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经典哲学课程论文
考试序列号____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时间简史读后感
课程名称: 西方经典哲学选读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 廖建荣 12 年 10 月
27日
《时间简史》读后感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认真地读了霍金先生写的《时间简史》一书。读完之后掩卷长思,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霍金本人的自述:“幸亏我选择了理论物理学,因为研究它用头脑足矣。”这正证明了约翰·弥乐顿的名言:“头脑是他自己的住所,他在其中可制造地狱的天空,也可制造天堂的地狱。” 细细的领略其中的哲理,让人耳目一新,意蕴深长。
《时间简史》这本书的作者霍金先生,他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贡献竟然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空前的——他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身体的不幸让霍金体会到了地狱般的煎熬,然而他却以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缔造了人类的天堂,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的折服。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因此我们不断的学习,为的是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
读完了《时间简史》全书之后,脑中一直萦绕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宇宙到底有没有过大爆炸?宇宙到底是否曾经是一个无限小的点?宇宙到底是不是在无限的膨胀还是最后会坍缩,还是最后趋于稳定?宇宙到底在时间上要不要有个开端?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尽头?到底广义相对论正不正确?人类到底还能在创造出什么样的理论去解决什么样的难题?人类能否发明出时光机回到过去或是来到未来?人类最远能到达宇宙的什么地方?黑洞到底是什么样的?难道光速真的就是速度的极限,以至于黑洞成为人类无法逾越的鸿沟?物质的最小部分又是什么?
所有的问题接踵而来,让人应接不暇。但是这种种的问号又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吸引我们的目光,让人浮想联翩。可能这一切的问题,你或许现在就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可是谁又能知道,你给出的答案或许就像是从比萨斜塔上落下的那两个不等重的铁球不同时落地的“真理”呢?可能仅仅在当时的情境下被人们所认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伽利略站出来,告诉你不是这样的;也会有更多的哈勃望远镜向你展示,原来宇宙真的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样,而是真真切切的正如你眼前所视,此时你可能会有所迷惑,到底什么才是真理?没有人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正如没有人能预测你的未来会怎么,一切都要交给时间。
《时间简史》是一本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著作,他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世界以及我们周围的许许多多的奇异的事情,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而不是遇到难懂的事物就盲目的相信迷信之类的歪理邪说。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就比如人人讨厌的蚊子,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同意上帝创造蚊子这种生物,但是它又的确是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分子,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自我的关系而剥夺另一种生物存在的权利。
《时间简史》这本书,让我深深的了解到科学上的很多重大的进展都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们不盲目的追随权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有时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提出自己的理论,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创新将是今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历史潮流,我们国家只有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乾坤旋转,才能永久的屹立在东方。
第二篇:西方哲学课程论文
德国古典哲学对当代西方哲学史的意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之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由于这一时期的德国哲学典型地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并且将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它的理想,因而我们通常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
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由于德国始终处在欧洲文化的影响之下,所以尽管德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极其落后,但是在文化领域却卓有建树,走在了哲学领域的最前列。德国哲学家们像其他近代哲学家一样,他们在思考深刻的哲学问题,构造形而上学体系的同时,亦肩负着启蒙的重任。在某种意义上说,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启蒙主义的最高阶段。
启蒙主义以理性和自由为其根本的主旨,理性是权威和基础,而自由则是最终的目的。然而卢梭却在启蒙主义的内部发现了矛盾:理性与其成果科学知识的发展和进步不但不能使我们逐步摆脱种种的束缚与限制从而走向自由,反而与自由是背道而驰的,科学、文明越是进步,人类就越是不平等不自由。理性与自由、科学与道德是相互矛盾的。
