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发展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研究对象和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是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别差异。
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1、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一、发展概况:四个时期(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文教育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四)完善时期: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我国: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一)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
2、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学教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
5、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简答题
第一章概论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三类变量是什么?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第一,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第二,因变量,即反应变量。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第三,控制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为了避免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总之,采用实验法研究个体行为时,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简述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和他的美国学生铁钦纳。19世纪后期,生理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都已相当发达,这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意识,即人对于直接经验的觉知(awareness)。他考虑到化学把物质分解成各种元素,那么心理学应该也可以同样地通过实验方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元素。根据这一思路,他于19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各种基本的心理现象,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以他以及他的学生铁钦纳(E.B Titchner)为代表的心理学流派被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Structuralism)。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通过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规律,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这一学派强调内省方法,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也就是内省。到20世纪20年代,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逐渐衰落。
简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这一理论主要源于弗洛伊德治疗精神病的实践,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由于环境要求与社会的限制,人们的一些思想意识不能表现出来,而被长期压抑着处于被觉知的意识下层,形成下意识,但对于意识仍然发生影响。精神分析主要就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问题。由于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的性本能在下意识中的作用,认为人在性方面的压抑是多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因此在理论上曾引起争论。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他于1913年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华生宣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因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一反应”公式(S—R)来表示。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华生认为强化很重要,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再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给予适当的强化,使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那么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从20世纪20年代兴起,直到50年代才逐渐衰落。其影响深远,不仅其客观研究方法得到了肯定,而且在当前的行为改造、心理治疗中,行为主义的方法仍占有重要的地位。简述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开始,心理学在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过程中,心理学家主要依赖科学方法,并且严格地遵循科学的标准,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然而,从科学分类上讲,心理学有它的独特性。因为心理活动在头脑活动在头脑中产生,必然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同时人是物种发展中最高等的社会性生物,一切活动又都不能摆脱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具有社会科学性质。这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更为困难和复杂,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
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衡量某一学科是否属于科学范畴,主要看其运用的是否科学的方法,并且是否达到了几个重要标准。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观察和直接实验,其重要的标准包括;客观性——难信息的选取是取决于信息本身而不是研究者的个人偏好;准确性——尽可能准确地搜集信息;可检验性——任何结论都是在多次的检验之后得出的,排除了所有的标准,就可以把它当作一门科学。在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过程中,心理学家主要依赖科学的方法,并且严格地遵循科学的标准,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理学的理论领域,包括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等。另一类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与犯罪心理学等。
简述测验法在心理学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何注意事项?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使用测验法,通过被试在测试工具上的行为表现,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如用智力量表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用人格量表了解人各不同的心理特征。第二,用来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如考察智力与学习成绩是否相关,性格内向是否影响社会交往。第三,通过对不同的人进行相同的测验,可能在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测验法中所用的心理量表,或称心理测验,其测验的内容必须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编制程度有严格的科学规定和参数指标。除编制过程中,在测验的实施、计分和解释过程中,也都有统一的标准必须遵循。
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机能主义心理学(Functionalism)的创始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John Deway)等,活跃于1890年到20世纪30年代。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批评构造主义心理学忽视了意识的最主要特征,即连续性。并提供了“意识流”概念。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于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高速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1890年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详细阐述了他的有关意识流的思想,在心理学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简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认知心理学是在很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各学派的合理万分,兼容并蓄发展起来的,正式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正式形成以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1967年《认识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认知心理学由两个原因所促成。一是计算机科学迅速发展,二是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及有关内部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成果逐步增加。认知心理学家指出,要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必须研究他的内部心理活动,内部认知过程是可以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他们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采用口语报告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认知心理学的产生着心理学又发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人的心理、意识又被带到现代心理学研究之中。认知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从认知过程出发,并重视对动机的情感等心理现象的研究。其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已变成一种思路。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方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简述观察法的特点。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观察法一般适用下面的条件:对所研究的对象出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控制的情况,以及研究对象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生质的改变,或者由于道德伦理等因素不应该对之进行控制的那些行为。
观察过程中,因为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正受到观察,其行为和心理活动很少受到干扰,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是观察法的优点。它是不足之处是观察者处在被动的地位,观察者只能消极地等待预期的行为出现,而且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很难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发展出,因此观察的结果难于重复。此外,观察结果的记录的记录与分析还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包括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以及人自身的状态。一般说来,刺激物的强度越大,新异性越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运动变化性都容易引起我们注意。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对引起不随意注意也起一定的作用。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或者受到人们期待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简述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其次,注意又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这时人们对反映的对象就没有清晰的了解,是注意被分配到其他方向的结果。注意的功能有哪些?(1)选择功能:注意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重要的信息给予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2)维护功能:注意维持功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3)调节功能:当人们需要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的时候,注意体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人只有在注意转变的状态下,才能实验活动的转变,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简述人睡眠的阶段。
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脑电波有不同的形态变化。第一个阶段为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通常持续1~7分钟。这个阶段脑电波为α波,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第二个阶段为轻睡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的θ波。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δ波为主。它的频率很慢,但振幅极大,梦游、梦呓和尿床等现象多在此时出现。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个阶段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快速眼动,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快速睡眠结束后,再循环到θ波的轻睡期,如此循环往复,一般一个晚上要经过4~6次这样的循环。
弗洛伊德是如何解释梦的?
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人的心理可以划分为意识、无意识和前意三个层面。意识即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及环境中事物的觉知状态。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则是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按照弗洛伊德说法,无意识中包含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觉察到。人的无意识中的内容虽然无法意识到,但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泄露出来,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梦。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但他对梦的分析是建立在精神病人研究的基础上,失之偏颇。
梦的内容有哪些特征?
研究表时,人们的梦就其内容讲,具有以下特征:(1)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到公共事务。(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特征。(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总的说,梦总是由某种刺激引起一些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只不过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而已。简述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与睡眠状态不同。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其心理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感觉麻痹:在催眠状态下,人的感觉麻痹,有的可以接受手术治疗而不感到疼痛。(2)感觉扭曲和幻觉: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可能出现幻听和幻视现象。
(3)解除抑制:一般情况下,那些依据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是受到抑制的,人们不可能让被试去做。但是在催眠状态下,抑制被解除,他就可能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如当众脱衣等。(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催眠者的暗示不仅指导着被试当时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影响到事后的行动。最常见的是告诉被试他将不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从而造成清醒后对催眠状态的记忆缺失。简述注意的特点。
注意有两个显示的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第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2)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得提高。指向的范围广泛而不集中时,则整个强度就降低。人在注意高度集中时,除了对目标物之外,对自己周围的其他事物就会变得视而不见、听崦不闻。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度。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
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随意注意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这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随意注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个体的知识经验、活动的组织、个体的人格特征及意志品质等。一般说来,活动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引起随意注意;有趣的事特也容易引起随意注意;正确地组织活动,也关系到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对和自己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保持一定的新异性的事物,人们更容易维持注意。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的良好的随意注意。
决定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的条件是什么?
