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一年级]高中生思想状况与沟通方法
高中生思想状况与沟通方法
白金安
建水六中
摘要:现代高中生有了很多新的特点,本文对当代高中生的学习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并浅谈了和学生沟通交汉的三种方法。
关键词:学习状况;思想状况;沟通方法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如何做好中学生的思想工作,历来是教育部门面临的一大重点和难点问题。俗话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神圣而又光荣的任务。如同英国作家阿狄生所言:“教育之于心灵,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思想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还要常抓不懈,讲究方法,灵活多样,要结合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及时且耐心,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使学生的思想能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要做好思想工作,自然要与学生沟通,才能对症下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学生沟通的方法也要有发展和创新。
一、高中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
1、学习状况
在高中时期,随着自我认知的逐渐完善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步建立,成长过程中的高中生开始对有关于人生发展及未来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思考。而学习正是其中一个重要而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的国情,就业前景不佳、竞争压力逐年加大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社会对个人学历和专业知识、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最终间接使高中生的学业压力也在不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对于学习的认识、看法和态度更也越来越多元化,学习的动力不再同以往一样是为了建设祖国的事业。一些同学对学习漠不关心,抱听之任之的态度;另一些同学甚至在各种原因之下对学习产生了消极的思想,没有学习动力,厌恶甚至放弃学业。
2、思想状况
一是以自我为中心 ,对他人 ,对家长甚至对社会缺乏责任感。二是道德认知出现模糊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一些学生分辨力较差 ,在一部分学生中正气不足。三是道德价值的判断出现多元化和不确定性 ,对社会现象缺乏正确的理解 ,对金钱的崇拜日益明显 ,勤俭节约意识很差。四是一些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态度欠端正 ,厌学情绪和两极分化现象依然存在。五是受来自家庭、社会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与诱惑 ,部分学生的道德情感出现危机 ,对社会主流思想 ,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追求缺乏动力和信念。六是由于校内外教育的不一致性 ,导致一些学生具有双重人格 ,诚信缺失 ,缺乏吃苦奋进的 精神 ,逆反心理增强 ,基本文明素养欠缺 ,道德选择力差 ,教育难度很大。七是一些学生人文意识缺乏 ,对家长 ,对老师理解、尊重不够 ,时有顶撞现象发生。八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经不起一点挫折 ,不良行为学生有增多的趋势;九是由于对网络和手机的不正当使用 ,致使学生虚拟世界的道德感严重缺乏。[1]
二、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对高中生学习和思想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但学生在学习或思想上出现困难,那么我们教师就得及时处理,而问题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之前,先要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思想工作更具时效性。
思想工作必须有一定的连贯性,要常抓不懈,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之中。要经常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以此为基础有的放矢地作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学生逐步的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表现会受到影响。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一些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我们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必须时刻跟进学生的思想状况,坚持学生思想工作的连贯性。
三、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些方法
1、面谈
面谈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最直接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谈话的时候可以漫无边际,夹杂一些我们教师想要了解的一些方面,在一不经意间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就可以很直接地给学生一些处事的意见。面谈时要注意学生的性别,性格特点,性格特点一般我们都能在学习生活中观察到一些,面谈,很适合那些开朗型的学生,他们一般在心里不怕老师,会主动说出问题,学生也会觉得老师对他很重视,从而能起到较大的鼓励作用。但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面谈时得相当注意,言语措词要想好再说,内向型的学生,面谈会对他们造成一定压力,一句话也会让他去想的太多。另外,对于一些比较私密性的问题,对内向型的学生,不适合面谈。
2、电话
在这里我主要指的是手机短信,手机的出现和普及,是时代科技的进步。现在,在各学校,因手机影响学习的问题比较多,但就是治水一样,是堵不住的,只有导。我们教师也可以充利用手机和学生沟通,手机有着方便快捷的特点。比如学生出现缺席情况,如果学生有手机,我们可以直接打电话或是发短信给他,在第一时间找到他。另外,在需要和学生谈心的时候,如果一时找不到学生,或 是不宜面谈,可以发短信和学生谈。在实际教育中,效果是非常好的。
3、网络
我们不得不感叹网络的强大,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网络和学生交流呢,网络信息量大,现在的学生对网络一点都不陌生,他们会有自己的空间,聊天号,会在网上发表文章,如里我们能在网上看看学生的文章和他们的动态,那将会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心里变化,在做思想教育时会让学生出其不意,他会体会到老师对他是多么了解。从2008年起,我都把学生的QQ号加在我的好友里,其实学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聊天帐号,只能尊重他,一定能拿到他的号的。这样就可以进入学生自己的空间网页,看到他们在网上的动态。网络是他们情感宣泄的一种主要途径,从中,可以看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所不能看到的很多东西,而且还可以通过聊天,留言等方式,和学生取得交流,由于是在网上,有时学生反而能把更多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
当然,和学生的沟通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综合运用,总之,只要能帮助学生就好。
当代高中生成长于一个大变革的环境之下,社会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更加突出,知识的获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没有旧观念、旧框架的束缚,对新文化有更多的认同。同时市场经济的转型也给他们带来不少困惑,让他们感觉涉足社会越来越困难,这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之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足以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所以与传统的高中生相比
[2]较,新时期的高中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我们作为教育者,也要与进俱进,掌握好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帮助高中生完成他们的高中学业,形成们初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他们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赖怀超.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分析与工作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月第30卷.[2] 戴芸.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9月第30卷.3
第二篇:高中生与父母沟通浅析(精选)
高中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亲子关系是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也可说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在与父母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善于理解别人也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笔者希望通过调查,了解我市高中生与父母沟通的现状,为进一步改善亲子沟通提供指导依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对象:在东莞市城区随机抽取5所高中的210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201份,其中男生92人,女生109人。
方法:问卷调查。设计亲子沟通状况自评量表两份,一份为父母问卷,一份为子女问卷。
二、结果与分析
56.2%的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的沟通状况良好,33.8%的学生表示一般,只有10%的学生认为不是很好。这说明高中生与父母的沟通状况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
当有了烦恼或不开心的事时,59.2%的学生选择向好朋友倾诉,写日记是第二个倾诉对象,只有12.4%的学生会向父母倾诉。15.4%的学生表示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无所不谈;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会看情况而定,偶尔会向父母敞开心扉交流。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已经成熟,有成人感,要求从父母的保护下独立出来。他们更重视伙伴关系,最看重朋友和集体对自己的评价,而非父母的意见。所以,他们更愿意向朋友敞开心扉,而对家长会有“闭锁”倾向。
