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入观察作文训练课实录
发展等级创新训练课示例之九
深入观察作文训练课实录
深秋时节,万木凋零,翩翩飞舞的秋叶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为此,我安排了下面的作文训练课。
课前作业布置:每个同学到大自然中去采摘一片叶子。作文课实录:
师生互相问候之后,教师巡视全班,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发言: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作业,采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叶子,请互相展示一下。(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有几个同学手上没有叶子。当然,这个课下作业似乎无足轻重,可它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采一片叶子,事情很小,但体现了一个同学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这是叶子引发我们的第一个思考。(同学们表情严肃)
一个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我这就去采。师:好,我给你们五分钟,去校园采一片叶子。(几个学生走出教室)
师: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在哪儿,为什么采这片叶子的?是什么吸引了你,感动了你呢?请用通顺、有文采的一段话谈谈你这片这叶子的来历。
(几分钟后,陆续有人举手发言)生(把叶子高举,展示给大家):这是一片柳叶。我家院里有株柳树,满地落叶,全枯了,或被虫子咬残了。今天早上,我竟意外地发现了它,它完好无缺地躺在哪儿,修长幽雅。它的美让我心动,我就采了它。
又一生站起:同学们看我的这片叶子是法桐叶。这是一片不完整的叶子,它已经碎掉了一个大角。在路边拾起它时,我想到了断臂的维纳斯,残缺也是一种美。
师点头,微笑赞许,带头鼓掌:哪一位同学发言?
(同学们跃跃欲试)。
生:我也捡了一片并不美的树叶,它不仅残缺,你们看,这一面还很苍白,霜痕犹存,脚印斑斑。它一定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苦难;它也一定骄嫩过,茁壮过。它老了,安然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这是一片沧桑的树叶,就像人的一生,我敬重它。(鼓掌)
(出去采叶子的同学们相继回来)
师:我们问问刚回来的同学,你是怎样找到叶子的?
生:校园里很干净,什么也没有,我正发愁呢,这片叶子恰好飘落在我的头上,我就把它带回来了。(笑)
师:这叶子跟你很有缘,没有寻找、挑选。思考的快乐,却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请同学们继续发言。
生:我的叶子不是新采的。昨天我翻开笔记本,意外发现了它,惊喜地叫了一声。这是一片黄蝴蝶一样美丽的银杏叶,是几年前我和同学在公园里玩时采到的。也是在这样的秋天,它飘落的样子很优雅,因为叶片重,在树根处落了一圈,并不远走,我们每个都收藏了一片的。看见它,我仿佛又回到从前,好象一切就发生在昨天。(鼓掌)
生:我家种了几株细竹。这是一片竹叶,它还是绿的。每次看到竹叶,我就想到《红楼梦》中黛玉所居潇湘馆里那一丛丛的竹子,想到黛玉在风雨的夜里怎样听竹的轻唱、竹的哭泣,想到潇湘妃子寄人篱下的滴滴眼泪。(鼓掌)
生:我采了一片万年青的叶子,它旺盛的生命力吸引了我。生:我本想采另一片的,可不经意中它刺痛了我的手,所以我采了它来,为了它勇敢的反抗。
一女生显得有些激动:这是一片香山红叶,朋友寄来的。今年春天我们去香山,相约一起考北京的大学,我却失败了,上了补习班。几天前她从北京给我寄来了这片红叶,鼓励我拼搏。每每看到它,我的心就隐隐作痛。鲜红的叶子很刺眼,时刻鞭策着我前进。(鼓掌)
师:同学们都表达得很好。我看到好几个同学都采了松叶,这位同学为什么只采了一小簇?
生:这是校园里松树上的。它绿绿的,还活着,摘下它,它会疼。为了完成作业,我只采了一小点。
师:你很富于同情心,很善良。这位同学采了一大枝,你能说一说吗?
同学们全望着他,他从容地站起来:这也是校园里的松,我看见它们紧紧地靠在一起,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我就把它们集体请到这里来了。(笑)
师:你很机智,用较充分的理由为自己洗刷了“残忍”的罪名。但愿我们的作文课不要让校园发生一场浩劫!(大笑)还有很多同学想发言,时间关系,你们可以课下把自己的树叶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也可以把它写进作文。下边,大家仔细看一看你的叶子,看到了什么?可以引发怎样的思考呢?
