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汉语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郑伯克段于鄢
(一)《郑伯克段于鄢》筒介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传》。它与《春秋》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本是东周时期各国史书的通称。现在的《春秋》据说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左丘明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春秋》记事比较简略,二百多年的历史只有一万八千多字。
对《春秋》能起到补充和说明作用的有三部书,这就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儒家把《春秋》看作重要的经典,而把解释经义的文字称做“传”。因此就把《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称为《春秋》的三传,每本书都有个“传”字。“经”与“传”原来是分开的,不编在一起的。西晋时的杜预,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把《春秋》和《左传》按年插编在一起,从此,《左传》与《春秋》就合在一起了。
《左传》一书记述了我国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斗争和变革,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资料。《左传》又是一部历史散文巨著,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作者有很高的语言修养和处理复杂材料的能力,文笔简练,善于叙事和刻画人物,为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生动的历史画面。作者还擅长于写战争,把纷繁的战争写得井井有条。《左传》的许多外交辞令也写得很好。这些使我们看到远在古代汉语就是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左传》一书对后世的历史学,文学等都有巨大的影响。
(二)历史背景
本文选自《左转》鲁隐公元年(前722)。文中记叙了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统治者之间争夺权势的斗争也加剧起来。为了争夺王位,骨肉至亲成为殊死仇敌。本文放映了这一社会现实。
“郑伯克段于鄢”,本是孔子《春秋》中的一句话。关于这句话的含意,本文原有一段被编者删去了的说明。这个说明是:书(指《春秋》)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不像弟弟),故不言弟;如二君(像两个国君相战),故曰:‘克’;称‘郑伯’(称爵不称兄),讥失教也(兄本有教弟之责,但庄公不教弟,反而养成其恶)。谓之郑志(说这是郑庄公的本意)。不言出奔,难之也。(“出奔”是有罪之词。如果不说“郑伯克段于鄢”而说“段出奔共”,那就只能归罪叔段了;其实庄公也有罪,难于下笔,所以“不言出奔”。
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故称郑伯。克,战胜。段,郑庄公弟弟。鄢,郑国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内。
(三)课文讲解(重点、难点)
初
当初,时间副词。
郑武公娶于申,郑武公:姓姬,名掘突,郑国第二代国君。娶于申:从申国娶妻。娶:娶妻。于:从,介词。申:国名,姜姓,在今河南省阳县。
曰武姜。
曰:叫做。武姜:武公正妻姜氏。“武”是她丈夫的谥号,“姜”是她家的姓。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郑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共叔段:庄公同母弟。段是名,叔是排行,共是国名,在今河南卫辉市。叔段与庄公争夺王位失败,出奔共国,所以称“共叔段”。注意:“武姜”“庄公”和“共叔段”都是他们死后才有的名称。这是史学家用后来的名称追称历史人物。庄公寤(wù)生,寤生:倒着生,即胎儿出生时脚先出来,这是难产。(我们人的四肢自然状态都是下垂的,如果头先生出来,下来肩膀、四肢就非常顺利的能生产下来,但是脚先出来的话,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很可能就卡住生不出来了)寤:同“牾”,倒着。
惊姜氏,惊:使动用法,使„„惊恐。
故名曰寤生,遂恶(wù)之。(古代女人产子是非常凶险的,缺医少药,而且没有剖腹产,倒着出来的庄公可以说差点害死了姜氏,所以她非常讨厌这个孩子,甚至连名字都没给取,就简单叫了个寤生。这里其实从母亲的立场看这个姜氏简直不像个母亲,厌恶得没有道理。)
遂:于是,副词。恶:厌恶。之:代词,代寤生。爱共叔段,欲立之,立之:立他(为太子)。
亟(qì)请于武公,亟:屡次。请于武公:向武公请求。于:向,介词。
公弗许。
弗:不。许:答应。按周朝宗法制度的规定:王位应有嫡长子(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所以武公不答应。○姜氏偏心到不顾宗法制度,埋下了兄弟相残的祸根。
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写武姜恶郑庄公、爱共叔段。这是日后兄弟相残的起因,是矛盾的产生。
及庄公即位,及:等到。即位:登上国君之位。郑庄公在公元前743年即位。
为之请制。(武姜)替共叔段请求封于制。为:替,介词。之:代词,代共叔段。请制:请求封于制。制:地名,即虎牢,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姜氏请封制邑,就不存好心。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岩邑:险要的城邑。岩:险要。邑:人群聚集的地方,大小不定。虢叔:原东虢国君。制原是东虢属地。公元前778年,郑桓公灭东虢,虢叔死于制。死焉:死在那里。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在那里。
佗邑唯命。
佗:同“他”,其他的,指示代词。唯命:“唯命是听”的省略。○庄公表面上好像是爱护叔段,实际上是制这个地方是险要的关口,如果把它交给弟弟,那就是把自己的命交给了政敌,恐难控制。
请京,京:地名,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这句的主语是“姜氏”,承上省略。○京师大邑,“请京”不合制度,可见姜氏的私心。
使居之,这句的主语是“庄公”,省略。“使”后省略了代词“之”,代指共叔段。之:代词,代京。谓之“京城大(tài)叔”。谓之:称他为。谓:称为。大:同“太”。文章这一段,“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三句话换了三个主语,且都省略不说。请京,主语是姜氏。使居之,主语是郑庄公。“谓之„„”逻辑主语是社会的人们,但通常不说。“谓之”式是《左传》中常见的句式,指社会上人们这么称说,这么认为。唐孔颖达对这句话注释是:“以宠禄过度,时呼为大叔。”
○封地于京,并称为“京城大叔”,说明庄公的阴险。因为封于京,既便于控制,又培养了叔段的骄气,还落得顺从母亲的孝名。
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zhì),国之害也。祭仲:郑国大夫。都城:都邑的城墙。过:超过。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先王之制,制:制度。
大都不过参(san)国之一;
大都:大的都邑的城墙。不过:不能超过。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参:同“三”。国:指国都。当时最高的统治者是周王,周王在各地分封了许多诸侯国,诸侯国里又有分封,形成等级。在那个重等级的社会里,都城大小也是有等级差异的。周王的国都最大,合九里,即540雉。周的都邑,大的定制是“参国之一”,即180雉;中,“五之一”即108雉;小,“九之一”,即60雉。郑属伯爵,国都规定为300雉,其境内的大都、中都、小都按上述比例递减,即100雉(大都)、60雉(中都)、30雉(小都)。现在京的城墙超过100雉,按大都算,也超过了定制,所以说“今京不度,非制也”。
中,五之一;
中等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
小,九之一。
小的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
今京不度,不度:不符合(先王的)法度。指京的城墙超过百雉。
非制也,非制:违反(先王的)制度。
君将不堪。”
不堪:受不了。堪:能忍受。意思是说先例一开,不合法度的事将接踵而来,郑君的统治权将受到挑战。
○祭仲认为封段于京,违背制度。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之:代词,代封段于京。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辟:同“避”。○庄公直呼其母为“姜氏”,可见他对母亲的恨;又故意说出“焉辟害”这样无可奈何的话,可见他的阴险。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何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厌:满足。之:助词,无义,有标志宾语前置的作用。○祭仲不称“夫人”,也直呼“姜氏”,明显是受庄公影响。
不如早为之所,早为之所:早点给他安排个地方。为:动词,这里是“安排”的意思,带双宾语。之:代词,代共叔段,“为”的间接宾语。所:名词,处所,地方,“为”的直接宾语。“之”、“所”两个词都是“为”的宾语。用现代汉语来表示时,要将间接宾语提前:给共叔段安排一个地方。无使滋蔓。
无:通“毋”,不要。滋蔓:滋长蔓延,指不断发展势力。蔓,难图也; 蔓:蔓延。图:对付。蔓草犹不可除,蔓草:蔓生的杂草。犹:尚且,副词。况君之宠弟乎!”
况:何况,表示进一步,连词。○祭仲不知庄公打算,还以为的是在“宠”弟。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不义:指不合道义的事情。毙:跌倒,跌跤(比喻犯错误)。子:您,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姑:姑且。之:代词,带叔段“自毙”。○庄公说“待之”,实际上是希望叔段“多行不义”,用心险恶,只是祭仲不知。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不久。副词性结构,由副词“既”和连词“而”组成,表示某事过去之后,又发生与之相关的事。西鄙、北鄙:指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的两个城邑。鄙:指边境的城邑。贰于己:意思是原属于郑庄公管辖的西、北边邑也同时属于自己管辖。这是越权行为。贰:两属,臣属于二主。○叔段果行“不义”。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公子吕:郑国大夫。不堪:不能忍受。
君将若之何?
