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内涵-郑伯克段于鄢
析《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原书名《左氏春秋》,汉朝时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先秦史传中一部重要的著作。相传作者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据后人考证,该书应该是战国初期之人根据各国的史料编辑而成,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左传》是按照《春秋》编年而成的,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悼公四年,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叙事更是止于鲁悼公十四年,全书共十三卷,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外交等社会情况,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
《左传》较为全面地描绘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面貌,它所提倡的道德,所维护的秩序,以及所歌颂的或批判的人物、事件,都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标准的,并为之服务的。因此,书中所反映的伦理道德观念、占卜等思想,都反映着作者的的思想和所处时代的局限。
《左传》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在记述事件、刻画人物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成就。作者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把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条理清晰、生动紧凑的地叙述出来。尤其在描写战争场面时,能紧紧围绕主要人物对战争所持的态度、行动,通过有关具体的事件的叙述,写出其性质、起因以及战前准备、战斗情况、战争结果。描写具体生动,耐人寻味,具有深刻的意义。
作者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尤其是作者笔下的外交人物更为突出,这些人或慷慨陈辞于大国之前;或委婉机智,从容游说于各国之间,论理叙事,每每让对方无言以对,进退有节,出色地完成外交使命。
《左传》以它特有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对后代史传文学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司马迁和其他一些散文家,都不同程度地从《左传》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郑伯克段于鄢》取自鲁隐公元年,该文记述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的历史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家庭内部争权夺势的激烈斗争。庄公寤生惊吓到了姜氏,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是庄公和姜氏母子矛盾的根本原因,真实的情况却是庄公与其弟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以至相互残杀。当然,这场冲突与姜氏偏袒庄公之弟共叔段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章写斗争双方使用的手段不同,在情节发展过程中,粗略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姜氏、公叔段为一方的“夺权”是用明争,庄公为“保权”用的是暗斗。武公死后,庄公即位,共叔段失去了做国君的希望,所以姜氏极力替他争取封地制邑,为将来夺权奠定好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庄公以“虢叔死焉”为借口,把共叔段安置在京城,一方面满足了姜氏的要求,同时又为养成共叔段骄横扩张之心,加速其为恶,便于将来剪除奠定了基础。在姜氏为共叔段“谋权”与庄公为自己“保权”的斗争中,作者把矛盾推向了尖锐、激化。
明争者似乎积极主动,然而却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暗斗者好象是被动,实际上又是在处处掌握着主动。庄公用心良苦,以至祭仲、子封都未看透,突出体现了庄公老谋深算的性格。庄公并不急于解释给近臣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做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劝解他们“子姑待之”。直至共叔段“将袭郑”,且“夫人将启之”,夺权之事即将成为现实了,庄公方认为剪除公共叔段的时机成熟了,遂一声令下,内外夹攻,至使共叔段打败,被迫逃亡他乡。庄公与共叔段的矛盾在斗争中,通过战争给予解决,至此,兄弟相残告一段落。
在这场明争暗斗中,不仅突出了姜氏的偏私、短见而又任性的性格,共叔段娇纵、一意孤行,利令智昏的性格,也突出了庄公作为一国之君老谋深算、狡猾富有心计的性格。整个事件过程,作者并非着力刻画人物的性格,而是在叙史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这也可以说是该文的一大特色了。
在兄弟相残告一段落后,另一波事件又浮出水面。即庄公和姜氏的矛盾又在作品中上升到了一定的地位。庄公一怒之下放逐了自己的母亲姜氏,虽然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但是又“既而悔之”。他们母子的矛盾是用颍考叔行孝的感动并为庄公设法令母子相见的办法解决的。在这里,我们应该看到,庄公的“悔”并非是出自“纯孝”的本心,只是他看到大患已除,大局已定,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不值得冒身为君主却落得个不孝名的风险,否则,他就无法统治自己的臣民了,所以他借颍考叔的启发,导演了一出“遂而相见”的团圆剧。
在这一段落中,作者很巧妙地描述了颍考叔的“劝解”技巧,他看出庄公的“悔”态,可又无法开口,因为毕竟有了“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所以,借用“赐食”一事,用“食舍肉”引出话题,既而献出谋策。这种叙事方法循序渐进,有条有理,使人看后有水到渠成之感,自然,不生硬。
全文从姜氏生庄公起,到庄公与姜氏“和好如初”为止,首尾呼应,情节完整。由于作者采用了把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环境中加以刻画,按时间顺序展示故事情节的手法,所以结构紧凑,情节自然,重点突出。
《左传》中用“克”字来说明这一事件,可见,在作者看来,共叔段的所作所为等于是分裂国家,而庄公所采取的措施,意在平定内乱,统一国家。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庄公“忍”的功力。对一个外交家而言,“忍”的功夫是很需要的。庄公之所以能成为郑国历代君王中的佼佼者,“忍”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这也与庄公高瞻远瞩、善于谋略分不开。所以,这种“忍”力,应该说是庄公在外交上的一个较为突出的表现。
