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2012成人高考大学语文精选重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____16.莫泊桑_______。
17.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韩愈和________17.柳宗元____。
18.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_____18.李白_____。
19.《论快乐》一文选自钱钟书的散文集《_____19.写在人生边上_________》。
20.《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_____20.语录 ____体散文集。
21.李煜《虞美人》:“____21.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只是朱颜改。”
22.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22.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___。”
23.曹操《短歌行》:“_____23.周公吐哺 ______,天下归心。”
24.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______24.莲动下渔舟_______。”
25.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诗经_____。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东面:26.面向东方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27.倒下去
28.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事:28.战事
29.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数: 29.屡次,多次
30.或百步而后止。
或:30.有的人
31.此吾所以悲也。
所以:31.……的原因
32.惟陈言之务去。
务:32.一定,必定
33.学者有所溺焉尔。
溺:33.沉迷,沉溺
34.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34.天数,规律
35.故为之文以志。
志:
35.纪念,以示不忘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李氏将伐颛臾》)
无乃尔是过与:36.大概要责备你吧?
37.今生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人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37.如今却要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
38.公日:“姜氏欲之,焉避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郑伯克段于鄢》)
姜氏何厌之有:38.姜氏哪里有满足的时候?
39.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
其身正,不令而行: 39.(为官的人)本身行得正,即使不去命令别人,别人也会遵从。
4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秋水》)以为莫己若:40.认为没有谁赶得上自己。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诗经·氓》一诗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41.女主人公的性格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纯洁善良,对氓真心实意,一片真情,且信守诺言;二是任劳任怨,婚后挑起生活重担,却毫无怨言;三是刚毅不屈,遭到丈夫遗弃,毅然离去。
43.《故都的秋》是如何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的?43.(1)把北方秋色与江南秋色作对比,反映出北方秋色色浓味永。(2)用北京名胜古迹的秋色来衬托普通庭院的秋意,突出后者,更令人心醉。
45.小说《米龙老爹》的开头描写了一幅丰收在望、充满喜悦之情的田园风光,其作用是什么?45.作用有四方面:一是抚今思昔,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的壮烈故事;二是在感情和意念上为后面的故事作铺垫,有一定的反衬作用;三是暗示今天的安宁、欢乐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四是寄寓着后人对先烈的怀念之情。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46.从这段话可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46.郑庄公的用心是故意放纵共叔段的野心,使他最终走上叛逆之路,然后一举除之,永除后患。
47.共叔段和郑庄公的矛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47.兄弟间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尖锐和残酷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
48.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形象的? 48.中心人物是郑庄公。主要通过对话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也通过人物性格对比反衬来刻画郑庄公的形象。
(二)阅读《关山月》全诗,回答文后问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49.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义。
49.本诗共12句,每4句为一层,共分3层。
第一层正面揭露了投降政策造成的腐败局面。
第二层写戍边战士报国无门的悲愤。
第三层写中原遗民恢复无望的伤痛。
50.说明“今宵”、“落月”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50.“今宵”是说明“朱门沉沉按歌舞”、“笛里谁知壮士心”、“几处今宵垂泪痕”三个场面发生在同一个晚上。“落月”贯穿全诗,同样的月光将这三个场面笼罩在一起,融为一个整体。