您打算怎么办。若„„何:固定结构,对„„怎么办。之:代词,代两属的情况。欲与大叔,欲与:想(把郑国)给与。臣请事之;
请:表敬副词,请允许我。事:侍奉。之:代大叔。
若弗与,则请除之。若:如果,连词。则:就,连词。请:请求。
无生民心。” 生民心:使民产生二心。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公曰:“无庸,将自及。”
无庸:不用(管他)。庸:用。“庸”的这种通用一般出现在否定式,如“不庸”、“勿庸”等。自及:自及于祸,意即自取灭亡。“及”这个动词,在《左传》里宾语常省去不说,而“及”的对象一般指不好的,如“祸”、“难”等。如《左传·桓公十八年》:“周公弗从,故及”。杜预的注释,:“及于难也。”
○庄公不及时教育弟弟,而故意让他“自毙”“自及”,用心险恶。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收贰:收取两属的西鄙、北鄙。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己邑:自己的领地。至于:(他的势力范围)到达于。廪延:郑国地方,在今河南延津县北。○大叔更加“不义”了。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子封:公子吕的字。可矣:可以动手了。可:可以。矣:了,语气词。厚:指领土扩大。众:指民众。得众:得到更多的民众。○子封和祭仲一样,也被蒙在鼓里,不知庄公险恶用心。
公曰:“不义不暱(nì),厚将崩。” 不义不暱:是“不义则不暱”的意思,即多行不义之事,(民众)就不会亲近他。暱:同“昵”,亲近。崩:崩溃,垮台。○庄公纵容叔段“多行不义”。
以上三段为第三部分,写姜氏为叔段“请制”“请京”,叔段毫无顾忌地扩张势力范围,庄公则有意地养成其恶。这是矛盾的发展。
大叔完聚,完:修葺(qì),指修城。聚:聚集,指聚集百姓。
缮甲兵,缮:修理。甲兵:作战用的盔甲和兵器。
具卒乘(shèng),具:准备。卒:步兵。乘:战车,四马一车为一乘。
将袭郑。
袭:偷袭。郑:指郑国国都。○叔段要举兵造反,狂妄贪婪。
夫人将启之。
夫人:指武姜。启之:为他开城门。启:开门。之:代指叔段。五句话,前三句讲战争的准备就绪,后两句讲对庄公的攻击将采取特殊的方式:外部偷袭,内部接应。○姜氏偏爱姑息,不明大义,支持造反。
公闻其期,其期:共叔段偷袭的日期。○“公闻其期”,别人不闻,说明庄公刻刻留心,时时侦查,所以能独闻;也说明他处心积虑,阴险毒辣。
曰:“可矣。” ○“可矣”二字,完全发泄了庄公一生的积怨,暴露了他的险恶用心。上文子封说“可矣”,是要他制止叔段的不义行为;庄公说“可矣”是要彻底除掉叔段。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率领。车:战车。二百乘:乘是古代军队组织单位。一乘有一车,四马,三甲士,七十二步卒。二百乘,共有战车二百量,战马八百匹,甲士六百人,步卒一万四千四百人。这是准备打大仗的架势。
京叛大叔段,京:指京邑的民众。
段入于鄢,入于:逃到。○叔段不堪一击,可见他贪而无谋,根本不是庄公对手。
公伐诸鄢。
诸:“之于”的合音。之:代指叔段。○庄公既命子封“代京”,又亲自“伐诸鄢”,目的在必杀叔段。庄公阴险面目完全暴露。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gōng)。五月辛丑:指鲁隐公元年五月辛丑日,即二十三日。古代用于干支日,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得出甲子、乙丑等六十个干支,用以纪日,周而复始。出奔:出逃。共:本为国名,后为卫国别邑,即今河南卫辉市。○庄公目的达到,叔段逃出郑国,再也不对他构成威胁了。
遂寘(zhì)姜氏于城颍(yǐng),遂:于是,副词。寘:同“置”,安置,这里有“囚禁”的意思。城颍:郑国邑名,在今河南省临颍县西北。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而:并且,连词。誓之:向他发誓。之:代指姜氏。及:到达。黄泉:黄土下的泉水。人死葬于土中,所以用“黄泉”作地下墓穴的代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辈子不见面了。○立誓永不见母。庄公对生母的恨,一总发泄,完全忘记了儿子的身份。
既而悔之。
既而:不久。悔之:对此事感到后悔。之:代指安置姜氏于城颍河发誓的事。○庄公天性复萌。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颍考叔:郑国大夫,因在颍谷任职,以颍为氏。为:担任。颍谷:郑国边境城邑,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南。封人:管理边界的官。古代的官吏名称有的前用一个字表示工作的性质,后边再加一个“人”字,如鼓人、庖人、牛人、舍人、仓人、缝人、染入、酒人等。“封”这个字,原表示在边地树立界桩,从“寸”,寸表示手,左边从两土,表示垒土为界。由此引申指边界。封人,便是管理这种工作的官吏。
闻之,有献于公。之:代指庄公“既而悔之”。有献:有所献,有东西献给。公赐之食。食舍肉。
赐之食:赐给他食物。之:代指颍考叔。食:食物,名词。食舍肉:吃时放下肉舍不得吃。食:吃,动词。舍:放下不吃。○颍考叔故意不吃肉,想挑起庄公问话。
公问之,之:指代“食舍肉”。
对曰:“小人有母,小人:颍考叔对自己的谦称。○“小人有母”四字,直刺庄公的心。
皆尝小人之食,尝:品尝。未尝君之羹(gēng)。
未尝:未曾品尝。羹:带汁的肉食。请以遗(wèi)之。”
请:请允许我,表敬副词。以:以(之),把它。遗:送给。之:代指母亲。○颍考叔善于劝谏,不正面直接提意见,而是用行动诱使庄公心动情发。
公曰:“尔有母遗,繄(yī)我独无!”
尔:你,第二人称代词。繄:句首语气词。独:惟独,副词。○语音哀婉,表明庄公人性复苏。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敢问:冒昧地问。敢:表敬副词。何谓:即“谓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说的是什么意思。○佯装不知,妙甚。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语之故:告诉他原因。语:告诉。之:代指颍考叔。故:缘故。悔:指后悔的心情。
对曰:“君何患焉!
何患:即“患何”,担心什么。患:担心。焉:于此,在这件事上。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若:如果。阙:通“掘”,挖掘。隧:隧道,这里用作动词,即“挖隧道”。其谁曰不然:谁说不是黄泉相见呢?其:语气助词,可不译。然:这样,指示代词,代“黄泉相见”。古人很重视誓言,认为对天或对神发的誓,不能违背,否则就会遭受惩罚。○颍考叔很聪明,用偷换概念的方法解决了一大难题。本来,庄公说的“黄泉”,用的是比喻义,指的是“死”;颍考叔则改为用本义,说成是“地下泉水”。“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这样就没有违背誓言了。
公从之。
从:听从,接受。之:代指颍考叔的建议。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入“走入(隧道)。赋:赋诗,随口吟诵,动词。融融:和睦快乐的样子。这两句“中”“融”押韵。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 出:走出(隧道)。泄泄:也是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与“融融”同。这两句“外”“泄”原是押韵的,古音同在月部。○母子和解。
遂为母子如初。
遂:于是。如初:像从前一样。○“初”字起,“初”字结。
以上二段为第三部分,是矛盾的高潮和结局,写庄公先发制人,一举把叔段赶出郑国,绝除后患;并把母亲姜氏逐出宫廷。后来天性复萌,在颍考叔的帮助下,“遂为母子如初”。
(四)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
1.人物个性鲜明。郑庄公老谋深算,阴险狡猾。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同胞兄弟“纵其欲而使之放,养其恶而使其成”(宋人吕祖谦语,见《东莱博议》),充分暴露共叔段的“不义”。所以当姜氏“请京”,太叔“收贰”时,他都尽量满足,并驳回大臣们的建议。但当共叔段“将袭郑”时,他先发制人,一举把他赶到了“共”,绝除后患。庄公的阴险,还表现在对待母亲明显违反原则的请求(如“请京”),也不劝阻;对待弟弟的越轨行为(如“收贰”等),从不进行教育。他是有意养成共叔段的恶性。
共叔段恃宠恣肆,贪婪愚蠢。他在母亲溺爱下,恣意妄为。在得到京城后,肆意扩大势力范围,并发展到举兵起事,想夺取整个郑国。他的愚蠢表现在他只知“贪”而无一点“谋”。他丝毫不了解庄公已为他不下了天罗地网,让他“自及”,结果只落得“出奔共”的下场。
姜氏这位贵妇人毫无原则观念,任性偏心。生庄公难产,就视若仇人,并且置立嫡立长的宗法制度原则于不顾,想废长立幼;没有达到目的,又为共叔段“请制”“请京”,甚至做共叔段的内应,企图灭掉庄公,与庄公毫无母子之情。
2.叙事线索清晰。作者紧紧抓住以郑庄公为一方,以姜氏、共叔段为另一方的矛盾冲突这一线索,围绕争夺权利这一焦点安排叙事线索。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人物和矛盾的起因;第二部分(第二—四段)叙述矛盾冲突的发生和发展;第三部分(第五—六段)写矛盾的高潮和结局。在叙述事件经过时,有以庄公一方为主,省去了许多笔墨,使得文章不但线索清晰,而且文字简洁。
3.写法详略得当。本文详写的地方有二。一是庄公一方商讨对付共叔段。庄公与祭仲、公子吕的对话写得很详,这是为了表示庄公的老谋深算,阴险狡猾;同时也交代了共叔段“举事”的经过。另一处是“掘地见母”,这是作者为了宣扬儒家的“孝”道。(本文最后还有一段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编者删去了这句话)本文略写的地方是姜氏为共叔段“请制”“请京”和共叔段被打败的经过。这样详略安排,有利于突出主题。
(五)字词句基础知识(1)词义
亟请於武公——数次。
虢叔死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於是。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厌之有——满足。
多行不义,必自斃——倒下。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两属。无庸,将自及——赶上。夫人将啟之——开门。公伐诸鄢——之于
请以遗之——赠与、送给。
国 都 邑 鄙
