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景区广告营销中常见的五个误区
景区广告营销中常见的五个误区
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密集型与信息依赖型产业,信息的有效传播对于景区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国外成熟景区每年广告营销费用占到景区门票收入的30%左右。然而景区广告营销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景区在广告营销中有如下五大常见的误区。
一、广告诉求不清晰,没有卖点或卖点不明确
广告是一门浓缩的艺术,要想在有限的时间与有限的空间内抓牢受众的注意力,就要求广告必须有明确的诉求点,没有卖点或卖点不明确的广告其结果往往是隔靴搔痒,甚至还会对景区的营销起负面作用。
张家界的百龙天梯是北京百龙绿色科技总公司在袁家界景区修建的景区垂直交通项目,荣获“世界上运行高度最高、运行速度最快、载重量最大的户外观光电梯”三项世界纪录。在笔者接手广告营销之前,其广告的诉求点是:张家界百龙天梯———世界第一梯。这样的广告诉求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却是极不清晰的,因为大部分旅游者感兴趣的不是旅游交通而是旅游本身,如此单一地突出“世界第一梯”的广告诉求,消费者自然不会买账。
笔者通过综合分析旅游者心态并对周边景区进行考察,认为既然袁家界是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保护区,且出入袁家界最方便的方式就是乘坐百龙天梯,因此笔者大胆地将广告诉求点改为:“乘百龙天梯,观袁家界美景”,同时在景区对外推广当中着重树立“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袁家界”这一概念,让百龙天梯的广告营销沾了“世界自然遗产核心”这块金字招牌的光。经过两三年的广告宣传,袁家界及百龙天梯的概念在所有去张家界的游客心目中根深蒂固,游客量增长明显。
二、广告选择了错误的媒体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广告对象
20年前做广告营销只要选准了央视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当年秦池酒业的老总骄傲地说,“我们每天向央视开进一辆桑塔纳,而开出的却是一辆奥迪。”借助央视及少数媒体宣传的许多产品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名的。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样的风光已经一去不复还。目前的广告媒体增长了百倍千倍,信息传播总量也是呈几何倍数增长,在这个“信息疲劳”的信息社会里,广告的投放需要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精确化。
国内景区在广告营销中时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在错误的媒体错误的时间向错误的广告对象进行了一场错误的广告投放。
错误的媒体:在选择媒体时,除了综合考虑媒体的影响力、发行量、发行范围、性价比等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媒体的主要读者群与景区的客源主体是否吻合。比如云南丽江、广西阳朔的游客主体是青年人,因此在广告投放时就不能选择老年报刊;温泉休闲度假产品的游客主体是高档消费人群,因此在进行广告投放时就不能选择一般性的大众媒体,等等。
错误的时间:每种媒体针对不同的广告类型都有自己的最佳黄金时间段,比如楼宇电视、地铁电视及电台广告的最佳时间段为上下班的高峰期;而对于电视来说,白天则以老年观众为主,晚上以中青年人为主。因此只有选准了广告时间段,才能找准广告对象,从而达到广告投放最佳的性价比。
错误的广告对象:广告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要影响那些能做出购买决策的人。张家界的外国游客当中韩国人最多,而在韩国游客当中又以老年人最多,张家界开拓韩国市场的成功之处就是选择了正确的广告对象,将广告的对象锁定为“当家做主”的子女,广告诉求点也变为如果你孝顺父母就让他们去中国张家界旅游。
三、广告营销超出了旅游产品的市场边界
一般来说,每个旅游产品都有自己的市场边界,广告营销需要根据旅游产品的市场边界量体裁衣、量力而行,不可好大喜功,一味地追求广告投放的全面开花。有些以省内市场为主要客源地的景区,选择央视甚至境外媒体,其广告效果却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其广告营销超出了旅游产品的市场边界,用高射炮去打蚊子,造成了景区广告资源的严重浪费。
贵州省赤水市的四洞沟、十丈洞及燕子岩景区(均为国家4A级景区)前几年由于景区周边大交通条件不成熟,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而景区的经营者却将目光瞄准北京、广州、上海等旅游客源市场,每年大量广告营销换来的游客却寥寥无几。后来笔者将景区广告营销的范围锁定为重庆、成都、贵阳三地,经过短短的3年时间,在营销费用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游客从不足4万人增长至40多万人。
