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诸子概论
诸子概论
一、概说
(一)诸子的涵义
所谓“诸子”,原指周秦之际,诸子百家的学术。当时出现很多卓越的思想家,创立种种精深的哲学思想,传授门徒,形成学派。这些思想具有极大的创造性,而且他们的议论确实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致历代的学术无不受到影响。诸子的时代,成为我国学术史的黄金时代;诸子的学说,直接进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落实在思想言行上。
“子”字原指男子,以后作为男子的美称。古代士大夫的嫡子以下,皆称为夫子。从孔子起,开始有私人讲学活动,孔子的门人尊称孔子为“夫子”,简称“子”。白此相沿成风,弟子纂述老师言行思想的书便以“子”为称呼,这便是子书命名的由来。这一类的书渐多,古代的史学家、目录学家为了记录的方便,就概括称为“诸子”。例如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诸子略”,唐魏徵监修的(《隋书‘经籍志》有“子部”之设置。以后研究诸子的学问称为“诸子学”,省称为“诸子”或“子学”。
(二)诸子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门学问,都有一个产生的背景。以诸子的学术而言,正兴起于周秦之际、天下局势最混乱的时候。当时各国诸侯,势力庞大,相互争雄,周天子无法号令天下,不论政治、社会、经济、教育各方面,都产生了剧烈的变革。
从政治方面来看,周代所行的封建制度已经因为诸侯之间称霸争雄,彼此蚕食并吞而逐渐崩溃。从社会方面来看,周代世袭的贵族阶级社会,已经因为平民崛起而根本动摇。从经济方面来看,由农牧业而发展出商业,商人地位提高,经商致富的人取代贵族成为新地主,“世居其土,世勤其畴”的农氓,随着商人势力的扩张,产生大量人口流动。
最重要的是教育方面的改变:我们都知道周朝所行的是贵族政治,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社会的变动,使平民渐渐有机会受教育,出身平民的才俊之士数量大增,更富于使命感。他们面对时代的课题,著书立说,彼此论辩,学术越来越兴盛,就此开启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创建了我国古代最宝贵的学术遗产.
(三)诸子与王官的关系
古代学术的状况和今天不一样,“政”与“教”不分,“官’’与“师”合一,学术的资源掌握在官方。周平王东迁以后,官学衰微,民间学术兴盛,局面才渐渐改观。所以,古人在讨论诸子的渊源时,便有“诸子出于王官”之说。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注:掌教育)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注:掌典籍)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注:掌星历)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注:掌刑法)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注:掌礼秩)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注:掌祀典)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注:掌朝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注:掌谏议)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注:掌农事)1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宫。(注:掌野史)又说:“诸子十家,盖可观者,九家而已。”“九流十家”的名称由此而来。
当然也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提出异议,比如近人胡适著《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便否定《艺文志》的看法。依常理来看,天下间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缘起,周秦之际,时势危殆,战争连年,假使没有前承,必不能产生高深的学术。因此,诸子渊源于王官,是可以肯定的看法。
(四)诸子的流派与发展
评论诸子流派的文章,以《庄子·天下》篇最早,其次是《荀子·非十二子》篇、司马谈《论六家要指》,然后才是班固《汉书·艺文志))的九流十家之分。
《庄子·天下》篇及《荀子·非十二子》篇论及很多思想家,然而并无儒、道、墨、法、名家的名称。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把先秦时代的学术分成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中国学术史上正式以儒、墨、名、法、道德、阴阳作为诸子流派肇始于此。班固《汉书·艺文志》依刘歆《七略》立《诸子略》,更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其中小说家除外,亦称九流。
诸子十家,彼此都有关系。儒、道、墨三家可谓完全独立的门派;名家、法家由此三家分出;而阴阳家是春秋以前就已存在的旧学问;至于纵横家,是说客游说各国的两种谋略(连横、合纵);杂家之作,杂录各家言论,并无中心思想;农家的许行、小说家的宋均无著作流传,必赖《孟子》、《荀子》记载方知言论大要。由此可知,十家虽然齐名平列,其学说之内涵与价值,却不能相提并论。
春秋战国时代,是诸子之学最兴盛的时期。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虽有焚书坑儒之举,诸子之学仍保存在官方的博士之手。汉朝初期,诸子之学盛行如故,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才结束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二、先秦诸子概述
(一)儒家
1.命名由来与代表人物
“儒”字的本义是“柔”,又作“术士”之称。从《周礼注》的记载,可知儒者是古代职掌教育的人,具备相当的学问与崇高的人格,是学者兼教育家。在《庄子·天下》篇中称之为“邹鲁之士,捂绅先生”。
从儒家的典籍来看,周公是儒者们祖述的宗师,但是儒者形成学派,却是孔子以后的事。《淮南子·要略》说:“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便明显地将孔子视为儒家的创始者。
孔子在世的时候,已有“四科”的名目,此即《论语·先进》篇中所说的:“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可知孔子弟子中,已因性格和能力的不同,而有四种发展倾向。
再看《韩非子·显学》篇的记载,孔子死后有八种儒学的分支,即“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公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汉书·艺文志》更著录了三十一家先秦儒家的著述,只是这些儒家的分支若非残存不全,便是学说不纯,今天提到先秦儒家,还是以孔子、孟子、苟子作为代表人物。《论语》、《孟子》、《荀子》是儒家代表性的典籍。《论语》、《孟子》既已列入经部,存于子部的仅有《荀子》而已。
2.荀子
荀子名况,时人尊称为“卿”,故曰荀卿。赵国人,生于周赧王二年(前313),卒于秦始皇九年(前238)。十五岁(据王叔岷先生考证)游学于齐国,后至楚国。春申君很赏识他,任命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也废了官,就此长居兰陵。他的学说根据孔子而来,著有《苟子》三十二篇。
在儒家的典籍中,《论语》、《孟子》都是弟子纂辑而成的“语录”,而《荀子》一书,则已超越语录的形式,使用比较富于逻辑思维的论文方式写作而成。作者虽是荀子本人,可是现在流传的《荀子》三十二篇,经过历代的传抄、整理、印行,已不是本来的面貌。而这也是先秦诸子著作普遍面临的问题。
《荀子》一书,起自《劝学》,迄于《尧问》。其中《成相》是用民间乐曲的体制写成的劝谕文,《赋篇》是用赋体写成。虽然如此,今本荀子中,正名、解蔽、富国、天论、性恶、正论、礼论等篇章,字句错误最少,且为荀子学说精华所在。
心性论是儒家思想的精粹,孟子、荀子都是发挥孔子思想的儒者。
孟子从人人皆有“四端”之心,提出“性善说”。荀子由于对心性的认知异于孟子,而提出“性恶说”。大体说来,孟子的“性”,相当于“人的自觉心”;荀子的“性”,相当于“人的本能”。荀子从人的自然本能证明人之性恶,但是不否认人可以为善。他认为:“其善者伪也。”所谓“伪”就是“人为”,就是“变化气质”的意思。
要变化气质,必须仰赖学问。具体地说,就是以礼乐作为教育的工具。因此,荀子重视师法,弘扬礼乐。荀子从理智的精神,把“天”看作是“自然实体”,主张“制天用天”,反对“天人祸福”之说。此外他从认识心的辨析中,发展出初步的逻辑思维;从君臣的对待关系中,提出“尊君贵民”、“富国强国”的思想,都有相当的开创性。
(二)道家
1.命名由来及代表人物
“道”的本义是“路”,又可解作“术”,都指人们共同行走的道路。《庄子·天下》篇开始把“道”“术”二字连言,指称古代的学术。然而所谓“道家”,却是比较后起的称呼。
在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一文,原称为“道德家”。
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至班固《汉书·艺文志》才简称为“道家”。
相传道家源出于史官,史官之设置又可以溯源到黄帝,故道家的典籍常把自己的学说托始于黄帝。其实,道家的思想或许可以远溯到上古,道家形成学派,却是老子以后才成立。而庄子的学说,源于老子,所以论及道家的人物时,应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2.老子
老子的生平,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从这篇传记,我们大致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生于周灵王初年,曾任周之守藏史(又称为柱下史),职掌方册图书,因此能够博览群书,纵观世变。相传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老子看到周室衰微,于是离周而去。行至函谷关的时候,有一位名叫喜的关尹,强使老子著书,撰成《道德经》五千余言,然后不知所终。
《史记))说得很清楚,《道德经》是老子撰成的,庄子和韩非子也都引用过老子的言论。《老子》之所以称为《道德经》,可能是取用上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与下篇第一句“上德不德”中的“道”与“德”二字而成。全书原先究竟分成几章,今天已经难以察考,3 现在流传的版本,不论是王弼本还是河上公本,都分成八十一章。上篇三十七章,下篇四十四章。共五千二百余字。
《老子》一书使用“韵文体”来表达思想,和孔子、墨子使用问答式的语录体颇为不同。这是因为我国古代有南北文化之分,南方人喜欢用韵文,北方人喜欢用散体的缘故。《老子》之中某些章节颇似《楚辞》,甚至被视为《楚辞》的前身。“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在《老子》一书中,有很多对“道”的描述,大体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源是“道”,天地万物都由“道”所创生。而“道”是一种虚无恍惚,却实际存在的东西。在创生万物以后,便内存于万物之中,衣养万物。这一种创生活动,永不竭尽,因为“道”的运作是循环反复的。
“道”的运作,既然是循环反复的,因此天地间的事物也就有正有反、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有贵有贱、有吉有凶、有祸有福。然而,这种相反对立的关系也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随时游移的。既然正反互变,祸福无常,那么人应该如何自处呢?老子提示的方案是:“守柔”、“无为”与“不争”。
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又说:“柔弱胜刚强。”又说:“柔弱道之用。”这些话语,最能透示老子人生哲学的观念。
在自我的领域中,老子主张“无为”,无为才能自作主宰,然后在经验世界中,发挥“无不为”的支配作用。
在应世的原则上,老子主张“不争”,不争才能“无尤”,不争才能使“天下莫能与之争”。整体看老子的思想,实以“自然”作为学习的对象。“自然”是“道”的精神所在。惟有因循自然,才能可大可久。他主张绝圣去智、绝仁去义,凡能桎梏人性的文明制作,都在排斥之列。
最后,老子以“小国寡民”、“安居乐俗”作为政治理想。
3.庄子
