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照太阳文化渊源
日照太阳文化渊源
一、太阳神羲和的传说
灿烂辉煌的太阳,不知多少万年前就辉映着大地,荫护着人类,给人类以无限的遐想。与此相应,人们敬仰太阳,崇拜太阳,祈祷太阳,创造出难以计数的令人激动不已的太阳神话。太阳于是成为世界各民族神话中最具有普遍性的意象。19世纪形成的西方宗教研究领域中自然神话学派的代表人物麦克斯·缪勒(Max Muller)提出,人类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阳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阳崇拜。太阳神话是一切神话的核心,一切神话都是由太阳神话派生出来的。太阳“从仅仅是个发光的天体变成世界的创造者、保护者、统治者和奖赏者——实际上变成一个神,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太阳带给人类温暖和光明,是远古人类最早意识到的最为神奇的自然现象。在世界各地历史文化中,远古先民都有崇拜太阳神的习俗。大概自人类具有思维的第一天起,就会发现太阳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发现太阳总是从天的一边升起,到另一边落下。于是,远古喜欢探索的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冲动,他们想知道这神奇的太阳到底是从哪里升起来的,这大概就是夸父追日的故事所传达的远古信息吧。
太阳神,传说、神话中的神,人们较熟知的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希腊神话里被称为太阳神有三位:许配利翁、赫利乌斯、阿波罗。中国也有太阳神,是位女神叫羲和,传说中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个太阳。
羲和是“太阳之母”。早的大百科全书《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也就是说,羲和国中有个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个太阳。在古人的眼中,太阳的变化是清晨日出时凉爽,尔后温度逐渐升高变得炎热直至落山,循环往复。古人对太阳在一天之内的温度变化不理解,因此产生了太阳女神羲和在甘渊中浴日,使其降温的传说。在《山海经图》中就是有一女子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浴的场景。到了文字《山海经》,就成了“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太阳之母”就是关于羲和的传说之一,由后世的羿射十日继承了下来,马王堆出土的汉砖、帛画上也有这一记载。
二、日照太阳文化崇拜的历史
《山海经》记载:《山海经•大荒东经》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山海经》研究专家,晋代郭璞为此作注说:“此经甘渊,实即《大荒南经》羲和浴日之甘渊”。
少昊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中期的部落名称。古时日照东部沿海或者称“东海”,或者称“东南海”,《汉书•地理志》载“莒,故国赢姓,三十世为楚所灭,少昊之后”。日照在汉代称为海曲。日照地区是赢姓莒国的先祖少昊、伯益的领地。而少昊之国与羲和之国在地望上一致,因此日照地区属于羲和之国的一部分。
据《尚书·尧典》记载,羲和浴日的汤谷(旸谷)在一个叫做嵎夷的地方。“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孔安国注云:“东夷之地称嵎夷。”嵎夷在中国东方的青州。《尚书·禹贡》曰:“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方辉教授认为,“汤谷(旸谷)”就在日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震中也认为,《山海经·大荒东经》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这个甘水、甘渊就是《尧典》中日出之地的旸谷,旸谷日出之地的“嵎夷”,不但属于东夷的范畴,很有可能还是少皞氏之一支。
专家一致认为,日照市是中国远古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崇拜起源地之一。尧王城古国是一个崇拜太阳的古国。《山海经》和《尚书·尧典》中记载的中国远古先民(羲和)祭祀太阳神的汤谷(旸谷)就在日照地区。
(1)尧王城遗址的远古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
尧王城遗址一带留有厚重的远古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尧王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境内,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都城,该遗址被发现于1934年,1977年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是一个相当大的“原始城市”,也是尧王城龙山古国的“都城”。尧王城遗址出土的墓葬的头像都朝着南部3公里处的天台山方向。据考证,天台山中有汤谷,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天台山主峰海拔258米,东临大海,西南是嶝山,北靠尧王城遗址,环绕于群山之中,山峦起伏,植被茂盛,郁郁葱葱,苍松翠柏古槐,忘忧草胭脂草遍布山谷,山下河流交错,稻田纵横。天台山上有羲和部落遗址、太阳神石、太阳
神陵遗址、女巫墓、祭祀羲和与女娲太阳神石的老母庙和老母洞、老祖像、大羿陵和嫦娥墓、女娲补天台与神鳌、天然东方神龙、魁星阁遗址与独占鳌头石刻、忘忧谷、秦始皇赐名的望仙涧、东方朔记载的东方玉鸡等众多遗迹与传说。天台山历来有天台八景之说:八景分别是东海日出、太阳神石、独占鳌头、东方神龙、女娲补天、老祖象、太公避纣处和秦皇望仙台。
在天台山顶上,有一块太阳石。这块太阳石为一直径约3米,重约20吨的圆形巨石。当地人历朝历代将其作为神石供奉。太阳神石的身世无人知晓。有人说是盘古开天辟地之时所造;有人说是女娲炼石补天剩余的巨石;有人说是大羿射日时被射下的太阳所成。太阳石西北侧有100米长的巨型石龙所护卫。除了太阳石之外,这里还有太阳神陵、老祖像、老母洞、报晓玉鸡等与太阳崇拜有关的各种遗迹和传说。
根据考证,日照在远古时期是东夷人最为繁荣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羲和部落观象授时的所在地,是春秋时古莒国的所在地,一贯尚夷风,用夷礼。太阳石是东夷人太阳崇拜的产物,也是东夷人的传家之宝、镇国之宝。太阳石曾经两度遭到破坏。根据太阳石断面的风化程度测定,第一次在数千年前,太阳神石从顶部被凿掉一块。文革期间,太阳石又作为封建迷信的典型再次被破坏,从左前方被凿掉一块。对于这次破坏,村民记忆犹新。目前石上凿痕犹在,坡下残石仍存,分别见证着太阳石的非凡经历和传奇故事。太阳石南侧有太阳神殿遗迹。据传神殿为莒国末代国君所建,但尚未完工,莒国就在公元前431年被楚国所灭。建设神殿用的巨石仍散落在遗址上。(2)两城遗址的远古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
“在族人的三次跪拜中,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神鸟在太阳的光润中展翅飞翔,大地变得温暖,生灵开始复苏,东方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大地„„”大型旅游歌舞《日出先照》文明曙光部分勾勒了“中国最早城市——— 日照两城”部落生活场景,突出了古代两城先民对太阳的崇拜。
