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航海实力一

时间:2019-05-14 13:0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航海实力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航海实力一》。

第一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航海实力一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航海实力一

第一节 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启示

2006年1月13日至24日,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一套共8册的同名系列丛书也已同步发行。

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记录片第一集海洋时代,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国家的强大是从海洋强大开始的。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与欧、亚、非大陆继续着商业往来,但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 限在印度洋沿岸。

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 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

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

15世纪葡萄牙造出了轻快帆船,这让航海家们可以跑出去更远的地方。

西班牙人用这种船于1492年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美洲大陆,开启了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作为第一个敢吃葡萄的国家,开始了航海的旅程,淘到了第一桶金,然而随着欧洲航海的发展,国小民穷的葡萄牙被远远的抛在了后面,18世纪以后,基本在航海领域的强国中已经找不到葡萄牙的身影,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一种沉痛的讽刺。当时,葡萄牙贵族将洗劫的贵重金属全部用来消费,如果全部或者部分进行航海投入、战舰改造,那么葡萄牙的航海历史绝对不会中途衰落的。

到了1588年这个贪婪的封建帝国的海军被英国海盗组成的海军所打败,首先是西班牙这个封建帝国在西欧就不得人心,又是欺负意大利又是欺负法国更加欺负荷兰(当时比利时属于荷兰),荷兰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反抗运动。英国人歼灭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成了西方海上霸主,随后在1600年英国侵入印度。荷兰在西班牙无敌舰队被歼后,宣布成立了人类从未有过的新型国家,共和国。

西班牙开辟的大航海运动的意义在于,激活了欧洲,带动了欧洲经济,脱离了中世纪,积累了资本,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节 航海梦 中国梦

世界各国的海洋权益之争也已经从最初的远洋航海和军事对抗走向了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海洋战略,而其中,海洋经济是一切海洋战略的核心,决定着国家的竞争优势和政治军事实力。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各发达国家相继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国家战略重点。

1.中国古代航海史的辉煌依赖于中国古代航海科学技术的进步。到了明初,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先进航海科学技术之集大成。据航海史学者研究表明,郑和船队中的大型海船叫“宝船”,其“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有九桅,张十二帆;足见中国明代造船业的强盛。

中国是陆上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国有1.8万公里海岸钱,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对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主权权益、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如果清政府可以将从乾隆皇帝开始修建的圆明园的资金拿出来,全部用到军事上,估计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就是中国侵略他国,而不是被侵略了。极便就是慈禧时代修建圆明园的钱拿出来,也可以购置、装备20个北洋水师,这个是历史版看到的,不知真伪。不过,看到给慈禧过一次生日就可以买到三艘驱逐舰来看,极便不对也相差不多了。如果,真的可以装备20个北洋舰队,吓死日本也不敢将战舰开到黄海来。所以我们将屈辱的责任推卸到中华民族身上是极为错误的,清政府的错误应该由清政府承担,鸦片战争后的衰落就是清政府的腐朽和无能。

中国历史上曾错失过三次战略机遇期。

第一次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中叶。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表明那时中国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中国没有把它转化为现实力量,丧失了一次重大机遇。而西方各国在哥伦布和麦哲伦“地理大发现”后迅速向全球扩张。随后,欧洲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的活跃时期。欧洲紧紧抓住这次机遇,第一次领先于东方。

第二次出现在19世纪末期。当时的中国和邻国日本已意识到,东方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在这次机遇面前,日本成为惟一搭上西方工业革命快车的幸运者,在短短几十年迅速崛起并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大获全胜,后又击败俄罗斯,成为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而中国则没有像日本那样一开始就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而是在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下缓慢推进,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次发生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以及科技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时代。应该说,中国在冷战时期较好地利用了美苏对峙,但只能说利用了一半。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错失了这一重要机遇。

2航海作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途径和载体,把世界拉近了;发展航海事业,实践航海文化的过程,就是建设海洋强国,加快中国梦实现的过程,航海文化把中国梦拉近了。

