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动画电影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美国动画电影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摘要】:幽默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本质,它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成为了各个国家文化、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幽默都为很多学科,诸如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所关注和研究。但是对于“何为幽默、为何幽默、何时幽默、如何幽默”,中西方国家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来加以阐释。幽默在学术研究中也一直被看成是一门边缘学科,对其重视度也不是很够。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很多学者都找到了研究幽默的最佳契合点,在这个领域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日渐高涨,而美国动画电影以其妙趣横生的对白、精彩绝伦的设计、跌宕起伏的剧情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动画,成为了很受欢迎的学习教材。特别是其中的幽默对白更是作为言语幽默的成功载体,为言语幽默的语用研究以及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典型材料。本文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了迪斯尼、梦工厂、福克斯所制作的9部电影作品,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在总结中西方已有的幽默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及面子理论等多个语用理论,对其中大量成功的言语幽默实例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尝试性的探讨了幽默的内在制笑机制,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言语幽默。研究步骤如下:(1)介绍语料所发生的相关语境及情境;(2)选择引人发笑的幽默语句做为研究对象;(3)利用一定的语用理论详细地对语料进行分
析。除此以外,本文还着重分析了一些中国的二语习得者对于美国动画电影中一些幽默对白无法理解的原因,包括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美国的社会背景、文学知识等文化因素的不了解、利用语境语用推理能力比较差等。针对这些原因,作者提出二语习得者除了加强自己的英语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以外,更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语用推理能力。本文认为有效的理解和欣赏言语幽默对于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除此以外,受众的年龄差异、受教育背景差异以及生活背景差异都会影响到对于言语幽默的理解和欣赏。【关键词】:美国动画电影言语幽默语用学合作原则关联理论面子理论语用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954;H313 【目录
】
:
Abstract6-8
摘要8-14ChapterOneIntroduction14-171.1Theaimsofthestudy14-151.2Thestructureofthestudy15-17ChapterTwoLiteratureReviews17-362.1Thedefinitionofhumor17-192.2Theclassificationofhumor192.3Generalreviewofthestudiesonhumor19-232.3.1Generalreviewofthestudiesonhumorinwesterncountries20-232.3.1.1Philosophicalstudyonverbalhumor202.3.1.2Psychologicalstudyonverbalhumor20-222.3.1.3Pragmaticsstudyonverbalhumor22-232.3.2GeneralreviewofthestudiesonhumorinChina232.4Apragmaticapproachonhumorstudy23-362.4.1TheCooperativePrinciple24-262.4.2TheFace-savi
ngTheory26-312.4.3RelevanceTheory31-36ChapterThreeResearchMethodology36-423.1Textstudy36-373.2Theoreticalbasisofthestudy373.3Researchprocedure37-383.4Datadescriptionanddatacollection38-42ChapterFourPragmaticsStudyonVerbalHumorinAmericanAnimatedCartoonFilms42-674.1TheCooperativePrincipleandverbalhumor42-544.1.1Humorproducedbyviolatingmaximofquality42-464.1.2Humorproducedbyviolatingmaximofquantity46-504.1.3Humorproducedbyviolatingmaximofrelation50-524.1.4Humorproducedbyviolatingmaximofmanner52-544.2Face-savingTheoryandverbalhumor54-624.2.1Humorproducedbythreateninghearer’spositiveface55-574.2.2Humorproducedbythreateninghearer’snegativeface57-584.2.3Humorproducedbythreateningspeaker’spositiveface58-604.2.4Humorproducedbythreateningspeaker’snegativeface60-624.3RelevanceTheoryandverbalhumor62-674