庄子的生平,也见之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根据前人的研究,大致是这样:庄子名周,宋国蒙县人。生于周烈王六年(前370)前后,卒于周赧王二十年(前295)前后(据马夷 初《庄子年表》)。他的生活年代大致和梁惠王、齐宣王、孟子同时,可是和孟子不曾见面。他曾做过蒙县的漆园吏,一生贫穷,但旷达不羁,不求富贵。他有超卓的理性能力,又有至深的感性能力,他自期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鄙视万物,不问是非,和世俗相处。和惠施经常往来,是学问上的论敌、道义上的好友。
庄子的著作又被称为《南华真经》,全书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至晋代郭象,编定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内篇》七篇的篇名是:《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
内七篇不论行文方式或思想内容,都能前后一贯,自成系统,大致可以肯定是出自庄子手笔,最能代表庄子本人的思想。
至于《外篇》、《杂篇》中的篇章,后人一致的意见,都认为是庄子门人及后学的作品。这是因为立论点颇不一致,叙述的故事常常互相抵触,又常引用庄子自身的言论。虽然如此,《外篇》、《杂篇》却是从《庄子》到《淮南子》之间,道家思想的桥梁。
《庄子》书中,不喜欢从片面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善作迂远无稽的议论,放旷不着边际的文辞。大概是认为当时天下风气沉迷混浊,无法讲述庄严正经的理论,所以故意使用变化不定的方式、虚构的寓言来阐明他的学说。
由于这个缘故,《庄子》被后人看作是哲学与文学高度融合的典范,同时拥有很高的文 4 学价值。
从思想的发展来看,庄子继承老子的哲学,也肯定“道”是创生万物的本源。他更进一步说明“道”是“非物”,是先于万物而存在的精神性本体。
从“道”的角度来看,万物是齐一的,无所谓高低贵贱。从万物齐一的观点出发,不仅事物是相对存在,连人的认知能力也是相对有限。由此,他主张“泯是非”、“薄辨议”,进而主张“齐物我”,并且由此得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结论。
为了达成“齐一物我”的理想,他提示了一系列修养心灵的方法。在《逍遥游》中,庄子讲了一段鲲鱼变大鹏,凌空而飞的寓言。提示我们真正的自由自在,是不必依赖任何物质条件的。这就是“无待”。
在《大宗师》之中,庄子又编造了一则颜回向孔子报告自己修养的对话,说明“无己”的道理。在庄子的观念中,“无待”、“无己”能使人的心灵绝对虚静,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站在超越而相对的立场,齐一是非善恶之分别,破除生死寿夭的执著,可以说:替人类开启了另一片视野,本质上,这是一种艺术性的精神境界,在此,人们可以拥有绝对的精神的自由。在这样的理念下,庄子自然主张取消一切礼法、制度,甚至音乐、工艺等文明制作,而希望建立一个“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同乎无知”、“同乎无欲”的“至德之世”。
综合来看道家的思想,其目的在彰显一种纯粹精神的自由,内在方面,不能修心而成就道德;外在方面,不能成就文化业绩,但是独能成就一种超脱现实的心灵境界。透过道家思想,可以使人更为达观、更为乐天安命。道家思想在乱世往往成为知识分子心灵的避难所,原因在此。
(三)墨家
1.命名由来与代表人物
“墨”字原指黑色的书写颜料,其后引申为“绳墨”之意。“墨”又是古代刑法之一。墨子主张刻苦,而其从学门徒,大多囚首垢面,面目黧黑,又自奉甚俭,送死甚薄,重在引绳墨自矫,因此以“墨”作为学派名称,称为“墨家”。墨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夏禹。这是因为夏禹治水时,那种“菲衣食、恶衣服、卑官室”的刻苦精神和墨家的精神很接近,墨子十分称道,以后的墨者以此相尚。
《庄子·天下》篇、《淮南子·要略》便根据这点,认为墨子之学是继承夏禹而来的。
然而《淮南子·要略》也指出:墨子曾经学习儒家的学术,独对儒者“其礼繁扰,厚葬靡财”感到不满,才“背周道而用夏政”。《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所以,墨家之产生,可能是承继夏禹的刻苦精神,扩充古代人的尊天思想,运用古代的宗教组织形式所建立的学派。
2.墨子
墨子是墨家的祖师,前人都以为他姓墨名翟,鲁国人。见诸于载籍的传记资料不多。在《孟子》、《荀子》、《列子》、《庄子》、《韩非子》中皆称为“墨翟”,或单称“墨”。
在高诱注《淮南子·修务训》、《吕氏春秋·当染》篇并云:名“翟”; 惟江琮《读子卮言》“论墨子非姓墨”一章,认为“墨”非“墨翟”之姓。算是比 较新奇的说法。
墨子生活年代大致在孔子以后、孟子之前。《孟子·滕文公》下说:“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又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韩非子》则称儒、墨为“显学”。
《墨子》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这本书非作于一人,不成于一时,大都是门弟子所记述,说是墨家学说之总集也无不可。
其中《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又称为《墨辩》。而《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等篇,最能表现墨子之思想,是全书的精华。《墨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兼爱”,但是“兼爱”不是道德性的主张,而是着眼于治乱的功利性主张。墨子以为一切混乱起源于不相爱,“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天下人若能彼此相爱,就不会有强凌弱、众暴寡的现象产生。
“兼爱”也是上天的意志,顺天意、兼相爱,必得天赏;反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必得天罚。墨子的兼爱、利天下具有游侠的精神。
由“兼爱”的原则,墨子又提出“尚贤”和“尚同”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不论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而“天子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可是,天子如何顺天之意呢?墨子的答案是:“兼爱天下之人。”根据“尚同”的原则,百姓要上同于天子,天子要上同于天志。这样,墨子也建立了一套权威主义的观念。
基于兼爱的原则,墨子反对战争,此即“非攻”之主张。墨子把战争视作亏人不义之最大者,攻伐所得,往往不如所丧之多。有时攻伐别人,适足以使自己亡国。君子应兴利除害,不可不非攻。
此外,墨子以儒为论敌,反对儒家天命的说法,改以“天志”、“明鬼”之说。又就儒者烦饰礼文,不事生产,讥议儒者礼文为虚伪;由非议礼文,从而主张“薄葬”。另就音乐“不中圣人之事”、“不中万民之利”,足以废事,无利天下,从而有“非乐”之说。
因为墨子太过于重视功利与实用,所以荀子评之为“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3.墨子的后学
墨子大概死于战国初期,身后墨学正盛。前期墨家之著者为宋趼、尹文。后期墨家,至庄子时分为南北两派:北为“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为“苦获、己齿、邓陵氏之属”。根据《韩非子·显学》篇记载,分为三派: 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趋合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墨。
墨子后学的思想已经很难考察详情,但是仍可以从《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这六篇来了解一个大概。这六篇作品内容十分驳杂,有辩护墨子思想者,有阐发墨子思想者,也有涉及逻辑思维及初浅的科学思想者,更有涉及其他哲学者。墨子后学的时代,主要的论敌是名家的辩者,因此,墨家的后学努力研究辩论技巧以及逻辑问题。在墨辩之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便是对“同异问题”、“坚白问题”、“诡辩问题”之讨论与驳斥。这些论辩的成果,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有其不可抹煞的责献。
(四)法家
1.命名由来与代表人物 “法”字,原作“灋”,从水,取其平直如水。从廌去,相传廌为神兽,能以一角触不直之人。“法”字为“灋”之省文,有求平直之义。其后引申为“宪令”、“刑罚”、“准绳”之义。
《韩非子·定法》篇说: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不别亲疏,不论富贵,一切是非功过,以“法”作为论断标准。
这是法家的精神,也是法家命名的由来。
法家的兴起与春秋以来诸侯之间互争雄长有关。他们心中最关切的问题是:如何富国强兵、如何进行有效的统治?法家诸子,依其学说的中心思想,各有不同的侧重和强调,可以分成三大派别:
一是重势派,以慎到为代表; 二是重术派,以申不害为代表;
三是重法派,以商鞅为代表。
至于韩非,则认为势、术、法三者不可偏废,成为法家之集大成者。此外,战国时代,伪托管仲所作之《管子》一书,亦为法家之重要著作。
2.慎子
慎子名到,是赵国人。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慎到曾学黄老之术。
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慎子》四十二篇,《注》云:“名到,先申韩,申韩称之。”可知慎子是战国时代的人,生活年代比申不害、韩非早。他的著作大半亡佚,惟有《威德》、《因循》、《民杂》、《知忠》、《德立》、《君人》、《君臣》七篇留存传世。
慎子的思想中,含有道家的成分,例如:他主张因循自然,顺应情势,则本自老子。他主张“齐万物以为首”,则与庄子相同。他主张弃知去己,更是道家共守的要旨。所以慎子可以说是由道家转变为法家的人物。
在《慎子·威德》篇中,他说:有雾的时候,腾蛇可以漫游雾中;有云的时候,飞龙可以翱翔云端,一旦云雾散去,腾蛇飞龙便和蚯蚓无异。为什么?因为它们失去了遨游飞翔的凭借。相同的,一个贤者之所以屈就在不肖的人之下,是因为他权轻;一个不肖的人肯臣服于贤者,是因为他位尊。可见“权势”与“地位”是何等重要。
在《威德》篇中又说:“法”虽不善,还是比“无法”好。法令制度、礼仪书籍,目的在建立公正的规范。凡是建立公正,都意味着要抛弃私人的、自我的立场。
在《君人》篇中,又从人君的立场主张:法以公平为原则,信赏必罚,惟法是赖。因为人君若不依法赏罚,而是自由心证,那么受赏再丰盛,臣下仍不满足;受罚再确当,臣下仍然怀有怨恨。由此可知人君须有威权,才能驱使臣民,身为人君,一样要信守法律。法家一贯主张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正是慎到开启的观念。
3.申子
申子名不害,是战国时代郑国京邑人。《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申不害,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为相十五年,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汉书·艺文志》著录了《申子》六篇,今天已全部亡佚。但是从《韩非子》征引《申子》的遗文及前人对《申子》的记述中,仍然可以考察一个大概。
申子的学说,以黄老一派道家思想为本源,特别重视刑名。申子在当时的法家以注重用“术”出名。所谓“术”,就是看能力授官位,依官位要求职责,掌握生杀的权柄,考核群臣的成效,一种执掌在人君手上的东西。
这一种“术”是不能随便显露真相给臣下的,因为臣下会有种种巧诈的办法去适应君主,只有清静无为可以避免臣下的揣摩与适应。君主要做到:看清别人看不清的,听懂别人听不懂的,遇事能自行决断;也就是要怀抱利器,但是高深莫测。
然而,作为一个国君,还是要以法令显现尊严。他说:“令之不行,是无君也。”一个圣君,应该“任法而不任智,任术而不任说”。应该“明法正义,若悬权衡”。可知申不害的中心思想在于“重术而任法”,权术的运用只是人君必要的手段,法令才是最终的准绳。
4.商子
商子姓姬名鞅,原为卫国的庶公子,在春秋时代,凡是诸侯的旁支子孙都以“公孙”为氏,所以又称公孙鞅。起先是魏相公叔痤的手下,没有受到重用,听说秦孝公征求贤才,于是投效秦国。定变法之令,使秦国国富兵强。因为建了大功,封于商,所以改称商鞅。《汉书·艺文志》著录了法家《商君》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商君书》并非商鞅自著,而是后代研究《商君》之学者,追辑其法令与言论而成的。
商子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对“法”很重视。所谓“法”就是官府颁布法令,使人民相信赏罚绝对要实施,奖赏是赐给守法的,刑罚是处分违令的,这是人臣所必须遵守的东西。
