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I英文摘要要求
Ei数据库文摘要求
编者按: 为了Ei数据库能够收录更多作者的文章,请作者参照Ei数据库文摘要求, 不断提高英文写作水平。
Ei数据库文摘要求 对于科技期刊的文章,文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
文摘只有写得正确,写的好, 才能起到帮助读者了解原文的作用。因此必须对文献进行认真的主题分析,找出文献的主题概念,正确地组织好这些主题内容,简明准确完整地写出文摘来。
文摘最好要有具体内容,以下是一篇不成功的文摘: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含碳铁滴还原富氧化铁熔渣过程,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含碳铁滴在熔渣中的行为变化规律,由此提出强化渣铁还原反应的有效措施。
如果有可能,要把具体的“熔渣过程”,“变化规律”和“强化渣铁还原反应的有效措施”写出来。
文摘长度一般不超过150 words。少数情况下允许例外,视原始文献而定。在不遗漏主题概念的前提下,文摘应尽量简洁。
1.缩短文摘方法
(1)取消不必要的字句:如
It is reported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is paper concerned with …..文摘开头的“In this paper,”
(2)对物理单位及一些通用词可以适当进行简化;
(3)取消或减少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以下是一篇不成功的文摘:
根据传统光学干涉原理研制出的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其突出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但却只能进行相对测量,因此本文介绍了能实现绝对测量的全光纤白光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该技术基于白光干涉的绝对测量原理。
该文摘用一半的篇幅介绍了背景信息,对自己的工作却只做了泛泛的介绍。
限制文摘只表示新情况, 新内容, 过去的研究细节可以取消;
(4)不说无用的话,如:
本文所谈的有关研究工作是对过去老工艺的一个极大的改进,本工作首次实现了……,经检索尚未发现与本文类似的文献
等词句切不可进入文摘;
(6)作者在文献中谈及的未来计划不纳入文摘;
(7)尽量简化一些措辞和重复的单元,如:
不用 at a temperature of 250 ℃ to 300℃
而用 at 250℃-300℃ 不用 at a high pressure of 2000 psig
而用 at 2000 psig
不用 at a high temperature of 1500 ℃
而用 at 1500℃
不用 discussed and stu1died in detail
而用 discussed
(8)文摘第一句应避免与题目(Title)重复。
2.文体风格
(1)文摘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
(2)尽量用短句子并避免句形单调;
(3)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 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如:
The structure of dislocation cores in GaP was investigated by weak-beam electron microscopy.The dislocations are dissociated into two Shokley partials with separations of 80 ± 10 and 40 ± 10 A in the pure edge and screw cases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4)可用动词的情况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例如:
用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s was measured.不用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ade.(5)注意冠词用法,不要误用,滥用或随便省略冠词。
(6)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可以将这些词分成几个前置短语,用连字符连接名词组,作为单位形容词(一个形容词)。如应用The chlorine-containing propylene-based polymer of high meld index.代替 The chlorine containing high melt index propylene based polymer.(7)不使用俚语外语表达概念, 应用标准英语;
(8)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9)尽量用简短、词义清楚并为人熟知的词;
(10)慎用行话和俗语;
(11)语言要简练,但不得使用电报型语言;如:
Adsorption nitrobenzene on copper chromite investigation.应为 Adsorption of nitrobenzene on copper chromite was investigated.(12)文词要纯朴无华, 不多姿多态的文学性描述手法;
(13)组织好句子, 使动词尽量靠近主语;例如:
不用:The decolorization in solutions of the pigment in dioxane, which were exposed to 10 hr of UV irradiation, was no longer irreversible.而用:When the pigment was dissolved in dioxane, decolorization was irreversible after 10 hr of UV irradiation.(14)删繁从简;如用increased 代替 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15)文摘中涉及其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时,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
(16)文摘词语拼写,用英美拼法都可以,但在每篇文章中须保持一致。
(17)文摘中不能出现“图××”、“方程××”和“参考文献××”等句子。
3.文摘中的特殊字符 特殊字符主要指各种数学符号、上下脚标及希腊字母,它们无法直接输入计算机,因此都需转成键盘上有的字母和符号。Ei对此有专门规定。希望在文摘中尽量少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因为它们的输入极为麻烦,而且极易出错,影响文摘本身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应尽量不用,改用文字表达或文字叙述.更复杂的表达式几乎难以输入, 应设法取消。
4.缩写字及首字母缩写词(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对那些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缩写词,如radar、laser、CAD等,可以直接使用。对于那些仅为同行所熟悉的缩略语,应在题目、文摘或键词中至少出现一次全称。
