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读的训练

时间:2019-05-14 13:5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读的训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读的训练》。

第一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读的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读的训练 作者:岑天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65 更新时间:2008-12-30 13:32:29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经,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何贯彻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小学课文简短而生动,充满童趣。”那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把语文训练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呢?

一、激情导入 读中感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待不同的文章我们要根据需要找准切入点,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听说过“天堂”吗?能说说你知道的天堂是怎样的吗?(学生根据自己所知踊跃发言,甚至表现出对天堂般的生活的向往,教师加以评价总结后及时给予鼓励,继而提出问题:)人的天堂是如此的美好,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学生议论后)下面让我们打开书第11课来读一读文中的“鸟的天堂”,读后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所了解的。学生在兴趣中读,在读中感知了文本。

二、研读讨论,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很多小学生老师要求读就大声的读,至于读懂了什么,读后一问,一概不知,这样的读,是毫无效益的。我们要求的读,是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深入感悟文本内容。这就提倡教师把握好自己的主导地位,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应对他们提出的不理解的、同时又是教学重点、难点的地方,设计问题,引导他们或整体或局部地再读课文深入思考,指导他们领悟课文的精要所在,落实跟课文有关的重要知识点或能力点。导读应以读为主,以导为辅,以读带讲。在教师的精心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读。通过读,学生能体会出文句的深层含义;通过读,学生能领悟教师不易讲清的语感;通过读,学生能更充分地理解课文;通过读,学生会被作品中的意境所陶醉„„总之,要以读为主,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悟文本。

三、品读欣赏、与作者的心相契合 如《采蒲台的苇》一课,讲的是采蒲台的劳动人民依靠生活,依靠苇打击敌人的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我先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听配乐朗诵课文的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然后抓住重点词句师生共同研究各段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例如第一、第二节描写“苇的世界”、“苇的海”,景色美丽,读的时候就要指导学生用缓慢、带有赞美的语气读。学生边读边想象苇塘那迷人的景色,心中使会和作者一样充满对苇塘的爱,课文第三段第二层讲一个普通男人为掩护干部而壮烈牺牲。“不是”、“没有”充分表现了他宁可流血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的大无畏精神,读的时候应简短有力、毫不含糊。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完全进入了角色,与作者的心完全相契合,深刻体会到那男人宁死不屈,顽强斗争的崇高品质。

四、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 语言积累在于多对读,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总之,语文教学以读为本,无论从大语文环境还是从小语文环境来说,都是站得住脚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兴趣的自读,要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用心的读,要在品味、欣赏中领悟文本的真谛。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

诸城市朱泮三村小学

宋新民

内容提要: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语感”是语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一旦养成灵敏的高层次的语感,学习语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训练放法是:1.粗读全文,整体感知。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语段进行研读,仔细揣摩感受。

3、结合语境,揣摩词的具体含义。

4、加强朗读和背诵。整个训练从整体阅读出发,进行局部研读,再回到课文的全局认识上来。正文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的学习当然也不例外。叶老所谓“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一语道破了语文学习规律的实质之所在。新修订《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语感的训练和培养。“语感”是语言的表现力和感受力相统一的复杂心里过程,一个人一旦养成了灵敏的、高层次的语感,他就不但会具有非凡的“表现力”——说、写能力(运用语言能力),而且同时会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听读能力(理解语言能力)。可见,“语感”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一但养成了灵敏的、高层次的语感,学习语文的目的也达到了。所以是否具有灵敏的,高层次的语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所谓语感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受能力,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方式。语感训练应贯穿在读写听说训练整个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的全部工作,也就是语感训练。如何进行语感训练的培养与训练呢?