他认为治国之道有三:一日法、二日信、三日权。“明主爱权重信,而不以私害法。”法令必明,赏罚必信,令出必行。
他重视农业,以达到国富的目的;他奖赏军功,鼓励国民好战,以重赏重罚,严厉整饬内政;修守战之具,和各诸侯国争雄。
秦国行商鞅的新法,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功劳不小。但是商鞅过分重视法令的效用,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不惜主张“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又一味尊重人君,卑视臣下,相当泯灭人性,所以有很大的流弊。
5.韩非子
韩非子,姓韩名非,是韩国的公子。生年不详,卒年是秦始皇十四年(前233)。《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他:“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本归于黄老。”又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于苟卿,斯自以为不如非。”可见他的思想与道家、儒家都有渊源。
《汉书·艺文志》著录了法家《韩子》五十五篇,和今传的《韩非子》篇数相合。韩非是荀卿的弟子,他承继了苟子性恶说,认为人无善恶意识。也承继了苟子的“尊君”说,强调人君的利益至上。又袭取了道家虚静的修养理论,强调人君应以静制动,驾御臣下。此外,他吸收了法家前驱的思想,建立了一个以法治为基础,集“法”、“术”、“势”于一炉的政治思想体系。
他反对儒家尊贤之说,认为人才不值得仗恃,惟有“法”才是治国的张本。一个有道的君主,应该“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作为人君,必须以“利”来收拾人心,以“威”遂行意志,以“名”作为上下追求的目标。
他认为一个万乘之王,千乘之君,能宰制天下,征伐诸侯,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有“威势”。他主张运用权术的手段来维护人君绝对的权力,对于不能绝对臣服的下属,不惜忍痛去除。
为了维护人君的“威势”,他主张统一言论,同时,要以“刑德二柄”来宰制群臣。什么是“刑”呢?他说:“杀戮之谓刑”,什么是“德”呢?他说:“庆赏之谓德。”作为一个人臣,都是喜欢受赏,畏惧受罚。以赏罚作为宰制手段,便能保证人君的绝对权力不受到挑战。此外,人君的意志也不可以让臣子测知。韩非认为人君应该“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
在《和氏》篇中又说:“主用术,则大臣不敢擅断,近习不敢卖重。”
具体地说:一个人君,应以冷静客观的心态,不苟同世俗之言,循名实来定是非,依参验所得来审视臣下的言辞,如此,臣下不敢伪诈奸私,必能竭尽心力来为人君服务。人君在上位只要以法制之,赏罚严明,便可无为而治。
综合来看韩非立说大旨是在替专制君主建立绝对的统治权力,他不能理解儒家仁政的价值,对于道家虚静的人生境界也不能正面承受,反而转化为人君的权谋工具,对于中国文化精神而言,这是一种堕落与沉沦。6.管子
管子名夷吾,字仲,齐国人。少时与鲍叔牙友善,鲍叔牙深知其贤。齐桓公立,鲍叔牙进荐管仲,管仲遂为齐相,以区区齐国,位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遂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管子虽是春秋人,其事迹亦见之于《左传》、《国语》、《史记》诸书,但今本所传之《管子》,非出于一人之手,亦非作于同一时间。
南宋朱熹已怀疑《管子》非管仲所作,明代宋濂已提及《管子》中有绝似《曲礼》者、有近似老庄者,今人罗根泽先生《管子探源》分析尤详,已断定为战国时人所作。
《管子》一书在道德思想方面,完全承自道家,但是转入法治主义,认为“法”之来源,出于“道”。无为之治为法治之最高理想。但是管子亦强调礼治,礼不能治,方继之以法,以济礼治之穷。
在政治制度方面,以“四维”为立国之本,国本既立,乃有五官、五卿之设,施行文政、武政。在教育方面,主张教军士、教子弟、教士民。其教育事业,全委诸地方官吏。
在经济方面,主张盐铁专卖,矿产国有,开发森林,敛散谷物。并鼓励生产,均节消费,调剂分配各种资源,贩有易无,从事国际贸易。在国际关系方面,敦睦邦交,联盟诸侯。
总之,《管子》一书在为政处事、经世济民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五)名家
1.命名由来与代表人物
“名”字本指对事物之称谓。“名”是由“实”而来的,古代以“名”、“实”的关系作为探讨对象,从而发展出来的学问称为“名学”。
早自孔子、老子,已经使用了“名”这一个术语。孔子曾有“正名”主张,老子也曾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荀子擅长名实之辩,有《正名》篇之作。
墨子的后学,有“同异”、“坚白”之论辩。
但是真正使“名学”成为一种学术,始于邓析,而大盛于惠施、公孙龙。
至于“名家”之称,则起自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他说:“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
《庄子·天下》篇称呼从事这门学问的人为“辩者”。虽然《荀子·非十二子》篇批评名家“好治怪说,玩琦辞”,然而琦辞怪说也正是名家的特色,因为名家的辩者以逻辑及形上学作为主要的课题,他们运用诡辩的方法,作纯粹的思考和概念的辨析,无意在道德、政治或历史文化方面提出论见或方案。
2.惠施
提到名家人物,虽然可以从邓析说起,但因邓析的思想也有法家的色彩,他的著作又是后人伪托的,又邓析、惠施二者之说可以归入同一系统,所以论及名家代表人物,从惠施始。
惠施是战国时代宋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70年,卒于公元前318年。曾担任魏相十余年。《庄子·天下》篇说:“惠子多方,其书五车。”可见是个博学的人。
《汉书·艺文志》著录了《惠子》一篇,今已亡佚。
从《庄子·天下》篇及《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的引述,仍可得到一个大概轮廓。
惠施的名理思想大致是从“合同异”的角度出发。他说:“大到极点没有外围,叫做‘大 9 一’;小到极点没有内核,叫做‘小一’。”
“大一”是就宇宙整体来看,“小一”是从普遍万物而言。“大一”、“小一”都是自然形上学的概念。
惠施说:“无厚的东西,不可以累积。然而它的广大,在空间上可以推展到千里。”这是指“面”的物理性质。
“天与地一样卑下,山和泽一般齐平。”
“太阳刚到正午时,就偏斜了;生物刚生下来,就走上死亡。”
“南方没有穷尽,然却有穷尽。今日刚到越地而其实是老早就来的。”
“连环是可以解开的。我知道天的中央;无论在燕国的北方,或者越国南方都是。” 可以看出惠施刻意要人突破一般的感官经验,而从一个绝对的、超越的角度去作判断。有两段话最能彰显出惠施思想的特色,他说:“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做‘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做‘大同异’。”又说:“要普遍地爱万物!因为天地是一体呀!,这种泛爱万物的态度是一个智性的探讨,而不是生命的感通。“天地一体”也和“万物异同”一样,是一个形上学的假定。
3.公孙龙子
与惠施相对的是公孙龙,惠施宣扬“合同异”,公孙龙则主张“别同异、离坚白”。公孙龙,字子秉,战国时代赵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315年间,卒于公元前250年。曾经是赵平原君的门客,很善于辩论,他厌恶事物的名称和实体之间的混杂错乱,就凭着自身的天赋和才智所长,提出“坚白同异”之论,成为名家最有名的辩者。他的著作,据《汉书·艺文志》,原有十四篇,现存六篇。《迹府》是后人对公孙龙言行、事迹的记载,其余五篇:《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都是公孙龙自己的手笔。
“白马非马”是公孙龙的重要主张之一,他认为“白”是指谓颜色的概念,“马”是指谓形象的概念。颜色的概念异于形象的概念,所以说:“白马”不是“马”。这当然是一种诡辩,但是使人注意到概念的类别以及概念的内含与外延之问题。
同样,有人问他:“坚硬、白色、石头合称为三,可以吗?”他答:“不可以。”再问他:“称为二可以吗?”他答:“可以。”原因是:对一块白色的石头,我们看不出它的“坚硬”,而只能看出它是“白色”的“石头”,因此只能举出“白”与“石”两点。用手来摸,不能摸出它的“白色”,而只能感觉它是“坚硬”的“石头”,因此也只能举出“坚”和“石”这两点。就事物的性质来说,公孙龙认为“坚”、“白”是可以相离的。此外他主张“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意思是说:“一般人都认为:天地万物无非是指谓它的概念,但是事实上被概念指谓的天地万物,并不等于概念。”都在指陈“概念”与“物自身”是有分别的。
综合来看惠施、公孙龙的名理思想,惠施喜欢从绝对超越的观物角度去强调事物的“同”,公孙龙则爱从绝对超越的角度强调事物的“异”,他们虽然都使用诡辩的方法提示学说要旨,却能使人跳出常识的观点,对事物的性质作抽象的思考。名家的思想或有令人难以苟同的地方,但对知识层面的开拓、逻辑学的形成有很重要的贡献。
(六)阴阳家
1.命名由来与代表人物
阴阳二字,皆见于《说文》阜部,阴的本义是“暗”,阳的本义是“高明”。以后引申为“南与北”、“表与里”等相反相对的观念。
儒家和道家均曾以阴阳作为形上学名词,如《周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四十一章说:“万物负明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但是先秦时代阴阳家命名的取 义,与此不同:
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阴阳家源出于古代“羲和之官”,以天文历象作为主要的职掌。他们观察天象,制定历法,并对于天道人事作种种的猜测。为了审察物势的顺逆生克,判断人事的吉凶祸福,于是运用上古即有的阴阳、五行观念,构成一套神秘的阴阳术数之学,这便是“阴阳家”命名的由来。
《艺文志》著录了宋司星子韦、邹衍等阴阳家著作二十一家,都已经亡佚。而邹衍的学说较具有独创性,后世便推尊为阴阳家之代表人物。
2.邹衍
邹子名衍,齐国人。生活年代大致在战国齐宣王之世,比孟子稍晚。邹衍曾经仕于燕国,其后赴齐国,成为稷下名士之一。
齐国有三位邹子,分别是邹忌、邹衍、邹夷。
邹忌曾任齐相,而邹爽则完全接受邹衍的思想。
因为邹衍好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之说,有迂远而超越现实的倾向,因此当时的人称之为“谈天衍”;而邹爽推演邹衍的文章,有若雕镂龙文,因此当时的人称之为“雕龙夷”。
邹衍有《邹子》四十九篇及《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两种著作,可惜都已经亡佚。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记载,以及清人马国翰的辑佚,仍然可以获知邹衍学说的大要。
邹衍有感于“有国者之淫侈,不能尚德”,于是作“迂怪之变,《终始》之篇,十余万言”。
《史记》说他的学说“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也就是说,他由及身个别事物之观察,类比推演,至于广大无边的境地。基本上,这是一种主观的方法,而不是客观的推理,含有很多想象的成分在内。
他认为自有天地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所谓“五德”,就是土木金火水。“土德之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每一时代,各主一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是他对朝代更易,治乱盛衰提出的解释。
此外,他又有“大小九州”之说。他认为中国名叫赤县神州,乃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而已。赤县神州之内自有九州,此为“小九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者九,此为“大九州”。此种地理观念,虽不尽符合事实,可是能够恢廓我们的地理观念,此为前所未有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本为迂怪之学,没有什么哲学价值,但到了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出“五行相生相胜”之说,班固《白虎通》进一步说明五德相生相胜之原理,刘向父子更将先秦时代本来各为系统的“八卦”与“五行”合而为一,最后又混入谶纬之学。阴阳五行遂成为汉代最有影响力的学说。至今,卜筮星相仍流行于民间,可见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至今未泯。