.3.1Humorproducedbythegapbetweenthemaximalrelevanceandoptimalrelevance62-644.3.2Humorproducedbythegapbetweentheostentionandinference64-67ChapterFiveConclusion67-735.1Majorfindingsofthisresearch67-715.2Limitationsofthisresearch71-73References73-76AppendixⅠ76-78AppendixⅡ78-82AppendixⅢ82-84AppendixⅣ84-85Acknowledgements85-8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6-8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二篇:抬杠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
抬杠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
摘要:抬杠多见于日常对话或相声小品等文艺作品中。本文对抬杠进行了界定和分类,结合语用学相关理论,分析抬杠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解释抬杠其会话功能及语用价值。并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对抬杠言语行为的推理过程进行阐释。关键词:抬杠言语行为语用策略关联理论
一、抬杠的界定
抬杠行为具有明显的施为性,抬杠是一种言语行为。但要界定抬杠是怎样一种言语行为,我们应首先考虑抬杠行为的起源、包含要素以及与抬杠相关的几个概念。1.1抬杠的起源
从抬杠的来源看,中国大陆的北方,很早就有一种习俗,那就是抬杠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这一天,由身强力壮的人抬着竹杠,上面有轿子,一个伶牙俐齿的小丑坐在里面。他们抬着竹杠和轿子在人群里穿梭,围观的人则和那个小丑随机式地比赛斗嘴,甚至用自认花巧的话来对骂,以博众人一笑。这种抬杠会,在满族进入中原后,成了中国人通常所说的“抬杠”的起源。据此来源看,“抬杠”从源起时就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言语行为。1.2抬杠言语行为包含的要素
科特(1983)从分析言语环境入手,认为要确定一种言语行为,必须考虑到七个要素:说话者、听话者、他们之间的接触、所用的是否为同一套语言代码、背景、话题和信息形式。根据言语活动目
标的指向性可以确定言语的中心功能。对抬杠的要素进行分析能够揭示抬杠言语行为的实质。
抬杠言语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
①存在引发抬杠言语行为发生的背景:事件/话题等;
②实施抬杠行为的人具有否定性或对抗性态度:对事件/话题等持否定、不满、揶揄等态度;
③抬杠的实现手段:非常规理性的争辩话语;
④抬杠者实施这一行为的目的:试图对特定的言行或对象进行讽刺、反驳等。
1.3本文对抬杠的定义
“抬杠”字典义为争辩或用杠抬运灵柩,本文我们所讨论的抬杠应该是争辩意。考虑抬杠包含的要素,笔者将抬杠界定为:“说话者为表达否定、不满、揶揄等态度,对特定对象或言行进行非理性的争辩。”
二、抬杠的语用策略
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之间的偏离产生语用意义,产生了间接话语意义。这是实施间接语言策略的理论出发点。抬杠言语行为的实施,需要一定的间接语言策略。本文通过分析受限语料,发现并总结了抬杠言语行为的间接语用策略。2.1语用策略与相关准则 2.1.1岔开策略
岔开就是故意违背相关准则,扯开去说些与本题无关的话,因某
种原因不愿说的话便可暗中换为别的话题,偷换概念最终蒙混过关。对话中,抬杠者经常用岔开的方法与说话人争辩,达到抬扛的效果。
(1)乙:相声是论段儿。甲:论段儿? 乙:哎。
甲:那好你给我来个中段。乙:啊? 甲:不要头尾。乙:噢,你这买鱼来啦?
这个例子中,甲作为抬扛的一方,偷换了“段儿”这个概念,故意用形容鱼部位的“段儿”去替换相声的计量单位“段儿”,从而混淆视听,达到了与乙抬扛的目的。2.2语用策略与质量准则 2.2.1反问策略
反问就是故意违背质量准则,没有疑问而提问,以表示一种言外之意,对所述内容有强烈的感情和主观评价。抬杠的人,往往利用反问,达到反驳对方、肯定自己的目的。
(2)有一个小孩到药铺里去买药,一进门,撇开嗓子说:“老板,买药。”老板说:“人小,嗓子不小。”“知了小,声大哩!”“知了有舌头呗!”“簸箕有舌头,它咋不响?”
这里买药的小孩,并不是提出疑问,他是利用先肯定后发问,来
否定老板的判断,反驳老板从而肯定自己的不同观点。比如,老板说知了有舌头,所以声音大,小孩马上提出簸箕也有“舌头”,但簸箕不响,这说明老板设定的声音大所应具备的条件是不可靠的,这时发问让老板所说的话自相矛盾,从而否定了老板的观点,表明并非有舌头就能发声。2.2.2同语策略
同语就是故意违背数量准则,话题和述题的重复,提供多余的信息,甚至是废话,以表示言外之意,突出强调某种情感。抬杠者往往也利用这种方式,故意通过赘述和提供多余信息,来表达否定性情感,与说话人抬杠。
(3)乙:这么说吧,你心里啊,有点儿不痛快。甲:我怎么不痛快啊? 乙:有点儿啊,不高兴。甲: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乙:就有点儿别扭。甲:我跟谁别扭呢? 乙:你跟我别扭!
例(3)中甲将乙所说的话进行重复,不断发问不做直接回答。作为抬杠者甲意在言外,甲装作没有生气,但是却只是重复乙所说的话,实际上是让乙理解自己的言外之意,就是故意与乙抬杠,表达不满情绪。2.2.3夸张策略
夸张就是故意违背质量准则,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本来面目,以显示言外之意。抬杠者经常利用夸张的手段,针对特定的对象和事件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述,从而达到抬杠的目的。
(4)有锔锅匠说自己技艺很高,所带的砧子大小什么东西都能打。于是有人说打个绣花针吧,锔锅匠说太小打不了;又说打个犁辕吧,锔锅匠又说太大打不了。
这个例子中,锔锅匠说什么东西都能打是自夸的话,抬扛者针对他能打造器物这件事进行抬杠,提出打造绣花针和梨辕两个器物,显然是缩小和夸大了锔锅匠能力范围,所以锔锅匠自然打不了。夸大与缩小锔锅匠的能力范围,使得锔锅匠说自己什么东西都能打造的“言”与打不了具体两个器物的“行”相悖,抬扛的目的就达到了。
2.2.4降用策略
降用就是故意违背质量准则,用语义所指对象比较庄重,正式的词用于琐细一般的事物上,大词小用,以显示一种言外之意。(5)交警:“您好,这里禁止停车,您违反了交通法规。” 车主:“街道是人民的,我是人民吧?我在自己的街上随便停车你管得着?”
