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对死亡的称呼
关于“死”的称呼
(一)按身份等级
谓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平民)死曰“死”。
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死曰“卒”。
(二)按年龄
不满20岁死曰“殇”,此又分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
青壮年死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
老年死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
(三)按特殊原因
为某事舍命为“殉”,战争中死于阵地谓之“阵亡”,现为“牺牲”。
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
(四)按不同宗教
和尚死谓之“圆寂”、“云寂”;喇嘛死谓之“涅磐”;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
(五)其他
民间对死的敬称,有借道家“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陨”者。
一般称人死为“辞世”、“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六)北京民间土语、俏皮话(非礼貌用语)
“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叫唤去了(言已入土与秋虫为伴了)”,“艮儿屁着凉”,“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多具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死(姓氏)
全国死姓人家总共六家,现已协商改姓。
坏人死了叫翘辫子或回老家,亲人或朋友死了叫去世,逝世,小孩子或未满18岁的死了叫夭折,突发死亡叫遇难,高僧之死叫坐化。
崩: 是称天子之死。(崩是自上坠下的意思)
升霞: 是称天子之死(潘岳《征西赋》:“武皇忽其升遁。亦称(“登遇”)
星驾: 是称天子之死。
薨:诸侯、皇室成员、有爵位的官员死叫薨,唐代后仅二品官员死后才用薨;说法有薨落、薨奄、薨殁、薨殂、薨背、薨逝、薨谢等。
卒: 称大史之死。(卒是终的意思)
不得: 是称士人之死。
寿终正寝:称成年男子特别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古时男子将终,卧
于正厅东首,安键死去)
寿终内寝:是称成年女子特别是老年妇女的立含死亡。(古财女子将
终,仍居内寝,不必迁动)
失怙: 是自言父亲之死。(估是依靠的意思,失估就是失去了依靠)
失恃: 是自言母亲之死。(侍是依靠的意思,失待就是失去了依
赖。《诗经》有“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之句)殉:称有
所作为、追求理想、道义而舍生乱
殉国: 称那些为国难、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台生者。(文天样作为
民族英雄,人们称他的死为“以身殉国”
殉道: 称那些为国难和正义而舍生者。《孟子。·尽心》“天下
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殉节: 是称那些为节义而舍生者。
殉难: 称为国家或为正义而台生者。
遇难: 称因被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者。
被准: 是称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死亡者。
揭难: 称遭受灾祸或疾病而死者。(推音黎)
藏难: 是称领袖人物、革命志士遭受人为的灾祸而死者。
遇害: 称因意外之事而死者。(如因飞机失事和车祸死的)
田径: 是称为了正义事业舍弃生命者。(如在战场上最后战死者)
就义: 称为了正义事业被敌人杀害者。(就义,即成就义)
逝世: 称一般成年人之死。
去世: 称一般成年人之死。
谢世: 对一般成年人之死的雅称。
长逝: 称年高有德的人之死。
百年: 称年高的长辈之死。
四游: 旧时称老年人之死。
登仙: 旧时称老年人之死。
作古: 旧肘称年长者之死。
永别: 称亲朋好友之死。
分手: 是丈夫称容于或妻子称丈夫之死(即分开之意)。
陨: 是称元帅、大将之死。(如将星陨落)
溺: 称末成年人之死,亦称找死者。
夭: 称幼年人之死。
困: 古称上等人物之死。
随: 称饿死者。
羽化: 古称成仙为羽化,称年高或尊长者之死。(苏拭《胡堑赋》):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弃养: 对父母去世约婉称。(父母去世,子女不能奉养,锁甜。弃养。
迁化: 谓一般人之死。(《汉书;外戚传》): “恕迁化而扬下令,魄
放逸以飞。
圆寂: 是称佛或僧侣的逝世。
涅盘: 称佛之死。
见阎王: 谓作过坏事的人之死。
上西天: 含贬义,对作过坏事为人的死亡代称。
第二篇:不同年龄的人在古代的不同称呼
不同年龄的人在古代的不同称呼 [size=4]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黄口:本意是雏鸟的嘴;指代婴儿。
