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中考各科考试说明

时间:2019-05-14 11:0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海南中考各科考试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海南中考各科考试说明》。

第一篇:2017年海南中考各科考试说明

2017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各学科考试说明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和体育共8科,其中物理与化学合场分卷,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场分卷开卷。体育学科考试另按有关规定执行。考查科目为生物、地理、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其中生物与地理合场分卷。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各学科试题分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档次,这3档试题所占分值之比约为7:2:1。全卷试题总难度控制在0.60左右。各学科考试说明具体如下:

语文科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既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状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实践和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科学地测评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所达到的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阶段目标”“第四学段”提出的目标要求为准。考试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默写内容为课程标准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7-9年级61篇。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试卷结构

(一)全卷总分120分。

(二)试卷由“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与表达”四个部分构成。“基础知识与运用”的考查以教材知识点为主,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及基本能力。“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包括默写、古诗词阅读及文言文阅读三部分,涉及教材中古诗文的识记,词句及篇章的理解,表现方法的鉴赏等,不限于不同版本的共有篇目。“现代文阅读”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考查学生积累、感受、理解、归纳、赏析文本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和艺术价值。“写作与表达”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综合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及汉字书写的情况。

(三)“基础知识与运用”约20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约25分,“现代文阅读”约25分,“写作与表达”约50分。

数学科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旨在测试学生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考查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初中毕业生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初中数学毕业水平的程度和获得的相应发展。试卷适当设计较简单的探究性试题和应用题,以此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避免繁难计算题和证明题。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的教学内容为命题范围,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并通过以上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与实践”能力。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时不允许带计算器)

四、试卷结构

(一)全卷总分120分。

(二)试卷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所占分数的百分比与它们在教学中所占课时的百分比大致相同。

(三)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3种题型。其中选择题约42分,填空题约16分,解答题约62分。

英语科

一、考试要求和目标

考查学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初中一、二、三年级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的掌握情况,同时结合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含听力笔答)。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一)全卷总分120分(其中听力20分)。

(二)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三)试卷题型、题量分值比例见下表:

思想品德科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着重考查学生对本学科所学基本观点、基本知识的整体把握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正确的思想教育价值和良好道德行为养成导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关心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重在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命题。考试范围包括:

(一)成长中的我。

(二)我与他人的关系。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四)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国内外时事。

三、考试方式

采用全开卷笔答考试方式,思想品德科与历史科合场分卷。思想品德科考试时间60分钟,思想品德科和历史科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思想品德科总分100分。

(二)试卷内容比例。

《成长中的我》约占20%,《我与他人的关系》约占20%,《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约占50%,国内外时事约占10%。

(三)题型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占48%,简答题约占10%,辨析题约占题约占30%。

12%,材料分析历史科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切实有效地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生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注重考查学生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历史试题的编制既要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同时要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和社会,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海南历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内容。

三、考试方式

采用全开卷笔答考试方式,历史科与思想品德科合场分卷。历史科考试时间60分钟,历史科和思想品德科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历史科总分100分。

(二)中国历史约占60%,世界历史约占40%。

(三)试卷分一、二卷。第一卷为选择题,约6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简述题),约40分。

物理科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一)考查学生对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的理解、分析、推理与概括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相关能力的考查渗透于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之中。

(二)注重试题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素材恰当反映当代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反映物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以及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在加强与生产生活、学生经验联系的同时,注重试题的价值取向,体现探究性。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三)知识考试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了解、认识、理解。对技能的要求为独立操作。

了解:是指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能识别、辨认事实和证据,能举出例子,能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认识: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

理解:是指能把握现象的内在逻辑联系,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简单问题,包括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单计算;能对规律和现象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能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证据; 初步具有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独立操作:是指能正确使用仪器、工具,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得出结果;初步具有对实验过程进行调整或改进的能力。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科学内容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部分为基本范围,科学探究内容渗透在各部分之中。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物理科和化学科合场分卷。物理科考试时间60分钟,物理科和化学科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物理科总分100分。

(二)试题题型及分值比例为:选择题约占30%,填空题约占30%,作图与实验题约占20%,计算与简答题约占20%。

(三)科学内容各部分的分值比例:物质约占20%,运动与相互作用约占40%,能量约占40%。涉及科学探究内容约20%,渗透于科学内容考查之中。

化学科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命题关注核心概念和原理,重视知识的相互联系,特别重视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关注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确保试题的科学性,杜绝生造、难繁的题目。在试题内涵中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命题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具体包括:

