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灵鸡汤之河边的苹果
《心灵鸡汤之河边的苹果》读后感
最近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看完后我有所领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完成不了的事情,往往就会像其他的弟子一样垂头丧气,无功而返。这个世上确实是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其实我们想想要是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选择和智慧。但是故事告诉了我们,真正的智慧是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大胆的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因为他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留意这这么一个“苹果”。
回头想想我们的学习工作,也许帮助会更大。我们每天的学习工作都是不断地在反复着,每天都是很多的琐事,有时候会让人觉得生活很单调,学不到什么新的东西,其实我们就在这些反复着也孕育着许多的“苹果”,需要我们用心才能够发现,当我们用心去发现了这颗苹果,收获是很大的。
第二篇:管理故事之河边的苹果
管理故事之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心得体会]
成功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顺便从路边的树上摘下一个苹果。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为眼前的困境所难倒,一旦达不到目标就心生懊恼,却忽略了处处是机会的过程。中国有句古话,叫天无绝人之路,机会往往就蕴藏在绝境之中。现在我们正经历着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抱怨,而不懂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去提升我们自己,那么当经济回暖之时,我们可能会成为最后一个被危机拖跨的企业(个人)。其实,不论何时,“人”才是我们最值得投资的财富。让我们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抓紧学习、提高技能、努力汲取各类营养吧,相信当曙光重现之时,我们定会迎着朝阳,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第三篇:读《河边的苹果》有感
读《河边的苹果》有感
星期天,我和我的表弟苏程洋在楼上写作业。我无意间从苏程洋的书包下抽出一本故事书,其中有一个故事《河边的苹果》,虽然仅仅只有几十字,可它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紧紧地吸引着我。
这段文字讲了一位老和尚,让他的弟子们去南山各自打一担柴回来,可是,半路上洪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弟子们都显得很丧气,可回去后,没有一个人向师傅倾诉,唯独一个小和尚如实告诉了师傅,并说:“师傅,这次我们被一道洪水挡住了去路,可我看见洪水边有棵苹果树,就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给摘下来了。”后来,这个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读了这篇仅有几十字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河掉头而回,这,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摘下这个苹果,能收获友谊、勇敢、自信、快乐和期盼。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来吧!让我们放飞梦想,摘下一个人生中的“苹果”吧!
第四篇:心灵鸡汤之经典美文
活在当下,珍惜你我
生命的车轮缓缓转了三十几圈。再过几年,就要从而立步入不惑了,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议,觉得自己一直还没长大。在三十几年的轮回中,有一些懵懂,一丝迷惑,一些领悟,一些感受,拿来和大家分享分享吧!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熟悉了,却还是要再见。对自己好
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晴天
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让心成为一片海,就要有容纳百川的度量,就是要有容人容己的心态。容得了委屈,容得了不完美,容得别人之过,容得了自己之短。这样,心中才能装得下生命的波澜壮阔。伟大的词人苏轼曾经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没有谁的一生是顺风顺水的。即使选择遗忘过去,那些伤
人,天地过客,一切随缘
有些人,似荷,只能远观;有些人,如茶,可以细品; 有些人,像风,不必在意;有些人,是树,安心依靠。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心柔顺了,一切就安定了; 心清净了,生活就美好了;心快乐了,幸福就来到了。一切随缘 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 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 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 暖也好
这世上最难看清的,是人心!
