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2014教师资格证 教育心理学 完整版整理资料 最新大纲版

时间:2019-05-14 11:1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2013.2014教师资格证 教育心理学 完整版整理资料 最新大纲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2013.2014教师资格证 教育心理学 完整版整理资料 最新大纲版》。

第一篇:浙江省2013.2014教师资格证 教育心理学 完整版整理资料 最新大纲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国内: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的“不愤不启,不啡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圈,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孟子,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著有《孟子》一书。(3)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

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 使学生能“浅者求浅”, “深者求深”。(4)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王充,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著《论衡》。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又如“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绪,不练自黑”, “人之善性,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犹此类也”。

(6)朱熹,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变化气质’夕,他制定了《童蒙须知》、《程蒙学则》和《训蒙诗》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

(7)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著《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并提出“学贵履践,经世致用”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育学习观点。

(8)蔡元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其著作辑有《蔡元培全集》。蔡的主要教育思想为:

①提出了著名的自由主义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认为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在“共和精神”的指导下,接受五个方面的教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才能完成,②主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③强调发展个性,崇尚自然。为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强调要有“自动”、“自学”、“自助”的精神,防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④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还支持“勤工俭学”和“工学互助”活动。

(9)陶行知,我国近代很有影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民主战士,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陶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

(10)陈鹤琴,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主要教育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童心理学》、《家庭教育》、《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等。提出”活教育”思想,经过凡年的教育实践,直到1947年他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思想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国外:(不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1)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和《法律篇》当中论述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教育思想包含论国家管理教育、论学前教育、论普通教育、论高等教育。

(2)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所有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著作《政治学》;另外还著《伦理学》。

(3)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他认为教育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4)美国杜威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他中学。还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5)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第一个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6)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著《教育漫话》。他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主张绅士教育。(7)苏格拉底提出“美德是否可教”, 以产婆术闻名。

(8)昆体良著作有《演说术原理》,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他认为教育者应当看到儿童具有无限的潜在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

(9)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代表著《人的教育》。在《人的教育》中,福禄培尔把“统一”或上帝的精神看做万物的本质和原因,而教育的实质和任务在于帮助人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神的本质,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他肯定人性本善,要求顺应自然进行教育。他以辩证的眼光把人的教育描述为一个分阶段的、连续不断的和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10)卢梭的《爱弥儿》,提倡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

(11)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主要教育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

(12)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教育过程》(1959)、《教学论》(1966)、《教育过程再探》(1971)等。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在科技革命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体系;强调得到的概念越基本,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面就越广;断言在结构主义课程前提下,任何学科都能够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强调不仅要教出成绩良好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智力上的发展,为此就要抛弃传统的复现法,代之以有利于开发智力的发现法。

(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2.1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学校教育是其典型代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1)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对象。

(4)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教育者借以将教育内容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媒介物,或者说,是教育者借以实现认识客体的媒介物。教育手段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2.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2.2.1了解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生活需要起源论。

一、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1831一1902)基本观点:利托尔诺在其所著《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人类产生以前,已在动物界存在。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为。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生物竞争的存在是产生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小的动物。按照他的看法,人类只是在继承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的基础上,作了某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没有不同。

评价: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把教育过程看作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二、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1869一1947)基本观点: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他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教育的实质和基础。他在所著的《教育史》(1925)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

评价: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但孟禄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具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

三、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

基本观点: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工具的制造标志从猿到人的转变一人及人类社会的诞生;劳动标志着人类从自然到社会的演变;劳动使人和社会产生了教育的需要,并创造了教育的条件。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20世纪40一50年代,前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这种教育起源论,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

四、生活需要起源论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理论界在讨论教育本质的过程中,针对劳动起源论的不足,提出了教育起源于适应和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观点。2.2.2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1)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教育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第二,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第三,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2)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的特征具有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 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 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古代教育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设有“六学二馆”, 即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较强。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3)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①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二,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第三,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第四,师生关系民主化。

第五,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②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4)20 世纪后期教育的特征

①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部分人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与之相关的就是现代教育的公平性,即现代教育要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实际上的公平。这就是说,现代教育的公共性也就是现代教育的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②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教育的经济功能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充分的重视,教育改革因此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条件。

③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④现代教育的未来性是指: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⑤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是指: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

⑥现代教育的终身性是指: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组织形式。依据教育活动的组织程度和制度化水平,可以将教育形态进行分类。如:正规教育中的一般学校教育、特殊的思想政治和法律教育;非正规教育中家庭教育、职业组织教育、文体组织教育以及社区教育

2.3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2.3.1 教育的基本功能

2.3.2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1、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应有速度。性别差异对教育差异具有很大影响。人口的年龄结构决定着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结构。人口的社会结构如职业结构,对教育也有重大影响。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

4、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的价值选择;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的目标选择;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政策。反之,教育对文化的承传;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一是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二是教育对文化的整理,三是教育对文化的创新;

2.4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2.4.1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人的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发展的阶段性:人的成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发展方面,都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人的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存在差异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发展的顺序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2.4.2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2.4.3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但是,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有一个发展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上,如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增加,骨路构造的变化,心肺和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与限制,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所以,遗传素质对于人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据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优生优育问题。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不过人的社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人的实践,单纯的客观环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就。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它应该而且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因为:

(一)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受国家的委托,对新生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它的任务就是教育人和培养人。家庭和社会虽然也有教育新生一代的责任,但不具有这种特征,因为它们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二)学校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教育。从普通教育来说,小学、初中、高中均有统一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培养任务和要求。它所培养的人,要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严格的规格要求。为实现这种规格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措施。例如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有集中的教育时间,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不具备这些特点,它们的影响力远不如学校教育。

(三)学校有经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学校按编制配备的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人员。他们经过严格的师范训练,有符合教学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教育科学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学校对他们还有岗位职责要求,不称职的教师要被淘汰。所有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相比的。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况且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能起作用。所以说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定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表现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总之,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现实;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遗传与环境”中曾出现的错误观点:(补充)遗传决定论:

人的发展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和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这种理论认为个体的遗传素质在其后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于儿童的影响只能起延迟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们。这种理论看到了遗传素质对于人的后天发展的巨大作用,但是却夸大了这种作用。环境决定论:

人的发展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18世纪的思想家爱尔维修、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和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等。其主要观点是:人的发展的一切差异都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先天的遗传素质和个性特征在人的发展中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人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这种观点看到了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是却把这种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教育万能论: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论点。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的《理想国》。爱尔维修对于人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育,否认先天观念,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人的认识,都来源于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他否认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断言人的形成只是教育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才智差异也仅仅是教育造成的,即“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一方面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改造人必须改造环境;另一方面又认为,人们的偏见统治着世界,改造环境又必须改造人的偏见,即通过教育改造社会,因而主张教育万能。爱尔维修的这一教育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的进步要求,但陷入“意志支配世界”的唯心史观。

2.5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一)生理变化的不均衡性

人在一生的生长发育中,有两个急剧发展的高峰期。第一个在出生后第一年,身高可增加50%,体重可增加100%;第二个就在青春期。

在青春期骨骼比肌肉长得快,所以常常发现青少年一下子个儿拔高了,身体却多为瘦长型。骨骼的迅速增长有时会引起身体的疼痛,肌肉的痉挛和情绪的焦躁不安。他们的四肢比躯干长得快,身体的远端比近端长得快。他们的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长得快,具有了从事激烈活动的能力,所以他们喜欢动作幅度大的活动。在细小精巧的活动中,却会显得笨手笨脚,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态。他们心脏的发育常常跟不上身体的急剧增长,未成熟的血液循环系统暂时还不能很好地为不断发展的有机体服务。就神经系统的发育来说,脑的结构和机能大体上已经完备,但还在迅速发展着,其中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远超过抑制过程,显得十分不稳定,所以中学生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直到高中的高年级,这种平衡才渐渐形成。

(二)高水平的能量代谢

在青春期,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率比较高。中学生更需要良好的营养、合理的锻炼和更多的卫生保健特别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怀。

(三)性的发育和成熟

性机能的迅速发育和成熟是中学生生理发展上的又一突出特点。

男孩和女孩的身体发育情况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一般来说,女孩进入青春期要比男孩早好几年。但是人与人是不同的,身体发育也有早也有迟,会出现所谓的早熟现象和晚熟现象。一般正常的青春期身体发育都会给个体带来心理震荡。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3.1义务教育的特点