第二篇:郑伯克段于鄢—全文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全文翻译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因而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庄公说:“制是个很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地方就听从您的吩咐。”武姜便请求封给京城,庄公答应了,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们就称他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说:“分封都市的城墙超过了一百雉,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大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又怎能躲开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做好安排,不要使京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开来的野草尚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自取灭亡,你暂且等着瞧吧。” 不久,太叔命令郑国西、北边区的城邑从属于庄公也从属于自己。公子吕说:“国家受不了土地两属的情况,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就允许我去服事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会自己害自己的。”
太叔又把原是两属的边邑收归为自己所有,一直扩展到廪延。子封说:“可以行动了!他势力雄厚了,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归附。”庄公说:“他既然不合礼义,人们就不会亲近他,势力虽然扩大了,他反而会垮台的。”
太叔积极修治城墙,聚集百姓粮草,修整盔甲、武器,组织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的都城。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太叔偷袭的日期,便说:“可以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战车二百乘去讨伐京城。京城的人也背叛太叔,太叔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辛丑那一天,太叔逃到共国。《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为什么这样写呢?因为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弟”。兄弟俩就如同两个敌国的国君一样互相征伐,所以叫做“克”;直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说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说“出奔”,是难以说明其中的缘故。
庄公于是把姜氏安置在颍城,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不久就后悔不该这样做。颍考叔是
在颍谷主管疆界的官,听到这件事,就去给庄公进献物品。庄公赐宴,他吃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原因,他说:“我有母亲,我孝敬她的事物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国君的事物。请您让我把肉带回去孝敬母亲。”庄公说:“你有母亲可献食物,我却没有啊!”颍考叔说:“敢问这是如何说?”庄公说明了缘由,并且告诉了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何必为这件事情忧虑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再打一条地道在里面相见,还有哪个说不对呢?”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庄公进入地道时赋诗说:“大隧里面,母子相见,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地道时赋诗说:“大隧外面,母子相见,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和好如初。君子说:颍考叔可算是个真正的孝子。爱他的母亲,又扩大影响到庄公。《诗经》上说:“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永远影响和感化同类的人。”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吧。
第三篇:郑伯克段于鄢习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受了惊吓 B.亟请于武公
亟:急切 C.缮甲兵,具卒乘
具:准备 D.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语:告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C.公入而赋
太山崩于前而不见 D.其是之谓乎
其孰能讥之乎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4.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过其母姜氏,因此姜氏不喜欢他,而喜欢另一个儿子
共叔段,并企图篡位未遂,但最后庄公包容了姜氏的过错,母子和好。
B.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图偷袭郑都,多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
C.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说明庄公老谋深算。
D.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但后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3分)
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庄公有孝心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况,也可引用原文(3分)
5.B(亟:多次、屡次。)
6.A(各选项第2出自必修5或选修2课本)
(均为助词,“的”。B前者是介词,“把”;后者是连词,“用来”。C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D前者表推测,“大概”;后者表反问,“难道”。)7.A 8.D(“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不妥,而这说明庄公身上有行孝的美德。)9.(1)①多做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等着吧。(“且”1分,大意2分)
