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语文作文训练材料(第二周)
高三语文作文训练材料(第二周)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扁鹊兄弟三人都从医。大哥善于“防患于未然”,把病消灭在萌芽之前,结果病人老是怀疑自己没病,大哥的名字天下不闻。二哥善于把病消灭在萌芽之中,结果闻名乡里。扁鹊善于在病入膏肓时让人起死回生,结果闻名天下。
阅读这则材料可以有不同的感悟,请根据你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要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指导:这则材料要素多,关系杂。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开放性,又有一定限制性,属于典范的“新材料作文”,准确全面审题立意直接影响作文的成败。一、审题:整体理解材料,全面把握要素。
1、理解材料主旨,把握材料价值取向。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大哥 防患于未然 天下不闻,二哥 消灭于萌芽 闻名乡里,扁鹊 起死回生 闻名天下。
人们称颂扁鹊为神医,扁鹊誉满天下,并不过分。但比较而言,社会对于大哥、二哥的评价却是不公正的。分析材料,兄弟三人相比医术高低,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大哥有本事在没病时,看出趋势,看出先兆,让病连发作的机会都没有,使人从小到大,从生到死,健健康康,这本事真是了得,比较而言扁鹊稍逊一筹,病入膏肓,病症明显,才对症下药。从治疗成本上,大哥也明显低于扁鹊。从治疗效果上,一个毫发无伤,一个元气大伤。
材料是赞扬大哥二哥,为其鸣不平,这是主旨。从另一个层面看,也寓意着一个典型的“名与实不相对称”的社会评判问题,意在引发思考,澄清认识。立意应该站在肯定大哥的立场上,扁鹊是一个比照,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大哥。如果单从扁鹊的角度立意,弃大哥二哥于不顾,则是没有全面理解出题者的命题意图和材料的价值取向,说明学生认识问题肤浅,思维无深度和广度。
2、通盘考虑,全面把握材料要素,选择恰当的立意角度。
因扁鹊兄弟三人的初衷不同,行为不同,结果相反,三者呈矛盾的对比、对照关系,因此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和全面理解,要善于通盘考虑,善于择出两相矛盾的对应点,立意行文要善于对照分析,辩证讲理,或直接写成二元关系类作文。“全面把握材料内容”,对于要素多、内容杂的材料来说,就是要善于选点,辨析关系。对此,我们曾一在强调,但本次作文表明,这仍是学生的致命伤。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再者,审题立意要科学,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走出直觉式模糊判断的误区,要象阅读分析一样,要象讲数学题一样,通过圈点勾画、列出要点、判断筛选、分析归纳等分步操作依次进行。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列出要点,选准角度,对比照应,筛选归纳。① 出要点: ①大哥 防患于未然 天下不闻 ②二哥 消灭于萌芽 闻名乡里 ③扁鹊 起死回生 闻名天下
②分析角度:纵向看,有侧重于大哥二哥的角度,有大哥、二哥、扁鹊并重的角度。横向看,有侧重于“行为表现”的角度(第二列),有侧重于“行为结果”(社会评判)的角度(第三列),③有行为和结果整体把握、综合评判的角度。③对比照应,全面把握,筛选归纳:
纵向角度:从行为表现的角度:可筛选:防患未然与起死回生 可归纳:起死回生与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与亡羊补牢 根治与预防 事前与事后
从行为结果的角度(人们认识的角度)可筛选:天下不闻与闻名天下 可归纳:默默无闻与声名显赫 大名希声 可阐发:默默无闻的事前英雄同样值得推崇
从行为和结果两相对照的角度;可归纳阐发:名望与效果 结果与名誉 名誉地位与人生境界等。
横向角度:——在订标过程中,我们发现,好作文都能站在肯定大哥的立场上,联系扁鹊,对比分析,准确立意,如: ①防患于未然,方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②起死回生,妙手回春固然高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是真正的高手。③预防重于救治。
④颂扬象大哥那样技艺高超、品德高尚,不求名利的大师风范。
⑤作为象大哥这样的人才,如何看待社会评价,对社会的评价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心理不平衡,要了然在心,无愧于心。
也可以在进一步深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联系生活现实,针对问题出现的不同程度,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三种人才我们都需要,预防最好,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或者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不可能预见发现所有的问题,也需要二哥与扁鹊这样的人才,因而三者都要抓,不同问题,不同处理。
以上观点,都是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最佳立意。但有同学站在肯定大哥的立场上,提出“要从本质上看问题”,“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不畏浮云遮望眼”,则是没有准确把握归纳材料要素,缺乏现实意义与针对性,大而不当,赋分应在44分左右,视文章中偏离程度而定。此外,我们还发现:对照式、对偶式的标题效果不同一般,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如:功力 眼力 能力
了然在心,无愧于心
天下不闻与闻名天下
预防重于救治
无名≠无能 有的同学从赞扬扁鹊角度立意,提出以下观点: 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②在困境中崛起。③绝地反击。④该出手时就出手。⑤成功有道。
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以上观点仅抓住扁鹊这一侧面立意,没有全面准确把握材料,违背了材料的本意,属偏题观点,赋分应控制在42分上下,不超过45分。
二、联系实际,针砭时弊,有感而发,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优秀范文:
防患于未然——睿智的选择
一中考生
曾经有人问扁鹊:“你们三兄弟中,谁的医术最高?”扁鹊不假思索答道:“我大哥。”问及原因,他说:“我大哥善于防患于未然,他能够看出一个健康的人有哪些隐患的病症,进而为他们一一解除。”众人心服口服。
是啊,悬壶济世,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人的病痛,扁鹊的大哥能够在病人患病前化解病症,让病人丝毫感觉不到一丝苦痛,这,便是行医的极致,而他的“天下不闻”,不是他的悲哀,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表面看来,这似乎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最黑暗时的一丝光亮,即使微弱,也被认为是世间最明亮的色彩;最饥渴时的一滴水,即使渺小,也被认为是世间最甘甜的清泉。但人们恰恰忘记了在黑暗降临之间准备一个火把,在进入沙漠之前携带一瓶水。甚至,对那些高瞻远瞩,好意提醒自己的人报之以白眼和不屑。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只是庸人对世界的浅薄认识。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认识,珍惜那些“防患于未然”的人,最后,自己也能够防患于未然。
回望历史,那些在敌人来袭前就高筑工事提前御敌的将领似乎总是坐“冷板凳”,而那些战前无多少准备,战时勇猛杀敌的人似乎往往得到提拔和重用。这些人固然值得嘉奖,但前者更不应被遗忘,因为正是他们,赶走流血与牺牲,保得了一方安宁与和平。而他们的结局,体现的正是古代君主的浅陋和有眼无珠。
记得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中记录下他与贝聿铭先生的谈话,当他问到贝聿铭如何评价北京的建筑和城市布局时,老先生不无苦涩地回答:“起码将来拆除时方便。”这是个绝妙的讽刺,也许今天人们对于重新规划北京布局的决策者赞不绝口,但有谁会记得曾经为保护北京老建筑而奔走呼号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我们的认识的悲哀,正在于此。
好在,我们现在的国家社会正在逐步改进传统的认识方法和人才机制。君不见几十年前就提出出全球气候变暖的叶笃正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君不见国家在揭开各类贪腐大案的同时正在完善监督机制?君不见政府在制定经济规划时,越来越多地关注环保与社会问题?
