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设备维修与管理,创企业最佳经济效益
目录
如何使企业效益最大化...............................................................................................2
加强设备管理的必要性...............................................................................................3
浅谈如何加强设备管理...............................................................................................3
一、专管与群管相结合...............................................................................5
二、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5
三、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6
四、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6
五、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7
六、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7
七、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7
八、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8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8
一、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缺乏...........................8
二、维修保养手段落后...............................................................................8
三、拼设备现象严重...................................................................................9
四、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9
加强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9
一、加强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9
二、加强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10
三、加强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10
加强设备管理的有效建议.........................................................................................11
一、技术档案和机务统计工作.................................................................11
二、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问题.................................................................11
三、机械施工中设备安全管理问题.........................................................12
如何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施工成本一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间接费等构成,其中,机械使用费(以下简称机械费)一般占到全部施工成本的20%至30%。公路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加强工程机械的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益和资产效益,降低机械设备费用,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工程机械的管理。
一、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新形势下的机械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而要想提高管理实效,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完善、操作易行、行之有效的机械管理制度,并通过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将机械的维护和使用责任到人。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按制度办事,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防止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事有章可循,才能保证管理正确、有序、有效。
完善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来自项目部,努力提高项目部对基础工作的认识,健全设备的基础管理,才能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机械管理专业人员应加强对项目部的机械维修、使用管理,并进行具体指导,做好现场管、用、养、修、算等各项原始资料和数据的统计、积累,并及时、准确地向主管领导上报使用及经济分析资料,以便领导掌握设备使用情况,及时调整使用方案。各项目部应配合机械管理部门做好机械基础管理工作,加大平时抽查、监督力度,对收集的数据加以核实,力求做到准确、及时、真实、有效,能如实反映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成本消耗情况。
加强设备状态监控,对使用效益高、易损坏的设备;应加强跟踪诊断,变事后修理为事前修理。设备维修、保养要切实做到资金、人员、时间三落实,以确保设备的使用完好和正常运行。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机械管理部门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设备检查、考核,以便尽早地发现机械故障征兆和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深入开展节能增效的活动,奖勤罚懒,对违章现象进行处罚,以加强机械管理人员对设备维修、保养的自觉性,以设备的完好率和出勤率来促进生产质量的提高。
加强机械人员的技能、职责和安全教育,发挥机械效益。首先,设备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深入实际,科学、有效地解决机械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加强对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业务培训,使每个操作手掌握所在岗位的必备知识,做到“三懂”(懂结构、原理、性能)、“四会.”(会使用、保养、检查和排除故障),正确操作使用设备、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预防和减小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做贡献。
二、加强记录统计和成本核算
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主要目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从市场、经济、效益的角度加强机械设备的核算工作,以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对施工设备,应随时考察其使用效果并评定其状况,及时调整使用方案,增强设备使用效益和时间价值观念,以求达到效益最大化。
随时了解机械单位产量、所需动力、配件消耗及其他开支情况,及时分析机械使用效能,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标准、定额。据统计,机械每延长一年使用寿命就等于节约10%的设备购置费。
落实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核算工作。应有专人负责机械使用记录,对每台机械应建立核算卡和档案,对台班费、燃油消耗、维修费用登记造册,逐一核算,并根据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可变成本和不可变成本做到心中有数,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加快工程进度,势必加大设备投入,增加机械使用量比重,因此要科学地控制机械设备的投入。即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根据工程量、工期、质量要求、具体施工条件,合理选择、调配和组合机械设备、组织机械化施工。
加强设备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国内外各种机械的不断更新,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在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由此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工程机械装备落后与施工要求逐步提高之间不配套,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与机械装备技术先进之间不满足,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低与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之间不适应等。严重影响了施工生产的正常运行,给企业造成潜在损失。为使设备以优良的性能投入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充分重视施工机被没备的科学管理。只有搞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管好、用好、养好、修好施工机械,才能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强企业的市扬竞争力。
浅谈如何加强设备管理
在设备管理中我们坚持以提高设备运转率为重点、以强化设备维护保养为主线、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遵循“学习、调整、总结、提升”的管理思路,强化四个管理,全方位开展设备升级达标活动。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和出力率,为企业产值超历史,管理上水平提供了保障。