1.义务教育的国家强制性

义务教育的国家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它指义务教育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推行和实施。义务教育不仅是受教育者的权利,而且是国家应尽的义务。国家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伴之以系统、完善的立法、执法和监督体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予以保证。在我国,只有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能够强迫一定的教育对象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并为法律所规定和允许,其他任何教育制度都没有这种权力。义务教育的国家强制性还表现在任何违反义务教育法律规定,阻碍或破坏义务教育实施的行为,都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受到强制性处罚或制裁。2.义务教育的公共性

义务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业,属于国民教育的范畴。它是面向本地区、本民族全体国民的教育,不应成为某一阶级、政党或宗教派别的工具而被垄断。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育与宗教分离,使学校教育成为世俗性的公共事业;二是义务教育由国家设立或批准的学校来实施,体现了国民的意志;三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和教师具有公共和公务性质,其工作对国家负责,对国民负责;四是国家对实施义务教育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不是放任自流。我们强调全社会尊师重教,维护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3.义务教育的免费性

义务教育的免费性是指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就学费用。这是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当然,义务教育从免除部分费用到免除全部费用,要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可根据有关规定适当收取杂费,而所收的杂费相对国家社会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来说,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免收学费,实际上已经免除了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大部分费用,体现了义务教育免费性的特征。义务教育的免费性还表现在,对那些贫困的学生不仅免收学费,而且《义务教育法》还规定:“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4.义务教育的基础性

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意味着,根据法律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并接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等方面的教育。这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一定年限的义务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基础性表现在义务教育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而不是英才教育。普及教育是人人有书读,义务教育是人人必须要读书。面向少数人的英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人只有受到一定年限的基础教育,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基础补充)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制确立的依据:

(1)政治因素: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往往存在不同的教育行政制度。

(2)经济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了这个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3)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4)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因素

(5)教育制度传统以及对国外教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等。

3.2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现代学制发展的主要趋势: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注重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类型日益多样化;终身教育日益受到普遍重视。(补充: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双轨学制 英国 ②单轨学制 美国 ③分支型学制 前苏联)3.3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我国学制的历史演变:

1902年,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实施。

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22年,由留美派主持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图,于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三段五级:初等教育段6年,分初小(4年)、高小(2年),中等教育6年,分初中3年、高中3年,高等教育段4一6年,不分级。整个国民党统治时期,虽有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影响深远。

1.1951年的学制改革一《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2.1958年的学制改革~《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3.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学制改革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1.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未来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两基、两全、两重

3.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4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我国当前的学制:

从类别上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成人继续教育体系和师范教育体系五个类别。

(1)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是我国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它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

(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文柱。它包括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专业技术学院。(3)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它包括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4)成人继续教育体系。成人教育是适应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专门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成人设置的教育机构,它包括独立设置的职工大学、农民大学、干部管理学院、行政干部学院,也包括普通高校中设立的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

(5)师范教育体系。师范教育体系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教师专职人员的教育机构,它包括幼儿师范、中等师范、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以及综合大学里专门培养师资的系与专业。

按照教育程度划分,我国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级层次。

(1)学前教育(幼儿园)。主要由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等机构实施,招收3一6、7岁的幼儿。(2)初等教育。即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的儿童入学。学制为5一6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业余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为3年,高中为3年。职业高中2一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校2一3年。属于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中学的修业年限可以适当延长。

(4)高等教育。是正规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它是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的招收对象是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专科学校的修业年限是2一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是4一5年,业余学校修业年限适当延长。硕士研究生修业2--3年,招收对象是获得学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年,招收对象是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4.1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1.教育目的的概念、功能(基础补充)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发展结果,或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1)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人的素质结构和社会行为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

(2)教育目的的功能:①规范功能;②选择功能;③激励功能;④评价功能。(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①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方针:除上面两个,还有“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②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

2.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特洛齐以及一些持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和教育学者。主要观点: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底的医治。(2)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等。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其社会性(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相对于个体来说,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个体只是构成这一绝对价值实体的“材料”或“要素,);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3)内在目的论(4)外在目的论(5)教育准备生活说(6)教育适应生活说

(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补充)(1)社会依据

①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发展变化,对教育培养现代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②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

(2)人的依据:①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②人的需要 4.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补充)

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统一,这是反映教育事业价值取向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对教育对象身上要形成的各种素质及其结构的规定。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教育目的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4.2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

1.教育方针的定义: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2.教育方针的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从以上定义可看出,教育方针的制定者都是国家或政党,它与教育目的有密不可分的联系。3.教育方针的特性: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4.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教育方针:(l)新中国成立时期:

1952年3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凡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之中,形成了新中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后来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两个必须”)。”(2)文革后及至现阶段的总结: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努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肯定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没有文化和知识分子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要在全党大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中外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对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发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切的艰苦创业精神。”这是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一次比较具体的论述。1983年9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方向。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针被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3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3)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4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五个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

(l)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4)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需要,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有促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

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法的作用: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实验实际是一种被控制的观察,调查法是一种间接的观察,问卷法也需要凭借观察的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观察法在教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是产生理论假设的手段。

观察法的种类:

(一)描述观察法:包括日记描述法、系列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

(二)取样观察法:包括时间取样观察法、事件取样观察法;

(三)等级评定法:包括数字量表法、图示量表法、累记评定法;

(四)间接观察法:包括谈话法、对偶故事法、两难故事法、创设情景法。

调查法:教育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了解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研究方法。教育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历史法: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实质在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事物的历史发展规程,而不是单纯地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1.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

课程论是指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1950 年,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出版,标志着课程理论研究的系统展开。

1,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2,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3,社会中心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1.2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手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中大差别的重要原因。如古代学校教育重语言、政治、伦理和宗教等学科。至近代,自然科学学科、技术性学科、社会科学学科才逐渐在学校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的学校课程必须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以及内容、手段的更新变化。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科学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课程理论

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1.课程内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2.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依据不同标准,课程的分类不同

根据课程所涉及的课程内容的综合程度,即是单门学科还是多门学科,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注: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方式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从课程设置形式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分利课程:它是由一系列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相互联系的科目组成的课程。分科课程的特征:

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学术性和专业性,有利于组织教学和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易忽视学生生活实际,学科知识缺乏联系性。

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综合课程的优点: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活动课程:也叫生活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指从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出发,把课程编排得同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并偏重于使儿童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让学生从“做”中学,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活动课程的特征是:① 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② 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③ 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④ 采取综合作业的组织形式。优点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缺点是儿童学习的知识不系统。这种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

国家课程的特征:它体现国家的意志。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的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补充)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已往国家课程倍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的需要。

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

显性课程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隐性课程: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可以这样描述)隐性课程的特征:

①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②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③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④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 ⑤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 ⑥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3.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从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到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化。如果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性程度为准则,可以一次区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教育目的(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1)教育目的

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只能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在实现统一教育目的上,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会有不同的做法。为了确保教育目的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就需要根据各级学校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化,即要明确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所以,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守的统一的质量要求;培养目标则是某级或某类学校的具体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两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课程目标

它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方面的规定性:

第一,时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 第二,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达到的发展水平;

第三,预测性,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型规划; 第四,操作性,即课程目标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归化,与教育目的不同。

4)教学目标

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课程评价:

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制和逝世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结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它应当是一个客观的过程。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如教育测验,对课程作出量的分析,即量的评价;根据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质的分析、说明和鉴定,即质的评价。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P105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的过程:P107

4.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①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观;②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设计观;③回归生活的课程内容观;④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⑤民主化和多样化的课程管理观。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与状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分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两个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从2001年开始实施,到2005年全面推行。

高中阶段从2004年开始实施,目前已经有一半的省份使用新课程。国家在实施的过程制定了一系列推进的策略,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也做一些配合的工作和策略。

(三)中学教学

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概念: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2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的概念及各种本质观

教学过程的概念: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各种本质观:

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教育理论界众说纷纭,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凡种观点:

1)认识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说是一种影响最大、认同者最多的教学本质观。该观点最初起源于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在我国是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该学说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2)发展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该观点认识到了“认识说”的局限性,认识到了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的其它任务,尤其是发展的任务,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发展水平逐步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过程。” 3)双边活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认识到了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认识到了教与学的相互依存性,突破了“认识说”和“发展说”从教学任务看教学本质的局限性,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机制。但也存在对教学主要矛盾揭示不到位的不足。4)交往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但学者们对教学与交往的关系理解差异较大,对交往有不同意义的定位。有人视交往为单纯的教学背景条件,有人视交往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人视交往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有人视交往为教学本身。这一观点共同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存在,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人的主体性才能确证、生成和发展;只有通过主体间的亲身感悟、理解和体验,人才可以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因此,教学过程完全可以视为师生交往过程,交往即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这一观点虽然从教学社会学的视角揭示了教学活动的社会属性,但是,仍然不能揭示出教学过程这一特殊实践活动不同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性。

