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转移与建构(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13:5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空间的转移与建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空间的转移与建构》。

第一篇:空间的转移与建构

空间的转移与建构

——赵力对话旅美艺术家向阳

2010-07-20 15:37:45

来源 : 《艺术财经》

Q :1987年前后整个中国艺术界,包括工艺美院、中央美院都在做先锋实验的东西。那时候当代艺术对你有什么影响,或者已经朦胧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A:其实我们从小学习美术,接触的就是西方艺术:从画素描色彩,到梵高、塞尚。到工艺美院后就有了德库宁、安迪·沃霍尔,而且当时每年都有外教来讲课。我当时接触最多也最喜欢的是一些现代雕塑,看到后觉得这好像是我要做的东西。

Q:也就是说从那时开始你已经不满足于平面的感觉,而试图追求空间的想法?

A:那时候想法很抽象,仍停留在绘画的平面概念。我喜欢抽象雕塑、装置一类的东西,但完全没接触过,只是特别强烈地想要去表达空间的、雕塑的、立体的东西。后来就要考虑怎么去做。1998年刚到美国时做了一批大理石雕塑,我才知道雕塑和绘画这么不一样,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具体的雕塑行为。喜欢或者说向往与真正去做完全是两个概念。

Q:你是90年代末去的美国,和陈丹青、袁运生那一代在80年代初期去美国完全不一样。你觉得两地有差异?

A:差异很大,刚去的两年非常不适应这个差异。我大学成绩很好,受袁运甫赏识。毕业后去艺术研究院读中国画理论,后来又做影视,但是去美国时在本质上我已经对自己从事的东西烦透了。一过去后此前的一切都不成立了,就像一个陌生的东西要重新建构。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一想到重新建构就非常不适应。一方面还没完全把握新的东西,另一方面想迅速扔掉之前的东西,太痛苦了。

Q:这种转变、适应和重建是慢慢建立的,现在看来,两年时间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A:我接触西方艺术很早,后来又接触中国的,其实材料都已经在手上,但对如何建构自己的东西很迷茫。两年中我拼命地跑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把从古典到现代的西方艺术展览完完全全看了一遍,看他们有什么,然后思考我要建构什么。其实真正改变我的是环境,每个人的转变都有一个特定的方式,我的方式非常残酷。刚去的时候白天在餐馆、装修队打工,晚上累极了,还要泡个澡,然后穿上西装去参加自己的开幕式,这种反差经常会有。

Q:这时候你的展览主要在哪儿做,是什么类型的作品?

A:在画廊,我因画廊邀请而去美国,1998年,展出从国内带去的油画,属于比较现代、抽象的。当时在全美第四大的费城报纸上,一个以前写过安迪·沃霍尔的老评论家还写了评论文章。当地评价还可以,展览没有间断,卖得也不错,但是自己觉得没意思,因为我对那些作品已经没兴趣了。我一直在考虑空间转移的问题,这个想法在到美国后更强烈,因为我本身也在转移。美国对我就像面隐形墙,亲切又陌生。好像把你扔进一间装了1000个人的屋子,每个人发你一把短刀,互相捅;活下来的再上一层楼,继续捅;直到最后一层,活下来的被供起来。随着认可度越大,曝光率越高,处境也越好,慢慢到现在就比较容易了。我不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像是被扔在那儿,在那儿发芽、自己生长。

Q :2000年左右有了一个新开端,之前无论抽象或具象,你作品的概念还是比较纯粹,而这时的作品开始关注时事,为什么会有所转变?

A:因为环境。一次在餐馆炸鱼被锅里溅出的油烫得满身是泡,大厨对我说了一句“这是上帝对你的奖赏”。我当时很震惊,一点没生气,很喜悦,像疯了一样。我想我来这里究竟是为什么?是来生活?来做艺术?我一无所有,在中国的一切也都扔了,我只能做我最想做的,就是艺术。然后就开始做些不实用、没炒作和收藏价值的东西,当下时事性的东西。2000年开始做“袭击博物馆”计划,我把姜蒜这些味道很大、能吃又能生长的东西,贴上老书拆下来的带有中国字的纸片,放在博物馆里大师作品边上。它的叶子还在长,但本体在萎缩,字逐渐模糊。我当时对博物馆有种深层的厌恶,太古典主义,包括印象派,大家都带种崇敬的心理来看艺术。开始在费城博物馆,我把它放在展台上,然后站在一边观察拍照,所有人都把它当作精致艺术不敢碰,保安也不敢碰,还不许我碰,我觉得太有意思了。后来在MOMA,PS1等地也实施了,现在还搁在那儿,可能是展览时间最长的一件作品了。911之后博物馆管理特别严格,就不能再实施下去。这是个标志性的,没有任何实际作品的意义,就像一个宣言,彻底和我之前的艺术决裂。

Q:做完“袭击博物馆”之后,用丝线进行创作的系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A :2001年左右,当时仍在考虑空间转移。开始还没有现在把丝线拉长的概念,就是把报纸封面上的大头像用绷子绷起来,或者把嘴眼绷起来在上面绣,头像的局部就显得特别突出,这件作品被费城一个艺术联盟选(Vox populi)上参加展览。但是紧接着我就在惠特尼双年展上看到有位欧洲很有名的女艺术家做了类似的艺术品,撞车了,当时我都崩溃了,于是放弃了这个系列。

Q:怎样从报纸系列转到“漂浮物”系列?为什么想到从平面到立体又到平面?

A:我当时一直在想怎么在同一个空间里把平面转成立体,把二维转移到三维并在不破坏这种关系的情况下再回到二维。这可能出于我对现代雕塑的喜爱,又从事了这么久的绘画,所以我就想对绘画做一个转移。而且我对时空、天文物理很感兴趣,平时没事就喜欢翻翻霍金,费曼,想想虫洞、黑洞、时空弯曲、穿越时空之类的东西。我想总有办法能把我们从这个空间转移到另外一个空间,也总有一种很简单、很直接的方法能转移绘画。有一天一个经纪人来看我,带了块蛋糕,装在沙拉盒里,吃完之后我试着用绣报纸的针从沙拉桶里穿过去——就是它了!就这么简单!于是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做,很多失败,太难弄了。但做的时候我特别兴奋,因为不知道它的形和空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它有自己的规律性。2002到2004年就一直在家里做这个桶,当时儿子也出生了,就边带孩子边做,两年间做了差不多100个,到2004年这个系列就出来了。我试着去费城一家很好的画廊,他们看了图片后马上就给我安排了展览,一个月不到展览就开始了。紧接着2005年到另外一家更好的画廊展览。2006年就被艺术家联盟选上了,这是拿艺术机构和博物馆赞助由20多个观念艺术家组成的联盟,每年评选出一个艺术家。紧接着这一年,鸟的那件作品被费城艺术馆选上,然后开始从小作品到大作品。2007或2008年又被纽约现代艺术馆选上。

Q:展览作品有两类,一种是时事性的,像布什、萨达姆,具有新闻性并关注当下;还有一种就是像费城艺术馆的“这边、那边”那种,与具体的语境有关?