你很想看清人心,谁是虚伪,谁又是认真; 你很想摸透感情,谁是假意,谁又是诚恳。都害怕付出的真心,被刻上了一道道伤痕; 我们都担心深爱着的人,一次又一次无情地转身。0(37)慢慢地你怕了,对谁都不再放心; 渐渐地你冷了,对谁都不敢信任。0(41)宁愿孤单地一个人沉闷,有话也不去找人谈论; 甘愿寂寞地一颗心受困,有
别让幸福,从指缝间悄悄溜走
人生活在世间,就是为了寻找幸福而来的。在这个喧嚣纷繁的社会,幸福或者不幸福的人们,都在奔波的脚步中寻找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幸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烦恼就如同疾驰而过的列车一般,一次次地将幸福一带而过。痛苦、无奈总是不请自来,让你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前途迷茫不已,于是就有人开始寻找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
忘记朋友的伤害,铭记朋友的关爱
早上好。世间真挚的友情难能可贵,但很多人可能会由于某种误会、疏忽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与原本很好的朋友闹了矛盾,此时若双方耿耿于怀,则误会可能越来越深,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其实,朋友间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如果因为这种无心的伤害而失去彼此,那不仅是一种遗憾,而且是一种悲哀。因此,与朋友相处,要善于忘怀与朋友之
幸福没有模式化,只要你珍惜了,你就是幸福的
早上好。我们总喜欢给自己幸福快乐的生活规划个模样,当我们为了那个自以为很诱人的幸福模式而不懈追求时,却往往遗忘了幸福的本质。而一旦为幸福套上了某种模式,那么实际上便已经失去了判断自己幸福与否的客观角度,其实,幸福没有模式可循。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方式也不同,白领们说,幸福是努力赚钱,然后买房子、车子女
让心变柔软,爱就有力量
爱,是所有生命的标准答案。但我们在寻找爱的同时也需要一颗柔软的心。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有时会突然发现似乎很多事情的发展都停滞不前了,感觉自己处处受挫,不管多么努力,日子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人生的停滞有时也是思想的停滞,生活的停顿。当一个人心胸不够柔软时,就会处处碰壁,凡事都无法前进。当你的心够柔软时
这一辈子……你笑过,你也哭过
当夕阳的余晖浸染天际,我的发丝在霞红中舞动,我知道一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会青丝染雪,也会皱纹滋生。当青春已不在,日子在沉淀中喷涌着某种情绪,诉说着一路的沧桑与辗转。你可以淡定,你可以慌张,你能够用生命诠释这一路的风景有多少魅力价值。其实,人这一辈子,几多感慨,几多豪情,无奈
别让你的人生,毁在仨瓜俩枣上
马未都有次提到家里的一个保姆,挺有意思:她有时会偷偷拿他家的东西,也不拿值钱的,就是一头蒜,两片姜,半瓶花生米什么的。马老师发现后,就跟保姆说,你喜欢或者需要什么,说一声再拿就不为过,反正有些东西他也用不完。但保姆不说,也不改,该拿还是悄悄拿。这让马老师很烦,而且不放心,万一哪天顺走件文物呢?所以,不
第五篇:企业文化之苹果
苹果的企业文化
乔布斯将他的旧式战略真正贯彻于新的数字世界之中,采用的是高度聚焦的产品战略、严格的过程控制、突破式的创新和持续的市场营销。重回苹果后的乔布斯采取的第一步骤就是削减苹果的产品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之后,苹果远离那些用低端产品满足市场份额的要求,也不向公司不能占据领导地位的临近市场扩张。偏执创新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就在于乔布斯将他的旧式战略真正贯彻于新的数字世界之中,采用的是高度聚焦的产品战略、严格的过程控制、突破式的创新和持续的市场营销。
重回苹果后的乔布斯采取的第一步骤就是削减苹果的产品线,把正在开发的15 种产品缩减到4 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之后,苹果远离那些用低端产品满足市场份额的要求,也不向公司不能占据领导地位的临近市场扩张。
第二,发扬苹果的特色。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所以乔布斯要使苹果成为电脑界的索尼。1998年6月上市的iMac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在之后3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万台。而如果摆脱掉外形设计的魅力,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产品的所有配置都与此前一代苹果电脑如出一辙。
第三,开拓销售渠道,让美国领先的技术产品与服务零售商和经销商之一的CompUSA成为苹果在美国全国的专卖商,使Mac机销量大增。