强化基础,确立标准,建立机制设备维护保养必须从基础管理抓起,一是量化设备维护保养指标,二是确立工作标准,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在设备管理中设备维护保养只是个概念,如何进行量化,我们是用设备管理的“五率”来体现的,即:设备“完好率、泄漏率、故障率、保养达标率、运转率”。以设备运转率为重点,确立考核指标,并以生产计划的形式每月下发到各车间、机场、班组;指标量化后围绕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定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标准,工作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建立班组、车间(处室)、企业“三级”考核体系。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做为设备管理中的重点与效益工资挂钩,依据标准细化了考 核内容,每月由生产部对各单位完成情况进行月份考核。考核不讲客观、不讲情面,起到了激励先进,约束后进的作用。这样,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就做到有章可循并形成了管理有目标、工作有标准、效果有考核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制。
1.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了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三级过滤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岗位员工从无怨言,主动自觉地完成当班的各项任务,做到交文明班、标准班。
2.强化操作环境管理以“治、理”并进的规范管理,提升设备维护保养综合效果
在抓设备维护保养中,我们坚持“治、理”并进的原则,把治理操作环境做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对岗位,设备周围,建筑物,扬尘点等进了整顿和治理,使操作环境做到了整洁。
3.强化“人本”管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为维护保养提供了保障
企业管理五要素中人是关键要素。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设备维护保养取得成效。因此,在设备的维护保养中我们始终把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提高技术素质做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员工中进行了以“降低设备故障,就是效益”为主题的大讨论。使员工从“要我管好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向“我要管好、维护保养好设备”的思想转变。在实现观念转变中,重点克服了员工中存在的“设备不坏只管转”的拼设备思想和满足于“步子不大年年走”的低标准,坚持常年不断对自己责任区的设备隐患,缺陷等问题开展 “查、摆、找”和“整、治、升”活动。抓设备管理不但要增强员工的理念,而且还要培养和提高员工过硬的操作技术和维修技术,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员工在设备管理、维护保养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们以机场、班组为单位对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同时不间断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在维护和生产岗位上设立了练兵卡。采取对岗位操作和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的培训,及现场模拟设备事故处理等形式,使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业务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
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中,领导重视与否是关键。我企业各级领导齐抓共管,一把手挂帅、主管领导亲自抓,各单位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列入管理的重要日程。正是这些具体工作使设备维护保养取得了一定效果。
我企业采用了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 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程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三是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企业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上述原则具体说明如下:
一、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企业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系统。建立优化组合的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企业经理等主要领导干部把设备管理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做出决策,一名经理主管设备工作。同时根据需要设置专职设备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专职设备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在主管经理领导下,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工作。车间由一名主任主管设备,并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机场、班组也有兼职设备员;形成一个设备管理网。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程,以使工作有章可循。
在工厂企业中,直接操纵设备、维修设备的是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他们对设备的性能、工作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最熟悉了解。他们是设备的主人,而且他们对自己操纵的设备日常维护负有具体责任。因此,完全应当发挥他们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
我企业在其制定的《设备强制维修保养细则》中,要求设备维护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要求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搞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和“三级过滤”(即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为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操作工应保持本岗位的设备、管道、仪表盘、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应加强静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要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二、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设备综合管理是广义的设备管理,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备管理本质上是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的运动有两种形态:一是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投资、折旧、维修费用支出与核算、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和经济效果分析等。前一种运动形态的管理称技术管理,后者称为经济管理。它们分别受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据此,设备管理要最终取得两个成果:技术成果和经济成果。即一方面要求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另一方面要求节约设备维修 与管理的经费支出。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
设备从规划到设计、制造阶段,费用是递增的;安装阶段以后费用开始下降;运转阶段的费用大体保持稳定的水平,而且历时较长;最后费用再上升,说明设备已到了应进行修理、改造或更新的阶段。对使用单位,购置新设备时不仅考虑购置时的购置费(即生产费),还要考虑设备在运转阶段的使用费(或维持费)。
设备综合管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种措施,使企业设备消耗的费用最少。它不是只顾设备的某一阶段,而是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费用最经济,即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为最经济。寿命周期费用包括设备的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生产费用是设备构成以前调研、设计、试制、制造、储存、运输等付出的费用,一般是产品的售价。使用费用(又叫维持费用)是设备在使用阶段付出的费用,包括动能、工资、维修、折旧、保险、培训等费用。在设计阶段不能只顾降低制造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节能性等,要长远地估计到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在使用阶段不能只强调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而要将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所获得的生产成果进行比较,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设备管理多注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在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中也突出了考核设备的技术指标,满足于把设备管好、用好、修好,而对经济效益不那么重视。我们运用设备周期费用的概念,就可以克服在设备管理上只看技术成果,不看费用消耗;在设备使用上只重工艺需要,不讲合理使用和发挥设备潜力的现象。
为了便于对设备管理工作中的经济效益做出判断,适当增加了经济效益指标。由于我企业普遍推行了设备维修费用等项目的考核,因而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支出。