(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从典型代表到基于类别认识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用途,氧气和二氧化碳,水的组成和水的净化,常见的溶液,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的主要性质、用途及鉴别方法,常见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水平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物质的微观构成,常见化学元素的名称、符号、简单分类,物质组成的表示,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的建构。

(三)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的转化观、守恒观。

(四)化学与社会发展:从化学视角认识和研究能源、资源、材料、健康和环境等问题。化学与能源和能源的利用,常见化学合成材料的应用,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化学与环境。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到以上各内容板块当中。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化学科与物理科合场分卷。化学科考试时间60分钟,化学科和物理科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化学科总分100分。

(二)试题主要题型及比例:选择题约42分,填空题约26分,简答题约10分、实验题约12分和计算题约10分。

(三)各部分内容比例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2%,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21%,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22%,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5%。

生物科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一)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本学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强调以能力立意,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本地实际和环境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理解主干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创新,尽量减少或者不考死记硬背、单纯记忆的内容。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在内容设计上一般以一个一级主题作为一个单元,共设有8个单元(科学探究、生物技术这2个一级主题和生态文明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等不单独设立,其内容渗透在所设的8个单元之中)。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生物科和地理科合场分卷。生物科考试时间60分钟,生物科和地理科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生物科总分100分。

(二)试题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选择题设有3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70分,非选择题设有4个小题,共30分。非选择题以填空题的形式为主,每个空的分值至少为1分。考试的内容及权重如下表:

地理科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评价学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达成情况,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和发展。试题设计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和能力分析解决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突出学生地理素养和能力的考查。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标准为命题依据,具体包括: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球仪、地图。

(二)世界地理: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域发展差异、认识区域。

(三)中国地理: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地域差异、认识区域。

(四)乡土(海南)地理、《我们的海洋》(初中版)地理知识。

三、考试方式

(一)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地理科与生物科合场分卷。地理科考试时间60分钟,地理科和生物科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二)需要带上作图工具(如尺子、三角板、圆规等)

四、试卷结构

(一)地理科总分100分。

(二)试题内容比例为:地球和地图约占10%,世界地理约占35%,中国地理(含海南地理、海洋意识教育)约占55%。

(三)试题题型及比例为:试题题型及比例为:选择题70分(设选择题35个小题,每题2分),综合题30分(设综合题3题,每题10分),综合题包括材料(地图和图片、文字、数据)分析题、简答和作图等。

第二篇:安徽省2011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解读

《安徽省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七中 刘孝峰

一、变化点解读

2011年语文科考试说明在整体上几无变化,试卷结构和分值保持稳定。“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方面,“附录二”中删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的篇目中的《爱莲说》、《使至塞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游山西村》等四篇,而代之以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中《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阁夜》、《苏幕遮(燎沉香)》等四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部分则删去《赤壁赋》、《蜀道难》、《登高》,而代之以《阿房宫赋》、《离骚》《锦瑟》;其他则保持不变。

二、复习建议

一、吃透“附录一”的精神,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试题的形式和实质、命题的目标以及实际的效果具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然后对症下药,适当调整自己的解题思路,使之更为精细全面,趋于完善和完美。

二、认真研读《高考说明》的其他内容,准确理解并领会其中的精神,合理地调整旧的复习计划和内容,更好地完成新“高考说明”中的新的能力要求。对“古代诗词鉴赏”和“文学作品阅读”涉及的概念术语、答题技巧要在紧跟“高考说明”的基础上反复揣摩和演练,常抓不懈。

三、“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字、词、句等方面,是最繁琐也最容易忽视的内容,但也是真刀真枪、考试得分区分度较大的内容,一定要日日不断,小题狂做,方能有备无患。

四、强化作文规范和创新意识,特别对于审题立意要加强训练。不将审题立意作为作文教学的头等任务来抓,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奔命而又无效尴尬的局面。一定要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敢于判天地之美丑,辨人间之善恶,析社会之是非,然后方能下笔成文,一挥而就。综合各种因素,笔者认为2011年可能会回到2007年和2009年安徽卷的风格,以深入的思考和细腻的表达为圭臬。建议“回归婉约,回归细腻”。当然,这指的是整个高考语文试卷的风格,包括命题风格、审题风格和答题风格的婉约与细腻;但是,这不一定意味着具体选文的婉约与细腻,比如指望在古诗文阅读中只考李清照、柳永、姜夔的婉约词,恐怕就不大可能实现。

