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读书报告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本科学生假期读书报告
选择二级学科门类:【中国现当代文学】
阅读书目:(包含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次印次):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1998年7月
2、《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3年12月1日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7年8月
4、《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下册)》:雷达等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7年1月1日
报告书目:【《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图书梗概:(介绍本书的体例,概括各章的分布和主要内容,300字左右)
全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一编八章、二编十二章、三编九章,凡三编共二十九章。首先在每编的首章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包括每一个“十年”之间影响文学发展的政治、文化等社会背景,以及文学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在各编剩余的章节中按照“文体”的格式展开撰述。书中作者重点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注重突出各文体的性质、走向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另外,作者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有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强调主流文学,从地域、文化多环境的视角,去关照京派、海派等趣味各异的文学派别,力求恢复现代文学纷繁茂盛的原本面貌。
读后个人心得:(结合阅读的内容,谈谈你的读书心得,800字左右)
于文学创作来说,历来作家都围绕着文学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精神的还是土地的,民族的还是国家的,以“我”为中心的还是为国家和革命服务的话题展开讨论。作家们自己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着绝对的答案,很多作家一方面心怀个人的情感,另一方面又都真诚地渴望为社会服务,这矛盾其实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才是完整的心绪,才是完整的精神。从大观来说,其实个人和社会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这些矛盾本来或许可以更好地融合,但我想也许是中国特殊的动荡的局面使得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使作家不能很好将社会责任和个人情感融合在作品中。
对于我自己而言,文学本身还是存在着独立的形式。文学是否应该存在独立性,这个问题一直在现代文学后期备受争论,作家们各抒己见。文学到底是不是只是为国家政治方向而服务的工具?这个问题也许对一些内心真正热爱文学和热爱写作的人来说很好回答,但是在 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实际上却并不容易去实践。从中反映出一个问题:坚持文学的独立性,纯粹的审美性和纯文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在功利化趋势严重的当下,无论是哪个作家,都应为自己完全倒向文学的社会功用而忘记了文学本身的文学性而感到惭愧。但是也有作家会在自省中获得新生。
作为学习文学的新一代,我们在不迷失本性的前提下,都应该去热爱文学,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以及关于文学的一切。特别是对于每个作者,思想成熟,见解独到,作家个体来说或许就已经足够了。文学史是一种历史,因为是历史,所以要以历史的眼光去研究和看待它,而它是文学的历史,因此其中的作家作品,思潮和运动是我们主要研究和讨论的事情,学习文学史的话,找到其中的外部的和内在的联系或许就已经够了。对于作家自身而言,文学创作是一种一生的事情,是可以外于文学史而存在的。
请评价本书的优点:(分点陈述,简要结合书中观点和内容证明,不少于3点,400字左右)
这是一本大学教材,是一册有特色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又是一部关于现代文学的学术研究史。优点其一,本书的内容价值在于记录了这门学科在艰难曲折中跋涉前进的历史足迹。它是现代文学史的开创性著作,这基于以作家的创作成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在从丰富的文学现象来探讨各类作品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原因和历史经验,同时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特别是注意分析了外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及其对各种流派的形成在思想风格上所起的作用。其二,本书采用了先有总论然后按文体分类评述的体例,这对以后的现代文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其三,高校为适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经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一社会背景下新设“中国现代文学史”这一课程的教学需要,教育界先后出现了好几种比较完备系统的现代文学史著作,这些以教材形式出现的著作虽然都努力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明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但都没有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此著作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片空白。
请提出本书存在的不足:(就你的阅读感受提出你认为本书各方面存在的问题,200字左右)
作为大学教材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可以说是内容最完善、叙述最详细的,但本著作凸显出来的缺点有文学发展时期不能严格地分期,叙述详而乏味,缺乏总结性语句,理论化太冗重等。同时,论者重视世界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而对于传统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相对轻视;重视现代美感特征的悲剧特质,但无法概括现代文学中的雄壮昂扬的一脉;晚清发端的二十世纪文学本身可能造成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的历史价值的轻估,现代文学的真正确立亦在考究。根据你寒假阅读的书目和你的相关学科知识储备,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论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选题依据、意义及创新点:(选题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论文的创新点,500字左右)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有一个问题越来越醒目,即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概念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们使用“现当代文学”概念越来越多地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尤其进入新世纪,这个问题就更加凸显。比如在教学上,当我们说“现代文学”的时候,不是指包括说话时的“现在”,而是指一个甲子以前。在教学使用概念上,这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文学的发展分析并分期。在教学课堂上,老师也曾组织学生对这一概念进行分组讨论,但每次讨论结果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在中国文学史发展上,1840年以来的历史被划分成三大阶段。一般定义为: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年是“现代”,1949年迄今则是“当代”。以此文学史发展时间为基点,就“中国现代文学”来说,那基本上对应着中国现代史的文学。目前学术界大多采用1917年到1949年的教学/研究框架,即通常简称为“现代文学三十年”。不可否认,在现在高等教育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历来教学的薄弱环节。若要把这些概念问题研究清楚透彻,毫无疑问的做法是要回到文学史中去,分析研究当时的文学生产、流通和接受的状况,包括考察出版、报刊、文学教育和各种亚文学的状况,唯有这样才会尽快找到“现当代文学”这个概念的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及提纲:(包含二级标题,每一小部分做适当的思路分析和展开,不超过800字为宜)
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小结:(1)(第一个十年):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特征:①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②胡适与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③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④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⑤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⑥“问题小说”与文学研究会。⑦“自叙传”抒情小说与创造社。主要研究作品:《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女神》等。(2)(第二个十年):革命文学论争与左翼文学思潮。特征:①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②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③老舍与“京味小说”。④巴金的小说创作与安那其主义思想。⑤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田园乡土风格。⑥左翼文学。⑦京派与海派文学。主要研究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金锁记》等。
(3)(第三个十年):战争制约下的文学与政治。特征: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②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③雅俗交融文学创作。④张爱玲的小说。⑤徐訏、无名氏 的小说。⑥钱钟书的《围城》。⑦艾青诗歌的独特意向、风格和主题等。主要研究作品:徐訏《鬼恋》赵树理《三里湾》等。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小结:(1)第一编(“十七年文学”): 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联系。特征:①毛泽东文艺思想与当代文艺方针的确立。②文艺批判运动。③“双百方针”。④文学的政治化倾向。⑤长篇小说和短暂的短篇小说的繁荣。⑥以贺敬之、郭小川的诗作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的繁荣。⑦当代散文的代表作家——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⑧话剧创作及老舍的话剧《茶馆》。主要研究作品:《创业史》《保卫延安》《红旗谱》《红日》《红豆》等。
(2)第二编(“文革文学”):“文革”的发生过程。特征:①文学激进思潮和《纪要》的出版。②文化专制和“样板戏”。③“三突出”创作原则。④文革的“地下文学”。⑤丰子恺、穆旦、牛汉、无名氏等人的“地下创作”。⑥食指的诗歌,“白洋淀诗群”。⑦手抄本小说。⑧天安门诗歌。
(3)第三编(新时期文学):思想解放潮流与文艺界的拨乱反正。特征:①新启蒙下的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潮。②文学观念变革。③多元形态的文学话语与写作立场。④新时期的小说代表性思潮: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现代派小说、新写实文学、新生代小说。⑤王朔、王小波等人的小说。⑥新时期诗歌思潮:“归来者”的诗歌,“朦胧诗”,新生代诗歌。⑦新时期的散文:报告文学,反思性散文,文化散文。⑧巴金《随想录》的文学史意义。主要研究作品:《动物凶猛》《伤痕》《班主任》《爸爸爸》等。
第二篇: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二人发起,会员先后有170多人。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著名的刊物是《小说月报》提出了文学为人生的主张,是切身主义者。
2、创造社
创造社创立于1927年,地点是日本东京,主要是由留学日本的郭沫若,郁达夫创建的,创造社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所以创造社主张浪漫主义,提倡内心的个性,自我。创造月刊,是资产主义者。
3、语丝派
语丝派创建于1924年的北京,主要创建人是,鲁迅,周启明,林语堂。他们讽刺了社会现实,其语言幽默泼辣。办有《语丝》周刊,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在现代散文发展影响甚大。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创建于1930年3月,地点是上海。简称左联。主要创建人是鲁迅、矛盾、郭沫若等人。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是新兴无产阶级,在三十年代有重大的影响。左联成立后,先后出版的刊物有《拓荒者》、《文学周报》、《文学导报》等。
5、学衡派
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1922年9月创刊《学衡》杂志,标志着该派的诞生。学衡派是一个因《学衡》杂志而得名的文化流派。代表人物为当时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梅光迪、吴宓、胡先骕。在中外文化比较中坚持一个宗旨,即“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着手整理研究和维持传统文化,对新文化和新文化运动某些偏激的弊病不无中肯的批评。认为学术文化的进步只能依赖少数精英分子,指责新文化运动所主张的平民主义,同时反对文学革命在内的一切急剧的社会变革。
简答题
1、简述胡适的文学成就,文化成就
1.胡适在文化方面的成就。提出了文字改良的主张,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著名的《文学良刍议》。他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论角度,认为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就必须进行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并拉开了新文学的序幕。
2.文学的创作。胡适的文学理论建树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这两者相辅相成筑起胡适的文学思想的基本架构。他还亲自写诗,有《兰花草》,所写的《尝试集》是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
3.从事文学和哲学的研究,并写了《中国哲学史》,他还从事对白话文学和禅宗,《水经注》、《红楼梦》的研究。
4.他提出了民主、人格、自由的观点,并提出了整理国库的口号。在1925年,在清华大学博学院提出了实验主义,讲究实验主义就是讲科学,主张实事求是,他曾说过,“少谈些主义,多解决问题”.5.胡适的文学成就和文化成就对整个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分析阿Q性格典型意义
1、精神胜利法。在《阿Q正传》中,A、阿q他自欺欺人,阿Q与人家打架吃了亏,心里就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心满意足,俨然得了胜利似的。B、自我安慰,C、爱面子,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D、欺善怕恶,欺软怕硬,E、他麻木健忘,文中讲述的他在被人痛打之后很快就好了。泼皮耍赖,他跑到尼姑庵偷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他还强词夺理,说:“这(萝卜)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
2、通过《阿q正传》这一文章,他具有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性,只有阿q这一类人的觉醒,中国革命才能成功。就如辛亥革命换汤不换药,是对思想精神的阐述。
3、文章不留情面地讽刺了当时中国人的一种自我麻醉、自我满足、自我解脱与逆来顺受的心态,以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种劣根性,包括自私自利、欺软怕硬与精神胜利法。在为中国人指出这些缺点时,鲁迅可以说是毫不留情的。但如果读者对中国人加以仔细的观察,会发现他所描述的这种阿Q心态在当今社会中并没有消失,这也让我大吃一惊。不同于其他的作家,鲁迅更注重反应社会与人性的丑恶,而且他企图通过一种让读者产生反感的方法来让人理解他的想法。
3、老舍《断魂枪》的中心思想和沙子龙的形象
这篇文章以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老拳师—沙子龙的故事,其思想寓意非常深刻,揭示了新旧两种文化的冲突,渗透了作者对传统文明进行的反思。小说着重表现了老拳师沙子龙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沙子龙有威震西北的“五虎断魂枪”绝技和由此获得的“神枪沙子龙”英名,并开创了走镖事业,然而这些作为古老文化的组成部分,都被时代的狂风吹走了。于是,沙子龙只得在表面上顺应潮流,镖局改了客栈,白天不谈武艺;然而,他内心深处仍然与现实隔绝,视武艺为至宝,以“不传”断魂枪绝技与时代抗衡。这样,作者令人信服地刻画出沙子龙既没落保守,在狭小天地里自我叹惜、自我欣赏,又孤傲执着,具有顽强抗衡力量的性格特征。反应了在新背景不同的人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具有不同的想法。这篇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描写手法把人物的形象叙述,小说运用口语化的形式,以让读者容易接受。
论述题
4、艾青 《我爱这土地》的分析手法,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短小精悍,构思精巧
主题思想:
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不禁令人凝神沉思。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咏唱的杜鹃、鹧鸪那样,稍一点染,即刻具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蕴,而是全*诗人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新的艺术追求。再则,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枝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诗人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文中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说是第三层强化。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念兹在兹,至死不渝!
