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的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5 04:3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资格证的心理学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资格证的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篇:教师资格证的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基本形式。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的活动。

3、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位中心。

4、中等学校心理学与一般的教育心理学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研究中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不涉及小学;二是包括中学生发展心理的内容。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性质:

一、中等学校心理学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特征为主。

二、中等学校心理学注重理论性而以应用型为主。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意义:答:

一、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育人。包括

1、测量与描述。

2、理解和解释。

3、预测与控制。

二、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科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1、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系统。

2、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情意活动系统、人格协调系统。

3、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系统。

三、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水平、不仅要提高教师所教学课的知识水平、还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四、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开展科学研究、搞现代化要靠科学、育人也要靠科学。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单选: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多选:研究中学心理学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等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层次:

1、基础理论研究;

2、外推的基础科学研究;

3、应用水平的研究;

心理学选题的标准:

1、价值性;

2、科学性;

3、准确性;

4、可行性;

心理学研究的一般阶段。

1、提出研究的问题;

2、制定研究计划;

3、进行研究准备;

4、研究付诸设施;

5、整理研究资料;

6、分析研究结果并加以推论;

7、撰写研究报告;

8、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打算。

如何搞好实验设计。(中等学校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应注意什么?)

答:

一、选择与确定课题、建立理论假设顺序如下:

1、选择与确定课题;

2、确立研究该问题的课题。

二、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1、确定研究对象。常用的方式有:1)随机抽样;2)分层随机抽样;3)有意抽样。

2、设计实验研究的因素控制。首先、要设计实验室中的自变量;其次要注意实验研究中的无关变量;其

三、确定实验的技术手段;其

四、设立对照组;其

五、确立实验效果的检测和评估手段;其

六、确定研究阶段与步骤。

三、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

1、收集有关研究资料;

2、实验研究的物质条件方面的准备;

3、参加实验研究的人员培训;

4、如果需要、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以取得经验、纠正差错。

四、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

五、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结果。

六、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中等学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答:

1、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然情境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的行为变化、从而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2、调查法:主要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表现、二是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有关材料、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调查法的特点和种类。特点:适用性广、自然真实、简便易行、形式灵活多样。问卷法:注意:

1、问题要明确、没有难懂与含糊的地方;

2、问题不宜过多;

3、问卷题目应该生动有趣、回答要简单、以便于流计处理;

4、一套问卷应有一定的测验被试问答是否真实的问题;

5、调查范围较大、应通过预测进行效度和进度的检验。

3、教育心理实验法包括:实验室试验法与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是中等学校教改实验最常用的方法。特征包括:

1、它可以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和活动中进行、不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实验控制的特殊性。“控制”是实验的精髓。

4、个案研究法: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方法。对象的选择要有典型性、资料收集要全面要及时记录情况、资料的分析要科学。

5、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认知过程:既是认识过程、是个体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具有一系列的认知操作程序。认知过程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它是人类其他心里活动的基础。

注意:是心理活动时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那就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是注意的基本功能、它可以使大脑在复杂的刺激源中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事陪出无关信息的干扰。

2、维持功能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注重心理活动有利于心理和行为活动准确和精确的进行、也有利于对活动进行及时的调节和矫正。这是注意最重要的功能。

注意的种类: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它的特点是、一是刺激物的强度。二是自己唔得对比度。三是刺激物的动感。四是刺激物的新异性。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地的、需要付出意志力的注意。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的条件:一是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依从:二是对活动的简介兴趣的依从:三是过去的经验的依从:四是对人格的依从:五是对活动的组织方法的依从。3有以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二是活动的自动化。

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感知觉:实质上是感觉与知觉统称。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和发生感觉的飞信器的不同、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个人对外部刺激的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擦觉、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感觉的特殊现象(规律):

1、感觉适应、感受器再刺激的联系作用下、感觉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发上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在视觉、肤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但作为保护感觉的痛觉几乎没有时应现象。

2、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感觉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的现象。4联觉、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富裕知觉对象以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

2、知觉的整体性。3只觉得选择性。4只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是觉得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他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表象及特征、表象是指人脑中出现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有三个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记忆及其基本过程、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他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可以分为四种、即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抽象记忆和情绪记忆、记忆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系统: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互相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的。

遗忘的基本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1850--1909)开创了对遗忘的实验研究。一般的规律为:

1、时间因素、这就是有名的“先快后慢”规律。

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学习的程度、4、材料的顺序、5识记者的态度。

思维与想象:

1、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他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应。人的思维过程是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

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的两个特征。

思维的分类: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不同、我们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按照思维探索为题的方向不同、我们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不同、我们把思维分为习惯思维和创造思维。

想象的分类: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无意想象又称为不数随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想像、有意想象有两种形式、即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是再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他的两个特点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再有就是指向未来。思维的认知加工过程:一般表现为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

想象的认知加工过程。主要表现为1黏合、2夸张、3典型化、4想象联想。

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般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组成。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很多、有情境因素也有个人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各个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机水平、2)问题情境、3)定势、4)原型启发、5)个性因素。

第二节 行为动力,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有目的的行为一定是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的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和调整功能。

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他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它的特性:一是动力性、二是对象性、三是社会性。

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需要所指对象的性质不同、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中间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上面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与需要、行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获得马祖时、就会推动人们寻求满足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动机。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首先同一种行为可能会有不同的动机、不同的行位可能会有一种或相似的动机。其次、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主导动机、有的则是从属动机。第三、生活中、动机与活动的效果往往不一致。

动机的种类、跟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已将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主导动机是对个体行为影响最大的动机、非主导动机处于相对较弱的动机地位。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可以将动机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审理性动机和社会动机、严格来说人的生理动机带有一定的社会色彩、人没有纯粹的生理性动机。

意志行动、意志是有明确的目的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比动机更有坚持性。受意志支配的行动也叫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意志行动的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行动的心理冲突、从形式上看、心理冲突大致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1、情绪和状态的分类:是指在某种事件和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的时间所保持的某种情绪、较为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指人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应激: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2、情感的分类:情感是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心理体验、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具有社会历史性、是人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情感有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第三节 心理特征理论

心理特征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独特组合、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渐次发展养成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能力:能力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里特征。它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与其他心理特征不同、能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规定活动的质量。

能力的种类:按照倾向性不用可以将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类别的活动中共同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我们习惯把他们综合一起称为智力。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绘画中的色彩辨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学习中的曲调感、节奏感等。

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影响人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是环境的基础、环境表现遗传。

1、遗传: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相应能力的发展、素质本身不是能力、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它仅仅给能力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人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把可能转变为现实。

2、环境和教育:重视青少年的早期教育经验、改善他们的早期生活环境、对其智力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3、实践活动:人的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的、离开了社会实践、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

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类型结构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人格的概念和特征: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而外在行为模式为生活风格、生活方式等。内在动力组织、包括态度、动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还有就是内外结合的统一体、如自信心、独立性、倾向性。

人格的特征:人格是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人格的结构:包括性格、气质、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结构。

气质:

1、气质的概念、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度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或秉性就是气质。气质不是推动人们活动的心理动因、而是人的心理活动具有的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行为的方方面面、气质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动力色彩、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典型特点。

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极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反映了个提到的品质的好坏、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

性格结构及其特征:性格的静态结构:一是性格的人之特征、二是性格的情绪特征、三是性格的意志特征、四是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动态结构: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性格特征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不同的情境下会表现出性格不同的侧面、性格的可塑性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具有生物性、而性格是后天的、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变化较慢、可塑性小、二性格的可塑性相对较大。第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时它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不具备社会评价意义。性格主要反应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所以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人格的成因: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自然环境因素。

第三章心理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规律或特点:

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是后来发展的前提,这就是心理发展的连续性,由于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矛盾运动过程,质变是在量变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不能把这个发展阶段看成是绝对的、突发的,心理发展即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每一个阶段开始时总有上一个阶段的特点和痕迹,在每一个阶段的后期,下一阶段的特点又开始萌芽。

2、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人的心理总是遵循一定的方向,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尽管心理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或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达到某种程度或水平的时间以及最高程度的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此外,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还表现心理发展在总体上的速度也有不同,存在着心理发展的加速期与相对的平缓期。

4、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尽管个体的心理发展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有比较一致的发展模式,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具体表现在个体身上,每个人的发展与他人的发展还存在着某些不同之处,这就体现出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童年期、少年期和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1、童年期

2、少年期 少年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交织的时期,这个时期矛盾交织错综,有人称之为疾风暴雨时期。

3、青年初期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基础

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孕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一)孕妇的身体条件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年龄对胎儿的影响:超龄和低龄。

(二)孕妇的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三)药物、烟、酒对胎儿的影响

1、药物的影响

2、酒精的影响

3、吸烟的影响

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首先,人类通过遗传把特有的技能结构传给下一代以外,还要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将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精神财富传递给下一代。其次,不同的儿童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家庭、学校或某些场所,所受到的社会条件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三,许多关于早期母爱被剥夺的研究证明,儿童早期发展中的社会因素对儿童智力、情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四,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的互相作用。遗传和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第五,遗传和环境、成熟和学生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的作用也不是恒定的,他们的影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心理机能方面是不同的。第六,总的来说,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范围,个体的社会生活,教育决定了他在这个范围内的实现水平。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发展理论,皮亚杰主要研究人类的认知活动。

(一)够建主义的发展观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

1、同化

2、顺应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第一,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第二,各个阶段都有它的独特特征,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第三,各个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交叉。第四,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第五,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第六,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组件组成整体。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1)单位思维(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4)静止性

3、具体运算阶段主要特点:(1)多位思维(2)思维的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5)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主要特点:(1)假设一演绎思维(2)抽象思维(3)系统思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教学中的意义

1、按儿童思维方式实施教学

2、按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设计课程

3、根据个别差异进行个别教学

4、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教育过程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文化历史发展阶段

人的心理机能有两种:一类是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类是高级心理机能。

特征:

1、他们是随意的主动的2、他们的反应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3、他们实现的过程结构是间接的4、他们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

5、他们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一)心里发展观主要特征:

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2、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二)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维果斯基的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1、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2、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必由之路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论

(一)关于人格的发展主要功能:

1、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

2、调节本我的需要

3、管理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

4、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主要表现:

1、管制社会所不容的原始冲动

2、诱导自我使其能以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

3、使人格向理想人格发展

(二)人的心理阶段的划分

1、口腔期

2、肛门期

3、性器期

4、潜伏期

5、生殖期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1、信任与不信任阶段

2、自主与怀疑和羞涩阶段

3、主动感与内疚感阶段

4、勤奋与自卑阶段

5、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的混乱阶段

6、亲密感与孤独感阶段

7、繁殖感与停歇感阶段

8、自我完美感与悲观失望感阶段 第四章中等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

1、我国初中生的年龄大都在(11、12-

13、14)岁,大体与(少年期)相当。

2、(少年)期是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由(不成熟)的(童年)走向(成熟人)生转折期的开始,无论在(生理或在心理)上都发生着(急剧变化)。

3、少年期或过渡期的主要特征:(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4、初中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A身体发育牌第二次“生长高峰”期;B神经系统的发育;C性开始。

5、少年期生理迅速发展最明显的表征是(性成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6、认识活动发展的特点: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⑵注意发展的特点;⑶记忆发展特点;⑷思维的想象发展的特点。

7、(初中二年级),是中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8、情感发展特点:初中阶段正处于(情绪)、(情感)发展的(转折期)

9、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和(两极性)明显。

10、心理学家都认为(12-14岁)是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年龄阶段)。

11、进入(少年期),学生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在于(自我意识)有了(质)的飞跃。

12、(成人感)的产生标志着(少年与周围人群的关系的重要变化。)

13、初中生的(成人感)(独立感)(性意识)(自尊心)(自我评价能力)均呈现出随着年级升高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的发展趋势。

14、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第四章

1、少年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答:少年期或过渡期的主要特征在于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初中阶段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关键年龄期。

2、初中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答:⑴身体发育处于第二次{生长高峰}期。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身体迅速成长,平均每年身高增长7-10厘米,体重每年增长3-3.5千克。女生进入这一生长高峰阶段的时间早于男生两年左右,从9岁开始到11-12岁达到增长的高峰,男生从11岁开始到14-15岁身高体重才赶上并超过女生的发育。⑵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是脑的结构和机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春期学生脑的发育主要转向机能方面。⑶性成熟开始。少年期的生理结构迅速发展,最明显的表征是性成熟开始。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3、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

(一)认识活动发展的特点: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⑵注意发展的特点;⑶记忆发展的特点;⑷思维和想象发展的特点;①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②从少年开始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③初中二年级是中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