朋友,让我告诉你,在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中,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选择。只有拥有这种能力,你我才能在这个世界中更好地屹立与生活,我们的生命,亦才能少一分艰辛,多一分甜美!
第二篇:高三语文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高三材料作文 审 题 训 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材料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其实,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命题
1、要正确面对困难(跑题)•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丽(偏题)•
3、双赢的智慧 善于合作(合题)
(三)写作提纲
双赢的智慧
大海因为浪花而澎湃,浪花因为大海而美丽;天空因为星星而深邃,星星因为天空而闪耀;无论是大海、浪花,还是天空、星星,它们都是在互助中得到了双赢。在帮助对方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这就是双赢的智慧。(点题)•
1、世界需要合作,小到个人,大到国家。
• 战国时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向使六国各爱其人,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倘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合作需要智慧,需要宽阔的胸怀。战国时的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发难,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他的宽容使廉颇幡然醒悟,成就了“将相和”的美谈,也使蔺相如的文、廉颇的武相得益彰。•
3、宇宙间的万物,其实都是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所以,我们要善于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这也是双赢的智慧。(深化主旨)
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一)材料
• 杰克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后来因杀人罪而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一个与他老爸一样有很重的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因故意杀人而坐牢。另一个儿子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为何同样环境熏陶下的兄弟俩,命运截然不同呢?!与人们问起其中的原因时,两人的答案竟然是相同的:“碰上了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一篇作文。不要脱离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
(二)审题角度
1、人的命运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人对待命运的态度决定的。(第一观点)• 2.逆境出人材(第二观点)• 3.细节决定成败(错误观点)
(三)命题
•(跑题)创造 一念之间 选择 •(偏题)学会追随 •(合题)态度决定命运 •(切题)环境与命运 逆风飞翔
•(好题)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
(四)写作提纲
人生态度决定人生高度
• 第一部分:提出文章观点
• 人的命运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人对待命运的态度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第二部分:论证 • 正面论证:
越王勾践身受国耻,在简陋的屋舍中奋发苦读病书,在艰难的条件下蒙受耻辱,环境可谓差矣,但他却能够卧薪尝胆,知耻而后勇,在困苦中实现他灭吴复国之霸业。• 反面论证:
西汉文学家贾谊先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但他在逆境中不善于“处穷”,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最终忧愤成疾,33岁英年早逝。• 第三部分:彰显主旨
环境是客观的,它只能影响我们的人生,而决定我们人生命运的是我们的人生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五)例文
人生须自己照亮
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一个强者前进的步履,因为他们是强者。杰克的另一个儿子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用自己的态度,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异于众人的高度照亮自己的人生。人生这幅绝美的卷轴画,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逆境不足畏,心态铸辉煌。艰难困苦之境,不是谁都必须向命运俯首称臣。我们要选择跨越它,“苦难对于愚者必是不可逾越的绊脚石,对于智者何尝不是通向远方的垫脚石?”一如东坡黄州“何处非子之乐土”?一贬再贬,曳杖声依然铿锵!为官为民,他没有循规蹈矩,他循着文学之流,书写辉煌,成就一代文豪的佳话。环境之苦焉能扼我咽喉,我心中自有大江东去,滚滚波涛,壮阔地奔流向前。“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一簑烟雨任平生”。东坡的成就绝非环境所利,绝非依前人而成。
逆境不足畏,心态成高格。一个豪迈凛然的大汉如此,一个满腹才情,细腻柔婉的女子易安亦然。命途多舛,不是只有低头黯然神伤。曾高吟“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的易安是绝不会被命运淹没的。丧夫之痛,南渡之痛,怎打垮一个如此追求完美的女性?她于是撰写《金石录》,完成与明诚共赴的事业;她编订《漱玉词》,留传篇篇才思涌动的佳作。不是谁都会对环境称臣,不是谁都必须匍匐在命运的脚下苟延残喘。易安绝美的一笔,棒喝弄人的逆境,飞升令人仰仰视的佳境。
逆境不足畏,心态耀人生。莫道命途多舛,天下伟岸之人必定从中奋起。聂绀弩,始终怀着坦荡纯白的心,经历一段黑漆漆的岁月,仍满腔光明。“我将狂笑我将哭”,面对黑漆漆的岁月带来的隐痛,丝毫未改他坦荡的创作,一如他坦荡的心。环境又怎样,他有一颗照亮人生的心。
没有难以跨过艰苦环境的天才,只有跨不过多舛命途的庸人。天才和庸人,历史荡涤尘埃,只有一个永生,你要做哪一个?
人生须自己照亮,命运须自己把握。
第三篇:【高三语文作文训练】 高三语文作文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中小学还是高中,语数英都是我们必考科目,在语文科目中,作文的分数比例高,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作文大全,可供大家参考学习,快来看看吧!