催眠(hypnosis)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的高低。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个体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者的信任感。如果个体相信催眠的可行,又信赖催眠者,他就会主动与催眠者合作,容易接受暗示,反之就很难接受暗示。其次,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也影响着其受暗示性的高低。有三种人易接受暗示;平常喜欢沉思幻想的人;容易集中精神而不易分心的人;对催眠好奇,想获得新鲜经验的人。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简述感觉产生的过程。
任何感觉的作用都在于收集信息并提供给电脑去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其活动过程基本上包括以下三个环节:(1)收集信息。有些感觉系统中包括辅助组织,用以改变刺激使之更有利于获取。(2)转换。即把进放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其结构是感受器。不同感受器上的神经细胞是专门化的,只对一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发生反应。(3)将感受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对传人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
简述视觉的生理机制。
眼是人的视觉器官。眼球的最外部是一个称为角膜的透明的保护层,光线通过它进入到位于它后面由虹膜环绕的瞳孔。瞳孔是位于虹膜中央的一个孔,它随光线的强弱调节其大小,使适量的光线进入眼球。瞳孔的后方是水晶体,再经过肌肉调节水晶体的曲度变化,适量的光线就能恰好聚焦在网膜上成像,就会出现各种视觉障碍。
视网膜位于眼球的底部,是真正的感光机构,光能向神经活动的转换是在网膜上实现的。网膜由多层神经细胞组成,最主要的是两种感光细胞——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在光的刺激作用下,它们通过所含化学物质的变化传递着视觉信息。棒体细胞集中于网膜中心,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锥体细胞分布视网膜的中心向外缘逐渐增多,对颜色敏感,可以使人细微地分辨颜色。
明暗视觉现象如明适应、暗适应等的机制,是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
——视黄醛与蛋白蛋的分离(即视觉色素的漂白过程)现结合(即视红质的恢复过程)。颜色视觉的机制较为复杂,人们用三原色理论与拮抗理论(或称四色说)加以解释。三原色说可以解释视觉感受器的活动,拮抗说可以解释视觉信息自感受器输出后在神经细胞上的活动过程,两种理论相互补充,在解释人类的色觉的现象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简述听觉适应与听觉疲劳的区别。
听觉适应所需要时间很短,恢复也很快。如果声音较长时间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便称为听觉疲劳。听觉疲劳与听觉适应不同,它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简述听觉产生的生理机制。
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三个组成部分。外耳限耳廓,是可以看到的外在辅助机构。它的作用是收集声音,集中起来传达到中耳的敏感部位。外耳收集到的声音通过鼓膜的振动传递给中耳的三块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通过它们将振动集中起来,最后送到另一个叫卵圆窗的小薄膜而进入到内耳中。内耳的形状类似蜗牛,内部充满流体,名叫蜗牛壳,是听觉的主要器官。当声波通过液体作用于蜗牛壳内基底时,它上面的一些长短不同的毛细胞僦与听神经联系起来,将声音传向大脑。由于在和听神经联系时,基底膜上各个毛细胞的物理形态变化不同,改变了一些神经细胞联系时,基底膜上各个毛细胞的物理形态变化不同,改变了一些神经的电活动,因此传向大脑的就是带有对声波的频率和振幅编码的信叼,从而形成具有音高和音强的声音听觉。
听觉系统对声音强度的编码是按线性方式进行的,声音的强度越大,相应的神经细胞激起也越快。音高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现在公认音高编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形成了两个理论,即位置学说与频率匹配学说。人们可以听见的音高范围极大,对于频率最低的声音是以激起频率与之相应的神经细胞来编码,对于从低到中等频率的声音由频率匹配和基底膜上相应部分的毛细胞共同编码,而对高频声音的编码则只由激起基底膜上特定部位的毛细胞进行。
简述知觉产生的过程。
知觉是人们通过感官得到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住处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所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知觉以感觉为基础,要产生知觉,首先要在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情况下获取事物各种属性的信息,进而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对这些感觉信息进行整合与解释,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使其获得意义。知觉过程是在大脑高级中枢实现的信息加工,是一种融洽和解释的过程,具有能动性。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而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借助于已有经验在大脑高级中枢实现的信息加工,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
感觉与知觉又有密切联系。首先,二者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其次,通过感觉所获得的内外环境的信息是知觉产生的基础。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知觉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映象,并借助于已有经验对它做出解释,使它获得意义,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简述深度知觉是如何产生的。
深度知觉也称距离知觉,它使人们能够把二维的视网像解释为三维的世界,以认识事物的真面貌。深度知觉是由一定线索引起的。深度知觉线索来自两个方面:(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视觉刺激中最光照与阴影等。(2)来自视觉线索器官本身的深度线索。这方面的线索主要包括水晶体的曲度调节、视轴幅合、双眼视差等。
运动知觉有哪些线索。
(1)来自网膜的信息。首先,想念网膜点受到连续的刺激是过去知觉的信息来源。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移过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网膜上的一系列感受器,并使相邻感受器受到连续的刺激,从而提供过去的信息的线索。其次,运动物体的其他一些特性对视网膜的作用,也是产生运动知觉的线索,如当物体的运动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时,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这对运动知觉的产生也有重要的意义。(2)来自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当人眼追随运动着的物体时,物体投射在网膜上的映象是相对静止的,这时中枢发出的眼睛、头部和身体的动作指令以及大脑对这些活动的反映就成为运动知觉的线索。
时间知觉有哪些线索?
(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2)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3)借助计时工具。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哪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在社会知觉中,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是有意识的人,都会掩饰自己内在的动机,所以,人们的社会知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2)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3)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与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彼此操纵和利用对方。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为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是一个非常复杂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编码、保持、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1、编码。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它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一般来说。信息的编码有三种形式,即按刺激的物理特征进行编码、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信息的编码对记忆非常重要,编码的方式、编码的强弱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
2、保持。保持是指将已经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里,以备日后必要时提取。在保持过程中,会发生遗忘。
3、提取。提取即将存储于记忆中的信息取出应用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基本过程。它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的回忆。再认是指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过程。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简述如何对记忆进行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将记忆进行如下分类: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情景性记忆和语义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性信息回忆,包括人名、地名、时间、事件、概念、定理和定律等;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是指个体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一种记忆。
情景性记忆是指对个体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语义记忆是指随字词、概念、定理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关系。
2、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可以将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有记忆是指有明确的记忆目的,采取了相应的记忆方法,在意志努力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记忆。无意记忆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用专门方法,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3、根据信息在记忆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也叫感受记忆,是使感觉信息得到短暂停留的第一个记忆系统。其特点是: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时间非常短暂,大约的0.25~2秒。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与长时记忆中信息已经存储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联系。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信息,是一种永久性的储存。简述遗忘的原因。
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心理学有两种解释:消退和干扰。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结果。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干扰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干扰有两种,分别为前摄干扰(已经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和倒摄干扰(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使用)。什么是记忆的品质?