(七)其他各家
1.纵横家
纵横家虽被班固列入九流十家,实为战国时代两种外交策略。《韩非子·五蠹》篇说:“纵横之党„„借力于国也。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当时苏秦倡导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联合抗秦,是为‘‘合纵”; 张仪倡导六国共事秦国,是为“连横”。
苏秦、张仪皆非思想家,他们游说各国的事迹全载于《战国策》,被作为历史资料来看待。相传苏秦、张仪同事于鬼谷先生,学习纵横之术。
鬼谷先生是周代的高士,不知其乡里姓氏,以所居住的地名鬼谷为号,有《鬼谷子》一书,因此,论及纵横家之思想,应以《鬼谷子》为代表。
《鬼谷子》现有十二篇,分为三卷,以捭闻、钩钳、揣摩、权谋等术作为主要内容。纵横之学目的在贯彻自己意志,制服他人。因此对于人性的弱点、思虑的性质、揣情的技术、制敌的谋略都有精深的设计与掌握。是书实为帝王之学,所谓权术谋略、纵横捭阖,在今天的国际外交、国家战略的设计运用上,仍有很高的价值。
2.杂家
杂家之所以名为“杂”,是因为他们杂糅诸子的思想,自身并无一贯的宗旨。先秦杂家之作,流传至今者,有《尸子》与《吕氏春秋》二书。
尸子名佼,晋国人。相传商鞅曾经奉之为师,可知尸子是战国末期的人。《汉书·艺文志》著录了《尸子》二十篇,大部分亡佚,现在流传的《尸子》二卷,是清人汪继培的辑本。从《尸子》的内容来看,部分言论与儒家相通,但也有非议先王之法、不循孔子之说的地方,因此刘勰((文心雕龙》批评尸子说:“尸佼兼总于杂术,术通而文钝。”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以往来各地、买贱卖贵为职业,因此累积巨大的财富,并借此取得禄位,曾任秦庄襄王之丞相。秦始皇十二年,饮鸩而死。
吕不韦好客,门下曾有食客三千人。当时诸侯大多豢养门客,著书传布天下,吕不韦也令门客各著所闻,聚成《八览))、《六论》、《十二纪》一共十余万言的学术著作,命名为《吕氏春秋》。相传曾将此书陈示于咸阳市集,悬赏千金,给那些能对此书内容增损一字者。《吕氏春秋》大体以儒家为主,而参以各家之说。它采取儒家修齐治平的理论,参以道家清静无为的学说;对于墨家,只取其节俭好义,不赞成其非乐非攻之说;对于法家,只取其信赏必罚的守法精神,而反对其严刑峻法;对于名家,赞同其正名观念,而反对其诡辩混淆是非;此外,对于阴阳家的五德终始、农家的重农主张,都有所取。
此书瑰玮宏博,各家学说粲然兼备,是了解先秦两汉之际学术大势的重要著作。
3.农家
农家以“播百谷,勤耕桑,以足衣食”作为诉求的内容,农家的兴起,与战国时期诸侯力政、相互攻伐、怠忽农业以致民不聊生的背景有关。
农家的学说,托始于神农,而神农是三皇之一,始创耒耜,教民稼穑,实为农业的始祖。神农氏的时代尚无文字,所以《汉书‘艺文志》中著录了九种农家著作,其中《神农》二十篇显然是后人所伪托。
农家著作已全部亡佚。目前仅能从《孟子》及少数辑佚的书籍中了解一个大概。在《孟子·滕文公》中记录了农家许行、陈相的言行。可知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反对“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在经济上主张划一市价,以量为准。由于许行昧于分工原则以及经济原理,曾遭孟子的驳斥。
4.兵家
兵家以行阵仗列、集体征战作为主要目的。我国自古便把“祭祀”与“兵戎”视为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因为兵戎之事,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盛衰。战国时代,战争频繁,所以成为兵家之学最为兴盛的时期。
老子曾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又说:“夫唯兵者,不祥之器。” 《孙子·兵势》篇也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既已开启战端,必然竭尽韬略 12 智谋,以求胜利。兵器战便不是解决冲突的惟一手段,举凡政治战、心理战、谋略战、情报战都是可用的战法。兵家之学,内涵十分繁复。
班固《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将兵家之学分成“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共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或因伪托,或因亡佚。
今人提及先秦兵家之学,以春秋时代孙武的《孙子兵法》及战国时代吴起的《吴子》为代表。
此外旧题姜太公的《六韬》、黄石公的《三略》、战国时代的《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唐初的《李卫公问对》都是兵家的名作。
孙子名武,齐国人。((史记》有传,记其生平。相传孙武曾以兵法见吴王阖闾,吴王为考验孙子的兵法,令宫中美女百八十人,由孙武号令操演,曾斩队长二人以殉,于是约束严明,行阵皆中绳墨规矩。吴王知孙武能用兵,任命为将,曾经大破楚国,直入郢都。《史记》之外,还有《荀子》、《国语》、《韩非子》、《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提及孙武的轶事。今传《孙子》十三篇,全书约仅六千字,涵盖了现代战争中各种类目,如:国防计划、动员计划、国家战略、军事战略、战争艺术、机动作战、作战目标、统帅、用兵、地形、地略、火力战、情报战,可谓思想深邃、体系严明。
《孙子))在兵家中的地位,犹如儒家的《论语》、道家的《老子》。
吴子名起,卫国人。事迹见《史记·孙吴列传》。吴起初期投效鲁国,娶齐国女子为妻,齐鲁交战之时,曾杀妻以明志,遂为鲁将。后因鲁国人批评吴起为人猜忌残忍,鲁君辞退吴起,乃投效魏文侯,官至西河守。魏武侯之后,又投奔楚国,死于楚国。
吴起为人虽邪僻,但是持论不诡于正。论制国治军,主张“教之以礼,励之以义”,论为将之道则日:“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日备、三日果、四日戒、五日约”,大抵能够尚礼义,明教训。以孙子、吴子相较,孙子用兵偏于奇,吴子用兵持于正。今存《吴子》一卷。
三、两汉以后子学概述
汉代以后,诸子之学有两种主要的发展类型,一为对先秦诸子所作的注解与诠释,一为承继先秦诸子立说精神继续作思想的创造。前者可谓狭义的诸子学,后者为广义的诸子学。
但是,狭义的诸子学并非全无创造,以儒家为例,汉武帝时董仲舒作《春秋繁露》,在儒家经典中掺杂入阴阳家学说,构成天人感应思想。
宋代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明代王阳明对儒家经典重新阐释,形成了一套心性的学问——宋明理学。
再以道家为例,魏代王弼对《老子》的注解,晋代郭象对《庄子》的注解,形成魏晋玄学的重要内容,都有相当大的创新性。
反观广义的诸子,最明显的特征是九流十家的学说内容彼此混杂,思想内涵虽然扩大了,彼此的学说立场则不若先秦时代那么壁垒分明。杂家成为最普遍的形态。以下即就此二种类型,略述诸子在两汉以后的发展。(一)先秦诸子重要注本举隅
1.儒家:
《荀子》有唐杨倞《荀子注》,清王先谦《荀子集解》,2.道家:
《老子》之注本甚多,主要有汉河上公《注》及晋王弼((注》两种系统。前者有今人郑成海《老子河上公注疏证》,后者有今人楼宇烈《老子王弼注校释》。蒋锡昌《老子校诂》、朱谦之《老子校释》。《庄子》最重要有晋郭象《庄子注》、唐成玄英《南华真经疏》、清郭庆藩《庄子集释》。
3.墨家:
《墨子》之注本有清毕沅《墨子注》、清孙诒让《墨子闲诂》 4.法家:
《慎子》有明慎懋赏《注》。
《申子》有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申子》一卷。
《商子》有赵万里《商君书笺正》。《韩非子》有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今人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可参考。《管子》有唐尹知章《管子注》、清戴望(《管子校正》。5.名家:
《公孙龙子》有宋谢希深《公孙龙子注》,今人陈柱《公孙龙子集解》 6.其他各家:
《鬼谷子》有梁陶弘景注。
《尸子》有清汪继培《辑注》。《吕氏春秋》有汉高诱《注》、清毕沅《吕氏春秋新校》,近人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最详审。《孙子》、《吴子》,有宋施子美《武经七书讲义》、明刘寅《武经七书直解》。
《孙子》另有清孙星衍《孙子十家注》详审可观。
(二)两汉以后子学的发展
先秦诸子的思想,到了战国末期,仅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已经断绝不传。秦代行法家之治,到了汉初,尽废秦之苛法,改行黄老之术。所谓黄老之术,是法家与道家融合在一起的治术。使汉代初期获得六十年太平盛世。
汉武帝采行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混杂谶纬与阴阳五行的天人感应学说成为主流,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此外,另有一批人起来反对,如扬雄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桓谭作《新论》,王充作《论衡》,都是著名的例子。尤其《论衡》,以“疾虚妄”作为思想宗旨,具有极高的批判精神。
此外,淮南王刘安宾客共著的《淮南子》,虽杂取各家言论,但其中所谈之“道”即道家之道,论及权谋之处,又为老子思想之运用,代表了杂家化的道家。
另有贾谊《新书》、桓宽《盐铁论》、王符《潜夫论》都能针对时代课题,议论得失,可视为杂家化的儒家。
魏晋之际,政治紊乱,知识分子饱受摧残,动辄得咎,故而此时的学术以玄学为主。玄学当时可以分成三派:
“名理派”以辨别性情、分析才能、论说人物为重心,刘劭的(《人物志》可为代表。“玄论派”以推论“有”“无”、剖明体用、谈论《易经》、《老子》、《庄子》为主(号称为“三玄”),何晏、王弼可为代表。
何晏有《论语集解》,企图以道家思想解释《论语》。
王弼有((老子注》,阐发老子以“无”为本体的精义。
“旷达派”,以顺任膏眭、摆脱约束、追求自我为本色,阮籍、嵇康可为代表。阮籍有《达庄论》、《通老论》,嵇康有《养生论》、《声无哀乐论》。
除了玄学之外,另有一些道教徒,摭取古代神仙思想及庄子养生学说,形成一套以丹鼎符策为内容的神仙之学。
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晋葛洪《抱朴子》是其中最有名的著作。
隋唐时期最重要的学术是佛学。佛教的传人,最早的记录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9),自汉朝末期至中唐,一方面翻译佛典,一方面西行求法。佛教日渐壮大。
佛祖释迦的教义是一种解脱哲学,它主张:“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因爱生苦”、“无我无苦”;生存既为苦恼,因而佛法的目的在力求解脱痛苦,以达到永寂不动、解脱轮回的涅槃境界。
魏晋时代,僧徒为了传教的需要,往往使用《周易》、老庄的思想和术语来解释佛理,于是产生了“格义之学”。格义之学,促成了佛学的中国化。其中僧肇的《肇论》以及竺道生的《妙法莲华经疏》,可以说是佛学中国化最重要的著作。
佛教发展到隋唐,主要有八个宗派,分别是:三论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密宗。其中天台、华严、禅宗是中国佛教徒自创的宗派。前两者虽依印度 佛教经籍,但自造经论,自成系统。禅宗则不依一定经论,且不重宗教传统,称为“教外别传”。宋元明三代,产生一种以儒学为本体,吸收道家、佛教学说所建立起来的新学说,古人称之为“理学”或“道学”,也有当代的学者称之为“新儒学”。经学盛行于两汉,所以经学又被称为“汉学”;理学是两宋兴起的学问,所以又被称为“宋学”。
理学的开山始祖是周敦颐,他著有《太极图说》与《通书》。《太极图说》在说明宇宙产生、万物创化之道。《通书》则以《易传》与《中庸》的思想为基础,提出“诚”作为《周易》的道体与修养的工夫。
宋明理学向有濂、洛、关、闽四派之称。
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为“濂学”之始祖。周敦颐之后,有居关中讲学的张载。张载字子厚,号横渠,世称横渠先生。著有《正蒙》、《易说》、《经学理窟》。他有民胞物与的胸怀,气一分殊的宇宙理论,以及变化气质的修养工夫。张载所开之宗派,称为“关学”。周敦颐之后,又有程颢、程颐兄弟光大周子的学问。程颢字伯淳,学者称为明道先生。著有《识仁篇》、《定性书》,主张“体贴天理,敬义夹持”。程颐字正叔,学者称为伊川先生。著有《易传》、《经解》。主张“性即理”。二人因居洛阳,所开之宗派为“洛学”。
南宋朱熹生于周张二程之后,是宋代理学集大成之人物。因为在福建讲学,称为“闽学”。南宋时除了朱熹,尚有陆九渊、叶适、陈亮等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强调“吾心即宇宙”,与朱熹的思想方向不同,朱陆二人曾有“鹅湖之会”,辩论自己的学说,是我国哲学史上的一段美谈。到了明代王阳明,承继陆九渊之学说,提出“心即理”以及“知行合一”之说,使心性之学推展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清代的学术十分发达,义理、词章、考据之学都有长足进展。其中又以考据之学最具特色,是清代学术的中坚。清代考据之学又称为“朴学”。这种学问的兴起,是远承汉朝班周《白虎通义》的精神而来的。
