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建:春来江水绿如蓝[本站推荐]
春来江水绿如蓝——漫谈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中蕴含的水文化
杜建
“在我一个自传里,我曾经提到过水给我种种的印象。檐溜,小小的河流,汪洋万顷的大海,莫不对我有过极大的帮助。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
——沈从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水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也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水作为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元素,必然会引起人类的高度关注。水在哺育和滋养人类生命的同时,还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正是这些与水有关的智慧型态,丰富和充实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历史。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阴阳五行的学说,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的运动与变化所构成的,而且这五行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使得宇宙万物循环不已、周流不殆。古人的这种朴素的自然哲学观将水作为五种基本元素中的一种,足见水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无独有偶,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泰勒斯试图通过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的本原说,即“万物源于水”,从而成为古希腊第一个提出“什么是万物的本原”这个哲学问题的人。由此可见,水拥有跨越地域和民族界限的特殊品格,它是人类文明共同关注和探究的一个话题。
我国原始神话中保留了大量与水有关的故事传说,这些神话故事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准备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淮南子》、《山海经》、《列子》、《水经注》、《博物志》等书中都囊括着众多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鲧禹治水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都出自上述神话著作,这些神话反映出先民们试图控制水和掌握水的朴素观念。于是神话故事成为文学创作的不绝源泉,八仙过海、白蛇传、柳毅传书、一碗水、沧海桑田等传奇故事都有神话的影子在里面。行云流水般的文思:古代文学中水文化之剪影
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方式之一,也必然和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自诞生之初起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与水有关的诗句可谓是俯拾即是,尤其是在那些歌颂爱情的诗句中,水更是不可或缺的诗歌素材。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就是很好的一个见证。江河是先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水和文学发生关系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水之自然波动,仿佛爱情的波澜起伏;水之浩瀚深邃,有如生活的深沉广袤。
于是,水便自此成为文学表达中的一个母题,也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原型。水是生命的维持者,由此引申而来的水就具有了母亲般的滋养和哺育的意味。“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水一方面象征着母亲般爱护和哺育后代的能力,一方面却也是人的短暂生命的一个隐喻。人的命运和水始终是连在一起的,古人正是凭借着文学虚构和想象的方式,将水这一古老的意象和人自身的命运感觉和生活体验凝聚在了一起。文人墨客们或是借水抒发漂泊无依的孤寂感,或是用水歌颂真挚纯洁的爱情,或是拿水书写绵绵无尽的满腔愁怨,或是通过水生发出青春年华即将远逝的悲叹,或是把自己心中的理想人格寄托在水中,或是在风水占星中力求能够得水为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的气魄都能够依凭着水一点一滴地呈现出来。水是哺育华夏文明的乳汁,又是使得华夏文明得以延续的推动力,更是华夏民族生命繁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人生不得志的时候,我们的古人往往想到用水来慰藉心灵的落寞。早在孔圣人的时候就有言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篇》)。当一个人在他仕途失意的时候,就不觉想起了无挂无碍的茫茫大海,这几乎成了我们后世文人共通的一种文化思维方式。唐朝的大诗人孟浩然在他那首著名的诗《临洞庭上张丞相》中也不约而同地依托水作为比兴道出了自己不得志的苦闷与彷徨,“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远望那烟波浩渺、气势非凡的洞庭 湖水,不禁再一次唤起了孟浩然的落魄命运。湖水那股浩浩汤汤的混沌感,正好恰恰映衬出孟浩然当时复杂和矛盾的心境。诗圣杜甫由于直言进谏而被贬去官职,这个时候他想到了水,“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杜甫《曲江》)杜甫在曲江池边,面对着池水,百感交集,还好有温润的池水给这位早已困乏的诗人以休息和安宁的空间,从而荡涤掉一些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郁闷之气。
此外,同时代的唐朝诗人李商隐也发出过,“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这样的人生喟叹,相较于孟浩然,李商隐所处的晚唐已经渐趋衰落下去,昔日盛唐的壮丽辉煌已成为镜花水月的梦幻泡影。李商隐借古喻今,更添几分惆怅。“江湖”和“扁舟”这两个意象都与水息息相关,短短的几句诗却道出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境界:既怀揣着一颗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建功立业之心,又向往着功成身退以后去过淡泊宁静的超然生活。五代时期的李后主写下的却是更为悲怆的亡国之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将东流。”(李煜《虞美人》)自古“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礼记•乐记》)再加上汪洋恣肆的江水,愁苦的思绪连绵不尽。同样是水,同样是郁郁不得志,然而在被贬谪黄州的苏东坡的文字中却平添了些许旷达与潇洒的灵动气息。贫病交集的苏东坡来到赤壁,面对着奔流不息的滚滚长江,不禁生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感慨,想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们,却终究逃不过滔滔江水的冲刷,都随着时间的波涛而渐渐消逝。“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苏轼如此超拔脱俗、潇洒旷达的人生境界,其实已经超越了前述孟浩然和李商隐的矛盾心结,将人生提升到了更高的一步。人生即使有太多的失意与不平,比起那有如沙漏般永难挽留得住的水流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水在这里又多了一层更深的意蕴,水不仅能成为古代文人在仕途失意时吟哦的对象,而且水更成就了古代文人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入思考。“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时间是始终流动不居的,而个人的生命却是极其有限的,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 3 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内篇·养生主》)个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真知是如此的不对称,个人无常的生命却要面对永恒的时间之流。孔夫子也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这样的人生喟叹。对时光流驶的思考就像是融入古代文人身体的血液一样,伴随着他们人生的始终。诗仙李白曾经写下过很多关于流水的优美诗篇,空明澄澈的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应如此。”(李白《把酒问月》)这样的七言诗句,豪迈奔放的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这样的古体诗句。李白的豪情中却掩饰不出他对生命易逝的淡淡悲哀,在时间永恒的流逝中,人的生命意识也从这绵延不绝的流水中呈现了出来。王维的《山居秋暝》更是这方面的佳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有着画一般的意境,它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淡泊宁静的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人与物都同晶莹剔透的水互为补充,新雨、清泉、莲叶、渔舟这些与水有关的意象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完美写照。此外,透明的水和诗人空寂的心境正好暗暗相合,全诗充满着空幻之美。
水在古代文化中并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而存在的,天人合一的审美观蕴育了主客统一的民族思维模式。于是水也因此就有着和其并举的自然对应物,这便是山。山与水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是一体的,直到今天我们说起水文化来前面都爱加上一个山字,好像山文化与水文化的互相融合早已深入到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而然,而又如此的古老深邃。孔夫子曾经有言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壅也》)在气象万千的自然界中,山是稳定的,给人一种屹立不倒的信赖感。水没有山那种固定和执着的外在形象,然而它却是刚柔并济的统一体。而充满智慧的人和水一样都能够洞察事物的真谛,因此他们总是活跃的和乐观的;有仁爱之心的人和山一样平静淡定,他们不会为外在纷繁多变的世界所动摇,宽厚仁慈,不为外物所役使。