②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把地挖到看见泉水,然后再打一条地道去见母亲,那么谁还能够说您违背了誓言呢?(“何患”,宾语前置,1分;“隧”作动词,1分;大意2分)
(2)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②姜氏欲之,焉避害。③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第四篇:郑伯克段于鄢有感
郑伯克段于鄢有感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至极,荒乱朝政。为搏美人一笑,烽火戏诸候,最终招致申候联合外敌叛乱。周幽王被叛军一刀砍死,一代昏君了却一生,大周江山自此颓废。危难关头,郑伯友拼命保驾,为国捐躯。昏君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忠臣郑伯友的儿子郑武公辅佐,迁都洛阳,开始了东周的纪元。
郑武公大揽朝政,权赫一时,而且娶了申候的女儿周平王的表妹武姜。武姜生有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因此不为姜氏所喜欢。姜氏喜欢的是他的弟弟共叔段,并且想立他为世子,但武公遵循“立长不立幼”的原则,并未答应。
于是著名的郑庄公即位。武姜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话中有话:“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庄公的谋臣们一直提醒他,共叔段的分封太大,不利于庄公。而庄公冷冷的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已的地盘,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谋臣又进谏庄公:“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仍然不介意地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共叔段终于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于是命令上将率领车二百乘,讨伐京邑。京邑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后来,共叔段逃到共国,自刎而死。
庄公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不到黄泉,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有个叫颍考叔的官吏听到这件事来找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向庄公说:“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想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这是春秋之初,在郑国统治者内部发生了一件骨肉相残的事件,后人对此的评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称赞郑庄公心怀坦荡,处事冷静、宽以待弟、孝以待母、胸有城俯以治国。更有人讥讽他失教于弟、失孝于母、蓄意自残、丑恶伪善,称他为攻于心计的千古奸雄。
毋庸置疑,庄公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是蓄谋已久的。庄公给臣民传达的信息是:公叔段自取灭亡,完全是“自杀”。然而我想这更是真真切切的“谋杀”,在权力暗斗中,庄公似乎总是处在被动地位,其实一直掌握着主动权。至于“掘地见母”,很难看成是真孝,只因为在当时“孝”是统治者的旗帜。他之所以欣然接受颍考叔的建议,不过是企图掩盖统治者丑恶的灵魂。
用冷酷、虚伪来形容郑庄公是不过分的,但这种评价没有太多玷污他个人的意思,而且公叔段和姜氏也不值得一点点的称赞。统治者总是把维护自己的权力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亲人自残有更多社会环境的因素。庄公的极端冷酷是自相残杀的一种方式,却比公叔段所采取的极度狂热的方式要高明得多。争权夺利,可以使人变得冷酷无情,也可以使人变得骄横狂热,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是统治者罪恶本质的表现。
郑伯克段,是兄弟相残的经典。在此之后,有多少仁人志士手不释卷伤感于怀,又有多少帝王之后为着权力之争继续生死相拼!州吁弑兄,曹丕迫弟,杨广弑父,慈禧囚子,不胜枚举。权力和利益可以使人性的“恶”不断迸发,冲破内心的道德防线。但是还存在第二道防线,那是一种外在的、易为人知的东西,政客往往引以为华丽的外衣、号令的旗帜,是万万不可再冲破的。因此,对于成就大事者,无论如何残暴的心迹都会限制在一定的度,这个度郑庄公控制得很好,所以赢了。
伪君子赢了真小人。亲哥杀了嫡弟。从本质上说,是由利益引起的伪君子和真小人之争,兄弟相残只是一种具体的形式。不同的人为着不同的利益而争,表现为不同的身份,或伪君子,或真小人,不局限于兄弟之间。郑庄公与公叔段,所争利益的来源是他们父亲的基业,又由于传统的体制,长子立,为了利益不知不觉成了伪君子;次子从,为了利益很容易成为真小人。
许多人都感到此事已在远古,离我们很遥远了。在和谐、法治的社会,哥哥害死弟弟,不管采用多么文明的手段,都为法理所不容。然而,掠夺一个人的一命,只是斗争的一种原始方式。社会在进步,社会的暗角也在进化,矛盾延续着,争夺延续着,即使万变也不离其宗,因为根本问题依旧存在----这就是利益问题。
毛泽东年轻时就曾感慨自己的祖辈因利益冲突而兄弟反目,并指出这是因为人各有私心,在私有制度下必然表现为利益高于一切----包括亲情。或许这也是他早年投身革命的原因之一。毛泽东不愧为一代伟人,他带领无产者浴血奋战,建立了共和国。新的国度,新的体制。吃大锅饭的时代,是兄弟之情发展的绝好时代。没有什么太大的可争的利益能让他们去反目,倒是有可能为了兄弟、为了小家的利益去开一开“公家”的后门,加深兄弟、亲人的情谊。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延续至今天。
但是,我们改革了,我们开放了,我们开始明正言顺地创业了。尽管企业家们总喜欢说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其实他们在毫无忌惮地对自己说:我的目标就是追求利益。
为了利益,大家拼命的奋斗。在利益面前,人们塑造着自己的形象。许多人都想着既成为君子又获得利益,但是这样太难了,因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修道何其难?所以一不小心就成了“伪君子”,还有许多人,干脆就只顾赚钱好了,哪有那么多麻烦!看在RMB的面子上,说我“小人”也无妨。
“伪君子”也好,“真小人”也罢,不同的角色为了利益不断地争夺。一般情况下,如同郑伯克段,“伪君子”会赢,“真小人”会输。于是人们得出结论:做小人很容易,却无大利可图;做君子名利双收,却又太难;做一做“伪君子”倒还可以考虑。
开放的市场,竞争无处不在,有序却总是不易。经济体制的改革,若没有战国的轰烈,也足有春秋的跌宕。大江南北,无处不呈现出一番激烈、热闹的景象,惊涛拍岸,可卷千堆雪。苏子叹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但豪杰之中,有几人能坦坦荡荡?