自汉至清,有不少考证名物、制度、经史、诸子之书,如汉应劭《风俗通义》、晋崔豹《古今注》,宋沈括《梦溪笔谈》、宋洪迈《容斋随笔》、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明杨滇《丹铅总录》,都是子部杂家重要的著作,但是已经渐渐脱离思想的创造性,而接近历史实证的性质。
自清初顾炎武《日知录》以来,清代考据之作不胜枚举,大都可以派入经学、史学、文字、声韵、辨伪、校勘、目录等学术领域之中,由王念孙《读书杂志》、崔述《考信录》、陈澧《东塾读书记》、俞樾《诸子平议》可以考见一斑。
第二篇:诸子教案
诸子教案
孔子简介(前551-前479):
1.家系:A、名人之后:黄帝——契——汤——微子(宋国始祖)
B、先祖孔父嘉为宋国宗室,其后代被逼迫而出奔到鲁国,父亲叔梁纥(音河或歌)前两个妻妾生九女和一个瘸儿子。母亲颜征在,孔子出生在尼丘山上排行第二,所以名丘,字仲尼,出生时母亲十七八岁,父亲已近七十。2.生平:A、好学之人:学乐于苌弘,问礼于老聃,学实际技能。
B、仕途失意:曾做过乘田(主持畜牧者),委吏(仓库管理员),鲁国大夫(大司寇),后同游列国(卫宋陈郑蔡楚)。
C、首创私学:“有教无类”,广收弟子。
D、整理古籍。3.思想:A、渊源:“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受平民影响;鲁国新旧交替特定环境,有改革而不彻底;信而好古,古代书籍和古人之影响;春秋时代的著名人物。
B、核心:“仁”。主张正名,提倡德治,强调等级名分,讲求孝义忠信。《论语》关于仁的解释:“克已复礼为仁”“仁者先难而后获”“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爱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的消极面);忠: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仁的积极面)。圣:“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C、天命鬼神观:有时把天视为人世间的主宰者和人格神。没有明确否定鬼神,但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庄子: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知命是把天命归结为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孔子的思想构成了西周天命观向战国唯物主义自然观转变的过渡环节。
D、政治人生观:提倡德政,任人唯贤。“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纠正)。”热心救世,无人能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谨权量,审法;治理国家重视三件事:粮食充足,军备无缺,人民信任。政治上有些保守,属于改良性的人物。他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也反对残暴的统治,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他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子不语怪、力、乱、神”。表现出对现实生活之外的冥冥之物不欲深究、冷漠淡然的态度。同样,他对抽象的、纯思辨的哲学问题也没有兴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中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范畴的。人生观更为积极,性格顽强,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奔波一生,好学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能过贫穷生活,视不义富贵如浮云,“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E、中庸之道:要求人在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F、知识论: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但又强调后天的学习,强调多闻多见。还讨论了学与思的关系。强调学以致用。
G、教育思想: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因材施教。4.孔子对后代的贡献:A、整理收集传播古代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B、《史记》:“弟子三千焉”贤人七十二,传授古文献;弟子大都贫贱。
C、学习态度、方法: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设立私塾,第一位老师。打破学在官府传统。
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
论语集锦
一、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二、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孩提、弱冠、而立、不惑、半百/知命、花甲、古稀、耄耋)三、八佾
四、里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五、公冶长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六、雍也
七、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八、泰伯
任重而道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九、子罕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十、乡党
十一、先进
十二、颜渊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十三、子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十四、宪问
十五、卫灵公
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仁,不让于师。(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十六、季氏
既来之,则安之。
十七、阳货 割鸡焉用牛刀
巧言令色,鲜矣仁。
十八、微子
十九、子张
二十、尧曰
老子简介:
1.道:一说道是先天地而生的精神性实体,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无形无声、独立于整个自然界之外而永远不变的绝对精神。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认识论: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不出户,知天下”。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反对启迪民智“绝圣弃智” 4.复古倒退的社会历史观: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徼jiao去声;边界)译文: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幽深以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荀子简介:
荀子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译文:与其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着它呢?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与其盼望、等待天时,哪里比得上适应天时而役使它呢?与其依顺万物的自然繁殖而求它增多,哪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按着人的需要有所变化呢?与其思慕万物而使它成为能供自己使用的物,哪里比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掉它呢?与其希望于万物能自然生长出来,哪里比得上掌握万物的生长规律呢?所以放弃人的努力而只是寄希望于天,那就不能理解万物的本性,也就不能去利用它了。……
第三篇:先秦诸子精华论文
先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秦诸子精华
听课笔记
仁者情怀,万世师表--孔子与《论语》
在宋人的笔记里面,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人在一个小旅馆里面,看见了两句话,写在墙上面,这两句是:“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后来被朱熹引用,流传很广。反映了人们对孔子,我们中华民族圣人的崇敬之情,说明孔子的地位之重要,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其实,孔子不仅仅是中国的圣人,可以说他是人类圣人之一,美国最高法院东山墙上的浮雕,正义,他是自由的守护者。这个雕塑的中央站了三个人,左边的是孔子,中间的是摩西,右边的是 梭伦,他们是人类的立法者,代表了人理道德,信仰和法律。
孔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论语和史书记载知道,孔子这个人很壮,力气很大,能文能武,射箭射的也很好。不像一般人认为的很严肃,他很幽默,具有亲和力。孔子提倡“仁”,以人为本。仁的境界很高,要达到仁很难。“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仁,始终把仁放在心上。有一次,马厩失火,孔子第一句话问人怎么样了,而不是关系马损失了没有,这就是仁,这就是恻隐之心,仁者情怀。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学是一种非常轻松的对话方式,不举行考试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具体的情景当中来进行对话,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的模式。
兼爱非攻 舍身救世——墨翟与《墨子》
在先秦时期,墨家是一个很显赫的学派,影响很大。在墨子书里面有墨学十论,就是《墨子》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就是《墨子》的十篇文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兼爱》:“天下之乱,皆起于不相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在当时是一个坚定的反战主义者,在《非攻》里面就讲了反对战争的例子。《尚贤》就是要举拔贤人,不论贫富贵贱。尚贤了以后建立的这个国家应该怎么治理呢?墨子强调国家里的各个层级要与上层保持一致,《尚同》:“层层上同,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天志》: “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告诫君主,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大,在你们上面还有天,人在做,天在看,而且天会惩罚你们的。《明鬼》: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意思是不管世上的人有多大的本事,鬼都比你们厉害,鬼要惩罚你们的,所以告诉世上的人,不管你有多邪,你也要有一个惧怕,通过明鬼,也是来给世上的权贵,设置一个惧怕的东西。墨子在讲天志和明鬼的同时,却反对命,反对有命运这回事,《非命》: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虽强劲何益哉?’ 墨子还反对礼乐,认为儒家的礼太繁琐,儒家重视这个音乐太浪费。在丧葬问题上,墨家 主张不要厚葬,要薄葬。
尽心知性 保民而王——孟轲与《孟子》