山与水这种相反相成的统一品格成为后世文人安身立命的所在,他们往往借眼前的山水美景,抒心中真挚之情,情景交融,山水合一。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兼文学家曹操北征乌桓凯旋而归的时候路过渤海,面对着苍茫的大海和巍峨的高 4 山,登临碣石,写下了千古名篇《观沧海》,开创了山水诗和咏海诗的先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诗人眼中的大海博大雄浑,即使是在秋风萧瑟的时节里,依旧是一派洋溢着乐观精神和灵动气息的景象。山水在这时既成为诗人开阔胸襟的物化,又是诗人理想追求的象征。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更是山水人文精神的凝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中山与水相映成趣,诗人登临鹳雀楼,目送楼下波涛滚滚的黄河,领悟到站得高才能够看得远的人生境界,全诗都挥洒着对山水的讴歌。由这首诗也可看出山的意象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有时被“楼”、“亭”、“台”、“阁”等类似的人文建筑景观所替代,可是只有水是那样的纯粹透明,历时千年都不改其空明澄澈、刚柔并济的精神风貌。水是唯一的,自然中很难再找寻到它的替代物了,水独一无二的品质使得其沉积了丰厚的人文精神。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这首表面看起来是写景状物的诗歌,其实却内蕴着关于水的人格理想。水在这时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意义指向,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人格载体。中国文化中历来都有着对君子的言说,而水则是君子很好的一种象征物,庄子就将君子和水比附在了一起“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老子则直接将水喻为人性中的善,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言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水都成为一种人格力量的象征,而这种人格理想无疑对文学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
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谓是抒发古人人格理想的典范作品,而文中对水的描写更是令后人称道不绝的神来之笔。“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对不同的气侯时令和自然状况下洞庭湖呈现的不同景象的描写,惟妙惟肖,美不胜收。一面是高耸入云的山岳和楼台,一面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和长江,这正像是古代文人人生境界的两极,山岳楼台隐喻着“居庙堂之高” 5 的济世情怀,而湖水江河则象征着“处江湖之远”的逍遥理想,一面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一面是“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隐逸品格。于是儒道互补的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在山水文学中巧妙地表现了出来,水也无可厚非地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审美境界。
不光是古代的诗词歌赋中频频出现与水有关的意象,古代小说中更是离不开水的。代表着古代小说最高峰的四大名著,无一不是提到了水,无一不是将水置于整个小说的情节发展和叙事脉络中。对于神魔小说的杰作《西游记》,我们先不论这本书中提到了多少与水有关的人名和地名,只是单论唐僧的身世就已经够耐人寻味的了。唐僧因为在刚出生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被放入容器中顺流而下,因此其俗名又叫江流儿。水这种文化原型赋予了唐僧以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也为他后来担当西天取经的大任埋下了伏笔。水就像哺育“江流儿”的母亲,进入了水有如进入了母亲的怀抱。同样,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传说,《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中关于摩西身世的记载和《西游记》中对“江流儿”的描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三个月后,孩子再也藏不住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摩西的父母决计采取行动。约基别把婴孩放进一个用纸莎草做的箱子里,让箱子浮在尼罗河上。约基别没料到她如此一放,竟把自己的儿子放到影响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圣经·旧约·出埃及记》)刚出生的婴儿仿佛一旦和水有过亲密的接触,就等于和整个历史文化发生了莫大的关联,水作为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已经不再局限于自然界中的水,而是同人的生命以及民族历史文化的变迁惺惺相惜。同样是赋有原型意味的水,在两种文化中却是如此相似,其实像这样和水有关的传奇人物还有很多,大禹、岳飞、李冰、荆轲等都是和水发生过密切关联的人物。水真的就如同有一种魔力,一旦与他接触,人的整个人生经历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不寻常变化。
再来看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国古代文、史、哲是不分家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小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着补史的功能,而历史的时间流动性自然和水流产生联系,当我们说出“历史的长河”、“历史的绵延”这样的短语的时候,其实与水有关的思维也就已经贯穿其间了。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最重要的战争之一,而这次战争也正是恰好发生在水上,周瑜和诸葛亮等人之所以能够击退曹军,很大原因就在于能够借助于水,对水有着相当熟稔的东吴将士 6 必然要借助这种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人力图控制水和征服水的决心,在这部小说中被再次发扬光大了。水是流动的,它没有固定的形态,于是水也是最难以把握和捕捉的事物之一,但是我们的古人却偏偏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勇敢地胜任起治理和控制水的人物。现实生活中有李冰修建都江堰的创举,而小说中对水的利用亦能够显出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就更不用说了,仅仅是小说的题目就能够显示出水的地位来,绿林好汉虽说是要上梁山聚义,但是却离不开水的环抱,这和前面说的山水诗文的妙处是暗暗相合的。没有水的山只能是死气沉沉、缺乏活性的山,同样,没有山的水也是没有韧性和生命的一滩死水,只有山和水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梁山好汉们才能继续进行“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侠义行为,小说的匠心独运在此可见一斑。同样,带着浓厚的社会人情小说色调的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也是与水脱不开干系的,大观园的世界是女子的世界,贾宝玉虽然是大观园中唯一的男性,但是也已经趋于女性化,在他身上体现着的更多的是女子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因为贾宝玉是男性,他才更能够成为女子的代言人。曹雪芹将女性的世界和水的世界在无形中勾连在了一起,从而更为小说增添了神韵,增添了一种空明的美感。
四大名著各自属于不同类型的小说范畴,它们各自代表着古代小说中某一类小说发展和演变的成熟形态,而且它们互相之间也是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在特征的。但是水不论是作为创作和修辞的手法,还是作为小说无尽韵味的象征物,水在这些小说中都是一以贯之地以或隐或现的方式存在着。水这种文化符号能够在类型和风格都迥然不同的四部著名小说中不约而同地出现,足见水在民族文化思维中的重要性。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水逐渐成为了华夏民族历史文化兴衰荣辱的一个写照。不论是上文提到的李商隐的《安定城楼》,还是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我们都能够从中窥测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沧桑巨变来,而水则承载着这些历史文化的记忆一直向前奔流不息。当年被遭放逐的屈原孤独地在汨罗江泮行吟,最后连同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汨罗江的江水之中,司马迁作为一个后人来到汨罗江的时候,想起屈原当年披发行吟江边的人生经历,不禁掉 7 下了感动的眼泪,“其文约,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列传》)这是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于是两个本无关系的大文学家就借助这长流不止的汨罗江水达成了精神的默契,与此同时,作为具有文化象征意蕴的汨罗江不知还能使多少后来的文人墨客的心灵为之震颤。一条江水居然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在惊叹之余不得不让人心生敬畏。岳飞庙和岳王庙坐落于柔媚的西子湖畔,白居易和苏东坡两位大诗人在西湖的堤岸上都曾留下过自己的身影,这些都绝非偶然的巧合,实在是古人表达对水的敬畏和爱慕的种种方式。当我们漫步在苏堤或白堤上的时候,眼前的一汪水已经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它背后承载着的是整个历史文化的兴衰与荣辱。
当然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水文化特质还远远不止这些,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的水文化在数千年更迭不断的文学中的呈现是这短短的篇幅远不能穷尽的。这些文字只能做一个开启古代文学中水文化的窗口,从而使得读者能够从中窥见华夏民族水文化的万千气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延伸自己的视野,看到后世文学中水文化一如既往、不绝如缕的精神特质。水文化正如水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一样,它不是历史化的定格,而是不断在随着时间的推衍而愈发放射出夺目的生命之光。