国,国家。周代诸侯的领地称“国”。如本文:“国不堪贰。”诸侯国的首都也称“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国”内的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的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用作动词,指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因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
邑,城镇,大的叫都,小的叫邑。《史记 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邑的大小、人口不一,如本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作为政治区域,古代以有宗庙为都,没有宗庙为邑。《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神主,即供奉死人的牌位)曰都,无曰邑。”国也可以称为邑,《说文》:“邑,国外。”在《左传》中凡称别人的国为“大国”,称自己的国为“敝邑”。如《左传 文公十七年》:“今大国(指晋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自称郑国)有亡,无以加焉。”
鄙,边境上的小邑。如本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2)特殊用字现象: 1.通假字
庄公寤生——通啎。無使滋蔓——通毋。若阙地及泉——通掘。2.异体字
佗邑唯命——同他。不义不暱——同昵。3.古今字
焉辟害——后来写作避。(3)语法 1.词类活用。
惊姜氏:使姜氏受惊。形容词使动用法。
隧而相见:隧,名词活用作动词,挖隧道(从地面进入墓穴的道)。不度:不符合制度。度,名词用作动词。2.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有什么满足。强调“何厌”,用代词“之”复指,置动词“有”之前。敢问何谓也?——何谓=谓何。君何患焉——何患=患何。
在古代汉语中,如果是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都要置于动词前,与现代汉语不同。如本文“敢问何谓也”中的“何谓”,“君何患焉”中的“何患”,“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语,都置于动词“谓”“患”之前。这在古代汉语中是常态,不是语序变换。
“何厌之有”中的“何厌”附有疑问代词作定语,用作宾语,也置于动词“有”之前。其中“之”用于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的助词,有标志前置宾语的作用。
疑问代词和介词组成介宾词组时,宾语也要置于介词前,同上述宾语前置规则一样。如《鸿门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其中“何以”是介宾词组,“何”是介词“以”的宾语。
第二篇:古代汉语教案 文选 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原名《左氏春秋》,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解释孔丘《春秋》的,改称为《春秋左氏传》。它与《春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春秋》。《春秋》本是东周时期各国史书的通称。除鲁国外各国的《春秋》都没流传下来。现在的《春秋》据说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它所记述的事情开始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人们把这段历史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春秋》记事太简略,二百多年的历史只有一万八千多字,连个历史的轮廓也难以较好地勾画出来。
对《春秋》能起到补充和说明作用的有三部书《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出发点角度不同,《公羊》《谷梁》说教多一些。《左传》不同,它保存了大量可贵的历史资料,全书十八万字,比《春秋》的内容丰富多了。
儒家把《春秋》看作重要的经典,而把解释经义的文字称做“传”因此就把《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称为《春秋》三传,每本书都有个“传”字,三传就是《春秋》经的三种讲解本传授本。这就是《左传》又称做《春秋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缘故。“经”与“传”原来是分开的,不编在一起的,西晋时杜预,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把《春秋》和《左传》按年插编在一起,从此,《左传》与《春秋》就合在一起了。
《左传》一书记述了我国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斗争和变革,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资料。《左传》又是一部历史散文巨著,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作者有很高的语言修养和处理复杂材料的能力,文笔简练,善于叙事和刻画人物,为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生动的历史画面,作者还擅长于写战争,把纷繁的战争写得井井有条。《左传》的许多外文辞令也写得很好,这些使我们看到远在古代汉语就是非常有表现力的。
郑伯克段于鄢:郑伯,郑庄公,郑:周宣王母弟友之后,周宣王封友京兆郑县,后幽王东迁,迁其民至新郑县。伯,郑国属伯爵,克:战胜,攻下。段:庄公的弟弟,鄢:地名,今河南鄢陵县境内。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妾:初,当初。郑伯克段于鄢,发生在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但要从郑庄公母亲嫁到郑国来说(公元前761年)这个“初”把时前向前推了三十九年。申:国名,齐,许,吕申俱出伯夷,同为姜姓。宛县(今河南南阳县)。武公:溢号,与庄公同是溢号。古代最高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武姜:武公妻姜氏,姜娘家姓。
共叔段:庄公弟弟,名段,兄弟排行在后,曰叔,出奔共国,故曰共叔段。共:今河南辉县。
寤:同“牾”逆,难生,倒生。有人“寐,寤”中生 惊:使姜氏惊。别,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制,今河南汜(sì)水县区,险要的城邑。甲文邑上面是区域范围,下面是人,小篆作邑,楷书作“邑”
虢叔:东虢国国君,处地险要,僯傲不训,为武公父亲郑桓公所将。佗邑唯命:佗邑[唯]命是听,唯„„是„„,宾语前置凝结构。唯利是图,.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之„„父母[唯]其疾之忧。
谓之京城大叔:谓之逻辑主语是社会的人们,但通常不说,“谓之”式是《左传》中常见的句式,指社会上人们这么说,就这么认为。唐孔颖达疏,渭京城大叔言宠异于众臣。
雉:丈量城墙的单位,古城墙长一丈高一丈为一堵,三堵为一雉。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王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先王,周朝开国君主周文王、周武王。制:制度,规则。先王立下的制度在当时认为是标准。“大都不„„”,指大的都邑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城墙的三分之一。国,国都;不能理解为国家。叁,同“三”。这里用为动词,指计算的时候,将国都的城墙三等分。三分国都有其一,即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当时最高统者是周王,周王在各地分封了许多诸侯国,诸侯国又有分封形成等级。在那个重等级的国家,都城大小也是有等级差别的,周王国都最大,合九里,即540雉。周的都邑,大的定制三之一即180雉,中五之一即108雉,小九之一即60雉。公七里,侯伯五里,子男三里,郑属伯爵。五里300雉,其境内的大都、中都、小都递减,大100雉,中60雉,小32雉,京都城城墙超过100雉,按大都算,也超过定制。不度:不合法度,度名作动。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
姜氏:当时习惯称法,并不是不恭敬。
为之所:之间接宾语,所直接宾语。现代汉语间接宾语提前,给共叔注安排一个处所。
無:通“毋”,不要,虚词义较虚,通假不易看出。蔓,难图之:假设复句,蔓,独字句。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贰属于专属是相对的,凡专属于某,后又另属于某,就叫贰,西鄙北鄙本属于郑庄公,现叔段令其臣属于己,那么一地有二主,要两边交纳贡赋,对新臣属的就是贰。
若之何:若„„何,固定结构,如何、若何、奈何。“何如”“何苦”奈何,不是“象什么”而是“怎么样”“怎么办”例先生助之奈何?“如„„何”中插入代词,意思对„„怎样。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清除之:两个表假设的复句。请,请允许。请:请求。
及:省略宾语。“及”涉及的宾语一般不好“祸“难”。
可矣:“矣”是表新情况语气词,说明变化。以前不行,现在行了。暱:亲近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启之:完,修葺,指修城墙。前三句是说战前准备就绪,后两句说攻击庄公的方式,偷袭,袭取。用“将”说明时间界线。启之:为之启。特殊动宾关系,宾语是动词动作服务的对象。
誓之:宾语是动作所对待的人。
封人:管理边界的官,古代的官吏名称有的前用一个表示工作的性质,后边再加一个“人”字,如鼓人、包人、仓人、缝人等,封垒士为界,由此引申边界,封人,便是管理这种工作的官吏。
羹:带汁的肉食(现代,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鸡蛋羹,桔子羹等)也有菜羹,不是菜汤,而是煮熟的野菜、藜羹、藜苜之羹,这里肉、羹相同。
尔有母遗,独无:你有给母亲的敬奉,唯独我没有!“有”动词,直接宾语“遗”。遗本是动词,这里作名词,指敬奉的东西,敬奉的义务,“母”间接宾语,向谁敬奉。,语气词,表示“惟有”的意思,“无”后没有宾事,这一句话意思就不明确,是没有可敬奉的东西,还是没有可敬奉的人?因此引起颍考叔下面的发问。
何谓:谓何
舍:市居曰舍,从 象屋也,口象筑也。作业:
1.指出本课双宾语的句子。
2.指出宾语前置的句子,并分析它们特点。3.