当父母错怪了自己时,37.8%的学生会感到生气,并与父母争辩、顶撞;29.4%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向父母解释说明。高中生的情感具有冲动性,思维比较片面、偏激,而他们的自尊心又特别强,受到委屈容易与父母发生对抗。这也是他们叛逆心理的一个表现。
中学生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容易出现意见分歧,孩子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看法。在青春期,青少年一方面要寻求个
体的独立,另一方面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自己与父母没有多少沟通话题,这其实是一种冷战,父母与孩子之间少有共同语言,很难交流,表面看起来平静,而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焦虑。三是彼此没时间交流。这实际上反映了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生活对父母的压力和学习对孩子的压力。
对父母最不能容忍的地方是唠唠叨叨,其次是对自己过多管束,还有21.9%的学生不能容忍父母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肯认错。有70.1%的学生通常能够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但是,对于父母能否理解、尊重自己,有13.9%的学生认为父母很少能做到。虽然高中生的成人意识增强,但许多父母仍然把子女当成小孩子,过多的关心、干涉子女的生活,即使是用心良苦,难免让强烈要求独立的高中生感到厌烦。有些父母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而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不足,这让孩子感到不民主、平等,认为自己得不到尊重。父母唠叨一般总是指责、批评、报怨,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大多唠叨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要求,见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让孩子无所适从,并且感觉父母“水平不高,说都说不清楚”。
57.7%的学生认为父母最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其次是饮食起居,然后才是思想品德。由于现代中学生的父母受时代所限,没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将所有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寄托在孩子的学习上,过于紧张孩子的学习,只看结果而不关心过程,过高的期望也是导致父母与孩子间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寻求较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在东莞这个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城市,作为父母都会给孩子最好的关心和照顾。孩子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他们自我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需求日益强烈,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常常感觉自己在父母面前没有得到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致使他们自尊心受挫,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希望摆脱父母对自己的管教,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三、代沟形成的原因
只有了解代沟形成的原因,我们才有信心和能力去填补它。
(一)自然原因
中学生有着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特点。随着进入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同时,心理上也在迅速地向成人过渡,成人感、自主意
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有人形容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变化的断乳期,人格成长的危险期,学业能力的分化期,教育引导的困难期。家长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中学生相对于生理发育来说,心理发育较为缓慢,因而身心容易失衡,常出现心理冲突和行为过失,半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较为明显。一方面他们的自主意识已经成熟,有成人感,要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存在着认识的肤浅性、情感的冲动性、意志的脆弱性和行动的盲目性等弱点。由于存在这些特点,常常出现一些矛盾:希望受到尊重与他人不予尊重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不能独立自主的矛盾;渴求理解与不露真情的矛盾;理想抱负大与意志力差的矛盾;性生理需要与性道德约束的矛盾等。
中学生更重视伙伴关系,他们最看重朋友和集体对自己的评价,而非父母的意见。他们更愿意向朋友敞开心扉,而对家长和老师会有“闭锁”倾向。这是正常的。有些家长误以为孩子故意疏远、抗拒自己,是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
(二)社会原因
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两代人的经历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他们对生活、工作以及社会问题的态度和观点必然会有所不同。如果家长不真诚地去理解和进行善意的沟通,而是力图把自己的想法、观念和价值标准强加给孩子,家庭分歧、争论就会不断发生。你说要认真读书,将来找个好职业;孩子说现在提倡全面发展能力,会读书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你说要为人要诚实正直;孩子问为什么老实人总是吃亏。面对社会现实,孩子和我们一样有许多的困惑不解,由于阅历浅,经验少,又敢想敢说,所以他们的看法和父母有差异是很正常的。
(三)家庭原因
一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不正确。有的家长受旧的伦理观念影响较深,认为子女是自己养大的,自己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尊严,孩子必须听我的话,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不分时间、场合,不讲方式,不问情由的唠叨说教和批评指责,使孩子感到难以接受。有的家长并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对孩子提出难以实现的要求,要求孩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考试只能进步不能退步,学习不准偷懒,做事不能出差错。这往往是两代冲突的重要原因。
二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失当。对身心发育日趋成熟的高中生,有的家长仍用儿童的管教方式来对待,过多的关照,过细的要求,过严的管束,指责训斥,常引起孩子的反
感和厌烦,形成逆反心理。长此下去,得不到尊重和理解的孩子和高高在上的家长之间距离便越来越大。
三是缺乏了解和沟通。有的家长忙于事业,操劳生活,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活动、交流。有的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衣食住行,认为疼爱孩子就是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一回家就问作业做了没有、考了多少分,很少过问孩子的活动和情绪,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两代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父母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得少,难免产生代沟。
四是孩子遇事易偏激。高中生对事物有一种理想化的苛求,这是不成熟的表现。他们常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遇到挫折和失败又会自卑而过分低估自己。他们对事物具有一定的批判、评价能力,因而不再事事听命于大人,而喜欢批评、反抗权威与传统;但因涉世不深,看待事物抱理想主义的态度,遇挫折又易于沮丧;也易受他人影响,考虑问题片面,办事冲动,是非界限不清。这种种矛盾,构成子女反抗的主要原因,亦使父母感到为难。
四、亲子沟通的必要性
父母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体现在:
1.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可以使父母及时了解到孩子的需要,状态,并能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如父母可以通过倾听,谈心、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情感困难等,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2.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能在家庭中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给孩子安全感和归宿感。有效的沟通,使孩子感到自己受到重视,时时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与关爱。而父母也可以通过沟通了解孩子心理、思想的细致变化,有利于亲子间情感的融洽。同时使孩子对家庭对父母有稳定的情感寄托,自然而然产生安全感和归宿感。
3.有助于缓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别是家长应以朋友身份接近他们时,他们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样会起到很好的沟通效果。
4.可消除代沟的负面影响,有助于两代人的相互谅解,消除敌意,相互取长补短。
5.使孩子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亲子及时有效的沟通,会带给双方愉快的情绪体验,孩子时时处处感到爱的关照,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家庭的教育功能有逐渐弱化的趋势,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防止其功能的弱化,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提倡良好的亲子沟通,充分了解它的必要性。
五、如何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
若父母与青少年无法常常进一步沟通时,家庭冲突就由此而生,亲子间的两代压力就很难消除,家庭也会开始分裂、崩溃。父母与青少年良好的沟通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要如何做好父母,就必须从父母与青少年的良好沟通做起
(一)平等对待孩子,不摆家长架子。