总书记多次论述中国梦,这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深刻揭示。“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航海梦将作为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加快航海梦的实现速度,从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航海为海洋经济开辟通道,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承担起海洋经济、国民经济能源运输、物资集散等重任,也承担着保家卫国,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重任。国家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速度是取决中国梦早日实现的根本。而同时,航行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也要注意保持速度与效益的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民素质提高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中国航海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身素质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船舶修造水平,增加自主设计创新能力,提高航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二是打造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要有强大的国家海上力量,捍卫蓝色国土的持续安全和发展,确保海洋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

国家海上力量应当由六种力量所构成: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坚实的海上执法力量;以大型远洋运输船为骨干的商船队;组织规范的渔船队;领先的海上科学考察、海洋资源勘察和开发力量;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航海事业从狭义上看是一个经济问题,但从广义上看又是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性问题。海洋是政治、经济和贸易联系的通道,也是军事力量调动的通道。要成为一个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大国、强国,离不开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发展。航海作为交流传播载体的地位日益突显,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梦的实现与航海事业的振兴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密不可分。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华民族从未像今天这样,坚定地走向海洋、拥抱海洋、维护海洋、发展海洋。当航海梦成为民族共同梦想时,中国离海洋强国、文化强国已不远矣,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亦不远矣,中华之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第三节近代和现代航海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欧洲国家率先从封建主义时代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各门类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材料、机械、电气、电子、控制技术逐步应用于航海,形成了近代和现代航海科学技术。

18世纪炼铁业的发展导致1787年制造出第一艘铁木船,1841年建造出第一艘铁质船;1858年出现了钢,1866年开始用钢造船。就船舶动力而言,1769年研制成双向蒸汽机,1783年则制成蒸汽动力明轮船;1876年研制成功内燃机,1903年则制成内燃机船。18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与天文学结合,致使1730年发明航用六分仪,1888年发现电磁波,1895年发明无线电报,尔后船舶采用无线电通信;1935年发明雷达,随即于1937年开始用于船舶探测目标、定位、导航与避碰;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就研制出卫星导航系统,航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航海从技艺逐步发展成为科学技术,从帆船时代进入机动船时代,从地文航海和天文航海时代进入电子航海时代。

在近代和现代史中,中国航海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航海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航海科学技术方面,则主要是学习、借鉴、引进、消化、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航海科学技术成果,为我所用。我国原创性的航海科技成果较少,这一状况与我国海洋运输业和船舶制造业在规模上名列世界前列的状况还不相适应。

第四节

当代航海科学技术

20世纪下半叶,伴随整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航海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其重要标志如下。

1)船舶大型化

在20世纪60年代,1万载重吨的船就可称为“万吨巨轮”,2000年末世界上拥有10万载重吨的超大型油轮(VLCC)数百艘,还有50万载重吨的特大型(ULCC)油轮。目前最大的散货船为30多万载重吨。集装箱船近年来也越来越大,从几百到1000、3000、5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已有许多;我国已有85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投入运营,而1万标准箱(TEU)左右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正在开发建造中。大型豪华客轮达到14万总吨级。

2)船舶专业化

过去的海洋运输船舶主要是客船、普通货船和油船。近20年来,集装箱船、滚装船(Roll-Roll)、液化气船(LNG、LPG)等专业化特种船舶迅速增多。

3)船舶高速化

为了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运输竞争,近20年来,30节(1节为每小时航行1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以上的小型高速气垫船、水翼船、水动力船、喷气推进船快速研制并大量投入使用。当前的集装箱船速度可达25-30节,大约比过去的普通货船快一倍。

4)船舶自动化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在船上广泛应用,从船舶在机舱设置集中控制室到出现无人值班机舱和驾驶台对主机遥控遥测,船舶机舱自动化成为趋势。随后驾驶台的自动化仪器设备不断研发和应用近10年来建造的新型船舶基本上都可称之为驾机合一的自动化船舶,其中一部分自动化程度高的船舶被称之为“高技术船舶”。