四、广告被错误地用来拉动渠道分销
景区的广告营销应该是为景区的整体营销目标与品牌形象服务的,广告营销既有促进短期内游客量增长的现实需求,也有长期累积景区社会形象、美誉度,并最终树立景区品牌的长远战略需求。
可在现实运营过程当中,有些景区的广告却被错误地用来单纯地拉动渠道分销,将广告营销当成奖励直接补贴一家或几家大的组团旅行社,使得景区的广告费或广告宣传资源成为某些大旅行社手中进行“价格战”及市场“圈地运动”的利刃。此种做法笼络了少数大旅行社,结果却打击了一大批中小型旅行社的积极性,不利于实现市场的公正与公平,容易造成收客渠道的垄断,从短期来看有可能会增加游客量,可从长远来看对景区客源市场开发及品牌形象的打击却是致命的。
五、广告没有配合有效的渠道整合
广告的作用就是广而告之,然而对于景区的营销来说仅有广告是远远不够的。旅游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行业,如果广告营销没有配合有效的渠道整合,也无异于镜花水月。如果把广告营销比做是空军部队的“空中轰炸”,那么渠道的有效整合就是地面部队的“有效推进”,只有空地一体,立体作战,才能将广告营销的效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游客量的增长。
张家界在重庆市场的开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重庆是离张家界最近最大的一个客源市场,可是重庆的市场拓展一直没有做起来,究其原因就是受旅游交通条件的制约,游客想去却去不了。2007年重庆百龙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接手重庆市场的拓展后,将旅游专列、旅游包机及专线旅游等渠道进行整合,并由景区主导对这些渠道进行大量的广告配合,当年重庆赴张家界的游客就增长了10万人。
如今游客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与多元,市场已经从过去的“信息不对称”到现在的“信息疲劳”,世易时移,这一切的变化都要求景区广告营销的专业化操作势在必行!
第二篇:企业管理中常见误区
企业管理中常见误区
不注重流程,认为流程不重要,有静态的公司制度,却缺少动态的流程执行标准 经验主义的标准,没有理论支持团队效率低,员工忠诚度差 没有标准,管理混乱,多变
没有规模效应,越来越累
员工职业化程度化低,没有训练
感性用人而非数字化量化,没有伦理标准
长松企业组织系统观点:
企业管理建设一定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组织系统:
1、深入学习指导思想、理论、原理,任何不懂原理的管理者,都没有办法驾驭系统。
2、进行必要的流程再造,同时确保流程的执行力。
3、建立必要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没有信息化标准体系即意味着企业没有统一的信息化时代下的行动准则。
4、建立个性化的企业管理组织系统,并且有能力做到过程管理中优化。
5、运作流程化、精细化、信息化,全过程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6、用企业管理组织系统去培训员工,达到全员认同与全力支持
第三篇:保健品营销常见的十一个误区
保健品行业作为一个朝阳的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如果说一个行业有他的生命周期的话,那么保健品行业目前正处于成长起。既然是成长期,其营销上一定会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亮点,单一免不了进入不尽人意的误区。就像柏杨先生所说:“中国人的有点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只提中国人的缺点。”本文也一样,在这里不谈保健品营销的亮点,只谈误区,因为改进缺点、走出误区是任何事务成长最快的方式,笔者对这些误区做了一个浅显的归纳,以供读者参考。
误区一:重销售不重管理
似乎动物对具有时间滞延的东西天生就不敏感,人也不例外。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说,销售的确能够直接创造价值。但是笔者所看到的大多数案例都是各保健品企业经过深刻的反思后都提出的“向管理要效益”或“精细化管理”等等,正如人在感觉口渴时其实机体就已经受到伤害一样,企业提出“向管理要效益”总是企业的运营已经受到伤害或者遭遇损失之时,最终导致企业营销缺乏后劲。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两点:营销具有创造价值的直接性,管理具有创造价值的时间滞延性。
误区二:重战术轻战略
某国内保健品知名品牌在市场运作过程中,其高管决策层的领导每天60%的时间都在研究怎么销售的具体战术。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发展的近视与企业的短期行为,中层管理者被架空,企业决策易出现重大失误,员工迷茫且积极性受到挫伤。
误区三:跟进战略而非领先战略