(二)情感发展的特点:⑴情感发展特点,初中阶段正处于情绪。情感发展的转折期。①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和两极性明显,12-14岁是情感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年龄阶段。②情感内容日益丰富,深刻。③对异性感兴趣,形成表面疏远而内心又很“爱慕”的矛盾心理行为,应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并争取相应的教育措施。⑵意志发展的特点: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增大,加上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发展。

(三)个性发展的主要新成分。

1、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进入少年期,学生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在于自我意识有了质的飞跃。

2、社会性的发展。成人感的产生标志着少年与周围人群的关系的重要变化。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①初中生的成人感,独立感、性意识。自尊心,自我评价能力均呈出随年级升高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趋势。②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各个特征发展有其各自的特点。③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

答:少年期正是独立性和自觉性发展的关键时期,牌半幼稚半成熟状态。由于生理逐步成熟和社会生活环境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初中生心理上出现和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

1、独立自主性的发展与依附性的矛盾。幼儿依附于最亲密的人,以满足其生理和生活的需要。儿童进入小学后,由于父母的依赖转向老师的依赖,少年进入初中后,人生旅途中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加上身体的迅速生长发育,活动能力的加强,交往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等。对人、对事、对己进行评价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尺度,于是便由以前对周围权威人物的崇拜而逐步转化为具有“主观权威意向”。他们极力想争取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地位的新的权利,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但他们在经济上、生活上和学习上仍然要受家庭和学校的制约,在思想深处并不希望家长、老师完全不管或不关心他们。但是反对家长和老师仍然把他们当小孩一样看待,要求成人能平等地对待自己,反对过多、过细的照顾、监督或包办行为。成人过分的监护和管理,则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情绪、反抗行为,造成与成人的矛盾与冲突、初中学生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反抗和不服从作为争取改善与成人不平等地位的一种手段,成人如果不懂得少年独立自主性和依附性发展的特点,不主动改变对他们的态度,这种反抗情绪和反抗行为就可能经常发生,久而久之,少年的抗拒性就会变得越来越顽固,从而形成逆反的性格。家长和教师应主动调整与少年的关系,既关心。爱护他们,又尊重、信任他们。要求他们独立地安排和管理好自己的学习、锻炼、工作和生活,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适当交能他们一些有益于培养独立自主性的独立活动能力的任务,以促进其独立自主性的发展。

2、活动能量与认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少年精力旺盛,总感到深奥都是劲,其通车和精力都需要发泄,少年情感强烈,易于冲动,理想带有幻想性、情境性,需要强烈,自制力尚差,在思想上又无所顾忌,因而无论干好事或干错事都非常卖劲,而且在行动之后往往也就不再去认真思考行动的利害关系和后果了。由于少年认识与行为不完全同步,当他们干了错事的时候,教师切不可把他们想象得太坏;同样,当初中学生做了好事,甚至是非常感人的好事的时候,亦不可对他们的思想境界估计过高,对其进行表彰或宣传也应实事求是,教育工作应根据少年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鼓励学生去做一些教育者希望和要求他们做事情,并在行动过程中或行动之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行为对自己、对同学、对集体、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要求他们注意认识和行动的统一性,逐步达到由认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

3、性的成熟与道德、法制观念的矛盾。从生理看,性成熟的开始是少年发展的显著特点。由于性的成熟,必然会引起心理上的重大变化。由于少年年龄小,认识水平低,道德与法制观念薄弱,加上少年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感情易冲动,自制力不强,常常可能置道德和法制于不顾,因此很容易犯这方面的错误。在两性认识和体验上有一个发展过程,彼此间的爱慕感情是这种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可以成为激励少年积极上进的有利因素,关键在于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第五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的概念及分类?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练习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广义的学习可以从几方面加以理解?⑴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⑵学习的结果是使个体的行为发生了持久的变化。⑶不简单的认为凡是行为的变化都意味着学习的发生。⑷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普遍具有学习行为,而且动物也能够学习。

(判断)凡是行为的变化都意味着学习的发生。(错误)(论述简答)学生学习的特点哪些?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学生学习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第一,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第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第三,学生学习以掌握系统的间接经验为主。第四,学生的学习是在班集体这种特有的社会群体中进行的。

.学习理论分为?行为派的学习论和认知派的学习论。(论述简答)行为派的学习理论有以下三种:第一,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桑代克的心理学思想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联想主意心理学,他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学习的联结说”。桑代克根据对动物学习的研究,提出三条学习的基本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选择)第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任何的刺激-反应都应该看成是反射。心理实验者的任务就在于给予已知的刺激并观察学习者的行为,从而探索学习的规律。斯金纳提出,有机体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选择)与此相对应,条件反射也有两类:一类是刺激性型条件反射或称应答性条件反射;另一类是反应型条件反射或称操作性条件反射。(选择)斯金纳提了程序学习与教学的思想。程序学习是一种自动学习方式,是根据程序编制者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为许多小的项目,然后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每一项目都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反应,然后给予正确答案以便核对。第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在一系列观察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班杜拉形成了他的观察学习理论。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类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其核心就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替代性学习就是指观察学习或称模仿学习,人类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对示范榜样的强化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学习者如果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就会增加这种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则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3.观察榜样的行为表现进而加以模仿的过程受几种因素的影响?(3种)⑴榜样的刺激特征及其行为后果的影响。⑵受观察者动机的影响。⑶受观察者认知水平的影响。

1、选择。观察学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认知派学习理论有以下几种:第一,古典的格式塔派学习理论。格式塔派于1912年发端于德国,其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等人。他们的工作是从研究似动现象的知觉实验开始的,在对知觉的实验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关于学习的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一,学习即是完形。学习的本质就在于组织一种完形。二,学习即顿悟。没有“盲目的学习”学习是一种突然的领悟和理解。第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是认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观点如下:①关于学习的本质。他认为,学习在于学习和发展的认知结构,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动作、表象和符号三种表征将新知识纳入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中。对于人类的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符号表征。②关于学过程。他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发展认识结构的过程。③关于学习的内容。布鲁纳把对学习的看法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强调应该让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④关于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学习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景的态度,做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第三,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伯尔也是认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奥苏伯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而他更强调前者。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这正是教学的目的。此外,奥苏伯尔还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第四,加涅的学习理论。他的理论受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把人类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并提出了信息加工过程模型。把学习过程分为三个系统:学习的第一个系统是加工系统或操作系统、学习模型的第二个系统是执行控制系统;学习模型的第三个系统是预期系统,它是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选择)

1、教学原则包括?逐步 分化原则;综合贯通原则。

2、发现学习的特点:一,不是由教师将现成的结论性知识讲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事物现象去进行探索,获得知识;二,不强调获得知识的结果,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尝试科学发现原理原则所经历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

第六章 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与学习策略

1、学习动机的感念是指直接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里力量。

2、学习动机也可以称为学业成就动机。

3、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成分包括三方面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4、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

5、班杜拉将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

6、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个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1学习动机的分类?答:(1)、间接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案例分析)(3)、主导性动机和补助性动机。

2、学习动机的理论?答:(1)强化动机的理论(2)需要层次的理论(3)自我能效的理论(4)归因理论(5)成就动机理论

1、根据迁移的(效果),可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根据迁移的(影响方面),可把学习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可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4、根据迁移的(内容),可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5、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起促进作用的是(正迁移)。

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起阻碍作用的是(负迁移)。

7、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产生了影响是(顺向迁移)。

8、后续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了影响是(逆向迁移)。

9、难度和复杂度相同在水平上的迁移时(横向迁移)。

10、低水平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向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学习的迁移时(纵向迁移)。

11、一般概念原理、态度或方法的迁移是(一般迁移)。

12、具体的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另一具体的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影响是(特殊迁移)。

13、最早的有关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是(形式训练说)。

14、最早对桑代克的迁移学说提出反对意见的是(贾德)。

15、早期迁移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和(概括理论)。

16、当代的迁移理论包括(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的迁移理论和元认识迁移论)。

1、学习迁移的种类有哪些?(1)、根据迁移的效果,可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根据迁移的影响方面,可把学习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3)、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可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4)、根据迁移的内容,可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2、怎样通过教育学促进迁移?答:

1、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在进行教学时,应具体分析所要教授的内容适合何种迁移。

4、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5、有意识的教会如何学习,帮助他们掌握学习中有效的认识策略和元认识策略。

6、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和学习的积极态度。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心理现象。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4、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

6、测验法:运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

7、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8、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里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9、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10、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11、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12、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13、兴趣:是个体力求人是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1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5、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6、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9、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20、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22、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23、记忆: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4、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25、再认: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

26、回忆: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

27、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进程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一段时间后不再遗忘。

29、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0、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1、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32、思维:是对客观食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33、动作思维: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行动作为支柱的思维。

34、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总和、抽象、概括的过程。

35、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

36、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37、定势: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者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38、迁移:已经学过得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39、创造性思维:指有创见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以前未曾有过的对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40、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41、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4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43、应激:

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44、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45、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46、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47、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从而事先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48、随意运动:是一种受意志调节的、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性的运动,是学会了的、较熟练的动作。

49、动因:引起一个人能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它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得以实现。

50、归因:指的是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

51、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52、性格:是人在对显示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乐得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53、能力:指人们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54、智力:是一般的心理能力,与其他事物一样,包括推理、计划、问题解决、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能力。

55、学习过程:是个体经验的积累过程,它包括经验的获得和保持。

56、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它通常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57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情境的能力。

58学习动机:指激起人去从事或一直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59、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应,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白哦先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60、道德:是人的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经济的产物,也是每个社会为维护人们共同生活的利益而规定的最基本的生活准则。

61、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或健康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如何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科学。

62、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达到目标的道路上遇到无法克服的阻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63、心理发展的动力:指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64、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人是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

65、群体:是由某些相同的心理、社会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并相互制约的人群结合体,也称团体。

66、个体:指单个的人,以单独的形式活动的有个性的实体。

67、群体心理:之普遍存在与各群体成员头脑中,反应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心理倾向。

68、群体心理气氛:(学习气氛)指学习群体中占优势的人们的某些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69、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激活自己的就爱偶遇对象,戏剧性地活跃课堂学习气氛,造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简答题

1、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心理现象复杂多样,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识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信念世界观等,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2、研究心理学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3、个性的基本特征?

答: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4、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早期,他把需要分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补充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两种。

同时他把人类需要的这些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类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与人的健康状况有关,缺少这类需要就会引起疾病。这类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或称社会交往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另一类需要是发展性(或生长性或成长性)需要。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看成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动态结构;看到了需要在发动人的积极性、激励和组织人的行为中的巨大作用,并突出了高级需要在个性形成中的地位和价值;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核心是人本质的实现,他认为人有能力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给人类以希望。因此他的理论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同时,一些研究表明,人类的各种需要之间的确存在着层次关系。但是,马斯洛过分强调潜能的作用,并把“自我”看成是至高无上的概念,需要层次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机械的形而上的色彩等则是不可取的。

5、良好的兴趣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答: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持久性、兴趣的效能。

6、注意有哪些特征?

答:注意的稳定性: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的广度: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主义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注意的中心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7、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答:(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第一、刺激物的强度。第二、刺激物的新异性。第三、刺激物的活动变化。第四、刺激物的对比度。

(2)人的主体状态

第一、需要和兴趣。第二、知识经验。第三、情绪。第四、精神状态。

8、举例说明知觉的特性。

答: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例:略。

9、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答: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感觉和知觉有相同的一面。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如果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光靠感觉和知觉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

10、遗忘的特点及其原因?

答: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除了时间因素,遗忘还受如下几个因素的制约:

(1)

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2)

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3)

识记材料的数量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4)

学习程度对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5)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引起遗忘的原因:干扰说、消退说、压抑说、认识理论。

11、怎样有效组织复习?

答:(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4)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多种感官参加复习

(5)活动有助于复习

12、掌握概念时应注意哪几点?

答:(1)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2)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

(3)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

(4)适时给概念下定义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13、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答:(1)迁移的作用

(2)原型启发

(3)定势的作用

(4)情感与动机状态

(5)个性

1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3)发展直觉思维

15、试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答: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2)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

(4)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即情绪的各种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制

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

(2)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即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

得以表现。离开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就不能得以表现。

(3)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16、试述意志的特征?

答:(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17、意志品质的特点及其培养?

