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肖邦传观后感
《一曲难忘》观后感
在这学期选修的音乐鉴赏课上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不少音律方面的知识还给我们欣赏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最后一节课上,老师更是给我们播放了一部名为《一曲难忘》的电影,这部上世纪40年代拍摄的影片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粗陋,但是它的故事依然深深打动了我,带我领略了一位音乐家,一位爱国者——肖邦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的一生无疑是传奇的,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这位传奇人物的生平。少年时的肖邦已经初露头角,展现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他积极投身波兰的革命运动,又以高超的琴艺活跃在音乐沙龙里。在一次聚会中,他公然拒绝为沙皇的手下演奏,震惊四座。之后他与老师埃尔斯纳一起逃亡巴黎,结识了当时已名扬巴黎的年轻钢琴家李斯特,在李斯特的帮助下,肖邦以他高超的钢琴技巧折服了众人,其间,他也认识了那位终将影响他一生的女子,年轻的女作家乔治·桑,两人的爱情逐渐开花结果,在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的环境里,肖邦献给乔治·桑一首又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她在乐曲声中写作,俩人形影不离,倾诉衷肠,他们拥抱接吻,沉浸在爱恋之中。乔治·桑对肖邦说:“你的天赋是创造音乐,供那些不如你的人去演奏。利用你的天赋,否则你会迷失方向,并且失去一切。对你的天赋就是要自私,留在这儿,写你的音乐!”然而,肖邦到底是肖邦,他思念祖国的赤子之心并没有因为时间而磨灭。沙俄对波兰的蹂躏让肖邦痛苦交加,他拒绝了乔治·桑的劝阻,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出之中,为波兰革命筹款,并利用他的名声在法国人民中争取朋友,求得帮助。超负荷的演出最终催跨了这位伟人的身体,终于在巴黎的一次演出中摔倒了。在病床上,肖邦向老师提出,想见见乔治·桑,想听李斯特的弹奏。乔治·桑却拒绝了,只有李斯特在他的床畔用缓慢的旋律在弹奏着,埃尔斯纳告诉肖邦:“她身体不好,来不了。”肖邦说:“我懂了,过去你是对的??现在,就像回家一样??。”埃尔斯纳回答:“对的,弗雷德里克,我们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 本片虽然有些戏说的成分,但毫不影响观众感受这位音乐家的伟大,音乐与爱国的情怀都是不分国界的。这部电影最打动人之处便是肖邦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拳拳爱国之心,以及他与乔治·桑之间的爱情。即便身在国外,他依然没有忘记在祖国的那些饱受摧残的同胞,幼年时沙俄对波兰的侵略便已经深深烙入他的内心,也让他饱受心灵的折磨,这些痛苦也或多或少的映入了他的作品之中,这些作品能激起无穷的情感体验,他的波兰舞曲更是反映出了波兰的民族情怀,坚毅果敢的侠骨总是与对爱人全身心的奉献柔情紧密结合。此外,他与乔治·桑之间的感情也为人津津乐道,虽然两个人没能走到最后,乔治·桑对肖邦的爱国情谊也无法理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乔治·桑确实为肖邦的创作提供的温床,肖邦那些传世的名作大多是在两人交往的时期所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人成就了彼此。《一曲难忘》为我们揭开了肖邦传奇的人生,他以音乐为骨架,以爱国的情操为血肉谱写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为了自由的高声呐喊。篇二:战地钢琴师 观后感
《钢琴师》改编自英国剧作家罗纳德·哈伍德撰写的“二战”期间波兰犹太幸存者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的传记。
听着马勒的交响乐,在第九交响曲的深邃和不规则中思索《钢琴家》的主题。反复想起肖邦的第一叙事曲,表达波兰人反抗外敌侵略的作品。它在影片中的出现,是否是刻意用来表现主题。尽管屠杀是荒谬的,可是一切只能那么周密,在似乎匮乏人性的行为背后,是对人性的熟稔。我在影片中看到的,是对战争的反思,是对人性的反思,是对艺术的崇拜,是对生活和人性暖黄色基调的描摹,是对一段不能启齿的历史的深刻的静观。