有的家长认为,十来岁的孩子啥都不懂,我经验见识比他丰富,他应该听我的。但孩子自尊心强,得不到尊重,事事受父母管束,有话不能说,久而久之自己的想法不敢或不愿与父母交流。家长要放下架子,诚恳地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感受。不要将孩子仅仅看作孩子,还应将他们看成是已经能独立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正在逐步成熟的人。
(二)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
有的父母出于疼爱孩子,担心孩子的身体、学习、品行,无所不包地关照着孩子。长此下去,不仅让孩子感到父母烦人、罗嗦,父母的威信也降低了。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喜欢家长总指责他们做不好,不会做。家长要信任孩子,学会只当顾问,不替孩子做决定。可以协助他们分析发生的事情,引导孩子想出解决的办法。
(三)在物质上、精神上全面关心帮助孩子。
中学生最渴望父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可惜有的父母不懂这一点,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而与孩子感情交流少,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想法和感受,使孩子觉得父母并不理解自己。
(四)赏识孩子。
许多家长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发现子女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习惯于通过批评、教训来教育孩子,更可怕的是处处拿别人子女的长处比自己子女的短处。父母批评孩子,目的在于促使他改善、进步,而事实上却导致孩子丧失自信,变得自卑。父母应该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孩子在成就的喜悦中不断追求上进。
作为父母,只要经常和孩子接触和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尊重孩子的权利和选择,那么,所谓的“代沟”是可以填平的。
2005/9/9
第三篇:家长如何与高中生沟通 家长与高中生沟通技巧
家长如何与高中生沟通 家长与高中生沟通技巧 家长如何与高中生沟通。下面大家就一起去看看家长与高中生沟通技巧。遵循平等原则
父母是子女的监护者,培养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有义务教育孩子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与子女不平等。父母与子女在人权、道德、人格、价值观等方面和孩子都是平等的。在这些问题上,谁都没有特权。子女是应该听从父母的教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要对父母百依百顺。他们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但不能粗暴干涉。
遵循换位思考的原则
父母要想和子女沟通顺畅,就要理解、体贴子女,更需要进行换位思考。因为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往往会有差异,如果学会了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很容易消除,大家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就能心平气和地交流,心平气和地发表看法。遵循真诚原则
父母与子女沟通的效果好坏,与父母如何听孩子讲话很有关系。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无所谓,有时听孩子说话,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一边听一边还想着别的事。要想孩子对父母所欲言,父母必须学会倾听的技巧:
l 父母与子女谈话时注意力要集中。
l 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
l 态度柔和,面带笑容。
第四篇:对高中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03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对高中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
冯海英
【摘要】:通过对253名高中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分析发现,学习习惯的水平随年级的上升而相应提高;男女生学习习惯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学习习惯各维度在不同年级、性别中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课前准备、课堂、课后和元认知学习习惯是影响高中生学业成败的主要习惯。【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 高中生 学习习惯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03期
对高中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等等,特别是对高中生的影响,因为高中生是最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思想浮动最大的一个群体。对我现任职学校—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对高中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做一个调查,特别是对高三学生。
对于这次调查,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直接问答与同学交流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在这次调查之前,我们对调查的方式和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对高中生学习状况高中生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一、对高中生学习状况的调查
在高中时期,随着自我认知的逐渐完善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步建立,成长过程中的高中生开始对有关于人生发展及未来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思考。而学习正是其中一个重要而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的国情,就业前景不佳、竞争压力逐年加大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社会对个人学历
和专业知识、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最终间接使高中生的学业压力也在不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对于学习的认识、看法和态度更也越来越多元化,学习的动力不再同以往一样是为了建设祖国的事业。一些同学对学习漠不关心,抱听之任之的态度;另一些同学甚至在各种原因之下对学习产生了消极的思想,没有学习动力,厌恶甚至放弃学业。调查高中生对于学习的看法及态度并深入分析使这些同学失去学习信心的部分原因,从而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全面发展个人综合素质,快乐学习,积极面对未来。
二、高中生的学习态度
在调查过程当中高中生认为不喜欢或是被逼的人数比例仅为9%,说明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动力基本是出于自愿的。但认为喜欢与无所谓的比例相当接近,分别为52%与39%,说明仍有近四成的同学并非真正地热爱学习,对于自己的学习动机仍然不清楚,只是将学习视为生活中一项固定的活动,可以说有些完成任务的意思。接下来对于“你认为学习的好处在于?”这一问题,其中人数最多和最少的两个答案分别是“让父母欣慰”和“得到夸奖和羡慕”。看来在高中生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动力里情感因素和道德因素仍然占了较大的比重,符合本年龄段的特点——看待事物时受情感的影响大,也体现了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的传承。然而认为“充实自己,增长才干”、“以后容易找工作”这类较为现实因素的同学占了被调查同学中的较大部分,看来目前社会现实已经深刻地渗入了青少年的成长,青年本应有理想,学习是为了能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这一公认的事实早已悄然在改变。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你认为自己来高中接受教育的原因是?”这一问题,认为“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选项的同学也是最多的。你认为自己学习的动力有哪些?”选取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回答如下:“为了父母、未来的发展、获得物质上的丰富,以及精神丰富。”“为了以后赚更多的钱、考上理想的大学。” “对知识的欲望。”“为了寻找一条正确的通往理想的道路。”“为了实现未来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为了自己就是最大动力。”“赢得他人尊敬与敬佩。”
从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太大的反感、逃避情绪,相反能主动投入学习,认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长才干,从而谋求更好的发展。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现实的要求及实现个人精神上的追求。可以说,这些同学基本上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人生追求,积极上进,并主动适应目前的现实情况。在这一点上,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动机都显得较为现实,虽然“充实自己,增长才干”也体现了一部分对于知识的渴望,但更多是基于认识到现实情况,出于现实的角度,想要在现实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动机出发。我们应当热爱
学习,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求知的欲望并更加深入地思考,同时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去理解世界,丰富自身,为个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的每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无止境。
三、高中生的学习情况方面的问题。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得知,73%的同学拥有学习目标,占被调查对象中的绝大多数。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中生在积累了长期的学习经验后大部分人已经拥有了成熟而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并能够有条理、有计划地安排学习过程。可以说这是在学习上主动的一种很好的表现。而在学习状态上,31%的同学认为自己平时是积极专注于学习;43%的同学则是边玩边学;22%的同学属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类型。最后还有4%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从来不学”。虽然在长期的教育中,学生被教育要踏实专注于学习,不能用小聪明而持续踏实地学习知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教育者所教育的那样,多数同学的学习状态是边玩边学。有很多同学有这样的回答:
