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全真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2 12:0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全真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全真复习资料》。

第一篇:2015年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全真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

1、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2、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研究潜意识。

3、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4、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将学生发展水平分为: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其中,“可能的发展水平”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学心理学的产生。

6、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7、教育、学习、发展三者之间关系。联系:①教育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②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③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区别:①三者分别由教育理论中不同的学科侧重加以研究,“教育”由教育学研究,“学习”由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由发展心理学研究;②三者的主体不同,“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8、教师威信包括职业威信和人格威信。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威信效应: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启示是提高各方面水平与修养。

名片效应: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启示是揣摩学生心理,以投其所好吸引学生,达到教学目的。

自己人效应: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有相似点。启示是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零距离接触。好感效应:要建立好感,不等于无条件迁就学生。

9、教师教学水平有三种:

①尝试式教学,知道应该教什么,不懂得如何教;

②因循式教学,知道如何教,但是其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 ③策略式教学,不仅关注教什么、如何教,更关注如何有效地教。

10、大学生学习特点:

(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①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学习方式上的特点:①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③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11、桑代克尝试错误说。(1)学习即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2)学习律。①准备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已做好准备有关;②练习律。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固,但练习不是越多越好。③效果律。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

12、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奥苏伯尔认知接受说。学习方式的分类:他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他认为,意义接受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同化。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原则是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

13、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即是先行组织者。

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观: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但它不是对现实纯粹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一种解释、假设,它不是绝对的、惟一正确的答案,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学生观: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

学习观: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学习过程是双向建构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方法。(同化:学习者把外界环境中的新信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强调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外部环境变化,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的信息,引发原有认知结构调整,建立的新结构。)

1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6、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美国心理学家耶尔克斯和道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相关:任务易水平高,任务中等水平适中,任务难水平低。所以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难度的不同,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这便是著名的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

17、动机期望理论。弗洛姆认为,个体学习动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它的基本公式是:激励力量=效价(目标价值)×期望值(实现目标可能性)即为M=V·E。

18、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将个体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19、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他从三个维度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20、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1、学习动机的激励措施。(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4)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6)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

22、知识学习过程包括:知识学习准备、知识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

2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

(1)强度律。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到;

(2)差异律。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之间有所差异,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出来;(3)活动律。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所感知;

(4)组合律。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态上相似、颜色上一致,教学内容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以便于学生整体直觉;

(5)对比律。凡是在性质或程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它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它们差异的感知变得更清晰。

24、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

(1)运用正例和反例。关注知识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

(2)提供丰富的变式。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25、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和回忆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可以简述为先快后慢。

27、知识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无关刺激的干扰而造成的,经典证据是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和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3)同化说。遗忘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4)动机说。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因此,这种理论也称压抑说。

(5)提取失败说。遗忘是因为失去了提取线索,或者线索错误而导致保持在头脑里的知识信息提取失败。

28、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审题;课题归类;重现知识;解题。

29、动作技能形成过程:①认知阶段。做什么和怎么做;②动作分解阶段。完整的动作分解为局部、个别的动作;③动作联系阶段。将局部、个别的动作联系起来,形成连贯的整体动作;④自动化阶段。

30、动作技能形成特征:①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②利用线索减少;③动作控制加强(听觉、视觉等外部感觉系统反馈作用降低);④运动图式的形成;⑤预见和应变能力增强。

31、元认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3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

33、记忆策略。①组块。将看似无关的信息组成一个记忆单位;②替换。将难记的替换成熟悉易记的;③联想;④理解;⑤记忆术。记忆某些无意义的材料时,人为地赋予其意义并加以联想和想象,包括位置法、首字母缩略法和谐音法;⑥编制知识网络;⑦描绘事物形象;⑧群集策略;⑨画内容框架图。

34、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35、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①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材的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

③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断分化(知识的纵向联系)和综合贯通(知识的横向联系)。④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36、创造:人类追求产生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事物的活动,是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有真创造与类创造。

类创造: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创造性: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

37、创造力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与社会意义性。

38、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①问题表征;②情绪状态;③动机强度;④定势作用(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⑤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⑥原型启发。

39、品德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40、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采用观察法和对偶故事法;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

41、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态度定势形成;道德观念确定;道德感情培养;道德信念形成;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养成。

42、道德感情培养

通过具体的道德情境培养直觉的道德情感; 通过文艺作品或先进人物培养想象的道德情感; 通过说理培养伦理的道德情感。

43、自我意识的结构。

(1)从结构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2)从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3)从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在他人心目中的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

44、大学生自我教育

(1)全面认识自我。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核心)。

(2)积极悦纳自我。积极地评价自我;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3)努力完善自我。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45、社会助长作用:由于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主要有观众效应和结伴效应。

46、社会懈怠作用: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活动效率的下降的现象,亦称社会惰化或社会干扰。

47、去个性化:在群体作用下,个人的自我约束减轻,责任感意识下降,而产生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48、从众:人们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

49、集体舆论: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

50、人际吸引因素:相似吸引;互补吸引;仪表吸引;人格吸引(最本质)

5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

52、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53、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①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②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③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④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⑤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⑥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的能力;⑦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⑧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54、心理发展矛盾性。①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②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③强烈的成才意识与知识经验不足的矛盾;④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⑤群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⑥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

55、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环境适应教育;智力发展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健康恋爱观教育;生涯发展规划与教育。

56、人格: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结构含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

57、能力: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58、卡特尔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1)流体智力是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是先天的和依赖大脑的神经解剖结构的,多半不依赖于学习;

(2)晶体智力是以习得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而与年龄的变化没有密切的联系。

(3)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而变化,随机体衰老而减退,晶体智力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的丰富而增长。

59、加德纳智力多元结构理论及其教育启发意义

八种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言语智力;身体—动觉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观察自然的智力。

启示:全面地认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用多元标准评价学生,使他们在未来职业中扬长避短。60、智力鉴别。

(1)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共同制定了“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2)后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推孟,对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进行修订,推出了“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量表”,并提出了智力年龄的概念,以智商表示智力的相对水平。(3)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包括学龄前儿童量表、儿童量表和成人量表。61、能力个别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智力水平正常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2)特殊能力的差异。特殊能力是指在专业和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3)能力表现早晚差异。早慧、大器晚成。

62、气质: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所谓动力特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63、巴浦洛夫气质类型及特征

(1)胆汁质:坦率、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强、急躁易冲动、具有外倾性;(2)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兴趣易转移、善交际、具有外倾性;

(3)粘液质:沉着、安静、反应缓慢、情绪发生慢而弱、注意稳定、往往表现为固执和淡漠、具有内倾型;

(4)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敏感、反应慢、行动迟缓、行为孤僻、心理脆弱、具有内倾型。64、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65、性格特征分析

(1)性格的态度特征: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及对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态度特征,是性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2)性格的理智特征: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体现在认知水平上,性格差异体现在认知风格上;

(3)性格的情绪特征: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第二篇:2011湖北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湖大)

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1.1 个体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体心理

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动力: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1.2 个体心理与行为

行为(behavior)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stimulus)。

心理支配着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基本规律。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学的规律,也研究教的规律,以研究学生的学习的心理学规律为主。

强调研究学与教育的心理规律,研究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

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与教的规律。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研究和揭示“学”的心理规律。(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学习结果的性质与结构、学生学习的分类、过程及条件)

研究和揭示“教”的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

客观性原则 

系统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教育性原则 

可重复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1 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 4 实验法

教育心理学的成就

坚持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独立性。

积累了大量研究资料,为本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立了一系列的学习理论,为对许多学习问题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参照。

逐步克服了外因论和机械论,注重研究学习的内部机制。

教学心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对推动各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对学习活动中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

更加关注学校教育及教育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以及校外教育中的学习问题。

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的研究受到重视。

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趋向。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特点

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变化中的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定向发展中的顺序性)

不平衡性(统一发展中的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共同模式下的个别差异性)

增进与衰退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认知发展及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4、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点。

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

前后两个阶段有一定的交叉。

顺序是不能改变的。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

(sensorimotor stage)

主要特点: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手段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他们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

主要成就: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因果关系的简单推理;信号表征能力的出现 ②前运算阶段(2~7岁)

(preoperation stage)

主要特点:符号功能的出现,使儿童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思维开始摆脱具体动作的束缚。但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性明显,另外还有感知的局限性和非守恒性。

主要成就:表象符号能力;语言符号能力;开始获得数守恒概念; 开始获得类别思维和找出关系的能力。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

主要特点: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主要成就:守恒概念的获得;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化;分类和序列;类包含。

④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以后)

(formal operations stage)

主要特点:最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约束,能将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思维具有抽象性。他们能够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

主要成就: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 能考虑复杂推理和问题解决中的可能性选择。

5、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成熟。主要指神经系统的成熟。

物理环境。亦即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上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

平衡。平衡或自我调节是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即决定因素。平衡就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低级心理机能: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现的特征,是动物进化的结果。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

高级心理机能: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有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它使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如记忆的精细加工。

2、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指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表现:①随意机能的发展

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③新的心理结构的形成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学生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差距。

是学生发展潜力大小的标志,是学生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

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在教学中的应用:支架式教学

教学支架:学生试图解决超出他们当前认知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与指导。

支架式教学:一种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模式。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比较

皮亚杰——发展先于教学,教学要适应发展。

维果斯基——教学先于发展,教学要促进发展。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H.Gardner,1983)

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

①语言智力

⑤身体—动觉智力

②逻辑—数学智力

⑥人际智力

③视觉—空间智力

⑦自知智力

④音乐智力

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三元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Sternberg,1985)人的智力由三种结构组成。

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及教育 一 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

艾里克森的理论 二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构成

本我:本能、无意识的愿望,服从快乐原则,表现生物的我 

自我:意识和理智,服从现实原则,表现现实的我 

超我:良心和道德理想,服从至善原则,表现道德的我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

1、口唇期(出生~1岁)

力比多主要集中在口腔。通过吸吮、咀嚼、吞咽和咬等口腔的动作来获得快感。

此阶段早期,儿童的世界是“无对象”的,还不能意识到他人的现实存在,只是笼统地渴求快感。后期才开始发展他人的概念。

此阶段快乐的满足状况对以后的人格产生长远的影响。

2、肛门期(1~3岁)

力比多主要集中在肛门区域。大便产生肛门区的快感,儿童以排泄为乐,以玩弄粪便感到满足。

儿童第一次被要求放弃他们的本能愉快,其行为受到外界的要求。

此可能与父母发生冲突,强烈的冲突可能导致日后人格异常。

3、生殖器期(3~6、7岁)

力比多集中到生殖器区域。儿童喜欢抚摸、显露生殖器并产生性欲幻想。

出现“恋母(父)情结”,在行为上有了性别差异。

“恋母(父)情结”对于以后个体的精神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道德规范、社会价值观的内化以及性别角色的认同也有密切关系。

4、潜伏期(5、6~12岁)

性冲动减缓直至暂停活动。

儿童的典型特征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主要与同性别伙伴游戏、学习和体育活动。

5、生殖期(12~20岁)

力比多冲动和能量活跃,对性的兴趣剧增。

这一阶段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摆脱父母的控制、建立独立生活、寻求同龄伙伴友谊、试图建立长期稳定的性关系。艾里克森的基本观点

人格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

每一阶段有一个主要冲突(社会心理危机)。

每个阶段发展的顺序不变,其冲突是先天预定的,是生物成熟的表现。

人格发展处于积极和消极两端之间,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二维发展观)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为人所特有

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自我意识的特征

分离感:与客体的分离;与他人的分离(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情绪和认知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同一感:一个人是长期地持续存在的,不随环境及自身的变化而否认自己是同一个人。

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自我意识的结构

①从内容上

生理自我 

社会自我 

心理自我②从形式上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

自我认识方面 

自我体验方面 

自我调控方面 学习的含义

学习: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说明:

1、学习发生的根本标志是变化的发生。

2、学习发生的基本途径是经验或练习。

3、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比较持久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共同特点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承认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中介心理过程。(S—O—R)

获得律: 消退律: 泛化律: 分化律:

高级条件作用: 桑代克的试误说

 应答性行为: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不与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研究对象。

(二)强化理论

 强化:增强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的程序。

强化物:增强同类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物。

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正强化:一种行为反应发生之时或之后,呈现一个愉快刺激。

负强化:一种行为反应发生之时或之后,消除一个不愉快刺激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1、三元交互决定论: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个因素之间是连续不断的交互影响的。

2、大部分的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而习得的。这一过程即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3、“替代强化”:学习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间接地受到强化。

4、行为习得与行为操作。

认知同化理论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

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一种有意义接受学习。

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义学习,即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能产生实质性的联系。

②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

③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来实现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具有将新旧知识加以联系的积极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基础。认知同化论的基本术语

同化:把新观念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重组、修改、扩充、深化等),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认知结构(广义):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知识同化的三种模式

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信息加工理论

 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探测、编码、贮存和复现的过程。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知识可以迁移,动作技能可以迁移,情感和态度也可以迁移。学习迁移的分类(1)

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

正迁移:起积极促进作用

负迁移:起消极干扰作用

根据迁移作用的时间和顺序:

顺向迁移:先

逆向迁移:后

先 学习迁移的分类(2)

根据迁移作用的方向或水平:(加涅)

侧向迁移:知识或技能在相同水平上的迁移

纵向迁移:低水平的技能向高水平技能的迁移 

根据迁移作用的内容或范围:(布鲁纳)

特殊迁移: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迁移

一般迁移:原理、态度和一般方法的迁移 形式训练说

人的各种官能可以独立地加以训练,使之得到提高。

迁移是无条件的,可以自动发生。

某些学科对于训练发展某一种或某几种官能具有特殊的训练作用和训练价值。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伍德沃兹的知觉训练迁移实验。如面积估计的训练,线段长度估计训练。

两种学习“只有当机能具有相同要素时,一种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机能”。即在刺激与反应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同迁移作用成正比。

学习上的迁移,就是相同联结的转移。经验泛化说(概括化)

 机能心理学。贾德。水下击靶实验。

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或经验中通过概括它们的共同原理。即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关系转换说

 格式塔学派。苛勒的小鸡啄米实验。

 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顿悟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产生迁移的有效条件。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一切有意义学习必然包含迁移。

认知结构的三个主要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利用认知结构变量促进学习迁移——“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及其功能

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先于学习材料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其主要功能是在学生的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一种教材呈现策略。动机的概念及理解

动机(motivation)是发动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推动力。

①动机是内部心理过程。

②动机是一种动力,是引起人们行为活动的直接原因。

③人类的动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动机的产生条件 

内部条件:需要 

外部条件:诱因 

诱因(incentive):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正诱因与负诱因。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人们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典型形式是好奇心、求知欲等。

对学习的影响比较持久。

外部学习动机 :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典型形式是赏罚。

对学习的影响具有短暂性和一时性。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

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外部动机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

外部奖励不能滥用,否则有可能产生外部奖励的隐蔽性代价(莱珀)。

在实际中常常是二者交替使用。学习动机与学习

学习动机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有些学习在没有动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发生。

学习动机也不是学习的充分条件。学习动机只是影响学习的一种因素,并且它对学习的影响必须通过许多中介因素。

对于长期的认知领域的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种学习。

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是双向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活动效率都不高。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活动难度的不同而不同。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要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要求有较强的动机;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工作效率最高。——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

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

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由于一系列连续的失败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简称LH 

LH产生后,动机降低;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

强化动机理论及意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

S—R之间是直接联系,不存在任何中间心理过程或中介环节。

人的一切行为原因就是强化。

在学校教育中运用表扬、奖励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理论依据。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1、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

2、基本需要具有似本能性质。

3、人类的需要可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

4、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观

 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即: Ts=Ms×Ps×Is 

成就动机的两种心理成分:希望成功和害怕失败。因此有两种类型的人:求成型和避败型。

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的三维度四因素 自我效能感理论(A.Bandura)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人的行为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期待)。强化能够激发和维持行为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但没有强化也能够获取有关信息,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行为出现的原因,不是随后出现的强化,而是人在认知到行为与强化之间的相倚关系之后产生的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

学习动机的分类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表扬与批评 

适当开展竞赛

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取得成功 第三部分

几种不同领域的学习

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 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形成和培养 概 念

概念: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或性质。

四个方面: 

概念名称 

概念定义

概念例子(正例与反例)

概念属性(概念正例的共同本质属性)概

概念(concept)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形式,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

概念是思维的产物。(概念是以词标志的事物的一般和本质特性的符号)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二者成反比关系)

概念的层次或等级 

概念的典型性

概念的特征

①概念是对多个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概括

②概念将大量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单位,大大简化了人的思维;

③概念是用词来表达的;

④概念是有层次结构的、相互联系的。

概念的种类

①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② 难下定义的概念与易下定义的概念 ③ 初级概念与二级概念 ④ 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信息加工理论的问题解决观 

问题(problem):个体面临一个不易达到的目标时的情境。

问题三成分:给定、目标状态、障碍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的心理分析

1、问题表征:问题解决者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形成一个关于问题的内部表征。即理解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problem space):初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

2、搜索策略:

算法式:在问题空间中搜索所有可能的方法。

启发式: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中进行较少搜索。如手段—目的分析、爬山法、逆向搜索、计划等。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知识经验(迁移)。

定势(set,又叫心向)(积极的;消极的)

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edness)

动机和情绪。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酝酿效应 

问题情境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特点:

新颖性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 

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

灵感状态

创造力与智力

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

高智商者创造力不定; 

低创造性者智商不定; 

高创造性者必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方法

发散性提问

判别性提问、叙述性提问、说理性提问、发散性提问 

小组讨论 

多向求解 

思路提示

广义的知识及知识表征

知识: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的是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之外的,即为人类的知识。

知识表征: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

广义的知识分类

陈述性知识

(狭义知识)

智慧技能

广义知识

认知技能

程序性知识

认知策略

(技能)

动作技能

广义知识分类与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的对应关系

陈述性知识及其表征

陈述性知识: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

主要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一般通过记忆获得(记忆性知识或语义知识)。

以命题或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

简单陈述性知识和复杂陈述性知识

简单陈述性知识:主要指符号表征学习和非概括性命题的学习。

学习的难点不在于理解而在于保持。

复杂陈述性知识:主要指概念和概括性命题的学习。

学习的关键是理解。程序性知识及其表征

程序性知识: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在本质上,程序性知识由概念和规则组成。

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知识学习过程

第一阶段:习得阶段。

第二阶段:巩固与转化阶段。

第三阶段:提取与应用阶段。

促进陈述性知识巩固的策略

复述策略。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

精加工策略。对学习材料作精细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在要记忆的材料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的材料记忆的学习方法。尤其适用于简单陈述性知识的巩固。