形而上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它以超验的东西作为认识的对象--这一点与宗教是一致的,尽管形而上学企图成为科学而且自认为是科学甚至是科学之科学,然而从形而上学诞生之日起它就从来也没有具备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普遍必然性。对于以科学作为衡量知识的有效性的18世纪哲学来说,形而上学不是科学这一事实无疑宣判了形而上学的死刑。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反衬出形而上学的困境:科学越来越进步,而自称是科学之科学的形而上学却始终无法证明自己是科学。
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至少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形而上学对象的认识问题,一个是形而上学的科学体系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形而上学问题,康德采取了批判的立场,亦即对理性进行分析和考察,通过揭示我们的认识能力能够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来解决形而上学究竟是不是可能的问题。通过对理性的批判,康德以划界的方式将科学归于可以获得知识的领域,而将形而上学转移到了伦理学的领域,因为在他看来,形而上学产生于人类理性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达自由之境界的根本理想,而真正能够满足这一理想的不是理性认识而是道德实践。终于在黑格尔哲学中,以辩证法的形式,建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体系,实现了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理想,也使以形而上学为核心的古典哲学走到了尽头。
与近代哲学的其他形态相比,德国哲学具有思辨性、辩证性和体系性等显著的特征。所谓思辨性作为思辨思维,亦即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德国古典哲学不仅具有思辨性、辩证性和体系性,而且非常重视对古代哲学之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的理论视野和历史感比以往的哲学家要开阔得多、深厚得多,正是这种开阔的理论视野和厚重的历史感使他们在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了古代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将西方哲学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德国古典哲学在哲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而且对20世纪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当然,德国哲学在将古代哲学的观念发挥到了极致的同时,亦彻底暴露了古典哲学的局限性,因而这个时期既是形而上学的体系化的时期,也是形而上学走向终结的时期。《荆棘鸟》的畅销不衰证明了他的确是一部富有魅力的小说。者美丽首先来自他的主题:爱和命运。它讲述的是克里里家族传奇式的家事史。故事开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帕蒂·克利里应无儿无女的老姐姐贵妇人玛丽·卡森之召,携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长,道帕迪唯一幸存德孙辈、才华横溢德演员朱斯婷在遥远德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德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德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其中最主要德史梅吉于拉而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德爱情。有人认为考琳·麦考洛将人生的全部方方面面都浓缩进了这本杰出的书里,她试图通过克里里家的沧桑和感情历程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史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正如小说的结尾所写的那样:鸟儿胸前带着荆棘,它遵循者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者,歌唱着,死去……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荆棘鸟》里富有诗意的环境描写不仅为塑造人物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而且增强了阅读的美感,使读者获得了对人物所处环境的人文地理的丰富知识,因此也是其魅力源泉之一。读者那一段段勾勒环境的文字,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澳大利亚风情,深深体会道不仅作品里的人物,就连那片土地也是奇特的。亚马逊网上书店在介绍这本书使使那样描述那广袤荒凉的土地的:“保守这轮番而至的韩老侵躏;索取时,残酷无情;花开时,绚丽烂漫;造化慷慨的粘结,有不失丰饶。天底下在没有哪一个地方如此怪诞离奇。”书中生息于斯的一切均笼罩在那种独特的氛围里,可感可触,隐隐中不由得令人生对命运的慨叹。
总之,《荆棘鸟》时一部不可多得的畅销小说,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生动,饱含激情,富有诗意,不时有警言妙语散布其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第三篇:西方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导论论文
题目名称:班 级:园艺学 号:学生姓名:黄柏玮指导教师: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1304
20***
但昭明
乔斯坦·贾德所写的畅销书——《苏菲的世界》非常适合那些未接触过哲学的人们来作为启蒙教材,引导人们步入哲学的殿堂。该书主要讲述了小姑娘苏菲在神秘导师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和一些著名的古今哲学家。先从如“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苏菲产生哲学性的思考,接而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还有一些自然哲学家的议题思考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涉及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的哲学,神秘导师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内容之多,思想之深刻。不仅如此,更加值得人们称赞的是作者以故事性的方式讲述了哲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思想,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哲学揉碎以另一种更加细腻的方式注入读者的头脑中。