第二篇: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目前,由作者写作的英文摘要,绝大多数都比较粗糙,离参与国际交流的要求相距甚远,需要进行大的修改,有时甚至是重写。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英文写作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多数作者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和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下面就根据《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谈谈如何写好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目前,由作者写作的英文摘要,绝大多数都比较粗糙,离参与国际交流的要求相距甚远,需要进行大的修改,有时甚至是重写。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英文写作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多数作者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和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下面就根据《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谈谈如何写好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ei》中国信息部要求信息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应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一般不超过150 words)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主要的研究“过程(procedures)”及所采用的“方法(methods)”,由此得到的主要 “结果(results)”和得出的重要“结论(conclusions)”表达清楚。如有可能,还应尽量提一句论文结果和结论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也就是说,要写好英文摘要,作者必须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1)
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what i want to do?)2)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how i did it?)3)主要结果及结论(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4)本文的创新、独到之处(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5.3 英文摘要各部分的写作根据《ei》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英文摘要的写作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但一般来说,英文摘要是对原始文献不加诠释或评论的准确而简短的概括,并要求它能反映原始文献的主要信息。5.3.1 目的(what i want to do?)目的。主要说明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或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一篇好的英文摘要,一开头就应该把作者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非常明确地交待清楚。必要时,可利用论文中所列的最新文献,简要介绍前人的工作,但这种介绍一定要极其简练。在这方面,《ei》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1)eliminate or minimize background information(不谈或尽量少谈背景信息).2)avoid repeating the title or part of the title in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abstract(避免在摘要的第一句话重
复使用题目或题目的一部分)。5.3.2 过程与方法(how i did it?)过程及方法。主要说明作者主要工作过程及所用的方法,也应包括众多的边界条件,使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在英文摘要中,过程与方法的阐述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头交待了要解决的问题(what i want to do)之后,接着要回答的自然就是如何解决问题(how i did it),而且,最后的结果和结论也往往与研究过程及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大多数作者在阐述过程与方法时,最常见的问题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只有定性的描述,使读者很难清楚地了解论文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说明过程与方法时,应结合(指向)论文中的公式、实验框图等来进行阐述,这样可以既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又给那些看不懂中文(但却可以看懂公式、图、表等)的英文读者以一种可信的感觉。5.3.3 结果和结论(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结果和结论部分代表着文章的主要成就和贡献,论文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读者阅读,主要取决于你所获得的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写作结果和结论部分时,一般都要尽量结合实验结果或仿真结果的图、表、曲线等来加以说明,使结论部分言
之有物,有根有据;同时,对那些看不懂中文的英文读者来说,通过这些图表,结合英文摘要的说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论文的结果和结论。也只有这样,论文的结论才有说服力。如有可能,在结尾部分还可以将论文的结果和他人最新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突出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独到之处(回答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5.3.4 如何提高英文摘要的文字效能《ei》很看重英文摘要的文字效能。为了提高文字效能,应尽量删去所有多余的字、句。在这方面,《ei》提出了两个原则:1)limit the abstract to new information(摘要中只谈新的信息)。2)trive for brevity(尽量使摘要简洁)。就目前来看,由于大多数作者在英文写作方面都比较欠缺,因此,由作者所写的英文摘要离《ei》的要求相距甚远。有的作者写出很长的英文摘要,但文字效能很低,多余的字、句很多;有的作者写的英文摘要很短,但也存在多余的字句。总而言之,就是文字的信息含量少。因此,《ei》中国信息部还对英文摘要的写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要求。5.3.5 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ei》提出了以下三个一般原则:
1)尽量用短句(use short sentences)。2)描述作者的工作一般用过去时态(因为工作是在过去做的),但在陈述由这些工作所得出的结论时,应该用现在时态。3)一般都应使用动词的主动语态,如:写成a exceeds b比写成b is exceeded by a更好。
第三篇:中文、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中文、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科研论文的摘要是一篇独立于全文而存在的短文。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摘要,均不能只是指示出做了什么、分析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写出研究的结果(不仅仅得出结论)。为此,应当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中文摘要的分类