本篇文章,主要用意物得手法,阐述了人与土地的关系,对土地的驰骋之爱,大地的永恒,博爱,作者在文中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和土地息息相关。作者把自己比作文中的鸟,也体现了,他对祖国的一种眷恋,热爱之情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和我与祖国之间的关系。
5、狂人日记《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 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
作品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写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
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的形象:狂与不狂,就是真狂还是假狂。
6、艾青《手推车》赏析
1、分析手推车的意象和本诗的思想。
第三篇:《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参考教案
中国现代文学参考教案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文学革命的历史,也就是现代文学的起始。第一节讲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第二节讲外来思潮与文学社团,第三节介绍初期文学理论建设,第四节分析“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潮流。这一章的重点是文学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与性质,以及这场革新运动的意义。此外,对于新文学如何受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各种文学社团的兴起如何推进了新文学创作和理论建设,也应有较系统的了解。对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在新文学运动中所起的历史作用的评论,则可以作为进一步思考的命题。
一、学习要求
1、了解“第一个十年”文学发展的轨迹
2、掌握文学革命的缘起、性质和主要功绩
3、了解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二、内容要点
1、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运动
2、胡适、陈独秀与周作人在文学革命倡导期的理论要点
3、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及新月社的理论主张和流派特色
4、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观点述要
5、本阶段文学创作特色述要
三、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文学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难点:“文学革命”倡导者的理论溯源 【知识点】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当议》、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戏”、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林蔡之争、《学衡》派、《甲寅》派、易卜生主义、“五四”前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浅草一沉钟社、新月社、湖畔诗社、进化论、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必读作品与文献】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 蔡元培:《答林琴南书》、《文学研究会宣言》 沈雁冰:《文学与人生》 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
【思考题】(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4)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具体讲解】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发生的背景
(1)19世纪末的三次革命 “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2)白话文运动的开始和翻译小说大盛 裘廷梁等的提倡——林译小说
2、大致过程(酝酿—提出—声援—响应)及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1)《青年杂志》、《新青年》的创刊 “人权、平等、自由”——德先生和赛先生
(2)思想启蒙运动的推进 重新评价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3)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八事”着手)(4)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
(5)三次反文化保守主义的斗争 林纾——“学衡派”——“甲寅派”
3、文学革命的发展(1)促进发展的条件(十月革命)(2)其发展体现在:①文学内容的大革命;②文学形式的大解放;③文学观念的大变化;④外国文学的大量介绍。
4、文学革命的社会效果和重大实绩 白话文的全面推广——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二、新文学社团的涌现
1、涌现的文学社团:1921----1923年:40余个;到1925年,100多个
文学研究会:成立时间、发起人、会刊、宗旨
创造社:成立时间、最初成员、会刊、主张
语丝社、未名社、新月社、湖畔诗社等
2、社团活动取得的实绩(1)涌现了一批有成就的作家,促进了创造发展;(2)推动文学流派的形成(主要文学社团的文学主体)(3)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取得胜利
3、外国文艺思潮的借鉴与运用----中国化(1)意象派(2)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3)文学历史进化论(4)人道主义(5)马克思主义理论(6)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学思潮
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
1、胡适:“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2、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即兴言志”和“美文”的提倡。
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1、第一个十年文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17年初到1919年“五四”爆发,为文学革命初期;(2)“五四”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是思想解放和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3)此后到1927年“四·一二”事变,相对沉寂并转向“革命文学”提倡的实验期。
2、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特征:(1)理性精神的显现(2)感伤情调的流行(3)个性化的追求(4)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第二章 鲁迅
(一)【学习提示与述要】 这一章是整个课程的重点。有关鲁迅分为前期和后期两章,前期(一)这一章包括三小节,第一节介绍鲁迅的创作道路及《呐喊》、《彷徨》,第二节介绍历来对《阿Q正传》的不同评论观点,第三节评论《野草》与《朝花拾夕》。本章的重点是对《呐喊》与《彷徨》的总体评价,要理解为什么说此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关于阿Q这个文学典型有多种不同的发现与解释,应在了解既有的相关评论观点基础上,大胆展开自己的思路,引发对鲁迅文学创作深刻性以及对成功典型阐释的多样性的理解。此外,要鉴赏了解《野草》和《朝花夕拾》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风格。这一章的学习和前一章不同,不能止于知识性的掌握,要通过作品的阅读分析,尽可能理解鲁迅的深刻的思想发现及推动其写作的情感心理,理解其艺术创造的活力,理解其崇高的文学史价值,并由此拓展自己以后阅读评价作品的思路。【知识点】 鲁迅生平概略、鲁迅主要著述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必读作品与文献】 《狂人日记》 《孔乙己》 《在酒楼上》 《示众》 《阿Q正传》 《阿长与山海经》 《无常》 《死火》 《影的告别》 《腊叶》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野草〉英文译本序》(建议通读《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和《野草》)
【思考题】(1)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2)试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3)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4)略评《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5)就《野草》中的某一篇散文诗,写一篇鉴赏散文? 【具体讲解】
鲁迅生平和思想发展:
1、早期的创作准备(1881—1918)身世要点、教育思想特征(进化论对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2、前期的经历、创造概况和思想特征(1918—1927)
3、后期的经历、创作概况和思想特征(1927—1936)
4、鲁迅的文学史地位
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呐喊》与《彷徨》)
(1)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了鲁迅《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是我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2)《呐喊》收有15篇小说(创作于1918—1922年间,1923年八月编为短篇小说集,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时抽出《不周山》一篇);《彷徨》收有小说11篇(创作于1923到1925年年,1926年结集出版。)(3)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把握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功,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前一句指独特的题材与思想发现,后一句指小说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
“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鲁迅创作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所以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掘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如《药》、《在酒楼上》。
鲁迅小说中常见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一归来一再去”。前一种如《示众》,表现的是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弱点以及对于“启蒙”的无奈质疑;后一种模式如《故乡》和《在酒楼》上,探讨的是其中内蕴的“反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验。
“格式的特别”----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
《狂人日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与此相关的反讽结构;
《孔乙己》外在的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意味;
《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话”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
(根据教材了解《呐喊》与《彷徨》
1、创作意图
2、五四前夕“显示了实绩”的三篇作品
3、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把人物类型分开看)
4、艺术特色 ① 清醒的现实主义 ② “画眼睛”和“灵魂”手法 ③ 民族特色 ④ 人物与环境的典型化方法)
二、说不尽的阿Q 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接近它,就会有各不相同的阿Q形象,从而构成了一部《阿Q正传》的接受史。(1)鲁迅:“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2)茅盾:“中国人品性的结晶”(3)30、40年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上面三点关注的中心是“精神胜利法”)(4)50年代至70年代末:“落后的农民典型”(阶级分析)(5)80年代初:“国民性弱点”的典型(6)近年来:人类精神现象的象征
(了解掌握《阿Q正传》
1、基本内容
2、阿Q形象 ① 典型性问题 ② “精神胜利法” ③ 阿Q的“革命”
3、主要艺术成就)
三、《野草》和《朝花夕拾》
(1)《朝花夕拾》和《野草》是鲁迅在传统文学最具实力的散文领域创造的堪称经典的作品。这两部作品,一方面在鲁迅著作中是最“个人化”的;另一方面,又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或者说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闲话风”的散文与“独语体”的散文。----在这个方面也显示了鲁迅“文体家”的特色。
(2)《朝花夕拾》的风格:“闲话风” ——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任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3)独语体散文《野草》 ——《野草》的风格与写作姿态不同于《朝花夕拾》,可以用“独语”来概括; 《野草》主要是逼视与抒发自己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焦虑,包括难于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意识,并引向哲理的思考。所以说,《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验的“反抗绝望”的哲学;《野草》用意象象征(暗示)的感觉、意趣与思维;野草“独语”中所表露的“自我审视”的性质。(了解掌握
1、《野草》内容上的杂糅深奥与艺术上的多重融汇
2、《朝》内容上的深入开掘、风格上的诗与喜剧的结合。
3、《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①历史和神话题材与现实之间 ②“油滑之处”
4、杂文:“鲁迅杂文”界说、文学史地位; 前期杂文集及主要内容和代表作品;后期杂文集及主要内容和代表作品;艺术特征——逻辑性、形象性、抒情性、讽刺性、语言风格)
(参考书: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3)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黄修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
二、综合参考书(包括文学史资料、文学史论著和作品)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1-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北京大学等三校合编:《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料选》(1-5)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王一川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共8册)孔范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中国现代各流派小说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一1927)(1一10)《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1—20)《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1—20)
第三章 小说
(一)【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新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小说创作的情况。除了掌握有关知识,要注意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考察带时代特征的审美倾向与创作潮流。首先,大致了解“五四”小说如何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然后,分三种类型或潮流,考察本期小说发展的多样性。第一类是“问题小说”,以冰心等作家为代表;第二类是人生派写实小说,包括20年代中期以后兴起的乡土文学,重点评说叶圣陶以及王 3 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等作家的作品;第三类是“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抒情小说,主要评析的作家有郁达夫、庐隐、淦女士以及许地山、废名,等等。这种分类并非如通常所见那种完全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社团作为区别的根据,而主要依照创作的审美倾向与风格类型。我们应当认真阅读指定的基本作品,然后根据自己初步的艺术体验与评判,去印证与思考教材中所作的有关论断,并尽可能从时代影响与文学史环节意义上,去理解各类作家作品的艺术得失与地位。学习要求
1、了解“问题小说”和人生派写实小说的主要特色
2、掌握“自叙传”抒情小说的重要作家作品
3、了解民国旧派小说的走向
(1、中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主潮
2、“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形成原因及特色
3、郁达夫小说综述 本期小说创作风格的驳杂性)【本章知识点】 小说界革命、林译小说、问题小说、叶圣陶的《隔膜》与《火灾》、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定义、自叙传、庐隐的感伤小说、许地山的宗教题材小说、废名的《竹林的故事》
【必读作品与文献】冰心:《超人》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台静农:《拜堂》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庐隐:《海滨故人》 冯文炳:《竹林的故事》 许地山:《缀网劳蛛》
【思考题】(1)概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流派与开放性状况,并和古典小说比较,简要说明初期现代小说在叙事结构与文体方面的创新。(2)以冰心的《超人》为例,分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及其作为一种写作风潮的时代特征。(3)试评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4)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是如何界定“乡土文学”的?试结合王鲁彦、台静农或其他作家的创作,来评折20年代乡土小说的流派特征。一、五四小说(1)“五四”时期小说转型的多种原因 社会变革的推动 :八股文的式微和小说的兴起;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上海等东南沿海城市开埠,印刷、报刊业的长足进步; 稿酬制度的确立;
文学革命给小说的现代化带来契机: 《狂人日记》等小说的成功;小说所承担的社会使命。
新式教育所培养的一代青年学生成了新的读者和作者群体;白话文运动的成功;西洋小说的影响: 163种“林译小说”;周译小说;译作多于创作的现象
(2)本时期除了鲁迅等个别作家之外,大部分创作仍比较幼稚,只是为后来的发展开了头。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1)问题小说的出现:五四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除旧布新的巨大力量,引出了一批“问题小说”,造就了一批“问题小说家”:罗家伦、俞平伯、叶圣陶的一些小说,已显露“问题小说”的端倪;1919年下半年,冰心女士的《斯人独憔悴》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文学研究会的倡导将“问题小说”引向高潮。
(2)“问题小说”形成的两方面原因: 一是“五四”思想启蒙造就了思考的一代,他们渴望用小说来提出和讨论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 二是受易卜生等欧洲与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提倡为人生的创作。(3)“问题小说的特质”:“问题小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贴近青年所关注的人生现实问题,但视野与题材仍比较狭窄,难免概念化。冰心的《超人》、王统照的《沉思》、《微笑》等小说是较为典型的“问题小说”。如《超人》,小说文笔和情节结构都与传统小说相去甚远,重在写人物的心理,并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有些概念化,明显带有“五四”的特征。王统照《沉思》、《微笑》等小说提出和表现“问题”时所追求的虚幻、玄想的特点,也带有“五四”时代的情味。(4)“问题小说”风潮过去之后,很多作家都转向写实: 比较典型的是叶圣陶(人生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叶也是从 “问题小说”起步,后来却转向专写“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并着重用冷静批判之笔揭露小市民的精神病态,如《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早期文学倾向:“爱”与“美”;早期以教育界生活为题材的 4 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5)2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乡土小说作家群(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许钦文、蹇先艾、许杰、废名)。乡土文学:主要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乡土小说的突出特色:回忆、乡愁、风土、写实。重要的乡土作家及作品:
1、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对奇特民俗的描绘;
2、彭家煌(《怂恿》)对闭塞乡村世态人情的揭露;
3、台静农(《拜堂》)对宗法制度下农民心理困苦的表现。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1)强调小说抒情与主观性的主要有创造社作家: 抒情小说也是现代小说的一种新样式,其中“自叙传”抒情小说侧重于作家的自我暴露,以及个人私生活和心理的描写,这是接纳日本“私小说”和其他一些外国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体小说,郁达夫是其代表作家。郁达夫的《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创作的鲜明特色:小说有以“零余者”为代表的抒情主人公,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或宣泄;多写“时代病”,即“五四”时期青年知识者生理与心理的病态和变态,又并非展示病态,而是发泄对病态社会的不满与抗议;郁达夫的小说不太拘泥于其情节结构或语言运用的完整程度,他的小说中充溢着作者的才气、激情极其真切的感伤和忧愤,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魅力;此外,有关其小说中病态性欲的描写,是郁达夫试图用新的眼光去剖析人的生命和性格中包孕的情欲问题,在当时也带有向虚伪的封建传统道德及国人矫饰习气挑战的意味。(2)庐隐、淦女士等的“五四”抒情小说的特色: 她们与创造社和郁达夫没有承传关系。庐隐的《海滨故人》表现新旧交替时代青年女性的精神饥渴,淦女土的《隔绝》等作品大胆袒露敢于冲破旧道德牢笼的青年女性的内心隐秘。这些作品艺术上并不完整,但联系当时的时代精神需求来阅读,就能理解其当时受欢迎的原因。(3)同样注重抒情却又在艺术上达到较完整的境界的本时期作家,还有冯文炳和许地山:冯文炳的《竹林的故事》等作品,以冲淡、质朴的笔调描写古朴、和谐的田园生活之美,并借鉴古典诗词的手法构设小说的意境。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作品,充满浪漫主义的丰富的想象和宗教传奇的情节韵味。第四章 通俗小说
(一)【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不作为重点,只作为一般文学史常识去了解。应把握的知识点有: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杂志、徐枕亚的言情小说《玉梨魂》、李涵秋的社会小说《广陵潮》、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程小青的侦探小说“霍桑系列”、蔡东藩的《历朝通俗演义》。思考的问题有:初起的新文学如何迫使旧派向“俗”定位。此外,应对近年来学术界对“通俗文学”的定义有所了解。