51.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1.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妥协投降路线的憎恶和对戍边战士、沦陷区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
(三)阅读茅盾先生的《香市》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面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了,屋椽子像瘦人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5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52.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香市冷落不堪的现状。
53.分析“屋椽子像瘦人肋骨”这一比喻的深层含义。53.这个比喻暗示了整个香市乃至中国农村,在重重压榨之下贫困不堪的情状。
(四)阅读《麦琪的礼物》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进门杰姆就站住了,像一条猎犬嗅到鹌鹑似的纹丝不动。他两眼盯着德拉,有一种她捉摸不透的表情,这使她大为惊慌。那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厌恶,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只是带着那种奇怪的神情死死地盯着她。
54.杰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表情? 54.因为杰姆带着礼物兴冲冲回来,他没有料到那礼物竟在瞬间失去了意义。
55.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5.这一段描写构成一个紧张的悬念,为下文揭开谜底作铺垫。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论语》是一部记录______16.孔子_____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17.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______17.郁达夫________。
18.《冯谖客孟尝君》选自《______18.战国策______》。
19.《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_______19.曹雪芹_____。
20.在晚唐诗坛上,______20.李商隐______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21.赋是_____21.汉 _______代形成的一种文体。
22.曹操《短歌行》:“______22.青青子衿_____,悠悠我心”。
23.柳永《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____23.无语东流_______。”
24.辛弃疾《水龙吟》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_____24.江南游子______。”
25.“吾归破贼,必灭楼兰,此矢所以志也”是_______ 25.南霁云_______的誓言。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 26.搀扶的人
27.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行:27.行为
28.望洋向若兴叹。
望洋:28.仰视的样子
29.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29.对当,相应
30.奉而献之厉王。
奉:30.捧持,捧着
31.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再:31.两次
32.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
衣:32.使……穿衣
33.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
识:33.记忆,记住
34.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恨:34.遗憾
35.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固:35.本来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
来即我谋:
36.(他)来是为了和我商量婚事。
37.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
不如早为之所:37.不如早点为太叔作出安排。
3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38.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
39.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前赤壁赋》)
凌万倾之茫然:39.漂浮在茫茫的万顷江面上。
40.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请以战喻: 40.请让我拿战争来作比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为什么说《谏逐客书》是汉赋文风的先导?
41.本文综合运用了铺陈、排比、对偶等表现手法,这正是后来汉赋大肆铺陈、极力藻饰文风的主要标志性特点。
42.在《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中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42.“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席的厨房。”简言之,中国固有的文明的实质是:人吃人。
43.《种树郭橐驼传》一文蕴含了什么深刻的道理? 43.作者以郭橐驼种树为喻,说明治民与种树的道理一致。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从而“其天者全”,治民也要顺乎民情,不能扰民不息使其不得安宁。郭橐驼的观点,实际上表明了柳宗元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客观上揭露和批判了唐朝统治者政乱令繁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
44.简要概括《炉中煤》表达的思想感情。