5)导航定位电子化

当前,传统的陆标定位、天文定位方法已成为特殊情况下的补充手段,无线电导航定位方法经过了无线电测向仪(1921)、雷达(1935)、罗兰A(1943)、罗兰C(1958)、卫星导航系统(1964)、全球定位系统(1993)的发展历程,进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时代。全球定位系统(GPS)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海上、陆上、空中和空间用户提供连续的、高精度的三维定位、速度和时间信息,使船舶、飞机和汽车等运载工具的导航与定位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6)避碰自动化

为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发现来船而进行避碰,船用雷达发挥很大作用。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的自动雷达标绘装置(APPA)和雷达的结合被称之为自动避碰系统。该系统可自动采取和跟踪目标,以及自动显示来船的位置、航向、航速、相对运动和碰撞危险数据。避碰自动化进一步得到发展是20世纪末开发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可连续向其他船舶传送船舶自身数据,并可连续接收其他船舶的数据,有利于减少因船舶识别和避碰决策失误引起的船舶碰撞事故。

7)海图电子化

传统的纸质印刷海图已不适应船舶自动化和航海智能化的发展要求,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在近十几年研发成功并不断完善。该系统不但能很好地提供纸质印刷海图的有用信息,而且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海图作业,综合了GPS、APPA、AIS等各种现代化的导航设备所获得的信息,成为一种集成式的航海信息系统,被称为是航海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

8)航海资料数字化

航海所需的各种图书资料原都采用纸质印刷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航海通告潮汐表、灯标表等出现了电子版和网络版。海员可购买光盘或在网上查询与下载。这有利于航海图书资料中内容的迅速更新,避免了海员对纸质图书资料的手工更正,使用也更加方便。

9)通信自动化

无线电报、无线电话、电传和传真在船上采用,比船舶采用手旗与灯光进行通信已是很大的进步。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拉开了卫星通信的序幕。1979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宣告成立,1982年开始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Inmarsat可以为海陆空提供电话、电传、传真、数据、国际互联网及多媒体通信业务。船舶通信自动化的另一重要标志是船舶使用了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使船与船、船与岸台全方位和全天候即时沟通信息。一旦发生海上事故时,岸上搜救当局及遇难船或其附近船舶能够迅速地获得报警,GMDSS还能提供紧急与安全通信业务和海上安全信息的播发,以及进行常规通信。GDMSS在船上的使用导致了驾驶与通信合一,传统的船舶报务员已被取消。

10)航行记录自动化

为了在船舶发生海上事故后查明事故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原由海员手工记录的航海日志、车钟记录簿等,现正被俗称为船舶“黑匣子”的航行数据记录仪(Voyage Data Recorder,VDR)代替。VDR系统由主机、传感器、数据存储器、专用备用电源和回放再现系统等构成。船上有了VDR,就大大有利于海上事故原因分析。

第二篇:中国航海博物馆

网络调研: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是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浦东临港新城。中国航海博物馆旨在发扬光大“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和优良的传统,展示中国航海视野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世界航海科学发展的贡献,展示中国航海视野的新技术、新成就,构建国际航海交流平台,加强与国际航海界的交往,普及航海知识,培养青少年热爱航海、献身航海事业的兴趣,营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文化氛围,满足城市文明发展的需要。

在环境风格上,设计师结合展示大纲的故事主线,分别营造了历史感很浓重的历史馆,以及现代感强烈的船舶馆,从历史和结构角度,通过场景、展品、灯光的结合,在场馆内设计了很多不同环境风格的区域,自然的区分开不同的展示内容和重点,通过场景和环境的营造,加强观众的融入感。

在空间布局上,中央展区策划与设计:建筑物中央是高达70迷的船帆造型,内部空间是博物馆的核心。航海博物馆的设计特色不仅在陈列方式上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与便捷的领悟,而且使文物保护与陈列方式相结合、科普教育与观众参与相结合,各个部分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创新,借助于航海者的话,设计“如同航海者,借星光远行”,星光虽微,但永远照耀着航海者向大海的深处、远处探索前进。