记忆的品质表现在四个方面:记忆的敏捷性,即记忆的快慢;记忆的持久性,即识记过的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的准确性,即保存在记忆中材料与实际材料本身的一致性;记忆的准备性,又称可利用性,即在必要时能否有效地提取记忆材料。
常用的记忆测量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以下三种。
1、回忆法。就是原来学习或识记过去时材料不在面前,让被试把它们默写或说出来。这种方法又分为两种,一是自由回忆法;即对所回忆的材料在次序上不加限制;别一种是依序回忆法,即要求按一定次序回忆所学的材料。
2、再认法。就是将原刺激采用一定的方式又呈现出来,让个体加以确认由于再认法提供的线索较,所以相对来说它比回忆法要容易一些。
3、再学或称节省法。一侧面时间后,让个体再次学习原来学过的材料,达到原来的标准,用两次所用时间之差表示保存的数量
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对学习材料记忆的影响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只有当两种学习材料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时,才会发生因材料类似而引起的抑制。当两种材料的相似与不同的比例各占一半时,引起的抑制最大。
2、学习程度。如果行前学习材料的熟练程度远远超过了新学习材料的熟练程度,则由新学习所产生的倒摄抑制较小;反之,如果新学习的材料熟练程度超过了先前学习的材料时,则由新学习产生的倒摄抑制较大。
3、学习材料的数量。如果先前学习材料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新学习的材料时,则由新学习所产生的倒摄抑制较小;反之,新学习材料的数量超过了先前学习的材料时,则由新学习所产生的倒摄抑制较大。
4、时间因素。新学习是在先前学习与回忆插入的学习活动,由于插入时间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倒摄抑制。如果插在两端,即接近先前学习时或接近对前面学习材料的回忆时,都会发生较大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什么是迁移?它分为哪几类?
迁移是指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解决问题
产生的影响。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积极促进作用叫做正迁移。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干扰作用叫做负迁移。
根据遗忘规律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首先,要安排好复习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时,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根据这一规律,应该及时复习,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同时,要想长期保持所学到内容,还必须进行不断的系统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第一次复习在学习结束后的5~8分钟较,第二次复习在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第三次复习在一星期后,第四次复习在一个月后,第五次复习在半年后。除此外,还应将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起来。
其次,应注意合理复习次数。遗忘除了与时间有关之外,还与学习的程度有关。低度学习的材料(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比过度学习的材料(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学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这种学习材料称为过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根据过度学习问题的研究结果,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这就是说并不是复习次数越多效果越好,超过50%的过度学习反而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厌烦情绪等不良效果。
最后,应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研究表时,较好的复习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一面读,一面试着背诵,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尽量调动多种感官共同进行记忆,多种形式的编码和多通道的联系能够提高记忆的效果。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是以语义编码的,所以只有理解了的信息才比较容易记并长期保持。因此,在复习时要做到力求理解,而不是呆读死背。
学习与记忆有什么关系?
学习与记忆是有连带关系的两个心理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1、学习不等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在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持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说,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与学习是有密切关系的。记忆是学习的表征,没有记忆则无法确定是否已学习;学习的效果也直接依赖地记忆,记忆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记忆过程保持在大脑中,并在适当的时候得以提取利用,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这才是成功的学习。离开记忆,学习就达不到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目的。反过来首先,记忆的材料也主要来自于学习。其次,学习的程度也影响记忆的效果。过度学习的材料比低度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最后,记忆的能力与技巧也是通过学习得到不断提高和丰富的。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短时记忆是通过复述来保持信息的,并通过复述的作用把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复述一方面帮助我们在信息消退之前重新激活它们,使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另一方面使它们进入长时记忆,永久地保持起来。
复述分两种:保持性复述与精细复述。保持性复述是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并不与长时记忆中信息产生联系。倒如,在准备打电话时查找到一个电话号码以后先默念几遍,就可以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但这不一定能够将信息编入长时记忆永久保持,只有精细复述才能提高长是记忆中的信息保持量。精细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这种复述能够将更多的信息从短时记忆中信息转入长时记忆。比如。要记一个电话号码时,通过思考,将它与某些重大事件、生日等联系起来便可以长期保存,需要用时也比较容易回忆起来。如记电话号码84549461,可是“不是五四(节)就是六一(节)”的谐音来记。再如,人们设定密码时总是喜欢用自己的重要纪念日或纪念日的某种变式。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概念与表象有什么关系?
概念与表象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之处。
二者的联系集中体现为表象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个具体概念几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感性形象,称为概念的原型,否则概念就是空洞的。这种作用在孩子掌握概念中表现得较为明显。成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时,也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与支持。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它的概括水平低,它既有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了非本质特征,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
什么是发散思维?它有什么特点?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的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和创新。这是一种无一定的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拘泥成法、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什么特点?
创造性思维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这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突出特点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没有明显地改组原来的知识,也不创造任何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不属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三个重要特性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流畅性是指在短时间内个体表达出的观念的数量。变通性是指思维变化多端、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特点。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的观念。什么是想象?如何对它进行分类?
想象是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以把图象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它是最简单的、初级形式的想象。有意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创造性的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划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有意想象中,还有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这种想象即幻想。
简述心理学中是如何对思维进行分类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思维分为不同的种类,具体说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中以把思维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划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以将思维划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常规思维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简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的物质特征是引起思维活动的直接动因,也是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载体,借助语言还能巩固和表达思维的结果。如果维中的概念就是用词来标志的。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也是凭借语言实现的。人借助语言进行思维是人类思维与动物思维的最本质的区别,人类思维的高度发展与人类语言的高度发展是分不开的。但语言不是思维的惟一工具,除了语言之外,人类思维还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如表象和动作。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来自情境方面的,也有主体自身方面的,既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具体说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到此为下几个方面。
1、问题表征的方式。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加以理解。而对问题的表征方式影响问题的理解。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
2、无关信息的干扰。人们经常会错误地假定:问题中所给出的条件或数字在解决总是进都会有用。因此,总是想办法去利用这些信息,这样与解决问题无关的信息会起干扰作用。
3、功能固着性。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这种倾向被称为功能固着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功能固着性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地使用已有的工具或材料,不受物体传统功能的束缚,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
4、心向。也称为定势。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准备状态。具体说就是指人们在过去多次运用某一思维活动的一思维程序去解决同一类问题,逐步形成了习惯反应,以后依然用习惯了的程序去解决问题的倾向。心向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这种心理现象对于解决同类问题或对于简单的只需靠记忆或熟练操作即可解决的问题可能会起到积极作用,而对那些复杂、创新的问题则起到干扰作用和阻碍作用。
5、动机的强度。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解决问题的效率会随动机强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在比较复杂的课题中,动机过强解决问题的效率反而不显著下降。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在问题解决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同难度的问题需要的动机是最佳强度不同。这一规律也被称为耶基斯一多德楚定律。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1、智力因素。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在一下的智商分数之下,智商与创造力有显著的正相关。
2、人格因素。一些心理学家通过比较高创造性个体与低创造性个体发现:高创造性的个体经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和冒险精神等。
3、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对创造性的影响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它们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动机起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促使内部动机发挥作用。不适当的外地人奖励、任务、代理人和监督等往往会导致内在动机下降,只靠高水平的外地外在动机,反而会使创造力遭到扼杀。
4、动机因素。创造活动同样需要动机的维持与激发。如果没有激起自己相应的创造活动动机,就不会出现创造性的行为表现。什么是问题解决?它有什么特点?