组织策略: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复 述 策 略

利用多种感官(复习方式多样化)。

读背结合。

过度学习。

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恰当安排复习时间

及时复习策略(尤其对高度机械化的材料)。

第一次复习:学习完5~10分钟。

第二次复习:当天晚些时候,或第二天。

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后。

第四次复习:一月后。

第五次复习:半年后。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精 加 工 策 略

记忆术(无意义的材料)

位置记忆法、关键词法、首字联词法、谐音法、歌诀法等

作笔记(复杂陈述性知识)

作笔记的三步骤:①留下笔记本每页右边¼左右;②记下听课的内容; ③整理笔记,在笔记的留出部分写出边注、评语等。组织策略的形式

描述策略:将孤立的单词组成一个描述性句子。

归类策略:将分离的项目按类别组织成一个序列,以减少记忆项目的数量。

表象策略:将言语形式的信息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息。

网联策略: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梳理、横向比较分析。适用于复杂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

并非所有陈述性知识都能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实质是掌握概念和由概念构成的规则,使之支配人的行为。

转化主要指概念或规则向技能的转化。

变式练习是学生将理解了的概念和规则转化为一种办事能力的必经过程。

品德概述

1、品德的含义

品德也叫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

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习得的,经历着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

2、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知

晓之以理

道德情感

动之以情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导之以行

道德教育具有多端性。

品德的认知派与行为派之争

认知派

人的品德主要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智力发展水平和道德动机的形成。形成人们良好的品德主要是进行说理教育。

行为派

人的品德只是一定动作的总和,因而道德教育中必须注意行为的训练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一、皮亚杰的理论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临床法

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法)

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

前道德阶段(4、5岁以前):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道德判断,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

他律道德阶段(4、5~8、9岁):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尊重道德的权威;把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根据行为后果的大小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自律道德阶段(9、10岁以后):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评价行为时不仅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

二、柯尔伯格的理论

1、研究思路与方法

检验和描绘作为道德判断依据的思维结构

道德两难故事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现象。

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此现象是特利普里特(M.Triplett,1898)

让被试骑车完成25英里路程

①单独骑行计时

24英里/小时 ②让一个跑步伴同

31英里/小时 ③与其他人竞赛骑32、5英里/小时

• 社会干扰: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降低现象。

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工作任务的性质是否复杂。

群体背景能够唤起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社会促进作用的原因。•

性别促进作用

• • •

• •

群体的凝聚力。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忠诚感。影响从众的因素

• 群体的特点(规模、一致性)。

问题(模糊的、困难的)。

个人因素(能力、独立性、自信心、文化差异)。合作与竞争

合作(cooperation):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竞争(competition):不同的个体为了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 原发心理原因

合作——个体之间的合作是生存的基本条件与手段。

竞争——人们试图在社会比较中确定自我价值的需要,使人们倾向于超越别人。

直接动因

现实生活中利益一致或冲突

 与合作相比较,在没有特别引导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的行为方式。

实验介绍 

梅茨(1951)

对偏离的恐惧。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从众的心理原因

行为参照。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参照价值。

从消极方面看,会使个人失去接受挑战的机会,丧失个性;也会助长歪风邪气和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

群体压力可能是实际存在的,也可能是想象上假设的。

群体压力可以在人们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

从积极方面看,从众对于个人具有社会适应意义;对于社会而言,也具有延续社会文化的作用。从众(conformity):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压力的影响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群体一起完成 一件事情时,他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鲁斯(1957)

多依奇(1960)

第三篇:岗前培训暨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辛苦整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张璐斐

教材: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编(张积家主编陈俊副主编)第一章解读学科: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认识自我: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第三章认知对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四章指导学习:学习理论 第七章德育 第八章心理健康 第十二章个别差异

第一章解读学科: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高等教育的特征和功能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形成和改变人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一切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影响下一代的实践。

一、高等教育的特征

高等教育的特征是指能够体现高等教育本质 的特点。

(一)高等教育是高级的、专门的教育(二)高等教育是以成人为对象的教育(三)高等教育是注重发现和创新的教育(四)高等教育是职业定向的教育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一)文化传承功能(二)文化选择功能(三)文化批判功能(四)文化创造功能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一)高校学生的心理

个体心理是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1.大学生的个体心理

大学生的个体心理是在大学生个体身上发生 的心理现象。

(1)大学生的心理动机

推动人活动并使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心理学上叫做动机。动机产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

需要是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2)大学生的心理过程

大学生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过程。

认知(cognition)是人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即信息加工的过程。对大学生而言,认知过程也即学习过程。

情感(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表达态度并产生体验的过程。

意志(will)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组织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去实现目的的过程。(3)大学生的心理特性:心理特性是人的稳固的、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又

叫个性心理特征,简称个性,又叫人格(personality)。心理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ability)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决定着活动能否完成。

气质(temperament)俗称“脾气”,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和稳定性上,它主要由人的先天素质决定。

性格(character)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它决定着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人的命运。2.大学生的群体心理(二)高校教师的心理

1.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心理

高校教师的教育心理主要阐明高等教育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2)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3)如何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4)如何协调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和社团。

高校教师的教学心理主要包括:

(1)如何根据大学生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3)如何培养大学生高水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2.高校教师的角色心理和心理品质 3.高校教师的成长过程

(三)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

高校的教育、教学效果=f(高校教师×大学生×教育和教学的情境)即高校的教育、教学效果是高校教师、大 学生和教育、教学情境的函数。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综合学科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工具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 第三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一)描述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现象(二)揭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规律(三)预测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四)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效率(三)有助于高等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四)有助于提高高等学校德育的水平(五)有助于高校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做好领导工作 第四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联系性原则(四)教育性原则(五)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1)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它是对高等教育中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行详细描述,描述特定情境中的事实与关系;

(2)实验性的研究方法,它是在控制严格的实验条件下,操纵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一些变量而研究其效应的方法。(一)描述性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的条件下,通过对大学生和教师的行为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了解心理活动的规律。在运用观察法研究时,应当注意:(1)观察的内容要具体,最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2)应准确地界定所要观察行为的特征;

(3)应借助科学的观察手段,做好观察记录;(4)应对同一行为作重复观察;

(5)尽量不要让观察者知道研究者正在观察他,以免影响他的正常行为。2.调查法

对所要了解的心理现象,预先拟定一定的问题,让被试自由地表达态度和意见,称为调查法。口头进行的调查称为谈话法; 书面进行的调查称为问卷法。谈话法是由研究者同少数被试面对面地进行的。问卷法是设计好问卷并要求被试书面回答以收集资料的方法。问卷有不同类型:(1)开放式问卷;(2)封闭式问卷 3.测验法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定人的心理和行为,叫测验法。按测验内容可以分为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和成就测验; 按测验形式可以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按测验规模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心理测验采用的题目叫测验量表,它由一些要求回答的问题构成。一般说来,评价一个量表的质量高低有两个 标准:

一是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如果一个测验的可靠性高,那么,同一个人在多次测试时,成绩会相同或大致相同,信度是一个测验的稳定性的指标;

二是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即测验是否测到了所要测的心理品质。效度是一个测验的预测能力高低的指标。4.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发现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个案法有不同形式,如通过对个体的成长经历考察来探索心理和行为规律的传记法;通过研究心理测量、咨询和治疗记录来分析被试心理变化规律的档案法; 通过分析被试的活动成果来揭示被试心理特点的活动产品分析法等。5.教育经验总结法(二)实验性的研究方法

要揭示变量之间的明确的因果关系,就需要有实验性的研究方法,简称实验法。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的。它要求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尽量排除或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2.自然实验法:又叫现场实验法。它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情境中适当控制某些条件进行的,它兼有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第二章认识自我: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本章主要问题

1.高校教师的角色;2.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

3.高校教师的威信4.高校教师的成长;5.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第一节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

一、角色及其理论

角色定义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它反应了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与责任。

角色期待(或角色规范)指社会对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规定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

求,这些行为规范和要求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二、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一)教师角色

麦克因泰等人(2002)在《教师角色》一书中,将教师的角色划分为10种,分别是:

1.组织者的角色。教师的组织者角色有三种核心能力:(1)目标设定;(2)选择教学策略;(3)组织学生小组。

2.交流者的角色。教师的交流者角色需要三种能力:(1)认识自己和他人;(2)采用灵活的交流风格;(3)减少交流焦虑。

3.激发者的角色。教师要完成这一角色,需要三种能力:(1)理解学生的动机;(2)提高学生的参与性;(3)应对心理压力。

4.管理者的角色。教师要实现这一角色,需要三种能力:(1)形成一个班级管理的平台;(2)形成规则与程序,为学习和教导设置舞台;(3)形成课堂开始和结束的程序。

5.革新者的角色。教师要实现这一角色,需要如下能力:(1)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2)将研究和实践相结合。(3)激发更高层次的思考。

6.咨询者的角色。教师要实现这一角色,需要具有如下能力:(1)为学生提供建议和咨询;(2)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3)协调与学生的关系。

7.伦理者的角色。关于伦理者的三个核心的能力是:(1)学校价值与伦理原则;(2)教师的期望和判断;(3)在社会中教育和学校的角色。

8.职业角色。教师专业化的三个专业能力是:(1)在问题解决中实施行动研究;(2)成功的面谈;(3)教师之间互助。

9.政治角色。政治角色的核心能力有:(1)界定并辨别学校政治行为;(2)理解班级政治的相关知识;(3)理解在学校政治体系中存在的其他可能影响班级政治环境的因素。

10.法律角色。实现这一角色的核心能力有:(1)了解学术自由;(2)识别侵权行为;(3)遵从学校法律的需要。

美国教育心理学索里和特尔福德(Sawrey,1982)认为,教师担负如下角色:

1.家长的代理人。2.知识的传授者。3.团体的领导。4.模范公民。5.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家。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7.侦探和纪律执行者。8.替罪羊。教师的不同作用

张积家(1991)认为,上述角色是由教师职务决定的。教师除了担负上述角色之外,在社会生

活中还担任其他角色:9.知识的建设者。10.社区活动的组织者。11.普通公民。

(二)教师的角色冲突

角色沖突是指各种角色规范不一致,使当事 人无所适从。

1.教师的角色内的冲突包括下述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同执法者身份的矛盾。(2)知识的传授者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矛盾。(3)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心理咨询和治疗学家同团体的领导、侦探和纪律执行者的矛盾。(4)教师的肯定性角色同替罪羊的矛盾。2.教师的角色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

(1)模范公民同普通人的冲突。(2)模范公民同教师实际地位平庸的矛盾。(3)知识传授者同知识建设者的矛盾。(4)教师角色同家庭角色之间的矛盾。(三)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

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2.大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3.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4.教

学的反思者与研究者。5.平等中的“首席”。6.科学家或思想家。7.终身学习者。8.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四)高校教师的职业角色压力 1.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

高校教师需要同时扮演几个角色,或几个角色同时对高校教师提出矛盾的行为要求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2.高校教师的角色超载。

高校教师因为缺少时间、精力或资源,无力实现角色要求称之为角色超载。(五)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调适 1.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教育者”与“服务者”冲突。

2在教师与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上,表现为“被服务者”与“被管理者”的冲突。3.在教师与社会的关系上,体现为“引领者”与“被动适应者”的冲突。4.在职业理想方面,存在着“志业”和“谋生”的冲突。

三、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认知阶段: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形成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

(二)认同阶段:角色认同是指教师亲身体验接受高校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三)信念形成阶段:将高校教师角色中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的需要。第二节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

一、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育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一般认为,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包括:

(1)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善于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情况的能力;(4)敏锐、迅速而准确的判断能力;(5)组织领导课内外活动的能力;

(6)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7)因材施教的能力;(8)教育机智等。

(一)高校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 1.专业知识

威尔逊(Wilson,1987)发现,教师要上好一节课,需要七个方面的知识:

(1)关于课程内容的知识;(2)关于学生情况的知识;(3)关于教学目标的知识;

(4)教育学原理与教学论方面的知识;(5)学科和教材的内容、结构方面的知识;(6)与这一部分内容相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7)关于如何把教材内容教给学生的教学方法的知识。

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既包括特定的学科知识,也包括如何传授这些知识的知识,被称为“实践的知识”。这种知识具有五个特点:(1)依赖内容和学生等具体情境,带有情境性特点;(2)经常以案例的形式来记忆;(3)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知识;(4)是一种熟练后得以自动化的知识;(5)很多知识产生于教师的个体经验。2.组织教材的能力

组织教材的能力指那些区分出教材中本质的和最主要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对教材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组,将教材恰当地概括化、系统化的能力。教师的组织教材的能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研究教材,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融会贯通,使教材的知识内容转化成教师自身的知识。

(2)在对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基础上,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及重点,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

(3)根据教学目的,探讨既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完成教学任务的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3.言语表达能力

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有下述要求:

(1)运用简洁而规范的描述,要点需指示明确;(2)运用学生易于接受且适合的语言;(3)不用含混不清或拼凑的语言;(4)多用简练、富有吸引力的新闻报道式的语言;(5)恰当地运用比喻和隐喻;(6)保持语言的流畅性和不间断性;(7)讲授应尽早进入主题;(8)讲授重点应要言不烦;(9)发音要有抑扬顿挫;

(10)利用副语言(音高、音响、语速、语气),辅之以生动的表情。4.组织教学的能力

组织教学能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控制或消除学生消极情绪或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课堂教学计划的能力。(2)正确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3)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5.教学媒体使用的能力(二)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和教学措施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善于因势利导。2.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分寸。

二、高校教师的情感和意志品质(一)教师的情感特征

1.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2.对学生满怀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和关注是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师的情操:(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二)教师的意志品质

1.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

3.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三、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一)成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从心理反映的意识层次上支配、调节人的行为。个体能否真实地、客观地认识自我、对待自我是衡量其自我意识成熟与否的基本标志。

1.从自我认识方面看,成熟的教师一般能在客观的自我观察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分析,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价,能比较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地位、优点和缺点、优势和劣势,形成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相统一的自我形象。

2.从自我体验方面看,成熟的教师一般都能通过积极的自我感受,形成适度的自爱、自尊、自信、自强等心理品质,有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贡献感,自觉地根据职业信念激励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活动中,对教师职业充满自豪感和荣誉感。

3.从自我控制方面看,成熟的教师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强,主要表现为:(1)能自觉抵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2)善于进行自我批评;(3)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新环境。(二)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

1.求实精神。2.献身精神。3.人梯精神。(三)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需要是人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是个人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教师的需要特点是:(1)强烈的精神需要、文化需要、尊重需要和成就需要;(2)较弱的物质需要、自然需要和权力需要。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事物并与愉快的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教师的兴趣特点是:

(1)所教的学科处于兴趣的中心;(2)有多方面的兴趣;(3)有兴趣参加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具有童心。

价值观是人判断事物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教师的价值观特点是:

(1)理论取向;(2)社会取向;(3)人道取向;(4)理想取向;(5)公平取向;(6)利他取向:(四)富有创新精神

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把握都不乏独到之处。主要表现以下方面(1)教学思想开放;(2)教学设计灵活多样,富有弹性;(3)教学信息传输的经济、快捷;(4)重视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5)教学中善于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创造力;(6)运用教学反馈信息,机智地进行教学调控。(五)良好的性格

教师良好的性格主要表现为:

(1)公正无私。(2)诚实谦逊。(3)热情开朗。(4)独立善断。(5)自律自制。第三节高校教师的威信

一、威信的心理分析――影响力

威信是人群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威信的实际是人的影响力。

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其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叫做影响力。(一)强制性影响力

又称为权力性影响力,简称权力。它是“威”的实质。这种影响力的特点是,它以外力推进的形式进行,具有不可抗拒性,被影响者不得不接受影响。强制性影响力的基础有三:(1)奖励;(2)惩罚;(3)法定。

强制性影响力的产生有三条途径:(1)自上而下地产生;(2)自下而上地产生;(3)平行地委托。

影响强制性影响力的因素有:(1)传统因素;(2)职务因素;(3)资历因素。(二)自然性的影响力 又称非权力性影响力。它是“信”的实质。这种影响力的特点是,被影响者自愿地接受影响,它是一种由于个人品质而产生的内在吸引力。影响自然性影响力的因素有:(1)品格因素(2)才能因素(3)知识因素(4)感情因素(5)外表因素

二、教师威信的内涵

教师威信不仅仅是教师的“威严”和“权威”,它主要指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之间一种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它主要属于自然性影响力的范畴。

三、教师威信的作用

1.教师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前提。2.有威信的教师的要求可以容易地转化为学生的需要。3.有威信的教师的言行易于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4.有威信的教师通常被学生视为心目中的榜样。

四、影响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一)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态度,教育行政机关、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和态度等,都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二)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因素

1.教育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是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需的因素。2.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3.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

得威信的必要条件。4.师生平等交往对教师威信的获得也有重要影响。5.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获得有较大影响。

五、教师威信的变化

影响教师威信丧失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如社会变迁、学生发展等。影响教师威信丧失的主观因素有以下几点:(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求知欲弱。(2)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3)随年龄增加教育观念变得消极,教育态度变得冷淡。

六、如何维护和发展高校教师的威信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第四节高校教师的成长

一、教师职业成长理论(一)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教师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取向:1.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取向。2.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3.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1.弗勒的生涯关注理论

弗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把教师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2.德瑞福斯的教师成长五阶段理论(1)新手阶段。

(2)优秀新手阶段。(3)胜任阶段。(4)熟练阶段。(5)专家阶段。

二、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新手→专家

(一)新手关于教学和学会教学,新手往往存在三种错误观念:(1)教学只是传递知识的过程;

(2)主修某一学科就能提供教授这门学科所需要的全部知识;(3)学会教学只不过是经验积累的过程。(二)专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三)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差异 1.课时计划的差异。2.课堂过程的差异。3.课后评价的差异。