二、六两段,任选一段翻译。
齐桓公伐楚
本篇讲的是公元前656年鲁僖公四年的事情。公元前770年我国进入了春秋时期,从此周王室进一步衰落,各诸侯国强大起来,几个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经常发生兼并战争。这篇文章记述了齐楚两个强国间的冲突。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桓公,他重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空前强盛起来,齐桓公看到周王室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周围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进攻,就号召诸侯各国“尊王攘夷”,其目的是借此来发展自己的势力。这篇《齐桓公伐楚》就是讲他联合中原其它诸侯国,向南进攻楚国。楚国也是一个新兴的强大诸侯国,它吞并了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和华夏族小国,势力逐渐向北发展,象淮水边的蔡国就是楚国的盟国。楚还不向周王纳贡。齐桓公这次南征中,首先击溃了蔡国,进而向楚国进军。楚国也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没有迎战,而是以武力为后盾,向齐国开展外交战。结果达成妥协,楚承认不向周王纳贡的错误,齐联军退兵,文章记叙的就是这场以武力为后盾的外交战。
伐、侵:“侵”带有贬义。“伐”是中性词,不限于上对下,也不限于“有道”对“无道”。例如《曹刿论战》“齐师伐我”齐鲁都是诸侯国,不限上对下。也不 限有道与无道。后“伐”常和“征”放在一起,“伐”也逐渐用于褒义。《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征伐以讨其不然。”“伐”“侵”有明显的区别。《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伐”是公开宣战的正式战争,进军时要有..钟鼓。“侵”是不宣而战,不要借口,不用钟鼓,直截侵犯别人的国土。
寡人:寡德之人。古代王侯或士大夫自谦之词,唐以后唯皇帝称寡人。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语语气词,煞尾,肯定):唯,句首语气词。是,代词,作主语,指齐楚两国的距离(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牛马[不相]及”是谓语,风;指马牛等牧畜在发情期雌雄相诱,到处奔跑,发情奔跑的马牛互相到不了一起。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没料到你们进入我国的领土。不直接说对方进犯是无理的,而说自己没有料到你们会这样做,是一种委婉的表示方法,话意暗示你们不合常理,是不对的。
夹辅:“,持也,从大,侠二人”段注“捉物必以两手,故凡持曰夹。”佐佑辅佐。
九伯:九州之长,中国古代分九州,郑众曰每州以一侯为牧,二伯佐之。“王伯„„此周室”:齐以周王命齐先祖而夸于楚。征,征讨有罪之国。穆陵,齐地名,即今山东临朐县穆陵天,无棣,齐国北部边邑,在今山东无棣县北,夸齐之疆域之大,有的学者认为这里讲的是齐可征伐的范围,穆陵,指今湖北麻城的穆陵关,属楚地。无棣指今河北卢龙县。
包茅:包扎好成束的青茅。茅,楚国的特产。贡:献功也。从贝工声。共,通“供”,供给。无以:无所以省略,所以凝固结构,意思固定。
①“用来„„方法”“凭它来„„的”工具 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表原因。
无所以缩酒,没有缩酒的工具,没有办法缩酒。
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问:周昭王是周成王的孙子康王的儿子,曾南巡江汉,人民为反对他,故意把一只用胶粘结的船给他渡汉水,行至江心,船被沉没,人马全淹死。这是一件召人的事,而且距齐伐楚已二、三百年了,属历史陈年老帐,齐桓公提出这个问题完全是为自己伐楚找借口。
不穀:不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老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本,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穀,养人之物,不穀不养人也。
惠:恩惠→赐赠→敬词,用于对方的行动,惠存,惠临。社稷:土神和各神。城:城墙。
池:主要用来指护城河,《诗经·陈风》“东门之池。”池,城池也。
鞌之战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589年(鲁成公二年),齐晋之间的一次战争,在这次战争的前八年,也就是公元前597年,晋国与楚国在邲这个地方打了一次大仗,楚国获胜,晋国威望下降,这就引起北方另一大国齐国(在位齐顷公)争霸野心,齐先后伐莒,伐鲁,伐卫,并与楚结好,形势对晋不利。晋国一方面整顿内部,清除后顾之忧,在前592年与卫、鲁、曹、邾盟于断道,前591年楚庄王死去,来自楚国的威胁暂时得到缓和。这样齐晋的矛盾尖锐起来,前589年齐伐鲁并与卫国发生军事冲突,鲁、卫向晋求救,这关系到晋对北方诸侯的领导权问题,晋齐直接对抗已不可避免,晋派郤克为主帅,率军八百乘,向东进发,这时齐军伐鲁胜卫后返回齐国,晋追踪而至,在齐的案打了这一仗,齐军骄傲轻敌,晋军同仇敌忾,最后晋大败齐军。
癸酉:鲁成公二年(前589年)六月十七日,这是本次战役决战的一天,故标出具体日期。
师:齐、晋两国的军队,师在《左传》里常单用,具体所指要以上下文来定。解张:姓解,字张,名侯。郤克,又称郤献子,是晋军主帅,郑丘缓,郑丘复姓。
履、屦:履也。履,足所依也。段注“晋蔡读曰:”今时所谓履者,自汉以前皆言屦,《左传》“踊贵屦贱,不言履贱《礼记》‘户外有二屦不言二履。’贾谊曰‘冠虽敝,不以苜履’亦不言苜屦。《诗》曰‘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屦留者一物之别名,履者是践之通称。’蔡说极精,《易》《诗》《三礼》《春秋》《孟子》皆言屦,不言履,周未诸子汉人书乃言履。”
未绝鼓音:没让鼓音停下来。古代东战,主帅居车中央掌握旗鼓,用旗鼓来指挥三军,鼓声是表示前进号令。
余病矣:病,伤势很重。病与疾,在指身体患疾时,病较疾严重,病的使用范围较宽,凡极度劳累,伤势重都可称作病,郤克这句讲自己难以支持。
自始合,而矢贯余丰及肘;《史记·齐世豪》“我始入再伤”伤两次,一次贯手,一次贯肘。
子岂识之:识,知道,虽在同一战车上,主将竟没有注意车右下去推车,足见战争激烈的程度,也说明主将受重伤仍专心击鼓。二人皆说:“自始合”可见大战良久。
师子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全军的眼睛注视着我们的旗,耳朵听着我们的鼓,进退全根据我们的旗鼓指挥。《国语·晋语》“张侯曰:‘三军之心在此车矣,其耳目在于旗鼓:耳听鼓音,目视旗表;车表鼓音,进退异数。’”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是说车上有三人,假令二人死,仅留一人坐镇,也有获胜的希望,意思是说三人关系到全局胜负,除战死外决不能因其他原因离开岗位。殿:“击声也,从殳庉(tún)声。”《段注》“此(殿)字本义未见;假借为宫殿字”“又假借为军后曰殿之。”
及:到(什么程度)
勉之:勉,努力。为„„尽最大努力,之,晋国事业。
绩:段注“《豳风》‘八月载读’传曰:‘载绩,然事毕,麻事起矣。’绩之言積也,積短为长,積少成多,故释诂”曰“绩,继也,事也,功也,成也。”逸:失也,从 兔,谩 善逃也。《段注》“兔善逃故从兔。漫池皆欺也。”
华不注:山名,山东济南东北。《水经注》“华不注山„„不连互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孤峰突起,周围地势平坦,战马可绕行驰骋。三,言其多,非实指。
辟左右:韩厥是司马,应居车左,主射,他父亲临战前托梦告诉他第二天作战不要在东的左右两侧。
越:超过→堕落。
斃:在现代是死的意思,一般用于贬义;在上古是“倒下去”的意思。先秦古籍中用“斃”最多的是《左传》共二十三次,大多通“獘”,与“死”无关。《说文》在“獘”下解释是“顿仆也,从犬,敝声。”《左传·哀公二年》“郑人击简子,中肩,斃于东中。”我后赵简子还自夸战功,可见没死。《定公八年》“颜高夺人弱弓,籍巨子钼击之,与人俱斃,偃,且射子钼,殪。”倒下再起不来就有了死义,后引申为死。杜预注:“右被射仆东中,故俯安稳之。”
从:跟在韩厥车后。
易位:古代兵服,国君与将佐相同,故易位可欺骗对方。
骖:cān,古代驾车两侧的马,一车有三马或四马,夹榬(单榬)的称“服”,服马边上的称骖。
丑文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栈车,用竹木编成车箱的轻便车子。肱:上臂。前四句是联合复句,叙述前一天的事情,第四、五句是主从复句,前一句表原因从句,后一句表结果。
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进;这几句是说韩厥追上齐侯的车后,按古代礼节,向齐侯行礼。絷(zhí)泮马的渑索;古文写作,这个字与“马”字相似,“絷”后的马是读增的。古代贵族出外,奴仆“负覊絷以从。”是说韩厥对齐侯修臣仆之礼。稽(qǐ)首: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古代一种最恭敬的跪拜礼,觴(shāng)盛酒器。璧,玉器,圆形中间有孔。进:奉献。这是一国臣子在战胜时见敌国君主行的通礼,《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郑国子展攻入陈国,见陈侯时,“执絷而见,再拜稽首,承饮而进献。”
寡君使群臣„„官承乏,韩厥的这段话分三层,代表晋君讲的,讲自己不能不努力作战,将把你齐侯俘虏走。为:wèi,替,我国国君派我们替鲁国卫国请求你们不要进攻他们。不要使单队深入齐国国土(怕不能返晋)意思是说我韩厥 不幸,正巧遇上齐的兵车行到,没有地方可回避,而且怕因逃避而有辱两国国君。
不敏:谦词,自己才智都不行。摄,代理。承乏:在某职出缺时暂代。意思是说:我惭愧地当个战士,冒昧地向您禀告,我能力不足,只因缺负暂时当了个官(言外之意,我要履行职责执您齐侯以归)以上皆是外交辞令,正面的意思要用委婉曲折的话来表示。
郤克将中军,土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季父子帅师会之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滂也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算下齐侯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
晏婴论季世
前593年齐国的齐景公派晏婴去晋联亲,在晏会上晏婴与晋国大夫叔向交谈,彼此介绍本国情情况晏婴谈到齐君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压迫,遭到人民的反对,而在齐国世代做官的陈氏新兴贵族,注意争取民众,晏婴预感到齐国政权将要被陈氏取代。叔向在讲到晋国情况时说晋国也同样处于末世。在这次谈话后的五十八年,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陈恒杀死齐简公,齐国的政权被陈氏夺得。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距这次谈话八十六年)。晏婴,叔向作的历史预言都兑现了。这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它提出春秋末期最重要的问题:公宝衰微,政权下移。晏婴论季世,他论的是齐国,也是讲的已发展到崩溃边缘的整个的奴隶制度。