高三语文调研考试作文解题立意及评分细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静静地看着,老人竿起竿落,没多久就钓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一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却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你为什么不要?小孩答道: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要了这篓鱼,没多久就会吃完,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听了孩子的话,老人指了指手里钓竿,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啊,想要钓到鱼,可不是完全靠它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解题:
关键词:钓竿、可不是完全靠它
钓竿:喻指工具设备等。
可不是完全靠它:经验、技能、机遇、智慧、耐心、心态等。
句子关系:想要钓到鱼,可不是完全靠它,两句话之间隐含递进关系
立意:
切合题旨:
观点明确,立论深刻,思维缜密,层次清晰
能够阐明两者之间关系
例如:
(1)虽可假于物,更需己之长
(2)贵在能而非在器
(3)钓竿诚可贵,方法价更高。
符合题旨:
符合题旨,论据准确,说理较充分,层次较清晰,语言较有文采,文体特征明确
没有论述两者之间关系
例如:
(1)钓鱼之法
(2)要靠(后天的能力、努力、心态)(3)要靠(经验、技能、机遇、智慧、耐心)偏离题旨:
内容浮泛,立意肤浅,言不由衷,信马由缰
偏离题意,及格线(36分)以下;1.不关涉材料
2.泛谈成功、创新等
例如
(1)成功需奋斗努力
(2)成功不可复制
(3)自己动手(从小孩角度)(4)天真的后果
不合题旨
转移论题,逻辑紊乱,胡乱嫁接,肆意拼凑
完全离题30分以下;扩写、续写15-25分
结构:
结构完整,字数800字以上,正常给分。
结构不完整的:
1.700字800字:每少50字扣1分。
2.700字以下,少于36分。
3.400字以下,少于20分。
论据方面:
(1)论据准确、充分、有时代感
(2)论据不足
(3)全文大篇幅古代事例
(4)材料不能证明观点(注意分辨将材料和观点牵强勾连现象),视为无效字数
(5)注意区分准确的类比材料和无病呻吟的宿构语段赋分要求:
一类卷:54分60分(切合题旨,论据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清晰,语言有文采,文体特征明确)
二类卷:48分53分(切合题旨,论据准确,说理较充分,层次较清晰,语言较有文采,文体特征明确)
三类卷:42分47分(基本符合题旨,有论据,有适当的议论分析,结构完整,文体特征基本明确)
四类卷:36分41分(基本符合题旨,有论据,缺乏议论分析,结构完整,文体特征基本明确)
五类卷:0分35分(完全不切题,文体特征不清楚等)
其他扣分说明:
1.完全套作,18分以下给分;
2.抄袭阅读材料或其他文章的(有据),10分以下给分;
3.没有标题,扣2分;
4.语言不流畅,错别字较多的,酌情扣分,扣满6分为止。
5.字数不足:700字800字:每少50字扣1分。
700字以下,少于36分。
400字以下,少于20分。
高三语文作文大全
高三语文一模考试满分优秀作文
合理驭剑,不为双刃所伤
同样是搭乘缆车赏景,有人体会到了轻松游览极目楚天的乐趣,有人缆车摇摇晃晃,令人提心吊胆的恐惧,还有人认为缆车缩短了人欣赏美景的时间,令人遗憾。缆车无疑是现代科技的典型代表,受到游客褒贬不一的评价。其实,科技既能帮助我们发现美,又能阻止我们感受美。只有合理驭剑,趋利避害,才能不为双刃所伤。
无可厚非,缆车的出现为减轻游客的疲劳,帮助观者接触、欣赏那些原本难以触碰的美提供了可能。也使旅游景区能够承载更大的游客量,获得更大的利益。然而,便捷意味着高速,原来需要细细品味的美只能走马观花,降低了感受的质量。同时,高速就意味着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后果比预想的要可怕得多。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些游客在乘坐缆车时担惊受怕,无法定下心来好好把玩美景。可见,缆车受到的赞誉和诟病都是合情合理的。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尤其在高科技和新生事物领域表现的极为突出。当我们声称科技的发展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世界,加速人们奔向美好新生活时,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废水废气,网络传播造成了大批网络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更别提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了。这些案例给科技发展的高速、便捷之说结实的打了一个耳光。由此可见,科技发展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并不像说的那样完美无缺。如果它的利远大于弊的话,或许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但一旦他的弊,包括一些潜在的危险过甚,可能会将人类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合理驾驭这把双刃剑就显得尤为重要。
拿不久前流行的APEC作例,首都一反常态的干净与整洁,天空出人意料的一碧如洗,给各国首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不明就里者不清楚,这是多地同时限号,首都怀柔郊区猛种万株植物的功效。国家把光鲜的一面展示给了世界,又为什么不向着这个方向更常态化的推行政策,推动变革呢?其实,如何趋利避害,困难不在做法而在方向,只要人们深刻理解利弊所在,方法总比困难多。
缆车太快,我们不妨合理限速,以保障游客足够的观赏时间。缆车太晃,科学家的智慧足以提高其舒适性。总之,晓明利害之后,我们可以对科技作适当的修改和创新,毕竟人性化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合理驭剑,才能不为双刃所伤。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头攒动的旅游景区,乘坐观光缆车上山下山的游客络绎不绝。缆车给游人们带来了便利,也引发了大家的议论和感慨。
有人说缆车真好,一路轻松游览,居高临下,极目楚天。
也有人说:坐缆车是轻松,可一路摇摇晃晃,让人提心吊胆,哪有心情赏景呀!