孟子的个性气质:“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不管别人对我怎么看,我很自得,充满自信,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可以看出孟子对于有权有势的人,非常藐视,不要把他们看得非常了不起,不要以为他们高高在上,我就在他面前低人一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真想平治天下的话,我是当仁不让的,他就是一种大丈夫的精神。他的这种个性气质表现在文章上,便是一种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词锋犀利,咄咄逼人的文气,“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就可以看出他的自信,个性强,有当担。
孟子的思想体系:天人想通的心性与天道观;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范畴体系;以内省、养气、反求诸己为特色的道德修养伦;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的君子人格论和处世之道;以王道仁政和民本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学说。
道法自然 上善若水——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这个书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古籍当中,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一本古籍,老子这本书的核心概念就是道,老子一上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就是讲那个大道,可道就是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话,它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关于什么是道,老子都说道是不可以说出来的,“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道”。老子在讲到道德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道法自然,道法就是自然而然。道德品性:无为无不为(不有意的去为,也不有意去不为);反者道之动(道运行到一定的极端以后,它自然而然就会转到相反的方面);根据这个特点老子强调了道的一种辩证的特点,就是世界上任何矛盾对立的方面,他都是从一个极端,渐渐开始往另外一个极端发展。任何矛盾对立的两面都是相辅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祸兮福之所倚,富兮祸之所伏”,“正言若反”,“大成若缺”,“大盈若虚”。世界上的东西总是相反相成的,所以强大不一定总是强大,弱小也不一定总是弱小,强大和弱小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以老子提倡一种水一样的道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大儒老师 隆礼重学——荀况与《荀子》
荀子是一个受争议的人,谭嗣同《仁学》:“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意思就是荀学是阿附权贵的学问,对荀子的学问做了一个根本的否定和彻底的批判。为什么荀子会遭受这样一种批判,这要看荀子自己本人的著作。荀子的人性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对于这一点,宋明儒生特别的“感冒”,比如二程就说:荀子他坏就坏在这句话,“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明代的儒生胡居仁就说了,“荀子只性恶一句,诸事坏了”,只因为这一点,源头已错,所以其他方面就一无是处,就百事皆错。他的性恶论到底怎么去理解。其实伪字是人为的意思,并不是虚伪的意思。恶字也不是邪恶的意思,而是说人性都有一点点好利恶害。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人呢,生下来都不是漂亮的,凡是漂亮的都是要化妆的。荀子还提出“化性起伪”,就是要改变人性,让人性通过人为的努力,变善,而认为的努力具体表现,就是接受礼义的教育。
严刑峻法 犀利辞章——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生活在战国末年,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子是一个强调君主集权的人,是主张严刑峻法的人,主张赏和罚。他有一个思想来源,那就是儒家的思想,他是荀子的学生,所以他对荀子的思想,也是有所继承的,对荀子思想继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性恶论,他也认为人性都是好利恶害,同时他又否定儒家的仁义这个说教,他认为仁义这个东西是没有用的,是骗人的。同时他的思想也是继承了早期法家的一些思想,比如说商鞅,申不害,还有慎到。商鞅重视法,强调法的重要,申不害强调术。慎到强调势,主张君主的权势非常重要。所以韩非子的这个思想,有多方面的来源。读完韩非子的书可以得出一个印象,他真是处处都是为了最高统治者考虑的,认为民智不可用,不在乎民心,主张对知识分子和舆论进行严密控制,对臣民实行严刑峻法,以刑去刑。
逍遥无为 万物齐一 ——庄周与《庄子》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魅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之一,郭沫若说他是绝顶聪明的人,清代的金圣叹把《庄子》跟《离骚》《史记》《杜甫诗》《水浒》《西厢记》6种书合在一起称为“六大才子书”。宋代学者叶适说读庄子书“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不同的人可以从《庄子》中得到不同的东西。《庄子》这本书可以以两篇文章作为他的一个纲。一个就是《逍遥游》,里面讲到一个自由的问题,《齐物论》讲到一个平等的问题。他认为现实中,人有很多不自由,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很尖锐,他说:“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社会在当时那个阶段,刑法对人的处罚,法制已经很严厉了,庄子看到了现实人生的很多不自由,这是因为现实人生中,人处于很多困境当中,一个就是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政治礼法之间的冲突,另外就是人的自然的人性跟道德理性之间。更上升到人生论的层面,他认为人生有很多无奈,无奈表现在生命的及其短暂。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齐物论》则强调世上的万事万物多样性,齐物论上讲天籁。叫我们不要对不同的东西做出价值的评判,“鹤颈虽长,断之则悲;凫胫虽短,续之则忧”,不是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天下的万事万物,让万事万物各遂其性
听课总结
先秦诸子的思想很丰富,也很不一样,也有的是对立的,但是我们要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没有真正的对错。就像道家的阴阳太极,不同的意见就是互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就是在矛盾当中,有的时候是可以互相纠偏的。他们为后代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人格典范,当一个人处在不同的人生境地的时候都可以从先秦诸子的某些任务的身上得到一个榜样的力量,而且他们的思想主张对于当今社会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让我们每一个人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第四,孔孟礼乐思想有助于提高民族的人文素质、精神素质;第五,孔孟的诚信思想,对建立市场规范意义重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 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总会有走下坡路的一天,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水”在温柔而诗意的告诉你面对挫折面对不如意的心境,告诉你处世的大智慧
墨子“兼爱互利”思想体现的是劳动人民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在调和世界上的宗教冲突,文化差异,局部战争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毕竟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只要“兼爱”,最终会实现多样文化的共存。因为市场经济的平等互利性,墨子的“兼爱互利”有了其可行性,也使得充满爱的“和谐世界”的构建有了实现的可能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的人生态度是最乐观的,庄子超迈旷达的人生观,培养了中国人的乐观精神和豪放性格。在贫富问题上,庄子主张虽“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履,搞项黄首或”(《庄子:列御寇》),也不要为富贵所动,而是视利禄如粪土,不以物役为快。但在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横流的今天,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能稍稍平抑人们过度的物质欲望吗?也许能给人们以 某种精神的安慰,从而保持人们心灵上的宁静和心理上的平衡,并最终促使现代社会协调发展,为人生提供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我认为这就是老庄哲学的现代价值。
法家思想对于现代的意义在于法家严格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思想,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法家思想里结合时代的不同,就需要对法律进行修正的这些思想都是值得提倡的。现在的法律,要真正为了社会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先做到依法治国,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并且要有效地执行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用于现代社会的治理之道。
第四篇: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上)
漆园丁
内容提要
老子与《老子》的概况,孔子与《论语》的 概况,墨子与《墨子》的概况,孟子与《孟子》的概况。《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核心思想的区别。《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文 风的区别。诸子语录体具有一定的共性,发展过程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形式,但已呈现为具有对立情绪和说服性质的论辩文,形成独特 的论辩风格
关 键 词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无为
仁爱
兼爱
仁政
语录