答: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感

(2)

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

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5)

学校的纪律对于培养意志有着重大的作用

18、气质分为哪四种典型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等四种典型类型。

胆汁质人的情绪爆发快,但又难持久,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

情直率、朴实真诚。但是这种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粗枝大叶,遇事常欠思量,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表里如一;

多血质的人总是像春风一样“得意洋洋”,富有朝气。这种人乖巧伶俐,惹人喜爱。他们的情绪丰富而且外露,喜怒哀乐皆形于色,他们那副表情多变的脸折射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喜欢与人交往,有种“自来熟”的本事,但交情粗浅。他们的语言表达力强而

且富有感染力。活泼、好动、乐观、灵活是他们的优点。他们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各种环境的适应力强,可塑性也很强。但是他们气质上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粘液质的人就像冬天一样无艳丽的色彩装点却“冰冷耐寒”,但也缺乏生气。这种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表情平淡,情绪不易外露,但内心的情绪体验深刻,外表

似乎给人以

“冷”的感觉,也被称为“热水瓶”,外凉内热。他们自制力很强,不怕困难,忍耐力高,表现出内刚外柔。他们与人交往适度,交情深厚,朋友少但却常有知心朋友。

们的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这往往弥补了他们思维的不足。学习接受慢了些,但却很扎实,踏踏实实。但是他们平时总是四平八稳的,所以有时“火烧眉毛也不着急”。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比较差,经常是别人让他们去做某事才会去做,而并不是他们不愿做;

抑郁质的人给人以“秋风落叶”般的无奈、忧愁的感觉。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而又持久,主导心境消极抑郁,多愁善感,给人以温柔怯懦的感觉。他们聪明而富于想像力,自制力强,注重内心世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萎靡不振,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而单调,虽然踏实稳重,但却优柔寡断。

19、什么是性格?简述气质和性格的关系。

答: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认为,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它与性格相比较,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慢、比较难;

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变化容易些,也快些。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

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表现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

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具有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20、气质在人类活动有什么作用?

答:气质影响实践活动的进行,了解个体的气质类型的特征和表现对于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都有重要意义。

(1)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智力水平高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气质;相同气质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气质虽不能决定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但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

(2)

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教育效果。而且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能表现为积极的心理特征,也能表现为消极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待不同气质的学生。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气质的年龄特征。

(3)

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一般地说,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

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对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不合适;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则不大适合。但在一般的实践活动中,由于气质的各种特征之间可以互相补偿,因此对

活动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21、试述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答:一、能力和知识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

(1)他们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和和概括,能力则属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2)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且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二成正比的发展。

二、能力和知识有是有联系的。

(1)能力实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2)掌握知识又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3)能力即时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二者相互促进。

22、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

23、影响学习过程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答: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迁移、学习情绪、学习动机、学习疲劳和学习心理卫生。

23、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答: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

(2)要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

(3)培养积极的认识或求知欲望

(4)帮助学生确立符合世纪的志向水平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反馈效应

(3)合理组织竞赛

(4)加强归因指导

24、品德的结构?

答: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25、皮亚杰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答:(1)0-2岁

前道德的阶段

(2)2-7岁

强制性规则阶段(道德的他律阶段)

(3)7-12岁

道德的自律阶段

(4)12岁以后

公道的原则

26、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理论

答:1、前习俗道德水平

阶段1:服从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2:朴素的欢乐注意和工具主义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道德水平

阶段3: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道德水平

阶段5:契约和守法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6:道德心(良心)或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27、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表现有哪些?

答:(一)道德认识方面

道德认识模糊,是非观念不清

道德信念淡薄,萌生错误信念

道德判断具有两重性

(二)道德情感方面

自尊感与自卑感经常交织在一起

有抵触、对立的情绪

更注重友谊感

情感的内外矛盾表现突出

(三)道德意志方面

有增强道德意志的强烈愿望,但表现错误的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常受直接欲望所驱使,动机水平较低

有自制的愿望,但又缺乏坚忍的自制力

毅力地发展具有双向性

(四)道德行为习惯

不良行为趋于习惯化,惯常化

品德不良的行为习惯具有年龄和性别特征

学生共同的品德不良行为

28、请简述心理健康的三级预防。

答:1、一级预防

主要任务是指导正常人健康地生活,克服种种危机,防止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变态的发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完善的发展。

2、二级预防

主要针对轻度心理异常人群,具有非器质性病变、损伤和心因性两大特征,如问题行为、人际关系、学习适应问题等。

3、三级预防

主要针对严重心理异常人群,此类患者的心理异常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错乱、行为怪异等。

29、怎样增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答:1、学习中的心理卫生

2、增进自我了解,培养自我接受的态度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培养健全的情绪生活

5、搞好性卫生教育,事情少年学生正确对待性的问题

30、初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认识能力方面

感知活动的精确性,概括性有了明显的发展

意义识记开始占优势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

(二)情绪情感方面

情感内容已日渐丰富,但还是比较肤浅

情绪表现强烈

(三)意志行动方面

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动机的多变性

(四)自我意识

成人感

自我评价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

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31、初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认识能力方面

感知能力全面提高

想象能力加速发展

出现了思维的独立批判性

(二)情绪情感方面

情绪情感的内容、形式都更加丰富复杂,逐渐性高尚的情操

情绪的延续性较长

情绪表现并不都是外露的(三)自我意识

要求深入了解和关注自我的成长

自我评价开始成熟

自尊心上进行较强

道德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

人生观有发展,但还不稳定

32、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教师的领导方式或教学作风

放任的作风

专制的作风

民主的作风

(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为学生所设立的具体目标

(三)教师的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热爱本职工作,投身事业

有广泛的知识和精深的学问

有特殊的智能品质,以及教学才能和创造才能

有特殊的性格特征

(四)学生对自己学习评价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第三篇: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_心理学复习资料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幼儿园大班一般为()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教育的场所、设备、教具、器材等是()A.教育影响 B.教育物质资源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3.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是一种()A.个体现象 B.群体现象 C.社会现象 D.心理现象

4.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感情,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的是()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5.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是()A.后天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自然环境

6.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A.生理成熟 B.心理发展 C.生理适应 D.心理适应

7.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8.学前教育目标是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这是()A.工业社会初期 B.工业社会 C.农业社会 D.现代社会

9.新生儿出生后能吃到母乳,是依靠()A.听觉 B.味觉 C.触摸觉 D.视觉

10.大脑的重量1000克,相当于出生时的两倍半是()A.7岁 B.6岁 C.4岁 D.3岁

11.儿童最初的规则意识和懂得遵守规则开始于()A.托儿所生活 B.幼儿园生活 C.家庭生活 D.社区生活

12.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细节的敏感期出现在()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13.我国农村不发达地区为了适应所在地区园舍缺乏、设备不足、适龄幼儿多的特点而采取的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形式是()A.二部制幼儿园 B.完全幼儿园 C.学前班 D.巡回辅导班

14.提出多层智力观的是()A.戈尔曼 B.加德纳 C.卢梭 D.夸美纽斯

15.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著作是()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爱弥尔》

16.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化”的是()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7.提出“整个教学法”,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的是()A.陶行知 B.张雪门 C.张宗麟 D.陈鹤琴

18.发展适宜性的含义:一是个体适宜性,一是()A.目标适宜性 B.方法适宜性 C.年龄适宜性 D.课程适宜性

19.儿童通过扮演妈妈体会到母亲的行为以及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种游戏是()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智力游戏

20.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A.幼儿的身高 B.教师的身高 C.家俱的高度 D.房屋的高度

21.教师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的方法是()A.语言法 B.范例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

22.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主要反映了幼儿()A.认识发展水平B.社会性发展水平C.情感发展水平D.身体发展水平

23.在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学前教育的()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24.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的教育组织形式是()A.托儿所 B.幼儿园 C.混合班 D.学前班

25.“上梁不正下梁歪”,这要求父母()A.做好榜样 B.尊重儿童 C.规矩明确 D.理智的爱

26.因为儿童生病或过生日而进行的家庭访问是()A.新生家访 B.定期家访 C.情感性家访

D.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27.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28.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三优工程”是指()A.优产、优生、优育 B.优生、优育、优教 C.优产、优生、优教 D.优生、优护、优教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29.学校教育 30.教育观

31.独立自主性原则 32.发泄法 33.社会性惩罚 34.社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35.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36.陶行知主张的“六解放”的内容。37.保育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38.如何做好入学教育。

39.实施直观形象法注意的问题。

40.幼儿教师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1.论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并谈谈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42.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教师如何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温馨提示:由于很多试题(主要是主观题),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开放的,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是多种多样的,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该鼓励自考生用多样的思路解题。正是因为如此,在评卷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考生的作答情况,对评分标准进行调整,也正因如此,教育部把国家教育考试靠后的评分标准仍然列为秘密材料。因此教育部不在网上公布答案,请考生谅解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39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教育是指()

A.2~7 岁孩儿的教育 B.3~6 岁幼儿的教育

C.婴儿和儿童的教育 D.入小学前儿童的教育

2.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是()

A.幼儿家庭教育 B.幼儿社会教育

C.社会公共教育 D.婴儿医护教育

3.1907 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的、采用一些特殊方法训练处境不利的贫穷儿童的教育机构名

称是()

A.幼儿之家 B.少儿之家

C.贫儿之家 D.儿童之家

4.提出教育应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培养“自然人”的是()

A.杜威 B.卢梭

C.皮亚杰 D.福禄贝尔

5.强调学前教育职责,反映学前教育期待效应的概念是()

A.学前教育职责 B.学前教育职能

C.学前教育效能 D.学前教育技能

6.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A.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

B.促进幼儿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C.提高幼儿的知识和能力

D.减轻家长保教幼儿的负担

7.在学前教育阶段体现出来的最为明显、直接的效益是()

A.个人精神效益 B.社会精神效益

C.个人物质效益 D.社会物质效益

8.学前教育区别中小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是()

A.寓活动于幼儿教育之中 B.寓游戏于幼儿教育之中

C.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 D.寓玩耍于幼儿活动之中

9.作为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一般()

A.以班级为单位 B.以区域为单位

C.以小组为单位 D.以社区为单位

10.我国古代幼儿蒙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

A.蒙养院 B.家庭

C.私塾 D.社会慈善机构

11.认为幼儿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这是哪种理论

关于幼儿教师角色的观点?()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12.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A.经验型教师 B.专家型教师

C.家长型教师 D.知识型教师

13.“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什么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A.颜色 B.环境

C.遗传 D.物质

14.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要做到()

A.个性化 B.大众化

C.艺术化 D.童趣化

15.物质环境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以及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这体现了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的()A.主体性原则 B.适应性原则

C.动态性原则 D.效用性原则

16.从本质上说,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一种()

A.隶属关系 B.社会关系

C.人际关系 D.主从关系

17.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编班所采取的方式基本上是()

A.按年龄编班 B.按智力编班

C.混龄编班 D.随机组班

18.幼儿园教育应以什么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习B.上课

C.玩耍 D.游戏

19.幼儿之间的关系开始分化,大部分幼儿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同伴、朋友关系。这是哪一幼儿班级生

活的年龄特点?()

A.小小班 B.小班

C.大班 D.学前班

20.幼儿出现孤独症、恐惧症、抑郁症以及多动症,说明他存在()

A.生理方面的行为问题 B.品行方面的行为问题

C.心智方面的行为问题 D.人格方面的行为问题

21.在西方教育史上,课程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意为“跑马道”,据此,课程最常见 的意思是()

A.学习的进程 B.教学的计划

C.学习的进度 D.教学的程序

22.比较系统的社会本位课程思想(教育思想),最早可追溯到()

A.柏拉图 B.斯宾塞

C.胡塞尔 D.乌索娃

23.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24.以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全面探讨课程问题,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

程(理论)的是()

A.布鲁姆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加德纳

25.以儿童及教师的兴趣、儿童发展的需要和环境中有关材料等为课程来源,反映儿童在环境中发生 的事情,与儿童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成的课程,即属于()

A.生成课程 B.生活课程

C.现成课程 D.生态课程

26.2001 年9 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 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 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27.幼儿教师在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时要()

A.以发挥自己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为指导思想

B.以发挥教学的育人作用和功能为指导思想

C.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指导思想

D.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直观作用为指导思想

28.从本质上讲,因人施教就是()

A.对儿童实施个别教育

B.只对一个儿童进行的教育

C.根据儿童实际,使儿童得到最适合个体的教育

D.按儿童能力的水平差异实施的教育

29.因人施教方案设计的具体运行程序的第一步是()

A.分析教育活动目标 B.观察研究儿童

C.选择活动内容、材料 D.确定起点行为

30.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构成通常包括四类:()

A.效果标准、效益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B.效果标准、效率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C.成果标准、绩效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D.成效标准、效功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二、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价值

幼儿园课题

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

三、简答题

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什么样的幼儿园环境最符合现代学前教育的要求 专业幼儿教师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班级对幼儿成长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因人施教应遵循哪些原则

四、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托幼机构教育坚持的基本原则 评述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基本理论

五、应用题

假如你是小班班主任,你将如何进行班级生活指导?运用所学的有关学前教育原理加以阐述。

第四篇:学校心理学教程 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学校心理学教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意义

二、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性质(单选、判断)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性质:中等学校心理学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性质,以神会科学为主。

三、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意义(论述)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意义?或为什么学心理学?