还有游客说:这缆车太快了,还没看清美景,就匆匆过去了。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感悟和思考,写一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方面
一、切合题旨:
观点明确,立论深刻,思维缜密,层次清晰,能够阐明两者之间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
可从两个角度来立意:
(一)从缆车的角度
例如(1)合理驭剑,不为双刃所伤
(2)缆车观景(某种载体)有利有弊
(二)从游人的角度(人与环境的关系)
例如(1)心态各异,景致不同
(2)角度不同,世界不同
二、符合题旨:
符合题旨,论据准确,说理较充分,层次较清晰,语言较有文采,文体特征明确。
例如:
(1)心态决定你的感受
(2)境由心生
(3)立足自身,择路而行
(4)找适合的方式,赏最美的风景
(5)正确对待事物的利与弊
三、基本符合题旨:(41-36分)1.没有综合理解材料提炼观点
2.只是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来立意,如泛谈美景、缆车、快慢、胆怯等等。
例如:(1)徘徊胆怯,不如大胆超越
(2)放慢脚步,细观美景
(3)一缆众山小
(4)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风景
(5)美景无处不在四、不合题旨(30以下)
转移论题,胡乱嫁接,肆意拼凑,文体不明,与材料无关的观点都视为不合题旨。
例如:
听听多面之词漫步人生路靠自己去攀登冰封夕阳成功没有捷径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以勇开道,细心前行等。
扩写、续写材料的作文20分以下。
第四篇:高三语文文言文训练
高邮临泽中学高三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李娟
2013-5-14
高三语文文言文训练
(一)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自为墓志铭 徐渭
山阴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①。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浼袒禓②似玩,人多病之,然傲与玩,亦终两不得其情也。
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旷弃者十余年,及悔学,又志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每一思废寝食,览则图谱满席间。故今齿垂四十五矣,藉于学宫者二十有六年,食于二十人中③者十有三年,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而己不为动,.洋洋居穷巷,僦数椽储瓶粟者十年。一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使折简以招,卧不起,人争愚而危之,而己深以为安。其后公愈折节,等布衣,留者盖两期,赠金以数百计,食鱼而居庐,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至是,忽自觅死。人谓渭文士,且操洁,可无死。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渭为人度于义无所关时,辄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独余书数千卷,浮磬..二,研剑图画数,其所著诗文若干篇而已。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
初字文清,改文长。生正德辛巳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讳鏓庶子也。生百日而公卒,养于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于伯兄讳淮者六年。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薄也。又一年冬,潘死。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学。又十年冬,客于幕,凡五年罢。又四年而死,为嘉靖乙丑某月日,男子二:潘出,曰枚;继出,曰杜,才四岁。葬之所,为山阴木栅,其日月不知也,不书。
注释:①长沙公:王阳明门人。王氏宗:指王阳明学说。②不浼袒禓:意谓虽别人在旁边赤身露体,也不以为意,不怕会被玷污。③食于二十人中:徐渭被录取为山阴县学生员。山阴县学有廪膳生员二十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及长益力。干:求取 .B.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售:出售 .C.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制:阻止 .D.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 治:管理 .
6.以下全都表明徐渭“不合世俗、狂傲清高”性格的一组是()(3分)
①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 ②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 ③使折简以招,卧不起
④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 ⑤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 ⑥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学。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③⑤⑥
7.下列各项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渭早年丧父,靠亲人拉扯长大。成人后又十分贫困,一度靠租房维持贫困的生活。B.徐渭年轻时学习十分刻苦努力,学习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他在绘画、诗歌等方面都有成就。
C.在幕府里,徐渭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与一般人不同。他的安全与危险的感觉与别人恰恰相反。
D.徐渭认为文人即使有操守,在幕府中仍然是十分危险的,与其等着别人杀死他,还不如自杀好。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一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3分)
(2)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4分)
(3)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薄也。(3分)高邮临泽中学高三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李娟
2013-5-14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节选)
曾巩
府君讳保雍,字粹之。景德二年举进士。授山阴主簿,有能名。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其状,拜大理评事,监尉氏酒。逾年,知三泉,用故事,得假五品服专达。既至,叹曰:“吾常所欲为此,几可试也。”县以治闻。
李丞相迪镇永兴,扳府君自赞,遂通判其军府。李公去,寇莱公代之。诏易府君凤翔,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玺书奖之,迁殿中丞。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今上即位,以屯田员外郎知汉州。夜中四卒叩府,告禁兵两营变。佐吏骇,辈入府,府君徐出,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遂及同谋者九人弃之市。因奏言蜀戍兵久合,往往叛,可因使臣去来番代之,行之至今。
擢拜都官,还朝,庄献太后面嘉之。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得奉职监鄂州税,知州欧阳颖事之曲恭。武昌臵场中市民炭,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比漕发,乃直取载之,以为故。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坐盗死者十八人,当论,府君自荆南乘单船,六日夜入鄂,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同时,汉阳俚民贩茶,得知军骆与京诬民忤巡检,应首死者二十人,随者百余人,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二十人者得不死,随者皆贳。
汉阳距江为城,潦至堤辄毁,岁调薪石,发民完之,工四千人,两县以病,府君身自护作,省工费半,堤完至今。迁祠部郎中,满岁,更两浙转运使,行部至婺,刺得其守罪,留治之。未既,疾作,遂不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
雅:向来
B.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
寻:不久
C.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
鞫:审讯
D.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