三、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
现代化的化工企业,设备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手段。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状况的好坏与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
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方向的变化,为生产服务。随着企业产品结构的变更、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用户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向,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当企业经营方向转变的时候,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也应及时地调整、改善和提高,以适应变化了的经营方向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应当树立重视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品种质量、设备修理工作的难度,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维护、修理、备件供应、改造、更新五优先,确保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四、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由设计、制造部门管理;设备的使用过程由使用单位管理。两者应该密切结合,互遇信息。设计、制造部门不能只顾降低设备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维修性、环保性、安全性及节能性等。要熟悉使用单位的工艺要求和使用条件,要考虑到设备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在设备 制造出厂后,研制人员要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使用单位及时的地把安装、调试、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向设计、制造部门进行信息反馈,以便改进设备的设计。
五、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生产实践证明,设备管理工作应执行以“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没有正确的维护保养,就不可能有周到的计划检修。
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之间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如果计划检修只是抢进度,忽视检修质量而遗留下设备隐患,就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反之,如果维护保养不精心,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不仅会带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而且会加大检修工作量,正常计划被打乱,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六、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求集中力量对现有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只有把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工作做好,才能克服现有企业耗费高、能耗大、质量差等弊端。另外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也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延长设备寿命和保持设备良好状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无止境地延长“寿命”,不能不惜工本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因为设备使用时间过长,技术性能日益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逐渐增多,修理费用一次比一次高,修理周期愈来愈短。所以在设备维修中,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正确处理设备维修与改造关系,把维修与改造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检修的机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代替技术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设备和零部件。一方面对陈旧落后,进一步维修价值不大的设备,按手续进行报废,更换先进的设备。
七、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
设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向着大型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及结构复杂化等特点发展。为了对现代化设备搞好管理,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掌握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设备管理本质上是现代化设备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结合。
面对现代化的生产装置和复杂的设备,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设备管理人员要做到对设备全过程综合管理。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而且要对引进的外国先进设备,在学习、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对全体人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长期的、多层次、多渠道及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技术教育培训和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为了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应加强对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与研究,积极组织国内、国外及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技术经验交流。对国外先进技术 设备和管理经验进行考察、学习、引进、移植、总结、推广,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与设备管理水平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八、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设备管理工作体现在工作中,生产中磨炼出来的“三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四严”(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纪律、严格的要求、严细的作风)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结论是明确的:我们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弘扬雷锋精神,学习大庆经验。在设备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人的工作。设备再先进也是人造的,结构再复杂要靠人去操作、维修和管理。而人的思想觉悟水平和技术水平对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关系极大。要教育广大职工爱护工厂的设备。当然,思想工作也不是万能的,只有把思想教育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才能把设备管理工作持久地搞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总之,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设备综合管理与许多因素有关。根据许多在设备管理改革和设备管理工作中取得成效的优秀单位来看,领导重视是搞好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与保证,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缺乏
有的企业由于设备管理使用者工作待遇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人才的大流失。现有设备管理使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思想波动大,人员不稳定,特别是中高级机械技师、工程师和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的缺乏,是制约设备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二、维修保养手段落后
维修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设备使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对设备保养的要求也就相应较高。但保养又受机具和生产任务的限制,常常做不到位,致使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加剧,设备完好率降低,寿命减短。设备维修工作是一项又苦又累,且技术含较高的行业,维修人员主观上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为减轻自己的工作,推卸工作责任,很多情况下将本可以维修的机件更换新件,维修人员成了“换件工”,这种“以换代修”的局面已比较普遍,无益于维修人员修理技术的提高和维修成本的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目前,机械设备的技术含越来越高,机电一体化在机械行业普遍使用,对修理 工的水平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目前施工企业从事维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缺少技术素质较高的技术骨干况且设备维修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维修”的局面,很难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致使设备故障频繁,故障损坏程度严重,维修难度大。