A:“这边、那边”很复杂,我做了一面带有东方语境的墙纸,鸟从墙上独立地飞出来,还有鸟叫和环境的音响。其实算是命题作文,当时策展人给了题目“转移”。所以这类作品比较特殊,带有一种东方语境的意思在里面。

Q:在此一艺术表达方式上,听到怎样的评价?比如早一代徐冰、蔡国强,大多评价把他们还原到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层面,放在东方系统里面做一个镜像来反映其身份在西方语境中的折射,实际上是在找一个差异性和溯源性的东西。

A:有个博物馆策展人曾说我用刺绣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转移到现代艺术中。我原则上不同意这种观点,只是觉得这种表达方式更合适,而不是非要找丝线或别的传统方式来做。我同意一个英国评论家说丝线对艺术家来说只是辅助性的东西,关键是要表达什么、如何表现,然后去找符合他想法的材料。费城更好玩,很夸张,有人拿我和富兰克林相提并论,说我发明了一种新的艺术方式。其实,我很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是从哪个地方过去的艺术家,一定要带有一种特定语汇让人接受。我喜欢做国际艺术家,而不是东方过去的艺术家,我尽量避免用一些带有特定文化符号的东西去做自己的艺术。我觉得关注身份和语境是他们那一代的事情。我去美国12年,从没参加过任何中国的组织和展览,我不想把自己划定在一个圈子,虽然周围有许多很强大的华人圈子。

Q:对你来说国际艺术家应该具有的标准是什么?

A:应该没有地区性的方式和概念,可能你会带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但是你做的就是当下发生的事。像布什和萨达姆这件作品,博物馆选择它并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东方的艺术家。其实一个艺术家在中国也可以是国际艺术家,一个艺术家不可能仅仅关照本民族文化,感受和思考的也肯定是全球性的东西。

Q:从前艺术家通过绘画或雕塑模拟自然空间;而你在寻求平面和立体之间的结构关系,之前没人做过。比如“漂浮物”,从外面看好像是地球,我们如同巨人在观看星球。“相对关系”却包含一通道,是不是对空间的观念又发生变化?

A :对。我慢慢把想要的空间转移成更大的建筑空间,用实体的形转换到抽象的、空灵的建筑结构上;但内容上更具体了。因为开始只是单纯从视觉和艺术的角度出发,现在要表达的东西多了,又回到我想要表达什么这个具体的问题上。观众看到的是完成品,可还有一半只有在创作中才能体会到,比如每天10个小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东西上,对身体和思维的挑战性都很大。之所以要把这个系列继续做下去也是因为我发现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修行方式,它同时又是艺术,是我喜欢的事情,能够让我体会到所有希望体会的东西。我现在不想把它当作艺术或作品来做,我想更直接一点——我想要表达什么。其实也很矛盾,因为不管怎样你都是会完成一个具有形式上的视觉审美的东西。

Q: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其实把创作当作一个冥想的过程,一个体验?

A:对,它就是个生活方式。我在做“袭击博物馆”时完全没考虑市场性,没想到它会被卖掉、收藏。我希望做完就扔了,它只是我生活的一个过程,不用保留,这样可能更纯粹一点。这很矛盾。现在卖这么贵,简直是自己打自己嘴巴。

Q:还有“资本”一类平面贴膜的钱币,这个作品是什么概念?

A :2004年做过一个尝试,想做个摇钱树,没成放下了。后来又有新想法,2009年就做了这一批。这也是社会和现实的概念,符合我对最小单位的认识。比如沙拉桶也是个最小单位,不值钱,吃过后就可扔掉,但当你把它变成一个特别精致的东西时就成了件艺术品。1分钱也是最小单位,流通量最大,每个人摸它、用它,就把几十年社会的痕迹记录下来。然后把它翻模,把年代、尘埃、痕迹留了下来。这种日常经验、平常性、有意无意的东西让我非常感兴趣。就像“轮回”里,我捡起参观者掉落的头发,等于不同人留下的不同的DNA,这群人被保留在这个由头发组成的时间囊里轮回。去美国非常重要的就是在这边想的很多东西在那儿都想通了,做艺术没有什么包袱,不是一定要代表本民族本文化的东西。

Q:这次你回国之后有什么感觉?

A:在美国我想的是中国艺术正在蓬勃发展。可回国后尤其看到年轻这一代,跟西方对比有种样式化。很可惜的是,在他们最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时候陷入这种样式化,自由的时间不长,没有形成自己风格的时候就被迅速操作、架空,就开始想到要卖钱,这很可惜。在美国,年轻艺术家个性很强,有种独立的精神。

Q:从个人角度来说,你觉得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现在中国这一类型的年轻一代?

A:这边操作系统不完善,总是处于一种失控状态,觉得不是在踏踏实实做艺术。年轻艺术家也处于一种失控状态,怕被忽略掉,怕无法出人头地。其实做什么都可以,关键要知道什么是自己最想做的,这样中国的当代艺术才有继续发展的生命力。我觉得他们在玩命地搞艺术,但再真诚些就好了,能有几个代表脱颖而出。

第二篇:活用“拓展空间”,建构素养课堂

活用“拓展空间”,建构素养课堂

——以《中国人

中国梦》一课为例

20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不断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对标习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及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可见“八个相统一”是落实核心素养、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政治认同”作为思政课核心素养的首要内容,它能够使社会成员在产生情感上的归属感,是影响国家软实力、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其重要表现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课例(九年级上册第八课),探索如何活用教材

“拓展空间”栏目,引发深度学习,建构沉浸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一、基于学情,精准滴灌培养素养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八课是本书的最后一课,也是对整本书的一个概括

总结。本课是基于前七课的学习和了解,进而了解中国梦的内涵,旨在激励年青

一代共同为中国梦努力,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一定能实现。上课前有学生

就一脸怀疑跑过来质问我:老师,您怎么知道

2020

年就可以实现全面小康?2035

年能实现基本现代化?万一实现不了呢?中国梦不是***的事吗,与我们何干?