问题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解决问题时,个体所知道的与所需要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空间。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消除这个空间,这需要通过发现和取得必要的信息来完成。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问题可分为三个部分。
1、初始状态:接受问题,所拥有的信息不够完整;
2、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3、认知操作: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这三个部分共同界定了所谓的问题空间。问题解决就是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断缩小问题空间,以至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在认识心理学中,可以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目标指向性。即问题的解决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解决就是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
2、操作系列性。问题解决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才能称为问题解决活动。不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只凭记忆即可完成的任务不能算作问题解决。
3、认知操作性。问题解决这种目标指向性活动是依存于认知性操作的。不是备认知性操作的活动,不被看作问题解决。简述思维的过程。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操作实现的,这些思维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过程。
比较。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从众多选择中找出一个,做出恰当的判断。
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前者指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水平上的概括,后者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的概括。
第六章 智力
什么智商?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有什么区别?
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智商分为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两种。
比率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如果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相等,则智商为1;若心理年龄小于实足年龄,则智商小于1;这种智商的计算只适用于儿童,其不处之处在于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智力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老年时基于有下降的现象,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
离差智商是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依据统计学原理提出的一种智商的计算方法。它表示的是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其实质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韦克斯勒假定人的智商分布呈平均为100、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形成。其计算公式如下:离差智商(IQ)=100+15Z。
智力与能力的关系是什么?
在心理学上,智力经常与能力发生混淆。能力的含义比较宽泛,比较笼统。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促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多个方面都有所表现,如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人际关系方面的交际能力、处理事务方面的才能等。而智力则只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是人的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能力有两层含义:一是实际能力,指个体在先天贵传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所实现的个性心理特征;二是潜在能力,它不是指已经发展起来的实际能力,而是指个体在各种条件适宜下可能发展的心理品质。怎样对能力进行分类?
人的能力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能力进行分类。首先,根据能力的倾向性可以将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共同所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基本的能力。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它只在特殊领域内发生作用。其次,按照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将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在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劳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都被称为是操纵能力。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都被认为是社交能力。最后按照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可以将能力划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这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创造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简述智力发展的特征。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人的一生中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18岁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60岁左右。进入老年阶段,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入衰退期。智力的各种成分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达到顶峰的年龄以及增长与衰退的过程也各不相同。
2、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之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随年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也就是说,再次测验时间间隔越长,智商间的预测力越低。智力测验分数只在短期内具有较高的预见性。同时,婴儿早期智力测验的预测性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期智力尚未分化所致。
3、什么是信度?根据估计信度的方法,可以将信度分为哪几种?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多次施测于同一被试群体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越高说明这一测验所得结果越可靠。信度又可以分为再测信度、复本信度、评分者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
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是指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它是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人前后进行两次测量,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就是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又称等值系数,是两个假定相等的复本测验之间的一致性,是两个平等测验分数的相关。评分者信度是指不同评分者之间在测验结果评分上的一致性。当测验结果是由评分者主观主定时,评分者信度尤为重要。内部一致性信度又称同质性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或分测验中各韪所测内容的一致性。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以通过将测验题目区分为两半,比较人们在两部分上的得分情况获得。这样求得分数又称分半信度。什么是效度?一般将效度分为哪几类?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程度,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效度又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等。
内容效度是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构想效度是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或特质,如智力、焦虑等。构想效度表示一个测验是否达到了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的测量。如果一个智力测验测得的结果与该测验所依据的智力理论或假设相符合,那么,就说该测验具有较高的构想效度。预测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性程度,也就是对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到什么程度。
什么是智力测验,智力测验分为哪些类?
智力测验是指在对智力进行测量时所用的工具有时也称智力量表。通常是由一组精心设计的测试题目或项目组成,其作用在于帛取一组标准化的行为样本,通过对这组行为反应的观察分析,对引起行为的智力活动做出推论和解释。
根据施测的形成分为个别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个别智力测验指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对个人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团体智力测验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主试可以对多名受测者进行测试的测验。
根据测验题目组成和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智力测验和非文字智力测验。文字智力测验是指测验是指测验的题目以文字材料组成并呈现,要求受测者用文字或语言的方式作答。非文字智力测验是指测验题目不以文字表达,受测者不以语言或文字方式作答的测验。
简述斯坦福一比内测验。
1916年,推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对比内智力测验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后的版本最负盛名,被称为斯坦福一比内测验。该测验是一种个别施测的测验,自1916年修订完成并广泛使用后,又经过1937年和和1960年两次修订,并于1986年出版了第四版,适用2~18岁的被试。测验经过严格的筛选,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在各分测验中,由受到专门训练的测试人员对儿童进行单独测量和计分。目前的版本由15个分测验构成,代表着4个主要的认知领域:言语推理、抽象或视觉推理、数量推理和适时记忆。在测验过程中,每一步骤的实施必须遵照标准程序。测验一般从低于儿童年龄的较容易的题目开始,在儿童不能回答更难的总是时结束。简述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于20世纪中斯编制的三种智力量表的总称,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智力测量工具。它包括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测量16岁以上成人的智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测量6至16岁学龄前儿童的智力;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测量4至6岁半学龄前儿童的智力。这三种量表项目类别相似,只是内容及难度方面存在差异。韦氏智力量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摈弃了心理年龄团体中成绩所处的位置确定智商高低,有这种方法确定的智商又称离差智商。它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不仅给出一个人的智商总分,而且还给出了言语和操作两方面的各个分量表分,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一个人的智力结构,以及他在智力发展上的优势与弱点,从而对培养和补救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韦氏智力量表需要进行个别施测。这不仅使测量更加准确,减少干扰,而且可以获得许多其他信息,如对待测验的态度、情绪表现等,从而有助于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简述智力测验、性向测验以及成就测验的区别与联系。
1、三者都属于能力测验范畴,三都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能力测验是一个概括性名词,这类测验主要以应答的速度和正确性为性为指标判定结果。由于对能力的认定与实施目的不同,实际使用时,能力测验被分为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成就测验。
智力测验最早开始于为筛选学习困难儿童而编制的智力测验,但由于在理论上至少仍然未能给智力下一个公认的明确定义,因而智力测验的目标范围始终存在争议。但就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而言,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空间知觉、推理等。通用的智力测验如比内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都可视为对个体基本能力素质的考察。
性向测验泛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其目的在于发现人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潜在才能是指个体未来发展的可性,即在给予一定的学习机会时可能达到的水平,而不是个体现在已经具有的能力。
成就测验或称成绩测验,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由于它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工作中,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教育测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影响成就测验成绩的不仅是能力,而且包括习得的知识。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1)激活功能:它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动机产生依赖于哪些条件: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于特定的目标。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的区别是什么?
1、需要的性质不同:生理性动机也称为驱力,是由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社会性动机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2、作用不同:生理性动机对维持个体的自下而上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性动机推动人们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团体,并在其中获得认可、地位与成功感。
3、出现早晚不同:社会性动机比生理性动机出现得晚些。
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区别表现在哪里?
两者产生的源泉不同: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说明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的区别。
两者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主导动机在行为发生过程中起的作用最大,支配着行为发生的方向和强度。从属动机在行为动机中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偏弱。
说明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1、合作: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系统中,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自下而上动机。
2、情谊:伙伴情谊是人类交往的一种因素,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
3、归属: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归属于某一团体的交往年需求在我们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哪些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喜欢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富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目标明确,持之以恒,不怕困难。
3、正确的归因方式: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
简要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新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层次。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它们组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金字塔”形需要层次。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一旦较低层次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3、从反映特点的角度看差异: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汪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哪些?