源头活水沁心脾:鸟瞰现代文学中的水文化
在现代文学中,知识分子对水的描述和思索仍在继续着,而且呈现出了新的文化向度。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在理论上有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打压,但是我们如果深入到每一位作家的实际创作中,大家便会发现,传统文化的根柢在他们的字里行间都能够时时流露出来,而且焕发着新的生命力。这正如刚出生的幼婴虽然连接母体的脐带被截断,但是他回归母体的心是永远不会被隔断的。
周氏二兄弟的作品中存在着大量关于水的文字,他们的家乡在浙江绍兴,天然的水文化培育了他们对水的喜爱与敏感。鲁迅有很多关于童年宝贵记忆的描写都与水有关,“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故乡》)。这是“我”对少年时期闰土的回忆,回忆刚刚伊始,环境就被定格在了“海边碧绿的沙地”,因而能够与“深蓝的天空”连成一片,水天相接。在这么唯美的环境笼罩下我们的少年小英雄出场上演了一幕看瓜刺猹的精彩剧情。同样是对童年的回忆,《社戏》中的水却又像是在跳着欢快的舞蹈,“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鲁迅《社戏》)又是一次山与水的组合描写,却跃出了传统的窠臼,给水以欢快和活跃的生命激情,孩子们的心同水一样都欢快地流淌着,内心和流水一样载歌载舞,起伏的连山被孩子们不羁的心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熟悉鲁迅作品的人都会发现鲁迅是不经常写这些欢快明丽的景象的,阴郁、黑暗、迷茫和冷峻才是鲁迅作品最主要的色调。然而鲁迅毕竟是有着自己对记忆中美好事物的眷恋的一面,虽然这一面在书写现实中很难露面,但却往往出现在他对于童年的回忆中,而水则成为了鲁迅回忆童年的载体。我们不能否认鲁迅有些阴暗、惨淡和充满复仇精神的文章中也有水的出现,但是水起码能够让鲁迅联系到一些美好的回忆,从而为他阴暗的人生增添一抹亮色。
周作人充满涩味和简单味的小品文和鲁迅的文章是俨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不过他的文字中也涉及大量和水有关的东西。正如他在《水里的东西》一文中所说,“我是在水乡生长的,所以对于水未免有些情分。学者们说,人类曾经做过水族,小儿喜欢弄水,便是这个缘故。我的原因大约没有这样远,恐怕这只是一种习惯罢了。”不光是水,周作人连同对和水有关的自然人文景观都有着非比寻常的观察和体悟,比如说乌篷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周作人《乌篷船》),再比如他故乡的饮食习惯,“在城里,每条路差不多有一条小河平行着,其结果是街道上桥很多,交通利用大小船只,民间饮食洗濯依赖河水,大家才有自用井,蓄雨水为饮料。”(周作人《雨的感想》),再比如周作人还提到水乡的船店,“我看见过这种船店,趁过这种埠船,还是在民国以前,时间经过了六十年,可能这些都已没有了也未 9 可知,那么我所追怀的也只是前尘梦影了吧。”(周作人《水乡怀旧》)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去引用周作人美文中的句子,是为了说明周作人童年生活中的水,在他以后的人生经历中都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甚至可以说周作人的生命就是和水特别亲近的,鲁迅笔下的水更多的是停留在自足的童年的回忆中,而周作人则把水的印象拉入当下的现世人生去细细品味,水作为周作人在苦雨斋中的一道风景线,成为他自己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沈从文也自小便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身份构造着他心目中的“湘西世界”的时候,水更是他笔下时时出现的亲密对象。如果没有对水的描写,沈从文笔下那些具有自然、健康和完美的性格的人物就好似缺乏了一种灵动的生气,如果没有对水的体悟,可能他笔下的“湘西世界”也就不会显得如此美轮美奂了。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沈从文这样写到,“在我一个自传里,我曾经提到过水给我种种的印象。檐溜,小小的河流,汪洋万顷的大海,莫不对我有过极大的帮助。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由此可以看出水在沈从文的整个生命及其创作中的份量有多么的重,即使沈从文远离了他家乡的活水,他的心中也会有一片关于水的天地,那就仿佛是他创作力不竭的源泉,“我虽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我文字的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是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从作品的主题安排,到创作时的背景设置和人物勾勒,再到作品的语言风格,几乎沈从文创作过程的全部都是离不开水的,离开了水,就像古希腊神话中地母该亚的儿子安泰离开了大地母亲一样。离开了大地母亲的安泰等待他的命运是即将被赫拉克利特扼死在空中,同样,如果沈从文的心中没有了水,他的创作也很可能是干枯而没有生机的。
一提到沈从文,不自觉得就会让人想到同时期的作家废名,这不仅表现在二人创作风格上的相近,更体现在二人对水的描写上。废名确实是现代文学中不得不提的一位作家,相比沈从文对人物形象自然生命力的描写,废名更加注重对山水景物和人物场景的描摹。如果说在沈从文那里,对水的书写只是作为凸显人物 10 形象的一个手段而存在的话,那么废名笔下对水的描写就是以水本身为目的的。在废名的小说中,他把景物的描写置于和人物同等重要的地位,他的小说就像一副气韵生动的山水写意图,万千气象,尽收眼底。尤其是他的小说《桥》,正宛如一幅风俗画,流水所经之处无不是亭台楼阁,花鸟虫鱼,诗词歌赋,风霜雨雪这样的诗意图景。小说在刚开始的第一回中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海边乡村的故事,故事中那两个天真无暇的小孩被失火的村庄所陶醉,“远远的海同山都映照出来了,要不是天上的星,简直已经天亮了哩。”小孩子是全凭直觉判断事物的美与丑的,是没有丝毫功利心的,他们眼中看到的海与火的映照就是一幅极美的图景,这种美是依凭着水的力量才表露得那样自然而然。废名在《桥》中能像古人那样把极平常和普通的景物描写得那么精彩绝伦,而又用普通的民间风俗画般的童年视角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在自由精神上就比传统文学更加提升了一部。当然从中隐隐也可以看出废名对成长流露出的莫名的无奈和哀伤来,这可以看做他对流水与时间的更深一层次的思考。
当然现代文学的作家中与水结下很深缘情的远不止周氏二兄弟、沈从文和废名这四个人,朱自清在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中这样写到,“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朱自清虽然知道人生的短暂逃不过时间之流的追赶,人生的一切最终都要消逝到子虚乌有的状态中,但是他的心境却没有古人那般旷达与平静,而是更带着些许现代人的紧张、寂寞与伤感,表现着另一种独特的审美活动方式。被称为五四时期文学天才的梁遇春也在他的散文中多次写到水,“无论是风雨横来,无论是澄江一练,始终好像惦记着一个花一般的家乡,那可说就是生平理想的结晶,蕴在心头的诗情,也就是明哲保身的最后壁垒了;可是同时还能够认清眼底的江山,把住自己的步骤,不管这个异地的人们是多么残酷,不管这个他乡的水土是多么不惯,却能够清瘦地站着,戛戛然好似狂风中的老树。”(梁遇春《泪与笑·春雨》)作者并没有遁入家乡的水土而一去不复返,眼下现实的流光亦是作者要努力忍受的对象,文辞中隐约透出略带一丝残弱的作者却不失生命的韧性的一种精神。
总之现代文学中的作家们在对水的描写上面相较古代文人们是更为丰富多 11 样的,他们当然依旧延续着用水来象征和比兴一种生命力量和人生境界的传统,然而他们更把水看成开启回忆之门的钥匙,把水视为一幅美轮美奂的风俗画,把水与自我当下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青春期的伤感和悸动,对年华易逝的莫名哀叹,找不到出路的孤寂与愤懑,冲破旧世界的呼喊与徘徊,都伴着水波律动的节奏一股股地在作家们笔下流泻出来。
结语
水就这样融入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人的生命和创作中。水文化在文学中的呈现并不是说在现代文学以后就已经戛然而止,在当代文学中更焕发出其夺目的生机来。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王安忆的《黄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清水洗尘》,李杭育的《流浪的土地》,残雪的《黄泥街》、《污水上的肥皂泡》,余华的《河边的错误》,格非的《迷舟》、《山河入梦》,莫言的《酒国》等作品都在不同层面上与水文化发生着或隐或显的关系。
水蕴含的是刚柔并济、自由流转、澄明透彻、厚积薄发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地域、一个社群的人格力量的象征。文学作为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样态承载着这种水的精神,水的精神和文学一样将会伴随华夏民族的始终。水因其自由、因其灵活而历久弥新,历朝历代都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文学作品来描写水、赞颂水,但是在这数不清的诗文小说中却又几乎找不出有丝毫的雷同和复制的迹象。因此水的生命力是无穷无尽的,对水文化的文学性的挖掘也是没有穷尽的。“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此言不虚。面对前人已经创下的关于水文化的文学辉煌,我们今天的人没有必要望而生畏,更没有必要产生黔驴技穷式的喟叹。殊不知我们正是站在了文学巨人的肩上,水文化那无尽的宝藏正等待着我们用文学的形式去发现、去挖掘。宋代的刘斧在《青琐高议》中有云,“我闻古人之诗曰:‘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我们今天的人虽然没有 用今人今事去代替旧人旧事的意思,但是给哺育我们精神成人的华夏民族的水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篇:拓展-杜建均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这次有机会参与公司组织到拓展培训,让作为帝捷这个大团队中每一个分子都参与其中,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深!
本次拓展的目的为了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锤炼员工的意志品德、打破员工的思想包袱,培养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品德高尚的团队。在这短短二天的训练中, 磨练了自己的毅力、锻炼了自己的体魄,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也就是说单单自己的小组成绩好的话不足以最终获胜,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那样才能同舟共济、创造奇迹!