其他同学在一边附和表示赞同。

面对学生的质疑,我知道哪怕斩钉截铁地回答,也无法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和担心,这不是一句“中国梦

我的梦”就能让学生信服和认同的。如果此时老师苦口婆心、语重心长进行说教灌输,效果也许适得其反,不仅无法获得学生认同,甚至可能造成反感和更大的质疑。作为思政课,灌输非常必要,但不是

“填鸭式”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精准滴灌是基于受教育者的问题意识,逐一揭开知识深井、解开价值观迷茫的过程。于是我决定采取花式精准滴灌策略,定位本课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就是“政治认同”,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有自信的中国公民。这是青年一代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

二、基于准备,全员参与生成素养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指出:“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完全理解”。单纯的说教灌输虽入了学生的“耳”,但没有入“脑”

入“心”,学生的“知”就不会转化为“智”和“行”。

政治认同素养要落地,真正达到自觉认同,需要把这些“高大上”的教材语言转化为学生喜欢听、听得懂的课堂语言和生活语言,实现“知识内容依托活动”,“活动过程提升素养”。只有把课程内容活动化,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发共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决定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改编、活用

“拓展空间”(见图

1)贯穿课堂,学生为主角,上一节集展示、故事、体验、演绎于一体的素养课。

我把学生按照异质原则分成五个小组,以“拓展空间”内容为基础,融入“我的梦”,把“中国梦”与“我的梦”结合在一起,通过“追梦”、“筑梦”、“圆梦”

三个层次,找出“我的梦”与“中国梦”的关系,表达感悟,全班展示。(详见图

2)

五个异质小组,性格各异,喜好不同,能力不一,梦想迥异。每个小组都可

以按照自己小组擅长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既是对学科知识的展示,也是量身定制的才能展示。如果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都能用不同方式展示梦想,理解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并激励他们为梦想而奋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三、基于展示,沉浸体验发展素养

根据学生的准备,我将原本“高大上”的课题改为接地气的课题——《梦想大舞台》。分为三个环节:漫谈梦想——展示梦想——追逐梦想,两名学生主持,课堂变成展示梦想的舞台,老师作为指导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环节一】漫谈梦想

第一组小组个个“身怀绝技”,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生物学家、人民教师、植物学家、公务员、护士、农民等等。他们共同绘制了一幅漫画:左边是各自的梦想画像,右边用简单线条画了最近几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成就:C919

大飞机、天眼、蛟龙号、北斗等等,中间是中国地图,中间写了“中国梦

我的梦”几个大字,在上面插了一面高高飘扬五星红旗。漫画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第一组代表说组内有个同学的梦想是当农民,他希望能种出有机蔬菜水果,为社会提供安全与品质兼具的农产品。他本人认为这个梦想很卑微,难登大雅之堂,不宜展示。而小组一致认为梦想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尊敬和肯定,“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这时,全班同学向这位同学投去赞许和肯定的目光。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当我们每个人能吃得安全、健康、放心的时候,中国梦就实现了。所以,中国梦并不遥远,不是***一个人的梦想,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是千千万万“你我他”的小梦想铸就了国家的大梦想!话音未落,掌声四起!

【环节二】展示梦想

第二、三、四组分别用

PPT

和视频形式,展示了中国人民

“站起来——

富起来——强起来”的梦想路线图,讲述了中国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历尽千辛,初心不改,矢志追求的故事。一张张图片、一帧帧视频、一段段文字、一幕幕历史、一个个人物……在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民族与个人之间穿梭,学生不仅从邓小平的三步走计划与习近平两个百年、两个阶段线路对比中得出,新时代梦想计划整整提前了十五年,还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实现中国梦我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结合自身“米其林甜点师”、“篮球明星”等梦想感悟到:没有国家的发展、强大作为坚强的后盾和土壤,就一定不会有“甜点师”、“明星”梦想的萌发和追求。在我们父辈的梦想词典中,从来就不存在“甜点师”,更不会有“篮球明星”,而我们这一代,可以大方地拥有父辈想都不敢想的梦想,大胆地为父辈闻所未闻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何其幸福与幸运!

未来的“米其林甜点师”动情地说:也许,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相比,是那么的渺小,不能相提并论,当只有我们每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只有热爱我们身处的祖国,在追求自身的梦想中不断进步,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光和热,我们的梦想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我们的“个人梦”与“中国梦”同在。

未来的“篮球明星”自豪地说:有许多人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但也许在他们人生的最初,没有豪情壮志,没有侠肝义胆,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梦想,他们为了梦想而不断坚持、努力,最终将自己推上人生的制高点,而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交织汇集就成了中国梦,我们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环节三】追逐梦想

第五组的学生都是“戏精”,有表演天赋和很强的表现欲,学生自编自导一出《王小二的梦想》情景剧,真实生动地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一个

后的农村孩子与祖国共发展成长的故事:第一幕:我要吃饭(70

年代);第二幕:我要吃

个鸡蛋(80

年代);第三幕:我要盖新房(90

年代);第四幕:梦想成真(00

年代);第五幕:燃烧我的卡路里(新时代)。(剧本见下文)

剧本《王小二的梦想》

第一幕:我要吃饭!

背景:王小二简介

王小二,男,1970

年生,8

岁前,王小二主要任务是在家放牛。旁白:6

岁那年冬天,又冷又渴又饿的王小二回到家,看到冷冰冰的灶台,毫无生气……

爷爷有气无力说:孙子,你回来了。”

爸爸坐在凳子上,一脸难色,王小二脸向爸爸,问:为什么不吃饭?

爸爸:因为没饭。

王小二在地上打滚:我要吃饭!我要吃饭!我饿!

旁白:然而,家里一粒米都没有!

爷爷:孙子啊,不要再白费力气了,不如省点力气,做做白日梦在脑子里下面好想吃些什

么吧。

王小二发誓:我一定要让全家吃饱肚子!

旁白:全家人都觉得他是饿晕了,在胡言乱语,没人当真!

第二幕:我要吃

个鸡蛋!

背景:1978

年:改革开放,邓小平: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背景:鸡鸭成群

李大娘:小二啊,家里母鸡下了鸡蛋,我给你送了点过来。(用方言说)

王小二:谢谢大娘!(做嘴馋表情,垂涎三尺,很想吃,但有点犹豫)

旁白:虽然已经分田到户,能吃饱饭,但是王小二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这么多鸡蛋,他心想,要是全部给我吃多好啊~!

【马上开始狼吞虎咽吃起来】

第三幕:我要盖新房背景:爱心

旁白:1990

年,20

岁的王小二在东莞打工,认识了一位女孩,准备结婚。

(王小二与姑娘拉拉扯扯,小二从手背后拿出一束玫瑰花向姑娘求婚)

小二:亲爱的,你愿意嫁给我吗?

姑娘:(一脸羞涩)我愿意!

旁白:小二又喜又忧,家里没有像样的一件家具,只有一间破瓦房,领着姑娘回到家,他感到愧疚;更让他气愤的是钱包在东莞火车站被人扒了……

王小二发誓:我要让我爱的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生活!

第四幕:梦想成真

背景:1992

年,小平南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旁白: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王小二发奋努力,不仅自主完成了大学课程,拿到了毕业证,【小二拿着毕业证书在那显摆】靠着省吃俭用的积蓄投资了一间中外合资企业。

【小二与阳老板握手】

阳老板:王老板,我相信我们以后的合作会非常顺利王老板:恩,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一定会的!