论辩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政权、文化下移,出现百家争鸣。《老子》的深邃,《论语》的雍容,《墨子》的质朴,《孟子》的雄辩,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老子与《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代,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是道家经典,亦称《道德经》,凡81章,5000字。相传为老聃所著,实出于战国时 期,内容基本是老子的思想。世传《老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湖北荆 门郭店出土的《老子》被认为是最早的版本。《老子》较早的重要注本是三国魏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自汉魏以来,注释《老子》之多,仅次于《论语》。今人 陈鼓应有《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的思想。首次阐述“道”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是人类社所必须遵循的准 则。概括出最高实体的道,对前人是一个突破,标志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进步。阐释虚玄模糊,没有区分精神和物质,导致后世学者向唯物和唯心两端发展。其朴素辩 证法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具有相对性。万物归结于矛盾的两极,相辅相成。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祸福相倚,正复为奇。柔弱胜刚强,以消极退避的表象掩 盖积极进取的实质。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反映了战乱中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揭露和抨击当权者的残酷剥削,具有强烈的批 判精神。
《老子》的文风。《老子》,文章简洁精练,寓理于形,情思深邃。文体属于语录体,没有对话的痕 迹,只述论点,略去论据,适应采用整齐的句式说理。韵散结合,某些章节全用韵语,大多随文成韵,并无一定程式,但音调和谐,富于节奏感,呈现为形式精美的 哲理诗。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哲理。语句凝练,精警深邃,善于对复杂事物作抽象的概括,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格言的特 性,警句广为流传。
第二节
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孔子的祖先为宋国贵族,出生于鲁国,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吏,曾任鲁国的中都 宰、司空和司寇,短期行摄相事。孔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的主张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势,始终不得用事之机。暮年回到鲁国,整理过《诗》、《书》、《礼》、《乐》、《易》等,根据鲁国的史料修订《春秋》。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见《史记·孔子世 家》。
《论语》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撰,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后为儒家 经典。汉代有《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种版本。《古论语》和《齐论语》失传,流传至今的《论语》凡20篇500余章,是经过融合的《鲁论 语》。《论语》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用三国魏人何晏集解,宋代邢昺疏。宋代朱熹《四书集注》有《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父子有《论 语正义》,今人杨伯峻有《论语译注》。《论语》的思想。核心思想是“仁”,仁是由家庭关系出发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仁由礼和乐相辅相 成,礼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乐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教育思想:首开私学,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文艺思想:重视文艺的 社会功能,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事父事君的伦理教化作用。审美情趣:辞达而已。绘事后素。文质彬彬。《论语》的文学性。《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章幅短小,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以题概 篇。篇名取首章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文学性不因语录体而削弱,《论语》的文学性高出诸子。一是刻画出孔子和孔门著名弟子及其他人物的形象。描绘 出人物的仪态举止、神情口吻和音容笑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语言风格言简意赅,雍容和雅,朴实含蓄,生动传神,明白易懂,含义深永,具有概括性,富于哲理性,不乏个性化,传世成语特别多。
第三节
墨子与《墨子》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年)名翟,鲁人,一说宋人,墨学家派创始人,战国初期著名思想 家、教育家。墨儒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一派著《墨辩》,发展逻辑思想,一派推行宗教,演变为游侠。墨家到战国末期已经衰微,汉代以后几乎后继无 人,销声匿迹。《史记》中墨子之传附于《孟子荀卿列传》之末,只有短短二十余字。
《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或为墨子本人所著,或为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或为墨家后学所 写。《墨子》历来不受重视,少有人研究,因为墨家宣扬平等,封建统治不接受;墨文不讲文采,封建文人不欣赏。司马迁将墨传附于《孟荀列传》末尾,仅二十四 字。清代孙诒让是作《墨子间诂》。
《墨子》的思想。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是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等的爱,与儒家强调等级差别相对。“兼爱”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非攻”,即反对攻伐性战争。但 支持、参与并且擅长防御性的战争。“尚贤”即任人唯贤,以反对贵族世袭制度,“尚同”是“尚贤”的发展,倡导国家政治和道德标准的统一,这两大主张与儒、法诸家相近似。“节用”、“节葬”是指节约活人的用度和死人的丧葬。墨家信鬼神,不同于诸子用神话传说说理。《墨子》的文风。《墨子》产生于战国前期,但成书很晚,因而体例较复杂。有早期的对话语录体,由论辩文,也有后来完整的专题论文,多数文章能够以题概篇。《墨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特色鲜明。一是文章体的例有因革,从对话语录体到专题论说 文,反映了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程。二是逻辑推理很严谨,明确三表法、类推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首创中国古代形式逻辑的运用和阐述,同时首开论辩散文之 先河。三是朴实无华,不加修饰,尚实尚质,通俗流畅,说理透彻,体现了墨家特有的审美情趣。
第四节
孟子与《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 家和散文家,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后人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是鲁国孟孙氏的后裔,但家道衰落,家境贫困,他的成长得力于母亲培 养。《荀子·非十二子》将子思与孟子相联系,《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故世称“思孟学派”。孟子学成之后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游历 宋、薛、鲁、滕等国。其政见不合于当时连横合纵、攻伐为右的形势,故未能为各国君主所采纳,于是只好退而授徒,著书立说。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的概况。《孟子》记载孟子及时人的言论,是继《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史 记·孟荀列传》记载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汉书·艺文志》载“《孟子》十一篇”,东汉的赵岐认为外篇四 篇是赝品,不作注释,于是亡佚。七篇各分为上下篇,篇内分为若干章,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篇名取首句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仍然是语录 体,但章幅一般比《论语》的长得多。《孟子》的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保存东汉赵岐注,采用宋代孙奭疏。南宋朱熹《四书集注》中有 《孟子集注》,清代焦循在东汉赵岐注的基础上作《孟子正义》,今人杨伯峻有《孟子译注》。
《孟子》的思想。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仁政”,是对孔子“仁爱”的继承和发展。提倡王道,则 反对霸道;提倡仁政,则反对暴政。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贪婪残暴,包含浓厚的民本思想。“仁政”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是对孔子“性相近”的继承和发 展。孟子认为如同人人有四肢,所有的人都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文艺观主张:“知人论世”,将作品与作者及社会背景联系考察,以求正解。理解作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正确探求作者的本义,而不至于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孟子》的文风。《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但不同于《论语》的气度雍容,坐而论道,而是以 论辩为特色,是为论辩文。其特点一是感情强烈,气势逼人;二是善设机巧,欲擒先纵;三是长于譬喻,说理生动。感情和气势来源于内在的浩然之气和外在的铺排 手法,机巧和擒纵体现在掌握论辩的主动权,娴熟地运用逻辑推理。譬喻不见堆砌,用得恰到好处。此外作品通过对话过程和表情,展示出孟子的个性:傲岸梗直,坚持原则,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有的寓言善于刻画人物,成为讽刺小品。如《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孟子》文章自然流露中心论点,自然形成篇章结构,有些长篇已经初具起承转合的规模。
【精读作品】
《小国寡民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非攻》、《公输》、《孟子见梁襄王章》、《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章》、《鱼我所欲也章》。
【思考练习】
1.简述《老子》的“道”
2.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看《论语》的文学性
3.从《非攻》、《公输》等篇看《墨子》的文风
4.从《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看《孟子》的文风
先秦诸子散文(下)
漆园丁
内容摘要
庄子、荀子、韩非子、吕不韦等均为战国中 后期的人物,《庄子》、《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诸子著述有自创也有集体创作。《庄子》讲究逍遥无为,《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总结 法、术、势,《吕氏春秋》集合先秦诸子成为杂家。这一时期说理文体制成熟,而诸子文风各具特色:庄文恣肆,荀文浑厚,韩文犀利,吕览渊博。
关 键 词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无为
礼法
法术势
恣肆
犀利
先秦诸子论说文体制渐趋成熟,《庄子》内篇以题概篇,《荀子》的文章具备论点、论据、论证等基本要素,《韩非子》的文章创作立论、驳论和解说等多种形式,《吕氏春秋》进而讲究全书的严谨布局,战国后期诸子散文体制的发展达到最高阶段。
第一节