干:触犯
6.下列句子中,属于张府君“辩诬”的一组是(3分)
()①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
②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
③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
④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
⑤自荆南乘单船,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
⑥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府君景德二年考中进士。担任山阴主簿一职,因为有治理的才能而名声远扬。后来因为皇甫选的举荐,担任大理评事,监尉氏酒。第二年,担任三泉县令,到任后又因为治理得力而闻名。
B.寇莱公了解张府君的贤能,当他代替李迪镇守永兴时,奏请皇上留下张府君留在凤阳,张府君遇到有利害关系的事情也据理力争,得到了皇上的表扬。C.张保雍知汉州时,夜间有四个士兵叩见他告诉他禁兵两营兵变,张府君识破他们的阴谋,最终知道是这四个士兵和其他人合谋叛乱。
D.汉阳百姓贩茶,骆与京诬告百姓不服从检查,判处二十人死刑,受到牵连的有一百多人,张保雍亲自前往查明真相,二十人都没有判处死刑,受到牵连的人也得以赦免。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3分)译文:
(2)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坐盗死者十八人。(4分)
译文:
(3)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3分)
译文:
第五篇:2013届高三周考 作文审题训练
2013届高三周考 作文审题训练
(5月6日)
请阅读完作文材料后,完成三个练习:①写下审题立意;②拟写作文标题(命题作文除外);③举出3则以上作文素材(道理论据或事实论据)。
说明:学生卷,为了让学生充分思考,所以设置了审题、拟题、找素材三个练习,但教师卷暂时只提供了审题(有意多留了点介绍性的内容,比如资料、背景,供讲评),标题和素材慢慢再收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材料的关键词是“诚实劳动”,它是实现美好梦想、解决发展难题、创造生命辉煌的途径,相对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有了更明确更深远的内涵。所谓“诚实劳动”,是指在各种法规、各项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所从事的各种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同时,“诚实劳动”又是指劳动者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劳动的一种道德规范,是以合法劳动、守法劳动为基础的辛勤工作,是每个自然人、法人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它是劳动者优秀品质的体现,要求我们把热爱劳动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来进行。
我们既要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又要认识到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需要踏踏实实、诚诚恳恳地付诸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要求我们脚踏实地地劳动。
联系当下的社会背景来看:
时下社会上对“诚实劳动”的认识是偏离了其本义的,相当一部分人将“诚实劳动”视为“无能”的代名词,反而把投机取巧、耍奸偷懒视为有本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也确实有少数人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甚至是一些不合法的手段积聚了一些财富。而这收入水平的差异又导致了劳动者身份认同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出现了分化。同时,金钱至上、藐视劳动的观念也时有显现,不少人都寄希望于“巧取豪夺而一夜暴富”的神话出现。一些资本雄厚者更是“钻漏洞”、投机钻营,迅速积敛起巨额的财富,并且处处享受着荣耀;而许多诚实经营、勤奋工作的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却增长缓慢,甚至严重偏离了其劳动的应有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倒挂”让许多人开始怀疑诚实劳动的价值。正因为此,社会上“染色馒头”、“瘦肉精”、“牛肉膏”等危害消费者的事件屡屡发生,屡禁不止。究其本质,还是全社会缺乏“诚实劳动”的信仰和社会氛围所致。从诸多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成功企业的经验看,他们都是因诚实经营而获得了发展,因诚实劳动而获得了成功。他们的发展轨迹都是实实在在的,都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非是唯利是图、投机取巧而成功的。相反,个别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蓄意炒作的企业即使曾名噪一时,颇有声势,但却经不起时间的“推敲”,最终轰然倒下,弄巧成拙。这样的企业对社会来说只能是一种祸害,是一种“另类”劳动。
我们倡导诚实劳动,是因为只有诚实劳动才能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劳动创造财富” 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我们对其的理解往往是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即从物质财富这一层面去理解。其实,劳动所创造的财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包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社会上热议的企业家的“道德血液”问题虽然是道德范畴的命题,但该命题产生的社会背景依然是诚实劳动。试想在一个个暴 1 富的“地产”版故事的诱惑下,谁还能静下心来,淡定地做事。满脑子的“一夜致富”,拼命地搜寻“暴利”项目正涤荡着人们诚实劳动的思维定式。正因为此,倡导诚实劳动,让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应当成为社会各界的使命,形成一种浓浓的社会氛围。
拟题:诚实劳动,成就梦想 诚实劳动,开创美好未来 诚实劳动,铸就生命之美
诚实劳动,最可贵!“诚实劳动”随想录 诚实劳动最光荣
诚实劳动,我最光荣 做一个诚实劳动的人 为诚实劳动者喝彩
诚实劳动是一种美德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梁晓声日前在谈到中国现状时,说:“现在有三个中国。一个是数字中国,也就是官方说法中的中国:高速、高铁、高楼、GDP、国家实力、外汇储备和富豪榜;一个是网络中国:很多人都不快乐、郁闷、愤怒、骂娘、嚷着‘撕毁一切’;还有一个是身边的中国:也就是每个人每天过的日子,相比从前,确实是好些了。只有三个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中国。”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本题旨在引导18岁左右的青年学生,理性、客观、负责任地看待社会,看待目前的中国。数字中国:中国确实发展了,进步了,但官方一味强调这些数字,我们感觉和它有距离,甚至觉得它有些浮夸而不可信。
网络中国:中国确实存在问题,网民的批评有合理之处,但是未免太偏颇、片面。
身边的中国:“相比从前,确实是好些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变化,是必须承认的事实。所以这个中国是相对客观、真实的,应该是我们全面看待中国的相对立足点。
审题时要抓住最后一句话“只有三个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中国”。材料的核心是不能片面看待目前的中国,不能一味地赞颂、护短,也不能一味地批评、不满,而是有些宏大的数字中国、有些偏激的网络中国和真真切切的身边的中国联系起来,全面看待与评价。如果展开写到“全面看待社会和生活”也算合题,但若单写一个中国,则属偏题。
拟题:真实的中国、还你一个真切的中国、我眼中的中国、理性看中国、客观的中国、立体中国、多面中国。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当下,“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充满希望的动力和情感,它与我们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待。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指导】
用词环境:人在生活中不顺,脆弱无力的时候往往祈求上苍赐予自己力量,公司为了让员工工作的更加有效率,政府面对媒体的舆论压力希望尽快摆脱阴暗面,这个时候喊上一句正能量,前进的道路上必定增加许多的动力。正能量传递的是一份积极的心态,让不良情绪释放干净。
能量是相对守恒的,“正能量”越多,“负能量”就越少,人生就更乐观向上,社会才更充满希望。“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如何创造“正能量”?
