,依也。301裘、qiu二声,皮衣也。
302·老、lao三声,考也。七十曰老。303·毛、mao二声,眉髮之属及兽毛也。304·毳、cui四声兽细毛也。305·尸、shi一声,陈也。象卧之形。306·尺、chi三声,十寸也。
307·尾、wei三声,微也。308·履、lv三声。旧读li三声,足所依也。309·舟、zhou一声,船也。310·方、fang一声,併船也。311·人、ren二声,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312·兄、xiong一声,长也。313· 兂、zan一声,旧读zen一声,首笄也。314·皃、mao四声,颂仪也。(即貌)
315·gu三声,廱蔽也。316·先、xian一声前进也。317·秃、tu一声,無髮也。318·見、jian四声,視也。319·覞、yao四声,并视也。320·欠、qian四声,张口气悟也。321·飮、yin三声,飮也。322·xian二声,慕欲口液也。(垂涎)323·旡、ji四声,饮食气逆不得息曰旡。324·頁、xie二声,头也。325·shou三声,頭也,同首。
326·面、mian四声,颜前也。327·丏、mian三声,不见也。328·首、shou三声,头也。
329·jiao一声,到首也。330·須、xu一声,面毛也。331·彡、shan一声,毛饰画文也。
332·彣、wen二声,彩色交错,同文。333·文、wen二声,错畫也。334·髟、biao一声,又shan一声,长髮猋猋也。335·后、hou四声,继体君也,發號者,君后也。336·司、si一声,臣司事於外者。
337·巵、zhi一声,圜器也。338·卩、jie二声,瑞信也。339·印、yin四声,执政所持信也。
340·色、se四声,颜气也。341·卯、qing一声,事之治也。342·辟、bi四声·,法也。
343·勹、bao一声,裹也。344·包、bao一声,象人裹妊,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345·茍、ji四声,自急敕也。346·鬼、gui三声,人所归为鬼。347·fu二声,鬼头也。348·厶、si一声,姦衺也。349·嵬、wei二声,高不平也。350·山、shan一声,宣也。351·屾、shen一声,二山也。352·屵、e四声,岸高也。353·广、yan三声,高屋之
形。354·厂、han三声,山石之厓巖,人可居。355·丸、wan二声,旧读huan二声,圜。
356·危、wei一声,在高而懼也。357·石、shi二声,山石也。358·長、chang二声,久远也。
359·勿、wu四声,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360·冄、ran三声,毛冄冄也。361·而、er二声,颊毛也。362·豕、shi三声,彘也。363·yi四声,修豪兽也。364·彐、ji四声,豕之头。
365·豚、tun二声,小豕也。366·豸、zhi四声,兽长脊,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杀形。367·兕、si四声,如野牛而青。368·易、yi四声,蜥蜴,蝘蜓,守宫也。369· 象、xiang四声,长鼻牙,南越大兽。370·馬、ma三声,怒也;武也。象马头鬃尾四足之形。371·廌、zhi四声,解廌,兽也。372·鹿、lu四声,兽也。373·麤、cu一声,行超远也。374·chuo四声兽也,似兔,青色而大。
375·兔、tu四声,兽名。376· 萈、huan二声,山羊细角者。377·犬、quan三声,狗之有悬蹄者也。378·犾、yin二声,两犬相齧也。379·鼠、shu三声,穴蟲之總名也。380·能、neng二声,熊属。足似鹿。381·熊、xiong二声,兽。382·火、燬也。383·炎、yan二声,火光上也。
384· 黑、hei一声,火熏之色也。385· 窗、chuang一声,在墙曰牖,在屋曰窗。386·焱、yan四声,火華也。387炙、zhi四声炮肉也。388·赤、chi四声,南方色也。389·大da四声,大象人形。
390·亦、yi四声,人之臂亦也。391·夨、ze四声,傾头也。392·夭、旧读yao三声,屈也。393·交、jiao一声,交胫也。
394·尣、wang一声,跛,曲胫也。395·壶、hu二声,昆吾,圜器也。396·壹、yi一声,专一也。
397·幸、nie四声,所以惊人也。398·奢、she一声,张也。399·亢、gang一声,人颈也。