“我试图改变过,却被一次次地打击;在一番努力后,无济于事,失望!有努力地去改变,但并无明显效果。”
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占回答中的绝大多数。这些同学可以说一直在努力,也有自己的目标,但一次次地在失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方法不正确、基础本身不牢固或没有能做好相关知识间的衔接等学习层面上的问题。有些同学本身就有不太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习惯正是学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学习方法出现问题时应当反思个人的学习习惯,从小处做起,同时也要积极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其实,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当中,努力了却并未得到收获是十分正常的,因为高中阶段的知识量大、衔接紧密,且普遍需要大量的理解与记忆,所以对于它们的学习应该是不间断的;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当适当地运用一些好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被结果打击后正是应当迅速调整心态的最佳时机,因为心态往往决定一切。只有好的心态,才能走得更远。
“和周围人相比太差,自卑;自己毅力不够”这是另一些同学的说法。与上面由于结果而开始消极对待学习的同学不同的是,他们在学习上消极的原因更多是个人心理的问题。这部分同学首先应检查自己究竟是由哪些不良心态导致了在学习上始终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然后对症下药,并且积极向身边的家长、老师、同学等请教或倾诉。在学习上要树立起自信心,有自信,才有可能成功。而人天生就具有惰性,毅力的养成还要靠自律,没有人天生就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必要时,也可请身边的人对自己进行督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学生学习压力状况
调查统计显示有34。4%学生认为学生压力过大,58。8%觉得“还可以”,6。
8%认为“没有压力”;对于目前的学习任务,有87。5%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对于进入高中后,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是否感到不太适应这个问题上,有71。5%的同学认为“有时”,18。4%的同学认为“总是如此”,10。1%的同学认为“还可以”,从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来看,这表明学生学习压力已经超负荷。而学生学习压力主要来自各方面的期望、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的改变。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关注达到83。3%,学习的压力也有来自自身的要求。调查数据表明,有65%的形式认为目前的学习压力来自于“自己的期望”,32%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于“老师的期待”则仅仅为3%。对于为短时间内成绩没有提高而苦恼达到16。7%。成绩是学习效果的反映,学生对于成绩的关心和获得高分的愿望自然十分强烈,但在与学生进行个案调查的时候,学生无不表示畏惧成绩的排名,特别是在尖子班,这种抗拒感十分的强大。成绩排名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固然是激励与肯定,同时这也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必须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否则,被师长视为不正常;而成绩排名于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击败,受老师冷落同学歧视家长责备,背上沉重心理负担,甚至自暴自弃。可见,成绩排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它最大的影响是在心理上的。
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高中生在压力舒缓上的方式存在以下的情况:有15。7%的学生向家长倾诉;75。8%的向自己的好朋友倾诉;但是找老师倾诉的只有1。8%,还剩下的则会以发脾气、上网聊天、写日记、做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快与抑郁。
五、学生的学习目标:
调查问卷统计,在接受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有28。7%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有64。7%的学生不监督就可以自主学习,有76。1%的学生对高中的学习有个明确的计划,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明确处理学习与娱乐之间的矛盾,能够认识到高中的知识点是一种理解与记忆相结合的学习,也能够独立完成各门功课,会利用空闲时间来温习,这些表明了在调查的学生中,基本上能够意识到自己现阶段的任务,角色的定位准,学习的目标明确。
六、高中生的学习方法
调查显示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71。1%的学生认为共同学习的效果会好点,但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有70%的实行平均的形式,18。3%的则对不喜欢的的功课放任自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也是一样,部分学生之所以认为学习是不得不做的事,它的根源在学生缺乏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同时这也是学生对学习本身的过程认识不足的结果。
七、高中生对大学的期待
调查中,54%的高中生对大学报有很高的期待,高期待必然带来升入大学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只有0。2%的高高中生觉得大学完全达到自己的期待,32。8%认为基本达到,13%的高中生认为上大学并不是太重要,这是由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以及待遇低的原因所引起的。高中生在认知大学的过程中增加了许多想象的成分,许多的高中生认为大学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高中阶段因为认知本身的局限性,对大学的主观勾画是许多高三学生备战高考的精神支柱,但这种勾画与现实之间的相关性如何却从没有认真地考虑。初入大学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引起内心的矛盾、冲突和纠葛,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新环境的认知和接纳。
在调查报告的最后,我们对本次调查的总结、收获与感想如下:
(1)本次调查反映了目前高中生普遍有正确的学习观,大部分了解个人的学习动力为何并能为之努力,同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懂得劳逸结合。但仍然有许多同学并非如此。而且,在长期的学习压力较大的现实下很多同学的学习动力与对待学习的思想显得十分现实,这是值得思考的。
(2)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目前高中生对待学习消极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由在学习压力下心理上的逃避造成、努力却未见成效从而放弃、心理因素影响、享乐思想作用;自身比较懒惰,怕苦怕累,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很累并且很乏味的事情;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自身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失去学习兴趣,致使他们对学习毫无信心,产生厌学心理;还有就是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家庭,学校管理不当等的因素的影响。当前高高中生厌学现象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现象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学习是人最重要的一个发展过程,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于它体现了永不满足的上进心与求知欲,对于知识与文明的渴望。高高中生认真对待学习也是为了充实自我,增长才干,更好地追求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以及对中华传统美德孝老爱亲的传承。
(4)研究性学习课题锻炼了我们的合作精神、实践精神及分析能力,对于我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以及今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来说也是十分有益的。我们从这次研究性学习中获益匪浅,让我们对团队精神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如何去处理一个实际的问题。
(5)作为一名学生应该认识到学习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立国、强国的需要等。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高中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普通高中高中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乐山四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910 更新时间:2005-12-19 热
【字体:小 大】
普通高中高中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调查之一
乐山四中课题组
内容摘要:普通高中高中生学习状况依次表现为:1知识基础薄弱,2学习技能欠缺,3学习能力较差,4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5学生内部学习动力不足。高中生认知障碍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与学生本人、家庭和学校教育有关。
关键词:普通高中 高中生 学习心理障碍 学习状况
一、引言
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包括认知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其中,认知障碍是指在认识的过程中,由于感知记忆、理解等心理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学习的不适应。比较常见的认知障碍有:已有的基础知识较差、智力活动过程存在着缺失等等。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学习心理障碍中,认知障碍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要素。
学生的认知要素主要包括五个内容,即学习动力认知、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学习技能、学习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