创造“正能量”首先需要个人创造更多的“微观正能量”。我们每个个体要摆正位置,调整心态,不怨天尤人,不斤斤计较,尽量减少排放“负能量”,也尽量避免接触“负能量”,或者把负能量逐步转变为正能量。
创造“正能量”更需要政府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少些贪污腐败、强权欺压、内幕黑洞,少些走过场的“假、大、空”,多些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多些“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让“负能量”转变为“正能量”。
创造“正能量”还需要各类媒体负责任地传播“正能量”。媒体不能一味吸引“眼球”,应当少点猎艳猎奇、媚俗宣淫,少点娱乐至上、娱乐至死,少点“毁三观”“无节操”,多倡导、传播正能量,秉持阳光、健康、快乐、有品质的理念。比如,央视的“感动中国”“梦想合唱团”等栏目,微博的“微博寻亲”“微博打拐”“微博反腐”,都彰显正能量。再如,爱奇艺“一生一世正能量 2013美丽中国晚会”以传递正能量为核心,以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明星榜样为主体,共同分享充满正能量的生活与娱乐理念。
社会是一辆疾驰的列车,它需要能量的驱动。“负能量”如同劣质的汽油,会对列车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引发故障而抛锚。只有多创造“正能量”,列车才能安全地驶向远方。
拟题:弘扬正能量 传播正能量 释放正能量 青春正能量 我们需要正能量 人生需要正能量 愿人间充满正能量 唱响正能量之歌 正能量:社会的润滑剂 正能量:人生的动力 一生一世正能量 每天一点正能量 爱的正能量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论,采访的记者多如过江之鲫,文学爱好者也陡然暴涨,书店里的莫言著作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则在竞相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
面对此情此景,莫言淡定地说:“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指导】
(1)围绕莫言所说的话,立意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在荣誉面前保持平常心;摆脱喧嚣,坚守本心等。
(2)从莫言获奖后各界人士的表现,立意有:国人需自信而不是他信;不简单盲从;不一味追捧;批评盲目跟风行为;摒弃喧嚣浮华的习气等。
脱离材料本意的立意有:成功背后的辛酸;名人不是万能;说“忍”等。
拟题:宁静方可致远 摆脱喧嚣 走出喧嚣 远离喧嚣,回归宁静
保持宁静的内心 我心安处是吾乡 永葆内心的宁静
可怕的“捧杀”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材料,选准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审题指导】
材料的关键句是:“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强调“杂草”与“庄稼”两者互相排斥的特点,即有庄稼则没有杂草,有杂草则没有庄稼。这也告诉我们,除掉杂草的办法是用庄稼来替代它;反之,在心灵的园地里,没有庄稼,则会有杂草。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也就是用真善美来占领心灵的阵地(精神的高地),让假恶丑无处容身。
文章应交待清为什么用真善美取代假恶丑,以及怎样用真善美取代假恶丑。如果片面强调目标、信念、理想、专注等,而不涉及杂念,不谈用它们来取代心中的杂念,或对这些谈得极少,就会出现写作重心偏离的擦边现象。
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 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他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标题:驱除心灵的荒草 清除心灵的杂草 用庄稼驱除杂草 让心灵不荒芜 永不荒芜的心田 在心田种上庄稼 最好的“除草剂”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文学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请在材料的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审题指导】
先抓住材料关键词、关键句——“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再把握材料的写作角度。从原材料看,重点内容是母亲和莫言对待乞讨老人的态度;从命题人的导向看,是在肯定母亲的行为,批评莫言对老人的态度。文章寓意重心在于母亲。
肯定母亲的行为:从母亲对我的训斥的角度,“施舍首先是一种尊重”;从母亲“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的行为的角度,“身教重于言教”、“人性的大爱就在点滴细节”、“善心不是表演而是发自真诚”“关爱应该是真心实意的”等。
批评“我”的行为。莫言的心理是“打发”老人,语言是“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由此推导出“爱心不是简单的打发或施舍”、“行善更该尽善”、“行善,首先是尊重他人”、“行善不该盛气凌人”等。
在写作时可以把“我”与母亲的行为结合起来,进行对比论证。
从材料作延伸:富贵中的行善值得肯定,困境中能行善更应敬仰;高调行善与低调行善;因为有人格的尊敬,悲悯才弥足珍贵等。
如果抛开材料内容,泛泛而谈“人要善良”“人要有爱心”则可能导致偏题。
参考拟题:半碗饺子的重量,饺子中的大爱,为善与伪善,乞讨与平等,行善莫要忽视平等,常怀悲悯之心,于细微处见大爱,姿态决定高度。
7.读下面这则新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网上盛传的“627分改为295分”一事终于水落石出。通过山东省滨州市相关部门以及各方面的积极调查,得知张世月(音)高考并未考出627的高分。其事实是,“张世月”高考本只考295分,因为担心其父母的身体不好,一直向爸爸妈妈说平时成绩不错,没敢说高考的真实成绩,向父母谎报自己分数为627分,被中国海洋大学录取。继而又说“高考成绩从627分被改成295分”。“张世月”的姑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在网上发帖“求助”,并到学校“讨要说法”,一时闹得沸沸扬扬。(引自8月2日《济南时报》)
【审题指导】
从“张世月”的角度:要诚信做人,坦诚交流,而不要自欺欺人;要以正确的方式来孝顺父母。从姑妈与网民的角度:看待事物要理性,不要轻信他人的一面之词。从双方的角度:人与人之间需要良好的沟通,如果缺乏沟通以及了解,会造成轻信与误解。
还可以深入一层:折射出社会对分数的片面追求,以及分数给学生带来超负荷,戴上无形的精神枷锁。比如谈“分数中不能承受之重”、“比分数更重要的”。不少的中国家庭都拖有“重智轻德”的思想。家长们宁愿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也不愿相信这是假话。智力因素被“特别”重视,而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皆可以置于一边,这是几乎所有中国家庭的诟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张世月”可以像“职业骗子”一样“显得”如此老道而干练。
拟题:从“张世月事件”说开去 如此“孝心”不可取 岂能如此“尽孝”?
