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考试资料整理

时间:2019-05-14 12:5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考试资料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考试资料整理》。

第一篇: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考试资料整理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考试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察举制;经过考察以后进行荐举,他是在先秦乡里荐举选任制度上的一种选官制度,盛行于两汉,在南北朝时期衰落。在以后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存在。

2.嫡长子继承制;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王权制度的体现形式,宗法制的特点是在于区分嫡庶长幼是在商代就已确定的。古代王位继承就是根据嫡子制建立的,一般情况,择立的原则是''立嫡立长不立贤,立子立贵不以长。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中选择。这种嫡子继承制的制度,使得政治上一人独尊的专制制度更加巩固。

3.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桂,川等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改革制度,即废除土司制度,进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由朝廷任免选拔,由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4.皇帝制度;指秦统一六国之后建立君主专制政体,为了规范君主在国家结构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创立了皇帝制度。君主尊称为'皇帝',与皇帝尊称相匹配的一整套维护尊严的礼仪制度,后宫制度,以皇帝为中心的决策制度,执行皇帝制度的的行政制度。

5.郡县制;源于春秋时期,秦朝正式确立了郡县制,郡县郡守均由朝廷任免,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6.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确立的人才选拔制度,隋朝的科举制还处于草创阶段,唐朝的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其中尤以常科中的名经和进士两科最为主要。制科是根据时势需要,由皇帝颁布命令临时设置的科目。分科取士是这一制度的重要特征。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身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为下层士人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打破了世族垄断政治与官员选推制度,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7.三司会审制;三司会审制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大理寺,督察院,刑部三个司法机关会审,一般由皇帝下命,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果必须报皇帝批准执行。

8.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的是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形成于三国,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利各有变化。

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主要负责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旨,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是决策机构。

门下省;长官为内侍中负责审核朝臣奏章复审,复省中书省诏敕,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称''封驳'',是审议机构。尚书省;长官称为尚书令。尚书省设在宫外,总领六部,诸州下达的政令都要由本省发遣。是执行机构。六部职能力;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长官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

礼部;长官国家典章法度,宫内红白事,祭祀,学校,科举考试,接待外宾等。兵部;掌管武将选用,军队训练,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掌管法律,刑法,刑狱等事务。

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以及贵族的生活用品等。

9.总理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简称,全权处理各国事务的衙门,是晚清政府为了适应各国公使驻京的需要设置的专办洋务的,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它标志着晚清国家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

三司使;盐铁使,户部使,度支使。

除了察举制外,还有辟除制

张居正,一条鞭法。

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1928年制定的[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以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组织之' 行政院为中央政府行驶行政权的最高行政机关。立法院为中央政府行使立法权的最高机关。司法院为中央政府行使司法权的最高机关。考试院为中央政府行使考试权的最高机关。监察院为中央政府行使监察权的最高机关。

军机处;军机处是雍正时期为处理战事设立的临时军事行政机构后期发展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无定员。均由大学士,尚书侍郎特旨招入。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直接听命于皇帝。

三公九卿;是秦朝时创建的古代官僚制度。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廷尉,治粟内使,奉常,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三公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管图籍奏章,监察百官是皇帝的耳目。三公下设的九卿的职责是;廷尉,掌司法;治粟内使,掌国家财政税收 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掌处理国内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帝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

宗正,掌管皇帝家族事务。

无论三公,还是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意义;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古代退休年龄;70岁

后宫制度;皇后制度和宦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这一选官制度规定,由中央政府选择''贤有识鉴''的现任中央政府官员出任州郡的''中正''。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这些大小中正的职责是根据家世,才,能,将辖区内的有才能的人经过品评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然后上报中央,由中央按中正品评的等级安排到各级政府中去任职。

三师:太宰、太傅、太保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才能)

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司

枢密院的职能主要是掌兵籍、军令、管理军队

对科举制度的评价问题

1、作为一种分科考试的制度,科举制在法律条文上确立了一种广泛性和开放性(尽管在古代社会,这种广泛性相对有限)。

2、专制政治社会阶级基础的扩大,统治阶级内部的不断重新组合与更新,政治异己势力的薄弱,又必然形成中国专制政体的超稳定性。

3、科举制推行以来,专制政权的超稳定性是与统治阶级的个体对象(个体和家庭)不稳定性相对应的。

4、科举制度所规定的自由按考的形式、考试的严格规范以及凭考试成绩优劣决定取舍,使科举制在形式上具有一种公平竞争性。

5、在专制政治的现实环境下,科举不是一种具有发展效应的良性竞争的选官制度,而是一种具有内耗效应的或嫉妒型的选官制。

6、科举制作为一种与学校教育、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制度,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

7、科举与学校教育和儒学的紧密结合,反过来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8、科举制的发展造成士风以及整个社会风气的大变化。

中国古代长期以儒家思想作为设官分职的指导原则

宣政院掌宗教与吐蕃事务。

政体分为共和制和君主制

政治制度的范围不包括社会主义

第一个封建制国家夏朝,国家组织的核心是夏王,以夏王为核心的国家政务体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政务官系统;二是神祗官系统。他们共同组成了国家权力组织的主体。

国家结构形式狭义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中国古代为中央集权制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最后的也是最高发展阶段的剥削阶级政治制度它的显著特点是分权、制衡、政党制、代议制、普选权和限期任职制。其种类较多,就主权归属而言,可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而言,可分为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等。

君主制分为 l立宪君主制、等级君主制、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宰相制度,始于春秋

宗法制在春秋时期开始瓦解,但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世袭制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权力继承方式,并不是衡量国家是否产生的标准,世袭制也未必是从夏启时才产生的,但夏以后,世袭制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种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一起构成了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