博利纳(Berliner)研究表明,新手和专家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在六个方面存在差异:(1)解释课堂现象;(2)辨别事件的重要性;(3)运用规则;(4)预测课堂现象;(5)判断典型事件和非典型事件;(6)评价行为和情感。

三、专家型教师的一般特征

斯腾伯格在专家型教师原型观基础上,总结出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2.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高效。3.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专家型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会采用三种重要的方式:

(1)专家型教师会将与问题解决有关的信息和无关的信息区分开来。

(2)专家型教师按照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结合,他们能够发现单独看来与问题解决无关的两个信息可能是相关的。

(3)专家型教师将其它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在教学领域。

四、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一)系统的理论学习

斯腾伯格认为,专家型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类型包括如下三类: 1.內容知识。即有关所授学科内容的知识。2.教育学知识。即怎样进行教学的知识。

3.特定內容的教育学知识。即怎样对所教的具体内容进行教学的知识。(二)课堂教学观摩

课堂教学观摩可以是有组织进行的,也可以是非组织化的。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非组织化观摩则没有这些特征。(三)微型教学实践

微型教学是指通过自己实际进行教学而获得丰富经验,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另一重要途径。微型教学一般采用如下程序:

(1)明确选定特定教学行为作为要着重分析的问题。(2)观看有关的教学录像。

(3)新手制定教学计划,以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对象,实际进行微型教学,并录音、录像。(4)和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

(5)在以上分析和评价基础上,再进行微型教学。(6)进行以另外的学生为对象的微型教学,并录音、录像。(7)和指导教师一起分析第二次微型教学。(8)微型教学使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直接和深入,增强了改进教学的针对性,因而往往比正规课堂教学的经验更有效。(四)教学决策训练

Twelker(1967)设计了决策训练的程序,事先向接受训练的教师或实习生提供有关所教班级的各种信息,包括学业水平、学习风格、班级气氛等,可以是印刷资料,也可以是录像等。然后,再让他们观看教学录像,从中吸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成分。

第三章认知对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本章主要问题

1.心理发展的模式和过程;2.心理发展的理论;3.大学生的认知特点;4.大学生的情意特征;5.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模式和过程

一、心理发展及其特点(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5.心理发展具有关键期

二、心理发展的模式

(一)连续发展模型与发展阶段模型(二)分化――层次模型(三)汇聚模型(四)人本主义模型

三、心理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是指在头脑中进行认识的内部加工过程及其结果,这一内部加工过程以逻辑思维能力为主。

皮亚杰(Piaget,1896-1980)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试图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找到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完整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阶段”的具体含义,一是具体的发展阶段。1.心理发展阶段的含义

(1)连续性和阶段性。(2)结构性。(3)次序不变性。(4)交叉性。2.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认为,思维或智慧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核心,其发展阶段的最主要的特点是: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

(1)感知运动阶段(O一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两种工具论

个体有两种工具:一是物质工具,二是精神工具。2.两种心理机能观

维果茨基将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做了区分。低级心理机能是指依靠生物进化而获得的心理机能,它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它以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中介,受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制约。(二)心理发展的本质

1.心理机能的随意性。2.心理机能的抽象-概括性。3.高级心理结构的形成。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5.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三)心理发展的原因

(1)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2)从个体发展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新质的心理机能;(3)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四)学习的最佳期

(五)认知发展的内化说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征是激起与推动儿童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儿童将人类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财富。

四、斯普兰格和彪勒的人格发生论(一)斯普兰格的内在价值发展观 1.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实质 2.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

(1)发现了自我。(2)产生了对生活的憧憬。(3)扩大了自己的生活领域。3.青年期的发展阶段:斯普兰格把青年期划分为两个阶段:

(1)前青年期(13岁――17岁):这个时期是危机期,它与青年力图摆脱儿童时代的依赖关系相联系。

(2)后青年期(17岁――2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倾向是离群、孤独、面对自我,不断地进行反思。

(二)彪勒的社会文化成熟观 1.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实质

2.青年期心理发展的阶段:彪勒把青年期划分为两个阶段:

(1)青年前期(思春期):这一阶段以否定倾向为主。因此,这一阶段又叫反抗期。(2)青年后期:这一阶段以肯定的倾向为主。

五、张增杰的大学生心理发展观(一)大学生心理发展所达到的水平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一般情况是:正在迅速趋向成熟又未真正

成熟。

(二)大学生主要心理特点的两面性--积极面与消极面 1.大学生心理发展所表现出的积极特点

包括:(1)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有勇往直前的气魄。(2)出现大量类似成人的新需要并渴望获得充分满足,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美好愿望。(3)情绪强烈但比青年初期善于控制;情绪丰富,热情高涨;高尚情操曰益发展。(4)抽象思维高度发展,辩证性日益提高,想象力丰富,发散思维有了新的发展。(5)自我识有了新的发展,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大大提高,主动性增强,同时自尊心特别强。

(6)人际关系进一步扩大,比青年初期更善于与人交往,对友谊与爱情十分重视。(7)富有理想,积极向上,向往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若干消极特点 消极面主要包括:(1)滥用充沛的精力与蛮干。(2)在客观条件未具备时,急于谋求满足需要,易于导致失败而产生悲观失望或误入歧途。(3)对情绪、情感缺乏控制时易成为情感的奴隶。(4)过分凭借想象与间接抽象思维,不善于将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结合起来,容易脱离实际,坚持片面性的结论,甚至导致怀

疑或对现实不满,以致于削弱进取心。(5)自我意识强,情绪体验深刻,在外界不良影响下,易陶醉于低级的情绪。(6)开放自由的交往在未掌握正确的社会

准则时,容易走上歧途。(7)求知欲与敏感性在缺乏正确思想的指导时,易于迷信错误的“新知识’’或“新思潮”。(三)大学生的心理矛盾 这些内心矛盾主要有:

(1)闭锁性导致的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3)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4)情绪和理智之间的矛盾;(5)愿望、幻想与当前现实的矛盾;(6)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之间关系的矛盾。第三节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一)心理适应阶段(二)全面发展阶段

1.思想活跃,兴趣广泛。2.求知欲增强,注重能力培养。3.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并趋于稳定。(三)职业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大学四年级。主要特征是为职业选择和定向做最后准备,对未来产生了美好憧憬。

二、大学生的认知特征(一)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二)记忆能力发展达到黄金期

(1)识记的范围扩大,对抽象材料的识记迅速增加。(2)识记材料系统化。(3)情绪记忆进一步发展。(三)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

1.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2.思维方式灵活多样。3.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辩证思维迅速发展。

4.开始形成了“立体思维”。5.思维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四)创造力发展处于最佳期

1.创造动机强烈,对创造充满美好的憧憬。2.思维敏捷,但不掌握创造思维方式。3.灵感丰富,创造想象活跃,但不善于捕捉。4.创新意识强,但不善于利用条件。第四节大学生的情意特征

一、大学生的需要特征

需要(need)是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一)大学生的需要种类和特点

当代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发展的需要。(2)支持性的学习环境的需要。(3)经济支持的需要。(二)大学生的需要发展特点

1.需要的复合性。2.需要的强烈性。3.需要的矛盾性。4.需要的易变性。5.需要的时代性。

二、大学生的动机特征

动机(motivation)是发动、指引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一)大学生的动机发展特点

1.多样性和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2.发展性和迟滞性并存。3.动机的冲突性明显。4.动机的隐蔽性增加。5.动机的差异性加剧。(二)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分类

(1)根据学习动机內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和低级的、错误的动机;

(2)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4)根据内驱力的性质,可以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三种:

①认知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在要求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它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奖励由学习活动本身来提供;

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在胜任活动获得尊敬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目标是为了得到某种地位;

③附属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在交往与友谊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目标是获得他人的赞许或认可。

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化。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四类:①报答性和附属的学习动机;②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动机;③谋求职业和满足生活的动机④事业成就的动机。大学生的学习的主导动机主要有四类:①求知探索;②友情交往;③成就建树;④自尊自主。(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三、大学生的人生观特征(一)人生观的含义

人生观是个人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反映。人生观的内容很复杂,包括人生态度、对人生的评价、对人生的情感、对人生的意志等内容在内的个体人格的总和。(二)人生观形成的心理条件

1.思维发展的抽象概括性。2.自我意识的分化。3.社会需要和社会化达到趋于成熟的水平。

(三)人生观发展的阶段

张增杰(1984)将人生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时期。2.发展初期。3.逐渐稳定时期。(四)大学生人生观的发展特点

1.人生目的崇高远大、具体可行、求真务实。

人生目的是指人们所追求的、贯穿与自身一切活动的有动力作用的最终目标。2.人生价值选择正确合理、积极进取。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体现出如下特点:

(1)社会利益是大学生评价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2)实现自我价值是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主体。(3)具有实现人生价值的进取精神。

3.人生态度积极健康,幸福与苦恼都与理想实现密切相关。

四、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一)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values)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事物重要性认识的观念系统。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他人及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个人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人对自身需要的满足。(二)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

1.价值观标准趋向务实化和功利化。2.价值观认识存在矛盾性和局限性。3.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层次化特征。4.主体意识增强与个人主义倾向明显。5.政治意识呈弱化趋势。6.人生态度积极与消极并存。

五、大学生的情感特征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一)情绪的丰富性和狭隘性(二)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三)情绪的强烈性与细膩性(四)情绪的外显性与内隐性

六、大学生的意志特征

意志(will)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一)自觉性普遍提高,但还存在惰性;(二)理智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三)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四)独立性明显提高,但伴有依赖性;(五)果断性增强,但带有冲动性。第五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及其结构(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认为,“自我”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主体“我”(I),它是指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另一个是客体“我“(me),它是指被觉察 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

(2)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它是以情绪体验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它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层次。

(3)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人的意志行为,它监督、调节自己的行为,调节、控制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和对他人的态度。它包括自立、自主、自律、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等层次。

2.个人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

个人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各种特征的认识。社会自我是指个体所认为的他人对自己各种行为的看法;理想自我是个人根据前两个自我的经验,建构出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理想标准,它引导个体趋向理想的境界。3.躯体我、社会我和精神我

人最先是从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的存在,产生了“躯体我”,尔后与人交往,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中以及自己的社会角色中,体验出自己的“社会我”,再后來从生活 的成败得失中,在心理发展中,逐渐形成“精神我”。4.本我、自我和超我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认为,人初生时只有一个本能的我(本我),功能是一切为了生存,行为表现大多属于原始性冲动,遵循快乐原则,肆无忌惮,且个人 多不自知。自我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媒介,它适应环境中的一些条件和限制,代表人的学习、训练和经验,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社会规范中是非标准与价值判断的代表,它遵循道德原则,支配、监督个人的一切。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二)自我意识的产生阶段(三)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四)自我意识的成熟阶段

三、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特点

(1)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和深刻性。(2)自我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2.大学生自我体验的特点

(1)自我体验的敏感性。(2)自我体验的深刻性。(3)自我体验的丰富性和波动性。3.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特点

(1)自我设汁的高标准。(2)强烈的独立意向和反叛倾向。(3)自我控制能力仍有待于提高。(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类型

1.自我肯定型。这是积极的类型。特点是正确的理想自我与进步的现实自我通过积极的矛盾斗争达到完美的统一。

2.自我矛盾型。这是自我统一比较困难的类型。特点是内心矛盾的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新的自我长久不能确立,积极的自我难以产生,自我调节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

3.自我否定型。这是消极的统一类型。特点是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大,心理上常处于一种消极防卫状态。

4.自我扩张型。这也是消极的统一类型。特点是现实自我过度高估,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是虚假的。

5.自我萎缩型。这是带有危害的消极统一型。特点是理想自我极度缺乏或丧失,对现实自我又深感不满,自卑心理非常严重,导致自我拒绝心理,甚至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对抗。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障碍

1.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2.过强的自尊心与过重的自卑感。3.自我中心和从众心理。4.过分的独立意识和过分的逆反心理。

5.过强的自决意识和过弱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

四、培养大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途径

(一)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就是要全面了解自我。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1)与别人比较的是行动前的条件,还是行为后的结果?

(2)跟别人比较是看相对标准,还是看绝对标准?是看可变的标准,还是看不可变的标准?(3)比较的对象是什么人?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比,还是与个人心目中的偶像比?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不吃一堑,不长一智。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1)“自己眼中的我”。即个人实际观察到的客观的“我”;

(2)“别人眼中的我”。在与别人交往时,由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应和行为而觉知出来的“我”。

(3)“自己心中的我”。指个人对自己的期许,即理想自我。(二)积极悦纳自我

积极悦纳自我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与环境和他人积极互动的心理定势。即,接受自己现实的一切。1.积极悦纳自我的表现形式:(1)自信(2)自尊(3)自强(4)自爱。2.积极悦纳自我的方法

积极地悦纳自我有如下一些方法:(1)增强自信心;(2)无条件接受自己,不苛求自己;(3)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三)有效控制自我

自我控制是个体主动定向改造自我的过程,即主动地改变“现实我”以达到“理想我”的过程。

1.结合实际情况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2.增强自尊和自信。3.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四)不断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使人生达到一个完满的境界,这是一个自我改造、自我塑造的过程。

第四章指导学习:学习理论 本章主要问题

1.学习的概念和种类;2.学习的过程;3.大学生学习的特点4.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5.认知派的学习理论;6.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概念

(一)学习的界定

最为广泛接受的定义是:学习是个体在生活中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特指人类学习。这一界定包含几重含义: 1.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现象。

2.学习的发生以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为标志。

3.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4.学习产生的行为改变时间比较持久。

二、学习的分类

(一)学习的内容分类

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心智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二)学习的水平分类

加涅(R.Gagne,1970)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8类学习: 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S-R的学习)。3.连锁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1971年,加涅对这种分类做了修正,把前四类学习合并为一类,把概念学习扩展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的学习两类,这样这种分类就成为:

(1)连锁学习;(2)辨别学习;(3)具体概念学习;(4)定义概念学习;(5)规则的学习;(6)解决问题的学习。

(三)学习的结果分类:加涅又按照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五类:

1.言语信息学习。2.智慧技能学习。3.认知策略学习。4.态度学习。5.运动技能学习。(四)学习的目标分类

布卢姆(B.Bloom)以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为出发点,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6类。

1.知识。2.理解。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五)学习方式的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1978)根据学习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第二节学习过程

一、学习过程与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学习是由于经验使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学校里获取和形成某种知识、技能、品德和态度时所经历的程序。学习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1.任务不同。2.与实践的关系不同。3.组织形式不同。4.外延不同。

二、关于学习过程的理论(一)学习过程的七阶段说

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持这种观点。这七个阶段是: 1.立志。2.博学。3.审问。5.明辨。6.时习。7.笃行。

如果以“思”来代表“审问”、”慎思”和“明辨”三个阶段,那么,可以将孔子的学习过程论划分为立志、学、思、习、行五个阶段。(二)学习过程的三阶段说

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Heerbate,1776-1841)认为,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感觉阶段。2.记忆阶段。3.理解阶段。(三)学习过程的“环状结构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A.H.列昂节夫(1903一1979)认为,学习是一种环状结构,它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1.定向环节。也叫感觉输入系统。2.行动环节。也叫运动执行系统或输出系统。3.反馈环节。也叫返回系统或回归式内导系统。第三节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广博性/

二、专精性/

三、自主性/

四、能动性/

五、创新性 第四节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70—1932)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实质是刺激与刺激之间的联结,又称S—S学习。(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规律 1.获得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的反复结合,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2.泛化与分化:

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不仅条件刺激会引起条件反应,与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泛化。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3.消退和恢复

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削弱,最后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条件反射的消退。

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来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联系受到抑制。在消退之后,如果重新给予强化,它还可以恢复。4.延缓与调整

在某些情况下,条件刺激出现后,无条件刺激隔一段时间才出现。此时,有机体的条件反射就暂时被抑制,延迟到一定时间后再出现。这叫做延缓。

调整(adjustment)是指有机体调整条件反射的强度,使之与无条件刺激的强度相当。5.高级条件作用

在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再用另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与条件刺激结合,就可形成第二级、第三级的条件反射。这种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叫做高级条件作用。

6.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二、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

三、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二)联结――试误说的主要观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联结是指某情境能唤起某些特定的反应,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

2.学习的本质是尝试与错误。试误过程受练习律、效果律与准备律支配,它们是“学习的公律”。(1)效果律:在试误学习中,当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就会增强联结(满意律);得到烦恼的结果时,联结就会削弱(烦恼律)。

(2)练习律:在试误学习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如果经常练习和运用,联结的力量就会逐渐增大;练习时间越近,联结保持的力量也越大(应用律)。不运用,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不用的时间越长,联结的力量就越小(失用律)。

(3)准备律:在试误学习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处于某种准备状态时,预期实现则感到满意,不能实现则会感到烦恼;当此联结没有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3.动物学习是盲目的,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斯金纳箱操作制约学习(operant conditioning)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Skinner。(二)反射学说

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由反射构成。任何S-R单元都应看做是反射。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

(1)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刺激引起:(2)操作性行为:由有机体自身发出。条件反射也可以分作两类:

(1)应答性条件反射:强调刺激对引起期望反应的重要性;(2)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反应及结果的重要理性。操作性条件反射遵循两个原则:

(1)任何反应如果跟随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应就有重复出现的趋向;(2)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概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三)强化学说 1.强化的种类

行为引起的结果可以分为两大类:奖励和惩罚,它们又叫做强化物。强化物是能增加操作行为再次出现概率的刺激,一般在行为出现后立刻出现,或间隔非常短的时间出现。强化物有两种: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

正强化物就是在操作行为出现以后给予奖励,以增加法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正强化物在操作行为出现后马上出现,于是增强了反应,正强化物和反应的匹配称为正强化。

由于不愉快刺激的移开,使反应再次出现的概率增加了,这叫做负强化。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刺激,导致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2.强化的程式

强化程式又称强化程序,是指在提供强化物的时间上,做不同的安排。连续强化是指每次行为后都给有机体以强化。间隔强化是指间隔一段时间或次数才给予强化。间隔强化可以分为比率式间隔强化和时间式间隔强化。

(四)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教育中的运用 1.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

教学机器是按一门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分成的一系列知识项目,编制成一套严密的、渐次加深的问题框面,学生正确回答了前一个框面的问题以后,就学习下一个新的问题框面。学完一个程序,可再学一个新的程度。