旁白:由于经营有方,又能吃苦耐劳,王小二的腰包逐渐鼓起来,【小二在数钱】家里盖起了别墅,东莞买了几套房子,小孩上了公立名校——松山湖实验中学。他终于过上了当年答应老婆的幸福生活!(图片

别墅+豪车+实验中学)

【王小二拍着孩子的肩膀】王小二:孩子,你上的这所学校是高等的名校啊,好好读书,你读的学校比我以前读的学校高级多了!

孩子:爸爸,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五幕:燃烧我的卡路里!

背景:2017

年,十九大召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

旁白:生意越做越大,应酬也越来越多,山珍海味吃了遍,啤酒肚越来越大,体重接

200

斤,大腹便便,标准的油腻大叔一枚!

小二:(摸肚子,脸上一脸回忆与怀念,)

旁白:他不禁怀念

年前自己苗条的身材,多么帅气!

小二:新时代的到来,难道我就以这样的身材、顶着“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去迎接吗?不行!我要减肥!只有棒棒的身体,才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添砖加瓦,迎接生命的第二春!

旁白: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于是,他决定尽自己所能服务社会做公益。他建立了“健康人瘦”保险公司,目的在于激发全体人们的健身热情,助力健康中国,共建美好生活。

(背景音乐:燃烧我的卡路里)

【动作:王小二在跑步,后面跟着跑步,做锻炼身体动作】

旁白:如今,接近

50的老王,每天坚持锻炼,神采奕奕,身材越来越好。

王小二: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老婆:汪峰说: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孩子: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阳老板:每个人都要敢做梦!

大娘:敢追梦!

爷爷:勇奋斗!

合:一切美好的生活都能创造出来!

(做举拳头动作)

接着每个人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

通过一位普通人物不断追求梦想的故事,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进程,反映了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全场共鸣。正是千千万万的“王小二”敢于做梦,努力追梦,才有了中国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充满人情温度的故事,用沉浸式的演绎体验,把个人与国家结合起来,化“旁观”为“亲历”,化抽象为具体,感知“温饱”的力量,体会梦想的幸福,所有的幸福生活都不是理所当然,梦想路线图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踏踏实实地干出来的,进而浸润和渗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让思政课打动人,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本节课活用“拓展空间”,紧扣“中国梦”与

“个人梦”,整合了多方面的资源,基于学情,在整体理念引领下运用学生主体的教学策略突破了重难点,在自学、互学、展学、沉浸体验中促进学生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获得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引领,真正实现上接素养,下接地气,呈现出鲜活的时代性、丰富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充分发挥了铸魂育人功能,促进“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第三篇:浅析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的建构论文

主体功能区的空间管理模式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打破了所有区域都要发展经济的传统思维。推进全省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就是使不同区域承担不同的主体功能,有些区域承担发展经济、聚集人口的主体功能,并适度提高其环境标准;有些区域承担保护环境的主体功能,对这类区域而言,保护就是发展,它支撑着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这一举措将有效缓解全省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荆门市的中心城区、襄阳市的襄城区、宜昌市的猇亭区和点军区。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中人均GDP低于1万的县市有57个,占一半以上,主要包括一些山区县市。构建主体功能区,就是既要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做大分子;同时,也要逐步促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经济条件不好的区域人口逐步转移,缩小其分母。通过发展经济、人口转移、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逐步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因此,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对于改善全省不平衡发展现状具有重大意义。

主体功能区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关联

1、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政策导向重点。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这些地区经济和人口高度密集、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开始减弱,主要方向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政策导向上,首先是制定产业优化和转移导向目录,在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方面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效能标准,设定高于全国平均标准的产业用地门槛,并先行实施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主要是经济发展潜力大、基础设施和创业环境有待改善的地区,未来经济规模将进一步壮大,而且是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政策导向上主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支持,有针对性地适当扩大建设用地供给,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及配套能力建设等。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这类地区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化地区、水土流失地区重要的水源补给区、蓄滞洪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和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政策上包括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引导生态移民、扶持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等。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其范围比较明确,当前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管护职责分工、实施核心保护区内人口搬迁、对区内居民给予补贴补助等。总之,主体功能区规划目标能否实现,关键要看上述政策导向中的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能否建立,对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而言足够的补偿和扶持更为重要,而财政转移支付则首当其冲。

2、财政转移支付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应发挥的功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财政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既定的政府间支出责任和收入划分框架下,通过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的无偿拨付以弥补财政纵向和横向失衡,实质上是指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弥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保障地方政府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需的经费,矫正辖区间外溢,能够促进资源合理流动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应承担三种功能。

(1)为生态福利买单。对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势必带来当地财政的减收,造成财政缺口,需要转移支付弥补财政收支缺口,这也是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生产生态财富行为的鼓励与补偿。另一方面,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生产的生态财富又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其他地区有义务为享受到的这种外溢的生态财富买单。由此可见,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因主要从事生态修复、生态环境建设等活动向全省或整个国家提供了生态财富,对这两类地区进行转移支付,可以看成是对它们提供的生态财富的买单,是一种政府购买行为,体现了转移支付的生态经济功能。

(2)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个国家的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享受国家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是一项基本权利,与个人的支付能力和居住位置无关。为了使各地方政府都能达到基本的公共服务水平,要求中央政府或省级财政站在社会大众的角度,通过提供一套无条件的、基于基本公共服务为目的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协调地区间由于客观因素差异造成收入能力和支出成本差异而带来的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不平等。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而言,为保护生态牺牲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缺口,降低了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需要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以缩小地区间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而不是直接改变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体现了转移支付的社会功能。

(3)满足宏观调控需要。转移支付属于财政再分配,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那些市场配置失效的领域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优化经济结构,调节地区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别,实现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主体功能区划分有助于我国形成经济发展与人口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是中央政府在区域发展中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财政转移支付是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利益协调与补偿的核心政策措施,是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制度保障,这体现了转移支付的政治经济功能。

湖北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财政转移支付新思路

调整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目标,根据目前湖北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和完善湖北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同时进一步明确专项转移支付的重点和力度。

1、明确新增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方向。根据中央、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建议以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标准因素为核心,修订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中的标准支出项目,在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计算方法中,增设主体功能区因素。并且,以后湖北省新增均衡性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县(市、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帮助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在禁止、限制开发区域试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转移支付资金直接由省级财政划拨到县(市)的运行模式。

2、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规模。目前湖北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严重偏小,其公共服务均等化功能十分微薄,2007年省以下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额为9.96亿元,仅占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总额的13.4%,因此,按照中央、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我省应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规模,有效地强化其公共服务均等化功能。