第五章 郭沫若 【学习提示与述要】由于时代的迁移,当今同学们读“五四”时期郭沫若的诗歌,较难进入状态。学习这一章,要注意从作品中感受独有的艺术气氛,并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诸如《女神》这样的作品,是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并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创作个性,从而成为文学经典。可以从“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以及艺术特色,主要是想象力与形式创新等方面,去把握《女神》的成功因素。第一、二两节主要论述《女神》等“五四”时期的诗歌,是学习的重点;第三节介绍“五四”退潮之后郭沫若诗风转变的作品;第四节介绍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剧作,是郭沫若在另一文体领域的贡献,也应有所了解。此外,通过阅读郭沫若诗作和这一章的学习,要求能对“五四”时代自由开放又暴躁凌厉的精神特征有所感悟,这也会是一种收获。
学习要求:郭沫若艺术成就综述;(《女神》的艺术想象力与形式特征;《屈原》及郭沫若其他历史剧风格述要)【知识点】《女神》的产生和影响、泛神论、自由体诗、《瓶》、《三个叛逆的女性》、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六个历史剧、实事求似的历史剧原则。【必读作品与文献】 《凤凰涅槃》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地球,我的母亲》 《夜步十里松原》 《天狗》 《太阳礼赞》 《瓶·第十六首:春莺曲》 《瓶·第三十七首》 《我想起了陈涉吴广》 《屈原》 《论诗三札》 《我的作诗经过》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 【思考题】(1)论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2)简评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说明郭诗如何代表“五四”时代的精神特征。(3)就郭沫若的《天狗》(或《凤凰涅槃》)写一篇赏析短文。(4)简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化
一、《女神》主人公形象 :(1)《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如何统一。这种统一集中体现在郭沫若诗中反复出现 5 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即“五四”时期人们心目中觉醒的、新生的中华民族形象(如《凤凰涅架》中的凤凰,象征民族的新生);《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人。所谓“大我”的情怀,是古老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种崭新的精神,也就是“五四”式的彻底、不妥协、战斗和雄强的民族精神。(如《女神之再生》等); 这种精神还体现为对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是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是那种“天马行空”的心灵世界(如《天狗》等)。“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又应当理解为同时是诗人的个性与灵魂的真实袒露。“大我”与“小我”是统一的。(如《天狗》、《蜜桑索罗普之夜歌》等)。从郭沫若诗中也会听到不和谐的声音,展现其骚动、矛盾的内心,在表达进取时可能又有颓唐厌世。这也可以从“五四”时代心理情绪的复杂多样性方面去理解。惟其如此,更真实地立体地表达了一代青年的思想情感。(2)郭诗那种似乎大喊大叫袒露直切的写法,今天看来太过直陋,但如能以“五四”时代刚刚觉醒过来的一代青年的心境去读,就会发现《女神》的确有不可重复的精神魅力。
二、《女神》的艺术特征(历史传说与时代精神;激情与“自我”形象;想象、形式与色彩): 这里谈的主要是郭沫若“五四”诗歌的艺术特质(1)《女神》的艺术想象力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与形象体系是建筑在“泛神论”的基础之上的。郭沫若所理解的泛神就是无神,他把一切自然都视作“神的表现”,“我”即是神,那么一切自然也都是“我”的表现。(2)《女神》的形象特征 壮阔性(如《凤凰涅槃》等))、奇异性(如《天狗》、《地球,我的母亲》等)、飞动性(如《光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3)《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郭沫若的自由诗有两种类型:
1、一类是有外在格律,押韵、诗节与诗行大致整齐。
2、另一类是讲求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节奏,他也并非完全不讲外在形式,而是在自由律动中大致取得某种外在的整齐与和谐。
3、因为郭沫若是自由诗的首创者之一,这一体诗歌在后来有断断续续的发展。
三、从《星空》到《恢复》:(1)《女神》之后,郭沫若又创作了大量诗作:《星空》(创作于1921—1922年间),《瓶》(创作于1925年春),《前茅》(写于1923年,1928年出版),《前茅》(写于1923年,1928年出版)。这一时期的创作,已经显示出与《女神》时代诗作不同的特质,从中可以了解郭沫若诗风的转变。(2)《星空》形象体系与女神一致,缺少早期诗作那种时代的激情,但技巧趋于圆熟:结构更严谨,语言更凝练、含蓄,感情也更深沉。如《星空》、《冬景》等。(3)《瓶》是爱情诗,是这一时期时代苦闷在爱情上的投影,但仍较多体现郭沫若浪漫主义的意识精神。如《第三十七首等》。(4)《前茅》和《恢复》标志着郭沫若诗风的转变。他的诗中充满革命的时代气息,还有无产阶级诗歌的尝试。但过于让诗歌充当政治的“留声机”和让个人充当“口号人”和“标语人”,从而从根本上失去了自己的艺术个性。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1)历史题材的剧作是郭沫若又一文学贡献。“五四”时期所创作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塋》); 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2)郭沫若历史剧的共同点: 一是全部取材于战国时代。郭沫若认为战国时代是打破旧束缚的时代,也是许多志士仁人追求人的解放与进步的时代,他看重与采取的正是那种求进步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要重视和张扬这种精神去反对当时国民党的法西斯专政,去推进民主。所以郭剧有强烈的政治性与时代性; 郭沫若式的历史剧有他自己的“史剧观念”,并形成了突出的浪漫主义的艺术个性。郭所实践的是所谓“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即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但又容许出于主题的需要的自由虚构和改造; 强烈的主观性与抒情性、浓郁的诗意,也是特色之一。(3)《屈原》评析 郭沫若作为“诗人写剧”的个性; 郭沫若剧作的得失(如《屈原》中主人公屈原的形象塑造,反而不如南后这个形象丰满)
第六章 新诗
(一)【学习提示】 这一章介绍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的新诗运动与创作。所涉及的诗人及作品文论甚多,初学者会感到头绪纷繁。最好依新诗的诞生和发展的时序,来把握其作为文学运动内部的矛盾变迁,并将对具体诗人诗作的评价纳入到这种“变迁”的考察。若从新诗谱系考察,其两大趋向即“大众化(非诗化)”与“贵族化(纯诗化)”,也在此期形成,且彼此相克相生,推进新诗发展与衍化。第一节回顾晚清“诗界革命”,应注意从中发现新诗运动对“诗界革命”的承传与突破;第二节考察早期白话诗,应着重了解其历史地位及其艰难试验的历程;第三节评述新诗内部第一次结构性调整,即在对早期白话诗少“诗味”的否定中,出现以自由体诗为主的开新风气的诗作;第四节评说以新月派为中心的诗人倡导的“规范化”,可视为第二次结构性调整;第五节考察初期象征诗派对“纯诗”的追求,也是对早期新诗“诗味”不足的又一种反拨;最后 6 一节介绍早期的无产阶级诗歌。了解第一个十年新诗大致的流变途程,关键是把握新诗内部几个结构性调整的口号与策略。因此除了创作,应格外重视那些有影响的诗论。【知识点】 诗界革命、胡适《论新诗》、《尝试集》、初期白话诗、自由诗、北大歌谣研究会、湖畔诗人、小诗体、前期新月派、纯诗、早期象征派诗 【必读作品与文献】 胡适:《蝴蝶》、《一颗星儿》 沈尹默:《月夜》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 汪静之:《伊底眼》 冰心:《繁星》第1、7、10、75、131首;《春水》第5、105首 宗白华:《夜》 李金发:《弃妇》 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 朱湘:《采莲曲》 徐志摩:《雪花快乐》、《再别康桥》 【思考题】(1)以初期白话诗、郭沫若等的自由诗、前期新月派以及早期象征诗派为主要的“点”,大致勾勒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潮流彼此间的承传关系。(2)简评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3)简评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创作实践。(4)评析李金发的《弃扫》,并由此论述早期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及其在新诗艺术发展中的价值。
学习要求:了解“五四”新诗运动始末;掌握新月派“整顿诗坛纪律”的功绩;了解早期象征派和无产阶级诗歌
一、新诗的诞生:(1)晚清“诗界革命”止于对宋诗派的模仿,是在传统范围内的调整与改良。梁启超由倡导“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黄遵宪的新诗试验。(2)“五四”新诗运动对晚清“诗界革命”有所继承,更有所突破。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作诗如做文”的具体内容为:
1、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顺着诗意的自然曲折,自然轻重,自然高下);
2、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文,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事实上有“战略选择”的意义:即以散文化(或者说是“非诗化”)去对过分成熟的传统诗歌语言形式进行有组织的反叛,在传统诗歌结构之外去另寻门路。胡适们提倡“诗体的解放”跟“平民化”的启蒙主义目标的内在联系。(3)俞平伯、学衡派对胡适主张的质疑。
二、早期白话诗:(1)中国第一批白话诗人有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也写过新诗。(2)胡适无疑是第一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充满矛盾,显示出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摸索与试验的艰难过程。(3)早期白话新诗的“最初形态”:
1、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兴手法;
2、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以求跳出旧诗词的束缚,实现诗体解放。(4)《尝试集》和其他早期白话诗很幼稚,但与传统诗歌相较,其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1、虚化意象和寓言意象的大量出现;
2、强烈的主观意志。(5)早期白话诗的贡献、价值与局限:“历史文件”性质—一方面明白而平凡;另一方面,缺乏飞腾的艺术想象力,其历史价值与局限性均在此。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诗创作:1921年,当新诗站住脚跟,又面临着新的内部危机与新的突破的内在要求。如果说胡适一代新诗创建者对旧体诗的批判是要突破旧格局,那么这新一代诗人则开始探索新诗到底应有怎样的艺术建树。(1)这一批诗人选择了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作为批评的目标,着手进行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成仿吾的《诗的防御战》:诗的“抒情本质”;
2、郭沫若的《论诗三札》: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2)“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历史青春期的特色”。(3)“小诗体”:从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感受、感觉的表现,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的趋于简约化。(4)冯至对诗情哲理化与半格律体的追求。
四、新诗的“规范化 ”:(1)新月派提倡“规范化”,标志着新诗的艺术探求进入了更为自觉的阶段。“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所谓“理性”是指艺术上克制,并非一般所说的诗的哲理化,其目标是要纠正“五四”新诗中滥用的直抒胸臆和极端的感伤主义,转为将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追求诗的蕴藉含蓄和非个人化倾向,如《口供》。形式格律化主张: 与“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相关的是“和谐”与“均齐”的诗美追求,和以“三美”为标准的“新诗格律化”主张。三美即 ◎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绘画美—要与中国诗画的传统相通。(2)新诗运动在经过激烈反传统并立住脚跟后,重新与中国诗传统的主流(尤其是唐诗宋词)取得衔接与联系,故新月派诗学主张可理解为“在新诗和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3)闻一多的诗歌:爱国主义思想;中西文学冲突所引起的心理、情感和思想上的痛苦;“东方主义文化观与受西方影响的现代感受交织于闻一多一身;(《忆菊》、《发现》、《一句话》、《死水》)闻诗的矛盾张力和沉郁风格。闻诗的新格律诗的实验。(4)对徐志摩其人其诗可称之为“古 7 典理想的现代重构”:活泼潇洒个性,不羁的才华,对爱、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诗歌中特有的飞动飘逸的风格,如《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5)朱湘:性格焦躁、诗风却有“东方的静的美丽”和古典美的诗人,其代表作为《采莲曲》。
五、“纯诗”与早期象征派诗歌:(1)纯诗的概念 1926年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指出,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与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另一诗人王独清则提倡诗中感觉的表达,强调“色”、“音”感觉交错。他们的意见代表了当时对新诗“非格律”化的不满与反拨。在深层上,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沟通)”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2)李金发的象征派诗:“多远取喻”,即“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看出同来”,“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以及意象跳跃、暗示和感官呈像等手法,如《弃妇》等。(3)“早期象征诗派”,除李金发外,还有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等。这一诗派,其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在“又一次历史的反拨”上。在推进新诗艺术探求方面,新月派探索新诗格律,李金发等人则注重东西方诗的沟通,都倾向“贵族化”(纯诗化)一路。
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1)蒋光慈的《新梦》(1925年出版)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2)无产阶级诗歌把“五四”新诗“平民化”的趋向发展到极端,纳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3)无产阶级诗歌强调诗歌(文学)必须向读者提供理想。(4)由于注重于理性理想的灌输,无产阶级诗歌必然加重议论成分,感情的抒发更加直陋,想象也趋于平实,这些方面于早期白话诗相通的。
第七章 散文
(一)【学习提示】本章述介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的散文。鲁迅曾指出:“五四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之上”。这观点有利于我们对这一阶段散文创作状况及地位的理解。应从文体与时代关联的角度来观察与思考“五四”散文发达的原因。第一节叙述《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第二节评介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第三节介绍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第四节评述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第五节评述“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本章所论涉的各家各体散文很多,若掌握概貌,可依流派或作家群为考察的单元,但重点应放在代表性散文家(每节小标题上有标示)的评介上。散文的评论应偏重风格把握,因此要重视自己的阅读体验。
【知识点】《新青年》随感录、美文、言志派散文、废名、冰心体、《缘缘堂随笔》、英国Eseay的影响、《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语丝文体、现代评论派、《西滢闲话》。
【必读作品与文献】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北京的茶食》。俞平伯:《清河坊》。冰心:《往事》其二之
八、《山中杂记》之
七、《寄小读者——通讯七》。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梁遇春:《观火》。
【思考题】(1)鲁迅在30年代曾这样评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试借用鲁迅的评价,并结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说明“五四”散文格外发达的状况及其原因。(2)试评周作人的散文观,及其小品文创作的主要特色。(3)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造方面比较评析冰心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异同。第八章 戏剧
(一)【学习提示】本章叙评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的话剧。中国现代话剧的起源可追溯到晚清,从春柳社、文明新戏到“五四”前后的爱美剧、社会问题剧和小剧场运动,其摸索、试验与发展是曲折艰难的。话剧的相对成熟,是在下一个十年。学习本章应对话剧运动的历史有知识性的了解,另外,应关注田汉、丁西林等早期话剧文学的开创业绩与创作。本章分四节。第一节介绍文明新戏,为中国现代话剧追溯源头;第二节介绍“五四”前后对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提倡;第三节介绍“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第四节介绍田汉与丁西林的剧作。本章学习可偏重于话剧史常识的了解。
【知识点】 春柳社、文明戏、天知派新剧、旧剧评议、国剧运动、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爱美剧、小剧场运动、第四堵墙、胡适《终身大事》、洪深《赵阎王》、南国社。【必读作品与文献】 田汉:《获虎之夜》 丁西林:《一只马蜂》
【思考题】(1)简评田汉早期戏剧的基本主题与艺术特色。(2)简评丁西林对现代话剧艺术的贡献。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二)【学习提示】 本章介绍新文学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的概貌,是对30年代文学的整体评述。初学者会感到这一章内容繁多,特别是关于对本时段创作潮流与趋向的评述,在未能更多接 8 触有关作家作品的评析之前,只能是预先得到一个概略的印象,待学完第二个十年的所有内容,再回头重温,才能加深对这种整体评价的理解。因此,本章学习先要求对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有大致的了解,重点理解左翼文学思潮的时代特征及其得失,以及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两大文学思潮对立的状况。本章第一节讲30年代文艺运动基本线索,第二节介绍左联,第三节介绍自由主义作家的文艺观及两大思潮的对立,第四节概述本时期创作潮流与趋向。
【知识点】 “革命文学”的倡导、普罗文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后期创造社、太阳社、左联、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代表性刊物、文艺大众化运动、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拉普、文艺自由论及第三种文学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入、刘西渭的《咀华集》。
【必读作品与文献】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 茅盾:《从枯岭到东京》 鲁迅:《文艺与革命》、《“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梁实秋:《文学与革命》 冯雪峰:《关于“第三种人文学”的倾向与理论》 周起应:《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朱光潜:《谈美·开场话》
【思考题】(1)简述30年代初鲁迅与新月派的论战。(2)简评“京派”(可以朱光潜、沈从文等为中心)的文学观。(3)应如何评价“左联”的历史贡献?(4)联系创作,概述30年代左翼、京派与海派三大文学派别(潮流)之间对峙与互相渗透的状况。三十年代文艺运动
(1)1928年太阳社成立并创办《太阳》月刊,同时创造社也开始转型,他们共同在上海倡导“革命文学”;1928年3月,倾向自由主义的作家胡适、徐志摩等为核心的《新月》公开表明维护“独立”、“健康的原则”、“尊严的原则”。这互相对立的两种倾向的刊物的出版及理论宣言的公布,标志着现代文学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通常称为“第二个十年”。(2)第二个十年,即通常所说的30年代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 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左翼文学与自由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彼此对立竞争,又共同丰富这一时期的创作(3)本时期多种文学思潮的兴发竞存情况: 国民党政府的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 ;左翼文学运动及文学 ; 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文学 革命文学论争与“左联”
(1)革命文学论争 1928年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的文学革命的基本主张: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只要将革命的意图加以形象化,就可以“当作革命的工具去使用”; 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的“革命文学”本主张,其所受苏联“拉普”等外来思潮的影响; 创造社和太阳社对鲁迅等“五四”资深作家的批评; 鲁迅、茅盾等人对“革命文学”倡导者“左”的思潮的反批评。(2)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左联”的成立 :缘由:国民党召开会议意欲扼杀“革命文学”,共产党则指示创造社、太阳社联合鲁迅以及其他革命的同路人成立统一的革命文学组织以对抗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时间及地点:1930年3月2日 上海 ;出席成立大会的人员:鲁迅、冯雪峰等四十多人。左联的理论纲领:“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的倾向”,并且表明要“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鲁迅的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解散的时间:1936年春 左联的贡献 :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自觉加强与世界文学、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的讨论; 探讨创作方法。
左联存在的缺失 :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 组织上----宗派主义与关门主义。
对前苏联传入的“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评价
“左联”批判“文艺自由论”和“第三种文学论”的再思考
有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入,以及这个口号和相关的创作方法对后来有 过的巨大的影响。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
(1)两大对立的文艺思潮:马克思义文艺思潮在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 马克思义文艺思潮在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论争的过程中,在不断克服身的左倾幼稚病的过程中,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学主潮; 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在理论和创作上也有不可忽视的实绩,并对主流派学起到某种补充和纠偏作用。(2)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
代表人物: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
特质: 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关注社会人生
朱光潜的文艺观 :中国的社会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强调文学要洗刷人心,再造民族灵魂。
朱光潜的文艺观一方面超离现实,不合时代需求;另一方面,较为重视艺术创作中的某些规律。(3)30年代两种文艺思潮的对立
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的论争 新月派的理论观点:人性论与天才论;鲁迅对梁实秋等人的批判