影片的音乐和镜头的处理都十分的得体,音乐仅仅响起了四次,片头,钢琴家在电台演奏,那是临战之前最后一次演奏,修长的手指和飞扬的神采,艺术的光环笼罩在他身旁,不幸电台遭到袭击,他却还是坚持演奏,直到不得不离开;中间一次是在钢琴家藏身的房子里,修长的、已经肮脏的手放在键盘上方,优美的音乐在幻觉中响起,一切都是破旧的狼狈的,只有对艺术的热爱依旧;第三次是在废墟的房子中在德国军官的面前,那是令人的灵魂动容的声音;第四次又是在电台,战后恢复的华沙电台,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是时间和战争带不走的东西,是文明的灵魂和精髓。还有镜头,在华沙犹太人区,在第一个屠杀的夜晚,镜头安静的从下到上,顺着斯皮尔曼家的视线,顺着德国兵的脚步,线条清晰得几乎不可置信。
而在斯皮尔曼最后藏身的破房子里,在他在德国军官面前弹奏肖邦的第一叙事曲时,一束月光径直的从斯皮尔曼左边的肩膀上方洒下来,那种光象征着一种神圣;还有一束散光打在德国军官的正面,而这种光线的处理,却让我们觉得他像一个正在忏悔的罪人。西方人对战争的反思较东方人多得多,这部影片不是将德国人当作不共戴天的仇人来写的,德国军官的“同情心”正是来自德国自身对战争的反思。最后有一个情节:当斯皮尔曼的一个朋友经过农场的铁丝网边那些被俘的德国士兵身旁时,他大声咒骂他们;当其中有一个人说他救过“那个钢琴家”时,他停下了脚步;当他和斯皮尔曼几年后返回农场已经找不到那个当年的德国军官时,他说:“我曾经咒骂过他,但是我已经原谅了 他。”人能理智地处理自己情绪的波动,能反思,不失是一种美德。本作的音乐我知道的仅仅只有那一首肖邦的第一叙事曲。一般认为这首叙事曲是取材于密茨凯维茨的史诗剧作《康拉德·华伦洛德》。在这首叙事曲中肖邦概括了这个故事的精神并具有史诗般的气概,但没有写实性的写。乐曲的序奏具有叙事诗的意境,就像是立陶宛老人在拨动琴弦边叙述边唱歌,以启发华伦洛德的爱国意识,乐曲的最后仿佛是在描写华伦洛德慷慨就义,以个人的牺牲换取祖国的利。舒曼十分推崇这首曲子,他说这首乐曲“是肖邦最粗犷而又最富有独创性的作品。”乐曲采用自由奏鸣曲式写成。具有庄重的宣叙调特点的8小节序奏之后,第一主题不断地增强悲剧色彩,第二主题则发展成具有英雄气概的主题,以至在第二主题再现时,绝然不同于呈示部那抒情温柔的形象,已成长为成熟的、誓为祖国雪耻的英雄形象了。乐曲的尾声将全曲的情绪再一次推向高潮。结尾是悲壮的,象征着华伦洛德为国壮烈捐躯的英雄气概。
在肖邦的音乐中,旋律是他最主要的,最有力的表现手法,即使是《g小调第一叙事曲》中最富戏剧性,最震撼人心的部分,激动人心的力量仍然来自旋律。
如上文所言,影片里的钢琴曲尽管只出现了四次,但是每一次的出现都恰好是剧情和钢琴家情感纷繁交杂之时。我很难说这是刻意的安排,因为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自然流畅毫无做作。就像在他指尖下流淌的音乐。
最后,不管是影片本身还是它的音乐,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对战争和人性的反思。篇三:《一曲难忘》观后感 爱之于人,一曲难忘
曾经,音乐家对我来说是一个名词,一种神秘高深的伟人。他不仅能用手下的音符表达感情,还可以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因为我不了解这些人,仅仅一个陌生的聆听者,我的感受除了高深就是遥远。
在这学期中,我校选课上刘老师让我对音乐家的感受彻底颠覆。我跟随着她一起欣赏了很多音乐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一曲难忘》,它其中的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而音乐家感情生活的一路变化更是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
影片《一曲难忘》是一部讲述肖邦的音乐电影。描写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国的肖邦为着事业和爱情、个人与祖国,经历了爱与恨、灵与肉的心灵冲突。尔后肖邦决心以巡回演出募捐筹资援助浴血奋战的爱国志士们,直至因劳累而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肖邦与乔治·桑的爱情经历。
一、偏执的爱 在我看来,乔治·桑对肖邦的爱是偏执的,她让我想起最近一部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里倪妮饰演的角色喵喵,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是不一样的,但是都能给人压迫和窒息的感觉,这样的爱很深沉但也偏执。
乔治·桑在公众眼中是一位愤世嫉俗、敢做敢为、遗世独立的女性;她以男子的名义写作小说,像男子一样身着长裤来去自如,双手插在裤袋里潇洒飒爽;她那么清高孤傲,厌恶浮华虚伪。但是在个人的感情中,她还是将自己的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强大的占有欲、统治欲和支配欲压这肖邦。她使尽妩媚和威严说服肖邦留在身边,远离巴黎,不让他见从小栽培自己的恩师,剥夺他举办音乐会的愿望,甚至对于爱人想要开演唱会的爱国情感都严词否定时。这一切的一切是对一个男人全方位的限制和束缚,它终究葬送自己的爱情,尤其是当这种干涉已经违背了个体固有的价值观和道德感的时候