第四,调整结盟力量。同宿敌微软和解,取得微软对它的1.5亿美元投资,并继续为苹果机器开发软件。同时收回了对兼容厂家的技术使用许可,使它们不能再靠苹果的技术赚钱。
总之,乔布斯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种敏锐的感觉和能力,能将技术转化为普通消费者所渴望的东西,并通过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刺激消费者成为苹果“酷玩产品”俱乐部的一员。
随着个人电脑业务的严峻形势,乔布斯毅然决定将苹果从单一的电脑硬件厂商向数字音乐领域多元化出击,于2001年推出了个人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到2005年下半年,苹果公司已经销售出去2200万枚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
在iPod推出后不到一年半,苹果的iTunes音乐店也于2003年4月开张,通过iTunes音乐店销售的音乐数量高达5亿首。在美国所有的合法音乐下载服务当中,苹果公司的iTunes音乐下载服务占据了其中的82%。与此同时,苹果也推出适合Windows个人电脑的iTunes版本,将iPod和iTunes音乐店的潜在市场扩大到整个世界。通过iPod和iTunes音乐店,苹果改写了PC、消费电子、音乐这3个产业的游戏规则。
尽管已经从最初对技术的一无所知变成今天的亿万富翁,但乔布斯做事情的热情始终未变,他对创新的热情就如他最喜欢的《全球概览》停刊前的告别辞所写: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每当有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苹果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品质、完美主义控制狂的标志。波士顿咨询服务公司共调查了全球各行业的940名高管,其中有25%的人认为苹果是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
“在苹果公司,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会问: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方便?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棒?每个人都在大谈特谈‘噢,用户至上’,但其他人都没有像我们这样真正做到这一点。”乔布斯骄傲地说。
2008年,苹果公司高层iPhone已经与赵晨浩环球热力兄弟进行签约,选环球热力兄弟同名专辑热力歌曲《环球热力兄弟来了》在iPhone让全球持有苹果iPhone手机的音乐爱好者中火热放送,还让环球热力兄弟成为大中华地区唯一代言人,堪称“百年不遇,自成一派”的海豚王子赵晨浩所组建的超级人气明星天体热力兄弟,推出华语第一嘻哈舞曲天团的创作专辑,其中主打歌《我的感觉》轰动全亚洲,震撼网络,搜狗突破20亿大关,创造华语乐坛新奇迹。
推崇精英人才文化
与对产品和战略高度聚焦的做法相似,在人才的使用上,乔布斯也极力强调“精”和“简”。乔布斯曾创立并管理的Pixar公司倡导的是没有“B团队”,每个电影都是集合最聪明的漫画家、作家和技术人员的最佳努力而成。“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乔布斯表示从若干年前看到Stephen G.Wozniak为制造第一台苹果机而显示出的超凡工程学技能的那些日子开始,乔布斯就相信由顶尖人才所组成的一个小团队能够运转巨大的轮盘,仅仅是拥有较少的这样的顶尖团队就够了。为此,他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打电话,用于寻找那些他耳闻过的最优秀人员、以及那些他认为对于苹果各个职位最适合的人选。
乔布斯还在2000年苹果的一度停滞期喊出了“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的广告语,他希望这个斥资上亿美元宣传的广告不仅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苹果,更重要的是,唤醒公司内员工的工作激情。
而乔布斯本人也将一个企业家的能量贡献于众多别的CEO认为是自己不需要亲自做的事情中,不论是校对合作协议、还是给记者打电话讲述一个他认为非常重要的故事,他都会去做。而同时,与很多CEO不同的是,他很少参加华尔街分析家的研讨会,倾向于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在员工的眼中,乔布斯承担了很多责任,但在很多富于创造性的层面上他又非常放手而不参与。
前苹果产品营销主管Mike Evangelist离职后在他的博客中透露,乔布斯每一场讲演都需要几个星期的预先准备和上百人的协同工作,经过精
确的细节控制和若干次秘密彩排之后,乔布斯总是以激情四射的演讲者面目出现在现场。当乔布斯邀请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高利加盟苹果时,他这样说:“难道你想一辈子都卖汽水,不想有机会改变世界吗?”