例(5)中车主作为抬杠者,将“人民”一词大词小用,强加因果。因为街道是人民的,车主也是“人民”,所以人民的街道人民做主,言外之意是交警的处罚并不生效。2.2.5反语策略
反语就是说反话,故意违背质量准则,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的说成好的,来显示一种言外之意。抬杠者说反语,表达否定性的态度,实现抬杠的目的。
(6)甲:“你看我,这件外套穿着多好看,人看上去苗条不少。” 乙:“可不是,好看极了,大水桶的腰都变成小水桶了。” 例(6)中乙作为抬杠者,表面上是赞成甲的说法,即衣服好看显瘦,但实际上说的是反语,大水桶腰与小水桶腰本质上都是形容衣服并没有神奇的修饰效果,甲的实际情况就是肥胖。乙一方面否定了对衣服的极好评价,另一方面讽刺甲并不瘦。2.2.6易色策略
易色就是故意违背质量准则,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以显示一种言外信息,即幽默和讽刺的意味。(7)甲:“六级考得怎么样啊?” 乙:“题很难啊,考得不太好。”
甲:“那是,你就不如我吧,脑袋灵活着点,这次题难,可是咱能过啊!”
乙:“那是,我可比不上你抄袭作弊的丰功伟绩啊。”
例(7)中乙是抬杠者,甲认为考试作弊取得优异成绩是头脑灵活的表现,乙用抬杠的方式进行了反驳。丰功伟绩本是褒义词,用在这里来形容作弊行为,是褒词贬用,目的在于讽刺甲。乙没有直接指出甲作弊是不正确的行为,有违道德和考试要求,而是选择用抬杠的方式,讽刺甲的言行,表达批判态度。
2.3对比策略
对比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时,得出二者相近或相异的特点。抬扛者往往举出与说话人话题中相异的事物,按照说话人的方式,进行逻辑对比,得出相异的特点,从而进行反驳。
(8)某人肤色很白,在谈论此人为何肤色白时,甲说:“他整天坐屋里,风不吹、雨不淋、日不晒,能不白吗?”乙马上反驳说:“我不信,那煤炭不知在地底下埋了多少朝、多少代了,挖出来看看还是乌黑的。”
例(8)中甲以坐在屋里不受风吹雨淋为理由,说明某人皮肤白的原因。抬扛者乙马上以煤炭对比,指出同样是没有风吹雨淋,但是煤炭就不白,从而对甲的观点进行了反驳。2.4超论域
词语的所指总是从属于特定范围的,这个范围就是它的论域。论域同参照体和视点等相关。同一论域的词语就构成了一个语义场。某些抬杠者,针对说话人所涉及的问题,有意为难反驳,回答内容超出问题涉及的论域。
(9)甲问乙:“中午吃什么?” 乙回答说:“随便。”
甲说:“那好吧,那就吃板凳吧。”
这个例子中,乙说吃什么随便,甲便抬杠说吃板凳吧。很明显,话题“午饭”涉及的论域应该是吃的食物,板凳显然不是“食物”
这个论域的,但是“板凳”符合“随便”所指任何东西这个论域。甲不满意乙的回答,明知道板凳不是食物,故意说吃板凳,这就达到了抬杠的目的。
三、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抬杠
实际交际过程颇为复杂,由于语境、认知差异以及会话参与者的目的等因素,有时听话人不一定或不一定愿意生成最佳关联性的话语,这就造成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潜在的冲突。我们所谈的抬杠,其本质在于一个“辩”字,由此可见交际冲突理应普遍存在于抬杠言语行为之中,不过我们发现抬杠的冲突程度不强,它体现为听话者故意回避最佳关联,目的是为表达否定态度或幽默效果,与说话人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不歪,笑不来”。(10)警察开导小偷说:“你偷东西时就没有为你年老的母亲想想吗?”