垂髫(tiao):幼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髫:儿童垂下的头发,因此称儿童或童年为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将头发束成一髻。因此用束发代指成童,当指八岁以上的儿童。
总角:古代男女末成年前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豆蔻年华:豆蔻,一种多年生植物。豆蔻年华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
笄(ji)年:古代女于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仪礼·曲礼》中将男子二十岁称“弱”,到这个年龄就可举行冠礼。其时身体尚弱,故称弱冠。
结发:初成年。《汉书·施仇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后称元配为结发。曹植诗《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
而立:《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来因此称二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人到四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知命:本意指认识天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为五十岁之代称。
花甲: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年号,故称六十甲子,也称花甲子或花甲。每六十年一个循环,所以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ao die):指八十、九十岁。《礼·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六十以上曰耋。后来用“耄耋”泛指年寿高。
下寿 中寿 上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七十为中寿,九十为上寿。
期颐:称百岁之人。百岁为人生年数之极,故曰期。此时起居生活待人养护,故曰颐。《礼·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一、志学之年:十五岁
二、而立之年:三十岁
三、不惑之年:四十岁
四、知命之年:五十岁
五、耳顺之年:六十岁
六、从心之年:七十岁
七、杖家之年:五十岁
八、杖乡之年:六十岁
九、杖国之年:七十岁
十、杖朝之年:八十岁(出自礼记)
十一、舞勺(ㄕㄨㄛˋ)之年:十三岁未成年者 或【豆蔻年华】
十二、加笄(ㄐ一)之年:女子十五岁*古时女子十五束发,以示成年。(以簪束之)十三、二八年华:女子十六岁
十四、破瓜之年【瓜字之分】:指女子十六岁或男子六十四岁。古「瓜」字可析为两个「八」字,男子取八八六十四之意。
十五、双十年华:女子二十岁
十六、加冠之年【弱冠之年、及冠之年】:男子二十岁
十七、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十八、强仕之年:男子四十岁。古代认为男子四十岁时,智慧、气力已成熟,可出仕。
十九、古稀之年:七十岁 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
二十、平头甲子【平头六十】:六十岁
二十一、花甲之年:六十岁
二十二、悬车之年:七十岁 *悬束车辆不用,以喻致仕退休
二十三、耄(ㄇㄠˋ)耋(ㄉㄧㄝˊ)之年:八十、九十称耄,七十称耋
二十四、期(ㄐ一)颐(一ˊ)之年:一百岁[/size]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好奇怪,为什么叫“破瓜年华”呢?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第三篇:古代对女子的称呼&古代年龄称谓&古代年岁的别称
人的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古代年岁的别称 杨权 总角:指童年。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 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
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下寿:六十岁。中寿:八十岁。上寿:一百岁。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古代对女子的称呼&古代年龄称谓&古代年岁的别称
佼人:美好的意思,指美人。
婵娟:色态美好的意思。后用来指美女。千金:旧称别人的女儿,含有尊贵之意。娇娃:也作娇娘。指美丽的少女。花魁:百花的魁首。旧时指有名的妓女。丽人:光彩焕发,美丽。指美貌的女子。佳人:(见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指美人。女公子:旧时对别人女儿的尊称,现用来称谓外国人士的女儿。玉人:用以称谓美丽的女子。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
