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郑伯克段 教案[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12:3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郑伯克段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郑伯克段 教案》。

第一篇:2郑伯克段 教案

郑伯克段于鄢 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研讨,认识儒家一贯提倡的伦理道德在春秋时代贵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斗争中的尴尬地位,认识到它的虚伪性。

2、通过研讨,鉴赏本文在戏剧性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课文研讨,鉴赏本文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

教学设计:

1、本文学习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探讨将遵循几个原则:学生自己学习研究为主;重在学习过程;强调信息的收集;注重创新。所以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将主要是两大环节:学习对象及研讨方向的布置选择;学习研究成果的展示。更重要的环节将在课外由学习自己完成。

2、对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学生一方是:研讨课文,了解传统看法及观点,产生疑问,汇集疑问,选题,搜集资料,讨论,课上展示自己的研究。

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教师一方是:布置学习要求,指导研究过程,指导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成果,课上展示。

3、限于各方面原因,教师可以提供各类学习资料,包括字词解释、课文、评论文章,更主要的是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去寻找资料。

4、教学重点:

人物塑造,特别是郑庄公这个人

难点:

如何认识作者的褒贬程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关于“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这种编年史周王朝和诸侯各国都有,虽然内容不同,一般都称为《春秋》。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起于隐公元年,终于哀公14年(公元前722-公元前481),记事特别简单,类似新闻标题。孔子为了维护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巩固最高奴隶主政权,使“大一统”局面恢复安定。他的这种政治主张,通过《春秋》的谨严笔法表现出来。

二、关于“左传”

1、关于“传”

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就是“传”。

2、《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

3、前人多说《左传》不传《春秋》,因为《左传》的文笔富艳浮夸,其详载历史的本末及有关佚闻琐事,太过细致,有如文学作品中的小说,违背了“春秋大义”。

4、《左传》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既有民本、爱国等进步思想,也包含封建伦理观念,正统等级观念等在今天看来落后的思想。

5、《左传》叙事详细完整,故事性强,善于用极少的笔墨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个性化。

6、司马迁、班固都说作者是左丘明,班固并说左丘明是鲁左史,大多人认可这个说法。

三、关于《郑伯克段于鄢》

1、史学、文学的经典名篇,《左传》的首篇,《古文观止》的首篇。

2、作为一个标题,一句历史大事记,这标题交代故事的主要人物,故事本身、地点。“郑伯在鄢地打败段”,看似平常但我们若想想,郑伯与段是嫡亲兄弟,“鄢”又不在郑国境内。这些问题,就感到这个故事不是那么简单。

3、在课文的第五节后,省了这么一句话:“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这段话解释经文何以如标题这样记的原因。

4、孔子是一个保守的人,他一生主张克已复礼,要恢复以前的“礼”,要恢复那“伦理”,对当时道德论表的感慨深恶痛绝。《左传》顺承此意,本文就写了一国君家庭内部的矛盾斗争,再现了当时统治阶级为争权夺利不顾伦理道德的情形。

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究竟赞扬了什么?遣责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四、布置阅读

1、朗读课文不少于5遍。

2、参照注释,弄懂全文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意图。

3、产生的疑问,写在纸条上汇总。

(这是“继承”的步骤,对古代文学作品我们首先是“拿来”,先学习,学透之后再超越)

(这也是广泛阅读、广泛“生疑”阶段,没有固定的目标要求,“放开”的阶段)

4、汇总阶段:把问题汇总,合并,设定几个或十几个大的问题下发。

5、针对问题(选择研究目标),收集资料、信息,解决一两个问题。

6、将自己和其他同学讨论的结果写成小论文,准备课上展示

第二教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板书课题导入

郑伯克段于鄢

二、故事简述

1、这题目里含有一个故事:隐公之年,郑国国君之弟公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公叔段,使他“出奔”。

2、这样一个历史事件,这样的一个家庭悲喜剧,不同时代的人总是要记录、评述、解说的。

大圣人孔子就用了九个字“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记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齐全了,也不是没有褒贬,但他的春秋笔法再高明,再有情感,总也说不清,这不过是新闻标题而已。

比如,郑伯的“伯”如何解释?根据伯仲叔季的排行释成兄长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郑哥哥克了段弟弟。那如果理解成爵位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郑伯爵克了段叛逆。有的同学问段的结果(或叫下场)是怎样的?是死了还是流浪远方?题目上只有“克”这个字,相当麻烦,到底是打败,打垮攻克还是杀掉了,再如“于鄢”,古人说,鄢,远也,在很远的地方,哥儿俩怎么会决战一场呢?这许多的的疑问都令人难解

3、其实古人也看不懂,所以左丘明就用了541个字来解释了一下,一下变成了一篇小说,是吧!

左丘明的解释正确与否,合乎孔子的原意吗?(他的思想与孔子是否一致?)令人关注。后代的人受不同的世界观的影响,带有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解读《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的呢?为此我们用了一个星期多的时间进行了研究性阅读。

三、庄公形象讨论。《古文观止》选其为第一篇,对庄公的评述很有代表性,从前到后共用了

““他邑唯命”(四字毒甚)“焉辟害”

(毒声)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庄公之心愈毒矣)

“无庸,将自及”(毒甚)

“不义不暱,厚将崩”(更加惨毒矣)

“尔有母遗,衣我独无”(非复前日含毒恶声)

“其乐也融融”(则知其前之阴毒也)

“其乐也洩洩”(从前一路刻毒惨伤之心)

“毒”字用了九次,归结为一句话“残忍之尤”。

古人评左公从儒家的正统理念出发,大多将庄公作反面教材,所以很多人认为

A 阴险狡诈

B 老谋深算

C 心机深藏

D 心狠手毒

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他到底是(板书)是巨奸还是理智明君?我们对他的行径态度如何呢?请大家发言(讨论)

课后要求:

修改自己的论文,最好打印入盘,超过1500字的,要在开头写100写的内容提示。

附录

一、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资料补充

1、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春秋》里能体现出儒家的观点。孔子以“仁”为核心,讲究追求“礼”。按儒家的正统伦理道德观念,要求六条,也就是六个字:义、行、慈、孝、爱、敬,即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是处理好君臣、母子、兄弟的伦理关系的准则。恐怕作者是借这事讽刺这里面的人都不遵守“礼义”,这才是孔子的本义。庄公治国要治,要仁治要礼治。

2、《左传》的作者是谁可能还有争论,但他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看待这一切,看到的是权势相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泯灭。如果孔子的看法有点愤恨或失望的话。《谷梁传》解释春秋大义比较准的,大家看这段解说(幻灯)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克”是什么意思?能够做到呀。能够做到什么呢?能够杀人呀。为什么不说杀?这样可以看出段拥有士兵和百姓。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呢?杀了世子或同母弟的,称为君。因为他称作君,所以知道他是弟弟。段的弟却不称弟;是公子却不称公子,是贬低他呀。段丧失子弟的道理。责备段,但更责备郑伯。为什么更责备郑伯?更责备郑伯的千方百计地蓄谋干成那杀人的事。

“于鄢”,就是很远的地方。这就如同说郑伯从他母亲的怀里夺过来杀死似的,这是更严厉责备他的呀。那么作为郑伯应该怎么办?要慢慢地去追那逃贼,这是爱自己亲人的正确做法。)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要慢慢地去追那逃贼,这是爱自己亲人的正确做法!” 感到如何?迂腐滑稽!

左丘明呢?恐怕还想为其开出一剂良药;只要孝心永存心中,一切都可变的美好,所以他写了后半截的故事。(182个字)只不过这场宣扬孝心的过程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如同在看一幕丑剧。那种表演令人作呕!反映出儒家的礼教观念的尴尬。

3、不少同学问到“遂为母子如初”,怎样如初的问题,供大家思考。我个人理解是如“没有撕破脸之前”,放逐之前,“心里当寇仇,脸上涂蜜油”那样吧!肮脏的政治角逐,人性的泯灭,哪能是善良而又天真腐迂的儒生们提倡的孝能解决的呢。

4、郑庄公的做法也有迫不得已的因素

宗法制度下的继承原则:

“立嫡以长为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强调正室正统,所以历史上每个朝代新君即位之日,也大都是许多竞争者被杀之时。郑庄公此人由于某些被动的原因,隐忍以久,既可说其心计高,也可说比别的国君高明一点。

5、“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闵公元年,仲孙子湫论庆父日:“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

定公六年,公叔文子谏卫侯曰:“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 《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

“待”之时义大矣哉。“待”者,待恶贯之满盈时机之成熟也,故本节下文云:“公闻其期,曰„可矣‟”。

《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曰:“凡人取果,宜待熟时,不撩自落,檀越但待侯景熟。”

6、“不义不暱,厚将崩。”

杜注: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

不暱谓众不亲附叔段,非谓叔段不亲于兄,其语紧承“厚众”而驳之,遥应“多行不义”而早之,言不义则不得众矣。

7、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杜预注“明郑伯志在于杀”,正义服虞云:“公本欲养成其恶而加诛,使不得生出此郑伯之志意也。”

按庄公七年春,“文姜会齐侯于防,齐志也”,皆指隐衷蓄意而言,一欲杀害,一欲幽会,同为心事之不可告人者。”

附录

二、《郑伯克段于鄢》研究课题(仅供参考)

1.《左传》对《春秋》的解释是否准确?这中间的记事是否可信?

2.从历史著作的角度看,孔子和左丘明都想借此时表达一个什么思想?

3.对郑庄公这个人究竟怎么看待?

4.事情结束时说“母子和好如初”,这个“如初”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状态?

5.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值得你学习什么?

6.这是一出家庭悲剧,何必要以喜剧结束?

7.为什么古代绝大多数评论家都贬斥庄公?

8.这是家庭悲剧还是政治悲剧,或社会悲剧、人性悲剧、道德悲剧?

9.这篇文章写的都是反面人物,包括颍考叔,为什么?

10.最后一段可否删去?

11.如果我们根据这个故事来解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如何解释?

12.现代的人应该如何解读《左传》版《郑伯克段于鄢》?

