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议论文的观点得到充分论证

时间:2019-05-14 12:3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让议论文的观点得到充分论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让议论文的观点得到充分论证》。

第一篇:如何让议论文的观点得到充分论证

如何让议论文的观点得到充分论证?

一篇“有议论文样子”的文章,至少要符合三个要求:①有基于材料的明确具体的观点;②文章的观点应当有一种因果关系;③所举事例应当符合观点的因果关系。

我们把这种“有议论文样子”的作文,作为行文结构的第一类来讲的,这一节,我们在这个要求的基础上,来看一看第二类,也就是“观点得到充分论证的合格的议论文”。

这里的“合格”不是指分数合格,而是符合议论文的文体要求,是真正议论说理性的文章。这比上一节有“议论文的样子”显然要高一个层级了。

那么你肯定会问,什么叫“符合议论文的文体要求”,什么又叫“真正议论说理”?这里的“符合文体要求”,绝不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议论说理”也不是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拼凑出一篇看似写得很深刻的文章。

前面我们讲过,一篇“有议论文样子”的文章,文章的观点应当包含一种因果关系,如“我们只有像莠草一样坚持自我,不被外界评价影响,才能取得成功”,又如“我们不应该在事业有成时讥讽他人,只有这样,当你落破时,也会受人尊敬,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一个有待论证的因果关系,应该说是一篇议论文的逻辑起点,也是支撑整个文章的核心思维。那么,徐某人有理由这么说,一篇合格的议论文,应当是这样的:有一个基于材料的明确观点;观点中包含一种因果关系;观点的因果关系得到充分论证。一篇议论文的核心是那个有待论证的因果关系,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为什么”。所以,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应当把思考阐述、分析和举例的重点都落到这个“为什么”上面,而非挖空心思去凑“怎么做”。

讲到这里,再讲一篇反面教材,尽管它曾是2012年高考福建卷高达67分的优秀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以昂然之姿奔跑

蒙田曾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乎长短,在于你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不多,却活得很长久。”其人已逝,而千载留名。之所以有的人能永垂青史,是因为他们用短暂的生命跑到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甚至超越了一个时代。而唯有以昂然之姿奔跑,才能挣脱世俗的桎梏,超越生命的本身。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的价值在于你用有限的时间跑了多少路程。人生的密度比长度更值得追求。我们抓不到时间的尾巴,亦不可预测未来生命还有多长,我们都活在当下,而当下所能做的,就是以昂然的姿态奋力奔跑,以此来延续生命的轨迹。

以昂然之姿奔跑,要能够坚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裹挟,以免乱弄了分寸、错了方向。社会充满无限的诱惑与欲望,如何才能做到固若磐石,是我们所不得不考虑的。神话史诗《奥德赛》中海妖的魅惑难以抵挡,俄底修斯让水手堵住自己的耳朵并自己绑在桅杆上,才最终顺利地进入航道。人生难免有迷失的时候,关键是要在迷津渡口抵制住诱惑、克制住欲望。欲望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而我们常常把欲望当成理想。因为它们有时候实在太近,近得只有一线之隔,昂然地奔跑必然要抵住欲望的侵袭,一旦陷进再用力也是无谓的挣扎。

以昂然之姿奔跑,不是一味地埋头狂奔,奔跑是基于对自身清醒的认识,否则人生不过是在原地打转。网络上一群自称“吊丝”的群体迅速蹿红,他们是新时代的孔乙己,是社会飞速发展所催生的失误,也是一面自我审视的镜子。缺乏行动力,敢想而不敢做,虚伪而故作清高,害羞却又自作多情。自卑自贱又自怨自叹成了他们性格上的硬伤,对别人的成功没有理性的认识,对自身的缺点又无法清醒地自我审视,再加之表达的不畅,使他们只有谎言、逆反和诉求。无法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注定了他们只能是蜷缩在社会角落的一杯苦羹,以昂然之姿奔跑,必须要摆脱这种自我认识的误区,敢于面对自身的缺陷和弱点,而不是期期艾艾地怨天尤人。

正如乔布斯所说:“医生能做的事不多,所以每件都要做得精妙绝伦。”人生就应像这样投入全部的热情,以昂然之姿奋力奔跑,不在乎生命有多长,只在乎自己跑了多远,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就这样一直到人生的终了,当你回首时方能无愧于心。

以昂然之姿奔跑,及时摆脱欲望,清醒审视自己,整装待发,努力延续生命的轨迹,生命不长,却可以跑得更远。

材料讲了两种赛跑,一种是运动中赛跑,一种是人生赛跑,如果你不死钻牛角尖,应该能看出来,运动中的赛跑靠的是速度,人生的赛跑看的是路程。

换句话讲,这则材料的意思是,问我们支持哪种赛跑,再讲具体一点,我们的人生历程,应该求速度,还是求高度(厚度、宽度,质量等皆可,“路程”的具体内涵),又或者两者皆支持等。但这篇文章的观点似乎不在这两者之间,而是落到了“以昂然之姿奔跑”。我们姑且不论“以昂然之姿奔跑”是不是一句有清晰明确具体内涵的观点,也不论他们观点是否符合材料的意思,单看文章主体部分论述,也没有对文章的核心因果关系——“唯有以昂然之姿奔跑,才能挣脱世俗的桎梏,超越生命的本身”进行论证:

①以昂然之姿奔跑,要能够坚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裹挟,以免乱弄了分寸、错了方向。

这讲的是“以昂然之姿奔跑”的第一个条件——坚守自己的内心,换句话说,这一段的核心思想说,只有坚守自己的内心,才能以昂然之姿奔跑。这和观点“唯有以昂然之姿奔跑,才能挣脱世俗的桎梏,超越生命的本身”。

②以昂然之姿奔跑,不是一味地埋头狂奔,奔跑是基于对自身清醒的认识,否则人生不过是在原地打转。

这是“以昂然之姿奔跑”的第二个条件——对自身清醒的认识。问题和第一个一样,不能论证观点。

很多老师的讲法,让这个原本其实并不是很复杂的题型变得复杂了。比如有的老师说,这类作文题,不能只写一个,另外一个也要写,可以少写一点——什么叫“少写一点”,写多少叫“少写一点”,怎样“少写一点”?还有的老师说,矛盾对立的题,一定要写得有思辨性——请问,什么叫“有思辨性”,“有思辨性”如何具体操作? 讲到这里,真想说一句,整那么复杂干嘛?既然我们都从材料里看出有对立的意思了,那为什么不可以按照这个意思来写下去呢?既然是对立的,你在支持一个的同时,是不是就已经反对另一个了呢?

我们不妨用逻辑符号来表示这种材料,假如说,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或者态度用P来表示,那么另一个与之对立的就可以表示为¬P。那么,对于这种类型的作文题,最为简单粗暴的立意方法就是:支持P,反对¬P。支持一个,反对一个,这样两个是不是都写到了呢?这样讲太抽象,我们回过头来看2014年江苏卷的“青春朽与不朽”的材料。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材料的第一句态度非常明确:青春是不朽的。我们先不管为什么这样说,读懂它所表达的意思和倾向就可以了。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第二句话批评“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的想法,认为这种想法很很傻很天真,很明显它倾向于青春是会朽的。

符号表示这两则材料: P:青春不朽 ¬P:青春会朽

该支持哪一个,反对哪一个呢?这个时候的是非判断,取决于我们对材料里这个充满暧昧的“青春”二字的解读:

(1)“青春”界定为生理的青春,也就是青春岁月与时光。如果这样理解,毫无疑问,青春是一定会朽的,一切生命皆有走向衰老的一天。问题是,很多人即便理性上知道青春会朽,但是经常在潜意识里会忘记这个事实,他们虚度青春,浪费生命,纵情于声色犬马,直到青春逝去才幡然醒悟、为时晚矣。材料的第二句恰恰就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批判。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支持¬P,反对P。我们就可以这样立论:只有珍惜和把握有限的青春,在青春岁月与年华之中有所作为、有所追求,让青春的价值得以彰显,才能无悔于生命给我们的青春时光,反对虚度青春、反对一味享受青春。

我们要注意,分析材料的意思,和立论是两回事,立论是基于对材料的分析,但材料观点不等同于我们的立论。就像这里,材料的观点是青春是否不朽,不代表我们文章的观点也是这个。

观点是基于对材料意思的解读和是非辨析后最初的综合决策性的判断:我们把材料的意思解读为生理的青春是会朽的,而很多人会潜意识里认为青春不朽,进而我们提倡珍惜青春,反对虚度青春。

(2)“青春”界定为青春的信念与精神,如青春的激情与叛逆,青春对未来满怀希望的信念,渴望创造与改变世界的勇气„„生理的青春固然总有衰老的一天,但这些精神与信念不会衰老也不应衰老,世界的进步与发展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用他们不朽的青春信念推动的。

这应该就是对材料的第一句话的具体而精确的解读,然而很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春时代的激情与叛逆不再,变得圆滑与世故,苟安现状不思进取,变得得过且过、奴性十足。其实,更可怕的是,他们还会以过来人的语气,劝说那些怀有青春信念的年青人,以“青春会朽”为理由告诉他们不要折腾,不要太天真——这样解读是不是正好就是材料第二句话的意思呢?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那么我们就可以支持P,反对¬P。可以立论:只有永葆青春的精神,才能超越生命盛衰的自然法则,让人生的青春得以永驻,成就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而不应;不能随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侵蚀而丧失青春的精神,避免因此沦入庸常而无所作为的人生。

第二篇:如何让议论文的观点得到严谨论证

如何让议论文的观点得到严谨论证?