以上不同的学说试图从不同的视角揭示教学过程的本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着不同的片面性。基于对以上不同观点的认识和分析,我们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培养人的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看到师生的平等性,也要承认师生客观上的不对等。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师生通过特定的中介进行特定的互动而实现学生特定的发展的过程。这里所强调的“特定”是从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出发的,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的,是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的。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3.1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统一;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该规律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学生个体获得知识有两种途径,一是间接经验,即由书本、课堂和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二是直接经验,指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

2、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①就学生的认识任务而言,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地接受间接经验,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这是因为:a、间接经验经过特殊的加工并且有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它掌握知识便捷而有效;b、学生在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中学习间接经验,可以不受个体时空的限制,避免走前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从而使学生用较少的时间把人类积累起来的基础知识接受过来,使个体的认识达到同人类认识水平一致的高度;c、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和改造世界,攀登科学文化的新高峰。②就教学中教学的任务而言,学生在教学中主要的不是探求新的真理,而是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即书本知识

3、也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决不能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因为学生的认识遵循人类认识的普通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学生的间接经验是建立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的。以间接经验为主并不是不要直接经验。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间接经验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掌握,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只重视某一方面知识的偏面观念。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或智能)相统一的规律

1、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两者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2、掌握知识是智能发展的主要基础。(正面)学生的智能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反面)离开或排斥掌握知识,智能发展无从生长。

3、发展智能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智力、能力,是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巩固程度和运用程度。(事实)实践表明: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

①教师应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是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②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知识虽然并不等于智能,知识掌握得多也并不一定表明智能发展得好,但两者互相联系,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就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③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了解实质教育派和形式教育派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该规律说明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具有本质的联系。

2、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理由是:

①学生在各方面并不成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安排,需要教师的指导。

②教师代表社会向学生提出教学要求。③教师受过专业训练,有较丰富的知识。

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使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否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3、相对学习对象而言,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理由是:

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有被学生主动地吸收、消化才能为学生所掌握;②学生虽然许多方面并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他仍是认识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否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必然会削弱教学的效果。

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将两者割裂开来,或是只强调某方面的作用是偏面的、错误的。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

2、教学为何具有教育性

①从社会要求看,教学活动是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来开展的,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

②从教学内容看,科学知识本身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③从教学手段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也具有教育因素;

④从教师看,教师是具有一定思想观点的人,在教学中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立场、观点、个性特征,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

⑤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目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具有教育性。因此,教学具有教育性。

说教学具有教育性,并不是说掌握了知识就等于提高了思想,养成了优秀的品德,关键是要看学生如何接受教学,如何掌握知识。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地运用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

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一节好课的要求有如下凡点:①教学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重点突出;⑥组织严密;⑦课堂气氛热烈

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布置作业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

辅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上课的必要补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和提高质量。

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补充〕

1、教学原则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见下面介绍。

2、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4、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2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可以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6、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②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7、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式的问答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3.3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演变历史:个别教学一班级授课制(集体/课堂教学)一分组教学一多样化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特殊组织形式:现场教学、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又叫集体教学、课堂教学,是指把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预先制订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优缺点,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由于过于强调集中、同步和标准,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容易肢解知识整体性,理论脱离实际。(要求改革的原因)个别教学及其优缺点

个别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一对二的方式轮流进行教学,在教师对某一学生施教时,其他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学习,包括预习、复习、练习或作业。(最早采用)。优点:教师教学的知识难易、内容方向、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因人而已,因内容不同而不同,很好地照顾了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缺点: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率低。只能适应古代农耕社会低水平生产力发展状况,不能满足机器大工业时代经济发展对熟练工人的大规模需求。分组教学及其优缺点

分组教学:指学校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实质上属于集体教学,目的是为了使班级授课制更优化,解决其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主要优缺点。优点:较好地照顾学生个别差异,重视学生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缺点:(1)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鉴别不一定科学,忽视学生发展性;(2)对学生心理发展负面影响较大,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慢班和普通班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3)家长、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分组教学问题上意见很难达成一致;(4)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中和确保学生能受到恰当教育,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教育管理比较麻烦。

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将对教学诸多方面作出新的调整,主要包括:

(1)面向结果与面向过程并重。前者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使学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作为教育的直接意义,是传统强调的教学形式;后者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在理解中体验知识得以产生的基础以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等,它会给学习主体带来一种更高的价值。(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在教学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经验过程中是相互统一的,但两者所发挥的作用及各自的发展并非是自发地齐头并进的。两者的真正统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作出专门的努力。

(3)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现代教学中的教师指导,必须是把学生导向学会学习的境地,这不仅是终身教育的要求,而且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来看也是重要的,只有学会学习,学习主体才会真正具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

(4)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在促进学生一般能力较全面提高的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给予特别关注,因为创造性已成现代人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成分。此外调整内容还包括科学文化基础形式与品德培养并重、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并重、课内与课外并重等。

(二)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整体改革实验,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应抓住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1)运用整体性观点,进行教材、教法、学法、考试、教学环境等的全面改革和实验,使各种教学因素有机地统一协调起来,形成最佳的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教学效益。(2)提高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的可操作性。在改革和实验中,必须显示出较高的易为他人所仿效的可操作性,即抓住教学系统中有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实质性问题进行变革和调整。

(三)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此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在课程内容更新上应注意二点:(1)协调好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和职业课程之间的关系。(2)协调好内容要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各地区、各学校、各民族,课程内容应有所不同,应体现出多层性,这样统一性和多样性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前课程形式的发展,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基本思路是:(1)有效地实现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的结合。减少必修课时,课程少而精;选修课时要占一定比例,并增设选修学科;课外活动得到加强,使之更好地配合必修、选修课的教学。(2)提高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问题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这三门课程能解决吸收新学科、新知识,课程内容的更新,联系社会实际等问题。(3)强化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即把隐性课程纳入到有计划的教学内容中来,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要有提示,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第二篇:浙江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试资料

绪论

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教育学

二、基本问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创立标志,各学者所作出的贡献 3.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其他学派教育学的区别 4.学习研究教育学的价值

0910一个单选和一个简答1.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0904两个单选一个名解5.实验教育学0810三个单选一个多选(共5分)0804简答:中学教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一个单选一个多选(共8分)0710一个单选和简答1.简述教育学创立的标志。0704只有一个单选2分 0610两个单选共四分一个多选一分名解5.文化教育学 0604三个单选共3分0510三个单选一个多选共4分0504三个单选一个多选0410一个单选简答1.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0404名解1.教育学 0310简答5.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0210简答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0204简答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具体内容:

第一节 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对象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问题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选择题型(补充)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

二、教育学的创立

<一>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结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创立阶段必须记住的几个人物:

1、英国学者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在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立。

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 《大教学论》的出版(1632年)

《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P9。从自然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P10

3、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1803年《康德论教育》“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4、卢梭 代表作《爱弥尔》。“自然教育”的思想。

5、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 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育漫话》中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他主张绅士教育。

6、德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 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 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贡献: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 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作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7、裴斯特洛奇,瑞士著名的教育家,他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著名的教育论著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三、教育学的发展

(一)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梅伊曼《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在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上毫无用途。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第三,把教育实验划分为三个阶段: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第四,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二)文化教育学 德国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第三,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发挥教师和学生个体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的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杜威 《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其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四)制度教育学

制度教育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等人。制度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反对赫尔巴特以来的传统教育学把教育研究的着眼点放在一些师生个体行为的观察、分析、指导和校正上,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应该首先把培养制度亦即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以阐明教育制度对于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的影响。第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制度比教育意图、计划、策略对师生教育及学习行为的影响更大、更深刻。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想要完成的社会变迁,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制度分析,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解制约他们思想、行为的制度因素,把学校中“给定的”制度(即从外面强加的制度)变成“建立中”的制度。第四,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分析那些显在的制度,如教育组织制度、学生生活制度等,而且还要分析那些隐性的制度,如学校的建筑、技术手段的运用等等。

(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与其他教育学派的区别是建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观点

基本观点: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第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就会陷入到不可知论和相对论的泥坑中去。