3、调整激励性转移支付补助结构。按照中央、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省对下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性转移支付将调整按功能区的划分进行分类测算,将重点开发县(市、区)、限制开发县(市、区)、禁止开发县(市、区)分别放在不同平台进行考核,向重点开发县(市、区)倾斜,鼓励重点开发县(市、区)加快经济发展。运用激励性转移支付手段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按照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将激励性转移支付向重点开发区域的县(市、区)倾斜,鼓励重点开发区域的县(市、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和环境保护型产业,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4、激励基层政府控制行政成本。为了鼓励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县(市、区)控制政府规模、减少行政成本,建议湖北省进一步加大对这些县(市、区)分流财政供养人员的激励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提高分流财政供养人员的奖补标准;同时,对现在财政供养人数已超出省测算标准财政供养人数却仍然不予控制的县(市、区),省将实施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负激励性转移支付。

5、优化专项转移支付。在原有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大转移支付的基础上,设立针对禁止、限制开发区域的专项转移支付。省财政在一般性转移支付标准财政支出测算中,增设属于地方支出责任范围的生态保护支出项目和自然保护区支出项目。

6、建立生态环境修复转移支付制度。在限制开发区域的标准支出中,增设“生态环保支出项目”和确定成本系数,设置综合性更强的生态修复转移支付专户并进行制度化管理,通过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安排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用于主体功能区的生态恢复、环境治理与保护建设工程、生态移民安置及对不符合标准的当地企业向适宜地区搬迁补偿等。

7、强化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监督考核与绩效评估。确保转移支付资金优先用于基本公共服务,杜绝挪用等非法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的现象;加强资金使用绩效监督和评估,统筹使用转移支付资金,提高使用效率。

第四篇:微博空间的政治议题:呈现与建构

微博空间的政治议题:呈现与建构

——从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新浪微博客说起

2011-12-29 10:39:12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48期)作者:陈昌凤 虞 鑫

微博在中国充分发挥了公共媒体的功能,在2011年举行的新一届区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成为一次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独特展示平台。微博这一新的媒介形态,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地体现了网络社会特征的媒介形态。相应的,微博也兼具网络社会与生俱来的两面属性,它瓦解了以前的结构,但也正在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结构。

Web2.0带来了社会性媒体的兴盛,在美国的Facebook、Twitter的引领下,中国的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的微型博客引发了中国的信息传播变革,媒体内容、形式、传受机制、管理机制在深刻变革中。同时,微博在中国落地生根后,却呈现出了与西方的Twitter不一样的格局。相比Twitter上私人化、琐碎化的信息内容,新浪微博上的热点话题却往往与公共事务密切相关。从“钱云会”事件中组成的公民调查团,到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邓飞为贫困学童组织的“免费午餐”计划,再到“郭美美”事件、“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和“小悦悦”事件中微博网民的刨根问底和激烈辩论,微博已经凭借其独有的传播特性,成为一个公众关注和讨论公共事务的公共平台。

中国微博在现实社会中的“公共”特征,使其在2011年举行的新一届区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发挥了一种独特的功能。今年的区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不仅是《选举法》修改后的首次城乡代表同比例选举,同时也是微博这一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在中国出现以后的第一次人大代表选举。

与往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不同的是,今年的人大代表选举似乎变得异常“热闹”。从2010年1月起,就有天津网民王忠祥在微博上表达了对于来年新一届人大代表选举的关注,他在微博中提到“天津滨海新区了解第一届人大代表选举情况的朋友请和我联系!滨海新区第一届人大代表选举第137选区的朋友请和我联系!第137选区开发区逸仙园工业园区各单位的朋友请和我联系,我希望知道你们参与本次选举所知道的情况及你们对选举问题的见解”,并留下了电子邮箱和手机号码。但是由于博主本人的社会影响力有限,所以这条微博迄今为止的转发数和评论数均为零。

随着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日期日益临近,2011年5月19日,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大四学生蒋凯在微博中宣布将自荐参选家乡长兴县的人大代表。到了5月25日,作家李承鹏通过微博确认将参选成都市武侯区人大代表,之后短短几日,上海市静安区夏商、杭州市江干区梁永春、北京市海淀区吴丹红、广州市天河区梁树新、北京市海淀区熊伟、北京市东城区徐春柳、广州市荔湾区万庆涛、昆明市五华区霍泰安、曲靖市麒麟区蔡馥敏等都在微博上表示将正式参选本届区县、乡镇人大代表。

这些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背景、持有不同观念的参选人通过微博这样一个媒介聚合在了一起。类似“人大选举研究”这样的微博ID开始搜集、转发每天发生的关于人大代表选举的动态信息或者相关知识,在很多时候,当一名自荐参选人发布或转发微博的时候,往往也会通过“@”功能将其他参选人联系在一起。四面八方的自荐参选人仿佛通过微博的媒介,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了公众面前。

发端于微博的参选议题也同时“蔓延”到了网下。门户网站、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无一例外地对这些自荐参选人进行了报道。随之而来的,是更多人对于此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关注。根据百度指数统计,用户对于“人大代表选举”的关注度在2011年急速上升,尤其是进入6月份以来,用户关注度达到了巅峰。而相比上一届区县、乡镇人大代表换届时的2006年,用户关注度几乎为零,查看详情发现只有寥寥数条类似于“某某区(县)完成本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之类的新闻标题。

在公众的高度关注之外,也有一批人“跟随”李承鹏等人的脚步,加入了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行列中。据《新世纪周刊》报道,与1998年自荐参选成功的前湖北省潜江市人大代表姚立法直接联系,明确表示将参加本次人大选举的,已经有1000多人。①

看到这样的现象,我们不禁想问:微博的出现是否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如果确是如此,那又为什么是微博,是微博的什么特性培育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和判断这一新现象对于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利弊影响?本文将试图从媒介现实构建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阐释,而后在新媒体与社会变革的宏观框架下,对这一现象进行评论。

媒介现实的构建:时空聚合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1922年提出,由于认知框架的存在,人们所读到、听到和看到的新闻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文化产品,是对客观现实有选择的取舍和倾向性的建构。媒介向人们展示的所谓“脑海图景”(pictures in our head)与社会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②1966年,社会学学者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和托马斯·卢克曼(Thomas Luckman)在其共同撰写的《现实的社会构建》一书中,进一步将社会现实分为三类:客观现实、媒介现实和主观现实。③这一观点也因著名社会学家尔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1974年提出的“框架理论”得到了更强有力的解释。框架理论认为,人们在接受和认识社会现实时,总会受到自身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历的影响,从而无意中选择、强调或排除了某些信息。新闻记者受到框架的制约,而无法将客观现实呈现在大众传媒的受众面前,从而构建起了一个介于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之间的媒介现实。

在李普曼和伯格、卢克曼的时代,信息技术还没有今天这样快速的发展,现在意义上的互联网也没有出现并普及,所以他们研究的媒介对象仅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他们所谓的“脑海图景”或“媒介现实”也都是建立在传统媒体机构的职业记者所提供的新闻信息的基础之上。那么在信息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的今天,当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业不仅仅局限于来自职业记者和媒体机构时,“媒介现实”的假说是否还依旧成立?