国内有很多保健品企业采用跟进的战略,现有自主根据市场需求研发产品、自主提出概念并在消费者消费观念教育上投入的。选择的大多是被其他企业证实过的且已经捞到一桶金的市场,这类市场已经被人站稳并且已经占据主动权,尽管采用跟进战略进入这个市场可以省去前期的教育费用,但已经失去了市场的主动权,最终不得不发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感叹或被逼撤出该市场。
误区四:重心态培养轻技能提升
国内保健品公司对于销售人员的管理主要采用心态激励的方式,而不是采用持续教育的方式。这里的技能提升就是持续教育的一种。一线员工的压力或懒散,往往不是因为他不想赚钱或拜访顾客,而是他不知道如何去赚钱和拜访顾客。公司所要做的就是对这些员工进行指导与教育,让他们学会工作相关的技能,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心态调准,一个员工心态再好,在长期没有业绩的情况下,也由于压力太大,丧失信心继而辞职走人的。
误区五:重结果轻过程
国内某知名保健品公司一位升级公司经理很苦恼地对笔者说:以前我们每月没什么促销,销售增长量都有30%,但是现在使尽了各种促销手段,销售增长却一月不如一月。这家公司主要采用会议营销的营销模式,笔者去参观了一次他们的联谊会场,发现他们的员工强买强卖现象十分严重。事后,笔者就此现象采访了一位员工,这位员工说:“我们也不想这样,但是每个月经理都给我们下达了硬性指标,每一场联谊会都必须有销售额,如果没有销量或低于一定销售
额,就会罚款。”相信像这样只重销售结果不重销售过程的企业换有很多,他们不断透支着自己的市场,根据市场经济原则,“透支”是需要付出“利息”的。
误区六:销量导向而非利润导向
不知读者您是否看到这样的情况,以会议营销为主要营销模式的保健品企业尤为盛行,诸如“到会率”、“人均购买率”、“销售额”等指标充斥眼前,唯独没有“利润”指标。表彰大会上,公司高层对于那些“销售额”较高的分支机构表示充分的肯定,对那些“销售额”一般但是“利润率”很高的却视而不见。试问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如果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又为何感叹“会议营销”已经到了微利时代?
误区七:产品导向而非市场导向
据笔者了解,不少保健品企业产品上市都是领导看到什么产品感觉比较好,一拍脑袋就决定,然后匆忙上市。完全没有经过事先专业严密的市场调研,也不知道此产品是否有市场需求,如果说现代的营销以顾客为中心的话,那么这样开发的新品,其营销就决定着要偏离现代营销方式而以产品为中心并以“推”为主了。
误区八:宣传不落地
笔者在出差自己所在的公司一线时,不少顾客跟我们提到这样的建议,公司的宣传品太少,尽管广告打的比较响,当有人要买你们产品是却找不到相关的宣传资料。这是典型的宣传没有落地情况,高空广告好不容易吸引到一部分顾客群体的注意力,使其产生购买或了解产品的欲望,却无奈于没有途径和载体,最终产生不了购买。高额的广告费用就因为宣传没有落地而“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令人惋惜。
误区九:产品卖点“多”、“散”、“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创造市场的前提就是创造概念。如果一个概念都提不出来,那用户就不会知道你卖什么的,一个产品出来,必须有一个核心概念作为它的卖点,如果没有核心概念,它的卖点一定呈现三大特点:多、散、乱。即卖点很多但很散没重点,逻辑关系不明确,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给人的感觉很乱,更不要说能记住它的卖点了。这样的产品就不能将自己同其他同类产品区别开来,陷入同质化的泥潭。
误区十:好大喜功,浮夸成风
这一点折射出目前保健品营销的肤浅,短期行为、好大喜功、缺乏耐心„„是保健品营销人员的行为习惯。职业经历人们为了能够得到董事会的认可,不择手段地炒作、浮夸自己的业绩,而董事会成员长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亦养成了夜郎自大、好大喜功的恶心。更可怕的是这样炒作与浮夸会误导一大批无辜的经销商,产生一系列恶劣的社会影响,日这样的品牌又何如做强做大呢?
误区十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收集信息是营销的基础,在了解市场之前,作出销售战略、战术之前,要收集相关信息和调查研究,整合和分析市场的开发环境。换句话说,对于营销而言,对环境的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孙子兵法》指出“知己知彼,百
战不殆”,保健品营销也不例外,不仅要研究和策划好自己的营销活动,而且要密切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动向、相关政策的变更及竞争对手的动态等。保健品营销应杜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做法,即便市场领先者也不能例外。
第四篇:家庭教育中存在哪些常见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哪些常见误区?
