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时间:2019-05-14 12:0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第一篇: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2010年世博会在我国大都市上海举行,对此我们感到很骄傲,很自豪,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世博会结束后会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在上海举办这次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

2.对中国宏观经济各要素产生重要影响(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为了办好世博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主办世博会,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另外,据了解,根据“十五”规划,上海还准备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电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30至4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饮食、交通、通讯等需要,并投入巨资继续开发浦东、改造旧城区。

(2)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上海举办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首先,可以有效地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2010年世博会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将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据估计,其中有超过70%的参观者将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其次,有利于促进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提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每增长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

(3)将有效促进中国经济 贸易的快速发展

上海举办世博会,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举办世博会,为国外企业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通过举办这样一个大型活动,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而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并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 可以通过上海举办世博会,了解国外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吸引多方来客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

1(4)为国内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由申博为引擎、以浦江开发为起点的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对未来一段时期的上海经济将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从而给中国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在世博的作用下,综合实力的加强将赋予上海更大的优势,未来几年上海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同时,申博成功所引发的“会展经济”更能带来滚滚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其利润率高达20%至30%。

(5)后续效益无法估量

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这可以参照历史上的经验: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后,经连续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给巴黎留下的“摇钱树”,让法国相关行业受益无穷。可以预见,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华东,甚至辐射到全国。

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举办此次世博会将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现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以创新为基石,以科技展示和文化展现作为其实现教育功能的两大手段,以科技的光芒指引人类前行,用文化的力量震撼人类的心灵。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举办此次世博会将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现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以创新为基石,以科技展示和文化展现作为其实现教育功能的两大手段,以科技的光芒指引人类前行,用文化的力量震撼人类的心灵。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提出:21世纪上半叶,中国在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是要以举办这一盛会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世界文明理念,提升文化吸引力。

一方面,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集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瑰宝,成为中国这个千年文明古国在2010年世博会上的“国家名片”。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化活动也将成为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的又一重要形式。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提供平台,从而为中华文化吸引力的提升提供沃土。

上海世博会上,各参展国家的展馆及其展示,都是各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其间的2万场文化演艺娱乐活动中,将有许多是参展国组织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活动。通过建筑、音乐、戏曲、舞蹈等人类共同的语言,中华文明的精髓将在 2 与世界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碰撞甚至摩擦中得以延绵,中华文化的内涵将得以丰富,中华文化的实体将得以发展。

要充分发挥好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提振市场信心、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关键要着眼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要进一步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加快国家文化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在筹备举办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里程碑。

三、对于中国发展的影响

1.中国因为一届成功的世博会 其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会显著提高 中国将继续以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的发展中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

2.上海的房价将再一次有质的飞跃 世博园附近将会出现一系列高档住宅区 满足祖国各地明星 2milk 领导 炒房团们的需求。

3.中国的一些施工队将在所谓“中国速度”修建出的场馆在未来几年的大修中取得相当丰厚的利润。

4.现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将会在未来的常委甚至国家主席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5.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会极大程度上的再次刺激上海的GDP发展 同时刺激全国各城市进行效仿 在未来几年中国的各大城市应该都会有各种等级的国际盛会举办 中国的GDP水平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四、对于其他方面的影响

1.促使“中国品牌升级”,中国人更牛!

世博时间长,人流大,此次世博的成功举办,将使中国,中国人在世界更有底气,更有人样了。世博的品牌影响至少有30~50年,因此,无论内外投资、文化交流、国内外贸易都将引来一个新的高潮。外国人在中国,中国人将在全世界有更多的机会。

2.“世博经验”将值得借鉴推广

通过成功举办此次世博会,主办方、承办方、合作方、赞助方及众多的商业机构都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管理经验,无论从政府、NGO赞助企业无论在管理模式、商业机制上都进行了有效地创新。