交际花:指在社交场合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有贬义。花瓶:插花用的瓶子。借喻作为一种摆设的美貌女子。玉女:指仙女。亦指美女。也用作对他人之女的敬称。尤物:奇异的。指美貌的女子。亦指优异的人或物品。青娥:指女子的黛眉。亦指青年女子。
内人:从前丈夫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发妻:古时婚喜之日,男女都要结发为髻,男子从此把头发挽在头顶上,为表示是原配,称妻子为“发妻”
天使:原为犹太教、基督教传达上帝旨意的使者,其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孩子和少女。因此比喻善良贞洁可爱的人。多用于女子。
安琪儿:英文angel的音译。意为天使。
软玉温香:软:柔和;温:温和。玉、香:女子的代称。后泛指温柔的年青女性。糟糠之妻:贫困时曾共食糟糠度日的妻子。后为对自己妻子的谦称。小家碧玉: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二八佳人:二八:指16岁。指年轻美貌的女子。半老徐娘:用以形容中年妇女保留青年时的神态。妙龄倥 好睿好篮谩V刚 登啻耗昊 呐 印? 巾帼英雄: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引申为妇女的代称。指妇女中杰出的人物。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总角:指童年。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 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 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 “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杖乡之年:指六十岁。杖国之年:指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下寿:六十岁。中寿:八十岁。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第四篇:【文学常识】古代文人称呼
1.有先生之称者
卧龙先生→蜀汉、诸葛亮
靖节先生→东晋、陶潜
五柳先生→东晋、陶潜
羲皇上人→东晋、陶潜
昌黎先生→唐朝、韩愈
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
广成先生→唐末、杜光庭
逍遥先生→五代、郑遨
通玄先生→五代、张荐明
涑水先生→北宋、司马光
南丰先生→北宋、曾巩
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颐
明道先生→北宋、程颢
伊川先生→北宋、程颐
横渠先生→北宋、张载
紫阳先生→南宋、朱熹
考亭先生→南宋、朱熹
象山先生→南宋、陆九渊
诚斋先生→南宋、杨万里
潜溪先生→明朝、宋濂
正学先生→明朝、方孝孺
阳明先生→明朝、王守仁
震川先生→明朝、归有光
亭林先生→清朝、顾炎武
梨洲先生→清朝、黄宗羲
南雷先生→清朝、黄宗羲
船山先生→清朝、王夫之
谢山先生→清朝、全祖望
望溪先生→清朝、方苞
聊斋先生→清朝、蒲松龄
随园先生→清朝、袁枚
惜抱先生→清朝、姚鼐
中山先生→民国、孙文
2.有居士之称者
青莲居士→唐朝、李白/
香山居士→唐朝、白居易/
六一居士→北宋、欧阳修/
东坡居士→北宋、苏轼/
后山居士→北宋、陈师道/
清真居士→北宋、周邦彦/
稼轩居士→南宋、辛弃疾/
易安居士→南宋、李清照/
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
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龄/
更生居士→清朝、洪亮吉
3.人物并称(一)
孔孟→孔子、孟子 /
孟荀→孟轲、荀况 /
杨墨→杨朱、墨翟/
老庄→老子、庄子/
屈宋→屈原、宋玉/
马班→司马迁、班固/
枚马→枚乘、司马相如/
曹王→曹植、王粲/
徐庾→徐陵、庾信/
李杜→李白、杜甫/
王孟→王维、孟浩然/
高岑→高适、岑参/
元白→元稹、白居易/
刘白→刘禹钖、白居易/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韩柳→韩愈、柳宗元/
韩欧→韩愈、欧阳修/
沈宋→沉佺期、宋之问/
温李→温庭筠、李商隐/
欧曾→欧阳修、曾巩/
苏辛→苏轼、辛弃疾/
苏陆→苏轼、陆游/
苏黄→苏轼、黄庭坚/
张柳→张先、柳永/
程朱→二程、朱熹/
陆王→陆九渊、王阳明/
孙洪→孙星衍、洪亮吉/
康梁→康有为、梁启超/
4.人物并称(二)
儒家五圣→至圣:孔子 / 复圣:颜渊 / 宗圣:曾子 / 述圣:子思 / 亚圣:孟子 /
大毛公、小毛公→毛亨、毛苌/
大戴、小戴→戴德、戴圣 /
儒家、墨家→显学 /
晁错、贾谊→政论家 /
建安七子→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阮瑀、孔融 /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 /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