“祭太阳”在日照境内是一项从远古开始民间祭祀的崇高民俗活动。据光绪版县志记载,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素有“太阳城”之称,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勤劳纯朴的人们对太阳有着无比的崇敬与虔诚。据悉,两城镇“祭太阳”作为民间一项重要祭祀活动代代延续下来。“祭太阳”习俗与东港区境内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相辅相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祭太阳”活动从迷信、神话传说到科学,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其作为一项民俗活动,缘于人类对太阳的崇敬,表现了人们从古至今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愿望,目的是希望太阳赐福与人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这就使人类在同自然相处中,能自觉地树立起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科学利用自然的良好风尚。“祭太阳”已列入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玄股之国在其北。其为人衣鱼食,使两鸟夹之。一曰在雨师妾北”。《大荒东经》:“有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玄股国地望大约在两城遗址一带的地域。两城遗址背山面海,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据英国版本《世界史便览》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中国山东日照市两城为亚洲最早的城市。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项目。该遗址文化层厚2—5米,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文化层以龙山文化层为主,这里出土了全国唯一的一件兽面纹玉锛;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玉钺也是玉器中的精品;陶器的器型十分丰富,出土的器物造型几乎涵盖了此后历朝、历代的造型,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艺术性也极强,遗址中出土的陶鸟、太阳纹陶盆就是其中的代表,证明两城镇先民不仅是一个崇尚鸟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太阳的民族。
三、从汉字看先民对太阳的崇拜
上古羿射九日及日出扶桑等传说,在中国先民中烙印极为深刻,以至于在汉字中留下不少痕迹。如旭字,便是指九日落,一日出,因汉字笔画顺序是左为先。再如旯旮二字,是指被射落的九日——不论太阳九个,还是九个太阳,都躲到了角落里。而一日则为旦。还有日与扶桑树的关系,如柬字,是日在木中,即日在树中。果字乃指日在枝头。杳字指日在枝下,如此,都是以《山海经》所载十日故事为依据的。传说中的东夷集群,最早以太昊、少昊为总代表。一般认为,太昊、少昊即大昊、小昊,实是东夷集群先后兴起的两大集团的代称。作为东夷总名的“昊” 字,古籍大都写作“皞”,或又写作“皓”、“浩’等。“昊”,即“昊天”,指太阳高照而广紊无边的天;“皞”、“皓”等字,或表示洁白,或表示盛大,均取义于“日出貌”,即晨曦初生的写照。1992—199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对该遗址发掘中,发现的彩陶器物表面的黑白同心圆及红色大回点等圆形,被认为是典型的太阳纹饰。古夷人以象征太阳文化的“皞”或“昊”字为族群集团的名号,当起源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海岱居民的太阳崇拜习俗。
四、远古先民崇拜太阳的缘由
(1)太阳崇拜反映出太阳与远古先民生存的密切关系
在世界各地诸多种类图腾物的崇拜中,以对太阳的崇拜最为普遍。在天地万物之中,太阳与人类的生存关系最为密切,其给人们带来了光明与温暖,尤其在农牧业产生之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不仅可促使动植物的生存繁衍,而且有时又因为烈日和酷热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因此上古时期的原始人普遍对太阳予以崇拜。祖居海岱地区的东夷集群,由于背依大陆、面向海洋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洋溢着浓烈的太阳文化意识,与太阳崇拜结下了不解之缘。
太阳文化在上古华夏之域的传播是全方位的,不限于东夷地区,从文化心理的比较上观察,东夷集群的太阳文化意识无疑最为强烈,这是追述东夷传说古史首先要关注的重大特征之一。后来可靠的文献记录,从商代甲骨文中的日出、日入之祭,直到周、秦时代齐地八神祠中的日主、月主、阳主、阴主、四时主之祭,仍然深切显明地印证着古夷人太阳崇拜的悠久传统。
日照,属于古代“东夷”的范围。古人认为,这里是“海上日出,曙光先照”的地方。考古发掘曾经在这块土地上找到了4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盖骨,千万年来,这里的原始先民在海边狩猎、捕鱼,繁衍生息。东夷民族靠近大海,历来崇拜太阳,留下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祭祀太阳的遗迹,日照地区出土有5000---6000年前的“日火山”陶文,反映的是远古人类在高山之巅点火祭祀太阳神的场景。
从出土文物可以发现,早在5000年前,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就掌握了一定的天文、气象知识,由此,这块土地上的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考古人员发现当时生活在日照这片海边的人们有了高度的文明,他们住在有壕沟和高大土墙环绕的城里,用石锄耕种土地,结网捕捞鱼虾,用蛋壳陶器和丰收的谷物祭祀太阳。
日照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 辛勤了大半年的农民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让农民获得了丰收,据说后来这饼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锅(炕)饼,薄的就叫煎饼,这就是山东大煎饼的来历。祭日活动,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直到今天,当地人仍保留着祭祀太阳的传统。
日照在农历六月十九日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据说每年的太阳节人们都来到天台山,跳起传统的舞蹈,献上最好的牺牲,并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给太阳神。天台山祭坛出土的陶饼,证明日照地区的这一传说不虚。
(2)太阳崇拜在日照产生的地理原因 考古学家把莒县陵阳河出土距今4000多年的古人类墓葬中大陶罐器物命名为“大口尊”。土罐上重复出现了一个同样的符号,它看上去像一幅图画,仿佛是太阳、月亮和山峰。它们的上部都有一个圆形,这是全人类通用的符号,圆代表太阳。山东省莒州博物馆研究员苏兆庆认为它是图腾崇拜,这个地方的人是最早崇拜太阳的人了,因为这是东夷民族靠近大海,是最早崇拜太阳的人。
日照乃嵎夷所在地。古代嵎夷也称隅夷或郁夷,地下考古尧王城类型的地域恰恰就是嵎夷的分布范围。尧王城以南天台山,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史料记载日照在商周时均属青州。根据《禹贡》成书时的地理知识或九州的概念,其时胶莱平原尚为海洋或沼泽之地,山东丘陵为海岛,日照地区当时位于华夏的最东端,正是太阳从大海中升起,“日出初光先照”的地方。太阳崇拜在这里产生自有地理上的道理。
远古祀日图位于天台山极顶,图中有刚从海面上初升的太阳,有星星和月亮,有祭祀太阳的人群,图中的甲骨文为“王其焚吉”字样,是远古时期东方民族祭祀太阳的真实写照。
(3)太阳崇拜在日照产生的宗教原因
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可以出现对太阳的崇拜,是与这一时期的客观发展分不开的。自旧石器末期,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母系氏族社会诞生了,于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生活:严格实行了族外婚制度,保证了人类繁衍的顺利进行;原始语言开始出现,原始思维初步形成;同时,这一时期原始人的体质特征与脑容量也与现代人相仿。在以上这些条件的推动下,原始理性思维的重要组成——原始宗教诞生了,而图腾崇拜正是作为原始宗教的基础产生的。
