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时间:2019-05-14 12:0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篇: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辛弃疾是南宋爱国志士,杰出的词人,其词在南宋开一代新风。本文从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和词作的思想内容来探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辛弃疾 生平抒发壮志 英雄失路 批评朝廷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志士,杰出的词作家,其主要文学成就在词这一方面,他的词在南宋开创了一代新风,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词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沉雅健, 确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词风。辛弃疾生于南宋中期,中原早已沦丧,正是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尖锐,中原人民抗金要求不断高涨的时期。而在江南的南宋统治集团中,则分为主和、主战两派,主和派苟且偷安,妥协投降;主战派要求收复失地,北定中原。辛弃疾是主战派人物之一,其一生都

在为收复失地、统一中原进行着不懈的斗争。现在就从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词的思想内容这两方面来探究他的爱国精神。

一、坚持抗金

反对投降的一生

辛弃疾的一生,按其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揭竿而起

擒判南归:(1岁~23岁)辛弃疾出生时(1140年),山东已沦陷金人之手,宋室南渡已经十三年,他的父亲早亡,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辛赞富有民族气节,青少年时期的辛弃疾受祖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辛弃疾在(1154年~1157年)两次到北方察看地形,探听金军虚实,积极为起义作准备,志在收复失地,报效国家。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济南人耿京聚集十万人奋起抗金,声势浩大,威震一时。辛弃疾也随之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起义队伍,投奔耿京,在耿京军中掌书记,与耿京共同谋划军事。这年正月,辛弃疾受耿京委派,辛弃疾领人前去建康(今江苏南京)求见高宗,在完成任务返回山东途中,得知耿京被投降金兵的叛徒张安国杀害,立即率五十骑杀向济州(今山东巨野),在有五万之众的金兵营地,活捉了张安国,并押回建康斩首。辛弃疾这一英雄壮举、体现了他非凡的胆略,得到高宗的称赞。辛弃疾从此成为南宋朝廷一名抗战将领,这年他二十三岁。行伍出身的辛弃疾,有着战场上横戈杀敌的战斗体验,他熟悉军旅生活,“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念奴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千弦翻塞外风,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些都是他后来对当年抗金时军旅生活的深情回忆,也充分印证了他青年时期投身抗金战斗的经历,辛弃疾把自己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奔赴沙场,义无返顾,为国杀敌,疆场搏命,这是何等的英雄豪迈!词人的这样的英雄壮举,使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更令人钦敬佩服!

(二)辗转任职

壮志难酬:(24岁)~42岁

辛弃疾南归后,从二十四岁到四十二岁,在江淮两湖间辗转任职,消磨了近二十年的时光。他相继作过江阴鉴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隆兴知府安抚使、湖北、湖南转运副使等地方官,也曽作过司农主薄、仓部郎官、秘阁修撰与大理少卿等中央官吏。职务的频繁调动,使他不能在任职期间有所作为。但他在职权范围之中,为统一中原,收复失地时时做着努力。“隆兴和议”后,一一六八年,在任建康通判时,二十六岁的辛弃疾向孝宗上奏《美芹十论》,分析宋金形势,反对“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争衡于中原”的论调,提出自治图强,恢复中原的治国方略。三十一岁进献《九议》,从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等方面,陈述用人用兵之道,谋划复国中兴大计,贴实详明,却被置之不用。三十三岁时即预言金朝“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这也体现了辛弃疾的忠心爱国、智略超群及卓识远见。任江西安抚使时,旱灾严重,百姓粮荒,富商大贾却乘机谋取暴利。他一到任即发布“闭粜者配,强籴者斩”的文告,稳定了粮食市场,使“民赖以安”。并在后来给皇帝上书中提出:“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论盗贼札子》)他希望朝廷改革吏治以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强盛。四十一岁时在湖南创建了雄震一方的飞虎军,为防止金兵南犯也在为北伐作准备。

辛弃疾南归后本来希望施展他的雄才将略,指挥千军万马,上阵杀敌,报效国家,“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然而,自隆兴元年(1163)符离之役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向金国俯首称臣,纳贡求和,使得英雄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他南归之初,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佥判,六年后官职虽有升迁,但都在地方任职,而且每任时间都不长,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二岁,十三年调换十四任官职,使他在任上难以有所作为。进入中年之后,经历了宦海沉浮,他不能点兵沙场,只能落日城头,弹铗悲歌:“腰间剑,聊弹铗”(《满江红》)当年叱咤风云的少年将帅变成了“和泪看旌旗”(《定**》)、“试弹幽愤泪空垂”(《鹧鸪天》)的失路英雄,英雄空怀报国之心,徒有收复中原的志向,有着不凡的雄才将略,却为南宋朝廷妥协投降的路线所不容,使他得不到重用,甚至遭受打击,壮志难酬。

(三)反复起用

含恨而逝:(43岁~68岁)

辛弃疾在作地方官时,关心民生,改革弊政,纠弹贪官污吏,引起了一些朝臣的忌恨,加之他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本来就与当时苟且偏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于是地方贪官污吏与朝中奸臣勾结,多次制造罪名,对他加以贬斥。四十二岁的壮年,被弹劾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十年;五十二岁时起复福建提刑,三年后又被诬陷落职,再度赋闲八年;六十四岁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又制造万领红衲,准备招募丁壮建军,希望建功立业,不料却因得罪权贵,遭谗被贬,回到铅山故居;直至宋金战局逆转,金兵入侵淮南时,宋朝廷才加封辛弃疾枢密院都承旨,想让他力挽颓局,可此时的老英雄已经老病在床,六十八岁时含恨而逝。这二十五年期间,辛弃疾多次被贬,又多次被起用,他的仕途历尽坎坷。英雄壮志未酬,已入“头白齿牙缺”(《水调歌头》)的暮年晚景,常感叹“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蓦山溪》)这更使他因年华虚度,然国仇未雪,更觉时不我待,倍觉紧迫。尽管这样,他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即便在多次罢官家居,弃置赋闲的境遇下,仍然一刻