拿什么来面对(回报)父母? 善意谎言不足取 怀着真诚行走人生 627分与295分的轻重 627分与295分,孰轻孰重? 分数背后的思考
分数中不能承受之重 比分数更重要的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古江南水泽多植莲(芙蓉),历代文人多有吟咏,赞清水(兰泽)芙蓉而每有关乎人格、情感的寄寓。下列有关诗(文)句: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一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予独爱莲„„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请你以“兰泽芙蓉”或“清水芙蓉”为标题,设想情境,展开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审题指导】
这是一个关乎传统文化和修为的作文题。给出共同的材料而有两个标题。两个题目都是关系题。“兰泽芙蓉”表现的是长满兰草的水泽中的荷花,审题可从“芬芳环境中美丽的荷花”上思考,要拥有美好的生命,当自觉置于芳香之境而远离恶臭,让自身永葆芬芳。
“清水芙蓉”表现的是清澈水波中的荷花,审题应侧重“清洁环境中素雅的荷花”上思考,自觉于清流中濯洗,清洁高雅,不妖不饰,让生命之美成为一种天然,一种纯粹。
一句话审题:“芬芳、清洁的环境能孕育美好、纯粹的品质,而人要自觉选择在最美好的环境中盛开自我。”
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侧重写可以好的(芬芳的,清洁的)环境,可以侧重写荷花的美(品格芬芳、干净)。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消息1:某大城市,中程公交车的始发站,每天天未亮就有许多老人排着长队,早早的为乘车上中学或大学的儿孙占个座位。
消息2:为照顾重病的母亲,一个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学生,毅然放弃了学业。第二年,母亲生活能自理了,他重新考上了重点大学。
在社会中,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它们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指导】
以上两则消息,说的无非是人间真情。一是长辈对晚辈的爱,尽心尽力,一是晚辈对长辈的爱,也让人感动。而两爱同在,这个世界才完整和完美。老人甘愿付出,带来的是儿孙的享用,尽管有溺爱的成分,但老人因儿孙快乐而快乐,似无可厚非;儿子暂时弃学,侍亲疾于床,是无怨无悔的孝敬,折射的是人性的光辉(有所担当,有责任感,懂得回馈,有“反哺”的美德)。人在世间行走,且不论孰先孰后,当为不当为,重要的是我们该怎样做人。
本“亲情”作文,还关乎一种家庭责任。1995年上海市出了“责任”一题,不被看好。要求未入社会的青年完全承担“责任”,很有些不切实际。但如果有所变通,让青年有所“分担”,而不是“责任”的全部,既充分尊重了青年的独立人格,似更符合生活实际。
有同学写“年轻人要有独立能力”,认为消息1是反面写年轻人没有独立能力,材料2写年轻人有独立精神。审题的偏差在于,消息1的主体是“老人”(长辈),主要写他们对后代尽心尽力的爱,而消息2也不是为了凸显“独立”(没有写年轻人远走高飞,独立创业,而是写他照料母亲)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活法》是被誉为当代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的代表作。书中,稻盛和夫以物质的“自燃性”“可燃性”“不燃性”来比喻三种人。
请以“ 的人”为标题,设想情境,展开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说明:从“自燃性”“可燃性”“不燃性”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入画横线处。注: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创立了两家公司(京瓷Kyocera、第二电电KDDI),均进入世界500强。另,2010年1月日本航空公司申请破产,稻盛和夫以零薪水出任日航CEO总裁。经营一年,创造了日航史上空前的1884亿日元的利润。当年,日航做到了三个(利润、准点率、服务水平)世界第一。
【审题指导】
《活法》的思想主要来源之一是儒学,结合了稻盛和夫经营的经历与感悟,形成了一个思想体系。在《活法》一书中,稻盛和夫个性化地提出了“燃烧理论”。他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有所作为,就必须拥有自发性的热情,换句话说,即必须是个“可燃性”的人才能够点燃自己的热情。
一般来说,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靠近火就燃烧起来,属可燃性物质;二是接触到火也不会燃烧的,属不可燃物质;三是在自然状态下燃烧起来的,属自燃物质。这里所谓的“燃性”,是指对事物的热情。据此,将人分为三种:自燃性的人、可燃性的人、不燃性的人。自燃性的人是指,最先对事物开始采取行动,将其活力和能量分给周围人的人。可燃性的人,是指受到自燃性的人或其他已活跃起来的人的影响,能够活跃起来的人。不燃性的人是指,即使从周围受到影响,但也不为所动,反而打击周围人热情或意愿的人。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当今社会,这样那样的危机会伴随我们一生。危机让我们有忧患意识,进而促进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要求:选准角度,自拟标题;不要编造虚假事实论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个二元题。危机与忧患意识是一种条件关系。因为有危机,所以让我们产生了忧患意识,进而促进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危机来自竞争的社会,也来自自我的精神丧失。而忧患意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预见危机,居安思危,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二是勇于直面危机,认知规律,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预见并直面危机,以图生存,以促发展。这种忧患,应是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总之,忧患意识表现出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一种清醒的忧患意识,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
拟题:直面危机 正视危机 面对危机 面对危机,心怀忧患意识
危机与忧患 危机,催生忧患意识 时时有危机感 在危机中崛起
忧劳与逸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重重危机,玉汝于成(出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意思是:艰难困苦,像琢磨璞玉一样锻炼你,助你成就大器。而现代社会,重重危机也能让人警醒)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在途中,总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请联系实际,展开联想和思考,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审题指导】
这是一个富有人生哲理的作文题。审题关键词:人、途中、眼睛。“人”代表个体的生命,包括日益走进社会的你。“途中”象征社会以及成长的过程等。
“眼睛”则有对行走“途中”的我们的注视,这种注视可以是亲友的关注、社会的监督,还可以是道德、良知的约束(慎独、自省)等。这样的关注能让人产生温馨、敬畏等等感受,从而督促、激励我们行走在人生的正途上,不偏离航向,不迷失自我。
本题鼓励学生观察社会、思悟人生,行文在表达上可以个性一些。
注意的问题:
①“人在途中,总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们。”“人在途中”交代了一个具体环境,而写作的重心在后半句,也就是不宜写“如何走好人生路”“感受人生旅途的风景”。
②不要把审题复杂化,只要写清以下一点或几点即可:注视我们的“眼睛”是什么?这是怎样的一种注视?眼睛注视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③“总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眼睛”最好是来自外在的,而不宜写成来自内心的,哪怕是写道德、良知。从逻辑关系看,表述成“人在做,天在看”,肯定比“人在做,自己的心在看”要好。
④“一双眼睛”可以是实的(具体可感的一双眼睛),也可以是虚的(抽象的无形的眼睛)。最好能把“眼睛”的内涵落到实处,是亲情?是道德?不宜泛泛而谈不着边际。最好能抓住特定的“一双”眼睛比如“道德的眼睛”来写,或者由实到虚(小时候爸爸严厉的眼神约束我,长大后社会良知的眼睛监督我)。
⑤重点在“眼睛注视我们”,如果全篇写“感谢眼睛”(写成“感恩”父母)是不妥的。可以在写完“眼睛注视我们”的方方面面之后,再用一个段落抒发“感谢眼睛”的情感。
⑥写“慎独”的作文不在少数,但脱离材料写“慎独”是偏离题意的。比如从标题上看,“慎独”、“谈慎独”“道德”都是有些偏差的,可改为“有一双眼睛叫慎独”“道德的眼睛”,或者在正文中处处扣住“有一双眼睛注视着我们”来写。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大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外地新生大包小包地进了校园。他累了,把包放在路边。看到一位老人,他走上前说:“您帮我看一下包,好吗?”老人爽快地答应了。新生轻松地办理好繁杂的入学手续,两个多小时才回来。老人尽职尽责地守着他的包。几天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新生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就是那天帮自己看守行李的老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角度颇多的材料作文题。