在传统媒体,或曰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现实得以构建是由于新闻记者——大众传播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因受到框架制约而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偏离。在新媒体技术深入到日常生活的今天,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已不仅仅局限于新闻记者,而是扩大到了所有人,因而信息生产受到框架影响和制约的程度应该会更深更广,所以媒介现实的假说应该仍然成立。

事实也确实反映了这一点。在此轮微博网民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波浪中,身处不同空间的参选人,因为微博这一媒介一同呈现在了用户眼前,所有人在此时好比共享着同一个空间,那些来自东南西北的参选人没有空间的隔阂感;而在不同时间宣布参选抑或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的各类事件,也因为微博这一媒介在同一时间呈现在了用户眼前,所有人在此时又好比共享着同一个时间,那些前前后后相继发生的事仿佛就堆在了一起。微博“@”功能的应用又加剧了时间和空间的模糊性,不同时空中的人和事就像滚雪球一般,通过不断地被“@”而完成了聚合。很显然,在客观现实上,这些参选人与相关事件是孤立地存在于其所在的时空中的,但是通过微博媒介却被聚合在了一起,构建出了一个与客观现实有所差异的媒介现实。

媒介对政策议程的推动

微博特有的信息传播特性聚合了时空,在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事例中,可以理解为微博扩大了“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受众进行了议程设置,并强化了信息对受众的冲击力,增强了信息传播对个体观念和行为影响的效果。

唐纳德·肖(Donald Shaw)和麦克斯威尔·麦克姆斯(Maxwell McCombs)论述了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不能告诉人们应当怎么想,但是却告诉人们该想什么。议程设置的理论在微博时代有其新表现,是以一种更加草根、更加自发性的方式发起,并通过大范围传播而成为微博的公共话题。如果考虑到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媒介体制,议程设置理论在微博这个相对开放的环境里似乎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从2011年5月底以来的半年中,虽然微博中的公共话题层出不穷,但是关于“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话题却始终热度不减,在某些节点性的时刻热度亦达到峰值。这场源于微博的风潮,给全社会——包括大众传媒及公众——设置了一个媒介议程,而后影响了公众的关注,互动之下形成了公众议程,引发了更多人参与到对于该话题的讨论中,甚至直接加入了自荐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行列。

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在媒介形成“媒介议程”,影响公众形成“公众议程”后,还将影响政策制定者,或与政策制定者进行互动后形成政策议程。目前来看,这一议题还没有进入政策议程的阶段,甚至决策者在回应和互动时往往会显得更为谨慎保守。不过,通过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微博博主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成都市武侯区李承鹏、上海市静安区夏商、曲靖市麒麟区蔡馥敏都表示他们自荐参选的举动得到了一些政府部门官员的私下认可和鼓励。当然与此同时,也有自荐参选人在微博上揭露了某些地方选举委员会阻碍候选人公开竞选、以学历限制参选人登记等违反《选举法》的事件。这样看来,政策议程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地形成,但是媒介引起的公众议程并非对政策制定者没有影响。

由于“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议题直至今年才刚刚风起云涌、大规模地进入公众视野,而且这一议题也涉及到中国政治体制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政策议程的形成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微博的出现将是影响这一进程的因素之一,对于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也会产生难以忽视的作用。

网络社会的两面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瓦解了现代社会中业已建立起的制度和结构。网络社会是一个历史趋势,其中主要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进程都是围绕着网络展开的。网络构成了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的内在逻辑主导了生产、生活、权力、文化等重要社会活动。④

在微博中,信息技术将时空聚合,在某种意义上进一步扩大了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距离,影响了政治民主等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微博扰乱了人们原本对时空的概念,分离了时间与空间,这就使得人们以往依托于空间地域因素而建立起的归属感逐渐消弱,过于快速和夸大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体验——比如,微博作为一个媒介,放大了客观现实,某种程度上“人为”地、“快马加鞭”式地催动了政治民主的进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也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最著名的那句“媒介即信息”说的那样,媒介除了所传递的内容外,它作为一种手段也影响着个人和社会。⑤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快速”导致了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这种不确定性造成了“理性”的混乱,传统社会的“道德标准”被挑战和质疑,这也就是目前微博中非理性情绪和非理性观点肆意横飞的诱因之一。

从媒介现实构建的角度出发,微博世界里的媒介现实与传统媒体世界里的媒介现实实际上又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更强的竞争性。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⑥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大众传媒机构所构建的媒介现实是趋同的,对其产生影响的框架亦是趋同的。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信息传播主体更高的多元性和自由度,逐渐瓦解了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社会整合的功能以及趋同的媒介现实,不同主体间的框架竞争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在此次关于微博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不同声音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网民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等相关规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借此对公众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一部分人则注重于对竞选技巧的探索实践,认为这是中国进入现代民主选举的必经之路;而和上述较为积极的观点持相反意见的,则消极地认为这场自荐参选人大代表风潮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做秀,根本无法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这些不同的观点在微博这样一个“言论的自由市场”中共同出现,彼此竞争,构建出了一个相对混沌的媒介现实。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虽然赋予了信息传播主体的多样性,理论上给予了所有人“话语权利”,但是真正的“话语权力”掌握者仍然是少数。比如天津市民王忠祥早在2010年1月就表达了参选人大代表的意愿,但是他的微博却几乎无人关注转发,直到2011年5月之后,一批微博活跃群体和知名人士宣布参选并经常在其发布的微博中“@”王忠祥的微博ID后,他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根据加拿大一家名为Sysomos的社会化媒体分析公司的统计,一项针对1150万个Twitter帐户的研究表明,Twitter发布的86%的内容是由10%的注册账户发出的。⑦也就是说,微博具有 “一对多”的“大众传媒”的特性。

这些少数掌握“话语权力”的人其实也是不同框架间竞争的意见领袖。比如在自荐参选人中,以时评人、作家李承鹏、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为主的参选人则较为理性和温和,而以民间智库负责人熊伟、天津市民王忠祥为主的参选人则更具有批判精神,语言表达也较为情绪化。可以说,微博使每个人获得了“话语权利”,也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机缘给予了某些普通人“话语权力”,但是更多情况下,微博世界“话语权力”的掌握者仍然是来自那些在现实世界中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人群、某种意义上的精英,并且这些在现实世界某个领域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人群,可以在微博世界中将其该领域的社会资本扩展到其他各个领域,形成垄断。进一步说,其他普通人要想获得“话语权力”,也必须通过“@”精英、意见领袖或“转发”来赋予。(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蓝方:“中国公民选举元年”,《新世纪周刊》,2011年10月22日,第74~77页。