一、粗读全文,整体感知。语感训练的基本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读,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正如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析课文前的读很重要,要求学生预习时至少阅读课文两三遍,或在上课时用速读法读一二遍,初步了解文章轮廓或大意,把握主要内容,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扫清文字障碍,为进一步研读大下基础。这一步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初步印象就进行分析,必然会架空课文,学生会游离课文外,对老师的分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利于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二、、抓住重点,精读感悟。在粗读感知的基础上要选取重点进行研读,重点的确定当因文而异

三、结合语境,训练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词语往往有词典义和语境义之别。词典义是指改词的一般义、普遍义、包括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有些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语义已经被转化,甚至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在阅读中很多词语的含义是不固定的,是在语境中临时产生的,它的临时含义依赖一定的语言环境,它的这种含义也许就不存在了。因此要准确的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具体把握语段甚至全文,必须推断词语的上下句、上下段,仔细推敲感悟,如叶老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染与津。”如朱自清的《背影》写道:“唉,现在想想,我那是真是太聪明了!”句中“聪明”一词从感情色彩看是褒义词,而在此处,感情色彩却发生了变化,是反语,含讽刺意味,表歉疚惭愧之情,是对自己当时不能体察父爱的深深自责。如果不能联系全文就不能深刻理解他的特殊含义。《我的老师》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句,“狡猾”的词义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而文中却体现了孩子的特点:调皮、机灵、感情色彩也由贬义变成褒义。再如“摇篮”的本意指婴儿的卧具,在“地中海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中是文化、运动的发源地的意思,在“发展强烈的雷雨云是诞生龙卷风的摇篮”中则是指“首要前提或基础条件”的意思。只有结合语境的语言品味、辨析、反复考虑、推究其意味,才能形成敏锐的语感。

四、重视朗读与背诵训练,形成语感。朗读与背诵是形成语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朗读、背诵要求连贯准确说出课文内容,是将书面语变成有声的口语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朗读、背诵既能促进语言的规范化,又能凭借书面材料丰富词语、丰富句式、增添语感、增强记忆。反复诵读,能使书面语的一切言语要素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系统的印象。诵读多了,印象就越深刻,最终,这些言语要素,如丰富的词语、多变的句式、言语的通畅协调,分寸情味,直至形象气势等等,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当需要表达或外在语言刺激时,就能凭借这个系统不假思索地分辨出词语的好坏、句子的正误、文气的滞畅、表达的优劣等。可见,语感的形成的却离不开熟读和背诵。熟读教学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文段应读出不同的韵味。如学习朱自清的《春》,就应着重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是篇写景抒情散文,文字洗练清晰,简洁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读时应语速缓慢,语调轻柔,充满喜悦。先发一遍录音,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大体感受一下语速和情绪,再仿照录音小心的试读,找找感觉再大声的朗读,男生读,女生齐读,默读、泛读等。以致成诵。一幅幅优美的春色图便印在学生脑海里。在仿写联系时,一些优美的语句会自然而然的流露于笔端。有些文章,可让学生进入角色,亲身体验,训练语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所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即让学生在体验中激发兴趣调动情感。学生进入角色,有所悟,有所知,有所得,根据他对这个词的理解,再表演出来,增强语感。《范进中举》一文中的胡屠夫是个市侩小人,范进中举送与银两,屠夫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客套”一番后,又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句中的“攥、舒、缩、揣”及“紧紧”、“连忙”写的十分精彩,学生通过表演,就真切的体会到了胡屠户一副贪财而又虚伪,口是心非的嘴脸。背诵篇目除了《大纲》推荐背诵的古诗文和课本上要求背诵的文段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精彩片段来背诵。长期训练,积少成多,语感便能形成。

当然,进行语感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个别词句段的理解上,还要从整体出发,把握整体的语言环境,通过对具体语句的理解去领会全文的真滴,重新回到对课文全局的认识。如小说《孔乙己》结尾部分这样写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从表面文字看,“大约”与“的确”好像是矛盾的,但联系全文来分析,这样写确实绝妙精到,文味十足。说“大约”是因为二十年来无从知道孔乙己的消息,只能推测说“的确”是根据孔乙己的社会经济地位、当时的社会环境、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他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的情形推断,他的结局只能是死。这句话就能准确深刻的揭示出孔乙己必然死亡的悲惨命运,有力的鞭挞了封建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只有把具体词句放回到整篇文章的联系上去理解,才能准确把握词句含义。正如叶老所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一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使他们开窍。”