谁能说乔治·桑不爱肖邦,我认为她很爱肖邦,只是她把自己的个性在感情中发挥的过了头,不懂得去了解,去放手。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人的事情”,她从来都不懂肖邦的世界,仿佛也从来没有欲望去了解走进肖邦的内心世界,而肖邦对于这么强烈的爱表现出的就是尽力接受和顺从,对老师的拒绝,对国家的犹豫,对自己热爱的演奏钢琴事业的放弃我认为是肖邦在这段感情中最后悔的地方。
乔治·桑以历史的眼光一方面建议肖邦谢绝一切商业演出,安心创作,将天才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留下遗世无双的乐曲,供当代以及后代的乐者去演奏。一方面,乔治·桑真正拾获了肖邦的价值,拾获了音乐家的价值。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好女人,但这个独特的女人却对肖邦的贡献是双重的:她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肖邦,也差点毁了肖邦。
这样的爱来的热烈却也偏执,让人不知所措。
二、请你原谅我
我很清楚的记得,肖邦在病重的时候想见乔治·桑一面,当通报的人对乔治·桑说出这句话时,她猛地坐起了身子,能看出她对肖邦的爱还存在,她还关心她。可是也许是她这个女人独有的尊严和个性,让她拒绝了肖邦的请求。
没有人知道乔治·桑在肖邦死后会有怎么样的触动,但我觉得,一个女人只要有付出感情的过程,无论性格多么强势心中隐隐的触动还是有的,不能不说肖邦肺病的加重与和她一起在小岛上的生活没有关系,聪明如她的女人,必然心里也清楚这个因果。所以,乔·治桑要说“请你原谅我,原谅我的固执和偏执。原谅我不会表达爱,原谅我是那么的自我,原谅我没有见你最后一面”。当然肖邦也要说句:“请你原谅我,原谅我面对你的爱手足无措只能顺从,原谅我没有办法答应你的要求,原谅我也是一个爱自己的我”。后记:
影片常常能给人生活的启示,音乐家的感情生活往往比普通人更丰富炽烈,在爱与恨的交织中感悟自己的生活我相信是老师开这门校选课的初衷,也许看部电影不能让我们多么有知识,电影和课上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老师的讲解也是有限的,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电影给我们的思考是不一样的,或多或少的想法都能聚集在我们的人生中使得我们日后在做决定时,可以有所参照。篇四:读后感
读《水知道答案》所感
人就是水,而水能看,水能听„„
关于疾病,很令人吃惊,水奏响具有治疗作用的旋律。既然水能听能看,它明白善恶,那你的不好的情绪,污秽的言语,暴躁
奏曲》(德彪西)——环境压力——减轻和预防腰疼。关于幸福,正如作者所说,如果你希望自己现在的人生幸福,那么只有一个办法:调整你的波动去对应幸福。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世界上许多成功人士都会异口同 声地说;“我们一定要从积极的一面来考虑事情。”如果总是往好处想,好事就会发生。与之相对,如果对任何事情都抱以悲观的态度,只会想到事情不好的一面,那么,肯定会发生让你头疼的麻烦事。这就是共鸣。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只要能得到昂贵的物品或一大笔钱就会幸福。这是通常的价值观。在电视、广播、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广告词想撩动我们的各种视听感官,并传达着多种多样的纷繁信息,但其中都贯穿着一个口号:“再多买吧,让我们拥有更多。快买新产品吧!”即使 买了新产品,我们仍然不能放下心来。那种产品式样已经过时,具有新功能的产品已经上市,今年的流行色又变了??齿轮总是不断地旋转,我们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各样几乎已经不能再使用的电子器械以及一次也没有穿过的衣服。
停止齿轮的转动,在当今的社会是件避讳的事情。因为这个齿轮联系着下一个齿轮,高速旋转是社会运营的原动力。只要生活在文明社会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被编入到社会体系之中。经济利益这个怪兽,深知我们最薄弱的部分。这就是我们内心的致命弱点——优越感。