②黄成炬:“媒介社会学”,载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4页。

③Peter L.Berger &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1), 205.④[美]曼纽尔·卡斯特尔斯:《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69~578页。

⑤[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5~340页。

⑥[荷]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1~73页。

⑦Stone, Brad & Noam Cohen, “Social Networks Spread Defiance Online”,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5,(2009):11.转自赵民,张军锋:“社会运动中的Twitter现象——兼论Twitter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新闻大学》,2009年第04期,第34~44页。

郑韶武

第五篇:“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

“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

摘要:“‘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是江苏省首批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着力“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农耕文明”儿童体验、“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三大板块内容的建设,并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实施,促进儿童“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基本品格的养成,成全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关键词:品格提升;物型课程;农耕文明;儿童体验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4A-0039-06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基于学校现状,充分发挥区域物质和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时代要求,确立了“‘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经过层层筛选和激烈角逐,入选为江苏省首批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一、项目的价值与意义

(一)传承农耕文化之校本守望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其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延续至今,并逐渐演化孕育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这些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代代相传。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伟大事业,学校作为教育人的主要场所,理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能够让孩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中保持对祖辈生活记忆的留存和思想道德品格的坚守。

(二)回应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的基本方向。我校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了校本化的理解与表达,提出了“健康的体魄、审美的情趣、敏捷的思维、自如的交往”四大培养目标,并在对“农耕文明”特质理解的基础上,贯彻《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具体化为“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基本品格。

(三)打造学校特色的应然追求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地处城郊接合部,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苏南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农业、农村、农民应该是他们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学校在地域文化的土壤中提炼出“少年农学院”特色课程,该课程先后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的确立,进一步彰显了学校“一切为了成全学生的成长”的办学价值追求,是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应然追求。

(四)成全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国家教育的顶层设计总要通过学校这座桥梁落实到学生身上。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和成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成全人当下和将来的幸福人生。教育要在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满足其适应社会的现实需求。为此,基于学校现状,我校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人才要求相适应的育人模式,“‘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便应运而生。这是学校课程的创新,也是德育模式的创新。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建设,促进“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基本品格的养成,成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二、项目的建设与发展

(一)项目内涵界定

基于国家对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具体要求,基于对“农耕文化”的内涵理解,基于“少年农学院”这一物型课程基地的建设宗旨,我们以全面养成为目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传承‘农耕文明’ 培塑有根之人”的主题,并对主题和项目关键词内涵进行了校本化解读。

1.主题理解

传承农耕文化中孕育的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培养血液里流淌着中华传统文明精神的人。

2.关键词理解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而在我校主要是指学生在基地场馆和外围空间开展的各种劳动实践和体验探究中形成的习惯、精神和价值追求。它既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也是新时代学校文化的发展。

“儿童体验空间”是为孩子搭建的一个通过劳动实践、体验探究等活动促进基本品格养成的环境。

“‘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是指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这一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场馆、校园环境、外围空间等的建构。在这个空间里,儿童通过亲自感知、亲历体验、亲悟成长等,在心底留存对农村、农民、农业、农事等的记忆,农耕文化的精神逐步得到化育和养成,实现“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的养成和提升。

(二)项目建设目标

遵循“价值引领目标,目标引领建设”的原则,我们确立了本项目建设的三个目标:一是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深刻理解“农耕文明”的特质,结合儿童品格成长的基本内涵,根据学校布局规划,师生共同参与,合理设计开放的主题场所,配置与之相关联的物件器具,形成可视化的儿童品格养成的物型场域。二是采用学科融入、主题推进等方式,以“儿童视角,成全成长”为理念设计儿童活动样态,引领儿童有序、有效、有力地自主选择、自由组合、主动参与。三是在“‘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中,使儿童能够记住一点农业常识,关注一点农业生活,能够在“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坚守中让孩子保持对祖辈生活的记忆的留存,逐步孕育爱劳动、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爱探索的乡土情怀,实现“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的自我养成。

(三)项目建设内容

儿童不仅是体验活动的主体,更是参与空间建构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开发、共同建构适切儿童发展的物型空间与体验课程,着力“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农耕文明”儿童体验、“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三大板块内容的建设。

1.“农耕文明”体验空间架构

(1)主题场馆建设

在主题场馆设计建设过程中,我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需求性原则。我们向师生、家长发放了近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00多份,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多途径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活动需求,发现儿童对亲历种植、研究农事、探索未来农业发展、检测蔬果、手工制作、研究江南民俗等比较感兴趣。于是我们建设了“一馆、一场、一园、一屋、一室、一坊”六个主题场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根据课程开发的需要不断完善。二是整合性原则。在整体设计时,我们用两条主线整合六个主题场馆:一是中国“农耕文明”从古到今的发展缩影,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农业从刀耕火种到数字化操控的穿越;二是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品尝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春种秋收中亲历体悟,体会劳动的艰辛及收获的喜悦。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六个主题场馆的建设。

小小农展馆。占地300平方米左右。馆内布展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农业的过去与未来;头顶19种种子组成的吊灯,形象地展示了种子的各种形态和特征;翻转图板介绍苏南地区特有的农作物;橱柜陈列着旧时农村劳动生活的老物件,可让孩子们联想到过去农村的生活场景。学生们在农展馆里还可利用多媒体触摸一体机上网查询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小荷微农场。以“趣”为主题,分“菜趣”“花趣”“树趣”三大区域:“菜趣”区域根据班级数划分为36块方桌地,装置智能灌溉系统,师生和家长志愿者们一起在方桌田里种植了大蒜、韭菜、青菜、香菜等几十种蔬菜;“花趣”区域种植品种优良、适宜江南地区生长的各种花卉;“树趣”区域种上无锡驰名中外的水蜜桃,方便学生进行“桃文化”研究。农具小木屋里摆放着孩子们进行农事劳作的水桶、铁耙、镰刀、锄头等老农具,让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些老农具的作用,?可以动手实践。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围墙上以彩绘的形式呈现了二十四节气农事图。

小荷感知园。利用互联网、传感器、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技术,通过现场安装的农业传感器及便携式实验箱等实现现场植物生长因子的采集,并在平台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形象的教学展示和互通,便于老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和科技感,提升学生对农业知识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趣。

小小组培室。室内配有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和设备,还配备了灭菌器、无菌超净台、冰箱、制蒸馏水器以及相应的玻璃器皿等器材。学生们亲自进行马铃薯、草莓、多肉等植物的继代组织培养。研究组培的过程让同学们了解到各种作物的生长,同时激起孩子们对生物科学探索的兴趣。

无公害检测屋。这里检测设施齐全,检测类目涵盖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十多个大类、一百多个品种。孩子们可以亲自参与操作,对每天学校食堂师生吃的蔬果鱼肉进行检测,留样观察。这样,不仅实现了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而且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树立了健康生活理念。

