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眩晕医案整理(精)

时间:2019-05-14 13:1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眩晕医案整理(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眩晕医案整理(精)》。

第一篇:中医眩晕医案整理(精)

蒋 ** 男 75岁, 11月 5日初诊, 患者 10天前起床即出现眩晕,不能下床行走,不敢睁眼,睁开自觉天旋地转,伴 恶心,不欲饮食,无高血压病史,在荆州中心医院做颅内 CT 未发现异常,诊断为美尼 尔氏综合症,经输液治疗一周后可以下地自由行走故出院,但眩晕频作,伴恶心欲吐, 目胀,由子女送到我诊所要求中药治疗:(考虑患者年事已高, 诊断治疗需谨慎 由老伴搀扶进来, 忙趴在桌上, 述---晕, 查血压 125/78mmhg,心率 76次 /分,可以正常交流,舌淡苔白腻,脉滑。

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阳上亢、痰阻清窍;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开窍,方以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法半夏 15 白术 15 天麻 20 钩藤 15 石决明 30(先煎 陈皮 15 茯苓 20 丹参 代赭 石 30(先煎 枸杞 15 枳实 15 甘草 10夏枯草 15 蔓荆子 15 生姜 3片 五剂 令以清 淡饮食,平卧。

二诊:11月 16日

患者药以服完,今在家人陪伴下前来复诊,看车停门口,(下来一车家人老人今 天独自下车,不需要家人帮忙,我自感欣慰,进屋后对我很是客气,一手和我紧握,一 手拍我肩膀,说我医术不错,喝了 3剂药就不晕不吐,独自可以出门了,家人也对我表 示感谢,经过检查,舌苔较前薄些,且舌尖红,脉细伴口干,眼睛干涩,视物不清,治 以在滋养肝肾,明目为主佐以化痰,方以杞菊地黄丸加减: 枸杞 30 菊花 15 枣皮 15 山药 15熟地 20 茯苓 15 泽泻 20 丹参 陈皮 15 半夏 12 白 术 18 天麻 20钩藤 20 首乌 20 寄生 20 石决明 当归 20 蔓荆子 15 甘草 五剂收功

例一 潘 X X,女,初诊日期:1954年 2月。体本虚弱,多年来襟怀不适,因遭事故, 致肝木上升而 头目眩晕,肝木侮土而呕吐不休。右脉弦劲,饮食不思,二 便不利,舌 绛苔薄, 情势颇急, 可能发痉。宜凉肝安胃, 服观后效再商。桑叶 9克 杭菊花 9克 粉 丹皮 9克 黑栀子 9克 大 白芍 9克 细生地 24克 姜川连 2.1克 法夏 6克 姜竹茹 12

克 黄郁金 9克 羚羊镑 1.2克另煎兑 苦丁茶 9克 服上方左脉见平,舌绛见淡,苔薄 见宣,眩晕立止,唯 呕吐如前,纳食不香,二便未调。依前法去羚羊加安胃品以 止 呕吐。桑叶 9克 菊花 9克 丹皮 9克 栀子炭 9克 夏枯草 9克 苦丁茶 9克 细生地 18克 大白芍 9克 法夏 6克 姜竹茹 12克 干苇根 15克 左金丸 4.5克(分二次送服。上 方服两剂,呕吐为止,舌苔已消,胃纳已香,二便正常,再以小剂泄肝安胃善后。

例二 魏 X X,男, 60岁。患头晕目眩,兼有耳鸣,鼻亦发塞,嗅觉不佳。病有数载, 屡治不效,颇以为苦。切其脉弦,视其舌则胖大无伦,苔则水滑而白。辨证:此证心 下有饮,上冒清阳,是以头冒目眩,其耳鸣、鼻塞,则为浊阴踞上,清窍不利之所致。治法:渗利水饮之邪。方药;泽泻 24克 白术 10克 此方服 1剂而有汗,不改方,共服 五剂,则头晕、目眩、耳鸣、鼻塞等证愈其大半,转方用五苓散温阳利水而收全功。

例三 伍 X X,女, 74岁。初诊日期;1977年 5月 23日。头目昏眩,颈项强痛,四肢 无力,鼻痂干结,大便干燥,尿多而黄,脉沉细,尺部弱,舌有裂纹,苔微白。血压 250/160毫米汞柱。辨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方药:玄参、麦冬、牛膝、茯苓各 12克 代赭石 24克 生龙骨、生牡蛎各 15克 钩藤、菊花、远志、蝉蜕各 6克