3.“世博园区”将进行二次开发

世博园区的“二次开发”必将成为重点。世博园区有2.28平方公里,除了部分永久性建筑不拆除外,其他临时性场馆将全部拆除,世博园区的再建设将是一个重大课题。

4.“世博科技”将进一步产业化

世博期间各国全力向观众展示的各类科技必将为精明的商家带来丰厚利润。

5.“世博文化”将结出丰硕之果

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蕴含着重大商机。6.“世博创意”将使中国更精彩

无疑此次世博已是创意的一次大展示、大普及、大教育。后世博时代的商机还体现在更多其他方面。此次上海世博会,处处都有“创意”的身影10,不论是各国场馆的设计还是所展示的各国特色产品和科技,都是创意的结晶。

7.“低碳理念”将大行其道

此次世博以“伦敦零碳馆”等一批以推广低碳技术,弘扬低碳文化为特色的案例馆,使全球进行了一次低碳文化的大展示、大普及。

8.“城市建设”将更加人性、环保

此次世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界上各个国家与城市都亮出了自己的特色、绝活、经验,这给以后城市的建设者、经营者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教材。

9.上海将更加国际化,上海人将更亮!

世博在上海举办,促使上海进一步成为“世界城市”,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经济更加有吸引力、辐射力,上海的商机将更多、更猛、更广,上海城市将进一步国际化、创意化、时尚化,上海人将更亮、更能、更行!

10.“世博精神”将大放异彩

历时半年,近7000万参观者,几百个场馆•,几万项文化活动,特别几年•来成千上万世博人,从各级政府、各国人民,社会各界,他们支持世博、参与世博、宣传世博、理解世博、热爱世博•,期间迸发出来的创意世博、低碳世博、科•技世博、文明世博、友谊世博、时尚世博、健康世博、平安世博、快乐世博、美好世博••等许许多多经验、精神、文化将更值得总结、发扬、推广。某种意义上,其影响力远远大于XXX亿的门票收入,大于期间的商业利益,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这首航母在需要加油时与奥运一样又给了一个核动力!使中国航母成了双引擎的航母,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有希望、更有力量!

除此之外,世博会还可以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贸易的机会和经济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中国周边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各国和国内现代科技的了解,将促进国内科技的迅速发展,带动新一轮各国到中国投资的热潮。由于我国人民通过世博会对各国的民俗民情的了解,使出国旅游的热潮更迅猛,促进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同时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方法,可见世博会给我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影响论文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影响

关键词:世博会;上海;经济;发展

摘要:从筹办到向着举办发起冲刺,上海世博会8年来的不懈求索,“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的精心演绎,正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诠释和生动实践。

“通过上海世博会,人们看到中国领导人眼中未来——一个全人类参与合作与共享的多极化世界“

今天,世界的目光正在聚焦“东方明珠”上海,在上海世博会上,科学发展这个令人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伟大命题,将在中国世界续写!

正文:

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奉献在世人面前。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经济的“奥运会”,将有200多个国家和组织大约7000多万人参与,历时184天,是一个举办时间长、参与国家多、涉及面广的世界盛会。它不仅能让全国人民打开眼界、触摸世界,促进各种文化大融合大碰撞,而且是促进长三角经济腾飞发展的重要机遇。嘉兴市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上海筹办世博会的有利契机,坚持“行政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接轨理念,抢抓机遇,主动参与,做足世博“文章”,对接“世博经济”,努力使嘉兴成为临沪世博旅游的第一城,承接世博产业转移的集聚地,为全省参与世博、服务世博起到门户作用、示范作用和引擎作用。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长三角是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2008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7.0%,创造了18.28%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0.04%的财政收入和37.05%的外贸出口。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必然进一步加强上海作为长三角增长极地位,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世博会将加速长三角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上海的集聚。在资金集聚方面,上海世博会预计直接投资将达30亿美元,加上世博会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投资,所需资金量巨大,仅仅依靠上海自身的能力,资金受到很大限制,会直接影响举办效果。长三角其它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政府资金和民间资本最活跃的地区。在世博经济的集聚效应下,长三角的资金将加速汇集上海。在信息集聚方面,世博会举办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平台,向世界各国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优秀成果。届时,各类大容量的信息集聚上海,上海将成为国际、国内的信息交流中心。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首先,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通过资金投入、技术升级和政策扶持等因素影响第二产业结构,加速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2008年上海人均GDP己经达到7599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折算成美元为9500美元(以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价1:8计算),而据统计人均GDP从5000美元到10000美元超越,传统产业将面临“技术门槛”,关键是要整合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世博会是第一届信息化的世博会,必然促使上海将信息化作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突破口,而世博经济更有利于放大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外资流入量,从而进一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其次,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还将进一步强化上海技术创新的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世博会展台显示了当前全球工业化国家最新颖的产品,它们往往是各国顶级高新技术的结晶,代表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会展国的骄傲。上海作为展示舞台的东道主,必然受到两大方面的驱动力:一是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的落差所产生的压力;二是从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的落差中获得的启迪。在产品展示、展评的竞争和交流过程中获得的这种驱动力,必然会对会展城市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尤以东道主上海为最。上海是我国都市中最富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城市,限于条件,多数科技人员不可能出洋考察交流,阻碍了创新思路的拓展。如今,全球顶级的科技成果送上门来,这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机遇,它必将在全市范围内激起创新浪潮的涟漪,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促进上海经济中心建设强化区域特色优势

一是依托上海市场,集聚发展优势产业。主动承接上海在产业上的辐射,壮大提升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形成电子、光机电、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临港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等4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我市已有1800多家工业企业与上海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有20多家出口创汇企业在上海设立办事处,有10家企业到上海保税区投资办厂,工业合作已发展到生产配套、联合开发、合资合作、定牌加工、赴沪投资、项目配套、成果转让、商标使用、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工业合作形式也从原来的单纯引进为主,发展到现在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为我市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二是依托农业传统优势,发展都市型农业。全面搭建接轨上海商贸平台,大力建设临港、临沪农产品集聚区,壮大现代都市型农业,开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建立签证点,扶持和建设了一批区域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为上海提供农副产品。三是依托紧邻上海区位优势,提升物流企业水平。注重与上海物流业的对接,吸引上海物流企业特别是国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落户嘉兴。总投资达1750万美元的沃尔玛华东区配送中心开工建设,总投资3.6亿元嘉兴港粮食物流码头一期工程竣工。嘉兴·中国南方纺织城、海宁皮革城二期基本建成,“宜居嘉

兴”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同时加强与上海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探索通关新模式,完善“大通关”体系。

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的优势:

优势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历次举办的世博会,包括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和2005年将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世博会,基本上都在发达国家举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举办世博会,不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推动,而且将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申办信心,促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尚未加入国际展览局(BIE)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优势二,快速发展和日益开放的中国经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转型国家,正在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并已成为WTO的成员。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实际GDP总量增长了6.3倍,实际人均GDP增长了5倍,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12.4倍,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中国还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预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将以7%左右的高速度增长,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到2010年,中国GDP总量有可能达到19万亿元,按当前汇率折算约合2.2万亿美元。在中国举办世博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

优势三,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拥有5000年的辉煌历史,是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悠久的历史为中国留下了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龙门石窟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对各国人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古老而生机勃勃的中华文明将为世博会提供前所未有的、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及意义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将有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参考文献:《从上海世博会的筹办看开放的中国》、《从上海世博会看发展的中国》

第三篇: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1000字论文

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胡少华电气07411号

世界博览会是人们灵感和思想的展示区。自从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所有国家的工业盛展,世界博览会已达到日益突出,作为盛大活动,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作为一个重要平台,展示历史经验,交流创新的意念,发扬团队精神,展望未来。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促进国际交流并热爱世界和平。中国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靠的是国际社会的支持和信心,对中国改革开放。博览会将会是第一个注册的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也寄予了全球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