要比别人的东西更多,要比别人更有钱,要住在更大的房子里,由此就能感觉到自己比别人更伟大。而这种优越感得不到满足,就会引发我们的不幸福,这或许就是有些人已经很富裕了,但仍然不幸福的原因。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也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水结晶照片,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在生活中,寻求幸福,实际上最终是寻求自己。正如梅特林克所写的著名童话故事《青鸟》中所表现,幸福并没有落在其他任何地方,而就在你自己手中。篇五:李云迪音乐会观后感
李云迪北京的音乐会非常让我震惊。在看音乐会前,我只在英语课文上见到过他,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钢琴家,知道他很坚强,我觉得他应该和肖邦长得差不多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严肃,认真。但当我看了他的音乐会后,我觉得,我错了。
李云迪并不高大,并不瘦,并不严肃脸有点圆。
第二篇:肖邦简介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1-2]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1810年,肖邦生于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热亚佐瓦沃拉,同年举家搬迁至华沙。1816年,肖邦跟随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先生学习钢琴。1817年,肖邦创作出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
1818年,Radziwi家庭宫殿中举行的慈善音乐会上,肖邦第一次登台,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肖邦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艾尔斯内尔(Józef Elsner),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的作品。
1826年,中学毕业后,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尔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
1829年后,肖邦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举行多场音乐会。
1830年,因波兰起义,肖邦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作曲为生。
1837年,肖邦拒绝“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
1848年,肖邦在巴黎举办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并受邀访问英格兰和苏格兰。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结核于巴黎的家中去世。[1]
练习曲
肖邦创作的练习曲完全突破克莱门蒂、车尔尼、莫谢莱兹以来纯技术性练习曲的创作手法,不刻意突出华丽的炫技性,让音乐传递出更深刻的感情。
如《C大调练习曲》(作品10号之12“革命”)是肖邦1831年赴巴黎途中,在得知俄军入侵华沙后悲愤之余写下的。从技巧上看,这是一首左手跑动练习曲,但从右手壮烈的八度音旋律和左手狂风暴雨般的倾泻中却都不难看出作曲家当时内心情绪的极度激动。[4]
圆舞曲
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
从表达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如《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 另一类则为圆舞曲形式的抒情诗,如《升c小调圆舞曲》。[5]
第三篇:毛泽东传观后感
[毛泽东传观后感]毛主席是湖南韶山人,毛泽东传观后感。韶山是我在小学读书时就很向往的地方之一,去年中央要求我们党员要接受党的先进性教育,我有幸作为一名党员,随团去了湖南的很多地方,我去了韶山,主席故居,毛氏祠堂,主席广场,还有就是文明世界的滴水洞,看了这些更加激起我对毛主席的深厚的感情,同样,也深知他给国家带来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问题。然而,毛主席他是一个人,不是神。作为一个人那里会不犯错误。、在这里我也要说到,我在主席的家乡所看到的一些不可肆意的事情,主席已经去世多年,他是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伟人,而不是什么神,我明白湖南人民对主席的感情很深但我们也不差啊!主席本就是无神论者,可现在我想是表示有些不妥?