本篇记载一则为了争夺王位而不惜骨肉相残的历史事件。事件发生于公元前722年,是《左传》卷首便记述的相当完整而又生动的著名历史故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统治者内部矛盾斗争的激烈和尖锐。

结构完整,情节曲折,首尾呼应,是本篇叙述史事的一大特色。庄公寤生,惊姜氏;姜氏因而厌恶庄公而偏爱其弟共叔段,是事件的发端,也是情节的起因。共叔段逐步扩张势力,积聚力量,直至武装谋夺君位,是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而庄公则在欲擒故纵的策略下坐以观变,以售其奸,更使矛盾冲突复杂化、尖锐化。一旦时机成熟,庄公毫不手软发兵讨伐共叔段,直至把共叔段赶出郑国为止;还把母亲姜氏放逐至城颍,誓不相见。这使矛盾冲突达到高潮。最后,在颍考叔的建议和调教下,庄公掘隧道和母亲相见,使母子和好如初,这是故事的结局。整个历史事件,从开端、发展直至高潮、结局,似一个完整的短篇小说那样,具形自足,魅力无穷。

妙在共叔段积聚力量以图谋反是在明里,而庄公姑息养奸,坐以观变则在暗里。共叔段筑城超越先王之制,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并占为已有,最后积聚粮食、兵器,无一不在世人眼皮底下进行,绝无半点遮拦;而庄公的胸怀杀机,则连他身边的大臣仲、公子吕都蒙在鼓里,浑然不知。所以看起来共叔段张牙舞爪,不可一世,实际上是庄公自始至终掌握矛盾冲突的主动权、生死予夺:决不含糊。全篇只六七百文字,能写得如此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实在令人叫绝。

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具有代表意义,是本篇叙述史事的第二大特色。郑庄公城府森严,深藏不露,老谋深算,虽然手段狠毒,虚伪欺人,但不失为春秋时期有作为的国君代表。共叔段野心毕露,贪婪愚蠢,是当时贵族公子纨祷子弟一类人物。母亲姜氏率性偏爱,感情用事,是偏执狭隘一类女性之代表。

庄公从小得不到母爱,养成了冷酷狠毒的心理。即位初期,姜氏请求封共叔段于制地,庄公说那个地方太险要,不宜作为其弟封地,看似好心,实是别有用心。姜氏改请封京地。京地是大邑,足以滋养共叔段骄傲自大之志,也正符合庄公欲养其骄气而灭除之心。共叔段筑城墙超过先王之制时,祭仲谏庄公说:“无使滋蔓。”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当共叔段使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又谏“除之”,庄公说:“无庸,将自及。”太叔使西鄙、北鄙归为己有,公子吕又谏“除之”,庄公说:“不义不眶,厚将崩。”祭仲、公子吕一谏再谏,庄公则一忍再忍。祭仲、公子吕把复杂的矛盾看得过于简单,操之过急,欲速不达。只有庄公明白,他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骨肉兄弟,不让矛盾彻底暴露,不让事件发展成熟,是不可能下手的。这正是庄公的高明之处。也可说是庄公处心积虑,设下一个个圈套,让其生母和胞弟逐渐入其彀中,表现出庄公宽松外表下的忌刻用心。直到姜氏、共叔段武装反叛,里应外合,庄公才毫不留情攻打京地,直至把太叔赶出国门,把生母放逐城颍,不留一点情面。但最后还是听从了颍考叔的劝谏,掘隧道和姜氏见面,一个唱:“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一个唱:“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其实都是言不由衷,用以掩饰各自难堪的境地罢了。“遂为母子和好如初”一句,也不妨看作是庄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树立自己的形象所作的一种姿态。

共叔段是一个既贪婪又肤浅的人物。请制不成,又请京,是其贪婪表现之一;筑城超过先王之制,是其贪婪表现之二;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接着又收为已有,是其贪婪表现之三。起兵谋反,意欲夺取王位,就不仅是贪婪,而是不自量力,自取其祸;终于不堪一击,出奔到共,落得个彻底失败的下场。

武姜因难产受惊而厌恶庄公,一味偏爱小儿子太叔段,先是请求武公立叔段为太子,再是请求庄公给叔段划封地;暗中支持其扩张势力,直至同意打开城门,里应外舍。结果也被庄公放逐。最后在隧道中与庄公相见,实在也是无可奈何,尴尬难堪的。

后发制人的庄公是胜利者,是全篇的中心人物,写得生动传神。他所说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已经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句,使用频率相当高。共叔段和武姜是失败者,虽然着墨不多,但也都写得生动传神。

五、艺术手法分析

1、描写战争详略得当:

本文体现了《左传》擅长描写战争的高度技巧,突出表现在叙事的详略上面,对于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文章只作非常简略的叙述:“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大叔出奔共。”寥寥数语,详细叙述和描写的是战前战后的各种人物活动。战前共叔段的不断扩张与庄公的虚伪应对,战后庄公出禁姜氏以及采纳颍考叔的计议,与姜氏和好的经过,文章都用了很多笔墨,精心剪裁材料。这体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看法。文章详写战争的起因以及人物的各种活动,就深刻揭示了战争的内在原因和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突出了主题。

2、成功地刻画了人物:

本文围绕郑庄公与共叔段争权这一中心,将人物置于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成功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1)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冷酷狡猾,奸诈虚伪。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封给制这一地方,庄公因制是险要之地而不给,可见其精明,深知其利害关系,“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据说虢叔恃险不修德政,被郑武公所灭,话中所含杀机,姜氏未必可知。求制不得而求京,这也在庄公意料之中,可见其老谋深算。共叔段在母亲的纵容之下,违反国家制度,肆意扩张,臣下再三劝他约束共叔段,及早消除隐患,庄公光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决不是宽容,而是故意纵养其恶,后又说:“不义不昵,厚将崩。”对于共叔段自取灭亡的结局显得胸有成竹。当共叔段与姜密谋袭郑,完全暴露其叛乱行径时,庄公才认为“火候”已到,下令出兵伐京,一举击败共叙段。庄公设下陷井,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郑庄公竭力容忍共叔段得寸进尺,从表面看,好象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主动权仍然掌握在郑庄公手里,可见其深藏不露,工于心计。庄公幽禁姜氏,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可不久就后悔了,这是因为其害怕蒙上不孝的名声,后听从颍考叔之见,在燧道中与姜氏相见,并赋诗说:“大隧到中,其乐也融融!”实足表现了其虚伪。

2)共叔段是个贪婪狂妄,愚昧无知的人物,他依仗姜氏对他的偏爱,自以为有恃无恐,野心勃勃,不断扩张,他所居京地的城墙违反当时制度的规定,又命西边,北边地区归自己管辖,庄公心怀杀机,但表面不动声色,让他在自取灭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愚昧狂妄的共叔段却以为庄公可欺,最后发动叛乱,很快被庄公击败。

3)姜氏偏狭昏愦,以和情于政。立长立嫡是西周以来继承问题上的根本制度。姜氏不懂政治,却偏要干涉政治。甚至要充当共叔段袭郑内应。结果导致共叔段失败,自己也被幽禁起来。

4)颍考叔聪慧机智,当她听说庄公幽禁姜氏,不久又后悔这件事后,特地以进献的名义见庄公。在庄公赐食时乘机献策,使庄公在遂道中与姜氏相见,摆脱了两难的尴尬处境。

3、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庄公寤生”使姜氏受惊,由此厌之,表现了姜氏乖戾偏狭。颍考叔“食舍肉”既写出了其纯孝,更突出了其聪慧机敏,“隧而相见”则表现了庄公与统治阶级宣扬的孝道的虚伪可笑。

4、衬托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生动。

以共叙段的贪婪妄和愚昧无知,衬托庄公的老谋深算;以姜氏的昏愦和随心所欲,映衬庄公的精明和藏而不露;蔡仲和公子吕为国除害的迫切心情,衬托出庄公的城府之深,手段高明。颍考叔的“纯孝”反衬庄公的不孝与虚伪。

六、文章赏析

公元前722年,在郑国统治者内部发生了一件骨肉相残的事件,这就是《春秋》上所谓的“郑伯克段于鄢”,《公羊》《谷梁》都提及此事,但《左传》的文字最具体精彩。

姜氏厌恶其子郑庄公始于庄公出生时的难产,可是她对于共叔段,却又非常溺爱,屡次请求郑武公废长立幼,虽遭武公拒绝,但姜氏并不就此罢休,这就充分说明这个女人不仅愚蠢而且顽固。姜氏的一恶一爱,始终贯穿于矛盾的产生、发展和激化的过程,正是行文的脉络所在。

郑庄公即位后,姜氏要求把制邑分给共叔段。制,地在虎牢,形势险要,姜氏居心何在,庄公是十分清楚的,当然不能允许,告诉姜氏:“制„„他邑唯命”据说虢叔恃险不修德政,结果被郑武公所灭,对于庄公这段话中所包含的杀机,姜氏未必能够完全参透。求制不及而求京,也在庄公意料之中,由此可见,姜氏的筹篡一开始就落入庄公的掌握之中了。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总是把维护自己的权力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即使是母子兄弟之间,也丝毫不有缓解他们之间的权力之争,郑庄公即位到共叔段外逃,共经过二十二年,这漫长的岁月,突出表现了庄公蓄谋已久,甚至连他的大臣也觉察不出其心迹,被蒙在鼓里,当祭仲提出京的制度不合规定时,庄公却说:“姜氏要这么干,我有什么办法呢?”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等到祭仲提醒他“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时,他才说:“多行不义„„”的话,这个“毙”字和“虢叔死焉”的“死”字是一脉相承的,即使在这一点透露之中,也遮上了一层帷幕:表明这是在自杀,而非他杀,企图逃避杀弟的罪责,可说既狠毒又狡猾。庄公没下的陷井,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权力欲望的沟壑是永远填不满的,郑庄公竭力容忍共叔段的得寸进尺,从表面看,好像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主动权仍然在庄公手里,如果加以扼制,共叔段就会收敛,郑庄公企图使其自我毁灭的目的就会落空,因此,不管共叔段使“西鄙北鄙贰于已”也好,还是进而把二邑归为已有,封地扩展到禀延也好,庄公都不露声色,听之任之,即使他的心腹公子吕连续向他提出警告。其至说出:“欲与太叔,臣请事之,若不与,则请除之”这样的话来激他,他都不为所动,这说明庄公的深藏不露,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等到共叔段完成了进攻国都的准备,并得知姜氏开城作内应的时间之后,才“可矣”。公子吕伐京后,共叔段逃到鄢,庄公亲率军攻鄢,终于使共叔段彻底垮台,对于姜氏当然也不放过,把她放逐到城颍,且誓曰:“不及黄泉,天相见也!”怨恨之深溢于言表,再也用不着掩盖了。