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就“性灵文学”的争论:林语堂、周作人的性灵文学的主张;鲁迅对“性灵文学”的批判。
左翼作家与“京派”的论争 京派(北方作家群);京派的理论特点: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朱光潜、沈从文等);鲁迅对京派的批判。左翼对京派的批评,主要在政治层面,未能从“不合时宜”的论说中剥离出某些合理成分。
自由主义的文学批评各自基本的立场与与模式 刘西渭(李健吾)的“印象式批评”; 沈从文的批评注重文学趣味的纯正和道德感。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1)影响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因素: 社会因素:中国社会,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城市的转型; 个人心性结构:从对人的个人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转向对社会社会性质、出路、发展趋向的探求。
(2)三大文学派别(潮流)的互相对峙与渗透: 左翼文学 ;京派文学(以北京为中心);海派文学(以上海为中心)
(3)三派各有不同景观,却又有其共同的时代特征:
题材与表现角度的开拓 个人走向社会(茅盾、叶圣陶、丁玲等);关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茅、巴、老、沈„„);“九·一八”事变后又关注中国的命运;关注边地人民的命运、性格、心理等(艾、沈、周文„„)。
中长篇小说成为收获最丰的体裁
作家作品:茅、巴、老、沈、曹等的《子夜》、《家》、《骆驼祥子》、《边城》、《雷雨》、《日出》等;
注重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塑造 注重个人的性格和命运;注意从时代、环境、社会关系的影响上去把握与描写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心理刻画的重视 社会结构剖析与心理结构剖析的统一(茅盾、丁玲等); 心理分析,特别是潜意识的开掘;(京、海派作家);挖掘戏剧语言中的丰富心理内涵(曹禺等)。个人风格、民族风格与时代审美特征的形成。
第十章 茅盾
【学习提示】 这一章介绍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茅盾。和其他著名作家的专章一样,应偏重对其创作特色的分析及文学史地位的评价。茅盾创作的贡献主要是长篇小说,虽然阅读量较大,但代表作《蚀》和《子夜》还是应当作为重点来读。第一节评说茅盾如何开创新的文学范式,是带总体评判性的介绍。关键是理解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这种主流范式。第二节评析茅盾小说的成就,比较细致地介绍其多部长篇的史诗性及艺术上的创新特色,本章学习的重点。第三节介绍茅盾的理论批评和散文等方面的贡献,可作为知识性了解。
【知识点】 社会剖析小说、《蚀》三部曲、两类形象系列、农村三部曲、作家论。【必读作品与文献】 《蚀》 《子夜》 《春蚕》
【思考题】(1)为什么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2)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说?结合对作品的分析,阐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3)试从题材、人物塑造、结构和心理描写等方面,评论《子夜》的艺术特色。开创新的文学范式(1)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茅盾是他的笔名。(2)茅盾小说中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与的理性分析: “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 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客观的叙述;时代典型的创造。茅盾小说中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的诸特点与他写作中的理性指导分不开。他的小说也可称之为“社会剖析小说”。(3)茅盾的“社会科学家气质”与其小说的创作上的开拓--社会科学家气质: 理论修养;生活阅历;艺术视野。正因其所具有的社会科学 10 家气质,使他的创作充分适应30年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表现处于急剧变化中的、正在走向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大大提高了中国现代小说反映广阔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深广度的可能性。(4)茅盾与世界文学 茅盾的小说成就(1)茅盾小说具有史诗性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紧贴时代的变迁,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将茅盾主要的长篇联系在一起来考察,这样会发现他几乎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编年史”。
◎《霜叶红于二月花》(写于1942年):揭开的是本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的一角;(王伯申、赵守义、钱良才)◎《虹》(写于1929年):描写“五四”到“五卅”的历程(梅行素)◎《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20年代的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历史 ◎《子夜》以及《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0年代的社会生活;◎《第一阶段的故事》、《锻炼》等:上海“八·一三”事变到上海陷落时期的社会生活;◎《腐蚀》:皖南事变前后;◎《清明前后》:抗战后期
茅盾注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并常以历史代言者的姿态进入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
(2)茅盾长篇小说注重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追求对人物行为、情感、心理的多面性和立体化的描写。以《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为例: ◎将吴荪甫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中去刻画;吴荪甫与赵伯韬的关系;吴荪甫与工人的关系;吴荪甫与朱吟秋等的关系以及吴荪甫与吴老太爷的关系、与亲属的关系、与屠维岳的关系、与王和甫的关系、与双桥镇农民的关系等等。◎吴荪甫复杂性格特征极其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
(3)茅盾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王伯申 吴荪甫 唐子嘉 何耀先 严仲平林永清等)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东方型女性:静女士 方太太◎西方型女性(新人):慧女士 孙舞阳 章秋柳等。(4)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的特征。结构方式: ◎三部曲的形式 ◎《子夜》蛛网式的密集结构 ;心理描写的特征:社会历史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 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
(1)茅盾是我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积极建构者(2)茅盾是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之一(3)茅盾散文创作的成就与特色 第十一章 老舍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老舍。作家专章的学习,可偏重对其创作独特价值与文学史地位的分析。应注意把握关键的两点:一是老舍小说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二是“京味”风格的形成。本章第一节评介老舍以文化批判视野描写的“市民世界”,注重从人物形象类型的文化内涵考察,切入到老舍创作的艺术世界;第二节评介《骆驼祥子》,可拓宽思路,注意到作品内蕴的有关批判城市文明中非人性方面的主题;第三节评介老舍作品的“京味”。【知识点】 老舍的早期小说、《离婚》、《四世同堂》、京味小说。【必读作品与文献】 《骆驼祥子》 《月牙儿》 《断魂枪》
【思考题】(1)试分析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构成,并阐说其创作的文化批判视野。(2)试评《骆驼祥子》中样子悲剧的多重含义。(3)分析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而这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文景观,已经成为文化史的象征。因此,“市民世界”是老舍作品关注的中心。(2)老舍“视点”的独异性:他关注的并非阶级或阶层的划分,而是“文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3)老舍笔下几类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老派市民”,主要通过揭示其精神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四;《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祁天佑;离婚中的张大哥等)“新派市民”,主要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有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离婚》中的张天真;《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冠招娣等);“正派”或“理想”的市民,又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赵子曰》中的赵景纯;《二马》中的李子荣;《离婚》里的丁二爷;《四世同堂》中的天佑太太、韵梅、钱默吟等)(4)此外,老舍还有一些表现底层市民命运的作品里,贯穿着批判、排拒资本主义文明的主题。(《月牙儿》、《骆驼祥子》)
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
(1)思考《骆驼样子》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 :社会层面:通常认为这部小说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样子的悲剧中主要体现社会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的内涵; 文明与人性关系的层面: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含有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老舍试图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城市中的人性的污浊,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深深忧虑。老舍这类探索现代文明病源的作品,在30年代是很独特的。(2)虎妞的形象: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变(3)老舍对城市中“欲”(情欲、财产贪欲等)的嫌恶,对城市人伦关系中“丑”的反感,主要出于道德审视。“京味”与幽默
(1)一是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写。(2)是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如“官样”的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生活,等等。(注意老舍在《四世同堂》等作品中对“北京文化”的批判所表现的情感上的矛盾以及“挽歌情调”。)(3)是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4)是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第十二章 巴金
【学习提示】 本章评述著名作家巴金。首先要求对巴金前后两个时期创作的概况及其代表作有大致的了解。应根据阅读《家》和《寒夜》等作品的印象与体验,去认识与掌握巴金小说的情绪格调与艺术特色。巴金的文体不算精美圆熟,不一定要做文本的细读评析,但应领略其如何以单纯、酣畅的笔法造成说情动人的风格与感召力。第一节介绍巴金前期的创作;第二节评介《家》,包括人物形象和艺术格调的评说,是本章重点;第三节介绍后期的创作,涉及《憩园》和《寒夜》的评价。巴金始终以很强的使命感和战士的姿态从事创作,对这一特点的关注,会有助于对其创作得失的理解。
【知识点】 《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家》为代表的“青春型”创作、“平民史诗”。【必读作品与文献】 《家》 《寒夜》 《春天里的秋天》
【思考题】(1)简评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新与觉慧两位人物形象。(2)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的性格内涵。(3)结合具体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前期与后期创作风格的异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1)巴金前期的小说数量多,且主要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2)可用“青春的赞歌”来概括巴金的前期创作,其特色是: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倾向单纯、热情、坦率,情感汪洋您肆,特别能唤起青年的共鸣。这正是“青春型”的创作。(3)巴金前期小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正面描写青年投身社会斗争,如《灭亡》、《新生》与《爱情三部曲》等等 ◎《灭亡》里充斥着的是一种狂躁浪漫的抗争气氛里;《灭亡》里的杜大心:一个暗夜里绝望呼叫的英雄;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里的各种知识青年的性格:“多余人”周如水,势力堕落的张小川,病态人物吴仁民,“近乎健全的女性”李佩珠等; ◎《灭亡》一改五四以来文学伤感的情调,让读者拥有了自己的英雄;《爱情三部曲》使当时的青年读者从中读出他们同一代人的种种心境,思考不同的生活道路,故他的作品在青年中大受欢迎。◎巴金的小说与同一时期“革命罗曼蒂克”创作的异同。一类揭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代表。(见下节)《家》的杰出成就
《家》也属于前期创作。除了上述有关“青春型”创作的共同特色之外,《家》杰出成就还在:(1)批判性的激进的主题:系统描写封建家庭的崩溃过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并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这在当时有极大的感召力(2)人物塑造的成功: 高老太爷: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觉慧: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幼稚而单纯的“叛徒”的时代特征。觉新:在罪恶泥沼中难于自拔的思想矛盾,清醒而懦弱、顺从以及人格分裂的悲剧命运,是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觉慧和觉新两兄弟典型地体现了两种人生的选择。(3)《家》的结构艺术及抒情特色: 《家》在结构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家》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有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股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巴金后期小说艺术
12(1)巴金在40年代又出现一个创作高峰。其风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向中年人的沉稳,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2)巴金后期小说的类型: 一类顺着《家》的路子继续写旧家庭的没落,以《憩园》为代表;《憨园》写一所大公馆新旧两代主人共同的悲剧命运,揭示封建阶级所经历的人格堕落与人性扭曲的过程。◎《家》和《憩园》虽然都写《家》旧家庭的变迁,但角度和深度不同:《家》在反映青年反抗的同时,着重揭露的是封建制度对年轻一代青春、爱情和身心的残害,《憩园》则集中揭示封建阶级本身所经历的人格的堕落及人性的扭曲过程;《憩园》的构思是企图更全面地揭示封建制度及其伦理观念的罪恶本质,补充并拓展了《家》原有的主题。◎《憩园》中意识到人性和人世间的复杂性:故杨老三的形象,既使人厌恶,又不免使人产生同情,因而作品中也有带有“挽歌”的情调; ◎《憩园》比较圆熟的结构形式和“复调”(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的互动关系)的审美效果。另一类反映抗战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以《寒夜》最为突出。◎ 《寒夜》在揭露病态社会的同时,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痛苦的呼声。◎人物形象分析: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等,使人物带有浓浓的悲剧色调;他们的精神煎熬既来自社会,更来自家庭中的婆媳“战争”。※汪文宣的形象----善良、胆小、懦弱,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 ※ 曾树生形象的多维性----年轻美丽、思想开放、富有活力,内心孤独苦闷;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与冲突。◎性格悲剧与社会悲剧。第十三章 沈从文
【学习提示】 本章评介著名作家沈从文。这是一位相对远离现代文学主潮的作家,对他的评价,不能止于用政治的标准,还应当从现代文化转型的角度考察其创作的立场及其文学世界的审美价值。对他的文学贡献主要把握两方面:一是创造了寄寓自然、健康、和谐人性的“湘西世界”,以文学形式探讨健全的“生命形式”。二是创造了极富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要特别注重审美体验,注重牧歌情调所带来的所谓“情绪的体操”,而避免理论的先入为主和对作品“意义”的过度阐释。第一节是对沈从文创作生涯及文学贡献的总体评说,对沈从文的主要作品应有知识性了解;第二节是本章重点,集中评述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及与之对照的都市文明的世界,其中关键是把握沈从文对“人生形式”的思考,同时,也应了解其文体上的创新;第三节评述沈从文散文的成就。学习这一章,应偏重于文学的鉴赏,并思考像沈从文这样相对远离现实的作家,是如何以独特的视点创造其“文学世界”的。
【知识点】 沈从文表现“湘西世界”与讽刺“都市病”的代表性作品;《湘行散记》等有代表性的散文。【必读作品与文献】 《萧萧》 《丈夫》 《边城》
【思考题】(1)试评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2)结合具体作品,比较评析沈从文写湘西与写都市这两副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1)沈从文特殊的身世、传奇般的经历以及由之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那就是常以“乡下人”的眼光(其实又不可能除去知识者的身份)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出生于风景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小城;多年的当兵生涯与奇异的经历;奇特的求学经历。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而这一文学世界是用“乡下人”(湘西人)这个主体来关照的。沈从文是在左翼文学与海派文学之外,以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角度,去思考和表现现代文明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全部丑陋处的。(2)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是一种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是湘西人民情绪的表达者,他本人是湘西的魂魄所在。乡村叙述总体
(1)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以“化外之境”那种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来区别并批判现代都市文明。他专注于那些历经磨难而又能倔强地生存下去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本性;(《萧萧》、《柏子》《丈夫》《边城》等)
《边城》评析: ◎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的优美境界,美丽得令人忧愁的牧歌情调。◎翠翠的形象:天真、纯洁、恬静、温柔、纯净、忠贞,从外表到内心皆姣好无比。她那超越一切世俗利害的朦胧的爱情,以及他们恬淡自足的生活,都灌注了作者美好的怀旧、想象与企盼,也隐伏着深深的悲剧感。◎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醇厚的人情美,人性美,人心向善,正直、朴素,信仰简单而执着的地方性格,加上乡村风俗自然美的渲染,托出了作者心向往之的那片神土。
湘西的男性形象:诚实、勇武、不驯服、有血性,有着原始的蛮性力量。(《会明》、《灯》等)在沈从文那里,“美”、“爱”、“神”三者一体即最高的人性。
沈从文构筑这种牧歌情调的湘西“人生形式”,带有文化批判的意味,即对照批判他所认为的现代都市文明弊病,让人们从这美丽的图景中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他目前的堕落处。”
(2)与“湘西世界”相对照的现代都市的病态文明景观。沈从文都市小说(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中常用的讥讽调侃的调子,其刻写城市各色人等,特别是“高等人”的虚伪、无聊、压抑和变态,展现“文明”的绳索如何反过来捆绑人类自己,导致生命力欠缺的都市“阉寺”病。
(3)“文体作家”沈从文:创造式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文化小说(诗小说、抒情小说),◎“造境”,是沈从文“文体小说”的关键词。纯情人物的设置、自然景物与人事 民俗的融合、作者人生体验的投射,加上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致,共同造成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多样的小说形式和语言。文学理想的寂寞
(1)沈从文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且比小说更有历史感,也更能直接表露他自己的灵魂与情思。(《湘行散记》、《湘西》以《烛虚》等)。(2)沈从文的文学的“人性立场”,即不进入革命性改造中国的一途,而主张经由文化改造人,改造生命,改造民族。沈从文离开30年代主流文学的道路,就是这样形成的。此种文化理想面对当时中国现实生活不得兑现,因为它主要是从乡村中国产生,是由世俗的世界、由沉落的地区来观察的。它能从一个角度说明民族沉沦的根由,却无法化为实际的文化改革行为。沈从文的文学不属于当时中国的城市文化,也不属于城市文学,因此难于被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所理解,所以他是寂寞的。第十四章 小说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本章述介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的小说。这是现代文学史上小说创作的高峰期。除了多位小说大家另立专章之外,其他作家大致分为三派,即:“左联”为核心的左翼、远离文学党派性与商业性的“京派”,以及最接近读书市场的“海派”。这只是大致的划分,应看到各派之中小说家的创作虽有相对的接近,却又变化多样,体式纷杂。所以学习时,除了对“派”的划分有大体的把握,更多的注意力应放在对代表性作家的评析上。除了注意流派性,更要考虑各自的艺术个性。第一节介绍左翼小说,论及蒋光慈、柔石、丁玲、张天翼、沙汀、吴组湘、艾芜、萧红等一批作家。第二节论京派小说,主要讲到废名、芦焚,还有在流派之外的李劼人。第三节评述海派小说,论述了张资平和新感觉派的穆时英、施蛰存,等等。【知识点】
华汉《地泉》三部曲及重版序、革命的浪漫蒂克、“革命十恋爱”小说、“左联”青年作家小说、东北作家群;大河小说、京派、海派、新感觉派。
【必读作品与文献】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沙汀:《代理县长》艾芜:《山峡中》 吴组湘:《一千八百担》 李劼人:《死水微澜》 萧乾:《雨夕》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施蛰存:《春阳》 张恨水:《啼笑因缘》
【思考题】(1)简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的矛盾性与时代色彩。(2)比较分析沙汀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3)评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4)为什么说30年代上海风行的“新感觉派”是现代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流派?(5)比较评析沈从文、芦焚与废名各自笔下的乡土田园艺术世界。(6)略评李劼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的形象。第十五章 通俗小说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概述30年代的通俗小说。不作为学习的重点。只要求了解如下知识点: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与《啼笑因缘》、现代章回小说、社会言情小说、刘云若的《红杏出墙记》、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以及30年代小说雅俗互动的态势。应较多关注张恨水的小说大受市民读者欢迎的现象,包括其作品中常见的现代都市生活与传统道德心理冲突的主题、对章回小说的改良与完善,以及促成此类小说生产的市场机制,等等。第十六章 新诗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 这一章评介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的新诗。先要对本时期各种诗歌创作流派和趋向有总体的把握:中国诗歌会代表面向现实、追求大众化、意识形态化的一种倾向;另一倾向中包括后期新月派与现代派,追求“纯诗”与“现代性”。这也可以和前一个十年诗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考察,找到其承传与反拨的关系。第一节介绍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第二节介绍后期新月派;第三节介绍现代派,主要是对戴 14 望舒与卞之琳的评价,这是本章的重点。比较而言,本章所评介的一些诗人诗作较适合作深度的艺术分析,同学们应当细读作品,在学会用史的眼光评论诗人诗作的同时,也学会品评诸如现代派、象征派一类比较难懂却“有味”的诗歌。