1、面部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
2、身段表情:是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的。
3、语调表情:是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第九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第一,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第二,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第三,个体通过与他人交往,通过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界定自己,形成自我概念。
什么是人际沟通?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人际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平衡。它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简述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和功能。
·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眼行为。注意、劝说、调节攻表达情感。、·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会受到时空条件和不同风俗习惯的限制。
·服饰。传达信息,提供多种线索。
·讲话风格。传递社会信息,比如交往者之间的关系、个性等。
·人际空间。通过人际距离传递人际关系信息、情感信息等,但会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
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在哪些?
1、相似性与互补性。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但当交往双方的角色不同时,人们往往喜欢那些行为与其角色相符合的人,由于交往双方的角色常常表现为互补,所以人们会喜欢那些与自己行为互补的人。
2、人个品质。个人的内在和处在品质是影响交往的重要因素,随着交往的深入,内在品质的影响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3、接近性与熟悉性。
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基本特征?
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群体中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处个成叫有着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彼此之间还有心理上的依存感和共同感,群体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
群体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群体设立规范,保证其目标顺利实现。·群体具有凝聚力,保证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之中。
·群体为成员发展适应其特点的角色和地位。
·群体中必然产生领导。
分析去个体化现象发生过程的原因。
人们在群情高涨、情绪激动的群体中,容易处于个体化状态,这时的个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意识,降低了个人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都被削弱,从而就使平时制约于社会规范下的行为不受社会规范制约了,使人们表现出通常状态下不会表现的行为,甚至侵犯或破坏行为。
导致去个体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匿名性,当个体认为自己不易被识别时,他的自我控制也就降低了。第二个原因是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会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惰化是指当整个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每一个群体中的成员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的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会对群体决策造成什么影响?
群体极化对群体决策造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群体讨论使群体原来的意见出现“极端化”。使群体的态度或意见倾向朝向两极方面运动,使原来的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
群体思维对群体决策造成的影响主要是使得凝聚力高的群体的成员过高估计群体的权力和道德权威,使对立意见定型化,使错误意见合理化,并产生一个虚假的意见来压制不同意见,从而导致群体做出错误决策。
从众与服从在什么区别?
从众指个人的观点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服从是指按照他人的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从众与服从有着本质的不同,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片刻怕意愿去行动,但却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
第十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水平划分为哪几类?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1、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满意、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他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承受挫折、调节情绪的能力。
2、轻度失调心理: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满意心境,和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独立应对生活工作有些吃力。若能主动调节或请专业人士帮助,可以恢复常态。
3、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明显的适应失调,长期处于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矫治,发展下去会成为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着多样的看法。从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种种看法中,我们可以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则社会化的过程难以进展,心理发展水平必然受到障碍,难以独立生存。心理健康的人级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已所长所短,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分自负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拥有可信赖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的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不为情绪所控,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学说的情商(EQ)便体现了这一能力。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始终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有理想但不脱离现实,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
简述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要能做到: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压力源分为哪四种?
心理学粗在研究中,把造成压力的生活事件做分析,提出了四个种类型的压力源:
1、躯体性压力源。躯体压力涛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以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微生物、变质食物、酸碱刺激物等,这一类刺激是引起生理压力和压力的生理反应的主要原因。
2、心理性压力源。心理压力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例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呼和紧张等。心理性压力源与其他类压力源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它直接来自人们头脑中,反映了心理方面的困难。
3、社会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社会性压力源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4、文化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若不改变原习惯,适应新和变化,常常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甚至积郁成疾。面临压力,人们会产生什么反应?
当人们面临压力时会产生一系列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反应。这些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它能唤起和发挥机体的潜能、增强抵御和抗病能力。但是如果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就可能导致生理、心理功能的紊乱。在压力下通常表现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力下的生理反应。
个体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例如,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增设、呼吸急促、激素分泌增加、消化道蠕动和分泌减少、出汗等。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警觉反应。这一阶段中,由刺激的突然出现而产生情绪的紧张和注意力提高,体温与血压下降、肾下腺分泌增加、进入应激状态。如果压力继续存在,身体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艰险抗拒,企图对身体下任何受损的部分加以维护复原,所以产生大量调节身体的激素。第三阶段是衰竭阶段,压力存在太久,应付压力的精力耗尽,身体各功能突然缓慢下来,适应能力丧失。可见,压力下的生理反应可以调动机体的潜在能量,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适应能力,从而使机体更有效地应付变化。但过久的压力会使人适应能力下降。
2、压力下的心理反应。
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这是适应的心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但是,过度的压力会带来负面反应,出现消极的情绪。如忧虑、焦躁、愤怒、沮丧、悲观失望、抑郁等,会使人思维狭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注意力分散、注意力下降,表现出消极被动。
当个体面临压力时会有各种行为变化,这些变化决定于压力的程度以及个体所处环境。压力下的行为反应可分为直接与间接反应,直接反应指直接面对引起紧张的刺激时,为了消除源而做出的反应。间接反对指借助某些物质,暂时减轻与压力体验有关的苦恼。
一般而言,轻度的压力会促发或增强一些正向的反应,如寻求他人支持,学习处理压力的技巧。但压力过大过久,会引发不良适应的应。间接反应,如谈许结巴、刻板动作、吃度吃食、攻击行为、失眠等。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两类
挫折产生的原因在很多,一般可以概括为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外有因素主要指环境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外在因素常常是个人意志或能力反不能左右的,如个人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意外事件、社会**等。内在因素则主要指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目标的实现。包括个人的生活条件、人格特点、心理状态、经济水平等。
人们遇到挫折后,会引起什么反应?
人们受到挫折后,会引起以下各种可能反应:
1、攻击行为。
“攻击必然是挫折的结果”,社会学家用来说明挫折与攻击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表现出了攻击行为,就可以推论个人受到了挫折。
2、冷漠。有的人有长期遭受到挫折,又对改变现状感到无力无望时,可能会表现也冷漠、麻木。这种冷漠中包含着愤怒,是愤怒暂时受到压抑,而以间接方式表示的反抗。
3、幻想。
个人遭到挫折后,可能陷入到一种想象境界中,就好像“白日梦”,即暂时离开现实,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来获得满足,这是一种对待挫折的非现实的方法。幻想对挫折后的情绪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但它终究代替不了现实,还是不能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情境中时,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法,来减轻内心的不安,以恢复情绪的平衡与稳定。这些方法统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防御机制的压抑、抑制、否认、转移、退行、投射、补偿、合理化、反向、文饰等。心理防卫机制的十种表现方式是什么?
1、否认: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作用。如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没有科学根据,依然我行我素。
2、幻想:指通过想象中的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如,一位内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恋爱受挫后,想象自己是一个英俊的小伙,成为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获得心理满足。
3、压抑:指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
4、投射:指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
5、反向:指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6、转移:指将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危险较小的对象身上。如,受了老师的批评或家长的指责后,把怒气发泄到同学身上,对同学发火、扔东西。
7、退行:指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是退回到儿童的水平。如,考试不及格就到老师面前哭哭啼啼,苦苦哀求,或者不吃饭,与自己赌气。
8、文饰: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反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如,考试不及格,则说考题太难超出要求;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没有什么什得可爱。
9、补偿:指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满足的痛苦。如,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或因有其他特长,而使自己能够得到满足。
10、升华: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可欲望转化为建议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的需要和行为。如,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以奋学习的动力 说明心理防御机制的双重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作用具有二重性。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适应挫折,化解困境;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只能起到暂时平衡心理的作用,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埋下心理变态的种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积极意义上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而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依赖于心理防御机制,其结果使适应能力趋削弱,人格和心理以展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某些心理不健康的人是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用过度的结果。因此,心理防御机制需要我们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适时适度地运用,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学会重有效地应对挫折。焦虑的种类有哪些?