程序教学有如下特征:(1)教材分成许多小的步子;(2)学生对每一学习内容做出积极反应;(3)反应后及时得到反馈;(4)学生自定学习速度;(5)尽可能每次都是正确的,有低的错误率。2.行为的建立

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

(1)明确所要求的行为是什么:(2)选好强化的起点;(3)小步子和逐步强化。3.行为的矫正

行为矫正是使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不适当行为或不良习惯,经由强化或削弱得以消失,使个体能够健康地生活。

行为矫正通常有如下方法和技术:

(1)消退。(2)强化不相容的反应。(3)标记奖励法。(4)惩罚。惩罚欲有效,应符合下述条件:

①惩罚要及时。②惩罚强度应与错误性质相当。③惩罚的安排不能出现任何遗漏。④惩罚不应逐渐增加强度,而应一开始就以最大强度出现。⑤惩罚应当公平,不能因人而异。⑥应选择适当的惩罚种类。⑦应向被惩罚者说明惩罚的原因和理由,使被惩罚者“口服心服”。⑧惩罚应实行“给出路”的政策。第四节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格式塔,是一个德语词,意思是“完形”。“完形一顿悟说”是格式塔学派提出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苛勒(Kohler,1887-1957)。(一)黑猩猩问题解决的实验(二)完形一顿悟说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顿悟的过程

苛勒指出:“真正的解决行为,通常采取畅快的、一下子解决的过程,具有与前面发生的行为截然区分开来而突然出现的特征。”这就是顿悟。顿悟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一种心理完形。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要以意识为中。

二、托尔曼的目的行为学习理论

托尔曼(Tolman,1886一1959)是一位行为主义者。但他提出了整体行为模式和中介变量的概念,将S—R公式修改为S—O—R。(一)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二)预期的作用(三)主要观点:

1.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2.学习是期待的获得,而非习惯的形成。期待是目的的表现。

3.在外部刺激(S)和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介变量(0)。中间变量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这种变化是学习的产物。

4.外部强化并非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一)认知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1)新知识的获得。(2)知识的转化。(3)评价。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二)提倡发现学习法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对教学的启示:

1.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即表征或表征系统。2.不论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3.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

四、奧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同化说

(一)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关系(二)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1.意义学习的标准 意义学习有两个标准:

(1)新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所谓实质性联系,是指表达的词语虽然有不同,却是等值的。

(2)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存在逻辑联系,即非人为的联系。2.意义学习的条件

(1)外部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满足能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的要求,即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可以理解。

(2)内部条件:①学习者必须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三)意义学习的类型 1.表征学习。

表征学习是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表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表征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了相应的等值关系。

2.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3.命题学习。

命题以句子形式表达,可分为两类:

(1)非概括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2)概括性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

根据新知识同学习者的已有观念之间的关系,他将意义学习分为3种类型: 1.下位学习。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观念之间有下位关系,即有类属关系。2.上位学习。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观念之间有上位关系,即有总括关系。

3.并列结合的学习。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观念既不是类属关系也不是总括关系时所产生的学习。

(四)意义学习的实质――同化说奧苏伯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这一过程可从三个方面考查:

1.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2.认知结构的区别性。3.认知结构的稳定性。第六节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一、社会学习论的学习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班杜拉(Bandura)。(一)社会学习论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 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复制过程。4.动机过程。(三)替代强化和替代惩罚

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增加了自己以类似方式行动的可能性。替代惩罚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惩罚而降低了自己出现同样行为的可能性。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有两个特点:

(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倡的学习理论,不是从实验研究中得到的原则的推论。

(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倡的学习理论将范围扩大到了对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的解释。(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马斯洛认为,学习不能由外部进行影响,只能依靠内在。马斯洛的主张在教育上有两点涵义:

(1)他不主张从外部约束学生的学习,认为学生不需要刻意地教导,学生生而具有内在的成长潜力。

(2)认为人性中有两股力量,一股是防卫力量;另一股是进取力量。(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2.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則:(1)人皆有天赋的学习潜力。(2)只有教材内容有意义且符合学生的目的,才会产生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3)学习是渗透性的。(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三、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二)学习的阶段及教学设计

四、认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一)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1.学习结果应是围绕关键概念组织起来的网络化的知识。2.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3.学习是一种独特的、非一致的信息加工活动。

4.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开始的,是从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二)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启示

1.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问题的唯一正确的答案。2.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假设做出检验和调整的过程。3.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起着重要作用。

4.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学生知识建构中的作用,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

5.重视活动性的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三)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1.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领域的学习2.随机通达教学3.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4.情境性教学5.支架式教学与抛锚式教学设计6.教学中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

第七章学会育德:大学生品德的培养 本章主要问题:

1.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品德发展的心理学理论

3.品德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4.品德的培养途径 第一节品德概述

一、品德和道德

(一)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2.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內容不同。3.品德与道德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不同。(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化。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品德的形成与发展。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品德的心理成分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即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

(二)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三)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1.品德心理结构的复杂性。2.品德心理结构的整体性。

3.品德心理结构的历时性与共时性。4.品德心理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

一、中国古代的品德发展理论(一)内求说

认为品德生来就存在于人心中,只要向内心去求,就可以得到它们。孟子也认为,人生下来就有“良知良能”,如仁、义、礼、智。(二)外铄说

认为人的品德并非为内心所固有,只有在外 界条件的影响下,人才可以得到它们。例 如,苟子就认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2)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则多半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皮亚杰把这一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想象来执行规则。

(二)权威阶段(6—

7、8岁):又称为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三)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为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是把它看作是同伴之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

(四)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念上发展起来的。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三、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品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的理论。

(一)前习俗水平: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儿童属于这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儿童遵守道德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

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此时,儿童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儿童对行为好坏的判断是根据行为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决定。(二)习俗水平: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1.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期获得别人的赞许。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个体服从团体规范,尊重法律和权威。

(三)后习俗水平:这一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1.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个体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

2.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个体有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独立的价值标准。

三、品德发展阶段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1.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与思维水平的提高平行。

2.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选择有重要制约作用。3.道德认识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第三节品德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一、品德的形成过程(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1.道德知识的掌握。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掌握了一些辨别是非、评判善恶和好坏的标准。

2.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3.道德判断的发展。道德判断是应用道德概念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是学生应用道德概念分析和评价道德行为的过程。

4.道德信念的产生。道德信念是坚信道德认识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和动力性的道德观念,即坚信无疑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二)道德情感的形成

在内容上,可分为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羞耻感、集体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等。

在形成形式上,有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三种水平:

1.直觉的道德感。直觉的道德感是由某种情境直接引起的自觉性较低、表现迅速的有道德定向作用的情感体验。

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即在联想起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形象时激起的较为自觉的情感体验。

3.意识到道德伦理的情绪体验。(三)道德意志的形成

道德意志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关键。大学生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培养应采取多样化、细化的方法。

(四)道德行为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初期,莱斯特发展出一种综合的道德发展模型。该模型指出,人的道德行为由四个过程组成:

1.解释情景。一个人面临道德情景时,首先必须理解这个情景,即了解当前发生了什么和估计可能采取的行动。

2.做出判断。个体对当前情景有所理解后,会进一步去考虑道德行动,确定怎样行动才是道德的。

3.进行抉择。对情景做出判断后,个体要进而决定是否按道德判断行事,这是一个道德决策过程。

4.履行行为。个体要把道德意向变为道德行为,不仅需要个体明确行动步骤,而且要求个体对实施中的困难有充分估计,并以坚定的意志加以克服,完成道德行动。

二、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一)遗传素质

1.通过素质影响人的智力发展,并进而影响品德发展。2.通过气质类型影响人格发展,并进而影响品德发展。3.通过性别影响人的品德发展。(二)环境和教育

1.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1)家庭气氛。(2)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期望。(3)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2.学校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1)学校德育(2)校风和班风(3)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自身的楷模作用。3.社会环境的影响。

(1)社会风气。(2)民族文化。(三)主观因素

第四节大学生品德的培养

一、道德认识的培养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独立性。(2)深刻性。(3)全面性。(一)促进大学生对道德概念的内化

(二)引导大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三)发展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一)道德情感的作用

1.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成分。2.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

3.道德情感引发与支持道德行为。4.移情是由道德认知引发道德行为的中介变量。移情又称为同情心。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复杂性。(2)感染性。(3)理智性。道德情感的培养可有多种途径:

1.知情结合。2.以美育情。3.真情感化。4.注意培养学生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三、道德意志的培养(一)道德意志的表现

1.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2.排除或抑制不道德的欲求。3.调节与控制消极的情绪。4.克服道德行为中的困难。(二)道德意志过程

1.决心。2.信心。3.恒心。(三)大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

1.自觉性。2.果断性。3.自制力。4.坚毅性。

根据大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特点,加强道德意志锻炼,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树立道德意志的观念和榜样。2.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磨练道德意志。3.培养学生抗诱惑的能力。

四、道德行为的培养与矫正(一)道德行为的过程

(二)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有如下特点:

1.自觉性。2.独立性。3.稳定性。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

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2.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三)品行不良的矫正 1.品行不良的原因分析(1)客观因素

第一,家庭的不良影响。第二,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第三,学校教育不当。(2)学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其次,意志薄弱。再次,不良行为习惯的负面作用。最后,自身性格存在某些缺陷。2.品行不良的矫正

(1)品行不良的转化过程。

第一阶段:醒悟阶段。第二阶段:转变阶段。第三阶段:自新阶段。(2)品行不良的矫正途径。

第一,形成正确的是非认知,增强是非感。

第二,重视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恢复与培养。第三,消除疑惧与对立情绪。

第四,增加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力量,巩固的行为习惯。第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第六,奖励和惩罚的运用。

第八章促进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章主要问题

1.心理健康的概念;2.心理健康的标准;3.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4.大学生心理冲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及 表现 5.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措施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WHO重新修订了健康的定义,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躯体,还要有健全的心理。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给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命具有活力,潜能得到开发,价值得以体现。

英格里士(K.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身心的潜能。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己。”

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表现为良好的现实知觉;接纳自然、他人与自己;自发、坦率、真实;以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有独处和自立的需要;功能发挥自主;愉快体验常新;有神秘或高峰的体验;有社会兴趣;人际关系深刻,有民主的性格结构;有创

造性;不随波逐流,能承受欢乐与忧伤的经验。他称这些人为“自我实现者”,是心理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达成共识:

1.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良好状态,是个人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2.心理健康是相对的。表现在:

(1)心理健康具有社会性。(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没有绝对的分界。3.心理健康具有动态性。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生活 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2.美国学者坎布斯(A.W.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四种特质:(1)积极的自我观;(2)恰当地认同他人;(3)面对和接受现实;(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能与周围 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够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够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9)在集体允许的前提

下,能够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能够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三大方面和八大特征。三大方面是: 1.心智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2.形成了优良的心理品质。3.情绪稳定,适应良好,有幸福感和成就感。八大特征包括:

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善。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二)促进大学生独立发展(三)促进大学生取得成功(四)促进大学生个性完善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一)个人因素

1.生理因素。主要有四种:

(1)遗传因素;(2)躯体缺陷;(3)大脑的器质性病变和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4)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2.认知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自我评价偏差;(2)存在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信念: 大学生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有:

①绝对化 ②过分概括化 ③糟得很 3.人格因素(二)环境因素

1.学校因素。2.家庭因素。3.社会因素。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心理冲突。又称为心理失衡,属于轻微的心理异常。

心理沖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情绪、动机或价值观,个体既不能丢掉一个保留一个,又不能把两者在较高的层面上整合起 来,因而产生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2.心理障碍。又称心理失常,是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属于心理病理学范畴。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自身素质和生存环境影响,形成的一种不协调的心理状态。3.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比较严重或严重的心理异常,是多种心理障碍集中或综合的表现。心理疾病是指个体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使自己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 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的现象。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

(一)理想化和现实感的心理冲突

1.轻松感与压抑感的矛盾。2.独立感与依赖感的矛盾。3.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二)交往与闭锁的心理冲突

(三)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心理冲突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适应心理问题(二)情绪心理问题:1.忧郁。2.焦虑。3.嫉妒。

(三)自我认知问题1.自卑。2.自负。3.虚荣。

(四)人际关系问题1.人际关系不适。2.社交不良。3.心灵封闭。(五)恋爱心理问题1.爱情的困惑。2.失恋的困扰。(六)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性心理发展主要有如下特点: 1.对性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2.对异性明显向往。3.强烈的性欲望。

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问题:1.手淫。又称自慰行为。

2.过早的性行为。主要包括:(1)边际性性行为。(2)过程性性行为。(3)性交。(七)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90后”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2.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3.毕业生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一)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惊恐发作状态,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震颤和明显的运动性不安及各种躯体上的不舒适 感等。

1.急性焦虑。急性焦虑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仿佛窒息将至,疯狂将至,死亡将至。常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症状:(1)心脏症状(2)呼吸症状(3)神经系统症状。

2.慢性焦虑。又称广泛性焦虑,是焦虑症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患有慢性焦虑症的人长期感到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游移不定的紧张和不安;经常会提心吊胆,而又说不出具体 的原因;经常呈现出高度的警觉状态,如过分关心周围事物,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事心烦意乱,没有耐心,遭遇突发事件时惊慌失措,容易往坏处想等。(二)抑郁症

抑郁症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悲伤、压抑、沮丧、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常伴有焦虑、身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症状。

其表现可以概括为三个“失去”:(1)失去兴趣;(2)失去希望;(3)失去精力。

抑郁症的克服应以心理治疗为主,一般可采用几种方法:(1)学会将自己的忧伤、痛苦以恰当的方式宣泄出来,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2)多与其他同学交往,尝试从另一角度看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开阔视野。(3)有意识地参加一些活动,如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等,将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三)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以自我强迫为突出症状的心理疾病。自我强迫是指患者在主观上感到某种没有意义但又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反复出现在脑海中,明知其不合理,但又无法摆脱,从而导致精神的焦虑和痛苦。常见的强迫症主要:

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

强迫症的根治比较困难,它需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相互配合。(四)神经衰弱症

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存在的某些精神刺激,引起个体大脑神经活动持续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能力减弱的一种神经症。神经衰弱症患者的主要特征有:

1.感情控制能力降低,容易兴奋和激动、烦躁不安,情绪反应强烈;

2.精神活动的功能下降,注意力渙散,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降低; 3.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4.有易感素质和不良性格特征的人,更容易患神经衰弱症。

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生活和学习压力过大,过分紧张,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

对于神经衰弱的学生,应当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生活作息,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一般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五)恐怖症

恐怖症是指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与引起恐惧的情境通常极不相称,让人难以理解。

大学生中容易出现的恐怖症主要是以下几种: 社交恐怖症。旷野恐怖症。疾病恐怖症。

治疗恐怖症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以适当的药物治疗为辅。(六)相思病(七)性变态

性变态的共同特征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物体或情境,患者却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

大学生常见的性变态现象主要有如下几种:

同性恋。在正常社会生活条件下,人对同性表现出持续的性爱倾向。

露阴癖。这种人往往在陌生异性面前显露自己的生殖器,但对陌生人无进一步的性活动要求。

窥阴癖。这种人喜欢在暗中窥视异性的裸体或性活动,以达到自身性兴奋的目的。恋物癖。个体受强烈的性欲望和性兴奋驱使,反复出现收集异性使用的物品的行为,称为恋物癖。

第三节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用积极心态对待外界事物,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正确看待压力、合理宣泄情绪、对青春期和性成熟状态的良好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提高大学生的挫折耐受力 第十二章因材施教:大学生的个别差异

本章主要问题个別差异及其理论;智力及其差异;人格差异与教育 性别差异及其表现;性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差异心理概述个别差异的概念

个别差异是指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它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通过一定实践活动形成起来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点。简而言之,个别差异就是个体心理的差别性。

个别差异的理论

中国古代的个别差异观

气禀论:气禀论主要从人的禀气的角度来考察个别差异的形成,认为人的个别差异是由禀气的多寡、厚泊、刚柔、清浊、偏正等决定的。习染论:习染论主要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的角 度,来考察人的个别差异的形成。习染论者认为,人的个别差异是由习染来决定的。性习论:性习论主要从性与习(即先天和后天因素)相结合的角度来考察人的个别差异的形成,认为人 的个别差异是在先天因素(“性”)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因素(“习”)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学史上的个别差异观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幅合论和成熟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论和生态发展观: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生态发展观

学习和研究大学生差异心理的意义

有助于揭示和探索人类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有助于高等教育心理学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有助于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思想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智力及其理论

智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

(一)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

卡特尔(Cattell)认为,智力的因素有两个: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流体智力是一种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即人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的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够以迅速准确的反应判断彼此之间的关系。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是以习得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凡是运用既有知识与能力去吸收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属于晶体智力。(二)智力三元论

斯腾伯格(Sternberg,1985)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 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统合体的三个方面:

智力由些成分组成?智力与经验的关系如何?智力与情境的关系如何?