 周朝的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以血缘为基础的族制系统。西周的宗法制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成熟。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天子的庶子被封为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宗法制使社会成员按照宗法的原则组织起来,通过亲疏的血缘关系确定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其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宗法制在春秋时期开始瓦解,但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司徒、司空、司马合称“三有司”。司空(司工),负责负责王室的工程事务,有时也承担一些刑罚事务;司马(司戎),负责军队的管理和军事的谋划。

西周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 

三者是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宗法制以血缘辨识作为人群划分和政治分层的基础,分封制依据宗法关系确定不同血缘身份在社会资源和政治权力的分配中所占的份额,礼乐制则将上述血统差异和由此带来的权力等级转变成一种日常生活的理念和行为模式。三者虽然表现层面不同,但都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最核心的内容,即将社会和政治分层建立在凝固不变的血统辨识的基础之上,这是一种带有强烈种姓色彩的等级制度。

皇权和相权权力斗争

内阁大学士

掌管后宫事务的机构:内务府

汉武帝时期的 推恩令

原始民主

铁器出现、封建土地制度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以九品中正制为主体的选官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形成的历史背景

1、东汉中、后期以来察举制的腐败,需要新的选官制来取代。

2、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阻塞了以经学世家为核心的士大夫的仕进之路。

3、察举制推选基础-乡举里选制度的瓦解

4、东汉的“清议”之风为九品中正制品评人物、划定等级提供了借鉴标准 二、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与发展

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

1、设置州、郡中正。

 选择州郡大小中正的标准:“贤有识鉴者”和“德充才盛者”

2、察访士人、品评人物,确定品级,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

三、意义

1、九品中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成为门阀士族操纵选举,垄断政治的工具。

2、造成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一种隔绝性的严重对立。

隋文帝改革政务管理体制

①设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②置二台(御史、都水)、十一寺 隋炀帝的国家组织改革  ①废除三师。

 ②分门下、太仆二司为殿内省,与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合称五省。 ③增设謁者、司隶二台,与御史台合称三台。

 ④分太府寺为少府监,改内侍省为长秋监,国子寺为国子监,将作寺为将作监,与都水监并称五监。

兴科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现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制度。古代三公九卿中的典客专门负责,元朝宣政院

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司

通判制宋朝的监察在、官职。

三三制原则是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即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

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特有的建置,居内务府十二监之首,二十四衙门之一。司礼监由太监掌管,在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

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大理寺是明代最高司法机关,有最高司法复核权。

督察院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机构,还有民国时期五院的一院

厂卫系统:明代特务监察系统

郡守:中国古代郡县制地方行政长官

察举制外,还有辟除制选官制度

宋朝设有枢密院。枢密院的职能主要是掌兵籍、军令、管理军队。

 枢密院下属的办事机构,宋初设有四房,即兵房、吏房、户房、礼房。

同文馆,晚晴时期设置的专门培养外交人才的机构 宋代科举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元代科举也分乡试、会试(即礼部试)和廷试三级。明朝:乡试、会试、殿试

唐朝参加科举的考生分两类: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戚家军属于招募兵役制

清朝仿明朝内阁制度,以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的大学士为内阁官员之衔。

猛安谋克制 :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的组织形式,猛安为部落单位,谋九为氏族单位。

三司使:员外郎、大理寺评事、监察御史

三司推事:指隋唐时期对特别重大案件,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联合主持审判

1.国家职能:

对内职能:(1)政治职能:指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具体表现在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卫现代化建设。

(2)经济职能: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文化职能:即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国家加强对公共安全的建设和管理。对外职能:(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建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第二篇:《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20090620)

《中国政治制度史》

导论

1.明确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国家体制;二是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比如政党制度、工会制度、商会制度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等;三是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P2)

2.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当代中国政治的传统色彩;对政治发展的借鉴意义;以及建立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影响。(P4)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点:它以政治暴力所造成的超经济强制权力覆盖并支配社会经济领域,对资源和利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垄断特性,对意识形态的垄断;在秦以后开始以中央集权的体制架构为主要和常态。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国的君主专制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演进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自我调节机制;并一直保持自身的历史连续性。(P9)

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文献资料: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以及战国以后政治制度的主要文献资料。(P10)

第一编先秦政治制度 第一章国家起源的相关理论问题 1.掌握国家的形式特征:具有一共中央政治权力中心以及行政、司法、军事组织、税收制度,有一定程度的阶级分化,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家意识形态。(P19)

2.了解史前社会阶段的两个初级政治组织:群队与部落;酋邦——前国家时期最后一种政治组织。(P19-20)

了解国家起源两种模式:氏族模式和酋邦模式。(P26)

第二章 中国国家的起源 1.文献记载中的三皇(煫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P31)

2.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为联合体内少数具有血统优势的氏族所把持;最高权力呈现出个人化的专制倾向;最高权力的“政教一体化”。(P38)

3.战争在中国国家起源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争开辟了中国文明独特的起源之路。战争也决定了中国早期国家和后来权威的基本类型。(P42)

4.颛顼的“绝地天通”,是以政治权力拥有者的身份,垄断了沟通神、人的巫术权力。(P45)第三章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掌握商朝王权制度的基本特点:一是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二是有比较系统的宗法制度确保其王位继承的规范化。(P58)

2.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P57)

3.掌握内服、外服的涵义。(P61)4.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一是有明显的战略考虑,二是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三是大多数的封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合的人口组合方式。(P73)

5.西周宗法制: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嫡庶之分为基础的。宗法制以血亲纽带为基础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P74-75)

6.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以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为中央集权所替代。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世卿世禄让位于流动性很强的选官制度。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

整和变化。(P86)

7.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春秋时期,各国有总揽国家政务的执政大臣,但名称和制度并不统一。除执政外,春秋各国所设官职十分庞杂,大多沿用西周时的制度。春秋时期的文官系统以史官为主。战国时期,原来的执政正式演化为丞相制度。各国官制分工日益明细,职能部门日益健全。(P89-91)