焦虑障碍包括五种类型:
1、广泛性焦虑障碍。
有广泛性焦虑障碍体验的人持续感到害怕,但无法指出具体害怕什么。这种无来由的恐惧症状可以持续几个月或更长。这种心理障碍除了具有快速的心率、呼吸短促、大量出汗、尿频和腹泻、没有胃口、晕眩、颤抖、失眠等恐惧的生理症状之外,极度焦虑的个体通常还有一些其他特点:运动紧张,不能放松,感到全身像被锁住一样,面部肌肉紧张,长叹;过度担心,忧虑抑郁,或对未来感到害怕;高度警觉敏感,不断巡视自己无法说出的环境中的危险。
2、恐慌障碍
有广泛性焦虑障碍体验的人持续感到害怕,而有恐慌障碍的人,则会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这种焦虑可能只持续几秒钟,也可能持线性几小时或几天,而后会消失,却又会在不经意间重新出现。因此在感到焦虑的袭击时,个体极度恐慌,担心自己会死亡,“要发疯了”,或做出某种无法控制的行为。恐慌障碍常常与严重的抑郁同时发生,这两种心理障碍可能有某种共同的原因。
3、恐惧症。
恐惧症是对一些非常特异的东西在并无危险的情意下的极度强烈的恐惧。例如,对蜘蛛、不洁物或高处的恐惧。在有些人身上几种恐惧可能同时出现。虽然患恐惧症的个体有极度夸大的恐惧,但是他们对现实的其他方面通常并没有过度的歪曲。这类的恐惧反应似乎是无法解释并无法控制的。恐惧的范围可能会逐渐扩大。
4、强迫症。
有强迫症的人常常没有现由地重复一些思想和行动。这们的人可能会无法停止去想某一个词,也可能会有不断的要洗手的要求。有强迫症的人被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控制。他们强烈地感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种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
5、创作后应激症。
创作后应激症池常见的表现是对创伤事件的重复体验。创伤事件指给个体的生活带来极大痛苦和伤害和事件,如目睹亲人或朋友的死亡、被强奸、受到战争或灾害等。当事人在清醒时被痛苦和不断出现的回忆所困扰,在睡眠时则出现关于创伤事件和噩梦。当这种情形发生时,个体体验到情感上的麻木。对创伤事件的过度注意,会导致对社会交往、密切关系和性方面的兴趣降低。痛苦的内疚感、抑郁、不安和急躁都很常见。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冲动行为,但一般是非暴力的行为(无理由的缺勤),酗洒或吸毒行为,以及对危险的过度警觉。
第十一章毕生发展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人生的发展,除了身体在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以外,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其行为的变化过程贯穿于从胎儿期到死亡的全部一生中,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增强和减的情况。例如,人进入老年以后,言语能力往往继续加强,而身体的灵活性却减退了。但是,对那些在不断学习和提高的人来说,当言语和操作结合起来时,在其一生中仍然呈普遍增强的趋势。
2、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发展的方向也因为发展内容和种类不同而有所不 同。
3、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增长。
4、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
5、心理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全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 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发展心理学主要的哪些研究方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横断研究法、纵向研究法和群体序列研究法。横断研究法是指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方法。纵向研究法,也叫跟踪研究法,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群体序列研究(cohort-sequential research)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陷,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取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内在的、先开的因素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个体的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个体只有在后天的教育和教育影响下,才能使先天的、内在的因素得以正常发展。先天的、内在的因此与后天的、外在的因素是相辅相成中发生作用的。例如,同卵双生子的研究、亲子关系的研究、从小在一起长大的非亲缘关系的个体的研究,都说明遗传素质和环境、教育条件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的巨大影响作用。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性发展主要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目前,心理学界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在早期与抚育的依恋关系的形成和类型,个体发展等几个方面。
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内容是什么?
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和个性以展两个方面。青少年智力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在他们的思维中表现了较高的抽象逻辑性,青少年已经进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个体已经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来进行运算和思考,而是能够抽象思维,根据概念提出假设,进行逻辑推理,验证假设,得出各种可能的结果,说明青少年性开始逐渐构筑自己的认知观点。青少年个性发展的重要特点是:
1、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处于主观自我阶段。
2、情绪表现在再单一,但又不稳定,常常是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3、在与朋友、父母以及异性等不同交往对象的关系方面也表现出了与前不同的特点,比如,更重视与朋友之间的友谊,试图摆脱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等。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材料分析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下面的说法反映了哪些心理现象?
1、北方人直爽,南方人精明。
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焦在一起,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往往将聚焦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支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便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
2、一美遮百丑。
社会知觉中的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3、人芝兰室,久而不闻其香。
感觉的适应现象。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会使感觉器官感受性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叫感觉适应。刚进入香气扑鼻的房间时,由于嗅觉的感受性较高,可以闻到浓郁的香味,在房间中久留,由于香气持久作用,会使嗅觉的感觉性降低,产生适应,就闻不到香气了。
我们在听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报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而在有急事等公交车时却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这是为什么?
其原因是:(1)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与性质是影响知觉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一个报告,如果内容丰富、行动有趣,人们就会时间过得很快。(2)个体的兴趣和情绪也是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能引起积极情绪体验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相反,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对时间的高估。在有急事等公交车时却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就是这个原因。
一个人离我们越远,他在网膜上呈像越小,可是我们还认为他的身高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
该现象的现象是因为知觉有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仍保持着的它的稳定性。当物体向远处或近处移动时,大脑得到的信息一方面来自网像大小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来瞬息自眼球自动调节而产生的距离知觉。大小知觉是由网像大小与距离知觉二者共同决定的。一个人离我们越远,他在网膜上呈像越小,可是我们还认为他的身高没有改变,就是这个原因。
在昏暗条件下要看一个细小的物体,余视比正视的效果更好,这是为什么?
在视网膜上有两种主要的感光细胞,一种是锥体细胞,它专门反应光的波长(也就是颜色),对光的强度反应很差。这种感觉细胞主要分布在网膜的中心,称作中央窝或黄斑的一点上。另一种感光细胞叫做棒体细胞,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离开网膜的中心向网膜的边缘扩展,锥体细胞逐渐减少,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昏暗条件下要看一个细小的物体,余视比正视的效果更好,是因为余视时物像落在离开网膜的中心的部位,这些部位棒体细胞较多,这种细胞对微弱光线敏感,所以知觉较清晰。正视时物像落在网膜的中心,这里的锥体细胞较多,这种感觉细胞对光的强度反应很差,所以知觉效果就不好。
夜间在亮灯的室内若戴上红色眼镜,当走出室外时就能很快地在黑暗中辨清东西,这是为什么?