和郑庄公的极端冷酷相此,共叔段则表现为极度狂热,这种狂热,既表现了攫取权力的野心,也表现了施展权术的低能,共叔段的步步副近,实际上都是在步步落入庄公为他设下的陷井,争权夺利,可以使人变得冷酷无情,也可以使人变得骄横狂热,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是封建统治者罪恶本质的表现。因此,这一对亲兄弟,犹如一根毒藤上结出的一双恶果,其胚胎并没什么大的区别,不过一个是胜利者,一个是失败者而已。

姜氏共叔段母子的密谋及活动,在文章中并没有作正面描写,只是通过简要的记叙和郑庄公与祭仲、公子吕的对话表现出来,这样写不仅使文字显得十分简洁,而且突出了郑庄公在这场斗争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姜氏、共叔段的密谋活动,郑庄公了如指掌;而姜氏,共叔段对郑庄公的险恶用心及严密布置却毫无所知。妙在似明实暗,似暗实明。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对话,郑庄公这个奸雄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遂为母子如初”的结尾,读来使人感到十分滑稽,有人称之为丑剧,亦不为过,像姜氏母子这样早已失去了普通人性的典型人物,在经过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挣斗之后,能够毫无芥蒂再叙什么天伦之乐吗?何况在刚出生之时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遂为母子如初”的“初”字就缺乏依据,显得勉强了,血腥的厮杀早就把统治阶级竭力宣扬的那层薄薄的“孝悌”的外衣撕得粉碎了。无怪乎史官对此事的评论也感到为难了。“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是作者针对颍考叔而说的。将孝道永赐予汝之族类,似乎是郑庄公受到颍考叔孝母的感染,其实不过是庄公借此就坡下驴。他之所以欣然接受颍考叔的建议,不过是企图缝补这些破碎的外衣,掩盖已经充分暴露的肮脏的躯体和丑恶的灵魂。这也是千古奸雄的伎俩,因为在这里郑庄公又集中地表现了他的伪善,而伪善是永远和丑恶伴随在一起的。译文: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个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属于自己。公子吕(对庄公)说:“国家不能使土地有两属的情况,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两属的心理。”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多行不义之事,别人就不会亲近他,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辛丑那一天,太叔段逃到共国。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便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这么处理含有责难郑庄公的意思。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颖,并且发誓说:“不到地下泉水(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颖考叔的,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颖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颖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颖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颖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想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君子说:“颖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颖孝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一曲妇女的悲歌——《诗经·卫风·氓》赏析

“个体婚制在历史上决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的,更不是作为这种和好的最高形式而出现的。恰好相反。它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很有帮助的。

《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最好的一首弃妇诗。它可能是春秋初期卫国的一首民歌。诗歌通过一个妇女的哭诉,生动地叙述了这个妇女从恋爱、结婚直到被遗弃的完整过程,抒发了她的悲愤与怨恨,客观上揭露了当时的阶级压迫,因为“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同上)。

《氓》全诗共分六章。第一章写的是女主人公答应了氓的求婚。诗歌一开头就说明了氓是一个“抱布贸丝”的小商人,到女主人公这里来“贸丝”只是作为一个因头,目的是“来即我谋”。为了达到目的,他装出一副“蚩蚩”的忠厚面孔,来向少女求婚。由于这位女主人公没有能够看破氓的虚情假意,一口答应了氓。于是,她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礼数也不管了,勇敢地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错误地把自己的爱情投在了一个骗子身上。从这里不难看出,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纯朴、热情而又很幼稚的少女,氓呢?是一个“滑头滑脑”的家伙。

“乘彼峗垣,以望复关”,这位少女自从订婚以后,就以灼烈的感情热恋着她的氓,对氓是一片痴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她对占卜的结果毫不怀疑,希望氓赶快来取嫁妆,以完婚事。第二章时写女主人公热切地盼望婚嫁的情形,进一步刻画了她纯朴热情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婚姻悲剧,为女主人公性格的发展变化埋下了伏笔。

第三章在全诗是一个感情上的转折,由对爱情的憧憬转入对自陷情网的追悔。“桑之落矣,其叶沃若”,诗人用桑叶的鲜嫩来比喻女子的年轻美丽,“于嗟鸠兮,无食桑椹”,既“比”又“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假如一个女子贪恋情爱,那么也会像斑鸠那样遭到不幸。结尾三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女主人公从自己被遗弃的遭遇中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她下定决心不再留恋过去,并告诫千万个姐妹,以免再蹈自己的覆辙。这里,诗人为我们展现了这位女子的深深后悔之情,同时也写出了这位女子性格中极为可爱的坚强的一面。

接着,诗歌第四章就是抒发了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怨恨。诗人用同样的“比”的手法,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说明女子的容貌已经衰减了,揭示出她被氓抛弃的直接原因。“自我组尔,三岁食贫”,道出了这位女子从结婚后一直是过着贫苦的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使得她美丽的容貌很快的憔悴了。而这位氓在骗得了爱情和嫁妆之后,逐渐暴露出了他那冷酷的“二三其德”本性,女子成了过河的桥梁被无情地抛弃了,女主人公的追求也都像肥皂泡一样地破灭了。这里,诗歌通过这位女子的控诉有力地揭露了氓负心背德的卑劣嘴脸。

是的,这位可怜的女子为了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生活,“靡室劳矣”、“靡有朝矣”,无论怎样的困苦她都甘心忍受,无论多重的担子她都承挑,甚至连丈夫的暴怒虐待也毫无怨言,但尽管她如此地忍辱负重却依然未能摆脱被休弃的不幸命运,残酷的现实留给她的只是一掬辛酸的眼泪,是一幕凄惨的人生悲剧。而氓呢?原来那一片“信誓旦旦”的假忠诚,那一脸“蚩蚩”的假厚道,在他“言既遂矣”、目的达到之后,就慢慢地对她暴虐起来,最后一脚踢开。从此处也不难看出,氓是一个满肚欺世学问、极端自私自利的小商人,是一个体现了奴隶社会夫权压迫的典型。更可怜的是,这位女子被欺回到娘家后,等待她的不是亲人的抚慰,而是兄弟间的咥笑,即使在自己的亲人面前也找不到一点同情。这样沉重的生活打击,如此浇薄的世态人情,使她在痛苦无告的情况下,只好形影相吊,“躬自悼矣”。这第五章总共用了六个叹词“矣”,沉重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自悲自悼。抚今追昔,历数往事,悲愤的情怀,悔恨的心情以及孤独无依的感叹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如一团埋藏已久的地火一下在迸发二处,强力地表达了她对负心男子的谴责。

第六章抒写了女主人公被弃后的愤恨决绝的心情,感情慢慢转入平静。“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一股怨恨交集的激愤之感油然而起。回忆往事,对照今天,自己的命运是那样地暗淡渺茫,当初的“旦旦”“信誓”全被氓一手推翻了。而我——这位女主人公也透过氓背叛誓言的面目,看清了他那卑鄙恶劣的灵魂,于是她变得决绝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她对氓已没有什么企求,也没有半句哀告,更不存一丝幻想,有的只是对氓的愤恨和谴责。至此,诗人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纯朴热情的少女,到忍辱负重的妻子,再到坚决决绝的弃妇的艺术典型。

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从父系氏族公社成立后,妇女就成为家庭的附庸,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压迫。到了奴隶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就更为下贱,尤其是劳动妇女,她们沦为家庭的奴隶,成了可以随便买卖的商品。《氓》中的女主人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她受到氓的遗弃决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个别的,它是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物。《氓》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一首弃妇诗,其关键就在于通过两个鲜明的形象的刻画,通过一个女子的婚姻悲剧,深刻地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社会现实。但是,就是这样一首民歌,从汉代以来就遭到了封建文人的极其可恶的曲解。《诗序》把它说成是“刺淫佚”的,朱熹在《诗集传》中也讲:“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悔恨之意”在诗中确实存在,但那是女主人公对自己没能认清负心男子的卑鄙灵魂的悔恨,决不是对“淫”的悔恨。他们把这样一个勤劳善良、忍辱负重的劳动妇女形象说成是“淫妇”,从本质上揭示了这些文人儒士们竭力维护男尊女卑的封建秩序的封建立场。

末了,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在结构艺术上所表现出来的特色。本诗是一首带有很大叙事成分的抒情诗。诗的第一、二章,女子追溯当初受氓的欺骗,与他相爱结婚的经过是叙事;第三章用了整整一章抒发了对错误爱情、不幸婚姻的悔恨和沉痛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在回忆中自然引发出来的;第四张又接着叙述被遗弃的经过,叙述中的愤恨之情不由自主地同时产生,她把一腔怨恨全部发泄到无情无义的氓身上,达到了感情的高潮;第五章叙述被休弃后遭到兄弟的咥笑,流露出的是受委屈的心情和被弃无告的伤痛;第六章回顾氓从前的种种虚情假意,表现出的是对负心男子的恨合同他坚决决绝的感情。长诗基本上是按事件发展的过程展开叙述的,诗人的感情脉搏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跳动,时而是悔,时而是自伤,时而是斥责,这种种复杂丰富的感情伴随着对事件的叙述而产生、发展,与叙事水乳交融。诗人抒发的感情由于有了叙述作基础,读者也就能更好地体会理解,引起共鸣。

诗人在叙述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中一对比手法的运用尤为突出。像同一个人物前后行为的对比,从而把氓的虚伪奸诈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又如不同人物之间的思想性格的对比,女主人公的纯朴热情,善良勤劳与氓的虚伪冷酷、损人利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更加能激起读者对氓的愤恨很对女主人公的同情;再如在刻画心理状态,在描摹思想情绪上也是大量地运用了对比:“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把一个处于热恋中的女子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诗歌种“比”的描写更是明显,从而也就自然地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使得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含蓄、隽永。

另外,诗歌的语言形式也是丰富多变。有叠字的运用,如“蚩蚩”“涟涟”“晏晏”“旦旦”;有蝉联句式,如“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乘彼峗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还有对偶句,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等等。这些语言形式的灵活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旋律美、音乐美,丰富了诗的艺术特色,加强了思想内容的表达。