回顾和总结一下上两节讲的议论文写作标准,具体表述上略有改动,大体没变:

1、有议论文的样子:①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观点或主张;②观点是一个因果关系;③所举材料基本符合观点。

2、观点得到充分论证:①观点是一个符合逻辑且可以论证的因果关系;②观点的因果关系可以通过详实的材料或正反说理或举例论证;③所举材料能够印证观点。

第三个标准“观点得到严谨的论证”。

“充分”论证简单粗暴的理解为两个要求:

1、材料要足够详实,也就是说印证观点材料要多一点;

2、观点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说白了,就是多举适合的例子,而且最好正反的例子都有。

但是,稍有理性思维的人都知道,要证明一个道理成立,举再多的例子都不行,因为无论如何你不可能把世上的例子全部举完。所以我们说,这样写议论文,“充分”尚可,“严谨”不足。

那么怎样叫做“严谨”?“严谨”至少有两个要求:①观点得到足够清晰明确的阐释;②观点的因果关系是通过推理演绎而来,而非多个事例的叠加得出。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论证一个观点“经历贫困,可以给人生带来财富”。有同学会举例说,北宋三大名相欧阳修、范仲淹和司马光都是贫困出身,他们最终都位极人臣,所以说经历贫困,可以给人生带来财富。

这样写的问题是,世上太多的人在贫困中自生自灭,随便一个反例就足以让这个观点不成立,稍加质疑,这个观点便站不住脚。那我们该怎么论证这个观点呢?

我们来看上面的两个要求:①观点得到足够清晰明确的阐释,我们可以说,人生财富,不只有物质财富,还有精神财富,精神财富可以是人生的某些重要的品格,某些关键的能力,这是对“人生财富”的具体阐释。②观点的因果关系是通过推理演绎而来,比如上面讲的范仲淹,贫困出身,让他更能理解民间疾苦,因而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再如欧阳修,因为出身贫寒,从小就培养出坚强刚毅的品格,从小就学会没条件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听过的欧阳修母亲用荻杆教其写字的故事。

同样的例子,后者的论述不是流于表面的印证,而是在典型事例中加以挖掘和分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证明因果关系成立。

我们来看一篇例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的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会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挣脱束缚,让人生依附于创造

犹记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那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总因恐惧“出什么乱子”而将躯体和灵魂深藏于有形无形的套子之中。这正如人们惊恐地球失去引力自身无依无附飘行与太空,从而选择像树根一样深深扎进地层。其实,芸芸众生并非真正惊恐地球失去引力,而是总在对已然拥有和正在依附的诸如名望、财富、地位、经验、习惯这样的“地层”患得患失。

人生的成功与成才,固然离不开对一些条件的依附,正如没有一位文学家的伟大作品不来自饱经沧桑的生活阅历,没有一位科学家的伟大成就不源于经验和实践的积累,没有一位企业家的宏图大业不出于财富和名望的步步高升。然而,太过依赖于已有条件,往往也正是人生路上的莫大障碍,让人畏首畏尾、止步不前。为此,一个真正的创造者,需要的远不仅是扎进地层的谨慎,更应是敢于摆脱一切束缚、打破一切制约的勇气。

且看文学巨匠沈从文,为了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为了心中那真正的自由,毅然决然离开湘西故土,背井离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北大旁听,慈幼院打工,不忘勤奋写作,终以完全不同于五四新文学作家的风格写出了如水一般充满自由灵动气息的《边城》。沈从文对湘西故土的舍弃,对原有生活习惯与经验的叛离,让他有了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片湘西故土,让他明白“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为现代的都市人呈现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情,为我们营造出一派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为文学史唱出一曲清新悠远的牧歌。人们只有敢于走出脚下的方寸之地,打破束缚思想和灵魂的茶米油盐的枷锁,丢弃障在眼前的那片树叶,才能看到、才能走向森林和森林外的碧海蓝天。

再看美国国父华盛顿,本可在两任总统任期结束之时,以建国元勋之功继续担任总统,但他却坚决放弃,让写在美国宪法上的民主制度自此从发芽到真正生根。华盛顿的伟大,在于他领导美国人民获得了自由独立,更在于他摆脱和打破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权力的依赖。他用这种离开成全的自己田园牧歌、纵马驰骋的生活理想,更为美国几百年民主制度开了最为典范的先河。对比之下,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为了自己扎根的权力地层稳固,大搞个人崇拜,甚至不惜推行滥杀无辜大清洗来排除异己,不仅让困难重重中的苏联雪上加霜,还让自己在死后被人暴尸街头,遭俄国上下乃是世界各国的世世唾骂。

„„

文章基于对材料的解读,得出一个观点:一个真正的创造者,需要的远不仅是扎进地层的谨慎,更应是敢于摆脱一切束缚、打破一切制约的勇气。

第一,文章对“摆脱一切束缚、打破一切制约”有明确具体的阐释——“已然拥有和正在依附的诸如名望、财富、地位、经验、习惯”。

第二,文章虽然没有直接通过说理阐述为什么摆脱束缚、打破制约能让人成为创造者,但是却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加以挖掘和分析,得出了这样一番推理和演绎:

沈从文离开湘西故土,叛离了原有的生活经验和习惯,让他拥有的全新的视角;华盛顿摆脱了人性本能中对权力的依赖,成全了自己,也成就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斯大林过分依赖权力的地层,死后还遭人鞭尸、受人唾骂。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摆脱对现有条件的依赖,能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过去和历史,或许能得到全新的发现,沈从文离开故土湘西后写出《边城》便是最好例证。人性中对现有条件的依赖,莫过于对最高统治权力,华盛顿和斯大林的一正一反,前者受人敬仰,后者遭人唾弃。

每次考试,我们看过的优秀作文有很多,但是往往把它们得到高分的原因归结为语言优美或者善引名言。语言优美和旁征博引固然是给文章添彩的一个因素,但是当你的现状是语言一般、也没有太多积累的时候,不妨尝试着用你作为一个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去具体阐释好你的观点,并且对你的观点或者所举的事例进行推理演绎性的分析。

4如何让议论文的观点得到充分论证?

一篇“有议论文样子”的文章,至少要符合三个要求:①有基于材料的明确具体的观点;②文章的观点应当有一种因果关系;③所举事例应当符合观点的因果关系。

我们把这种“有议论文样子”的作文,作为行文结构的第一类来讲的,这一节,我们在这个要求的基础上,来看一看第二类,也就是“观点得到充分论证的合格的议论文”。

这里的“合格”不是指分数合格,而是符合议论文的文体要求,是真正议论说理性的文章。这比上一节有“议论文的样子”显然要高一个层级了。

那么你肯定会问,什么叫“符合议论文的文体要求”,什么又叫“真正议论说理”?这里的“符合文体要求”,绝不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议论说理”也不是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拼凑出一篇看似写得很深刻的文章。

前面我们讲过,一篇“有议论文样子”的文章,文章的观点应当包含一种因果关系,如“我们只有像莠草一样坚持自我,不被外界评价影响,才能取得成功”,又如“我们不应该在事业有成时讥讽他人,只有这样,当你落破时,也会受人尊敬,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一个有待论证的因果关系,应该说是一篇议论文的逻辑起点,也是支撑整个文章的核心思维。那么,一篇合格的议论文,应当是这样的:有一个基于材料的明确观点;观点中包含一种因果关系;观点的因果关系得到充分论证。

一篇议论文的核心是那个有待论证的因果关系,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为什么”。所以,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应当把思考阐述、分析和举例的重点都落到这个“为什么”上面,而非挖空心思去凑“怎么做”。

讲到这里,要讲一篇反面教材,尽管它曾是2012年高考福建卷高达67分的优秀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以昂然之姿奔跑

蒙田曾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乎长短,在于你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不多,却活得很长久。”其人已逝,而千载留名。之所以有的人能永垂青史,是因为他们用短暂的生命跑到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甚至超越了一个时代。而唯有以昂然之姿奔跑,才能挣脱世俗的桎梏,超越生命的本身。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的价值在于你用有限的时间跑了多少路程。人生的密度比长度更值得追求。我们抓不到时间的尾巴,亦不可预测未来生命还有多长,我们都活在当下,而当下所能做的,就是以昂然的姿态奋力奔跑,以此来延续生命的轨迹。

以昂然之姿奔跑,要能够坚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裹挟,以免乱弄了分寸、错了方向。社会充满无限的诱惑与欲望,如何才能做到固若磐石,是我们所不得不考虑的。神话史诗《奥德赛》中海妖的魅惑难以抵挡,俄底修斯让水手堵住自己的耳朵并自己绑在桅杆上,才最终顺利地进入航道。人生难免有迷失的时候,关键是要在迷津渡口抵制住诱惑、克制住欲望。欲望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而我们常常把欲望当成理想。因为它们有时候实在太近,近得只有一线之隔,昂然地奔跑必然要抵住欲望的侵袭,一旦陷进再用力也是无谓的挣扎。

以昂然之姿奔跑,不是一味地埋头狂奔,奔跑是基于对自身清醒的认识,否则人生不过是在原地打转。网络上一群自称“吊丝”的群体迅速蹿红,他们是新时代的孔乙己,是社会飞速发展所催生的失误,也是一面自我审视的镜子。缺乏行动力,敢想而不敢做,虚伪而故作清高,害羞却又自作多情。自卑自贱又自怨自叹成了他们性格上的硬伤,对别人的成功没有理性的认识,对自身的缺点又无法清醒地自我审视,再加之表达的不畅,使他们只有谎言、逆反和诉求。无法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注定了他们只能是蜷缩在社会角落的一杯苦羹,以昂然之姿奔跑,必须要摆脱这种自我认识的误区,敢于面对自身的缺陷和弱点,而不是期期艾艾地怨天尤人。

正如乔布斯所说:“医生能做的事不多,所以每件都要做得精妙绝伦。”人生就应像这样投入全部的热情,以昂然之姿奋力奔跑,不在乎生命有多长,只在乎自己跑了多远,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就这样一直到人生的终了,当你回首时方能无愧于心。

以昂然之姿奔跑,及时摆脱欲望,清醒审视自己,整装待发,努力延续生命的轨迹,生命不长,却可以跑得更远。

材料讲了两种赛跑,一种是运动中赛跑,一种是人生赛跑,如果你不死钻牛角尖,应该能看出来,运动中的赛跑靠的是速度,人生的赛跑看的是路程。

换句话讲,这则材料的意思是,问我们支持哪种赛跑,再讲具体一点,我们的人生历程,应该求速度,还是求高度(厚度、宽度,质量等皆可,“路程”的具体内涵),又或者两者皆支持等。

但这篇文章的观点似乎不在这两者之间,而是落到了“以昂然之姿奔跑”。我们姑且不论“以昂然之姿奔跑”是不是一句有清晰明确具体内涵的观点,也不论他们观点是否符合材料的意思,单看文章主体部分论述,也没有对文章的核心因果关系——“唯有以昂然之姿奔跑,才能挣脱世俗的桎梏,超越生命的本身”进行论证:

①以昂然之姿奔跑,要能够坚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裹挟,以免乱弄了分寸、错了方向。

这讲的是“以昂然之姿奔跑”的第一个条件——坚守自己的内心,换句话说,这一段的核心思想说,只有坚守自己的内心,才能以昂然之姿奔跑。这和观点“唯有以昂然之姿奔跑,才能挣脱世俗的桎梏,超越生命的本身”。

②以昂然之姿奔跑,不是一味地埋头狂奔,奔跑是基于对自身清醒的认识,否则人生不过是在原地打转。

这是“以昂然之姿奔跑”的第二个条件——对自身清醒的认识。问题和第一个一样,不能论证观点。

我们不妨一想,如果议论文可以这样写,那“坚守自己的内心”和“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岂不是可以用于所有的文章:“××,需要坚守自己的内心,需要对自己清醒的认识”。

时下,关于议论文写作行文有一个观点:一定要避免“平面化”,也就是一定要在文章中写到“怎么做”,上面的文章就是在这方面走了极端。这样的文章在当时的标准下是高分,但是现在绝对不是,判为偏题也不为过。

避免“平面化”本身是好事,但是用得不当,会让原本议论说理水平一般的学生,忽略了议论文最该需要的因果关系论证,而去舍本逐末地写那个“怎么做”的条件。

观点中的因果关系是一篇议论文的核心,所以你写一篇议论文,首先要考虑的事情是如何把这个因果关系论证好。即便文章里没有那些花哨的诸如“基于„„”、“源于„„”、“需要„„”等等“怎么做”的条件,把因果关系论证清楚了,文章照样可以精彩,来看几篇例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让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愿望,真诚朴实得令人动容。在他的梦里,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成功,水稻如高粱般高,颗粒如花生米般大……这是多么简单明快而又朴素的愿望啊,美好却有点儿遥远。而就是这朴素的愿望,这宁静致远的心境,使他勤恳工作,最终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袁隆平的愿望,是纯粹得让人起敬的。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任务,深知自己的本分是替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造福。至于追名逐利,在这位可敬的科学家身上无法存留。我想,袁隆平是宁静致远的,他拥有朴素、勤恳以及脚踏实地的精神,名利对于他是极淡的事情,就是因为这样,这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的科学家会慷慨地把奖金捐赠出来,用于慈善事业。

反观我们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如他般心无杂念?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坚守自己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成功成了唯一的标准,急功近利是人们渴求成功而衍生出来的心态。大学里的导师们为了名利不恪守职责,抄袭论文;当郭敬明大言不惭地对大众宣布:“我写作就是为了赚钱!”当“最”时代的图书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不禁困惑:这个时代到底怎么了?人心浮躁,人们开始把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却在逐渐淡出视角。

不仅社会被浮躁所笼罩,就连科研工作也面临着这种威胁,君不见有多少搞科研的人是为了申请专利,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时代缺少真正的大师。当我们国人在感叹每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中国人时,我想,应该有更多的人大胆站出来响亮地说:“那是因为我们急功近利,缺少宁静致远的心境,浮躁是我们国家的拦路虎!”

我们应该呼吁有更多像袁隆平的人,不仅是科研工作者,还要有社会各领域的公民们。须知,欲速则不达,别让名利的欲望淹没了你的道德底线,每一个个体应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再加上一点仰望星空的梦想,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如中世纪的石匠们,他们精心雕刻着教堂顶部无人可见的雕像——如果有谁问他们谁能看得见,他们会微笑着说:“上帝看得见,我也是。”

只有我们每个个体拥有宁静致远的心境,朴素诚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的社会才能不那么浮躁,最朴素的生活才能通向最“遥远”的梦想,我们的国家定会成就更远的伟大与卓然。

这是2011年高考后,媒体从阅卷组拿来的优卷,是真实的优卷。从标题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和主张:我们要有宁静朴素的心,作者主张朴素,文章标题很朴素,其实文章语言也很朴素,当年获得的分数是65分。

文章虽然没有直接将观点置入一个因果关系,但从其论述中可以看出,文章隐含的一个因果关系是“只有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才能如袁隆平那样成就人生”。

文章第一个论述段,作者直接用袁隆平的事例来论证观点,正面强调拥有宁静朴素之心的意义。虽然文章没怎么阐述袁隆平拥有宁静朴素之心带来了怎样的意义,或者袁隆平的宁静朴素是怎样让其成就人生,但事例中袁隆平“看淡名利”,“将奖金捐出做慈善”等事迹足以体现袁隆平的宁静朴素。

文章第二个论述段,从反面论述没有宁静朴素之心,也就是急功近利之心带来的后果,作者分别用大学里导师抄袭论文、郭敬明写作只为赚钱、“最”时代图书大行其道加以论证,并指出这种做法实属“人心浮躁,人们开始把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进而带来“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却在逐渐淡出视角”这样的后果。文章第三个论述段,继续从反面论述没有宁静朴素之心的后果,从社会转入科研领域,由于搞科研的人浮躁只为名利,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真正的大师。

论证一个观点(态度、主张与做法)的正确,无外乎两个路径:第一,论述这么做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的正面论述;第二,论述不这么做的后果,所谓反面论述。上面的文章在意义和后果的论证上,略欠严谨,由于是在刚刚提倡议论文写作的2011年写的,我们不必苛责于它。我们再看一篇写于两年之后的2013年的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人体的细胞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的不同,一个人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七年之后,从生理上来看已是另外一个人了。

外物流转,我心永恒

千年前屈原悠悠一叹:“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诚如此言,身体躯干可以更换可以支离可以破碎,但于心腔中跳动的那股赤诚,游动的满腔热血,却是无论的侵害损毁,都亘古不变。外物流转瞬间即变,我心永恒万世不改。

即使身体的细胞仅七年便要全身心地更换一次,即使从生理来讲七年后便不再是我,但游荡在身体中的灵魂不会因为细胞的消亡而消失,沉淀在内心的情怀也不会因为代谢的进行而隐藏,因为精神是房屋的,情怀是长存的。

当代文坛享誉盛名的巴金先生便是精神长存的最佳佐证。在十年文革期间,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环境并没有磨损掉他作为一个文人内心的执着与追求,他身上的关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勇于反省的这种精神并没有在十年的动荡中消磨如那易变的细胞一般,而是弥加珍贵,越发坚定。于是在晚年一部部关于历史反思的书籍面世,《忏悔录》《随想集》等一部部煌煌巨著横空出世,带着巴金先生未来的人格情怀变成铅字,沉淀于浩瀚历史之中。

纪伯伦有言:“我将自己酿成美酒,沉醉众生,而自己变为永久的窖藏。”确实如此,一个人唯有坚定地心如本初,无视生理或外界物质的变化方可成为永恒。然而,却有那样多的人随着身体细胞的更替,自己的追求也随之变味:曹禺晚年沉耽于物质之中鲜有优秀作品面世;曾一手创下国美的黄光裕因物欲膨胀最终陷入囹圄;***因权力贪念的转变放弃自身为党为民的信仰终成丧家之犬„„无数的人,因内心情怀随着外物而走向落处,沦为堕落。

正如当下,生理上的趋时更新,生理外在物质的转变的直接体现便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丰欲,人们曾长期恪守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准则在物欲的裹挟冲刷之下早已不复存在。于是,高级官员尸位素餐无视百姓利益,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威胁国人健康,诚信道德缺失导致坑蒙拐骗屡见不鲜„„这一切,都是人们罔顾内心道德和准则所造成的结果。身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不是我们扔掉内心坚守的道德情怀的理由,更不能是一些人作奸犯科行坏事的借口。

是的,外在物质瞬间即变,身体细胞七年即换,这个社会时代在高速发展,但作为人,万物之灵长,也应有自己坚守的追求的不悔亦不改,这样,人类文明才有传承的希望,才有发展的将来。

文章的观点很明确:在外物流转之中不变本心,才能成为永恒。文章没有具体阐述为何不改本心可以成为永恒,而是在第一个论述段以巴金为例,具体分析巴金在“繁重劳动、艰苦环境”的外物变化之下,如何不改本心——“关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勇于反省的这种精神并没有在十年的动荡中消磨如那易变的细胞一般,而是弥加珍贵,越发坚定”。

第二、三个论述段则是从反面的事例出发,指出在外在环境变化之时,不坚守本心的后果:曹禺晚年鲜有优秀作品问世;黄光裕锒铛入狱;***成丧家犬;贪污腐败问题;食品安排问题;坑蒙拐骗的问题。

通过以上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论证观点中的因果关系,或者说论证观点中的意义和后果,我们放入材料事例的分析当中,正反材料事例中所揭示的意义和后果与观点相符,至少是可以印证观点的。

这个时候可能你会说,材料事例揭示出来的意义和后果,算是印证观点,算不得严格意义的演绎或者论证,这样论证,也不过是列举法,几个例子不足以代表问题。

如何让文章“有议论文的样子”

既然提到“入流”,那么就肯定有“不入流”的,也还有“高级”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关于议论文的评分标准,这个标准把议论文分成了这么几个层次:①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有议论文的样子;②有所分析;③分析较充分。

从这个评分标准里面我们可到一个出现两次的词叫做“分析”。这也是很多老师一直跟学生强调的,学议论文一定要有“分析”。但是这个评分标准太不接地气,分析本来是要贯穿在全文始终的东西,什么叫“有所分析”,什么又叫“分析较充分”?