对诗词的理解,尤其需要反复吟诵,联系前后句,联系全文,从整体去理解,这样,诗词的意思才能准确的体会出来。如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让学生反复有节奏的读,带着生活体验和感情体验去体会浅显易懂的文字,才能真切体会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喜悦。

进行语感训练,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要训练学生根据课文本身的语言特色和感情内涵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速读和阅读声调。一般文章抒情性很浓,节奏就是感情的波纹;只有训练学生读的文字顺,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只要学生带着激情去读,把情感注入文章的字里行间,才能与文章产生共鸣。才能真正感知课文,读懂课文。

根据语文教学规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中经常有意识的进行语感训练,必然会受益匪浅,对写作大有帮助。一个语感能力强的人,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几乎不需要经过思考过程,凭着语感就能迅速的得到其中的内蕴,丰富的情味,甚至包括作者唯以用言语表达,而又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种种微妙之处。这种思维的直觉性,带来快速理解的领悟性。经常阅读,经常感知语言,对文章中表情达意的语言感知力灵敏了,自己也会聪明起来,下笔就形如流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

第三篇:从名师课中重读语文教学的回归

从名师课中重读语文教学的回归

江苏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初级中学225800陈文宏

【摘要】:语文教学,老师究竟需要做些什么,教什么,如何教,这些根本性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如何解惑?全国名师精品课在引领着我们,细细品析,我们便会发现问题的答案。诸如,精读文本,回归工具性,教学创意,关注全体发展等,如此使我们语文教学回归真实的状态。

【关键词】:课堂文本研读课堂指向教学创意全体发展

正文:语文教学,老师究竟需要做些什么,教什么,如何教,这些根本性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课改后,语文教学流派和模式精彩纷呈,这让我们一线老师往往艰难做出选择。近来,再次研读名师的课堂,审视语文教学的回归,感悟到他们的课既有教学个性,更注重回归文本,回归学生,回归高效。把我们的课和名师的课进行比较,不断琢磨反思,渐渐有了体会,形成笔端。

一、文本研读:须知出入法

文本是什么?课程专家指出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老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老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老师的教学服务,是为老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面对这块无量的资源,我们和名师在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有何不同呢?

老师:面对文本,首先粗略阅读文本,然后翻阅教学参考书,或者根据已有的经验去接受既定的教材,将教参上的解读搬运到课堂上,有人形象称为“搬运工”或教参的形象代言人,或者从网上下载教案。显然,这样的解读只是一种重现和模仿,没有粘附自我的灵魂,这样的课能有效和高效吗?

如执教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赏析时,总引导学生理解为: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冷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这些复杂、含蓄的思想内容,老师如果不借助于教参可能也无法理解,何况只有十四五岁的学生呢?他们能听懂吗?其实,学生能说出作者赏景的欣喜、人生的感慨、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即可。那些深层次的内容随着阅历的丰富会逐步理解的。有时候,无从体验的,无法理解其厚重的情感的,则在必要的解说之后,留下空白,以待

1来日。顿悟往往在多少年之后的不经意之时。正如苏轼写文“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对《孔乙已》主旨解读总定位:深刻的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制度的黑暗和罪恶。其实,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知识分子。由于不能从科举梯子爬上仕途,又不会营生,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替人抄书“换一碗饭吃” 以致穷到将要讨饭,是一个“苦人”形象。而周围人没有一个人给予同情,孔乙己只有走向了死亡。小说就这样揭露和鞭挞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冷酷的现实。其实,鲁迅自己曾说,小说是“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老师完全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构建我们温暖的和谐社会。