三、拼设备现象严重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招投标工作的日益规范,中标企业为在段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致使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有些小故障得不到及时的检修,终使小故障酿成大故障。这种重用轻管的拼设备现象使设备的完好率得不到提高,生产或施工进度也同样受到影响,任务拖后又势必需要加班加点来弥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时间就又会被挤出来抢工期。如此的恶性循环,致使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下降,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四、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由于体制问题,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形成一种谁都能管,谁都管不了的局面,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责任不明确问题。机械的操作手只管操作,不管甚至于不顾设备的构造原理和保养方法,操作和保养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后又给维修工作加大任务维修人员虽然了解设备损坏的原因,但只能对操作人员心怀不满操作人员又过分依赖维修人员,就形成了一种“管理人员管不了、操作人员只管用、维修人员只管拆装”的畸形管理模式,对设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虽然部分企业针对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奖罚制度、设备完好利用率和效益挂钩制度,但实际上奖的少,罚的多。或是纯粹以罚代管。操作人员对处罚不能理解和服从,心怀不满,故意损坏机械设备和“跳槽不干”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企业在缺少人员和无良策的情况下,只能在制度执行上“只喊不做”,使制度最终成为一本废纸。
由此可见,目前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形势严峻。若不及时解决,势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加强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以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花色品种,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安全文明生产,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预测,决定进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产品的设计、试制、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无不体现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为赢得和占领市场,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为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产品,设备管理是保证。设备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设备管理是企业产量、质量、效率和交货期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是按合同组织生产,以销定产。合同一经签定,即受到法律保护,无特殊情况不能变更,违约将受严厉的经济制裁。如果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设备运转状态做保证,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合同规定的。一旦违约,给企业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往往失去市场,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无不强调安全生产,紧抓常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强制性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之上。根据有关安全事故的统计,除去个别人为因素,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设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压力容器、动力运转设备、电器设备等管理不好则更是事故的隐患。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运转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也是紧紧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进行的,设备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简单地说,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党和政府多次提出贯彻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加强设备管理一定要与企业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相结合,应用现代技术,开展技术创新,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新设备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高装备素质,增强设备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是要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企业内部多数人是围绕设备工作的。要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前提是要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设备上实现的。设备状态不好会增大原材料消耗,如出现废品,原材料浪费更大。在能源消耗上,设备所占的比重更大。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节能降耗永恒的主题。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为维护设备正常运转,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物资消耗。设备一般都有常备的零部件、易损件,设备管理不好,零部件消耗大,设备维修费用支出就高。尤其是进口设备,零部件的费用更高。设备运转一定的周期后还要进行大修,大修费在设备管理中也是一项重要的支出,设备管理抓得好,设备大修理周期就可以延长,大修理费用在整个设备生命周期内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就可以下降,从而为降低生产成本打下基础。
加强设备管理的有效建议
一、技术档案和机务统计工作
每台设备从购买到批准报废为止,都要建立技术档案,机械履历表台班登记、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机械运行状况,这些都将详细记录这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为将来对该设备维修提供依据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机务统计工作,机务统计工作是机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它包括原始记录的收集,整理、统计台账、卡、技术档案、统计报表、图表、机务统计分析等。主要任务是运用机务管理系统软件,通过统计数据的变化来反映机械情况的变化以及各项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问题
(1)为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严格执行按“时间”保养,除了每日的例保之外,强制执行每200-240h的一级保养。
(2)在配件安排上,除常用的小配件做到详细登记,以旧换新外,其余基本实行“零库存”管理。具体是:随着工地的展开,根据进场机械设备的种类、数量,首先联系生产厂家和维修服务企业,多方协作,签订备件合同,这样各种可能需要的配件价格到货时间就可以做到胸中有数,当需要配件时,就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迅速解决;其次组织几名兼职人员,要求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知识水平较高,有一定技术专长和业务能力。当设备发生问题时,能及时会诊,做到较准确的判断。当配件到达后,会合岗上人员尽快抢修设备,使设备能够尽短时间恢复,同时岗上人员要做好详细的维修记录,以备存档。
(3)施工结束后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恢复修理,是对设备管理提出的又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要求,然而在工程结束后,各项目部一般不太愿意对设备的恢复投入很大的物力和财力,设备管理人员此时的工作不仅要搞好维修计划,同时也要做好这一矛盾的协调工作,每一工序结束后,应对该工序所使用的机械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应及时组织修理,对于技术状况确实很差,现场修理难度 大的设备,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审批,拖往专职的维修部门修理,以便在工程结束之后设备处于完好地状态。
三、机械施工中设备安全管理问题
(1)以人为本,抓好人身安全。