(不久,有人发言)
生:这片叶子叶脉很清晰,像网一样密密交织着,叶子就是通过叶脉、枝干、根从大地汲取营养的。它老了,很象老年人手上暴凸的青筋和血管,观之肃然起敬。(鼓掌)
生:我的叶子很小巧,可叶片很厚,储藏了很多的水分,这一定是它四季长青的原因。生:这是一片白杨的叶子,它一面的颜色是深的,一面的颜色是浅的,深的那面一定接受了更多的阳光雨露,而浅的一面则默默忍受着寂寞。
生:这是同一株花上的两片叶子,一片鲜亮润泽,很聪明,善于保护自己;一片瘦小枯干,可它是勇士,身上还有搏斗的伤疤呢。
生:这是一簇松叶,像针一样根根直立,而且全都指向上方,一副倔强不服输的样子。师鼓掌:说得好,观察得细。下边调动我们的嗅觉,大家闻一闻,你能闻到什么气味? 不久,有学生站起来:我闻到了泥土的气息,有点甜,似乎还有青草味儿。我正是在路边草丛里找到了它。
生:我闻到了春天杨柳枝被折断后的甜丝丝的味儿,又透着一丝苦,淡淡的,可很清新,直钻鼻孔。我仿佛置身于无边的田野,我似乎看到这片叶子在春风里唱歌。(鼓掌)
生:这是一股纯自然的味道。我想去草地上打个滚,去树林里跑跑步。生:我的叶子是香的,与香皂、香水不同,它清清爽爽,不含一点渣滓。生:我实在闻不出任何的味道,可我知道它的花香味儿很浓。(鼓掌)
生:我闻到了腐烂的霉味,它由绿而黄,现在变黑了,这是任何生命都不能抗拒的。可这味道让人回味,是一种包容和坦然。(鼓掌)
生:我闻到了雨夜的味道、花的味道。
师:好!大家的嗅觉非常灵敏。下面,我们看看自己的听觉是不是同样灵敏。我们听一听叶的声音,这更需放飞我们的想象。(有的同学似乎不信:有的把叶子放在耳边,屏息凝神。)我是能听到很多声音的,很动听,你们呢?
(不久,有的学生神情舒缓,似呼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哗啦啦”的风声、叶子与同伴的拍手声,我还听到了它们的歌声、痛苦的啜泣声。
(很多同学的思路被打开,争相发言)
生: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蜂蝶的呢喃细语,还有叶和花和悄悄话。(鼓掌)生:这叶子是在教室里摘的。刚才我听到了同学们的读书声,老师的讲课声,“沙沙”的笔记声,板凳、桌椅的碰撞声,还有铃声。
生:这是一片路边的叶。我听到了喧闹的人声、汽车的喇叭声、一对朋友在树下的倾诉、一对恋人的海誓山盟、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呵斥、一位老人的自语“岁月不饶人啊”。(鼓掌)
生:我听到了叶子说:珍惜青春,珍惜生命。
生:我听到它在唱歌,声音像杨洪基那样浑厚苍凉。生:我听到它在哭,因为它受了伤。
生:我听见它说:谢谢你们对我的理解,我终于找到了知音。(笑)
师:我为你们敏捷的才思、富于文采的语言鼓掌。我们已经从多方面、多角度赏析了叶子,我们还要尝一尝它的味道,品一品叶的生活。
(有的同学欣然张口,却皱眉叫“苦”;有的同学把叶子放在嘴里,却不敢尝)师:谁说说叶子的味道?
生:又若干又涩,这是叶子积了一生的眼泪。(笑,鼓掌)
生:是很苦,可我还想再尝尝,因为很久我都不吃苦的东西了。我挺喜欢吃苦瓜的。吃甜的,吃酸的,吃辣的,也吃苦的,营养才均衡。
师向一生问:你怎么没有尝?
生:我怕有毒,不尝我也知道叶子是苦的。师:谁对这个同学的发言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他缺乏冒险精神。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第一个敢于挑战生活的人,我们的生活会这样丰富多彩吗?西方一些国家就很崇尚冒险精神,这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民族不应该缺少的。
生:我们应该有不怕“苦的”精神。叶子的苦与生活的苦比起来,不知要差多少呢。这么点苦都吃不了,我们怎么能把生活中的苦变成甜呢?