44.《炉中煤》强烈抒发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诗人把祖国比做“年轻的郎”,倾诉了火一样的眷恋之情,诗人自喻为“炉中煤”,并通过自己黑奴出身的诉说,表达了诗人爱国热情在黑暗的现实中遭到长期压抑的苦闷;反映了诗人与新生的祖国一起扬眉吐气的喜悦及决心为祖国献身的情感。
45.《麦琪的礼物》中,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45.明线是德拉卖头发为杰姆买表链,暗线是杰姆卖金表为德拉买发梳。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狗赢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6.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46.说明要实现王道思想,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怨天尤人,应该从自己做起。
4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两句话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47.这两句话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采用的是对比的表现手法。
48.本段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写出本体和喻体。
48.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本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二)阅读《蜀相》一诗,回答文后问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49.说说本诗颔联中的“自”、“空”二字的含义。49.“自”、“空”二字互文见义,是写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弦外之音是表现诗人惆怅感慨:祠堂虽然春意盎然,但先哲已逝,时过境迁,如今遭逢乱世,再无孔明那样的济世英杰。
50.分析本诗颈联、尾联的思想含义。50.后四句由写景转入叙事并借以抒情。
五、六句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同时又流露出对当今统治者不能像刘备那样求贤若渴的不满。
七、八句一面惋惜孔明壮志未酬身先死,表达追思之意,同时借前贤功业事迹以自勉,愿尽忠报效国家。
51.全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 51.全诗抒发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表现了对世无英才的慨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所向往的君臣济世、清平政治的理想,表明了报国无门的忧思。
(三)阅读李大钊同志《今》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吾人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所激起的波澜声响,都会流动传播,不能消灭。屈原的《离骚》,永远使人感泣。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和空间。一时代的变动,绝不消失,仍遗留于次一时代,这样传演,至于无穷,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
52.写出本段的中心句。52.中心句是:在世界上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
53.“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是什么论证方法? 53.比较法中的类比法。
(四)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54.本段表现了李广怎样的个性特点? 54.表现了李广勇敢和善骑射的个性特点。
55.本段主要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李广? 55.主要是行为描写,也有语言描写。
第二篇:大学语文重点
在大同思想中贯穿着一个道德递衰的史观;《礼记》是战国秦汉之间儒家思想文献的汇编,以对古代礼制的讨论与阐发为主要内容。《大同》流露出对人类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爱之情。
《七月》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西周至春秋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乡土本色》是费孝通的社会学名著《乡土中国》的第一篇,具有总领全书的意味。《乡土本色》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里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伤势》写于1925年10月,是鲁迅惟一的以知识青年的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牡丹亭》表现了剧作家汤显祖至真、至情、至美的人生与艺术追求。《老子》又称《道德经》,共八十章,五千言。《陶然亭的雪》选自《俞平伯全集》。
俞平伯:浙江德清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散文家。著有《【红楼梦】研究》、《杂拌儿》、《燕知草》等。
《陶然亭的雪》表达出于自然相亲和、相依恋的感情。
《命若琴弦》表现了师徒两代人的盲目和孤独,是人在宇宙中困境的体现,他们的顽强求生,则投射着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
《命若琴弦》很巧妙地将哲学思考与故事叙述相结合,在平静的叙述下蕴含深沉的人生感悟,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史怀译对“敬畏生命”这一理念从伦理角度作了充分的发挥。《敬畏生命》认为自然对生命的过错在于制造了残忍的利己主义,但是生物并没有珍惜爱和帮助。朱自清先生认为,“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最重要的理论”。中国艺术精神的发展是从致用、比德到畅神。七言律诗至唐代杜甫始臻于精美完善。