就此书而论毛泽东有着多姿多彩和复杂多变的个性,注定他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感悟最深的是毛主席前半生为理想、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前进途中,他探究、思考、实践,终于超越很多人的预言,使中国更快摆脱了三座大山和苦难的生活,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几起几落,无论多么的艰难,可是他,都不曾退出这支救国救民的队伍,在延安,他与蓝苹结合,中央委员会讨论是反对的。但他决意一定,就威胁说要回到老家当农民。就拿此事来说,说明主席是一位立场坚定的,信念始终的人物。毛主席曾把崇山峻岭看作战斗序列的一部分。山,引发他的灵感。山,容易使人产生众多的联想。我曾游览过很多的山川河流,如黄山、华山,娥眉山,泰山黄河,长江,洞庭湖,黄河长江乌江的源头,此时我联想毛主席是稳稳的泰山;毛主席又是,是棱角分明、热烈火爆、毫无遮拦、毫无顾忌宣泄个性的明快性格般的华山。踏遍华山,最切肤的感受是奇、险、危、悬。正如毛主席的人生。看着天外飞来的巨石,不禁想起毛主席坚如磐石的意志,力拔群山的个性。因为清醒,所以超越自我,造福众生。在他的晚年,退却着摸棱两可着。安静使人富有,也许毛主席的后半生,与城市交融太久,这样,便与安静产生了人为的距离,看不到安静滑过的轨迹,于是,害怕孤独,害怕忘却,矛盾着,痛苦着,一个似乎有迹可寻又无法琢磨的统治者,就象他与周总理的关系,雾里看花,终将是猜测而已。我读《毛泽东传》,想到山的精神,想到安静的心绪。于是,我想,在烦躁时,应该去看山去看水,而不是在无人的地方高喊。正看侧看左看右看大山,我要攀于顶峰站在高岗,最近距离地感受大山河流带来的有着生机与乐趣的安静。享受安静,才不会大步地退却。而毛主席以前,都是依山傍水生活着,超越着自我。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老房有一块块墙体剥落的印记,上面有毛主席的这首诗。当时我们一边跳着山羊,一边念着这首诗。当时我还有过这样的念头:毛主席为什么写苍蝇呢?他要关心的事情很多的啊!读过传记,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记得爸爸的书柜中曾有一本《毛泽东诗词选》,我曾读过。在黄色的叶面下是一行行黑色的铅字,最熟悉的还是这些诗词《为女民兵题照》《答友人》《咏梅》&&儿时的记忆最珍贵,也许,让小孩在小的时候多积累多背诵,真是有点道理。-----------从毛泽东的出生说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毛泽东最为辉煌的时间也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观后感《毛泽东传观后感》。◆分享好文◆毛泽东出身农民,他有着中国农民特用的品质,质朴、善良、有同情心。他的父母对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父亲毛顺生克勤克俭精明强干的性格让毛泽东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怕艰难的山区农家子弟性格。母亲文七妹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务,抚养儿辈。她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这对毛泽东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见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老师的教育则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辉煌是他这些人生中的许许多多的老师的共同作用。从一开始的私塾老师,然后到带他第一次走出农村走向更开阔的空间的贺岚冈老师,还有对他很欣赏的杨昌济,等等。他们都对毛泽东以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然后先天的天赋加上后天人为的影响,使毛泽东形成了许多美好的品质,这些品质可以说决定了他的成功。首先毛泽东是有很强的反抗意识的最开始就用在与他父亲毛顺生的对抗中,他成功的反抗了他父亲为他包办的婚姻,虽然这使得一个女人痛苦了一生。然后就是他与社会中的不公平待遇做斗争领导了安源罢工等,然后是同反革命的斗争,同国民党的斗争,同霸权主义作斗争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就是一部同旧思想不公平斗争的史书。善于学习也是他美好品质中的重要的一条,他一九○八年在井湾里私塾就读时,他最爱读被塾师称为闲书和杂书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旧小说。在学校里,老师不让读,他用课本挡住偷着读;在家里,父亲不让读,他就用布把窗户遮住,使父亲看不见灯光。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了毛泽东随即投入长沙革命军,在当兵期间,他除了接受军事训练外,把每月七元的军饷大多用来订阅报刊和购买书籍,了解时事政治。他读报读得十分认真,以后成为他一生的习惯。