《安徽省2011年高考理科数学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七中 张正安

一、变化点与重点的解析

较2010年的《考试说明》,理科数学总体没有太大变化。只在考试内容和范围中将“概率与统计”部分删减了“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这一要求。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没有变化(选修系列内容约占35%),整体上试卷难度仍以中等难度题为主。继续坚持“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在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说明,强调对数学能力的考查要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兼顾全面和重点突出的特点。考查的重点还是教材的重点,着重体现从数学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查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注意贯彻新课程的重视过程和思想方法的理念,要注意公式的推导以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说明》中对相关的性质定理,除了要求理解掌握之外,还要求能够证明。如:立体几何部分有关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部分能推导两角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等;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等。

综上所述,我省今年理科数学命题将会保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基本风格,继续进行探索和创新。

二、复习建议

1、紧扣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试说明中对各知识点的各层次要求,不盲目拓宽和加深。回归课本,依托复习进度和月考、模考,继续查漏补缺,逐步完善知识网络。

2、二轮复习理论上是以专题复习为主,要结合自身情况有计划的做一定的综合训练,但要注意回归数学的本质,少一些题型化训练,多一些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对能力的培养。

3、注意知识的交汇点以及与大学数学密切相关的部分内容。

4、养成剖析错题的习惯,注重自身薄弱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和完善。

5、跳出“题海”,注重 “通性与通法”,不要追求高技巧、高难度,坚决摒弃偏题、怪题。

《安徽省2011年高考文科数学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七中 高玉莲

一、变化点解析

文科数学对2010年只是作了一处微调,在考试范围中删去了去年的“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这说明今年高考文科数学将延续“保持稳定,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着力创新”的特点。

《考纲说明》依然强调:高考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就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重点内容必将占有较大比例。

除了明确试题三种题型,还指出:“试卷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合理的能力层次结构,试卷应设计合理的难易结构,应发挥各种题型的区分选拔功能”。故在难度分布上,文科试题原则上仍然会坚持由易到难排序的线性递进排列方式,我们认为文科试题会沿用往年“适当拉大试题难度的分布区间,试题难度的起点降低,而试题难度终点应与理科大致相同”。今年文科试题的难度可能会与去年持平,甚至会适度降低。

二.备考建议

1. 明确考点,突出重点

各个考点面面俱到,不可因为猜测“不考”而漏缺;重点内容可能集中在函数、导数、三角函数、向量、概率与统计、数列、不等式、直线与平面、直线与圆锥曲线等。

2.“以本为本”,把握“通性通法”

高考数学试题都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故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3. 注重交汇,变换视角

《考纲》明确要求,要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网络的交汇点正在不断丰富,函数、导数方程与不等式、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与平面向量、解析几何与平面几何、概率统计与计数原理,已毫无争议地成了新的知识网络交汇点,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了高考命题的新热点。这些新热点与“数列函数与不等式、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三角函数与三角变换”等原有的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一样,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

《安徽省2011年高考英语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七中 李跃鹏

一、变化点解析

《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英语》对2011年高考英语科考试的内容与要求与2010年完全相同,高考英语试卷仍然按标准化考试要求进行设计。《考试说明》只是对《题型示例》的样题做了更换,分别选自2010年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包括安徽卷、湖南卷、江苏卷、浙江卷、全国卷I、四川卷、广东卷和全国卷II等。

《考试说明》中样题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英语典型试题分析》表明:试题难易比例为“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以中等题为主”,因此,我们估计2011年高考英语命题的思路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试卷总体难度会保持稳定,但从样题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英语典型试题分析》来看,在求稳的基础上,会更加关注语篇的选择、书面表达话题的选取或体裁要求,可能会对一些题目在设问角度及所提供的备选项的设置、对思维或灵活运用的要求可能会做一些创新。

我们认为,2011年英语学科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更加注重语篇的创设,即使是单项选择题考查语法,也将以对语境的正确理解为出发点。