也没有忘怀分裂的祖国,反而更加炽烈,直至含恨而终。

辛弃疾生于爱国志士之家,从小受祖父影响,青少年时投身抗金活动,身先士卒;南归之后又为北定中原,收复失地进行了不懈努力,虽遭嫉恨排挤,多次被贬,却矢志不渝,其心不改,其节不移,其爱国热情从未减弱。他的一生是在坚持抗金、反对投降中度过的,他是伟大的爱国志士,他的爱国热情和扶危济世的责任感,当仁不让、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怀,一生奋战、一往无前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并世代相承。

二、抗金救国

收复中原的主旨

靖康之变使中原沦陷,山河破碎,目睹中原人民遭受种族歧视与蹂躏,辛弃疾在青少年就立下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他的这一志向不仅贯串着他一生的政治事业,同时也在他词的创作中有深刻的反映。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但多数以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爱国思想为主题,并进行了多角度抒写。现就辛弃疾词的爱国思想的抒写角度进行要的分析:

(一)收复中原的壮志:

辛弃疾早年参加抗金活动,“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即写自己以实际行动为收复中原献身;到晚年仍是“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则抒发的是他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是英雄强烈而执着的历史使命;辛弃疾萦绕心头的愿望,正如陆游以塞上长城自许一样,拥有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更有崇高的为国献身精神。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为作者六十六岁时所作,他此时虽是垂暮之年,但因复出起用,看到收复中原有望,仍激流勇进,壮心不已,奋起筹划。他登临京口北固亭,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不凡的业绩,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优秀的词章。词的上阕歌颂了孙权和刘裕,因为他们中一个打垮了北方的入侵者,保卫了国家;一个北伐胜利,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通过怀古,既歌颂了古代的英雄,又表达了自己的收复中原的壮志,又侧面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慨情怀。批评了南宋朝廷苟安的政策。下阕以刘义隆好大喜功导致北伐惨败的史实,告诫当局要谨慎备战,不可抄之过急;又以廉颇自喻,表述自己老当益壮,愿为北伐贡献力量的心愿。作者在怀古中吟今,在叙事中言志,一连用了四个典故,既切地、又切事、还切时、更切情,充分的表达了自己想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

(二)英雄失路的悲慨:

辛弃疾南归之后,他大量的岁月是在被贬谪闲居中度过的。“大仇不复,大耻不雪,平生志愿百无一酬”(谢枋得《记辛弃疾稼轩先生墓志》)这种壮志难酬、英雄失路的悲愤,形成了辛弃疾词作的另一主题。“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满江红•倦客新丰》)道出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

领兵马的将军,在战场上博取功名,“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满江红》﹚;平生以英雄自诩,渴望成就英雄伟业,成为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英雄事,曹刘敌”(《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英雄失路,胸中的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韬略得不到施展,这是何等的凄凉?悲痛、愤懑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国土沦丧、故土难回的焦虑漂泊感;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失落紧迫感,交织于胸、萦绕于心,刚强的老英雄也难免愤然落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他抒写这种英雄失路的悲愤之情的代表作: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水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烩,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相见,六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这首词也写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上阕以阔大苍茫的境界和落日城头的背景,刻画了失意词人的自我形象。用抽刀凝视,拍栏长叹的具体细节,表现诗人的爱国激情,道出满腔忧愤。下阕用两个历史故事,从反面着笔,说明自己精忠报国的志愿,他既不作忘国思乡的张翰,也不学只图温饱的许汜,然而坐视年华流逝,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腔孤愤、沉郁悲凉!由于朝廷苟且偏安、妥协投降的方针,使辛弃疾报国无门,正是这种英雄失路的悲愤,更集中集现了爱国词人、抗金老英雄那历久弥坚的一片赤诚爱国之心。

(三)对南宋王朝的批评

南宋朝廷昏暗,一直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对抗金人士多加贬谪弃置。这种腐败状况令辛弃疾十分愤慨,他批判南宋朝廷忘了国耻家仇:“神州陆沉,几曽回首?”(《水龙吟》)他慨叹国家分裂,而朝廷竟乐此偏安:“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去,了无尘迹。”(《满江红》)他谴责朝廷不思北伐,苟且偷安以致“西风塞马肥。”(《木兰花慢》);他批评南宋统治者是非不明、贤愚不辨、忠奸不分:“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他痛愤英雄豪杰被压抑摧残、弃置埋没:“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贺新郎》);更直接讽刺宋光宗迫使自己投闲退隐、罢官家居:“君恩重,教且种芙蓉。”(《小重山•与客泛西湖》)他愤怒地要清除抗金事业的绊脚石、蒙蔽君主、苟且误国的奸臣:“斫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他指出投降派的苟且偷安,纵能快活一时,最后终难免落入可耻的下场:“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摸鱼儿》)辛弃疾的这类词作,或委婉含蓄,或借古喻今,或直言慷慨,都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弊端,不仅富有战斗性,还突出反映了他多次上书献策,要求北伐;设想用多种方法建军备战,收复失地,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怀、多么赤诚的爱国忠心!

辛弃疾青年时期,投身抗金战斗,金戈铁马,冲锋陷阵,闯金营、擒叛徒,为抗击侵略而战斗,胆略非凡、为民族事业而战,英勇豪迈;南归后无论是作地方官,还是为中央官吏,均以北伐中原、收复是他为目标,并为之作了不懈的努力,深谋远虑、智略超群;即使遭受打击,几度被贬赋闲,其心不泯,矢志不渝;辛稼轩的词作,无论是抒发自己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抒写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悲愤,还是批判南宋朝廷的投降政策、苟且偷安,都突出表现了他精忠

报国、热爱祖国的一片丹心,忠心昭日月,千古一词人!

参考文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29页—第133页.于非主编《中国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第75页—第81页.