小偷说:“我想过了,就是找不到适合她的东西。”
例(10)中,警察开导教育小偷,目的是使其意识到偷盗行为的错误性,让小偷改正错误。警察让小偷想想自己的母亲,是让小偷想到母亲的养育之恩和教导,认识到自己偷盗犯罪即辜负母亲的期望,又不能陪伴母亲而行孝道。最佳关联应该是“想到母亲——惭愧后悔——认识错误”。但是小偷故意回避警察的明示,抬杠说自己偷盗时想到母亲了,想到给母亲也偷些什么,不过没有适合母亲用的东西。小偷有意造成交际矛盾,达到否定警察教育的目的。(11)一位女士去水库洗澡,当她脱掉衣服要下水时,水库管理
员跑来说:“小姐。这里不准洗澡和游泳。”女士生气的问:“为什么不在我脱衣服前说?”管理员说:“这里并不禁止人脱衣服啊!” 例(11)中,水库管理员阻止女士野浴,女士很生气地质问她为什么不在自己脱衣服前阻止自己,她的意思是管理员阻止得不及时,造成了她的尴尬处境。最佳关联和合理理解是“脱衣服前——阻止野浴——及时”,但是管理员不满女士的气愤,抬杠说水库不禁止人脱衣服,没有将脱衣服和洗澡理解成两个相关的事件,说明自己的职责只是阻止别人野浴,而不是阻止别人脱衣服。对女士的气愤进行反驳,表示女士的尴尬不是自己的过错。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抬杠者总是回避最佳关联,没有与说话者获得共同认知,达到互明。抬杠者的认知与说话者意图相差越远,则表达否定、不满和幽默的效果就越好。
四、结语
抬杠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策略,这些策略往往是对语用常规的积极突破。听话人也就是抬杠者根据相关联系进行推理,他的言语往往不是最佳关联的话语,而是有意为之的曲解。抬杠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一个“辩”字,但是,与争吵或吵架相比,抬杠的激烈程度已大为减弱,不会带有尖刻的攻击性言语,通常是较真不是激烈冲突。人们抬杠就是表达情绪,抬杠是一种言语行为,是兼具争辩技巧和幽默艺术的一种语言形式,生动活泼颇富生命力。参考文献:
[1]王加华,赵春阳.村落语境、民众情感与地域认同——山东省
莱芜市南下冶村抬杠习俗探讨[j].民俗研究,2010,(2).[2]袁毓林.简论语用常规的修辞偏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2.3)(合刊).[3]武瑗华.透过反驳话语看言语交际的对抗性[j].外语学刊,2008,(4).[4]熊立胜.以毒攻毒以谬制谬——对谬反驳及其语言表达[j].现代交际,1996,(3).[5]江结宝.詈骂的构成与分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刘森林.语用策略与言语行为[j].外语教学,2003,(5).[7]刘曲洋.相声包袱的语用解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8]廖巧云.关联理论对合作原则的发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1).[9]王玉晓.喜剧小品中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5).[10]何自然,张淑玲.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6).
第三篇:美国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浅析电视口译的特点及其译文质量评价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运用 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论叶芝创作风格的转变 浅析广告英语中的修辞 论远大前程中皮普的道德观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浅析马拉默德小说《店员》中的“犹太性”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格莱斯合作原则及其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Study on Dietetic Cultur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Oral English Class of Junior School 从翻译目的论看归化异化的互补性 《卖花女》中莉莎人物形象分析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
从《尼罗河上的惨案》看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魅力和价值 从《简爱》和《藻海无边》看罗切斯特对女性和婚姻的态度变化 A Tragedy of Ambition on Macbeth Contradiction of Hawthorne Reflected in the Symbols and Images in Young Goodman Brown The Growth of Humphrey Weyden in The Sea Wolf 跨文化视角中中英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 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 浅谈外贸英语的翻译标准 《吉檀迦利》中的泛神论思想
对《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性格的分析 《爱玛》的三个中译本中翻译策略的比较研究
从“老人与海”译本比较研究看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The Tragic Color of Tender Is the Night 从女权主义角度对比分析《纯真年代》两位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从情景喜剧《老友记》浅析美国俚语的幽默效果 中美个人理财规划的对比分析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莎士比亚悲剧人物的海明威式英雄特征——以《哈姆雷特》与《奥赛罗》为例 商务英语中缩略语的翻译策略
《爱玛》中女性主义的双重复写——论个人意识与阶级意识的冲突 中英姓名的文化内涵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 国际贸易往来电子邮件写作原则
究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中西颜色中“红”与“白”的文化差异对比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原理分析《教父》中的教父形象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
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创造性背叛的研究——以《冷山》和《红字》为例 中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论《威尼斯商人》中的宗教思想影响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苍蝇》的叙事艺术及悲剧主题探究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 马克•吐温悲观主义及其产生原因初探 浅析英语职业委婉语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破产姐妹》的字幕翻译 浅析《动物庄园》中极权主义形成的必然性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英语新词特点研究——词汇学习和了解文化的有效途径 逆世的美丽——分析《飘》中主要人物表现的自我意识 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意象分析
从生态批评角度看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解析
美国电影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以《阿凡达》为例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关联理论视角下《诗经》中爱情隐喻的英译研究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暗夜中的精灵——论《寻欢作乐》中的罗西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
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死亡意象
“It be Adj of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语义的构式语法研究 析《狮子和宝石》中拉昆来失败的原因 浅谈《简爱》的女性意识
浅析《圣经》人物典故在《红字》人物形象刻画上的运用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 英汉灾难性新闻导语写作手法初探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
A Humanistic Study on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的应用
从养老模式的异同看中西“孝”价值观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88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89 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的差别
《蝇王》的现代性启示:人性的自赎 91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