天台山是山东东部沿海太阳崇拜文化的发源地。考古专家认为,山东地区的古人类(猿人)最初(大约40-50万年前,与北京猿人相当)活动于沂源县鲁山一带。后来有部分先民沿沂河沭河而下,追逐太阳而居,最早到达日照地区。他们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浩瀚无际的汪洋大海,第一次看到带给他们光明和温暖的太阳是从浩瀚的大海里面升起来的,那种震撼与壮观的神奇景象使他们产生了对太阳崇拜的冲动,并从此在天台山上开始了对太阳神的祭祀活动。这种活动数万年来持续不断,是太阳神赐福下民的圣地。
天台山下是太阳谷(《山海经》中的汤谷),太阳谷中有祭祀女娲与羲和的老母庙,太阳谷之上有太阳神石和太阳神庙遗址,有商王到东海来祭祀太阳时留下的石刻岩画等遗迹。天台山中还有数万年前的太阳部落遗址。遗址上有巨型石椅,石椅靠背上有光芒四射的太阳图案,有石砌的图腾柱,居住用的石头房基,生活用的石盆、石磨、石臼、石火坑以及女巫和族长等人的积石冢等。遗址上出土过石球、石斧、石镰、石箭头、及各类生活或祭祀用陶器等旧石器或细石器时代文物。遗址周围的山岩上刻有反应远古时期先民生活的岩画。太阳被原始人类当作祖先,就势必会对太阳进行祭祀活动。因为祭祀的实质就是“古人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广到人神之间”。在当时,人们认为太阳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无可匹敌的力量。
五、日照太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当前,从日照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战略高度来看,传承和弘扬太阳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对日照太阳文化研究做出准确、科学的定位;深入挖掘、科学研究,将文化创意与商业模式结合起来,推出拳头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努力将日照太阳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具有日照特色的城市主题文化建设之路。
日照太阳文化受到了考古专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山东省1996-2010年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纲要》将日照列为“东夷文化区”。纲要中指出“该区包括临沂日照等市,是东夷文化区的中心地域,齐鲁楚文化的交汇地。保护开发要突出远古文化和山水港湾风光特色”。具体包括“保护开发东夷文化遗址;在东海峪设立考古实验区;扩建莒县博物馆,反映莒文化和鲁东南文化”等措施。
值得欣慰的是,“聚落与环境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日照尧王城文化论坛”在日照市落下帷幕,40余名历史与考古专家一致认为,尧王城遗址是一个强大的崇拜太阳神的文明古国。专家认为,日照市是中国远古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崇拜起源地之一。《山海经》和《尚书・尧典》中记载的中国远古先民(羲和)祭祀太阳神的汤谷(旸谷)就在日照地区。为日照太阳文化提供了历史依据。
中央四台《走遍中国》“走进日照说日照”(2010.03.01)就日照太阳文化做了详尽的介绍。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点击山东大行动”栏目将日照市的特色定位为“中国远古时期的太阳文化起源地,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
《日照日报》2012年5月12日报道,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成立,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是研究推广太阳文化的群众社团组织,致力于通过开展学术交流、考古发掘、推广策划、文化创作、影视动漫以及相应的编簒、制作、开发、宣传、庆典等活动。研究会的成立对于日照继承和弘扬太阳文化、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味,促进日照历史文化走向世界,推动日照文化事业及其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大型歌舞《日出先照》的诞生,增强日照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带动日照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将“中国最早城市”先民对太阳文化的祭拜展现给世人,让人们充分领略到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日照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日照是东夷民族文明的摇篮和中国太阳文化的源头,是世界五大太阳崇拜起源地之一。日照“太阳古国”及太阳文化,具有世界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是日照历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课题,是日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照的太阳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在我国太阳文化事业和产业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打造“太阳古国”城市名片,加快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重要步伐,提高日照知名度美誉度。努力将日照太阳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具有日照特色的城市主题文化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http://www.xiexiebang.com/ 3.《日照日报》相关报道
4.东方太昊,博文《古夷人的太阳崇拜---日照太阳文化》 5.中央电视台四台,《走遍中国.日照》
6.新华网,山东日照是中国远古太阳文化起源地
7.范海钧,鞠志国;《高丽大儒郑梦周与日照新罗村》;村名看道教习俗与太阳崇拜》 8.阎延文,博文《太阳女神羲和》
9.大众日报,山东日照天台山探秘 一座“神”山 10 张照亮,日照五中校本课程《日照太阳文化探秘》
《从日照市上元下元
第二篇:日照太阳文化探秘
日照太阳文化探秘
------中国太阳神羲和与日照太阳文化
一、太阳神羲和的传说
灿烂辉煌的太阳,不知多少万年前就辉映着大地,荫护着人类,给人类以无限的遐想。与此相应,人们敬仰太阳,崇拜太阳,祈祷太阳,创造出难以计数的令人激动不已的太阳神话。太阳于是成为世界各民族神话中最具有普遍性的意象。19世纪形成的西方宗教研究领域中自然神话学派的代表人物麦克斯·缪勒(Max Muller)提出,人类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阳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阳崇拜。太阳神话是一切神话的核心,一切神话都是由太阳神话派生出来的。太阳“从仅仅是个发光的天体变成世界的创造者、保护者、统治者和奖赏者——实际上变成一个神,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太阳带给人类温暖和光明,是远古人类最早意识到的最为神奇的自然现象。在世界各地历史文化中,远古先民都有崇拜太阳神的习俗。大概自人类具有思维的第一天起,就会发现太阳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发现太阳总是从天的一边升起,到另一边落下。于是,远古喜欢探索的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冲动,他们想知道这神奇的太阳到底是从哪里升起来的,这大概就是夸父追日的故事所传达的远古信息吧。
太阳神,传说、神话中的神,人们较熟知的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希腊神话里被称为太阳神有三位:许配利翁、赫利乌斯、阿波罗。中国也有太阳神,是位女神叫羲和,传说中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个太阳。