2、篇章的题材和体裁将更加丰富,会涉及不同的话题和文体。

3、从阅读量来看,2011年《英语说明》继续做了规定:完形填空250词左右的短文,阅读理解的短文内容不少于1200词,任务型读写短文300词左右。预计2011年高考英语试题的阅读量不会低于去年的水平。

二、备考建议

1.对《考试说明》规定的3000个词汇要牢固掌握,不仅要知其意或拼其形,还要分清其词性、掌握其习惯用法及固定搭配。

2.语篇的意识始终是第一位的。单项选择题,也要注意上下文的句意;完形填空是区分度高的题型,要训练对语篇的驾驭能力;阅读理解不仅要读懂所选材料,而且要理解语篇中与背景、文化相关的知识,猜词,推断作者的意图,归纳标题等,应注意体会和总结不同语篇的理解方法,多加练习。

《安徽省2011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七中 杨颖英

与2010年的考试说明相比,今年物理科目的考试内容有所变化。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一、变化解析

(一)增减部分

1、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部分,增加了“知道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要求为Ⅰ。

2、物理3-2中交变电流部分,增加了“能结合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理解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e = Em sint 的推导过程”,要求为Ⅰ。

3、增加了光的相关内容。其中介质的折射率、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全反射的要求均为Ⅰ,光的折射定律的要求为Ⅱ。

4、将物理3-4原来的电磁波部分全部删去。

(二)在能力要求上的变化

1、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将“能控制实验条件”改为“能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

2、摩擦力(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要求由Ⅰ改为Ⅱ。

由此可见,物理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上没有本质变化,只是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在能力考查的方面有所提高但在知识的呈现上却基本保持一个连续性。

二、复习建议

1、紧抓主干,注重基础,夯实基本功。做好系统的基础知识复习,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练、梳理和串联,将最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深入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掌握物理的基本技能,构建知识网络,并力争熟练记忆;在有些基础上,寻找一些思维变化与创新。

2、加强实验、重视实践、突出设计。从实验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几方面入手,不仅要知道仪器的读数和使用方法,更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解决情景新颖的实验问题。对于设计性实验,可以归纳几个常见方向,例如以电学测电阻为核心,对各种方法进行归纳,寻找共性。

3、加强综合能力训练。在对物理综合试题的求解时,要善于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将复杂的物理情景分解为若干个物理过程,将一个综合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对试题的“大题小做、各个击破”来加以求解,注意培养审题理解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安徽省2011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七中 吴国权

一、变化点解读

今年的变化主要是三个方面:删去两处,新增两处,调整了题型示例。具体如下:

1、第一部分(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7.(5)中删除了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五)化学实验基础中删除了原有的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第一部分

(五)化学实验基础中新增了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

3、第二部分

(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2.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中新增了(3)了解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的区别。

4、题型示例新增了例1撤换了例

3、例

5、例

6、例

7、例

9、例

15、例

17、例

25、例

27、例

28、例

32、例

33、例

37、例39另外,例

21、题干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点是改为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性质是„„(改了后几个字)。

二、复习建议

化学命题原则包括5个方面: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重点是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加强对创新精神的考查;关注“化学与社会”的考查。所以,我们需要:

1.认真研究并落实考试说明中所涉及的考点、并作充分的针对性训练。关注《考试说明》今年的变化的部分,特别是新增部分。

2.认真研究并消化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特别是新增的及撤换的例题。从例题特点看,与STSE有关的题较多与图像题有关的题较多。这些题题面往往陌生度较高,有“起点高、落点底”的特点,由于它能很好的考查考生的能力,体现命题原则且区分度高,今后高考中还会频频现身。

对付它们的最好方式为打好基本功,重视概念,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复习做题时别只注意量,而忽视了质,请记住:宁愿选做50题做一遍再复习一遍,不愿做100题,做一遍而不再复习;否则,当命题者将原题稍加改动再来考你时,你可能又会束手无策。(如MCE—90—16变为MCE—91—32再变为MCE—2007—28)。可见,前一种做法的效率远高于后者。

《安徽省2011年高考生物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七中 丁慧

一、变化点解析

与2010年相比,考核目标和要求没有变化。考试范围仍然包括必修部分(必修1、2、3)和选修1、3,选修部分约占10%。考查的知识内容有少部分进行了删除、增加与调整。

具体如下:

1、删除两处:(1)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必修1);(2)实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应用中的“植物的组织培养”(即选修1中的该部分)。(注:保留选修3中的“植物的组织培养”)