新的发展理念将广泛传播

2010年上海世博会践行的是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企业产业展馆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演绎,汇聚了全球最先进的城市低碳发展理念及实践案例,这些案例对城市的发展意义深远。与此同时,这些新理念、新创意,特别是未来城市生活的新模式,也直接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相信其中许多内容将为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热点和亮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

本届世博会的举办,正逢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经济企稳回升之时,各国都在思考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作为成果推广和应用的舞台,世博会为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各国在世博会中展示的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大批新技术和新成果,通过后续的应用和产业化,无疑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世博会中所运用的许多创意、设计新理念和手段,也为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城市 运营管理的科技水平将有效提升

城市化是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趋势,寿子琪表示。当前,全球各国城市化同样面临许多复杂和共性的问题,如交通拥堵、城市建设,包括如何处理城市建设中的老房和新房问题,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建设发展等问题。本届世博会上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城市建筑、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必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城市运营管理的科学运用,从而进一步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

市民科学素养将进一步提高

世博会还是一场盛大的科普活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和科技创新成果渗透于展馆展示、论坛和活动的各个方面,科技世博不仅是对世博柱体和理念的静态呈现,更多地体现在科学理念、知识的教育、启迪和普及,以及行动上。市科委将联合各方力量,积极策划组织“科技世博”系列活动,激发公众参与世博的热情,满足公众共享世博的意愿,从而促进市民科学素养的新提升。

应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打造人类未来文明梦想

除了对全球城市发展提出新的构想,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还有着特别的意义。

目前,中国已有数座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也超过了一百座。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世界城市发展的问题。对此,傅崇兰提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期,未来10年至20年还将有几亿人口转入城市,环境污染、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规划、文化保护及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等一系列问题都将使中国的城市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主题实际上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建设提出了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处理好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在城市发展中注意保留更多生态资源,避免城市规模无限扩张;处理好城市与社会的关系,把维护社会和谐及发挥城市尊重人、教育人、养育人的功能放在城市发展的首位;处理好城乡关系,注重保护城市劳动者,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利益,将城市的发展建立在更为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城市对他们的接纳非常有限。除了改善生活环境,让这部分人更好地融入城市,还有必要进一步改善他们及其子女的继续教育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中国的城市和城市化就不可能完善。毕竟,“和谐城市”才是上海世博会给人们打造的未来城市梦。

让中国直接触碰世界 让世界深入认识中国

谈到世博会的功能,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对记者表示,世博会是19世纪的产物,它有时代的局限性,因为这种展览毕竟要受到时间、地域的限制。实际上,单纯从展览角度讲,世博会完全可以搬到网上,通过远程传播和3D技术来实现人们了解其他国家先进科技和技术的愿望。但是,对媒体时代的人们来说,世博会的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转化为

先进性。由于人们整日躲在网络和虚拟世界,亲身感受某种技术、物品和文化成为一种难得的经历。毕竟,人们出一次国,只能了解一两个国家的部分文化,而在世博会上,人们可以集中看到众多国家提供的多元文化样本。作为传统的跨文化交流方式,世博会把不同质的文化定制在一个特定空间,为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对中国人而言,这必将是一次难得的直接接触世界的机会。

梁启超在1902年的《新中国未来记》中曾描述了60年后中国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形。作为中国现代性的提倡者和建设者,梁启超对万国博览会的憧憬除了商业、器物之外,还有精神和学问。在梁启超看来,这将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盛会。今天的世博会恰恰延续了近代以来众多如梁启超一样的中国人渴望大国崛起和中华文明复兴的梦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是展示中国经济发展和大国形象的重要契机。

正确对待技术进步 避免将世博会单纯物质化

毋庸置疑,上海世博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城市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人们看待世博会的心态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还是提醒,要用平常心,正确对待技术进步,带着忧患意识去看世博会。