学习动力对一个人的学习活动起着激励和指向作用。学习动力有外在和内在动力之分。外在动力包括教师、家长、集体、社会的要求、期望、奖励和责备等。内在动力由学生本人的意愿、态度、倾向、兴趣等因素构成。本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认知情况。
知识基础状况是影响学习成败的第二个因素。基础扎实才能在学业上一帆风顺,不断进步;特别是一些连贯性比较强的知识,若前面的基础扎实,则越学越顺利。反之,则困难重重。
学习技能包括阅读技能、听话技能、书写技能、实验操作技能等等。学习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等。这两种能力对学习效率都有很大影响,与学习心理状况密切相关。
学习方法的选择因人而异,可是基本的学习方法却是一定的。缺少必要的学习方法或采取不当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也是认知障碍的表现之一。
本调查拟从这五个方面了解我校高中生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使教师在学科教育中有针对性地采取矫正措施,逐步推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调查方法
(一)被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高2004级4、5、6、7班和高2003级3、4、5、6班和学生,总人数为386—441人,年龄为15—17岁。
(二)测验工具及施测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黄清编著的《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9:P172—175)中“学习状况的自我分析”问卷。该问卷分为“自我分析学习动力”、“自我分析知识基础”、“自我分析学习技能”、“自我分析学习能力”和“自我分析学习方法”等五大部分。其中,学习动力测验由六个内容构
成,分别为:(1)学习目标;(2)求知欲;(3)学习自信心;(4)意志和毅力;(5)学习兴趣;(6)进取精神。
知识基础测验由五个内容构成,分别为:(1)基本概念;(2)判断能力;(3)联系新旧知识的能力;(4)举一反三的能力;(5)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学习技能测验由四个内容构成,分别为:(1)阅读技能;(2)听话技能;(3)书写技能;(4)实验技能。
学习能力测验由四个内容构成,分别为:(1)思维能力;(2)理解能力;(3)解决问题的能力;(4)自学能力。
学习方法测验由八个内容构成,分别为:(1)课堂听课;(2)复习;(3)学习时间的保证;(4)时间安排;(5)检查;(6)合作学习;(7)补充不足知识;(8)课外阅读。
该问卷原为开放式问卷,采用文字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封闭式问卷,采用是非题形式。施测所得信度(Reliability)为0.70,效度(Validity)为0.80。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动力情况
表一:自我分析学习动力情况 内容 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少求
知欲 学习自信心较差 意志力
较弱 学习兴
趣不浓 进取精
神缺乏
人数***242 所占比例(%)27.261.161.966.358.562.7 名次643152 由表1可知,我校高中生学习动力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依次为意志力薄弱、缺乏进取精神、学习自信心较差、缺少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不浓,以上五项人数都超过半数。
(二)知识基础情况
表二:自我分析知识基础情况
内容 基本概念模糊 判断能力弱 联系新旧知识的能力差 缺乏举一反三能力 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人数278 188 316 312 233 比例(%)72.0 48.7 81.9 80.8 60.4
名次 3 5 1 2 4 由上表可知,我校学生知识基础相当薄弱,主要表现为联系新旧知识的能力差,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基本概念模糊,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上四项人数占被试的绝大部分。判断能力弱的学生也接近半数。
(三)学习技能情况
表三:自我分析学习技能情况
内容 阅读技能较差 听话技能较差 书写技能较差 实验技能较差
人数240190280298 比例(%)62.149.272.577.2 名次 3421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校有超过半数以上的高中生在实验、书写、阅读方面的技能较差,有接近一半的人听话技能较差。
(四)学习能力情况
参加此项调查的被试为441人,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四:自我分析学习能力情况 内容 思维能力较差 理解能力较差 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自学能力较差
人数372304307314 比例(%)84.568.969.771.3 名次 1432 由上表可知,我校学生对自我的学习能力评价很低,在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能力的自我认定上,都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较差。
(五)学习方法情况
参加此项调查的被试为440人,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五:自我分析学习方法情况 内容 听课不够集中 不能完全做当天复习作业 学习时间不定 不能合理安排学习不能仔细检查错误
不能较好地合作学习不能完全自觉学习不经常去图书馆
人数3023***274309179 比例(%)68.67273.758.362.462.170.040.6 名次 42175638 由表中可知,我校大部分高中生的学习方法不恰当,依次表现为学习时间不能确定,不能对当天的课业及时复习巩固,不能完全自觉学习,听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对错误听之任之,不能较好地与同学合作学习,不能合理安排学习,不经常去图书馆。
(六)学习动力、知识基础、学习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
从对这几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相互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值在0.7~0.8之间),这表明学习动力、知识基础、学习技能、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渗透的。
四、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我校高中生的学习状况堪忧,依次表现为:
1、知识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缺乏联系新旧知识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学习技能欠缺。具体表现为:(1)阅读方面
朗读水平低,不能边阅读边思考,不能准确说出作品主题大意,阅读速度较慢;(2)听话方面 听话不能专注,不能发现说话中的错误;(3)书写方面
不能随时记下听课重点,不能记下老师分析思路和解题过程,大部分时候不能用自己的话简明准确地记录,书写不够清晰整洁;(4)实验方面
判断实验计划不够周密,实验仪器操作不够熟练,实验结果的记录、计算整理和概括不够准确,不能完全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3、学习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1)思维能力方面
不太喜欢探究和讨论问题,不善于比较两种不同事物的异同点,不是经常冒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思考问题逻辑不够严密;(2)理解能力方面
不能说出所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确定依据,不能将所学知识加以系统排列,不能正确领会题目的含义和要求,不能迅速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3)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
解决问题时不能全神贯注,不能抓住关键,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灵活多变,思路不够清晰;(4)自学能力方面
尚未形成独立自学习惯,日常学习没有计划性,不能妥善安排学习时间,不能正确利用各种资料。
4、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如课堂听课精神不够集中,不能及时复习功课、完成作业,不能保证每天课余的学习时间,不能合作学习,已有错误不能及时认真改正等等。
5、学生内部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意志和毅力,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学习的自信,缺乏求知的欲望。
综上所述,我校高中生对自我学习状况的评价甚低,同时,我们注意到,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这一点与其它方面构成了强烈反差。这一矛盾,深刻反映出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性。自我意识的矛盾对一个高中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一个抱负水平很高且具有顽
强进取精神的学生,往往能以这种矛盾作为推动自己进步的动力,然而,一个意志薄弱者却可能把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看做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长期生活在矛盾的痛苦之中,心理上很容易受到挫折,甚至直接导致人格上的变态。
根据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校高中生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知识基础障碍、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障碍、学习方法障碍和自我认识障碍。
2、高中生认知障碍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与学生本人、家庭和学校教育有关。
3、我校高中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我校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从基础知识的教授、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到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精神的鼓励,全方位关注学生,研究和实施切合实际的教学和学习措施,矫正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执笔:杜奕川)参考书目:
1、黄清:《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9
2、金国华《青年学》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8