(师生共同鼓掌)
师:这节课同学们讨论得很成功,从你们的表情看,我想你们一定收获不少,想说的话还很多。那么我布置一篇作文:以“叶”为写作内容,自拟题,文体不限,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以前,大家总觉得作文没有可写的,一说写作文就唉声叹气。(笑)其实作文源于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深入思考,我们自会品出生活的丰富多彩,会发现可以摄入作文的东西原来很多。(同学们点头)好!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写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作文来。下课!
第二篇:幼儿园幼儿观察实录
幼儿园幼儿观察实录
观察实录:
林林被小舞台那边的道具深深地吸引了。他跑跳着来到小舞台的道具旁,开心地摸摸这个,瞧瞧那个。忽然他发现了孙悟空用的“金箍棒”,林林惊喜地拿起“金箍棒”,左看右看,再抡起来转个圈,哈哈,真是开心极了。接着林林的眼睛又看到了孙悟空金色的“头箍”,他毫不犹豫地把头箍戴到自己头上,这下更是欢喜得不得了,小嘴巴咧得快合不拢了,忍不住又手舞足蹈起来……
接着他又发现了猪八戒的钉耙、大耳朵,沙僧的大胡子,还有……还有唐僧的“白龙马”,哇塞,白龙马!只见林林兴奋地拿起“白龙马”,骑了上去,“驾!”“驾!”“驾!”……林林不管三七二十一,驾着“白龙马”竟然在教室里欢快的跑了起来。在其他区域玩的孩子们都被林林夸张的动作给吸引了,顿时笑声响起,银行的营业员和益智区的几个孩子还随着林林后面追逐起来,游戏氛围顿时乱套了。
行为分析:
林林不怎么爱说话。在平时接触中发现林林的爸爸也不爱说话,从开学到现在没跟老师说过一句话,每次接送林林都默不作声,老师主动找他交流,他也只是毫无表情地以一个字“嗯”来回应我们。林林的妈妈就稍微好点,有问题能找我们老师沟通,但与她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林林的学习很不重视,甚至是不闻不问,在家里的亲子交流也少之甚少。
林林有时候还会是个活泼的孩子。爱听音乐,听到好听的音乐或者一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手舞足蹈的,像上面游戏中,他看到孙悟空的头箍和金箍棒就表现出极为快乐的情绪,这样的孩子天真可爱,任何情绪都不藏着掖着,性情展露无疑。
而且毕竟是孩子嘛,对骑马这种奔跑游戏是最喜欢的,就像我们自己小时候一样,经常三五结群的一起玩追逐跑的游戏。可是林林的自控能力真的不够,当他看到自己喜欢的道具时,完全失去“理智”,就像一匹“脱缰”的马儿,根本没有考虑到现在是游戏时间,竟然满教室地跑起来。在林林眼里,他这么做不是特意做给谁看的,只是他太开心太兴奋的忍不住的表现,但随之带来的便是教室里其他幼儿的起哄,导致整个游戏氛围被破坏。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放的展示自己,什么时候又得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孩子都喜欢新颖的东西,但拿到新颖的东西会做什么?不同的孩子就有不一样的答案。
应对措施:
1、在林林这么开心的时候,教师可以马上与其交流,引导他把自己内心的快乐心情分享给别人听,创造时机,加强语言智能的发展,进一步促使人际关系智能得到提升。
2、与林林交流有关孙悟空的话题,如“金箍棒是谁的武器啊?”“你认识孙悟空吗?你从哪里认识他的?”“孙悟空有什么本领?”“孙悟空的金箍棒是怎么使的?”等等,教师边问边小结,这样的对话对林林自然观察智能和逻辑智能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3、作为教师,良好的游戏氛围被破坏后肯定很生气,但千万不能大声地斥责林林,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吓到他。教师应走到林林身旁,蹲下来,轻声地对他说:“林林,白龙马好玩吗?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会影响大家玩游戏的哦,待会我们拿到操场上去比赛,看谁骑得快好吗?”,用这样的方式与林林交谈,不仅维持了秩序,还不会打消林林的积极性,从而发展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点滴感悟:
“马儿脱缰”了没关系,关键在于你如何巧妙的让他既主动又快乐地回圈。我深深地感受到如果成人用强行制止的方法肯定是治标不治本,甚至会伤害到他,为了使林林心服口服,老师只能智取,千万不可硬来!