晏婴:春秋,齐夷淮人,字平仲,继父为齐卿,后相景公,以节俭力行,名显诸侯。论《说文》“论,议也。”段注:“论以仑会意。
部曰,仑,思也。龠部曰仑,理也„„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故孔子门师弟子之言谓之论语,皇侃依俗分去声平声异其解,不知古无异义,亦无平去之别也。”
季:少称也,从子稚肖,稚亦省。段注:叔季皆曰少者,而季又少于叔。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继室,古代诸侯的夫人称元妃,元妃死后,次妃顶替元妃的位置称继室。这里讲的不属于这种情况,这里指的是妾室。齐女少姜嫁给晋平公为妾,少姜死,齐国愿意分选齐公室女嫁给晋予公作妾。
既成晋,成晋,就是定婚的意思。古代“成定”二字可通借,现定婚通作“订婚”。《仪礼·士昏礼》上说古代婚姻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微,请假,迎亲。在《左传》一书中实际提到的只是纳币,纳币就是纳微,指献上订婚的礼品。
何如,怎么样,其具体意思要根据前后文章而定,这里是就齐国的形势前途而言。
此季世也,吾弗知。这眼下是末世了,我不知该说些什么。
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国也许要成为陈氏的了,齐君抛弃人民,而人民归向了陈氏。陈氏,即田民,陈与田舌音通,田氏的祖先陈完,因陈国内乱,逃到齐国,在齐国任职。豆,区,釜,钟:豆,器皿,碗,釜,锅。区,《说文》骑区,臧隐也。段注:“区内藏多品,故引申为区域,区别。”《说文》小盆也。段注:“《方言》‘自关而西盆,或消之盎,小者谓之瓯升。’钟,”“酒器”《段注》:“古者此器盖用以宁酒,故大其下,小其颈。”用客器作量器。
各,量器本身的四倍。各指,豆、区。自,自身。四,四倍。各自其四:四进位。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十釜为一钟。
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陈氏的三种量器(豆,区,釜)都比齐旧量增加一个单位,钟就更大了。齐旧量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陈氏量五升为一豆,五豆为一区,五区为一釜,这样陈氏量器实际上比齐旧量大晋杜预将齐旧量器与陈氏器用后来标准通行的十进位。
升、斗、斛,比较如下:
豆
区
釜
钟
10斗=100斛
齐旧量
4升
1斗6升
6斗4升
64斗
6斛4斗 陈氏量
5升
2斗5升
12斗5升
125斗
5升
2斗
8斗
80斗
8斛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陈氏是齐大夫,古代大夫统治的地方称“家”所以陈氏的量器称家量,诸侯称“公”,诸侯统治机构有时又称“公室”齐君的量器称公量。
市: 蜃蛤:蛤蜊
三老冻馁:“三老”一词在先秦典籍常见,说法不一,一说指上寿,中寿,下寿。一说指工老、商老、农老。也有认为指年老退休官吏。我国自古有尊老的传统。“三老冻馁”,一般人生语的困苦不言而喻了。
踊:假脚,《说文》“踊,跳也”。杜注:“踊刖足者屨。”《辞源》刖足刑者所穿的鞋子。
疾:疼痛。
其爱之如父母,之:①代陈氏。②截取消句子独立成分。③代百姓。流水:用来比喻某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欲:想要。
:《说文》“猎所 也。”段注:“引申为凡得之称。”
箕伯„„:其,大概。相,助。陈氏的远祖舜的后代助陈氏,已在齐国了,神灵的保佑,齐虽是人远,但顺民心,有神灵保佑,可得齐国。
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然,是这样表示同意对方所讲的,这个然字单字为句,它在文章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表示对晏婴话的同意,转过来讲晋国的情况。“公言”上与“王室”相对下与“家门”相对。戎马不驾,卿无军行:戎马:①战马②君主乘的战车。
架:①驾车。②无人驾驭。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统军执政的官,在公之下,大夫之上。晋国有六卿,担任军帅,其中的中军帅是主将,也是“正卿”。军行:军队。
公乘无人,卒到无长:晋国国君戎车左右缺乏合适的人选。各级军事组织缺乏好的指挥官。指挥车要有一名驾车,称作“御”,一名负责保卫的叫“车右”卒,军事单位,百人。列,行列。古时军队编制,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25人)四两为一卒(100人)五卒为一旅(500人),五旅为一师(2500人),五师为一军(12500人)。
罢敝:罢通“疲”,敝:破,环。疲乏困苦,衰竭。无力再支持下去。滋:愈加,侈:豪华奢侈,“铜鞮之宫数里”
殣:饿死为殣,《说文》“道中死人,人所覆也。”毛传:“道中壕”相望:互相看。
溢尤:更加尤,多出,超出一般。
栾、郤、胥、原、狐、读、庆、伯、降在宅隶;晋国八个民族,旧卿,大夫。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说他们“本皆姬姓”,即姓,姬,与晋公室周姓。在殷周,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姓表示同一个远祖,氏表示子孙不同的分支。姓与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战国以后姓氏渐合而为一,宅隶,官府中的差役。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栾,郤等八氏公族现在已不行了,他们的子孙都成了差役,我们知道,春秋时期列国的卿(即大臣)一般都委派公族的人即(国君国姓本家)担托,而晋国例外,晋国的卿多半是异姓贵族担托。韩、赵、魏三氏分晋,其中韩与晋君同姓,赵魏就是并姓。所以在晋国,卿、大夫势力抬头,同时伴随着公族的衰微。
民无所依:老百姓无所依人,没有可以依赖的人。国君控制不住老百姓了。:同“韬”掩盖,唐,孔颖达:“言以音乐乐身,埋藏忧愁于乐中。” 卑,贱也,执事者。从 甲。“段注”古者尊右而卑左,故从左,在早下,甲象人头衷微,没落。
昧旦丕顕:“昧,爽,旦明也”,段注:“昧爽,且明也。”各本且作旦,今已,且明者将明未明也。丕,大也,顕,《说文》“头明饰也。”段注:“故字从页,饰者,妆也。女部曰妆,饰是也,头明饰者,龟,弁允耳之类,引申为凡明之称,按显渭众明。顕本主渭明饰,乃顕专行而 废矣,日部 下曰,古文以为顯字,由今字顯为,乃谓古文假 为顯也。古今字变迁,所必常深究也。,众缴秒也。”段注:“疑当作众明也,从中见絲,絲微妙也。„„日中视丝,众明察及微妙之意。”杜注“言夙兴以务大显。”
肝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羊舌这宗有十一个族,只有羊舌氏这一族还存在。宗,指同一祖宗的家族。族,就是氏,指同一宗的各个分支。叔向说他自己这一宗共分出十一族氏,而现在只有自己算舌氏这一分支还在,唐孔颖达疏:“世族谱云羊舌氏晋之公族也,羊舌,其所食邑名,唯言晋之公族,不知出何公也。杜云,同祖为宗,谓同出一公有十一族也。
肝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叔向说我本来没有子息,现在晋公室毫无法度,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能有幸终天年,已是很好了,难道还能指望子孙后代祭祀我吗?”无子,《昭公二十八年》记载叔向的儿子羊舌我因作乱被杀,叔向都说无子,杜注,无贤子。有人认为是因年龄幼小。得以寿终为幸。
叔向话两部分第一部分讲晋是末世,①军事不行。②贫富悬殊,老百姓痛恨晋君。③新归贵族矛盾尖锐,“政在家门”,实权已被新兴的卿大夫所控制。④晋君“以乐韬忧”。第二部分讲自己怎么办,讲自己也还是结合整个公室的衰微来谈的,与前一部分紧密相连。
这是一篇记叙兼行的文章,文章中晏婴和叔向各自讲了本国的情况,从政治、军事到经济、宗法等,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二人对时局都有评论。“此季世也”是他们共同的结论忧国伤时,溢于言表,两国情况大同小异,齐国陈氏崛起,氏归之如流水,公室哀弱,晋国政在家门,公室衰微,而两国国君又都脱离人民,残酷剥削压榨人民,遭到人民反对,这是进步的,二人作为贵族又对季世表现出焦虑和无可奈何。
勾践灭吴
《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书中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征犬戎,下至三晋灭智伯,历时五百余年(约公元前976年——前453年)
汉代字者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其实《国语》与《春秋》没有必然联系,《国语》和《左传》的关系也难定,《国语》是国别体,《左传》是编年体,《国语》以记言为主,《左传》以记事为主。《国语》记载八国的史料,详略颇为悬殊,全书二十一卷,《晋语》有九卷之多,几近全书中事。《国语》文辞深厚浑朴,记事远不如《左传》生动有趣,但作为史料而言,与《左传》有同等的价值。
《国语》的作者,众说不一。
《国语》的注本,最早三国韦昭,清人董增龄的《国语正义》收集了汉唐以来《国语》的各种注释。
昆,同也,段,同或先或后,如昆弟或先也兄也。知:主管,知××县,知××事。资,货也,段,资积也,《周礼》资取也。偶,两人,取耦耕之意。五百家为党。
何矣:楚人,吴封申,又名申胥。敌,仇也,段,相等为敌,亦相角为敌。
,又鸡也,仇,也,应也。
《左传》嘉偶曰妃,怨偶曰仇,按仇与逑古通用,怨偶曰仇,嘉偶亦曰仇,“君子好逑”
宦士:使士为宦。
疹(chēn):通“
”(shen)
纳宦子:纳宦两个动词共带一个宾语其子 政:通征。赋税,徭役 摩厉:即磨砺
三年食:《礼记·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亿:秦以前,十万为一亿。成:媾和。
宸:屋雷,屋檐下按水的长槽,亦指屋檐,宇,屋檐,这里指保护人。《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是研究战国历史情况的基本依据。同时,又是对后代很有影响的一部散文名著,作为历史著作,它不是一般地记录史实,不看重全面地反映历史面貌,几乎是专门记录谋臣策士的活动和他们在游说中的种种策略。所以,被命名为《战国策》。公元前四五八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246年历史。
《战国策》不是作于一时,成于一手,它最初的集录者是战国末乃至秦汉间游说之士,最后编订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战国时期,游说是士人从政的主要途径,不管是儒家,法家,还是其他各家,都须经由游说才能得到仕进的机会,而纵横家更是以此为职业,当时许多人争相学习游说,这种风气甚至一直延续的西汉前期游说之士为了学习技巧,借鉴前人的经验,不断搜集,编录游说的资料和有关的史实,当时可能有许多不同集录本,这就是《战国策》最初的弱形,西汉末年刘向根据这集录本,以国别体为基础,按时序编序排了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战国策》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越、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三十三卷四百九十多章,记事从公元年前四五八年到前二二一年秦统一中国以后,反映了二百四十来年的历史事件。