(六)批判教育学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 第一人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凯洛夫的《教育学》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以及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对于教育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维护显示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第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教育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第三,比这种后果更严重的是人们已经对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和不公平丧失了“意识”,将之看成是一个自然的事实,而不是某些利益集团故意制造的结果。第四,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策略。第三节 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 学习研究教育学的价值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教育、教育要素、教育起源

二、基本问题

1.教育的基本要素 2.教育的起源

3.奴隶社会教育与现代社会教育

4.现代教育的特征

0910简答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0904名解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0810名解1.教育;简答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0704名解

1、受教育者0610名解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0604名解31.教育0510名解1.教育影响 0504简答3.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0310名解4.教育、简答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0304简答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0210单选教育的起源 具体内容: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是指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09.04名解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0904单选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在该文中,恩格斯通过劳动这把钥匙去考察人类的起源问题,对人类的起源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从而与在该问题上的历史唯心主义做斗争。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如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学者所说的是永恒不变的范畴。

二、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补充: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章 学校

一、基本概念:学校、学制、学校文化、学校管理

二、基本问题:

1.学校管理的沟通功能

2.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任务

4.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配合

0910名解1.学制0904名解1.学校物质文化0810名解2.学校文化 0804简答2.简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0710简答2.国家如何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3.学校对儿童身心发展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0704名解2.学校文化

0610名解1.教师文化0510名解2.学校管理

0504简答4.国家如何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0410名解1.学制

0401名解1.学校 0304名解1.学校文化 0310简答题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途径有哪些? 0210名解1.学校文化0210简答2.简述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0204名解1.学校

具体内容: 第一节 学校概说

一、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二、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第二节 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核心观念是价值观。学校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教师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 第三节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一)学校组织特征的独特性:垄断性、非自愿性、公益性

(二)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学校管理的沟通功能:

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三)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四)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五)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任务是加强和改善对品德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和提高品德教育师资队伍,强化和规范品德教育工作,保证实现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

第一,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第二,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第三,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第四节 学校、家庭和社会

一、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二、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1)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3)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4)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

(1)组织校外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2)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组织好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及节假日的活动。(3)为学校培养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学生骨干,推动学校的课外活动。(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树立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观点。(5)开展各种家庭服务,如设立校外青少年儿童活动站,为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提供场所,为家长解决双职工子女的午饭问题等。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有几个方面:一般性 针对性 分类 个别 相互配合的方法:互访 家长会 家长委员会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配合的途径:(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章 学生

一、基本概念:儿童个体的发展、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生主体。

二、基本问题:

1.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2.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3.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和规律及其教育 4.学生主体性与教育的关系 具体内容:

第一节 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及其影响

一、遗传决定论

二、环境决定论

三、辐和论

第二节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进步及其主要内容 皮亚杰 杜威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一)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二)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活动之中

(三)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第三节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儿童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一、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和规律及其教育

(一)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二)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三)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四)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五)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二、教育的科学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二)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三)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四)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三、学生主体性与教育

1、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1)建立民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2)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尤其让学生体验成功;(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2、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其原则

(一)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二)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三)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章教师

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教师、教师资格

二、基本问题: 1.教师职业素质要求 2.教师聘任制度 具体内容:

第一节 教师职业

1、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法》颁布时间

2、教师职业专业化尝试开始的标志

3、教师专业化要具备的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教师地位的构成(影响因素);

谁把教师列入“天、地、君、亲”的行列; 教师节设立;如何提高教师的地位。

4、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

(一)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应包括:(1)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二)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1)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并有把它运用于实践的能力。(2)教师要具有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3)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1234

(三)职业道德素养(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2)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第二节 我国教师的资格、任用、培训及考核制度

1、教师资格条件(1)必须是中国公民,(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4)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的规定部门;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程序

2、教师的聘任制度的特征:

(1)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2)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4)教师聘任有着严格的程序。形式:(1)招聘(2)续聘(3)解聘(4)辞聘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基本概念:教育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问题: 1.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3.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5.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具体内容:

0710 论述1.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结合当前实际论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该如何贯彻落实? 0610简答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0510简答 2..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观点。

0504论述 1.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规定性的意义。0410、0401、0204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

0310 论述1.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 0304论述1.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0210简答4.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0204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0410、0401、0204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四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名言。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0210简答4.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主观依据:主要是受教育目的的确定者的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客观依据:教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教育目的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第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考察点和出题角度:0504论述 1.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规定性的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两个层面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善结合。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0810简答4.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哪些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首先,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其次,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最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的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的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0610简答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0310 论述1.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我们必须对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有清醒的认识。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几个方面: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

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0710 论述1.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结合当前实际论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该如何贯彻落实?0310 论述1.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0304论述1.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六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框架:

一、基本概念:德育、智育、美育、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体育

二、基本问题

l.中小学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2.美育的任务 3.体育的功能

历年真题:0710 名解 美育 0704简答 2.简述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0610 论述1.联系实际论述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主要任务。0604论述1.试述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0510论述3.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0504、0204 名解 德育 0410名解 智育 0404简答5.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0401名解 德育 0310 名解.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0304、0210名解 美育 0204简答 简述美育的任务。

第一节 德育 本节中考查过的内容有:0604论述1.试述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0510论述3.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0504、0204、0401 名解 德育0310 名解.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考查题型是名解、简答和论述都有。德育: 德育的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政治、经济、文化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德育对其他各育的促进功能:动机、方向、支持

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任务是努力使德育对象具有健全的品德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造个体的幸福生活。内容包括三个层次:(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3)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第二节 智育

本节中考查过的内容有:0704简答 2.简述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0410名解 智育 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1.从社会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2、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3.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三节 体育

本节中考查过的内容有:0610 论述1.联系实际论述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主要任务。体育:

体育的功能:健体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第四节 美育

本节中考查过的内容有:0404简答5.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0304、0210名解 美育 0204简答 简述美育的任务。

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蔡元培先生的观点 美育的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学校中实施美育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教育美育。

第七章 课程 框架:

一、基本概念:课程、课程设计、课程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二、基本问题: 1.课程与课程论

2.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3.课程结构

4.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0604简答37.泰勒关于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0510名解3.课程设计 0504简答1.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0410名解4.课程 0404论述4.2.试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0304名解3.课程 0204简答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0204论述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第一节 课程概述

在本节中我们要重点掌握两个概念和一个简答。它们是:

课程,P218(0410、0304名解3.课程)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大体从内容上可以分两个层面,一是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探讨,一个是关于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

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知识与能力

3、分科与综合4、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0504简答1.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0204论述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第二节 课程的一般范畴

课程的一般范畴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我们重点掌握课程结构。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一般结构包括三个层次

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教科书:简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二)课程的其它结构 第三节课程设计

在本节中重点掌握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

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泰勒是著名的美国课程论家,其中1944年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认为是课程论的经典,其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后来被称为泰勒原理。其四个问题是: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泰勒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论证了教育目标的来源——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2)解决了教育目标的筛选原则——第一是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第二是学习心理学所提示给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3)规定了教育目标的表达方式

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的5条原则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的主要准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课程的四个步骤:1.确定评价目标2.确定评价情景3.设计评价手段4.利用评价结果。

第三篇:浙江省2011年4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浙江省2011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结构主义心理学强调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现场实验法 D.内省法 2.以下哪门学科属于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A.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B.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C.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D.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分散注意 4.在生物节律中,对人的心理状态影响最重大。()

A.90分钟周期 B.28天周期 C.年周期 D.日周期 5.颜色视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

A.清晰度 B.强度 C.亮度 D.柔和度 6.是听觉的主要器官。()

A.内耳 B.鼓膜 C.中耳 D.卵圆窗 7.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形式存储。()

A.语义 B.概念体系 C.图式 D.视象和声象 8.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

A.回忆法 B.再认法 C.重构法 D.节省法 9.心理学通常以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将概念分成两类,一类是日常概念,另一类是()。

A.具体概念 B.抽象概念 C.科学概念 D.人工概念 10.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 11.有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即使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智商也有很高的相关,这说明()。

A.人的智力发展与家庭环境没关系 B.遗传对智力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C.人的智力发展与遗传没关系 D.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先天决定的 12.主题统觉测验是一种()。

A.兴趣测验 B.智力测验 C.创造力测验 D.投射测验 13.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4.下列哪种类型是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A.权威型 B.放纵型 C.溺爱型 D.民主型 15.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就会产生尊感;当做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16.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降低的现象是()。A.社会惰化 B.社会干扰 C.社会依赖 D.社会助长

17.当个体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使目标无法达成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种心理现象 是反应。()

A.压力 B.挫折 C.焦虑 D.愤怒 18.下列哪种反应是对挫折的积极应对反应()。

A.升华 B.投射 C.退行 D.幻想 19.在一个人身上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是人格的()。

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20.当人们满足了饥渴需要时会感到高兴,当人们的什么安全受到威胁时会感到恐惧,这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A.感觉 B.情绪 C.需要 D.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思维 2.心境 3.认知方式 4.晕轮效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怎样对能力进行分类?