人的智力包括三个部分――成分、经验和情境,它们代表着有效操作的不同方面。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成分子理论、智力经验子理论和智力情境子理论。智力三元论是这三种理论的统一。

1.智力成分子理论:智力成分子理论是智力三元论的核心。成分性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是指思维和问题解决所依赖的心理过程,即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

2.智力的经验子理论:经验智力(experience intelligence)即个体运用既有经验处理新问题时,统合不同观念而形成顿悟或创造力的能力。3.智力情境子理论: 情境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是个体有目的地适应环境、选择环境和塑造环境的能力。(三)智力多元论

(四)智力理论的PASS模型戴斯(Das)等人90年代提出的PASS模型是其 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PASS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这三级认知功能系统中所包含的四种认知过程的缩写。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是功能平行的两个认知过程,它们构成 一个系统。三个功能系统是分层级的。注意系统是基础,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系统处于中间

层次,计划系统为最高层次。

PASS模型中的三个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注意――唤醒系统:这一系统处于人类心理加工的基础地位,主要功能是使大脑处于一种合适的工作状态。

2.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系统:同时性编码又称并行加工,即若干个加工单元同时开始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输入信息的各片断之间的联系中产生出一个单一的或整合的编码(表征)。继时性编码又称序列加

工,即先后依次对几个信息单元进行加工。

3.计划系统:计划系统是处于最高层次的认知功能系统。它司职整个认知活动中的计划性工作,即计划、监控、调节、评价等高级功能。(五)情绪智力

1.沙洛维(P.Saloverv)和梅耶(Mayan)的观点

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他们认为,情绪智力主要包括如下三种能力:

(1)准确地表达情绪的能力;(2)有效地调节情绪的能力;

(3)将情绪运用于驱动、计划追求成功等动机和意志行为过程的能力。1996年,他们又对情绪智力的内涵做了进一 步界定。认为情绪智力包含四种能力:

(1)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2)情绪对思维过程的促进能力;(3)理解与感悟情绪并由此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4)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2.戈尔曼(Goleman)的观点

1995年,戈尔曼将情绪智力概括为下述五种能力:

(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能力。(4)控制冲动的能力。(5)人际交往能力。

二、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一)大学生的智力差异 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智力的类型差异

人的智力存在着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言语和思维方面。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二)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1.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2.大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 第三节大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

一、大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

(一)正确认识气质在生活中的作用(二)气质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三)气质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管理(四)气质与因材施教

二、大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

心理学家将性格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性格形成期(3—6岁);(2)性格发展期(7一17岁):(3)性格定型期(18—25岁):(4)性格成熟期(25岁以后)。大学生正处在性格定型阶段。

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注意:(1)应增强他们的自制力。(2)应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力。(3)应培养他们深沉稳重的性格特征。(4)应提醒他们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注意:

(1)培养他们的决断能力。(2)应帮助他们克服羞怯心理。(3)应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4)应让他们学会赞美别人。第四节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一、性别及其差异

(一)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差异

1.脑重的差异。2.下丘脑的差异。3.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差异。(二)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

1.男性和女性的智力在总体水平上不存在差异。2.男性和女性的智力在分布上存在差异。3.男性和女性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有自己的智力优势。

(1)男性在视觉和空间方位知觉方面优于女性,但在听觉、痛觉、嗅觉、触觉、味觉、颜色的辨别方面,女性优于男性。

(2)知觉能力也有性别差异。一般说来,男性知觉的概括性与整体性占优势,但对事物细节分析较差;女性分析型占优势,但对事物的整体感较差。

(3)在认知风格上,男性多偏向于场独立型;女性多偏向于场依存型。

(4)男性容易保持无意注意,女性容易保持有意注意。在注意的稳定性上,女性注意力比男生更集中,而男性较女性注意容易转移。女生的注意多指向于人,对人的注意稳定性较好。男生的注意多指向物体,对物体的注意稳定性较好。

(5)女性的记忆能力略好于男性。女性对具体事实的记忆好于男性,但对抽象概念的记忆不如男性;女性的机械记忆能力强,但逻辑记忆不如男性。(6)女生偏向于形象思维。男生偏向于抽象逻辑思维。

4.智力分布与发展的性别差异从男女智力的发展变化趋势看,青春期以

前,女性智力略优于男性;从青春期开始,男性智力略优于女性。男女智力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互占优势,在总体上平衡,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三)特殊能力的性别差异

1.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2.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3.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四)人格特征的性别差异

1.自信心的性别差异2.情感的性别差异3.性格的性别差异 4.人际交往的性别差异

二、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一)改变错误的性别刻板观念

(二)“因性施教”,实施两性补充教育对女生,(1)教师应增强女生自信、自尊、自强、自爱的品质,加强女生对自身认识、调节和适应能力的培养。(2)教师也应注重女生逻辑思维

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对男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男性的不足:(1)采取措施加强男生言语的培养训练。(2)教师应培养男生合作、关注他人的品质。(3)教师要注意培养男生的有意注意能力。(三)利用性别差异,促进交往,营造“异性效应”。第5章传授知识:大学生的知识获得 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英文为“psychology”,是由希腊文中的psyche与logs两字演变而成。前者指“灵魂”(soul),后者意指“讲述”(discourse),指心理学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它包括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对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情感和情绪: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意志过程: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个性倾向性: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世界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与选择。它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一、知识概述 知识的定义

一般而言,知识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指人类知识,这类知识经常以书籍、计算机或其他载体储存,构成人类所具有的信息总和;二是个体知识,是个体的头脑内部所具有的信息总和。

无论是人类知识还是个体知识,其实质都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一、知识概述 知识的分类

根据知识的意义可分为:

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根据知识的意义,将知识分为:

主观知识:由某些天生的动作意向以及某些意向的获得和改变组成。主观知识是由生物体倾向构成的,所以最好称之为生物体知识。

客观知识:由理论、推测、猜想的逻辑内容构成。客观知识是由问题、问题情境、假说、理论、论点和证据组成的。客观知识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知识概述

根据知识的表征形式: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明白陈述。可归结为“6w”:what、why、who、where、when、how。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它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际操作。

陈述性知识主要保存客观世界中的意义、空间关系、时间次序以及协调一致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储存在人的长时记忆中。程序性知识主要保存控制人的行为的一些法则。

一、知识概述

两种知识之间的关系:

陈述性知识主要保存客观世界中的意义、空间关系、时间次序以及协调一致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储存在人的长时记忆中。程序性知识主要保存控制人的行为的一些法则。两种表征形式都旨在使知识能够在长时记忆中得到经济的表征,又能够在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中被灵活的使用。

两种知识获得的速度不同,人们可能只需要一次接触就可以在长时记忆中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编码或储存,但去需要多次的训练或多次的接触类似问题,才能获得相应的程序性知识。两种知识的提取过程也不同。陈述性知识提取更多是有意识的系列搜寻过程,需要意识监控,提取速度较慢;程序性知识的提取更多是自动化的过程,提取速度较快。

二、知识的表征

表征是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储存的方式。不同类型的知识,表征方式也不同。陈述性知识以语言描述为主,表征方式主要包含表象、命题、线性排序和图示。程序性知识则是由一套产生式系统来表征。

二、知识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或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一个命题相当于我们头脑中一个最小的完整观念。

二、知识的表征

表象是指外界客观事物的抽象类似物在人脑中的再现形式,它建立在对事物知觉的基础上,并大体保留了事物的知觉特征,成为一种保存和操纵外部信息的非言语形式的代码。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多通道性、可操作性

二、知识的表征

线性排序是将具有线性特征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安德森称这种表征结构是对一系列元素所作的线性次序编码。

人们在接收或提取某些信息时,往往先对这些信息按某一特征的先后次序进行编码,并由此引出储存或提取这些信息的相互关系。

二、知识的表征

图式是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表征和贮存方式,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整合单位,是命题、表象和线型排序三种基本表征形式的综合。图式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它有四个特征:图式描述的是具有一定概括程度的知识,但不是定义。图式有简单和复杂、抽象和具体、高级和低级之分。图式不是事物的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一定规律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图式是在早知识与新信息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形成的,是经验的积极组织。

二、知识的表征

程序性知识在人的头脑中以“产生式”的形式表征的。产生式是一种“条件——行动”的动态表征形式。一个产生式含有两个组成部分:IF(如果)和THEN(那么)。IF部分规定了要执行一系列特定行动所必须满足或必须存在的条件,它所包含的语句数目代表了必须满足的条件数目;THEN部分列出出符合这些条件情况下所要执行或激活的行动,它所包含的语句数目代表了将要发生的行动数目。

二、知识的表征

一般领域与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

一般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可以适用于不同领域,而且与任何特殊领域无紧密的联系。这种程序性知识属于“弱方法”。

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是由一些能够有效地用于特殊领域的产生式组成。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被称为“强方法”。

二、知识的表征

自动的和有控制的程序性知识

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运作速度非常快,人们几乎可以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启用这种知识;同时,这类知识有很强的准确性,几乎总是能产生正确的预期行为。

有控制的程序性知识则需要意识参与。有控制的程序性知识需要利用认知资源,占用工作记忆的某些甚至是全部的能量。

三、知识的获得

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感知知识

在感知知识时,人们需要通过调动多种感觉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性材料来获得生动的表象,并最终掌握知识和技能。陈述性知识是通过信息加工获得的。设立明确的目的,让知识的感知识面过程更清晰。

合理地安排对象与背景的关系,让对象从背景中突现出来。(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使感知识面更迅速、更完善。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提高感知的成效。知觉的组合律

三、知识的获得

理解知识

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是指揭露事物本质的过程,是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

狭义的理解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去。

三、知识的获得 理解的种类和水平

初级水平的理解:这是理解的初级阶段,又叫知觉水平的理解。这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是什么”的揭示。中级水平的理解:在这一阶段开始探讨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即揭露客观事物的“为什么”问题。高级水平的理解:在这一阶段,学生揭示客观事物“为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类化、具体化、系统化,把有关事物归入已经获得的概念系统中去的过程。

三、知识的获得

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材料的感性程度以及与经验的相关程度、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态度

三、知识的获得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程序性知识形成的阶段

陈述阶段:人们需要使用一般产生式或弱方法先获得某一技能的有关步骤或程序的陈述性知识。这是一个认知阶段,在此阶段,人们会根据他们获得的陈述性知识执行相应的行动,从而形成最初的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联合阶段:人们思考各个步骤的规则,并不断练习。通过练习和接受的反馈,人们逐步将各个步骤联合起来,流畅地完成有关活动,即联合阶段。

三、知识的获得

自动化阶段:整个程序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协调,人们可以无需意识控制或努力,就能自动完成有关的活动步骤。

整个程序性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会变成一种辨别过程,即某一领域的专家在精确技能中会就得越来越善于识别各种条件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使行动越发适当和精确。但一旦建立这种程序化,人们的反应有可能变得刻板。

三、知识的获得

影响程序性知识形成的因素

完整的陈述性知识、技能或前提技能的自动化、合并小程序,形成大程序、足够的练习

四、知识的保持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及其分类

根据记忆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以过去感知过事物形象为内容。语词逻辑记忆:以语词、概念、命题、思想为内容。动作记忆:以学过的动作为内容。情绪记忆:以个体经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

按记忆的目的性分类

无意记忆:没有预定目的,不经过专门学习,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有意记忆:有明确目的,在意志努力的积极干预下进行的记忆。

记忆的时间分类

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持续时间为0.25-2秒。短时记忆:信息保持在5秒至2分钟之内的记忆,记忆容量为7±2组块。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

记忆的知识性质分类

情景记忆:指有关个人生活经验的记忆,又称自传式记忆,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语义记忆:指个人们对于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地点无关。

四、知识的保持 多重记忆系统系统 编码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听觉编码:短时记忆主要采用言语听觉的编码。视觉编码:短时记忆还存在视觉编码。语义编码:指通过词语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意义、系统分类把言语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形式加以组织和概括,找出材料的基本论点、论据、逻辑结构,按语义特征来编码 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有: 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

组块: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的代码的过程。加工深度:克瑞克和洛克哈特提出了加工水平说。这一理论认为,记忆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保持是加工深度的函数。信息进入信息加工系统后,就会受到一系列分析;从肤浅的感觉分析开始,进行到更深层次的、更抽象的、更为复杂的语义分析。而精心加工的深层次分析,将会产生持续时间更长、更为强大的记忆痕迹。

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视觉意象的编码:将所记忆材料形成有意义的视觉意象。

语义类别的编码:在记忆一系列语义材料时,人们倾向于把它们按语义关系归类,将记忆材料组成一定的系统。

以语言特点为中介的编码:利用语言的字形、发音和语义等对信息进行编码。数字和缩略语的编码: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长时记忆编码形式。遗忘的规律

遗忘是指识记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如果识记过的内容,不经过复习,保持量随着时间推移日趋下降,这就是遗忘。

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1885年最早进行关于遗忘的心理学研究,并得出了一条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即遗忘是不均衡的,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进展很快,以后就逐渐就慢。到了一定时间以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影响遗忘的因素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意义材料保持好,一次识记忆的材料不要太多。

学习程度:过度学习的材料保持效果好。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开始和最后学习材料回忆较好,对中间的学习材料回忆效果较差。记忆线索:记忆具有线索依赖效应,即人对事件的记忆依赖于学习时的情境和回忆时的情境的一致性。记忆线索效应有:环境依赖效应、情绪状态依赖效应、意识状态依赖效应、心理恢复依赖效应、语言依赖效应

过去研究者认为,遗忘是信息在头脑中彻底消失了。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那些被遗忘的信息仍然有可能被重新提取出来,即这些信息知识被其他信息抑制了,或者由于长时间未被激活而导致提取困难,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正确的引导,有可能被重新激活。

遗忘的本质

衰退说干扰说提取失败说动机说同化说 如何保持知识 组织有效的复习(及时复习;多样化的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阅读和尝试记忆交替进行;根据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合理分配记忆材料,避免相互干扰)利用外部记忆的手段:记笔记、记忆卡等。

五、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即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的影响。

普遍迁移和特殊迁移

普遍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星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组合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来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低路迁移:若通过充分变式练习之后,技能运用能够达到自动化的境界,产生了自动迁移,在此过程中反省认知并未参与,则是低路迁移;

高路迁移:而在新的情境中,若先前学习的抽象知识被有意识地运用则属于高路迁移。

两类知识的迁移

辛格利和安德森认为,不同的知识类型之间存在迁移,它们有四种类型:一种程序性知识向另一种程序性知识迁移。程序性知识可向陈述性知识迁移。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一种陈述性知识向另一种陈述性知识迁移。促进知识迁移的条件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两种学习之间会否产生迁移,关键在于能否发现它们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认识事物的同一性或相似性的机会,并让学生逐渐开成主动寻找事物共同之处的习惯。以材料的理解程度

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知识的迁移。通过对知识之间上下位关系的认知,人们在认知结构的适当地方找到知识的位置并加以理解,从而使知识得到广泛的迁移。

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态度的不习。这些概念、原理、技能和态度的抽象概括程度高,适用范围广泛,迁移效果明显,一经掌握,便可用于解决大量类似或同类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对并报知识的学习。

定势的作用

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先前活动对后续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于知识迁移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其他客观因素

教师指导、学习情境的相似性等都对于迁移产生影响。教师指导有利于促进迁移发生。授课时,教师应有意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间的共同点,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并设立恰当的学习情境促进学习中出现的迁移。

知识应用的概念

知识应用是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程的过程,是知识获得的最后一个环节。知识的应用可分为课堂应用和实际应用两种。

知识应用与迁移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应用可以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以及清晰性与稳定性。这一方面可以使们已有的陈述性知识得以优化,使人们的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得到很好储存,在人们要解决有关问题时,保证能够及时地提取,来回答有关的问题;另一方面,它还有助于所掌握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化知识的转化,人们通过练习,可以使有关知识进一步得到熟练,从而形成有关技能,这就实现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

第6章激发创新:大学生思维与创造性培养

一、思维的概述 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应。它具有如下特征: 概括性: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一般的与本质的要素,结合成为概念、法则与思想。

间接性:间接性是指人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一定的媒介来认识事物,它使人能够超越感官的局限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使人的认识能力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问题性:思维总是与解决问题相联系,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人们面对问题,消除疑问的倾向推动思维活动不断向前。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主动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活动,它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它不仅能使个体深刻地认识世界,还能创造思想产品,能动地改造世界。思维的分类

根据思维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直观动作思维:借助实际动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借助头脑中事物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主。

抽象逻辑思维:借助抽象概念、命题进行判断、推理,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

根据思维的过程

直觉思维:对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方式。分析思维:即抽象逻辑思维,它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对概念进行逐步分析,层层推演,最后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直觉思维的特点

整体性跳跃性直接性快速性突然性尝试性创造性无意识性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集中思维:人们根据知识、经验,运用逻辑方式或熟悉的规则去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力图使问题获得塞满解决的思维方式。它具有三个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吉尔福特有关发散思维的特点

流畅性:指智力活动灵活顺畅,反应迅速,创意丰富,能在短时间内发出数量较多的观念。变通性:指思考方式变化多端,思维产品的种类不拘一格,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随机应变,思维不受定势束缚,能产生多种多样的新观点。

独特性: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新颖的、独特的见解,即以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角度去反映事物。

根据思维活动的结果

常规思维:人们运用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去解决问题。

创造思维:人们重新组织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出新的成果。创造思维的特征

敏锐性首创性新颖性独特性具有社会价值 思维过程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各个属性按一定关系和联系结合成一个整体。比较: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相互关系。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抽象:指在头脑中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概括:是指在头脑中把抽取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具体化是指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原理运用到实际中去。

系统化是指把已有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系统。

二、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及其特征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征: 目标指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操作序列:有一系列操作程序。认知操作:必须有思维参与。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试误说

桑代克提出,问题解决要经过一系列尝试和错误,这对后来的问题解决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他认为尝试和错误是盲目的,忽视了认知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顿悟说

苛勒提出,问题解决不是尝试和错误的渐进过程,而是对整个问题情境的突然领悟和豁然开朗,即突然领悟到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顿悟说注意到对问题情境的认知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但它把这种认知看成是先验的,片面强调顿悟,取消了对问题的研究过程。顿悟有以下特点:

主观上,它是一种“终于发现”,“看到光明”的愉快体验。客观上,它一旦出现,就导致问题解决。

顿悟不仅依赖于对课题结构的感知,还需要以个人的已有经验为支柱。顿悟一般是在一段时间思索之后,才突然而至。

假设利用是顿悟式解决问题的特征。但这仅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邓克尔的三水平模式

邓克尔提出,问题解决由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心理组织构成,每一心理组织都把问题分析综合为更狭小、更明确的陈述,一般要经历以下三种水平:

一般范围:人在解决问题时,初期的心理组织在一般范围水平上,把问题作为一般的陈述并指出可能的解决方向。它注意分析问题的一般性质,或指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功能解决:一般范围之后,就是功能解决,它改选并缩小一般范围。功能解决有较具体的方式,有时也可以使问题得以解决。

特殊解决:即功能解决的进一步特殊化、具体化。如果某一特殊解决被否定,可退回到功能解决水平,并探索新的特殊解决方法。如果再失败,就可能退回到一般范围水平,寻找其他的功能的解决方法。

纽威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论

纽威尔和西蒙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人类问题解决。他们认为,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进行探索,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以达到目标的过程。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在对所要解决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

问题的初始状态是指问题解决者所处的最初情境,中间状态是指一系列的认知操作,目标状态是指问题解决者达到目标时的情境。

问题解决的四阶段模式

我国学者认为,问题解决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在问题空间中,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一加以尝试,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启发式: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中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常见的启发式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消除差异,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有时是迂回的方式,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差异以解决问题。