哲学家们往往确实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不会像行侠者那样惊险离奇,不会像军事家那样波澜壮阔,不会像男欢女爱那样情意绵绵,而他们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他们特有的言行蕴含着哲学的深邃,会给你留下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回味,哲人的人生往往就是故事。这种“灌输”的效果显然要比在哲学课堂上那些单一乏味的概念讲解要生动得多,这样的哲学知识将会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心灵。《苏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它是通过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一步步使人认识哲学,从中学习哲学。而对于像我一样什么都不懂的读者来说,我从读这本书开始就同苏菲一起上起了哲学课。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谈到哲学,也很少有人会去研究哲学。在大学里有那么一句话:选择哲学,等于待业。这句话说明了哲学这条路是条死胡同。在以前我对哲学从来就没有任何的概念,从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也从没接触过,但这一次的时候我第一次认识了哲学。阅读了它之后,我总算明白哲学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陌生,其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不论是文学、科学、美学等等它们都有哲学。然而看完此书,我的观点改变了。应该说,生活之中哲学似乎无处不在。而我内心中模糊不定的哲学的定义一下子也变得清晰起来。在我的理解里,哲学就是关心、探索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这其实是我们每个活在这世上的人都应该去思考的。同时我们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生命观的过程,也可以是看作对于哲学的思考。这又回到了那两个哲学性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两个问题过于疯狂,因为他们会告诉你,“我就是我啊”或者“世界本来就存在的”。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对吗?事实上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也是这样的想法。
你是谁?多么奇怪的一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看似非常简单,却又似乎永远也没有答案。我是黄柏玮?还是说我是一个生活在银河系里的太阳系里的地球上的中国云南昆明的人?但是叫黄柏玮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已经有了多少个,在未来还会出现多少个,他们都叫黄柏玮,但是就是我么?而在昆明又有成千上万的人他们又可以替代我么?答案显然不对。在思考了很久以后,我只能回答说,我就是我,除此之外找不出任何的词汇来说清楚“我”到底是谁。就这么一个问题,便把我吸引进了哲学的世界里,它是多么的神秘,多么的有趣,我似乎永远也摸不透它。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问题在当时引发了古代哲学家对世界的认识的思考。哲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好奇心的缘故,是因为人们对于活着这件事情感到非常惊讶。有了疑问,哲学家们便提出了许多关于世界的本源的猜测和思索。自然派的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构成来自具体的物质,虽然我们知道这是形而上学的哲学理论,但是他们带领我们摒弃了神话式世界观的理论。后来,大约是公元前四五十年左右起,雅典成为希腊的文化中心,哲学从此走上了一个新的方向。这时期产生了一批诡辩学家,认为我们虽然无法知道所有自然之谜的答案,却可以肯定人类必须学习如何共同生活。“以人为中心”的议题被提出,就在这个时期,苏格拉底出现了,“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和善恶”。苏格拉底认为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巩固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人的理性,他对人的理性有不可动摇的信念,是一位理性主义者。
在谈到“人类”这个主题的时候,亚里士多德提出,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一种是做着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他还强调,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满足。任何一种形式的不平衡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着快乐和谐的生活。毫无疑问,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为人类文明和哲学史起到了一个加速引领的作用。接下来,介绍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启蒙运动、佛洛依德的心理研究„„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广博深奥的世界,我们了解到了笛卡尔、黑格尔、康德、尼采、马克思„„这些闪烁着着智慧之光的思想。笛卡尔的一句“我思故我在”揭示了我们研究哲学的意义。我们作为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有意识的,我们探索这个世界的规律,认识我们周围的环境,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为茫茫宇宙中的星尘,我们存在于这个星球上,拥有生命和意识,和这个星球上的一切共生,这件事情难道不值得我们惊讶吗?我们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对身边的一切感到习以为常,不再保留有孩提时对世界的好奇和兴奋?我们从什么时候起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已经感到麻木,对它提不起兴趣而只是庸碌和随波逐流地活着?苹果几千几万年都是这样地落下,不知打中过多少人的头,为什么只有牛顿才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丧失了多少好奇和发现?当一个小孩看见小狗或小花的时候,往往会为此感到激动不已,比如会学着“汪、汪”,会想去触摸小花,想探个究竟,而成年人在一旁则会觉得这一切都不过太熟悉太正常,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当真如此吗?我们对身边的一切和对我们自己真的了解吗?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双眼?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慢慢变得冷漠和无趣。我们就是这样机械地活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庸庸碌碌。