论《毒日头》中的生命价值观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
Cultural Elements in Chinese Film Sub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95 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歧义 96 《愤怒的葡萄》主人公性格分析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98 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艾丽丝•门罗的《逃离》 99 从等效理论视角看汉英外宣翻译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101 从思维模式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图式理论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103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105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A Freudian Psychoanalyt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in Wuthering Heights 107 论翻译的艺术
论《儿子与情人》中 “花”的象征意义 109 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 110 试论金融英语词汇的特点与翻译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 11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3 不同IT企业官网英译现状调查
试论班扬《天路历程》中基督徒的精神历程 115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16 模因论视角下的公司名称翻译 117 论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中的互动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 120 从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角度看功能对等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 121 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探讨 122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
从面子理论视角分析外交话语中的恭维语 124 从彼拉特透视托尼·莫里森的妇女主义 125 中英姓氏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126 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128 论二十世纪后期西方服饰发展 129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论原声电影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作用 131 论《飘》中斯嘉丽的进步女性主义思想 132 论中美送礼文化差异 133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35 浅析《简爱》的主人公简爱 136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
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中能力的培养 138 隐喻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功能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140 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
Feminist Thoughts of Theodore Dreiser——A Case Study of Sister Carrie 142 中英身份名词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143 The Real Sinner in The Scarlet Letter 144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145 广告英语的语用策略分析 146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人性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148 英语广告语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
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的手段的研究 150 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
151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若干信息处理手段 152 论合作语言学习在英语精读课上的应用 153 浅析《简•爱》的主人公简•爱 154 中西思维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55 从苔丝和曼桢的角色分析中西文化下女性的抗争 156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
157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女性人物性格分析 158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写作技巧剖析 159 论《红楼梦》英译本中“红”字的翻译
16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161 从酒文化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
162 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作用--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
163 The Pursuit of Freedom and Love in E.M.Forster’s A Room with a View 164 对《呼啸山庄》中女主角的女性哥特情结分析
165 从《热爱生命》和《马丁•伊登》中透视杰克•伦敦心中对生命的执爱 166 On Virginia Woolf’s Feminism in A Room of One’s Own 167 Consumerism in The Great Gatsby 168 从春节与圣诞节习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69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170 克莱夫•斯坦普斯•路易斯对《圣经》寓言的应用及意义研究——以《纳尼亚传奇》为例 171 《奥罗拉•李》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172 浅析《红字》的含混性
173 基于对爱伦坡文学作品及心理的兴趣
174 《日用家当》中的黑人文化意象分析
175 威尔斯的对等翻译理论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
176 On Dual Personality in Dr.Jekyll and Mr.Hy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177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分析《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的心理历程 178 从关联理论看科技英语的翻译
179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180 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评析《夜色温柔》中美国梦之破灭 181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182 浅析《威尼斯商人》中的金钱观
183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184 论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185 论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
186 《雾都孤儿》中南希双重性格分析 187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188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 189 Satan in Paradise Lost as a Tragic Hero 190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191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192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个性转变之分析 193 《野性的呼唤》的自然主义解读 194