机的到来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人人都把手机拿。”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1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约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
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这次调查主要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及使用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
倡导同学们合理、健康的使用手机。
在整理了一切数据后,得到的结果如下:
一、在手机价位上,初中生与高中生差异很明显:初中生中七成以上的人选择的都是500——1000元的手机,一成的人手机价位超过1000元,其余20%的人使用的手机在500元以下;高中生中80%以上用的是1000——1500的品牌机,甚至10%的人手机价位超过1500元。
分析其原因,也是有着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影响。升入高中,越来越在乎所谓的“面子”。不少学生都开始换手机,将初中时代的山寨机毅然舍之,开口找家里要钱,换成品牌机,而通过口头询问得知:掌上电脑、数码相机、MP3、MP4甚至是PSP等现代化装备不少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一应具全。
二、在使用手机的品牌上:初中生有87%的人用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杂牌机,只有13%的人用的是有三包保证的品牌机;高中生中有36%使用的是诺基亚手机,24%的人用的是索爱手机,23%使用的是三星、摩托罗拉等外国知名品牌机,8%使用的是天语等国产品牌机,剩下9%的人使用权的是杂牌机。
经过具体询问及分析,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初中生更看中手机的外形,而高中生看重的是手机的兼容性和网速,因为不少高中生喜欢用手机上QQ、于游戏、看小说,因此,对于手机的要求比较高,而诺基亚、索爱的大部分型号的手机都有极强的兼容性,所以,才造成了“十个人四个诺基亚,三个索爱”的现象,也正是因此,大部分高中生才因为玩手机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
三、就使用手机话费方面来看,初中生有70%的人月话费在30——50元之间,10%的人每月话费在每月50——100元之间,5%的人每月话费在100元以上,15%的人则在30元以下;高中生中,47%的人的月话费在50——100元之间,28%的人的月话费在100元以上,其余25%都是不怎么用手机的,月话费在30元以下。
而此项目的口头询问内容则是初调查对象是否有异性朋友,就这一点,组员之间的争议也比较大,有认为此项内容不能作为分析条件的,但经过深思,最终确定了此项内容可作为调查分析的辅助依据,因为有了异性朋友,发短信、聊天等交往必然会造成话费支出的增多。据调查,有异性朋友的以高中生居多,话费支出在100元以上的以这部分人为主。
四、关于手机更换频率的调查结果,有些出乎意料,令组员们大跌眼镜。初中生中,仅有10%的人是一直使用到坏才换手机,而90%的人回答都是定期更换——什么时候?过年!而高中生则不尽相同,有21%的人是想换就换,无规律,17%的人跟初中生一样是一年一换,而剩下62%的人都是用坏了才换,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丢失的在内。
针对此项的口头询问则是你每年的压岁钱有多少?通过被调查者的问答,小组成员进行了分析:初中生普遍年龄是12——15岁之间,正是家长以其宠溺的时候,因此压岁钱特别多,从而造就了手机一年一换的经济条件,而此年龄段的学生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手机使用了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觉得不新鲜、无趣了,而高中生则不同,在被调查的人中,高中生的压岁钱普遍低于初中生,平均在1000——2000元之间,而大部分高中生使用的手机价位也在这个位置上,因此一年换一部手机用,那么每年的压岁钱就所剩无几了,再加上高中生对初中时的新鲜劲已经不感兴趣了,认为只在手机拿得出手,用坏了再换才是明智的选择。
五、在何时使用手机这一问题上,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差别不是很大。57%和51%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在上课、课余、自习以及放学后都存在着不间断使用手机的情况。一般都是在玩游戏、看小说、聊天等。36%T和34%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即使在应当政党休息的时候也在看小说、听歌等,只有少数人是除了紧急情况下会有上课接打电话,极少数人上课时关机,课余及放学后才使用进行正常的休闲和消遣。
针对这一问题的询问则是成绩状况。小组成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发现成绩的好坏与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是呈反比的,即那几个几乎每天手机不离手的人,成绩一般在最下等、下等、中下等三个档次,很少有能到中等的,因为他们通常是一天24小时有14个小时在用手机,而那些上课听讲,但课余和放学回家后,抱着手机的人,成绩都在中等到中上等之间,在被调查的全部中学生中,成绩处于上等的人,便是那些极少使用手机、甚至是除了打电话、发短信以外其它功能都不会干的人。
与以上调查不一样的是对中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因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手机,对那些低收入的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经小组成员一致讨论决定,对学生家长也进行问卷调查。
在与被调查对象交谈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了解到,每个家长都有着一致的想法,就是有了手机会耽误孩子的学习,使学习时间缩短。而住校生的家长则表示无可奈何,因为孩子的学校离家远,父母不放心孩子,只能给孩子买手机,让其得以与家里联系,而要住校又不
能给孩子带太差的手机,让同学瞧不起,因此,只能给孩子买好手机,或给钱让孩子自己去先自己喜欢的手机。
在整理了上述后续的调查数据后,情况如下:
一、在对于孩子使用手机的看法上,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有了手机会使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然而,孩子手上没手机又是不行的,不少家长表示,他们很无奈,又怕孩子因为手机而成绩下滑,另一方面,又怕孩子在学校万一出了什么事不能及时跟家长联系,不知如何是好,只有不到10%的家长能在发现孩子因手机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下及时没收孩子的手机,并规定条件才能归还。
对于此问卷问题,组员们一直在商讨口头询问的内容,而探讨也许多提案后都不能提出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口头问题,但是,当组员们拿出学生的调查表时,经过细心对比,我们发现那些除了吃饭、洗澡、睡觉的时候都拿着手机的学生,几乎都是长期住校的、家长管不到的学生。从这一点我们发现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是跟家长的督管有一定关系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容易走上歧途,因此需要家长的看管和引导,才不致玩物丧志,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住校生)不愿与父母交流,只能通过手机——这唯一与外界联系的事物来寻找精神寄托,因此,久而久之就对手机产生了依恋心理,认为手机是自己内心的一部分,只能自己看,不可与别人分享,这是一种缺乏与人交流的自闭的病态心理。
二、在对孩子自从拥有了手机后的性格、情绪和学习成绩的变化上,33%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拥有了手机以后,性格情绪没有多大变化,32%的家长反映孩子的性格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或愈加开朗或愈加阴沉,而其余35%的家长都通过观察得知自己的孩子为人处事或性格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孩子与自己的疏远度与月费的多光几乎是成正比的,而在成绩的变化这一问题上,则令人瞠目结舌:70%以上的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分数以及排名!10%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自从有了手机以后,心理就越来越不放在学习上了。
综合分析被调查家长们的文化程度、对孩子高考的态度,一成的家长是大学学历,这些家长能时刻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手机;二成左右的家长是大专学历,他们能够发现孩子成绩下滑,并加以督促引导;其余七成的家长是高中及以下学历,他
们多以在家务农为主,在对家庭及孩子未来的发展态度上,大部分人认为:男孩子长大后能成家干活就行了,不需要学太多的知识,女孩子长大后迟早要嫁人,花过多的钱供其读书不划算,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到高中毕业,找个工作或回家务农就行了,因此对孩子的学习便是不闻不问。
经过小组全部成员对所得数据的整合、讨论、分析,并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得出如下结论:
一、许多中学生存在攀比、奢侈的不良风气。
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一缕一布,当念物力唯艰。尤其是高中生之间,决不能让攀比的不良习性成风,要想到父母的艰难与他们的期望,古人云:知一箸而知纣亡。因此,不管是在选购手机还是其它商品时,应以物美价廉为标准。
二、许多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强,散漫成风。
我省只有第一产业和第三少业,没有作为经济以展支柱的第二产业,而人们普遍认为,从事农业和服务业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平,因此导致了省内学生的无目标可奔的局面,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专三年全靠手机混,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后血军,我们90后不能只将目光聚焦在岛内,而应放眼全中国,眺望世界,主动担任起我浩大华夏的伟大复兴使命,树立竞争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建设更强大更富强的祖国而夯实基础。
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未来要求不高。
家长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永远会更好,永远是最优秀的。要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实施适当的管教和引导,抛弃重男轻女的思想,认真对待孩子的教育,只有给予了孩子更好更科学的高层次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为对社会对祖国更用有的人材,不能以孩子的成绩听之任之,从小要鼓励孩子要作得更好,决不能安于现状。时代在变,对人的要求也在变,家长们只有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予足够的重视,孩子才会自己重视自己。
综上所述,对于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本组组员通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只有学生们正视自己的前途,不要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去上学,做到认真学习,不攀比,劳逸结合,广大学生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从小培养孩子强烈的竞争意识,我人面临的问题才有望解决。