第二篇: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辛弃疾是南宋爱国志士,杰出的词人,其词在南宋开一代新风。本文从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和词作的思想内容来探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辛弃疾生平抒发壮志英雄失路批评朝廷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志士,杰出的词作家,其主要文学成就在词这一方面,他的词在南宋开创了一代新风,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词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沉雅健, 确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词风。辛弃疾生于南宋中期,中原早已沦丧,正是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尖锐,中原人民抗金要求不断高涨的时期。而在江南的南宋统治集团中,则分为主和、主战两派,主和派苟且偷安,妥协投降;主战派要求收复失地,北定中原。辛弃疾是主战派人物之一,其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统一中原进行着不懈的斗争。现在就从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词的思想内容这两方面来探究他的爱国精神。

一、坚持抗金反对投降的一生

辛弃疾的一生,按其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揭竿而起擒判南归:(1岁~23岁)

辛弃疾出生时(1140年),山东已沦陷金人之手,宋室南渡已经十三年,他的父亲早亡,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辛赞富有民族气节,青少年时期的辛弃疾受祖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辛弃疾在(1154年~1157年)两次到北方察看地形,探听金军虚实,积极为起义作准备,志在收复失地,报效国家。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济南人耿京聚集十万人奋起抗金,声势浩大,威震一时。辛弃疾也随之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起义队伍,投奔耿京,在耿京军中掌书记,与耿京共同谋划军事。这年正月,辛弃疾受耿京委派,辛弃疾领人前去建康(今江苏南京)求见高宗,在完成任务返回山东途中,得知耿京被投降金兵的叛徒张安国杀害,立即率五十骑杀向济州(今山东巨野),在有五万之众的金兵营地,活捉了张安国,并押回建康斩首。辛弃疾这一英雄壮举、体现了他非凡的胆略,得到高宗的称赞。辛弃疾从此成为南宋朝廷一名抗战将领,这年他二十三岁。行伍出身的辛弃疾,有着战场上横戈杀敌的战斗体验,他熟悉军旅生活,“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念奴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千弦翻塞外风,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些都是他后来对当年抗金时军旅生活的深情回忆,也充分印证了他青年时期投身抗金战斗的经历,辛弃疾把自己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奔赴沙场,义无返顾,为国杀敌,疆场搏命,这是何等的英雄豪迈!词人的这样的英雄壮举,使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更令人钦敬佩服!

(二)辗转任职壮志难酬:(24岁)~42岁

辛弃疾南归后,从二十四岁到四十二岁,在江淮两湖间辗转任职,消磨了近二十年的时光。他相继作过江阴鉴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隆兴知府安抚使、湖北、湖南转运副使等地方官,也曽作过司农主薄、仓部郎官、秘阁修撰与大理少卿等中央官吏。职务的频繁调动,使他不能在任职期间有所作为。但他在职权范围之中,为统一中原,收复失地时时做着努力。“隆兴和议”后,一一六八年,在任建康通判时,二十六岁的辛弃疾向孝宗上奏《美芹十论》,分析宋金形势,反对“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争衡于中原”的论调,提出自治图强,恢复中原的治国方略。三十一岁进献《九议》,从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等方面,陈述用人用兵之道,谋划复国中兴大计,贴实详明,却被置之不用。三十三岁时即预言金朝“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这也体现了辛弃疾的忠心爱国、智略超群及卓识远见。任江西安抚使时,旱灾严重,百姓粮荒,富商大贾却乘机谋取暴利。他一到任即发布“闭粜者配,强籴者斩”的文告,稳定了粮食市场,使“民赖以安”。并在后来给皇帝上书中提出:“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论盗贼札子》)他希望朝廷改革吏治以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强盛。四十一岁时在湖南创建了雄震一方的飞虎军,为防止金兵南犯也在为北伐作准备。

辛弃疾南归后本来希望施展他的雄才将略,指挥千军万马,上阵杀敌,报效国家,“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然而,自隆兴元年(1163)符离之役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向金国俯首称臣,纳贡求和,使得英雄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他南归之初,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佥判,六年后官职虽有升迁,但都在地方任职,而且每任时间都不长,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二岁,十三年调换十四任官职,使他在任上难以有所作为。进入中年之后,经历了宦海沉浮,他不能点兵沙场,只能落日城头,弹铗悲歌:“腰间剑,聊弹铗”(《满江红》)当年叱咤风云的少年将帅变成了“和泪看旌旗”(《定**》)、“试弹幽愤泪空垂”(《鹧鸪天》)的失路英雄,英雄空怀报国之心,徒有收复中原的志向,有着不凡的雄才将略,却为南宋朝廷妥协投降的路线所不容,使他得不到重用,甚至遭受打击,壮志难酬。

(三)反复起用含恨而逝:(43岁~68岁)

辛弃疾在作地方官时,关心民生,改革弊政,纠弹贪官污吏,引起了一些朝臣的忌恨,加之他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本来就与当时苟且偏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于是地方贪官污吏与朝中奸臣勾结,多次制造罪名,对他加以贬斥。四十二岁的壮年,被弹劾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十年;五十二岁时起复福建提刑,三年后又被诬陷落职,再度赋闲八年;六十四岁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又制造万领红衲,准备招募丁壮建军,希望建功立业,不料却因得罪权贵,遭谗被贬,回到铅山故居;直至宋金战局逆转,金兵入侵淮南时,宋朝廷才加封辛弃疾枢密院都承旨,想让他力挽颓局,可此时的老英雄已经老病在床,六十八岁时含恨而逝。这二十五年期间,辛弃疾多次被贬,又多次被起用,他的仕途历尽坎坷。英雄壮志未酬,已入“头白齿牙缺”(《水调歌头》)的暮年晚景,常感叹“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蓦山溪》)这更使他因年华虚度,然国仇未雪,更觉时不我待,倍觉紧迫。尽管这样,他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即便在多次罢官家居,弃置赋闲的境遇下,仍然一刻

也没有忘怀分裂的祖国,反而更加炽烈,直至含恨而终。

辛弃疾生于爱国志士之家,从小受祖父影响,青少年时投身抗金活动,身先士卒;南归之后又为北定中原,收复失地进行了不懈努力,虽遭嫉恨排挤,多次被贬,却矢志不渝,其心不改,其节不移,其爱国热情从未减弱。他的一生是在坚持抗金、反对投降中度过的,他是伟大的爱国志士,他的爱国热情和扶危济世的责任感,当仁不让、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怀,一生奋战、一往无前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并世代相承。