《秋兴八首》体现了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为杜甫晚年“语不惊人死不休”等诗学主张的完美体现,艺术上已臻于炉火纯青之境界。杜甫诗歌最显著的特点是沉郁顿挫。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由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以文为词”是辛弃疾词的突出特点,其中用典便是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集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儿编成的一本书。蔡元培所概括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学术精神的坚守。
蔡元培对北大学子的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学术独立与新清华》的最大特点是务实。表现罗家伦强烈的实干精神。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二
注音并解释
一之日觱发【bi bo】,二之日栗烈。
觱发:大风触物的声音。
同我妇子,馌【ye】彼南亩。田畯至喜。
馌:送饭。
二之日其同,载缵【zuan】武功。
缵:继续。
穹窒熏鼠,塞向墐【jin】户。
墐户:用泥涂抹窗户的缝隙。采荼薪樗【chu】,食我农夫。
薪樗:把臭椿当柴。黍稷重穋【tong
lu】,禾麻菽麦。
重穋:重,同“穜[tong]”,早种晚熟的谷类。穋,同“稑[lu]”,晚种早熟的谷类。跻【ji】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跻:登,升。
炷【zhu】尽沉烟,抛残绣线。
炷:点燃,焚烧。闲凝眄【mian】,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眄:斜视,泛指看、望。
但见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zhi zhu】而伊嘤。
踯躅:徘徊不前。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kan lan】缠其身。
坎壈:坎坷,困穷。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can dan】经营中。
惨澹:尽心思虑。三
名句鉴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老子的《老子》五章中的《上善若水》。意思是:最高的善,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争自己的功劳,他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因此最接近大道.2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老子的《老子》五章中的《有物混成》。意思是: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老子的《老子》五章中的《道可道》。意思是:可以说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恒常的,可以用名去称谓,就不是恒常的名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论语》十二章。意思是:学习《诗经》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世事,可以使人们合群,可以学会如何抒发悲怨。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辛弃疾的《摸鱼儿》。意思是:春啊,你停下脚步,别走啊!但是春还是悄悄地溜走了。想召唤它归来,又听说春草铺到了遥远的天边,遮断了春的归路,春是回不来了。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辛弃疾的《摸鱼儿》。意思是:珍惜春光的我总怕花儿开得太早,何况眼前飘落红花无数。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辛弃疾的《摸鱼儿》。意思是:你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你没见杨玉环和赵飞燕后来不是都死于非命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李商隐的《无题》二首。意思是: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李商隐的《无题》二首。意思是: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李商隐的《无题》二首。意思是:烛光半笼于翡翠与金丝的烛惟之中,光焰 黯淡而柔和;由麝香熏过的芙蓉帐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给华丽的景物蒙上了一层 朦胧色彩,具有一种虚幻的美。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李商隐的《无题》二首。意思是:刘郎,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还,后人以此典喻艳遇。蓬山,即蓬莱山,泛指仙境。刘郎已经恨透了蓬山遥远,更何况你我之间隔着万重蓬山。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意思是: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意思是: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注释:这句诗出自于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意思是: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高大的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修辞手法:使用了倒装手法。
四
问答题 《命若琴弦》的艺术特点。
(1)散文的风味。(2)语言的雅洁。(3)哲理倾向或形而上意味。
《伤逝》中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基础的问题。日常琐事对两人爱情的消解力量;二人的性格原因;
家庭经济问题;
个人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关系。怎样理解《七月》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1比较通行的解释是说这女子在采桑时想到即将出嫁,与公子同归而离开家,离开父母,因而伤悲。这个说法在儒家思想的体系里,将“女心伤悲”与孝道联系起来,一向比较容易接受。
出嫁之于女子,意味着不得不告别少女时代,开始一种陌生的生活方式,进入陌生的生活环境。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对过去的依恋,对未来的疑惧,对丰富多样的生活从此将单一化的无奈等种种情绪混合在一起,也是“女心伤悲”的原因。