第二编 秦以后古代政治制度

第四章 皇帝制度

1.皇帝制度的特点。(P99-100)首先,皇权具有至高无上及专制的性质。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皇帝作为政治性权威,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干预;皇帝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皇权是一种专制。

其次,是皇位的终身制与世袭制。个人化性质决定皇权必定采取终身制的形式。皇位继承的惟一合法依据是血统。所谓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嫡长子被认为是合法的继承人。但是世袭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十分有限,无法避免皇族内部的争斗。

2.皇帝制度的确立与演变。(P101-103)

第一个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这是皇帝制度的确立与早期演变时期。秦朝确立皇帝制度。国家的一切行政、军事、立法、司法、财政等各项最高权力,皆由皇帝掌握。与皇帝有关的各种礼仪制度。汉承秦制,皇帝制度较秦朝健全。

第二个时期,隋唐宋元:皇权对相权的分割。唐朝将相权分为三省,三省长官共为丞相,直接听命于皇帝。政府的一切重要政令均由中书省下达,门下省进行审核。唐朝政府的政令必须有门下省副署才能正式生效。

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生前要加尊号,死后要加谥号。宋朝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将地方的军权、财权、司法权全部收归中央。

第三个时期,明清时期,皇权极端化的表现。首先,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如下: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之手;皇帝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废除宰相制度;皇帝以下,行政、军事、监察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明朝皇权极端化的表现及宰相制度的废除。其次,清朝继承明朝废除宰相的做法,设立军机处。

3.皇位继承制度。(P104-106)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确立。这是延续专制皇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父死子继。当政局出现动荡,或国家体制出现某些问题时,皇位继承就会出现许多变异。

皇位继承的动荡时期。唐朝:玄武门事变。宋明以后,皇位继承制度走向稳定与规范。雍正确立秘密建储制度。

4.后宫制度(P107-109)首先,后宫制度是皇帝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后宫通常指皇太后宫和皇后及妃嫔宫。秦的后宫制度为汉所继承。唐后宫制度在秦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

其次,后宫职掌及唐代的女官制度。后宫职掌设置:汉到魏晋,内宫职掌一按外朝设置。唐代,女官制度更加完备。

第三,关于女主与外戚干政。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历史上,帝王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甚至有改朝篡位者,如西汉末的王莽与建立隋朝的杨坚等。外戚专权,指的是外戚凭借皇权侵夺朝廷权势的现象。外戚干政以两汉最为严重。唐朝的外戚干政也很严重。

5.宦官制度(P110-115)首先,宦官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宦官主政与主流儒学意识形态的冲突。

其次,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以东汉、唐、明为最,其中以唐为甚。明朝后宫,完善严密的组织系统。明代的特务机构。清朝,设置管理宦官的机构:敬事房。朝避免宦官乱政:严禁宦官干政;压低宦官的品级;大大削减宦官数量。

最后,宦官制度的衰落:作为皇帝制度和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宦官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相始终。

第五章 宰相制度

1.宰相制度的产生和历史沿革。(P116-121)

宰相制度,作为正式机构,出现于春秋时期。称为执政、相(楚国称令尹)。有齐国管仲、郑国之产、楚国叔孙敖。

秦朝丞相制度:左右两员。秦统一以后,丞相制度延续下来。

丞相职责:《汉书•百官公卿表》说:“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总理国家政务。

西汉武帝,开始有内外朝之分。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长官尚书令级别不高,终汉之世只是一千石,但掌握国家实权。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以后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

魏晋南北朝,三省的出现。2.隋唐宋元时期的宰相制度(P121-125)

(1)隋唐时期是三省制的全盛时代。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掌握国家主要权力。唐袭隋制,中枢机构仍为三省。唐代:设立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政事堂会议还有轮流执笔和秉笔制度,秉笔宰相的任务主要有主持会议、总结记录、轮班办公等。至此,政事堂已由议事之所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与秦汉

时的独相制相比,由三省长官联合组成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相权从个人掌握转变为由特定机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相权行使的个人化色彩。

(2)宋代宰相制度。二府三司,互不统属,宰相权一分为三。

宋朝宰相制度的特点: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中书门下长官只有加上“同平章事”,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是真正的宰相。另外,宋代设置枢密院掌军事,以三司掌财政,与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三司”。

(3)辽金元的宰相制度。三省制转变为一省制。辽皇帝以下,设置南北两套管理机构。金朝宰相机构基本仿照唐、宋及辽。元朝中枢机构为中书省,三省制最终转变为一省制。

3.宰相制度的衰落:明清的内阁与军机处(P126-127)

(1)明清的内阁与军机处。明代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制度。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

内阁与唐代宰相制度的根本差异: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对政务并无处分权。汉唐宰相“百官之长”的地位是法律规定的,法律和制度本身及赋予其领导、协调整个国家官僚系统的职责和权力,但明代内阁却没有法定的干预其他各个执行部门的权力,其主持政务、领导或协调各部、院、寺工作的行为没有足够的合法性。

(2)军机处:雍正六年,设立军机房办理军务事宜。权力日益扩大,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无定员。军机处的设置及其权限的划定,是皇权极端化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专制皇权至此发展到了顶峰。

4.相权与皇权的关系(P129-130)(1)相权来自于皇权的授予,皇权本身又是诸种权力合成的全能型权力,相权也就不会是单纯的行政权,必定是以行政权为主导的、兼有司法权、监督权、立法权等各种国家权力的权力类型。

(2)宰相制度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一旦有其他的替代制度,就会取而代之。在家国一体化的理论与制度下,宰相很难避免皇帝家奴的性质,这是典型的专制主义制度。由于皇权是不受限制的,皇权与相权之间的权力划分无法以法定的形式加以确定。皇权与相权的行使都具有个人化倾向,它们之间的消长,主要是由制度以外的因素决定的。皇权与相权的分割状况由个人性格、能力决定,说明了中国古代政治的人治的本质。