《战国策》相当广泛地反映了战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各诸侯国你争我夺,相互伐攻,今天合纵,明天连横,忽而罢兵修好,忽而又背盟相攻,而在这些频繁激烈的斗争中,谋臣策士,凭着他们的智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战国策》的编著者的目的和兴趣正是要表现谋臣策士在这些事件中的活动,谋略和作用。
《战国策》的思想倾向自宋代以来常受到非议,但它的艺术成就,都是人们 所公认的,特别是它的语言,无论是单方陈辞,还是双方的辨论,都经过苦心揣摩和锤炼,他们的说辞,或者雄辨奇警,气势磅礴,或者旁征博引,条分浅析,或者曲折迂迴,巧设机关,或者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笔却力求在表达上具有最大的说服力和鼓动性,而且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鲜明而富有启发性,所以它对后世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战国策》至今没有一个好的注本,后人常用的东汉高诱的注,但已残缺,目前通用是清嘉庆时黄丕烈重刊宋姚氏木。
范睢说秦王
秦昭襄王时宣太后及其弟魏丹等外戚集团把持朝政,昭王察究到这种情况会威胁他的统治,正想 除这股势力,这时范睢从魏来到秦国,秦昭王在宫中单独接见范睢,向他求教。
范睢,楚国人,初仕魏,受诬陷逃入秦游说秦昭王,得国相,食邑在应,又称应侯。
劣:稍
饵:饼糕,用作动词说„„《史记·范睢列传》饵作,杨伯峻:
以薄粥供口食耳。
照:明也。蹶:跌倒。
太后,姓华,名八子,照襄王的养母,与冉魏拥立
節:竹约也。《说文》约,缠来也。竹節如缠来之状,《段注》節,竹節——节度,法度。
封,爵诸侯之士也。从之。从土,从寸,守其制度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以林木为界之象。《郭沫若注》,復,往来也。从彳复声。”複,重衣兒。《说文》,《释名》“有裹複” 複,夹衣。
回答,回来,还原,重复。不单一,复杂。
《礼记·乐祀》“今夫古乐,旅进旅退。”郑玄注:“旅犹俱也。俱进俱退,言齐一也。”
予,“推予也。”举物给别人。
《史记·吴太伯世家》“越败吴,越王勾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自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到死。越王灭吴,诛太宰,以为不忠而归。
“越王勾践其先鬲之苗裔,而复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雪,凝雨,说物者。
,通,天寒足 也,藉,祭藉也。冯凭,据,拮 也。
燕昭王求士
在诸侯竟争的战国时代,人材问题是国家命运大事,燕国的盛衰就说明了这一点,燕昭王的父亲哙让位于燕相子之,燕国演成大乱,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乘机攻打燕国,“王旬举之”,燕王哙和子之死,公元前311年公子职依靠赵国自立为王,昭王即位时,内外交困,国势衰弱,他听取了郭隗的决策,广泛招纳贤士,燕国由弱变强,终在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由乐毅卒领王国联军,打败了秦国。
昭王,昭王封他宣太后。
燕昭王:哙(kuài)之子名职(公元前311—279年)在位。
破燕: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让位于燕相子之,燕国大乱,元前314年,齐宣王乘机攻打燕国,杀哙和子之。
卑身:降低身分。
诎指,屈旨,放弃抑制自己的意见,受:妥,受授同字。先趋而后息:先于别人去劳役,而后于别人去休息。
先问而后嘿:先于别人去求教,别人不求教了,自己还求教不止。颜注,涓,洁也,言其在内主知清洁洒扫之事,盖亲近左右。北:兵败曰北。
乐毅:魏国东平之后,封昌国君。
帝者四句:《说苑·君道》“郭隗曰:‘帝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师也,王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友也,霸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宣也,危国之臣,其名臣也。其实虏也。’”
礼记
一部关于礼制(礼仪制度)的资料汇编性质的书。作者:是孔子七十弟子的门徒及汉代学者所记。
内容:内容复杂,有的解释礼经,有的考证和记载礼节制度;有的记述某项礼节条文和某项政令。有关于礼制的理论,还有孔子及七十弟子的言论以及他们的杂事。
这部书反映出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阶级关系和儒家各派思想等等,对研究这些问题还有不少参考价值。也反映了封建思想的糟粕。《礼记》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代人辑录的,戴德辑录的本叫《大戴礼记》原有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戴圣辑录的叫《小戴礼记》共四十九篇,是现通行的《礼记》。东汉郑玄作注,唐孔颖达作疏,是最通行注本,此外还有元代陈治者的《礼记集说》和诸朱彬的《礼记训箕》孙希只的《礼记集解》。
第三篇: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研讨,认识儒家一贯提倡的伦理道德在春秋时代贵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斗争中的尴尬地位,认识到它的虚伪性。
2、通过研讨,鉴赏本文在戏剧性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课文研讨,鉴赏本文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
教学设计:
1、本文学习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探讨将遵循几个原则:学生自己学习研究为主;重在学习过程;强调信息的收集;注重创新。所以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将主要是两大环节:学习对象及研讨方向的布置选择;学习研究成果的展示。更重要的环节将在课外由学习自己完成。
2、对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学生一方是:研讨课文了解传统看法及观点产生疑问汇集疑问选题搜集资料讨论课上展示自己的研究 ;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教师一方是:布置学习要求指导研究过程指导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成果课上展示
3、限于各方面原因,教师可以提供各类学习资料,包括字词解释、课文、评论文章,更主要的是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去寻找资料。
教学重点:人物塑造,特别是分析郑庄公的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作者的褒贬程度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方法:以讲诵方式为主,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解决部分易产生错误的地方。通过学生的阅读,产生问题、收集问题,先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内容:熟悉课文,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理清课文思路;背诵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导入新课: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四篇先秦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柬》、《触龙说赵太后》,这些大部是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君臣之间的对话、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我们并试着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今天我们要学的《郑伯克段于鄢》是写郑国统治集团内部两兄弟的斗争,由于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我将以介绍为主,大家参与讨论,我们来共同解决有些对课文了解的问题。
2、背景资料:《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1)“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这种编年史周王朝和诸侯各国都有,虽然内容不同,一般都称为《春秋》。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起于隐公元年,终于哀公14年(前722-481),记事特别简单,类似新闻标题。孔子为了维护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巩固最高奴隶主政权,使“大一统”局面恢复安定。他的这种政治主张,通过《春秋》的谨严笔法表现出来。
2)“左传”
①“传”: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就是“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前人多说《左传》不传《春秋》,因为《左传》的文笔富艳浮夸,其详载历史的本末及有关佚闻琐事,太过细致,有如文学作品中的小说,违背了“春秋大义”。
②《左传》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既有民本、爱国等进步思想,也包含封建伦理观念,正统等级观念等在今天看来落后的思想。《左传》叙事详细完整,故事性强,善于用极少的笔墨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个性化。③司马迁、班固都说作者是左丘明,班固并说左丘明是鲁左史,大多人认可这个说法。
3)《郑伯克段于鄢》
①
史学、文学的经典名篇,《左传》的首篇,《古文观止》的首篇。