逆向搜索:指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探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常见的启发式策略

类比:利用事物的相似性,发现问题的解决途径。

简化:从复杂的问题中抽出关键的问题,突出重点,使问题得到简化。简化策略可以直接抓住关键信息,抛开某些细节,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延缓:当解决问题的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时,此时最好的策略就是延缓解决。这一策略就是俗语中所说的“拖”。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情境因素

刺激模式:问题呈现的形态称为刺激模式,它包含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出一定的空间特点和时间顺序。

问题的信息量:问题情境中所含的信息量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解决。

问题的具体性:问题本身是否具体,对问题解决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当个体对问题所在领域较为陌生时,影响更为显著。

心理因素

认知因素主要包括下列方面:

问题表征:问题的表征是指问题在头脑中存在和表现的形式。如果问题表征恰当,对问题有清晰准确的理解,哪么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知识:一个人知识多少对问题解决有重要影响。

生活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问题容易解决,远离生活经验的问题难以解决,原因在于前者易于表征,后者难以表征。

定势:定势指重复心理操作所引上进心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有时促进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物的通用功能,看不到它的其他可能的功能。情绪与动机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表现为: 情绪:情绪会促进或阻碍问题的解决。

动机:人从事活动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

人格因素

智力水平:智力水平对于问题解决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智力水平高的学生,解决问题容易取得成功,智力水平低的学生,解决问题时容易失败。

人格特点:积极的人格特点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的人格特点对问题的解决有阻碍作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鼓励大学生仔细界定问题、教给大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鼓励大学生多角度地提出假设、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提出问题解决的机会并给予反馈

三、创造性培养 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产品的心理过程。它有以下特点:

新颖性:即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产生和发现的思维成果,是破旧立新,前所未有的。独特性:对个体而言,思维结果别出心裁,独辟蹊径、不同风度响。

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即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或个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认知因素

知识:创造需要知识,但知识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研究表明,并非知识积累越多,创造性就越大。某一领域的知识与创造性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

思维:创造活动需要多种思维成分的参与。创造性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创造性也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有机结合;创造性还需要形象思维与理论思维的有机结合。

动机因素

一般来说,人们进行创造性工作时,动机是任务中心,不是目标中心,是内在动机,而不是外在动机。他们最关心做什么,而不是从中得到什么。外部奖励只会削弱工作的创造性。

人格因素

智力:创造性和智力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好奇:好奇是创造的萌芽,在创造活动中有触发催化的作用。

冒险:冒险是创新的孪生兄弟,因为创造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很台盟的活动,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

自信:自信是创造的保证。

个体因素

年龄与创造性联系密切。魏门(1918)研究表明,发明者的平均年龄是35.3岁;莱曼(1945)的研究表明,哲学家完成主要作品的平均年龄是35岁,音乐家多产的年龄是35-39岁,油画家最优秀作品产生于32-36岁之间。总之,不同学科领域,创造力的最佳年龄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35岁左右是大多数创造者创造的峰值年龄。

社会因素

早期教育: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个体创造性发展更为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促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各现实性转化;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创造性对学生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教育: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个体发展。创造性培养

强化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即创造的愿望或意图,它是推动创造者进行创造活动的动力。创造意识越明确,越强烈,就越能激发个体产生新的假设和构想。勤于思考

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 培养良好的否定意识

巧用酝酿效应

创造活动是一个酝酿的过程,即当遇到困难虽苦思冥想而仍无解决时,可将问题暂时搁置,改做其他活动,过几个小时、几天或更长时间,再来解决它,常能做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延缓评论

罗杰斯认为,促进创造性有两个基本条件,那就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心理上自由、无拘无束,思维才可能有高度的发散性、灵活性和独立性。心理上自由是心理安全的结果,只有心理上的安全,才能达到心理自由。

一些研究表明,要想产生新奇的观念、独特的产品,至少要在开始阶段时抛开评价检查和批判的判断,允许并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否则就会阻碍创造性发挥。

为了提高创造水平,就必须给人提供一个宽松的从事创造活动的环境,而延缓评论则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广开思路

摆脱偏见,广开思路将有助于个体创造性发挥:纯化目的、鼓励发散思维、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变名词为动词、自我暗示

掌握创造技法

研究表明,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创造性知识和创造性技法,有利于提高创造性: 检查单法、类比推理法、移植法、智力激励法、属性列举法

第9章完善人格: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一、人格概述

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人格是品质和行为相对一贯的表现、人格是个体独特的心理结构、人格是一个内在的动力组织、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基本特征

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给人格的独特性作出了最好的诠释。人格的独特性说明了人格的千差万别,千姿百态。

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形象说明了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那些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表现为跨时间的持续性,另一方面表现为跨情境的一致性。

整体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认知、情感、意志、需要、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等。人格绝非只有一两个特征,而是由多个特征综合而成的整体结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由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功能性:人格对个人行为具有调节功能。

气质

气质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气质一般可分为: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及其行为特征

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的总和。性格是许多个性特征组成的统一体。性格主要表现为:

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个体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一定原则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采取适当手段克服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个体的情绪对活动的影响以及个体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品质和特征。

性格的类型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人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根据竞争性不同划分性格类型为:优越型与自卑型。弗瑞德曼和罗森曼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压力的关系时提出民:A型人格与B型人格。

气质与性格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形式、气质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速度

性格对气质有重要性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掩盖和改造气质 区别:

气质更多的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性格更多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气质可塑性极小,性格的可塑性相对较大。、气质与性格的发生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二、健全人格的特点及模式

健全人格的含义

健全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的完美统一、平衡和协调,是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充分发展时所能达到的境界。

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意识地控制生活、掌握命运;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认可和接纳自己。他们不是生活在过去,而是坚定地立足于现在,并放眼于未来。

健全人格是一种既有鲜明个性,又有很强社会适应性的理想社会化人格,有时也称为理想人格或完美人格。

健全人格的特点

就大学生而言,健全人格主要体现在:

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有心理与行为和谐一致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探求新知和创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健全人格模式

此时此地型:皮尔斯成熟者型:奥尔波特自我实现型:马斯洛 机能充分发挥型:罗杰斯创发者型:弗洛姆

三、大学生常见的要格障碍及自我调适 人格障碍的特征

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障碍和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主要特征有:

一般始于儿童青少年期、都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常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归于命运或别人的错处、认为自己对别人无任何责任、总是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猜疑、仇视和固有看法带到哪里、行为后果有害、否认自己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与正常人格的主要区别:

社会的接受性、生活的适应性、主观的感受性 大学生常见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 人格障碍的自我调适

反向观念法

反向观念法是改造认识歪曲的一种有效方法,指自己主动与自己原有的不良自我观念唱反调。采用反向观念法的要点是:先对自己的错误观念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反的改进意见,在生活中努力按新观念办事。

行为禁止法

对人格障碍者的许多不良行为,可以采取行为禁止法。采用这种方法后,你会发现,每次你认为怒不可遏的事,只要忍受几分钟,用理性的观念加以分析,怒气便会随之消减。

情绪调整法

人格障碍者多伴有情绪障碍,可以采取情绪调整法进行控制。

习惯纠正法

人格障碍者的许多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破除这些不良习惯有利于人格障碍的矫正。

要查清楚自己行为中有哪些事是习惯于依赖别人去做的,有哪些事是自作决定的,可以每天记录,持续一个星期。

将自主意识很强的事归纳起来,如果做了,则当作一种值得庆贺的事情,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则应要求自己去做;对自我意识差,没有按自己意愿做的事,自己提出改进的想法,并在以后行动中逐步实施。

找一个你依赖的人做监督者,并与监督者订立双边协议,当你有良好表现时,予以奖励,当你违约时,予以惩罚。

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因素、学校教育因素自然物理因素 认识自我,优化人格整合、学会自我教育(学会反省、培养自我调控能力、保持良好心境)增强挫折耐受力、养成良好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真诚热情、彼此信任、肯定对方)加强文化修养

第10章善于激励:大学生的激励与管理

一、激励概述

激励及其模式

激励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激励可从三个角度加以理解:

从诱因和外部强化的观点看,激励是将外部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强化人的行为。从内部状态来看,激励是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起来,处在一种激活的状态,对行为有强大的的推动力量。

从心理和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发挥内在潜力,从而为实现新的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

激励的要素

激励的对象是人。

被激励的人存在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愿望和动机,而产生这种动机的原因是需要。被激励的动机的强弱,即行为积极性的高低是一种内在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被激励的目标状态是内隐的,其积极性只能从行为及其结果来判断。激励的作用

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造就良性竞争环境、激励是教育和管理中最重要的职能

二、需要与动机 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及其特点

需要是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对象性:需要必须要有一定对象才能满足。

动力性:需要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多样性:人有多种需要,人的需要的范围远比动物广阔。

发展性:人的需要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发展;需要随着个体身心发展而发展。

需要的产生

需要产生的生理状态、需要产生的自然情景和社会情景、个人的认知因素、成长性需要的产生

需要的种类

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激励的机制——人的动机

动机的涵义和功能

动机是发动、指引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激活功能:动机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为活动状态。

指向功能:动机使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它使行为指向一定目标,放弃其他目标。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引起活动后,人能否将活动进行到底,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评价功能:行为性质的确定,不仅要考虑效果,还应考虑动机。只考虑效果,不考虑动机,在评价行为时往往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甚至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

动机是制约个体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

活动成效=能力×动机

动机与行为

动机与行为关系的复杂性:同一行为可能有不同动机;相似或相同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同行为;在同一个体身上,行为动机可能多种多样。

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复杂性: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所以复杂,是因为行为效果不仅由动机决定,决定人的行为效果的还有许多主客观因素。动机与行为效率: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

动机产生的内外条件

主观原因:

兴趣:是人们注意与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倾向。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价值观:价值观是主体关于客体的有用性的看法或思想体系,对动机有更广泛、更长久的作用。

抱负水准:抱负水准是一种想要奖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需求。客观原因:

即外在条件,是能满足需要的外在刺激,通常称为诱因。

需要与诱因相互作用形成动机。需要推动人的行为,诱因拉动人的行为,这一拉一推,决定了人的动机强度。

动机的种类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原发性的动机,也被称为内驱力;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心理、社会需要有关的、后天习得的动机,它推动行为达成满足社会需要的目标。

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在动机是由外界要求与外力作用而诱发出来的行为动机;内在动机是指行为由个体的内在需要而引起的,如对做某事感兴趣,从事某种活动感到快乐。

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直接动机指的是某种行为活动本身对人具有吸引力,人对活动本身感兴趣,从事这种活动就能使人获得需要的满足;间接动机指活动的后果能够满足人的超大规模

动机斗争

双趋冲突:两个并存的目标对人有相同的吸引力,以至于无法抉择而产生心理冲突。双避冲突:两个事物同时对人产生影响甚至威胁,而无法兼避所形成的心理冲突。趋避冲突:对同一事物同时具有趋近与回避的动机,以致进退两难的心理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人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时,每种目标都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所产生的心理冲突。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观

成就动机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完美状态的原因。它有三点含义:

指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到目标的内在动力。指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指个人在不顺利情境中,冲突障碍克服困难奋力达目标的心理倾向。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观

成就动机水平依赖于人对行动目的的评价和达到目的可能性的估计。

Ts=Ms×Ps×Is

Ms表示追求成功的动机;Ps表示成功的可能性;Is表示成功的激励值。Ps值在0至1之间。

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观

认知的内驱力:这是学生以获得知识和解决学业问题为目的的动机,它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学生因为自己的胜任能力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动机,它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着眼于获得一定的学业成就以赢得相应的地位。

附属的内驱力:这是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及认可而产生的学习动力。

三、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公司政策、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薪、地位、福利等,这些因素如果使职工不可接受,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如果处理得好,就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使其安心工作,而不能激发其积极性和促进生产效率。

激励因素:如果使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增加了工作的责任,工作的发展前途及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这些方面的改革能够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会经常地提高生产效率。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权力需要:欲指挥和控制他人,希望掌握权力的心理需求。社会交往需要:人们寻求情谊和相互沟通的心理需求。

成就需要:指渴求和重视成就,积极设定挑战性目标的心理需求。

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提出来的。自我效能是人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事某一特殊的事务或工作的判断,是人们对自己某方面能力的自我评估。自我效能具有以下功能:

决定对活动的选择、决定人对活动的努力和坚持性、影响人对困难伯态度、影响人同环境互动时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 影响人的自我效能的因素有:

个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和生理状态

自我效能感理论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个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和生理状态 过程型激励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人的行为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决策过程。人们在做出某一行为之前总是对行可能产生的结果、行为结果对个人会带来何种报酬、这种报酬对个人吸引力等进行估计,人们对行为的结果将会带来的满足寄予期望,这种期望激发人们采取行动的动机。

激励力(M)=效价(V)×期望(E)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有效激发人的动机,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努力与成绩的关系、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目标设置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洛克提出来的。目标是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人们预先规定的、合乎自己需要的诱因,是激励人们的有形的,可以测量的成功标准。达到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是完成工伯的最直接动机,也是提高激励水平的重要过程。成长、成就和责任感的需要都是通过目标的达成来满足的。

目标设置理论探讨了目标设置的明确性、挑战性和绩效反馈对工作绩效的作用。

明确的的具体的目标能提高工作绩效。目标越具有挑战性,绩效水平越高。绩效反馈能带来更高的绩效。参与设置自己的目标可以提高目标接受性

强化理论

斯金纳提出来的。若一种行为经常得到奖励,那么,它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就大。状态型激励理论

公平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亚当斯提出来的。公平理论可概括为:人们总是要将自己所作的与所得的报酬,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的贡献与报酬进行比较,如果这两者之间比值相等,双方就有公平感。

归因理论

归因就是寻找行为的原因。可从三个维度来分析: 内外因素、稳定性、可控性 成败归因对于心理的影响:

归因将导致人们对今后的成就行为的结果期待发生变化、归罪产生情绪反应、归因将影响今后成就行为时的努力程度

挫折理论

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产生挫折的原因有两方面:

客观因素: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主观因素: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

挫折反应的个体差异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个体的抱负水平、个体挫折的耐受力、个体对挫折的经验

挫折的行为表现为:

攻击行为、倒退行为、妥协行为、积极行为 应付挫折的方法有:

正确对待挫折、改变情境、适当的精神发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四、激励大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按需要激励

按需激励,是指通过动态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措施满足其需要以提高大学生积极性的过程。

满足发展需要激励、满足情感需要激励、满足成就与尊重需要激励 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来激励学生的动机,指导行为,使大学生的成就需要与成就目标紧密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教会立志,形成明确目标 提供目标行为的指导,提高行为有效性 强化激励

强化激励是指对大学生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使之巩固和发扬光大,或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之减弱和消退的过程。

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奖励为主,以罚为辅、及时强化、奖人所需 成功激励

让学生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获取成功,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关键因素。成功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会增强学生进取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抱负,进一步激发更高尚的动机。公平激励

清楚学生存在的不公平时的反应、了解掌握产生不公平感的原因、消除不公平的激励措施 归因激励

应了解大学生的归因特点、应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做有利的归因

第11章精于教学: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心理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概念有两个概念:可以指大教学(instruction),也可以指小教学(teaching)。小教学的概念主要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大教学概念除了课堂上师生的相互作用过程外,还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后评价和补救性教学工作等。

教学过程陈述目标分析任务确定学生的原有水平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师生的相互作用过程 教学评价

教学的共同原理

学习者通过学习的各个阶段而不断进步、材料应该是有组织的,并且小步子呈现、学习者需要练习、反馈和复习、社会榜样促进学习和动机的产生、动机和情境因素影响学习

二、教学理论 学习时间理论

卡罗尔认为,学习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习者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有关。

学习所需的时间

学习的能力倾向、理解教学的能力、教学质量

学习所用的时间

允许学习的时间、学习者愿意花在学习上的时间 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提出来的:界定掌握计划掌握教授掌握评定掌握 凯勒计划又称个人化的教学系统。

学生自己确定学习速度、课堂单元化、学习个体化或小组化、教学的发展模式

凯斯将认知发展理解为信息加工有效策略的获得。他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扩大了工作记忆容量。当策略变得越来越自动化时,它们只需要很小的工作记忆空间,这就为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获得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首先,教师要识别出学习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步骤。其次,应做好教学设计,应依据从新手到专家的方法将专家操作与新手操作比较,找出差距,设计消除差距的教学措施。

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练习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方法上的不足,并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一次不要呈现过多的材料,应将复杂的任务分成更小的步骤,以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

能力倾向——教学处理相互作用理论

能力倾向是学生的一些特征,如能力、态度、个性因素以及人口学变量。教学处理是指教学形式或教学有关的一系列条件。

学生的成绩差异是教学条件与学生特征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

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指导下或者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支架理论

教学支架是指对那些超出学生能力的任务元素加以控制,从而使学生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上,并快速掌握它们。它有四个基本功能:为学生提供支持、具有工具功能、扩展学习者所能达到的范围、使学生能完成本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三、有效的高效教学及其特征

有效的教学概念

有效的教学应是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相对于具体教学场合、条件来说是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方面,获得了成功。因此,有效教学应该是节约教师和学生的投入量和增加学生的学习收获量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理念

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和量化、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的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有效教学的意义

有效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的非智力因素、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有效教学有利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有效教学的特征

教学时间分配得当

关于利用教学专用时间

善于利用学生专心学习时间(教师应做到:知识丰富、条理清晰、热情)

教学富于技巧

教学活动组织化

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解说清楚明确、理解内容彻底、有效地运用回馈)

四、有效的高效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直接教学

有效直接教学的成分

直接教师指教师直接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尽可能有效地分配课堂时间,以实现一系列明确界定的目标。其成分包括:

阐明学习目标,使学生适应课堂教学、复习先前知识、呈现新内容、进行学习测查、提供独立的练习、评估操作并提供反馈、进行分散练习并复习

怎样进行直接教学

阐明学习目标、使学生适应课堂教学、复习先前的知识、呈现新的内容(课程结构要合理、课程重点要突出、课程讲授要清晰、教师要善于解释、善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内容覆盖面和速度要适中)、进行学习测查、提供课后独立练习、评估操作并提供反馈、教学中应适当运用讨论