第六章 职官制度

1.隋唐以前的正途考选制度(P132-135)

首先,西周的世卿世禄制:分封制作为一种贵族层层分权治理的国家制度形态,基本要素是采邑和附属于采邑的政治权力。这种权力在少数贵族家族内部代代世袭。即国家的主要官员为世袭贵族,国家以赐给世袭采邑的形式支付其俸禄,他们既是采邑内的最高行政、司法、军事长官,同时还可能担任王室的某个职位。战国时期,以客入仕。秦统一以后,开始禁止私人讲学游说,以客入仕的局面基本终止。

其次,是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度。

察举:汉武帝下诏命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要求扩大举荐范围,没有官职的平民也在举荐之列。标志着汉朝察举制度正式确立。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正式确立。

征辟制度:分征召和辟除两种。征召是指皇帝采取特征和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社会上有名望或品学兼优的人士以备顾问,或委以政事。辟除,是一种官府任用属员的制度。

两汉察举、征辟制度的特点:将

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各部门主官;两者的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字考试居于次要的位置,反映了两汉官员选任带有相当的随意性。

再次,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其局限性。

这一制度设置的初衷,主要是为“论人才优劣,非为士族高卑”;这一制度的严重缺陷,是品评人才的标准,是家世,德、才两个标准难以量化。

2.隋唐以后的正途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兴起与演变(P136-143)

首先,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及其意义。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对科举制的完善。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与制科。职官选任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之下;有利于儒学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下层子弟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构成,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其次,两宋科举制及文官制度的确立。

再次,明朝科举制度:科举制的黄金时代。明朝科举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第四,清朝科举制度。清朝沿袭明制,府、州、县均设学校,学校是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英八股文为固定程式。

3.异途选任制度(P143-147)首先,异途选任制度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恩荫制:是指子孙依靠父祖的官爵或功勋保举任官的制度,是西周“世卿世禄制”在秦以后的一种变异形态。正式将恩荫特权纳入选官制度的是汉代的“任子制”。这一制度是官僚权力衍生出的特权之一,关系到整个官僚集团的利益。与世族控制的选任制度相结合,强化了少数上层家族对政治资源的垄断,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世宦大族。

唐代恩荫制。

另一种是赀选制度。赀选制度:就是卖官制度。两汉规定财产在一定数额以上者,向朝廷缴纳若干资财后,便可以到京都听候选官。有利于打破士大夫阶层对职官的垄断,但难于与儒学意识形态相适应。

其次,恩荫制与赀选制度不同性质:这是两种古代的非正途入仕。两者的性质很不相同。恩荫制,实际上是世袭制在职官制度上的反映,说明中国古代官员身份带有一定的家族占有性质。它一方面有利于培植高层职官对现存皇权的亲和感,另一方面又不利于政治的清明。赀选的实施,有利于打破士大夫阶层对职官的垄断,但难于与儒学意识形态相适应,一直受到士大夫社会的批评,但是因为国家财政的压力,或者是处于皇帝私人对财富的需要,一直没有被真正废止。

4.职官任用与考核制度(P147-155)

5.职官品级与俸禄制度(P155-161)

6.职官退休制度(P161-163)第七章 言谏与监察制度 1.秦汉至南北朝的言谏与监察制度(P165-174)

首先,言谏与监察的区别在于:监察主要指由皇帝委派对整个官僚系统实施监督的机构或人员,针对的是整个官僚系统;言谏对象主要是皇帝而非百官,注意是指臣民对国家决策提供建议、意见,具有咨议与立法监督的双重性质,其中咨议性质的成分更为主要。

其次,秦汉中央监察机关的设置及职掌。御史之职起源于战国,秦统一以后设御史大夫,纠察百官。汉承秦制,在言谏制度上无重大发展,但在设置规模上有所扩大。西汉御史机构庞大,与丞相府一起,并称两大府。职掌是“典正法度,以职参相,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汉武帝时期监察机构的设置变化。开始重用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设置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分散监察权。地方上设置刺史。秦汉时期中央监察机关的职掌:掌管律令,参与制定国家主要法律,并主持草拟有关法令;纠弹违失,察举非法;考课百官,荐举人才;审理大案、疑案;以监军身份督军作战。

再次,秦汉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及职掌。秦统一后,一郡置守、尉、监三人。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刺史分部巡行监察。

第四,魏晋南北朝时期言谏与监察机构的设置。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了独立的言谏机构门下省,监察机构则以御史台和司隶为主要机构。

2.隋唐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P175-179)

首先,隋唐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是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制度创新而发展起来,与两汉相比,机构设置更加完备,职权更加明确。门下省已经由两汉时期,单纯履行进言献纳职责的纯谏议机关,演变成为兼有谏议、封驳(立法监察)等多重权力的机关。门下省是唐代宰相机构之一,其主要职权是献纳(对皇帝的决定提出建议或谏议)、封驳(对皇帝或国家各部门有关决策作出纠正)、监督朝仪礼法的实施情况。也就是说,门下省是专职的谏议机关。

其次,隋唐时期的中央御史制度及职责。隋建立后,于三省之外设御史台,监察机构基本脱离了宰相机构而独立。唐代御史机构前后变化很大。唐初沿袭隋制,名称变化。隋唐时期的中央御史机构的职责:“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具体说,主要有三项:纠举百官违法或失职行为;推鞫狱讼;审察朝仪。御史纠弹百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联名弹劾与独自弹劾。

再次,隋唐时期的地方监察制度。隋炀帝大业年间,仿汉刺史监察郡县之制,设司隶台专司地方郡县监察事宜。唐代地方监察制度有别于隋朝。唐初,察院分巡四方,但无定员。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巡察使,分十道以廉按州县,后改为十五道。此后,虽然巡察使名称有变化,但十五道监察区划一直保留下来。