②“郑伯”,指下文的郑庄公,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郑国是姬姓。与周天子同姓;“克”,《说文解字》:“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徐锴曰:“肩,任也,负何之名也,与人肩膊之义通。能胜此物谓之克。”战胜,今有“攻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等用法。克,又有“能”义,盖由此而引申。“段”,指下文的共叔段,即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三个字,表示了三个意思。
一、共(gōng),是共叔段失败以后出奔的地方,共,国名,在今河南辉县。
二、叔,是指排行。古代的排行,不象今天一样用“一、二、三、四”来表示,而是用“伯、仲、叔、季”来表示,或者是用“孟、仲、叔、季”来表示。
三、段,是名。“于鄢”,介词结构,这里用做补语。这是与现代汉语不尽一致的,现代汉语常把这种用法用在状语的位置上。鄢,地名,为郑武公所灭,其地在今河南省鄢陵县境内。
③孔子是一个保守的人,他一生主张克已复礼,要恢复以前的“礼”,要恢复那“伦理”,对当时道德论表的感慨深恶痛绝。《左传》顺承此意,本文就写了一国君家庭内部的矛盾斗争,再现了当时统治阶级为争权夺利不顾伦理道德的情形。
3、布置阅读及思考问题:
1)
朗读课文不少于5遍,解决生词及需要掌握的特殊句式。
①恶之:恶:动词,厌恶,不喜欢。译“于是姜氏就厌恶他”。
②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制:地名。岩邑:险要的城邑。焉: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作用,译为“在那里”。译“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就死在那里”。
③
姜氏欲之,焉辟害:焉:疑问词,怎么能。辟:通“避”,躲避。译“姜氏要这样,怎么能避开这祸害呢”。
④
其谁曰不然: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译“谁又能说您做的不合誓言呢”。
⑤
永锡尔类:锡:同“赐”,赐给。译“永久地把它赐给你同类的人”。
⑥
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姜氏有何厌”。厌:通“餍”,满足。译“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⑦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犹„„况„„乎”是固定句式,表示递进关系,译“蔓生的野草都不能够除去,更何况你的宠弟呢”。
⑧
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敢问谓何也”,译“能问一下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⑨
君何患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君患何焉”,译“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⑩
其是之谓乎:宾语前置句,应该是“其谓是乎”。其:句首语气词,表示猜测,大概。是:代词,这件事。译“大概说的就是这件事吧”。
2)参照注释,分清层次结构,弄懂全文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意图。(使用板书)
3)学生产生疑问,写在纸条上汇总。作为一个标题,一句历史大事记,这标题交代故事的主要人物,故事本身、地点。“郑伯在鄢地打败段”,看似平常但我们若想想,郑伯与段是嫡亲兄弟,“鄢”又不在郑国境内。这些问题,就感到这个故事不是那么简单。在课文的第五节后,省了这么一句话:“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这段话解释经文何以如标题这样记的原因。(这是“继承”的步骤,对古代文学作品我们首先是“拿来”,先学习,学透之后再超越;这也是广泛阅读、广泛“生疑”阶段,没有固定的目标要求,“放开”的阶段)
4)、汇总阶段:把问题汇总,合并,设定几个或十几个大的问题下发。
5)、针对问题(选择研究目标),收集资料、信息,解决一两个问题。
6)、将自己和其他同学讨论的结果写成小论文,准备课上展示。第二教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内容、问题、讨论、结论)
一、课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将这篇课文的内容梳理了一边,并将一些不甚了解的字词也做了确定,我还让同学们回去找出你阅读时产生的问题,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讨论。
二、故事简述
1、这题目里含有一个故事:隐公之年,郑国国君之弟公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公叔段,使他“出奔”。
2、这样一个历史事件,这样的一个家庭悲喜剧,不同时代的人总是要记录、评述、解说的。
大圣人孔子就用了九个字“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记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齐全了,也不是没有褒贬,但他的春秋笔法再高明,再有情感,总也说不清,这不过是新闻标题而已。
比如,郑伯的“伯”如何解释?根据伯仲叔季的排行释成兄长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郑哥哥克了段弟弟。那如果理解成爵位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郑伯爵克了段叛逆。有的同学问段的结果(或叫下场)是怎样的?是死了还是流浪远方?题目上只有“克”这个字,相当麻烦,到底是打败,打垮攻克还是杀掉了,再如“于鄢”,古人说,鄢,远也,在很远的地方哥儿俩怎么会决战一场呢?再看看地图(幻灯展示地图)怎么会呢?
这许多的的疑问都令人难解
3、其实古人也看不懂,所以左丘明就用了541个字来解释了一下,一下变成了一篇小说,是吧!
左丘明的解释正确与否,合乎孔子的原意吗?(他的思想与孔子是否一致?)令人关注。后代的人受不同的世界观的影响,带有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解读《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的呢?
三、课题简说:(教师、学生双向互动,由简到难进入课文的研读,形成共同关心的问题)
1、教师:刚才同学们这样带有一定的问题搜集信息资料经过反复阅读,解决了问题,这也就是研究性阅读。我在大家的疑问中选取了频率最高的十二个疑问作为第二阶段阅读的小课题,印给了发大家。同学们也都选择课题进行了深入的阅读研究,下面请同学们介绍自己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因为人数问题,每人不能超过两分钟。
四、论文交流(15分钟),分小组交流,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解决一些大家看法一致的问题,留下一些一时还难以解决的问题,师生在课堂上讨论解决。
五、评论阶段(10分钟)
1、教师:刚才大家的交流很好,阅读很深刻,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了新意。总体上都围绕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看待庄公这个人”。这也是大家提问人数最多的一个问题。可以说每个人提的问题都和对这个人的评价有关;
2、教师:庄公形象讨论。《古文观止》选其为第一篇,对庄公的评述很有代表性,从前到后共用了(出示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他邑唯命”(四字毒甚)
“焉辟害”
(毒甚)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庄公之心愈毒矣)
“无庸,将自及”(毒甚)
“不义不暱,厚将崩”(更加惨毒矣)
“尔有母遗,衣我独无”(非复前日含毒恶甚)
“其乐也融融”(则知其前之阴毒也)
“其乐也泄泄”(从前一路刻毒惨伤之心)
“毒”字用了九次,归结为一句话“残忍之尤”。
3、教师:古人评左公从儒家的正统理念出发,大多将庄公作反面教材,所以很多人认为
A 阴险狡诈
B 老谋深算
C 心机深藏
D 心狠手毒
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他到底是巨奸还是理智明君?请大家发言(讨论)从不同角度,学生们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应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梳理,并肯定一些言之有理的观点。
六、总结
1、刚才围绕着对郑庄公的评价这个核心问题说的很好,限于时间问题,今天只能到这儿,有时间我们还可以就其他问题进行讨论。
2、关于庄公,无庸置疑,他是主要人物,孔子借这个人物表现什么?(见后附录)
七、课后作业:
要求:修改自己的论文,最好打印入盘。
板书设计:
姜氏厌恶郑庄公,偏爱共叔段。
(矛盾的开端)
共叔段扩张势力,郑庄公虚伪应对。
(矛盾的激化)
郑庄公
共叔段
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
(矛盾的解决)
庄公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
(矛盾的解决)
附录
一、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资料补充
1、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春秋》里能体现出儒家的观点。孔子以“仁”为核心,讲究追求“礼”。按儒家的正统伦理道德观念,要求六条,也就是六个字:义、行、慈、孝、爱、敬,即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是处理好君臣、母子、兄弟的伦理关系的准则。恐怕作者是借这事讽刺这里面的人都不遵守“礼义”,这才是孔子的本义。庄公治国要治,要仁治要礼治。
2、《左传》的作者是谁可能还有争论,但他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看待这一切,看到的是权势相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泯灭。如果孔子的看法有点愤恨或失望的话。《谷梁传》解释春秋大义比较准的,大家看这段解说(课件)
“克”是什么意思?能够做到呀。能够做到什么呢?能够杀人呀。为什么不说杀?这样可以看出段拥有士兵和百姓。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呢?杀了世子或同母弟的,称为君。因为他称作君,所以知道他是弟弟。段的弟却不称弟;是公子却不称公子,是贬低他呀。段丧失子弟的道理。责备段,但更责备郑伯。为什么更责备郑伯?更责备郑伯的千方百计地蓄谋干成那杀人的事。
“于鄢”,就是很远的地方。这就如同说郑伯从他母亲的怀里夺过来杀死似的,这是更严厉责备他的呀。那么作为郑伯应该怎么办?要慢慢地去追那逃贼,这是爱自己亲人的正确做法。)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要慢慢地去追那逃贼,这是爱自己亲人的正确做法!”