在选材上,一层历史馆展区多运用石材,营造历史感觉。一层墙面大面积运用林德纳钢板墙,从工艺和效果上追求质感和品质,同时也便于墙面展示的处理,展品和图文化都能很好的墙面装饰材料融合、粘接。

航海历史馆是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重点展馆,该馆以时间为主线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展区。同时历史馆以技术副线为引线,将浮力渡水、独木舟、木板船、帆、桨、槽、舵、指南针等造船和航海技术随时间主线并行展开,让观众更深入了解中国航海技术的发明与演变过程。

船舶馆分为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制造两个部分,通过对船舶结构、设备及建造的分解、及介绍与展示,呈献给观众一幅清晰、透明的船舶图“图纸”,同时将互动、环境模拟、观众参与和文物、实物相结合展示船舶结构时,制作了1.6大型万吨级货轮高仿真剖面模型,船长约25米,高度贯穿两层展示空间。

第三篇:游中国航海博物馆

游中国航海博物馆

在这金秋十月里,对于我们这群孩子来说,最快乐的就是国庆节了,尤其是今年的国庆节还“加赠”了一天的假期。十月五日,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中国航海博物馆参观、游览。

还在车上时,就远远的看见了高大的博物馆。它的主体结构既像两片巨大的贝壳,里面不知藏了什么明珠;又如洁白的船帆,帮助船儿们乘风破浪。外观别致大气,设计独特美丽的中国航海博物馆闪亮登场!不仅是展馆里有展品,道路两旁放置了许多反舰导弹、鱼雷艇、铁锚,透出了浓浓的海的气息。还没进入博物馆,我就被它的恢宏气势所折服了。

终于进入展馆了,我拿着从入口处领的导览图,沿着上面的路线开始参观。刚走到大厅,我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木材的味道。还没来得及疑惑,我的心就又一次被震撼了。原来是传说中的“明代福船”!

这是一艘巨大的木质帆船。它的船底到甲板就有一层楼高,高达27米的主桅杆一直延伸到了三楼的“风帆厅”。它的长度大概有30多米,船头尖尖的,船尾十分宽阔,两头都高高翘起,似乎在为它宏伟的外表而骄傲。不过,它可是有资本骄傲的。因为,明代郑和下西洋时的主要船型,就是这种福船。不过,最奇特的就是它的船头还有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哩!这也是福船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对眼睛有个响亮的名字—“龙目”,它的大小形状都很有讲究:渔船的眼睛往下看,意在寻找鱼群;商船的眼睛朝前看,意在识途。这艘古老的“明代福船”历经沧桑但不失古典端庄,肃穆庄严但不失气派,真不愧是“镇馆之宝”!

接下来的参观也毫不逊色,各种各样的展品让我应接不暇:航海历史馆里,图文结合的介绍和展品,让我知道了中国航海技术的演变过程;船舶馆里,各类船模让我在鉴赏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海员馆里,我不仅见到了航海日志,还过了一把当“船长”的瘾;航海与港口馆里,我看到了大量有关航海的仪器和文献资料;军事航海馆里,令人目不暇接的军舰模型、现代化武器让我不停的发出阵阵惊叹„„

最让人激动的压轴大戏就是中国的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模型了。碰巧的是,我们本来只是去滴水湖公园玩的,看到旁边有个博物馆就顺便参观了一下,可是运气不错,正巧碰上了“辽宁号”模型的首次展出。这个模型制作的十分精致。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每个细节都做得面面俱到。航母甲板上,一根根跑道画得清清楚楚;一边的飞机,整齐的停放着,每一架都精雕细琢,刻画得如此精致„„

这时,我的心里只有一个遗憾,那就是这艘军舰是由别的国家的军舰改造而成的。看着精致的“辽宁号”,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等到若干年后,一定要让百分之百中国亲自开发研制的航空母舰,不,甚至是更厉害的军舰,被制成模型展示在这里!