二陆→陆机、陆云 /
大谢、小谢→谢灵运、谢朓 /
南徐北廋→徐陵、廋信 /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老杜、小杜→杜甫、杜牧 /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郊寒岛瘦→孟郊、贾岛 /
词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词中二李→李煜、李清照 /
唐宋古文八大→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二程→程颢、程颐(兄弟)/
大范、小范→范雍、范仲淹 /
南宋四大诗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
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
元剧五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散曲双璧→张可久、乔 吉 /
刘基、宋濂→明初文宗 /
刘基、高启→诗齐名 /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
清初三大师→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
归奇顾怪→归庄、顾炎武 /
干隆江左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 /
南袁北纪→袁枚、纪昀/
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 /
近三百年四大思想家(胡适)→ 顾炎武、/ 颜习斋、戴东原、吴稚晖 /
5.九流十家
儒 家→孔子、孟子、荀子 /
墨 家→墨子 /
道 家→老子、庄子 /
法 家→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 /
名 家→公孙龙、惠施、邓析子 /
阴阳家→邹衍 /
纵横家→苏秦、张仪、鬼谷子 /
杂 家→吕不韦、淮南王 /
农 家→许行 /
小说家→宋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春秋老子人称“广成子”,因居于空洞上,又自号“空洞子”。
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
春秋时鲁国人颜叔子独居一室,一天,一位女子要求投宿,颜叔子整夜点着蜡烛火把照明以避嫌,时人称他为“鲁男子”。
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他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激流勇退,归隐民间为商贾,于是以“鸱夷子皮”自号,并改名为“陶朱公”。
战国邹衍,精通阴阳五行,爱发议论,时人认为不合常理,称他“谈天衍”。
秦汉人范增,足智多谋,为项羽效力,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汉代晁错,精研法家刑名之学,为汉文帝所重,被称为“智囊”。
汉代召信臣做上蔡县令时,爱民如子,百姓称他为“召父”。
汉代杜诗做南阳太守,除暴安良,关心民生,百姓感激他,称他为“杜母”。
汉代杨震博学多才,精通经史,追随他学习的有一千多人,时人称他“关西孔子”。
汉代张安世,博闻强记,汉武帝驾临河东时,丢失了三箧书,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书,只有张安世能够说出内容,后来找回三箧书,果然不错,人称他为“张三箧”。
汉代李广,精于骑射,勇冠三军,人称“飞将军”。
汉代郅都,任中郎将、中尉等,敢于直谏,执法严酷,权贵称他为“苍鹰”。
汉代卢植为人刚毅有气节,曹操称赞他为“国之桢干(栋梁)”。
汉代崔烈花五百万钱买了个司徒的官,时人称他为“铜臭司徒”。
东汉刘宠任会稽太守,廉洁奉公,离任时,有五位老人每人送他一百钱,刘宠只各选一枚,出了地界,把钱投入江中,时人称他“一钱太守”。
汉代杜钦与杜邺,同字子夏皆以文才称于世,但两人时被人叫混,于是杜钦主动戴一顶小冠,杜邺则戴一顶大冠,时人称杜钦为“小冠杜子夏”,称杜邺为“大冠杜子夏”。
汉代秦彭,与堂兄弟四人都是二千石的官,人称“万石秦氏”。
汉代严延年为河南太守,手段残酷,杀人无数,人称“屠伯”。
汉末陈琳,文章写得很好,他的好友张竑称他“文伯(文坛霸主)”。
汉代班昭,早年守寡,很有文才,多次被召入宫想皇后及嫔妃们传授知识,当时号为“曹大家(音姑)”。
汉代龚胜,曾为谏议大夫,王莽篡政后,隐居乡里,字号“隐翁”。
汉代黄香,侍奉父亲极为孝顺,京师人称她“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汉代严遵,在成都摆摊卖卦算命,每天赚够一百文钱即关门挂帘研读《老子》,杨雄曾向他学习,称他为“逸民”。
东汉末的庞统,德才超卓,时人称他“南州士之冠冕”,又称他“凤雏”。
东汉何休,学识渊博,著作丰富,时人称他为“学海”。
东汉甄宇,为人谦逊。光武帝建武期间,每年岁终祭神之后,皇帝按例下诏赐博士每人一头羊。因为羊有肥瘦,负责分羊的总管感到为难,甄宇带头取了最瘦的一头,众人再无争执。人送其美称“瘦羊博士”。