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卫风·氓》共六章,章六句,二百六十三字,为《诗·国风》一百六十篇中第一大篇。《卫风·氓》这首诗一方面抒写了男女美好的爱情生活;另一方面,又揭露、批判了当时社会出现的男女不平等现象,从而表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对不平等的家庭生活和遭虐待被歧视的处境的强烈不满和怨恨。但是,对于这首现实主义的完美里巷情歌,长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注释者、批评家,总是按照自己特定的时代意识,从封建礼教出发,以儒家“诗教说”的原则,加以曲解和诋毁,称其为“淫乱之诗”,称诗中女主人为“淫妇”,不同程度地遮蔽了作品的本真面目,减损了这首诗的艺术光辉。为了剔除古人的曲解和附会,还《卫风·氓》这首诗以本来面貌,现对《氓》诗的产生年代与地域、《诗经》时期的婚姻家庭观以及《氓》这首诗的主题思想等方面加以释析。

一、《氓》诗产生的年代与地域

根据《毛诗序》言“宣公之时”可推知,《氓》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7世纪,距今大约2700年左右。它产生的地域,诗中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和“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等,多处提到顿丘和淇水。对淇水没有异端,即现在从西南到东北,斜贯浚县全境的淇河故道。但对顿丘,个别古籍注释虽有异说,但大多数群经正史都把《氓》诗“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的“顿丘”,标注在春秋卫地,今河南省浚县。最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出版)、《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都详细注释着:“《诗·卫风·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在春秋卫地,今河南省浚县。”郦道元的《水经注》“淇水”卷中说得更为详细,曰:“淇水,迳雍榆城南,又北迳其城东,东北迳同山东,又北迳白祀山(现在白寺山)东,又北屈而西转,迳顿丘北,又屈迳顿丘县故城西,《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者也。过顿丘,淇水又东北迳枉人山(象山和善化山)东、牵城(王庄乡前军寨村)西入内黄境。”《水经注》中提到的雍榆城、同山、白祀山、枉人山和牵城,均在浚县境内。

诗中的顿丘具体位置在浚县什么地方,这又是史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这一问题,其实《水经注》中已说的比较明确,即在枉人山东、淇水南,现在的浚县屯子镇的蒋村一带。在蒋村遗址南、枉人山东2公里处,即淇水岸有一村庄,名屯子。该村南北最长处为600米,东西最宽处为400米,中间隆起,高达4米余,这里显然在当地是一个丘了。再就名称而论,它和顿丘有点音近。如果蒋村遗址确为顿丘故城,则屯子村当为原来的顿丘无疑。同时,遗址和文献记载的顿丘及顿丘故城位置相印证。

二、《诗经》时期劳动人民的婚恋观

《诗经》所处的时期,正值商代末期。受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婚恋观念集中表现为:(一)以忠贞不渝为尚,视二三其德为耻。《诗经》在赞扬和肯定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真挚专一的严肃爱情态度的同时,也对朝三暮

四、喜新厌旧和忘恩负义之徒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二)男女对终身大事有强烈的自由意识。在《诗经·国风》中,从很多情歌中可以看出,男女恋爱结婚是比较自由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诗反映了婚恋必须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始能正式结婚。还有一部分诗反映了恋爱婚姻受到限制和破坏,使得一些青年既想追求真正的爱情,又不得不瞻前顾后,从而陷入痛苦之中。(三)男女在相爱中,感情抒发炽热,语言表达温柔淳朴,相爱活动大胆热烈,特别是女方比男方更为主动、直率,毫无芥蒂与顾忌。同时,以原始性爱为基础的自由恋爱,是极为普遍的。(四)劳动人民的择偶标准是重视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但首要条件还是看重人的内在美,即勤劳勇敢、善良和顺。

三、《氓》诗的主题思想

《氓》诗采用赋、比、兴和倒叙、插叙的艺术手法,通过诗中女主人公追忆她与一青年男子氓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展开情节,内容上叙述三个生活片段:一是婚前的美好爱情;二是诉说婚后不平等、不美满的家庭生活;三是对背弃信誓之人并不留恋,抱着“亦己焉哉”的决绝态度,毅然大归离开男家。它的主题有四:一是崇尚美好、自由的爱情、婚姻生活;二是申诉男女不平等、为妇之苦,对遭虐待、被歧视的地位和处境表示不满和反抗;三是对朝三暮

四、喜新厌旧和忘恩负义之徒进行揭露和批判;四是告诫社会同友要当心,不要再上那些负心郎的当。

《氓》诗一、二章,用赋直陈女主人公与氓从美好纯真的恋爱到结婚的过程。据女主人述说,她原本是一位靠采桑、养蚕、缫丝卖钱为生的乡间桑女。在生产品交换的集市上与一青年男子氓相遇,相互在交易中接触相识。她追忆说:“当初那氓说用他的布来换我的丝,其实是借故来向我谋求婚事的。他的憨厚、朴实引起我的好感,我愿意与他相处。每次相会,我都送他渡过淇水,一直到顿丘才肯分手。他多次恳求我嫁给他,甚至一再抱怨我有意拖延佳期。我也一再向他解释说:不是我故意拖延婚期,而是你还没有选好媒人向我家正式行求婚之礼。你可千万别生我的气,那么咱就把金秋作为婚期好了。”通过相处,一个热烈追求,一个痴心相爱。经占卜问筮、说媒请亲之礼,男娶女嫁,终成婚眷。女主人公对这一段恋爱生活,是那样痴情向往。

诗中第三章,为全篇转捩点,采用比而兴和插叙手法,通过女主人公的议论和抒情,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比喻,为下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张本,来表达她的感情已由开始的爱情得意高峰,顿时跌落到失意绝望的深谷。

第六章,是这首诗的总论,是全篇的点睛之章。女主人公唱道:“开始你对我发誓,夫妻要白头偕老,如今老来却使我恨怨。淇水虽宽尚有岸,沼泽再广也有边,惟我之痛苦无限?回顾少年未嫁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此算了吧。”女主人公认为,既然你背叛初衷到情意已断、恩爱已绝的地步,我何苦为你的负情百思不解、自寻苦恼呢!对此,她并不徘徊留恋,愤而决绝大归,表现了她性格的刚毅和强烈的反抗精神。综观全诗,实为刺时之诗,是《诗经》中最有特色、最富感染力、最具批判性的上好作品。

评评《氓》的女主人公

痴情——“乘彼诡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中女主人公在氓离开后总是牵挂着他,多情的她总是独自登上破旧的城垣眺望复关寻找氓的身影。当她看见了心上人时就会欣喜若狂,若她看不见心上人则会伤心流泪。痴心的她总是因为氓而高兴又因为氓而伤心,眺望复关,等待的是氓的迎娶,从来没有改变。

勤劳——“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

智慧——“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静言思之——”女主人公在年轻时就清楚得明白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否则就很难从中解脱。这种道理有的人一生中都不可能领悟得到,女主人公与一般封建女人不一样,她拥有自己的思想,她是一个有智慧的女子,这也体现在其与氓婚变后,她并没有呆坐等死,而是“静言思之”,思考现在自己的处境并做出决定。我们能不说她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女子吗?

坚强——在“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女主人公在婚变后依旧勤于家务,坚强的过着自己的生活,没有轻易倒下。更令人佩服的是她非但没有因变而终日以泪洗脸,而且她坚强的面对自己的处境,勇敢果断的做出分手的决定。一个坚强独立的女子在我面前出现。

第二篇: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研讨,认识儒家一贯提倡的伦理道德在春秋时代贵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斗争中的尴尬地位,认识到它的虚伪性。

2、通过研讨,鉴赏本文在戏剧性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课文研讨,鉴赏本文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

教学设计:

1、本文学习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探讨将遵循几个原则:学生自己学习研究为主;重在学习过程;强调信息的收集;注重创新。所以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将主要是两大环节:学习对象及研讨方向的布置选择;学习研究成果的展示。更重要的环节将在课外由学习自己完成。

2、对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学生一方是:研讨课文了解传统看法及观点产生疑问汇集疑问选题搜集资料讨论课上展示自己的研究 ;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教师一方是:布置学习要求指导研究过程指导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成果课上展示

3、限于各方面原因,教师可以提供各类学习资料,包括字词解释、课文、评论文章,更主要的是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去寻找资料。

教学重点:人物塑造,特别是分析郑庄公的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作者的褒贬程度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方法:以讲诵方式为主,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解决部分易产生错误的地方。通过学生的阅读,产生问题、收集问题,先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内容:熟悉课文,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理清课文思路;背诵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导入新课: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四篇先秦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柬》、《触龙说赵太后》,这些大部是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君臣之间的对话、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我们并试着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今天我们要学的《郑伯克段于鄢》是写郑国统治集团内部两兄弟的斗争,由于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我将以介绍为主,大家参与讨论,我们来共同解决有些对课文了解的问题。

2、背景资料:《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1)“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这种编年史周王朝和诸侯各国都有,虽然内容不同,一般都称为《春秋》。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起于隐公元年,终于哀公14年(前722-481),记事特别简单,类似新闻标题。孔子为了维护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巩固最高奴隶主政权,使“大一统”局面恢复安定。他的这种政治主张,通过《春秋》的谨严笔法表现出来。

2)“左传”

①“传”: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就是“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前人多说《左传》不传《春秋》,因为《左传》的文笔富艳浮夸,其详载历史的本末及有关佚闻琐事,太过细致,有如文学作品中的小说,违背了“春秋大义”。

②《左传》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既有民本、爱国等进步思想,也包含封建伦理观念,正统等级观念等在今天看来落后的思想。《左传》叙事详细完整,故事性强,善于用极少的笔墨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个性化。③司马迁、班固都说作者是左丘明,班固并说左丘明是鲁左史,大多人认可这个说法。

3)《郑伯克段于鄢》

史学、文学的经典名篇,《左传》的首篇,《古文观止》的首篇。

②“郑伯”,指下文的郑庄公,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郑国是姬姓。与周天子同姓;“克”,《说文解字》:“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徐锴曰:“肩,任也,负何之名也,与人肩膊之义通。能胜此物谓之克。”战胜,今有“攻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等用法。克,又有“能”义,盖由此而引申。“段”,指下文的共叔段,即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三个字,表示了三个意思。