195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19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7 《安尼尔的鬼魂》中“鬼魂”的象征意义探究
198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199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200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
第四篇: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摘 要:中国喜剧小品,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特殊样式,是广大群众雅俗共赏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言语幽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目前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研究文献,多是分析总结其在语音、词汇、修辞格等方面的特点。本文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尝试性分析小品《扰民了你》的言语幽默,探讨中国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关键词:喜剧小品 言语幽默 语用 预设 会话合作原则
一、引言
从1983年《卖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春晚联欢晚会以来,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小品以其短小精悍、雅俗共赏、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特点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与此同时,赵丽蓉、宋丹丹、赵本山、高秀敏、蔡明等一大批优秀的小品演员脱颖而出。其中,小品演员蔡明凭借2013年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中的毒舌形象再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关注,而一个成功的喜剧小品,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会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喜剧小品要想成功,除了要运用舞台道具、音响效果等外在艺术辅助手段,更重要是要取决于语言在小品所设情境中丰富的表现力。本文以蔡明在2014年春晚上表演的小品《扰民了你》为例,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二、语用预设理论与语言幽默
(一)语用预设理论
预设,也叫作前提、前设和先设,指的是说话人满足所说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的前提,即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作的假设。最早在1892年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Frege提出。他认为,命题中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的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的指称现象。”随着语言学的发展,预设从哲学界慢慢进入了语言学界,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语用预设。
语言学家研究发现预设更多地与语境紧密联系,因此语用预设的概念就被提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即预设)关系。”(何自然,1997:68)
在《新编语用学概要》一书中,何兆熊先生将语用预设主要归纳出三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语用预设指的是说话人对话语的语境所作的假想;第二种将语用预设看作是施行一个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第三种则把语用预设当作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
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点:合适性和共知性
(二)语用预设与喜剧小品中的言语幽默
喜剧小品中的言语幽默是一种精炼、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其中包含着许多的预设现象。本文就语用预设的特点,对小品“扰民了你”中的语言幽默进行研究,探索语用预设机制是怎么在小品的言语幽默中怎么运行的。
1.共知性:
预设的共知性,是指在具体语境中,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也可能是双方都知晓的常识。预设有时往往是隐含在话语之中的,只有交际的双方拥有这共同的背景知识或理解常识,说话者才可能将想要表达的意思顺利地传达给听话人。预设的共知性能够使语言简洁,被当做交际双方达成的不必赘述的共识。如果交际双方之间缺乏这样的共同知识或者听话者故意无视这样的共同知识而曲解说话者的意图,使得信息未被顺利地传达,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幽默效果。
例如在小品《扰民了你》中:
(1)蔡明:井盖儿啊,我问你,你跟你那个女朋友电钻,还没分手啊?
岳云鹏:谁叫电钻啊,多难听啊。我女朋友叫铁锤。
(2)岳云鹏:我们可好了。下雨都在一起淋着。到家一看,我还行。再看铁锤...蔡明:生锈啦。
岳云鹏:生……生病了。我就伺候她。我给他吃药,给她倒开水,把我自己烫着了。给她心疼地哟……
蔡明:没事没事。你不怕开水烫。
岳云鹏:我拔你气门芯儿。
(3)蔡明:三个人里边你是最闹腾的,一天到晚唱那歌儿,你能出点人的动静吗
大鹏:不是,我那是练海豚音。你知道什么叫海豚音吗?
蔡明:你海选的时候,用臀部发出的声音?
在例(1)的对话中,蔡明?]问岳云鹏你有女朋友吗,直接问了“你跟你那个女朋友电钻,还没分手啊”,其预设就是岳云鹏有一个女朋友,而且经常和他闹分手。因为对话双方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背景知识,就避免了??嗦,使得小品能够直接进入主题。例(3)的对话中,蔡明说岳云鹏“你不怕开水烫”,运用了汉语俗语“死猪不怕开水烫”,岳云鹏很明显和蔡明有对这一俗语共同的认识,所以能够理解蔡明把他比喻成“死猪”,气得他要“拔你气门芯儿”,而这一预设也是观众所理解的,就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在例(2)中,蔡明明明已经知道了“铁锤”是岳云鹏女朋友的名字,却故意忽视了岳云鹏说的“我女朋友叫铁锤”的预设,把铁锤当做一般的金属工具,造成了两人没有共同的背景知识,而说出岳云鹏女朋友铁锤“生锈了”的可笑说法,达到了幽默的目的。
2.合适性:
预设的合适性,是指预设要与具体语境紧密结合,要与当时的交际语境相符合。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先行条件。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言语中的预设要符合社会语境,这是正常交际的前提。但是有时交际双方有意或者无意间会违反合适性,这就与原有的预先相互矛盾。
(4)蔡明:不是不让你们唱歌,唱歌可以,但别出声!
岳云鹏(做无声唱歌的动作):哥,我试了,不行!
华少:用你试啊。老太太,您这可太难为我们了。
蔡明:要不,你们就等我出去遛弯的时候再唱?
岳云鹏:那您什么时候遛弯啊?
蔡明:我不遛弯。
例(4)的对话中,蔡明说“唱歌可以,但别出声”,很明显是不符合社会常识的,是虚假的预设。蔡明又说“要不你们就等我出去遛弯的时候再唱?”,这个提议是否合适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蔡明有出去遛弯的时候,然而当岳云鹏问“你什么时候遛弯”时,蔡明的回答却是“我不遛弯”,这就表示之前的预设是不合适的,违背了预设的合适性,从而制造出了幽默的效果,令观众开怀大笑。
三、会话合作原则与言语幽默
(一)会话合作原作
会话合作原则是指交际双方为了使会话、合作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的沟通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原则。要达到成功的言语交际目的,一般来说要遵循会话合作原则以下准则:
1.质的准则,即保证会话内容是真实可靠的信息;
2.量的准则,即保证会话的量能够提供适需的信息;
3.关联准则,即所说的话与话题关联贴切;
4.方式准则,即会话简练有序,避免晦涩、歧义。
(二)违反会话合作原作产生的言语幽默
如果在交际中,有一方违背以上的一条或几条准则,就会给交际带来障碍,影响交际效果。但在喜剧小品的对话中,有时演员会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作,以达到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5)岳云鹏:铁锤妹妹,干什么,又要分手。分手了谁给你洗衣服做饭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又要钱呐,点痦子呀,点痦子要一万多呀?哦二块钱一个呀!