名师:苏州中学的黄厚江老师把文本研读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陌生阅读。以一个陌生者的身份进入文本,寻找新的发现。第二步,立体化阅读。主要读出意义层面(显性内容和隐性意思)、形式层面(文本的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语言层面(语言的表现力、遣词造句的魅力等)。第三步,问题阅读。发现文本的疑点、关键点、切入点。余映潮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如鲁迅的《雪》,阅读前三段,我发现了„„,要求写20个句子。试想一下,你有20个文本感受,还怕上课没有个性吗,没有精彩吗?从《小石潭记》中读出了“小”“石”“潭”“水”“鱼”等,从《济南的冬天》读出了一个“小”(小山、小城、小雪)。从《荷叶母亲》最后一段读出了比喻之美、句式之美、抒情之美、点题之美、升华之美、虚实之美。钱梦龙老师说:“我总是把课文一遍又一遍地读,反反复复的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因此,教学中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还不时带点激情。”

南宋学者陈善曾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则是入书法,用得透脱,则是出书法。”独立研读文本,就是要求教师“入”得教材,解得其中内涵和意蕴,才能用好教材;文本研读是发现文本内容的密码和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如果我们没有对文本的“出和入”的功底,于是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下列种种情形:注重结论而没有过程的指点,不敢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角色和文本角色难以匹配,对文本的把握偏离学生实际,模式化和程序化的教学程序„„名师的做法不正在引领我们吗?

二、课堂指向:回归工具性

钱理群指出:这些年,语文教学忽略必要的知识的讲授,基本能力的训练,语言材料的积累与习惯的养成。还有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语文教育改革最终效果应该体现在哪里?衡量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我想,是要表现为每一个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实实在在的成长。(《语文教育门外谈》P173)这里,钱老师把工具性放到了重要的地位。课堂上,师生应更多地从“工具”价值的角度、从“语”和“文”的角度、从“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角度,来研究文章,研究语言,研究理解和表达,以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课堂中有如此“立意”,有了这一扎实的过程,“人文性”便在其中潜滋暗长了。对此,老师和名师在课堂中如何呈现呢?

一线老师:不到20分钟匆忙讲完课文,然后教师链接拓展,或音乐或图片或视频或超文本,让学生谈感受,谈发现等,而文本则被冷落一边,这种泛文本化的课堂不是少数。或者矮化工具性,凸显“人文性”,重义轻文,弄得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一位老师执教《致女儿的信》时,以“爱情”为主线,先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爱情”的内容,接着链接影片《泰坦尼克号》片段,让学生畅谈爱情的感受,最后老师和学生各自介绍有关爱情的动人故事。也许学生对爱情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可是对文本的语言感悟、品味并没有上了一个台阶。文本主旨由于没有和语言粘附在一起,只能悬浮在学生的心灵上。钱梦龙老师把这种情况形象称之为“凌空蹈虚综合症”即脱离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弃训练,天马行空,来去无踪。

名师:余映潮老师执教《荷叶 母亲》时,采用板块式教学。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分为学习活动

(一)“术语点评”法感悟文本,训练学生文意把握,结构分析,写作方法理解等多方面能力。学习活动

(二)“课文集美”法,从课文中选句子组合起来加在第九节内容前面,形成一篇微型美文,训练学生语言集锦和写作能力。学习活动

(三)实践一下“妙点揣摩”法,品一品最后一节的妙处。以训练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学生的回答丰富而精彩。列举部分如下:生

1、运用三种修辞,表现作者思想。生

2、运用比喻、反问,写出母爱的伟大。生

3、写出母爱的无私、伟大、圣洁。生

4、作者赞美母爱。生

5、写出母亲关爱的情景,抒发感激之情,篇末点题。生

6、用了第二人称,更好地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生

7、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篇末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生

8、作者以物喻人,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余老师的课没有课件,没有拓展,但是不是更像语文课。

顾黄初教授指出:教语文到底教什么?有人说教做人,有人说教文学,有人说教文化,有人说教学生思维,有人说教文章,弄得很多语文教师不知语文该怎么教,该做些什么?在我是卑之无甚高论,教语文就是教祖国的语言和文字,任务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通过它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严华银老师指出,语文课应该尽洗铅华,尽削冗繁,让学生始终亲近文本,在对语言的“亲和”体贴中获得母语的滋养,从而学会语言,学会理解和表达。减少一切有碍“亲近”的骚扰,哪怕是再多现代、华丽、刺激的手段和方法;关键是品味语言,揣摩和感悟语言背后的东西,琢磨语言表达的规律和艺术。