湖南省立图书馆他废寝忘食的读了许多中外书籍,等等,这些都为他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坚强的意志也是他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他与杨开慧的感情甚笃,对儿子毛岸英寄予深厚的感情,但他们先后离世这对毛泽东的打击可以说是巨大的。在革命的过程中挫折时刻存在,中国共产党被镇压,革命开展不下去,反围剿失利,被党内的一些不怀好意者打压等等。伟大者之所以伟大不光他所从事的事业多么伟大,而在于他他能坚持下去。坚强者才是这豪杰。还有过人的胆识,机敏的才智,善于发现问题的根结,善于总结经验并从中吸取教训,勇于承认错误,等等。这些会先天或后天被赋予的美好品质无疑成就了毛泽东,让他站在了某一的历史制高点。读过毛泽东传后我一直在想是那些因素使他成就了自己,成为了一代伟人。有一次我同学让我陪他去上第一师范,我问她去的原因她说她这段时间太过颓废要去找些激情。现在想来热情也是支持他一直走下去的动力吧。对人民的责任感是他的原动力。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但我们真正以人民的利益为己任的有几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有几个,一直不断学习并完善自己的有几个。我们不求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最起码的关注还是要有的吧。努力学习不要再荒废时间,更不要有一天被时间给荒废了。
第四篇:耶稣传观后感
人资09519111095317刘娇
《耶稣传》观后感
耶稣传,总体的说来就是对耶稣传道一生的叙述。耶稣从三十岁左右开始传道,从约旦河回来之后,圣灵将他引到旷野,经历魔鬼40天的试探,在这四十天里,他坚持不吃不喝,与此同时竭力抵制的魔鬼的诱惑,魔鬼一共利用食物、权利与荣华这三样东西来干扰耶稣,但是他凭着对上帝的无限信任与自己坚定的意志,通过了考验,从此开始他的传道生涯。
在整个影片中夹杂了耶稣显示给人类的各种神迹。例如耶稣让好几个死去的人复活,让眼盲的人重见光明,这些都是无法让人解释与理解的,所以人们都相信他是弥赛亚,是主派来解救他们的,而耶稣自己也是这么自称的,是上帝的孩子。之后,耶稣预知自己会死在耶路撒冷,可是他却说:“ 我们要到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写的关于人的一切事都要实现,他们要戏弄他,凌辱他,吐唾沫在他的脸上,他要遭鞭打,被杀害,但是第三日,他要复活,为拯救世人脱离罪和死亡,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耶稣终究还是义无返顾的往耶路撒冷去了。在他遇难的前夕,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在耶路撒冷相会,庆祝犹太教的逾越节。在共进晚餐的时候,耶稣用无酵饼和葡萄酒来向门徒们阐述他即将面临的死亡所具有的意义。耶稣事实上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人们犯下的错误赎罪,他将人类的罪都揽到自己身上,然后用生命与主交换,让主原谅不知道自己做什么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耶稣的门徒中居然会有人出卖他。耶稣开始传道以来就一直跟着他的门徒,却选择了出卖他。耶稣知道犹大会因为30个银币出卖他,在最后的晚餐中他还说过,我与出卖我的人同桌。他也知道彼得在他被捕之后,会在鸡鸣之前说三次不认识他。对于这些背叛与逃避,他都选择了原谅,耶稣以神一样的胸怀原谅了这些在利益与欲望中迷途的人。
在约旦河,耶稣之前的一位传教士说:有两件衣服的,到分一件给没有衣服的人。有食物的也要分给他人。不要敲诈勒索,强取钱财,不要去冤枉别人,要满足于你现有的。耶稣也说: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也不要为身体忧虑穿什么,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服。他还说: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上帝的国是你们的,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要得饱足,爱哭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
欢笑,你们现在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过够好日子了,你们嬉笑的人也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痛苦。人们都说你好的时候你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先也是这样对待假先知的。我对这段话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因为这句话相对于一些深奥的话来说,我是真正理解了它的意思的。在我看来,耶稣这是在告诉人们要为他人考虑,人活着要懂得知足,懂得爱人。
整个影片看完之后,我被耶稣所传递出来的信仰所震撼。耶稣在死后第三日复活之后,以一身圣洁的白色衣裳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依然面带笑容地继续向世人传递神者的福音。这种信仰是不可摧毁的,即使是面对死亡耶稣也能做到不卑不亢不为自己辩解。信仰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不可摧毁的信仰,那么他就会变得很勇敢。