2.气质与性格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心理健康水平可划分为哪几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举例说明情绪情感的作用。

2.论述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

情感

第四篇: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系统阐述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思维与教学、教育与职业、教育与道德、儿童与教师八个关系的教育思想称之为()。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教育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3.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起着()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体现了()的观点对人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结果。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平行论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对教师职业()角色的阐述。

A.授业解惑

B.管理者

C.示范者

D.父母与朋友

7.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

D.课程指南

8.在测验学生英译汉的技巧时,由于所选的短文中词汇量较大,学生受到词汇量的障碍而难以发挥翻译技巧,测验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然而并没有确切说明学生的翻译技巧,这样的测验()不高。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区分度

9.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2.教育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13.《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4.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A.德育活动

B.劳动技术教育

C.课外活动

D.额外教育

15.下面表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的是()。

A.老师让背书,学生们认真地背书

B.老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结果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

C.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

D.老师穿得很漂亮,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老师

第五篇:2011浙江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打印版

第一章 概论

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其性质

2、心理学历史发展与流派

3、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4、心理学研究方法

5、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2002年4月考题)

1、一般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内隐与外显关系的反应,反射弧是过程,大脑是加工中心)

2、本书定义: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分析研究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1、心理学诞生标志: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02年10月、03年10月考题)

2、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02年4月考题)

第二节 心理学历史发展与流派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流行时间: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20年代

3、主要观点:构造主义心理学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包括感觉、意象、情感。把心理分解成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达到研究心理的目的。

4、方法:实验法与内省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詹姆斯(W.James)、杜威(02年10月考题)

2、流行时间:1890年至20世纪30年代

3、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意识的结构。意识的功能主要有:意识、心理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心理是一种有目的的反应,是有用的。意识是连续的、动态的(意识流)。心理学不应该局限于在实验室中研究,应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

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2、流行时间: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3、主要观点: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因为它是看不见的,而应该研究外显行为,并以此来获得心理活动的规律(S—R)。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而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坚信人的一切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

4、方法:实验室实验法

四、格式塔心理学:

1、代表人物: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2、流行时间:1912年至20世纪40年代

3、主要观点:心理学研究意识体验,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着重研究人认识事物的知觉层次,提出格式塔知觉定律:相似律、接近律、良好图形原则等。

4、方法:实验室实验法

五、精神分析学派: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Freud)

2、流行时间: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50年代

3、主要观点: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潜意识(无意识)现象,重视对异常行为的研究,认为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4、方法:精神分析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02年4月考题)

2、流行时间:20世纪50年代至今

3、主要观点:重视人的意志自由和主观选择,注重人的本性。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4、方法:思辨

七、认知心理学:

1、代表人物:奈瑟、皮亚杰

2、流行时间:20世纪60年代至今

3、主要观点: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如动机、思维(推理、决策、问题解决)、情感、记忆、语言、创造性活动。

4、方法:实验室实验法

第三节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

5、生理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概念: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02年10月考题)

2、特点(02年4月考题):

(1)优点:观察法获得的资料是客观和真实的。

(2)不足: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消极等待预期行为的发生,观察结果难以重复;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二、测验法:

1、概念: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03年10月考题)

2、特点:

(1)优点:可用于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可用于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的之间的心理特征的差异。

(2)不足:心理测验的科学性是无法完全保证的

三、实验法:

1、概念: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02年10月、03年10月考题)有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

种。

2、特点:

(1)优点: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切合实际;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可以得到精确的研究结果;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重复验证。

(2)不足:实验情境带有很明显的人为特点,与社会生活有明显的区别,从而使实验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四、调查法:

1、概念: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有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形式。

2、特点:

(1)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节省人力物力,但问卷回收率、被试的不认真合作

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谈话法: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容易掌握。但耗时长,对象少,加上其他主、客观影响被试的因素,可能会影响资料的真实性。

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认识内部世界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三、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本章重点:

1、意识的概念

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3、生物节律

4、睡眠与梦

5、催眠现象

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

一、什么是意识:

1、概念: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02年4月考题)

2、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

(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3)对自身的觉知

二、意识的状态(02年10月考题):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人能十分清楚地控制自己的意识去从事某项活动。(集中注意、有意识:精力集中)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人的行为已经自动化,不需要意识的参与。(意识成分少,变成自动化:自动化)

3、白日梦状态:低水平的意识努力状态,介于主动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

三、注意的种类

注意种类 事先有无目的 是否需要意志努力

不随意注意

无 不需要

随意注意

有 需要

随意后注意

有 间。(有一定意识,与未来活动有关:迷迷糊糊)

4、睡眠状态:意识并未完全停止,做梦时有意识活动。

第二节 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1、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02年10月、03年10月考题)

2、注意的特点:

(1)注意的指向性:选择某对象而忽视其他对象

(2)注意的集中性:对注意对象的精神贯注与兴奋性提高,并持续一段时间。

3、注意的功能(02年4月、03年10月考题):

(1)选择功能:指向性的体现

(2)维持功能:集中性的体现

(3)调节功能:体现在活动的转换过程中。

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03年10月考题):

1、区别: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2、联系:二者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1)可控制意识状态下,注意集中在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

(2)在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下,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参与成分也少。这是注意分配到其他方向的结果。

(3)在白日梦状态下,意识的内容不断变化,这些内容分配到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低。

(4)在睡眠状态下,人基本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注意也基本停止活动,除非受到很强的刺激。

不需要

(02年4月、03年10月考题)

1、不随意注意:引起的原因有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客观):强度越大,新异性越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具有运动变化性都能引起不随意注意。

(2)主观原因: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影响不随意注意。

2、随意注意: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形式,引起的原因有:

(1)活动的目的和任务:越强,越具体,越容易引起随意注意。

(2)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

(3)个体的知识经验:与它有联系并有一定新异性的事物容易维持注意。

(4)活动的组织:正确的活动组织影响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

(5)个体的人格特征及意志品质:良好者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3、随意后注意:具有上述二者的一个特点,即有事先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第三节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一、生物节律:

1、生物节律:人的心理活动体现着周期性变化,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这些节律称为生物节律。(1年,28天,24小时,90分钟4种)

2、日节律: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认为划分24小时,实际为25小时)

(飞行时差导致的困扰并非由于旅途困乏,而是由于自身生物节律被干扰的结果)

二、睡眠与失眠:

(一)睡眠:五个阶段

1、过渡期:1—7分钟

2、轻睡期:10—25分钟 3、4、沉睡期:30分钟—1小时

5、快速眼动睡眠(REM):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

(二)失眠(02年10月考题):

1、情境性失眠:主要由生活情境改变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失眠。

2、假性失眠:人在心理上有失眠感觉,由睡眠时间的个体差异造成。

3、失律性失眠:生物钟受到干扰而无法及时调整造成。

4、药物性失眠:饮料、药物引起兴奋或对药物(如安眠药)的依赖造成。

三、梦

1、概念: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2、梦产生原因:

由某种刺激引起特定的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只是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

3、梦的特征:

(1)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体现自我中心的特性。

(2)梦境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

(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第四节 意识的特殊现象

一、催眠:

(一)什么是催眠: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二)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

1、受暗示性:其高低影响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其大小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对催眠的态度和对催眠者的信任感,二是个体的身心特点与个性特点。

2、催眠诱导: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

(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02年10月考题):

1、感觉麻痹

2、感觉扭曲和幻觉

3、解除抑制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四)催眠理论

1、催眠是角色扮演:巴伯尔和斯潘诺斯认为催眠产生于被试在催眠者的诱导下高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并且指出,是被试对角色的期望和情境因素,引导他们以高度合作的态度做出了某些动作。

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希尔加德认为催眠将心理过程分为两个同时进行活动的层次。第一层是接受暗示以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其性质可能是扭曲的;第二层是被掩蔽的,当时难以觉察的意识经验,其性质是比较真实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在催眠状态下也不会完全接受暗示而失去自我。