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哲学是不切实际的呢?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学性的问题呢?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个他们生活的世界习以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说到这让我想到作者一个用的很好的比喻:这个世界就像是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当然这只兔子极其庞大。我们每个人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大家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并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个完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顺着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尽情享乐。当大人们的心灵逐渐习惯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规则,当他们不再有想孩子一样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觉得所有的东西都那么不可思议而又理所当然,当他们过惯了喧嚣吵闹、灯红酒绿的生活,他们便不再去追求那与他们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学,便不愿离开温暖舒适的兔毛深处,不愿像哲学家一样尽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就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们都不会再去思考像“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了。
书中提到,人生如星尘,我们现在就如同处在魔术师变戏法时从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的身上的毛的一部分,大多数人人活着活着就钻进了兔毛的最深处而不再为戏法感到惊奇,而哲学家们则是爬出兔毛直接与魔术师对视,寻求这个戏法即我们的世界的种种答案,如果我们积极思考人生的意义,就如同坐在了白兔毛的最顶端。我们的人生应该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权力,而这快乐的来源我非常赞同上文亚里士多德提到的三种形式的平衡,即过着享乐的生活,做着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同时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读了这本书后,我想我对了哲学有了新的认识与顿悟,但也有许多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令我惊奇的是,才将近15岁的苏菲可以理解明白她那位哲学老师艾伯特所说的。但我想我还会在第二遍、第三遍的阅读中理解它们的。就像艾伯特说的:“哲学便是教会人们思考,教会人们怎样面对生活,怎样生活的更好。”我想很多问题虽然不能得到答案我们还可以思考,很多事情虽然不能达到目的我们还有过程。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实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意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第四篇:西方哲学论文
浅论弗兰西斯培根的哲学
——知识就是力量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0191102班
学号:2011210504
刘思林
任课老师:张牛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曾经提出许多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四假相说,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市场假象。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中世纪,神学和经院哲学占统治地位,贬低人的价值,宣扬自然界和人都是上帝有目的地创造和安排,要面向天国和来世。针对这种信仰主义、蒙昧主义,培根提出了研究、解释自然和人的目标,并且探讨了在人和自然的王国中,人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培根首先肯定,“人是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释者”。全体福利说,个体的善是公共的善的组成部分,公共的善高于个体的善,公共福利高于个人福利,这就是他的“全体福利说”。此外“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流传了几个世纪的口号也是由培根提出,留给世人智能的明灯,奠立了深厚的根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的提出是在面对当时宗教-教会权威及教条式的思想;学术-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数千年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以及科学-墨守成规,不求甚解的因循方式而以实验为主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使得学术价值的思想为人类科学进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培根也成为十六世纪精神的代表。在期间培根也不只空谈、同时他也致力研究知识对于人生问题、人性修养、信仰及命运等等。也足以证明培根“知识的力量”的印证。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简单虽然有力的口号,响彻整个世界。此外这一口号无论是在科学还是社会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知识在科学上的应用。培根的科学观中另一个重要思想是关于科学分类的学说。在培根之前,一直延用的是亚里士多德对科学的分类,即把科学分为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和创造哲学。理论哲学是关于纯认识的科学,包括形而上学、数学和物理学等;实践哲学是关于人们行为规范的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和伦理
学;创造哲学是研究如何给人寻求利益和快乐的科学,包括技艺、文学、艺术、美学等。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科学分类学说,但是这种分类割裂了科学的内在联系。基于科学是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的思想。他认为应该依据人类精神能力来划分科学。人类精神能力分为记忆、想象、理性三种,科学也可以相应地分为历史、诗歌和哲学三大领域。