一、共(gōng),是共叔段失败以后出奔的地方,共,国名,在今河南辉县。

二、叔,是指排行。古代的排行,不象今天一样用“一、二、三、四”来表示,而是用“伯、仲、叔、季”来表示,或者是用“孟、仲、叔、季”来表示。

三、段,是名。“于鄢”,介词结构,这里用做补语。这是与现代汉语不尽一致的,现代汉语常把这种用法用在状语的位置上。鄢,地名,为郑武公所灭,其地在今河南省鄢陵县境内。

③孔子是一个保守的人,他一生主张克已复礼,要恢复以前的“礼”,要恢复那“伦理”,对当时道德论表的感慨深恶痛绝。《左传》顺承此意,本文就写了一国君家庭内部的矛盾斗争,再现了当时统治阶级为争权夺利不顾伦理道德的情形。

3、布置阅读及思考问题:

1)

朗读课文不少于5遍,解决生词及需要掌握的特殊句式。

①恶之:恶:动词,厌恶,不喜欢。译“于是姜氏就厌恶他”。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制:地名。岩邑:险要的城邑。焉: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作用,译为“在那里”。译“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就死在那里”。

姜氏欲之,焉辟害:焉:疑问词,怎么能。辟:通“避”,躲避。译“姜氏要这样,怎么能避开这祸害呢”。

其谁曰不然: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译“谁又能说您做的不合誓言呢”。

永锡尔类:锡:同“赐”,赐给。译“永久地把它赐给你同类的人”。

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姜氏有何厌”。厌:通“餍”,满足。译“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犹„„况„„乎”是固定句式,表示递进关系,译“蔓生的野草都不能够除去,更何况你的宠弟呢”。

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敢问谓何也”,译“能问一下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君何患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君患何焉”,译“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其是之谓乎:宾语前置句,应该是“其谓是乎”。其:句首语气词,表示猜测,大概。是:代词,这件事。译“大概说的就是这件事吧”。

2)参照注释,分清层次结构,弄懂全文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意图。(使用板书)

3)学生产生疑问,写在纸条上汇总。作为一个标题,一句历史大事记,这标题交代故事的主要人物,故事本身、地点。“郑伯在鄢地打败段”,看似平常但我们若想想,郑伯与段是嫡亲兄弟,“鄢”又不在郑国境内。这些问题,就感到这个故事不是那么简单。在课文的第五节后,省了这么一句话:“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这段话解释经文何以如标题这样记的原因。(这是“继承”的步骤,对古代文学作品我们首先是“拿来”,先学习,学透之后再超越;这也是广泛阅读、广泛“生疑”阶段,没有固定的目标要求,“放开”的阶段)

4)、汇总阶段:把问题汇总,合并,设定几个或十几个大的问题下发。

5)、针对问题(选择研究目标),收集资料、信息,解决一两个问题。

6)、将自己和其他同学讨论的结果写成小论文,准备课上展示。第二教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内容、问题、讨论、结论)

一、课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将这篇课文的内容梳理了一边,并将一些不甚了解的字词也做了确定,我还让同学们回去找出你阅读时产生的问题,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讨论。

二、故事简述

1、这题目里含有一个故事:隐公之年,郑国国君之弟公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公叔段,使他“出奔”。

2、这样一个历史事件,这样的一个家庭悲喜剧,不同时代的人总是要记录、评述、解说的。

大圣人孔子就用了九个字“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记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齐全了,也不是没有褒贬,但他的春秋笔法再高明,再有情感,总也说不清,这不过是新闻标题而已。

比如,郑伯的“伯”如何解释?根据伯仲叔季的排行释成兄长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郑哥哥克了段弟弟。那如果理解成爵位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郑伯爵克了段叛逆。有的同学问段的结果(或叫下场)是怎样的?是死了还是流浪远方?题目上只有“克”这个字,相当麻烦,到底是打败,打垮攻克还是杀掉了,再如“于鄢”,古人说,鄢,远也,在很远的地方哥儿俩怎么会决战一场呢?再看看地图(幻灯展示地图)怎么会呢?

这许多的的疑问都令人难解

3、其实古人也看不懂,所以左丘明就用了541个字来解释了一下,一下变成了一篇小说,是吧!

左丘明的解释正确与否,合乎孔子的原意吗?(他的思想与孔子是否一致?)令人关注。后代的人受不同的世界观的影响,带有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解读《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的呢?

三、课题简说:(教师、学生双向互动,由简到难进入课文的研读,形成共同关心的问题)

1、教师:刚才同学们这样带有一定的问题搜集信息资料经过反复阅读,解决了问题,这也就是研究性阅读。我在大家的疑问中选取了频率最高的十二个疑问作为第二阶段阅读的小课题,印给了发大家。同学们也都选择课题进行了深入的阅读研究,下面请同学们介绍自己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因为人数问题,每人不能超过两分钟。

四、论文交流(15分钟),分小组交流,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解决一些大家看法一致的问题,留下一些一时还难以解决的问题,师生在课堂上讨论解决。

五、评论阶段(10分钟)

1、教师:刚才大家的交流很好,阅读很深刻,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了新意。总体上都围绕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看待庄公这个人”。这也是大家提问人数最多的一个问题。可以说每个人提的问题都和对这个人的评价有关;

2、教师:庄公形象讨论。《古文观止》选其为第一篇,对庄公的评述很有代表性,从前到后共用了(出示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他邑唯命”(四字毒甚)

“焉辟害”

(毒甚)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庄公之心愈毒矣)

“无庸,将自及”(毒甚)

“不义不暱,厚将崩”(更加惨毒矣)

“尔有母遗,衣我独无”(非复前日含毒恶甚)

“其乐也融融”(则知其前之阴毒也)

“其乐也泄泄”(从前一路刻毒惨伤之心)

“毒”字用了九次,归结为一句话“残忍之尤”。

3、教师:古人评左公从儒家的正统理念出发,大多将庄公作反面教材,所以很多人认为

A 阴险狡诈

B 老谋深算

C 心机深藏

D 心狠手毒

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他到底是巨奸还是理智明君?请大家发言(讨论)从不同角度,学生们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应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梳理,并肯定一些言之有理的观点。

六、总结

1、刚才围绕着对郑庄公的评价这个核心问题说的很好,限于时间问题,今天只能到这儿,有时间我们还可以就其他问题进行讨论。

2、关于庄公,无庸置疑,他是主要人物,孔子借这个人物表现什么?(见后附录)

七、课后作业:

要求:修改自己的论文,最好打印入盘。

板书设计:

姜氏厌恶郑庄公,偏爱共叔段。

(矛盾的开端)

共叔段扩张势力,郑庄公虚伪应对。

(矛盾的激化)

郑庄公

共叔段

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

(矛盾的解决)

庄公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

(矛盾的解决)

附录

一、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资料补充

1、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春秋》里能体现出儒家的观点。孔子以“仁”为核心,讲究追求“礼”。按儒家的正统伦理道德观念,要求六条,也就是六个字:义、行、慈、孝、爱、敬,即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是处理好君臣、母子、兄弟的伦理关系的准则。恐怕作者是借这事讽刺这里面的人都不遵守“礼义”,这才是孔子的本义。庄公治国要治,要仁治要礼治。

2、《左传》的作者是谁可能还有争论,但他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看待这一切,看到的是权势相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泯灭。如果孔子的看法有点愤恨或失望的话。《谷梁传》解释春秋大义比较准的,大家看这段解说(课件)

“克”是什么意思?能够做到呀。能够做到什么呢?能够杀人呀。为什么不说杀?这样可以看出段拥有士兵和百姓。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呢?杀了世子或同母弟的,称为君。因为他称作君,所以知道他是弟弟。段的弟却不称弟;是公子却不称公子,是贬低他呀。段丧失子弟的道理。责备段,但更责备郑伯。为什么更责备郑伯?更责备郑伯的千方百计地蓄谋干成那杀人的事。

“于鄢”,就是很远的地方。这就如同说郑伯从他母亲的怀里夺过来杀死似的,这是更严厉责备他的呀。那么作为郑伯应该怎么办?要慢慢地去追那逃贼,这是爱自己亲人的正确做法。)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要慢慢地去追那逃贼,这是爱自己亲人的正确做法!”

感到如何?迂腐滑稽!

左丘明呢?恐怕还想为其开出一剂良药;只要孝心永存心中,一切都可变的美好,所以他写了后半截的故事。(182个字)只不过这场宣扬孝心的过程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如同在看一幕丑剧。那种表演令人作呕!反映出儒家的礼教观念的尴尬。

3、不少同学问到“道为母子为初”,怎样如初的问题,供大家思考。我个人理解是如“没有撕破脸之前”,放逐之前,“心里当寇仇,脸上涂蜜油”那样吧!肮脏的政治角逐,人性的泯灭,哪能是善良而又天真腐迂的儒生们提倡的孝能解决的呢。

4、郑庄公的做法也有迫不得已的因素

宗法制度下的继承原则:

“立嫡以长为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强调正室正统,所以历史上每个朝代新君即位之日,也大都是许多竞争者被杀之时。郑庄公此人由于某些被动的原因,隐忍以久,既可说其心计高,也可说比别的国君高明一点。

5、“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闵公元年,仲孙子湫论庆父日:“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

定公六年,公叔文子谏卫侯曰:“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

《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

“待”之时义大矣哉。“待”者,待恶贯之满盈时机之成熟也,故本节下文云:“公闻其期,曰‘可矣’”。

《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曰:“凡人取果,宜待熟时,不撩自落,檀越但待侯景熟。”

6、“不义不暱,厚将崩。”

杜注: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

不暱谓众不亲附叔段,非谓叔段不亲于兄,其语紧承“厚众”而驳之,遥应“多行不义”而早之,言不义则不得众矣。

资料卡片:

1、《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这一段是《左传》引《春秋》原文后加以的评价。《书》,这里指《春秋》。不弟,不象一个当弟弟的。弟兄二人就象两个国君一样,所以用了一个“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批评他放弃了教育弟弟的责任,灭掉共叔段是庄公处心积虑、千方百计要达到的目标,这种阴险的做法一般的人叫做“郑志”。不说“出奔”,含有责难庄公的意思。