出嫁对于女性来说,意味着从自己自小生长于其中而又不是自己的家的家,进入另一个不是自己的家的家。这其中包含着女性亘古的悲哀:没有自己的家。这个女性主义的观点,亦可作为“女心伤悲”之一解。辛弃疾的《摸鱼儿》中用典与言志抒情是怎样有机融合为一体的?
词用了“长门事”、“玉环”、“飞燕”三个典故,看似互不相干,实则在对南宋朝廷的讽喻中有机结合起来,由“娥眉见妒”的感慨串联起来,以古托今,表达了个人仕途失意的怨恨和对当局昏庸的愤懑。柳永词《八声甘州》的下片是怎样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望远思归之情的?
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冯延巳的《鹊踏枝》是怎样表现出岁月的流逝的?在岁月的流逝中词人又是怎样表现心中的愁苦的?
由“花前”到“青芜”、“堤上柳”,由“病酒”到“独立小桥”、“平林新月”,以景物描写的不断转移和词人行动路线的不断移动的双重线索表现时光流逝。词人心中的愁思在景物的描写和时光的流逝中不断增强,是词人内心的感情外化到自然景物上,同时由景物的观赏又增强了词人内心的感情。
五
作品鉴赏
1古代作品:欧阳修:《蝶恋花》
晏几道:《思远人》
王安石:《桂枝香》
苏轼:《定**》
秦观:《踏莎行》
李清照:《醉花阴》
范仲淹:《渔家傲》 2 现代作品:汪静之:《蕙的风》
舒婷:《双桅船》
郑敏:《金黄的稻束》
席慕容:《禅意》
徐志摩:《偶然》
沈尹默:《月夜》戴望舒:《寻梦者》
第三篇:《大学语文》重点掌握
1、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又称“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的主要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2、从傅雷的家书来看,傅雷对西方文化的缺陷进行了严格的批判,比如说西方的基督教在作者看来是病态的。作者由基督教的基本思想引出对西方主流思想的思考,很明显,作者更倾向于赞同东方的平静、淡泊、自由和易于满足,这从作者欣赏舒伯特的音乐,并将之与我国古代文学对比可看出。将西方的愤慨与反抗和对生命的种种不满持与隐晦的反对态度。行作者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作者受东方的主流思想影响较深,本身更欣赏东方特有的从容的人生态度,对于生命中的种种机遇报以感激;相反的,对于西方人的不满与极端主义并不理解,亦不看好。总的来说,傅雷对中国和西方文化艺术的看法,大体上是客观公允的。
3、演讲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4、功能:一个功能是现实有用的功能,包括交流,包括表意,包括记录,包括传之久远,这是现实的和有用的功能;第二个功能是生发和促进的功能,推进思想、推进感情、推进文化、创造文化;第三个功能是一个浪漫的功能,是语言和文字离开了现实或者超出了现实的功能。
陷阱:①言不达意②言不尽意③文不尽言④言过其实⑤狗屎化效应⑥语言文字它可以反过来主宰我们,扼杀我们的创造性,扼杀我们活泼的生机。
5、这篇演讲稿的第一个特点是“外松内紧”,演讲人态度轻松,彷佛随意说来,其实内在的逻辑很严谨,条理清楚,原则问题分寸感很强。第二个特点是“亦庄亦谐”,不时穿插几句调侃语,将严肃甚至沉重的话题更加机智地表达出来。第三个特点是“取譬引喻”,演讲依赖口语传播,讲道理就必须通畅晓白,此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举例子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
6、“特立独行的猪”的文化形象: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全是人世。其中蕴意警醒人们:被他人(甚至还要包括自己——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志)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人们于此应当有所醒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
7、知音难觅的原因:①贵古贱今 ②崇己抑人 ③信伪迷真
8、(原文)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
(译文)只有弹过千百个曲调的人才能懂得音乐,看过千百口剑的人才能懂得武器。所以全面评价作品的方法,就是必须广泛地观察。看了高峰就更明白小山,到过大海就更知道小沟。
(原文)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译文)在或轻或重上没有私心,在或爱可憎上没有偏见;这样就能和秤一样公平,和镜子一样清楚了。
(原文)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行,则优劣见矣。
(译文)因此,要查考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先从六方面去观察:第一是看作品采用什么体裁,第二是看作品的遣词造句,第三是看作品对前人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第四是看作品中表现的不同手法,第五是看作品用典的意义,第六是看作品的韵律这些观察的方法如能实行,那么作品的好坏就可以看出来了。
9、骈文:亦称“骈体文”,是一种和散体文相对的文体,讲求对仗、平仄、用典和词藻华丽,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故晚唐时成为“四六文”,至清代称作“骈体文”。
10、北海海神若说:不可以。对于世间万物来说,大小是没有穷尽的,世间是没有尽头的,时运好坏是不可预测的,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也没有固定规律。所以真正有智慧的圣人,能于最贴近的事物中体察最玄远的道理,所以面对小的事物,也不自以为小;面对大的事物,也不以为多,因为他知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是没有穷尽的。证明理解事物要求证古今,古事虽远,也看得清楚,今天发生的事情即使很近,也有很多不能理解的地方,知道时间是无止境的。观察得到满与亏的变化,所以得到也不欢喜,失去也不忧愁,知道事物的变化是无常的。他明白事物循环往复的变化之道,所以活得不是很开心,也不把死亡当作坏事,因为他知道开始与结束本来也没有固定的规律。想一想算一算,一个人知道的事永远没有他不知道的事物多;他活着的时间绝对没有他出生前的时间长。凭借自己有限的智力,想要去认识至大无穷的世界,所以才会让自己智力丧失,惑乱不解,也不会有所得。从这个角度来说,又怎么知道毫毛就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边界呢?又怎么能知道天地就可以穷尽最大的境界呢?