在这样的个人化文化指引下,乔布斯以用户个人化引导产品和服务,以员工个人化来塑造公司文化和创新能力,以自身个人化获得一种自由和惬意的人生。以曾经由乔布斯掌控的Pixar为例,Pixar最著名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下犯上”,娱乐和自由的工作环境,我行我素、稀奇古怪的员工,随时随地随便提出的新主意,都构成了一种职业文化中的高度个人化的元素。“什么中层、部门、领导,这些词我们统统没有,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地方。”这是Pixar员工的描述。机遇与挑战
现在,正当乔布斯带领苹果的版图越做越大时,波士顿咨询公司的James Andrew提出质疑:“如果苹果的产品真的比微软、或戴尔、或IBM、或惠普的好,那么为什么苹果这家公司这么小?(想一想,在过去10年,苹果申请了1300项专利,几乎是戴尔的1.5倍。)”
Andrew认为在苹果的创新和文化中存在一种偏见,即单纯对技术革新的绝对信奉。“成为一个真正创新的公司不仅是追赶上最新的创意,或者新产品和新服务,它还包含着要能创造足够的现金来弥补成本,并回报股东。”
与此同时,Yankee Group咨询公司兼Battery Ventures风险投资公司的创始人Howard Anderson对苹果提出另一个质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创新的要素,即完结(follow-through)。这也是苹果所缺乏的。” Anderson说,“创新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管理才是。在实践中,这一点就意味着通过坚固的销售力、以及与开发者和销售者协作的战略、消费者服务的战略来支撑产品创新。过度依赖创新的公司已经过时。很多时候,管理和执行更加重要。”
于是,业界的一些评论家开始提出这样的疑问:iPod贡献了苹果的绝大部分利润,很难想象,如果没有iPod,苹果会陷入怎样的麻烦?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创新者的两难困境》一书作者Clayton M.Christensen在近日表示,因iPod而大获成功的苹果将像以前一样再次衰落。“我担心苹果会因iTunes的封闭性而失掉时机,就像当年它拒绝开放Mac系统一样,结果成就了微软的霸业。如果它能够开放iTunes架构并兼容所有的MP3播放器,也许还能够保持目前的领先地位。”
质疑归质疑,但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却是,随着乔布斯与迪士尼的这次联盟,使他终于可以染指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发行业务,可以逐步实现他在数码时代跨领域集成的远大目标。熟悉乔布斯的人也清楚,他是一个极端追求完美的人,长久以来就想组建自己的媒体帝国。
当然这次联盟也有诸多风险,乔布斯将在运营苹果的同时也坐在迪士尼的董事会中,这让他不得不面临众多雷区和冲突,他也必须证明自己能胜任新角色。如果他能将曾经让苹果高飞的活力和能量同样带给迪士尼,那么乔布斯便能真正成为这个庞大梦幻王国的真实领袖。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语录
我相信最终是工作在激发人们的能力,有时我希望是我来推动他们,但其实不是,而是工作本身。我的工作是使工作尽可能地显现美好,并激发出人们的最大潜能。
有时我分不清“将要怎样”和“可能怎样”的区别,也不清楚应该一步到位还是循序渐进。平衡理想和实际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你们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那就不断地去寻找,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就像一切要凭着感觉去做的事情一样,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就像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历久弥新。所以说,要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我凭着好奇心和直觉所干的这些事情,有许多后来都证明是无价之宝。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相信这些点迟早会连接到一起。你们必须信赖某些东西——直觉、归宿、生命,还有耐力,等等。做这些从来没有让我的希望落空过,而且还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让我能够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最主要办法是,记住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记住自己随时都会死去,这是我所知道的防止患得患失的最好方法。