加强对劳动者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有些单位只注重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忽视一线生产操作人员,而事故发生的主体正是这些一线生产人员。因此,安全教育与培训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与培训,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发生。建立安全生产组织保障体系:这是机械化生产的人力资源保证系统,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各施工队、班组具体负责,专群结合,上下通达的安全保证体系。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细化、量化,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生产中的每一工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形成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制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综合考虑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方法以及作业环境等五个方面,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重点部位技术方案,做好安全检查、监督、验收工作,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
(2)以机为重,抓好设备安全。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单位(项目部)要制定一套责任明确、分工细致、奖罚分明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为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作业安全、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机械管理人员,特别是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工程施工安全规程》以及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确保机械安全生产,从而保证机械自身和人员的安全。严格机械使用制度:机械使用必须实行:①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② 机械操作证制度。即实行技术考核和操作证制度,坚持持证上岗和操作证年检培训制度。③机械交接班制度。为分清责任,防止机械设备损坏和附件丢失,保证施工连续性,对多班作业或多人轮班作业机械实行交接班制度,坚持交接双方填写交接班记录,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坚持下来。
第二篇: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经济效益
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经济效益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从两个方面提高认识:一,从更深层次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规范物质生产行为,同时也规范精神生活行为,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包含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在完善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建立一个平等的、共同享受社会进步成果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作为企业家,不仅要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而且要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东风,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和发展机制,促进企业的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之一
我们绝不能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看作成一个孤立的政治任务,它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要内涵之一,同时,它又是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因市场贫乏,需求大于供给,经济发展走规模扩张之路,再加上国家大力投资,国际资本的倾销,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计划经济中解放出来的企业开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爆发出勃勃生机;因为肯定了人们享受物质财富的权利,以物质利益为手段来控制人们行为的管理机制得以有效的运作。但在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投入的资金有限,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这在国有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再加上我们以前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一些领域道德败坏,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严重地干扰了社会的生活和正常经济秩序,腐蚀了人们的精神思想,使经济建设渐渐失去了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人的因素。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已失去了当初的各种有利因素,要保持其继续发展的趋势,就必须保持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健康的市场秩序,以及高素质的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要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这是保证经济建设发展的首要条件。只有稳定,才有发展,这是硬道理。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树立艰苦创业、牺牲奉献的精神,这是保证我们经济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应该看到,我们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经济基础薄弱,国家财力有限,对经济建设的投入也有限,所以,我们不能走那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建设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力量来源。发展经济,就是要提高各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企业,要在市场激烈撞碰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特别需要一个具有强烈集体主义精神的职工队伍。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道德观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生活行为以及社会的经济行为,这有利于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经济秩序和市场秩序,而这正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竞争的,不能为了小集体的利益,用不正当的方式(非职业道德)争夺市场份额,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损害国家利益,破坏市场经济发展的准则。
总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失去了发展的支撑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杠杆。
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提高效益的突破口之一
国有企业要发展,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解决企业目前的困境。但不能指望国家的投入或政策的倾斜抑或是坐等市场的机遇,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突破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寻求突破口的有效途径。
(1)加强敬业精神教育、提倡职业道德,这在“质量就是生命”的市场竟争中是最重要的;同时,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职工队伍,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买方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2)艰苦创业、勤俭办事,这是解决国有企业客观困难的有效办法之一。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知难而上,不气馁,不失望,能吃苦,能打硬仗,使企业走出困境;在企业发展顺利的时候,不挥霍,减少开支,增加企亚发展的储备。
(3)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密切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随着各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劳动力已进人市场,企业利益与职工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有句古话:“安居乐业”,人们要“乐业”,首先必须“安居”,这是个大前提,企业要发展,需要人们的“乐业”的精神,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建立一个使大家真正“安居”的社会环境,所以,我们说,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企业效益的突破口之一。
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人、财、物进行合理配置,使之能发挥最佳效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成功者。市场经济企业之间的各种因素的竞争,财力和物力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人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是市场竞争中的决定因素。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所以,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企业的管理内容,不但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