【知识点】 中国诗歌会、诗的“歌谣化”、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后期新月派、《现代》杂志、十四行诗(一译“商赖体”)、《汉园集》诗人、林庚的格律诗试验。
【必读作品与文献】 殷夫:《我们》 减克家:《难民》、《春鸟》 蒲风:《咆哮》 陈梦家:《再看见你》 戴望舒:《雨巷》、《寻梦者》 何其芳:《预言》、《花环》、《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断章》 林庚:《春天的心》、废名式十二月十九日夜》 林徽因:《别丢掉》
【思考题】(1)简评30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竞存局面。(2)比较评析前后期新月派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倾向。(3)结合具体的诗歌评析,论述戴望舒二三十年代诗歌观念与诗艺诗风的衍变。(4)简折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
第十七章 鲁迅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鲁迅的杂文与《故事新编》。鲁迅杂文大都是针对其所处的时代的文化批评与文明批评,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反常规”特征,往往对读者的思维习惯构成挑战,加上时代的隔膜,年轻的学生不容易读懂,甚至可能不大容易接受其所谓“好骂人”外表之下所包蕴的深刻思想与反叛精神。因此,学习这一章主要要求从总体上把握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以期在阅读鲁迅杂文具体的篇什时,能有一种正确的理解。同时,《故事新编》也有杂文味道,也是极富实验性的“反常规”的小说,不好懂。学习时应注意了解和领赂其极富艺术想象力的先锋性品格。这一章难度较大,不应拘泥于对具体作品的艺术鉴赏,而要求尽可能结合对鲁迅为人为文的理解,去总体评析其杂文与《故事新编》的意义与价值。本章共三节第一节概评鲁迅杂文的意义;第二节是重点,从五个方面分析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特征;第三节介绍《故事新编》的艺术创新。
【知识点】 鲁迅十六部杂文集的书名与大致的内容。
【必读作品与文献】 《灯下漫笔》 《这个与那个》 《“友邦惊诧”论》 《二丑艺术》 《捣鬼心传》 《奇怪》 《病后杂谈》 《阿金》 《铸剑》 《采薇》
【思考题】(1)鲁迅杂文(连同鲁迅)历来多遭受否定以致辱骂,从当年的“刀笔吏”(“现代评论派的君子”语)、“睚皉必报”(“创造社的才子”语)、“不满于现状的批评家”(“新月派的绅士”语),到当今“鲁迅好骂人”之类,从未停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结合对鲁迅杂文批判性、异质性的评析,说明你的看法。(2)试评鲁迅杂文“砭锢弊常取类型”的特征。(3)试评鲁迅《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审美效果。鲁迅杂文的巨大意义
(1)作为一种报刊文体,及时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做出反应与评判,如鲁迅自己所说的,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也就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因为对民俗、民魂、民性、民情有真实生动的描绘,又可看做是一部活的中国的“人史”。(2)鲁迅杂文是未经规范的自由的文体,充分发挥了鲁迅不拘一格的创造力,是极具个人性又有现代性特征的艺术品。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特质
鲁迅作为一个思想独立而深刻的战士,其人其文所具有的反叛性与异质性。他的杂文思想与艺术的特征有以下五个方面。(1)批判性、攻击性与否定性特色,源于鲁迅对现代知识分子使命的理解,即不断揭示现实人生的弊病与思想文化的困境,也源于鲁迅“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不屈精神。(2)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的犀利与刻毒:批判锋芒常指向人们习以为常的病态心理,把国人的落后根性看得太透彻了。而且思维也总是另辟路径,对读者的惯性思维构成挑战。(3)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贬锢弊常取类型”,抓住本质勾勒社会相类型形象(共名)。(如“叭儿狗”、“二丑”、“带头羊”“西崽”等)(4)主观性:释愤抒情,无不是作者的心灵歌哭。(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杂文语言,常用“拗体”,突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艺术上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其形式有试验性与先锋性:(1)首先是有意打破时空界限,采取“古今杂揉”,鲁迅自称是“油滑”,其实目的在于用现代去“照亮”和重新观照古代,揭示古代人与事中一些被掩盖了的真相。要注意鲁迅常用杂文的眼光、手法与语言,将已经被神圣化 15 或神秘化的人与事加以戏谑重现。(《采薇》、《起死》等)(2)小说中常见的前后部分对立或翻转的模式,造成庄严与荒诞的两种色彩的互补与消解,在诙谐的“游戏笔墨”中浸透着苦涩的幽默,从洒脱背后现出鲁迅心态的悲凉。(《补天》、《理水》、《铸剑》等)第十八章 散文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散文。本时期散文比起前一个时期,艺术探求更加多样,尤其是杂文小品文有长足的发展。可以着重了解几种最活跃的文体或创作潮流,还应关注不同的散文观及其代表性作家作品。其中林语堂和何其芳可作为鉴赏分析的重点。对其他比较重要的散文创作现象与作家,也应有知识性了解。本章第一节介绍林语堂与幽默小品,第二节介绍杂文和其他抒情散文,第三节介绍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第四节介绍报告文学与游记。
【知识点】 《论语》与《人间世》、《宇宙风》三期刊、30年代小品热、《太白》与《芒种》杂志、30年代“鲁迅风”杂文及其主要作家、《汉园集》、开明书店、夏衍《包身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必读作品与文献】 郁达夫:《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 何其芳:《独语》、《画梦录》 李广田:《回声》 林语堂:《方巾气研究》 萧 红:《过夜》 吴伯箫:《夜读》
【思考题】(1)试评林语堂的散文观。(2)评何其芳《画梦录》的艺术特色,并说明其在散文史上的地位。(3)写一篇鉴赏郁达夫《故都的秋》(或《钓台的春昼》)的短文。第十九章 曹禺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论述著名剧作家曹禺,,是课程的重点。要求读的作品量,比较大,但最好能多读,起码应该读完《雷雨》与《北京人》,并能在具体评析曹禺五个代表作(除前述两部,再加上《日出》、《原野》与《家》)的基础上,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何说曹禺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由此走向成熟?这就要求深入探讨曹禺剧作所具有的丰富的多层次的戏剧内涵,即每一部剧都在现实人生与人性开掘及戏剧形式上有新的试验与创造。学习这一章,应放开思路,除了了解曹禺的成就,学会如何评析话剧艺术,还可以引发对经典性作品多角度阐释的尝试。第一节评介《雷雨》、《日出》和《原野》;第二节评介《北京人》与《家》;第三节介绍曹禺剧作的“接受史”。
【知识点】 曹禺的创作历程、曹禺剧作的文学史(戏剧史)地位 【必读作品与文献】 《雷雨》 《北京人》
【思考题】(1)在《雷雨》序中,曹禺声明他创作此剧时,“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他同时又说,“《雷雨》对于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你如何理解这两种创作心理状态(或指向)及其在剧作中的体现?(2)《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3)比较评析繁漪与陈白露两个人物各自的性格内涵。(4)比较《雷雨》、《日出》与《北京人》的戏剧结构艺术。(5)评曾文清与愫芳两位人物,并阐说《北京人》的主题意蕴。从《雷雨》到《原野》
(1)分析《雷雨》,可以做两种角度或两个层面的意蕴阐释。“人生与社会”方面的解释(社会问题剧): ◎“过去的戏剧”(周朴园与侍萍“始乱终弃”的故事,作为后母的蘩漪与周家长子周萍的恋爱故事。)◎“现在的戏剧”(蘩漪与周朴园的冲撞,蘩漪、周萍、周冲、四凤之间的感情纠葛;周朴园与侍萍的重逢;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通过“过去的戏剧”与 “现在的戏剧”的交织而形成的各色人物不同的命运悲剧,通过血缘关系与阶级矛盾的相互纠缠与冲突,揭露带封建根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从“社会与人生”的视角可以揭示《雷雨》的现实批判性。
可以透过现实描写的层面,从另一角度去解读《雷雨》中所蕴涵的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憧憬、困扰与恐惧。(“诗”的视角)
◎充斥全剧“郁热”氛围;(自然背景以及人的情绪、心理、性格、生命的存在方式)◎“郁热”氛围中的“情热”(欲望与追求)的人物;周冲的生命冲动、蘩漪、周萍、四凤的非理性的情欲的渴求;鲁大海的反抗的野性的力„„)◎“情热”被压抑而引发的无用的“挣扎”。周萍抓住四凤,蘩漪抓住周萍,周冲也抓住四凤„„)◎剧作本意在表现命运的“残酷”,以及对宇宙“不可知力量”的无名的恐惧。
《雷雨》最激动人心的地方,是剧中人物自始至终的“贯串动作”和矛盾冲突,并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
◎蘩漪的“雷雨式性格”:“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序幕”与“尾声”:对人生悲悯眼光的俯视。
16(2)《日出》分析
比较《雷雨》和《日出》的情节结构,可发现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转移:
◎由传奇和变态转向平凡与常态;由“太像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 ◎由回顾式的过去与现在“两种戏剧”的交织,转为由几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横断面”的结构方式; ◎主题也转为关注社会,表现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现实的抗争。◎《雷雨》写的是“人的挣扎”的困境,《日出》开掘的是“人的被捉弄”的困境,这是又一种“残酷”。
陈白露的性格矛盾及其悲剧的实质。
◎对生活的追求、对自我的追求与在追求中对自我的丧失; ◎悲剧的实质为“习惯”,“习惯的桎梏”为生活的“自来的残忍”,是对人的自我生命的剥夺。
“日出”意象的象征意义。(3)《原野》分析
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再一次转移,又从《日出》那样偏重社会悲剧的揭示,回转到写人性的悲剧,和《雷雨》那样是当作抒发强烈爱恨的“一首诗”。
在复仇的主题之下写人的欲望感情困扰与无奈的剧作,更深入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冲突,乃至灵魂的分裂。
◎仇虎复仇的正当性与戏剧重心的转移; ◎仇虎复仇后的灵魂的分裂和挣扎。《北京人》与《家》
(1)《北京人》是曹禺的又一杰作。
《北京人》的主题:对那种以没落士大夫生活追求为特征的传统“北京文化”进行批判。曾文清与愫芳等(现在的北京人)形象:
◎曾文清的形象:被腐烂的北平士大夫文化模塑成一具“生命的空壳”—“悠闲”、雅致、怯懦、颓废、沉滞、懒散;人的生命的彻底浪费,人的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彻底丧失。◎愫芳的形象:愫芳是与曾文清对照的角色,其博大的爱与坚毅的精神,显然;融进了剧作家的理想,而愫芳的悲剧,也体现了曹禺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远古北京人(北京猿人)与未来的北京人袁任敢父女(代表“科学”、“民主”的五四新文化):三个不同时代的北京人,代表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这种强烈的历史参照和对比中,显出“今日北京人”的生存方式极其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全部荒谬性。同时将读者推到一定的距离之外,大到某种超越,“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北京人》的“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追求,即格外注意对日常生活内在诗意的开掘,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展示。
(2)巴金小说的《家》和曹禺改编的《家》的不同:
情节重心的转移,由旧家庭的罪恶的揭露,转向对爱情(友情)生活的描写,转向纯情美好的性格的展示,转向探索“诗剧”。巴金的《家》,是一曲“青春的赞歌”。(如瑞珏的形象)曹禺剧作的命运
(1)曹禺剧作的意义:他的戏剧创作不仅标志着并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他的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验性的创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展示了多元的,自由创造的发展前景。
(2)曹禺接受史上的矛盾现象:人们空前热情的读着、演着、欣赏着、赞叹着他的戏剧,却也肆无忌惮地肢解着、曲解着、误解着他的戏剧
曹禺的剧作太超前了; 将“局限性”置于曹禺剧作者的自己的局限性与时代的局限性。第二十章 戏剧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的戏剧。首先是对戏团运动概貌的把握,可以用“走向广场”来概括戏剧的大众化以及对宣传教育功能的追求,这是本时期一种突出的趋向;其中又包括四种戏剧类型(潮流)的倡导,即入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还应当注意本时期职业化的“剧场戏剧”对话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培养了一批话剧艺术家。应着重评析夏衍及其《上海屋檐下》等剧作,对田汉、洪深、李健吾等剧作家也应有大致的了解。学习这一章应抓住创作潮流的演变,并尽可能与此前、此后不同阶段的戏剧运动联系起来考察,以获得整体的史的印象。
【知识点】 南国社、上海艺术剧社、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红色戏剧《放下你的鞭子》、白薇《打出幽灵塔》、洪探《农村三部曲》、熊佛西的“农村戏剧实验”、夏衍的《赛金花》、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袁牧之的《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必读作品与文献】 夏衍:《上海屋檐下》
【思考题】(1)简述30年代话剧运动的概况。(2)试评夏衍《上海屋檐下》的思想艺术特色。(3)简评田汉从20年代到30年代创作的“转向”。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概述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倾向,内容很多,又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理论问题,有较大的难度。一方面要有知识性的了解,包括对文学发展历史现象的宏观的认识;另方面也要注意讨论一些重要而又有争议的理论性问题。第二介绍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发展状况,注意其“分割并存”状态,除了掌握三种不同区域文学的异同概貌,也要了解本时期不同阶段文学主潮的变化。第二节介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因为《讲话》影响巨大,应作为重点来学习探讨。第三节介绍本时期的文学思潮与论争。其中应对胡风的理论有较多的关注,并放到文艺思潮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去评价。
【知识点】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民族形式”论争、对王实味的批判、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主观战斗精神说、战国策派。
【必读作品与文献】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
【思考题】(1)简评解放区文学这一文学史现象。(2)为什么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如何评价“文艺的工农兵方向”?(3)试评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说。分割并存
(1)“分割并存”是对本时期文**流的总体概括
不同的政治区域与文学 ◎国统区文学 ◎解放区文学 ◎孤岛文学 ◎沦陷区文学
不同的政治区域与文学的共同点: ◎都受战争环境的影响; ◎共同承接着“五四”以来新文学的传统。(2)不同的政治区域文学的风貌:
国统区 ◎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文学的基调是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文学活动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中心; ※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作家的联合:18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的成立,周恩来、孙科等为名誉理事,郭沫若等45人为理事,老 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等; ※“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作家深入战争现实生活; ※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为最热门的文学题材。※强调了文学的战斗性、时代性、功利性、宣传性,丧失了文学的多样话和个性化。◎第二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现实中的黑暗; ※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史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找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的借鉴;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询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
◎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解放区 ※与国统区创作不同的是,解放区创作基调是明朗朴素的,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显出其特色; ※在题材、主题以及人物方面,解放区文学主要是对新社会制度的赞美以及对人民、士兵、干部成为作品中重点表现的对象,翻身解放了的新人成为文学的主角; ※对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探求; ※解放区文学的片面性:强调配合与服务于政治,忽略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等。
孤岛文学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坚持写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史称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戏剧最为活跃。(于伶的《夜上海》、阿英的《碧血花》等。
沦陷区文学 ※作家在不自由的环境里艰难地创作:一部分作家在“乡土文学”的旗帜下描写沦陷区人民的真实的生存困境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生存意志而又富于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分作家则从战争的自我 18 体验出发,转向对作家(知识者)自我的平凡性,对于软弱的凡人的历史价值,对于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肯定与发现。※雅文学与俗文学两大文**流在对立中的接近趋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讲话》是40年代延安整风的产物。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整风的基础上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毛泽东以党的最高领导人身份做了发言,后题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成文后正式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的《解放日报》。(2)《讲话》为“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色彩且影响最大的论作之一,是中共领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3)《讲话》试图解决的课题:在无产阶级政党执政、有条件进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的历史阶段,应当如何领导文艺工作,怎样才能创造出适合本阶级要求的新型文艺。(4)《讲话》的政治策略性很强,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是一些有关党如何领导文艺的问题,即所谓“外部关系”问题,如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等等;而对文艺本身的规律的细节讨论较少。(5)《讲话》的核心内容是“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为群众”的问题
毛泽东明确提出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然后才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资产阶级服务。这就提出了所谓“工农兵方向”。毛泽东的命题比“五四”以来新文学所一再提倡的平民化、大众化要具体得多,政治内涵非常突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是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问题,要求“思想改造”并与工农结合,既解决了思想统一问题,又解决了创作源泉和服务对象问题。这可以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总纲,《讲话》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即在此。毛泽东在当时提出这种要求的确出于革命现实的需要。◎其二,是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阐释。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同时,要求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这里,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问题思考的结果,有其必要与理由,但“提法”上(尤其是关于批评标准)由于较多强调了服务政治,结果导致了简单化、概念化。◎其三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文学遗产等问题,都有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
今天看《讲话》 ◎《讲话》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其正确性、权威性以及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 ◎《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对一些文艺理论基本命题的建立曾有过和继续起着重大的作用; ◎《讲话》有些属于政治策略性的提法不宜在其他历史条件下任意引申。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文学思潮、论争:40年代文学论争多,一方面固然与时代与政治的左右相关,但从另一层面看,则又是新文学理论建设更深入的探讨与建树。这几次论争,几次重要的论争是:
(1)1940年以后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事件的发生:由于民族意识的高扬,如何在文化领域突出民族特色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议论的焦点: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 ◎向林冰:比较重视民间旧形式,但又错误地否定五四以来新文学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葛一虹:全盘否定民间旧形式,全盘肯定五四新文学。◎1940年下半年,论争不再停留于“中心源泉”上,而是更深入地接触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上,郭沫若、茅盾、胡风等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
(2)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王实味文艺观点的批判;