(一)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育人。

(二)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三)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四)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第二节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策略与方法(多选)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教育心理研究法。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唯物辩证法原则。

一、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多选)选题的标准:

1、价值性。

2、科学性。

3、明确性。

4、可行性。(简答、论述)中等学校教育心理实验研究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与确定课题,建立理论假设。(选择)确立研究该问题的课题,要考虑课题的实践与理论的价值、性质、科学性、明确性与可行性。

2、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3、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

4、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

5、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结果。

6、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二、中等学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选择)中等学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简答)为使问卷法有效,问卷设计时应注意:

1、问题要明确。

2、问题不宜过多。

3、问卷题目应生动有趣、回答要简单。

4、一套问卷应有一定的测验被试回答是否真实的问题。

5、调查范围较大,应通过预测碱性效度和信度的检验。

(三)教育心理实验法。

(四)个案研究法。

(五)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认知过程(选择)认知过程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它是人类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

一、注意(判断)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选择)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选择功能是注意的基本功能。

2、维持功能。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选择)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判断)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二、感知觉(判断)感知觉实质上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映。我们把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情况称之为错觉。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著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消失),这种现象就感觉适应。(简答、多选)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理解性。(判断)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以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

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选择性。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他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三、表象和记忆(选择)表象是指人脑中出现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选择)表象具有三个特性:

1、形象性。

2、概括性。3可操作性。(选择)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的。感觉记忆保持的时间大约有0.252秒。短时记忆保存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又称为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存储1分钟以上的记忆。

遗忘的基本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的实验研究以来,发现了许多遗忘规律。

1、时间因素。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得缓慢,这就是有名的“先快后慢”规律。

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3、学习的程度。

4、材料的顺序。

5、识记者的态度。

四、思维与想象 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分类: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无意想象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有目的、自觉的想象。有意想象有两种形式,即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式。模型、符号等描绘,在头脑里形成有关事物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指不局限于现有的描述或描绘,在头脑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选择)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选择)想象的认知加工过程主要表现形式:

1、黏合。

2、夸张。3典型化。4想象联想。(选择)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般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组成。(简答、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动机水平。

2、问题情境。

3、定势。

4、原型启发。

5、个性因素。第二节 行为动力

一、动机(单选)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多选)动机具有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整功能。(多选)需要的几个特性:

1、动力性。

2、对象性。

3、社会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中间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意志行动(判断)意志是有明确的目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选择)心理冲突大致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三、情绪和情感(选择)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第三节 心理特征理论

一、能力 能力的概念:能力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多选)按照倾向性不同可以将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类别的活动中共同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我们习惯于把他们综合在一起统称为智力。(论述题)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相应能力的发展。但是,素质本身不是能力,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它仅仅给能力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人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才能把可能转变为现实。

2、环境和教育。个体从遗传中所获得的潜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应该取决于环境的作用。

3、实践活动。人的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的。

4、能力的个别差异。(简答)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类型结构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二、人格 人格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复杂的统一体。一般认为,人格式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人格的特征: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稳定性等特征。人格的结构: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子结构。气质的概念: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或秉性)指的就是气质。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也不决定社会地位和价值,但是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效率。(判断)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极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判断、选择)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案例)人格的成因

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中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对人格的影响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自然物理因素。

第三章 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和一般规律(选择、判断)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多选、简答)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2、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4、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二、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选择)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少年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交织的时期,有人称之为急风暴雨时期。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选择)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前提,也影响人的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每一步发展都是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1、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心理发展的过程与胜利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和脑的发展密切相关。

2、如果机体尚未成熟,即使给予某种训练,也难以取得相应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有力地说明了生理成熟在机能发展中的作用。

3、可见,在没有达到生理成熟水平之前就训练儿童去掌握某一机能,效果是欠佳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最为重要。

三、孕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首先,母体的营养状况与胎儿的发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在怀孕早期母体营养不良,有可能引起胎儿生理缺陷;后期营养不良,有可能生出低体重儿。胎儿的大部分营养来自母亲当时的营养供给,而非她的脂肪贮存。母亲的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两种情况:超龄和低龄。生育的最合适年龄是在20多岁,35岁通常被认为是超龄的界限。几乎所有药物对发展中的胚胎或胎儿都有潜在的影响,其中作用大小依使用的剂量、次数、时间机器药物本身的性质而定。

四、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首先,人类除了通过遗传把特有的机能结构传给下一代以外,还要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将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精神财富传递给下一代。离开了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儿童的心理是不可能得到正常发展的。其次,遗传和环境、成熟和学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的作用也不是恒定的。总的来说,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是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集中主要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判断)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

1、同化。

2、顺应。个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二是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单维思维。

2、思维的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

4、静止性。三是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进入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主要有以下特点:

1、多维思维。

2、思维的可逆性。

3、去自我中心。

4、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

5、具体逻辑推理。四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主要有以下特点:

1、假设—演绎思维。

2、抽象思维。

3、系统思维。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三、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选择、判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整体。本我有“惟乐原则”支配。自我受“现实原则”支配。超我受“道德原则”所支配。(选择、简答)他根据快感区域的不同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口腔期(零至十八个月)。肛门期(十八个月至三岁)

3、性器期(三至六七岁)

4、潜伏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5、生殖期(十一二岁至二十岁)。

四、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信任与不信任阶段(0—2岁)

2、自主与怀疑和羞怯阶段(2—3岁)

3、主动感与内疚感阶段(4—5岁)

4、勤奋与自卑阶段(6—11岁)

5、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的混乱阶段(12—18岁)

6、亲密感与孤独感阶段(18—30岁)

7、繁殖感与停滞感阶段(30—60岁)

8、自我完美感与悲观失望感阶段(60岁以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注重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作用。他十分强调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第二,对学校教育中人格培养、对精神病预防与治疗都有很多的现实意义。第三,他强调人的发展是一生的事情,体现出他的终生发展观。

第四章 中等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 第一节 初中(中等专业)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我国初中学生的年龄大都在十一二岁至十三四岁,大体与少年期相当,因此初中学生也可称为少年期学生。

一、初中学生主客观条件的变化 少年期生理迅速发展最明显的表征是性成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二、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选择、判断)思维和想象发展的特点

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1、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的。

2、已形成了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3、初中二年级是中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想象发展的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强,初中学生的想象多为有意识、有目的的;

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想象的现实性不断发展。(多选、简答)情感发展的特点。初中阶段正处于情绪、情感发展的转折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和两极性明显。

2、情感内容日益丰富、深刻。

3、对异性感兴趣。学生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在于自我意识有了质的飞跃。(多选)成人感、独立性、评价与自我评价能力的迅速发展史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征。(多选)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三、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

1、独立自主性的发展与依附性的矛盾

2、活动能力与认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3、性的成熟与道德、法制观念的矛盾。(1)从心理上看,性成熟的开始时少年发展的显著特点。少年性成熟的时间比过去普遍提前了1—2年。(2)由于少年年龄小,认识水平低,道德与法制观念薄弱,加上少年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感情易冲动,自制力不强,常常可能置道德和法制于不顾,因此很容易犯这方面的错误。第五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心理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及分类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练习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艺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以掌握系统的间接经验为主。

4、学生的学习是在班级集体这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中进行的。第二节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连接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连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也就是说,学习过程是一个渐进的、盲目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因此有人又把他的理论称为尝试错误说,简称试误说。桑代克提出三条学习的基本规律

1、准备律。

2、联系律。

3、效果律。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强化是指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强化按其性质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是一种积极的强化刺激,它跟随在有机体行为反应后出现,能够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也是一种刺激,如果它在一种行为反应后被取消或移开,就能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若在一种行为反应之后出现该种强化刺激,就使动物不容易再次出现该种行为反应。在强化的时候,可以使用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人们喜欢的活动去强化它不喜欢的活动。操作性条件反射形之后,如果停止强化,反应概率就会下降,这就是行为的消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理论: 他认为,观察学习室人类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其核心就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替代性学习就是指观察学习或称模仿学习。替代性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对示范榜样的强化所引起的行为的变化。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是由注意、保持、运动再现和动机四个阶段组成的。

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学习即是顿悟。他们认为,没有“盲目的学习”,学习是一种突然的领悟和理解。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关于学习的本质(1)他认为学习在于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2)布鲁纳认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动作、表象和符号三种特征将新知识纳入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中。(3)对于人类的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符号特征。(4)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动作、表象和符号三种表征系统是按顺序前进的,但他们之间不能取代,而是并存互补的。

2、关于学习过程 在学习各门学科时,布鲁纳认为包括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1)新知识的获得。(2)知识的转化。(3)评价。

3、关于学习的内容 学习内容所设计的是课程方面的内容。

4、关于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论述)

1、有意义学习他提出有意义学习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进行机械学习。

2、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者进行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他人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且多采用言语讲授方式。

3、教学原则 奥苏伯尔提出了逐步分化和综合贯通两条教学原则。

4、先行组织者策略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加涅的心理加工理论

加涅的学习模型把学习过程看成是有三个系统协同作用的过程。第一个系统式加工系统或操作系统,第二个系统是执行控制系统,第三个系统是预期系统。加涅把复杂的学习过程概括为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

2、了解阶段。

3、获得阶段。

4、保持阶段。

5、回忆阶段。

6、概括阶段。

7、作业阶段。

8、反馈阶段。

第六章 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与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成分: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出于了解和理解事物,掌握和运用知识以及系统阐述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内在动机是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和最稳定的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出于想要通过学业成绩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出于获得和保持长者们或集体的赞许和认可,表现出要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这是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进行的划分。内在动机是指学习的动机来源于学习活动或学习者自身,无需施加外力的影响就能保持学习活动。这种动机可以在学习活动之中得到满足,在学习活动中就能体会到快乐。外在动机是指由学习者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引发的学习动力。这种动机的满足是在学习活动之外,这时学生的学习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带来的其他方面有强烈的需要。

二、学习动机的理论 班杜拉将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果期待,如一个人认为只有自己较好地完成任务才能获得高报酬,那他就很可能认真努力地、较好地去工作。另一种是效能期待,如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把这项任务完成好,且做好之后能得到较高报酬,那么他会认真地去工作。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个是个体的归因方式。个体成败经验有两类:一类是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一般来说,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另一类是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归因理论 是以认知的观点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的动机理论。人们对行为的成败原因的分析主要可归纳为四方面的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些因素又可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控制性、稳定性和因素来源。一般来说,把行为结果成败的原因归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对后续行为的动力;而把行为结果成败的原因归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则会增强个体对后续行为的动力。第二节 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一般认为,学习迁移时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的种类:

1、根据迁移的效果,可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根据迁移的影响方面,可把学习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可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4、根据迁移的内容,可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不论何种迁移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即正迁移和负迁移。

二、学习迁移的理论 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

2、相同要素说。根据这一点,两项学习任务间之所以有迁移,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的元素。

3、概括化理论

三、迁移与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努力贯彻一下教学原则

1、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在进行教学时,应具体分析所要教授的内容适合何种迁移。

4、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5、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帮助他们掌握学习中有效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6、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第三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研究科归纳为三种观点:

1、学习策略是学习的程序、方法及规则。

2、学习策略是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

3、学习策略是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我们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当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三类:一是陈述性知识。二是程序性知识。

3、三是策略性知识。学习策略的分类:

1、单瑟洛的二分法。单瑟洛把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2、迈克卡的三分法。迈克卡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3、温斯坦的四分法。(1)认知信息加工策略。(2)积极学习策略。(3)辅助性策略。(4)元认知策略。

二、典型的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致策略和组织策略。所谓的元认知是以认知过程本身的活动为对象,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和控制。元认知结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能力的核心是自我控制。元认知能力的提高:

1、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

2、增强学生对他人及自己认知过程的意识。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

4、知道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

5、向学生提高练习和反馈的机会。

6、要求学生意识到与学习效果有关的四个因素。

7、指导学生进行反思。

第七章 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三个环节。

一、知识的理解 含义:知识的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首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影星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具体—抽象化程度。