二、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

1、镇静剂:鸦片、海洛因、吗啡等,对神经系统起抑制作用。

2、兴奋剂: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迷幻剂:使人的感知觉发生扭曲,产生快感,知觉错乱。

考核知识点小结:

1、意识、注意、生物节律、日节律概念

2、意识的不同状态

3、注意于意识的关系

4、失眠的种类

5、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6、催眠的原理

7、睡眠的阶段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本章重点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3、视觉、听觉的机制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一般概念:

1、概念: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从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2、感觉分类:根据感觉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成三类:

(1)远距离感觉:包括视觉和听觉

(2)近距离感觉:包括味觉、嗅觉、皮肤觉(触、温度、痛)(02年10月考题)

(3)内部感觉:包括机体觉、肌动觉、平衡觉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1、收集信息(环境中的刺激、辅助结构如耳廓、水晶体等)

2、转换(感受器,把刺激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

3、神经传导(将上述神经冲动经过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由复杂的神经网络在传递过程中对传入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

4、感觉中枢加工(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信息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

1、感受性:感受性是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例(03年10月考题)

(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感觉从无到刚刚有的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02年10月考题)

(三)差别感觉阈限:

1、差别感觉阈限: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

2、差别感受性: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02年4月考题)

(差别感受性越高,差别感觉阈限越低)

3、韦伯定律: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关系的规律。(K常数)

4、费希纳定律:由刺激引起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适宜刺激:可见光(红橙黄绿兰青紫),波长400—750毫微米(02年10月考题)

二、基本的视觉现象:

1、视觉适应:明适应与暗适应(02年4月考题)

2、色觉:在一定强度下,一种波长的光引起一种特定的颜色感觉。颜色感觉的三属性是色调、饱和度、亮度。

色调是颜色基本特征(红、绿、兰);饱和

度与光的强度有关;亮度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

三、视觉的机制:

(一)眼睛:

1、眼睛的构造:角膜、虹膜(瞳孔)、水晶体、视网膜。

2、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棒体细胞(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锥体细胞(专门反应光的波长)。

3、视觉适应的原理:暗适应是棒体细胞的功能,明适应是锥体细胞在起作用。

(二)色觉原理:

1、三原色说:不能解释视觉后像

2、拮抗理论:四色说。红绿、黄兰、黑白三对具有拮抗作用,一个停止,另一个激活。第三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

20—20000赫兹的声波。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

二、基本的听觉现象:

(一)声音的属性:音强(振幅决定)、音高(频率决定)、音色(由复合音决定)

(二)听觉的适应与疲劳

(三)声音的混合与掩蔽:混合音、拍音、声音的掩蔽

三、听觉的机制:

(一)听觉与耳:

(二)听觉理论:

1、位置学说:

2、频率匹配学说:优化组合 第四节 知觉—感觉的整合一、知觉的一般概念:

1、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02年10月考题)

2、知觉的种类:

(1)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

(2)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

二、知觉的特性:02年4月、10月、03年10月考题

(一)知觉的整体性:

(二)知觉的选择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大小、形状、颜色

三、几种复杂的知觉及其机制:

(一)深度知觉:距离知觉,由一定线索引起,一是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包括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二是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包括水晶体的调节和视线的幅合(双眼幅合与双眼视差)。

(二)运动知觉:真动、似动、诱导运动

(三)时间知觉: 第五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1、概念: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02年4月考题)

2、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二、社会认知的过程 :02 年10 月考题

(一)信息的搜集合选择:

(二)信息的整合过程: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晕轮效应(03年10月考题)

3、社会刻板印象 考核知识点小结

1、感觉概念及种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2、视觉适宜刺激与视觉适应、颜色特性、感光细胞的功能、色觉原理

3、基本听觉现象与听觉机制

4、知觉概念与知觉特性

5、知觉机制

6、社会知觉的概念、特性

7、社会知觉的一般过程。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本章重点:

1、记忆的过程

2、记忆系统

3、遗忘的规律及克服的方法

4、学习的策略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02年10月考题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何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术语: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03年10月考题

1、编码:

2、保持:储存

3、提取:回忆和再认

三、记忆的类型:

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02年4月考题)

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第二节 记忆系统一、感觉记忆:

1、概念:又成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信息只能保持几十至几百毫秒。

2、信息存储形式: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即视象和声象)

二、短时记忆:

1、概念:又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信息一般在其中保持20—30秒。复述是保证其功能的重要机制。(02年4月、10月考题)

2、编码的形式:以声音代码为主,也有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

3、储存的容量:7+2(组块)(03年10月考题)

4、储存的持久性:复述对信息的短时保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分为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两种。精细复述与长时记忆关系密切。(02年4月考题)

三、长时记忆:

1、概念: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2、编码形式:

(1)语义代码:长时记忆主要编码形式。

(2)视觉代码:视觉表象、遗觉象

3、长时记忆的储存模型:语义网络

记忆的三存储模型

第三节 遗忘

一、遗忘的进程与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设计了节省法对长时记忆和遗忘进行研究,提出遗忘曲线和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03年10月考题)

二、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02年4月考题

(一)遗忘原因的两种解释:02年10月考题

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02年4月考题)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是由于干扰造成的。

(二)影响遗忘的因素:

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

1、与编码相联系的紧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情境依存记忆、状态依存记忆

3、情绪的作用:

三、有意遗忘的作用:

有意识地不使某些信息再现的记忆效应称为有意遗忘。其作用等同于注意转移或否认一类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以保护人们不受伤害。

四、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地点法:位置法

2、韵律法:口诀法

3、记笔记: 第四节 学习

一、学习的定义:

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理解:

1、通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使人获得经验。

2、学习的结果是使人发生行为的持久变化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

3、学习的作用是使人适应环境和适应社会发展。

二、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三、学习的分类:03年10月考题

(一)依学习方式划分:

1、接受学习:

2、发现学习:

3、意义学习:

4、机械学习

(二)依学习内容划分:

1、知识学习:

2、技能学习: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

3、社会规范的学习:

四、学习的策略与方法:03年10月考题

(一)复习策略:

1、复习的时间:要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

2、复习的次数:过度复习达50%

3、复习的方法:阅读与背诵相结合,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

(二)组织策略: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群集(归类)、摘录、划线、列提纲、写标题、做笔记。

考核知识点小结

1、记忆的概念与基本过程

2、记忆的类型

3、记忆系统:三种储存系统的特征与区别,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条件,长时记忆储存与建构的特征。

4、遗忘曲线、遗忘规律、遗忘的原因、有意遗忘的作用。

5、如何根据遗忘的规律组织复习。

6、学习的概念与学习的过程(一般模型或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7、学习的分类

8、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本章重点:

1、思维的基本概念、过程与机制

2、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有关条件

3、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

4、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5、创造性的概念、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第一节 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02年4月考题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征:03年10月考题

1、间接性

2、概括性

3、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二、思维的过程和种类:

(一)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

2、比较:

3、抽象和概括:

(二)思维的种类:

1、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不同划分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划分(03年10月考题)

3、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划分

第二节 概念的形成过程

一、概念的定义:

概念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词)的形式来表现。

1、内容:每个概念包含内涵和外延两方面。(02年4月考题)

2、分类:根据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分为日常概念(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明确概念)

3、概念的等级: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

二、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

(一)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

1、布鲁纳等提出的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被试通过对所给刺激材料的分析与综合,并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首先提出一个与目标相一致的假设。然后再根据主试的反馈和对新材料的分析,检验和修正所提出的假设,最终形成概念。其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

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直

到成功。

2、概念形成的样例理论:头脑中的自然概念是对概念样例(例子)的记忆。

(二)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

假设检验和信息反馈等对于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也是适用的。儿童是通过类比归纳和理解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来获得概念的。样例越多,头脑中就能抽象出“最优”的例证。依据该例证进行类比,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进行检验。

第三节 推理和问题解决

一、推理:

(一)推理的一般概念:

推理是指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为归纳推理,后者为演绎推理。

(二)三段论推理:

三个命题组成三段论推理,两个前提,一个结论。心理学主要用气氛假说解释:如果前提为全称,则被试接受全称结论;如果前提为特称,被试则接受特称结论;如果前提一个为全称,一个为特称,被试宁愿接受特称结论。

(三)线性推理:

线性推理(线性三段论)是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它给出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的关系。Sternberg用语言—表象整合模型来解释,即先对前提中的信息以命题的方式进行表征,继而将表征的命题构成一种心理表象上的空间序列。依据该空间序列进行认知加工,从而推论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四)条件推理:

即假言推理,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所进行的推理。心理学用证实倾向来解释,人在检验假设或规则的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对规则进行证实的倾向。

二、问题解决的定义:

(一)问题的组成:

1、初始状态

2、目标状态

3、认知操作

(二)问题解决的定义:

问题解决是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应具备三个特征:

1、目标指向性

2、操作系列性

3、认知性操作。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一)算法式

(二)启发式

1、手段—目的分析法:02年4月考题

2、爬山法

3、逆向工作法:03年10月考题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表征的方式

2、无关信息的干扰

3、功能固着性

4、心向(心理定势)第四节 想像和创造性培养

一、想像和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想像:

1、定义: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像的基本特征:新颖性和形象性(02年10月考题)

(二)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1、定义: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2、特征: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

二、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心理学对创造性的鉴别最常用的是发散思维测验。典型的创造性测验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Guilford)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orance),这些测验反应出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的创造性思维特征。

三、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

(一)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1、智力因素:

2、人格因素:

3、环境因素:

4、动机因素

(二)创造性思维训练:02年10月、03年10月考题

1、建立目标与意向。

2、训练基本的技巧。

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

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

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

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

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12、运用例子。考核知识点小结

1、思维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思维的过程、种类。

3、概念的分类、内容。

4、推理与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的方法。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想像与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7、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8、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六章 智力

本章重点:

1、智力的性质与类别

2、智商与智力差异

3、智力的理论

4、智力测验

5、智力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智力概述

一、智力的性质:

(一)智力的概念: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

(二)智力与能力: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有两层涵义--所能为者与可能为者,而智力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三)能力的不同类型: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按照倾向性划分)(02年10月考题)

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按照功能划分)

3、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按照结果与原有知识的关系划分)

三、智商与智力差异

(一)智商:为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智商,缩写为IQ。

1、比率智商计算公式:智商=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03年10月考题)

2、离差智商: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计算公式IQ=100+15Z

(二)智力的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02年10月考题)(1)在智力的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智力的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

(2)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3)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

2、智力的团体差异:

(1)最明显的是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

(2)不同职业种族之间在智力上也存在着差别

三、智力发展的特征: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

一、智力的因素论

(一)智力的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或G因素所决定。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G)和某个特殊因素(S因素)两种因素。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

(二)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02年4月考题)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三)智力多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智力由字词流畅性、语词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计数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

二、多元智力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这7种智力是:

 言语智力:渗透在所有语言能力中,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日常会话的能力。 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

 空间智力: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向

 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  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 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  内省智力:对自身内部世界的状态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三、智力结构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组成一个三维结构模型。内容: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由上述对象或材料引起,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产物:是智力操作的结果,包括单位、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应用

(03年10月考题)

四、智力的认知理论:

(一)智力的三元理论:由斯腾伯格提出,认为智力由内部成分、内部成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情境三部分构成。

1、内部成分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指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与监控;操作成分是指直接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作出判断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是指用于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与存储。

2、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经验性智力)

3、情境智力是在日常生活中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实践智力)

(二)PASS模型:

加拿大心理学家达斯提出,PASS是指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Plan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包含注意系统(AROUSAL)、信息加工系统(IP)、计划系统(PLAN)。该理论认为,注意、信息编码、计划之间是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影响的,计划过程需要一个充分的唤醒状态,以使注意能够集中,进而促使计划的产生。编码和计划过程也密不可分。第三节 智力的测量

一、智力测验概述

 智力测验的产生:1905年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蒙编制,简称比西量表。 智力测验的种类: 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 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 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 心理测验的性质

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 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心理测量具有误差

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二、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02年4月考题  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有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三种。

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有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三种。(03年10月考题)

 测验的标准化:

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三、经典智力测验(了解) 斯坦福--比内测验

 韦克斯勒(韦氏)智力量表  团体智力测验

四、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02年4月考题)

第四节 智力的影响因素

 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良好的遗传是智力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物质前提。如高尔顿通过家庭谱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智力的发展中遗传的作用超过环境,而双生子研究表明遗传的影响随年龄的增加越来越大,而家庭间环境的影响随年龄增加而减小。

 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

 早期干预对儿童智力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这种积极作用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弱。 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 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最明显的方式是知识的传授。

 学校教育能促进多种智力技能的发展,并且各种智力技能在不同儿童身上的发展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 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智力也不例外。

(02年4月考题)考核知识点小结

1、智力的性质:智力概念、能力分类、2、智商及其计算

3、智力差异的表现

4、智力的二因素说

5、流体智力、晶体智力说

6、多元智力理论

7、常模、信度、效度的概念

8、智力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本章重点:

1、动机的概念、功能与产生;

2、动机的种类;

3、社会性动机;

4、动机理论;

5、情绪情感的界定与种类;

6、情绪情感的表达;

7、情绪情感的功能 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1、动机概念: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调节与维持(02年4月考题)

二、动机的产生:

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是诱因,引导个体趋向特定的目标。(02年10月考题)

1、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2、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需要的性质不同划分。(03年10月考题)

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划分。

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划分不同。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中等强度动机效率最高

第二节 社会性动机

一、交往动机:

 概念: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 产生的原因有合作、情谊、归属。

二、成就动机:

 概念: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其结构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02年4月、03年10月考题) 成就动机的特征(03年10月考题): 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具有坚定信念 正确的归因方式

三、工作动机:

 工作动机:最有效、最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 工作动机四理论:X理论(经济人)、Y理论(工作)、V理论(自我价值)、Z理论(个人价值感与组织目标的一致 第三节 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有机体生来就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如生、死、性、攻击性)

二、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后便趋于消失。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越他以往成就的动机。该理论建立在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02年4月考题):

1、由低级到高级排列生理的需要、安全的

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1)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2)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三、认知与期待理论  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第四节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 构成包括三个层面: 主观体验 生理唤醒 外部行为

二、情绪情感区别(02年10月、03年10月考题)

 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更多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更多与社会需要相需要。

 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

 从反映特点看,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 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 情绪状态(02年4月考题): 心境 激情 应激

 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

理智感(02年10月考题)美感  情绪情感的表达  表情

 表情的种类 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语调表情

第五节 情绪情感的功能: 02年10月考题

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 促进功能 瓦解作用

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考点小结

1、动机的概念与功能

2、动机产生的原因

3、动机的分类

4、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5、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成就动机的结构及其特征、工作动机的类型

6、动机理论

7、情绪、情感的概念及其区别

8、情绪状态的类型

9、情感的种类

10、表情的种类

11、情绪、情感的功能

第八章 人格

本章重点:

1、人格的概念与特征

2、人格的结构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3、人格差异的表现

4、性格与气质的联系与区别

5、人格理论

6、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人格性质

一、人格的界定:

(一)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本质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统合性

4、复杂性

5、功能性(02年4月考题)

二、人格的结构(02年4月考题)

1、知--情--意系统:心理过程

2、心理状态系统:某时刻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

3、人格动力系统: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结构制约和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向。作为动力体现在所有活动中。

4、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属于人格的核心内容。

5、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自我意识概念: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第二节 人格差异

一、认知方式的差异:

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一)冲动型与沉思型: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型反应慢,但精确性

(二)系列型与同时型:左脑优势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表现出系列型加工风格,其特点是解决问题时逐步分析,一环接一环地解决问题。右脑优势个体则在解决问题时采用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各种可能性

(三)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者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不太依赖于外界环境;场依存性者要依赖于外在环境。

二、气质差异(02年4月、10月考选择题)

(一)气质概念: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二)气质学说:由体液说发展而来

(三)气质类型的差异:15种类型,4种典型类型

1、胆汁质:勇敢好斗,直率真诚,鲁莽冒失,表里如一

2、多血质: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缺乏耐心毅力

3、粘液质:安静稳重,沉默寡言,自制力强,内刚外柔

4、抑郁质:聪明而富于想像,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踏实稳重,优柔寡断

三、性格差异:

(一)性格概念:性格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格的核心,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具有好坏之分,体现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行为举止中。

(二)性格结构(02年10月考题)

1、性格的态度特征: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的不同态度

2、性格的意志特征:与行为调控、克服困难相联系

3、性格的情绪特征:伴随态度而产生主观体验

4、性格的理智特征: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人风格

三、气质与性格的差异(03年10月考题):