400·夲、tao一声,进趣也。401·夰、gao三声,放也。402·大、dai四声,籀文大。403·夫、fu一声,丈夫也。周制以八寸为一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夫在助词中,又读fu二声。如逝者如斯夫。404·立、li四声,住也。405·竝、bing四声,併也。406·囟、xin四声,头会,脑盖也。
407·思、si一声,容也。408·心、xin一声,人心。409·cui三声,又cui一声,心疑也。410·水、shui三声,準也。411·沝、zui三声,二水也。412·频,pin二声,又bin一声,水厓。413·quan三声,水小流也。414·巜、kuai四声,水流浍浍也。415· 川、chuan一声贯穿通流水也。416·泉、quan二声,水源也。
417·灥、xun二声,三泉也。418·永、yong三声,长也。419·pai四声,水之衺流,别也。从反永。420·谷、gu三声,泉出通川為谷。(注意:山谷、稻穀之区别)421·仌、bing一声,冻也。
422·雨、yu三声,水从雲下也。423·雲、yun二声,山川气也。424·鱼、yu二声,水蟲也。
425·yu二声,二鱼也。426·燕、yan四声、玄鸟也。427· 龍、long二声,鳞蟲之長。428·飛、fei一声,鳥翥也。429·非、fei一声,违也。430·卂、xun四声,疾飞也。
431·ya四声,玄鸟也。432·不、bu四声,旧读fou三声。(否)鸟飞上翔不下来也。433·至、zhi四声,鸟飞从高下至地也。434·西、xi一声,鸟在巢上。435·鹵、lu三声,西方碱地也。
436·盐、yan二声,鹹也。437·户、hu四声,半门曰户。438·门、men二声,闻也。
439·耳、er三声,主听也。440·yi二声,即颐字。
441·手、shou三声,拳也。442·guai一声,背吕也。443·女、nv三声,妇人也。444·毋、wu二声,止之也。445·民、min二声,众萌也。446·丿、pie三声,右戾也。447·yi四声,明也。448·乁、yi二声,流也。449·氏、shi四声,巴蜀名山。450·氐、di三声,至也。
451·戈、ge一声,平头戟也。452·戉、yue四声,斧也。453·我、wo三声,自谓也。454·亅、jue二声,钩逆者。455·琴、qin二声,禁也。456·乚、yin三声,匿也。457亡、wang二声,逃也。458·匸、xi四声,有所侠藏也。459·匚、fang一声,受物之器。460·曲、qu一声,弯曲。
461·甾、zi一声,东楚名缶。462·瓦、wa三声,土器已烧总名。463·弓、gong一声·以近穷远。464·弜、jiang四声。强也。
465·弦、xian二声,弓弦也。466·系、xi四声,繋也。467·糸、mi四声,细丝也。468·素、su四声,白緻缯也。469·丝、si一声,蚕所吐也。470·率、shuai四声,捕鸟毕也。
471·虫、hui三声,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472·kun一声,蟲之总名也。473·蟲、chong二声,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474·風、八风也。475·它、tuo一声,今音ta一声,虫也。
476·龟、gui一声,外骨内肉者也。477·黽、meng三声,蛙黽也。478·卵、luan三声,卵生。
479·
二、er四声,地之数也。480·土、tu三声,土地。481·垚、yao二声,土高也。
482·堇、qin二声,黏土也。483·里、li三声,居也。484·田、tian二声,树穀曰田。
485·畕、jiang一声,比田也。486·黄、huang二声,地之色也。487·男、nan二声,丈夫也。488·力、li四声,筋也。489·劦、xie二声,同力也。490·金、jin一声,五色金也。491·幵、jian一声,平也。492·勺、zhuo二声,挹取也。493·几、ji三声,今音ji一声,距几也。
494·且、ju一声、qie三声,薦也。495·斤、jin一声,斫木斧也。496·斗、dou三声,十升也。
497·茅、mao二声,酋茅也。498·車、che一声,舆轮之总名。499·堆、dui一声,小阜也。500·阜、fu四声,大陆,山无石者。501·fu四声,两阜之间也。502·厽、lei三声,絫坺土为墙壁。503·
四、si四声,阴数也。504·宁、zhu四声,辨積物也。505·叕、zhuo二声,缀联也。
506·亞、ya四声,醜也。507·
五、wu三声,五行也。508·
六、liu四声,《易》之数。
509·
七、qi一声,阳之正也。510·九三声,阳之变也。511·rong二声,兽足蹂地也。512·嘼、xiu四声,畜牲也。513· 甲、jia三声,位东方之孟。