这次训练,大家在两天里,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增强了对彼此的了解。这对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相互的沟通与信息交流等是有利的。在完成项目时暴露了我们很多弱点:刚开始时盲动、草率,忽略了集体的力量,在还没有明确行动目的,没有制定可行的工作方案的情况下,就开始行动,使得原本可以更加轻松合理完成的任务事倍功半,空做无用功;每个项目都让我领悟到不少日常工作中应当注意到的管理方法,首先,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其次,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团队的凝聚力、相互关心、激励、包容、建议无形中使团队更加团结。再次,决策者代表了团队的方向与大局,需要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大局意识与团队意识
本次拓展训练中我们主要是作过了.泰山绳.高V.抢滩登陆.风雨人生路.大脚八.四渡赤水.攀岩.毕业墙等训练项目。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毕业墙”的项目,坚持做好每个队员的保护工作,这就是责任心,这就是一个团结的队伍。大家齐心努力,争取把所有的人全部攀爬过去,大家没有退缩,齐心协力,一个一个的把同事送过去。两天的训练虽然结束了,但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还将不断的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拓展训练所给与我们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
结合实际工作,让我们都在工作中体悟,在体悟中受益,在受益后带入工作中,如何把这次活动心得落到实处,还有四点感受:
1、分层管理、明确领导极其重要。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定之后,各司其职,有利于明确责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思考怎样做好,做事要先做计划,再开展行动。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2、要竭尽所能发挥好岗位作用,岗位优势,不能因为自己的努力不够而影响了团队集体的进步;
3、在工作中,不要为表面的现象所困扰,有些印象其实是主观的臆想,需要你的耐心和智慧,通过分析、判断,充分了解它的本质,通过组织、协调达到目标,通过沟通交流,才能建立多赢的局面。
4、从失败中我们也得到教训和启示:在工作中,各单位之间需要沟通和信息的共享,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要知道,只要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总之,这次拓展训练,我们增强自信心,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了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我想这次经历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带来很大的帮助。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漫长的,一次训练不能解决各种问题。但它给我们以启示,愿我们更团结、更坚强。
第三篇:民主生活发言提纲(杜建勇)
民主生活发言提纲
杜建勇
这次民主生活会,是遵照街党工委的统一部署.事先党支部按照民主生活会规定的程序,进行征求意见.谈心.相互沟通等工作,确立了“以人为本,加强党性修养,率先示范,树立良好作风”的主题,以重点查找和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以及践行服务宗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先进性的要求,坚持政革发展,坚持依法治理各项工作,提高领导干部的凝聚力,促进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现本着团结批评进步的愿望,领导全员班子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查找,分析和解决,现将结合会议的主题,联系自身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自我剖析,并请同志们批评指正.1、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认真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有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对于推进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意义,强化了“以人为本”意识,增强了群众观念。此外,结合实际工作,坚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关于财税、审计、现代金融、体制改革、人事制度、依法行政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政策水平和综合协调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学习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缺乏全面、系统的钻研。在学习的自觉性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没有对学过的东西进行认真反思。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改进。
2、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和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试行)》。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但深入调查研究还有不足,了解各方面意见不多,决策中发表个人意见不够充分。
3、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加强自身党风廉政建设。凡要求下面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做到勤政廉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实现作风的大转变和工作的大突破。
1、与时俱进,完善自我强素质。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在抓发展的过程中必将会遇到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加强学习,领导工作就会出现盲目性,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在学习中我将着重抓好“本”、“专”、“广”三个字,“本”就是以学习政治理论为本,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专”,就是在着重立足于自己所分管工作领域,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广”,就是要广泛涉猎科技、金融、法律知识、WTO规则等知识,扩大知识面,努力使自身理论水平与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需要。
2、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谋发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视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以奋发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克服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上来,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开拓创新,务实求效,特别是在下步工作中,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力求通过思想观念的大转变推动工作的大突破,努力为文圣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转变作风,严明纪律树形象。严格按照“三个代表”和区委“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树立自身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始终把群众赞不赞成、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最盼的事做起,从群众最急的事办起,从群众最怨的事改起,从群众最忧的事干起,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恪守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政、勤勤恳恳干事的人生信念,模范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加强自身与分管部门的廉政建设,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切实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仁之事不为,以公生明,以廉树威,以俭养德,努力树立新时期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以上是我的自我剖析,同时请各位同志多提意见,多批评,以便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正。
第四篇:-衡阳初中思品班总结: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来江水绿如蓝
——2010年国培衡阳市初中思品班学习情况总结
辅导员胡小军
一、亮丽的成绩
在万山红遍、硕果满枝的时光,我们衡阳市初中思品班相聚“国培”,参加2010年“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冬去春来,生机勃发,我们圆满完成了此次国培学习任务,取得了较优秀的学习成绩。现向上级领导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整体居前,数据亮丽。全班49人,学习49人,参训率100%,学习率100%,学思阶段60分以上人数100%、满分率达93.88%,答疑提问数394,回复数387,发帖总数1156条,完成作业数273次,出简报9期,此外,全班还撰写心得数663,传送资源数199。辅导员的各项学习辅导指标(非延时阶段)也居于前列,答疑数目
17、撰写心得数目
3、发起沙龙数目23,布置作业数目
6、批阅作业数目274、发布公告数目
15、单独发布简报数目5,合作发布公报数1,课件学习时间1662分钟。各项学习指标令人瞩目。
(二)优秀典型,成绩突出。在整个国培阶段学习中,本人任主编、技术员任美编的本班第一期简报,单独主编的第一阶段总结简报,陈卫华学员的作业(模块三作业)、佘细华学员的话题(如何看待“5+2=0的教育?即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两天的家庭教育),新闻稿《高度重视国培,展示风貌水平》被湖南省继教网置于项目培训首页展示、发表,一个班级这么多项被置于首页展示发表,这是本班全体学员积极参训、努力学习,锐意进取的结果,也同本人的作为辅导员的强力督促,经常跟踪、辅导、关注的工作分不开。本班学习指标在省继教网140班级中位居第11名,佘细华、刘忠强、王双艳、谢卫启、陈江、陈逢青、陈卫华、蒋水娥、周雪松等学员的综合学习指标位居前列。
二、基本经验
(一)提出口号,确立目标,使全体学员一开始就能有明确认识和努力向上的动力。
培训一开始,本班就提出来学习口号:认真学习,快乐学习,学会学习,实效学习,信息化学习!要求每一位学员按照要求,扎扎实实搞好学习,以优异成绩向“国培”交卷!
在开始阶段,我们的“班级公告”栏里就明确提出:此次“国培”是国家教育部部署的,意义重大,请各位学员高度重视,并可向相关领导传知精神,以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这样能引起全体学员们的重视,树立目标。
(二)辅导员积极主动、认真组织,全程监测、督促,是班级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前提。
学习期间,辅导员能积极敦促、指导学员上网学习。坚持对学员的学习质量进行全程监测、督促,前后发表了15条班级公告,及时将省项目办和继教网的重要通知精神传到到班级学员,并发布班级通告文件。每2至3天1次统计汇总学员的学习情况,重点将学习指标落伍者及时通知到人,并从严督促他们积极完成国培任务。严格的组织督查,保证了全员合格,多数优秀。
(三)辅导员与技术员积极配合,及时策划、编辑图文并茂的精美简报展示班级学习成果,彰优督劣,是班级高质量完成学习的重要推力。
本班辅导员与技术员能积极配合,向学员解答有关学科专题及网络技术问题。班级按时策划、编辑了9期图文并茂的精美简报,对那些学习时间、日志篇数、资源条数、发帖回帖条数、完成作业篇数居于前列的学员加以表扬,并向省网推荐优秀的作业、话题、心得和研修之星,发挥先进的榜样激励作用。对未达阶段性学习目标者予以督促、鞭策,使学员们能较为重视,积极学习,一步步向达标与优秀迈进。
(四)夯实学习过程,认真批阅作业,及时组织研讨、交流,预热班级论坛,撰写心得日志,传送资源,构成了班级全面完成学习任务的扎实基础。
对学员作业,辅导员按照省里要求,严格阅评,强调原创与质量。全班每次按时组织学员在线研讨、提问及听取专家答疑解难,学员在班级平台中能积极发帖交流探讨,碰撞产生思维火花。心得、日志、资源的 及时上传,使学员们共享了优秀成果,达到了整体提升。所有这些成为班级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的扎实基础。
(五)发挥集体力量,给力人文关怀,是班级取得优秀成绩的催化剂。在整个国培学习中,组织者能以人为本,严格督查与关心体贴相结合,发挥班集体传帮带作用,强化情感支持,营造温馨气氛。无论是“班级公告”还是“班级简报“,都注意到关心学员学习细节,理解他们的困难又指点提示学员们想办法克服困难。同时发挥年轻、电脑网络熟悉学员的帮教作用,让他们教会部分电脑网络不熟悉学员,使后者逐步学会电脑操作与网上学习。
在最后阶段,时值长时期低温冻雨天气,班级公告中提出“天寒地冻,低温严寒,少数工作在高寒山区的老师,学校、家里可能停电或供电很不正常,请注意利用一切可能条件完成学习,必要时可抓紧下载文本资料保存下来,今后慢慢进行 ‘反刍性’学习”的通知。通过这些人性化的举措,全班学员都圆满完成了国培任务。
全新收获
一、全班学员学习了国家与省级课程教学专家级的优质课程资源,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培第一阶段的培训内容丰富。模块一“通识课程—教师成长”,给出了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教学智慧。模块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农村中小学的老师能进一步熟悉了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及新的教学法。模块三“专业技能的辅导”,包括有效教学专题与新课程培训专题,有效教学的辅导使农村广大教师熟悉了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强调了思品课堂活动中的身动与心动、道德体验、兴趣驱动以及以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新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新课程培训专题则使老师们进一步学会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注重思品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追求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成长以及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等。模块四“教学案例”,则通过新课程典型案例的教学,来使广大教师能通过典型案例的观摩分析,身临其境地感知具体的教学环境,增强培训对一线教师教学指导的可操作性。模块五“教材辅导”,重点是研究与解决新教材疑难问题。模块六“教学评价”则从现代教育的多元评价的角度试图让广大教师开启一个全新的评价机制。各个培训内容培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鲜活的实例,均是贴近农村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际优质资源。学员们通过网上自学、交流互动、完成作业、专家答疑、撰写博文、阅读文本。所有这些,对广大农村
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提升无疑具有实打实的作用。
二、熟悉了远程培训的网络操作模式,提高了信息化教学与学习的水平,进一步认识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性。在本次培训中,学员们通过接触这种网络培训,学科组班管理的远程培训模式,逐步适应了这种集视频教学、文本浏览、交流研讨于一体,功能全面的网络技术平台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学习能力逐步增强,为适应今后主要依靠远程方式来培训教师的模式取得了经验,也使大家进一步认识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性。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010年的国培,我们全班以优秀的阶段成绩交了答卷,取得了全新的收获。但我们绝不沾沾自喜,满足于既有。当前,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适应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落实国家教改规划纲要赋予的艰巨任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再接再厉,努力学习,锐意进取,迎接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好春光!