对摘要进行分类, 明确不同类型摘要的功能,对摘要的写作及编辑加工是非常有用的。论文发表的最终目的是要被人利用。如果摘要写得不好,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论文进入文摘杂志、检索数据库,被人阅读、引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甚至丧失。一篇论文价值较高,创新内容较多,若写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会失去较多的读者。随着全文检索光盘的出现、期刊上网,摘要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内容的功能越来越明显。使用摘要的目的:(1)为读者检索论文服务。即使看不到全文,仅仅从摘要中就可以看出研究的水平,看出研究的方法、具体结果以及与以往同类研究的不同(创新之处)。让读者很容易看出您的研究结果与其他人的研究结果的区别,以决定是否有必要花时间寻找全文,从而扩大论文的影响力。(2)增加国际著名数据库(如EI)的检索比例。EI检索的首要条件还是研究的水平。在看不见全文的情况下,研究的水平只能通过摘要来体现。从以往EI检索的情况来看,只是交代做了什么,而没有具体写出做的结果是什么,具体规律是什么,具体关系是什么,等等,这样的文章被漏检的很多。可以这样说,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利用情况和期刊的知名度。
中文摘要一般分为以下3种类型,作者应根据自己论文的内容来确定其摘要的写作类型。
1)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
也常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后来又出现了另一种摘要文体,即结构式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其实质是报道性摘要的结构化表达,旨在强调论文摘要应有较多的信息量。学术性期刊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这类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研究的问题、目的或设想等)、方法(所用的理论、条件、材料、手段、装备、程序等)、研究结果(观察、实验结果、数据、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果分析或讨论(结果分析、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以及结论(如含在结果分析或讨论中时也可不出现)等几个主要部分。重点应突出作者研究的创新性结果(特别是本研究的新发现、新规律、新关系),主要结果和结论应交待清楚,不能含混不清,似是而非;也应避免对标题的重复和一般性内容的叙述,最大限度地增加摘要的信息量,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方法、模型类论文,应当交代清楚建模的原理、步骤,建模方法、模型的特别之处或独特的优势和具体特点,不能泛泛地说“很好、很快等等”。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兴趣的,同时还应注意语言的表达,避免难以理解的长句,用词应通俗易懂、简洁准确。注意:摘要和文章的结论不是一回事,但也不是结论中写了摘要中就不能写,结论中的主要结果应当在摘要中有所体现。
2)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
这类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创新内容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这类摘要一般适用于技术性期刊,篇幅可短些(100字左右)。
3)报道-指示性摘要(informative-indicative abstract)
这类摘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篇幅介于两者之间(200字左右)。
2.中文摘要编写时的具体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写背景知识;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一种„„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摘要不分段,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对„„进行了研究”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中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摘要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和表格。7)摘要中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若在摘要中出现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3.英文摘要的完整性以及中英文摘要的差别
目前,大多数作者在写英文摘要时都是把论文前面的中文摘要(往往写得很简单)翻译成英文,这种做法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论文是用中文写作的,中文读者在看了中文摘要后,不详之处还可以从论文全文中获得全面且详细的信息,但由于英文读者(如《EI》的编辑)一般看不懂中文,英文摘要成了他唯一的信息源。因此,这里要特别提出并强调英文摘要的完整性,即英文摘要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完整的,这样,即使读者看不懂中文,只需要通过英文摘要就能对论文的主要目的,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过程以及主要的结果,结论和文章的创新,独到之处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另外,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存在很大的差别,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都有些过分强调知识分子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因此我国学者在写作论文时一般不注重(或不敢)突出表现自己所做的贡献。这一点与西方的传统恰恰相反,西方的学者在写论文时总是很明确地突出自己的贡献,突出自己的创新和独到之处。西方的读者在阅读论文时也总是特别关注论文有什么创新独到之处,否则就认为论文是不值得读的。4.对英文摘要的基本要求
《EI》中国信息部要求信息性文摘应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主要的研究“过程(Procedures)”及所采用的“方法(Methods)”,由此得到的主要“结果(Results)”和得出的重要“结论(Conclusions)”表达清楚。如有可能,还应尽量提一句论文结果和结论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也就是说,要写好英文摘要,作者必须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1)What I want to do?(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2)How I did it?(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3)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主要结果及结论)(4)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本文的创新独到之处)。
由于中、英文摘要的读者对象不同,鉴于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可认为论文中的中、英文摘要不必强求一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文摘要就不必强调完整性。事实上在将中文摘要单独上网发布或文章被收入中文文摘期刊时,中文摘要所提供的信息也必须具有完整性。
注重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点也应该体现在英文摘要的写作中。因此,在写作英文摘要时,要避免过于笼统的、空洞的一般论述和结论,要尽量利用文章中的公式、图表来阐述你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这样既可以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又可以使你的论述有根有据,使读者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一个清晰且全面的认识。