二、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主旨

靖康之变使中原沦陷,山河破碎,目睹中原人民遭受种族歧视与蹂躏,辛弃疾在青少年就立下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他的这一志向不仅贯串着他一生的政治事业,同时也在他词的创作中有深刻的反映。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但多数以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爱国思想为主题,并进行了多角度抒写。现就辛弃疾词的爱国思想的抒写角度进行要的分析:

(一)收复中原的壮志:

辛弃疾早年参加抗金活动,“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即写自己以实际行动为收复中原献身;到晚年仍是“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则抒发的是他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是英雄强烈而执着的历史使命;辛弃疾萦绕心头的愿望,正如陆游以塞上长城自许一样,拥有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更有崇高的为国献身精神。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

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为作者六十六岁时所作,他此时虽是垂暮之年,但因复出起用,看到收复中原有望,仍激流勇进,壮心不已,奋起筹划。他登临京口北固亭,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不凡的业绩,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优秀的词章。词的上阕歌颂了孙权和刘裕,因为他们中一个打垮了北方的入侵者,保卫了国家;一个北伐胜利,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通过怀古,既歌颂了古代的英雄,又表达了自己的收复中原的壮志,又侧面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慨情怀。批评了南宋朝廷苟安的政策。下阕以刘义隆好大喜功导致北伐惨败的史实,告诫当局要谨慎备战,不可抄之过急;又以廉颇自喻,表述自己老当益壮,愿为北伐贡献力量的心愿。作者在怀古中吟今,在叙事中言志,一连用了四个典故,既切地、又切事、还切时、更切情,充分的表达了自己想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

(二)英雄失路的悲慨:

辛弃疾南归之后,他大量的岁月是在被贬谪闲居中度过的。“大仇不复,大耻不雪,平生志愿百无一酬”(谢枋得《记辛弃疾稼轩先生墓志》)这种壮志难酬、英雄失路的悲愤,形成了辛弃疾词作的另一主题。“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满江红•倦客新丰》)道出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

领兵马的将军,在战场上博取功名,“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满江红》﹚;平生以英雄自诩,渴望成就英雄伟业,成为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英雄事,曹刘敌”(《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英雄失路,胸中的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韬略得不到施展,这是何等的凄凉?悲痛、愤懑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国土沦丧、故土难回的焦虑漂泊感;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失落紧迫感,交织于胸、萦绕于心,刚强的老英雄也难免愤然落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他抒写这种英雄失路的悲愤之情的代表作: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水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

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

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烩,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相见,六郎

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

雄泪。

这首词也写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上阕以阔大苍茫的境界和落日城头的背景,刻画了失意词人的自我形象。用抽刀凝视,拍栏长叹的具体细节,表现诗人的爱国激情,道出满腔忧愤。下阕用两个历史故事,从反面着笔,说明自己精忠报国的志愿,他既不作忘国思乡的张翰,也不学只图温饱的许汜,然而坐视年华流逝,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腔孤愤、沉郁悲凉!由于朝廷苟且偏安、妥协投降的方针,使辛弃疾报国无门,正是这种英雄失路的悲愤,更集中集现了爱国词人、抗金老英雄那历久弥坚的一片赤诚爱国之心。

(三)对南宋王朝的批评

南宋朝廷昏暗,一直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对抗金人士多加贬谪弃置。这种腐败状况令辛弃疾十分愤慨,他批判南宋朝廷忘了国耻家仇:“神州陆沉,几曽回首?”(《水龙吟》)他慨叹国家分裂,而朝廷竟乐此偏安:“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去,了无尘迹。”(《满江红》)他谴责朝廷不思北伐,苟且偷安以致“西风塞马肥。”(《木兰花慢》);他批评南宋统治者是非不明、贤愚不辨、忠奸不分:“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他痛愤英雄豪杰被压抑摧残、弃置埋没:“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贺新郎》);更直接讽刺宋光宗迫使自己投闲退隐、罢官家居:“君恩重,教且种芙蓉。”(《小重山•与客泛西湖》)他愤怒地要清除抗金事业的绊脚石、蒙蔽君主、苟且误国的奸臣:“斫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他指出投降派的苟且偷安,纵能快活一时,最后终难免落入可耻的下场:“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摸鱼儿》)辛弃疾的这类词作,或委婉含蓄,或借古喻今,或直言慷慨,都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弊端,不仅富有战斗性,还突出反映了他多次上书献策,要求北伐;设想用多种方法建军备战,收复失地,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怀、多么赤诚的爱国忠心!

辛弃疾青年时期,投身抗金战斗,金戈铁马,冲锋陷阵,闯金营、擒叛徒,为抗击侵略而战斗,胆略非凡、为民族事业而战,英勇豪迈;南归后无论是作地方官,还是为中央官吏,均以北伐中原、收复是他为目标,并为之作了不懈的努力,深谋远虑、智略超群;即使遭受打击,几度被贬赋闲,其心不泯,矢志不渝;辛稼轩的词作,无论是抒发自己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抒写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悲愤,还是批判南宋朝廷的投降政策、苟且偷安,都突出表现了他精忠

报国、热爱祖国的一片丹心,忠心昭日月,千古一词人!

参考文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29页—第133页.于非主编《中国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第75页—第81页.