1、教师要抓住林林活泼、乐观的良好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让他的强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
2、密切家园联系,要在一次次的家园联系中使林林家长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做到家园携手共同挖掘林林潜在能力,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3、老师与家长多与林林谈心、聊天,走进林林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采取相应的教育引导措施,挖掘闪光点,扬长避短,使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篇:一堂羽毛球训练课作文
[一堂羽毛球训练课作文] 今天晚上,爸爸带我到了非凡羽毛球俱乐部,上了一堂难忘的羽毛球训练课,一堂羽毛球训练课作文。我们的教练姓马,是位严厉的老师。我们先学的是基本发球和接球的动作,我握好拍子,在教练的指导下,开始练发球的动作了。刚开始我怎么练也练不出个像样的动作来,教练走过来,毫不留情就是一拍子。可能是被打怕了吧,接下来的练习中我是越打越好。教练看我们都有进步了,便要我们一人再练习两百下。前面我还挺得住,挥到一百多的时候我快坚持不住了,教练看到我的挥拍速度慢了下来,就过来鼓励我,我又加快了挥拍的速度…… 吁……两百下终于挥完了,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小学六年级作文《一堂羽毛球训练课作文》。◆分享好文◆这个羽毛球场就像一个大蒸笼,既没风扇又没空调,把我们蒸的汗流成河了。我看了看表,才过了一个小时,还有一个小时的练习等着我呢。稍事休息后,我们开始用羽毛球进行练习了。发球的时候,我的球拍老是打不到球,落到地上的球很多。教练看到了,就在旁边耐心地指导,给我做技术示范。通过反复的练习,我能打出的球越来越多了。到了正式打羽毛球比赛的时候,我先跟教练打,虽然我学习的很努力,但还是及不上教练的百分之一。不过教练偶尔也会创造一些机会,让我高兴高兴。训练结束了,我腰酸背痛腿抽筋,看来,这一堂课真让我受益匪浅啊!一堂羽毛球训练课作文450字
第四篇: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孙双金《观察作文》指导课实录
写作对于少年儿童,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本领,更是表情达意,陶冶品性,触及心灵,点燃智慧,培养创新人格,学会做人的一种锻炼。它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更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多年来,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种种问题,如何帮助广大语文教师走出作文教学的“费时低效”的困境,教师如何指导儿童喜欢作文、学习作文,走进无拘无束、快乐表达的世界,是我们研究探讨的主题。
前几天去北京参加小学“走进儿童作文” 教学研讨会,大会特别邀请老、中、青三代名师执教六堂风格各异的小学作文课;特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先生与语文教研员吴琳老师对部分作文课进行谈话式互动评析;特邀国内著名语文杂志资深主编裴海安先生以及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璎、贾志敏老师讲述他们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解与感悟。与会教师深受启发。下面整理江苏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现场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的课堂实录。希望各位老师根据平时自己习作教学的研究实践,结合课堂实录,在评论中谈谈自己的感受。
《观察作文》课堂实录
江苏孙双金
师:今天我们上什么课?
生:作文课
师:怕不怕作文课?生摇头
师:为什么不怕?
生:郑渊洁教过我作文
师:名家教过
生:丁丁老师在教我作文
师:有没有怕作文的生:有点怕,也有点不怕
师:为什么怕
生1:怕语言不生动
生2:怕写不好,挨老师批,句子也不会编,词语也用不上
生3:总写错别字,挨批
生4:编的不是真情实感
师:因为编的不是真实的,没有真情实感,作文难不难呢?今天,孙老师给大家上一节作文课,上完后,咱们再说。
师拿出一个盒子
师:孙老师千里迢迢给大家带来一个好东西,精致的盒子里面,红绸布包着的,猜,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师板书:猜
师:猜对了,有奖
生1:是你们家的镇宅之宝
生2:是一本作文书
生3:南京的特产
生4:一种石头,雨花石
生5:一件衣服
生6:一块玉
生7:没有东西
师:有猜是镇宅之宝的,有猜是作文书的,有猜是南京特产的。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就是
生:五花八门
师板书五花八门
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开始揭晓谜底了。
师边抖包袱,边让大家喊:一、二、三、(一块砖头展露在大家面前)
生:啊!