11、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坚守理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渔夫超脱世外,远害全身,和光同尘。
12、萧红墓畔口占感想:萧红一生坎坷多难,31岁不幸英年早逝。品味这几行小诗,感到戴望舒对一代才女的深切悼念之情,对黑暗社会的不平愤懑,对自身遭遇的怅惘之感,全都化为深沉的意蕴尽在不言之中了。意蕴虽然宜于意会而不便言传,但实际上却是很实在的东西--它是诗人的人格学问、阅历生平、认识体验水乳交融流动在诗里的一种深厚的理性状态;是诗人的意识(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和潜意识在诗中的微妙反映。一言以蔽之,意蕴是诗人各方面的修养都臻于“化境”时的表现。因此,没有意蕴的诗,空洞浮泛,不能丰富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有意蕴的诗,深厚微妙,能够给人思想的启迪。
1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
民间诗歌为风,贵族诗歌为雅,祭祀朝拜为颂。(风雅颂)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雅即所谓正声雅乐,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14、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类比,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类比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
15、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①,阿阁三重阶②。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③。清商随风发④,中曲正徘徊⑤。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⑥。不惜歌者苦⑦,但伤知音稀⑧。愿为双鸿鹄⑨,奋翅起高飞⑩。
1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四篇:大学语文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复习题型:
第一题:默写(10分):《春江花月夜》 第二题:小作文:话题作文,与课文有关。第三题:阅读:
古文阅读、文言文翻译(三篇古文中各抽出一句)、现代文阅读 第四题:作文
礼记·大学(节选)
1.翻译课文:[译文] 多多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处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知道所处的道德境界而后有确定的志向,志向确定而后能心静不躁,心静不躁而后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而后能虑事周详,虑事周详而后能达到最美善的境界。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就接近学习的目的了。古时候想把彰明内心美善本性推广到天下的人,先治理自己的国家;要治理自己的国家,先整顿自己的家族;要整顿自己 的家族,先修养自身;要修养自身,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使意念真诚,先招致自己的良知;招致良知在于格除物欲,物欲格除而后良知到来,良知到来而后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好自身,修养好自身而后家族才能整顿好,家族整顿好而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统一地都要把修养自身作为根本。根本乱了而要把末端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该用力深厚的用力薄,而该用力薄的却用力厚,(要想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的),还从没有过这样的事。这就叫做知道根本,这就叫做良知的到来。
2.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3.八目:格(格物)、致(致知)、诚(诚意)、正(正心)、修(修身)、齐(齐家)、治(治国)、平(平天下)。
我与弘一法师(丰子恺)
1.作者认为人的生活分为三层,分别是哪三层? 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
活就是宗教。
2.课文中第七段落:(即三层楼的象征含义):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性的奴隶,必须追求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更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
把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俞
敏洪)
1.对俞敏洪简单了解其人。2.关键字:“伟大”!平凡:平常的能力和价值,被认为迟钝、没有灵感的或拙劣的;明显地缺乏特色或长处 ;没有值得注意的事件 ;不高傲,不崇高 ;不夸张,不虚饰 ;无特色或无区别缺乏独创性;
伟大:十分崇高卓越 ;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 3.堆砌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积累过程,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直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1.这只猪特立独行之处有哪些?(简单列举)
首先,它是肉猪,却不肯长肉,又黑又瘦; 其次,它敏捷如山羊,到处闲逛而不呆在圈里;
三、它只对知青好,有自己的好恶;
四、谁也没办法把它劁了;
五、它有诸多本事,如学汽车、拖拉机、汽笛叫;
六、它对母猪有自己的选择标准;
七、也是它最特立独行的一件事,就是单打独斗对付了二十几个有思维能力的人和他们手里的枪;
八、它不在乎人类给它喂食,为了自由而成了一头长着獠牙自己觅食的野猪。2.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有什么特点?