依据自己的科学分类原则,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的结构。哲学是培根最关心的一门科学,他认为从事哲学研究,人类理性或深入神蕴,或观察自然,或反省自身,因此可以根据理性研讨的方向也把哲学划分为三种。自然神学、自然哲学和人类哲学。由于这三种哲学都产生于一个共同的根源,而且它们还共有一些观察材料和公理,所以必须有一种更普遍、更根本的第一哲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公共祖父”。在培根那里,第一哲学是指研究作为一切论证出发点的公理的科学。如几何学和逻辑学的公理就是第一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
培根认为,自然神学是关于上帝的学问,但这种知识不是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来自对自然的感性观察和理性思考。他认为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到的知识不能证明关于信仰的真理,因此,自然神学不足以建立宗教,不能使人达到信仰。它只提供关于自然的信息,用以驳斥无神论。信仰问题应该交给“启示神学”。自然哲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份即“观察的自然科学”,是研究原因的;实践部分即“致用的自然技术”,是产生结果的。理论部分又分为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物理学研究事物的易变相对的原因;而形而上学则研究事物的固定不变绝对的原因。而实践部分又可根据理论来源不同分两部分:来自物理学的机械学和来自形而上学的幻术。人类哲学也分为两部,即关于人类个体的和关于人类群体的。前者研究人的肉体和心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医学、美容术、运动学和行乐艺术等四个方面的科学。后者又称为政治哲学,是研究人类群体的社会政治行为的,它可根据社交、处事和政治三方面,而划分为“行为的智术”、“处事的智术”和“国政的智术”。
培根还提出了促进科学繁荣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其中主要有:
(一)建筑学术的处所。如图书馆、动植物园、实验室等。
(二)印行学术的书籍。培根说,如同天上的甘露、地下的泉水要汇集在水池中才能保存一样,科学知识也要在书籍或学院内汇集起来,才不至于消散湮没。
(三)提高学者的待遇。培根提出,学者有了安适的生活状况、丰厚的生活费用,才能竭其精力,尽其一生,专心从事学术的探讨和学术的培植6。
培根科学观中许多见解,如知识与力量合一、重视学者、强调学术自由等,至今仍有启迪意义。
知识就是力量,现在依然影响着我们。
“知识就是力量”虽是一句很古老的话,但是放在当下这个时代,依然与时具进,不仅非常有力道,而且意义深远。在变化快速、竞争强烈的二十一世纪,知识与学习俨然成为个人、企业,甚至国家最重要的实力资产。我们都相信“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有了知识之后,更应该用这股力量去影响社会。
就像我们大学生,更是应该秉承先哲的思想的精华,我们应该多多的学习,无论是哪个方面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有着丰富的学识、知识,遇事就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泰然处事。同样一个人若有丰富的学识,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会多一条解决事情的办法。除此之外还能在研究探索中获得真知识,产生灵感,进而到达理想的彼岸。否则,只能是目光短浅地行事,一遇到困难便一筹莫展。实践证明,学识的深浅不论对于科学发现,还是对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都十分重要。只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知识充实头脑,才能依靠丰富的学识构建起创新思维的联机,思考、研究问题时才会有广阔的视野、灵活的思路,才有可能摆脱平庸,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现代社会被人称为知识充斥时代,这是因为文明的脚步突飞猛进、许多未知的领域被人迅速切入、征服,从而为人们拓开广阔的认识空间、思维空间和实用空间。认真观察一下涌入我们家庭里、生活里且为我们提供了极大便利的事物,哪一件不是知识的结晶?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不仅是力量,同时也是财富。
第五篇:西方哲学-论文作业
浅论当下时代的自由与责任
大文学家萧伯纳说过:“自由意味着责任。”自由与责任之间有着关联。自由伴随着责任,而不尽责任的自由,只能产生无秩序,最终导致失去自由。康德也指出,人的自由是以他具有理性为基础的,理性人是可以通过教化而达到一种自由与责任的平衡而成就其完善人格的。
追求自由是人的本性,自由简单的说就是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拘束。具体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方面来说,自由是不要侵害别人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为。对于与他人无关的事情,是人自己的事情,那么人有权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与他人发生关系的事情,就必须服从不侵害的原则。否则,这个行为必然受到反击,至少是思想上的厌恶和不满。没有侵害他人的行为就是善行,就是自由的行为,而侵害他人的行为就是恶行,就是不自由的行为。正常的社会是鼓励善行,惩罚恶行的,并通过赏罚归正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相互侵害的发生,保护人们行善的自由。
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是否有责任感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水平。负责任的人在自身的自由中行动。除了他的行为和他本人以外,再没有别的能够支持他,减轻他的负担,这个事实就是自由的证据。负责任的行动发生在义务中,这义务给予他自由,给予他完全的自由。同时,负责任的行动完全发生在相对性的区域内,发生在无数视角里,每一种特定的现象都在其中出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与责任的内涵也在改变。我认为,在总体上看,自由与责任是呈现正比关系,对于一个人来说,得到的自由越多,则需要肩负的责任也越大。反之也成立,越不自由,责任越小。
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上看,奴隶社会中的奴隶,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自由,被奴隶主所控制,整天干活,他们并不肩负责任,驱使他们干活的是鞭子,而不是责任。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作为平民、公民所得到的自由也越来越多,自由多了,责任也随着增加。那么,再当下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来理解我们的自由与责任呢?