信仰,知足,这便是我对这部影片的理解。
第五篇:《甘地传》观后感
《甘地传》观后感
影片从1948年1月31日,印度为甘地举行盛大葬礼开始,然后回溯到1893年,青年律师甘地当时年仅24岁,他在英国受了四年高等教育。他在南非接受了一件诉讼案件,正坐在火车的头等车厢里,却因肤色而被驱出。这是甘地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侮辱。从此他下定决心投身到为侨居在南非的八十万印度侨民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中。
印度不像中国,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的洗礼,人民开始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逐渐解放了被封建礼教束缚的思想,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从而开始那一代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自强自富的征途。身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那段历史的心酸,可是印度不同于我们,虽然都是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但是那个程度和同化的深度不一样,他们人民思想准备还处于以前的那种封建主义思想阶段,崇尚宗教主义,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理念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英国政府爱面子、那时的媒体报道很自由等等。每一次成功都需要适合的背景环境,无论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还是“非暴力不合作”,只要真理用对了时机,就会有伟大的效果!只是,甘地用自我牺牲的方式来反对统治者的残暴,他太有勇气了!胜利永远属于有勇气和坚持不懈的人!
整个电影,都可以看到甘地非常付有勇气,沉静,执着,乐观,仁爱,这些都是来自与他的信仰和信念。对于这些价值的坚持,使得他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信仰者---不仅仅是念经,而是深信并身体力行。甘地,一生推行“拒绝暴力”与“不合作”运动。他颇有些像孔子,以仁来感化世人,也很像是佛家高僧,用禁欲和忍耐来唤醒一个民族。例如一个伟人重要的事情是为折了腿的小羊敷伤,例如一个伟人在拍打了孙辈一巴掌后转为爱抚,例如一个伟人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的随和,例如一个伟人在面对仆人时的谦逊与感激,„„所有的细节,也许你并不会在意,但是导演正是像甘地所说的那样:“在无声中打动不可打动的事和人。”我们不是不可被打动的,但是这些潜移默化的打动使人更加感动.甘地回到印度时人们热情的欢迎抒发了印度人民对于甘地的崇敬,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憧憬,这也侧面表达了多少爱传达出去,多少爱就会回馈回来。而在甘地多次上法庭、多次被捕入狱时,他的内心依然镇定和坚定,当然,这些都是因为真理的巨大战斗力。而这些在宗教面前同样受用,宗教只是人们信念的一种依托,永远是共通的,也再次借助甘地的话表达了这一主题:“我是回教、印度教、锡克教、基督教,我相信神,神都是希望和平的!”是啊,宗教的本质都不是挑起争端,而是向往天堂般美好的社会。
我彻底被震撼了!相信和大多数人一样,当我初次如此深刻地了解印度历史、了解伟大的圣雄甘地后,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着:就是这位矮小而又瘦弱的老头,为了印度的独立和自由、为了和平,终其一生而奋斗,这到底是什么精神?我想即使是用世界上最崇高和最美丽的语言来赞美他也不过分。就像片头葬礼上主持人所说的:这个盛大葬礼的死者,死时与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一个平民,没有任何财富,没有任何财产,也没有任何官衔。圣雄甘地,既不是军事将领,也不是地方首长,也没有任何科学成就可以夸耀,也不是一个名艺术家。然而世界各地人士,包括各政府代表及高官贵人,在此齐聚一堂,向这位绑着缠腰布的棕肤色小个子,致以最后敬意,因为正是他领导印度走向自由。诚如美国国务卿马
歇尔所说,圣雄甘地是人类良心的代言者,他使得谦虚及真理的力量能够战胜帝国。爱因斯坦则说,后代子孙将无法相信,世上曾经活生生的出现过这号人物······
在影片的结尾,甘地的话再次浮上屏幕:“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甘地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以即使是这部电影超过三个小时,我想我们也学习不完,正如我用短短千字无法描绘出我对圣雄甘地的所有敬佩和我被这位矮小而又瘦弱的老头带来的深深地震撼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