2、下面分析一下本文的人物形象:

郑庄公阴险毒辣,杀段是他的夙愿。大臣祭仲、子封等人,都不知道他的阴谋,十分焦急地劝他赶快行动。可见他的确很阴险,而且隐藏内心活动十分成功。“姜氏欲之,焉辟害?”,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再到“无庸,将自及。”,“不义不日匿,厚将崩。”,最后到“可矣。”语义由浅到深,由轻到重。前面几句,是量变,最后的“可矣”是质变。庄公的老谋深算,从这里看得十分清楚。可以这样说:共叔段的野心,完全是庄公有意造成的,这样庄公才有可能找到借口灭段。《左传》中所说的“郑志”就是说的庄公的隐藏内心活动,不露声色。庄公对亲生母亲姜氏丝毫不讲情面,一直到将她放逐在外。最后的“既而悔之”以及“隧而相见”那种乐呵呵的戏剧性场面,到底是人性尚未彻底泯灭呢?还是以此表孝道来迷惑人民、笼络人心呢?或者是《左传》的作者有意不指明,让读者自己去独立思考呢?很难说得清楚。

作者用冷峻的“春秋笔法”,表面看来不置褒贬,实际上却从字里行间十分成功地刻划出庄公的伪善和阴险,也曲折地反映出他的矛盾心理。刻划了姜氏的自私、刁钻、古怪的残缺、扭曲的性格,她对亲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厌恶、一个却偏爱纵容得不得了,她不是一个好妻子,更不是一个好母亲。文中也十分成功地刻划了共叔段的狂妄、贪婪和愚蠢。(历史上的共叔段可能是一个很不错的政治家,这从《诗经》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诗经·郑风》中的《叔于田》和《大叔于田》都把段作为正面人物来歌颂。)另外,本文还巧妙地刻划了颍考叔的机智和聪明。

3、《谷梁传·隐公元年》: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母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第三篇: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课文,结合教师串讲,掌握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文言词语的用法;

2、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分析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3、了解课文的出处以及关于《左传》的基本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

1、文中文言词语较多,句式复杂,需要重点掌握。

2、郑庄公性格颇多争议,学生可以根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设想]

课文特点分析:这是一篇历史散文,全文结构完整,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这篇文章代表了《左传》的语言的主要特点。作者善于用极精练的语句、委婉流畅的笔调写出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也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内心活动,形象鲜明,绘生绘色,所以值得反复诵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使用]

幻灯机、常规教具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故事导入:郑庄公是先秦时期一位君王,隐公三年,郑国国君之弟公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公叔段,使他“出奔”。

我们要认识郑庄公这个人就要学习《郑伯克段于鄢》,通过这篇课文来认识一下这位可爱的郑庄公。本文选自《左传》同学们是否熟悉《左传》?中学里曾经学过《左传》的名篇没有?(要求学生回忆出自己所了解的《左传》的相关信息。)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详细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和有关言论,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历史文献。作者善于用生动精练的语言描绘纷繁复杂的战争场面和事件,也善于刻画人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课文背景: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郑国邻近东周都城洛阳,郑武公与其子郑庄公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庄公希望在政治上能大有作为,梦寐以求的是扩张郑国的势力,因此首先考虑到剪除异己,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本文所反映的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庄攻即位,其弟公叔段欲争权夺位,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实。

3、课文的层次结构

全文共5段,分4个部分:

一、姜氏厌恶郑庄公,偏爱公叔段。从而交待了庄公母子不合,兄弟争斗的原因。(矛盾的开端)

二、写公叔段不断扩张势力,而郑庄公虚伪应对,实怀杀机。(矛盾的激化)

1、公叔段得到京地作封邑。

2、公叔段在京地建城,公然超过先王制定的规格。

3、公叔段逐步将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据为己有。

三、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矛盾的解决)

四、庄共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矛盾的解决)

1、颖考叔设法为庄公排忧解难。

2、姜氏、庄公“遂而相见”的经过。

3、作者托名君子的评论。

4、具体分析:

情节结构:先总的这篇文章记叙了郑庄公击败其弟共叔段在母亲的支持下阴谋夺权前后的故事。从“初”武姜生庄公起,到庄公与武姜和谐“如初”止。作者以时间顺序展开情节。(板书)人物关系:

郑武公——其妻武姜

郑庄公(兄弟)共叔段

布置作业:分析郑庄公的形象,写一篇曰200字的评论文章,要求自抒己见,自圆其说。

第二课时

5、文本串讲:

①读。教师示范读。

②问。教师把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让学生解答。

(1)遂恶之:恶:动词,厌恶,不喜欢。译“于是姜氏就厌恶他”。

(2)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制:地名。岩邑:险要的城邑。焉: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作用,译为“在那里”。译“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就死在那里”。

(3)姜氏欲之,焉辟害:焉:疑问词,怎么能。辟:通“避”,躲避。译“姜氏要这样,怎么能避开这祸害呢”。

(4)其谁曰不然: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译“论又能说您做的不合誓言呢”。

(5)永锡尔类:锡:同“赐”,赐给。译“永久地把它赐给你同类的人”。

③析。(用幻灯把题目显示出来。):

Ⅰ、分析标题:

(1)“伯”是爵位名,五等爵位分别是什么?(2)标题中含什么句式?

Ⅱ、分析第一段:(1)翻译“郑武公娶于申”和“亟请于武公”什么句式?(2)惊 姜氏是什么用法?(3)“寤”是通假字,意思是什么?(4)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省略句,后两句省略“不过

(五)国之

(一)”,“不过

(九)国之

(一)”。)

Ⅲ、分析第二段:

(1)找出本段中的判断句(2)找出本段中的通假字

Ⅳ、分析第三段: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什么句式?“都”何义?“雉”何义?还有何义?(2)“今京不度,非制也”京,度是什么词性?与今天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姜氏何厌之有”是什么句式?(4)找出本段中的成语(5)祭仲用“蔓草” 说理,使用的什么方法?(比喻)

Ⅴ、分析第四段:

(1)“若是何”何义?(2)“至于 ”中“至于”在此处是几个词?与今天有何区别?

Ⅵ、分析第五段:

(1)“启”何义?与今天有何不同(2)“公伐诸鄢” 中“诸”兼有哪几个词的功能?(3)找出通假字。

Ⅶ、分析第6段:

(1)“无相见也”中“无”通假字,何义?(2)把“请以遗之”中省略的词补出来。翻译此句。(3)“敢问何谓也”“吾何患焉”是什么特殊句式?(4)“隧”是此处什么词性?(5)“其乐也融融”中何处停顿?(6)找出通假字。

6、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背诵课文

第四篇:古代汉语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郑伯克段于鄢

(一)《郑伯克段于鄢》筒介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传》。它与《春秋》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本是东周时期各国史书的通称。现在的《春秋》据说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左丘明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春秋》记事比较简略,二百多年的历史只有一万八千多字。

对《春秋》能起到补充和说明作用的有三部书,这就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儒家把《春秋》看作重要的经典,而把解释经义的文字称做“传”。因此就把《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称为《春秋》的三传,每本书都有个“传”字。“经”与“传”原来是分开的,不编在一起的。西晋时的杜预,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把《春秋》和《左传》按年插编在一起,从此,《左传》与《春秋》就合在一起了。

《左传》一书记述了我国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斗争和变革,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资料。《左传》又是一部历史散文巨著,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作者有很高的语言修养和处理复杂材料的能力,文笔简练,善于叙事和刻画人物,为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生动的历史画面。作者还擅长于写战争,把纷繁的战争写得井井有条。《左传》的许多外交辞令也写得很好。这些使我们看到远在古代汉语就是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左传》一书对后世的历史学,文学等都有巨大的影响。

(二)历史背景

本文选自《左转》鲁隐公元年(前722)。文中记叙了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统治者之间争夺权势的斗争也加剧起来。为了争夺王位,骨肉至亲成为殊死仇敌。本文放映了这一社会现实。

“郑伯克段于鄢”,本是孔子《春秋》中的一句话。关于这句话的含意,本文原有一段被编者删去了的说明。这个说明是:书(指《春秋》)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不像弟弟),故不言弟;如二君(像两个国君相战),故曰:‘克’;称‘郑伯’(称爵不称兄),讥失教也(兄本有教弟之责,但庄公不教弟,反而养成其恶)。谓之郑志(说这是郑庄公的本意)。不言出奔,难之也。(“出奔”是有罪之词。如果不说“郑伯克段于鄢”而说“段出奔共”,那就只能归罪叔段了;其实庄公也有罪,难于下笔,所以“不言出奔”。

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故称郑伯。克,战胜。段,郑庄公弟弟。鄢,郑国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内。

(三)课文讲解(重点、难点)

当初,时间副词。

郑武公娶于申,郑武公:姓姬,名掘突,郑国第二代国君。娶于申:从申国娶妻。娶:娶妻。于:从,介词。申:国名,姜姓,在今河南省阳县。

曰武姜。

曰:叫做。武姜:武公正妻姜氏。“武”是她丈夫的谥号,“姜”是她家的姓。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郑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共叔段:庄公同母弟。段是名,叔是排行,共是国名,在今河南卫辉市。叔段与庄公争夺王位失败,出奔共国,所以称“共叔段”。注意:“武姜”“庄公”和“共叔段”都是他们死后才有的名称。这是史学家用后来的名称追称历史人物。庄公寤(wù)生,寤生:倒着生,即胎儿出生时脚先出来,这是难产。(我们人的四肢自然状态都是下垂的,如果头先生出来,下来肩膀、四肢就非常顺利的能生产下来,但是脚先出来的话,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很可能就卡住生不出来了)寤:同“牾”,倒着。

惊姜氏,惊:使动用法,使„„惊恐。

故名曰寤生,遂恶(wù)之。(古代女人产子是非常凶险的,缺医少药,而且没有剖腹产,倒着出来的庄公可以说差点害死了姜氏,所以她非常讨厌这个孩子,甚至连名字都没给取,就简单叫了个寤生。这里其实从母亲的立场看这个姜氏简直不像个母亲,厌恶得没有道理。)