三、教学创意:参照两依据

一堂好课,不一定是非常的艺术课,但一定是一节真实的课,即有效或高效的课。王荣生教授认为,文本解读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体式,二是依据学情。那么,课堂的教学创意也应该参照这两个依据。青年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在意识层面爱追求奇态课,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经,却不愿在文本上解读上细琢磨,深钻研;不顾学情而强拉学生按自己预设的方向前行。而名师的课也讲究创意,那是基于文本和学情的创意课,却以常态课的形式出现的。

青年教师:当前,有些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地余地,没有咀嚼的时间,知识如同浮光掠影,训练如同蜻蜓点水。学生感到“虚肿”,教师感到漂浮。一位老师在执教《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时,分为5个大环节和19个小环节,七处出示课件,五处朗读,学生不停看课件,不停地朗读,急忙忙地回答问题。学生只有行色匆匆,没有或少有驻足赏景,基本没有“静思默想”。我们不能否定他的教学环节不好,也不能说教学手段不当,更不能说它的教

学内容不对,错在没有参照两依据。又如《老王》整节课围绕一副对联

名师:朱震国老师执教的《白色方糖》以“问、写”的方式组织教学,在学生熟悉课文后,先是“问”,朱老师把全班学生分为甲乙两组,互相提出三个问题并互答,接着师生互问两个问题并互答,这样寓教于乐中完成了对文本由浅入深的对话;一“写”就是朱老师先删除了文本的结尾,让学生补写一个结尾。细析这一课,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探究了文本的字词句篇理解和品读,真可谓丰盈而充实。北京的李卫东老师执教鲁迅的《风筝》一文。李老师范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自由地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充分考虑之后,学生一下子提出了十几个问题。李老师概括整理列出三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感悟。显然上面两节课都是基于学情的课,课堂效果毋庸置疑是高效之课。

教学创意应该以学生这个主体为核心去构思,让学生回归真正的语文学习状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读教材,自己产生问题,自己质疑;老师在课堂中变“主动”为“被动”,守株待兔,待“疑”而起;不是自己“解惑”,而是“指点迷津”,而是和学生一起,寻求“解惑”的思路、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是“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寻觅解惑的路径,这是“指导”学习。这就是老师课堂教学几乎全部的功能。

四、学生意识:全体性发展。

教育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问题,第八次课程改革致力于课堂的变革,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调研报告》,《人民教育》2010.17)。作为主体性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是很难实现真正意识上的“全体性发展”。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上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师也要对自己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接纳所有学生,不排除任何一个学生。这个理念大家都懂,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又会顾此失彼,后进生的漠视会在很多细节中表现出来。如在师生互动中优秀生的抢答,在分组与讨论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流失”等等。关注全体性发展,名师们又是怎么引领我们呢?钱梦龙老师执教《睡美人》

时,这样设计问题和提问:1.学生默读课文,在心理上说说故事情节。过一会儿,老师问,说不清的请举手。

2、“失踪”为什么加引号?不知道的请举手。

3、“睡美人”和B演员有什么关系?不知道的请举手。这样问法在全课中有多次,引得全场老师不由得笑出声来。他自己插了一句白:“我喜欢这么问。”当不知道回答同学较多时,他鼓励说,大家继续思考,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举着手的越来越少,最后,又请不会的同学回答,当然,钱老师启发他,直至他也懂了。这一细节我们在无意识的笑后,更应该想想钱老师教学思想是什么,是不是践行学生自主学习,践行全体性发展的教学理念。