第三篇:论爱国主义精神

论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的江河奔涌东逝,卷起千堆雪,卷走了名利,卷走了虚无,却卷不走那些站立在浪头尖端的英雄人物;浪淘万粒沙,淘尽了繁华,淘尽了荣辱,却淘不尽那些高尚而不朽灵魂。在我们追慕先贤时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通点,他们都具有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怀。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字字句句无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芒。然而只有那些撑乾坤舞日月,为国捐躯,血染沙场的人才是爱国者吗?我看不然,我相信爱国主义还有更广阔更深远的含义。

马上就到端午节了,提到端午节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屈原。我还记得高中的时候背他写的《离骚》可以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每当背诵时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画面。滔滔江水,如时光流逝。在那美丽的漓江水边,我看见屈子傲然的身影。鞠躬尽瘁,竭忠尽智,谁料月明多被乌云妨,人清总被世俗污,忠信却遭疑忌,正直反遇诽谤,穷苦倦极,忧愁幽思,怨生《离骚》。当自己的理想彻底破灭,抱负终不得施展时,他选择了那清清的江水,来保全自己的高洁,这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远离世间污浊。

大家可能觉得他很傻,会问他为什么要跳河自尽。我想是因为他的爱国之心赤诚热烈,不愿国家落入谗臣之手,所以选择忠言直谏;因为高洁之情坚定不移,不愿与其他人同流合污,所以选择遗事世独立;因为不愿向敌人屈服,所以选择以死明志,因为不愿苟且偷生,所以选择随水而逝。这份对国家的真诚与责任难道不是爱国主义最直接的体现吗?

屈原的死是用生命的消亡来获得灵魂的永生,是用不朽的精神见证对国家的真诚。他如一只断线的风筝,悠然地栽入水中,但他爱国主义的精神却在后人的纪念与缅怀中传递。苏武牧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试想一下,苏武举起羊鞭与朔风冷月作伴与孤冢羊群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十九载风风雨雨的坚守铭记下对国家忠贞不渝的信念,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钱学森先生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美国对他的评价是他至少超过五个师的力量,而且他一定会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他知道,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他要把自己的知识献给伟大的祖国,当新中国成立后,他冲破层层阻力,不顾坐牢、恐吓甚至生命的危险,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科研条件,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到祖国后,他不嫌弃国内艰苦的条件,和其它科学家一道,从最原始的工具开始,成功制造出了“两弹一星”,中国从此步入军事强国和航天强国之门这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和祖国的利益相符合方能最充分地显现出来,如果不顾及祖国的利益,即使个人发展得再辉煌,也不过是个空壳的种子,永远会遭到世人的唾弃,华罗庚拒绝外国重金招聘,充分体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对祖**亲的热爱。谈古论今,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又如何表达爱国热情呢?我们没有生在腥风血雨的秦汉王朝,不能像李广一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们没有生在歌舞升平的大唐盛世,不能像李白一样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酿成月光,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我们没有生在丧权辱国的满清时期,不能像葛云飞一样为国捐躯,奋战不已。然而我们应该庆幸生在这个百舸争流的大时代,我们应该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学习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人萎靡不振,有的人却能

一奋骥足。因为志向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有坚定信仰和志向的人,他认为人生的全意义就在于为自己的志向作出不懈的努力。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当今,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要求大学生尽快成才。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能否为社会发展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责任的履行。关注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起自己所应尽的责任、从而形成自觉的责任意识,做有责任勇担当的知识青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目标。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优良的道德传统,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明确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将传统优良品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只有铭记历史,记住封闭、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把改革开放视为己任,树立赶超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有一位老兵曾说:我们不怕牺牲,我们怕被人遗忘。我想他们怕遗忘的是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今天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我们再去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穿草鞋。艰苦奋斗首先是指在思想上、和学习上要有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增强艰苦创业的意识。其次,当代大学生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抑奢少费,崇俭守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提倡艰苦奋斗,大兴勤劳节俭之风,人人奋发努力,个个勇于负责,才能生生不息,蓬勃发展。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来自父母的供给,我们要培养节俭观念,消费要恰到好处,不能攀比、更不能挥霍、浪费。艰苦奋斗是我们成才的必由之路,当代大学生要真正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就又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要说:你们的精神早已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中,相信革命先辈的鲜血不会白流;相信新世纪的一代会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也相信祖国明天会更好!

我们只有牢记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思想道德质品,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为之努力,让我们的青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光,让我们的热血抛洒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这就是我们一颗颗忠诚的爱国心。

第四篇:论辛弃疾

从人物意象视角探析辛弃疾词的苦闷意旨2009-07-07 20:43

摘要: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词风豪迈激昂。然而,人生的坎坷,仕途的波折,有才不能施展,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使其内心充满深深的苦闷之情。下面我将借辛词中出现的几组人物意象分析一下他内心的苦闷意旨。

关键词:辛弃疾 苦闷 原因 人物

辛弃疾既是文人也是武将,统领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人生经历,使他词风格豪迈激昂,雄浑壮阔。然而,结合其一生分析,辛弃疾的词中还蕴含着深深的苦闷。他的一生仕途坎坷,这样他的政治抱负“了却君王天下事”就不能实现。虽自负有管仲、乐毅一样的才能却不能施展,满腔幽怨无处发泻,最终含恨而逝。下面我将借辛词中出现的几组人物意象浅陋地分析一下他内心的苦闷意旨。(1)功成名就的英雄