问卷
1.你是否拥有手机()A 有 B 无
2. 你选购手机或你有选购的机会时,你会优先考虑下列哪个因素()A 功能 B 价位 C 品牌 D 服务 E 流行趋势
3. 你最能接受的手机价格是()
A 500元以下 B 500―1000元 C 1000―2000元 D 2000以上
4.在手机质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A 持久耐用 B 信号灵敏 C 实用省电 D 功能齐全 E 其他
5.请按顺序选择你所喜欢的手机品牌(选三者即可):()
A 摩托罗拉 B 诺基亚 C 西门子 D 索尼爱立信 E TCL F 三星 G飞利浦 H首信 I 厦新 J 海尔 K 科健 L 其它
6.你是否希望手机具有以下哪些功能(可多选):()
A 蓝牙功能 B 即时翻译功能 C MP3播放功能或收音机功能 D 拍照功能 E能玩游戏
7.你购买手机的费用来自()
A家长 B 亲戚 C 压岁钱 D其他
8.你的月消费额大概是多少()
A 30元以下 B 30―50元 C 50―100元 D 100元以上
9.你购买手机的目的是()
A 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B 工作需要 C 受周围人影响 D交异性朋友 E 炫耀自己
10.你使用手机最多是()
A 打电话 B 发短信 C上网 D玩游戏 E其他
11.使用手机进行沟通最多的内容是()
A 日常交流 B讨论专业知识 C了解社会新闻 D其他
家长问卷
1.您如何看待孩子使用手机情况()A 无所谓 B赞成 C反对 D强烈反对 2.您的孩子使用手机后成绩是否有所下滑()A 无 B有一定 C下滑明显
社会调查小组成员:王华 郭昱杉 林德帅 冯丁允 梁王瑾 罗铮 杜学芳 李汭峰 吴坤雀
成员分工 组长: 王华 课题确立: 郭昱杉 报告执笔: 郭昱杉
收集资料: 林德帅 冯丁允
问卷调查: 王华 郭昱杉 冯丁允 梁王瑾 罗铮 谢泽波 吴坤雀 内容整合:
王华 郭昱杉 杜学芳 李讷峰 冯丁允
高中生心理状况调查问卷
同学们,你们好!本问卷是为了了解你最近一段时间来的心理状况。每个人对下列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并有不同的回答,答案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请仔细阅读每一道题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各题的选项中给出较符合自己个人情况的选择。答题时请注意凭借自己的第一反应回答,没有必要过分推敲,和同学商量,也没有必要判断是否某个选项比较“好”,以保证本问卷能够真实反映出您的真实情况。请将你所选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对于你的答案,我们会绝对保密!最后,提示一点,请同学们注意第7题和第14题的审题。1.你的性别:()A、男 B、女
2、你的级部:()
A、高一 B、高二 C、高三
3、你的居住地:()A、城镇 B、农村
4、你的家庭状况:()
A、完整家庭 B、单亲家庭 C、留守家庭
学习
1、你认为自己的学习在班级中的位置()A、上游 B、中游偏上 C、中游偏下 D、下游
2、你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
A.非常强 B.比较强 C.一般 D.非常弱
3、你上课的思维状况是()
A.被动地紧紧跟着老师走 B.主动地带着疑难问题听讲 C.只听重点和知识要点 D.自己学自己的
4、你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如何()
A.主动寻找并完成学习任务 B.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C.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D.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
5、您认为自己的学习压力如何?()
A.很多,难以忍受 B.较大 C.一般 D.几乎没有
6、您是否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焦虑 ? 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从不
7、您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哪里?(可多选)
A.同学的竞争 B.自我完善的愿望 C.父母、老师的期待 D.升学的需要 注:此题若有其他答案请同学们写在试卷横线上:
8、学习压力对您的学习有何影响?
A.有一定促进作用 B.几乎无影响 C.起消极影响 9.遇到压力你会最先向谁倾诉()
A、家人或亲友 B、知心朋友 C、专业人员 D、不找任何人
10、遇到压力你会向老师倾诉吗()A、会,经常 B、会,偶尔 C、不会
11.在有压力时候,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自我调节吗?()A、完全可以 B、基本可以 C、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以 D、完全不行
沟通
12.你是否会经常感觉压抑()A、从来不会 B、偶尔会 C、经常会
13.你认为自己在人与人间的沟通交往上有存在问题吗?()A、有很大问题 B、有时有问题 C、比较少 D、无
14.你觉得自己的哪些方面在交往中给你带来影响较大?()(可多选)A、身形、容貌B、人格魅力(如兴趣爱好、性格)C、家庭D、以前的经历 注:此题若有其他答案请同学们写在试卷横线上: 15.你与同学相处时,你会感到压力吗?()A、经常 B、偶尔 C、不会 D、根本不会 16.你的知心朋友()
A、非常多 B、一般多 C、很少 D、几乎没有
17、与人交往中,你扮演什么角色?()
A、掌握话语权B、配角,但不可或缺C、不重要,可有可无D、大家平等
18、与人交往中你认可什么角色()
A、掌握话语权B、配角,但不可或缺C、不重要,可有可无D、大家平等
19、高中阶段,你认为你和谁的关系对你比较重要()
A.朋友或同学 B.老师 C.家长 D、无主次之分 20、目前,你认为你的人际关系()
A.不错 B.一般 C.不太好 D、非常糟
自我
21、你觉得自信吗?()
A.非常自信 B.自信 C.有时不太自信 D.不自信,常常感到自卑
22、对待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事情你能妥善处理吗?()A、能B、不能 C、有时能
23、你是否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喜欢自己()
A.知道,很喜欢无论优缺点 B.知道,不喜欢缺点,喜欢优点 C.知道,无所谓喜欢不喜欢 D.不知道
24、如果你为某件事而寻求帮助,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A、学习上的事B、与人交往C、情感D、自我方面,比如自卑 问卷到此结束,谢谢你的合作!祝你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高中生活!
第五篇:对高中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对高中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等等,特别是对高中生的影响,因为高中生是最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思想浮动最大的一个群体。这个暑假我又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第一高级中学,对高中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做一个调查,特别是对高三学生。
对于这次调查,我们采用直接问答和与同学交流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在这次调查之前,我们对调查的方式和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对高中生学习状况高中生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一、对高中生学习状况的调查
在高中时期,随着自我认知的逐渐完善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步建立,成长过程中的高中生开始对有关于人生发展及未来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思考。而学习正是其中一个重要而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的国情,就业前景不佳、竞争压力逐年加大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社会对个人学历和专业知识、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最终间接使高中生的学业压力也在不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对于学习的认识、看法和态度更也越来越多元化,学习的动力不再同以往一样是为了建设祖国的事业。一些同学对学习漠不关心,抱听之任之的态度;另一些同学甚至在各种原因之下对学习产生了消极的思想,没有学习动力,厌恶甚至放弃学业。调查高中生对于学习的看法及态度并深入分析使这些同学失去学习信心的部分原因,从而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全面发展个人综合素质,快乐学习,积极面对未来。
二、高中生的学习态度
在调查过程当中高中生认为不喜欢或是被逼的人数比例仅为9%,说明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动力基本是出于自愿的。但认为喜欢与无所谓的比例相当接近,分别为52%与39%,说明仍有近四成的同学并非真正地热爱学习,对于自己的学习动机仍然不清楚,只是将学习视为生活中一项固定的活动,可以说有些完成任务的意思。接下来对于“你认为学习的好处在于?”这一问题,其中人数最多和最少的两个答案分别是“让父母欣慰”和“得到夸奖和羡慕”。看来在高中生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动力里情感因素和道德因素仍然占了较大的比重,符合本年龄段的特点——看待事物时受情感的影响大,也体现了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的传承。然而认为“充实自己,增长才干”、“以后容易找工作”这类较为现实因素的同学占了被调查同学中的较大部分,看来目前社会现实已经深刻地
渗入了青少年的成长,青年本应有理想,学习是为了能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这一公认的事实早已悄然在改变。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你认为自己来高中接受教育的原因是?”这一问题,认为“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选项的同学也是最多的。你认为自己学习的动力有哪些?”选取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回答如下:“为了父母、未来的发展、获得物质上的丰富,以及精神丰富。”“为了以后赚更多的钱、考上理想的大学。” “对知识的欲望。”“为了寻找一条正确的通往理想的道路。”“为了实现未来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为了自己就是最大动力。”“赢得他人尊敬与敬佩。”