解放区的讨论 ◎事件的发生:周扬等发表讨论文艺文章 ◎议论的焦点:文学的真实性与独立性,以文学为武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王实味、丁玲、艾青、罗烽等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讨论的结果,文艺论争被政治斗争粗暴地取代,丁玲等被批判,王实味甚至被处决。国统区的讨论 ◎事件的发生: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和夏衍的话剧《芳草天涯》在重庆上演引起了讨论 ◎议论的焦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
※有论者提出反“非政治化倾向”; ※王戎提出要反“唯政治化倾向”; ※何其芳、邵筌麟等提出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的观点,此与《讲话》精神一致;※冯雪峰(画室)反对将作品的政治性与艺术性割裂开来,强调不能从艺术的体现之外去求社会的政治价值。此与《讲话》观点不一致。
(3)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 事件的发生:《讲话》传到国统区之后,引起的文艺界对文坛现状和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议论的焦点: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
◎胡风的理论: ※胡风的理论可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胡风的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胡风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主观战斗精神”,主观战斗精神的的内涵是: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上述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的动态过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而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这一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和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三大支柱(三个主要观点):
1、“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
2、“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
3、“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对胡风理论评价:胡风理论是对新文学某种局限性的一次反思,一次还不很成熟但非常有价值的反思。不只是胡风理论本身的不成熟,而且容许这种反思的时机和条件也不成熟。胡风的理论在四十年代没有受到重视,到80年代后才得到人们应有的客观评价。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评介著名作家赵树理。阅读与评价赵树理的作品,在对其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分析之外,应格外注重“文学史现象”的分析。赵树理值得专章来评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代表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方向,对40年代解放区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有巨大的影响。另外,应当从整个现代文学历史变迁的进程中,来考察赵树理出现的意义。比较赵树理与新文学中那些常描写乡土题材的作家,可能会加深对赵树理创作特色及其得失的理解。第一节评介所谓“赵树理方向”的意义,第二节分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第三节介绍赵树理创造“评书体”现代小说的成就。本章内容相对比较集中,学习中不妨将视野拓展到当代,因为“赵树理方向”在当代文学发展中也是重要的现象。【知识点】 赵树理方向、评书体现代小说、山药蛋派。【必读作品与文献】 《小二黑结婚》
【思考题】(1)与二三十年代描写乡土题材的众多新文学作家相比,赵树理在表现农民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试结合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塑造与基本主题来加以说明。(2)如何理解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3)分析赵树理小说语言与形式的创新,并重点说明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做了扬弃与改造。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1)赵树理的创作与“赵树理方向”的倡导: 赵树理的创作是能体现毛泽东《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 赵树理的创作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顺应了农民化的审美追求; 赵树理的创作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 赵树理的创作成为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赵树理方向”的提倡对整个解放区文学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影响巨大。(2)赵树理的创作呈现出的不同于以往新文学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 赵树理所代表的解放区新一代作家及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赵树理追求的大众化是可以与农民对话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忠实反映农民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并真正为农民所接受。赵树理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赵树理创作的“问题小说”与政治、政策联系太过紧密,故有难于保证“政治倾向性与真实性统一”的历史特点;同时赵树理的出现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欧化”现象,以及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农民读者,是一种反省与纠偏,但由于隔绝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视野也难免比较窄小。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1)赵树理小说中所具有的新的素质 一是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人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都没有做到的; 是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则进了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以往作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民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现精神上的“翻身”: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巨性。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真正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2)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分析 “老一代农民”形象,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李家庄的变迁》 20 中的老秦,等等,都是背着沉重的封建主义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的新的困扰与痛苦。赵树理往往写他们的落后,也写他们的质朴、善良,并常安排或暗示了他们的转变与新生。年轻一代农民,即“新人”形象。如小二黑与小芹,还有李有才,他们都是试图开始掌握自己命运,并敢于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解放了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性格被赋予社会变革的政治内涵,又自然植根于解放区的典型环境,有深厚的生活根据。通过对两类人物的形象分析,应看到赵树理对于农村题材的新的开掘和独特的发现。(3)赵树理小说中具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山西味道晋阳气息中所渗透的文化内涵;民风民习也被他作为一种“社会景物”,即社会精神的附着物。后来在赵树理的影响下形成的“山药蛋”派,也具有此特色。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赵树理的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创造上的重要突破。赵树理的读者群包括广大识字的农民,他的完全适应了这种读者的需要。他改造和运用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学形式,创造了现代评书体的小说形式:(1)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2)将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及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3)口语化,在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上达到很高的境界。第二十三章 小说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第三个十年(1937—19始年)的小说。为了教学与论析的方便,不妨将本时期小说按题材或表现的趋向(而不同于上一时期那样主要分流派)分为四类,即国统区的讽刺小说、追忆小说、沦陷区的通俗与先锋混合型小说,以及解放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型小说。一方面要注意到各自都受到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地域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看到彼此间的渗透与影响。还要关注本时期中长篇小说的成熟与繁荣,要了解主要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的创作特色。其中路翎、钱钟书与张爱玲,可作为评析的重点。因为本时期小说的发展其实又是此前一二十年现代小说变革、试验和演进的结果,所以一些作家作品所体现的特点与现象,也不妨与此前的脉络联结起来做总体考察。这会比较有难度,但对训练文学史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好处。
【知识点】 “前线主义”小说、《华威先生》及其所引发的讨论、沙汀的“三记”、七月派小说、新洋场小说(新鸳蝶体)、南玲北梅、后浪漫主义小说、白洋淀派、山药蛋派、新章回体。
【必读作品与文献】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张天翼:《华威先生》 钱钟书:《围城》 路翎:《饥饿底郭素娥》 张爱玲:《金锁记》、《封锁》 孙犁:《荷花淀》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思考题】(1)概述40年代暴露讽刺小说的创作状况。(2)评路翎的小说(可以《饥饿底郭素娥》或其他作品为析例)的思想艺术特色与得失,并说明其与胡风文学理论的关联。(3)评张爱玲小说在女性解剖和都市发现方面的现代性特征,并分析其既通俗又先锋的艺术创新。(4)试结合作品的分析,图解钱钟书《围城》的多层意蕴。(5)评孙犁小说对“单纯情调”的审美追求。(6)比较评析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暴风骤雨》这两部土改题材小说思想艺术的成就与不足。暴露与讽喻
(1)有关抗战几个阶段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变迁: ○初期偏重纪实性的小说“报告文学化”现象:抗战初期,作家走向前线,走向大众,或者写起了报告文学,或者写的小说“报告文学化”,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记事性。○稍后作家对战争中民族精神的新变化进行了表现:或者一般地赞扬老百姓和青年知识分子的积极抗战表现,或者是表现人民特别是农民经过抗战的锻炼而成长为新人;(如艾芜、姚雪垠、丘东平等人的一些作品)○随着抗战的持续和深入,作家的视线由光明转向黑暗,小说创作中的暴露讽刺之风大盛,如张天翼、沙汀、艾芜等人的作品: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刻画出了“华威先生”这一个“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官僚的典型形象;※情节极其简单,象一个人物的“小品”,但极具艺术表现力;※批判尖锐,内涵深远,讽刺笔调冷峭,叙述笔调明快,语言劲捷,短篇体制圆熟。
◎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与《淘金记》等暴露讽刺作品 ※严谨的客观描写手法,将作者深深藏在人物、事件背后的表达手法;※严于选材,善于捕捉艺术细节,运用夸张和戏剧性情节,刻画出众多的旧时代农村基层统治者狰狞的戏剧形象;※语言幽默质朴,比较口语化,富于地方色彩※继承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传统,深受五四乡土文学的影响,又认真借鉴了果戈理等苏俄文学的经验,在现代讽刺小说的民族化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21(2)钱钟书的《围城》 ○主题意蕴的多义性;○对西式知识分子的嘲讽,对“中国化”了的西方文化的再审视; ○对现代人生命处境的哲理思考; ○小说中机智的反讽、讽刺、比喻,等等。体验与追忆
(1)“七月派”小说作家路翎 ○路翎的主要作品:中篇《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短篇集《青春的祝福》、《求爱》、《在铁链中》。八十万字的长篇《财主底儿女们》是其代表作。○路翎笔下的人物众多,破产农民、矿工、卖艺人、船工、等等,但最主要的是两类:流浪者和知识者,前者如《饥饿的郭素娥》等,后者如《财主底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
◎路翎小说较好地体现了胡风的理论的特征:一方面路翎惯常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寻求“人民底原始的强力”,歌颂强力,如从肉体到精神都陷入极度饥饿的柔弱而“饥饿的郭素娥”,当他得不到她的所爱,还要被当作物品一样被转卖时,至死不从。因而被用火铲烙死。临死时,她喊出了“你们不晓得一个女人的日子,他挨不下去,她痛苦!”其反抗性可见一般; 另一方面,路翎也不忘其“精神奴役的创伤”。他挖掘落后人们的奴性,又从暗淡平庸的心灵世界中看到了人民精神力量的闪光。
○《财主底儿女们》 ◎小说的背景:从“一 ·二八”到“七七”事变; ◎小说的主旨:表现“以青年知识分子为辐射中心点的现代中国历史的动态”; ◎蒋纯祖的形象:追求、碰壁、狼狈而逃,最后病逝。蒋纯祖的生命之路一部分是现实的,社会性的,又有一部分是纯个人式的、心理的,他仿佛穿行在人世间古往今来能遭遇到的崇高和卑下、抗争和败退、正义和邪恶、理性和疯狂、生存和死亡之中,感受了一切,领悟了一切,最后被作者在大时代中送上死路。这个人物从社会层面上可以看作是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仍未能与人民结合,没有找到光明出路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同时表达了作者与极度**的世界上对生命的不可重复的深刻体验。
○路翎在现代心理小说探索的独特性: ◎实践着胡风的理论,用主观精神的“扩张”,“拥入”客观世界,故他的作品主观色调强烈; ◎路翎的小说尤其以对人的精神世界包括无意识世界进行开掘为特色; ◎他对人的理解,某些方面带有现代派的观念,即社会烙印与人性兽性的混合; ◎路翎的作品认为人的本性往往是被社会的表象掩盖的。人的生命是痛苦、高贵而孤独的,是一个搏战的过程,深层的挖掘会使人颤栗; ◎由于以上的理由,路翎小说在揭示灵魂的复杂、丰富性方面就别具特殊价值,他运用错综的表现人物的心理广度的写法,在掌握大起大落的心理节奏,处理人物心理感应的波澜方面,显现出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气质,也使得中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在他手中与世界文学的潮流更接近。
(2)爵青和袁犀:华北和东北沦陷区后期出现的作家,写作类似与路翎,讲求透过现实生活来表现个人的内心体验;)爵青的主要作品是《欧阳家的人们》,袁犀家的主要作品为《时间》。
(3)冯至的象征体小说《伍子胥》 ○用类似散文诗的片段来结构小说; ○用一个个散文诗的片段来表现各种人事、风物在伍子胥一路飘泊中所引起的感觉体验; ○把人生的体验与感觉,用纯、静、美的境界来表现,表现一个不安的灵魂和这个灵魂对生命的诗的感受。
(4)师陀(芦焚):陷落在“孤岛”上海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作家《果园城记》《短篇集》和《结婚》(长篇小说),他或以怀旧情绪叙写昔日的温暖与凄凉(《果园城记》),或给事态讽刺加入寓意与传奇(《结婚》)。
(5)汪曾祺(1920—1997):沈从文的传人,继承了沈从文和废名真与幻的统一,而且更加爽朗,越来越脱离隐晦。他的小说,描写的情绪内涵较深,平平出之,散发出文化意味。结构貌似散慢,叙述似乎缺乏高潮,气氛的营造却足够浓厚。表现出正宗文化小说的特色。(6)东北作家群:差不多先后提出以童年故乡记忆为住的代表性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端木蕻良的《科尔沁草原》,骆宾基的《北望园的春天》等。
○萧红的《呼兰河传》 ◎写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作品中故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就是无生活的生活方式:吃、睡、劳作、像动物一般的生生死死。◎故乡人民的时间是无时间性的时间,人们在动物般的生存中,失去了一切生活的目标,失去了过去与未来,时间在这里是停滞的; ◎在这种停滞了的生活中,必然表现出传统落后文化对人的戕害,必然产生小团圆媳妇的悲剧。◎萧红的小说注重打通小说与非小说之间的厚障壁,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及诗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自由地出现于现实与回忆,现实与梦幻,成年与童年之间,善于捕捉人、景的细节,并融进作者强烈的感情气质,风格明利、凄婉,又内含英武之气。她的文体是中国诗化小说的精品,对后世的影响越来越大。通俗与先锋
22(1)属于通俗与先锋这一类追求的小说主要出产于上海“孤岛”和沦陷区 通俗小说的发展,是与这一地区商业文化更加凸显分不开; “通俗”与“先锋”汇合的社会审美需求,主要是市民的需求。
(2)张爱玲(1920—1995)多写都市男女婚恋中千疮百孔的经历:都市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现代改变,但是人们的习惯、观念仍然是传统的,张爱玲所提供的,正是处于现代环境下依然顽固存留的中国式封建心灵的错位,如《第一炉香》、《倾城之恋》等; 由女性角度来观察浮世悲欢,解剖人性的脆弱与黯淡《如金锁记》; 小说结构语言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从题目到叙述风格,都有极强的市井小说的色彩; 借鉴现代派的手法,如她能在叙述中运用联想,使人物周围的色彩、音响、动势、都不约而同地富有映照心理的功能,充分感觉化,造成小说意象的丰富而深远(例如“月亮”等意象);其小说既先锋又通俗,所以读者面大。
(3)苏青(1917—1982)代表作为小说《结婚十年》; 小说的内容为女性涉世而终遭幻灭,写男女情事大胆; 文学风格为实录通俗的故事品格,但俗中又带有点无意的隽逸。
(4)梅娘(1920----),沦陷区作家,先后生活于东北和华北;他的作品以婚姻恋爱为题材,凸显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与困境。其主要的代表作为《蚌》等水族系列小说。
(5)徐訏(1908----1980),孤岛作家。主要代表作:中篇小说《鬼恋》,长篇小说《风萧萧》; 徐訏的小说是“书斋的雅静与马路的繁闹融合的艺术”。所谓“马路的繁闹”是指他的奇幻故事满足东南沿海一带市民读者在悲琐繁杂生活中追求新奇和陌生的欲望;所谓“书斋的雅静”,是指他纯文人倾向,亦即他对理想人性的不懈追求等等。
(5)无名氏(1917----)主要作品:《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野兽·野兽·野兽》等; 无名氏集通俗、先锋于一身,在本质上他是以通俗的形式探索生命的意义的纯文学作家。现实与民间
(1)这一节主要是写解放区的小说,他们是从解放区的左翼发展而来的,这些小说与苏联以及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都有着联系,却与现代主义的世界文**流有着某种隔绝。
(2)“白洋淀”派的鼻祖:孙犁(1913----)重于发现和表达农民的精神和人情之美,尤其擅写纯真健美的北方农村青年妇女。单纯明静的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
(3)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前者较真实地表现了农村的阶级斗争和生活的复杂性,后者的表现则比较简单化、规范化; 前者擅作有历史真实感的细致的心理刻画,后者则擅于场面和生活气息的描写; 前者结构较平板,语言细腻但可能失之沉闷,后者的情节处理有波澜,语言也较生动简净。
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40年代的通俗小说。不作为重点。只要求知识性地了解如下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现象:新鸳鸯蝴蝶派(或“新洋场小说”)、《万象》月刊、秦瘦鸥的《秋海棠》、予且的“都市百态”小说、北派武侠的崛起、解放区的“新英雄传奇”,等等。应注意考察40年代小说雅俗相通的趋向。第二十五章 艾青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论评著名诗人艾青。用专章评介的诗人除了郭沫若,就是艾青,足见其文学史地位的重要。学习这一章,不妨与前后有关诗歌的三章联系起来,以更好地梳理现代新诗发展的过程与趋向,同时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艾青在诗歌史上的意义。本章要点是理解艾青诗歌的成就与特色,方法是捕捉其诗歌中常见的中心意象,同时,尽可能体味与把握艾青诗歌中反复回旋的忧郁的情绪及其内涵。最终要思考艾青是如何代表了中国现代诗歌所逐步达到的“历史的综合”。第一节评说艾青的历史地位,第二节分析艾青诗歌的意象与主题,第三节评析忧郁的诗绪,第四节介绍艾青诗的艺术与形式。学习本章一定预先细读诗作,有了自己的审美体验,然后以教材和课堂上的有关评析引发自己的思考和再体验,一步步接近艾青的诗艺境界。
【知识点】 艾青提倡的诗歌“散文美”的基本主张、艾青的《诗论》。
【必读作品与文献】 《大堰河——我的保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我爱这土地》 《手推车》 《北方》 《旷野》 《黎明的通知》
【思考题】(1)试评析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2)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评析艾青有关诗的“散文美”的主张及其对自由体诗的形式创新。(3)以新诗发展大的流向做考察的背景,说明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变迁中完成的是历史的“综合”任务。
艾青的历史地位
(1)艾青(1910----1996)早在1934年就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诗坛。(2)进入抗战时期,艾青的诗风有所转变,可概括为从“吹芦笛”(较多受西方现代诗风影响)转为“吹号”(探索新诗传达民族心声的道路)。1939年,他的第二本诗集《北方》和长诗《向太阳》发表后,标示着我们民族自己的成熟的诗人终于出现了。(3)艾青的贡献和地位在于完成了新诗不同倾向(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与现代派诗艺的探索)的综合,亦即他既坚持并发展了中国诗歌会诗人“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又克服并扬弃了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批判地吸收了现代派诗人在新诗艺术探讨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艾青诗歌的成功表现在既能走向大众,又能走向世界。独特意象与主题
(1)意象分析是把握诗歌艺术的重要方法与角度。艾青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是:土地与太阳,从这两种意象可以感受和体味艾青诗中所凝聚的诗人的发现;思想与情感;(2)在“土地”的意象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深爱,对人民的深爱以几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如《我爱这土地》与《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普通人民命运的深情关注。(3)“太阳”的意象则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篇章。忧郁的思绪
(1)诗绪即反复回旋在诗中的情感,是构成诗歌格调的基本要素之一。浸透诗人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亦即艾青式的忧郁诗绪),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的的基本要素之一;(2)这种诗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源于诗人的个性阅历,也来源于对苦难中国以及农民命运的深沉思索,感时愤世,形成“农民的忧郁”;(3)艾青的忧郁中浸透的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爱,以及对美好生活执著的追求。因此,艾青忧郁的诗不会使人绝望,而总是能给人深沉的力量。诗的艺术与形式