师:你现在有什么感觉?说给我听听
生1:很好笑
生2:失望
生3:不可思议
生4:奇怪
生5: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砖头
师:你上来瞧瞧
生:太普通了
师:大家几乎天天看到,请大家用语言描述一下你天天看到的东西,你说的出来吗?
师拿着砖头在教室里走了一圈
师板书:看
生:它是长方形的,红色的,外面包着一层很薄的水泥
师:长方形的不够准确,谁用一个词改一改,应该叫
生:长方体
师:观察一件东西,首先要观其形
板书:形
它还是一块红色的砖头
板书:色
外面还包裹着一层水泥,你观察得很仔细
师:我们观察一件东西,不仅要观其形,还要辨其色,仅仅观其形,辨其色还不够,谁再来说说?
生:这块砖头是凹凸不平的,有点地方被水泥包裹住了,不是红色的。
师:这说明他的观察更细了
师:刚才谁猜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请上来
一生上台
师:面朝大家,把手伸出来,我们给他掂量掂量
生:约1.5公斤
生:2公斤
师:想知道它有多重吗?老师在家称过,3公斤,有时,观察一件东西,不光要观其形,辨其色,还要称其重
板书:重
没有秤的时候,拿手掂掂,有时候,还要听其声
板书:声
师:谁来敲敲
生1敲完甩手:很疼
生2:太重了
生3:有点疼,拍起来咚咚的师小结:观察事物,要多角度,仅仅观察观察外面还不是真正会观察,真正会观察得有绝招
生1:掰开砖头
生2:调查它在什么地方
生3:它出现在哪些地方
师:观察一个最核心的本领是要用脑子去联想
板书:想来历
师:砖头是怎么来的生:土做的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听老爷说的师:有时,听老人家说话是很长见识的。砖头前身是泥土
板书:泥土
师:泥土是怎么变成砖头的呢?
生1:被烧过
师:把一堆泥土扔到火里,随便一烧就成砖头了?烧制以前还要做什么工作
生:把泥土过滤
生2:放入特制的模具
师:你太厉害了
板书:塑形
师:还要做什么
生:烧
师:还没到烧
生:还要进行晾晒
师板书:晾晒
晾晒之后要进行烧制
板书:烧制
师:烧制之后,拿出来再次晾晒,最后才成为坚硬的砖块
师小结:一块泥土变成方方正正的,坚硬的,历经风吹雨打不会变形的砖头要经过这么多的程序,你从砖的烧制中得到什么启示?
生1:人不经过各种磨练不成才
生2:做事要一步步来,不要鲁莽
生3:泥土像婴儿,塑形师我们正在成长,后面的是经过挫折,最后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师:他联想的多具体
师:什么叫观察,这种联想包括同学们想的由砖的烧制领悟的道理,深层次的观察,用眼睛看到的东西,用脑子想到的东西。我们想想仅仅可以写砖的来历吗?还可以写些什么呢?
生:还可以写砖的用处。
师板书:用处
师:砖有什么用呢?大声回答
生:盖房子
师:这是砖的基本用途、我们北京的孩子一定可以想到砖还有哪些其他的用途呢?我想你们可以想到砖的其他十几种用处
三人讨论
生:砖可以铺地
生:可以做台阶
生:当做笔
生:当砖刀
生:当练武的工具
师:砖还可以进行雕刻,师板书:雕刻
师:一块如此普通的、丑陋的砖竟然有这么多作用,从中,你悟到了什么?
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生:人要服务社会
生:天生我才必有用
师:让你写一篇作文的话,你想起什么题目呢?