2.增添两处: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应用部分,(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2)、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在2010年只有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现在还应包括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和胡萝卜素的提取。

概括而言,变化内容主要是选修1,三个模块的必修知识和选修3的内容基本稳定。

二、复习建议

1.重视基础,围绕主干,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狠抓基础,对于主干知识一定以教科书为本。注重《考试说明》中不变的知识,关注微调的内容。对教材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加强知识的系统化。

2.重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关注图表和数据的分析。能从文字、图、表中提取所需的有效信息来解释有关问题。根据背景材料解决生产、生活和科研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

3.加强实验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掌握《考试说明》中所有列举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及实验现象、结果的解释与分析,明确实验设计的思路。关注以研究性学习为背景材料的探究性试题的分析,熟悉一般的科学研究过程。

4.把握审题要领。以《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作为审题和解题思路的练习模板,通过揣摩命题意图、确定或验证自己的解题策略,逐步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建立错误档案,根据考试范围进行学习状况的检索,不断改进,使复习的知识逐步全面和完善。

《安徽省2011年高考政治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七中 刘岩

一、变化点解析

2011年文科综合在“试卷结构与题型”没有变化,依然延续2010年的文综试题选择题、非选择题分值比重和三个学科试题安排顺序。

政治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与去年相同,但在考试范围上做了一些调整。

变化主要集中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两个模块中,其中减少了三个考点,调整了三个考点:必修一的第六课减少了“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第七课改“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为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第八课减少“纳税人”、“负税人”;必修二中第一课改“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为“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二课改“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为“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等。这些调整主要是根据新课改后教材内容的调整以及社会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作出的。

在题型示例中,虽然具体的例题改变了一部分,但题型没有较大的调整,依然延续了计算题、图表题、漫画题、材料题和探究题等题型,内容上依然关注民生问题、发展问题和民族问题等热点问题。

二、复习策略

1.对照《考试说明》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和归纳。以教材为本,对照考点,夯实基础,形成知识框架。

2.积极关注社会热点。考生要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时政信息,关注国内外大事,特别是关心党和国家现行的重大政治经济政策的内容,以及在“两会”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课本知识点的结合。

3.通过典型试题训练,重视提高审题能力。考生应加强运用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答题的规范性。考生要注重答题规范的训练。首先要注意尽可能运用学科术语表述,呈现教材的基本观点;其次要结合材料阐述,将材料和教材基本观点紧密结合起来;再次答案安排要做到重点突出,段落分明,逻辑结构明显。

5.合理安排政史地三科的答题时间,千万不要把时间集中在某一学科,致使自己因答题不均衡而得不了高分。

《安徽省2011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七中 李艳 宋华俊

一、变化解析

与去年《考试说明》比较,有1处范围变化和12个题型的调整。

1、考试范围方面,必修内容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今年只是在选修一上略有微调,删除“明治维新”,增加了“欧洲的宗教改革”内容。

2、从题型示例上看,选择题有例

4、例

5、例

8、例

9、例

11、例12变化,非选择题有例

3、例

4、例

7、例

8、例

10、例12变化。

二、复习对策

根据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及调整的题例来看,我们需注意一下几点:

1、夯实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立足主干知识,建立本学科知识体系。如果一轮复习按照教科书顺序,那么第二轮复习建议按通史的备考模块较为科学。只有回归通史,重视单元时代特征和历史规律,才能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实现有机整合,弥补模块专题史的不足。

2、关注 “二模”。“二模” 试卷中应体现《考试说明》的变化,特别是增加的内容如“欧洲的宗教改革”。

3、从题型示例的变化看,应关注“史学方法”类试题,加强对史学理论知识掌握,加强对图表类(图片类、折线图和柱状图、数据表格类等)进行完整、准确地解读能力,重视“新材料”的运用与“新情境”的解读。

4、从题型示例的变化看,应培养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加强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关注热点。今年周年大事有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40 周年,不结盟运动成立50周年等,特别注意对长效热点关注,复习时要在课本中为热点问题“寻根”。

6、关注“社会史”,同时注意本省史情,注意乡土文化。

《安徽省2011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七中 张祖科

今年地理考核目标和考试范围没有大的变化,但也略有调整。

考核目标和考试范围的变化

1.考核目标的变化:考试目标和要求中,在描述上有所不同,如:增加了“强化知识的变式”,将“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按题目要求作答”中的“地理现象”删除了,更强调对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的考查;第二大项中的第三小项和第四小项进行对调,对地理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联系有所减弱。

