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其化学成分(见表1~表5),并以资料性附录的形式列入了部分牌号的物理参数、国外标准牌号或近似牌号对照表、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适用标准等。
本标准规定的牌号及其化学成分适用于制、修订不锈钢和耐热钢(包括钢锭和半成品)产品标准时采用。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且铬含量至少为10.5%,碳含量最大不超过1.2%的钢。2.1.1 奥氏体型不锈钢 austenitic grade stainless steel 基体以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奥氏体组织(γ相)为主,无磁性,主要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并可能导致一定的磁性)的不锈钢。2.1.2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型不锈钢 austenitic-ferritic(duplex)grade stainless steel 基体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其中较少相的含量一般大于15%),有磁性,可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的不锈钢。2.1.3 铁素体型不锈钢 ferritic grade stainless steel 基体以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铁素体组织(α相)为主,有磁性,一般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但冷加工可使其轻微强化的不锈钢。2.1.4 马氏体型不锈钢 martensitic grade stainless steel 基体为马氏体组织,有磁性,通过热处理可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2.1.5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precipitation hardening grade stainless steel 基体为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并能通过沉淀硬化(又称时效硬化)处理使其硬(强)化的不锈钢。2.2 耐热钢 heat-resisting steel 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或较高强度的钢。确定化学成分极限值的一般准则
3.1 碳
在碳含量大于或等于0.04%时,推荐取两位小数;在碳含量不大于0.030%时,推荐取3位小数。3.2 锰
除Cr-Ni-Mn钢牌号外,对各类型钢的其他牌号分别推荐用2.00%和1.00%(最大值),但不包括含高硫或硒的易切削钢或需提高氮固溶度的牌号。3.3 磷
除非由于技术原因有关生产厂推荐用较低的极限值外,奥氏体型钢推荐磷含量不大于0.045%,其他类型钢牌号磷含量不大于0.040%,但不包括易切削钢牌号。3.4 硫
除非由于特殊技术原因需规定较低的极限值外,各类型钢牌号推荐硫含量不大于0.030%,但不包括易切削钢牌号。3.5 硅
扁平材和管材推荐硅含量不大于0.75%,长条材和锻件推荐硅含量不大于1.00%,对于同时生产长条和扁平产品的牌号推荐选用硅含量不大于1.00%。选用较低极限值还是较高极限值由具体产品技术要求确定。3.6 铬
成分上下限范围推荐为2%,如原有成分范围大于3%,则压缩后的成分范围应不小于3%。3.7 镍
除非由于特殊技术要求较宽的成分范围(一般含量较高),成分上下限范围推荐不大于3%。3.8 钼
除非由于特殊技术要求较宽的成分范围,成分上下限范围推荐不大于1%。除特殊技术要求外,钼含量一般应规定上、下限。3.9 氮
除特殊技术要求外,氮含量一般应规定上、下限。3.10 铜
除特殊技术要求外,铜含量一般应规定上、下限。3.11 铌和钽
除非有特殊用途要求标明钽,同时列入铌和钽两个元素时,推荐只列入铌元素。注:Cb(columbium)和Nb(niobium)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本标准一般用Nb(niobium)。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的化学成分与应用
4.1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按冶金学分类列表,即奥氏体型、奥氏体-铁素体型、铁素体型、马氏体型和沉淀硬化型等。
表1为奥氏体型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其化学成分; 表2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牌号及其化学成分; 表3为铁素体型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其化学成分; 表4为马氏体型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其化学成分; 表5为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其化学成分。
4.2 本标准规定的化学成分是用于测定每个牌号总成分中每个元素成分极限值的一种导则。第3章列入确定每个元素成分的一般准则,本标准中规定的化学成分是依据这些准则确定的。4.3 本标准中的化学成分在被产品标准采用之前,不作为对任何产品化学成分的要求。4.4 由于特殊的技术原因,同一牌号在各产品标准中成分要求会有小的变化。允许在产品标准或合同、协议中适当调整化学成分范围,或对残余元素、有害杂质含量作特殊限制规定。如果可能,同一牌号在各不锈钢和耐热钢产品标准之间化学成分最好统一。
第二篇:铝合金1050、3003、6061、7075等牌号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表
铝合金1050、3003、6061、7075等牌号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表
一般常用合金之物理/机械性能表FLOWchart
第三篇:304不锈钢化学牌号为06Cr19Ni10 旧牌号