生:一块砖
生:砖的启迪
生:感悟人生
师介绍南京的小朋友出的题目
砖的魅力和观砖记
学生下去完成习作。
第五篇:《观察物体》教学实录
《观察物体》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观察中,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明确从不同的位置看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1.准备图片或照片: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图片和生活照片,教室的前后照片,荣壶四个角度的照片。
2.准备实物:玩具布狗、茶壶等。
3.教师准备:将桌子分组拼成方形,每个方形组桌四周各安排一个座位,组组的桌子上先摆好茶壶,再摆上纸盒、玩具布狗。
4.学生准备:课前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并选举一人做组长。鼓励有数码照相机的带数码相机。
设计理念:
直观与操作在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实物、模型、图形及学生熟悉的图象等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来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很简单,就是请你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动作。准备好了吗?
请起立,向左转,挥挥你的右手。
向右转,请坐下。
请用左手摸摸你的左耳;请你指着邹老师的左手;请你指着邹老师的右手;(请一学生)请你到我的右边,看看我的左半边胸;再请握握我的左手(你好!);谁还想和我做朋友?(另请一生)请你站到我的左边,握握我的右手。好玩吗?课后两个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玩一玩!
[分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这样的一个课前游戏作为引入,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一、出示照片,教学例1
1.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
2.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出示教室的前后两张照片,让大家观察。
3.首先:哪一张是教室前面的照片?哪一张是教室后面的照片?
4.其次:哪一线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一张是在教室后面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提示:想一想,如果你是摄影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拍到的是哪里啊?
[案例分析:从我们熟悉的教室照片入手,让学生体验一种亲近的感觉,使学生容易接受。]
二、共同拍照,教学例2
1.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你门想自己拍照片?我们来个摄影活动,好不好?引导学生活动,每个小组长把玩具布狗摆好,然后大家作为摄影师,摄影师按照自己坐的方向给玩具布狗拍照片。(2.摄影指导。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照相机,如何拍摄才能使图象比较大比较清晰。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如何举照相机才能拍出比较正的照片。
3.开始拍摄。
将数码相机分别放在几个组,让坐在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用数码相机拍摄一张照片,将拍得比较好的一组的照片输入电脑,准备投影。
4.摄影交流.请几个学生分别说一说,他们是如何拍的,站在什么位置,估计自己拍出的照片是什么样子的?
生1:我把照相机对准布狗,调整布狗的位置使它在照相机的中间。我站在小狗的右面,所以我估计我拍出来的是小狗的右半边头和脚。
生2:我的数码相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小布狗的样子,我在小狗的后面,所以我拍出来的肯定是它的背面!
老师加以鼓励。
5.作品展示
将刚刚用数码照相机拍摄的四张照片按顺序展示出来。请其它小组的同学猜一猜这是谁拍摄的照片?为什么是某个同学拍的?请你说一说理由。
(1)好,你们觉得哪一张最容易看出来?为什么?
生:我觉得第1张最容易看出来,因为拍的是小狗的屁股,肯定是坐在它后面的张徐健同学拍的。
(2)还有那一张也很容易看出来呢?
生:第2张也很容易看出来的,因为拍的是小狗的下面,肯定是坐在它正面的徐秋童拍的。
分别请拍摄小布狗前面和后面的同学站起来,看看是不是如你所说?(对拍报的同学问题的同学都给予表扬和鼓励)。请与他们拍摄的玩具布狗一样的同学站起来。
(3)指第3张和第4张问:这两张分别是谁拍的呢?(神秘的样子)指名几个学生说。提问:怎样区分这两张照片哪张是在小布狗的左面拍的,哪张是在小布狗的右面拍的?
(在小布狗左面拍的应该是它的左边的两条腿,在小布狗右面拍的应该是它右边的两条腿)
6.提问:为什么我们第组四个同学拍到的小布狗是不一样的?