遂:于是,副词。恶:厌恶。之:代词,代寤生。爱共叔段,欲立之,立之:立他(为太子)。

亟(qì)请于武公,亟:屡次。请于武公:向武公请求。于:向,介词。

公弗许。

弗:不。许:答应。按周朝宗法制度的规定:王位应有嫡长子(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所以武公不答应。○姜氏偏心到不顾宗法制度,埋下了兄弟相残的祸根。

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写武姜恶郑庄公、爱共叔段。这是日后兄弟相残的起因,是矛盾的产生。

及庄公即位,及:等到。即位:登上国君之位。郑庄公在公元前743年即位。

为之请制。(武姜)替共叔段请求封于制。为:替,介词。之:代词,代共叔段。请制:请求封于制。制:地名,即虎牢,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姜氏请封制邑,就不存好心。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岩邑:险要的城邑。岩:险要。邑:人群聚集的地方,大小不定。虢叔:原东虢国君。制原是东虢属地。公元前778年,郑桓公灭东虢,虢叔死于制。死焉:死在那里。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在那里。

佗邑唯命。

佗:同“他”,其他的,指示代词。唯命:“唯命是听”的省略。○庄公表面上好像是爱护叔段,实际上是制这个地方是险要的关口,如果把它交给弟弟,那就是把自己的命交给了政敌,恐难控制。

请京,京:地名,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这句的主语是“姜氏”,承上省略。○京师大邑,“请京”不合制度,可见姜氏的私心。

使居之,这句的主语是“庄公”,省略。“使”后省略了代词“之”,代指共叔段。之:代词,代京。谓之“京城大(tài)叔”。谓之:称他为。谓:称为。大:同“太”。文章这一段,“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三句话换了三个主语,且都省略不说。请京,主语是姜氏。使居之,主语是郑庄公。“谓之„„”逻辑主语是社会的人们,但通常不说。“谓之”式是《左传》中常见的句式,指社会上人们这么称说,这么认为。唐孔颖达对这句话注释是:“以宠禄过度,时呼为大叔。”

○封地于京,并称为“京城大叔”,说明庄公的阴险。因为封于京,既便于控制,又培养了叔段的骄气,还落得顺从母亲的孝名。

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zhì),国之害也。祭仲:郑国大夫。都城:都邑的城墙。过:超过。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先王之制,制:制度。

大都不过参(san)国之一;

大都:大的都邑的城墙。不过:不能超过。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参:同“三”。国:指国都。当时最高的统治者是周王,周王在各地分封了许多诸侯国,诸侯国里又有分封,形成等级。在那个重等级的社会里,都城大小也是有等级差异的。周王的国都最大,合九里,即540雉。周的都邑,大的定制是“参国之一”,即180雉;中,“五之一”即108雉;小,“九之一”,即60雉。郑属伯爵,国都规定为300雉,其境内的大都、中都、小都按上述比例递减,即100雉(大都)、60雉(中都)、30雉(小都)。现在京的城墙超过100雉,按大都算,也超过了定制,所以说“今京不度,非制也”。

中,五之一;

中等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

小,九之一。

小的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

今京不度,不度:不符合(先王的)法度。指京的城墙超过百雉。

非制也,非制:违反(先王的)制度。

君将不堪。”

不堪:受不了。堪:能忍受。意思是说先例一开,不合法度的事将接踵而来,郑君的统治权将受到挑战。

○祭仲认为封段于京,违背制度。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之:代词,代封段于京。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辟:同“避”。○庄公直呼其母为“姜氏”,可见他对母亲的恨;又故意说出“焉辟害”这样无可奈何的话,可见他的阴险。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何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厌:满足。之:助词,无义,有标志宾语前置的作用。○祭仲不称“夫人”,也直呼“姜氏”,明显是受庄公影响。

不如早为之所,早为之所:早点给他安排个地方。为:动词,这里是“安排”的意思,带双宾语。之:代词,代共叔段,“为”的间接宾语。所:名词,处所,地方,“为”的直接宾语。“之”、“所”两个词都是“为”的宾语。用现代汉语来表示时,要将间接宾语提前:给共叔段安排一个地方。无使滋蔓。

无:通“毋”,不要。滋蔓:滋长蔓延,指不断发展势力。蔓,难图也; 蔓:蔓延。图:对付。蔓草犹不可除,蔓草:蔓生的杂草。犹:尚且,副词。况君之宠弟乎!”

况:何况,表示进一步,连词。○祭仲不知庄公打算,还以为的是在“宠”弟。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不义:指不合道义的事情。毙:跌倒,跌跤(比喻犯错误)。子:您,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姑:姑且。之:代词,带叔段“自毙”。○庄公说“待之”,实际上是希望叔段“多行不义”,用心险恶,只是祭仲不知。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不久。副词性结构,由副词“既”和连词“而”组成,表示某事过去之后,又发生与之相关的事。西鄙、北鄙:指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的两个城邑。鄙:指边境的城邑。贰于己:意思是原属于郑庄公管辖的西、北边邑也同时属于自己管辖。这是越权行为。贰:两属,臣属于二主。○叔段果行“不义”。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公子吕:郑国大夫。不堪:不能忍受。

君将若之何?

您打算怎么办。若„„何:固定结构,对„„怎么办。之:代词,代两属的情况。欲与大叔,欲与:想(把郑国)给与。臣请事之;

请:表敬副词,请允许我。事:侍奉。之:代大叔。

若弗与,则请除之。若:如果,连词。则:就,连词。请:请求。

无生民心。” 生民心:使民产生二心。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公曰:“无庸,将自及。”

无庸:不用(管他)。庸:用。“庸”的这种通用一般出现在否定式,如“不庸”、“勿庸”等。自及:自及于祸,意即自取灭亡。“及”这个动词,在《左传》里宾语常省去不说,而“及”的对象一般指不好的,如“祸”、“难”等。如《左传·桓公十八年》:“周公弗从,故及”。杜预的注释,:“及于难也。”

○庄公不及时教育弟弟,而故意让他“自毙”“自及”,用心险恶。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收贰:收取两属的西鄙、北鄙。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己邑:自己的领地。至于:(他的势力范围)到达于。廪延:郑国地方,在今河南延津县北。○大叔更加“不义”了。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子封:公子吕的字。可矣:可以动手了。可:可以。矣:了,语气词。厚:指领土扩大。众:指民众。得众:得到更多的民众。○子封和祭仲一样,也被蒙在鼓里,不知庄公险恶用心。

公曰:“不义不暱(nì),厚将崩。” 不义不暱:是“不义则不暱”的意思,即多行不义之事,(民众)就不会亲近他。暱:同“昵”,亲近。崩:崩溃,垮台。○庄公纵容叔段“多行不义”。

以上三段为第三部分,写姜氏为叔段“请制”“请京”,叔段毫无顾忌地扩张势力范围,庄公则有意地养成其恶。这是矛盾的发展。

大叔完聚,完:修葺(qì),指修城。聚:聚集,指聚集百姓。

缮甲兵,缮:修理。甲兵:作战用的盔甲和兵器。

具卒乘(shèng),具:准备。卒:步兵。乘:战车,四马一车为一乘。

将袭郑。

袭:偷袭。郑:指郑国国都。○叔段要举兵造反,狂妄贪婪。

夫人将启之。

夫人:指武姜。启之:为他开城门。启:开门。之:代指叔段。五句话,前三句讲战争的准备就绪,后两句讲对庄公的攻击将采取特殊的方式:外部偷袭,内部接应。○姜氏偏爱姑息,不明大义,支持造反。

公闻其期,其期:共叔段偷袭的日期。○“公闻其期”,别人不闻,说明庄公刻刻留心,时时侦查,所以能独闻;也说明他处心积虑,阴险毒辣。

曰:“可矣。” ○“可矣”二字,完全发泄了庄公一生的积怨,暴露了他的险恶用心。上文子封说“可矣”,是要他制止叔段的不义行为;庄公说“可矣”是要彻底除掉叔段。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率领。车:战车。二百乘:乘是古代军队组织单位。一乘有一车,四马,三甲士,七十二步卒。二百乘,共有战车二百量,战马八百匹,甲士六百人,步卒一万四千四百人。这是准备打大仗的架势。

京叛大叔段,京:指京邑的民众。

段入于鄢,入于:逃到。○叔段不堪一击,可见他贪而无谋,根本不是庄公对手。

公伐诸鄢。

诸:“之于”的合音。之:代指叔段。○庄公既命子封“代京”,又亲自“伐诸鄢”,目的在必杀叔段。庄公阴险面目完全暴露。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gōng)。五月辛丑:指鲁隐公元年五月辛丑日,即二十三日。古代用于干支日,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得出甲子、乙丑等六十个干支,用以纪日,周而复始。出奔:出逃。共:本为国名,后为卫国别邑,即今河南卫辉市。○庄公目的达到,叔段逃出郑国,再也不对他构成威胁了。

遂寘(zhì)姜氏于城颍(yǐng),遂:于是,副词。寘:同“置”,安置,这里有“囚禁”的意思。城颍:郑国邑名,在今河南省临颍县西北。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而:并且,连词。誓之:向他发誓。之:代指姜氏。及:到达。黄泉:黄土下的泉水。人死葬于土中,所以用“黄泉”作地下墓穴的代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辈子不见面了。○立誓永不见母。庄公对生母的恨,一总发泄,完全忘记了儿子的身份。

既而悔之。

既而:不久。悔之:对此事感到后悔。之:代指安置姜氏于城颍河发誓的事。○庄公天性复萌。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颍考叔:郑国大夫,因在颍谷任职,以颍为氏。为:担任。颍谷:郑国边境城邑,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南。封人:管理边界的官。古代的官吏名称有的前用一个字表示工作的性质,后边再加一个“人”字,如鼓人、庖人、牛人、舍人、仓人、缝人、染入、酒人等。“封”这个字,原表示在边地树立界桩,从“寸”,寸表示手,左边从两土,表示垒土为界。由此引申指边界。封人,便是管理这种工作的官吏。

闻之,有献于公。之:代指庄公“既而悔之”。有献:有所献,有东西献给。公赐之食。食舍肉。

赐之食:赐给他食物。之:代指颍考叔。食:食物,名词。食舍肉:吃时放下肉舍不得吃。食:吃,动词。舍:放下不吃。○颍考叔故意不吃肉,想挑起庄公问话。

公问之,之:指代“食舍肉”。

对曰:“小人有母,小人:颍考叔对自己的谦称。○“小人有母”四字,直刺庄公的心。

皆尝小人之食,尝:品尝。未尝君之羹(gēng)。

未尝:未曾品尝。羹:带汁的肉食。请以遗(wèi)之。”

请:请允许我,表敬副词。以:以(之),把它。遗:送给。之:代指母亲。○颍考叔善于劝谏,不正面直接提意见,而是用行动诱使庄公心动情发。

公曰:“尔有母遗,繄(yī)我独无!”