514·乙、yi三声,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515·丙、bing三声,位南方,万物成,炳然。516·丁、ding一声,夏时万物皆丁实。517·戊、wu四声,中宫也。518·己、ji三声,中宫也。
519·巴、ba一声,蟲也。520·庚、geng一声,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實也。521·辛、xin一声,秋时万物成而孰。522·辡、bian三声,罪人相與訟也。523·壬、ren二声,位北方也。
524·癸、gui三声,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525·子、zi三声,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為偁。526·了、liao三声,尥也。
527·孨、zhuan三声,谨也。528·突、tu一声,不顺忽出也。529·丑、chou三声,纽也。530·寅、yin二声,髌也。531·卯、mao三声,冒也。532·辰、chen二声,震也。533·巳,si四声,已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
534、午、wu三声,啎也。535·未、wei四声,味也。536·申shen一声,神也。537·酉、you三声,就也。538·酋,qiu二声,繹酒也。539·戌、xu一声滅也。540·亥、hai四声。荄也。
后記
儿时到西安碑林参观,既喜欢又好奇,大部分都是看不懂的。当时仔细的观看了宋僧梦英的《篆书偏旁字源》手持一个本,描摹了一上午,由于不认识,甚觉费力,照葫芦画瓢,依然一头雾水,只得作罢。后来买了一本《说文解字》,又不知反切法如何使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依然不甚明晰。于是自己开始总结反切法的注音规律。反切法用两个汉字相切,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相拼,有些字就可以,有些还是不行。再后来有了凤凰出版社出的2004年版《说文解字校订本》,加注了汉语拼音,学习起来就方便多了。由于时代 的发展,许多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随着字简化方案的实施,无端又多出了许多汉字读音,这给古文字的学习无形中增大了困难。汉字的发展是由繁到简,也有个别的字是由简到繁,举例如下:帽字,小篆写法是:冃。颐和园的颐,小篆只有左半边,渔网小篆本字就是网,后来几经变革。古文字义规定较详细,在小篆中尤为突出,如:里、裏,从、從,后、後、好、好四声,衺、斜,斗、鬥,等字,弄不明白在使用中就会出错。学习小篆不要想当然,不能把楷书的字拼凑成篆字。屡见有人写错如:夕生是晴,山青是峥,洗和洒的关系,澄要写作澂等等。
说文确立了部首偏旁,以后的字典就沿用了,偏旁也是独立的字,本身都有读音,不学说文就不知道。在日常经常会听到:秃宝盖、宝盖,走车,绞丝、软耳刀,硬耳刀、王字旁(其实是玉字)虫字旁(其实是虺)等等,学了说文,知道了读音,学习篆书就颇有帮助。当然不学书法的人就可以随便了。
古人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9353个字临一遍约三个月,能记住的还不多,把常用的两千多字记熟就够用了,熟能生巧,写书法不熟悉字就会气不连贯,不连贯就缺少神韵,开卷有益,学无间断,量变到质变,人十我百,人百我千除此别无他法。是为记。
第五篇:从《说文解字》看中国祭祖文化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祭祖文化
甲
一、绪言
夫天地悠悠、岁月轮转,吾中华大国延续千年不绝者,乃祖宗高明广博之大德、大智、大行庇荫也,而此大德、大智、大行能沿传不息者,则赖于子孙崇孝重祭之功也。祖宗述经典彝伦,有圣德,行天道;是故悠久护佑子孙,中华民族得以万世隆昌。子孙崇孝道、重祭祀,代尊祖宗教诲,谨守祖训家道,方致辈有圣贤,英才代出。师父上人于讲席中开示,恢复祠堂,以复家庭教育;恢复城隍庙,以兴因果教育;恢复孔庙,以弘传统教育。三者恢复,中华复兴指日可待也。万事以孝为本,而祭祀乃行孝之要务,是故中华民族所以繁荣昌盛者,祭祖之功大矣哉。
甲
二、祭祖略述(分五)
乙
一、祭祀简述(分二)
丙
一、释礼