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义端说他是“青兕”①,陈亮说他是“真虎”②,姜夔说他是“前身诸葛”③,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辛弃疾早年在抗金一线领兵作战,二十二岁的他便聚集了2000多人参加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曾率领五十人袭击敌营,捉拿叛徒,名重一时。“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正当他踌躇满志,激情满怀之时,朝廷却一再地把他调离前线,这主要与他的身份有关。靖康之变之后,宋朝南迁,遗留在北方的文臣武将、老百姓仍然很多,出于对故国的热爱,对金人压迫的不满,很多人被迫南迁,这些人被称为“归正人”④,这称呼带有轻视的意味,在实际的政治生涯中也是区别对待的。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岳父范邦彦都曾在金为官,所以朝廷对他很不放心,不肯信任他,但他确实又有才能,这样朝廷一方面对他委以重任,同时又不断的提防他。主要表现在不时调离他的职务,不让他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在1178年离开江西时写的《鹧鸪天》中有这样一句话:“聚散匆匆不偶然,两年历遍楚山川。”离开湖北写的《水调歌头》中“两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都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反映。一再地调离,并且离前线越来越远,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廷,内心越来越苦闷。此时的他,自然会想起历史上建功立业名传千古的英雄人物,并借他们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如《木兰花慢》上阙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写此词时,辛弃疾已远离前线,将要到江西任职,但还未去。朋友将要远行,作者设宴相送。因所送的人要去汉中,自然想起汉朝基业的建立,想当年刘邦率军从汉中出发,直逼关中,把距守关中的三秦旧将相继击溃,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成果啊,“追往事,今不见”,空余两行清泪,绿水青山依在,壮志未酬,宏才莫展。这里写的是刘邦,辛弃疾并不是想作刘邦,而是借刘邦来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理想,渴望能有一个阔大的政治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志。撇下刘邦不谈,再来看刘邦手下的“张良、萧何、韩信”,在辛词《念奴娇》中也有反映“请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这三人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封王封侯,得以实现人生的理想,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信任,而辛弃疾自已呢?自辛弃疾南归后,宋与金政府于1164年签订了“隆兴和约”,维持了宋金数十年的安稳。数十年中,主和派始终占据上风,主战派倍受打击。辛弃疾南下四十四年始终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那些官场中的人怎能不排斥他。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闲居在家,他日夜思念失去的北部河山,渴望能够做出像韩信那样的功业。但却被卖国群小排斥在朝廷之外,只能借韩信等人来抒发自己收复中原的理想以及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另如《南乡子》下阙:

年少万兜鍪,坐断江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对于孙权这个人物比较喜爱,在词中多次引用这个人物意象。孙权年纪轻轻,便继承了父亲、兄长的基业,独占江东,依据长江天险,败曹操,却刘备,建立了一世功名,这是一个何等豪迈的英雄。辛弃疾借自己心中的理想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渴望能有一片沙场,让自己也达到“坐断江南战未休”的目的,喊出了辛弃疾要求奋发图强的呼声。然而,事实与理想总是相去甚远,辛弃疾只能陷入无限的苦闷当中。(2)壮志未酬的英雄 对壮志未酬的英雄的选择,在辛词中出现也较多。这样的人物与他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命运、遭遇往往相似,借对他们命运的感慨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横遭贬谪的痛苦。如《八声甘州》上阙: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辛弃疾为人刚正,力主抗战,为朝中群小所忌恨,一直不受重用,一直未能实施自己恢复中原的理想,反而壮年便被削职,他的遭遇与李广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李广被黜,夜猎归来,遭势利小人口舌,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可见世风是如何的低下。而有着“矢发裂石”功夫的李广,劳苦功高、英勇无敌,反遭罢黜,社会又是如何的黑暗,辛弃疾借李广“夜不寐,醉归来”事来表达有着与李广一样的怀才不遇,横遭贬谪的苦痛与苦闷。

再如《贺新郎》中的“我最怜君中宵舞”中的祖逖、刘琨,闻鸡起舞、击楫中流,渴望收复失地,但最终却折戟沉沙。想当时,统治者以和为贵,像他这样的抗战之士只能空发感慨。全词虽气势磅礴,语气慷慨激昂,这无非是吐胸中的块垒,抒发自己有才不能施展的苦痛。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写这词时已经65岁了,闲居在家很长时间才被起用,镇守江防重地镇江,表面上看是重用,实际上仅仅是作为招牌而已,作者此时不禁想起了廉颇,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⑤,在秦赵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因君王听信谗言,被贬在家。当赵国有难,赵王想到了廉颇,然而最终因为郭开的谗言,没被任用。结合辛弃疾自身的遭遇,再想到他不久后的再一次离职,以及曾发出的“叶公岂是好真龙”(《瑞鹧鸪》)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苦痛与愁苦,好不容易在晚年得到一次施展才能的机会却又这样付之东流。又如“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念奴娇》)中的岳飞,辛弃疾与岳飞的生活年代相隔时间不长,对岳飞的事迹了如指掌。岳飞文武全才,统领宋兵,大有直捣“黄龙府”之势。然而奸人当道,主和派占据上风,岳飞纵有天大的才能也是无法施展,在他词《小重山》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已三更,独自起来绕阶行”、“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而辛弃疾也同样有着孤夜难眠,叹知音少(无赏识自己的君主)的经历,二人可以说是同病相怜。34(3)隐士

出世与入世,从来都是有志之士、有才之士的两种选择,“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更是他们一种良好的愿望。渴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现实社会又“不如意事常八九”,真正得意的人不多。志士、才子自不愿与小人为伍,同样小人又根本不能容忍他们的存在,唯有选择退隐,可是真正的退隐又是谈何容易,身虽隐于山林,而心却系于天下。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们欲进不能,欲退不得,造成了他们真正的无奈,只好借对隐士的叙写来一抒自己内心的苦闷,而辛弃疾就是这样的一位词人,这种心理在他的词中也得到了大量的体现。如《卜算子》

一以我为牛,一以我为马。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于天也。

这是一首完全化用庄子的语言写自然主义的人生观,表示自己要虚心应世,随遇而安,不因外事的干扰而耗损精神。笑骂由人,决不怄气。要把客观的相关事物看作无意而尽然的结果,像江海上的虚舟相撞,像醉汉不知不觉地坠车摔伤,都一切顺其自然,不背思想包袱,这样便保全精神的自由,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

在这些近乎诙谐的话语中,好像是放任自流,其实寓含着他真正的无可奈何。再如《水龙吟》:

老夫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比,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存,高山流水,福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知未。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这首诗大致写于1194年,辛弃疾已经55岁了,刚刚又被罢了官。于是满腹心事,一腔幽怨,喷薄而出,陶渊明是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隐士,与辛弃疾本联系不到一起,然而当他受到压抑排斥,壮志未酬,到了心灰意冷的老年时代,陶渊明这个隐士的形象便渐渐浮现在他的眼前。梦中与陶渊明相遇,觉得和自己曾经的想象差不多,醒来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恨,而且是那么的强烈,竟至于酒也不饮,歌也不唱,为什么这样呢?他是在想“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陶渊明过上隐居生活,恐怕不仅仅因为“为五斗米而折腰”罢,大概有别的原因。有什么原因呢?根本原因是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当中,地位低下的陶渊明渴望建功立业,有“猛志逸四海” ⑥为证。但依他的身份,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是无法与王谢那样的大家相比拟,他多次出仕,都很失望,最后在做彭泽小县令时辞官归隐。请看他《归去来兮辞》中写得这样一段话,“归去来兮,请息交已绝游,然世与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一句话“世与我相违”道出了真谛。对辛弃疾而言,世也同样与他相违,但他做不到像陶渊明那样的洒脱,即使写出了一些寄情于山水的诗词,也是一种追求闲适的无奈。