对作文的等级进行了重新的划分:①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有议论文的样子;②观点得到论证的合格议论文;③观点得到充分论证并有所深化的入流议论文;④观点得到严谨论证和深化的优秀议论文;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真正的议论文。

首先要声明一下,对议论文这些等级的划分,都是以符合题意为前提,那些因为审题的文体造成的低分,不在讨论之列。

我们先来看第一类,“有议论文的样子”。很多同学从高一甚至初中就开始写议论文,但直到高三,也未必会明白什么是议论文,什么样子的文章是议论文。

有的人把议论文理解为“观点+举例”,他们通常这样概括自己的作文:“我写的是××,举的是×××的例子”,比如“我写的是坚持,举的是李白,杜甫„„”,再比如“我写的是梦想,举的是陶渊明,司马迁„„”。

如果你对议论文的理解还停留在这个水平,那么相当于你高中三年作文水平根本没有一丁点进步。议论文是一种表达主张、立场和态度,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人信服的文章,诸如“坚持”,“梦想”之类,顶多算得上一个话题,根本算不上观点。换一句话讲,一篇议论文,首先得有一个鲜明而具体可表述的观点、态度与主张。

其次,写议论文是要让人信服你的观点,你就必须拿出能让人信服的理由,无论你的理由是先贤说过的话,还是能证明观点的事例,又或者是符合人类逻辑的推理雄辩,都可以,但必须得有。这些让你观点得以成立的依据,叫做论据。我们平常都是把事例和名言称作论据,根本就是错误的。

前面讲到了观点,又讲了论据,你肯定会想,接下来是不是要讲论证了,因为从初中开始,老师就在说“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其实论证根本不是议论文的“要素”,至少它不是直接出现在文章里用具体的词句表述的。

这样讲可能太抽象,我们来看几道题和几篇例文,来具体看看什么叫“有议论文的样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莠草,农人整个春天夏天锄它,然而它仍旧精力旺盛,田埂、牧场、田野、花园到处都有它。有人用卑贱的名字称呼它们,例如猪草、苦艾、鸡草;也有人用雅致的名字称呼它们,例如长生草、扶移、雁来红。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坚持自我就能取得胜利

农人整个春夏都在锄莠草,但它仍精力旺盛,随处可见。即使有的人用卑贱的名字称呼它们,但是仍有人用优雅的名字称呼。我们就应该像莠草一样,不在意别人的想法,在困境中坚持自我,就能够更好的成长,成就事业,取得成功。

相信大家都对李秀丽很熟悉,一位滑冰替补。原本对他们来说,能够上场比赛已经是十分荣幸的,但她还甚至拿到奖牌。原本落后的她因为意大利选手摔倒,绊到一位又手钩住一们,使她上进第一名,种种可能被超越,摔倒的压力下,她坚持自我,一步一步踏实滑过,最终获胜,也引起许多人的赞赏。胜利可能需要幸福女神的眷顾,但更需要能负担得起压力,坚持自我好好努力。或许这些压力曾让她进入困境,只要不动摇,成功就更进一步了。

或许古代诗人李白能为我们展示出坚持自我。在他的做官生涯中,起起落落,但他在黑暗官场中仍不被黑暗所吞噬,坚持自我,即使在连续被贬时,也仍以作诗来勉励自我,不被其他人所动摇,使他最后取得文学上的成就。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更是体现坚持自我高尚的品格,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提升,最后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田园生活。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胜利”的表现呢?

中国著名演员范冰冰从《还珠格格》中的一个小丫环开始演艺生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她,在经过漫长的演变,她早已退去怕生的青涩面孔,成为性感女红星。面对这些,许多人开始进行批判,恶言相对,也有人表示喜爱到底。面对众云纷纷,范冰冰坚持自我,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可以为了拍戏熬夜,最后她取得多项奖,身价也因此提高,原本所在的低谷早已跨越高栏。所以在世人的争论中,我们应该学着不去在意,在低谷困境中懂得坚持自我,不去熄灭心中的那团热火,最后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小草也是在各个地方所可以见到的,甚至是夹缝中。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坚持自己内心所追求的,即使困难再大,也不放弃,成功便会从四面八方来,即使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也不要放弃,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是2014年福建省质检的作文题以及它的一篇类型文,是一篇遭到了广泛鄙视的文章。为什么遭到鄙视,因为它是土得掉渣的五段式文章:开头一段提出观点,中间三段各举一例,结尾一段再重述观点。

其实这是一篇49分(满分70分)的类型卷,换句话说,这是“有议论文的样子”的标杆型文章: 第一,它对材料内涵的概括到位:莠草不论被人如何对待、如何评价,依然坚持旺盛生长。进而由此提出观点——“我们就应该像莠草一样,不在意别人的想法,在困境中坚持自我,就能够更好的成长,成就事业,取得成功。”

注意,作者提出的观点并不是简单的“坚持”,而是“像莠草一样,坚持自我”,并不是简单的“坚持自我”,而是在后面加了一句“不在意别人的想法”,作为补充来使观点更具体明确。这里,如果没有这句补充而仅有“坚持自我”这几个字,那么立意范围就太大了,因为“坚持自我”还可以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意思。而如果在文章中把“坚持自我”理解成“和别人不一样”,显然就跟材料的意思不吻合了。

第二,作者何以认为“人应当像莠草一样,坚持自我,不在意别人的想法”,因为这样能够“更好的成长,成就事业,取得成功”。既然你告诉别人一中做法很好,那么你就要说这种做法好在哪里。虽然“坚持自我”就能“成就事业,取得成功”的论述逻辑不是那么严谨,但是人至少是有观点、有论据,至少在语言表达是像模像样的因果关系。而这种因果关系,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和核心所在。

第三,作者举的三个例子来论证观点,虽然三个例子不足以让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此三例至少能印证观点:李素丽坚持自我(面对或褒或贬的评价),走出困境,最终获胜;李白和陶渊明坚持自我(李白被贬之时作诗自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伟人,成就文学的高度;范冰冰坚持自我(面对众说纷纭,不在意,努力提高演技,终成明星)。

通过以上的分析,一篇“有议论文样子”的文章,至少要符合三个要求:①有基于材料的明确具体的观点;②文章的观点应当有一种因果关系;③所举事例应当符合观点的因果关系。

再者,关于这篇文章的另外一个槽点——中间三段的事例都是从正面举的,这样真的好吗?这三个事例的确都只是从意义的层面论述的,论述维度单一。多维度论证和深化观点,不是“有议论文样子”这一标准的要求 带着这个结论,我们再来一道题和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

花园醒目处摆着很多名花,牡丹、玫瑰、君子兰……花园角落里放了几盆塑料花。名花纷纷讥讽塑料花。没多久名花枯萎了,主人又换了一些。当塑料花又被新换的名花嘲笑时,塑料花反击道:“笑我们是摆设,你们有我们经济、耐久吗?”

理解上面材料的内涵,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或抄袭。

不应在事业有成时讥讽别人

材料中名花对塑料花的讥讽嘲笑,而塑料花反击道:你们有我们经久耐用吗?名花的骄傲只是一时的。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刻嘲笑别人。而塑料花虽然普通,但它也有价值。我们不应该在事业有成时讥讽他人。不应该认为自己是名花,身份高就讥讽塑料花。

前一段时间,我刚好看完一部电影。一位美国士兵要派去别的国家打仗。当回来时,因战绩出色被授予奖章。瞬间成了名人,为许多公司代言,上报纸,上电视。有一天他去酒吧喝酒结帐时没带钱,便说这间破酒吧,就这点钱还要付,看不起这酒吧的店主,嘲笑他们一辈子就开酒吧,只会赚些小钱。便砸了这酒吧。士兵第二次打了败仗回来,失去了双腿只能一辈子坐轮椅。他再来到那酒吧喝酒。那店主一眼就认出了,就讥讽他是废物,是报应。不卖酒给他喝。这士兵也像名花一样在自己鼎盛时期,瞧不起别人。最后这士兵的好日子也不长久,换来别人的讥讽。

还有一家科技公司也经常讥讽比它烂的公司。有一次,有一个不知名的代工公司找这家科技公司的老总,表示想为其公司生产零件,帮他们代工,希望科技公司能给它们订单。这科技公司便讥讽他们是不知名的代工商,还想接我这著名的大公司订单。后来,这知名的公司因找的代工商因代工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问题而破产了。而起先那家不知名的代工商因产品质量得到许多大公司订单,业绩不断好转,股价也升了不少。当那家科技公司再次找到当时不出名的代工商时,代工商便回击它,让你当时讥讽我,这回我不接你订单。这家科技公司因在事业有成时讥讽他人,最后落得破产的下场,也受到代工商的回击,并不接他们公司的订单。

像名花和塑料花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但这也反映当下的社会风气。也许你正在人生的鼎盛时期,正是事业有成之时,嘲笑那些不如你的人。这种风气是不好的。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当好日子过去时,当初被你看不起的人也看讽刺你现在的落魄。

我们应该要有好的心态,不要仗着自己事业有成或有优势时嘲讽别人。心态要摆正。只有这样,当你落破时,也会受人尊敬,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当自己在事业有成时应帮助弱者,而不是嘲笑,讽刺弱者。因为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我们应该要有好的心态,不应在自己事业有成时,在自己强盛时,嘲笑,讽刺弱者。

同上面哪篇文章一样,这也是一篇49分(满分70分)的“有议论文样子”的文章,而且也和上面的文章一样,再概括材料内涵以后,提出观点——“我们不应该在事业有成时讥讽他人”,作者虽然在开篇没有提及这么做的意义何在,但在后文中也提及“只有这样,当你落破时,也会受人尊敬,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这篇文章的举例水平显得相对次了一点,几个事例印证观点略显牵强,而且在写作过程中有啰唆凑字数的嫌疑。也许评卷组选择这篇文章作为49分的类型卷,只是想说明49分大概是这个样子,而非这篇文章的综合水平就是49分。

另外,即便是去年的49分文章,今年未必也可以打到49分,因为随着全省在议论文写作方面的逐年训练,学生议论文写作整体水平也在向上走,标准也在相应提高,甚至有些当年的优秀作文放到现在的标准里,可能只有50分左右,例如下面几篇当年的优秀作文,现在看来就相对普通,不过我们不妨当它们是 “有议论文样子”的文章来审视它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十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

硬币有两面,这一面此时或许有些暗淡无色,但将它翻转过来,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会让你更加惊喜。就像格林兄弟努力整理出的八十六个传说,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或许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当它们变成了《格林童话》,却为孩子们编织一个个美的梦。

所以,要知道硬币有两面,注意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你带去意外的惊喜。

奥黛丽·赫本,她拥有天使般的微笑,她曾经是个芭蕾舞舞者,但当她在发现无望当上首席舞者时选择了演戏,但精湛的舞技为她得到更多的掌声。

奥黛的曾经遗憾自己不能站在梦想中舞台的中心,用脚尖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步。但当她走进了演员的世界,她却意外地发现曾有的舞蹈基础的价值。芭蕾的高贵在她的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芭蕾的美丽被她带进了银幕,带进了她所演绎的每一个角色中。原先的舞蹈基础,赫本发现了它另外的价值,即使做不成首席的舞者,却能够让自己在银幕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华丽的转身。