企业管理愈来愈具广泛的概念,它已不仅仅局限于对生产秩序和具体的生产行为的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我们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不是人为强加给企业的,而是企业自身的需要,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我们每个企业家,要抓住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机遇,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到企业管理体制之中,用灵活、高效的管理方式,创造出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成一个企业对社会、对国家、对政府和对人民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力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绝不仅是政府权力部门和职能部门的任务,没有企业的参与,就不可能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在有效规范人的行为中,企业有自己的优势。第一,企业与职工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影响着职工的行为习惯和思想;第二,企业与职工存在着切身的利害关系,这种关系使企业能够对职工的行为进行具体的管理。
(1)在企业内部,企业领导着职工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时代特,它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范围和实现其目标的具体步骤。因此,它是一个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2)在社会行为中,企业行为又是一个群体行为,它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对这一点,我们企业家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我们的企业行为虽然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但它却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管理行为还是营销行为,我们都要注意社会效益。
企业作为社会结构中最大、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几乎决定着社会生活倾向的基调。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而且还是社会制度的政治基石,企业应该、而且也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企业怎样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经济效益是它的生命,但我们不能因此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只是在口头上抓,我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那就是抓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不能影响企业的生产,而且还要以此为动力,推动企业的生产上一个新台阶。
(l)作为党委的日常工作之一。由党委领导企业的干部职工参加全民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仅符合中央的要求,也符合企业的特点,企业里的党员是职工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在企业里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充分利用党员的榜样力量。倡导社会正气,在党员中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并以此作为党员的工作评价标准之一。
(2)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各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职工保持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同时,强化政工队伍的建设,提高素质,使他们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通。
(3)完善行政管理。行政机构始终是企业行为的执行机构,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明确企业各机构及其负责人,职工各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监督机制和奖惩条例,以保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的完成。增加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观点。
(4)发挥工会的作用。在职工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职工的情操。工会在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中,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引导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关心职工的物质生活,以自己职工之家的优势,教育职工以厂为家。
(5)加强领导干部的形象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树立人民公仆的形象;教育干部勤俭办事,反对讲排场、比阔气的恶习,坚持杜绝挥霍公款、贪污腐败的现象出现。加强党员干部法制教育,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加强党员干部业务的学习,提高办事能力和效率,使领导干部的形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力量。
(6)注重企业行为中的社会效益。企业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它表现出很强的社会效益,因为,在职工眼里,企业行为被想象成一个真实的政府行为,职工对我们党和政府的认识,首先表现在对我们的企业行为和领导行为的认识,这应该引起每个企业家的重视。在对人的管理中,不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而忽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这不仅会使职工产生抵触情绪,还容易对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因素。在营销行为中,不遵守职业道德,以损人利己的方式,就会破坏社会风气。在企业行为中,如果不遵纪守法,不但会得到法律的严惩,而且还会破坏政府的威信,在职工中和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使职工的法制观念淡薄。
第三篇: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效益
文化产业管理系10级文产班
指导教师
【摘要】:一个企业在努力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知道企业文化不只是客观形成的,也是可以通过人为培养的,建立好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需要的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经济效益、员工管理。
史书上记载,汉高祖刘邦在打败项羽之后,在大殿上接见群臣,刘邦出身草莽,他手下的一班大臣在拥有现在的显赫身家之前,都是刘邦的老乡和把兄弟,所以这一帮人在大殿之上大声喧哗,肆意的吃喝玩乐,甚至用自己的佩剑劈砍大殿的柱子来烘托气氛,这时的刘邦已是一国之君,看着脚下这群肆意妄为的人大非常恼火,于是请博士叔孙通等人制定君臣礼仪,随后大殿之上井然有序,:汉帝国北方的匈奴汗国一直保持着像西汉建国之初的那种君臣上下之间杂乱无章的制度,引发内部无秩序不团结发展到后来甚至出现叛乱和分裂,到最后匈奴汗国在汉帝国的军事打击和政治角力中瓦解、灭亡。
我们可以把汉帝国和匈奴汗国看成一个企业,而这种君臣礼仪就是一种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在庙堂之上保证了君臣的和谐,在江湖之中则指引着全国民众互相之间关系的和谐(我所说只是汉初的政治制度,后世君主专制政体的恶性发展姑且不论,)这种文化使一个国家得以长治久安,使一个民族得意延续,源远流长。匈奴汗国内部不单只有单于,还有各个部落的酋长。互相之间只有名义上从属,没有实质的领导控制与人性化的管理,这种文化导致内部散漫混乱。没有凝聚力,在这两大企业的较量中,胜负显而易见。
物质决定意识,企业的经济效益决定着企业文化是积极向上还是消极怠工,同时,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效益强大的影响力。
首先,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保证企业内部的团结,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推动企业发展。
好的企业文化能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内部团结,企业内部的员工管理制度,人事升迁制度,决策制度,尽可能的民主化,全体化,让全体员工参与企业内部事物的决策;以及在广泛开展员工间的联谊等等,使员工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觉到群体的力量。例如日本的汽车生产车间中,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有缺点的产品指出来,重新生产。蒙牛的老总牛根生禁止员工称他牛总。以许多大企业都要召开员工运动会等。这些都能促进内部的团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其次,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激励着员工努力工作,指引公司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和整个公司企业朝气蓬勃,奋勇向前,在这里我举一个反例,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上下许多工厂破产,国营企业内部散漫腐败企业文化让据大多数员工只想拿钱不想干活,内部人员超编互相推卸责任等,最终导致企业的失败。
现代公司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员工受到足够的尊重,反过来就会更热爱这个集体,更努力的工作,所有的员工都这样做,便推动企业迅速向前发展。