羲和是“太阳之母”。早的大百科全书《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也就是说,羲和国中有个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个太阳。在古人的眼中,太阳的变化是清晨日出时凉爽,尔后温度逐渐升高变得炎热直至落山,循环往复。古人对太阳在一天之内的温度变化不理解,因此产生了太阳女神羲和在甘渊中浴日,使其降温的传说。在《山海经图》中就是有一女子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浴的场景。到了文字《山海经》,就成了“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太阳之母”就是关于羲和的传说之一,由后世的羿射十日继承了下来,马王堆出土的汉砖、帛画上也有这一记载。羲和又是太阳的赶车夫。《楚辞·离骚》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无迫。”(弭:平息;崦嵫:yānzī古代指太阳落山的地方)。诗句的意思是:羲和不慌不忙地赶着马车,和太阳一起走在归家的路上。
羲和掌握着时间的节奏,每天由东向西,驱使着太阳前进。因为有着这样不同寻常的本领,所以在上古时代,羲和又成了制定时历的人。《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于是指示羲和,恭敬地遵循上天的规律,测定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给大家制定出计算时间的历法,教导人民按照时令从事生产活动)。
二、日照太阳文化崇拜的历史
《山海经》记载:《山海经· 大荒东经》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山海经》研究专家,晋代郭璞为此作注说:“此经甘渊,实即《大荒南经》羲和浴日之甘渊”。
少昊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中期的部落名称。古时日照东部沿海或者称“东海”,或者称“东南海”,《汉书·地理志》载“莒,故国赢姓,三十世为楚所灭,少昊之后”。日照在汉代称为海曲。王青教授在《从大汶口到龙山:少昊氏迁移与发展的考古学探索》一文中说:“少昊氏是史前东夷人的重要支系,考古发现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迁到五莲丹土一带,龙山早中期又迁到日照尧王城、两城等地,在滨海地带形成超大规模的中心,龙山中期之末迁到了临朐西朱封一带,到龙山晚期又迁到曲阜一带。少昊氏的迁移过程是不断发展壮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的社会转变.到龙山文化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东夷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权实体取代”。
日照地区是赢姓莒国的先祖少昊、伯益的领地。而少昊之国与羲和之国在地望上一致,因此日照地区属于羲和之国的一部分。
据《尚书·尧典》记载,羲和浴日的汤谷(旸谷)在一个叫做嵎夷的地方。“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孔安国注云:“东夷之地称嵎夷。”嵎夷在中国东方的青州。《尚书·禹贡》曰: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方辉教授认为,“汤谷(旸谷)”就在日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震中也认为,《山海经·大荒东经》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这个甘水、甘渊就是《尧典》中日出之地的旸谷,旸谷日出之地的“嵎夷”,不但属于东夷的范畴,很有可能还是少皞氏之一支。
专家一致认为,日照市是中国远古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崇拜起源地之一。尧王城古国是一个崇拜太阳的古国。《山海经》和《尚书·尧典》中记载的中国远古先民(羲和)祭祀太阳神的汤谷(旸谷)就在日照地区。
日照市文化学者田文阁在《老家日照》中对于“日照”地区的来历记载:在明嘉靖《青州府志》和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3年)的《日照县志》里,此事说得更仔细,前者载:以濒海日出处故名。后者则妙笔生花——日出初光先照
随后,元、明、清皆因之。而至光绪版的《日照县志·艺文·新改建学碑记》则记为: 日照僻处东壤,与扶桑相掩映,因以名邑者此也。
“扶桑”――神话中的神木,传说日出其下。
屈原《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pèi)乎扶桑。
《淮南子·天文》:日出于阳(即“汤”、“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关于“日出初光先照”的“地利”,亦曾得海外认同。曾任大明王朝高丽书状官,后任高丽庆尚道按廉使、艺文馆直提学和大提学,封号下侍中益阳君忠义伯王的高丽状元郑梦周在游历华夏时曾专以《日照县》为题留诗一首:
海上孤城草树荒,最先迎日上扶桑。我来东望仍搔首,波浪遥望接故乡。
(1)、尧王城遗址的远古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
尧王城遗址一带留有厚重的远古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尧王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境内,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都城,该遗址被发现于1934年,1977年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中美联合考古队调查后认为,该遗址面积比两城镇遗址面积相当或还要大些,应该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都城。该遗址文化层厚度一般为2—3米,最厚处可达6米。地层堆积以龙山文化层为主,兼有大汶口、岳石、商、周、汉等时代。作为在考古界有着重要影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尧王城遗址是一处由大汶口文化过渡到龙山文化时期的龙山文化遗址,是一个较早发展起来的聚落,属山东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
尧王城遗址是一个相当大的“原始城市”,也是尧王城龙山古国的“都城”。尧王城遗址出土的墓葬的头像都朝着南部3公里处的天台山方向。据考证,天台山中有汤谷,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海外东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
《大荒东经》: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就像帝俊生黑齿一样,羲和生十日表示羲和的后代建立了十日国。
在古人的眼中,太阳的变化是清晨日出时凉爽,尔后温度逐渐升高变得炎热直至落山,循环往复。古人对太阳在一天之内的温度变化不理解,因此产生了太阳女神羲和在甘渊中浴日,使其降温的传说。这表现在《山海经图》中就是有一女子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浴的场景。到了文字《山海经》,就成了“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根据黑齿国在“汤谷上(南)”,汤谷地望应在黑齿国之北,其地下考古所对应的是日照市的尧王城遗址,这就是所谓的“十日国”,羲和之国。而汤谷就是东夷人祭祀太阳神的圣地。
在这里首次发现了土坯房建筑,特别是奠基石的发现揭开了中国在建筑领域举行奠基仪式的先河。墓葬的葬俗独具特色,在墓主人周围镶陶片构成方形墓框的现象是非常少见的。该遗址出土的铜渣,表明该地最先迈进了铜石并用的文明时代。根据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与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普查结果,尧王城周边地区为三级聚落分布。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尧王城遗址面(东)向大海,背(西)靠老牛头顶,双山,白云寺等山系,右(南)是竹子河和大寨山和磴山,左(北)为傅疃河和奎山。十足的帝王之气和风水宝地。