赫本翻转过她的硬币,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奢华与夺目,在演艺事业上步上了高峰。

当你翻开几米的绘本,或许你会感受到一个充满情感的人正在认真地创作,但几米曾做了十几年的广告人,却一无所获,但当他回归生活,将他的情感释放于绘本中却获得成功,他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几米的广告生涯让他感到单调、无聊,他真实的情感无处释放。但当他拿起了画笔,找到了硬币另一面的价值,他笔下的小人因为他丰富而真实的情感而充满了灵性,他也渐渐地从生活中发现了更多的微小的美丽,让他以(在)琐碎的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几米翻转他的硬币,让他的情感流露于手插画与文学之间,找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寻到了生活的真谛。

赫本的事业因被放弃的舞蹈发出了光亮,几米的生活因他曾经无处释放的真情实感而变得丰富而美好,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否也应翻转我们的硬币,侍弄快枯萎的花草,让生活充满情趣,执起布满灰尘的毛笔,在落笔时体验一种快乐之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生路的坎坎坷坷或许都像这一枚枚硬币,需要你去寻找它另一面的价值。

翻转属于自己的硬币,找寻其另一面价值,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站对人生的舞台

美丽的故事,当其遭遇“人类发展史”的思索,它便只是书架上等待蒙尘的失落一族。而当它以童话的姿态站在世界面前,它便成为了全世界儿童心中的故乡,成了筑梦的奇迹工厂。人生亦如这本险遭埋没的童话:站对舞台,造就成功。

当无数歆羡的目光投注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村上春村身上之时,谁又能想象他曾与妻子开着一家小店,整日为柴米油盐的琐碎烦恼?一支能镌刻山河,能序写人生的笔,怎能这样在世俗的人间里蒸干油墨?他毅然决定全家搬到乡下,过一种清幽的生活。终于,他成了一名最纯粹的作家,他找到了文学这一个真正属于他的舞台,他造就了最炫目的成功!人生的选择就在一瞬之间被作出,从此生命逆转,朝着无比光明的前方,勇往直前。

当无数的掌声响彻赛场,伊辛巴耶娃,这一撑杆女王,再次面对成功绽放她芬芳的笑靥。她如玫瑰般美丽盛开之时,谁又曾知晓她曾面对着一个体操赛场。黯自神伤?身高的突增使她被迫与体操告别。可她选择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领域,从此一根竿,一个绝美的女子,演绎着体育王国的一个童话,和她的名字一起,摇曳在无比绚丽的人生顶端。那一方舞台,回报她的,不仅是名利,还有一种来自生命底端的极致欣喜。

当人们闭着眼睛,享受着贝尔·坎农那宛若天籁的嗓音,是否会有个声音提醒着你:他曾在政坛打拼!每一个日日夜夜,当他作为巴西文化部长四处演讲,口干舌嗓,嗓子严重不适之时,贝尔就会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他期待改变,他要做真正适合并且有趣的事。终于,政坛少了一个显然不太油滑的政客,乐坛多了一个能激荡人心的歌者。是的,他站对了舞台,在麦克风前,唱出了人生的最强音,这样的选择无疑比无数程序化的演讲,更令人动容。

事实上,人人都是人生的主角,许多人只是站错了舞台,才使短暂却珍贵的一生耗费在一个看不到出路的角色上。聪明的朋友,这个世界有许多舞台,正是这无限的选择,给你机会成就自己。让我们睁开灵动着智慧的双眼,寻那样一方美丽的天地,去释放生命的能量,去完成从一块不起眼的顽石到人人称羡的琼瑶的华丽转身。

站对人生的舞台,成就人生的辉煌!你觉得呢?

第三篇:让你议论文的论述更充分

让你议论文的论述更充分

——作文专题训练

同学们写议论文时常犯一个错误,误以为只要有几个典型的论据,就算写好议论文了。其实,即使有了典型的论据,如果缺少对论据的分析,也难以达到说服人的目的,无法让人们接受你的观点。

如何对论据进行分析呢?一般而言,可对论据作“为什么”的分析。在分析“为什么”时,可以从正面、反面加以分析,也可以对论据的内容作评价、引申、归纳等。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按不同角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从运用论据(论证材料)的角度来分有事实论证和理论论证。

2.从逻辑推理(论证思路)的角度来分有归纳法、演绎法和类比法。

3.从论证切入方向(论证角度)的角度来分有正面论证、反面论证、正反结合和逐层深入。

4.从运用具体技巧(论证手法)的角度来分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喻证法和引申法等等。

下面就介绍几种方法来分析论据。

一、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实际上就是对论据问问“为什么”,探求它的根源,揭开它的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的一段分析:

……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这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所以说,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本段文字就是通过分析孟子行为的原因,从人的社会属性的角度考虑,阐明了环境对人的直接影响,发挥了事例的论证作用,直接论证了“近墨者黑”的必然性。

2003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一文中对斯大林这一典型论据作了这样的分析:

真正的智者却知道用冰冷的理智扼住火热的情网,用客观的目光审视心灵的取向。斯大林是一代伟人,人虽言“虎毒不食子”,当敌人以其长子的生死要抉斯大林时,他毅然决定,不!不能用亲子之情去换人民之福。我们不知人们将以何种目光俯仰这位褒贬皆存的人物,但至少这一次,我们不得不敬服他至亲之情的背后所掩藏的英锐的目光与理性的审判。1

不难看出,斯大林采取这样的做法,其原因就是“智者却知遭用冰冷的理智扼住火热的情网,用客观的目光审视心灵的取向”。作者采用因果倒置的分析法,挖掘出斯大林的“英锐的目光与理性”,使得论据与论点结合得紧密而又有深度。

二、意义分析法

意义分析法(又称阐释分析法)就是通过揭示论据所蕴涵的意义,或予以高度的评价,或揭示其危害,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2002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无愧于天,无悔于心》在论述了王昭君、鲁迅、屈原、荆轲、文天祥等的伟大选择之后,作者这样分析:

无愧于天,无悔于心的选择,塑造的是千秋万代的典雅与理智。所以,巾帼才能负载着神圣的使命,成全“双赢”的和平与发展的空间;巨匠才能依靠着宽广的心胸,撰写国人的觉醒与中华文化的博大深邃;英雄才能演绎着千年不灭的精魂,照亮自己国家的生存与整个人类道德旅途中的异常生动的方向。因此,他泽被后世的光辉从未消退过,也永不会消退。

这段文字,对上述的伟人们的选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揭示了正是他们无愧于天,无悔于心的选择,才造就了那“泽被后世的光辉”。

特别是所引用的论据来源于较难理解的文言文或经典著作中艰深难懂的语句时,运用阐释分析法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论述“环境与成才”的关系时,引用了“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这一论据,随后作阐释分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楚国大夫要他儿子学齐国方言,让一个齐国人教他,而生活环境中的许多楚国人都在干扰他。这样,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地的方言,还是办不到。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

只有经过阐释分析,论据的含义才会更加明晰,读者也才能较容易地从这一寓言中认识到环境是成才的重要因素这一道理,论据的论证力量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也可以对所引述的事例作适当的评价,从而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印证。例如,在论“节俭”时,引用了“曾国藩以俭戒子,其子曾纪泽终成出色的外交家;方志敏居官不贪,一生清贫,千古留名”的事实后,接着进行分析:

是的,“俭者心常富”,节俭能培养人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意志,而这正是一个人立业最重要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说饥饿是人生的佐料,吃苦是一种资本也不无道理,而自觉和戒奢尚俭则更是促人修身养性,磨炼意志的有效途径。

这里,作者紧扣论点,对论据进行了评价性分析,这种评价分析使作者的观点得到强化。

三、引申拓展法

当引名人名人的时候,可以在语句后面再加以一定的拓展延伸使之更明确。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莫让浮云遮望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杂与多变性。而在一览无余的最高层,摆脱情感辑绊的我们,或许可以长吟:“莫让浮云遮望眼!”

恰到好处地借用名言,对文章的说理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功效。此文就用了苏东坡的诗句说明“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的道理,简单的引申也使主旨呼之欲出。

【练一练】

常见有这种人,遇事总是自惭形秽。我认为,做人还是不要妄自菲薄。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

小狗,比喻那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大狗则比喻那些有名望的老前辈。青年人应该尊重老前辈,虚心向他们学习,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正像契诃夫所说的:“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有些青年人把老前辈历年言语作为金科玉律,哪怕是错误的言论,也不敢加以评论。这种做法只能使他们的思想凝滞,缺乏创造性活力。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尤其明显。老前辈的理论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人敢提出异议,而真正有作为的青年人向来是自信的,他们敢向科学权威挑战,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因此,劝君不要妄自菲薄,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四、归纳分析法

在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这种分析法就是归纳分析法。

200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感时花溅泪》在选用了王维、张继、李白、苏轼写月的诗句后写道:

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逸,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入世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同样,对于其他事物,诗人们也同样有不同的认识,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伤时,更有人感时,感情却是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基点,一个发散源。

王维、张继、李白、苏轼写月的诗句是不同,作者将其归纳在“对月的认识不尽相同”上,这就将论据牢牢地扣在论点“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的感情有很大的关系”上,作者还由此及彼,将其扩展到“对于其他事物的认识”上,从而进一步论证了论点。

五、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是假设材料中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200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理性的美》,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论述的:

总喜欢史泰龙那一张冷静的脸,温暖而又深邃的眼睛总是平静地注视着远方,额上几条浅浅皱纹是思考的象征,脸上的皱纹写着坚毅的勇气,他成为我心目中理性的象征。他的一举一动都闪烁着理性的智慧。如果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和他一样理性,这个世界该是怎样的世界呀!沉着勇敢应付人生中的变数,处变不惊,熟练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是理性美的内涵。

作者假设“每—个人都和史泰龙一样理性”,而后设想这个世界的情形,以对理性美的内涵的揭示来传达自己的观点。

【练一练】

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

“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六、辩证分析法

这是议论文最常用的分析法。它是用对立统一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既要分析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又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照顾到事物内部的矛盾,也要注意到次要矛盾,同时,还要注意到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转换。辩证分析法,可以是立足全文的,也可以