昔在三皇,以道而治,天下大同。迄于周,周公摄政,制礼作乐以为治国化民之用,万邦得以协和、君臣得以相安。礼之用大哉。
礼有多种,祭为之本,亦为之先。《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礼有五经,吉礼,祭祀之礼;凶礼,丧吊救荒之礼;军礼,军制征伐之礼;宾礼,待宾朝见之礼;嘉礼,食射婚贺之礼。诸礼之中,莫重于祭(吉礼),故礼字从「示」,从示表祭祀,「豊」者乃盛放祭品、行礼之器也,「履」言礼乃人之所依也。「行礼」,乃人祭祀祖先神灵以求吉祥福慧,故曰所以事神致福也。此「礼」字之本义。
《说文解字》之中,凡从「示」之字多关乎祭祀。如:祓(音福),除恶祭也;禳,磔禳祀,除疠殃也;禬(音贵),会福祭也;禅,祭天也;禂(音祷),祷牲马祭也;禖(音媒),祭也(求子祭)。上言祭祀之种类。
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礿(音越),夏祭也。以上言祭祀之时也。
斋,戒,洁也;禋(音因),洁祀也。以上言祭祀之诚心。
禷(音类),以事类祭天神;祡(音柴),烧祡焚燎以祭天神。以上言祭祀之方法。
禧,礼吉也;禛(音真),以真受福也;祯(音真),祥也;祺,吉也。以上言祭祀而得吉祥也。
以礼字之说解,可知礼最初为祭祀也。综上述,可知祭祀乃古人日用而不可离者也。而后,礼之种类渐而增多,乃至于《中庸》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者也,然皆源于祭祀耳。
丙
二、释祭祀
《说文》:「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祭之字形,指后人祭祀时以手持肉(祭品)以祭也,故为一切祭祀之称。《说文》,「祀,祭无已也。」祭无已,言祭祀沿传不止之谓也。统言之,祭、祀皆言祭祀;析言之,祭乃当时、当世之祭祀,祀乃指后世之祭祀,代传不绝之祭祀也。
祭祀必有文辞,以告祖先神灵也。《说文》:「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乃指祭祀时读告词之主祭人也。此祝字之本义。祭祀之对象有多类,今述其要。《荀子.礼论》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是故历代多有供奉「天地君亲师」者也。此外,祭祀之对象有日月星辰、列星风雨、山林川泽、社稷城隍诸神灵等,所含广而博,乃古人对天地万物之敬重也。祭祀之由,有求子、求雨、求平安、祈福等事。观上可知,古人逢大事必祭祀也。此释祭祀。
乙
二、祭祖略述(分二)
丙
一、释祖
《说文》,「祖,始庙也。从示、且(音居)声。」始庙言供奉始祖之大庙也,祖之古文为且,其形如立于台上之祖宗牌位也。由始祖引申为一切先祖、列祖列宗。「宗,尊祖庙也。从宀(音棉)从示。」段玉裁注云:「《传》曰:宗,尊也。」凡尊者谓之「宗」。尊之则曰「宗之」。尊莫尊于祖庙,故谓之「宗庙」。宗,从宀从示,示谓神也,宀谓屋也。后引申为凡所尊皆曰「宗」;所尊皆重要,故又引申为主旨、纲要。「庙,尊先祖皃(貌)也。」段玉裁注曰:「尊其先祖而以是仪皃之。故曰宗庙。诸书皆曰:庙,皃也。」《祭法》注云:「庙之言皃也。宗庙者,先祖之尊皃也。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后。」
丙
二、释祭祖
祭祖者,祭祀祖先也。《礼记.祭义》云:「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古者祭祖必于庙,《礼记.王制》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自君王以至于庶民,皆以祭祀为重,君臣崇孝道,重祭祀,民德自然归厚,国家自然太平也。
乙
三、祭祖意义略述(分三)
丙
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云:「孔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当春秋时,礼教衰微,民多薄于其亲,故曾子讽在位者,但能慎终追远,民自知感厉,亦归于厚也。《礼记.坊记》云:「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又《祭统》云:「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是故明君在上,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与。」 「言君者,以曾子言民德,民是对君之称,盖化民成俗,必由在上者有以导之也。」