东汉光武帝时将军冯异,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平时却为人谦和容让。每当行军休息时,诸将军常坐在一起争功论赏,争得面红耳赤,冯异则常躲开,自己坐在树下,军中称为“大树将军”。
东汉董宣为洛阳令,不畏权势,京中号为“卧虎”。又因得罪湖阳公主不肯低头认罪,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
东汉张湛,官至光禄勋,敢于直谏,常骑一匹白马上朝,皇帝称他“白马生”。
东汉马融,学习勤奋,有一次梦见一树林,林中繁花似锦,便摘了许多花朵吃下,醒来后就对天下文词无所不知。当时人称他为“绣囊”。
东汉宋登,任汝阳县令时,为政清明,治理有方,时人称为“神父”。
汉代郑均,品格高尚,多次征召不就,汉章帝亲赴他家,赐他终身尚书俸禄,时人称他为“白衣尚书”。
汉代陈遵,道德文章均受人尊敬,每一出现,往往举座瞻望,人称“陈惊座”。
三国时,大将军曹爽手下的何晏、邓飏、丁谧被称为“三狗”。
三国时曹操部将许褚,容貌雄奇,勇力绝伦,而为人赤诚近于痴,时人称他为“虎痴”。
? 宋代张威,官至扬州观察使,统兵打仗,战无不胜,战斗越激烈,他精神越好,两眼变红,人称他为“张鹘眼”。
? 宋代王德曾率十六骑夜入隆德府,生俘金国姚太师。宋钦宗问姚被俘时情形,姚说:“臣被俘时,只见有夜叉来到面前,无从反抗。”王德因而被人称为“王夜叉”。
? 宋代喻汝砺,气节高尚,反对与金议和,曾摸自己的膝盖说:“我是不会让你弯曲的。”时人称他“扪膝先生”。
? 宋代钱剀(右边应是“页”),曾任殿中侍御史,刚烈正直,苏轼有诗赞他“乌府先生铁作肝”,人称“铁肝御史”。
? 宋代李若拙,为人崇尚气节,自号“五知先生”。“五知”即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
? 宋代词人谢逸,字无逸,临川人,曾作《蝴蝶诗》三百首而闻名于世,世称“谢蝴蝶”。
? 宋代词人张先喜欢用一“影”字,著名的句子有“云破月来花弄影”“无数杨花过无影”“隔墙送过秋千影”等,人们称他“张三影”。
? 宋代词人张炎,其词追求骚雅,严守音律,字句工巧。宋亡后词风凄怨苍凉,多追怀往昔,抒写家国身世之悲。其《解连环?孤雁》词,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之句,广为流传,人皆称之“张孤雁”。又曾因写《南浦》咏春水一词,被人称“张春水”。
? 宋代词人贺铸,晚年的一首《青玉案》曾名动一时,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广为传唱,贺铸也因此博得“贺梅子”的雅号。
? 宋代词人秦观。以文才称于当世,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多写柔情,亦有羁旅感伤之作。清新婉丽,优美谐畅,情韵兼胜。《满庭芳?山抹微云》是秦观“别情”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也因此词被苏轼戏称为“山抹微云秦学士”、“山抹微云君”。
诗人有趣的绰号
温八叉:唐代温庭筠文思敏锐,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人号之“温八叉”。虽数举进士不第,却常代人作诗。一生作词颇多,现存六十余首。
长爪郎: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因其手指奇而长,被时人称为“长爪郎”。其又名“诗鬼”。
诗家天子:唐代王昌龄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而被誉为“诗家天子”。
郑鹧(zhè)鸪(gū):唐代郑谷自称“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司空图则称他“当为一代风骚主”。他写过一首《鹧鸪》诗,其中“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两句,广为传诵,被人称为“郑鹧鸪”。
五言长城:唐代刘长卿极负诗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时以“钱郎刘李”并称,其作诗长于五言,被誉为“五言长城”。
红杏尚书:宋代宋祁写诗作词辞文优美,描写生动。所作《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为不朽名句,时人称他为“红杏尚书”。
张三影:宋代张先作词注重修辞,语言工巧,曾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坠轻絮无影”三句善用“影”字,被誉为“张三影”。
贺梅子:宋代贺铸作词擅长锤炼字句。他作《青玉案》词,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景色和相思情意,特别是末尾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令人赞赏,被称为“贺梅子”。
谢蝴蝶:清代谢学士咏吟《蝴蝶诗》三百首,时称“谢蝴蝶”。
祁鱼虾:清代祁珊洲,因有“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的诗句,被诗人王海洋称为“祁鱼虾”。
中国女性称谓多