是局部的。如:

2003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感情让我们选择》,全文采用辩证分析的方法,论述了感情对人们认知事物的影响和作用。文章选用诸葛亮和武则天两个历史人物,前者是对感情的顺从和依恋,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诸葛亮也是人臣的悲哀;后者是对感情的挑战,而成就了一位杰出的女皇,感情的影响和作用不同,然而两者同样都在历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这样韵分析使得文章客观而公正,更显得有说服力。

七、求质分析法

求质分析法(也称揭示本质分析法),就是透过论据所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本质的一种分析方法。运用此法的关键是准确地抓住蕴含在论据中的本质的东西。例如论证“弄虚作假行不通”这一观点时,先引述南郭先生的事例,然后进行分析:

“滥竽充数”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充”。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是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

这里,作者抓住了南郭先生弄虚作假、不懂装懂的实质,并用一个“充”字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点明了所引事例的本质。求质分析法往往能一语中的,在论证上也就有一字千斤之效。

八、条件分析法

条件分析法,就是在引述一个事实论据后,对其成功的条件作出分析的一种方法。例如,一篇文章在论述艺术修养与科学成就的关系时,有如下两段论述:

近年来,我常常听到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贡献出一个爱因斯坦?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除了高超的数学、物理知识外,还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其中艺术素养便是一大因素。如果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美无动于衷,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怀疑他的心中是否能树立起科学(真理)的美学标准。而没有这种标准,他就难以在科学上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像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成为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获得成功,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必要条件之一,艺术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有了这一番分析,这一论据对论点的支撑就显得准确到位。

论据的分析方法有很多,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同一论据,也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采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取决于怎样才能更好地让论据证明论点,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如: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转到另外一个方面。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又出现“而”了,又转向另一面了。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第四篇:议论文论证思路

□ 读懂议论文——论证篇

前面我们分别介绍了关于论点和论据的知识,我们知道论文的第三个要素就是论证,论点是“要证明什么”、论据是“用什么证明”,论证则是“如何证明”的过程。在论证上我们要讨论两个问题,论证的结构和论证的方法。

一、论证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即“三段论证结构方式”,但不是所有的议论文都是这样的格式,为了能够充分说明论点,又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比式等。1)并列式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

【辨别技巧】行文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标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从„„上看”、“从„„上分析”等形式,或者几个并列的层次出现的首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共同联合起来证明中心论点,不同的分论点有时常常是并列的关系。2)递进式

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变动。层次之间的关系往往由浅入深。【辨别技巧】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递进式的标志“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3)总分式

是指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分式包括三种:总分、分总、总分总,总分式里分述各项一般都是并列的。

【辨别技巧】注意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如果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一般都是总分式,因为正文多半是论证过程;如果开头段和结尾段互相呼应,那么就是总分总。4)对比式

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比照另一

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比式。

【辨别技巧】一般这样的文章都是有分论点,分论点的意思有比较鲜明的对立点,或

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比如说有一篇文章《谦虚使人进步》,文章的前半部分正面说谦虚使人进步,后半部分的分论点是,不谦虚会使人落后,然后分别拿出论据,这样就是对比论证。

【实例分析】请看下文,分析这个段落是什么样的结构。正如一根单弦也可以弹出一首乐曲,只跑只跳也可以组织一场体育比赛。但毕竟内容丰富、好听、好看的还是多种乐器的交响和各种项目都有的运动会。所以无论哪种文体,单靠一种手法就想动人,实在很难。一般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试用这个公式来检验一下名家名文,无不灵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记”,但除用一二句小叙滕子京谪守修楼之事外,其余,“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都是写形,“感极而悲”“其喜洋洋”是写情,而最后推出一句震彻千年的大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事、情、理,四诀都已用到,文章生动而有深意,早已超出记叙的范围。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追悼会现场说起,是形;讲张思德烧炭,是事;沉痛哀悼,是情;为人民服务,是理;引司马迁的话,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典。“五诀”俱全,如山立岸,沉稳雄健,生机勃勃。有人说马克思的文章难读,但是你看他在剖析劳动力被作为商品买卖的本质时,何等的生动透彻:“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具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在这里,“形”字诀的运用,已不是一个单形,而是组合形了。可知,好文章是很少单用一诀一法,唱独角戏,奏独弦琴的。

【全面解析】文章第2自然段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始用几句话概括说明“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然后用三个事例进行论证,最后用“可知,好文章是很少单用一诀一法,唱独角戏,奏独弦琴的”进行总结。

分析结构有两个重点:一是分析段落、句子层次;二是分析论证方法的使用。分析段落、句子层次时,首先看文章到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开始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理解。总之,对文章进行上述分析之后,一般说来,文章的结构、思路就很清楚了,最后可以归纳形成一个结构系统图。

二、论证方法

一般考试,会让答题者辨别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这种方法一定是通过比喻来说明道理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不同论证方法的好处和作用不同。

1、例证法: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好处: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证法: 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好处:用权威性言论证明观点,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喻证法: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好处: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法:

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好处:是非曲直分明,给人印象深刻。

阅读议论文,就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思路,理清它的结构。本篇从结构和论证方法入手给我们的议论文阅读做了一个完整的结篇。议论文阅读相对记叙文阅读来说容易很多,只要同学们能够牢牢抓住三个要素,解决议论文问题就会势同破竹。

议论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九年级

课题名称:议论文复习——论证思路 授课时间:45分钟

一、[教材分析] 在这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议论文阅读的考核题型中总有一道题是大分值的重点题,它就是“论证思路”、“论证过程”的论述题。学生对这种陌生的题型望而生畏,难以入手。所以,特设计此课,运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知识与技能的联系,建立知识技能与综合能力的联系,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

二、[复习目标]

1、熟悉中考新题型——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2、掌握“论证思路”的解题方法

三、[复习难点] 掌握“论证思路”的解题方法

四、[教法] 1.启发引导法;

2、整理归纳法。

五、[复习过程]

一、议论文知识小测试(出示幻灯片)[学生完成]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2.和 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3.常见的论证方法有、、、等。4.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

二、中考议论文阅读要求(出示投影片)

阅读议论文,整体把握文章论点,区分议论文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三、导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善于思考,探寻规律,总结方法,就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复习议论文的这几天中,我们根据中考议论文阅读要求,做了不少的试题。同老师在收集同学们的意见中,发现大家遇到了一只“拦路虎”,它就是“论证思路”的论述题。

这是一种考查议论文整体知识的综合题,同学们总觉得没有十分的把握。对议论文论证过程的把握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论证思路”,去看看它的真实面孔。

四、引导学生熟悉“论证思路”的题型(出示幻灯片)

(一)段落的论证思路:

1、出示例题: [学生朗读] ①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②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③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意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④于是,有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能温席”的孝行;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慨叹„„⑤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问:请你简要分析上述文字的论证过程。

2、解题分析:(段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步骤一:将文段(文章)内容进行分层。引导学生为选段分层(分三层)。▲步骤二:开始概括每层次所写的内容。概括时尽量使用原句,并把原句用引号引起来。如本段文字就可以把三个层次概括为:⑴提出要“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这一观点。⑵举了家庭生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⑶引用古人的观点来告诉我们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始终,我们一定要珍惜。▲步骤三:根据内容层次决定答题时使用连接词语,如“首先、然后、最后” 连接你的分析句子。参考答案:本段文字首先提出要“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这一观点,接着

举了家庭生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最后,引用古人的观点来告诉我们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始终,我们一定要珍惜。

3、[引导学生分析小结规律]注意事项: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涉及到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答题时应对段落的上述内容进行准确概括和巧妙串联。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概括公式,语言表述为: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

5、反馈练习:[学生练习,教师评讲] ③教训是对挫折与失败的理性思考,它告诉我们的是“不该”。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有识之士无不善于从他人的教训中寻找良方,避免同样的失误,从而获得成功。意大利一家公司在别的公司推出新产品之后,总要派出工程师和营销人员到用户家中探询这些新产品的缺点,并从用户那里掌握第一手资料,自己再扬长避短,发展生产,从而取得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效果。

④但是,因为别人的教训不是疼在自己身上,自己没付出任何代价,所以不像自己的教训那样记得牢、感受深,而往往要等到自己犯了同样的错误后,才后悔当初没有汲取别人的教训。有的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怀有侥幸心理,认为别的单位和领导出问题,主要是运气不好,自己不会像他们那么倒霉。比如,看到个别领导干部因与生意场上的所谓朋友“礼尚往来”而坠入犯罪的深渊,无动于衷,并没有引以为戒,而是重蹈覆辙。

问: 简要分析选文第③④段的论证过程(3分)[学生先做,小组讨论,教师巡堂辅导,小结] 答:第③段是从正面指出“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成自己的教训”并列举意大利一家公司的具体做法加以论证;第④段用个别领导干部对别人教训不引以为戒而重蹈覆辙的事例,从反面证明了真确对待别人教训的重要;③段和④段形成正反对比论证,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

(二)、全文的论证思路:[举一反三,学生归纳]

1、例题示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学生自己概括:思考——讨论——小结)

参考答案:文章首先运用六个排比,列举六个人的事例,说明人才困境中造就的道理。接着作者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论证受磨练的好处,最后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小结规律:[学生讨论、小结,教师引导] A、将议论文的整体结构的三部分具体化陈述出来:

(1)提出问题(引论):用什么方式(比喻、名言、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具体地写出)。

(2)分析问题(本论):运用什么论据(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3)解决问题(结论):得出什么结论;强调什么中心论点;号召人们什么;补充论证了什么。

B、公式:文章开头用„„方式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接着运用„„论据和„„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最后得出„„结论(强调„„中心论点/号召人们„„/补充论证了„„,使全文结构完整。)

3、反馈练习: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问:本文的论证思路如何?请结合文章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开头先提出中心论点: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中间部分采用并列的形式分别从“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日记是灵魂的密室”、“日记是忠实的朋友”、“日记是作家的摇篮”四个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再次点明中心论点,号召青年朋友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五、巩固与运用:[学生练习,巩固、强化知识] 练习卷:《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第2题。

六、小结:学生谈收获

1、这种题型涉及到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答题时应对段落或全文的上述内容进行准确概括和巧妙串联。

2、解题方法:公式: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

七、作业布置:

1、整理笔记,完善导学练习卷。

2、完成《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所有练习。

八、结束语:今天,我们共铸了一把斩去议论文阅读疑难的宝剑,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把它磨得越来越锋利,举一反三,最终过关斩将,夺取中考的全面胜利!衷心祝愿同学们今年夏天收获硕果累累!