(1)艾青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其中心环节是“感觉”;(2)艾青的“感觉”,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感觉”,他追求的是“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感情思想的”融合,并在二者的融合中产生出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既是明晰的,又具有广阔意义上的视觉形象。(3)艾青诗作中对“光”和“色”的感受最为敏锐,而光和色不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暗示、象征,亦即这由情感与光色复合的意象,既具有自然形态的形式美,又积淀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心理内容;艾青的诗,在形式与内容、光色与意蕴之间有着对应依存关系。(4)艾青写诗就像印象派画家一样,特别重视捕捉瞬间印象与感觉,这使他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相联结;但他的诗同时又与此同时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方式沟通。艾青的诗,之所以是世界的,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在艺术表现上,这是一个根本原因。(5)艾青重新提倡“自由体诗”和诗的“散文美”,他追求更能表现动荡万变时代的诗的形式,以及新鲜、单纯和富于人间味的散文美;但他的诗也颇注意诗歌的形式与节奏,包括诗行、句式、排比、复沓等等。可以说,他的诗是在奔放与约束中取得协调,亦即在变化里取得统一,在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均衡,在繁杂里取得单纯。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二十六章 新诗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叙评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诗歌。要求对战争时期诗坛的时代特征与变化有轮廓性的了解,并把握几个主要的诗派与代表性诗人。第一节是对抗战时期诗风及七月诗派的介绍,第二节评介冯至等校园诗人及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又通称“九叶派”,其中对穆旦的评论可作为重点,也是难点。第三节评述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学习这一章应增加文学史的整体观,注意回顾和综合,把本时期出现的诗歌潮流和创作现象与二三十年代的诗歌发展状况联系起来做总体考察,了解到底有哪些承传、反拨或变异,增添了什么新的素质。
【知识点】 抗战朗诵诗运动、“时代鼓手”诗人田间、七月诗派、政治抒情诗、马凡陀山歌、西南联大诗人群、40年代的诸家“诗论”、中国新诗派(九叶派)、新诗戏剧化、解放区“诗的歌谣化”、《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
【必读作品与文献】 田间:《给战斗者》 阿城:《纤夫》 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 冯至:《合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准备深深地领受》 郑敏:《金黄的稻束》、《音乐》 辛笛:《风景》 陈敬容:《划分》 穆旦:《赞美》、《诗八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合唱》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思考题】(1)诗评家唐湜曾将七月诗派与中国新诗派并列为40年代“诗的新生代”的两个浪峰,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具体说明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2)以《诗八首》(或其他诗作)为例,评析穆旦诗歌“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这种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以及所谓“非诗意”词句写诗的特点。(3)概述中国现代文学进程中不同阶段“新诗歌谣化”的尝试,并重点评析40年代解放区歌谣体叙事诗的总体特征和艺术得失。
第二十七章 散文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这一章介绍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散文,可偏重知识性的了解。因为有些作家的创作贯通几个阶段,也可以和前两个十年的散文联结起来讨论,更能获得整体感。与前两个十年比,这一时期虽然历经战乱,散文创作的成绩依然丰硕,且报告文学、杂文与抒情文各式文体的创作都有较成熟的水准。应大致了解抗战初期报告文学比较发达,而当战争转人相持阶段之后,杂文就唱了主角。抗战中后期及胜利之后,散文各式文体的创作都展现了多彩的风致。小品散文应更多地关注。可选择阅读并重点分析萧红、冯至、张爱玲、沈从文、梁实秋等作家的散文,以斑见豹,概览本阶段散文创作的状态与趋向。【知识点】 《野草》杂文作者群、上海“孤岛”杂文创作风气。
【必读作品与文献】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冯至:《一个消失了的囚村》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越》、《爱》 梁实秋:《雅舍》 沙汀:《随军散记》 纪果庵:《小城之恋》 【思考题】(1)简述40年代散文各式文体创作的概况。(2)试评梁实秋《雅舍小品》的艺术特色。(3)试评张爱玲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第二十八章 戏剧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戏剧,内容庞杂,学习时可偏重对戏剧运动史的知识性了解,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剧作的评析,也主要作为一种“现象”,纳入到对戏剧史的了解中。梳理40年代戏剧创作的状况,应抓住“广场戏剧”与“剧场戏剧”这两个方面。“广场戏剧”是更为面向大众,顺应时代需求的多种通俗性演剧形式,包括影响巨大的新歌剧《白毛女》;“剧场戏剧”则包括历史剧、讽刺喜剧、知识分子题材话剧以及适应市民的通俗话剧。就文学成就而言,“剧场戏剧”总体艺术水准比较高,值得评析的剧作家也多属这一类。本章第一节介绍“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介绍大后方、上海“孤岛”时期以及沦陷区的“剧场戏剧”。
【知识点】 新秧歌剧、新歌剧、广场戏剧、西南戏剧展览会、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潮、40年代讽刺喜剧创作潮、世态喜剧、有关《芳草天涯》的讨论。【必读作品与文献】 《白毛女》 《芳草天涯》
【思考题】(1)概述新文学第三个十年戏剧文学创作的热点与主要趋向。(2)简评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的热潮。(3)为什么说《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艺术的丰碑?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台湾现代文学。台湾现代文学是在大陆新文学运动影响推动下发展的,由于历史际遇与文化机缘的不同,台湾现代文学发展形态也有其特殊性,这是应当充分注意的。但也还是应当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框架中来考察台湾现代文学的发展,考察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一个支脉的共同性与特殊性。这也有助于了解当今的台湾文学。本章分两节,第一节讲台湾现代文学的历史轮廓,第二节介绍代表性作家。本章学习主要偏重于知识性了解,包括:台湾文学的发端与草创,30年代前期创作的繁荣,日据时期的创作,以及台湾文学的乡土气息与思恋家国反抗压迫的文学母题,等等。需重点了解的代表作家有赖和、杨逵、吴浊流、吕赫若和龙瑛宗等。应掌握其各自的代表作及其创作风格。本章不作为重点。
第四篇: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
一、填空题
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
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
4、曹禺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5、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6、丁玲前期代表作《沙菲女士的日记》,后期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名词解释
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问题小说------1919年初,《新潮》杂志创办。当时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并不企望文学一定给予多么明确的回答。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其次其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特征:它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些,“虚”些。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尚不多,概念化、简单化。
3、三美------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
4、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他们坚持思想革命,主要成就是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的“语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5、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其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以徐志摩为主要旗臶的。其创作主张:“单讲外表的结果只是无意义乃至无意识的形式主义”,“一首诗的字句是身体的外形,音节是血脉,'诗感'或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它才有
血脉的流转”,仍然采用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其重点的转移是明显的。这同时就意味着对闻一多所坚持的“格律是艺术的必须的条件”的立场的一种松动。要回到内心世界,回到诗的艺术世界中,强调抒情诗的创造。
6、新感觉派------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是第二代海派,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的登场,清楚地表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已然越过了初期,进而问鼎于独立的地位。对于海派自身来说,由于它与世界新潮文学携手,同步发展,也就终于冲出了旧文学、旧小说的藩篱,让市民文学越过仅仅是通俗文学的界线,攀上某种先锋文学的位臵。代表作家:刘呐鸥、施蛰存。
7、京派小说------30年代京派文人活跃在《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 文艺副刊》、《文艺杂志》这些重要的北方文学报刊上,形成有别于左翼,又与海派对臷的一个鲜明的小说流派。所显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其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
三、简答题
1、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的核心即精神胜利法。阿Q处于未庄社会最底层,他永远都是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臵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鲁迅的《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而从人类学内涵来分析,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而他的一切努力挣扎,都是一次绝望的轮回,只能无奈地返回自身。这样,“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这丝毫没有改变人的失败的屈辱状态,只会使人因为有了虚幻的“精神胜利”的补偿而心满意足,进而屈服于现实,成为现存环境的奴隶。鲁迅正是对这一生存状态的正视,提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2、茅盾的小说成就------茅盾独特的小说艺术探索,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上。他的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要求创作与历史事变尽量地同步,自觉地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他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时段中国社会的编年史。其次,适应以长篇小说为主的小说艺术发展的需要,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茅盾更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诸点,加以展开,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其性格塑造更能显示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学时代特征。茅盾人物刻画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进行了“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主要创造了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两个形象系列。由于种种原因,在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里民族资本家形象始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茅盾的独特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具有特殊的历史的、美学的价值。此外,作为一个自觉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他对小说结构的极大注意,也是他的显著特点。他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他的作品总是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在小说艺术表现上,他特别注重于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着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对提高心理刻画在我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3、吴荪甫人物形象分析------吴荪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其性格的基本特征是似强实弱、外强中干。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吴荪甫性格中强与弱两个方面不断进行搏斗,其发展趋势是前者不断地让位于后者。吴荪甫是中国现代社会出现的“新人”------与旧的封建地主阶级完全不同的民族资产阶级,他在精神上无疑
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兄弟。茅盾称他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他有着发展中国独立的民族工业的雄才大略,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刚毅、顽强、果断的铁腕与魄力,更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经营之才。可惜他生不逢时。他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而且是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帝国主义经济大肆侵入中国的30年代中国社会的民族资本家。他有着种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他自身所具有的封建性使他在包括妻子在内的周围人的关系中经常处于孤立地位;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他在与背后有着帝国主义撑腰的厚颜无耻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不能不感到自己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这种软弱性投影在他的心灵、性格上,就形成了他本质上软弱的一面,在表面的果决善断背后是他的狐疑惶惑,在充满自信的背后是悲观绝望,在遇事胸有成竹的背后是张皇失措,最后导致了精神上的崩溃。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主要集中于他包含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内容,表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而他的悲剧命运正是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华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4、分析郁达夫笔下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固自戕,也不愿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来表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这些在艺术表现上往往显示出郁达夫小说所特有的感伤美、病态美。作者竭力抒发他主人公的苦闷情怀,及由此而生的颓废和变态的心理言行,从中提示出一种“时代病”,这在“五四”运动高潮过后是有相当代表性的。郁达夫一方面紧紧扣住了青年知识者本身的生理的心理的病态,一方面指出青年的臸造者是黑暗的病态社会。笔下病态人物的命运,又是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相联的,祖国的贫病也是造成青年“时代病”的重要原因。
5、觉新人物形象分析------他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他理论上接受了一些新思潮,而感情上、行动上却仍然留恋旧家庭,以致在专臸和压迫面前妥协屈从。他每一次向恶势力退让都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在罪恶的泥沼中难于自拔。不过他毕竟是个善良的弱者,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使他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摆脱严酷的自我谴责,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作者对他充满同情,同情之中又无不批判。《家》的结尾,终于有所醒悟,并表示支持觉慧的出走。在《春》和《秋》中,思想上产生明显的转变,逐渐抛弃了他的“作揖主义”。
6、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分析------这部作品所写的,主要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幻想当一个有稳固生活的劳动者,可是他被腐败的环境锁住,受“逃匪”“侦探”等的欺压、“虎妞”的陷阱,加上他自身固有的缺陷,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赚钱,决定了他的孤独脆弱。人生旅途每经过一站,都更沉沦堕落一层,愈来愈接近最黑暗的地狱层,最后完全变了个人,真正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他想向命运搏斗而终于向命运屈服,他的一切幻想和努力都成为泡影,恶劣的社会毁灭了一个人的全部人性。他被物欲横流的城市所吞噬,自己也成为那城市丑恶风景的一部分。小说直接解剖构成环境的各式人的心灵,提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与兽性”。人们从中可以感触到老舍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伤害的深深的忧虑。
四、分析题
1、《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1918年5月鲁迅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时代。将在1918--1922年连续写的15篇小说编为呐喊,1924--1925年的11篇小说收入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1)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2)在观察表现小说主人公时,有着独特的视角: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的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痛苦”。他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3)小说情节结构模式为“看与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A、“看与被看”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构成二元对立。在这类小说中,在好奇的看客看被看者的背后常常有位隐含的作者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另一类的二元对立发生在先驱者与群众之间。在这类小说中,人物与作者的距离大大缩小,作品中渗透着较多的鲁迅的生命体验。B、“离去--归来--再离去”也称为“归乡”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小说中,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一个复调。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的呐喊彷徨所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包括传统小说)艺术经验的结果。
2、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一)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认为社会只有在这种不断批判中才得以进步,要求人的个体精神独立与自由,他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这种难以臵信的批判广度,以及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批判的深刻性和尖锐性,是根源于他的“立人”的理想与彼岸关怀。
(二)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
他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他最为关注并且要全力揭示的正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完全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他的“推背式”的思考方法,深刻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自然也是刻毒。他的杂文思维是非规范化的。常另辟蹊径,别出心裁,打开全新的思路。他杂文的犀利刻毒还在于他的同样违反“常规”的联想力(想象力)。
(三)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
勾画个与类统一的类型形象,可以说是他杂文基本的艺术手段。他不对某人做出全面评价,而是将某人一时一地的言行作为一种典型现象来加以解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某一点,而有意排除了为这一点所不能包容的某人的其他个别性,特殊性,从中提炼出一种社会类型,“没有私敌,只有公仇”。
(四)杂文的主观性
他的杂文是由某一外在客观人事引发的,但它所关注与表现的,却是作者自己的主观反应。一切客观人事都是要通过他主观心灵的过滤折射,才成为他的杂文的题材。读者能够透过杂文里的描述与抒写,看到活生生的他。
(五)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杂文的语言是自由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自如地驱遣中国汉语的各种句式,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方面,杂文的语言又是反规范的,他仿佛故意地破坏语法规则,违反常规用法,臸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同时
取得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这都是鲁迅为表达自己对外部事物的独特反应、内心世界的“离奇和荒芜”所需要的。
第五篇: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及主要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一鲁迅 主要著作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16 《热风》
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坟》
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而已集》
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南腔北调集》