关注全体性发展,还在于乃是激发、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怎样做到这才是值得研究探讨的。我们的教学太工心于方法、技术、精彩,而忽视了“激励、唤醒、鼓舞”,忽视了和学生情感交流。魏老师说“希望老师和学生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讨论。上完课,也不要一下子就扬长而去,如果我们和学生的距离近一些,那么我们的无效劳动就会少一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学生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求知和思辨本是人的天性,而人又是能动的高级生命体,教师只要去关注这种天性,顺其每个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去启发、鼓励和加以方法上的开导,使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辨力充分释放,还有什么本领学不来呢?让“学”成为一种自觉、主动以及独立的行为。再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趣——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看重第一种过程,即智力因素,而且现在的课堂仍然注重智力的培养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非智力因素同样是学习的有力手段。当我们的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时,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第四篇: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重庆市南川区丁家嘴小学校 类别:小学语文 姓名:陈隆平电话:023-71487481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语文教学不仅能系统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好语言工具,并在学习生活中正确地使用。《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系统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善于激发与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中必须开拓学生视野,重视发展学生智力,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呢?

一、思维训练必须以“训练是为了不训练”为宗旨

以“训练是为了不训练”为宗旨是本,是一个认识问题,解决好了这个认识问题,教师就能在教学中有实效的开展思维训练。俗话说:“授人鱼,仅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供终生”,每个教者必须清楚认识到,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工具,在课本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采用不同方法,打破学生思维静止的局面,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学生通过主动的、认真的思考,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血肉,从而盘活学生的思维,在训练过程中,要不拘一格。从“创”字上下功夫,打破学生思维定势,通过在语文教学中久而久之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会有质的飞跃,具有一定深度、广度和灵活性,训练的结果是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能凭借这种良好的思维解决一系列疑问,这样,教师教也轻松,学生学也不觉得吃力,训练是为了不训练,不是为训练而训练。

以教师设疑和学生主动质疑两种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一)、教师的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考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了疑问,才能使学生变被动思考为积极主动的思考,使学生思维迸发出灿烂的火花,教师的设疑是学生思维的源动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疑呢?

1、激发兴趣,鼓励思考

教师的设疑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需要激发他们思维的兴趣,当学生对所面对的疑问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问题产生思维结果,因此要求教师的设疑必须尽可能的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设疑要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把学生推向积极思考的境地。让他们有愉悦的情绪体验,通过积极思考,产生一定的思维结果,感受到通过思维所得的欣喜,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愿意去

思考。教师对学生产生的思维结果不要轻易否定,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顺势引导他们思考出准确的答案,教师切忌“一棍子打死”的方法否定学生产生的思维,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影响以后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要不断鼓励学生思考,对思考产生兴趣。

2、教师的设疑贵在巧

(1)、设疑的内容要巧。要“设在重难点,生于无疑处”,将疑设在重难点上,不仅能训练学生思维,还可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设疑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深入,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把疑设在学生不以为疑的问题上,给学生平静的思维湖面投下块石子,让学生兴趣盎然去讨论思考,让思维训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疑的时机要巧。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注意”是人们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开端,人的注意力有周期性变化,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变化,当人的注意力集中时,思维活动肯定十分活跃,当人的注意不集中时就谈不上什么思维。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情况,适时设疑,引起学生注意,激活学生思维。开课设疑,能吸引学生聚精会神听,让学生的脑子转起来;课中设疑,可使学生不至于注意分散而停止思维活动;课后设疑,不仅能设置悬念,还能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持续下克服思维训练只局限于课堂上的弊端。

3、教师的设疑应具有针对性、全体性和思考性。

要想很好和地训练学生思维,教师的设疑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本”(熟悉教材、大纲),设置一些针对性强的疑问,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考,不同侧面的分析,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避免平均用力带来的弊病。

教师的设疑要有全体性和思考性。在教学中,教师的设疑应面向好中差全体学生,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做到心中有“人”(了解学生各自不同的思维能力),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均有思维训练,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好恶,设疑中针对优生,而忽视其他同学的思维发展,这是不恰当的,作为教师,应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的思维”的信念,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认真分析学生各自不同的思维特点,切合学生实际,使所设疑问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时刻地、尽可能性和给每位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思维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提高思维水平。同时,老师的设颖应具有思考性,教师应精心选择自己的疑问,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应思考,值得思考。坚决杜绝那些无思考价值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疑问,这不仅不能训练学生思维,相反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学生的自主质疑