第五篇:儒家思想与中国宪政(杜钢建)
杜钢建:儒家思想与中国宪政(演讲提纲)
在上海金融法律研究院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提纲
湖南大学法学院杜钢建
金风玉露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我愿意用这句话来展示中国人权与宪政建设的远景。中国人权与宪政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1世纪的中国文化
“21世纪的中国文化:人权理念的普及与仁爱精神的光复”,国家环境保护部主管《绿叶》2010年第1-2期(总第140期)。
一、中国古代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从不成文宪法角度看,中国古代已有较强的宪法意识。古人提出的一些宪法观念可以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宪政所能够利用的重要资源。古人提出的“宪”,“宪法”,“宪章”,“宪纲”,“宪令”,“宪则”,“宪度”,“宪禁”,“宪典”, “宪理”,“常宪”,“成宪”,“遗宪”, “执宪”,“行宪”,“枉宪”,“违宪”,“司宪”等概念,在今天的宪政理论和制度中还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这些概念实际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宪政理论范畴和制度原则。它们还有待于今人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拓展。其中有些概念例如“司宪”和“宪度”等如果经过认真研究和深入拓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宪政理论研究现状的突破和宪政制度的完善。
古人提出的宪法概念涵盖以下几方面问题。1统邦国
宪法与国家的关系。古人将宪法视为安邦治国的根本大法。建国治邦必须“稽古宪章,大厘制度”。“明宪直法”实立国安邦之首要措施。“明宪法”被古人视为建立国家合法性的基础工作。宪法既明,“顺其宪则”,“故政令必行,宪禁必从,而国不治者,未尝有矣。” 宪法是国家合法性的基本标志,所谓“先王之国所以出国家布施百姓者宪也。” 宪法之所以被古人视为大法大制,在于它能实现国家的“一体之治”,所谓“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也。
2治朝政
宪法与政府的关系。古人相当重视宪法规范朝政的重要作用。宪法首先是用来治官治政的。古人主张上至皇帝下至百官,”拘迫国宪,上行下不敢逆。“ 宪官(宪司宪台)的职能之一是监督政府官吏遵守宪法,承化政风。历代宪法的重要内容均包括涉及有关朝廷朝政的机构设置,职能职权,工作程序,礼仪规范,监督制衡等。宪法被视为最高当权者必须遵守的”国之宪章“,所谓”思所以正本清源,式清流末,永垂宪则。贻范后昆。“ 3彰善恶
宪法与赏罚的关系。古人认为宪法的重要功能还在于赏善罚恶,所谓“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 通过宪法的规定,人们可以知道一个国家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宪法所规定的通常是大善大恶的标准。何谓宪法所赏之善?何谓宪法所罚之恶?纵观历代宪理宪则,仁政爱民是谓善,专政暴民是谓恶。合理设权,各司其职,上下监临是谓善;权力不受制约,”专制朝政“是谓恶。规制有度,”缓法宽租“,劝民务业,不夺民利是谓善;规制无度,政繁法苛,恣纵贪官,侵夺民利是谓恶,等等。
4直法律
宪法与一般法律的关系。古人将宪法视为大礼大法。哪些礼可以视为宪,哪些法可以视为宪,这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尽管宪法也是法律的一种,但宪章宪纲宪则等在重要性上是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当宪台宪司在执宪司宪时,会根据<<宪纲>>否定或拒绝不当法令,以便明宪直法。
中国古代宪法的特点
中国古代宪法的特点是基本上属于不成文宪法, 但又有成文宪法的某些特征,且不断向成文宪法过渡。在明太祖以前,历代宪法一般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形式,即不是由一部完整的成文宪典来表达的。宪法规范分散在皇室典范,宫廷刑禁,朝廷礼制,钦定台规,先祖遗训,朝政判例,钦定会典等法典法律令例中。先秦时期,管子的成文宪法思想是相当明确的。管子主张过”布宪“,并对布宪程序有明确要求。各级官吏均须”受宪“和”习宪“。在受宪过程中如有擅自删改宪法内容,经”考宪“而有不合于”宪籍“的,罪死无赦。古代宪法传统注重”先王成宪“,所谓”宪章文武“,”监成宪,论治道“,率由旧章。
宪法性法律 除了宪法惯例判例以外,各朝代还制定了大量的宪法性法律和其他宪法规范。汉代曾对宪章给予相当重视。汉高祖的”约法三章“就是宪法性法律。汉时曾”蠲正宪法六千余事。“后汉将御史府改为”宪台“。唐时也曾将御史台改为宪台,大夫曰大司宪,中承曰司宪大夫。后周将御史台改为”司宪"。汉唐宋时期,宪章宪纲意识一度有所增强。明初洪武四年五月,太祖亲加删定刊布<<宪纲>>四十条。洪武六年四月,监察御史答禄与权奏请重刊,颁之有司。宣宗时再令御史台考订旧文而申明之,增损为<<宪纲事类>>三十四条。明代颁行<<宪纲>>的举措显然已向成文宪法迈出了一大步,尽管其中的内容仍嫌庞杂,且与现代宪法典的规范性要求有距离。
二、仁义礼智信与宪理宪则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儒家宪政主义一直主张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应当是确立保障自由人权的宪政体制。何谓宪政?简言之就是政府遵守良宪的政治状态。具体说来宪政至少包含两方面内容:明宪直法与司宪督政。时人多讲依法行政,而不问法律自身的善恶,更对宪法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试问法律如果乱用审批,滥设暴刑,随意侵害经济自由和人身权利,大肆违反宪法和国际公约,如此只讲依法行政,岂非陷民于法网?如此欲求政府清明廉洁,何异于缘木求鱼?依法治国,首在依宪。
儒家宪政主义所主张的明宪直法就是依人权修宪法,依良宪定法律。明宪直法强调要使宪法符合国际人权公约,使法律符合良好宪法的规定。明宪直法的主要内容是据宪理制宪则,依宪法定法律。
宪理是宪法的根本理念。宪理若不明,宪则无由而出。明宪法先要明宪理。儒家所讲的宪理有五个基本观点:一是仁宪观;二是义宪观;三是礼宪观;四是智宪观;五是信宪观。中国思想界伸向传统文化的“橄榄枝”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
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
仁宪观
仁宪观是宪理的第一个观点。仁宪观重在强调宪法乃保障自由人权之大制大法。宪法必须体现尊重人格尊严和保障基本人权的仁爱精神。宪仁则国仁;国仁则政仁;政仁则人权可保,民生有望。宪法不仁不可以为宪。宪法不仁则国政必乱;国政乱则人权不保,民生无望。仁宪观主张宪法要充分体现基本人权体系的内容,其中包括仁爱平等权,良心表现权,安身立命权,参与治平权,生活保障权,和平抵抗权,赔偿补偿权等七大权利领域。仁爱平等权包括人格尊严,个人尊重,平等权利,施爱权和被爱权等。良心表现权包括良心自由,思想自由,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信息通讯自由,学术自由,教育权利等。安身立命权包括人身自由,居住自由,迁徙自由,出国自由,生命权利,免除恐惧的权利及私生活权利等。参与治平权包括知情权,选举权,被选举权,任职权,投票权,公决权,请愿权,建议权,罢免权,自治权,自决权,听证权等。生活保障权包括社会福利权,社会保险权,环境权,财产权,择业自由,营业自由等。和平抵抗权包括良心拒绝权,公民不服从权,和平权利,抵制权等。赔偿补偿权包括赔偿请求权和补偿请求权等。宪法不仅应当充分规定保障这些权利,而且需要构架能够切实保障这些基本权利的政府体制。以人权限国权,以民权限政权,这是仁宪观的基本立场。
义宪观 义宪观是宪理的第二个观点。义宪观重在强调宪法乃民之公制。宪法必须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公定的精神。宪法不公,则国必不公;国不公则政不公;政不公则民遭殃。