就事论事,可做表面文章:忠于职守的表率、谦以待人的长者、身能垂范的大师等;稍加思考,拟题有了味道:新生的第一课、人间自有真情在、不以善小而不为;深入一层挖掘,立意就更高:小事与大人格、质朴无华见真纯、己所欲施于人、无处不在的平等与仁爱、凡尘里的高境界、人与人之间的平视。等等。
14.【2010年上海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审题指导】
2010年上海举办了世博会,而世博会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环保。因此说,这是高考作文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体现。
对于作文材料,考生可以问自己:丹麦人不吃小鱼、孟子“数罟不入洿池”的原因何在。那么,这样就可以容易的得到这则作文的主题:环保、规律、眼界等。
1.爱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丹麦人热爱环境能够从钓鱼开始,可见其国民的环保意识之强烈,我国古人也能够看到环保的问题。相比之下,我国当代国民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2.可持续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丹麦人为何不吃小鱼,是因为小鱼会变化发展成为大鱼。
3.尊重规律。材料中的丹麦人和先哲孟子都是尊重规律的体现。
4.眼界。为什么会出现大鱼小鱼一起吃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只顾当前,没有长远的眼光和高远的境界,不能站在人和自然相和谐的角度看问题。
5.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今日的有不代表明日的有,今日的无可能是明日的有。那么如何能始终有呢?只有走“中和”之路。
15.【2011年北京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门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对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问题不限。
16.【2012年湖北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已经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7.【2012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他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刚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人们的生活或事业在现实生活转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挫折,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许多现实环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是回到过去,还是幻想未来呢?材料中曾两度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材料包含四个角度:
1、汤因比的“生在公元一世纪”;
2、涵娜的“生在一世纪以前”;
3、伊雷娜的“生在未来的世纪”;
4、居里夫人的“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选择一点行文都是可行的。比如,对“文化交汇”(或拒绝“文化封闭”、“文化隔绝”、“文化阉割”等等)现象进行深入思考,但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功底,敢于揽“汤因比”这瓷器活的考生,手里必有“金刚钻”。
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要抓住材料的中心句——“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这是对汤因比、涵娜、伊雷娜观点的否定,这里的关键词当然是“每一个时期”“有趣”“有用”“生活”,其实质是说,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管环境如何,我们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为实现理想不断努力。可从以下方面立意: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②人生的价值的体现与时代环境的关系;③什么样的时代都有精彩的人生;④做时代生活的主人等。⑤过去无法改变,过去不会重现,明日的种种我们无从把握,未来是完全的未知,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只有这一瞬间的现在。⑥无论处在什么年代,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光。⑦不该瞻前顾后,应该活在当下。
参考拟题:《时代的召唤》《我的时代生活》《我愿意生活在现实中》《要正确对生活环境》《由居里夫人的话想到的》《被穿越的现实》《过去、现实与未来》(关系型);《如此“穿越”恰当吗》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一个人拥有一张由黑檀木制成的好弓。他用这张弓射箭射得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爱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这张弓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好了。”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拉紧了弓,想露一手,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写作这篇作文,其立意角度有三:第一,从猎人角度看,关爱事物,追求完美也要适度,过犹不及,莫让溺爱横流;第二,从弓的角度看,真实最美,去掉装饰,追求本质;第三,从事件角度看,要讲求实际,追求生命的本色。
19.请以“拐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审题指导】
拐杖,即拐棍,走路时拄的棍子,手拿的一头多是弯曲的。
一般来说,使用拐杖的人有:腿脚不便的,体力不支的,走路不稳的,要经历长途跋涉的„„拐杖可以使人行走更轻松、更稳健,可以让人走得更远、攀登得更高。
可以引申为“我们前行的依靠与支撑”“人生前行的动力”“取得成功的凭借”“生活下去的精神寄托”,比如信念,爱,比如勇气,知识。
可以理解为“给予弱者的帮助、扶持”“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也可以从大处写,时代动荡、转型、变革期需要有“拐杖”,比如信仰,社会长足的进步需要“拐杖”,比如科技,世界长久的发展需要“拐杖”,比如和平。
还可以从反面入笔,把“拐杖”理解为“对外物对他人的依赖”,要及时摆脱“拐杖”,自主努力,独立行走。
20.请以“我的中国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审题指导】
几年前,当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时,美国梦成为互联网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而前不久,以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也必将激发国人追去幸福、开创未来的无限激情。那么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有“中国”作为限定语,他必定与中国的土地及其上面生存着的人民密不可分。中国梦至少可以分以下三层:第一层是个人(小人物)的梦想;第二层梦想是成才成功、有所建树的梦;第三层梦想则是大国梦,强国梦。而无论你是小人物,还是名人权贵,都会有自己的梦想。这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梦想组合起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强盛之梦。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中国梦。
有关中国梦的解读与诠释: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②中国梦,需要每一个脚踏实地的足印。③梦想无大小,实干最可贵。④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⑤每一个梦想都很美。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梦,贵在实干。⑦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⑧世界同分享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⑨中国梦首先属于中国。我们不做其他国家的梦,尤其不做美国梦。⑩源于中国,属于中国,为了中国。
附:2013年高考作文关键词猜想
正能量
潮流
凝聚
挑战
活力 人生出彩
精神家园
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