3.两宋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的变化(P180-186)

首先,两宋时期的言谏制度及特点。言谏机构职权行使的对象有所扩大,开始将宰相和各职能部门包括在言谏范围之内;御史开始兼领言谏之责,台谏呈现出合一的趋势。

其次,宋朝监察权的扩大以及影响。宋朝在尽量分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同时,扩大监察查系统的权限:御史被明确赋予了“言责”;整个政府皆在其监督之下;宋朝御史不仅权限扩大,地位也很尊崇。监察系统官员的“言责”,开始受到国家的鼓励和保护。其后果是带来了两宋言路的开放、士大夫“清议”的活跃,并深刻地影响了两宋的政府行为过程。

再次,两宋的地方监察制度。4.明代的监察制度(P186-193)首先,明代的言谏制度及其影响。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开始设六科给事中,以后逐渐定型。明代六科官员品秩虽低,权力却大,同样有封驳诏书、献纳谏言、纠劾不法等权限。明中期,万历皇帝为强化权力,一度鼓励言管议政,言路一时大开。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内阁首辅政权的衰落。六科权力转化为弹劾权,国家的政策事实上为言路官员所控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其次,明代的御史制度。明初仿效唐制设御史台,与中书省、大都督府鼎足而立。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立都察院,对内部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完成了台、察合一的制度创新。

再次,明代地方监察制度。明代地方政府行政层级共分三级,监察机构也与此对应。

五、清代的监察制度(P193-198)首先,清代言谏制度设置及特点。清代设置了通政司、六科给事中。后者在雍正年间并入都察院,在体制上完成了台、谏合一。清代监察制度的两个主要特点:言谏机构逐渐失去了谏正、封驳的权力,转而以纠劾权为主,完成了由宋朝开始的“台、谏合一”;建立了多元的监察轨道,监察网络更加细密。

其次,清代的中央监察机构。清代中央监察机构仍以都察院为首,但机构设置较为复杂,职能也颇有交叉。都察院下属办事机构。

再次,清朝地方监察制度。除了常设于中央对口行使职权的十五道监察御史外,清朝在地方还设置了三级监察机构,即几省以上的行政区监察机构,省级监察机构和道级监察机构。

第八章军事和司法等制度 1.军事制度(P200-205)首先,秦汉时期的军事制度。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汉代加强禁军力量,军事编制沿袭秦朝,实行普遍征兵的方式。

其次,魏晋南北朝的军事制度。魏晋南北朝的军队分“内军”、“外军”。内军指中央直辖禁卫京师及屯戍京畿的军队,由皇帝直接控制。外军都督诸州军事分领,屯戍于重要郡州,多为刺史兼领。南朝和北魏、北齐实行世兵制,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

再次,隋唐时期的军事制度。隋唐军队分为禁军与地方军队两种。

第四,宋元时期的军事制度。宋朝军事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三方分掌。枢密院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长官称枢密使,无指挥军队的权力;三衙负责统领军队训练和作战,没有军事调动权;兵部主要负责军事行政

和军需供应。宋朝军队有禁军、厢军、蕃兵、乡兵之分。元朝军政一体化。元朝军队分宿卫军、镇戍军和屯田军。

第五,明清时期的军事制度。明代中央军事机关有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清军起源于八旗制度。还有绿营兵,及防军、练军。

2.司法制度(P206-210)首先,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皇帝作为国家权力的拥有者,掌握最高的立法权,又是国家最高法院的唯一法官,还是国家最高检察院的唯一检察官,这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秦朝司法体系以皇帝为中心,廷尉奉皇帝命令审理重大案件,审核各郡县上报的疑难案件,提出判决意见请求皇帝裁决。汉承秦制,司法制度也不例外。汉武帝以后,中央司法权逐渐分散,至魏晋南北朝开始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廷尉、尚书台、御史台三足鼎立的中央司法机构布局,但总的看来,还没有完全制度化。

其次,隋唐时期的司法制度。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进一步定型阶段,对两宋及明清都有重大影响。中央层面,司法机构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构成。唐代地方仍遵行行政司法合一体制,以行政主管兼领司法权,但也设置了专门的司法职能机构。

再次,宋元时期的司法制度。宋初仍沿袭唐朝的中央司法体制,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为中央审判机构。自秦汉以来的行政与司法合一的情况在宋代有所加强。宋代司法制度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即“审”与“判”的分离。标志着我国古代的司法制度发展至宋代已经基本成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在立法中公开确认各民族的不平等,表现在司法层面,对不同等级的人实行不同的量刑标准。元朝的地方仍是司法行政合一体制。

第四,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明

朝中央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称三法司。刑部为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专司审判;刑部作出判决后,大理寺为复审机构;都察院负责对刑部和大理寺的监察。明朝的司法权,虽然由三个专门机构执掌,但其他部门也可参与司法活动,所以,明朝的审判有“会审”、“圆审”、“热审”、“大审”等多种形式。凡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组织联合审判,称“三司会审”。拟定的判决意见称“三司奏议”。但是如果有特别重大的案件,不仅“三法司”的主官(刑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要联合主持,还要组织其他五部尚书及通政使参与,这就是“九卿会审”,又称“圆审”。明朝皇帝在秋季会派出太监参与“三法司”的审录罪囚工作,称“大审”。司礼监传旨刑部会同都察院、锦衣卫在小满后十天的炎热暑期审录囚徒,称“热审”。另外,东厂负责侦讯、缉捕等。清朝司法制度大体沿袭明朝,但也有一些特色。

3.宗室和功臣分封制度(P211-216)