第五篇:议论文论证方法

议论文论证方法

1、阐释分析法

阐释分析法(又称意义分析法),就是对作为论据引用的概念、学说或主张的意义加以解释、说明或阐发。特别是所引用的论据来源于较难理解的文言文或经典著作中艰深难懂的语句时,运用阐释分析法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论述“环境与成才”的关系时,引用了“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这一论据,随后作阐释分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楚国大夫要他儿子学齐国方言,让一个齐国人教他,而生活环境中的许多楚国人都在干扰他。这样,即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地的方言,还是办不到。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

只有经过阐释分析,论据的含义才会更加明晰,读者也才能较容易地从这一寓言中认识到环境是成才的重要因素这一道理,论据的论证力量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2、求质分析法

求质分析法(也称揭示本质分析法),就是透过论据所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本质的一种分析方法。运用此法的关键是准确地抓住蕴涵在论据中的本质的东西。例如论证“弄虚作假行不通”这一观点时,先引述南郭先生的事例,然后进行分析:

“滥竽充数”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充”。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

这里,作者抓住了南郭先生弄虚作假、不懂装懂的实质,并用一个“充”字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点明了所引事例的本质。求质分析法往往能一语中的,在论证上也就有一字千金之效。

3、评价分析法

评价分析法,就是引述事例后,对所引述的事例作适当的评价,从而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印证。例如,在论“节俭”时,引用了“曾国藩以俭诫子,其子曾纪泽终成出色的外交家;方志敏居官不贪,一生清贫,千古留名”的事实后,接着进行分析:

是的,“俭者心常富”,节俭能培养人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意志,而这正是一个人立业最重要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说饥饿是人生的佐料,吃苦是一种资本也不无道理,而自觉戒奢尚俭则更是促人修身养性,磨炼意志的有效途径。

这里,作者紧扣论点,对论据进行了评价性分析,这种评价分析使作者的观点得到强化。

4、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使事例有力地证明观点。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的一段分析:

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这走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所以说,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本段文字就是通过分析孟子行为的原因,从人的社会属性的角度考虑,阐明了环境对人的直接影响,发挥了事例的论证作用,直接论证了“近墨者黑”的必然性。

5、条件分析法

条件分析法,就是在引述一个事实论据后,对其成功的条件作出分析的一种方法。例如,一篇文章在论述艺术修养与科学成就的关系时,有如下两段论述:

近年来,我常常听到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贡献出一个爱因斯坦?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除了高超的数学、物理知识外,还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其中艺术素养便是一大因素。如果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美无动于衷,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怀疑他的心中是否能树立起科学(真理)的美学标准。而没有这种标准,他就难以在科学上作出划时代的贡献。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像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你成为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获得成功,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必要条件之一,艺术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有了这一番分析,这一论据对论点的支撑就显得准确到位。

6、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就是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必须较完整地引述论据,然后提出形成条件并不存在的假设,并据以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在不同的条件与结果的比较中,其形成条件的必然性就得到了有力的论证。例如《六国论》中的一段分析:向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再如《说问》中的一段分析:

假如司马迁不从人民群众中采访史实,怎能名垂千古,“著成信史照尘寰”?如果白居易不愿意向老婆请教,哪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深受人民喜爱的诗句?假如达尔文耻于下问,又怎能完成《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的理论呢?

运用此法分析事例,可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引用式说理。

准确恰当地引用寓言、生活故事、名人名言、警句俗语、成语故事等既能使文章文采靓丽,有可使议论文说理深刻厚重,极具张力。如:

这种拍马者一般不在大庭广众下拍你,往往在只有天知地知你(家)知时悄然暗拍,有时给你“雪中送炭”,有时为你“锦上添花”。他们之中最工于心计者还有长期打算,按部就班地拍,循序渐进地拍,由缓而急地拍,轻重相间地拍,坚忍不拔地拍,节奏适度,很有章法。他们知道,“石上坐三年,能将石坐暖”,何况人心都是肉长的!至于此类人的战略目标,说来比较简单,或为自己提拔,或为儿女前途,总之要“零存整取”,钓得大鱼,实属拍马界中高人。《两种拍马者》

这段话引用成语,俗语和专业术语具体分析了战略性拍马者的方式、心态和目的,用笔诙谐,说理形象生动,嘲讽之意溢于言表。又如:

庄子的个性张扬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个性张扬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岳飞的个性张扬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毛泽东的个性张扬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赞扬个性炫出自我》

此段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准确精炼地展示出庄子、李白、岳飞、毛泽东等人的个性特征,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了厚重有力的佐证,延展了文章的内核,深化了文章的意蕴,提升了文章的品味。

2、比喻式说理

即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形象、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使枯燥乏味的说理变得生动活泼,饶有理趣。如:

信念犹如光焰,当阴霾满天时,它像太阳,指给你本想光明的前程;当冰凌满谷时,它像温泉,冲满身心,暖意融融;当你向险峰攀登时,它像葛藤,引你缘级而上。当你伫立科学迷宫之时,它像金钥匙,助你撷取皇冠上的明珠。《信念》

这段话将抽象的“信念”比喻为可感的“太阳”“葛藤”“金钥匙”,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保持信念的作用。又如佳作《学会调整善于化解》中的议论: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它就对你哭;你笑,它就对你笑。人就是一台多频道的电视机,把自己调到喜剧,就播放喜剧,调到悲剧,就播放悲剧。

这段贴切形象的比喻折射出耐人寻味的人声哲理:生活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3、叙议一体式说理。

这种议论很难说是叙还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这种议论性叙述往往由几个典型事例概括构成,常采用排比句式。如:

三国旧事依旧明朗,昔日之覆辙岂能重蹈。是谁让一代枭雄董卓含恨离世?是他那最信任的义子吕布。是谁换了曹太公墙上的那些金砖?是他最宠爱的小儿阿瞒。是谁捧着张飞的头奔向敌营?是他亲自挑选的副将。往事蹉跎,不堪回首,在历史的天平上他们都让亲密的感情所欺弄,所扼杀;在理性的尺度上,他们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知。、这段话用一串简明事例阐述了感情认知的观点,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表达出飞扬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极具感染力。

4、类比式说理

这是一种推理议论的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点,类推出它们相似的结论。如: 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候,第一泡淡洌,第二泡沉香,第三泡甘醇,为什么第三泡时才最爽口宜人?那时因为前两泡冲击了茶叶上的蜡质与灰尘,第三泡才泡出茶叶的真醇之味,香味才更浓郁。我们探知亦如此。在对事物的认知上,逐渐抛下认知的阻碍,用澄净清明的心智,抛下感情亲疏的羁绊,用一尘不染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在探知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领悟认识的真谛。《探知的阻碍》

作者由喝茶联想到探知,文章文采飞扬,充满理趣,自然地将读者导入理性的天地。、5、画像展示式说理

即用白描勾勒写意的笔调,再现某一形象,以“展览”其丑恶的灵魂,卑微的思想。此法适用于嘲讽批驳性说理文,可收幽默形象生动之效。如:

现在有的人也说这句话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有的口头上虽不说,实际上心理却是这样想的。但他们意思既不是走路读书两不误,也不是希望日后见分晓,而是等一等,看一看再说,凡事莫在人先,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们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责任也不想主动尽到,总是听到别人先撞钟后,才拿起钟锤来摇几摇,还不敢撞,生怕震痛了手臂。天长日久,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想顽固症——“走着瞧”。这种思想症状有什么特征,大家不妨先来瞧瞧„„《“走着瞧”的妙用》

开头从一句民间邂逅语“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引出“走着瞧”这类人来,并用白描的手法对这类人做几笔粗线条勾勒,活画出这种人保守僵化的丑态,作者通过形象描绘把自己对这类人贬斥否定的思想感情寄于其中。

例一:“在成功的背后,总是有失败和挫折的,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如此。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落第之后,愤而著书,才写出《聊斋志异》。著名化学家欧利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六〇六。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爱迪生,一生发明一千多件新产品,但每一个新发明的诞生,他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由此可知,不经失败,便没有成功的果实,害怕失败完全没有必要,或许今天的失败,正预示着明天的成功呢!” 《失败是成功之母》

例二:“有鸿鹄之志,方能扶摇九万里。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东渡日本„„可以说一切英才都因为有了大志、大德、大才,才获得了成功。‘机遇’并不会遍洒甘露,绝不是普渡众生之神,‘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机遇》

例三:“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懦弱者,那是一堵高高的墙。”(《尝试》)

例四:“试想,从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垓下之围,一统江山。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亡。楚怀王亲小人远贤人,怒疏屈原,而身死异国。”(《情感与理智》)

例五:“蚌在自由自在生存的过程中,一粒沙子钻进了它的体内,生命的磨难由此开始,为了摆脱痛苦,它不断地砥砺,不断地挣扎,不断地抗争,结果,体内的那粒粗糙的沙子竟然变成了一颗晶莹圆润的珍珠。它曾经是一支伤痛的蚌,而现在成了珍珠的载体。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会有挫折和苦痛,只要我们敢于抗争,美景是属于我们的。”《要正确对待挫折》

【范文引路】

1、名作品读

还要为雍正帝隐恶扬善吗?