2.考试范围的变化

(1)、自然地理部分(地理必修1):将“地壳物质循环”调整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强调“循环运动过程”;将“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调整为“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在表述上更明确了;将“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调整为“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更强调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人类对资源利用的程度有所不同。删除了“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人文地理(地理必修2):删除了“人口与城市”中“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将“农业”和“工业”的所有考查内容在表述上进行了对调;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改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更强调每个人的行为。

(3)、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必修3):将“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调整为“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强调合理开发区域资源的重要性。删除了“数字地球的含义”。

(4)、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删除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影响”。

(5)、世界地理:“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地形、气候、河流等的主要特征”调整为“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及其主要特征” ; 新增“对地区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生产、贸易等情况”。

(6)中国地理:新增“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今年《考试说明》的变化,一方面强调了个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表述更精练、准确、科学。

二.复习攻略

1.强化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能进行准确定位,更要能把所学的地理规律与地理原理落实在区域中。

2.详细复习安徽省地理,建议安排一周时间复习安徽省的地形、气候、资源、自然灾害、工农业生产情况、城市分布、产业转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3.关注国际国内地理大事,如节能减排与新能源研发、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国高铁建设等。

4.熟练掌握五大自然地理规律,准确运用四大人文区位理论。

5.重视在世界、中国、安徽乡土地理中都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

6.重视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如地形、气候、河流等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第三篇:2014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各科情况分析

北京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各科变化情况分析

语文

2014年高考(微博)语文科目,将依托阅读文本考查考生掌握和运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语文学习讲求“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在阅读文本中考查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是2014年高考语文命题的着力点。

语文科目设置微写作,加强对写作能力的考查。为全面考查考生写作能力,2014年高考语文增设微写作,1题,10分。微写作考查的能力要求是能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微写作篇幅短小,形式灵活,题目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生活,体现语文的实践性特征。

语文科目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加强俗语、对联等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考查古代诗词鉴赏;减少机械记忆题目,设置情境,激发考生触景生情、因情生发诗句,考查考生对古代名句名篇的运用。

数学

数学高考《考试说明》中“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与2013年相同,对“参考样题”中的部分试题做了调整。理科数学换

了4个试题,分别是2013年理工类第7、9、18、20题;文科数学换了3个试题,分别是2013年文史类第4、11、20题。

英语

英语科目重点调整了词汇表和书面表达两部分,同时根据考试改革新精神更新了参考样题,其他基本没有变动。具体变化如下:

首先,以多部权威词典常用词表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教学和命题的实际,2014年《考试说明》中的词汇量由原来的3500个左右调整到3050个左右。

其次,2014年参考样题“书面表达”部分删除“开放作文”,但仍保留两篇作文,考查分值不变。书面表达考查方向和目标为重交际、重实用、重基础。作文(一)定位为“用英语做事”,考查形式为应用性文体写作,满分15分;作文(二)定位为“用英语记事”,考查形式参照2011年情景作文,满分20分。作文(一)的评分标准根据试题任务也做了相应调整。

最后,2014年参考样题除“书面表达”外,全部更新为2013年高考英语(北京卷)试题。

物理

物理科目考核目标内容有微调。“„„物理高考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新课标中的课程具体目标),有利于考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其中“有利于考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为新加入内容。

关于高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为考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考生高中毕业后将进入高校继续学习深造或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高考将考查考生继续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为考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物理科目样题也有调整:选择题删除2个样题(2013年版《考试说明》中的样题第41、57题),增加3个样题(2013年高考理综卷第18、19、20题)。非选择题删除2个样题(2013年版《考试说明》中的样题第83、89题),增加3个样题(2013年高考理综卷第21、23、24题)。

化学

化学与2013年相比,知识内容和参考样题有细微的调整和变化。对知识内容中一些非主干的知识或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习困难的常识性知识或宏观抽象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和修改。

删减的知识内容:“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认识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

修改的内容:将“通过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合金与金属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改为“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合金”,将“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认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了解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合并改为“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和对环境、人体健康的影响”等。