另外,他的无奈在“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这两句词中也得到了体现。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象长沮桀溺两位隐士这样并耦而耕,不是很快乐吗?你孔子为何东奔西走呢?向往隐士生活嘲讽孔子忙忙碌碌。其实他自己不也是在忙忙碌碌、东奔西走吗?万般无奈之下,才以“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这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归耕之乐不过是无奈之语,其中包含的是对世路艰难的慨叹,对于君心难测的苦闷。

辛弃疾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大起大落,“三仕三已”《哨遍》,使他收复中原的理想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化为泡影。现实的残酷,使他“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之气只能郁结胸中。无论是对英雄的慨叹,还是对隐士的向往,无外乎为一吐胸中的块垒,而那“虽九死而犹未悔” ⑦的爱国之志从来不曾因此而改变,临终之前还大呼“杀贼”⑧,真是一个令人扼腕的英雄人物。

注释:

①②③转引《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9年3月第2版第232书页 ④转引《中国文学史》 莫砺锋黄天骥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 第156页 ⑤《史记》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7年5月第1版 第624页

⑥《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第1版 第582页

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两汉部分)湖南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 第242页 ⑧《文豪书系》 丁华民 孟玉婷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参考资料:

1、《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第2版

2、《唐宋词鉴赏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第1版

3、《历代词赋》 李慕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第2版

4、《中国古代文学》 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6月第2版

5、《宋词》 莫砺锋 童强 辽海出版社 2006年9月第2版

6、《辛弃疾诗词赏析》 孙乃修 海南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2版

第五篇:略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马革裹尸当自誓,男儿到死心如铁

——略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的英姿崛起于南宋词坛的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这位创辟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在他的《稼轩长短句》中,处处强烈地表露着对“算整顿乾坤终有时”①的执着追求以及“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的壮志难酬的悲慨。辛弃疾在其著名的政论《九议》中说到:“论天下之事者主乎气”。“气”就是一种精神,就是慷慨英壮的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他的词作所表现的“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江神子》)的“稼轩风”②,正是“临卒大呼杀贼数声而止③”的英雄气在艺术上的体现。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的一生是面对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年代,“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梦寐以求抗御外侮、恢复统一的一生。在他出生前十三年,北宋王朝已沦亡在金奴隶主贵族的铁蹄之下;他出世的第二年,南宋王朝与金国订立了可耻的“绍兴和议”。“和议”划定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宋金疆界,岁贡金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高宗赵构乞和媚敌竟至于奉表哀告:“既蒙恩造,许备藩国,世世子孙,谨守臣节”……这是一个充满血泪和耻辱的时代。

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的辛弃疾很早就有起兵抗金的抱负。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又一次大举南犯。河北山东的广大人民从后方聚兵痛击侵扰者,牵制着金军的南下。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乘时自奋”,组织了二千人马投入耿京的义军。不久,耿京被叛徒谋害,辛弃疾怀抱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宏愿来到南方。谁知,却从此中断了他沙场杀敌、重见中原父老的机缘。在南归后四十五年的漫长岁月里备遭打击,屡被贬斥,辛弃疾几乎有一半的时间罢黜闲居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和铅山的瓢泉,最后饮恨而逝。

“硬语盘空谁来听?”辛弃疾将其南归后所积郁在胸的一腔悲愤全部倾注进了《稼轩长短句》中。词人写道:“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是的,历史行程倏忽,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壮声英慨”之士虽然已似“浮云影不留”,但他的毕生心血凝结的、焕发着爱国主义的异采的六百多首词章却犹如“芳草春长在”,永远为祖国人民所珍爱。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大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表现在他的“整顿乾坤”的急切愿望与祖国依然关河破碎、宝刀无所用的冷酷现实的矛盾所引起的愤激中。这方面的前期代表作可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写过许多登山临水,友朋聚散的词,每当他目穷千里或送往迎来之际,总有着一股不可遏止的悲愤情。这悲愤情他曾明确表白过:“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蝶恋花·送祐之弟》)。所谓“其他恨”者,实即“剩水残山无态度”之恨。《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阕,就是面对天水一碧的壮阔秋色所触起的“江南游子”——这个原本是中原壮士的愤懑情怀的吐露。全词倾诉着山河含恨、吴钩空握;岁月流逝、壮志空怀的忧郁、苦闷。一个爱国志士不愿消沉闲散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水龙吟》所表达的情绪还比较舒缓,那么,随着岁月的推移、际遇的坎坷,辛弃疾在后期词中悲慨之情愈益显得激越而凌厉了。这可以举他与同道志士、进步思想家陈亮的那些唱和之作为例。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辛、陈在鹅湖相会。陈亮辞去后,辛弃疾一再调寄《贺新郎》“以见意”,词篇激荡着一股郁勃怒发的情思。如第二首中写道:“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霄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既沉痛于现状,又互为激励以“补天裂”的雄心。

辛弃疾词中虽不乏在冷峻的现状面前表现为萧飒衰退的情绪,但从总貌来看他的基调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是看来悲叹声声,内里实际跃动的仍是“白发自怜心似铁”(《定**》)的满腔热血、一颗赤子心。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以说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词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曲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悲壮之歌。词人以中间八句的“梦境”极写理想之境,俨然一幅气势壮阔、奋发昂扬的“沙场点兵临战”图。愈写理想的雄伟、热烈,愈显出借酒浇愁、挑灯看剑(这理应在战场杀敌立功的剑呵)的落寞寂寥,愈见出“可怜白发生”的悲慨的深重。这一声“可怜”自是对当道的有力抨击,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深沉的悲哀。但这悲哀不是消沉、不见衰飒。因为这悲哀虽是来于意气飞扬的境界的难以具见,但并没由此而弃去了对“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水调歌头》)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否则他不必“醉里挑灯看剑”,更无须“可怜白发生”了,他难道真的不可以去做一个如有的论者所说的“田间快活人”吗?