自古至今,中国女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她们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清《冷庐杂识》中载:《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其他记载还有: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第五篇: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来历及其含义
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来历及其含义
1.法老
“法老”是希腊文的英译,最早出现于埃及的古王国时代,当时意为'大房子',或者'宫殿',而并非国王.新王国时代的图坦摩斯三世时,法老正式成为国王的尊称.历史由来:
图坦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他的父亲图坦摩斯二世去世时.他还在幼年,与女王哈特赫普苏特共同执政.不久,哈特赫普苏特独揽大权,而图坦摩斯三世被放逐到卡那克神庙,和僧侣们生活在一起.女王去世后,他才重新执政,这离他的第一次登基已经过去22年了.他在位的时候,曾多次率领军队远征,使埃及扩张成为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他为“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征服者”和“古代埃及的拿破伦”.由于图坦摩斯三世的统治,扩大了埃及的版图,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从而奠定了古埃及以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基础,因此被尊称为法老.日后古埃及的历代国王也就沿用了这一称号.2.元首
“元首”来源于拉丁文音译,是首席元老和国家第一公民的意思.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有着不同的内容.在罗马共和国时代.元首是指元老名单中的第一名,就是首席元老.元首虽然享有很高的声望,但不担任行政长官.只是当执政官征询意见的时候,元首有权利第一个发言.元首一般都是有监察官根据财产和声望,等的从元老院的成员中挑选出来的.历史由来:
公元前28年,屋大维当选为执政官.他以执政官的身份对元老院进行'大扫清'.扫清后的元老院增加了大批拥护屋大维的新贵,从此元老院成为了屋大维的驯服工具.表面上屋大维宣布恢复共和制,实际上他已经夺取了罗马共和国的一切重要官职,他是终身执政官,和终身保民官以及大祭祀长、首席法官.接着,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和'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和二为一.屋大维虽然保留了共和国的形式,但是他独揽行政,军事,宗教和司法大权,成了事实上的专制君主,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因此,后世的历史学家就把这种屋式的个人独裁统治成为'奥古斯都的元首统治',简称为'元首制'.元首指确立的那一年--公元前27年,也就成了罗马帝国的开始.3.狄克维多
„狄克维多‟是拉丁问的音译,意思是'独裁官'.它是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非常任高级长官.历史由来:
狄克维多产生与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处于危机的时刻,才设立这一职位.任命独裁官的决议是由元老作出的,然后由执政官执行其任命程序.独裁官的任期很短,一般不超过六个月,此后,他必须交卸职权.在初期,罗马的独裁官一般都非常简朴勤劳.据说当元老院任命一位叫肯奇那图斯的人为独裁官时,他还在农田里干活.当使者向他宣读了元老院的任命后,他才匆匆地穿上妻子给他带来的长跑,与使者一起离开农场,前往战场.狄克维多任职期间,享有决断重大事务的全权.出巡时,身后有象征权利的24名'法西斯'扈从紧随.对于违抗狄克维多命令的人实行严惩,判决后由扈从立即执行.只有在人民大会面前,扈从才遵照狄克维多的命令,将'法西斯'垂下,表示承认他的权利来自于人民.共和末年,这一制度有了很大的改变.一部分军队首领如恺撒,苏拉,他们都利用手中的实力,迫使人民大会和元老院为了免除个人独裁个国家带来的不幸,决定用不再设立狄克维多,这一官职也就从此消亡.4.天皇
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称呼,古代也叫神皇.在称呼天皇之钱,日本大和国的最高执政者称为'大王'.公元607年,日本使节在给中国隋朝的国书中,第一次对外使用'动天皇敬白西皇帝'的文句.历史由来:
公元646年,日本仿照中国唐朝的封建制度,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法令>,把以往的'大王'一律改称为'天皇'.712年和720年编篡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编造了'天皇神话'.深化说:“在天上界'高天原',有男女二神,其令造出大和国土,降生诸神.其中一个女神就是象征太阳的'天照大神'.天照大神是日本皇室的祖先,她派孙子'天孙'降临日本.'天孙'的曾孙就是日本的第一天皇---神武天皇.神武天皇建立大和国并于公元前660年即位.所以日本是'神国',天皇是神的子孙.”