从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太大的反感、逃避情绪,相反能主动投入学习,认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长才干,从而谋求更好的发展。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现实的要求及实现个人精神上的追求。可以说,这些同学基本上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人生追求,积极上进,并主动适应目前的现实情况。在这一点上,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动机都显得较为现实,虽然“充实自己,增长才干”也体现了一部分对于知识的渴望,但更多是基于认识到现实情况,出于现实的角度,想要在现实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动机出发。我们应当热爱学习,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求知的欲望并更加深入地思考,同时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去理解世界,丰富自身,为个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的每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无止境。
三、高中生的学习情况方面的问题。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得知,73%的同学拥有学习目标,占被调查对象中的绝大多数。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中生在积累了长期的学习经验后大部分人已经拥有了成熟而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并能够有条理、有计划地安排学习过程。可以说这是在学习上主动的一种很好的表现。而在学习状态上,31%的同学认为自己平时是积极专注于学习;43%的同学则是边玩边学;22%的同学属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类型。最后还有4%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从来不学”。虽然在长期的教育中,学生被教育要踏实专注于学习,不能用小聪明而持续踏实地学习知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教育者所教育的那样,多数同学的学习状态是边玩边学。有很多同学有这样的回答:
“我试图改变过,却被一次次地打击;在一番努力后,无济于事,失望!有努力地去改变,但并无明显效果。”
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占回答中的绝大多数。这些同学可以说一直在努力,也有自己的目标,但一次次地在失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方法不正确、基础本身不牢固或没有能做好相关知识间的衔接等学习层面上的问题。有些同学本身就有不太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习惯正是学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学习方法
出现问题时应当反思个人的学习习惯,从小处做起,同时也要积极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其实,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当中,努力了却并未得到收获是十分正常的,因为高中阶段的知识量大、衔接紧密,且普遍需要大量的理解与记忆,所以对于它们的学习应该是不间断的;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当适当地运用一些好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被结果打击后正是应当迅速调整心态的最佳时机,因为心态往往决定一切。只有好的心态,才能走得更远。
“和周围人相比太差,自卑;自己毅力不够”这是另一些同学的说法。与上面由于结果而开始消极对待学习的同学不同的是,他们在学习上消极的原因更多是个人心理的问题。这部分同学首先应检查自己究竟是由哪些不良心态导致了在学习上始终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然后对症下药,并且积极向身边的家长、老师、同学等请教或倾诉。在学习上要树立起自信心,有自信,才有可能成功。而人天生就具有惰性,毅力的养成还要靠自律,没有人天生就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必要时,也可请身边的人对自己进行督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学生学习压力状况
调查统计显示有34。4%学生认为学生压力过大,58。8%觉得“还可以”,6。8%认为“没有压力”;对于目前的学习任务,有87。5%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对于进入高中后,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是否感到不太适应这个问题上,有71。5%的同学认为“有时”,18。4%的同学认为“总是如此”,10。1%的同学认为“还可以”,从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来看,这表明学生学习压力已经超负荷。而学生学习压力主要来自各方面的期望、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的改变。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关注达到83。3%,学习的压力也有来自自身的要求。调查数据表明,有65%的形式认为目前的学习压力来自于“自己的期望”,32%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于“老师的期待”则仅仅为3%。对于为短时间内成绩没有提高而苦恼达到16。7%。成绩是学习效果的反映,学生对于成绩的关心和获得高分的愿望自然十分强烈,但在与学生进行个案调查的时候,学生无不表示畏惧成绩的排名,特别是在尖子班,这种抗拒感十分的强大。成绩排名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固然是激励与肯定,同时这也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必须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否则,被师长视为不正常;而成绩排名于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击败,受老师冷落同学歧视家长责备,背上沉重心理负担,甚至自暴自弃。可见,成绩排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它最大的影响是在心理上的。
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高中生在压力舒缓上的方式存在以下的情况:有15。7%的学生向家长倾诉;75。8%的向自己的好朋友倾诉;但是找老师倾诉的只有1。8%,还剩下的则会以发脾气、上网聊天、写日记、做运动、听音乐等
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快与抑郁。
五、学生的学习目标:
调查问卷统计,在接受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有28。7%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有64。7%的学生不监督就可以自主学习,有76。1%的学生对高中的学习有个明确的计划,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明确处理学习与娱乐之间的矛盾,能够认识到高中的知识点是一种理解与记忆相结合的学习,也能够独立完成各门功课,会利用空闲时间来温习,这些表明了在调查的学生中,基本上能够意识到自己现阶段的任务,角色的定位准,学习的目标明确。
六、高中生的学习方法
调查显示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71。1%的学生认为共同学习的效果会好点,但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有70%的实行平均的形式,18。3%的则对不喜欢的的功课放任自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也是一样,部分学生之所以认为学习是不得不做的事,它的根源在学生缺乏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同时这也是学生对学习本身的过程认识不足的结果。
七、高中生对大学的期待
调查中,54%的高中生对大学报有很高的期待,高期待必然带来升入大学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只有0。2%的高高中生觉得大学完全达到自己的期待,32。8%认为基本达到,13%的高中生认为上大学并不是太重要,这是由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以及待遇低的原因所引起的。高中生在认知大学的过程中增加了许多想象的成分,许多的高中生认为大学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高中阶段因为认知本身的局限性,对大学的主观勾画是许多高三学生备战高考的精神支柱,但这种勾画与现实之间的相关性如何却从没有认真地考虑。初入大学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引起内心的矛盾、冲突和纠葛,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新环境的认知和接纳。
在调查报告的最后,我们对本次调查的总结、收获与感想如下:
(1)本次调查反映了目前高中生普遍有正确的学习观,大部分了解个人的学习动力为何并能为之努力,同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懂得劳逸结合。但仍然有许多同学并非如此。而且,在长期的学习压力较大的现实下很多同学的学习动力与对待学习的思想显得十分现实,这是值得思考的。
(2)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目前高中生对待学习消极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由在学习压力下心理上的逃避造成、努力却未见成效从而放弃、心理因素影响、享乐思想作用;自身比较懒惰,怕苦怕累,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很累并且很乏味的事情;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自身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失
去学习兴趣,致使他们对学习毫无信心,产生厌学心理;还有就是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家庭,学校管理不当等的因素的影响。当前高高中生厌学现象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现象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学习是人最重要的一个发展过程,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于它体现了永不满足的上进心与求知欲,对于知识与文明的渴望。高高中生认真对待学习也是为了充实自我,增长才干,更好地追求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以及对中华传统美德孝老爱亲的传承。
(4)研究性学习课题锻炼了我们的合作精神、实践精神及分析能力,对于我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以及今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来说也是十分有益的。我们从这次研究性学习中获益匪浅,让我们对团队精神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如何去处理一个实际的问题。
(5)作为一名学生应该认识到学习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立国、强国的需要等。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高中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