1、社会影响和自然影响不同: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性格主要是后天的

2、稳定性和可塑性不同:气质稳定性强,很难改变,性格则具有明显的可塑性

3、社会评价不同: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则有好坏之分,并体现一定的阶级性和道德性。

第三节 人格理论

一、人格特质说

(一)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分为共性特质和个性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03年10月考题):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特质,并提出16种根源特质

(三)五因素特质理论:大五人格

情绪稳定性(N)、外向性(E)、开放性(O)、随和性(A)、谨慎性(C):OCEAN

二、人格类型说

(一)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好冒险、爱刺激,向健康方面发展为T+,向消极方面发展为T—。

(二)对立型模式:内向与外向

三、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

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

第四节 人格成因(教育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一、生物遗传因素:

智力、气质受生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要加强个别指导,使他们明白自己气质类型的优缺点,并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后

天形成的价值观、信念、性格方面。它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教育中应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的性格具有特定社会的特点。

三、家庭环境因素:

1、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

2、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

3、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人格特征,并影响和塑造孩子的人格,体现人格在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四、早期童年经验:

1、不幸童年经验可能会对人格造成不良影响,而溺爱也导致不良人格的形成,因此要循循善诱;

2、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磨练孩子的坚强性格。

五、自然物理因素:

1、自然环境对人格通常是短期的。

2、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第五节 人格测量

一、测验法:

1、MMPI

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

3、青年性格问卷(CPI)

二、投射法:

1、罗夏克墨迹测验(03年10月考题)

2、主题统觉测验(TAT)

3、句子完成法 考点小结

1、人格概念与特征

2、人格结构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3、各种认知方式的特点及其优势

4、气质类型的主要特点

5、性格的结构

6、人格特质理论与人格类型理论

7、影响人格的因素

8、人格测验的了解

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本章重点

1、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2、人际沟通和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的测量

4、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1、本能

2、合群需要

3、自我肯定需要

二、人际交往理论

(一)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02年10月考题):

舒茨提出该理论可分两部分,一是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二是三种需要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将人的社会行为分为6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1、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需要(归属)、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2、6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

(二)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商品交换。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收益,或者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利益。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人就越会表现出这种行为,而某一行为付出代价很大,但收益不大,个体就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

一、人际沟通:

(一)什么是人际沟通: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02年4月考题)

(二)人际沟通的功能:

1、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2、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维持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

3、满足人际交往需要。

(三)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

(四)人际沟通的类型:

1、言语沟通:口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

2、非言语沟通:

(1)表情

(2)眼行为:注意、劝说、调节、表达情感

(3)身体语言:象征、说明、调节、情感表露

(4)服饰

(5)讲话风格

(6)人际空间

二、人际吸引的条件

1、相似性与互补性

2、个人品质:

3、接近性与熟悉性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社会测量法

第三节 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一、群体的一般特性:

1、群体规范

2、群体的凝聚力

3、群体中的角色

4、群体的领导:

领导者必须具备三方面才能:具有使群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卓越能力;具有强的处理群体内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权力欲、名望需要和他人崇拜的需要,强调追求成功,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社会影响: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相反,也可能出现社会干扰)

2、社会惰化: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一般发生在群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而个体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二)去个体化:

在群体中人们有时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原因有两个:一是匿名性;二是个体处在群体中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事件,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

(三)群体的决策行为:

1、群体极化:群体中原有的倾向性通过群体作用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被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1)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

(2)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认为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

(3)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

(4)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

(5)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

(6)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

2、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

(四)从众与服从(03年10月考题)

1、从众:个体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三方面:

(1)行为参照;(2)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3)害怕与众不同的心态

2、服从: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

原因:一是合法权力;二是责任转移

考点小结:

1、人际关系理论

2、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3、沟通的过程和模式

4、人际吸引的条件

5、人际关系测量的原理与条件

6、群体的特点

7、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第十章 心理健康 本章重点:

1、心理健康的标准

2、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3、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4、挫折产生的原因

5、焦虑的应对策略

6、心理防御机制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科学的健康观念: 1、1948年,WHO提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1978年,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概念: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02年10月考题)

(二)鉴定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三)心理健康等级:

1、一般常态心理;

2、轻度失调心理;

3、严重病态心理。(02年4月考题)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02年4月考题):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与工作;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第二节 心理健康与压力

一、压力及其来源:

(一)压力概念: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二)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源

1、躯体性压力源

2、心理性压力源

3、社会性压力源

4、文化性压力源

二、压力的身心反应:

(一)压力下的生理反应: 个体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经历警觉反应、抗拒、衰竭三个阶段)

(二)压力下的心理反应:

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等适应性心理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但过度的压力会带来负面反应,出现消极的情绪。

三、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一)影响压力的因素(02年10月考题):

1、经验;

2、准备状态;

3、认知;

4、性格;

5、环境

(二)处理压力的方法:

1、不良的应对方法:依赖药物;酗酒抽烟

2、正确的应对方法: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第三节 心理健康和挫折

一、挫折的概念(03年10月考题)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1、外在因素: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

2、内在因素:个人生活条件、人格特点、心理状态、经济水平等

三、挫折后反应:

(一)攻击行为:直接、转向、自我攻击

(二)冷漠:

(三)幻想:

(四)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

1、否认

2、幻想

3、压抑

4、投射:03年10月考题

5、反向

6、转移

7、退行:02年4月考题

8、文饰:02年4月考题

9、补偿

10、升华:03年10月考题

四、挫折的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挫折

(二)改变不合理观念

(三)加强修养,勇于实践

(四)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第四节 心理健康与焦虑

一、焦虑的概念

正常焦虑与焦虑障碍(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二、焦虑的主要类型和产生原因:

(一)广泛性焦虑障碍

(二)恐慌障碍

(三)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社会恐惧症、特殊恐惧症

(四)强迫症

(五)创伤后应激症

三、焦虑的应对策略:

(一)认清焦虑状况:身体、思维、心理

(二)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03年10月考题):

1、不回避;

2、正面迎战;

3、做记录

(三)学会放松自己

(四)运用想像减轻焦虑

(五)进行理性思考 考点小结

1、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2、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3、压力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

4、处理压力的正确应对方法

5、挫折的概念以及挫折后的反应

6、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

7、挫折应对策略

8、焦虑的应对策略

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

本章重点:

1、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问题和过程

2、个体社会性发展过程

3、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4、毕生发展的意义

5、老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心理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毕生发展的主要观点:

(1)发展是从出生到成长、成熟直至死亡的过程;

(2)发展具有多维性多向性;

(3)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过程;

(4)心理发展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

(5)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

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P281表11-1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素质是生物前提,必要条件

2、环境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3、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内因

四、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一)横断研究法: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

(二)纵向研究法:跟踪研究,指在较长的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三)群体序列研究法:混合研究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一、胎儿和新生儿的发展:

(一)胎儿的身体发展

(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15天条件反射

二、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

(二)婴幼儿动作的发展:

三个原则:

1、由上到下;

2、由内到外;

3、由简单的、无意识的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02年10月考题)

三、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一)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

(二)婴幼儿的语言发展:LAD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02年4月

考题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6岁

四、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依恋行为

(二)性别社会化

(三)道德判断的发展:

1、皮亚杰划分的阶段:自我中心(2-5)、权威阶段(6-

7、8)、可逆性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

2、柯尔伯格划分的阶段:三水平六阶段 第三节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时期的身体发展:

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

(一)智力的发展

(二)个性的发展:02年10月考题

1、自我意识的发展

2、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3、人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第四节 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成年初期:

(一)求职与升学

(二)婚恋与生育

二、中年期:

(一)生理的变化及其适应

(二)中年危机

三、老年期:

(一)感知觉的进一步退化

(二)身体机能和智力方面的变化特点

(三)情绪、情感特点

(四)个性心理特点

(五)面对死亡 考点小结

1、心理发展的实质

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原则

5、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6、青少年个性的发展

7、老年期心理的发展

下载浙江省2013.2014教师资格证 教育心理学 完整版整理资料 最新大纲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2013.2014教师资格证 教育心理学 完整版整理资料 最新大纲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课后习题[范文]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课后习题 答案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课后习题 答案 第一章 概论 一、简答题 1、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三类变量是什么? 研究者......

    浙江省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02-09)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简答题

    第一章概论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三类变量是什么?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第一,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第二,因变量,即反应变......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发展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研究对象和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

    2003年04月浙江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真题试卷

    浙江省2003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

    2018年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证考试(5篇)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的科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2、教育心理......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