最后,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加企业的对外宣传能力,吸引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树立自己的品牌,增加自己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使经济效益得到增长。
海尔公司生产的洗衣机,与其厂家生产的洗衣机相比除了质量和技术上优势之外,还有的海尔公司的售后服务,海尔具有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购买海尔的产品基本上终身可以享受上门服务,服务人员接受严格的培训,坚持顾客永远是对的。从而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品牌。
所以一个企业在努力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知道企业文化不只是客观形成的,也是可以通过人为培养的,建立好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需要的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企业文化概论》,麻智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第四篇:加强废旧物资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加强废旧物资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废旧物资是指已按规定的程序履行报废审批手续后待处理的,以及停用、拆除和闲置的失去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材料和工程物资等实物资产。废旧物资的管理是资产管理末端环节,也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管理对企业而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资产管理得好,可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业绩,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防范腐败现象,同时也为考核干部任期内的工作提供依据;反之,管理不善则会造成资产利用率低下,甚至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
从进入公司参与内部审计的半年时间以来,发现各分公司及二级单位在废旧物资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现实操作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公司资产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职责不清,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未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考核机制,管理职责不清;缺失废旧物资的统计分析,台账记录不全;管理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回收不及时,处置方式较为单一。
因公司实力的扩张,矿山企业基建、技改、大修等投资巨大,设备、材料更换频繁,如果准备更换的资产没有详细明确的安排与计划,废旧物资基础资料缺失,就会影响管理层的决策水平,难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对废旧物资不能进行科学的鉴定,势必影响废旧物资再利用的效果,形成新购物资的增加,造成浪费;对回收的物资管理不善,心中无数,就会造成物资的盲目采购,带来库存物资的积压和资金的无效占用。
针对上述问题,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废旧物资管理工作。以提高对废旧物资管理的认识为突破口,积极宣传废旧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扭转员工,特别是基层职工的观念,使员工认识到加强废旧物资管理的重要性。
二、制定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等制度,以制度约束行为,理顺管理流程。通过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关注细节,精益求精,同时推进公司精细化管理进程。加强废旧物资的回收复用和交旧领新工作,建立健全责任制,并制定完善的废旧物资回收复用及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奖惩制度,确保废旧物资回收复用,最大限度降低材料消耗及资产流失。
三、厉行节约,变废为宝,搞好修旧利废。废旧物资的再利用,是废旧物资管理的最有效途径,加大对废旧物资的鉴定工作,在满足技术要求、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挥废旧物资的作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四、狠抓落实,严格考核,明确废旧物资的收集、鉴定、回收、保管、评估、处置及再利用等环节的管控流程及责任,健全公司资产管理机制。在管控执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提升管理档次。
总之,加强废旧物资管理是矿山企业面临形势的要求,也是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廉洁从业的需要;是企业精益化管理的要求,也是保证企业资金安全、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是企业节能降耗的要求,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集团审计部:XX
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
第五篇:设备维修管理规定
不连沟煤业公司设备维修管理规定(草稿)
一、总则
为做好公司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的维修质量及完好率,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特做此管理规定。
二、职责范围
不连沟煤业公司对下属各单位机电设备统一进行管理,组织、协调完成下属各单位机电设备维修工作。
公司生产副总经理主持公司所属机电设备维修的计划审核、实施、验收等相关工作。
公司计划部负责公司所属机电设备维修计划的编制、修改、审核等工作。
公司物质供应部参与公司所属机电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划价及维修费用结算等工作,负责设备、配件、物资及材料的购买、交接、库存管理及发放等工作,负责外委维修厂家的招标工作,负责报废设备、配件的管理工作。
公司财务部参与公司所属机电设备维修计划的编制、审核等工作,负责设备维修费用结算及其它设备维修有关工作的费用结算工作。
公司生产技术部参与公司所属机电设备维修计划的审核工做,负责设备维修技术管理、质量监督等相关工作。
公司安全部参与设备维修计划的审核工作,负责设备维修及设备更新、改造中的安全性能审核等相关工作。
三、维修工作的实施
(一)、维修原则
设备维修工作既要做到维修质量高、维修标准高,又要做到绿色、环保、经济合理,要求维修方案科学、合理,避免重复投资和无谓投资。维修工作应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服务年限,发挥设备效能。
维修工作应根据计划、方案、工艺、措施有条理的进行,根据生产计划统筹安排设备维修进度,合理组织配件的供应,尽可能减少维修时间,提高设备使用率。
维修工作应考虑气候、地理、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避免不预期事故或突发事故对维修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设备维修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要做到施工有计划、开工有预算、施工有记录、竣工有质量验收记录,严格执行开工、竣工报告审批制度。
(二)、维修范围
维修设备主要包括矿井采掘生产设备、运输提升设备及洗煤厂洗选设备、运输设备等,主要内容如下:
煤矿设备:移动变电站设备、泵站设备、液压支架(包括端头支架和超前支架)、前后部运输机、转载机、采煤机、连采机(综掘机)、锚杆钻机、梭车、破碎机、、带式输送机等。
洗煤厂设备:变电站设备、加压过滤机、板压过滤机、各种香蕉筛及振动筛、重介浅槽分选机、各种泵、离心机、破碎机、磁选机、风机、刮板运输机、带式输送机等。
大型综机配件:前后部运输机动力部、转载机及破碎机动力部、前后部运输机机头及机尾架、前后部运输机偶合器、带式输送机动力部、带式 输送机软启动装置、连采机(综掘机)截割头、连采机(综掘机)行走部、采煤机摇臂、采煤机变频器、采煤机牵引部、高防开关、真空磁力启动器、大型开关柜、刮板运输机链轮轴组、破碎机锤头总成等。
其它生产或生产辅助大型设备:矿井主排水泵、主通风机等。遇到下列情况则不列入维修范围:
1、属于国家规定淘汰范围的设备不修;计划今后淘汰或报废的设备也不进行维修。
2、维修费用过高或设备维修后投入生产应用期间创造的价值低于维修费时不进行维修。原则上超过设备原值50%的设备不进行维修,特殊情况例外。
3、近期内不使用(超过1年)、没有生产计划的设备不安排维修工作。
4、经过修复达不到原设计性能或影响安全使用的设备不安排维修工作。
5、防爆设备失去防爆性能,且修复后不能达到防爆要求的设备不安排维修。
(三)、计划的编制、审核
生产单位根据生产接续合理安排自己单位的设备维修计划,需要停产维修的设备应提前3个月向公司提出设备维修申请。
公司接到维修申请后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在10日内做出批复。工作面进入末采时,生产单位应进入生产现场了解、摸查设备使用情况、完好状况,整理生产中设备、配件更换情况及机电事故情况,充分了解掌握设备相关信息,做好设备维修计划编制的基本工作。撤除单位应将撤除的设备和配件运送到生产单位指定地点,双方应做好设备的交接工作,撤除的设备和配件应齐全、完好,不得出现丢失或损坏现象。
设备升井后,生产单位应做好设备的清点和测量工作,对设备的变形、损坏、磨损情况测量并做好记录,并以此为基础编制设备维修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维修计划送公司审批。
设备维修计划按设备、配件、材料、安全技术措施等分类编制,明确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维修数量、费用等,配件应说明应用设备的名称及部位,计划的编制应全面、详细,条理清晰。
接到计划后,公司生产副总组织计划部、物资供应部、财务部、安全部、生产技术部等部门联合对计划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审批,并在15日内对计划做出批复。计划中需要修改或添加的部分生产单位应在2日内完成补报工作。
(四)、确定维修类别
停产维修的设备应根据设备设计使用年限、生产使用时间(过煤量、动作次数)、完好状况、维修工作内容等分成三种维修情况,即小修、中修、大修。
小修:对设备的个别零部件或局部进行维修,基本上不拆卸设备整体部分,对设备进行基本的养护、维护等工作。
中修:对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解体检修或更换。
大修:为使设备完全恢复正常状态和额定能力而进行的全面、彻底的解体检修。
生产单位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完好状况编制设备维修计划,明确设 备维修类别,以便于维修相关工作的开展。