国民的奇耻大辱莫过于宪法不公。宪法不公之国易为乱国;宪法不公之政易为暴政。儒家一向倡导正人君子暴政不入,乱国不居。为官不事暴政之君,为人不作乱国之民。身不由己已临暴政已据乱国者,自当倡修义宪,以去**。暴政因宪法不公而生;乱国因宪法不公而起。暴政乱国之民惊恐万状,朝不保夕,苦不堪言,乃天下之莫大悲哀。
修义宪于国于政于民实为第一要务。宪理的义宪观强调宪法不能是一党一派之宪法。宪法应当体现全体国民的意志。不能在宪法中强制全体国民遵守任何一党一派之主张。更不能将任何一党一派之法律地位在宪法上永固化。
宪理的义宪观要求宪法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公定的四公宪则。据宪理制宪则需要将这四项基本宪则在宪法上具体化。四公宪则既涉及宪法的实体内容,更涉及宪法的程序内容。四公宪则中公定最为重要。公定的内容之一在于要求国家大事政府要务乃至宪法本身须经全民公定和公民参议。以全民公决宪法为重要特征的四公宪则集中体现的是国民主权原则。义宪观将主权在民原则落实在以全民公决宪法为重要特征的四公程序上。
礼宪观
礼宪观是宪理的第三个观点。礼宪观强调,礼作为基本价值观念,依然是现代社会宪政建设所不可缺少的。礼重节制,特别是对政府权力与政府行为的节制。礼宪观主张探讨和加强制约政府行为的有效机制。官不知礼,政不能正。政府权力的界限是礼之所在。政党权力的界限也是礼之所在。立法府对行政府的制约,司宪府和司法府对立法府和行政府的制约,反对党对执政党的制约等都属于礼的重要范畴。节政以礼,除了要重视成文宪法规则外,还需要重视不成文宪法规则,宪法惯例,司宪判决,传统习俗等。
礼宪观注重政府组织规则,议事规则,运作程序等。礼的基本作用在于制分定分。就政府间关系和官吏间关系而言,明礼方能知政。就民与官的关系而言,人权是国权政权官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此为大礼大分。礼主和顺。国权不侵人权,官权不犯民权,这是保证和顺的关键。
智宪观
智宪观是宪理的第四个观点。智宪观重在强调宪法的合理性。宪法要合理地分配基本权利义务,要合理地安排基本政治社会经济制度。合理则制顺政通。违理则制乱政坏。智宪观还要求重视宪法结构的合理性,宪法规范的合理性,宪法体系的合理性等问题。
信宪观
信宪观是宪理的第五个观点。信主忠诚,要求忠诚于宪法,保卫人权。信宪观重在强调宪法的制定和执行要忠诚于人权保障原则,严防政府侵害人权。此外,信宪观还强调要建立宪法法院制度,确保宪法得到有效实施。各级政府和执政党组织必须严格遵守宪法,任何违反宪法的政府行为和执政党行为都必须受到严厉制裁。在市场经济中要讲信,在宪政中更要讲信。信如四时是司宪督政必须坚持的原则。
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原则要求兴人权,立公正,通和顺,符合理,树忠诚。中国在21世纪的宪政建设需要坚持儒家宪理的上述五大基本观点,充分发挥宪法对政府行为和执政党行为的制约作用。
保民为仁兮,人权是重;刚直为义兮,责任是同。中和属礼兮,敬畏生命;明法睿智兮,审议理明。守诚厚德兮,规则是拘;执法公允兮,信如四时;性情尽意兮,宽容以矩。参赞天地兮,人亦大豪;君子大心兮,则天而道。天道阴阳兮,地道柔刚,立人之道兮,仁义崇尚。万物勃发兮,缘于多元;存分和异兮,生处涌泉。己立立人兮,己达达人;治平议政兮,直言格正。绳愆纠谬兮,虽凌势而无愧;卓然不挠兮,虽九死而不悔。生若浮兮死若休;志未衰兮情已愁。士不屈心抑志兮,官自耿介不随。学不徒慕私利兮,民亦何惧淫威。
三、儒家思想与日本圣德太子宪法
日本圣德太子(574.2.7—621.3.20)的宗教法思想与湖南的渊源很深。中日佛教界均认为圣德太子的前身在南岳衡山修行,而其前身是南岳衡山的惠思大和尚。圣德太子两度遣小野妹子等赴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赴南岳衡山取《法华经》。曾经在中国求法的百济僧慧慈595年(推古3年)自高句丽渡日,圣德太子向他拜师。
小野妹子南岳衡山
小野妹子赴南岳衡山取《法华经》
圣德太子于推古十一年即公元603年颁布《冠位十二阶》。推古十二年即公元604年,“始用历日”无疑是奉中国正朔之标志。同年,圣德太子肇作《宪法十七条》。圣德太子606年释讲《胜鬘经》和《法华经》,整顿法制、演讲佛经均需大量参考书籍,此时感叹“国家书籍未多”而派遣小野妹子赴隋求书。在608年9月—609年9月间小野妹子赴中国购书并赴南岳衡山求得《法华经》。圣德太子注《法华义疏》是615年。遣隋使回国后,圣德太子利用携归的书籍,先后撰写了《胜鬘经义疏》1卷(611年)、《维摩经义疏》3卷(613年)、《法华义疏》4卷(615年)。《善邻国宝记》卷上、推古天皇纪中所引《经籍后传记》记载:“以小治田朝十二年岁次甲子正月朔,始用历日。是时国家书籍未多,爰遣小野朝臣因高于隋国,买求书籍,兼聘隋天子。” 遣使目的
据日本史籍《扶桑略记》记载,推古十五年(607)七月三日,圣德太子遣小野妹子等赴隋之际,嘱托小野妹子携归先世持诵的《法华经》。(《扶桑略记》推古十五年秋七月条。)[1] 《日本书纪》推古天皇十六年(隋大业四年,608年)九月条载:“唐客裴世清罢归。则复以小野妹子臣为大使,吉士雄成为小使,(鞍作)福利为通事,副于唐客而遣之。„„是时,遣于唐国学生倭汉直福因、奈罗译语惠明、高向汉人玄理、新汉人大、学问僧新汉人日文、南渊汉人请安、志贺汉人惠隐、新汉人广济等并八人也。”[1]国史大系本,经济杂志社,明治三十九年四月三版,第500页。
随鉴真赴日的唐僧思托所撰《延历僧录·上宫皇太子菩萨传》称“取先世持诵《法华经》七卷”。
中国正史《宋史·日本传》亦云“求《法华经》”
花山信胜博士注意到遣使在讲经翌年,推测“圣德太子为了把讲经草稿整理成《义疏》,不再通过朝鲜半岛,直接遣使入隋求取参考书及纸、笔、砚、墨等”。
先身修行汉土
据1318年成书的《圣德太子传历》推古十五年(607年)条载:夏五月,太子奏曰:“臣之先身修行汉土,所持之经,今在衡山。望遣使乎将来比较所误之本。”„„秋七月,妹子等遣于隋,太子命妹子曰:“隋赤县之南,江南道中有衡州,州中有衡山,是南岳也。山中有般若台,登自南溪下,入滋松中三四许里,门临谷口,吾昔同法皆已迁化,唯有三躯,汝宜以此法衣称吾名赠之。复吾昔身住其台时所持《法华经》复为一卷,乞受将来。”
妹子到彼,问彼土人,遂届衡山。如太子命,入自南溪下,比到门侧,有一沙弥在门之内,唱云:“念禅法师使人到来。”有一老僧策杖而出,又有二老僧相续而出,相顾含欢。妹子三拜,言语不通,书地通意,各赠法衣。老僧书地曰:“念禅法师于彼何号?”妹子答曰:“我本朝和国也,在东海中,相去三年行矣。今有圣德太子,无念禅法师,崇尊佛道,流通妙义,自说诸经,兼制义疏。承其令旨,取昔所持复《法华经》一卷,余无异事。”老僧等大欢,命沙门取之,须臾取经,纳一漆箧而来。老僧欢而赠之《法华经》。
天皇御书
在日本佛教界和朝廷上下也都认为圣德太子是慧思转世。日本传灯法师位光定撰《传述一心文卷》记载,冷然太上天皇御书钟铭文云:“惟天长九年。发向法隆寺。讲一乘经。述天台义。披延历寺有慧思大师传文师德。相大义味。彼寺镜慧禅师授岳大师影。看师影寻传文。为留师迹。图大师等影大延历寺。后学诸贤。律宗丰安大僧都。图南岳大师等影。以奉在招提寺持堂。朝夕之勤。顶礼师影。知师恩信彼德。自性清净心。随缘心深义。发自思大师流。大日本国圣德太子。生在皇家。思大师垂迹。在皇太子宫。作法花疏。亦法华经讲冈本寺。从尔之后来佛法久。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知思之孝。报恩之行。流鸟国。谨举大师影铭文。[1] [1]題南岳慧思大師影。弟子傳燈法師位光定蓋聞。三辰著蒙于天。神通資生。萬物動形于地。於是是七代之賢。出於南岳。初依之位。顯於大唐。利生之德。來於日本。妙法之經。講於大唐。一乘之疏。製於和國。三寶之名。傳於此間。謹案。景雲元年三月。天皇巡行諸寺。從駕聖德太子寺。一首字云。隋代。南岳衡山。有思禪師。常願言。我沒后必生東國。流轉佛道。其后日本國。有聖德太子。生而聽慧。時遺小野妹子。躬隋天子。即太子教妹子曰。向於某處。取我法花經并錫杖缽來。妹子奉教。尋訪將業。時人皆云。太子者是思禪師之后身。者於是歸依之者。盡發菩提。迴向之人。登常名果。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尋求人。解三平等妙法。一乘三學。繼吾山家。四生。因茲度脫苦海。火宅之高車。錯河之大筏。昔聞不見。今見不聞。心后未恩。意馬難調。遠期龍花。近為佛因。長圖之也。永銘之也。不任歸心。上八韻作。其時日本第五十三葉。天長之十癸丑之歲五月十四日庚子日。詩曰。日本來禪影。西唐在實形。真容行寶剎。化體人吾聽聽。智顗眾身左。僧照親右亭。陳朝聞大喜。帝釋列香庭。信者三千有。賢人四者成。中踏紅花裹。神遊妙典經。道傳空閑寺。宗流法界生龍華看面色。叡岳禮尊靈題聖德皇太子古跡。
宪法十七条
圣德太子以儒家思想为主兼揉佛家思想肇作日本最早的宪法,即《宪法十七条》。
一、以和为贵,无忤为宗。人皆有党,亦少达者。是以或不顺君父,乍违于邻里。然上和下睦,谐于论事,则事理自通,何事不成?