尧王城墓葬考古表明,墓向均朝向遗址南部的磴山一带。磴山东北麓有石盆山(天台山),石盆山上有众多关于太阳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传说。现在仍然有太阳神石、石祖像、太阳神陵、鸡呴呴喽山、老母庙等遗迹。石盆山中的山谷为秦始皇所命名的望仙涧。根据清人王陨的记载,望仙涧中有老母庙,祭祀的是女娲和羲和。
天台山主峰海拔258米,东临大海,西南是嶝山,北靠尧王城遗址,环绕于群山之中,山峦起伏,植被茂盛,郁郁葱葱,苍松翠柏古槐,忘忧草胭脂草遍布山谷,山下河流交错,稻田纵横。天台山上有羲和部落遗址、太阳神石、太阳神陵遗址、女巫墓、祭祀羲和与女娲的老母庙和老母洞、老祖像、大羿陵和嫦娥墓、女娲补天台与神鳌、天然东方神龙、魁星阁遗址与独占鳌头石刻、忘忧谷、秦始皇赐名的望仙涧、东方朔记载的东方玉鸡等众多遗迹与传说。天台山历来有天台八景之说:八景分别是东海日出、太阳神石、独占鳌头、东方神龙、女娲补天、老祖象、太公避纣处和秦皇望仙台。
天台山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圣地,曾经吸引无数历史人物和文人墨客到此驻足。天台山主峰南侧留有姜太公避纣时的太公台和太公崖。秦始皇东巡琅琊时曾三次到天台山祭祖求仙,并将汤谷南侧的山谷赐名为望仙涧。大荒居士应东海居士之邀前来天台山汤谷做客,酒后雅兴大发,曾挥毫写下上联:“汤谷汤汤汤汤汤谷东海外羲和祀日石为神”的上联,东海居士随声和之写出下联。可惜下联失落,至今无人能补。
在天台山顶上,有一块太阳石。这块太阳石为一直径约3米,重约20吨的圆形巨石。当地人历朝历代将其作为神石供奉。太阳神石的身世无人知晓。有人说是盘古开天辟地之时所造;有人说是女娲炼石补天剩余的巨石;有人说是大羿射日时被射下的太阳所成。太阳石西北侧有100米长的巨型石龙所护卫。除了太阳石之外,这里还有太阳神陵、老祖像、老母洞、报晓玉鸡等与太阳崇拜有关的各种遗迹和传说。
太阳神石图片
原直径约3米,重约二十余吨的太阳神石,底部只有三个支点支撑在斜坡上,看上去有一种摇摇欲坠之感。隋唐之前,人们认为太阳神石是女娲练石补天时所剩。详见清琅琊人王陨的《天外来客——陨石收藏录》:“土人传曰:盘古开天辟地,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四海一统,其乐融融。不意太阳爆,陨石降,竟至石破天惊,“四极废,九州裂”,民不聊生者也。幸得女娲补天于高山之巅,羲和浴日于东海之滨,救得万众生灵。乃建老母庙于山下以祀女娲羲和,堆陨石于高台以祭太阳神灵。其庙已毁,其碑尚存;其台已去,陨石可见”。
根据考证,日照在远古时期是东夷人最为繁荣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羲和部落观象授时的所在地,是春秋时古莒国的所在地,一贯尚夷风,用夷礼。太阳石是东夷人太阳崇拜的产物,也是东夷人的传家之宝、镇国之宝。太阳石曾经两度遭到破坏。根据太阳石断面的风化程度测定,第一次在数千年前,太阳神石从顶部被凿掉一块。文革期间,太阳石又作为封建迷信的典型再次被破坏,从左前方被凿掉一块。对于这次破坏,村民记忆犹新。目前石上凿痕犹在,坡下残石仍存,分别见证着太阳石的非凡经历和传奇故事。
太阳石南侧有太阳神殿遗迹。据传神殿为莒国末代国君所建,但尚未完工,莒国就在公元前431年被楚国所灭。建设神殿用的巨石仍散落在遗址上。(2)、两城遗址的远古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
“在族人的三次跪拜中,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神鸟在太阳的光润中展翅飞翔,大地变得温暖,生灵开始复苏,东方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大地„„”大型旅游歌舞《日出先照》文明曙光部分勾勒了“中国最早城市—— 日照两城”部落生活场景,突出了古代两城先民对太阳的崇拜。
“祭太阳”在日照境内是一项从远古开始民间祭祀的崇高民俗活动。据光绪版县志记载,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素有“太阳城”之称,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勤劳纯朴的人们对太阳有着无比的崇敬与虔诚。据悉,两城镇“祭太阳”作为民间一项重要祭祀活动代代延续下来。“祭太阳”习俗与东港区境内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相辅相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祭太阳”活动从迷信、神话传说到科学,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其作为一项民俗活动,缘于人类对太阳的崇敬,表现了人们从古至今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愿望,目的是希望太阳赐福与人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这就使人类在同自然相处中,能自觉地树立起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科学利用自然的良好风尚。“祭太阳”已列入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玄股之国在其北。其为人衣鱼食,使两鸟夹之。一曰在雨师妾北”。《大荒东经》:“有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玄股国地望大约在两城遗址一带的地域。两城遗址背山面海,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据英国版本《世界史便览》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中国山东日照市两城为亚洲最早的城市。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项目。该遗址文化层厚2—5米,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文化层以龙山文化层为主,这里出土了全国唯一的一件兽面纹玉锛;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玉钺也是玉器中的精品;陶器的器型十分丰富,出土的器物造型几乎涵盖了此后历朝、历代的造型,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艺术性也极强,遗址中出土的陶鸟、太阳纹陶盆就是其中的代表,证明两城镇先民不仅是一个崇尚鸟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太阳的民族。两城镇遗址有三圈城壕,遗址是所处聚落群的一个核心,是两城镇古国的“都城”;遗址内发现了近百平方米的房址,应为祭祀或大型聚会所用。
纵观日照地区源远流长历史,夏、商时期属东夷。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祐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金(南宋)翰林日照状元张行简在祝贺日照由镇升县时写到:“大定二十四年,闻莒州升日照镇为县。喜不自胜,欣然命笔。《山海经》曰:“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纪年》亦云:“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三、太阳崇拜与三足乌的联系
对太阳的崇拜并不局限于仅是对太阳的顶礼膜拜,实际上是以对太阳的崇拜为核心,向文化的各个领域进行发散。单单是崇拜的对象就存在多个实体。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对太阳的崇拜常常与“三足乌”联系在一起,一说是“三足鸟”。早在汉代石刻中太阳就已经与乌鸦(鸟)混为一体了。《史记•龟策列传》就说:“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在《淮南子•精神训》中也记载:“日有骏乌,而月有蟾蜍。”骏乌,汉族神话中太阳之灵,形态为三足乌鸦,共有十只,它们住在东方大海扶桑树上,轮流由它们的母亲——羲和驾车从扶桑升起,途径曲阿山,曾泉,桑野,隅中,昆吾山,鸟次山,悲谷,女纪,渊虞,连石山,悲泉,虞渊。
古人对太阳的东升西落也感到不解,于是就沿用了上古时三足鸟的形象,认为是由乌鸦负载这太阳进行运动,《山海经•大荒东经》就说“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太阳是驾车而行的,将日与鸟联系得最为紧密与广泛、持久者则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国古籍中常说的“金乌”、“赤乌”、“阳乌”、“踆乌”,即指太阳。《淮南子·精神》言:“日中有踆乌”,高诱注云:“踆犹蹲也,谓三足乌。”《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戴)于乌。”郭璞注云:“中有三足乌。”