参考样题的调整是新增了2013年高考理综试卷的3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

第四篇:济南中考各科总分

求济南中考各科总分

浏览次数:562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10-15 22:09 | 提问者:无敌伙计

最佳答案 2010年中考 语文120 数学120 英语120 物理90 化学60 体育60 总分570

我想知道今年济南的中考时间?总分是多少?各科分数是多少呀?请给予帮助。

浏览次数:457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1-5-12 11:05 | 提问者:荣耀感觉

最佳答案

6月10号开始,(考两天还是三天?)总分570 语文120

数学120

英语120

物理90

化学60

体育60

还有历史和政治,比过这俩不算分,按ABC来给,C级以上可以报高中

B以上是指标生

A以上是推荐生

第五篇:中考各科复习要点

中考各科复习要点

语文:基础知识少丢分

语文三轮复习过程中,应适时按照标准考试做几套样题,从而为自己规划好考试中各大题的答题时间。文学常识和文言文的考点很多都是源于课本,这些 在二轮 复习中就应当熟记了,这段时期还要深化一下,保证少丢甚至不丢分;至于难度较大的现代文阅读,考生应按照老师课上要求的文章分析方法,试着在诸多样题的文 章中从框架到细节进行归类总结。数学:检查自己的错题库

考生最后时期不用强迫自己做太多题,而应该找出以前的试卷,把做错的题再顺一遍,保证同类型题不要再错。同时基础公式也不要忽视,它们往往是大题引申的基础,而解题思路就在考生平时的随堂笔记上。

英语:按能力分册复习

复习课本也要讲求技巧,如果考生感觉单词是弱项,应该拿课本最后按照词类分组的单词表顺一顺,毕竟考点也以词类辨析为主。而每个单元后面的重点 提要也 要熟记,词组重点看动词和介词,而语言点也应分清层次,考卷基础点往往从一二册出,难点则多出自第三册。对于英语作文,考生应多总结归纳经典句子,记住了 行文结构,到时候修改关键词套用上就可以了。

理综:加强审题训练

近来考生做题量增大,抱怨也跟着多起来,“有些难题老师不点不通,一点就通。”考生还应加强举一反三的变通思想。最后一段时期,题海战术不见得 有多大 作用,而应该多跟着老师做分类训练,特别是审题能力的锻炼。学生们所反映的“一点就通”,其实还说明他们没有抓住题干全部要素,也没有理顺解题顺序,有些 考生为了追求速度审题一目十行,忽略了重要信息,半路卡了壳,反而拖延了解题时间。

文综:开卷考也要多记忆

文综考试在有限的答题时间内,通过翻阅书本来获得全部答案并不轻松。对于平时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同学来说,文综在短时期内还是有突破可能的,那就 是要提 高单位时间的答题量。老师在课上反复强调的重点,考生应强化记忆,保证在考场上能直接写出答案,从而把时间留给后面的大题。

下载2017年海南中考各科考试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海南中考各科考试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各科冲刺辅导

    名师教路:中考各科冲刺捡分技巧 在每年的中考中,一些考生超常发挥,比平时多考几十分的现象并不少见。中考内容相对基础,只要考生基础知识扎实,冲刺阶段的复习方法和策略得当,并且......

    2018年中考化学考试说明

    《黑龙江齐齐哈尔2018年中考考试说明:化学》 一、命题范围与原则(一)命题范围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本地区现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

    中考各科复习方法(超实用)

    【中考】完整复习计划 一、复习方式 分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为基础知识的单元、章节复习。通过第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

    中考各科必备复习方法总结

    中考各科必备复习方法总结 中考语文一向重视基础,很多考试内容都跟教材紧密结合,因此,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语文老师黄和建议,考生在最后两月的复习上还是要注意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2018年沈阳市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8年沈阳市中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考点全面讲解! 2018-04-18 15:37 中考/阅读/思想品德 日前,《沈阳市2018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正式出台,......

    2013年泉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3年泉州语文中考考试说明 13年基本不变,“维稳”;14年微调,以对接新课标;15年全面落实新课标。 一、积累和运用:正确拼写音节,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现实需要。 辨析并......

    阜新市2016年中考汉语考试说明

    阜新市2016年中考汉语考试说明 根据教育部2013年12月25日修订的《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和《2012年阜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

    2014年德阳中考地理考试说明

    2014年德阳地理考试说明 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 (一) 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地球的运动。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