5.英文摘要写作的时态、人称和语态
5.1 时态
写作时所采用的时态应视情况而定,力求表达自然、妥当。写作中可大致遵循以下原则:
(1)介绍背景资料时,如果句子的内容为不受时间影响的普遍事实,应使用现在时(e.g.The authors review the current trend of torpedo development.);如果句子的内容是对某种研究趋势的概述,则使用现在完成时(e.g.Previous research has confirmed four dimensions of temperament: „)。
(2)在叙述研究目的或主要研究活动时,如果采用“论文导向”多使用现在时(e.g.This paper presents„);如果采用“研究导向”,则使用过去时(e.g.This study investigated„)
(3)概述实验程序、方法和主要结果时,通常用现在时。(e.g.We describe a new approach to analyzing„.e.g.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4)叙述结论或建议时,可使用现在时、臆测动词或may,should,could等助动词(e.g.We suggest that„)。
5.2 人称和语态
由于主动语态的表达更为准确,且更易阅读,目前很多期刊都提倡使用主动语态,国际知名期刊《Nature》《Cell》等尤其如此,其中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使用十分普遍,见上述例句。
6.英文摘要各部分的写作及其常用表达方式 6.1 如何写好开头(目的)
一般来说,一篇好的英文摘要,一开头就应该把写作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非常明确地交待清楚。必要时可利用论文中所列的最新文献,简要介绍前人的工作,根据论文类型有必要时可简要回顾研究背景,但这种介绍一定要极其简练。
在这方面《EI》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1)Eliminate or minimize background information(不谈或尽量少谈背景信息);(2)Avoid repeating the title or part of the title in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abstract(避免在摘要的第一句话重复使用题目或题目的一部分)。
回顾研究背景,常用词汇有:review,summarize,present,outline,Describe等。阐明写作或研究目的,常用词汇有:purpose, attempt, aim,goal等;另外还可以用动词不定式充当目的状语来表达。
6.2 如何阐述过程和方法
在英文摘要中,过程和方法的阐述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头交待了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接着要回答的自然就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且,最后的结果和结论也往往与研究过程和方法是密切相关的。
大多数作者在阐述过程和方法时最常见的问题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只有定性的描述,使读者很难清楚地了解论文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说明过程和方法时应结合论文中的公式、实验、框图等来阐述,这样可以既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又可以给那些看不懂中文(但却可以看懂公式、图、表等)的英文读者以一种可信的感觉。介绍论文的重点内容或研究范围,常用词汇有:study,present,include,focus,emphasize,emphasis,attention等。介绍研究或试验过程,常用词汇有:test,study,investigate,examine,experiment,discuss,consider,analyze,analysis等。说明研究和试验方法,常用词汇有:measure,estimate,calculate等。介绍应用和用途,常用词汇有:use,apply,application等
6.3 如何写好结尾(结果和结论)
结果和结论部分代表着文章的主要成就和贡献,论文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读者阅读,主要取决于你所获得的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写作结果和结论部分时,一般都要尽量结合实验结果或仿真结果的图、表、曲线等来加以说明,使结论有根有据。同时,对那些看不懂中文的英文读者来说,通过这些图表,结合英文摘要的说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论文的结果和结论。也只有这样,论文的结论才有说服力。如有可能,在结尾部分还可以将论文的结果和他人最新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突出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独到之处。
展示研究结果,常用词汇有:show,result,present等。介绍结论,常用词汇有:summary,introduce,conclude等。陈述论文的论点和作者的观点,常用词汇有:suggest,report,present,explain,expect,describe等。阐明论证,常用词汇有:support,provide,indicate,identify,find,demonstrate,confirm,clarify等。推荐和建议,常用词汇有:suggest,suggestion,recommend,recommendation,propose,necessity,necessary,expect等
第四篇:英文摘要
谈谈英文摘要的书写技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满足对外交流的需要,国家统一规定,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应附有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的内容要求与中文摘要一样,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但是,英文有其自身特点,最主要的是中译英时往往造成所占篇幅较长,同样内容的一段文字,若用英文来描述,其占用的版面可能比中文多一倍。因此,撰写英文摘要更应注意简洁明了,力争用最短的篇幅提供最主要的信息。第一,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精心筛选,不属于上述“四部分”的内容不必写入摘要。第二,对属于“四部分”的内容,也应适当取舍,做到简明扼要,不能包罗万象。比如“目的”,在多数标题中就已初步阐明,若无更深一层的目的,摘要完全不必重复叙述;再如“方法”,有些在国外可能早已成为常规的方法,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就可仅写出方法名称,而不必一一描述其操作步骤。
中英文摘要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内容方面的一致性,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两个摘要的内容“差不多就行”,因此在英文摘要中随意删去中文摘要的重点内容,或随意增补中文摘要所未提及的内容,这样很容易造成文摘重心转移,甚至偏离主题;二是认为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硬性对译,对中文摘要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敢遗漏,这往往使英文摘要用词累赘、重复,显得拖沓、冗长。英文摘要应严格、全面的表达中文摘要的内容,不能随意增删,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字也不能改动,具体撰写方式应遵循英文语法修辞规则,符合英文专业术语规范,并照顾到英文的表达习惯。
选择适当的时态和语态,是使摘要符合英文语法修辞规则的前提。通常情况下,摘要中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都不是通篇一律的,而应根据具体内容而有所变化,否则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但这种变化又并非无章可循,其中存在着如下一些规律:
1、时态: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叙述研究过程,多采用一般过去时。
2)在采用一般过去时叙述研究过程当中提及在此过程之前发生的事,宜采用过去完成时。
3)说明某课题现已取得的成果,宜采用现在完成时。
4)摘要开头表示本文所“报告”或“描述”的内容,以及摘要结尾表示作者所“认为”的观点和“建议”的做法时,可采用一般现在时。
2、语态:在多数情况下可采用被动语态。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表达作者或有关专家的观点时,又常用主动语态,其优点是鲜明有力。
掌握一定的遣词造句技巧的目的是便于简单、准确的表达作者的观点,减少读者的误解。
1、用词力求简单,在表达同样意思时,尽量用短词代替长词,以常用词代替生僻词。但是当描述方法、步骤时,应该用狭义词代替广义词。例如,英文中有不少动词,do,run,get,take等,虽简单常用,但其意义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用这类词来描述研究过程,读者难免产生误解,甚至会不知所云,这就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意义相对明确的词,诸如perform,achieve等,以便于读者理解。
2、造句
1)熟悉英文摘要的常用句型:尽管英文的句型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但摘要的常用句型却很有限,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大体可归纳为
a)表示研究目的,常用在摘要之首In order to……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b)表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The [curative effect/sensitivity/function] of certain [drug/kit/organ….] was [observed/detected/studied…]
c)表示研究的结果:[The result showed/It proved/The authors found] that……
d)表示结论、观点或建议:The authors [suggest/conclude/consider] that…
2)尽量采用-ing 分词和-ed 分词作定语,少用关系代词 which , who 等引导的定语从句。由于摘要的时态多采用一般过去时,使用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不但会使句式变的复杂,而且容易造成时态混乱(因为定语和它所修饰的主语、宾语之间有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而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时等往往难以准确判定)。采用-ing 分词和-ed 分词作定语,在简化语句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时态判定的失误。
以上所述只是撰写英文摘要时应注意的问题中的一小部分,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总之,英文摘要作为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改和完善是永无止境的。
第五篇:摘要英文
摘要
温度是生产过程中常见和重要的物理参数。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人们对温度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测量的精度、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温度的测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安全等重大技术指标。同时,测温系统的成本和便携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温度测量系统中,温度测量环节是由模拟温度传感器加上高性能的运放和A/D转换器构成,然后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因而,所需的外围器件较多,硬件成本开销很大。基于片上可编程系统PSoC因在其芯片内部集成了丰富的模拟和数字模块,使一系列的控制任务大部分都可以在芯片内部完成,而且其可动态编程配置的功能,使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使得控制方便且生产成本比较低,所以在工业生产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设计了一种以Pt1000作为温度传感器,以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作为核心芯片,采用片内的模拟和数字IP核资源,利用Modbus协议进行上位机通信的温度测量系统。系统拟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温度采集器,集成为高密度温度采集系统,是针对高密度、高精度的监控,以及对于存在众多热电阻的场合设计的温度测量系统。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了当前温度测量技术和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的研究现状。以可编程片上系统芯片CY8C5868AXI-LP032作为系统核心,设计了硬件电路整体结构,系统分为四个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放大模块、A/D转换模块、通信模块。选取铂电阻Pt1000作为温度传感器,铂电阻采用三线制接法。温度信号输入电路采用独特的电桥电路测量技术,具有没有引线电阻影响,抗干扰能力强,电桥电路与测量电路完全隔离等优点。电桥电路中输出的模拟电压经过放大后,输入至AD转换器中变为数字信号,再由处理器换算出相应温度,在硬件电路设计中对各部分子电路进行了原理和功能的介绍,其中在对Δ-ΣADC配置时,根据系统要求对其分辨率、采样率进行相关参数配置。在系统硬件设计平台的基础上,使用PSoC Creator2.0集成开发环境进行了系统软件的设计,其中包括温度信号采集、AD值与温度值的转换、温度补偿、Modbus通信协议和信息帧格式等。设计中主要针对的是实际温度值获取、温度误差补偿的设计,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分段线性化和线性标度变换相结合的方
法。为满足PSoC与计算机的通信加入了基于Modbus的通信协议,采用RS485接口标准来完成两者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在PSoC内部配置了全双工通信UART的各个参数,采用CRC循环冗余的校验方式。最后对系统进行调试,以测试工程的运行情况,首先使用PSoC的专用下载工具PSoC MiniProg对系统进行下载烧写接口调试,通过Visual Basic进行通信测试,然后通过电阻箱模拟铂电阻温度测试。最后对本文的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其作出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温度检测;PSoC;
;通信PT1000 Modbus
Abstract