能够坦荡的往往是那些与世无争的人们,或者曾经激情燃烧最终失意于青山绿水间的人们。如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又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他都淡漠了利益,才有闲来笑谈往事的情致。身处都市的喧嚣中,我们只能向他们投以钦羡的目光。
白发苍苍、江渚笑谈的先贤,或许可以称为“君子”吧,但是“君子”的炼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姑且不去多想了。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在时代的激流中,需要动态地平衡,才可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什么是方向?许多人会迷失,因为水流太急,只顾立足,却极易随波逐流。但我想我们是必须有自己的方向的,“小人”不该做,“伪君子”不可做,“君子”不易做,那我们至少也得努力做一做“准君子”。
如何做?其实很简单,不要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也不是绝对地淡漠利益。如果是这样,则心旷神怡,幸福常在。否则,即使是万贯家财,亲兄弟闹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虽然热闹,但除了作为别人的笑谈,还能得到什么?
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人类思想不断进步。使用诸如 “君子小人”这样简单的措辞尖锐地评价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可能有些不太合时宜。但是许多简单的道理,寓意却是深刻的。
第五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庄公寤生。寤,通“牾”,倒着。2.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7.不义不暱,厚将崩。暱,通“昵”,亲近。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12.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13.永锡尔类。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惊,使动用法,使„„受惊。2.爱共叔段,欲立之。立,使动用法,使„„立。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4.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5.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产生。6.有献于公。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7.公赐之食。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8.隧而相见。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
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省略句 2.制,岩邑也。判断句
3.郑武公娶于申。状语后置句 4.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 5.有献于公。状语后置句
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姜氏有什么满足?
7.敢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
(四)成语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着吧。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 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成:孝子推行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予(能感化)你的同类。7.段不弟,故不言弟。
译成: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
(六)多义词 1.于
(1)郑武公娶于申 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介词,向。(3)遂寘姜氏于城颖。介词,在。
(4)段入于鄢。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2.焉
(1)虢叔死焉。兼词,于之,在那里。(2)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代词,怎么。(3)君何患焉? 句末语气词,呢。3.克
(1)郑伯克段于鄢。动词,战胜。(2)克勤克俭。动词,能够。4.为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介词,替,给。(2)不如早为之所。动词,安排。(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动词,作为。
(七)异义词 1.都城过百雉。
古义:城邑的城墙,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郑伯克段于鄢》课后练习
(一)指出下文的通假字
1.庄公寤生。寤,通“
”。2.佗邑唯命。佗,通“
”,指示代词。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
”。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
”。
6.姜氏何厌之有?
厌,通“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
”。9.无庸,将自及。庸,通“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
”。.11.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
”,这里是“
”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阙,通“
”。13.永锡尔类。锡,通“
”。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惊,用法。2.爱共叔段,欲立之。立,用法。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
词。4.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
词。5.无生民心。生,用法。6.有献于公。献,动词作
词。7.公赐之食。食,动词作
词。8.隧而相见。隧,名词作
词。
(三)指出下列句子是哪种特殊句式(宾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
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句 2.制,岩邑也。
句 3.郑武公娶于申。
句 4.亟请于武公。
句
5.有献于公。
句
6.姜氏何厌之有?
句 意为:
? 7.敢问何谓也?
句 意思是:
?
(四)成语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谓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译为: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为:
3.不义不暱,厚将崩。译为: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为:
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译为: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译为:
7.段不弟,故不言弟。译为:
(六)多义词 1.于
(1)郑武公娶于申 介词,(2)亟请于武公。介词,(3)遂寘姜氏于城颖。介词,(4)段入于鄢。介词,2.焉
。。
(作用)。
。
。(1)虢叔死焉。兼词,于之,(2)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代词,(3)君何患焉? 句末语气词,3.克
(1)郑伯克段于鄢。动词。(2)克勤克俭。动词。4.为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介词,(2)不如早为之所。动词,(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动词。。
(七)古今异义词 1.都城过百雉。
古义:
,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
。今义:认为。【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何谓 何患 何厌之有
何谓:谓何,疑问代词宾语。何患,患何。
何厌之有: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有标志前置宾语的作用。国 都 邑 鄙 国,国家。
周代诸侯的领地称“国”。如本文:“国不堪贰。”诸侯国的首都也称“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国”内的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的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用作动词,指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因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
邑,城镇,大的叫都,小的叫邑。《史记 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邑的大小、人口不一,如本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作为政治区域,古代以有宗庙为都,没有宗庙为邑。
鄙,边境上的小邑。如本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