丙
二、子孙昌盛,祭祀不辍
《道德经》五十四章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言子孙能重孝道,重孝道则重祭祀,重祭祀则能行先祖之教,守先祖之道,如此则能使后裔延续不衰,故曰子孙以祭祀不辍也。于此可知,中华民族能延绵五千余年者,乃历代子孙祭祀不辍之功也。
丙
三、祭为礼本,唯贤能任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净空老法师重视祭祖,讲席中屡屡提及此事,蒙老法师及有识之士多方护持,近年于香港等地多次举行祭祖法会,盛况空前,国家、社会皆受其益,参会大众因此而学孝道、复祭祖者多矣。贤公上人每年无论事之忙闲,路之远近,定回乡祭祖,此贤公现身说法,示大众应重视祭祀也。综上述,可知祭祀之有无,关乎国家之兴衰、民族之存亡也。有志之士,当效法古人,崇孝重祭,虔敬行之也。
乙
四、祭祖方法略述(分六)
祭祀之仪程含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嘏(音古)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祭祀之方法、祭器之规制、祭品之种类,皆毕载典籍,此不赘述。若能依古,固善;若无所依,则因时因地因人,或从俗、或从简,或请示通人,若秉承于善,无违于恶,可斟酌用之。以下述其概要。
丙
一、祭前斋戒,以净身心。
凡祭祀,内心当诚敬洁净,祭前应斋戒净心。《礼记.祭义》云:「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虚中以治之。宫室既修,墙屋既设,百官既备,夫妇齐(同斋)戒沐浴,盛服奉承而进之,洞洞乎,属属乎,如弗胜,如将失之,其孝敬之心至也与!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奉承而进之,于是谕其志意,以其慌惚以与神明交,庶或飨之。庶或飨之,孝子之志也。」
《礼记.祭统》云:「及时将祭,君子乃齐(斋)。齐(斋)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也。是以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齐zhāi。不齐(斋)则于物无防也,嗜欲无止也。及其将齐(斋)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故《记》曰,齐(斋)者不乐。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苟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必依于礼。是故君子之齐(斋)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斋)七日以定之,致齐(斋)三日以齐之。定之之谓齐(斋)。齐(斋)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能竭诚以祭,斋戒净心,则能通于神明,蒙获福慧也。
丙
二、体仪端肃,容貌和缓
凡祭祀,当具足威仪,体态端正严肃,容貌和缓,方能以礼化心,以礼正身也。《礼记.祭仪》云:「孝子将祭祀,必有齐(斋)庄之心以虑事,以具服物,以修宫室,以治百事。及祭之日,颜色必温,行必恐,如惧不及爱然。其奠之也,容貌必温,身必诎,如语焉而未之然。宿者皆出,其立卑静以正,如将弗见然。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复入然。是故,悫(音确)善不违身,耳目不违心,思虑不违亲。结诸心,形诸色,而术省之。孝子之志也。」其此之谓乎。
丙
三、祭则如在,身亲莅之
祭祖不可请人替代,祭祖之时,当如祖在己前,如此则祖宗之教自记,谦恭之心自现也。《礼记.祭义》曰:「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称讳如见亲,祀之忠也。」《论语.八佾第三》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此言夫子祭祀之诚意,不使人摄祭,不然,则肃敬之心无由而发也。
丙
四、不数不疏,依于中庸