对大学生来说,讨论和理解这些问题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和复述某些知识或技能。讨论有两种形式:全班共同讨论小组讨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而非自下而上的教学。建构主义教学的具体模式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分组学习方法

基于课题的学习或主动学习

发现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为学生提供可使用的知识来建构理解的一种策略。

个别化教学是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特定的学习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学是为了适应个别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学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等而设计的教学方法,但它并不是单纯意味着个体独自学习。改变用来学习的时间 改变学习活动 改变教学材料 其他的教学模式

QUIT模式

这个模式从质量、适宜性、激励和时间等四个因素来诠释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教学适宜水平、激励、时间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通过在主动探索学习中,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知识、能力、科学精神

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立题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让学生进行推理,总结出一般规律,并将规律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它的特点:它难以在课堂中进行=它是一对一的辅导系统,适合于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 它对辅导者有较高要求=它对学习者有较高要求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物的现场,进入角色,再现案例情景,通过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它的优点是:

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什么是有效的学习环境

若要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应用某些策略来创造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课堂学习活动。

如何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

设计有利于学习的课堂物理环境=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确定课堂的规则(避免迟到与早退、防止干扰、减少维持课堂纪律的时间、教授有趣的参与式的与学生兴趣点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恬静与活跃相统一、热烈与凝重相统一、宽松与严谨相统一)教学监控

教学监控策略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达到预期目标,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而采取的教学谋略或措施。

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教学、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调节和校正

教学监控能力的类型

自我指导型和任务指向型=在线调控型和线下调控型=一般型和特殊型

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

教学的计划性与准备性=课堂教学的组织性=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 沟通性=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对教学结果的反省性=职业发展性

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

由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敏感性逐渐增强=迁移性逐渐提高 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

角色改变=教学反馈=现场反馈=教学反思

什么是教学反思

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观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进而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作用

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教学反思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范围 教学反思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重视课中反思,积极调控教学=写好反思记录,加强经验积累=潜心研究学生,尝试调整反思 认真参加听课,注意杨长避短

什么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学校中用于测量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所有方法。教学评价有三个目的: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为学生的选拔和认证提供信息=激励教师和学生不断努力

什么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评价对教师和学生是重要的=评价是公正的:标准一致、清晰=评价的解释是合理的 评价要具有挑战性

高校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导致评价功能窄化=以考代评,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评价内容的片面性=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实行主体性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主体性评价有三方面的含义:

教师评价必须把学生受教育以后获得的主体性发展水平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教学评价不仅要成为衡量和评价学生主体性发展水平的工具,而且应该成为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有效工具。

在对学生的他评中,不仅要把学生看成一个被评价对象,一个客体,还要把他们看成一个有个性特点的主体。

主体性教学评价的特点

评价对象的多元性=评价标准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功能的多元性第13章凝练集体:大学生的群体心理

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人际关系状态:零接触关注直接接触(情感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

人际关系发展阶段

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社会交换论 六位分隔论

PAC分析论: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儿童心态。

人际需要三维论: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交互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境控制原则=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交往愿望迫切=交往系统开放=交往观念自主=感情色彩浓厚,富于理想化

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基本表现

寝室群体成为人际冲突的主要对象=非利益冲突成为主要表现形式=价值观差异成为人际冲突的主要原因=和解与协调成为人际冲突的主要应对方式 如何发展与协调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完善人格=掌握交往技巧

二、大学生的群体心理

群体的概念

指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的集体。

群体分类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大群体和小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大学生的群体心理

大学生群体指大学生隶属的学校、系别、班级、宿舍和各种社团组织。

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

群体规范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为群体成员公认,每个成员必须遵守。可以将群体规范作用概括为以下几点:维系群体=认知标准化=行为定向=惰性作用

群体压力

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使群体内的每一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就是群体压力。

从众行为

个人受群体压力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指由于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惰性:群体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的现象。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讨论使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思维:指具有高凝聚力的群体在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制的现象。

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

模仿: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仿效并产生与他人相同的行为。

感染:是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相同情绪和行为的方式。

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自我约束减轻,责任感意识下降,产生了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原因有:匿名因素=责任扩散=自我意识= 大学生社团的作用

有利于繁荣校园文化=有利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民主意识培养

大学社团的特点

民间性、自发性和松散性=数量增多,学科覆盖面广,学生参与广泛=社团之间发展不平衡,良莠不齐状况比较明显

大学生社团的指导

更新领导理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社团的评价体系和奖励办法=分类指导,引导社团活动向精品化方向发展=用教师文化引领和推动社团,丰富社团文化的内涵,促进社团品质提升=选好社团干部,培养社团骨干=推社团的社会化进程

三、大学生的班集体心理

概念

班集体是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大学生正式群体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有健全的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 有共同的的活动目标 有行为规范和纪律制度

有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公正有效的调节机制

班集体类型

简单聚合型、一般型、成熟型、班集体心理 集体目标

集体是群体的最高层次,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结合到一起的人们的联合体。集体目标是群体成员共同努力达到的目的。

集体规范

集体规范是指用以约束集体成员的行为和价值的统一标准,是集体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使集体成员认识趋同,最终将认识模式化、固定化。集体规范规定了行为可接受和不能容忍的范围,使成员懂得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集体规范有正式规定的,也有非正式的规范。

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和看法,即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是成员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价值观、信仰、兴趣、需要和期望的反映。

集体凝聚力

集体凝聚力是指在班级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经过师生一致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班级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凝聚力主要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上:认同感、归属感与力量感。高凝聚力班集体的特征是:

同学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同学之间彼此关心、交流频繁=同学对集体满意度高、心情舒畅 士气高涨振奋,情感共鸣=同学之间影响强烈=大学生班集体的形成和特点

大学生班集体的形成

松散阶段交往阶段聚合阶段形成阶段理想阶段

大学生班集体的特点

目标定向统一=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一致的行动=成员之间相悦相容=如何建立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班集体

好的班集体的标准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有追求进步,热爱集体的氛围;有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的学风;有纪律严明、文明有序的班风;有富有朝气,开拓创新气氛; 如何建立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班集体

集体目标的确立、建章立制,内化班级规范、优化情感结构,增加心理相容度,创造团结和谐的氛围、发挥辅导员的核心作用、重视班干部建设,发挥班干部的骨干作用、发挥班集体内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做好非正式群体的心理与行为调节

第14章指导人生: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及其指导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就业指导定义

狭义是指给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

广义的包括预测要求就业的劳动力资源、社会需求量,传递就业信息,培养劳动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的复杂性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就业指导与人才资源配置、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

就业指导的总目标是协助大学生做出职业选择,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个性特点的工作岗位并适应职业生活。

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不同职业岗位要求、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职业

三、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偏差 自我同一性的问题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是由埃里克森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本质、信念、人生意义的前后一致性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对现实中的自我与理想中的自我的认识与评价,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应体验与行动。其中,焦点就在于对自己的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的同一性的思考。目标定位偏差

指大学生对自己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清晰,他们对自己想要什么不甚清楚,或者在不同的人生目标之间摇摆。

几种常见的求职择业心理偏差

盲目攀高心理、矛盾心理、冷漠心理、实惠心理

四、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 加强就业政策与就业观念指导

政策指导是就业指导的前提。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制定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准则的体现,是调控、约束、导向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基本依据。

就业观念指导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主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职业,科学合理选定求职目标。

四、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就业环境和本人实际情况两方面出发,制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预先安排。职业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连续性 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个人风格与生涯规划、个人兴趣与生涯规划、价值观与生涯规划、常见的生涯规划冲突、规划美好职业生涯 加强就业心理指导 加强求职技能指导

第四篇: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_心理学复习资料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幼儿园大班一般为()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教育的场所、设备、教具、器材等是()A.教育影响 B.教育物质资源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3.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是一种()A.个体现象 B.群体现象 C.社会现象 D.心理现象

4.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感情,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的是()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5.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是()A.后天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自然环境

6.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A.生理成熟 B.心理发展 C.生理适应 D.心理适应

7.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8.学前教育目标是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这是()A.工业社会初期 B.工业社会 C.农业社会 D.现代社会

9.新生儿出生后能吃到母乳,是依靠()A.听觉 B.味觉 C.触摸觉 D.视觉

10.大脑的重量1000克,相当于出生时的两倍半是()A.7岁 B.6岁 C.4岁 D.3岁

11.儿童最初的规则意识和懂得遵守规则开始于()A.托儿所生活 B.幼儿园生活 C.家庭生活 D.社区生活

12.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细节的敏感期出现在()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13.我国农村不发达地区为了适应所在地区园舍缺乏、设备不足、适龄幼儿多的特点而采取的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形式是()A.二部制幼儿园 B.完全幼儿园 C.学前班 D.巡回辅导班

14.提出多层智力观的是()A.戈尔曼 B.加德纳 C.卢梭 D.夸美纽斯

15.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著作是()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爱弥尔》

16.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化”的是()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7.提出“整个教学法”,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的是()A.陶行知 B.张雪门 C.张宗麟 D.陈鹤琴

18.发展适宜性的含义:一是个体适宜性,一是()A.目标适宜性 B.方法适宜性 C.年龄适宜性 D.课程适宜性

19.儿童通过扮演妈妈体会到母亲的行为以及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种游戏是()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智力游戏

20.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A.幼儿的身高 B.教师的身高 C.家俱的高度 D.房屋的高度

21.教师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的方法是()A.语言法 B.范例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

22.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主要反映了幼儿()A.认识发展水平B.社会性发展水平C.情感发展水平D.身体发展水平

23.在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学前教育的()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24.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的教育组织形式是()A.托儿所 B.幼儿园 C.混合班 D.学前班

25.“上梁不正下梁歪”,这要求父母()A.做好榜样 B.尊重儿童 C.规矩明确 D.理智的爱

26.因为儿童生病或过生日而进行的家庭访问是()A.新生家访 B.定期家访 C.情感性家访

D.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27.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28.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三优工程”是指()A.优产、优生、优育 B.优生、优育、优教 C.优产、优生、优教 D.优生、优护、优教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29.学校教育 30.教育观

31.独立自主性原则 32.发泄法 33.社会性惩罚 34.社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35.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36.陶行知主张的“六解放”的内容。37.保育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38.如何做好入学教育。

39.实施直观形象法注意的问题。

40.幼儿教师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1.论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并谈谈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42.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教师如何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温馨提示:由于很多试题(主要是主观题),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开放的,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是多种多样的,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该鼓励自考生用多样的思路解题。正是因为如此,在评卷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考生的作答情况,对评分标准进行调整,也正因如此,教育部把国家教育考试靠后的评分标准仍然列为秘密材料。因此教育部不在网上公布答案,请考生谅解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39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教育是指()

A.2~7 岁孩儿的教育 B.3~6 岁幼儿的教育

C.婴儿和儿童的教育 D.入小学前儿童的教育

2.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是()

A.幼儿家庭教育 B.幼儿社会教育

C.社会公共教育 D.婴儿医护教育

3.1907 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的、采用一些特殊方法训练处境不利的贫穷儿童的教育机构名

称是()

A.幼儿之家 B.少儿之家

C.贫儿之家 D.儿童之家

4.提出教育应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培养“自然人”的是()

A.杜威 B.卢梭

C.皮亚杰 D.福禄贝尔

5.强调学前教育职责,反映学前教育期待效应的概念是()

A.学前教育职责 B.学前教育职能

C.学前教育效能 D.学前教育技能

6.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A.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

B.促进幼儿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C.提高幼儿的知识和能力

D.减轻家长保教幼儿的负担

7.在学前教育阶段体现出来的最为明显、直接的效益是()

A.个人精神效益 B.社会精神效益

C.个人物质效益 D.社会物质效益

8.学前教育区别中小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是()

A.寓活动于幼儿教育之中 B.寓游戏于幼儿教育之中

C.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 D.寓玩耍于幼儿活动之中

9.作为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一般()

A.以班级为单位 B.以区域为单位

C.以小组为单位 D.以社区为单位

10.我国古代幼儿蒙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

A.蒙养院 B.家庭

C.私塾 D.社会慈善机构

11.认为幼儿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这是哪种理论

关于幼儿教师角色的观点?()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12.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A.经验型教师 B.专家型教师

C.家长型教师 D.知识型教师

13.“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什么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A.颜色 B.环境

C.遗传 D.物质

14.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要做到()

A.个性化 B.大众化

C.艺术化 D.童趣化

15.物质环境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以及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这体现了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的()A.主体性原则 B.适应性原则

C.动态性原则 D.效用性原则

16.从本质上说,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一种()

A.隶属关系 B.社会关系

C.人际关系 D.主从关系

17.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编班所采取的方式基本上是()

A.按年龄编班 B.按智力编班

C.混龄编班 D.随机组班

18.幼儿园教育应以什么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习B.上课

C.玩耍 D.游戏

19.幼儿之间的关系开始分化,大部分幼儿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同伴、朋友关系。这是哪一幼儿班级生

活的年龄特点?()

A.小小班 B.小班

C.大班 D.学前班

20.幼儿出现孤独症、恐惧症、抑郁症以及多动症,说明他存在()

A.生理方面的行为问题 B.品行方面的行为问题

C.心智方面的行为问题 D.人格方面的行为问题

21.在西方教育史上,课程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意为“跑马道”,据此,课程最常见 的意思是()

A.学习的进程 B.教学的计划

C.学习的进度 D.教学的程序

22.比较系统的社会本位课程思想(教育思想),最早可追溯到()

A.柏拉图 B.斯宾塞

C.胡塞尔 D.乌索娃

23.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24.以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全面探讨课程问题,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

程(理论)的是()

A.布鲁姆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加德纳

25.以儿童及教师的兴趣、儿童发展的需要和环境中有关材料等为课程来源,反映儿童在环境中发生 的事情,与儿童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成的课程,即属于()

A.生成课程 B.生活课程

C.现成课程 D.生态课程

26.2001 年9 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 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 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27.幼儿教师在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时要()

A.以发挥自己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为指导思想

B.以发挥教学的育人作用和功能为指导思想

C.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指导思想

D.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直观作用为指导思想

28.从本质上讲,因人施教就是()

A.对儿童实施个别教育

B.只对一个儿童进行的教育

C.根据儿童实际,使儿童得到最适合个体的教育

D.按儿童能力的水平差异实施的教育

29.因人施教方案设计的具体运行程序的第一步是()

A.分析教育活动目标 B.观察研究儿童

C.选择活动内容、材料 D.确定起点行为

30.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构成通常包括四类:()

A.效果标准、效益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B.效果标准、效率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C.成果标准、绩效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D.成效标准、效功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二、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价值

幼儿园课题

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

三、简答题

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什么样的幼儿园环境最符合现代学前教育的要求 专业幼儿教师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班级对幼儿成长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因人施教应遵循哪些原则

四、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托幼机构教育坚持的基本原则 评述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基本理论

五、应用题

假如你是小班班主任,你将如何进行班级生活指导?运用所学的有关学前教育原理加以阐述。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的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基本形式。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的活动。

3、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位中心。

4、中等学校心理学与一般的教育心理学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研究中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不涉及小学;二是包括中学生发展心理的内容。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性质:

一、中等学校心理学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特征为主。

二、中等学校心理学注重理论性而以应用型为主。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意义:答:

一、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育人。包括

1、测量与描述。

2、理解和解释。

3、预测与控制。

二、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科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1、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系统。

2、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情意活动系统、人格协调系统。

3、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系统。

三、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水平、不仅要提高教师所教学课的知识水平、还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四、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开展科学研究、搞现代化要靠科学、育人也要靠科学。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单选: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多选:研究中学心理学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等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层次:

1、基础理论研究;

2、外推的基础科学研究;

3、应用水平的研究;

心理学选题的标准:

1、价值性;

2、科学性;

3、准确性;

4、可行性;

心理学研究的一般阶段。

1、提出研究的问题;

2、制定研究计划;

3、进行研究准备;

4、研究付诸设施;

5、整理研究资料;

6、分析研究结果并加以推论;

7、撰写研究报告;

8、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打算。

如何搞好实验设计。(中等学校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应注意什么?)