所谓用平常心看待世博会,就是不能夸大世博会的作用。世博会凝聚了中国人百年来的强国梦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牵强附会地赋予世博会某种高度。实际上,每一届世博会都有自己的特色,只要是令人难忘的就是成功的。所谓带着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去看世博会,就是要避免猎奇心态,批判地看待技术进步。世博会是展示人类创造力和技术进步的盛会,但同时也是对科学技术及人类创造力进行反思的盛会。世博会的主题在提醒人们,技术至上是危险的,人的力量不是万能的,人要有敬畏自然的心态。傅崇兰也提出,科技是把双刃剑,只有让科技拥抱自然,才能避免城市发展中的不可持续问题。正因如此,陈子善提出,看世博会最好不要仅仅为了猎奇,而应该对世博会所提出的理念有更多关注。

我们不应该把世博会仅仅看成是物质交流的大会,而应从精神层面,更多地体会其中对人们思想认识的撞击。物质与精神不能简单割裂,技术包含着人类的文明思想。看世博会的人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不应该把看谁发达当成看世博会的目的,而应更多地去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和创意,应该避免将世博会单纯物质化。

第四篇: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1000字论文

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胡少华 电气074 11号

世界博览会是人们灵感和思想的展示区。自从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所有国家的工业盛展,世界博览会已达到日益突出,作为盛大活动,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作为一个重要平台,展示历史经验,交流创新的意念,发扬团队精神,展望未来。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促进国际交流并热爱世界和平。中国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靠的是国际社会的支持和信心,对中国改革开放。博览会将会是第一个注册的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也寄予了全球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

新的发展理念将广泛传播

2010年上海世博会践行的是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企业产业展馆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演绎,汇聚了全球最先进的城市低碳发展理念及实践案例,这些案例对城市的发展意义深远。与此同时,这些新理念、新创意,特别是未来城市生活的新模式,也直接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相信其中许多内容将为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热点和亮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

本届世博会的举办,正逢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经济企稳回升之时,各国都在思考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作为成果推广和应用的舞台,世博会为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各国在世博会中展示的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大批新技术和新成果,通过后续的应用和产业化,无疑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世博会中所运用的许多创意、设计新理念和手段,也为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城市 运营管理的科技水平将有效提升

城市化是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趋势,寿子琪表示。当前,全球各国城市化同样面临许多复杂和共性的问题,如交通拥堵、城市建设,包括如何处理城市建设中的老房和新房问题,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建设发展等问题。本届世博会上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城市建筑、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必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城市运营管理的科学运用,从而进一步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

市民科学素养将进一步提高

世博会还是一场盛大的科普活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和科技创新成果渗透于展馆展示、论坛和活动的各个方面,科技世博不仅是对世博柱体和理念的静态呈现,更多地体现在科学理念、知识的教育、启迪和普及,以及行动上。市科委将联合各方力量,积极策划组织“科技世博”系列活动,激发公众参与世博的热情,满足公众共享世博的意愿,从而促进市民科学素养的新提升。

应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打造人类未来文明梦想

除了对全球城市发展提出新的构想,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还有着特别的意义。

目前,中国已有数座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也超过了一百座。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世界城市发展的问题。对此,傅崇兰提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期,未来10年至20年还将有几亿人口转入城市,环境污染、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规划、文化保护及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等一系列问题都将使中国的城市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主题实际上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建设提出了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处理好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在城市发展中注意保留更多生态资源,避免城市规模无限扩张;处理好城市与社会的关系,把维护社会和谐及发挥城市尊重人、教育人、养育人的功能放在城市发展的首位;处理好城乡关系,注重保护城市劳动者,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利益,将城市的发展建立在更为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城市对他们的接纳非常有限。除了改善生活环境,让这部分人更好地融入城市,还有必要进一步改善他们及其子女的继续教育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中国的城市和城市化就不可能完善。毕竟,“和谐城市”才是上海世博会给人们打造的未来城市梦。

让中国直接触碰世界 让世界深入认识中国

谈到世博会的功能,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对记者表示,世博会是19世纪的产物,它有时代的局限性,因为这种展览毕竟要受到时间、地域的限制。实际上,单纯从展览角度讲,世博会完全可以搬到网上,通过远程传播和3D技术来实现人们了解其他国家先进科技和技术的愿望。但是,对媒体时代的人们来说,世博会的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转化为