对于个人来说,在追求自由的时候需要考虑对自己负责。举个例子,对孩子来说离开父母似乎意味着自由,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了!起床睡觉、吃饭穿衣、选课听课、交友恋爱„„没有父母耳边唠叨,即使他们想干涉,也可以正告他们:我长大了,请尊重我的选择。
但是,自由一定伴随着焦虑,因为自由意味着你要承担选择的后果。过去,父母给了你一个生活框架,为你承担了很多责任。现在你突破了这个框架,面对的是模糊和不确定。如果在以往的生活中,你很少为自主选择的机会,同时也很少为自己承担责任,而是习惯于依赖、习惯于在不顺遂时把过错推给别人,那自由给你带来的一定是茫然、焦虑、不知所措和失控。
对存在于人于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责任体现于是行使自己自由的时候也要保障他人自由的行使。自由与责任,形象的说,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我们每个人就是不同的一个点,然后再画一个圈来代表我们的自由,圈围住点,这个时候白纸上就会有许多圈,而这些不同的圈就会有一些部分产生交集。在交集部分,就是责任。交集部分即是甲的自由,又是乙的自由,他们行使属于他们的自由时,会影响到另一个人,这个时候就产生了责任,这个责任用来协调两人之间自由的行使。
先从我们身边说起,我作为一个人,现在我有着说话的自由,对我自己本人来说,我可以控制自己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同时我又是一个大学生,我住在宿舍中,我说话的时候会影响到我的室友,我有责任不给室友造成坏的影响。我在行使我的自由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我肩负的责任,所以我需要控制我说话的时间,内容和声音。
当我毕业之后,我又有一个选择的自由,我可以选择去考研,选择去应聘,选择去创业,选择什么都不干呆在家里面。在我有了这个自由的同时就伴随着责任,我的选择必须对我个人、家庭与社会负责。不可以做危害社会的事,做不法的事,也不可以无所事事,浪费国家对我们的培养。
场合不同,我们面对的自由与责任也不同。当提升到了社会层面上时,又有了不同的诠释。在现代社会,我们都在追求着言论自由,希望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网络上体现得更明显,也更方便。当我们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时候也得记得我们的责任,如不可以诋毁他人,发表不实言论等,否则可能会为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付出代价。
在学术方面我们也提倡学术自由。毫无疑问,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享受充分自由的权利,但同时也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应如此。追求学术自由,保障学术自由,切实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强调学者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同样应摆到重要的位置,不能只图一时之快,过过嘴瘾和手瘾,而忘记或抛弃自己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40年代曾经指出:“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可见,我行我素,不负责任,是很荒唐、也很有害的。这种现象,是学者在从事学术研究时必须避免的。
学者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很好地统一起来,既要独立思考,又要谨慎立说,更要高度关注学术行为的社会效果。这样的学者,才是严肃认真的学者,才有可能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还是借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只有这种立场,才是正确的立场。同时也只有在这种严肃的负责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懂得正确的立场是什么东西,才能一步一步地掌握正确的立场。”
新闻媒体有着报道的自由,但是社会责任也绝不可不担负。传媒之所以享有新闻自由,其实正是出自其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对于社会责任,传媒不但不可忽视,而且要勇于承担。朱基任总理时曾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破例题词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精辟地总结了当前中国的新闻舆论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这也说明了国家对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重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新闻自由的旗帜会越举越高。国家应该加强新闻立法,新闻工作者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在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博弈中找到平衡点
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人们的自由空间越大,互动、互涉的关联也越强,越需要规则、责任及其相应的价值观;一味放任而缺乏约束,彼此不负责任的状态,必然导致社会的解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当你有能力行使你的自由时,你的所有行为都是你自由选择的结果,因而必须由你自己承担责任。你的每一“作为”,其实都留有历史痕迹,不论你能看见与否。生活中,自由与责任的确是不可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你在扩大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在增添你的道德责任。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相互作为主体,同时也相互作为对象”的世界。
综上所诉,获得自由越多,责任越大。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有责任保障他人的自由,在社会中,我们在享受作为公民的自由时,也要尽到公民的责任。所以,在当下时代,我们在享受自己的自由时,也要看清自己的责任。如果我们毫无节制的挥霍我们的自由,最终只会失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