1996年12月,乔布斯重归苹果后,着手的就是重新树立起苹果式的创新文化,他把苹果文化当作营销的起点。
从升级操作系统Mac OS 8到推出半透明的iMac,到强大操作系统Mac OS X,到iPod、Power G5,再到现在的iphone和Apple TV,乔布斯都力图让创新产品都符合消费者心目中的苹果文化印记,因为要求苛刻,以至于苹果每年只能开发出1、2款产品,但几乎每款都让消费者欣喜若狂:这就是我的苹果!可口可乐在大众心智的可乐阶梯上占据首位并因此代表美国价值,乔布斯也做到了让苹果在创新产品和创造文化上占据首位而有一个营销的起点。
营销最本原的推力:产品在发布iPhone时,乔布斯称iPhone为“革命性的移动电话”,将“完全改变电信行业”,因为它结合了iPod、手机和互联网通讯设备等功能,相对于当前难操作的智能手机是一次“飞跃”。
乔布斯喜欢重新定义产品,喜欢创意的设计,他还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喜欢把产品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不愿对技术进行授权,不愿开放平台。目的都是为了占领技术的制高点,让营销苹果变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iPhone的推出并不让许多人看好,就如在乔布斯在2001年发布iPod时的情形一样。因为价格过高,业界都不看好其前景,甚至有人把iPod四个字母拆成“idiots price our devices”--白痴给我们的产品定的价。
iPod推出第一年,只售出10万台,但到2002年,乔布斯一方面降低产品价格,一方面作出让步,让PC用户也可以直接使用iPod,改变以往苹果产品与windows不兼容的做法,市场开始爆发,一年内售出160万台相关产品,较前一年超过100%的高增长;2003年乔布斯又推出“苹果iTunes音乐商店”,提供网上下载,每首歌曲99美分,其中65美分付出唱片公司,如今iTunes已经变成数字音乐、数字视频的综合网络销售平台,支撑苹果向消费电子公司转型,iPod在MP3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
同样,Iphone一发布就能吸引消费者,能影响股市,所有这一切,都脱离不了一个核心,那就是伟大的产品,包括其中的平台服务。产品和服务是营销最本原的推力。
苹果能在营销上屡屡出奇制胜,都是基于乔布斯能让苹果创造出伟大的产品。虽然苹果推出的产品也有不少是失败的,但主要有乔布斯在,苹果总能很快就从失败中走出来,因为有高招的技术作为基础。在操作系统、图形处理、工具软件上,苹果的技术是一流的,而苹果新进入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获到了突破,在工业设计和创意上,也是有口皆碑。这是创造伟大产品的基础,也是支撑一个公司成长的核心。营销的子弹:品牌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更名为苹果公司(Apple Inc),从电脑生产商全面进军消费电子领域,这种冒险的决策是乔布斯的招牌做法。
乔布斯要改变苹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电脑不是苹果的全部,苹果除了电脑,还网络、渠道平台,还有iPod、iPhone、Apple TV,未来可能还有游戏!我们的日常生活都被众多品牌包围着,可以说这个年代是品牌制胜的年代。品牌是建立在顾客身上,而不是产品身上的。认为做好产品就做出了品牌,是中国企业人的普遍误区。而我们不光看到品牌形象及商标,还要看到隐藏在品牌后面的一些重要因素,如文化、顾客价值及回报等等,这些因素是建设品牌最重要的元素。
“全部都是在屏幕上控制!酷吧!”乔布斯在发布iPhone时说。insanely great--酷毙了!这正是乔布斯一直要追求的产品类别,他要的就是这种装有苹果文化的品牌形象。
为了促销产品和推广苹果品牌,乔布斯倡导着一种“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的广告宣传方式,这些独特的广告宣传不仅让消费者鲜明地记住苹果,同时也鞭策苹果不断地进行创新。
乔布斯的另一策略是设立“苹果专卖店”,增加顾客的体验和展示产品,强力进行品牌营销。
营销的自行驱动:口碑营销乔布斯天生地对口碑营销有着良好的感觉。他总能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强烈注意,强烈地谈论苹果。
苹果举办Mac-world大会,跟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举办时间一样,除了表达一种特立独行外,口碑营销的技巧掌握得好极了。
两大盛会同时举办,关注度无比集中,苹果此时发布iPhone和Apple TV,不想听到乔布斯说的话都很难办到。