小荷美食工坊。学校特意聘请热心家长作为小荷美食工坊的指导老师,每周定期指导孩子制作各式花色西点和中华传统美食。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实践平台,让学生品味美食文化,体验劳动的乐趣。

(2)校园氛围营造

创意的小种植。各班配备小种植花架,每个年级种植的花草都形成一定的系列和特色,既培养了学生认识花草、养护花草的喜好,又使室外植物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

诗化的廊文化。教学楼走廊的墙面上布置了国学经典诗文,诵读中华经典名篇,从古诗词中了解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之精髓,孩子们浸润其中,找回渐行渐远的乡土情怀。

田园式花坛设计。学校的草坪、花坛设计融合了农耕文化元素,为原有的花坛草坪围上了木篱笆,与每个班级的小种植相得益彰,师生徜徉其中,感受浓郁的田园生活。

(3)外围空间构筑

我们开发融合学校周边特有的资源,包括勤建茶场、怡情花卉、敬老院、无公害蔬菜基地、街道农贸市场、校园旁边的湿地公园、田园东方基地、桃博园等,不断拓展和丰富“‘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内涵,构筑“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儿童体验空间网络。

2.“农耕文明”儿童体验

(1)多元并进的“体验课程”

我们采用项目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合的方式,三者相互促进,优化发展,让学生玩转“农耕文明”体验空间,共同建构指向学生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提升的体验课程体系。我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开发实施“农耕文明”为主题的体验课程。

一是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访谈、外围调研等形式,确定了“花、菜、桃、物”四个研究主题,开发了校本教材《我们的乐园――走进少年农学院》,设计了四大板块:我是小小种桃人,以“桃”为媒爱家乡;我是小小花艺师,以“花”为媒爱自然;我是小小蔬食家,以“菜”为媒爱生活;我是小小研究员,以“物”为媒爱探索。每个板块又有六个主题:第一板块下有“识桃树、观桃花、研桃胶、品桃韵、植桃树、望桃途”六个主题;第二板块下有“花的世界、花的开落、花的制作、花的养护、花卉情浓、花的文化”六个主题;第三板块下有“菜认识、菜种植、菜检测、菜孕育、菜烹饪、菜储存”六个主题;第四板块下有“认老物件、知节气历、学歌谣谚、研老物件、走农耕旅、访民俗路”六个主题。每个主题下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菜单供学生选择。

二是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借助“‘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这一有利条件,我们通过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以“花、菜、桃、物”四大主题中的“桃”为例,语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教研组从三年级语文课文《剪枝的学问》入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在孩子们学完课文后,老师带着学生走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体验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老师指导下尝试给少年农学院里的桃树剪枝,看看“剪枝后的桃树是不是增加了产量”。在这个等待结果的过程中,语文、美术教研组通过课堂和社团活动联合开展了“绘形 绘意 绘心”为主题的活动内容:读诗文、画桃韵、赏桃文化。从桃花盛开、点花、结果、包桃、摘桃、吃桃、写桃诗等环节,师生共同制定了不同时期的活动形式,贯穿整个学期,形成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研究。这种从真实生活出发产生的学生真正感兴趣且有价值的问题和活动主题,吸引学生们持久探究。在这个系列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感受到桃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了现实的科学实践。这种跨学科、多维度的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更加清晰地指向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注重?w验,自主探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现代文明的推进,农村逐渐远离我们,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也逐渐被这个喧嚣的城市所淹没。“‘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引领学生在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书本间接经验、超越封闭课堂的学习中,通过种植、组培、义卖、调查、研究等方式,去亲历、操作、体验、探究和感悟,在多姿多彩的自主实践与探究体验中,丰富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知,掌握一些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交往沟通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磨炼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品格。

(四)有机融合,动态生成

项目推进的主要载体是课程,课程的品质即项目的品质和教育的品质。为此,我们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校基地主题活动课程的系列开发”的引领下,努力建构项目与课程融合实施的方式,围绕“‘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依托各物型场域,以融合、拓展与创生等方式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发,促进“‘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项目得以有效推进。同时,也不断丰富课程实施的内涵,提升课程实施的品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教书育人的无痕落实。

在“‘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这一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较为系统地构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其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很多年轻的教师没有从事农事活动的经历,进行农事为主题的专业培训需进一步科学设计;农耕文明和现代社会的融合对接需进一步探索;本项目指向的品格养成的内涵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调整;儿童体验活动样态的设计需进一步细化;物联网技术引入建设小荷感知园的经费需进一步协调落实;“农耕文明”品格养成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压力就是动力,问题就是目标,我们相信最美的项目在心里,最好的项目在路上!

责任编辑:丁伟红

Construction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Experiencing Space for Children

LIU Yi-hui

(Wuxi Out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Wuxi 214153,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experiencing space for children is the first Jiangsu Provincial Students’ Character Improvement Project.Our school constructs three plates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experiencing space,children’s experiencing and character formation assessments,hoping that the implementing of the project can promote children’s formation of basic characters such as diligence and frugality,perseverance and responsibility,self-discipline and cooperation,and autonomous creation to realize the goal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growth an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Key words: character promotion; material curriculum; farming civilization; child experiencing

下载空间的转移与建构(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空间的转移与建构(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面设计立体空间的建构浅析论文(共五则)

    一、利用基本设计元素进行创造1.黑白关系创造立体空间在平面设计中黑白关系就好像数学中的正数和负数,黑白之间的对比就能够产生前后远近的视觉层次感,比如白纸上的黑字,白纸是......

    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校园空间建构论文

    论文摘要:介绍环境行为理论的基本理念:如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及相互渗透论,并以柳州高级中学校园设计为例,对环境行为理论在校园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文关键......

    狄金森诗歌空间建构的美学分析

    狄金森诗歌空间建构的美学分析摘要:爱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19世纪美国诗坛的著名人物,受到极高的赞誉,成为当时英美意象派的典型代表。狄金森善于将凝练、奇特而新颖的意......

    《关键人才培养与梯队建构》(定稿)

    关键人才的培养与梯队建构 课程背景: 对于企业而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滞后的人才培养已经形成显著地矛盾,如何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进行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工作,并通过系统的规划建......

    语言建构与运用发言稿

    语言建构与运用 各位老师大家好!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学生......

    《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

    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是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入门教程,本书内容并不深奥,却可以教会我们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去理解设计,书中的研究方法——行为心里学和问卷调查分析也是我们以后......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读《交往与空间》有感 摘要:《交往与空间》的书名表明了一个广泛的研究课题——城市中五光十色的人类活动。这是人们一直在不倦地进行探索的一个领域。本书时刻提醒我们,建筑......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正如书名所表达的一样,本书所阐述的是户外空间规划设计对人的各种户外活动(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的影响。书中指出,户外空间中的生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