Temperature is a common and important physical parameter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In daily life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peopl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ainly performances in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reliability, stability and so on.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major technical indicators such as product quality, production efficiency production safety.In the meanwhil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ost and portability of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In Conven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 the unit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composed of analog temperature sensor, a high performance amplifier, A/D converter and controlled by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herefore, it not only needs more peripheral device, but also the hardware cost is expensive.PSoC programmable system on a chip have integrated so many analog and digital blocks that plenty of control tasks can be completed in the chip, and the capability of programming configured dynamically make it more flexible, because of controlled easily and relatively low production costs, so it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control.This paper designs a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PSoC programmable system on chip as the core, which use Pt1000 as temperature sensor, make use of the analog and digital IP core resources and communication with the host computer adopting the modbus protocol.The design uses the collector temperature produced by their company, integrated as a measurement collector system of high density.It aims at a high density and high precision monitor,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condition with a number of thermal resistors.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the PSoC programmable system on chip.The hardware which uses the programmable system on chip-CY8C5868AXI-LP032 as the core of the system designs of the entire circuit configuration.There are four subsystems, including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module,amplifier module, A/D converter module, communication module.Select the Pt1000 platinum resistance using three-wire connection as temperature sensors.The signal input uses a unique bridge circuit as measurement technology which has its advantages in anti-jamming capability, the impact of lead resistance, the bridge and measuring circuit isolated completely.Analog voltage from the bridge circuit is amplified and converted into digital signal, then acquire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processor, and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and function of each subsystem in the design of hardware circuit.According to system requirements, Δ-ΣADC is configured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such as resolution, sampling rate.On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hardware design platform, using PSoC Creator2.0 integrated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the temperature signal acquisition, AD value and temperature value,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Modbu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nd message frame format.Design is mainly aimed at the actual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temperature error compensation, the main method of which combines the piecewise and linear scale transformation.To meet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mputer,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based on Modbus is joined in PSoC, adapting RS485 interface standards to complete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between the two, and configuring each parameter of UART of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inside the PSoC, using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Finally, the system is tested to check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Firstly, using the special download tools, PSoC MiniProg to debug the download programming interfaces, visual basic is for communication test, then the resistance box simulate platinum resistance temperature test.Finally, summarizing the work of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e further prospects are made.Keywords: Temperature measure;PT1000;PSoC;Modbus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