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约前289年)名周,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道家的代 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作家。其生活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年龄小于孟子而大于荀子和屈原。庄子曾经做过蒙邑的漆园吏,不算入 仕。往来游历于齐、魏诸侯之间,因其剽剥儒墨,放言无忌,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一生未入仕途,安于平民生活,生活贫困,居住穷巷,织鞋为生。楚威王曾厚币聘 请庄子为相,被他戏谑相拒。庄子也聚徒讲学,弟子姓名流传下来的只有蔺且、魏牟几人。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有55篇。今本《庄子》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 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偏重于论述哲学;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偏重批判社会。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大体一致。中唐时期《庄子》成为道 教经典,称为《南华真经》,庄子也被道教尊为“南华真人”。《庄子》最早的注本被认为是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其实是郭象剽窃竹林七贤之向秀的注释成果。唐代成玄英有《南华真经注疏》,清代郭庆藩有《庄子集释》,今人陈鼓应有《庄子今注今译》。
《庄子》的思想。“道”为化育万物的精神本体,人们可以通过修养而得道,将自己视为自然一物,忘怀自我,淡情寡欲,不计得失,不虑生死,超越有限的现实世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将老子辩证法的相对性加以夸大,发展为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大小、寿 夭、善恶、美丑都是相对而言,进而不谴是非,否定评判是非的一切客观标准。将现实社会视为强盗世界,认为仁义礼智是窃国大盗的工具和赃物,由愤世嫉俗走向 超世脱俗。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无名、无功、无己,也就是无待、无为。
《庄子》的文风。《庄子》散文善于用寓言说哲理,极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寓言想象丰富,构思奇 特,随意夸张。将自然万物赋予灵性,对历史人物加以虚构。寓言故事密度大,用寓言代说理,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抽去寓言就不成文章。寓言的主题具有同一性和 多义性,同一性即用多个寓言阐释同一个道理,多义性即用同一个寓言阐释多种道理。其寓言形象的含义往往超越作者的创作动机,形成“形象大于思想”的特征。历代解读往往烙上时代印记,有所折中或曲解。因而阅读《庄子》必须疏理庄学三义:作者的本义、注者的释义和读者的取义。文风恣肆,没有固定模式,或先分后 总,或先总后分,或分总同用;意到笔随,得心应手。司马迁评为“洸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或能先也”。从《逍遥游》的本义、释义和取义看《庄子》文风。
第二节
荀子与《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约前238年)名况,也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时期儒家的最后 一位大师,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散文家。曾游历秦、齐、赵、楚诸国,齐襄王时在齐国稷下学宫“最为老师”,并三次被任为祭酒。后来荀子遭到齐人的谗毁,便 去齐适楚,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委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被废去官职,于是居家于兰陵,从事著述。著名法家韩非子和秦丞相李斯原来都是荀子的学生。见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的文章主要是荀子自撰,弟子杂录约占五分之一。西汉刘向将其整理编订为32篇,定名为《荀卿新书》,唐代杨倞为之作注,改称为《荀卿子》,宋以后始称《荀子》。清王先谦为之作注,成《荀子集解》。唐代杨倞的《荀卿子》注是权威注本。
《荀子》的思想。荀子批判诸家学说,发扬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传统,集先秦朴素唯物主义之大成。虽 然属于儒家,而与孟子的正统儒家有别。荀子改造儒家学说,兼容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兼用,威德并施,王霸并行。与孟子“法先王”相对,提出“法后王”;与孟 子的天命观相对,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大体继承孔孟学说,但并不墨守陈规,善于变通,是一代通儒。
《荀子》的文风。《荀子》标志着说理文体制的成熟。一是普遍以题概篇,即文章的标题能够高度概 括文章的内容。二是文章结构要素具备,一般每篇都有中心主题,有整体结构,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讲究对比论证等方法,首次完成说理文的体制。三是继承儒家 的文质相符,排比博喻,文辞富赡,有欣赏价值。四是整体文风浑朴厚重,严谨缜密,说理的气势和逻辑的力量相结合,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荀子》散文对后 世的论说文形式的影响最为深远,直至今天。
第三节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之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韩非 出身韩国贵族世家,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战国七雄中韩国最弱,而旧贵族势力很强,当权者名高而无能,屡屡丧师失地。韩非多次上书,建议变法图强,都未被 采纳。韩非口吃,不善言辞而善写作,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凡十余万言。文章传至秦,秦王嬴政十分赞赏,为得到韩非而发 兵急攻韩。韩非到秦国后遭李斯嫉妒,李斯与姚贾共进谗言,将韩非下狱,逼迫韩非服毒自杀。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子》亦称《韩子》,《汉书·艺文志》载55篇,今本《韩非子》合于此数。《韩非子》主要 为韩非自撰,也有混杂、散佚和增补,如首篇《初见秦》,郭沫若认为是吕不韦所作;《存韩》并非一人所作,《有度》论及韩非死后事,绝非韩非所作。《北堂书 钞》等类书中录有《韩非子》佚文。《韩非子》原有旧注,注文粗略。清末王先慎辑录诸家校释,参以已意,成《韩非子集解》,是《韩非子》最权威的注本。
《韩非子》的思想。韩非继承发展前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法”,法是法令,是治理百姓的公开条规;“术”是权术,是藏于胸中驾驭百官的手段;“势”是权势,是“法”和“术”得以施行的保障。韩非提出以法治为中 心,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思想,为封建专制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既集法家之大成,也总结了老子和荀子 的思想。
《韩非子》的文风。韩非子继荀子之后将论说文发展得更为成熟,是先秦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特 点一是多长篇大论,有立论、驳论、解说几种类型,具有高度的分析综合能力。二是立论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单刀直入,鞭辟入里。三是驳 论采用立意设词,往来诘难,先引出反面观点,然后进行驳难,针锋相对,切中要害。四是善于用寓言和史实说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内外储说》汇集 寓言,可能是储备材料,以待作文,却自成洋洋大观的故事专辑。五是文章风格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法家刻薄少恩,真率直露,为文讲究实效,少有文饰,显得冷 峻、峭刻、尖锐、犀利,其锋不可犯。
第四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 ——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秦国的相国。早年经商,家累千金,在赵都邯郸结识质于赵国的秦公子子楚,遂资助子楚继位,被秦庄襄 王任为相国,封文信侯。秦王赢政即位,他继任相国,被尊为“仲父”。不久因嫪毐逆反事受牵连而被免去相国,迁徙蜀地,途中自杀。见《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有门客三千人,令其各著所闻,集体编著成书,号曰《吕氏春秋》,亦称为《吕览》。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大部分,计160篇文章。《吕氏春秋》的注本最早有东汉高诱注,明代有多种刻本。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今人张双棣等人有《吕氏春秋译注》。
《吕氏春秋》的思想。《汉书·艺文志》将此书归于杂家,班固认为杂家是“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高诱注云:“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验格”。杂家并不是杂糅,而是兼采各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哲学思想受道家影响较多,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政治思想以道家为基础,以儒家为主导,兼采诸家融合而成。重视音乐艺术的教化 作用,对音乐艺术的起源有珍贵的记载。《吕氏春秋》总结统治天下的理论,适应了秦统一中国的需要。
《吕氏春秋》的文风。此书体例最为严谨:十二纪每纪五篇,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三篇。每组内 部的文章各自成篇,共同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书成之后,悬赏增损一字者千金,是出于政治目的,也说明全书的设计和撰写都煞费苦心,体例完善而表述精确。文 章篇幅一般较短,问题逐个提出,逐个解决,绝少长篇大论。文章写法往往先以言论开篇,中间用事实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前后照应,中间生发,具有很强的逻辑 性和说服力。书中保存有三百多则寓言和历史故事,数量与《韩非子》不相上下。故事层出不穷,重在说明事理,故很少夸饰渲染,大多情节简单而富于哲理,有些 较长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具有小说因素。
先秦诸子散文还有法家的《商君书》、道家的《列子》、名家的《公孙龙子》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影响都不及《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不再展开阐述。
【精读作品】
《逍遥游》、《养生主》、《胠窃》、《秋水》、篇》、《五蠹》、《说难》、《察今》、《察传》。
【思考练习】
1.《庄子》寓言主题的多义性
2.从《劝学》看《荀子》文章的体制和文采 3.从《五蠹》、《说难》看《韩非子》的文风 4.简论《吕氏春秋》归于“杂家”的意义
《劝学》、《天论》、《赋
第五篇: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一、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 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三、《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撰而成。《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