二、笃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则四生之终归,万国之极宗。何世何人,非贵是法。人鲜尤恶,能教从之。其不归三宝,则何以直枉?
三、承诏必谨。则君天之,则臣地之。天覆地转,四时顺行,万气得通。地欲覆天,则致坏耳。是以君言臣承,上行下靡。故承诏必慎,不谨自败。
四、群卿百僚,以礼为本。其治民之本,要在于礼。上不礼而下非齐,下无礼以必有罪。是以,君臣有礼,位次不乱。百姓有礼,则国家自治。
五、绝餮弃欲,明辨诉讼。其百姓之讼,一日千事。一日尚尔,况乎累岁?顷治讼者,得利为常,见贿听谳。便有财之讼,如石投水;乏者之讼,似水投石。是以,贫民不知其所由,臣道亦于焉阙。
六、劝善惩恶,古之良典。是以,无匿人善,见恶必匡。其谄诈者,则为覆国家之利器,为绝人民之锋剑。亦佞媚者,对上则好说下过,逢下则诽谤上失。其如此人,皆无忠贞于君,无仁慈于民,是大乱之本也.七、人各有任,掌宜不滥。其贤哲任官,颂音则起;奸者在官,祸乱则繁。世少生知,克念作圣。事无大小,得人必治;时无急缓,遇贤自宽。因此国家永久,社稷勿危。故古圣王,为官以求人,为人不求官。
八、群卿百僚,早朝晏退。公事靡盬,终日难尽。是以迟朝不逮于急;早退必事不尽。
九、信是义本,每事有信。其善恶成败,要在于信。群臣共信,何事不成?群臣无信,万事悉败。
十、绝忿弃瞋,不怒人违。人皆有心,心各有执。彼是则我非,我是则彼非。我必非圣,彼必非愚,共是凡夫耳。是非之理,讵能可定。相共贤愚,如镮无端。是以,彼人虽瞋,还恐我失,我独虽得,从众同举。
十一、明察功过,赏罚必当。日者赏不在功,罚不在罪。执事群卿,宜明赏罚。
十二、国司、国造,勿敛百姓。国靡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所任官司,皆是王臣。何敢与公赋敛百姓?
十三、诸任官者,同知职掌。或病或使,有阙于事。然得知之日,和如曾识。其以非与闻,勿防公务。
十四、群臣百僚,无有嫉妬。我既嫉人,人亦妬我。嫉妬之患,不知其极。所以,智胜于己则不悦,才优于己则嫉妬。是以,五百之后,乃令遇贤,千载以难待一圣。其不得贤圣,何以治国?
十五、背私向公,是臣之道矣。凡人有私必有恨,有恨必非同。非同则以私妨公,恨起则违制害法。故初章云,上下和睦,其亦是情欤。
十六、使民以时,古之良典。故,冬月有间,可以使民。从春至秋,农桑之节,不可使民。其不农何食,不桑何服?
十七、大事不可独断,必与众宜论。小事是轻,不可必众。唯逮论大事,若疑有失。故与众相辨,则辞得理矣。
学以成仁
学以成仁兮,日精于勤;修身蓄志兮,岁不我与。立大心兮树大志,成大业兮为大事。观风云之流变兮,惊雷电而横天;伫沧海之波涛兮,叹洪音而震空。感忧心而愤懑兮,路千重之阻障;恨知音而难遇兮,山万里之激飏。顾乾坤之四围兮,独壮心而零落;思宇宙之三界兮,怅寂寥而无言。尽日夜之遥思兮,宵不寐而月悬;望故园之寒星兮,道无尽而渺远。悲野色于天暮兮,哀秋叶之将萎;吟黄花于漫坡兮,咏行云之去来。何踌躇以候霁兮,净晴光于韩江;吁长啸以舒郁兮,登巅亭于礐石。
四、宪政规制改革
民主在中国的本土资源
王思睿何家栋
进入1990年代后,大陆的一些中年学者在对“政治儒学”进行思想资源发掘和“创造性转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的佼佼者有杜钢建、邓小军和蒋庆等。
杜钢建撰写了一系列阐发儒家政治思想的论文,后结集为《新仁学——儒家思想与人权宪政》。(杜钢建:《新仁学——儒家思想与人权宪政》,网络版目录载“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网站)按照他本人的说法,该书“旨在传承儒学思想精华,使之转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宪政理论。儒家的仁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仁道、义道、恕道和政道四道。这四道体现出内圣外王的全新主张。由此四道开出的新仁学可以概括为人权、抵抗、宽容和宪政八字。上升为理论原则讲,也就是人权主义、抵抗主义、宽容主义和新宪政主义这四大主义。”(杜钢建:《〈论语〉四道与新仁学四主义》,载《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他指出:儒家的许多思想主张可以转化为现代宪政理论。儒家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党同伐异;这些思想在本质上有利于克服专政主义,发展民主政治。儒家提倡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主张举贤人不受阶级等级限制,人人平等;此种思想同现代选举制度相结合,有利于发展代议制度。儒家提倡“以民为监”,“国人皆曰”;这些有利于发展民主监督制度,设置民主程序。儒家赞成司杀者杀,反对代司杀者杀;这有利于提倡司法独立。儒家认为管理政事,应各有所司,不可越厨;这可以转换成分权制衡思想。儒家赞成发宪布令,认为宪是有关国家根本大制之法;这可以转换成宪法观念和宪制思想。儒家主张科举任官;这有利于发展国家公务员制度,保证行政官员的质量。儒家倡导公议清议,名儒主之,百姓当任;此种郡县公议制度可以发展成为地方议会制度。儒家赞成周代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共和制度;这可以转换成联邦共和制思想。儒家反对“非法之法”,主张评议法律,废除恶法,创制“天下之法”;这有利于发展针对法律的违宪审查制度。“将儒家这些与现代宪政理论相符相通相合相关的思想主张转换成易为现代人接受的理论形式,这是大陆新儒家面临的根本任务。”(杜钢建:《新儒家在大陆的发展前景》,载《当代学术信息》,1995年第3期)
(一)什么是宪政
1.百年宪政追求的提出 清末宪政改革 民国宪政运动 新民主主义理论 无产阶级专政运动 改革开放以来宪政的提出
人权为本自由为本
以人为本的理论突破;以谁为本? 人—人性—人的尊严--阶级性
以人为本的法学意义;人权体系;
精神自由:思想信仰自由、良心自由、表达出版自由:主张的自由(赞成与反对)要求服务的自由:生存权社会权受教育权 参政权:选举权、国家政府的责任
宪政的理解 八个字:“依宪治政,司宪督政”。
宪政是一种以法治为形式、以分权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目标的政治体制。当一部宪法是以保障个人自由为目的的“保障性宪法”,并能够得到有效施行和维护的时候,施行这样的宪法才能称之为宪政。宪政主义的价值基础是自由人权思想。
(二)为什么要推进宪政
理论反思:民主压倒自由的危险 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 忽视自由的民主理论的实践结果 胡适的失望与孙中山的革命党幻想 从反右到文革
集体本位的思想路线:从梁启超到毛泽东 个人本位的思想路线:从严复到胡适 中间路线:马叙伦
警惕国家主义
一旦将国权主义看重于民权主义或人权主义,任何天才的思想家都要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或丧失理论的创造性,或窒息本应放大的思想之光,甚至会从民主走向专制、从倡言自由人权走向压制和特权。
梁启超等人由放论民权而兴,由倾向国权而终
法制领域国家主义的背后实质是局部利益、部门利益、系统利益和官员的私利在作祟。“社会主义”是以社会为主义,社会至上主义,就是人民至上、人权至上。社会主义不是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是和国家主义相对立的,国家主义就是国家至上,以权力为本位。
从专政到宪政
1992年文章的标题
从反对讲法律平等到赞成法律平等 从“刀制”到“水治”----法制与法治 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
从抵制“人权”概念到“人权”概念入宪 从“法治国家”到“宪政国家” 加入东盟后的发展机遇 《关键是转变观念》
2010-08-1708:07:00 来源:湖南日报
“杜钢建先生以东盟一体化的世界视野看待“两型社会”建设新机遇,这些都是新观念的具体体现。我们期待新观念不断催生出新气象,带来新发展。”
两型新机遇东盟一体化
当前,对于湖南来说,“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新机遇就是东盟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中国加入东盟以来,东盟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2015年将建成经济、政治、安全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十国相互开放市场,双方在贸易、投资、旅游等各领域的合作都将大幅度增长。东盟有望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面对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湖南作为邻近东盟的省份,应当紧跟东盟一体化进程,大力促进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两型社会”建设。湖南与东盟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方面、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发展第三产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空间,我们应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拓展和深化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湖南日报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
东盟宪政原则
TheASEANCHARTER ARTICLE2PRINCIPLES Adherencetotheruleoflaw,goodgovernance,theprinciplesofdemocracy andconstitutionalgovernment;法治、善政、民主、宪政 中国宪政特点 宪法意识 人大意识
政党意识
加强宪政建设切实保障人权
进行宪政改革是加强公民权利保障的需要。公民权利的意义在政府签署国际人权公约以后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过去大家不知道政府权力的底线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或一般权利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变成了政府的特许权。
公民基本权利要求
现行户籍制度严重防碍了公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
北京针对外地人设置的就业行业性限制从1999年的5个增加到8个,职业性限制从1999年的34个增加到103个。
依附于户籍制度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断侵害公民的受教育权。至于地方办大学难、民办大学受歧视等问题比比皆是。