乔布斯拿出了酝酿多时的“杀手锏”—— iPhone和Apple TV的相关信息,以及苹果公司进行转型,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让大家都有了谈资。人们之所以会谈论,是因为你提供了一些他们可以谈论的东西。让人们有谈资,是启动口碑营销的惟一途径。加上苹果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更是推波助澜,最后连苹果如何把保密工作做得出色都有媒体专门去爆料,也成大家谈论的焦点。
乔布斯还有一策略,即还充分利用商标争议。这边iPhone刚发布,马上就传出思科要起诉苹果的消息,因为思科子公司Linksys2000年收购了Infogear公司,从而获得了iPhone的商标权,思科的Linksys部门之前已经推出了iPhone手机。目前思科与苹果有关商标问题的谈判仍在继续中。
如此这般,看点、谈资众多,乔布斯通过口碑营销来领导苹果的品牌及公司。
根据著名统计机构NPDGroup调查,苹果在过去5年里已经在全球卖出6800万部iPod,与其搭配的iTunes在线音乐商店也占领了全球75%的网上数字音乐市场,借助iPod+iTunes,苹果公司已经发掘出了一个强大的“i生活”族群。
凭着这强大的基础,乔布斯能成功吗?苹果手机会“叫好不叫座”吗?现在尚难预料,不过,乔布斯的营销学不妨多借鉴。
苹果营销:酷就一个字
亚当和夏娃正是偷吃了苹果之后才开始思考的,所以在古希腊神话里,苹果有禁果之意,但同时也象征着智慧。
而当谈及风靡全球的苹果公司,人们的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那个特殊的标识:一个被咬掉一口的苹果。而这个被咬掉了一口的苹果,也象征着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与设计理念:偏执、创新、注重智慧、朝气、富于生命力。
某种意义上,苹果就是创新和创意的代名词。
在苹果公司面前,一切所谓的明星产品都会黯然失色。
苹果发布任何一款新产品,都能使全球的苹果“粉丝”为其产品而疯狂,媒体更是争先恐后的广泛报道,而且还能影响股市,影响产业,这就是苹果公司的“乔氏”营销。
苹果为什么如此迷人?
除了出色的产品之外,产品背后那些绝妙的营销手段也功不可没。
乔布斯,这位被誉为商界艺术家的CEO,以其追求完美主义的设计和对市场营销的独到见解,将苹果产品从单纯的高科技产品升华为某种文化的象征。
“乔式”反传统营销
乔布斯深谙营销之道,iPhone未出,苹果已经铺张渲染,勾起了世人的欲望。从2004年至苹果面世前,关于苹果手机的外观图片和名字有着不同的版本,乔布斯通过各种传播方式来获得用户对苹果手机的反馈,并且让苹果手机概念提前进入用户的大脑。
2007年1月10日,苹果手机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并给大家两个惊喜,其一,谁也没猜中其外观;其二,谁都猜中了名字是“iPhone”,而且这个名字是苹果花巨资从思科手里买回来的。
在iPhone没上市之前,乔布斯又一次调粉丝胃口,让Google的施密特先拿到真机,并大肆给iPhone“吹风”: “这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新设备,当然也是Google提供应用的好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Google和苹果在iPhone上会有更多的合作。”
而另据传闻,乔布斯规定,iPhone设计人员在iPhone发布前,不准向妻子透露任何信息,保密措施可谓精良。
不仅如此,苹果的产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还来源于其对市场供应的控制,也就是使市场处于某种相对的“饥饿”状态,这有利于保持其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和对产品升级的控制权。
iPhone的销售显然是这种策略的代表。自苹果上市以来,不管市场对这款
产品的呼声多高,苹果公司始终坚持通过与运营商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分享运营商收入的方式,耐心地开拓市场。
“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带有苹果味的iPhone以及“乔布斯式”的营销让苹果粉丝为iPhone疯狂是再自然不过了。“狂人”的另类思考
当今各种营销概念横流,让人无所适从,也许乔布斯没有脱离4P或4C营销理论,但他却一直抓住营销的四个根本:文化、产品、品牌和口碑。
苹果有着一种创新理念:将每种科技发挥到极致,既能让人们吃惊、兴奋,又知道如何使用它。“苹果永远在问:这将给用户提供何种程度的便利?这将对用户有多重要?”乔布斯说。
这种作法让苹果文化与顾客需求很好地融为一体。
从升级操作系统Mac OS 8到推出半透明的iMac,到强大操作系统Mac OS X,到iPod、Power G5,再到现在的iphone和Apple TV,乔布斯都力图让创新产品都符合消费者心目中的苹果文化印记,因为要求苛刻,以至于苹果每年只能开发出1、2款产品,但几乎每款都让消费者欣喜若狂:这就是我的苹果!