304不锈钢化学牌号为06Cr19Ni10 旧牌号(0Cr18Ni9)含铬19%,含镍8-10%。
304不锈钢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不锈钢、耐热钢。用于食品生产设备、普通化工设备、核能等.304不锈钢化学成份
规格 C Si Mn P S Cr Ni(镍)Mo
不锈钢SUS304密度为7.93 克/厘米3
SUS304化学成分≤0.08 ≤1.00 ≤2.00 ≤0.05 ≤0.03 18.00-20.00 8.00~10.50 – 431(16Cr-2Ni)含Ni的Cr钢,通过热处理可得到高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优于410钢和430钢。431不锈钢对应中国1Cr17Ni2,日本JIS SUS431。
431不锈钢
名称:马氏体型不锈钢
标准:AISI、ASTM
型号:431
UNS编号:S43100
●431化学成分①:
碳 C:≤0.20
锰 Mn:≤1.00
硅 Si:≤1.00
铬 Cr:15.0~17.0
镍 Ni②:1.25~2.50
磷 P:≤0.04
硫 S:≤0.03
注:①单一的数值除另有注明者外,均为最高值;②用于某些制管工艺时,有些型号奥氏体不锈钢的含镍量必须稍高于表内所示数值;③随意;④最高含Ta量为0.10%;⑤最高含量为0.75%;⑥最高含量为0.70%
第四篇:10CrMoAl化学成分
10CrMoAl耐海水腐蚀用钢10CrMoAl舞钢
一、10CrMoAl介绍:
10CrMoAl材料具有耐海水腐蚀性强、焊接性能好等优点,是沿海电厂、沿海油田、沿海天然气及石化厂输送水、油气及含海水介质的最理想的管路及加工件制作材料。
二、10CrMoAl性能: 1、10CrMoAl材料中的Al(铝),能与空气中的O(氧)化学反应生成Al2O3(三氧化二铝).从而行成保护膜,既防腐又耐腐。2、10CrMoAl中的Cr(铬),Mo(钼),离子在海水中能自动补充Cl(氯)离子对钢材点腐蚀形成的空隙,开成致密保护层,阻止点腐蚀向纵深发展。进而起到耐腐,使使用寿命加长。
三、10CrMoAl焊接:
10CrMoAl材料焊接性能较好,配有专用耐腐焊条“海O3”,无特殊焊接要求。
四、10CrMoAl化学成分: 碳(C):≤0.12 锰(Mn):0.35~0.65 镍(Ni):≤0.030 硅(Si):0.20~0.50 磷(p):≤0.025 硫(S):≤0.025 铬(Cr):0.80~1.20 铜(Cu):≤0.030 钼(Mo):0.20~0.35 铝(Al):0.40~0.80
五、10CrMoAl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MPa):≥490 屈服强度(MPa):≥323 伸长率(%):≥17
六、10CrMoAl用途:
10CrMoAl钢板材料,主要用来制作管道及设备。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安装也很方便等优点。是沿海电厂,沿海油田,沿海天然气及石化厂输送水,油气及含海水介质的最理想的管路及加工件制作材料。
10CrMoAl是一种耐海水腐蚀的专用钢材。10CrMoAl材料,是沿海电厂,沿海油田,沿海天然气及石化厂输送水,油气及含海水介质的最理想的管路及加工件制作材料。还可用于制做阀门的法兰盘。
服务三保:保证质量、保证时间、保证数量。
经营原则:顾客至上、质量优良、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服务宗旨:雄厚的实力、优质的产品、低廉的价格、一流的服务。公 司:河南昌申钢铁有限公司 联 系 人:高静
电话/微信:*** 传 真:0375-8201702
第五篇:ADC12化学成分
ADC12化学成分
ADC12含铝(Al)余量,铜(Cu)1.5~3.5,硅(Si)9.6~12.0,镁(Mg)≤0.3,锌(Zn)≤1.0,铁(Fe)≤0.9,锰(Mn)≤0.5,镍(Ni)≤0.5,锡(Sn)≤0.3ADC12是日本标准牌号
Si10.5~11.5
Fe0.3~0.6
Cu3.0~3.5
Mg0.2~0.3
Mn0.3~0.5
Zn0.6~0.9
Ni0.2~0.5
Sn≤0.3
Al余量
日本的ADC10及ADC12,基本上是用废旧铝再生的,日本还制订出废铝再生压铸铝合金的标准。当前国内广泛应用压铸合金Y112,依据机械工业部的压铸合金标准,比较适宜于用废
铝来熔炼,这无疑可缓解铝锭供不应求的矛盾。
日本的铝合金牌号,又称12号铝料,Al-Si-Cu系合金,是一种压铸铝合金,适合盖子、缸体类等,执行标准为:JIS H 5302-2000《铝合金压铸件》。
ADC12相当于中国国产的合金代号YL113,合金牌号是YZAlSi11Cu3,执行标嘉?篏B/T 15115-1994《压铸铝合金》(该标准2002年就列入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国标计划项目编号20021029-T-604,但不知为何至今尚未完成)。美国合金牌号是383,执行标准为:ASTM B 85-03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Aluminum-Alloy Die Castings(可能还有比ASTM B 85-03更新的版本)
ADC12化学成分
ADC12含铝(Al)余量,铜(Cu)1.5~3.5,硅(Si)9.6~12.0,镁(Mg)≤0.3,锌(Zn)≤1.0,铁(Fe)≤0.9,锰(Mn)≤0.5,镍(Ni)≤0.5,锡(Sn)≤0.3可以用102,以前ADC12比102便宜,所以用ADC12,现在不可以,ADC12铝合金的溶解温度630°左右。而6061/6063纯铝的溶解温度为730°左右,况且6061的压铸对模具的材质、产品的脱模斜度、原材料的温度、离型剂等要求比较严格。不过用6061压铸的产品可以做阳极氧化。便宜,有不少厂都改用102了。ADC12是所有压铸铝中力学性能最差的不可以,ADC12铝合金的溶解温度630°左右。而6061/6063纯铝的溶解温度为730°左右,况且6061的压铸对模具的材质、产品的脱模斜度、原材料的温度、离型剂等要求比较严格。不过用6061压铸的产品可以做阳极氧化。
化学成分:
硅 Si :10.0-13.0
铝 Al :余量
铁(砂型铸造): 0.000~ 0.700
铁(金属型铸造): 0.000~ 1.000
铜 Cu :≤0.30(杂质)
锰 Mn:≤0.5(杂质)
镁 Mg:0≤0.10(杂质0
锌 Zn:≤0.1(杂质)
钛 Ti:≤0.20(杂质)
注:杂质总和:(砂型铸造)≤2.0;(金属型铸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