《礼记.祭义》曰:「祭不欲数(音硕),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凡祭祀,不宜过于频繁,不然,则心烦而不敬,有违于祭祀之虔敬之心矣。然亦不宜过少,少则怠慢而忘祖矣。是故圣人制礼,合乎中庸之道。《礼记.祭义》又曰:「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此四时之祭,后演变为「春节、清明、七月之望、十月之朔」,祭祖之期遂成定例,沿传至今也。
丙
五、心存诚敬,以祭为尊
凡祭祀,心当至诚至敬,祭器祭品当取洁净无染,为己最尊贵者。《礼记.曲礼下》云:「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可知宗庙贵与居室,祭器贵与众器,宁贫不卖祭器,宁寒不穿祭服,此古人重祀之谓也。
丙
六、谨言慎行,完善道德。
夫祭祀,不仅行之于祭祀之时,要在平日积功累德,谨言慎行,使己之烦恼习气日有所减,乃至于无;德行智慧日有所增,乃至于全,则可谓为真孝子,真祭祀也。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烖及于亲,敢不敬乎。」是故,完善德行,立身行道,存希圣希贤之心,效大圣大贤之行,则能使祖宗、己身得大利益也。
乙
五、佛弟子祭祖方法略述(分三)
丙
一、积德累功,念佛回向
印祖云:「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若能令慈亲与己,并及家眷,同出娑婆,同生安养,同证无量光寿,同享寂灭法乐,同作弥陀法王子,同为人天大导师。方可尽其孝慈之心,与夫教育之谊。」念佛之功德利益,备载佛经祖论,师父上人时时开示,不须赘述,若能虔诚念佛修德回向,祖先必能获福无量、得真实之利也。
丙
二、祭品用素,勿用肉祭
印祖示曰:「至于丧祭,通须用素,勿随俗转。纵不知世务者,谓为不然,亦任彼讥诮而已。」又云:「仁人祭祖,尚求仁者之粟,今求屠刽之肉,是焉得为诚敬乎。由是言之,杀生以祭天地,是逆天地好生之德,天神地祇,岂以此诸秽物为香洁,而歆飨之乎。盖祭者,欲藉此以食其祭品耳。至于祭祖宗,奉父母,待宾客,当思有益于祖宗、父母、宾客,方为合理。今以极惨酷之杀业,为我致诚敬之表示,令祖宗、父母、宾客同膺杀祸,此之诚敬,是祸害,非诚敬也。而况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不加救济,反为表我之诚而加杀害乎。」
「爱惜物命,不享肉食之祭。凡用素者,则锡之福祉。若用荤者,即示以祸殃。」
「世人只知现世,不知过去未来,故杀彼之身,充我之腹,以为理所应当。若知其生生世世,互相酬偿,及我与此诸物类,互为父母、兄弟、眷属、互生。互为怨家对头,互杀。勿道不敢自食,即祭天地、祖宗、奉父母、待宾客,亦不敢用肉。以肉乃精血所成之物,谓天地神祇飨此,何异诬人食污。祭祖、奉亲、待客,何异杀过去祖宗、父母、宾客,奉现在祖宗、父母、宾客,又令祖宗、父母、宾客,永劫常受杀报乎。且勿谓人畜轮回,渺茫难稽,史鉴所载,多难胜数。即就近见闻,亦复不少。固当深信,勿造杀业,以既造杀业,必受杀报。」
「余姚周善昌,自归依后,不食荤腥。以明年值办二十九世祖柳庵公祭,向之祭品,均有定例,不许改革。彼预与其族叔祖楚瑺公,议其办法。瑺公,乃明理通人,极为赞成。遂于冬至日,聚合族通过,从明年起,以后祭祖,概用素品,不用荤腥,大家通皆允许,永为定例。」
丙
三、大事从佛教,小事从常道
印祖云:「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资之以用耳。」又云:「锡箔亦不可废,亦不必一定要烧多少。须知此济孤所用,佛菩萨,及往生之人,了无所用。亦当以佛力、法力、心力,变少成多。若人各得一,纵数千万万,也不能遍及,以孤魂与鬼神遍满虚空故也。若知变少成多之义,则济孤之心亦尽,而且无暴殄之过。是在人各至诚以将,则心力周遍,冥资亦随之而周遍矣。」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言语异声,风俗莫同,难于尽归于一。若祭祀之法之程无害仁善,无违因果,毫无所过者,从当时当地之风俗可矣。
甲
三、结语
当今之世,习主席大倡传统文化于上,官员民众落实于下,师父上人教化于四方,仁人志士辐辏而应之,社会大众群起而效之。仁君善政,高僧化民,大众向善,举世皆崇孝道,重祭祖,坚信吾中华泱泱大国必能协同世界走向和谐,习主席中国梦之理想必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必能实现伟大复兴,而吾炎黄子孙亦必能福慧昌隆、永续不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