首先,分封制是郡县制的一种补充。秦汉以后在郡县制基本体制下的分封制的特点。

其次,隋唐宋元时期的分封制度。隋唐的分封制分为战功爵和宗室爵。

再次,明清时期的分封制度。清朝分封有多种,宗室、同姓、外藩、臣子各有不同,但皆有俸而无实权。

第九章 地方政治制度 1.地方建制概貌(P217-223)首先,秦汉到魏晋南北朝的地方建制。秦以后郡县制成为地方的基本建制。这一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保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权,维护中央集权的体制格局,确保帝国体系的存续和运转。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汉承秦制。仍为郡县两级制。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区分州、郡、县三级。

其次,隋唐两宋的地方建制。唐承隋制,仍是两级建制,只是将郡改为州。

再次,元明清的地方建制。元朝地方建制。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直辖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称为“腹里”。宣政院设在中央,管辖今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地方上设立十一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2.县及县以下基层政权组织(P223-225)

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县及下级组织。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

其次,隋唐两宋时期的县及下级组织。

再次,元明清时期的县及下级组织。

3.中央与地方关系(P226-230)首先,中央集权及其成因。中央集权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维持其存在和运转:中央通过掌握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来达到控制地方的目的;在体制设计上,压缩地方行政单元,并尽量分散其事权;通过全权控制和支配地方财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以及种种任官制度的设置(来回避、轮换等)来避免地方势力的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与中国历史上的治乱。

其次,中央集权的体制形式存在和正常运转的基础,是中央对地方的压倒性优势。不仅需要将各种权力集中于中央,需要各种相关制度的配套使用,也需要在压缩地方行政单元的基础上尽量分散其事权。专制政治存在和运转的目的,主要是皇帝及其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它必然要选择中央集权这一最适合垄断社会利益的体制形式。专制政治在本质上是排斥法治的。

第三编近代以后到建国前的政治制

第十章 中国政治制度向现代的转变

1.我国历史在近代出现重要变化的原因、性质和演变方向。(P233-234)

清朝一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文明仍然沿着固有的轨迹自然演变着。但经历了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双重洗礼与锤炼的西方国家,其社会与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让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与强大的西方国家发生了冲撞与接触,从而拉开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序幕。

然而,中国传统惯性是如此强大,每一次革新都需要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所形成的强刺激才能启动,而革新的内容也大体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这就使得这些革新呈现出逐次深入的特征。这种逐次变革的态势使得中国近代史上的每一次革新都缺乏对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性、全方位的宏观思考,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革新措施与其他传统社会组织及观念的不协调,革新应取得的成果一次次被传统的惰性所抵消,最终现代化不得不诉诸暴力的方式来进行。

2.现代化的挑战与清政府的反应(P235-243)

首先,经世思潮——现代化的序幕。经世思潮及其代表人物。19世纪初,以龚自珍为代表的经世人士,主张学问应面对现实。经世致用的新思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其他状况。同时也最先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其次,师夷长技的初步落实——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富国强兵。有两个阶段,分别以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及筹办海军为重心。

再次,师长论的扩展——维新运动:早期改良主义者代表人物。他们明确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纲领性主张。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

3.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的制度调整(P243-255)

首先,洋务运动中的制度调整:设立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总税务司署等。

通商大臣:清政府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名义上是管理通商事务,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是清政府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

南洋大臣与北洋大臣:名义上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实际上两大臣都有相当的独立处置事务的权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下辖南北洋通商大臣、总税务司、同文馆、司务厅、英法美俄日等五个股及清档房。是清政府体制中非常重要的部门。

总税务司署:1861年改隶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实际事务均由总税务司全权处理。它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创立。

外国使馆与同文馆的创立:1861年以后,中国对外交往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设置专门办理外交事务的机构;允许外国在京设立使馆;派出使团出使欧洲并派出了驻外使馆。

湘军、淮军、海军和新军的建立:新军的特点。

其次,19世纪下半期,中央集权的衰落与地方势力的增长情况。地方势力的增长。地方军事化的形成;督抚专权。统治集团分化:洋务派的兴起是清朝统治阶级集团出现分化的主要标志。

再次,百日维新中的体制调整与改革:变法过程中的主要制度创新。

4.清末“新政”与制度革新(P256-263)

首先,“新政”的推行。政治体制上的改革:一是政治体制上的改革,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裁汰冗官冗衙,精简机构。二是军事方面的改革。三是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废除八股文。四是法律方面的改革。

其次,预备立宪运动。预备立宪时期的主要制度调整:官制改革。反

映了清政府努力调和中西政治制度的思路,但集中反映了行政主导以及以专制皇权为政治体系中枢的体制传统。对地方制度的改革。

再次,《宪法大纲》的颁布与责任内阁的组建。清政府改革措施的共同特点:保守色彩严重;过多考虑满族贵族的利益。无法解决清政府日益严重的危机。

第十一章 中华民国以后的政治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的前身 湖北军政府。《鄂州约法》的四个基本特点。

2.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制度概貌 首先,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诞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主要内容。《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制定的根本大法,是中国宪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

其次,临时政府制度架构的主要特点。

临时政府的体制及特点:基本上是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主要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两部分。临时政府是革命派、立宪派与具有自由倾向的地方官僚参加的联合政权,主要领导权控制在革命派手中。这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形式,否定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由专权走向分权,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根本变革。

3.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

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内阁制、总统制和洪宪制三个阶段的演变。

首先,南京政府北迁。其次,《临时约法》时期的中央政

制。《临时约法》的性质及其缺陷。《临时约法》规定了中央政制采取三权分立的形式,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再次,《新约法》时期的中央政制。《新约法》,指《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氏约法,确认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其内容要旨,是扩大总统权限,缩小国会权限,对《临时约法》是一个大倒退。《新约法》时期,袁世凯除了用参议院代替《新约法》规定设立的立法院外,对国家机构也进行了大改组。洪宪帝制。袁世凯于1915年12月12日,下令承认帝制。