先进性。由于人们整日躲在网络和虚拟世界,亲身感受某种技术、物品和文化成为一种难得的经历。毕竟,人们出一次国,只能了解一两个国家的部分文化,而在世博会上,人们可以集中看到众多国家提供的多元文化样本。作为传统的跨文化交流方式,世博会把不同质的文化定制在一个特定空间,为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对中国人而言,这必将是一次难得的直接接触世界的机会。

梁启超在1902年的《新中国未来记》中曾描述了60年后中国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形。作为中国现代性的提倡者和建设者,梁启超对万国博览会的憧憬除了商业、器物之外,还有精神和学问。在梁启超看来,这将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盛会。今天的世博会恰恰延续了近代以来众多如梁启超一样的中国人渴望大国崛起和中华文明复兴的梦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是展示中国经济发展和大国形象的重要契机。

正确对待技术进步 避免将世博会单纯物质化

毋庸置疑,上海世博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城市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人们看待世博会的心态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还是提醒,要用平常心,正确对待技术进步,带着忧患意识去看世博会。

所谓用平常心看待世博会,就是不能夸大世博会的作用。世博会凝聚了中国人百年来的强国梦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牵强附会地赋予世博会某种高度。实际上,每一届世博会都有自己的特色,只要是令人难忘的就是成功的。所谓带着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去看世博会,就是要避免猎奇心态,批判地看待技术进步。世博会是展示人类创造力和技术进步的盛会,但同时也是对科学技术及人类创造力进行反思的盛会。世博会的主题在提醒人们,技术至上是危险的,人的力量不是万能的,人要有敬畏自然的心态。傅崇兰也提出,科技是把双刃剑,只有让科技拥抱自然,才能避免城市发展中的不可持续问题。正因如此,陈子善提出,看世博会最好不要仅仅为了猎奇,而应该对世博会所提出的理念有更多关注。

我们不应该把世博会仅仅看成是物质交流的大会,而应从精神层面,更多地体会其中对人们思想认识的撞击。物质与精神不能简单割裂,技术包含着人类的文明思想。看世博会的人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不应该把看谁发达当成看世博会的目的,而应更多地去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和创意,应该避免将世博会单纯物质化。

第五篇: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观后感

传统、现代与未来

陆明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自五月一日开幕以来,参观人数已有四千多万。作为一个上海市民,绝对不能错过这一在家门口举办的国际盛事。七月初,我手持世博大礼包,迫不及待地去观看世博了。

来到世博会后才了解到本届世博会共有独立场馆146个,想要一天看遍那绝对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有些热门场馆如:中国馆、沙特馆、英国馆、德国馆等等,没有三、四个小时的排队是根本不能进入的。听说,申办上海世博会的功勋级人物,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先生在参观不用排队的前提下,四天也只参见八十三个馆。就更不用说我们这些普通市民了。因此,我一通过安检,就奔向那些排队人数较少的场馆门口等候入场,一天下来也就参观了十二个国家馆。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与世博的介绍,我认为本次世博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展示民族性。很多国家馆具有浓郁的民族建筑特点。从

外观上一看便知其国家名称。代表国家有: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泰国等等。来到了这些国家外馆前就似

来到了这个国家。马上就体验到了这个国家强烈的民族

特性和浓缩的民族文化。而且进入这些具有浓厚民族特

点的国家馆内,还能体验到他们特有的文化气息。在馆

内展出的大部分都是代表本国或本族文化精髓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手工艺织品或者药材。通过世博这

一舞台,这些国家将他们的文化精髓或本国特产展示与

推广,给广大的游客留下深深的印象,起到很好的效果。

也正应了一句话: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

二,体现创意。参观世博会,我们肯定会被一些奇形怪状的场馆所吸引,当然这些场馆肯定是热门馆了。其中尤其

以英国馆、西班牙馆,法国馆、芬兰馆等等。这些国家

馆以其独特的创意体现出对于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的理解与诠释。英国馆的创意理念是:“传