何满子

从传媒得知,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极为轰动,创收视率新高,和上海收视率也极高的《还珠格格》南北争辉云。报上还评论说,北京人钟情于《雍正王朝》,上海人耽爱《还珠格格》,从中可以显示两地欣赏水平之高下云。意思是,《雍正王朝》的“艺术品位”要比《还珠格格》高得多。

笔者是个顽固分子,您说我偏激也好,偏颇也好,乃至不是东西也好,凡是荧屏上活动着的人物脑后拖着一条豚尾的,一见说先天地厌恶;正像荧屏上出现扭屁股歌星就反感,立即要调换频道以避之一样,这类宝贝电视剧从来不看。我从可信的、其鉴赏力靠得住的朋友那里,得知《还珠格格》情节的基

本骨架,是从马克•吐温的《乞丐王子》改头换面而来的;戏里对清代旧制度风习,也尽是胡编乱造,属于“戏说”之类。迷恋这类货色,难怪要见笑于评论家。至于雍正、乾隆这类所谓“历史剧”,则正如一位深谙清史鉴评的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所说,把那些视庶民如草芥,特别是虐待汉人的皇帝都描写成“英明风流,爱民如子,访贫问苦,兼擅泡妞”的有趣而可爱的人物,名曰历史剧,其实和“戏说”分差不离。

这回的《雍正王朝》,据说是极有新意的。新在哪里呢?说是一反过去民间传说和野史之类把这位皇帝说成是阴鸷惨刻狠毒可怖,突出他无与伦比的“勤政”,说他在位13年,朝乾夕惕,(这令人想起这位陛下以年羹尧的贺表“夕惕朝乾”之句,只是把词语颠倒了一下,意思并无差别,却猜疑为有心侮慢君上而下诏切责之的故事,这不是野史和民间传说,而是正正规规地出于《清史稿•世宗本纪》的正史明文。)光是政务批语,就达千万言之多。说他整顿吏治,锐意肃贪,是个“改革”皇帝。当然,“改革”一词,十分中听,颇合人们的心愿。说他“励精图治”的结果,国库因之丰盈,由康熙的库银七百万两骤增至五千余万两。这好那好,于走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好皇帝。

这些也许是事实,但他不这样“朝乾夕惕”行吗?要时刻提心吊胆地防范而且猜疑那些“窥窃神器”的弟兄及其党羽;要防范而且猜疑尚未彻底死心的汉民的反抗;要保住爱新觉罗氏偌大的富有四海的家业;要谋他的子孙后代“皇图永固”,扩大而言之要维护八旗子弟的永世安富尊荣,长享特权,永远骑在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头上专擅威福。他当然得捉防、猜疑、费尽心机操作或曰“勤政”。他迅速辣手地肃清肘腋间的骨肉异己,不但野史和民间传说,连《清史稿•世宗本记》也不能为之讳,论定他“孔怀之谊,疑于未笃”和“寡恩”,虽然这只是“天皇圣明”习惯下的轻飘飘的贬词。试想对骨内亲属尚且惨无情的人,对稍有不驯乃至无辜的草芥小民能不提防、猜疑而残暴惨刻吗?

这种为了爱新觉罗氏的私产而“励精图治”的“改革”,能和今天为全民族发愤图强的“改革开放”相提并论比附得起来吗?这是牛头不对马嘴的胡乱“呼召历史亡灵”。单说“改革开放”一词的“开放”,雍正不但对内绝不开放,钳制禁锢空前;对外则是锁国封闭的创始者。康熙还至少留心西方政教科技,还多少能容纳汤若望、南怀仁等西方教士学人的历算科技知识,雍正则一律驱逐、排斥、封闭,其遗泽一直延至外国用炮舰轰开国门后。至于他对内的思想钳制和精神奴役,则至今读史者犹为之发指。[点评]

何满子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杂文家,我们在高一学过他的文章《剃光头发微》。他的文章集作者的风骨、阅历、智慧、学养和一针见血的洞察力于一体,格外耐读。何满子不仅学养深厚、治学严谨,而且现实感很强,禀持良知而履行着社会批判职责。

这篇文章通过对电视作品的评析解剖了社会历史和民族心灵。他的解剖准确、中肯,令人信服,他看穿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简单化和线形思维。这篇文章从两部流行一时的电视连续剧着笔,站在社会精神现象的全盘基础上去考察作品,尤其是《雍正王朝》,看到这部影视作品流行的背后如何受社会精神现象影响,又如何反映出社会精神现象。实际上,那些《雍正王朝》的“叫好者”也不见得对“脑后拖着一条豚尾”的专制皇帝有什么特殊的眷顾,无非是借此形象唤起对“勤政”肃贪与“改革”的长官的渴望罢了;然而,作者告诉我们,这种情感却是建立在片面的认识之上的。作者一方面指出雍正的“勤政”实际是为了肃清异己,维护自己的残暴统治,一方面指出雍正的“改革”也与当今社会之“开放”观念背道而驰。这样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全局理解局部,也从局部辐射出全面”。正是这种方法论的娴熟运用,澄清和纠正了许多简单化导致的流行结论。本文的评论,思维严密,持论公正;给人以深刻印象。

2、考场优秀作文实录

(1)2003北京高考作文题——转折

转 折

佚名

人是在不断地发展的。发展的道路由我们自己来选择。穷途末路时,怎么办?是绝望并且大哭,还是试着来一次转折?

有诗为证:“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路至尽头时,不妨来一个恰当的转圜。说不定就能迎来坐看云起的洒脱与自在。观景如此,为人处事亦当如此。

汉时班超初学文章,苦闷不已。一日,投笔而起,大呼:“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岂可皓首穷经,老于经案?”遂投身戎马,后又出使西域,经营数十载,名垂青史。班超此举,不但留下了“投

笔从戎”的典故,更让我们看到了适时转折的必要以及明确选择之后道路的光明。倘班超一直穷于文章,终了不过是一刀笔小吏,默默无闻,供人呼来喝去。况且,有班固高峰在前,文章一途,岂复有路?这枝笔投得好,投出了响当当的西域都护使,总揽西域大权。班超幸甚,西域幸甚!

古人如此,今人也不含糊。杂志上曾载:某巨商,少时好文学。在家庭压力下攻读经济,走上商途。几十年摸爬滚打,挣出一番事业。但心中的文学梦并未泯灭。在疲于商战之时,退出商海,投身于一家报社当起了编辑,圆了昔日梦,如今舞文弄墨,乐在其中。

投笔从戎也好,弃商从文也好,转折是一大关键,唯有转折,事业才有新的突破,个人才有新的发展。转折不同于逃避,逃避是不堪重负,跳出生活,找个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桃花源,借以“藏”身。这是出世之举。转折则是谋求更利于自身发展的天地,寻找更便于自己发挥的舞台,是在新环境里干出一番新事业,这是入世之举。一出世,一入世,岂可等量齐观?

个人要转折,国家也应转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在一次次的摸索中转折,把中国这艘巨轮推上了正确的航道。然而前面并非一帆风顺,有暗礁,有风景,这就要求我们应时代的变化而适时作出或大或小的转折,唯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抵达胜利的彼岸。

昔人有阮籍,穷途而痛哭。我们不能责备他,因为他处于那样一个黑暗、高压的朝代。我们作为“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时代使者,当然不会效彼穷途而哭。该行则当然行,不行则毅然转。勇于拼搏,敢于转折。这才是我们在新世纪里应有的精神品格。

(2)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山的灵动,水的沉稳”话题。

山水•水性

江苏考生

江水灵动,故能见其蓝;岩山沉稳,故能幻其彩。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为何乐山?其缘于他内心的沉稳敦厚,善良嘉懿。智者何以乐水,其因于他思想中灵动机巧,敏慧有聪。

孔子当属仁者,东坡当属智者。

孔子事鲁,不得大用,仅授以礼乐之官,祭祀之职,故凌云之志不可达,博爱之道不可行。于是退而让之,传道授业,收三千弟子,存煌煌《论语》,恩泽后世,为万代师表。

东坡年少得志,文章诗赋极为世人所推崇,为后代誉为“大宋第一才子”,当属无愧。然而宦途艰险,遭奸佞构言陷陷,始贬黄州,又谪海南。生活的重重打击,不幸的为官生涯并未使他消沉,他那颗痴顽的童心,那股“少年狂”气,丝毫未消。《赤壁赋》《汉书注》等一系列的恢弘之作皆由此生,干天豪气、悲天悯人之性更由此成。

孔子因仁而智,东坡以智而仁。

仁与智是宇宙中、人性中飒爽清风,亦是天朗之月,静谷之履,清流之鱼,幽涧之花,暖春之莺啼,隆冬之飞雪,纯粹而高崇。两者是动与静的和谐,最出世,也最入世。人之处世,以仁为则,以智为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形成了所谓的博大会通。然而真能做到不偏不倚,确是一件相当困难之事。偏仁则“愚”,偏智侧“黠”。我们需要一种积极的眼光去变革,去改善。我们需要东坡的豪情,亦需要孔子的“木讷”,需要东披的“大智”,也需要孔子的“大仁”。

我们看水看山,是否也看到了东坡那潇洒无羁的身影,是否也触及了孔子那宽厚的内心?二者是这两位伟人的真正的品性,但是在他们入世后、处世中所表现出的“异样”的情怀,你又是否注意到了呢?山与水就是人性中的仁与智,是一种永恒与纯美,两者互相交融并不断衍生。

下载如何让议论文的观点得到充分论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让议论文的观点得到充分论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议论文的深入论证

    议论文的深入论证 一、因果分析法[探因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如果论据陈述的是结果,那么就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这叫做“探因”;如果论据......

    观点论证型作文

    观点论证型作文 观点论证型作文通常是提出一种观点或现象,要求考生对这一观点或现象进行解释或论证,体裁多为议论文。这种题型常见的结构模式是: 第一段:提出某种观点或现象。......

    新疆少数民族就业得到充分保障

    新疆少数民族就业得到充分保障——访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局和新疆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在新疆,解决就业问题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就业不仅是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长治久安的......

    议论文如何使论据充分(五篇材料)

    如何使议论文论据充实 ——高二第二学期作文训练二 2014.03.11 一、写作目标 能理解和灵活运用使议论文内容充实的方法 二、写作指导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

    高考议论文写作如何充分说理

    高考议论文写作如何充分说理 高考议论文写作如何充分说理 “道形于言,叙理成论”,议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

    论证方法:材料怎样证明观点

    论证方法:材料是怎样、如何证明观点的 例题(2012年遵义市《谈影响力》)谈影响力(16分) ①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可以左右潮流或掌控政局,我们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只是普......

    演讲时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

    演讲时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希丝·柯尔平决定就良好营养的话题作她的第一次课堂演讲。她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健美主义者,最近转用一种高蛋白的营养食法。她的一部分演讲是这样的:“......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层进式结构 一、知识概述 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