四、从汉字看先民对太阳的崇拜
上古羿射九日及日出扶桑等传说,在中国先民中烙印极为深刻,以至于在汉字中留下不少痕迹。如旭字,便是指九日落,一日出,因汉字笔画顺序是左为先。再如旯旮二字,是指被射落的九日——不论太阳九个,还是九个太阳,都躲到了角落里。而一日则为旦。还有日与扶桑树的关系,如柬字,是日在木中,即日在树中。果字乃指日在枝头。杳字指日在枝下,如此,都是以《山海经》所载十日故事为依据的。传说中的东夷集群,最早以太昊、少昊为总代表。一般认为,太昊、少昊即大昊、小昊,实是东夷集群先后兴起的两大集团的代称。作为东夷总名的“昊” 字,古籍大都写作“皞”,或又写作“皓”、“浩”等。“昊”即“昊天”,指太阳高照而广袤无边的天。“皞”、“皓”等字,或表示洁白,或表示盛大,均取义于“日出貌”,即晨曦初生的写照。考古学者注意到,还在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阶段(约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3500年间),海岱地区彩陶纹样母题中多见的圆点和圆圈,1992—199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对该遗址发掘中,陶文残片是在尧王城遗址最早的地层中发现的,残文之一与莒县陵阳河17号墓那件尊形器上刻画符号的局部极为相似,之二可能代表一种未识的新图像。这对研究文字的起源以及与陵阳河遗址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已经透露出清醒的太阳文化意识;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间),经曾盛行于海岱各地的大镂孔(一种形似高脚盘的陶制食器),其镂孔装饰中的标准圆形也被视为太阳或星体的模拟;下至大汶口文化晚期(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600年间),见于彩陶器物表面的黑白同心圆及红色大回点等圆形,更一向被认为是典型的太阳纹饰。古夷人以象征太阳文化的“皞”或“昊”字为族群集团的名号,当起源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海岱居民的太阳崇拜习俗。
五、远古先民崇拜太阳的缘由
(1)、太阳崇拜反映出太阳与远古先民生存的密切关系
在世界各地诸多种类图腾物的崇拜中,以对太阳的崇拜最为普遍。在天地万物之中,太阳与人类的生存关系最为密切,其给人们带来了光明与温暖,尤其在农牧业产生之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不仅可促使动植物的生存繁衍,而且有时又因为烈日和酷热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因此上古时期的原始人普遍对太阳予以崇拜。
太阳或太阳神的崇拜,或者放开一点,通兑包括日月星辰等在内的天体崇拜,以至包括风、雨、雷、电、水、火等一切自然现象在内的自然崇拜,几乎同以动植物图腾崇拜的古老风俗一样,曾经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原始部族中。原始人类从季节变化及自身生产、生活的经验观察中早就意识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都与太阳的运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祖居海岱地区的东夷集群,由于背依大陆、面向海洋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洋溢着浓烈的太阳文化意识,与太阳崇拜结下了不解之缘。
太阳文化在上古华夏之域的传播是全方位的,不限于东夷地区,从文化心理的比较上观察,东夷集群的太阳文化意识无疑最为强烈,这是追述东夷传说古史首先要关注的重大特征之一。后来可靠的文献记录,从商代甲骨文中的日出、日入之祭,直到周、秦时代齐地八神祠中的日主、月主、阳主、阴主、四时主之祭.仍然深切显明地印证着古夷人太阳崇拜的悠久传统。《史记•封禅书》说,八神祠“ 绝莫知起时”,或曰“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其中日主祠在成山头,成山头“入海,最居齐东北际,以迎日出”。相传这里曾有“不夜城”,因为有太阳在夜间升起,故名“不夜”,当是古人迎祭日出的场所。最为特出的行为事例,莫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又“逮于海隅,遂登之果,昭临朝阳”,以致为回归太阳文化精神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日照,属于古代“东夷”的范围。古人认为,这里是“海上日出,曙光先照”的地方。考古发掘曾经在这块土地上找到了4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盖骨,千万年来,这里的原始先民在海边狩猎、捕鱼,繁衍生息。东夷民族靠近大海,历来崇拜太阳,留下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祭祀太阳的遗迹,日照地区出土有5000---6000年前的“日火山”陶文,反映的是远古人类在高山之巅点火祭祀太阳神的场景。
莒县博物馆苏兆庆在“夷人崇日与秦始皇东巡琅琊”一文中说:“特别是东夷民族对太阳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历史传承,不少有关太阳来历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于民间”,“主要崇拜太阳的少昊羲和族,居住在汤谷(亦称旸谷)一带,是太阳神赐福下民的圣地”。“用史迹和考古资料对这些古代神话进行印证,可能汤谷就在东海之滨的琅琊一带。这里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掌握了用日出方向判断四时,并将这种原始历法用于发展农业和航海事业”,这或许是《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吧。
刘云涛(山东省莒州博物馆馆长)指出:农业的发达需要一定的气象知识作为指导,或许,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通过对太阳的观测,总结出一定的气象知识,用于农业生产。他们发现,在太阳处于山峰正中的时节播种,可以取得好的收成,于是,这个景象被固定成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符号,表示万物生长、农业丰收,出土文物大口尊上的神秘符号寄托了远古人对生命繁衍、生生不息的美好心愿。从出土文物可以发现,早在5000年前,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就掌握了一定的天文、气象知识,由此,这块土地上的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考古人员发现当时生活在日照这片海边的人们有了高度的文明,他们住在有壕沟和高大土墙环绕的城里,用石锄耕种土地,结网捕捞鱼虾,用蛋壳陶器和丰收的谷物祭祀太阳。
日照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 辛勤了大半年的农民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让农民获得了丰收,据说后来这饼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锅(炕)饼,薄的就叫煎饼,这就是山东大煎饼的来历。祭日活动,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直到今天,当地人仍保留着祭祀太阳的传统。
(2)、太阳崇拜在日照产生的地理原因
考古学家把莒县陵阳河出土距今4000多年的古人类墓葬中大陶罐器物命名为“大口尊”。土罐上重复出现了一个同样的符号,它看上去像一幅图画,仿佛是太阳、月亮和山峰。它们的上部都有一个圆形,这是全人类通用的符号,圆代表太阳。山东省莒州博物馆研究员苏兆庆认为它是图腾崇拜,这个地方的人是最早崇拜太阳的人了,因为这是东夷民族靠近大海,是最早崇拜太阳的人。