蔡明:二块钱、四块钱、六块钱、八块钱、十块钱、十二块钱……这是痦子上长了个脸啊!
岳云鹏:嘘……铁锤妹妹,还要种头发呀。咱去年不是种过一次吗?都死啦。没事没事,咱还剩一圈卷发,也特别的迷人。
蔡明:一圈卷发?沙和尚啊?
岳云鹏:铁锤,没女的呀。是我们隔壁一个老太太,真的,真的是老太太。这怎么还不信啊?我让她帮我证明一下啊。
岳云鹏:你帮我证明一下,你不是个女人!
蔡明:你好,我是他丈母娘。
岳云鹏:铁锤 铁锤 她跟你开玩笑呢 铁锤 真的,她这人好开玩笑。我再让她帮我证明一下阿。你再帮我证明一下,事挺大的,不是我丈母娘行不行。求您了!
蔡 明:爸比,你要去哪里呀!
(5)大鹏:他俩不配,我有粉丝团。我六月雪的粉丝,名字里面也有一个雪字,叫雪……
蔡明:雪纳瑞,狗啊。
蔡明:哎,井盖儿(岳云鹏:哎),你那肉丸子,让他粉丝都吃了吗?
例(5)的对话中,第一,是违反了质的准则:岳云鹏说“没女的呀,是我们隔壁一个老太太”“你帮我证明一下,你不是女的”,这跟明显是不真实的;第二,“痦子要一万多呀?哦二块钱一个呀!”“二块钱、四块钱、六块钱、八块钱、十块钱、十二块钱...这是痦子上长了个脸啊!”先是,“痦子”的数量很明显是不可能的,违反了质的准则,然后蔡明一串数钱的话语其实是多余的。在例(6)的对话中,大鹏话还没说完,还没提供足够的对话所需的信息时,就被蔡明打断。这些都违反了量的准则。第三,会话合作原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关联准则。蔡明所说的话经常偏离她与大鹏、岳云鹏的会话话题,关联程度很低,从而产生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场面。
在正常的交际中,会话中对这些准则的违反可能会使得话题无法进行下去,使说话人无法将想要表达的意思顺利地传达给听话人。然而,在喜剧小品中,这种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所造成的笑料,反而会使小品有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四、礼貌原则与言语幽默
(一)礼貌原则
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利奇(Leech)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维护交流双方均等地位和友好关系有着重要作用的礼貌原则。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说话人为了尊重对方,需要适应语境采取一些恰当的交际策略以示礼貌,这时,出于礼貌方面的考虑,说话者就可能会违反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共包括六条准则:
1.得体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受益。)
2.慷慨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尽量少使自己受益,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
4.?t逊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减少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减少对方的反感,增加双方的同情。)
(二)礼貌原则的违背与言语幽默
上面所述的六项准则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一般都会遵守的礼貌原则,也是人们为了成功地进行交际,维持人际关系所采取的一些策略。然而,有的对话参与者并不会完全遵循礼貌原则,有时为了达到一种特定效果,说话者会有意或者无意中违反礼貌原则,例如,中国喜剧小品有时为了达到言语幽默的效果就会故意违反礼貌原则。
在蔡明近几年的小品作品中,她以毒舌的形象再一次被观众熟识。这种毒舌的效果基本都是采用了违背礼貌原则的策略所达到的。尤其是在小品《扰民了你》中,这种对礼貌原则的违背非常突出,小品表演中充满了“损人利己”的言语行为,成功地达到了一种幽默的效果。
例如在小品《扰民了你》中,蔡明的言语就多次违反了礼貌准则,从而塑造了其毒舌的形象,同时也达到了幽默的喜剧效果。
例(1)、(2)、(3)中,蔡明称岳云鹏“井盖儿”来嘲讽他脸又大又平、“死猪不怕开水烫”,讽刺大鹏的海豚音是“臀部发出的声音”,这些都既违反了得体准则,又违反了赞誉准则――违反了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受益;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的准则,从而产生了幽默的效果。又如:
第五篇: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试论爱伦•坡的作品在当时遭受非议的必然性 2 外贸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对策 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4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6 《基督山伯爵》中等待和希望的哲学 7 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8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Key Factors to Cause the Tragedy of Mariam 10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精神世界的分析 11 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美文化碰撞背后的价值观差异 13 简析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 Improv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by Applying English Songs 16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 17 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 18 跨文化交际在英文电影赏析的应用 19 汉语叠词翻译的对等研究 论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道德观 21 中美面子观比较及其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启示 22 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e Languages 24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s Shown in Forrest Gump 25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中国领导人讲话中中国特色词汇的汉英翻译 27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29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30 英汉称呼语的对比研究
论苏珊•桑塔格《在美国》的身份危机 32 论中英情感隐喻的异同点
针对基础与学习自觉性较低班级的课堂管理 34 中外大学校训翻译分析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An Approach to the New Women’s Consumerism in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e Dreiser 37 An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38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40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 41 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II》为例 44 Psychoanalysis of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45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 47 从《红楼梦》两个译本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48 语境及其在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应用 49 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 50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对策 52 浅谈年世界金融海啸
分析简•奥斯汀的作品《爱玛》中的理性主义 54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56 凯瑟琳安波特作品中的女性话语权威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 Religious Complex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58 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中能力的培养 59 对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简爱的女性主义分析 60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 62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The Effects of Family Education on Personalities in Little Women 64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 65 浅谈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差异 66 《蝇王》中的人性因素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
An Analysis of Barack Hussein Obama’s Ethical Appeal and it Impact on Audiences
A Research o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 70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 72 《当幸福来敲门》的人际功能文本分析 73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 74 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女性角色塑造 75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外婆的日常家当》中女性形象象征意义 77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78 中美商务谈判的风格差异 79 广告翻译中功能对等的研究
论内莉丁恩在《呼啸山庄》中的作用
《占有》中维多利亚时代女权主义者的爱情观分析 82 金庸武侠英译中的文化传递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 84 原罪论与赎罪观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 87 中西谚语的文化比较研究