(五)、确定承修单位
不连沟煤业公司在维修计划的审核中,根据维修内容、维修要求确定己修的设备和外委的设备,公司物资供应部在15日内选择合适的、有维修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调查,举行招标活动确定维修厂家。
维修厂家应具有修理同类设备或相关设备的能力和经验,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加工能力。
承修单位应是具有相应资质、技术实力强、信誉度高的法人单位,而且必须有合法的银行开户账号,并能开具正规发票。
承修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场地、装备和设施,技术工艺、检测手段达到承修任务所要求的基本内容,具有能满足维修质量要求的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检测手段。
(六)、维修手续的办理
维修单位确定后,不连沟煤业公司给维修单位下达设备维修委托书,签定维修合同、协议,根据公司生产接续计划制定维修日期。
委托书、合同一式三份,不连沟公司和维修单位各执一份,一份存档。
(七)、设备交接
由承修单位和不连沟煤业公司共同认可的运输公司将设备运抵指定的维修地点。
三方做好设备交接工作,交接单一式三份,三方各执一份,交接单详细说明运输设备型号、数量及附属件名称、数量等。
生产单位做好设备运输的统计工作,为车辆办理出矿(厂)证明及手续。运输过程中不得出现设备或配件丢失、损坏、拆换等现象,如若出现由运输公司按设备或配件原值进行赔偿。
运输公司负责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八)、设备维修
承修单位对需要维修的设备、配件进行清理、拆检,做好拆检记录,及时通知不连沟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并根据拆检记录编制设备、配件或材料购买计划,3-5日内上报不连沟公司计划部审批。
承修单位按批复的计划组织设备、配件或材料的购买工作,新设备、配件或材料到货后由双方人员共同开箱验收,并做好购买记录。
承修单位使用不连沟公司库存的设备、配件或材料时,双方应办理出库手续,维修工作结束后双方按原值结算该部分费用。
承修单位根据合同、协议组织编写维修方案,制定维修工艺及措施,经不连沟煤业公司审批后开展设备维修工作。
承修单位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山安全法》、《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等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设备的维修工作。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在不影响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可放宽工艺质量和技术要求,适当降低维修标准:
1、已大修过多次且难以达到原设计标准的老、旧设备。
2、严重损坏的设备。
3、本身有严重质量缺陷或设计缺陷的设备。
4、超出服役期的设备。
承修单位应实事求是的开展维修工作,工作中严禁出现下列不负责任 和不诚实的行为和事件:
1、因某设备维修工作量大而放弃该设备维修工作,购买新设备代替使用。
2、因设备中某部件维修工作量大而放弃维修工作,购买新部件代替使用。
3、因设备中某元件拆卸工作困难、费时、费力而放弃拆卸工作,购买新的大部件代替某元件所在的部件使用。
4、使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配件、材料用于维修工作中,购买质量差的或不合格的配件或材料冒充好配件或材料使用,出现偷工减料的不诚实行为。
5、多报配件或材料使用量。
由上述不负责任行为而造成的维修费用的增加,由承修单位承担。由上述不诚信行为、不良好行为出现的重大责任事故,承修单位应按不连沟公司要求进行返修,增加得费用由维修方承担。因配件或材料质量差而造成的设备损坏,视情况严重程度由维修方赔偿,由此造成维修时间延长由维修方承担责任。
承修方施工过程中不得私自更改维修方案、施工工艺、措施或其它合同、协议中规定的施工事项,因维修需要要求更改的需及时向不连沟公司提交更改报告,得到批复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维修单位因施工组织不当、野蛮操作、违规操作或其它意外事故造成的设备、配件损坏而增加的维修费用,不连沟公司不予支付该增加费用;若情节严重造成设备、配件报废的,维修单位购买新设备、新配件赔偿。
维修过程中若出现合同、协议外的配件更换或设备维修,维修单位应 及时制定维修计划,由不连沟公司审批后购买配件或材料,制定工艺及措施进行维修工作。
承修单位应对维修过程全程记录,仔细填写维修实施情况、配件更换明细、检测试验情况,并在单台设备维修工作结束后出具维修报告,不连沟公司不定期对维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四、设备的更新、改造
维修的设备因不能适应生产要求而需要更新和改造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原有设备的使用费用增长较快时,经分析、论证可提前更新、改造。
2、设备在生产中虽可继续使用,但在社会上出现了更先进的设备,而且经过分析,提前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后效益更好,应提前更新。
3、设备在服务生产过程中虽可继续使用,但由于生产的发展、工艺的改变,要求改进其效能,以提高生产力,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等,经过技术论证后,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时,应提前更新、改造旧设备。
4、应集团公司或国家、地方政府等行政机构的规定要求必须更新、改造的设备。
不连沟煤业公司组织各部门论证分析设备更新、改造的配套情况、生产运行情况,并根据生产要求向承修单位下达设备更新、改造说明书。
承修单位根据不连沟煤业公司的要求,及时制定方案、工艺及措施,并绘制相关图纸,经不连沟煤业公司审批后开展更新或改造工作。
承修单位应对更新、改造过程全程记录,仔细填写工作实施情况,并在工作结束后出具工作报告,不连沟公司不定期对承修单位监督检查。
五、质量验收
承修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和矿方技术要求维修设备,必须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完好标准,必须使设备恢复原有的精度、效率和性能。
维修工作结束后,承修单位进行自检工作,自检工作通过后向不连沟煤业公司提出验收申请,接到申请后不连沟煤业公司组织公司各相关部门及生产单位人员成立联合验收小组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内容有:维修记录、配件更换记录、施工工艺及措施、试验报告、设备检测及检验报告、设备完好情况、设备运行实验情况等。
多台设备维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单独验收或整体验收,但维修报告、维修记录等维修资料应根据每台设备的维修情况单独编写。
承修方根据实际情况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日期,整改结束后提出验收申请进行整改验收。
维修质量保证期为三个月,即从设备投入生产运行开始计算。修理的设备在质保期内出现小的质量问题由承修方维修处理,情节严重影响生产、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按合同约定对承修方进行处罚。
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工作进行单独验收,验收人员应仔细审查更新、改造内容是否与方案和图纸相符,与整体设备的配套是否科学合理,在生产中的应用能否达到设计的目的。更新、改造的图纸及相关资料与维修资料一起交付使用单位。
承修方派技术服务人员为更新、改造的设备进行生产服务,必要时为不连沟公司生产单位提供教育和培训。
六、维修费用
矿井及洗煤厂设备维修按矿井年产量提取维修费,其中矿井设备维修费按 元/吨计算,洗煤厂按 元/吨计算。
不连沟公司按60%、30%、10%的比例分三次与维修单位结算维修费:签定维修合同、协议后,维修设备全部被送达维修单位交接后付维修单位60%费用。维修工作结束完成质量验收后付30%费用,剩余的10%费用做为质保金,当质保期结束后没有出现重大维修质量问题时进行结算。
承修单位使用的不连沟煤业公司库存的设备、配件及材料,在大修结束后由不连沟公司财务部按公司物资供应部提供的出库单进行结算,发生的费用从承修单位的维修费中扣除。
运输公司的运输费、装卸费用由不连沟煤业公司计划部和财务部根据运输车次、车型、运输里程等情况在维修工作结束后审核结算。
设备更新、改造的设计费及管理费由不连沟煤业公司计划部、财务部、安全部及生产技术部共同审核后结算。
七、报废件的鉴定及管理
符合下列情况的设备或配件按报废进行处理:
1、凡经过长期使用,达到设备使用年限,已不能修复或修复费用极不合理的设备。
2、设备损坏严重,修复费用超过重置价值的80%以上者。
3、设备结构陈旧、技术状态低劣,安全设施不全,无法修复、改造或更新的设备。
4、经改造、更新或大修达不到有关规定要求的安全性设备。
生产单位定期对本单位生产使用设备进行盘查、清点,对具备报废条 件的设备提出报废申请,公司接到申请后组织计划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物资供应部及生产单位联合鉴定,报废的设备、配件由物资供应部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并集中存放、管理。
承修单位在设备拆检中发现设备或配件具备报废条件时,应向不连沟公司提出报废通知,经双方人员共同鉴定后按报废处理。
报废的设备或配件公司应回收、处理,由物资供应部建立报废档案,设专人进行管理。
对报废件进行拍卖或议价等方式进行处理时,须经公司相关部门同意,由物资供应部出具处理证明记录在档案内。
八、库存管理
修复后的设备或配件由公司物资供应部负责办理交接手续,没有生产任务的设备和配件应存放在设备库和配件库内,分类集中存放,由专人进行管理,建立入库记录和设备台帐。
库存的设备和配件应悬挂标志牌,标明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等相关信息,要做到“帐、卡、物”型号一致、数量一致。
库存的设备和配件要有防尘、防火、防潮、防锈等保护措施,外露的轴端要涂抹润滑油并有保护轴端的措施,冬季温度低时应具有防冻措施,带有橡胶、塑料件的设备应避免暴露在高温和严寒的地方防止部件的加速老化。
维修完好的成套设备的部件和零件禁止拆卸,若有特殊情况确需要拆卸的,须经公司生产副总和物资供应部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事后及时复原。
关键设备和配件应定期检查、保养,以保持设备和配件的完好性、机 动性和灵活性,以便于及时投入生产使用:按规定日期对电机绝缘进行检查;定期对转动部位转动检查,加注润滑油;定期对电气元件检查、试验,保证动作灵活可靠。
九、其它
其它规定按照不连沟煤业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本管理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试执行。
附件:
1、《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
2、《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3、《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