暗适应包含基本过程:瞳孔大小的变化及视网膜感光化学物质的变化。其中,视网膜的感觉物质——视紫红质的恢复起主要作用。人眼在接受光线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称为漂白过程),使感受性降低,产生明适应。光线停止使用后,视黄醛与蛋白质重新结合,合成视紫红质,使感受性提高,出现暗适应。暗适应程度与紫红质的合成程度相应的。夜间在亮灯的室内若戴上红色眼镜,可以避免视黄醛与蛋白质的分离,即减少漂白现象的发生,提高暗适应的速度,所以走出室外时很快就能在黑暗中辨清东西。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我们在看电影时,为什么眨眼和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
记忆系统有三个成分,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感觉刺激的瞬时映象,其保持时间不超过1秒或2秒。虽然信息在感觉记忆中保存的时间很短,但却很有用。我们看电影时,眨眼和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就是因为我们有感觉记忆在起作用。下列字母:ERATVCHIEFBIGMGEUSA,对于熟悉英语的人看上一二分钟就能记住,而对于不懂英语的人却很难一下子记住,这是为什么?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的短时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组块所包含的信息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有关。在记字母ER-ATVCHIEFBGMGEUSA时,熟悉英语的人可以将其分成ERE—TV—CHIEF—BIG—USA6个组块,没有超过短时记忆的容量,所以看上一二分钟就能记住,而对于不懂英语的人,却只能以字母为单位,将其分成19组块,超过了短时记忆的容量,所以就很难一下子记住。我们打电话时,从号码簿上查到要打的电话,可是常常是刚刚放下电话,却已经记不起刚才打过的号码了,这是为什么?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短时记忆的时间是相当短的,大约只有20~30秒。复述是使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必要条件。在打电话时,我们查到要打的电话号码,然后拨打这个电话,这时电话号码便进入了我们的短时回忆。可是如果不对这个号码进行复述使之进入长时记忆的话过20、30秒钟后,超过了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这个电话号码我们就记不出来了。人们都知道,早晨起床后和上午10点钟左右记忆效果比较好。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为什么?
心理研究表明,影响识记和遗忘的因素很多。比如觉醒水平、各种干扰、加试浓度等。在早晨床后的记忆效果较好。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为什么?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识记和遗忘的因素很多。比如觉醒水平、各种干扰、加式深度等。早在早晨起床后的记忆效果较好,主要是因为昨天的经验和所学知识,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已经淡化,对当前学习的前摄抑制(也称前摄干扰)作用减弱。上午10点钟左右记忆效果比较好,主要是因为吃过早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机体的各种器官都已活跃起来,个体的觉醒水平较高。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非常熟悉的事物,用时却怎么也记不出来,可过一会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为什么?
从心理学上讲,遗忘可以分为两种: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遗忘。平常是一种假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久性遗忘,这是一种真遗忘。平常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在一个特定时刻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过了一会以后却又忽然想起来,这种现象就是一种临时性遗忘,也称为假遗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干扰或紧张,过了一会儿,当紧张被解除或干扰被排除以后,回忆或再认自然也就顺利实现了。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人们在试图打开瓶塞取出瓶中的东西时,总试图将瓶塞向外打开,而想不到可以将瓶塞推到瓶子里面也可以将瓶中的东西取出。在心理学中对这种现象怎么解释?
在心理学中,称这种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为定势或心向。也就是对于一件事的处理,如果屡屡采用同一方法去做,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以后每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多数人都是将瓶塞向外打开,而不是将瓶塞向里推入瓶中,这样往往就形成了一种处理这种事件的心理准备状态,在遇到这种情境时,总尝试用类似的方式去处理,而想不到将瓶塞向里推入瓶中取出瓶中的东西。
当被问到钥匙的用途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销,而想不到钥匙还可以做导线等其他一些用途。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是怎么解释?
在心理学中,上述心理现象被称为功能固着。即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种物体以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其他功能的一种倾向。具体说就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因为钥匙最惯常的用途就是开锁,所以人们看到钥匙时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不易想起它的其他功能。学前儿童往往会把蝴蝶和蝙蝠认为是鸟。这是怎么回事?
在心理学中,将概念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念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凭经验将同类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概括而形成的概念。由于这类概念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历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的特性,而忽略了本质特性。科学概念:是在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这类概念也叫明确概念,其确切内涵可以用语言进行科学的解释。学前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日常概念,即在日常生活中凭经验将同类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概括而形成的概念,这类概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的特性,有时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学前儿童往往认为会飞的就是鸟,因为蝴蝶和蝙蝠都会飞,所以会把它们当成是鸟。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重要的考试中,往往平淡会做的题目在考试过程中却不会做了。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中怎么解释?
心理学研究发现,动机与情绪是影响问题理解的重要因素。当解决较简单的问题时,动机越强效率越高,而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过大,情绪过度紧张,反而会使问题解决的效率明显下降。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在重要的考试中,由于我们过度紧张,动机强度过大,所以常常会出现平常会做的题目在考试过程中却不会做的情况。阿基米德在解决称皇冠的任务时,百思不得其解。在洗澡的时候却突然受到启发,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并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这一现象的心理学规律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发现,创造性思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酝酿期、豁酿期是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探索和思索和思考的时期。在酝酿过程中,如果思路阻塞,可将问题暂时搁置,这时人的思路似乎已中断,实际上仍在潜意识中断断续续地进行,因此,有可能在从事其他活动时受到启发,使问题获得创造性的解决。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也称为原型启发,起启发作用的事物被称为原型。豁朗期也称为灵感期,是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这个时期具有豁然开朗、突然出现的特点。难证期是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时期。阿基米德创造性地解决称皇冠的任务,发现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的过程恰好符合心理学上的这一规律。他是在酝酿期受到原型启发(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突然产生灵感,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并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
第六章 智力
女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能力往往优于男生,但到青春期以后,这种优势往往被男生所占有,并且男生一直把这种优势保持到老年。你能用心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从心理学上讲,智力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智力的个体差异,二是智力的团体差异。其中智力的团体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智力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男性与女性在总的智商方面差异比较小,两性在智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如空间能力、数学能力、言语能力上的差异等。男在空间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女性在言语能力上占有优势。而且这种差异还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其发展趋势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差异加大。在小学中,数学课主要是一些简单的运算,有些四则运算题还受新闻记者能力影响,所以这个阶段女生的成绩往往优于男生,到了青春期以后,学生所学的数学往往就不再是简单运算了,需要抽象的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所以这个时期女生在数学上的优势就往往被男生所占有,而且这种差异还会随年龄增长而加大。
有些有关狼孩或猪孩的报道,当小孩出生后,被狼或野猪等叼走,在狼群或野猪群中长大,等他们被解救出来以后,发现他们的智商比政党环境中长大的同龄孩子低得很多。请从心理学上分析这种现象。
心理学研究证明,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不仅遗传是影响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实践都是影响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早期干预对于促进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作用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在不同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丰富的家庭刺激、母亲的抚爱等都会促进儿童的智力的发展。学校教育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方式就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影响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遗传因素为智力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然的物质基础。先天就有缺陷的儿童,他就不可能有超常的智力。先天的遗传只是提供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最终实现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实践的影响。狼孩或猪孩有正常的遗传因素,他们具有智力正常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但他们脱离人类社会以后,在狼群或野猪群中长大,就失去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实践的积极影响,得不到家庭的关爱的社会生活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参与实践,所以他们的智力发展就要受到严重的阻碍,当他们被解救出来以后,智商会远远低于正常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请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答题要点:
1、《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居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的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2、情绪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例如,许多心因性疾病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有些人患癌症也与长期心情压抑有关。积极而正常的情绪体验是保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
第八章 人格
小娟生性柔弱,又在一个宠爱她的家庭中成长起来。当一天老师因她做事磨蹭而批语了她后,小娟无法接受,哭了很久,并不愿上学。请分析小娟的人格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小娟这种人格类型学生的教育建议。答题要点:
1、人格特征分析。
小娟的人格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特征表现为天性脆弱,心理敏感度高,易多愁善感,小心眼儿,畏惧退缩,行为缓慢等。
2、人格影响因素分析。
气质类型体现小娟人格发展的先天因素,在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她的宠爱也会强化她性情脆弱的特点,自身做事迟缓使得老师批评了她,进而诱发了她多愁善感的负面情绪,产生了回避学校的退缩行为。