答:

一、选择与确定课题、建立理论假设顺序如下:

1、选择与确定课题;

2、确立研究该问题的课题。

二、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1、确定研究对象。常用的方式有:1)随机抽样;2)分层随机抽样;3)有意抽样。

2、设计实验研究的因素控制。首先、要设计实验室中的自变量;其次要注意实验研究中的无关变量;其

三、确定实验的技术手段;其

四、设立对照组;其

五、确立实验效果的检测和评估手段;其

六、确定研究阶段与步骤。

三、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

1、收集有关研究资料;

2、实验研究的物质条件方面的准备;

3、参加实验研究的人员培训;

4、如果需要、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以取得经验、纠正差错。

四、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

五、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结果。

六、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中等学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答:

1、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然情境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的行为变化、从而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2、调查法:主要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表现、二是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有关材料、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调查法的特点和种类。特点:适用性广、自然真实、简便易行、形式灵活多样。问卷法:注意:

1、问题要明确、没有难懂与含糊的地方;

2、问题不宜过多;

3、问卷题目应该生动有趣、回答要简单、以便于流计处理;

4、一套问卷应有一定的测验被试问答是否真实的问题;

5、调查范围较大、应通过预测进行效度和进度的检验。

3、教育心理实验法包括:实验室试验法与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是中等学校教改实验最常用的方法。特征包括:

1、它可以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和活动中进行、不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实验控制的特殊性。“控制”是实验的精髓。

4、个案研究法: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方法。对象的选择要有典型性、资料收集要全面要及时记录情况、资料的分析要科学。

5、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认知过程:既是认识过程、是个体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具有一系列的认知操作程序。认知过程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它是人类其他心里活动的基础。

注意:是心理活动时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那就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是注意的基本功能、它可以使大脑在复杂的刺激源中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事陪出无关信息的干扰。

2、维持功能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注重心理活动有利于心理和行为活动准确和精确的进行、也有利于对活动进行及时的调节和矫正。这是注意最重要的功能。

注意的种类: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它的特点是、一是刺激物的强度。二是自己唔得对比度。三是刺激物的动感。四是刺激物的新异性。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地的、需要付出意志力的注意。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的条件:一是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依从:二是对活动的简介兴趣的依从:三是过去的经验的依从:四是对人格的依从:五是对活动的组织方法的依从。3有以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二是活动的自动化。

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感知觉:实质上是感觉与知觉统称。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和发生感觉的飞信器的不同、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个人对外部刺激的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擦觉、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感觉的特殊现象(规律):

1、感觉适应、感受器再刺激的联系作用下、感觉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发上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在视觉、肤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但作为保护感觉的痛觉几乎没有时应现象。

2、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感觉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的现象。4联觉、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富裕知觉对象以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

2、知觉的整体性。3只觉得选择性。4只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是觉得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他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表象及特征、表象是指人脑中出现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有三个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记忆及其基本过程、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他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可以分为四种、即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抽象记忆和情绪记忆、记忆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系统: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互相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的。

遗忘的基本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1850--1909)开创了对遗忘的实验研究。一般的规律为:

1、时间因素、这就是有名的“先快后慢”规律。

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学习的程度、4、材料的顺序、5识记者的态度。

思维与想象:

1、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他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应。人的思维过程是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

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的两个特征。

思维的分类: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不同、我们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按照思维探索为题的方向不同、我们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不同、我们把思维分为习惯思维和创造思维。

想象的分类: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无意想象又称为不数随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想像、有意想象有两种形式、即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是再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他的两个特点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再有就是指向未来。思维的认知加工过程:一般表现为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

想象的认知加工过程。主要表现为1黏合、2夸张、3典型化、4想象联想。

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般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组成。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很多、有情境因素也有个人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各个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机水平、2)问题情境、3)定势、4)原型启发、5)个性因素。

第二节 行为动力,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有目的的行为一定是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的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和调整功能。

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他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它的特性:一是动力性、二是对象性、三是社会性。

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需要所指对象的性质不同、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中间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上面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与需要、行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获得马祖时、就会推动人们寻求满足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动机。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首先同一种行为可能会有不同的动机、不同的行位可能会有一种或相似的动机。其次、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主导动机、有的则是从属动机。第三、生活中、动机与活动的效果往往不一致。

动机的种类、跟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已将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主导动机是对个体行为影响最大的动机、非主导动机处于相对较弱的动机地位。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可以将动机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审理性动机和社会动机、严格来说人的生理动机带有一定的社会色彩、人没有纯粹的生理性动机。

意志行动、意志是有明确的目的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比动机更有坚持性。受意志支配的行动也叫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意志行动的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行动的心理冲突、从形式上看、心理冲突大致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1、情绪和状态的分类:是指在某种事件和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的时间所保持的某种情绪、较为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指人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应激: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2、情感的分类:情感是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心理体验、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具有社会历史性、是人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情感有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第三节 心理特征理论

心理特征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独特组合、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渐次发展养成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能力:能力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里特征。它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与其他心理特征不同、能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规定活动的质量。

能力的种类:按照倾向性不用可以将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类别的活动中共同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我们习惯把他们综合一起称为智力。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绘画中的色彩辨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学习中的曲调感、节奏感等。

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影响人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是环境的基础、环境表现遗传。

1、遗传: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相应能力的发展、素质本身不是能力、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它仅仅给能力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人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把可能转变为现实。

2、环境和教育:重视青少年的早期教育经验、改善他们的早期生活环境、对其智力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3、实践活动:人的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的、离开了社会实践、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

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类型结构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人格的概念和特征: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而外在行为模式为生活风格、生活方式等。内在动力组织、包括态度、动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还有就是内外结合的统一体、如自信心、独立性、倾向性。

人格的特征:人格是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人格的结构:包括性格、气质、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结构。

气质:

1、气质的概念、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度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或秉性就是气质。气质不是推动人们活动的心理动因、而是人的心理活动具有的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行为的方方面面、气质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动力色彩、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典型特点。

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极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反映了个提到的品质的好坏、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

性格结构及其特征:性格的静态结构:一是性格的人之特征、二是性格的情绪特征、三是性格的意志特征、四是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动态结构: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性格特征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不同的情境下会表现出性格不同的侧面、性格的可塑性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具有生物性、而性格是后天的、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变化较慢、可塑性小、二性格的可塑性相对较大。第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时它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不具备社会评价意义。性格主要反应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所以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人格的成因: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自然环境因素。

第三章心理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规律或特点:

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是后来发展的前提,这就是心理发展的连续性,由于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矛盾运动过程,质变是在量变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不能把这个发展阶段看成是绝对的、突发的,心理发展即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每一个阶段开始时总有上一个阶段的特点和痕迹,在每一个阶段的后期,下一阶段的特点又开始萌芽。

2、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人的心理总是遵循一定的方向,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尽管心理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或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达到某种程度或水平的时间以及最高程度的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此外,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还表现心理发展在总体上的速度也有不同,存在着心理发展的加速期与相对的平缓期。

4、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尽管个体的心理发展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有比较一致的发展模式,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具体表现在个体身上,每个人的发展与他人的发展还存在着某些不同之处,这就体现出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童年期、少年期和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1、童年期

2、少年期 少年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交织的时期,这个时期矛盾交织错综,有人称之为疾风暴雨时期。

3、青年初期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基础

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孕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一)孕妇的身体条件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年龄对胎儿的影响:超龄和低龄。

(二)孕妇的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三)药物、烟、酒对胎儿的影响

1、药物的影响

2、酒精的影响

3、吸烟的影响

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首先,人类通过遗传把特有的技能结构传给下一代以外,还要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将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精神财富传递给下一代。其次,不同的儿童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家庭、学校或某些场所,所受到的社会条件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三,许多关于早期母爱被剥夺的研究证明,儿童早期发展中的社会因素对儿童智力、情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四,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的互相作用。遗传和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第五,遗传和环境、成熟和学生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的作用也不是恒定的,他们的影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心理机能方面是不同的。第六,总的来说,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范围,个体的社会生活,教育决定了他在这个范围内的实现水平。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发展理论,皮亚杰主要研究人类的认知活动。

(一)够建主义的发展观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

1、同化

2、顺应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第一,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第二,各个阶段都有它的独特特征,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第三,各个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交叉。第四,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第五,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第六,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组件组成整体。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1)单位思维(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4)静止性

3、具体运算阶段主要特点:(1)多位思维(2)思维的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5)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主要特点:(1)假设一演绎思维(2)抽象思维(3)系统思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教学中的意义

1、按儿童思维方式实施教学

2、按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设计课程

3、根据个别差异进行个别教学

4、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教育过程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文化历史发展阶段

人的心理机能有两种:一类是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类是高级心理机能。

特征:

1、他们是随意的主动的2、他们的反应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3、他们实现的过程结构是间接的4、他们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

5、他们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一)心里发展观主要特征:

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2、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二)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维果斯基的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1、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2、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必由之路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论

(一)关于人格的发展主要功能:

1、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

2、调节本我的需要

3、管理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

4、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主要表现:

1、管制社会所不容的原始冲动

2、诱导自我使其能以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

3、使人格向理想人格发展

(二)人的心理阶段的划分

1、口腔期

2、肛门期

3、性器期

4、潜伏期

5、生殖期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1、信任与不信任阶段

2、自主与怀疑和羞涩阶段

3、主动感与内疚感阶段

4、勤奋与自卑阶段

5、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的混乱阶段

6、亲密感与孤独感阶段

7、繁殖感与停歇感阶段

8、自我完美感与悲观失望感阶段 第四章中等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

1、我国初中生的年龄大都在(11、12-

13、14)岁,大体与(少年期)相当。

2、(少年)期是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由(不成熟)的(童年)走向(成熟人)生转折期的开始,无论在(生理或在心理)上都发生着(急剧变化)。

3、少年期或过渡期的主要特征:(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4、初中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A身体发育牌第二次“生长高峰”期;B神经系统的发育;C性开始。

5、少年期生理迅速发展最明显的表征是(性成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6、认识活动发展的特点: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⑵注意发展的特点;⑶记忆发展特点;⑷思维的想象发展的特点。

7、(初中二年级),是中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8、情感发展特点:初中阶段正处于(情绪)、(情感)发展的(转折期)

9、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和(两极性)明显。

10、心理学家都认为(12-14岁)是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年龄阶段)。

11、进入(少年期),学生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在于(自我意识)有了(质)的飞跃。

12、(成人感)的产生标志着(少年与周围人群的关系的重要变化。)

13、初中生的(成人感)(独立感)(性意识)(自尊心)(自我评价能力)均呈现出随着年级升高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的发展趋势。

14、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第四章

1、少年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答:少年期或过渡期的主要特征在于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初中阶段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关键年龄期。

2、初中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答:⑴身体发育处于第二次{生长高峰}期。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身体迅速成长,平均每年身高增长7-10厘米,体重每年增长3-3.5千克。女生进入这一生长高峰阶段的时间早于男生两年左右,从9岁开始到11-12岁达到增长的高峰,男生从11岁开始到14-15岁身高体重才赶上并超过女生的发育。⑵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是脑的结构和机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春期学生脑的发育主要转向机能方面。⑶性成熟开始。少年期的生理结构迅速发展,最明显的表征是性成熟开始。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3、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

(一)认识活动发展的特点: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⑵注意发展的特点;⑶记忆发展的特点;⑷思维和想象发展的特点;①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②从少年开始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③初中二年级是中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

(二)情感发展的特点:⑴情感发展特点,初中阶段正处于情绪。情感发展的转折期。①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和两极性明显,12-14岁是情感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年龄阶段。②情感内容日益丰富,深刻。③对异性感兴趣,形成表面疏远而内心又很“爱慕”的矛盾心理行为,应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并争取相应的教育措施。⑵意志发展的特点: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增大,加上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发展。

(三)个性发展的主要新成分。

1、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进入少年期,学生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在于自我意识有了质的飞跃。

2、社会性的发展。成人感的产生标志着少年与周围人群的关系的重要变化。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①初中生的成人感,独立感、性意识。自尊心,自我评价能力均呈出随年级升高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趋势。②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各个特征发展有其各自的特点。③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

答:少年期正是独立性和自觉性发展的关键时期,牌半幼稚半成熟状态。由于生理逐步成熟和社会生活环境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初中生心理上出现和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

1、独立自主性的发展与依附性的矛盾。幼儿依附于最亲密的人,以满足其生理和生活的需要。儿童进入小学后,由于父母的依赖转向老师的依赖,少年进入初中后,人生旅途中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加上身体的迅速生长发育,活动能力的加强,交往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等。对人、对事、对己进行评价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尺度,于是便由以前对周围权威人物的崇拜而逐步转化为具有“主观权威意向”。他们极力想争取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地位的新的权利,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但他们在经济上、生活上和学习上仍然要受家庭和学校的制约,在思想深处并不希望家长、老师完全不管或不关心他们。但是反对家长和老师仍然把他们当小孩一样看待,要求成人能平等地对待自己,反对过多、过细的照顾、监督或包办行为。成人过分的监护和管理,则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情绪、反抗行为,造成与成人的矛盾与冲突、初中学生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反抗和不服从作为争取改善与成人不平等地位的一种手段,成人如果不懂得少年独立自主性和依附性发展的特点,不主动改变对他们的态度,这种反抗情绪和反抗行为就可能经常发生,久而久之,少年的抗拒性就会变得越来越顽固,从而形成逆反的性格。家长和教师应主动调整与少年的关系,既关心。爱护他们,又尊重、信任他们。要求他们独立地安排和管理好自己的学习、锻炼、工作和生活,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适当交能他们一些有益于培养独立自主性的独立活动能力的任务,以促进其独立自主性的发展。

2、活动能量与认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少年精力旺盛,总感到深奥都是劲,其通车和精力都需要发泄,少年情感强烈,易于冲动,理想带有幻想性、情境性,需要强烈,自制力尚差,在思想上又无所顾忌,因而无论干好事或干错事都非常卖劲,而且在行动之后往往也就不再去认真思考行动的利害关系和后果了。由于少年认识与行为不完全同步,当他们干了错事的时候,教师切不可把他们想象得太坏;同样,当初中学生做了好事,甚至是非常感人的好事的时候,亦不可对他们的思想境界估计过高,对其进行表彰或宣传也应实事求是,教育工作应根据少年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鼓励学生去做一些教育者希望和要求他们做事情,并在行动过程中或行动之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行为对自己、对同学、对集体、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要求他们注意认识和行动的统一性,逐步达到由认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

3、性的成熟与道德、法制观念的矛盾。从生理看,性成熟的开始是少年发展的显著特点。由于性的成熟,必然会引起心理上的重大变化。由于少年年龄小,认识水平低,道德与法制观念薄弱,加上少年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感情易冲动,自制力不强,常常可能置道德和法制于不顾,因此很容易犯这方面的错误。在两性认识和体验上有一个发展过程,彼此间的爱慕感情是这种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可以成为激励少年积极上进的有利因素,关键在于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第五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的概念及分类?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练习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广义的学习可以从几方面加以理解?⑴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⑵学习的结果是使个体的行为发生了持久的变化。⑶不简单的认为凡是行为的变化都意味着学习的发生。⑷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普遍具有学习行为,而且动物也能够学习。

(判断)凡是行为的变化都意味着学习的发生。(错误)(论述简答)学生学习的特点哪些?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学生学习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第一,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第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第三,学生学习以掌握系统的间接经验为主。第四,学生的学习是在班集体这种特有的社会群体中进行的。

.学习理论分为?行为派的学习论和认知派的学习论。(论述简答)行为派的学习理论有以下三种:第一,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桑代克的心理学思想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联想主意心理学,他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学习的联结说”。桑代克根据对动物学习的研究,提出三条学习的基本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选择)第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任何的刺激-反应都应该看成是反射。心理实验者的任务就在于给予已知的刺激并观察学习者的行为,从而探索学习的规律。斯金纳提出,有机体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选择)与此相对应,条件反射也有两类:一类是刺激性型条件反射或称应答性条件反射;另一类是反应型条件反射或称操作性条件反射。(选择)斯金纳提了程序学习与教学的思想。程序学习是一种自动学习方式,是根据程序编制者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为许多小的项目,然后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每一项目都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反应,然后给予正确答案以便核对。第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在一系列观察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班杜拉形成了他的观察学习理论。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类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其核心就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替代性学习就是指观察学习或称模仿学习,人类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对示范榜样的强化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学习者如果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就会增加这种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则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3.观察榜样的行为表现进而加以模仿的过程受几种因素的影响?(3种)⑴榜样的刺激特征及其行为后果的影响。⑵受观察者动机的影响。⑶受观察者认知水平的影响。

1、选择。观察学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认知派学习理论有以下几种:第一,古典的格式塔派学习理论。格式塔派于1912年发端于德国,其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等人。他们的工作是从研究似动现象的知觉实验开始的,在对知觉的实验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关于学习的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一,学习即是完形。学习的本质就在于组织一种完形。二,学习即顿悟。没有“盲目的学习”学习是一种突然的领悟和理解。第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是认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观点如下:①关于学习的本质。他认为,学习在于学习和发展的认知结构,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动作、表象和符号三种表征将新知识纳入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中。对于人类的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符号表征。②关于学过程。他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发展认识结构的过程。③关于学习的内容。布鲁纳把对学习的看法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强调应该让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④关于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学习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景的态度,做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第三,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伯尔也是认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奥苏伯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而他更强调前者。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这正是教学的目的。此外,奥苏伯尔还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第四,加涅的学习理论。他的理论受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把人类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并提出了信息加工过程模型。把学习过程分为三个系统:学习的第一个系统是加工系统或操作系统、学习模型的第二个系统是执行控制系统;学习模型的第三个系统是预期系统,它是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选择)

1、教学原则包括?逐步 分化原则;综合贯通原则。

2、发现学习的特点:一,不是由教师将现成的结论性知识讲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事物现象去进行探索,获得知识;二,不强调获得知识的结果,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尝试科学发现原理原则所经历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

第六章 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与学习策略

1、学习动机的感念是指直接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里力量。

2、学习动机也可以称为学业成就动机。

3、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成分包括三方面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4、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

5、班杜拉将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

6、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个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1学习动机的分类?答:(1)、间接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案例分析)(3)、主导性动机和补助性动机。

2、学习动机的理论?答:(1)强化动机的理论(2)需要层次的理论(3)自我能效的理论(4)归因理论(5)成就动机理论

1、根据迁移的(效果),可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根据迁移的(影响方面),可把学习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可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4、根据迁移的(内容),可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5、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起促进作用的是(正迁移)。

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起阻碍作用的是(负迁移)。

7、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产生了影响是(顺向迁移)。

8、后续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了影响是(逆向迁移)。

9、难度和复杂度相同在水平上的迁移时(横向迁移)。

10、低水平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向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学习的迁移时(纵向迁移)。

11、一般概念原理、态度或方法的迁移是(一般迁移)。

12、具体的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另一具体的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影响是(特殊迁移)。

13、最早的有关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是(形式训练说)。

14、最早对桑代克的迁移学说提出反对意见的是(贾德)。

15、早期迁移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和(概括理论)。

16、当代的迁移理论包括(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的迁移理论和元认识迁移论)。

1、学习迁移的种类有哪些?(1)、根据迁移的效果,可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根据迁移的影响方面,可把学习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3)、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可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4)、根据迁移的内容,可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2、怎样通过教育学促进迁移?答:

1、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在进行教学时,应具体分析所要教授的内容适合何种迁移。

4、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5、有意识的教会如何学习,帮助他们掌握学习中有效的认识策略和元认识策略。

6、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和学习的积极态度。

下载2015年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全真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全真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考试之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2实验教育学及其代表人物:实验教育学派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产物。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在德国的代表人物是莫依曼......

    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系统阐述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思维与教学、教......

    2013岗前培训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 X 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心理动力: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 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意志的过程 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2.★心理学主......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2、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心理现象。它包......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745题)高校岗前培训教师资格证2017最新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745题) 单选题共357题 1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个体心理过程。 A. 认知过程 B. 情感过程 C. 意志过程 D. 注意过程 2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

    教师资格证 历年岗前培训考题-高等教育心理学(共5篇)

    2004第一学期《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 请运用学习个过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下列各题 一、一位大学教师上课时只顾自己讲课,下课不与大学生有任何交往。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

    教师资格证 岗前培训 道德问题解答

    1,良心——就是人们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是一个人精神支柱和心灵的卫兵。良心有三大作用: 1)行为前, 对选择行为动机起制约作用;2)行为中,起监督......

    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法规考题

    二、判断 1、 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不一定是违反教育道德的行为。 错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错 3、 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