与教师设疑相比,学生在学习中自主质疑更重要,更能训练学生思维,学生质疑的质量,直接反应学生思维的质量,质疑即提问。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往往是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结果,它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是学生认真思考所结的思维成果。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会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那么,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1、营造氛围,消除顾虑,让每个学生敢于提问

各其他学习形式相比,提问的“透明度”最高,学生最容易产生思想顾虑,不想甚至不敢提问,此时学生不会去积极思考,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催化剂,教师应努力为学生酿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发问见解,不管是离奇古怪的,还是幼稚可笑的,以及不合时宜的,都应悉心的爱护,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千万不要扼杀学生心灵中哪怕是一点点质疑的火花。每位老师应怀有一种宽容和期待之心,引导学生树立“问无错”的观点,答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想好的鼓励再想;不同意见的激励争辩;不明白的允许提问;教师错了允许提意见。学生的自信、自强就会在这种良好 的扭转中建立起来,为学生大胆的质疑准备足够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在民主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多疑,让学生敢于对教师、课本、权威质疑。只有多疑,才能提问;只有不怕疑,才敢提问。

2、认真评价,让学生乐于提问

一位教育家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于通过学习学生提问,训练学生思维”,要让学生乐于提问,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当学生的提问意识被激发后,其思维活动也随之被激活。

(1)、引发学生提问的兴趣。“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学生不仅要学会答,更重要的是学会问。问是学生在学习中前进的不竭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质疑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也许不经意的一问,往往会带来重大的科学创造。

(2)、热情鼓励,正确对待,让学生大胆提问。人本质的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一个人只要体验了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往往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渴望和信心。教师理应正确对待,恰当处理学生的疑问。学生初次尝试提问时,由于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各异,提出的问题层次也将不同,有的问题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教师应用“赏识”和目光去发现星星点点的思维火花,给予积极鼓励,然后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3、教给学生方法,让每个学生善于提问。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怎样在学习中产生疑问,这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拔。

(1)、用教师的提问感染学生。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会打上教师的烙印,要让学生的提问精彩,教师首先必须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感染影响学生,让学生受到启迪,这样学生在提问时,就会精心思考,认真对待,力求让自己的提问深刻,有价值,不致于步入肤浅的深渊。

(2)、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疑问是发现之母,有了思考,才有疑问,有了疑问,才会有思

考,才会有发现。但学生往往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提高提问技能。首先,应引导学生找准提问的切入点,如紧扣题眼质疑,抓中心句质疑,抓过渡段质疑,抓住特征质疑,抓细节质疑,从内容的矛盾处质疑等。这既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其质疑能力,同时,教会学生一些方法,如比较质疑,综合质疑,独立质疑,集体质疑等。

(3)、改革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当学生具有一定的提问欲望和提问技巧之后,教师要为其创设提问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宜于学生产生疑问的教学方法。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思维训练作为核心。其中,可采取的方法很多,却都是异途同归,目的都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只有进行了思维训练的语文教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第五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记忆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识别记忆

魏静

我们都知道,记忆能力在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记忆的大敌是遗忘。提高记忆力,实际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提高食物的营养质量,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下面介绍几种增强记忆的办法。