3、教育策略。
首先,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把握每种类型学生的人格差异,使用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小娟生性脆弱,小心眼儿,老师注意批评方式要婉转,最好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
其次,要培养小娟做事麻利、意志坚强、乐观人生的积极人格品质。
再次,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帮助小娟发扬其人格优势,克服其不足。
第十章 心理健康
某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很好,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但一到考场却经常紧张,头发懵,心跳加快,思维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形成对考试的恐惧感。
请分析这位同学在考试中出现了哪种心理障碍?应该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这位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是考试焦虑。
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1)改变错误认知:探求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如,是因为考前复习准备不足,自信心不强,还是自己期望值过高,担心临
场发挥不正常,考不上理想的学校而影响自己的前途;抑或是老师或家长的期望过高,施加的压力太大。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消除或降低这些焦虑源的影响。不少学生的因为脑子里存在一些对考试不正确的认知,如:一次考试决定人生命运“、考不好无法对自己的父母交代”等,而增加了对考试的畏惧感,一种解决办法是帮助学生澄清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可以让他们把焦虑的具体原因写下来,然后一条一条地分析、辩驳、推翻,重塑正确的考试观。(2)调整竞技状态:帮助学生认真做好考前复习,指导学生注意科学用脑,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避免题海战术、疲劳轰炸。(3)掌握考试方法: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应试技艺,如由易到难,切忌死咬难题,合理分配时间等。(4)调控紧张情绪: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积极地暗示自己“我对自己有信心”、“我会成功”、“我很轻松”等),焦点转移法(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轻松的活动,转移意力),肌肉放松吱,系统脱敏法(利用对搞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在放松的基础下,循序渐进,使神经过敏性反应逐步减弱,直至消除),模拟训练法(实际模拟考场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体会)等等。
第四篇: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系统阐述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思维与教学、教育与职业、教育与道德、儿童与教师八个关系的教育思想称之为()。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教育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3.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起着()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体现了()的观点对人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结果。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平行论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对教师职业()角色的阐述。
A.授业解惑
B.管理者
C.示范者
D.父母与朋友
7.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
D.课程指南
8.在测验学生英译汉的技巧时,由于所选的短文中词汇量较大,学生受到词汇量的障碍而难以发挥翻译技巧,测验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然而并没有确切说明学生的翻译技巧,这样的测验()不高。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区分度
9.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2.教育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13.《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4.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A.德育活动
B.劳动技术教育
C.课外活动
D.额外教育
15.下面表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的是()。
A.老师让背书,学生们认真地背书
B.老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结果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
C.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
D.老师穿得很漂亮,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老师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大题总结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的作用
4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性
2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3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
4.青春初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
5.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6.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和主要特征
7.青少年自我意识突变的原因及特征
8.学生的认知差异及性格差异及其教育的意义
五.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和给教师的启示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第三章
1.学习的含义
2.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
3.联接学习理论
4.顿悟学习说
5.发现学习及其特征
6.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
五.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教育的意义。
第四章
1.动机的意义和功能
2.学习需要的三个因素
3.学习期待和影响学习期待的原因
4.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基本内容
5自我实现理论的教育意义
6.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7.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8.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9.成败归因理论
10.成败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
1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五章
1.知识的类型
2.知识表征形式
3.知识学习的类型
4.知识学习的过程
5.知识获得的环节和提高方法
6.教学中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
7.记忆及其记忆的一般过程
8.记忆的类型
9.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各自的特点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1遗忘的原因
12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13.如何促进迁移的教学
五.1.遗忘的规律
2.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
1.技能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动作技能的成分
3.动作技能的分类
4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不同特点
5.心智技能的种类
6.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7.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8.动作技能如何训练
9.练习进程的一般趋势
10.如何有效练习
11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动作形成的阶段 12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13心智技能的原型模型与形成阶段 14心智技能的培养
五.1.技能学习和知识学习的关系
第七章
1.学习策略的含义
2.学习策略的分类
3.复述策略
4.精细加工策略
5.组织策略
6.元认知的含义
7.元认知策略
8.资源管理策略
9.学习时间管理
10.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五.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第八章
1.问题解决的种类
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3.问题解决的类型
4.问题解决的过程
5.问题解决的策略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7.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8.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9.影响创造性培养的因素
10.培养创造性需要注意的问题
11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第九章
1.智力落后的特征
2.学习障碍的特征
3.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特征
4.情绪和行为障碍特征
5.鉴别天才学生的指标
6.IDEA‘97六项规定
7.教育特殊学生的教学策略
8.美国特殊教育形式
9.促进特殊学生的社会整合和成长五1.对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的教学
2.对天才学生的教学
第十章
1.态度的结构
2.品德心理结构
3.影响态度与品德的一般条件
4.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5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五.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论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十一章
1.心理健康的意义与标准
2.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心理评估的方法
4.强化训练法的形式、原则
5.强化训练法的程序
五.1.观察结果的记录方式
2.开展学习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
第十二章
1.教学行为目标的确立方式
2.布鲁姆对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
3.克拉斯沃对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
4.教学对象的分析
5.个别化教学的特征
五.1.教学设计的流程
2.对教学事项的理解
第十三章
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2.社会助长作用及原因
3.社会阻抑剂原因
4.社会助长和社会阻抑发生的决定因素
5.群体规范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
6.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
7.课堂纪律的功能
8.课堂纪律管理的一般策略
9.协调正式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五1.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主要因素
2.课堂管理的功能
第十四章
1.教学评价的分类
2.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3.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4.有效自编测验的指标
5.访谈法的含义、类型、特点及实施
6.观察法的含义、分类及实施
7.案卷分析法的含义、类型及实施
8.效度的分类
9.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
10.合理评分的步骤
11.标准化测验的要求
五1.教学评价、测量、测验之间的关系
2.教师自编测验的编制
第十五章
1.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2.教师胜任特征的表现
3.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4.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5.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6.教师的威信影响教育成效的原因
7.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方法
8.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方法
9.教师期望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
10.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
11.教师成长的历程
12.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13.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4.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五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