2、学习材料所包含的属性的多少及其关系的复杂程度。

3、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4、学生的年龄因素和思维发展水平。

5、已经掌握的相应的概念和原理的正确程度。知识的理解与教学

1、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3、运用变式和比较的方法。

4、给概念下定义。

5、揭示事物间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

6、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直观教学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主要的形式。实物直观是指在感知实际事物基础上进行的直观。模像直观是指以实物模拟形象为对象的直观。运用变式和比较的方法

1、变式是指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地变化,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2、教学中运用变式有助于学生区分事物的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避免感性材料的片面性,以利于正确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变式是从材料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计较则是从方法上促进理解。

二、知识的巩固 为了促进学生对教材的这种初步识记,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讲授生动形象,增强识记材料的直观性。

3、使要记住的材料成为学生行动或思考的直接对象。

4、引导学生把视、听、读、写结合起来。

5、注意材料的系统性。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识记和复习方法,根据记忆和遗忘规律,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要及时识记和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三、知识的应用 学生应用知识的一般过程

1、审题并形成课题映像。

2、有关知识的重现。

3、课题的类化。课题的类化就是把课题归类,即学生通过思考把握具体课题内容的实质,找到它与头脑中相应的知识结构的关联,把当前课题纳入到同类事物的知识系统中去,从而根据已有的知识做出解地方法的判断。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1、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2、课题的性质。

3、智力活动的方式和水平。技能的种类:

1、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运动技能或称操作技能,是指将一系列的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智力技能或称心智技能,是借助于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二、运动技能 通常把运动技能分为两大类:

1、连续的运动技能。

2、不连续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形成的特征

1、动作的连续性。完成动作是否连续是运动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2、动作的协调性。

3、动作的完善性。运动技能的形成阶段:

1、认知——定向阶段 2 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 3.技能完善和自动化阶段。

三、智力技能的特征

1、观念性

2、内潜性

3、减缩性 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宁提出智力活动分阶段形成的学说,把智力技能的形成看成是一个从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即内化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这个阶段也称之为智力活动的准备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 智力技能的培养:

1、指导学生以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

2、按照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程序组织练习。

3、促进分析、概括能力和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第八章 品德心理 第一节 品德概述

一、品德与道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的个体化,指个体依据道德规范在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道德是社会现象,是由社会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构成的。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往往取决于个人的道德意志的水平。

三、品德形成的基本理论 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1—12岁)。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儿童的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特点: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于权威、成人的意见,同时主要考虑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第一、二阶段。阶段一: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二:相对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特点: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已经能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此阶段包括第三、第四两个阶段。阶段三: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四: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到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特点: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范,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为行为的基本准则,考虑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此阶段包括第五、第六两个阶段。阶段五: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科尔伯格指出,这六个阶段依照次序进展,不能超越,但每个人发展的水平和达到最高阶段的年龄是不同的。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他认为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除成熟因素外,还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和社会经验的获得。第二节 中等学校学生品德的培养

二、中等学校学生品德的培养 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方面。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掌握到的概念同掌握其他概念一样,也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的到的概念的掌握表现出三种水平或三种形式。

1、具体的道德概念。

2、知识性的道德概念。

3、内化了的道德概念。道德信念是坚信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道德观念。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道德认识的外部表现。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一般经历以下过程:

1、从他律到自律。

2、从评价他人到评价自己。

3、从结果到动机。

4、从片面到全面。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知觉的道德情感。第二,形象性的道德情感。第三,理性的道德情感。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1、知情结合,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

2、充分利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和具体生动的榜样的作用,引起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

3、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规范,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概括和深化。

4、通过移情训练的方式来促进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表现:

1、控制和调节个人的愿望。

2、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

3、对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

4、克服道德行为中的困难。道德意志的培养

1、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产生锻炼道德意志的愿望。

2、通过实践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3、培养学生抗拒诱惑的能力。初中阶段是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行为训练应注意:

1、向学生讲清训练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2、创设各种条件,促使良好的品的行为有重复出现的机会,尽可能 地避免和排除不良行为的重复出现像。

3、依靠集体舆论和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防止训练中出现松劲、不耐烦和偏离目标的现象。

4、及时让学生了解练习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

5、正确、合理地使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强化措施将有助于提高行为练习的效果。第三节 学生品的不良及其矫正

二、学生品的不良的矫正措施

1、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保护自尊心,激发集体荣誉感。

3、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抗拒诱惑的意志力。

4、抓住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矛盾转化。(选择)品德的不良学生的转变,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

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第九章 学校群体心理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 群体的概念 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之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集体,还可称为团体。群体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共同目标。

2、共同的情感。

3、共同的价值规范。

4、一定的组织机构。群体的分类 按照群体内各种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等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指有着规定的正式结构、定员编制,有特定的组织目标,根据正式文件和章程而建立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明文规定和定员编制,成员间以喜爱、兴趣、需要等相容或一致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所谓松散群体,是指成员间的关系不以共同活动的目的、内容、意义和价值为中介的人群集合体。联合群体,其特点是成员有共同的活动,但这种活动只有个人意义,成员间的关系是以对每个成员具有个别意义的群体活动为中介的。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集体。学校群体的心理效能

1、教育功能。

2、归属功能。

3、认同功能。

4、支持功能。

二、班级与班集体 班集体及其特征

1、定向统一是班集体的目标特征。

2、集体主义取向是班集体的价值特征。

3、令行禁止是班集体的行动特征。

4、彼此相悦相容是班集体的情感特征。班集体的类型

1、简答聚合型。

2、初具雏形型。

3、理想成熟型。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

1、教师是班集体建设的教育者。

2、教师是班集体管理和建设的组织者。

3、教师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导者。

4、教师是班集体良好人际关系的创造者。第二节 学生非正式群体及教育管理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1、学生非正式群体规模小、人数少。

2、学生非正式群体规范的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

3、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

4、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权威性。

5、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随意性。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功能

1、非正式群体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

2、非正式群体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助于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巩固。

3、非正式群体可以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侧地的物质和精神援助。

4、非正式群体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促使给个性和谐发展,人格更加完善。

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功能

非正式群体由于频繁的交往和聚拢、消极模仿、外来影响等因素,逐渐形成了其群体文化,如江湖义气、帮派意识,一些学生产生了畸形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人生信仰和行为方式等,不听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不遵守校纪校规,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追求吃喝玩乐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若得不到及时的教育管理,就易发展成为对社会具有破坏性的群体。

五、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

1、消除误解和偏见,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

2、区分各种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3、对学生非正式群体实行目标改造,使之纳入正式轨道。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特长和才干,尽量满足每个学生多层次的需要。

5、重视对核心人物的转化教育,注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6、嘉庆班集体建设,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教育。

7、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网络,优化教育管理环境。

第十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团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及个别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四种基本类型。第二节 中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学校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学生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学校的统考;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

二、中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学校心理健康的途径

1、渗透学科教学中。

2、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活动课。

3、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2、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3、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舆论氛围。

4、协调科任教师及家长的教育力量,齐心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5、重视家庭教育,开设家长学校。

6、其他途径。第三节 学校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帮助活动。

2、心理咨询是一个人际互动过程。

3、心理咨询具有“心理性”。心理咨询的运作方式

1、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2、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4、开展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的几个基本问题

1、心理咨询的基本态度:肯定的尊重,共感的理解。

2、心理咨询的规则:保守秘密。

3、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首先要接受,然后要适当地给予反应,接下来给予支持,再提问给予一定的指导、援助。

4、心理咨询中的记录。

5、咨询时间 50—60分钟。

6、心理咨询发起的方式:时机性咨询、特定咨询、定期性咨询和求助性咨询。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基本沟通技术

1、接受。

2、反应。

3、支持。

4、提问。

5、指导。

第十一章 教师心理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行为

教师效能感的概念:教师的效能感也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三、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教师的期待是指教师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会对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教师期待效应产生的过程: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个性特征和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某个学生的期待。其次,当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暗含的期待后,就会根据教师的期待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师不断坚持按自己的期待去影响学生,而学生也会逐渐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第三节 教师的威信和心理素质

一、教师威信的概念和作用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来自两个方面:

1、自然权力,即由于教师的身份地位所带来的威信。

2、教师的人格影响。

三、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机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因势利导。

2、善于随机应变。

3、善于对症下药。

4、善于掌握教育分寸。教师的教育能力

1、教师的专业知识。

2、教学监控能力。

3、言语组织和表达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不长,语言恰当,使学生能力理解而又不分散注意力;(2)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表达的层次和顺序,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组织成一个整体。(3)言语表达要富有感情,在雨点的变化和面部表情上能反映出真挚的感情。(4)通俗易懂,善于把复杂的东西讲得简单,吧抽象的东西讲得具体。(5)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表达方式和言语内容。

4、组织、管理能力。优秀教师应具备以下主要的人格特征:

1、成熟的自我意识。

2、强烈的责任心。

3、富有创新精神。

3、积极健康的情绪。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简答题

第一章概论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三类变量是什么?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第一,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第二,因变量,即反应变量。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第三,控制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为了避免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总之,采用实验法研究个体行为时,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简述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和他的美国学生铁钦纳。19世纪后期,生理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都已相当发达,这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意识,即人对于直接经验的觉知(awareness)。他考虑到化学把物质分解成各种元素,那么心理学应该也可以同样地通过实验方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元素。根据这一思路,他于19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各种基本的心理现象,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以他以及他的学生铁钦纳(E.B Titchner)为代表的心理学流派被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Structuralism)。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通过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规律,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这一学派强调内省方法,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也就是内省。到20世纪20年代,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逐渐衰落。

简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这一理论主要源于弗洛伊德治疗精神病的实践,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由于环境要求与社会的限制,人们的一些思想意识不能表现出来,而被长期压抑着处于被觉知的意识下层,形成下意识,但对于意识仍然发生影响。精神分析主要就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问题。由于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的性本能在下意识中的作用,认为人在性方面的压抑是多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因此在理论上曾引起争论。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他于1913年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华生宣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因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一反应”公式(S—R)来表示。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华生认为强化很重要,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再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给予适当的强化,使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那么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从20世纪20年代兴起,直到50年代才逐渐衰落。其影响深远,不仅其客观研究方法得到了肯定,而且在当前的行为改造、心理治疗中,行为主义的方法仍占有重要的地位。简述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开始,心理学在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过程中,心理学家主要依赖科学方法,并且严格地遵循科学的标准,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然而,从科学分类上讲,心理学有它的独特性。因为心理活动在头脑活动在头脑中产生,必然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同时人是物种发展中最高等的社会性生物,一切活动又都不能摆脱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具有社会科学性质。这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更为困难和复杂,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

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衡量某一学科是否属于科学范畴,主要看其运用的是否科学的方法,并且是否达到了几个重要标准。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观察和直接实验,其重要的标准包括;客观性——难信息的选取是取决于信息本身而不是研究者的个人偏好;准确性——尽可能准确地搜集信息;可检验性——任何结论都是在多次的检验之后得出的,排除了所有的标准,就可以把它当作一门科学。在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过程中,心理学家主要依赖科学的方法,并且严格地遵循科学的标准,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理学的理论领域,包括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等。另一类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与犯罪心理学等。

简述测验法在心理学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何注意事项?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使用测验法,通过被试在测试工具上的行为表现,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如用智力量表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用人格量表了解人各不同的心理特征。第二,用来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如考察智力与学习成绩是否相关,性格内向是否影响社会交往。第三,通过对不同的人进行相同的测验,可能在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测验法中所用的心理量表,或称心理测验,其测验的内容必须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编制程度有严格的科学规定和参数指标。除编制过程中,在测验的实施、计分和解释过程中,也都有统一的标准必须遵循。

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机能主义心理学(Functionalism)的创始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John Deway)等,活跃于1890年到20世纪30年代。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批评构造主义心理学忽视了意识的最主要特征,即连续性。并提供了“意识流”概念。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于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高速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1890年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详细阐述了他的有关意识流的思想,在心理学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简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认知心理学是在很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各学派的合理万分,兼容并蓄发展起来的,正式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正式形成以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1967年《认识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认知心理学由两个原因所促成。一是计算机科学迅速发展,二是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及有关内部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成果逐步增加。认知心理学家指出,要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必须研究他的内部心理活动,内部认知过程是可以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他们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采用口语报告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认知心理学的产生着心理学又发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人的心理、意识又被带到现代心理学研究之中。认知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从认知过程出发,并重视对动机的情感等心理现象的研究。其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已变成一种思路。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方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简述观察法的特点。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观察法一般适用下面的条件:对所研究的对象出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控制的情况,以及研究对象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生质的改变,或者由于道德伦理等因素不应该对之进行控制的那些行为。

观察过程中,因为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正受到观察,其行为和心理活动很少受到干扰,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是观察法的优点。它是不足之处是观察者处在被动的地位,观察者只能消极地等待预期的行为出现,而且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很难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发展出,因此观察的结果难于重复。此外,观察结果的记录的记录与分析还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包括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以及人自身的状态。一般说来,刺激物的强度越大,新异性越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运动变化性都容易引起我们注意。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对引起不随意注意也起一定的作用。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或者受到人们期待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简述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其次,注意又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这时人们对反映的对象就没有清晰的了解,是注意被分配到其他方向的结果。注意的功能有哪些?(1)选择功能:注意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重要的信息给予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2)维护功能:注意维持功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3)调节功能:当人们需要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的时候,注意体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人只有在注意转变的状态下,才能实验活动的转变,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简述人睡眠的阶段。

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脑电波有不同的形态变化。第一个阶段为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通常持续1~7分钟。这个阶段脑电波为α波,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第二个阶段为轻睡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的θ波。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δ波为主。它的频率很慢,但振幅极大,梦游、梦呓和尿床等现象多在此时出现。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个阶段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快速眼动,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快速睡眠结束后,再循环到θ波的轻睡期,如此循环往复,一般一个晚上要经过4~6次这样的循环。

弗洛伊德是如何解释梦的?