在发布iPhone时,乔布斯称iPhone为“革命性的移动电话”,将“完全改变电信行业”,因为它结合了iPod、手机和互联网通讯设备等功能,相对于当前难操作的智能手机是一次“飞跃”。
乔布斯喜欢重新定义产品,喜欢创意的设计,他还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喜欢把产品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不愿对技术进行授权,不愿开放平台。目的都是为了占领技术的制高点,让营销苹果变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同样,Iphone一发布就能吸引消费者,能影响股市,所有这一切,都脱离不了一个核心,那就是伟大的产品,包括其中的平台服务。产品和服务是营销最本原的推力。
苹果能在营销上屡屡出奇制胜,都是基于乔布斯能让苹果创造出伟大的产品。虽然苹果推出的产品也有不少是失败的,但主要有乔布斯在,苹果总能很快就从失败中走出来,因为有高招的技术作为基础。在操作系统、图形处理、工具软件上,苹果的技术是一流的,而苹果新进入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获到了突破,在工业设计和创意上,也是有口皆碑。这是创造伟大产品的基础,也是支撑一个公司成长的核心。
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更名为苹果公司(Apple Inc),从电脑生产商全面进军消费电子领域,这种冒险的决策是乔布斯的招牌做法。
乔布斯要改变苹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电脑不是苹果的全部,苹果除了电脑,还网络、渠道平台,还有iPod、iPhone、Apple TV,未来可能还有游戏!
为了促销产品和推广苹果品牌,乔布斯倡导着一种“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的广告宣传方式,这些独特的广告宣传不仅让消费者鲜明地记住苹果,同时也鞭策苹果不断地进行创新。
乔布斯的另一策略是设立“苹果专卖店”,增加顾客的体验和展示产品,强力进行品牌营销。
同时,乔布斯天生地对口碑营销有着良好的感觉。他总能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强烈注意,强烈地谈论苹果。
超级“宗教营销”
市场营销里有一句话,初级营销做产品,中级营销做品牌,高级营销做文化,超级营销做宗教。
在金字塔塔尖上的品牌毕竟寥寥无几,超级的营销大家并不多,屈指可数的几家中一定有苹果公司。每一款产品的推出,都因其特立独行而领风骚十数年。
神话从苹果公司Mac开始,即使是跟PC不兼容,也挡不住追随者的脚步;随后一个小小的iPod,功能只是略微优于充斥市场的MP3,但就像所有的苹果产品一样,头上戴着光环,代表了cool,不羁和潮流,每个人都置其高于普通产品三四倍的价钱于不顾而趋之若鹜。上市数年,每年维持上千万台的销量,世界上任何电子产品都拍马难追。
购买的人,有的是为了证明他们的与众不同,有的是为了证明他们跟随潮流,更有从第一代就开始收集,集遍各种颜色乃至配件的超级粉丝,不但自成组织,而且时刻都在为捍卫苹果的声誉与人舌战不休,或是喋喋不休地向朋友宣讲它的好处,其虔诚和执着,堪与传教者较量。
所以从营销的意义上来讲,低调如犹太人,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而不积极
推销自己宗教的行为,就堪比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厂商了。
疯狂的苹果,成了所有营销人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