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
《三闲集》
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二心集》
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
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
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书信集《两地书》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上篇
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狂人日记》(一)
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视角
1、题材: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
2、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
《药》 华家的精神愚昧。
《故乡》 闰土的心灵麻木。
《祝福》 祥林嫂的恐惧。《明天》 单四嫂子的孤独空虚。
《在酒楼上》 吕纬甫像苍蝇飞回原地的颓唐消沉。《孤独者》 魏连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看似胜利实则失败的“复仇”。《伤逝》 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在爱情失去附丽后回到旧家庭中。
——对灵魂的拷问,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
(二)格式的特别——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
1、情节结构模式 ○1看/被看
《示众》系列:表现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及对启蒙的质疑批评。《狂人》《孔》《明天》《头发的故事》《药》《阿Q》《祝福》《长明灯》《铸剑》《理》《采薇》 ○2离去—归来—再离去
苍凉的绝望,对绝望的质疑、挑战和反抗。
《故乡》 幻景与现实的剥离,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
《祝福》 注定要离开的漂泊者,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的逃避。《在酒楼上》 无可附着的漂泊感。
2、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狂人日记》 打破传统小说结构及叙事方式,两重叙述角度及反讽的结构。
《孔乙己》 三层结构上外在的喜剧性和内在的悲剧性:孔乙己与酒客之“被看/看”;小 伙计旁观并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隐含作者看。
《阿Q正传》 对全知叙述的嘲弄,从有距离的观照到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介入。《伤逝》 涓生的两难选择,终不免空虚与绝望。《在酒楼上》《孤独者》 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
3、继承、突破与创新
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
借鉴西方,吸取传统戏剧美术诗歌小说的艺术经验。诗化小说(《伤逝》《社戏》)、散文体(《兔和猫》《鸭的喜剧》)、戏剧体(《起死》)
二、说不尽的阿Q:阿Q接受史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一)
《朝花夕拾》
1、“闲话风”: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
对“爱”与“死”的追记与思考。
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慈爱柔和中蕴藏着深沉的悲怆。《阿长和〈山海经〉》《从„„》《藤野先生》《范爱农》《无常》《父亲的病》 亦有杂文笔法渗透所表现的批判和嘲讽。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
2、“漫笔式”写法
任心闲谈。
题材漫无边际,行文结构随意性,语言“原生味”。
《狗·猫·鼠》
(二)《野草》
1、“独语体”
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
逼视灵魂深处并进行哲理思考。
2、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统一,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1生存困境与选择
《死火》《影的告别》《过客》 ○2个体与他者的紧张关系
《这样的战士》《复仇》其
一、其二《求乞者》 ○3自我命运与形象
《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雪》《秋夜》《腊叶》
3、现实性:对绝望刻骨铭心的体验。
《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4、艺术特色:紧张焦灼的创作心态,全新的艺术世界。
充满奇峻的变异,华丽而艰涩,诗化、小说化、戏剧化倾向。
下篇
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
1、时代的忠实记录
中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现代中国的“人史”。
富于现代性的报刊文体,及时地反映时代、作出评判,并得到反馈。
2、未经规范的自由文体
个人性、先锋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 ①“不克厥敌,战则不止”: 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②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揭示现实人生弊病与思想文化困境。批判一切奴役和压迫,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深刻性和尖锐性。
2、反常规的思维下的犀利与刻毒 ①批判心理和灵魂
《论“他”》《论照相之类》 ② “推背式”思考方法
《小杂感》
③独辟蹊径的思路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杀错了人〉异议》 ④反常规的联想:
神圣的戏谑化、历史与现实重合 《小品文的危机》《商贾的批评》《新药》《隐士》《现代史》 《看了魏建功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申明》《重三感旧》《“感旧”以后(下)》
3、“贬锢弊常取类型”
① “个”与“类”的统一:抓住本质勾勒“共名”。《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小杂感》《“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上考研艺之一瞥》《“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书信360108》 《二丑艺术》“二丑”
《一点比喻》“带头羊”
《“题未定”草
(二)》“西崽” 《答杨村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革命小贩”
《书信3605》“革命工头”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奴隶总管”
《扑空》“洋场恶少” ②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4、主观性
释愤抒情的歌哭,主客体的融合。
《纪念刘和珍君》在沉默与开口间的困惑,显示内心的痛苦。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汉语表意、抒情功能的极致。
常用“拗体”,打破语言的束缚。大词小用、庄词谐用、雅俗杂用、搭配错位、名词动用、戏仿„„
三、《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
1、“起死”:古今杂糅的新阐释。
《补天》 女娲创世时的精神苦闷,破坏与创造共生的无奈。
《奔月》 英雄的平庸化,冷落背弃和倦怠寂寞。对先驱者命运的思考。《理水》 古今一炉的“油滑”。
《采薇》 “先王之道”的本相。
《出关》 老子哲学的本质。《起死》 神圣哲学的戏谑化。杂文的眼光、手法、语言。
2、庄严与荒诞:互补与消解。苦涩的幽默,洒脱后的悲凉。
《补天》 女娲的伟大和后人的荒诞。《铸剑》 万民观瞻的狂欢消解复仇的神圣。《理水》 夏禹凯旋成为无聊的谈资,上层世界与平民世界的对立以合一为结局。《非攻》 墨子止楚伐宋后一系列的倒霉遭遇。
二散文 第一个十年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918.4《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
1、杂文的盛行
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
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化传统”。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李大钊
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结合。《青春》《新纪元》 陈独秀
充满战斗意气,激烈畅达。《偶像破坏论》《反抗舆论底勇气》 钱玄同
批评儒家思想,痛快淋漓的文字。《随感录四十四、四十五》 刘半农
寓庄于谐,更有艺术性。《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 鲁 迅
《新青年》主将,《语丝》派坛主,散文诗鼻祖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周作人
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分出闲适、知识性的一脉。①“美文”和“言志”
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②闲谈体
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
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颓废。③“文抄公体” 30、40年代
常兼两种文体之美,古雅遒劲。
《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无生老母的信息》
2、其他作家 ①俞平伯 《杂拌儿》《燕知草》
《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朦胧空灵的意境,远离现实的玄理和感伤。以旧格调自享。②钟敬文
《荔枝小品》
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荔枝》《茶》《黄叶小谈》
咏物小品。《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
情思清朗。③冯文炳
专写农村乡镇的宁静生活和对小人物的同情。
初以冲淡为衣,小说和散文融合,注重意境。后追求朦胧,陷入“废名气”。
二、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
1、冰心
“小诗”味散文,青年的共鸣和模仿。①空灵清丽的风致
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真情的温柔和忧愁,“爱的哲学”。
《往事
(一)·七》
雨中荷花和母爱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 山与海的对比。②文体的自觉追求 “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往事》其二
(八)文言的典雅凝练加适当“欧化”,婉转流动。
2、朱自清
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
缜密婉转中温柔敦厚的气质。匠气。《背影》《荷塘月色》《儿女》
执著地表现人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3、其他作家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
赤子之心,佛理的渗入,平易淡远和悲悯之色。梁遇春
《春醪集》《泪与笑》
英国随笔的影响。懒散的绅士风度,标新立异。
许地山
《空山灵雨》《落花生》
宗教气氛的渗入,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叶圣陶、郑振铎、茅盾
写实的“人生派”,“五卅”时的愤怒呼喊 瞿秋白
《饿乡纪程》《赤》
中国报告文学的先声。
叶圣陶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炽热的反帝激愤,急雨般节奏。《藕与莼菜》
对故乡的情思,平淡从容。郑振铎 《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
沉痛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山中杂记》
真率、俊逸。茅盾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 《宿莽》集 旅日散文,低沉格调。《叩门》《雾》《卖豆腐的哨子》
时代的苦闷和期望,回荡起伏的怅惘。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1、郁达夫
率真、坦诚的自剖式文字,“自叙传”特点。
倾诉自身遭遇,以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带有时代病的感伤。《归航》
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无所顾忌的文字。《还乡》《还乡记》
对社会贫富不均的强烈不平,渗透着遁世思想。《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鼓动青年反叛,惊世骇俗的冲击力。《一个人在途上》
感人肺腑的至情。
2、郭沫若 《月蚀》《卖书》
个人贫困的遭际,向社会的悲愤呼叫。《路畔的蔷薇》
青春的欢悦与离乡的孤寂。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1、“语丝”派 ①“语丝文体”
文明批评社会批评,杂感。“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也有抒情小品的佳作。
孙伏园《伏园游记》川岛《月夜》 ②林语堂
最热心提倡幽默小品的散文家之一。后创办《论语》而分化。
《剪拂集》
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含幽默。
2、“现代评论”派 ①徐志摩
自由而华丽的散文文体,多冥想型小品。《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 快如闪电的感兴,刹那灵感的流动。繁复华丽。②陈西滢
《西滢闲话》
贵族化立场,但行文流畅,富幽默感。
第二个十年
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刊物
《论语》半月刊1932.9
《人间世》1932
《宇宙风》1934 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小品文。
2、写作立场
追求对现实冷静超远的旁观。
除去讽刺的酸腐辛辣而得淡然之味。自由主义立场,“热心人冷眼看人生”。“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针对强调文艺的社会使命的观点,创造解脱性灵,广达自喜,潇洒自在的散文笔调。
3、左翼文坛与林派刊物的论争
《太白》《芒种》
4、林语堂的散文创作 《大荒集》《我的话》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多国民性改造及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谈中西文化》 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从容睿智的幽默,轻松自然的行文结构,娓语式笔调。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
二、左翼作家的散文
1、“鲁迅风”杂文 ①瞿秋白
《乱弹及其他》集
《民族的灵魂》《流氓尼德》《财神的神通》《美国的真正悲剧》 尖锐的政论色彩,善于抓住本质勾勒典型,善于创造新的杂文形式。《〈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运用马阶级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②唐弢 《推背集》《海天集》
《谈礼教》《看到想到》《东南琐谈》《〈周报〉休刊词》 简明有文采,政论与艺术散文笔调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生发,笔锋锐利。《乡音》 叙事抒情散文。
《落帆集》 散文诗。③徐懋庸 《打杂集》《不惊人集》
针砭旧物,触及时事,摘取生活片断中外掌故,拙直质朴。《揣》《“泼臭料”》《过年》《赏月》《上帝的心》《神奇的四川》《秋风偶感》《苍蝇之灭亡》 《街头文谈》 通俗性文艺从话。
2、风格多样的小品散文
茅盾
力图在小品篇幅中全景式反映社会生活。艾芜
《漂泊杂记》《山中牧歌》
西南边陲的浪漫风情,朴素清新。
叶紫
《古渡头》《夜雨漂流的回忆》
善于镂刻人物,烘托气氛。萧红
《商市街》《桥》
明丽亲切哀婉,絮语笔调,诗化。吴组缃
《黄昏》《泰山风光》
小说化倾向,人物、环境刻画。郁达夫
《屐痕处处》《达夫游记》
清新秀美,才情纵横。巴金
《旅途随笔》《短简》《控诉》
揭露黑暗憧憬光明,朴素酣畅。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1、京派散文
①何其芳
《画梦录》 雕琢的精致,力矫散漫浅露的流弊。诗情洋溢。艺术的独创性。《梦后》《岩》《黄昏》《雨前》 “独语”的调式和感觉结构,意象迷离,想象奇特。
《还乡杂记》 思想与艺术的巨变。②李广田 《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 追求朴野无奇的境界。《桃园杂记》《山水》《山之子》
故乡风物人情,素淡中见情思。③吴伯箫
《羽书》
内容充实,文字沉着,笔力壮阔。讲究炼句。④师陀 《黄花苔》《江湖集》 哀叹北方山野的凋零,哀婉的田园诗风味。对小人物的同情。⑤沈从文
《湘行散记》集
湘西特异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箱子岩》《桃园与沅州》
乡村中国的眼光,质朴的生命形式。《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
2、其他抒情小品 ①缪崇群 《唏露集》《寄健康人》《废墟集》《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
平实婉曲叙述中咀嚼人生真味,以情动人。还有写景即物、纪实随笔 ②丽尼
《黄昏之献》
散文诗集。青春梦幻消逝后的空虚和怅惘,忧郁美丽的黄昏气息。《鹰之歌》 仍多展示自我的心理历程。讲究文体之美。③陆蠡 《海星》《竹刀》 青春回忆题材,感情厚实,文字浓重。
3、“开明”派散文
积极的人生派,讲操守重理念,平淡中高远严谨有韵致。①丰子恺 《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
写灾难性现实,体物入微,疏淡隽逸,朴讷而明亮。《肉腿》《半篇莫干山游记》 ②夏丏尊
《平屋杂文》
素淡的文笔,遐想和情思,结构缜密完整。《白马湖之冬》《钢铁假山》《猫》 ③叶圣陶
《未厌居习作》
状物写人针缕绵密。④“科学小品文”
《中学生》杂志和刘薰宇数学小品、贾祖璋生物小品。曹聚仁历史小品。
四、报告文学与游记
1、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①早期报告文学
明生
《旅中杂感》
《每周评论》
欧游通讯。
亿万
《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
《每周评论》
报道“五四”。
《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
《劳动者》周刊
周恩来
《旅欧通信》
天津《益世报》
瞿秋白
《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晨报》
报告文学先声。阿英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集
较早的报告文学结集。
②1936报告文学热潮
夏衍
《包身工》
早期报告文学代表作。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茅盾
《中国的一日》集
编选1936.5.21全国的事件 ③报告文学的盛行
邹韬奋
《萍踪寄语》《萍踪忆语》集
欧苏见闻,政治性社会性。萧乾
《流民图》《平绥琐记》(《人生采访》集)
北方难民和塞外风光。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合)
西安事变、长征、陕北
2、国际题材的游记
朱自清
《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纪实,语言洗练。李健吾
《意大利书简》
历史文物的描述,博学机智。郑振铎
《欧行日记》
研究资料的搜集和记录。小默
《欧游漫忆》
政论色彩。
胡愈之
《莫斯科印象记》
政论色彩。
第三个十年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1、新闻性的战地报告 丘东平
《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
反映淞沪战役。
骆宾基
《救护车里的血》《我有右胳膊就行》《东战场别动队》
上海军民抗日热情。
曹白
《呼吸》集《这里,生命也在呼吸》《在敌后穿行》
感情色彩浓烈 丁玲
《孩子们》
姚雪垠
《战地书简》
徐迟
《大场之夜》
宋之的《从仇恨生长出来》 以群
《台儿庄战场散记》
蹇先艾
《塘沽的三天》 碧野
《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二集
老舍
《“五四”之夜》
2、职业记者的通讯
范长江
《台儿庄血战经过》 萧
乾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一个爆破大队长的独白》《岭东的黑暗面》
《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
3、人物纪实性散文
①沙汀《我所见之H将军》(《随军散记》)
素描勾画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貌,小说手法,言谈细节。②人物特写的流行
卞之琳
《第七十二团在太行山一带》
周立波
《王震将军记》 刘白羽、王余杞
《八路军七将领》
陈荒煤
《陈赓将军印象记》
4、介绍解放区的通讯 赵树理《孟祥英翻身》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1、国统区杂文 《野草》(1940桂林创刊)作家群。《新华日报·新华副刊》《新蜀报·蜀道》 ①聂绀弩
《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集
抨击腐朽事物和黑暗现实,批判旧的伦理道德,力求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多用反语讽刺,平易质朴中见深沉。
《我若为王》
构思奇特,批判封建制度,反映专制统治的现实,并揭示封建奴性。②秦似
《感觉的音响》《时恋集》《在岗位上》集
广博的生活和历史知识基础,舒缓有致,文化气息浓重。多揭露抗战中官僚统治的积弊。《随谈两则》
批评“浮生若梦的人生哲学”,并讨论国民性普遍的弱点,如话家常又诙谐精到。③冯雪峰
《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跨的日子》集
广泛涉及社会政治症结,尖锐的诗的政论。文笔曲折深透且亲切,充分展开杂文的新机能。善于绵密说理,比喻新鲜,有历史的脉络和哲理的渗透,语言浑厚思想锋利,但有时不够明快。④其他
夏衍《此时此地集》《长途》《劫后随笔》《蜗楼随笔》 孟超《长夜集》《未偃草》
宋云彬《破戒草》《骨鲠集》
2、上海“孤岛”杂文创作 《鲁迅风》、《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更有现实批判性,更真切痛快。①唐弢 《劳薪集》《识小录》《长短书》集
尖锐泼辣富于批判性,扫荡一切社会病毒,侧重从历史角度发掘社会病的渊源。注重形象性,流露出感情和诗意。《从奴隶到奴隶》《略论吃饭与打屁股》《氓》《丑》《逃与趋》
勾勒世相,讽刺西崽、汉奸、奴才等的可鄙无耻。②巴人
《窄木集》
多对敌伪汉奸的挞伐,还善于以简约之笔勾画社会脸谱。③周木斋
《消长集》
多思辩性杂文,在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中,发微知著,深入浅出。④其他
柯灵《市楼独唱》、阿英《月剑腥集》、孔另境《秋窗集》《横眉集》
3、沦陷区杂文 ①周作人 《秉烛谈》《药堂语录》《药味集》《药堂杂文》《书房一角》《秉烛后谈》《苦口甘口》《立春以前》
杂文小品化,随笔和杂文有时难以区分。多补白式读书札记与回忆文字,闲聊中 仍关注思想革命命题,也有“亡国之音”,文风更平易通脱。②其他
文载道《文载道文抄》《风土小记》、纪果庵《两都集》
注重博识和情趣的“学者的言志的散文”,以平民化的知识者的心态写作,“文抄”中新意叠出。
4、解放区杂文
集中于1942整风之前。《解放日报》《谷雨》《抗战文艺》、《轻骑队》(1941)多针砭革命队伍的不正之风,富有时代气息。
丁玲、萧军、艾青、王实味
三、小品文的多样风致
1、萧红
写逆境中的心情,抗战中的社会见闻。
《回忆鲁迅先生》
捕捉日常的生活化细节,随意点染,不拘格套。
2、何其芳 《星火集》《星火集续编》
保持深情、沉思和想像交织的同时渗入了刚健之气,由沉醉幻美转向关注现实。
3、巴金 《梦与醉》《黑土》《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集 激越的民族意识下深沉的爱憎。
《废园外》
美丽的花园的堕毁,年轻生命的夭折,悲惨的战争图景,凄苦哀愁的气氛。
4、李广田 《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灌木集》
摆脱沉郁,社会感加强。
《灌木集》
乡土意识,传统风致,纯朴意境,诗的静美。清醇的文笔。
5、冯至
《山水》集
战时西南艰苦生活中明心见性的思索,永恒的美。以诗的笔法写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平常的山乡风物。
6、“立达”派
艺术水准相对保持,但更多面向社会。丰子恺
《率真集》
《辞缘缘堂》《防空洞中所闻》《胜利还乡记》
灾难的中国今日
叶圣陶
《未厌居习作》《西川集》
纯朴的爱国之情
7、梁实秋
《雅舍小品》
重议论,以日常事物为题,博雅的知见和幽默的遣趣交织,人生体味艺术化。余闲的调剂品,优雅怡裕,舒徐自如,有生活的真趣和愉悦。《雅舍》
陋室的可爱个性,知足自娱的豁达俊逸。
8、钱钟书
《写在人生边上》
议论人生百态入微透骨,文字汪洋恣肆充满机智幽默。太尖刻。
9、王了一
《龙虫并雕斋琐语》
批评时政及社会习俗,琐事琐议,设喻巧妙,风格朴雅。
10、沈从文
《湘西》集
艺术上更精熟。也有对生活的体悟与冥想,追求玄秘韵味。《常德的船》《辰溪的煤》
写尽湘西风物,鲜明表现下层生活,细密流动的叙述。《生命》
梦幻的感触,无序的默想,类散文诗的华丽笔触,疲倦中的淡淡忧伤。
11、张爱玲
《流言》集
庸常生活陌生化,重在体味人生,描绘多用意象,议论显示机智。
《公寓生活记趣》
城市生活琐事。
《更衣记》
清代以来服饰时尚的流变,略带调侃,审美层次的玩味。
12、苏青
《浣锦集》
“乱世中当盛世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追求,平实直爽,世俗中的隽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