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人的心理可以划分为意识、无意识和前意三个层面。意识即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及环境中事物的觉知状态。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则是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按照弗洛伊德说法,无意识中包含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觉察到。人的无意识中的内容虽然无法意识到,但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泄露出来,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梦。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但他对梦的分析是建立在精神病人研究的基础上,失之偏颇。

梦的内容有哪些特征?

研究表时,人们的梦就其内容讲,具有以下特征:(1)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到公共事务。(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特征。(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总的说,梦总是由某种刺激引起一些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只不过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而已。简述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与睡眠状态不同。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其心理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感觉麻痹:在催眠状态下,人的感觉麻痹,有的可以接受手术治疗而不感到疼痛。(2)感觉扭曲和幻觉: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可能出现幻听和幻视现象。

(3)解除抑制:一般情况下,那些依据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是受到抑制的,人们不可能让被试去做。但是在催眠状态下,抑制被解除,他就可能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如当众脱衣等。(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催眠者的暗示不仅指导着被试当时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影响到事后的行动。最常见的是告诉被试他将不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从而造成清醒后对催眠状态的记忆缺失。简述注意的特点。

注意有两个显示的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第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2)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得提高。指向的范围广泛而不集中时,则整个强度就降低。人在注意高度集中时,除了对目标物之外,对自己周围的其他事物就会变得视而不见、听崦不闻。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度。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

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随意注意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这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随意注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个体的知识经验、活动的组织、个体的人格特征及意志品质等。一般说来,活动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引起随意注意;有趣的事特也容易引起随意注意;正确地组织活动,也关系到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对和自己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保持一定的新异性的事物,人们更容易维持注意。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的良好的随意注意。

决定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的条件是什么?

催眠(hypnosis)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的高低。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个体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者的信任感。如果个体相信催眠的可行,又信赖催眠者,他就会主动与催眠者合作,容易接受暗示,反之就很难接受暗示。其次,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也影响着其受暗示性的高低。有三种人易接受暗示;平常喜欢沉思幻想的人;容易集中精神而不易分心的人;对催眠好奇,想获得新鲜经验的人。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简述感觉产生的过程。

任何感觉的作用都在于收集信息并提供给电脑去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其活动过程基本上包括以下三个环节:(1)收集信息。有些感觉系统中包括辅助组织,用以改变刺激使之更有利于获取。(2)转换。即把进放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其结构是感受器。不同感受器上的神经细胞是专门化的,只对一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发生反应。(3)将感受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对传人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

简述视觉的生理机制。

眼是人的视觉器官。眼球的最外部是一个称为角膜的透明的保护层,光线通过它进入到位于它后面由虹膜环绕的瞳孔。瞳孔是位于虹膜中央的一个孔,它随光线的强弱调节其大小,使适量的光线进入眼球。瞳孔的后方是水晶体,再经过肌肉调节水晶体的曲度变化,适量的光线就能恰好聚焦在网膜上成像,就会出现各种视觉障碍。

视网膜位于眼球的底部,是真正的感光机构,光能向神经活动的转换是在网膜上实现的。网膜由多层神经细胞组成,最主要的是两种感光细胞——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在光的刺激作用下,它们通过所含化学物质的变化传递着视觉信息。棒体细胞集中于网膜中心,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锥体细胞分布视网膜的中心向外缘逐渐增多,对颜色敏感,可以使人细微地分辨颜色。

明暗视觉现象如明适应、暗适应等的机制,是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

——视黄醛与蛋白蛋的分离(即视觉色素的漂白过程)现结合(即视红质的恢复过程)。颜色视觉的机制较为复杂,人们用三原色理论与拮抗理论(或称四色说)加以解释。三原色说可以解释视觉感受器的活动,拮抗说可以解释视觉信息自感受器输出后在神经细胞上的活动过程,两种理论相互补充,在解释人类的色觉的现象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简述听觉适应与听觉疲劳的区别。

听觉适应所需要时间很短,恢复也很快。如果声音较长时间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便称为听觉疲劳。听觉疲劳与听觉适应不同,它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简述听觉产生的生理机制。

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三个组成部分。外耳限耳廓,是可以看到的外在辅助机构。它的作用是收集声音,集中起来传达到中耳的敏感部位。外耳收集到的声音通过鼓膜的振动传递给中耳的三块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通过它们将振动集中起来,最后送到另一个叫卵圆窗的小薄膜而进入到内耳中。内耳的形状类似蜗牛,内部充满流体,名叫蜗牛壳,是听觉的主要器官。当声波通过液体作用于蜗牛壳内基底时,它上面的一些长短不同的毛细胞僦与听神经联系起来,将声音传向大脑。由于在和听神经联系时,基底膜上各个毛细胞的物理形态变化不同,改变了一些神经细胞联系时,基底膜上各个毛细胞的物理形态变化不同,改变了一些神经的电活动,因此传向大脑的就是带有对声波的频率和振幅编码的信叼,从而形成具有音高和音强的声音听觉。

听觉系统对声音强度的编码是按线性方式进行的,声音的强度越大,相应的神经细胞激起也越快。音高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现在公认音高编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形成了两个理论,即位置学说与频率匹配学说。人们可以听见的音高范围极大,对于频率最低的声音是以激起频率与之相应的神经细胞来编码,对于从低到中等频率的声音由频率匹配和基底膜上相应部分的毛细胞共同编码,而对高频声音的编码则只由激起基底膜上特定部位的毛细胞进行。

简述知觉产生的过程。

知觉是人们通过感官得到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住处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所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知觉以感觉为基础,要产生知觉,首先要在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情况下获取事物各种属性的信息,进而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对这些感觉信息进行整合与解释,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使其获得意义。知觉过程是在大脑高级中枢实现的信息加工,是一种融洽和解释的过程,具有能动性。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而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借助于已有经验在大脑高级中枢实现的信息加工,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

感觉与知觉又有密切联系。首先,二者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其次,通过感觉所获得的内外环境的信息是知觉产生的基础。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知觉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映象,并借助于已有经验对它做出解释,使它获得意义,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简述深度知觉是如何产生的。

深度知觉也称距离知觉,它使人们能够把二维的视网像解释为三维的世界,以认识事物的真面貌。深度知觉是由一定线索引起的。深度知觉线索来自两个方面:(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视觉刺激中最光照与阴影等。(2)来自视觉线索器官本身的深度线索。这方面的线索主要包括水晶体的曲度调节、视轴幅合、双眼视差等。

运动知觉有哪些线索。

(1)来自网膜的信息。首先,想念网膜点受到连续的刺激是过去知觉的信息来源。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移过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网膜上的一系列感受器,并使相邻感受器受到连续的刺激,从而提供过去的信息的线索。其次,运动物体的其他一些特性对视网膜的作用,也是产生运动知觉的线索,如当物体的运动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时,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这对运动知觉的产生也有重要的意义。(2)来自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当人眼追随运动着的物体时,物体投射在网膜上的映象是相对静止的,这时中枢发出的眼睛、头部和身体的动作指令以及大脑对这些活动的反映就成为运动知觉的线索。

时间知觉有哪些线索?

(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2)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3)借助计时工具。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哪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在社会知觉中,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是有意识的人,都会掩饰自己内在的动机,所以,人们的社会知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2)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3)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与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彼此操纵和利用对方。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为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是一个非常复杂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编码、保持、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1、编码。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它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一般来说。信息的编码有三种形式,即按刺激的物理特征进行编码、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信息的编码对记忆非常重要,编码的方式、编码的强弱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

2、保持。保持是指将已经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里,以备日后必要时提取。在保持过程中,会发生遗忘。

3、提取。提取即将存储于记忆中的信息取出应用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基本过程。它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的回忆。再认是指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过程。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简述如何对记忆进行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将记忆进行如下分类: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情景性记忆和语义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性信息回忆,包括人名、地名、时间、事件、概念、定理和定律等;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是指个体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一种记忆。

情景性记忆是指对个体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语义记忆是指随字词、概念、定理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关系。

2、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可以将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有记忆是指有明确的记忆目的,采取了相应的记忆方法,在意志努力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记忆。无意记忆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用专门方法,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3、根据信息在记忆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也叫感受记忆,是使感觉信息得到短暂停留的第一个记忆系统。其特点是: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时间非常短暂,大约的0.25~2秒。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与长时记忆中信息已经存储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联系。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信息,是一种永久性的储存。简述遗忘的原因。

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心理学有两种解释:消退和干扰。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结果。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干扰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干扰有两种,分别为前摄干扰(已经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和倒摄干扰(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使用)。什么是记忆的品质?

记忆的品质表现在四个方面:记忆的敏捷性,即记忆的快慢;记忆的持久性,即识记过的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的准确性,即保存在记忆中材料与实际材料本身的一致性;记忆的准备性,又称可利用性,即在必要时能否有效地提取记忆材料。

常用的记忆测量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以下三种。

1、回忆法。就是原来学习或识记过去时材料不在面前,让被试把它们默写或说出来。这种方法又分为两种,一是自由回忆法;即对所回忆的材料在次序上不加限制;别一种是依序回忆法,即要求按一定次序回忆所学的材料。

2、再认法。就是将原刺激采用一定的方式又呈现出来,让个体加以确认由于再认法提供的线索较,所以相对来说它比回忆法要容易一些。

3、再学或称节省法。一侧面时间后,让个体再次学习原来学过的材料,达到原来的标准,用两次所用时间之差表示保存的数量

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对学习材料记忆的影响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只有当两种学习材料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时,才会发生因材料类似而引起的抑制。当两种材料的相似与不同的比例各占一半时,引起的抑制最大。

2、学习程度。如果行前学习材料的熟练程度远远超过了新学习材料的熟练程度,则由新学习所产生的倒摄抑制较小;反之,如果新学习的材料熟练程度超过了先前学习的材料时,则由新学习产生的倒摄抑制较大。

3、学习材料的数量。如果先前学习材料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新学习的材料时,则由新学习所产生的倒摄抑制较小;反之,新学习材料的数量超过了先前学习的材料时,则由新学习所产生的倒摄抑制较大。

4、时间因素。新学习是在先前学习与回忆插入的学习活动,由于插入时间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倒摄抑制。如果插在两端,即接近先前学习时或接近对前面学习材料的回忆时,都会发生较大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什么是迁移?它分为哪几类?

迁移是指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解决问题

产生的影响。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积极促进作用叫做正迁移。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干扰作用叫做负迁移。

根据遗忘规律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首先,要安排好复习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时,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根据这一规律,应该及时复习,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同时,要想长期保持所学到内容,还必须进行不断的系统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第一次复习在学习结束后的5~8分钟较,第二次复习在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第三次复习在一星期后,第四次复习在一个月后,第五次复习在半年后。除此外,还应将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起来。

其次,应注意合理复习次数。遗忘除了与时间有关之外,还与学习的程度有关。低度学习的材料(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比过度学习的材料(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学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这种学习材料称为过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根据过度学习问题的研究结果,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这就是说并不是复习次数越多效果越好,超过50%的过度学习反而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厌烦情绪等不良效果。

最后,应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研究表时,较好的复习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一面读,一面试着背诵,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尽量调动多种感官共同进行记忆,多种形式的编码和多通道的联系能够提高记忆的效果。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是以语义编码的,所以只有理解了的信息才比较容易记并长期保持。因此,在复习时要做到力求理解,而不是呆读死背。

学习与记忆有什么关系?