一、在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的记忆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会很明显地看出:普遍学生擅长于具体形象的记忆。直观形象的东西,很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在直观形象的东西进行延伸也会让孩子不易忘记.因此,当孩子记忆一些东西时,尽可能与具体、形象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延伸,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例如我在语文教学中记忆“袖”字左边的偏旁(衣字旁)到底是一点还是两点时,就结合衣服本身首先来进行记忆,因为衣服有两个袖口,所以“袖”字左边的衣字旁就应该是两点.,衣服跟布料有关.进而可延伸为跟布料有关的许多字来.如衬、裤、袜—同时还可继续延伸跟布料无关的字如祥、福、禄—用此方法就比学生单纯的去记忆某个字左边是衣字旁还是示字旁要轻松的多.记得在五年级上期的期末考试中有看拼音写“慈祥”这个词语,我班学生运用此记忆的方法将这道题全部做对.而其他班的学生在写祥字时因偏旁出错将近一半.再例如记忆“荒”和“流”,许多同学爱混淆“竖折”处的那一点.我在教学时就采用形象延伸记忆,“荒”就是一点没有才叫荒,进而延伸出“谎”、“慌”、而“流”起码要有一点才能流,进而可延伸出“梳”.二:将繁多的知识集合归类特殊整理.许多知识看起来很繁多,不容易记忆,但我们只要将所有的这些知识柔和在一起,再进行排序、归类,编成顺口溜、绕口令、诗歌等就很容易记忆.如周恩来总理为我国行政区划编的诗歌是两湖两广两岸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2]这就使繁多杂乱的知识一下变的简单易记.所以我们在记忆繁多杂乱的知识时不妨运用此方法.如我在教我班学生记忆我国的四大名著和作者可只记住以下八个字,山(<<三国演义>>),西(<<西游记>>),洪(<<红楼梦>>),水(<<水浒传>>).落(罗贯中),屋(吴承恩),潮(曹雪芹),湿(施耐庵).以上八个字详细解释为山西省靠近黄河就易发洪水,洪水来了,落下的屋子就潮湿了.所以就叫山西洪水,落屋潮湿.再如记忆我国的十大元帅,首先就先分别记住他们的名字,然后再用他们的“姓”编成顺口溜.即朱、林、贺、罗、聂、彭、刘、陈、徐、叶。这样便于推想出全部姓名等等。

三、采取多通道记忆,强化单一通道记忆.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集合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一通道记忆强得多。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要三到:“所谓心到、眼到、口到。”[3]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4]多通道记忆法是动员脑的各个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同时,要有意义地经常进行单一通道记忆能力的训练。对年龄尚小的孩子,可以经常提醒他集中精力注意某一事物,目不斜视,耳不旁听,以求在大脑中只形成一个兴奋中心。过一会儿,再把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别的事物上,而后依次逐一进行其它器官的训练,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就会提高孩子的调控注意力。也就可促进孩子的整个记忆力。

四:在膳食中摄入对记忆力有帮助的食品.人们常说:“营养给你健康、智慧和力量”.专家也提醒:补充营养并不意味着盲目进补,如果选择适当,有些食物不仅能为你增加能量,还有助于提高你的记忆力。经现代医学家研究表明,以下食物对提高你的记忆力是很有帮助的.橘子、玉米、花生、鱼类、菠萝、鸡蛋、牛奶、味精、小米.五:科学用脑,反复记忆.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反复记忆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记忆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学者都很注意用各种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比如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每天早上都要背书和记外语单词,以检查和培养自己的记忆力。然后再在当天进行“复现”。所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要求学生抓住每一次对已记知识“复现”的机会,这样,学生的记忆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总之,提高学生的记忆力需要去多发现和创新,科学合理,持之以恒.愿所有学生都能灵活学习,早日打开记忆之门,做学习的主人。

下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读的训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读的训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引导学生强化语言积累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阅读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拥有的词汇量与智商成正比。青少年时期是语言积累的重......

    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语文学习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训练的基本内容,“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口语方面作出了明确具体......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 兴义市乌沙镇革里中心学校教师:王军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代替学生思考或......

    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精选5篇]

    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 柳河镇前进小学王雷小学语文教学曾长期陷入教师繁琐分析,学生被动吸收的窘态之中。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在总结大量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声疾呼,......

    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最终五篇)

    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黄丰桥镇万新完小 内容提要: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关键词:朗读训练作用重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

    在培智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语言训练

    在培智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语言训练 ——《识字7》教学案例分析 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杨扬 (212200)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同时语言表达又能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特别......

    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现状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应该算是一个旧调重弹的话题,但是许多人却对语言训练的认识较为片面,语言训练曾经也是对语文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如今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