从7世纪到19世纪中叶,天皇的权利随封建主势力的壮大而被削弱,实际政权落到了幕府将军的手里,天皇只成了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19世纪'明治维新'以后,天皇又成为了全国最高统治者,宪法肯定天皇统治全神圣不可侵犯.同时,天皇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精神支柱,军国主义分子借天皇的威望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天皇的迷信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而告破灭.1946年,裕仁天皇发表了<人间宣言>,承认天皇是人而不是神.关于天神的神话被否定了,但是日本的新宪法又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从而又赋予了天皇以新的合法地位.5.沙皇
沙皇是俄罗斯国家帝王的称号,'沙'是由拉丁文'恺撒'一词转音而来.公元1547年1月,俄罗斯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历史由来:
早在15世纪后半叶,俄罗斯就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继承者,是世界上拜占庭教会的唯一保护人.在'第二罗马'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以后,拜占庭帝国和皇帝的权利就转到了'第三罗马'莫斯科和其大公身上.这是莫斯科大公认为自己改称沙皇所作的舆论准备.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基本形成,作为公国统治者称号的大公已经不再适应于统一的俄罗斯君主.因而,伊凡四世就采用了'沙皇'这个他的前辈所不敢采用的称号
伊凡四世称沙皇,既是为了炫耀自己至高无上的君权,又是为了强调莫斯科大公国在欧洲国家中的崇高地位.自此以后,莫斯科大公国又被称为沙皇俄国,简称沙俄.1721年,彼得一世改称皇帝,但是仍被称为沙皇.1917年2月,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沙皇制度被彻底推翻.6.哈里发
'哈里发'是YīSīLán教国家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的最高统治者.历史由来:
公元632年,YīSīLán教的创始人MòHànMòDé病逝,他没有儿子,也没有明确指定让谁来继承他的职位,他的好友和岳父阿布·伯克尔被选为继承者.由于阿布·伯克尔曾DAILI过先知的宣道人职务,于是自称哈里发,意思是真主使者的继承人.634年,阿布·伯克尔逝世临终前对最亲密的伙伴们说,在我的亲族中我没有继承人可选,但我认为欧玛尔是我最好的继承人,你们要服从他.于是欧玛尔顺利地继承了阿布·伯克尔的全部权利,自称为'真主使者的哈里发的哈里发'.由于这一名称太长,他就改称为'哈里发,埃米尔·莫米尼',意思是“真主使者的继承人,教徒的军事指挥官”.这样,哈里发就成为了YīSīLán教国交统治者的成为.阿布·伯克尔和欧玛尔和以后的两任哈里发鄂斯曼,阿里并称为'四大正统哈里发'.公元661年,摩阿维亚被拥立为哈里发,建立了倭马亚王朝661-750.此后哈里发成为了世袭,不再经过选举,哈里发成为阿拉伯帝国君主.后来阿拉伯帝国分裂,一些地方王朝的统治者使用了哈里发的称号.10 世纪中叶起,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的哈里发丧失政治权利,仅保有宗教领袖的地位.阿拔斯王朝灭亡后,埃及苏丹拥立阿拔斯家族后裔为哈里发,实际上只是傀儡.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政府埃及,掠走了哈里发.后来,土耳其苏丹兼任哈里发,成为YīSīLán教最高领袖,1924年,土耳其共和国宣布废除哈里发.7苏丹
'苏丹'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最初的意思是'力量'和'权威'.随着YīSīLán教的传播和MùSīLín国家的建立,'苏丹'开始被当做国家统治者的称号使用.历史由来:
最早使用这一称号的是阿富汗咯色尼王朝(977-1186年)的哈茂德君主.后来,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常将这个头衔授给帝国境内地区性王朝的统治者此后,苏丹作为
MùSīLín国家统治者的称号就成为定制了.13世纪以后,奥斯曼帝国从小亚细亚兴起,人们虽
然可以以'帝国'相称,但它的历代君主,并不称'皇帝',也称为'素淡'.到了近代,素淡这个词使用范围更广,一般MùSīLín国家的国王也采用这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