学习与记忆是有连带关系的两个心理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1、学习不等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在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持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说,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与学习是有密切关系的。记忆是学习的表征,没有记忆则无法确定是否已学习;学习的效果也直接依赖地记忆,记忆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记忆过程保持在大脑中,并在适当的时候得以提取利用,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这才是成功的学习。离开记忆,学习就达不到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目的。反过来首先,记忆的材料也主要来自于学习。其次,学习的程度也影响记忆的效果。过度学习的材料比低度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最后,记忆的能力与技巧也是通过学习得到不断提高和丰富的。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短时记忆是通过复述来保持信息的,并通过复述的作用把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复述一方面帮助我们在信息消退之前重新激活它们,使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另一方面使它们进入长时记忆,永久地保持起来。

复述分两种:保持性复述与精细复述。保持性复述是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并不与长时记忆中信息产生联系。倒如,在准备打电话时查找到一个电话号码以后先默念几遍,就可以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但这不一定能够将信息编入长时记忆永久保持,只有精细复述才能提高长是记忆中的信息保持量。精细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这种复述能够将更多的信息从短时记忆中信息转入长时记忆。比如。要记一个电话号码时,通过思考,将它与某些重大事件、生日等联系起来便可以长期保存,需要用时也比较容易回忆起来。如记电话号码84549461,可是“不是五四(节)就是六一(节)”的谐音来记。再如,人们设定密码时总是喜欢用自己的重要纪念日或纪念日的某种变式。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概念与表象有什么关系?

概念与表象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之处。

二者的联系集中体现为表象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个具体概念几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感性形象,称为概念的原型,否则概念就是空洞的。这种作用在孩子掌握概念中表现得较为明显。成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时,也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与支持。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它的概括水平低,它既有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了非本质特征,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

什么是发散思维?它有什么特点?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的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和创新。这是一种无一定的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拘泥成法、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什么特点?

创造性思维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这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突出特点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没有明显地改组原来的知识,也不创造任何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不属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三个重要特性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流畅性是指在短时间内个体表达出的观念的数量。变通性是指思维变化多端、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特点。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的观念。什么是想象?如何对它进行分类?

想象是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以把图象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它是最简单的、初级形式的想象。有意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创造性的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划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有意想象中,还有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这种想象即幻想。

简述心理学中是如何对思维进行分类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思维分为不同的种类,具体说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中以把思维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划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以将思维划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常规思维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简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的物质特征是引起思维活动的直接动因,也是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载体,借助语言还能巩固和表达思维的结果。如果维中的概念就是用词来标志的。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也是凭借语言实现的。人借助语言进行思维是人类思维与动物思维的最本质的区别,人类思维的高度发展与人类语言的高度发展是分不开的。但语言不是思维的惟一工具,除了语言之外,人类思维还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如表象和动作。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来自情境方面的,也有主体自身方面的,既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具体说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到此为下几个方面。

1、问题表征的方式。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加以理解。而对问题的表征方式影响问题的理解。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

2、无关信息的干扰。人们经常会错误地假定:问题中所给出的条件或数字在解决总是进都会有用。因此,总是想办法去利用这些信息,这样与解决问题无关的信息会起干扰作用。

3、功能固着性。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这种倾向被称为功能固着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功能固着性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地使用已有的工具或材料,不受物体传统功能的束缚,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

4、心向。也称为定势。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准备状态。具体说就是指人们在过去多次运用某一思维活动的一思维程序去解决同一类问题,逐步形成了习惯反应,以后依然用习惯了的程序去解决问题的倾向。心向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这种心理现象对于解决同类问题或对于简单的只需靠记忆或熟练操作即可解决的问题可能会起到积极作用,而对那些复杂、创新的问题则起到干扰作用和阻碍作用。

5、动机的强度。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解决问题的效率会随动机强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在比较复杂的课题中,动机过强解决问题的效率反而不显著下降。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在问题解决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同难度的问题需要的动机是最佳强度不同。这一规律也被称为耶基斯一多德楚定律。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1、智力因素。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在一下的智商分数之下,智商与创造力有显著的正相关。

2、人格因素。一些心理学家通过比较高创造性个体与低创造性个体发现:高创造性的个体经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和冒险精神等。

3、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对创造性的影响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它们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动机起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促使内部动机发挥作用。不适当的外地人奖励、任务、代理人和监督等往往会导致内在动机下降,只靠高水平的外地外在动机,反而会使创造力遭到扼杀。

4、动机因素。创造活动同样需要动机的维持与激发。如果没有激起自己相应的创造活动动机,就不会出现创造性的行为表现。什么是问题解决?它有什么特点?

问题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解决问题时,个体所知道的与所需要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空间。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消除这个空间,这需要通过发现和取得必要的信息来完成。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问题可分为三个部分。

1、初始状态:接受问题,所拥有的信息不够完整;

2、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3、认知操作: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这三个部分共同界定了所谓的问题空间。问题解决就是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断缩小问题空间,以至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在认识心理学中,可以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目标指向性。即问题的解决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解决就是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

2、操作系列性。问题解决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才能称为问题解决活动。不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只凭记忆即可完成的任务不能算作问题解决。

3、认知操作性。问题解决这种目标指向性活动是依存于认知性操作的。不是备认知性操作的活动,不被看作问题解决。简述思维的过程。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操作实现的,这些思维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过程。

比较。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从众多选择中找出一个,做出恰当的判断。

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前者指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水平上的概括,后者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的概括。

第六章 智力

什么智商?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有什么区别?

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智商分为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两种。

比率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如果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相等,则智商为1;若心理年龄小于实足年龄,则智商小于1;这种智商的计算只适用于儿童,其不处之处在于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智力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老年时基于有下降的现象,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

离差智商是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依据统计学原理提出的一种智商的计算方法。它表示的是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其实质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韦克斯勒假定人的智商分布呈平均为100、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形成。其计算公式如下:离差智商(IQ)=100+15Z。

智力与能力的关系是什么?

在心理学上,智力经常与能力发生混淆。能力的含义比较宽泛,比较笼统。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促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多个方面都有所表现,如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人际关系方面的交际能力、处理事务方面的才能等。而智力则只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是人的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能力有两层含义:一是实际能力,指个体在先天贵传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所实现的个性心理特征;二是潜在能力,它不是指已经发展起来的实际能力,而是指个体在各种条件适宜下可能发展的心理品质。怎样对能力进行分类?

人的能力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能力进行分类。首先,根据能力的倾向性可以将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共同所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基本的能力。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它只在特殊领域内发生作用。其次,按照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将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在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劳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都被称为是操纵能力。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都被认为是社交能力。最后按照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可以将能力划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这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创造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简述智力发展的特征。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人的一生中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18岁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60岁左右。进入老年阶段,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入衰退期。智力的各种成分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达到顶峰的年龄以及增长与衰退的过程也各不相同。

2、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之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随年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也就是说,再次测验时间间隔越长,智商间的预测力越低。智力测验分数只在短期内具有较高的预见性。同时,婴儿早期智力测验的预测性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期智力尚未分化所致。

3、什么是信度?根据估计信度的方法,可以将信度分为哪几种?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多次施测于同一被试群体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越高说明这一测验所得结果越可靠。信度又可以分为再测信度、复本信度、评分者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

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是指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它是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人前后进行两次测量,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就是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又称等值系数,是两个假定相等的复本测验之间的一致性,是两个平等测验分数的相关。评分者信度是指不同评分者之间在测验结果评分上的一致性。当测验结果是由评分者主观主定时,评分者信度尤为重要。内部一致性信度又称同质性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或分测验中各韪所测内容的一致性。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以通过将测验题目区分为两半,比较人们在两部分上的得分情况获得。这样求得分数又称分半信度。什么是效度?一般将效度分为哪几类?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程度,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效度又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等。

内容效度是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构想效度是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或特质,如智力、焦虑等。构想效度表示一个测验是否达到了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的测量。如果一个智力测验测得的结果与该测验所依据的智力理论或假设相符合,那么,就说该测验具有较高的构想效度。预测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性程度,也就是对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到什么程度。

什么是智力测验,智力测验分为哪些类?

智力测验是指在对智力进行测量时所用的工具有时也称智力量表。通常是由一组精心设计的测试题目或项目组成,其作用在于帛取一组标准化的行为样本,通过对这组行为反应的观察分析,对引起行为的智力活动做出推论和解释。

根据施测的形成分为个别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个别智力测验指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对个人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团体智力测验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主试可以对多名受测者进行测试的测验。

根据测验题目组成和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智力测验和非文字智力测验。文字智力测验是指测验是指测验的题目以文字材料组成并呈现,要求受测者用文字或语言的方式作答。非文字智力测验是指测验题目不以文字表达,受测者不以语言或文字方式作答的测验。

简述斯坦福一比内测验。

1916年,推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对比内智力测验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后的版本最负盛名,被称为斯坦福一比内测验。该测验是一种个别施测的测验,自1916年修订完成并广泛使用后,又经过1937年和和1960年两次修订,并于1986年出版了第四版,适用2~18岁的被试。测验经过严格的筛选,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在各分测验中,由受到专门训练的测试人员对儿童进行单独测量和计分。目前的版本由15个分测验构成,代表着4个主要的认知领域:言语推理、抽象或视觉推理、数量推理和适时记忆。在测验过程中,每一步骤的实施必须遵照标准程序。测验一般从低于儿童年龄的较容易的题目开始,在儿童不能回答更难的总是时结束。简述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于20世纪中斯编制的三种智力量表的总称,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智力测量工具。它包括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测量16岁以上成人的智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测量6至16岁学龄前儿童的智力;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测量4至6岁半学龄前儿童的智力。这三种量表项目类别相似,只是内容及难度方面存在差异。韦氏智力量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摈弃了心理年龄团体中成绩所处的位置确定智商高低,有这种方法确定的智商又称离差智商。它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不仅给出一个人的智商总分,而且还给出了言语和操作两方面的各个分量表分,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一个人的智力结构,以及他在智力发展上的优势与弱点,从而对培养和补救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韦氏智力量表需要进行个别施测。这不仅使测量更加准确,减少干扰,而且可以获得许多其他信息,如对待测验的态度、情绪表现等,从而有助于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简述智力测验、性向测验以及成就测验的区别与联系。

1、三者都属于能力测验范畴,三都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能力测验是一个概括性名词,这类测验主要以应答的速度和正确性为性为指标判定结果。由于对能力的认定与实施目的不同,实际使用时,能力测验被分为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成就测验。

智力测验最早开始于为筛选学习困难儿童而编制的智力测验,但由于在理论上至少仍然未能给智力下一个公认的明确定义,因而智力测验的目标范围始终存在争议。但就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而言,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空间知觉、推理等。通用的智力测验如比内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都可视为对个体基本能力素质的考察。

性向测验泛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其目的在于发现人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潜在才能是指个体未来发展的可性,即在给予一定的学习机会时可能达到的水平,而不是个体现在已经具有的能力。

成就测验或称成绩测验,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由于它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工作中,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教育测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影响成就测验成绩的不仅是能力,而且包括习得的知识。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1)激活功能:它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动机产生依赖于哪些条件: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于特定的目标。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的区别是什么?

1、需要的性质不同:生理性动机也称为驱力,是由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社会性动机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2、作用不同:生理性动机对维持个体的自下而上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性动机推动人们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团体,并在其中获得认可、地位与成功感。

3、出现早晚不同:社会性动机比生理性动机出现得晚些。

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区别表现在哪里?

两者产生的源泉不同: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说明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的区别。

两者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主导动机在行为发生过程中起的作用最大,支配着行为发生的方向和强度。从属动机在行为动机中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偏弱。

说明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1、合作: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系统中,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自下而上动机。

2、情谊:伙伴情谊是人类交往的一种因素,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

3、归属: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归属于某一团体的交往年需求在我们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哪些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喜欢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富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目标明确,持之以恒,不怕困难。

3、正确的归因方式: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

简要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新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层次。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它们组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金字塔”形需要层次。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一旦较低层次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3、从反映特点的角度看差异: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汪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哪些?