4.南北分统时期,双方政治制度设置上的特点。

首先,南北政府的分立。北方政府的中央政治制度:冯国璋当政时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徐世昌总统时代的中央政治制度。黎元洪第二次总统时代的中央政治制度。曹锟总统时代的中央政治制度。临时执政府政治制度。北京军政府的政治制度。

其次,南方政府政制的更迭。军政府的政制。改组后的军政府政制。正式军政府的政制。大元帅府政制。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1.国民政府的创立与党治基础 首先,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的进程分为三个时期:军政、训政、宪政时期。国民政府的创立。1926年7月1日,大元帅府正式改组为国民政府。《国民政府组织法》的主要内容。

其次,国民政府的党治基础:改组后的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制定的《中国国民党总章》,规定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代表大会。主要职权。1925年6月,国民党中央决议在中央执行委员会内设立政治委员会,设置政治委员会若干人,以指导国民革命。政治委员会成为训政时期党政间不可缺少的连锁机关。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国民政府的根本法由国民党

制定;国民政府的权力源于国民党;国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及政策,由国民党制定;国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及其治国政绩须受党的监督。

2.行宪前的国民政府政治制度概貌

首先,初期国民政府的演进。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军政府。

其次,训政时期国民政府的概貌。《训政时期约法》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特点。(P300)

3.五院制的国民政府(P303-310)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训政纲领》,同时通过试行五院制的《国民政府组织法》。正式确立了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

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政府委员会。

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

第三篇:2011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

命题人签字:系主任签字:审核院长签字:

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1级《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论文)

任课教师:孟宪艮

学生人数:150

课程类型:专业提高课

教学内容:

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

使学生对中国政治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有基本的把握和了解,并据此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丰富相关政治学专业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文题目:(要求有选择性,不少于三个题目)

1.科举制度对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2.对比秦朝“焚书坑儒”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阐述儒家思想在皇权统治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化。

3.分析汉唐“内轻外重”与宋代“内重外轻”政治格局的政治得失。

······

论文要求:

1.字数应当不少于2000字;

2.论证清晰,条理;

3.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

第四篇: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题目

单选:

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D)

A、夏商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2、秀才是指通过(A)的称谓

A、童试B、乡试C、会试D、殿试

3、下列不属于夏代地方诸侯称谓的是(C)

A、君B、伯C、大王D、某某氏

4、行政机构中“路”始于哪个朝代(B)

A、唐B、宋C、元D、明

5、明代六科被称为(A)

A、风宪之司B、御史台C、都察院D、资政院

6、下列不属于国家机关之间的公文形式的是(B)

A、上行文书B、中行文书C、下行文书D、平行文书

7、下列哪个朝代开后世幕僚的先河(A)

A、战国B、秦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

8、一般认为(A)设置进士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高宗

名词解释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该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简答题:

古代谏诤的方式(按由轻及重的顺序写)

讽谏顺谏规谏致谏陷谏(五种方式,由轻及重。)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王安石说:“今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者致不如古”。——《宋史•选举制》

材料2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伤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可课试之方,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徒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3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四国乱,神州荡复,宗社丘墟。„„——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4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股者,对偶之名也。„„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并密,恐有借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于庆举之文矣。—顾炎武《日知录》

回答:(1)根据材料1、2判断,王安石认为当时的科举和学校存在哪些问题?王安石是怎样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的?

(2)根据材料3、4,顾炎武思想主张与王安石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3)就宋明科举与教育的实际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存在问题:学校没有培养人才的正确方法,出现“学术不一”“道德不一”的现象,科举制度败坏,士人“闭门学作诗赋”,不谙世事,加之政府选才用官无方,导致人才“乏少”且“不如古”。改革措施:在太学设立三个等级,逐级淘汰不合格的生员,学问和品德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而直接出任官职。

(2)“相似之处”:科举制度未能真正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进行改革;“不同之处”:王安石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统治,顾炎武的主张带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色彩。

(3)认识:宋明的科举制度和教育都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但束缚了有真才实学的人,使其无法学以致用,教育的发展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选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真才实学的人。

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D.削弱了显贵特权

(本文来源:历史试题网,原文地址:)论述题:(来源于课件)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

①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

②自北魏推行均田制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庶族地主经济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中央政府通过科举制给他们一个政治出路。

③中央政府利用庶族地主抑制士族势力,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④隋唐时期重视选拔人才,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2、影响

是隋唐两代能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重要原因。

①抑制了门阀势力。

②扩大了官吏来源。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⑤具有一定的文化统制(垄断学校教育内容、科举考试内容)与文化普及(是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功能。也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

⑥科举制为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采用,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第五篇: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分封制:将原有的以血缘划分居民改变为按地区划分居民,按照一定的行政区划进行管辖,是国家应该具备的特征之一。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又调整为九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分级的行政管辖,其特点是按照地域进行划分,也就意味着行政管理逐渐走向完善。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后普遍推行郡县制,地方行政组织在战争中发挥出便于统一指挥,严格遵守诸侯命令的作用,呈现出取代分封采邑制的优势

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比较普遍,长官不世袭,由国君任命。

科举制:科举制度是国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科目,举行公开而统一的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武举由兵部主持

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三省六部制:隋代在前代基础上重新厘定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为中央辅政机构,三省长官为宰相之职。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影响: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厂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定义是秦王朝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总结战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国家统一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是廷尉、治栗内史、奉常、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和宗政。

变更:三公九卿制的基本结构从秦朝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重创的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结构上看,无处没有三公九卿制的影子,此后一直到明太祖废掉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期间有多朝代对其进行过修正,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其结构。