季筱璠初一(5)班505

第四篇: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

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

今天在学校的领导组织下,我们来到位于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近滴水湖)的中国航海博物馆。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航海博物馆,占地面积248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6434平方米。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室内展示面积达到了21000平方米。

刚来到这个的博物馆时,就觉得真是太宏伟壮观了。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从外观上看这个博物馆的设计是十分独特的,像个数字6,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步入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艘巨型“郑和宝船”。这艘高仿真明代福船,以1:1比例复制了15世纪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标准船型,船体高约9米、主桅杆高近27米,长30余米,宽逾8米,堪称“镇馆之宝”。

馆内展区分为三层,第一层设置了航海历史馆、船舶馆、海员馆,以及渔船与捕鱼专题展区;第二层设置了航海与港口馆、海事与海上安全馆、军事航海馆,以及航海体育与休闲专题展区。博物馆还建有天象馆、4D影院和儿童活动中心。

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建成对于推动航海事业发展、弘扬我国航海文明具有积极意义。梦想在蓝色海洋上乘风破浪,象海鸥一样自由飞翔!中国是一个航海大国,航海蕴育了灿烂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普及航海知识,培养青少年热爱航海、献身航海事业的兴趣,满足城市文明发展的需要。通过参观我学习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还看到了世界闻名,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事实的真相,认识了自然。了解到了以前的船和未来的船。这让我更加的热爱学习,热爱历史,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站在展馆门口眺望近处彩旗飘飘!远处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

第五篇:中国发展战略与中国文化软实力

国家发展战略与中国文化软实力

[摘要]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等硬实力而言的实力。一国在国际交往中因其所崇奉的思想、知识和价值得到普遍认同而获得了影响他国行为的能力都可称为文化软实力。体现和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思想、观念和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可以影响他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减少自己的对外政策实施中遇到的抵制和阻力,从而有助于一国在国际交往中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增进自己的国家利益。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因此,我国在提高自己的国家综合国力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本文旨在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关键词]发展战略 文化软实力

1什么是文化软实力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率先提出“Soft Power”的概念,国内目前通称“软实力”,其实应译为“软权力”。它是指一国所倡导或奉行的价值理念、政策战略、制度安排的正当性或合法性获得他国的自愿认同而在国际事务中无须通过命令或强制等方式赢得他国支持与合作的能力。奈指出,软实力是一种同化性权力(co-optive power),它与命令他者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硬权力或指令性权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它实际上是一种柔性的国际影响力。奈认为,软性的同化权力与硬性的指挥权力同等重要,在捍卫和增进自身的国家利益方面,前者显然遇到的抵制更少,实现国家利益的代价更低。奈进而指出,构成一国软实力的权力资源包括本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多国公司的数量和实力、自身主导的国际机制的规则和制度等资源。

软实力的概念提出后,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我国学术界对软实力概念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学者指出,软实力的内涵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思想、观念、原则;二是制度,包括国内制度与国际制度;三是战略和政策,发展模式、国家形象、信息和相互依赖等可纳入其中。他进而指出,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而且主要是文化中的核心即价值观,制度和战略与政策都有赖于观念、思想、原则的支撑。既然软实力如此重要,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不打自败。学者们一致认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文化软实力既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解决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纵观世界历史,所有强国的发展,都是国家战略形成民众共同意志,全体民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有发挥民众的共同力量,激活民众的创造性智慧,这个国家才有可能走上强国之路。同时,也有助于这个国家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而儒家文化就是凝聚我们民族凝聚力,防止一盘散沙的粘合剂。

2: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格。它对人类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的发展不但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水平,也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强大程度。文化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关系到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在社会发展中,人是生产力的最重要的要素。而人的重要性大抵是与人所拥有的文化程度成正比的。人的文化程度越高,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作用便可能越大。.在这一意义上,,文化也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整个文化环境都不是与生产力无关。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政治法律、道德伦理、风俗习惯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影响。.这些方面的先进与落后,就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即如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作为人的文化素质的构成,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的支持和品格的保障。今天,文化的相当部分还直接表现为生产力,出现了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文化产业。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往往体现在它的影响上。即文化的发达程度和先进程度所产生的魅力,包括对本国和本民族所产生的凝聚力与对它国它民族所产生的吸引力。文化越发达越先进,它作为软实力的影响就越大越广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大,不独表现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强大上,还需要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强大。因而发展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关系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发展文化不仅需要战略的眼光,还需要审时度势地制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以求扬长避短,升优汰劣,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当今世界的总格局中实现我国文化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地跨越式地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做法