虽则悲慨,依然执着,这应是辛弃疾的词所表现的可贵之处。这就是为什么在《稼轩长短句》中一再出现对“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以及“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的往事的忆念和梦见的原因;这就是他所以在难以排解的矛盾苦闷中仍是希冀、期待着实现理想的时日:“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祝英台近》);这就是他何以常常是“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乎”(《南歌子·山中夜坐)),心头如同汩汩山溪一样激动着,无法入眠的缘故。即使入梦了也“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哨遍》)。他的心一刻也离不开江淮前线、大好中原!

“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辛弃疾在痛苦的矛盾冲突中是以这样的誓言自励的。现实是令人悲慨,理想岂能轻弃?这就是爱国词人在“戏为山园苍壁解嘲”的那首《临江仙》中,借山石自喻的“稜层势欲摩空”之“气”。

二、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具体表现在对整顿乾坤的“明主”的渴望上,表现在对历史上为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的英雄的崇敬上。

稼轩词中怀古之作极多,不是怀古的作品也常常借典引出一连串的古人来。后者如单从手法上着眼,诚然似在“掉书袋”。其实,虽然辛弃疾在某些篇章中确有堆垛典故的缺点,但大多数的怀古或用典之作纯系借古人之酒以浇胸中的“磈磊”。他缅怀上自大禹下至孙权、刘裕这些有志大一统的人物,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需要这样有雄才大略的明主英才。怀念古人是为了呼唤今人,是希冀有这样的英雄来“补天裂”。这里仅想举两首词为例略作阐说。一首是《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辛弃疾在简练的几笔中构出了他追念向往的世界;渴望、钦羡着能有如大禹这样的明主来重整山河,解民于倒悬之苦。爱国与爱民应是一致的。《生查子》的“思量禹”,从宋王朝内部而言,词人祈求能有个“鱼入渊、人居土”的“治”的局面。这样,民心所归、人力汇聚,恢复中原、统一天下之势自是指日可待了。

另一首词例是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曾被词论家誉为辛词第一佳作,因为它典范地表现了稼轩词的悲慨清壮、雄劲健举的风格。从手法上说,也是辛词善于借典抒情述理以及政论与抒情相融汇的代表之作。写这词时辛弃疾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他白发飘萧应召来前线董理军备、以图开战。重临四十三年前曾经在这一带惩叛徒、抗顽敌的旧地,词人的心头是怎样的滋味?岁月流逝,人事几变,可是“佛狸祠”这入侵者的“祠堂”依然香火鼎盛——这是对乞和苟生者的一个重重的鞭挞。面对京口雄山丽水,北望“神州”万里山河,不由想起曾在镇江逞雄的“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和南朝宋武帝刘裕来。“英雄无觅”,怀古实乃伤今,举出历史上西征北伐的有作为的统治者正是用一面镜子反照坐看大片疆土被分裂而长期苟安的当今小朝廷。词既有借古讽今,又有借古鉴今——“元嘉草草”的历史教训,更有以古喻今、以廉颇明己志。但不管是讽今还是鉴今、喻今,贯联着的核心是求得一个大一统的理想局面。

在辛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词人所崇敬的古人大抵是“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木兰花慢》)的统一中国的刘邦一类的人物。他赞赏“添爽气,动豪情,奇因六出”协助刘邦成大业的陈平;他佩服和追念叱咤边庭英勇善战的李广;他崇拜扶持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辛弃疾正是借这些古时的明君贤臣来寄寓他的爱国的情怀的。

三、辛词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表现在对南宋君臣偷安宴乐的讽喻和揭露中。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水龙吟》)这是悲慨化为愤火,是对当时主战的正义之声不得振起而议和的声浪起伏不息的愤怒。

他一再提到“夷甫”,以东晋王衍之流苟安江南、清谈误国的典实指斥现今手握大权而“低头拱手”、“终老不敢言兵”的大吏。如:“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贺新郎》)“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水龙吟》)……

至于传颂于人们口中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一词,它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表现小人当国、国事日败则尤为显然。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就已记载有赵眘父子“见此词,颇不悦”的反响。此外,如《江神子·闻蝉蛙戏作》、《千年调·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念奴娇》(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等词均系讽嘲祸国害民的宦海丑类的作品。

综上所述,“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的稼轩词确是这位爱国词人的满腔热血的结晶。尽管辛氏的爱国与忠君仍难能离析,一如封建时代别的士大夫那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吸取所宝贵的东西。至于从词的发展史来看,“歌词渐有稼轩风”④的事实,辛词对刘过、刘克庄以至陈人杰、刘辰翁这些南宋中晚期词人的影响,都足以说明他的不朽的功绩。而这影响,或者说构成一个词的流派的核心的东西又正是辛弃疾词的那股“气”,那种矢志不二的爱国之情志。

①赵善括《满江红·辛帅生日》。②戴复古《石屏词》:《全宋词》2309页。③见邓广铭《辛稼轩年谱》139页所引。④戴复古《石屏词》:《全宋词》2309页。

下载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

    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 要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关系日趋紧密的人类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群体意识非常强烈。其突出表现是在内忧外患中......

    论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论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字数:6375 目 录一、闻一多诗歌爱国主义精神的来源:1、中国的旧式教育和西式教育影响了他的思想; 2、闻一多所处时代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

    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物理111朱紫洪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当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五四运动的场景变清晰地呈现在......

    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别:11策划 姓名:杨紫茜 学号:11111322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一种无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即为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是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表现,我们应该有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体现......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

    爱国主义精神

    点滴小事现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屹立于世界的一种凝聚力。爱......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