过去20多年,政府行为导致个体经济的发展几起几落。政府滥行规制权力任意侵害企业自主权和经营权的现象随处可见。
构建宪政框架下的和谐社会 高压下的和谐不是真和谐 宪政制度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 不和谐的关键问题:
如何规范政党行为和政府行为
宪政改革政治意义
为什么大家关心宪政话题呢?因为宪政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从而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现行政治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其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党政不分、缺乏民主和权力制约等。这些问题又集中表现为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官本位。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要克服这种官本位的体制弊端,就必须进行宪政改革,树立宪法权威,加强宪政建设。
加强规制改革 中国加入WTO,就需要按照WTO的要求来进行改革。比如WTO要求实现四大自由要求:人才自由(很重要内容是人的迁徙自由)、资金自由、货物自由和服务自由。这也对宪政改革提出了要求,这就需要加强规制改革。
“规制”是政府利用规则来限制自由的简称。近20年来,规制改革是西方的热点,放松规制才能实现自由。
入世启动审批改革
“乘彼危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诗经/邶风》 缺乏规制理论指导 规制理论的产生
“规制”一次的来源。“规制各殊”(《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八)。“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93)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由:王建、韩愈、柳宗元、杜牧;
规制与自由的关系 务莫急于仁民
民为邦本兮,务莫急于仁民;法度国政兮,功莫成于护法。法律生于正义兮,正义生于众适;众适源于自由兮,自由合于人心。自由人权兮,实乃法之本;通于本者兮,自不惑于末。任力违真兮,惊魂伤和;扰民危生兮,太平岂得。贪权好取兮,滥施规制;法苛刑急兮,囹圄冤滥。不禁而止兮,千年难得神化之治;不言而识兮,百岁不遇圣贤之智。
五、宪政民主行政改革
宪政是指一个国家宪法在各地得以良好运行的政治状态。一国宪法需要通过各级地方各种宪章的制定和实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运行起来。离开地方宪章的制定和实施,宪法规定的许多制度难以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得到充分的运行。
法治湖南是宪政发展里程碑 法治湖南是宪政发展的里程碑
法治湖南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地方法治和宪政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法治湖南之前,已经出现了法治江苏、法治湖北等各地方法治的提法,并相应地出台了各种地方法治纲要。无论是法治省纲要,还是法治市纲要,在性质上都可以说是地方宪章。在法治社会,除了国家的宪法以外,各级地方共同体都应当有相应的地方宪章。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单一制国家,还是联邦制国家,各级省州、市县、乡镇等都有自己的地方宪章。
法治地方纲要意义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中,随着社会法治的发展,地方宪章也以《法治地方纲要》等形式不断涌现。地方各级宪章的形成是宪政法治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由于宪政理论和宪政意识的不发达,各地在制定地方法治纲要时往往不能主动地按照地方宪章的要求去思考法治地方纲要的性质、意义、原则、结构和内容等问题。
从纲要到宪章
湖南在近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宪政发展的开风气之地。社会主义宪政法治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中国将是社会主义宪政理论和宪政实践的大发展时期。因此,在构建法治湖南思路和制定法治湖南纲要时,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总结各地法治纲要的经验和教训,大胆制定既符合湖南在宪政法治发展中的实践探索,又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宪政发展的历史要求的《法治湖南宪章》。虽然法治地方纲要也能起到法治地方宪章的作用,但是《宪章》比《纲要》更具有深刻含义。
法治湖南宪章树立人大权威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首先要继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要进一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切实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职能和监督职能,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真正建设成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权力机关。要进一步密切人民代表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民代表能够真正发挥反映人民意志的代表职能,从而保证人大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都能切实代表人民的意志。人民代表大会要真正发挥宪法监督职能,确保宪法能够得到党和国家机关的一体遵循。
改善党的执政方式
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维护宪法尊严和保障宪法实施,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关键是改善党的执政方式,切实将执政党的决策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的轨道。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要在遵守宪法和其他一切法律中起模范作用,为宪法的实施而积极努力。
强化人大作用
宪政是民主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民主本来就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织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内涵体现为:在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上,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上,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迫切需要保障宪法所规定的民主政治原则及具体规范的落实。
保障人大充分行使职权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保障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权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为此,除了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地方党委与人大关系,坚持和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之外,还需在保障人大依法充分行使职权
提高对人大的认识,加强宪法和人大制度的宣传教育,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统一人们对人大的认识。完善人大行使立法、监督、人事任免和重大事项决定等权力的程序规定,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各项职权。大力加强人大的监督工作,强化人大监督的刚性。<<湖南加强人大监督规定>> 三合一的改革
在过去30年,中国政府的行政改革基本上可以从改革的重点任务和内容方面分为四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1992年,机构改革为主的阶段。该阶段的几次行政改革是以机构改革为主,改革任务主要是解决机构臃肿、实现干部年轻化等问题。第二个阶段是1993年年——1998年,体制改革为主的阶段。1993年全面开始市场经济改革之后行政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以体制转轨为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行政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是1998年——2002年,该阶段的行政改革主要为了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目的是要建立适应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服务流的自由流动所需要的服务型政府。第四个阶段是2003年——2008年。该阶段的行政改革主要是2003年全国两会之后机构改革、体制转轨和职能转变实现“三合一”的改革。从机构改革、体制转轨和职能转变到实现“三合一”的改革,广东一直在这30年改革中发挥着拓荒者的作用。
从2008年开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进入了走向第二个“三合一”的新时期。这就是大部门制改革、行政三分制改革和审议制改革。大部门制改革是机构改革的深化;行政三分制改革是体制改革的深化;审议制改革是职能转变的深化。今后能够用多长时间分别完成大部门制改革、行政三分制改革和审议制改革并最终实现这三大改革的合成,取决于决策者对改革的计划和步骤的安排以及改革所将面临的机遇和条件。
人生苦短
人生苦短兮酒难醉,千秋功业兮几度遂。圣贤寂寞兮古留诗,豪杰坛坎兮何足畏。惜时耕耘兮平野阔,攀擎红日兮海翻天。不空此生兮勇闯世;待到彼岸兮再欢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