《汤姆叔叔的小屋》人物性格的宗教色彩剖析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 90 王尔德唯美主义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启示--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 91 网络英语中的新词探究
通过《推销员之死》探究现代人生存困境问题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Religious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ristians 94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 95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96 剖析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观
从意象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诗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 99 浅析《小妇人》中的女性价值观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之比较分析 101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102 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人性的苏醒—《香蕉鱼的好日子》主题研究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成长 105 圣地亚哥命运的新解:论其在现实社会中必败的命运和悲剧 106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107 试析《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 109 《青春》中的孤独主题分析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女性性意识的觉醒分析 111 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的差别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113 《红楼梦》人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114 从接受美学看广告翻译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116 NBA和CBA的文化差异分析
Analysis on the Chapter Titles Translat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 118 电影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 119 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 120 浅析电影《我是山姆》中的反智主义
An Embodiment of Virtue---A Moral Insight into the Image of Tess 122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 123 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
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 126 中学英语老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27 英文电影对白中俚语的翻译
On Virginia Woolf’s Feminism in A Room of One’s Own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美国牛仔形象演变和西部电影发展的研究 130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131 中式英语的潜在价值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133 论狄兰托马斯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 134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
A Study of Luxury Situations Nowadays in China from Sister Carrie 136 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课堂中委婉语的使用探究 137 浅谈中外记者招待会中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追求和理想的分析 139 英语新闻的用词和翻译
浅谈商务英语句法特点及翻译技巧
The Loss and Gai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142 《红楼梦》汉译英对话翻译过程中人物个性的保留 143 A Study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Legal Films 144 析《道林格雷》中王尔德用来揭示生活与艺术冲突的方法 145 论中英数字信息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比较《简爱》中女性“陈规形象”与《飘》中女性“新形象”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 148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149 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151 A Brief Analysis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Cat in the Rain 152 T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 153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的应用
154 The Process of Anna’s Spiritual Integration in Doris Lessing’s The Golden Notebook 155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156 诀别武器之缘由——再读《永别了,武器》 157 浅谈我国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 158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159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 160 从苔丝的悲剧到托马斯•哈代的宿命论
161 从顺应论角度看劳伦斯小说中关于心理动机的语码转换 162 论《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简单”
163 影响中国高中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实践的因素 164 论《亚瑟王之死》中的骑士精神 165 《德伯家的苔丝》的圣经原型解读 166 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研究
167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婚姻的选择 168 跨文化视角视阈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 169 论关联理论对旅游资料英译的指导意义
170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171 英语双关语语境分析及其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2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173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174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浅析 175 论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翻译
176 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17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赏析 178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179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 180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当代启示 181 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施 182 浅析舒肤佳品牌的翻译
183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 184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85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
186 英文商标的汉译
187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主流审美观对美国黑人的影响 188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189 从日常交际礼貌用语失误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90 《动物农庄》的极权主义的研究 191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192 对当今中国大学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方法的观察和思考 193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风声》的字幕翻译策略 194 肢体语言的文化趋同性研究 195 A Study of Neo-Classicism 196 冰与火具有毁灭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啸山庄》主题探讨 197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要人物性格 198 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 199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 200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