尔:你,第二人称代词。繄:句首语气词。独:惟独,副词。○语音哀婉,表明庄公人性复苏。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敢问:冒昧地问。敢:表敬副词。何谓:即“谓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说的是什么意思。○佯装不知,妙甚。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语之故:告诉他原因。语:告诉。之:代指颍考叔。故:缘故。悔:指后悔的心情。

对曰:“君何患焉!

何患:即“患何”,担心什么。患:担心。焉:于此,在这件事上。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若:如果。阙:通“掘”,挖掘。隧:隧道,这里用作动词,即“挖隧道”。其谁曰不然:谁说不是黄泉相见呢?其:语气助词,可不译。然:这样,指示代词,代“黄泉相见”。古人很重视誓言,认为对天或对神发的誓,不能违背,否则就会遭受惩罚。○颍考叔很聪明,用偷换概念的方法解决了一大难题。本来,庄公说的“黄泉”,用的是比喻义,指的是“死”;颍考叔则改为用本义,说成是“地下泉水”。“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这样就没有违背誓言了。

公从之。

从:听从,接受。之:代指颍考叔的建议。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入“走入(隧道)。赋:赋诗,随口吟诵,动词。融融:和睦快乐的样子。这两句“中”“融”押韵。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 出:走出(隧道)。泄泄:也是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与“融融”同。这两句“外”“泄”原是押韵的,古音同在月部。○母子和解。

遂为母子如初。

遂:于是。如初:像从前一样。○“初”字起,“初”字结。

以上二段为第三部分,是矛盾的高潮和结局,写庄公先发制人,一举把叔段赶出郑国,绝除后患;并把母亲姜氏逐出宫廷。后来天性复萌,在颍考叔的帮助下,“遂为母子如初”。

(四)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

1.人物个性鲜明。郑庄公老谋深算,阴险狡猾。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同胞兄弟“纵其欲而使之放,养其恶而使其成”(宋人吕祖谦语,见《东莱博议》),充分暴露共叔段的“不义”。所以当姜氏“请京”,太叔“收贰”时,他都尽量满足,并驳回大臣们的建议。但当共叔段“将袭郑”时,他先发制人,一举把他赶到了“共”,绝除后患。庄公的阴险,还表现在对待母亲明显违反原则的请求(如“请京”),也不劝阻;对待弟弟的越轨行为(如“收贰”等),从不进行教育。他是有意养成共叔段的恶性。

共叔段恃宠恣肆,贪婪愚蠢。他在母亲溺爱下,恣意妄为。在得到京城后,肆意扩大势力范围,并发展到举兵起事,想夺取整个郑国。他的愚蠢表现在他只知“贪”而无一点“谋”。他丝毫不了解庄公已为他不下了天罗地网,让他“自及”,结果只落得“出奔共”的下场。

姜氏这位贵妇人毫无原则观念,任性偏心。生庄公难产,就视若仇人,并且置立嫡立长的宗法制度原则于不顾,想废长立幼;没有达到目的,又为共叔段“请制”“请京”,甚至做共叔段的内应,企图灭掉庄公,与庄公毫无母子之情。

2.叙事线索清晰。作者紧紧抓住以郑庄公为一方,以姜氏、共叔段为另一方的矛盾冲突这一线索,围绕争夺权利这一焦点安排叙事线索。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人物和矛盾的起因;第二部分(第二—四段)叙述矛盾冲突的发生和发展;第三部分(第五—六段)写矛盾的高潮和结局。在叙述事件经过时,有以庄公一方为主,省去了许多笔墨,使得文章不但线索清晰,而且文字简洁。

3.写法详略得当。本文详写的地方有二。一是庄公一方商讨对付共叔段。庄公与祭仲、公子吕的对话写得很详,这是为了表示庄公的老谋深算,阴险狡猾;同时也交代了共叔段“举事”的经过。另一处是“掘地见母”,这是作者为了宣扬儒家的“孝”道。(本文最后还有一段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编者删去了这句话)本文略写的地方是姜氏为共叔段“请制”“请京”和共叔段被打败的经过。这样详略安排,有利于突出主题。

(五)字词句基础知识(1)词义

亟请於武公——数次。

虢叔死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於是。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厌之有——满足。

多行不义,必自斃——倒下。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两属。无庸,将自及——赶上。夫人将啟之——开门。公伐诸鄢——之于

请以遗之——赠与、送给。

国 都 邑 鄙

国,国家。周代诸侯的领地称“国”。如本文:“国不堪贰。”诸侯国的首都也称“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国”内的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的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用作动词,指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因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

邑,城镇,大的叫都,小的叫邑。《史记 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邑的大小、人口不一,如本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作为政治区域,古代以有宗庙为都,没有宗庙为邑。《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神主,即供奉死人的牌位)曰都,无曰邑。”国也可以称为邑,《说文》:“邑,国外。”在《左传》中凡称别人的国为“大国”,称自己的国为“敝邑”。如《左传 文公十七年》:“今大国(指晋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自称郑国)有亡,无以加焉。”

鄙,边境上的小邑。如本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2)特殊用字现象: 1.通假字

庄公寤生——通啎。無使滋蔓——通毋。若阙地及泉——通掘。2.异体字

佗邑唯命——同他。不义不暱——同昵。3.古今字

焉辟害——后来写作避。(3)语法 1.词类活用。

惊姜氏:使姜氏受惊。形容词使动用法。

隧而相见:隧,名词活用作动词,挖隧道(从地面进入墓穴的道)。不度:不符合制度。度,名词用作动词。2.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有什么满足。强调“何厌”,用代词“之”复指,置动词“有”之前。敢问何谓也?——何谓=谓何。君何患焉——何患=患何。

在古代汉语中,如果是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都要置于动词前,与现代汉语不同。如本文“敢问何谓也”中的“何谓”,“君何患焉”中的“何患”,“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语,都置于动词“谓”“患”之前。这在古代汉语中是常态,不是语序变换。

“何厌之有”中的“何厌”附有疑问代词作定语,用作宾语,也置于动词“有”之前。其中“之”用于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的助词,有标志前置宾语的作用。

疑问代词和介词组成介宾词组时,宾语也要置于介词前,同上述宾语前置规则一样。如《鸿门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其中“何以”是介宾词组,“何”是介词“以”的宾语。

第五篇:郑伯克段于鄢—全文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翻译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因而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庄公说:“制是个很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地方就听从您的吩咐。”武姜便请求封给京城,庄公答应了,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们就称他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说:“分封都市的城墙超过了一百雉,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大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又怎能躲开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做好安排,不要使京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开来的野草尚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自取灭亡,你暂且等着瞧吧。” 不久,太叔命令郑国西、北边区的城邑从属于庄公也从属于自己。公子吕说:“国家受不了土地两属的情况,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就允许我去服事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会自己害自己的。”

太叔又把原是两属的边邑收归为自己所有,一直扩展到廪延。子封说:“可以行动了!他势力雄厚了,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归附。”庄公说:“他既然不合礼义,人们就不会亲近他,势力虽然扩大了,他反而会垮台的。”

太叔积极修治城墙,聚集百姓粮草,修整盔甲、武器,组织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的都城。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太叔偷袭的日期,便说:“可以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战车二百乘去讨伐京城。京城的人也背叛太叔,太叔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辛丑那一天,太叔逃到共国。《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为什么这样写呢?因为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弟”。兄弟俩就如同两个敌国的国君一样互相征伐,所以叫做“克”;直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说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说“出奔”,是难以说明其中的缘故。

庄公于是把姜氏安置在颍城,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不久就后悔不该这样做。颍考叔是

在颍谷主管疆界的官,听到这件事,就去给庄公进献物品。庄公赐宴,他吃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原因,他说:“我有母亲,我孝敬她的事物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国君的事物。请您让我把肉带回去孝敬母亲。”庄公说:“你有母亲可献食物,我却没有啊!”颍考叔说:“敢问这是如何说?”庄公说明了缘由,并且告诉了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何必为这件事情忧虑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再打一条地道在里面相见,还有哪个说不对呢?”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庄公进入地道时赋诗说:“大隧里面,母子相见,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地道时赋诗说:“大隧外面,母子相见,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和好如初。君子说:颍考叔可算是个真正的孝子。爱他的母亲,又扩大影响到庄公。《诗经》上说:“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永远影响和感化同类的人。”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吧。

下载2郑伯克段 教案[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郑伯克段 教案[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郑伯克段于鄢习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

    郑伯克段于鄢有感

    郑伯克段于鄢有感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至极,荒乱朝政。为搏美人一笑,烽火戏诸候,最终招致申候联合外敌叛乱。周幽王被叛军一刀砍死,一代昏君了却一生,大周江山自此颓废。危难关头,......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 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 《左 传》 初②,郑武公③娶于申④,曰武姜⑤。生庄公及共叔段⑥。庄公寤生⑦,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⑧。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⑨,公弗许⑩。 及庄公即位⑾,为之......

    郑伯克段于鄢典故[精选合集]

    郑伯克段于鄢典故 主人翁:老大:郑庄公{郑伯} 老二: 共叔段 从前,母亲生下俩儿子。老大出生时难产,母亲受到惊吓,就讨厌老大,偏爱二儿子。 但后来老大继承父位,但是母亲依然娇惯老二,......

    郑伯克段于鄢_知识点

    1、《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复习 高二()班姓名 座号 (一)指出下文的通假字 1.庄公寤生。寤,通“ ”, 。 2.佗邑唯命。佗,通“ ”,指示代词, 。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 ”。 4.大都......

    《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春秋时期多战争,国与国之间的争霸,骨肉之间的相残。《郑伯克段于鄢》就是一个事例。 郑庄公和共叔段为了争夺权力而不顾兄弟关系,进行互相残杀。。 一国之君,既然要捍卫自己的......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及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及翻译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wù)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