感到如何?迂腐滑稽!
左丘明呢?恐怕还想为其开出一剂良药;只要孝心永存心中,一切都可变的美好,所以他写了后半截的故事。(182个字)只不过这场宣扬孝心的过程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如同在看一幕丑剧。那种表演令人作呕!反映出儒家的礼教观念的尴尬。
3、不少同学问到“道为母子为初”,怎样如初的问题,供大家思考。我个人理解是如“没有撕破脸之前”,放逐之前,“心里当寇仇,脸上涂蜜油”那样吧!肮脏的政治角逐,人性的泯灭,哪能是善良而又天真腐迂的儒生们提倡的孝能解决的呢。
4、郑庄公的做法也有迫不得已的因素
宗法制度下的继承原则:
“立嫡以长为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强调正室正统,所以历史上每个朝代新君即位之日,也大都是许多竞争者被杀之时。郑庄公此人由于某些被动的原因,隐忍以久,既可说其心计高,也可说比别的国君高明一点。
5、“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闵公元年,仲孙子湫论庆父日:“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
定公六年,公叔文子谏卫侯曰:“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
《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
“待”之时义大矣哉。“待”者,待恶贯之满盈时机之成熟也,故本节下文云:“公闻其期,曰‘可矣’”。
《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曰:“凡人取果,宜待熟时,不撩自落,檀越但待侯景熟。”
6、“不义不暱,厚将崩。”
杜注: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
不暱谓众不亲附叔段,非谓叔段不亲于兄,其语紧承“厚众”而驳之,遥应“多行不义”而早之,言不义则不得众矣。
资料卡片:
1、《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这一段是《左传》引《春秋》原文后加以的评价。《书》,这里指《春秋》。不弟,不象一个当弟弟的。弟兄二人就象两个国君一样,所以用了一个“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批评他放弃了教育弟弟的责任,灭掉共叔段是庄公处心积虑、千方百计要达到的目标,这种阴险的做法一般的人叫做“郑志”。不说“出奔”,含有责难庄公的意思。
2、下面分析一下本文的人物形象:
郑庄公阴险毒辣,杀段是他的夙愿。大臣祭仲、子封等人,都不知道他的阴谋,十分焦急地劝他赶快行动。可见他的确很阴险,而且隐藏内心活动十分成功。“姜氏欲之,焉辟害?”,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再到“无庸,将自及。”,“不义不日匿,厚将崩。”,最后到“可矣。”语义由浅到深,由轻到重。前面几句,是量变,最后的“可矣”是质变。庄公的老谋深算,从这里看得十分清楚。可以这样说:共叔段的野心,完全是庄公有意造成的,这样庄公才有可能找到借口灭段。《左传》中所说的“郑志”就是说的庄公的隐藏内心活动,不露声色。庄公对亲生母亲姜氏丝毫不讲情面,一直到将她放逐在外。最后的“既而悔之”以及“隧而相见”那种乐呵呵的戏剧性场面,到底是人性尚未彻底泯灭呢?还是以此表孝道来迷惑人民、笼络人心呢?或者是《左传》的作者有意不指明,让读者自己去独立思考呢?很难说得清楚。
作者用冷峻的“春秋笔法”,表面看来不置褒贬,实际上却从字里行间十分成功地刻划出庄公的伪善和阴险,也曲折地反映出他的矛盾心理。刻划了姜氏的自私、刁钻、古怪的残缺、扭曲的性格,她对亲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厌恶、一个却偏爱纵容得不得了,她不是一个好妻子,更不是一个好母亲。文中也十分成功地刻划了共叔段的狂妄、贪婪和愚蠢。(历史上的共叔段可能是一个很不错的政治家,这从《诗经》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诗经·郑风》中的《叔于田》和《大叔于田》都把段作为正面人物来歌颂。)另外,本文还巧妙地刻划了颍考叔的机智和聪明。
3、《谷梁传·隐公元年》: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母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第四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庄公寤生。寤,通“牾”,倒着。2.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7.不义不暱,厚将崩。暱,通“昵”,亲近。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12.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13.永锡尔类。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惊,使动用法,使„„受惊。2.爱共叔段,欲立之。立,使动用法,使„„立。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4.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5.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产生。6.有献于公。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7.公赐之食。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8.隧而相见。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
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省略句 2.制,岩邑也。判断句
3.郑武公娶于申。状语后置句 4.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 5.有献于公。状语后置句
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姜氏有什么满足?
7.敢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
(四)成语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着吧。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 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成:孝子推行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予(能感化)你的同类。7.段不弟,故不言弟。
译成: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
(六)多义词 1.于
(1)郑武公娶于申 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介词,向。(3)遂寘姜氏于城颖。介词,在。
(4)段入于鄢。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2.焉
(1)虢叔死焉。兼词,于之,在那里。(2)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代词,怎么。(3)君何患焉? 句末语气词,呢。3.克
(1)郑伯克段于鄢。动词,战胜。(2)克勤克俭。动词,能够。4.为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介词,替,给。(2)不如早为之所。动词,安排。(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动词,作为。
(七)异义词 1.都城过百雉。
古义:城邑的城墙,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郑伯克段于鄢》课后练习
(一)指出下文的通假字
1.庄公寤生。寤,通“
”。2.佗邑唯命。佗,通“
”,指示代词。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
”。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
”。
6.姜氏何厌之有?
厌,通“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
”。9.无庸,将自及。庸,通“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
”。.11.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
”,这里是“
”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阙,通“
”。13.永锡尔类。锡,通“
”。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惊,用法。2.爱共叔段,欲立之。立,用法。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
词。4.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
词。5.无生民心。生,用法。6.有献于公。献,动词作
词。7.公赐之食。食,动词作
词。8.隧而相见。隧,名词作
词。
(三)指出下列句子是哪种特殊句式(宾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
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句 2.制,岩邑也。
句 3.郑武公娶于申。
句 4.亟请于武公。
句
5.有献于公。
句
6.姜氏何厌之有?
句 意为:
? 7.敢问何谓也?
句 意思是:
?
(四)成语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谓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译为: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为:
3.不义不暱,厚将崩。译为: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为:
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译为: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译为:
7.段不弟,故不言弟。译为:
(六)多义词 1.于
(1)郑武公娶于申 介词,(2)亟请于武公。介词,(3)遂寘姜氏于城颖。介词,(4)段入于鄢。介词,2.焉
。。
(作用)。
。
。(1)虢叔死焉。兼词,于之,(2)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代词,(3)君何患焉? 句末语气词,3.克
(1)郑伯克段于鄢。动词。(2)克勤克俭。动词。4.为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介词,(2)不如早为之所。动词,(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动词。。
(七)古今异义词 1.都城过百雉。
古义:
,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
。今义:认为。【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何谓 何患 何厌之有
何谓:谓何,疑问代词宾语。何患,患何。
何厌之有: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有标志前置宾语的作用。国 都 邑 鄙 国,国家。
周代诸侯的领地称“国”。如本文:“国不堪贰。”诸侯国的首都也称“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国”内的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的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用作动词,指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因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
邑,城镇,大的叫都,小的叫邑。《史记 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邑的大小、人口不一,如本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作为政治区域,古代以有宗庙为都,没有宗庙为邑。
鄙,边境上的小邑。如本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第五篇:《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春秋时期多战争,国与国之间的争霸,骨肉之间的相残。《郑伯克段于鄢》就是一个事例。
郑庄公和共叔段为了争夺权力而不顾兄弟关系,进行互相残杀。
一国之君,既然要捍卫自己的地位就不得不在叔段“将袭郑”的时候“给他点颜色看看”。
,从另一个角度,可理解为郑庄公的老谋深算,阴险狠毒和虚伪狡诈,充分地证明了他为权力而不顾一切。他表面上是在爱自己的弟弟,让他扩大管辖范围,其实他这样做,是为了让他弟弟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对共叔段产生怀疑,对他不满。然后,共叔段就会让为他哥哥没什么厉害的,就更加扩大自己的管辖范围,到处招兵买马,到时候可以自己灭了郑庄公,自己称霸。到共叔段起兵袭郑时,他哥就可以以讨伐叛徒的名义去来了共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