生1:因为我们站的位置不同。
生2:因为我们拍摄的方向不同。
生3: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
„„
7.小结: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样你就能看到物体不同角度下的没形状。
8.那么你们想从没的角度玩具布狗吗?每个小组的同学离开座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己小组的玩具布狗。
[分析:我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布狗为素材,通过2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本位观察和换位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布狗的样子是不同的。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考虑到不少孩子家里都有相机甚至是数码相机,我何不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摄影的快乐,于是有了上述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着,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拓展延伸
(一)观察茶壶。
1.师:我们每个小组也都带来了水壶是吗?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观察我们自己带来的物体,好吗?好,请小组长拿出你们这组准备好的水壶,放在桌子的中间,将壶嘴朝前。放好了吗?请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出示图)我们也像他们这样来观察观察我们的水壶。
2.师:你现在看到的水壶是什么样子呢?水壶的嘴在哪一边?(稍停)闭上眼睛想一想,再睁开眼睛看一看。
3.投影出示茶壶图片,汇报观察结果。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壶嘴朝哪一边啊?小朋友们可以用手比划比划。(一手义腰作壶柄,一手弯弯作壶嘴)你看到的水壶是这个样子的小朋友请站起来。你站得对吗?同一组的其他同学可以到他位置上看看
电脑逐个出示水壶的另外三面,分别请看到这三面的同学起立(对起立并判断正确的同学加以赞扬)。
4.换位观察。师:你们想知道其他同学看到的水壶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我们就来交换位置再观察。(让学生顺时针逐个交换位置观察)请同学逐个说出你观察到的水壶是投影片上的几号水壶,其他同学做裁判,看他说得对不对。
5.师:好,小朋友们合作得非常好。刚才我们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水壶,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吗?
小结:观察物体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自然也不同。
6.现在请小组长把塑料杯子拿出来,像老师一样,靠近水壶的嘴放好。你看到的杯子在水壶的哪边呢?自己说说。
选一组汇报。
师:哎?他们四个人有的说茶杯在水壶的前面,有的说茶杯在水壶的后面,有的说茶杯在水壶的左边,有的说茶杯在水壶的右边,他们说的怎么都不一样呢?(学生说)
师:哦,因为他们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同。
[分析:这是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首先将观察的物体改为茶壶;让学生再次进行本位和换位观察。接着,出现两种物体,即塑料杯子和茶壶,让学生在不同的方向看这两种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在不同的方向,我们除了看到的物体本身不同,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也不同。
(二)看图片讨论观察者角度
所有同学面向黑板坐好。
1.投示楼房图:
介绍:(指正面)这是楼房的正面,这是楼房的哪一面?(左侧面)
我们能看到这栋楼房的哪些面?看不到哪些面?看不到的这几个面大概会是什么样子,请大家想象一下。
有一个人给这栋楼房拍摄了几张照片,可是不记得分别是在哪一面拍摄的,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来帮帮他,帮他确定这些照片分别是在哪一面拍摄的。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呢?根据哪些来确定呢?
每个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说一说你的理由?你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第一副照片为什么一定是右侧面的照片呢?
生1:第一副一定是右侧面的。因为左侧面我们看到了,是第4副,而右侧面肯定和左侧面一样大小的,所以一看就知道了。
生2:第2副是楼房的正面,这个我们都看得到。那么第3副一定是背面,因为正面和背面是一样大小的,而且他们除了第一层外其他两层的窗户也是一样多的。
师:你这样思考真简洁,思维很活跃!
这几幅照片是否可能是楼顶面的照片呢?为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让学生充分的表述自己的意思。
2.投示看钢琴图。
请大家讨论一下,下面这些图分别应该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并请你说一说你的理由。
他们能够看到下面这幅图吗?这幅图是从什么角度看到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不可能看到下面这副图,这副图是在钢琴的上面看到的,小鸟可能看到,鸽子可能看到,老鹰可能看到。
(老师笑了,全班同学也笑了,“能飞起来或者爬得高点的,就能从上面看到”)
是啊,我们观察物体时不仅可以从它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来观察,也可以从它的上面来观察,有时候还可以从它的下面来观察。
3.动物看房子:投示动画片,形成课本房屋、树的底图(左图),然后一边讲解,一边动画出示动物小白兔和小松鼠,形成右图。
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白兔和小松鼠看到的房子一样吗?小松鼠是在房子的哪个方向上看房子的?小松鼠能不能看到房子的门?小松鼠能不能看到房子的窗户?小白兔又是在房子的哪个方向上看房子的呢?小白兔能不能看到房子的门?小白兔能不能看到房子的窗户?
那么,请大家判断一下下面两幅图,哪一幅跟小松鼠看到的是一样的?哪一幅跟小白兔看到的是一样的?
[分析:这一部分是课后练习。由图片讨论观察者的角度,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在看看,想想,说说中,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是不同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学生充分时间说)。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理解物体、感受物体,这样对物体的认识才会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