影响:秦始皇设立的三公九卿制,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时间:魏晋南北朝。220年开始,九品官人法。任用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在实施过程中,中正官全由士族豪门把持,品评人才也着于门北,被选用者也限于士族,推荐人与被推荐者之间又在政治、经济及生活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门阀政治、阻塞寒素人才入仕的壁垒。

宗法制:宗法制是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维系贵族之间的完整制度形成和出现是在周朝的事情。

目的是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大程度上避免由王位而引发纷争和战乱,稳定国家。

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影响:积极:总共发至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祖国统一大业有促进作用。

消极:过分强调宗教,宗法观念,人为划分远近亲疏,又束缚了人的自主发展。官僚政治:官僚政治通常是应用在政府权力全掌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以国家或者民族利益为理由,而随意侵夺普通公民的自由的政治制度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以等级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模式、以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模式)

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政教合一、政教分离)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政治的逻辑:抑恶;道德的逻辑:扬善)

4.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

5.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集权、分权;人治与法治)

6.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政治的根本问题:平等与不平等:专制与民主。)

7.无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民族统治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构成的三要件:君主独揽大权而君权至高无上,以中央政权有力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君权强力统率的官僚制度。

皇帝制度的特点:1.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用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

2.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

3.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官僚机构都是执行皇帝意旨的机构。

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1.辅政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着君权进行的;

2.君权和辅政权的矛盾是促使辅政制度本身不断演变的主因;

3.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是促成辅政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4.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辅政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中央政务管理体制发展规律及其特点:(一)中央政务管理体制作为政治制度,与意识识形态、经济技术基础、政治机构、自然地理风貌、民族分布等变量发生着持久的互动。

(二)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变迁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受到儒家思想、君主专制等我国专制社会固有变量的制约。导致制度变迁在相应的根本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框架内运行,而不能脱离框架的限制。

(三)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有着自己特定的轨道,并且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即制度变迁是社会历史的某种延伸,沿着历史的原有轨道运行。

(四)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演变呈现出官僚系统的组织结构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的趋势。

(五)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演变(自秦汉后)大都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包括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元、清等朝代),并以维护和巩固封建中央集权为根本目标。

(六)制度变迁一般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但是同时受到外在压力集团的影响。

(七)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演变趋向于理性的同时,导致了非理性。

(八)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体现的是专制统治下的绝对“人治”,而非法制甚或法治。赋税制度演变及其特点:1.起源很早,“自虞夏时,贡赋备矣”。夏商周:土地税,土地年产量的十分之一;赋(杂税),包括国家之赋二十税一,关市之赋(百分之一的关税和百分之二的市税),山泽之税(国君的私产,百姓开采要交税),币余(放贷利息)。

2.春秋:“初税亩”,这是中国田赋制度的开始。秦统一后的赋税有田租(土地税)、口赋(户口税)和力役三种形式。以后各代还有商税、货税、物产税等,称为征榷、杂税等。农民要把收获物的2/3交给政府作赋税。

3.汉代实行算赋、口赋、田租、徭役、算缗(财产税)、关市等赋税形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赋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以后各代。

4.西汉,田租为十五税一 文景之治

5.北魏、隋:租调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由三长负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兵役。6,初唐、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调法

7.中唐、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原来的均田制被破坏。唐政府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推行两税法。

8、王安石实行募役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保马法。

9.张居正改革后,重新丈量土地,清查豪强地主的隐田,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

10.康熙实施“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制度。雍正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1.征收的标准由人丁向田亩、资产过渡;

2.征收的方式由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

3.征收的名目由多种成分转向单一货币;

4.征收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定时;

5.农民服役由必须服役发展为可以代役。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形式及其特点:

制度举荐 私人举荐 官府举荐 自荐 征辟制度

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用人制度

征,也称为征召,是君主采取特别延聘的方式

辟,也称辟属、辟除、辟召、辟用等,是主要长官自行任用属吏的制度

荫袭制度

指勋贵子弟依靠父兄的权位得以进入仕途的制度

古代国家长期保留这种选官方式,实际上是世袭制的一种变态遗留,但它与世袭制有根本上的区别

这种选官方法是为了照顾在职、退休、殉职官僚们的利益,为了换取官僚阶层对现政权的忠诚和支持,曾起到稳定政权、笼络人心的实效。

科举制度

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

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成为一项重要制度,直到1905年才由学校制度所取代

科考程序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科举考试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曾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也防不胜防

笼络个方面人才以收为己用

所有的选拔途径都同荐举有一定的关系,以期保证选拔的公正和严谨

选拔权力逐步集中收归中央朝廷掌握,并与教育、考课等制度相结合,使选官制度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议会制度的评析:议会制度在民国难以实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基础相对薄弱。

议会制度只是形式上的移植,没有考虑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脱离中国社会现实,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窠臼。

议会制度在中国缺少政治文化基础,在引进介绍中也没有明确的标准,版本各有不同,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一知半解中更趋向于各取所需。

下载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考试资料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考试资料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试述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的变化。 (1)三代时期,以王为核心的国家组织主要分为两个系统:政务官系统,神?官系统。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国君之下普遍设立总领全......

    中国政治制度史一体化考试参考答案

    判断 1. 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上,摩尔根的分析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分析模型 (错) 2. 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 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对) 3.......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 重点(精选五篇)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要点 绪论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第一,君主专政,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度的一个特点。第二,政......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资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资料 1、经书诸子类 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诸子百家:儒、墨、道、法......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形成性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B)。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论文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论文——浅析中国近代军——绅政权 浅析中国近代军——绅政权摘要:军——绅政权的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军阀统治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和其发展......

    中国政治制度史选择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选择题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周时期,掌管国家司法事务的政务官员是(D)A、司徒B、司马C、司空D、司寇2、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年号纪元的皇帝是(C)A......

    中国政治制度史(一)

    一、选择题 1、一般把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类。 2、下列不属于传统社会特征的是(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 3、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4、下列哪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