成就还是毁灭自己的孩子,在家长一念之间,爱孩子是一只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关键在于你会不会爱,家长应注意以下容易发生的家庭教育误区。
(1)忽视“做人”的教育。成才先成人。“做人”的教育,尊敬师长,与同伴之间相互谦让,和同伴的合作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作为家长应当高度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
(2)过度溺爱。“四二一”式的家庭结构,使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至高无上,一家六个大人争着抢着去宠爱一个孩子。溺爱使孩子出现了诸多问题,家长不会有效地处理问题,当孩子出现打架,恋爱问题时,家长会出现有的是冷暴力,一看到孩子就把脸拉得老长,有些是热暴力,一点不对就拳打脚踢。其实溺爱和严厉只有一线之隔。家长不懂得爱的技巧,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转向社会去寻找情感安慰,这样下去,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
(3)只重分数,忽视素质。在应试导向下,家长把家庭教育重心完全倒向知识与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最重要的健全人格的养成,成长永远比分数重要。青春期的目的,是为了释放个性,孩子的个性正在经历必需的变化,从儿童期的有组织,经过青春期的无组织,到成年期的再组织。青春期是一段可治愈的狂乱期,每个十几岁的孩子必须在这段时期再造自己的个性。他必须把自己从童年期与父母形成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建立起同龄人的新的认同,找到自己的身份。
(4)过分唠叨,父母过分的唠叨导致了超限效应,也给孩子产生了心理暗示,意思是我不够好,父母才需要反复说。
(5)忽视实践锻炼。静态知识的学习可以进行灌输,而动手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实践,道德品行的形成更是既需要实践也需要体验。家庭教育需要设计各种有利于少年健康成长的实践活动,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家庭传统的教育,比如参加传统节日,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6)忽视个体差异。孩子的发展存在个体间差异,思维类型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有的家庭不发掘自己孩子的特点与长处,盲目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甚至贬低孩子,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家长要寻找孩子与众不同之处,引导孩子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而不是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全能全优的。
第五篇:广告在营销中如何发挥作用
广告在营销中如何发挥作用? 文/常成如今谈广告也许并不讨好,因为现在企业正流行谈终端,讲渠道。连专家也说:攻关正在兴起,广告必将没落”,但问题是无论企业主感不感兴趣。无论广告是否真的“没落”。只要您的企业每年还在投入大笔资金做广告,那么您的效果达到了吗?您的产品卖货了吗?很久以前,约翰·沃纳梅克说过:“我知道我的广告费里有一半是浪费的,只不过,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对这句话我们的企业主一定深有同感。笔者从事广告多年,就广告在营销中如何发挥作用,达到预期效果,谈一点在工作中的切身感受及在企业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1、盲目性: 对自己究竟为什么做广告只知道要做宣传,其目的及该怎么做都不清楚,认为销售不好,就是没做广告;反之认为广告是万金油,只要做了广告便认为有了销量,万事大吉了,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甲说:你看XX卖的多火,乙回答:你不看看人家的广告做的多猛,我想如果靠广告能让一个企业一个产品起死回生的话,那每一个企业都会投入500万乃至更多做广告了。还有,一个产品如果销量非常好,而我们却去问他有没有计划要做广告,他们可能会不屑一顾地告诉我们,我现在不用做广告都卖这么火。如果说一个企业一个产品目前都非常好的话,谁能准确说出哪一个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就象一个车轮有很多根辐条,谁能说出究竟是哪一根辐条在支撑车轮呢?那广告究竟在营销中扮演什么角色,根据我们的多年经验如下:
推广新品上市(告知产品的功能用途传达消费者利益点)针对竞争对手宣传独特卖点
增加销售,配合活动搞促销(赞助、赠送、打折)
打形象提高知名度巩固已有消费群
做品牌
2、对广告认识不够:有一些企业主自认为很了解广告,其实一知半解。没有目的,没有计划,随意性大,认为在市区做了两个户外或在X台播出了3个月30秒或做做包装或做5千张海报,就认为是在做广告。好了便高兴,不行就说广告没用。其不知广告是销售的一部分,它不能脱离销售计划,如:销售区域,目标市场,竞争对手,产品生命周期,应传达什么讯息,达到什么效果等。
3、无所适从:经常听到广告主说,你看人家可乐、耐克等广告多好。可到了自己做了,这也不行,那样也不要。反复强调,我们面向农村市场,太洋气他们不懂,俗点吧,字大点,要突出产品等等。昨天还大谈创新的老板们这时却变的小里小气,缩手缩脚。如果说一个成功的广告取决于我们的营销计划,而营销计划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而领导者又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方向和成长,所以我们常说一个成功广告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勇敢的客户。
我想企业对一个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既应该开放接受,又要理性判断分析,不应该象一个追星族一样,凑热闹。今天大家搞CI,我也要搞,明天大家抓渠道建设,我也紧紧跟上。不是说这样不对,而是说,一个企业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计划,不能盲目跟风,多做实事,做对事,才能有一个持久的发展。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对于企业来说,哪个环节跟不上都不行,就象一个人,身体是一个系统,每一部分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道理其实很简单。
对于一个成功的广告而言,除了要有一个好的策略还有好的执行,谁做广告,为什么做广告,做什么广告,对谁做广告,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做几次,达到什么效果......正是这些基本的概念决定了一个广告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