3.1将提高文化软实力纳入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或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文化软实力攸关一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发展软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成为维护美国价值观安全和使美国变得更安全的必由之路。美国总统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高度重视运用美国文化软实力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安全。国家安全委员会每年一度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文化安全占有重要地位。

3.2将文化视为一种创造财富增加价值的创造性产业,集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增强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实力达到一定规模时,都会通过提升其文化软实力的方法而进一步提升其综合国力。

传统文化观将文化和产业对立起来,认为文化乃是一种远离市场的艺术,市场和文化格格不入。文化产业的概念将文化生产和消费与市场链接起来,同时对市场提出了趣味性和精致性的文化要求,文化市场化和市场文化化都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概念强调文化创造财富和文化增加价值,既重视文化的市场化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消费,又重视市场文化化的趋势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和大力发展“以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或创意产业。

企业集团以及全社会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利用自身的国际政治经济优势支持本国文化商品占领国际市场。

3.3重视思想、观念和原则的生产和传播,支持本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思想库的发展,努力使本国成为国际社会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原则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思想、观念和原则等价值理念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原则的生产和传播是发展和运用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生产思想的源泉,思想库是生产政策思想、引领社会思潮的独立的、非营利性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思想库往往被称为发达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或媒体权力之外的“第五种权力”。具体说来,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孔子学院,传播儒家文化就是很好的丰富世界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方法。儒家文化尚和,讲究仁爱思想。所谓仁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凸显了儒家思想纯粹而崇高的道德精神。它意味着:自己不是在他人对自己好的情况下,才回报似的对他人好;自己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自己无条件地对他人好,只因为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孔子的另一个思想就是义,义意味着合乎礼仪的等道德规范,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内涵,是指人的物欲追求合乎礼,仁,道等的政教伦理规范。儒家崇尚和而不同的思想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托。全世界范围内孔子学院的建立就是很好的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方法。

3.4通过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活动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李光耀曾指出:“只有在其他国家羡慕并期望模仿一国文化之时,其软实力才得以实现”。只有当一种文化在实践中发挥促进国家社会进步的良好效能时,他国才能信服,进而对其心向往之。如果在本国失去生命力,在国际社会就自然会失去吸引力。这就需要国家拥有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聚集、团结和组织全体成员的向心力,是保持国家统一、内聚稳定的内聚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结语 本论论述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以上论述,唤起国家及民众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通过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对内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对外则扩大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同时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论语》

《十七大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

《国家十二五计划纲要》 新华网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北京 人民出版社

《梁文道文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北大听讲座》 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文池

下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航海实力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航海实力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关系

    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关系 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关系 姓名:唐仕波 学号:201421000506 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不能自我实现,也不是......

    中国工资状况与世界各国对比研究 (节录)

    中国工资状况与世界各国对比研究 (节录)作者:刘植荣我考察了世界最富的欧洲,那里与从课本上所了解的资本主义判若两个社会——国家财富惠及每个百姓,低收入群体享受数百种福利,有......

    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通商航海条约

    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通商航海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基于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两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共同愿望,并考虑到......

    中国梦航海梦我的梦

    中国梦,航海梦,我的梦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家软实力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家软实力 提纲: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对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软实力”要素进行分析,这是重点部分 第三部分:文化产品和文产业的简......

    打造中国软实力

    江海纵横2008年第1期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中国软实力和硬实力

    中国软实力和硬实力 09管道(1)班沈迅 090728106 如何看待中国的软实力与硬实力 软实力是美国人发明的一个新词汇,望文生义,就是指以政治,经济,文化作为吸引别人的手段,以区别于用军......

    详细解释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不同战略关系(合集)

    详细解释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不同战略关係 中国与外国发展的战略关係是分不同层级的,中俄、中欧(包括英、法、意、德等国)是最高级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係」,中巴(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