一、敏捷
二、不安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
三、习惯于特立独行
四、对知识青年好
五、善于斗争,敢于斗争
六、对邪恶的势力有着高度的警惕性
七、岁月的磨难使猪的本性发生了改变,对人变得更加冷漠。
3.猪的境遇有什么喻义? 象征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 3.文中的“我”的形象:
1.一个有良知的下乡知识青年 2.同情这只猪
3.不敢对抗领导 4.对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敢做敢为充满了钦佩和激赏但又于其保持距离
4.本文写作目的:
通过对猪的个性描写和作者对待猪的态度表现出了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既有反抗现实、追求自由的想法,但是又只有追求、反抗的姿态,不敢真正去实践。5.本文主题: 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而人
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于此,人们应有所醒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生活的设置。
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
1.先锋实验小说:所谓先锋实验小说,是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
2.文中三个主人公:“我”、“司机”、“抢劫者”。3.“我”一直在寻找“旅店”,那么“旅店”象征了什么?有什么特征?
“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
“旅店”特征:一段人生之路的终点同时也是下一段人生之路的起点,能让行人做短暂的修整再次投入旅行。
4.文章最后一句话(于是我还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有什么喻义?
人行走在路上,对远方的未知及美丽的憧憬和后来的受伤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心窝仍然是暖的,他还会继续走下去。
5.对文章主旨感悟:小说通过描写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但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贾谊论(苏轼)
1.※课文翻译:(看课件)
2.文中举孔、孟例子是为了证明作者什么观点?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贾生不能尽其才是自己的错)3.作者认为贾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 伤的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考试要用自己的话去答)
4.文章最后一段交代写作缘由,贾谊其人其事对“人君”和“高世之才”各有什么启示意义?(最后一段!)
5.文章表现了作者苏轼怎样的人才观?
贾谊以卓越的才能,遭逢了为历代称颂的贤明君主汉文帝,其结果却是以失意夭折而告终,苏轼认为主要原因是:贾谊不善于运用自己的才能,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面对逆境,没有承受打击的能力。苏轼欲借此文表达他对人才如何善用其才的看法,给世人以启示。
半局(张晓风)
“半局”的意义:
把人生比作一场游戏,正好像一群孩子,在广场上做游戏,大家才刚弄清楚游戏规则,才刚明白游戏的好玩之处,并且刚找好自己的那一伙,其中一人却不声不响地半局而退了,你一时怎能不愕然得手足无措,甚至觉得被什么人骗了一场似的愤怒!满场的孩子仍在游戏,属于你的游伴却不见了!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本文要背诵,考试必考默写!(10分)
西湖七月半(张岱)
1.张岱小品文的特点:
重视对于世态人情和众生相的细致考察与描写。故而他的许多小品文就像一副副色彩明丽的风俗
画,令人把玩不尽。
2.文中描写了五种不同的人看月,各有什么特点?(看课件)
学界三魂(鲁迅)
1.学界三魂指哪三魂? 官魂、匪魂、民魂 2.民魂指什么?
在鲁迅看来,“民魂”是根植于民众并生长于民众的一种可贵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作为先觉者的“精神界之战士”身上,更深的是体现在为生存而奋斗挣扎的底层民众的身上。民众是“民魂”之壤,深植于民众之壤的“民魂”是不死的,是希望所在,是信心与力量之源。
旧约·创世纪
西方的原罪说
相信未来
第五篇:大学语文考试重点
1.《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属国别体杂史著作。6 《贺新郎》,辛弃疾词今存六百多首,题材广泛,意境深远,手法多样。善于用典。他把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到词中,形成了雄奇豪装、苍凉沉郁的风格,是南宋豪放词派的主要代表,有《稼轩长短句》《赞美》 穆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20世纪40年代前,受英国浪漫派现代诗风的影响较大。后来在浪漫注意中融合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因素,成为现代“九叶诗派”的一面旗帜。
10.《金镂曲》 纳兰性德很有文学天才,工诗词,而尤以填词著称,与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鼎足清出词坛。
11《纪念傅雷》 施蛰存,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
1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鲁迅 代表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杂文集 坟、且介亭文集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
18《湘夫人》 屈原作品中采用大量的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辞华丽。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扬州人。与贺知章。包容,张旭并称“吴中四士”。这篇文章,近代王闿曾评为”孤片横绝,竟为大家”。
月光是否是拳师的灵魂,为什么?
答: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讲,月亮都是控引全诗笔墨运行的轴心,绕领全篇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