日照乃嵎夷所在地。古代嵎夷也称隅夷或郁夷。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守功先生在《山东龙山文化》一书中指出:“尧王城类型主要分布于沂山之南、蒙山以东的鲁东南地区。这一区域的地貌以丘陵为主,间有较大的河谷平原。该类型西、北两侧分别于尹家城类型、姚官庄类型相邻,东至黄海,南界约在陇海铁路以北。行政区划包括临沂、日照两市和江苏东北角之一部分”。“根据遗址分布特点可以推测,日照、临沂一带是尧王城类型的中心地带。这里地理环境特点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众多,古代环境同现在差别较小。考古发现表明,这里龙山文化遗址十分密集,且不乏大型遗址”。地下考古尧王城类型的地域恰恰就是嵎夷的分布范围。尧王城以南天台山,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史料记载日照在商周时均属青州。根据《禹贡》成书时的地理知识或九州的概念,其时胶莱平原尚为海洋或沼泽之地,山东丘陵为海岛,日照地区当时位于华夏的最东端,正是太阳从大海中升起,“日出初光先照”的地方。太阳崇拜在这里产生自有地理上的道理。
远古祀日图位于天台山极顶,图中有刚从海面上初升的太阳,有星星和月亮,有祭祀太阳的人群,图中的甲骨文为“王其焚吉”字样,是远古时期东方民族祭祀太阳的真实写照。
(3)、太阳崇拜在日照产生的宗教原因 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可以出现对太阳的崇拜,是与这一时期的客观发展分不开的。自旧石器末期,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母系氏族社会诞生了,于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生活:严格实行了族外婚制度,保证了人类繁衍的顺利进行;原始语言开始出现,原始思维初步形成;同时,这一时期原始人的体质特征与脑容量也与现代人相仿。在以上这些条件的推动下,原始理性思维的重要组成——原始宗教诞生了,而图腾崇拜正是作为原始宗教的基础产生的。
天台山是山东东部沿海太阳崇拜文化的发源地。考古专家认为,山东地区的古人类(猿人)最初(大约40-50万年前,与北京猿人相当)活动于沂源县鲁山一带。后来有部分先民沿沂河沭河而下,追逐太阳而居,最早到达日照地区。他们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浩瀚无际的汪洋大海,第一次看到带给他们光明和温暖的太阳是从浩瀚的大海里面升起来的,那种震撼与壮观的神奇景象使他们产生了对太阳崇拜的冲动,并从此在天台山上开始了对太阳神的祭祀活动。这种活动数万年来持续不断,是太阳神赐福下民的圣地”。
天台山下是太阳谷(《山海经》中的汤谷),太阳谷中有祭祀女娲与羲和的老母庙,太阳谷之上有太阳神石和太阳神庙遗址,有商王到东海来祭祀太阳时留下的石刻岩画等遗迹。天台山中还有数万年前的太阳部落遗址。遗址上有巨型石椅,石椅靠背上有光芒四射的太阳图案,有石砌的图腾柱,居住用的石头房基,生活用的石盆、石磨、石臼、石火坑以及女巫和族长等人的积石冢等。遗址上出土过石球、石斧、石镰、石箭头、及各类生活或祭祀用陶器等旧石器或细石器时代文物。遗址周围的山岩上刻有反应远古时期先民生活的岩画。太阳被原始人类当作祖先,就势必会对太阳进行祭祀活动。因为祭祀的实质就是“古人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广到人神之间”。在当时,人们认为太阳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无可匹敌的力量。
远古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其居住的客观环境有了很多感性的认识,也存在很多在当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先民就用最为直接的办法进行解决——设想出了冥冥之中的一种力量,并将这一力量赋予了他们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事物;为了求得安定、富庶的生活,他们对这些自我创造的圣灵顶礼膜拜,而到了必要的时候,他们又对灾难的创造者予以惩罚;为了团结本氏族的人们,他们把这些神灵作为自己的祖先和保护神。这就是上古时期人们的宗教生活。在天台山上对太阳神的祭祀活动就突出反映了这一宗教生活。这些看似简单的内容、仪式,延续到今天就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天台山羲和部落遗址有巨型石椅,石椅靠背上有光芒四射的太阳图案,有石砌的图腾柱,居住用的石头房基,生活用的石盆、石磨、石臼、石火坑以及女巫和族长等人的积石冢等。
六、日照太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当前,从日照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战略高度来看,传承和弘扬太阳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对日照太阳文化研究做出准确、科学的定位;深入挖掘、科学研究,将文化创意与商业模式结合起来,推出拳头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努力将日照太阳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具有日照特色的城市主题文化建设之路。
日照太阳文化受到了考古专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山东省1996-2010年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纲要》将日照列为“东夷文化区”。纲要中指出“该区包括临沂日照等市,是东夷文化区的中心地域,齐鲁楚文化的交汇地。保护开发要突出远古文化和山水港湾风光特色”。具体包括“保护开发东夷文化遗址;在东海峪设立考古实验区;扩建莒县博物馆,反映莒文化和鲁东南文化”等措施。
《山东省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强调要“重点抓好......日照太阳城主题度假区等区域的开发建设,实现旅游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单一观光产品向多元产品的转化,提升旅游产业水平。搞好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游船专用码头建设,开辟海滨各城市之间的观光旅游线。策划组织好青岛啤酒节、烟台葡萄酒文化节、荣成渔民节、日照太阳节等有影响的节事活动”。
北京旅游学院著名旅游规划专家杨乃济教授谈日照市旅游发展战略时说:“国际通行的海滨旅游地的三大卖点是“沙滩”,(Sandy-beach)、“阳光”(Sun)、海水(Sea)。由于这三个英语词汇起首的字母都是“S”,所以合称之为“3S”。许多知名的海滨旅游地赢得美誉,几乎都得益于“3S”中某一两方面的优势;但在三个“S”上拔尽头筹的,日照市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如果这“3S”的开发有一个“阳光”(Sun)瘸腿,日照市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势必要大打折扣。“要使旅游业成为日照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的支柱产业,日照市旅游定位于:拥有太阳品牌的,独具特色的海滨度假旅游。全新创意,创造海滨景观,确立日照海滨旅游高品位的创新特色”。
国家旅游局计财司魏小安司长于2003年指出:“日照有人提出搞太阳文化旅游,这可能成为一个好产品。因为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过太阳崇拜。搞太阳文化旅游,日照本身就变成了资源了。目前我们搞太阳文化关键是选好切入点。能否想办法把太阳文化转化一些形象,开展一些活动,这样日照本身的总体形象就可能树立起来”。
山东省旅游局李德明局长在2003年也认为:“世界上太阳文化积淀深厚,太阳崇拜普遍。日照有太阳文化背景,太阳文化旅游是个独特的产品,同意建太阳城,办太阳节。可先办太阳节,太阳节搞起来也,就逼着建太阳城,市场需要了,太阳城的投资者就会脱颖而现”。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吉良新和仪孝法教授认为:“这一命名的由来使日照拥有了“中国太阳城”的专利。尽管日照市的全年光照时数未必居于全国之首,但拥有“日照”之名,就使她成了普天之下阳光最为灿烂的海滨。如果作为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城市自己不去深入打造,而坐视他人比自己做的还好,那时再去争取或者打造岂不晚矣?”