承经典,铸就未来”;法国馆是:感性城市;西班牙馆

是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芬兰馆是优裕、才智与环境。

三,实践环保。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一主题呢?世博会内很多展馆以自

己的实际行动和建馆理念实践着这一主题。很多场馆无

论从外表、使用的建筑材料、内在的布置以及制冷设计

与设备都体现环保、绿色、节能的理念。实践着城市人

如何在城市中生活得更美好的理想。如很多国家在建馆

时就建造了很多雨水存储池,通过净化可以饮用或冲

洗。或者在馆内四周铺设水管,让水反复循环从而制冷,达到节能的目标。还有许多馆在设计建造时,充分利用

太阳能,不仅可以使更多的太阳光进入馆内,从而避免

开灯照明,节约能源,也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产生能量

以满足馆内电量的需要。更有甚者,在本届世博会上被

称为:“创意之国”的瑞典选择用木材建造瑞典馆的入

口大厅,并介绍“木循环”这一新的建筑环保理念。采

用全木材建造的木屋被称之为“会呼吸的房子”。对人的健康有益,对环境的污染相对影响较小。而且木结构的房子除了环保之外,抗震功能也较为出色。像大家熟

知的北京故宫等传统皇家木结构建筑,已经经历了数百

年之久。而我国正是木结构房子的鼻祖之一。这也对我们提出了传统与继承发扬的要求。

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由于世博会强大的吸引力,自开幕以来每天都有三、四十万人,甚至五十多万人来

世博园参观。主办方预测到了这一情况,在热门场馆门

口设置了围栏,以便参观人员有序安全入场。并考虑到

残疾人和老年人开辟了绿色通道。此外,主办方考虑到

世博会举办期间正是夏季,温度高,因此在安检口,场

馆入口处安装了遮阳伞与水雾喷射器以助于参观者降

温。也在馆内许多地方安装了直饮水设施和椅子,为入

园者提供饮水和休息的便利。主办方在世博园内处处为

参观者考虑,事事为入园者着想,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们感受到世博会的魅力与精彩。

当然,世博会的展示是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还有许多国家与地区馆展示了最新科技与技术的使用,以及对未来世界的向往与想像。这也正是世博会最大的宗旨:展示与推广最新科技。我们知道世界上许

多最新技术首次亮相都是在历次的世博会上:如第一台收音机、第一部电梯、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太多的第一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是与人相关的,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城市的和谐。本届世博会也秉承了这一理念,是一届传统、现代与未来集中展示的盛会。所有的场馆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诠释与实践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信本届世博会肯定会成为一届“精彩、成功、难忘”世博会。

下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论文

    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关键词:世博会;上海;经济;发展摘要:从筹办到向着举办发起冲刺,上海世博会8年来的不懈求索,“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的精心演绎,正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

    博时大年夜中华-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秩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博时基金 关键字:博时大年夜中华-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秩名,,意义,经济发展,世博会,中......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年倡议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年倡议 城市以精彩纷呈的生活、开放多元的文化,吸引着无数满怀激情和梦想的青年,城市的发展为青年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舞台,青年的参与为城市注入了无限......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介绍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介绍 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词(中英文)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词(2010年4月30日)罗 俊雅谊爱博 和平进取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志愿者、同志们:大家好。全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认真贯彻国际展览会精神的大好形势下,在......

    台湾问题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

    台湾问题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 对于台湾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我国领导人,他们也都积极地想尽一切办法想把台湾给统一,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可以在......

    金融业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金融业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摘要:城镇化对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期各级政府的重......

    关于上海世博会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调查报告

    《关于上海世博会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调查报告》社会实践参加者:东方学院08电气 李思远社会实践主题:上海世博会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调查社会实践时间: 1月28号至2月3号社会实践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