1、面部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

2、身段表情:是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的。

3、语调表情:是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第九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第一,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第二,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第三,个体通过与他人交往,通过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界定自己,形成自我概念。

什么是人际沟通?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人际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平衡。它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简述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和功能。

·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眼行为。注意、劝说、调节攻表达情感。、·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会受到时空条件和不同风俗习惯的限制。

·服饰。传达信息,提供多种线索。

·讲话风格。传递社会信息,比如交往者之间的关系、个性等。

·人际空间。通过人际距离传递人际关系信息、情感信息等,但会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

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在哪些?

1、相似性与互补性。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但当交往双方的角色不同时,人们往往喜欢那些行为与其角色相符合的人,由于交往双方的角色常常表现为互补,所以人们会喜欢那些与自己行为互补的人。

2、人个品质。个人的内在和处在品质是影响交往的重要因素,随着交往的深入,内在品质的影响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3、接近性与熟悉性。

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基本特征?

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群体中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处个成叫有着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彼此之间还有心理上的依存感和共同感,群体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

群体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群体设立规范,保证其目标顺利实现。·群体具有凝聚力,保证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之中。

·群体为成员发展适应其特点的角色和地位。

·群体中必然产生领导。

分析去个体化现象发生过程的原因。

人们在群情高涨、情绪激动的群体中,容易处于个体化状态,这时的个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意识,降低了个人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都被削弱,从而就使平时制约于社会规范下的行为不受社会规范制约了,使人们表现出通常状态下不会表现的行为,甚至侵犯或破坏行为。

导致去个体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匿名性,当个体认为自己不易被识别时,他的自我控制也就降低了。第二个原因是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会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惰化是指当整个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每一个群体中的成员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的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会对群体决策造成什么影响?

群体极化对群体决策造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群体讨论使群体原来的意见出现“极端化”。使群体的态度或意见倾向朝向两极方面运动,使原来的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

群体思维对群体决策造成的影响主要是使得凝聚力高的群体的成员过高估计群体的权力和道德权威,使对立意见定型化,使错误意见合理化,并产生一个虚假的意见来压制不同意见,从而导致群体做出错误决策。

从众与服从在什么区别?

从众指个人的观点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服从是指按照他人的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从众与服从有着本质的不同,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片刻怕意愿去行动,但却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

第十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水平划分为哪几类?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1、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满意、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他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承受挫折、调节情绪的能力。

2、轻度失调心理: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满意心境,和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独立应对生活工作有些吃力。若能主动调节或请专业人士帮助,可以恢复常态。

3、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明显的适应失调,长期处于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矫治,发展下去会成为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着多样的看法。从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种种看法中,我们可以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则社会化的过程难以进展,心理发展水平必然受到障碍,难以独立生存。心理健康的人级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已所长所短,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分自负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拥有可信赖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的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不为情绪所控,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学说的情商(EQ)便体现了这一能力。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始终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有理想但不脱离现实,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

简述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要能做到: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压力源分为哪四种?

心理学粗在研究中,把造成压力的生活事件做分析,提出了四个种类型的压力源:

1、躯体性压力源。躯体压力涛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以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微生物、变质食物、酸碱刺激物等,这一类刺激是引起生理压力和压力的生理反应的主要原因。

2、心理性压力源。心理压力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例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呼和紧张等。心理性压力源与其他类压力源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它直接来自人们头脑中,反映了心理方面的困难。

3、社会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社会性压力源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4、文化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若不改变原习惯,适应新和变化,常常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甚至积郁成疾。面临压力,人们会产生什么反应?

当人们面临压力时会产生一系列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反应。这些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它能唤起和发挥机体的潜能、增强抵御和抗病能力。但是如果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就可能导致生理、心理功能的紊乱。在压力下通常表现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力下的生理反应。

个体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例如,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增设、呼吸急促、激素分泌增加、消化道蠕动和分泌减少、出汗等。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警觉反应。这一阶段中,由刺激的突然出现而产生情绪的紧张和注意力提高,体温与血压下降、肾下腺分泌增加、进入应激状态。如果压力继续存在,身体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艰险抗拒,企图对身体下任何受损的部分加以维护复原,所以产生大量调节身体的激素。第三阶段是衰竭阶段,压力存在太久,应付压力的精力耗尽,身体各功能突然缓慢下来,适应能力丧失。可见,压力下的生理反应可以调动机体的潜在能量,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适应能力,从而使机体更有效地应付变化。但过久的压力会使人适应能力下降。

2、压力下的心理反应。

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这是适应的心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但是,过度的压力会带来负面反应,出现消极的情绪。如忧虑、焦躁、愤怒、沮丧、悲观失望、抑郁等,会使人思维狭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注意力分散、注意力下降,表现出消极被动。

当个体面临压力时会有各种行为变化,这些变化决定于压力的程度以及个体所处环境。压力下的行为反应可分为直接与间接反应,直接反应指直接面对引起紧张的刺激时,为了消除源而做出的反应。间接反对指借助某些物质,暂时减轻与压力体验有关的苦恼。

一般而言,轻度的压力会促发或增强一些正向的反应,如寻求他人支持,学习处理压力的技巧。但压力过大过久,会引发不良适应的应。间接反应,如谈许结巴、刻板动作、吃度吃食、攻击行为、失眠等。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两类

挫折产生的原因在很多,一般可以概括为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外有因素主要指环境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外在因素常常是个人意志或能力反不能左右的,如个人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意外事件、社会**等。内在因素则主要指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目标的实现。包括个人的生活条件、人格特点、心理状态、经济水平等。

人们遇到挫折后,会引起什么反应?

人们受到挫折后,会引起以下各种可能反应:

1、攻击行为。

“攻击必然是挫折的结果”,社会学家用来说明挫折与攻击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表现出了攻击行为,就可以推论个人受到了挫折。

2、冷漠。有的人有长期遭受到挫折,又对改变现状感到无力无望时,可能会表现也冷漠、麻木。这种冷漠中包含着愤怒,是愤怒暂时受到压抑,而以间接方式表示的反抗。

3、幻想。

个人遭到挫折后,可能陷入到一种想象境界中,就好像“白日梦”,即暂时离开现实,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来获得满足,这是一种对待挫折的非现实的方法。幻想对挫折后的情绪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但它终究代替不了现实,还是不能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情境中时,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法,来减轻内心的不安,以恢复情绪的平衡与稳定。这些方法统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防御机制的压抑、抑制、否认、转移、退行、投射、补偿、合理化、反向、文饰等。心理防卫机制的十种表现方式是什么?

1、否认: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作用。如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没有科学根据,依然我行我素。

2、幻想:指通过想象中的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如,一位内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恋爱受挫后,想象自己是一个英俊的小伙,成为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获得心理满足。

3、压抑:指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

4、投射:指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

5、反向:指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6、转移:指将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危险较小的对象身上。如,受了老师的批评或家长的指责后,把怒气发泄到同学身上,对同学发火、扔东西。

7、退行:指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是退回到儿童的水平。如,考试不及格就到老师面前哭哭啼啼,苦苦哀求,或者不吃饭,与自己赌气。

8、文饰: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反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如,考试不及格,则说考题太难超出要求;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没有什么什得可爱。

9、补偿:指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满足的痛苦。如,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或因有其他特长,而使自己能够得到满足。

10、升华: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可欲望转化为建议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的需要和行为。如,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以奋学习的动力 说明心理防御机制的双重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作用具有二重性。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适应挫折,化解困境;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只能起到暂时平衡心理的作用,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埋下心理变态的种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积极意义上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而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依赖于心理防御机制,其结果使适应能力趋削弱,人格和心理以展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某些心理不健康的人是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用过度的结果。因此,心理防御机制需要我们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适时适度地运用,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学会重有效地应对挫折。焦虑的种类有哪些?

焦虑障碍包括五种类型:

1、广泛性焦虑障碍。

有广泛性焦虑障碍体验的人持续感到害怕,但无法指出具体害怕什么。这种无来由的恐惧症状可以持续几个月或更长。这种心理障碍除了具有快速的心率、呼吸短促、大量出汗、尿频和腹泻、没有胃口、晕眩、颤抖、失眠等恐惧的生理症状之外,极度焦虑的个体通常还有一些其他特点:运动紧张,不能放松,感到全身像被锁住一样,面部肌肉紧张,长叹;过度担心,忧虑抑郁,或对未来感到害怕;高度警觉敏感,不断巡视自己无法说出的环境中的危险。

2、恐慌障碍

有广泛性焦虑障碍体验的人持续感到害怕,而有恐慌障碍的人,则会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这种焦虑可能只持续几秒钟,也可能持线性几小时或几天,而后会消失,却又会在不经意间重新出现。因此在感到焦虑的袭击时,个体极度恐慌,担心自己会死亡,“要发疯了”,或做出某种无法控制的行为。恐慌障碍常常与严重的抑郁同时发生,这两种心理障碍可能有某种共同的原因。

3、恐惧症。

恐惧症是对一些非常特异的东西在并无危险的情意下的极度强烈的恐惧。例如,对蜘蛛、不洁物或高处的恐惧。在有些人身上几种恐惧可能同时出现。虽然患恐惧症的个体有极度夸大的恐惧,但是他们对现实的其他方面通常并没有过度的歪曲。这类的恐惧反应似乎是无法解释并无法控制的。恐惧的范围可能会逐渐扩大。

4、强迫症。

有强迫症的人常常没有现由地重复一些思想和行动。这们的人可能会无法停止去想某一个词,也可能会有不断的要洗手的要求。有强迫症的人被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控制。他们强烈地感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种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

5、创作后应激症。

创作后应激症池常见的表现是对创伤事件的重复体验。创伤事件指给个体的生活带来极大痛苦和伤害和事件,如目睹亲人或朋友的死亡、被强奸、受到战争或灾害等。当事人在清醒时被痛苦和不断出现的回忆所困扰,在睡眠时则出现关于创伤事件和噩梦。当这种情形发生时,个体体验到情感上的麻木。对创伤事件的过度注意,会导致对社会交往、密切关系和性方面的兴趣降低。痛苦的内疚感、抑郁、不安和急躁都很常见。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冲动行为,但一般是非暴力的行为(无理由的缺勤),酗洒或吸毒行为,以及对危险的过度警觉。

第十一章毕生发展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人生的发展,除了身体在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以外,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其行为的变化过程贯穿于从胎儿期到死亡的全部一生中,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增强和减的情况。例如,人进入老年以后,言语能力往往继续加强,而身体的灵活性却减退了。但是,对那些在不断学习和提高的人来说,当言语和操作结合起来时,在其一生中仍然呈普遍增强的趋势。

2、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发展的方向也因为发展内容和种类不同而有所不 同。

3、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增长。

4、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

5、心理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全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 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发展心理学主要的哪些研究方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横断研究法、纵向研究法和群体序列研究法。横断研究法是指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方法。纵向研究法,也叫跟踪研究法,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群体序列研究(cohort-sequential research)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陷,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取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内在的、先开的因素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个体的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个体只有在后天的教育和教育影响下,才能使先天的、内在的因素得以正常发展。先天的、内在的因此与后天的、外在的因素是相辅相成中发生作用的。例如,同卵双生子的研究、亲子关系的研究、从小在一起长大的非亲缘关系的个体的研究,都说明遗传素质和环境、教育条件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的巨大影响作用。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性发展主要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目前,心理学界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在早期与抚育的依恋关系的形成和类型,个体发展等几个方面。

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内容是什么?

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和个性以展两个方面。青少年智力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在他们的思维中表现了较高的抽象逻辑性,青少年已经进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个体已经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来进行运算和思考,而是能够抽象思维,根据概念提出假设,进行逻辑推理,验证假设,得出各种可能的结果,说明青少年性开始逐渐构筑自己的认知观点。青少年个性发展的重要特点是:

1、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处于主观自我阶段。

2、情绪表现在再单一,但又不稳定,常常是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3、在与朋友、父母以及异性等不同交往对象的关系方面也表现出了与前不同的特点,比如,更重视与朋友之间的友谊,试图摆脱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等。

下载教师资格证的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资格证的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发展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研究对象和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参考教材: 1.《全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专用教材——教育学(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和师范类毕业生上岗考试)》(全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命题研究组、全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材编......

    上海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心理学复习试题(最新2)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心理学 复习题集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复习题集 心理学概论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专业培训 心理学 复习题集 心理学复习试题......

    2015年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全真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 1、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2、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研究潜意识。 3、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材料分析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下面的说法反映了哪些心理现象? 1、北方人直爽,南方人精明。 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大题总结

    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的作用4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二......

    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系统阐述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思维与教学、教......

    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学教程 绪论 第一节 中等教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1、中等学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中等学校教育学是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系列分支学科之一。研究我国现阶段中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