值得欣慰的是,“聚落与环境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日照尧王城文化论坛”在日照市落下帷幕,40余名历史与考古专家一致认为,尧王城遗址是一个强大的崇拜太阳神的文明古国。专家认为,日照市是中国远古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崇拜起源地之一。《山海经》和《尚书・尧典》中记载的中国远古先民(羲和)祭祀太阳神的汤谷(旸谷)就在日照地区。为日照太阳文化提供了历史依据。
中央四台《走遍中国》“走进日照说日照”(2010.03.01)就日照太阳文化做了详尽的介绍。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点击山东大行动”栏目将日照市的特色定位为“中国远古时期的太阳文化起源地,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
《日照日报》2010年5月12日报道,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成立,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是研究推广太阳文化的群众社团组织,致力于通过开展学术交流、考古发掘、推广策划、文化创作、影视动漫以及相应的编纂、制作、开发、宣传、庆典等活动。研究会的成立对于日照继承和弘扬太阳文化、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味,促进日照历史文化走向世界,推动日照文化事业及其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大型歌舞《日出先照》的诞生,增强日照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带动日照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将“中国最早城市”先民对太阳文化的祭拜展现给世人,让人们充分领略到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日照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日照是东夷民族文明的摇篮和中国太阳文化的源头,是世界五大太阳崇拜起源地之一。日照“太阳古国”及太阳文化,具有世界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是日照历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课题,是日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照的太阳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在我国太阳文化事业和产业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打造“太阳古国”城市名片,加快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重要步伐,提高日照知名度美誉度。努力将日照太阳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具有日照特色的城市主题文化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http://www.xiexiebang.com/ 3.《日照日报》相关报道
4.东方太昊,博文《古夷人的太阳崇拜---日照太阳文化》 5.中央电视台四台,《走遍中国.日照》
6.新华网,山东日照是中国远古太阳文化起源地
7.范海钧,鞠志国 ;《高丽大儒郑梦周与日照新罗村》;《从日照市上元下元村名看道教习俗与太阳崇拜》
8.阎延文,博文《太阳女神羲和》
9.大众日报,山东日照天台山探秘 一座“神”山
第三篇:关于成立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的请示
关于成立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的请示
日照是东夷民族文明的摇篮和中国太阳文化的源头。日照“太阳古国”及太阳文化,具有世界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是日照历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课题,是日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太阳古国”城市名片,对于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和扩大日照的美誉度、知名度,促进日照历史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进一步研究并推广日照太阳文化,拟成立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
一、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是研究推广太阳文化的群众社团组织,在日照市委宣传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下,依法开展学术交流、考古发掘、推广策划、文化创作、影视动漫以及相应的编纂、制作、开发、宣传、庆典等活动。
二、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组成人员:
名誉会长毛继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会长范海钧(日照市土地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副 会 长鞠志国(旅美博士、太阳文化研究者)
秦杰(五莲县纪委书记)
秘 书 长赵嘉兵
(另聘国内专家学者和有关太阳文化爱好者若干)
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法人代表为范海钧。
三、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采取会员制,实行主管部门指导、产业研发、市场运作方式。
(一)资金筹措:会员缴费,社会投资。
(二)资金独立帐户管理。资金使用计划由会员大会或研究会理事会通过。
(三)研究会会长、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
四、办公地点及人员。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办公地点设在金湾大厦(日照市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日常工作人员社会招聘。
特此请示。
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筹备组
执行人:范海钧
二00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人民政协的文化渊源
人民政协的文化渊源
湖南省郴州市政协主席
刘广明
2010年12月06日09:30 来源:《人民政协报》
文化理念的不同,孕育不同的民主模式。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它的产生发展与我国政治文化密切相关,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人民政协是在汲取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和合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以和谐为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重视平衡性、协调性、有序性、互补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追求事物的和谐发展。和合作为文化理念,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天人和谐、和而不同、贵和执中、和衷共济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准则、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统一战线组织,强调“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理念,承接了和合文化的传统,汲取了和合文化的精华,实现了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
1.从人民政协的形成过程来看,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建立统一战线,到建国之初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本身就是在汲取中国传统“和合”智慧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殊历史阶段。在深刻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和阶级状况,总结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反帝反封的任务极为艰巨,任何革命阶级及其政党都不可能单独完成,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形成强大合力。毛泽东同志就曾深刻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争取、团结民主党派的方针,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著名的“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
派人士的热烈响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2.从人民政协的制度设计来看,人民政协强调求同存异、兼容并包、荣辱与共等,处处体现了与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深厚渊源。1978年,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在总结人民政协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对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职能以及工作总则、组织总则等基本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确立了科学的制度规范。章程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巩固和扩大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机构,也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形式;明确了多党合作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明确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明确人民政协的组成原则是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下实行“大团结、大统一、囊括一切代表人物”。
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内在动力实际上是秉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民本意识的情怀及精神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舍生取义”的情怀和精神。广大政协委员知民之所想、思民之所虑、忧民之所忧,以实事求是的勇气和科学态度,坦阵直言、秉笔直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这种履职的内在动力实际上就是秉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民本意识。
1.广大政协委员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认真协商监督、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立论,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无疑与中华民族忧患意识传统一脉相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在传统文化中主要表现为社会个体对天下国家的责任意识,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一种政治责
任、政治关怀和政治担当,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和政治品格。广大政协委员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自觉、主动地履行职责。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调研,建有用之言,献有用之策;以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促进社会政治文明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以认真反映社情民意为己任,不遗余力地反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发展态势和问题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利益诉求,把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及时表达出来。
2.广大政协委员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履职为民,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兼顾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作为重要任务,无疑与我国传统的民本文化不无关系。我国的民本文化历史悠久,民本一词源于《尚书》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春秋毂梁传》的“民者,君之本也”。广大政协委员努力发扬光大传统民本思想的积极因素,怀利民之心、谋富民之策、为益民之举,始终高度关注民生,始终强化为民履职的意识,把紧贴现实、贴近民生、反映民意作为自己的职责。特别是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社会结构趋于多样化,社会利益趋于多元化,社会矛盾趋于复杂化,只有了解民情,才能顺应民意,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共同奋斗。广大政协委员不断增强民本意识,认真收集、分析整理社情民意,使党委、政府全面掌握实情,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切实保证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更加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责任编辑:王喆)
第五篇:渊源六一
渊源“六·一”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从此以后,每年的6月1日,各国儿童举行集会,庆祝自己的节日。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有儿童节。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5月5日、女儿童节3月3日。我国在1931年也曾经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自从1949年确立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来的儿童节,而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国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代替原来的“四四儿童节”,并规定少年儿童放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