二诊;服上方 3剂,头晕见减,大便仍干,小便略少, 血压降至 230/110毫米汞柱。又有心悸胸闷,脉弦细。前方去代赭石、蝉蜕、玄参、麦冬、茯苓,加菖蒲、白蒺藜、女贞子、茺蔚子各 9克,丹参、首乌各 12克,磁石 15克。、三诊:投药 3剂,血压降至 190/100毫米汞柱,头晕便干胸闷心悸略减,但下肢关节 肿痛,脉细数有歇止,舌剥。前方除茺蔚子、牛膝、龙骨、女贞,加羌活、独活、鸡 血藤各 9克,随访一月,血压趋于稳定,身体轻松有力。

例四 杨 X ,女, 44岁。血压高亢,胸闷泛恶,头晕痛殊甚,脉弦滑,苔薄腻, 厥阴为 风脏,相火寄焉。风火相煽,上窜于巅,故致晕痛。兼之胃失和降,则胸闷泛恶,症 情非轻(血压达 230/135毫米汞柱 ,须防突变,急予平旰潜阳,和胃降逆,势见缓和 乃吉。玳瑁片 6克(先煎 姜半夏 9克 生石决明 15克(先 煎 菊花 6克 竹茹 6克 薄 荷炭 3克(后下 炙僵蚕 9 克 姜黄连 2.4克 钩藤 9克(后下 牛黄清心丸 1粒(化服

二诊:头晕痛,纳呆泛恶,心悸气短,苔腻薄黄,脉沉而小滑,与症状未合,是因脾土 失运则痰生,因痰生热,因热生风,血压过高,风阳亢逆,故拟予化痰浊,和胃平肝, 不斤斤于泻肝也。北沙参 9克 竹茹 6克 竹沥半夏 9克 陈皮 6克 白蒺藜 9克 北秫米 9克 橹豆衣 9克 炒枳壳 4.5克 菊花 6克 生石决明 15克(先煎 钩藤 9克(后下 生 苡米 9克 朱茯苓 9克

三诊:用和胃平肝化浊法,中焦痞闷顿舒,脉象亦起, 头晕痛渐瘥,纳渐增,泛恶亦 止,然腻苔尚未尽化,再宗原法损益之。北沙参 9克 生石决明 15克(先煎 竹茹 6克 陈皮逆于胆。法当解热清中, 利胆安胃。鲜竹茹 10克 赤茯苓 10克 煅赭石(布包 10克 枇杷叶(生姜汁炒 10克 旋复花(布包 7克 金铃子(酒 炒 7克 左秦艽 7克 广陈皮 5克 酒黄芩 5克 炒山栀 5克 炒枳实 5克 川黄连(吴萸水炒 2克 益元散(布包 10克

[评按 ] 厥证系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逐渐苏醒的病证。有时也可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内经》论述颇多,后世更分为气厥、痰厥、血厥、食 厥等。例一证属寒痰厥逆,状若假死,惊为怪病,以三生饮 作汤一剂神效。三生饮中 均为辛烈有剧毒,并能令人麻醉,近世医家用者稀少,但大病当前,出奇应变,往往可 以化险为夷。例二为食厥,系因食非所宜致令中毒而致。本例食用生附子、醇酒,毒热 炽于胃而逆于胆, 虽见四肢厥冷, 憎寒 腹痛, 但舌质干赤, 呕吐苦水, 决非阴寒之证。治宜解热清中,利胆安胃、方中陈皮、竹茹、枳实清中,黄连、黄芩,栀子清热解毒, 茯苓运脾;杷叶和胃。审证求因,辨别寒热之真伪,立法遣药,别开生面,药后转危为 安。

第二篇:眩晕的中医护理

眩晕

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风阳上扰证、痰浊上蒙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⑴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⑵ 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⑶ 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⑴ 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⑵ 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⑴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⑵ 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4.饮食护理

⑴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⑵ 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⑶ 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⑷ 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5.情志护理

⑴ 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⑵ 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⑶ 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要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6.临证(症)施护

⑴ 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

⑵ 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

三、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

2.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和纵欲过度。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5.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6.有高血压病史者要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

第三篇:读《中医医案学概论》心得体会

读《中医医案学概论》心得体会

我是2012级电子信息班的一名学生,我学的专业是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医学方向),其实是喜欢学医的,结果没想到学的是与医学无关的,所以希望在选修课上可以普及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所以选了《中医医学案概论》这门选修课。学习后深感医学的博大精深,医者的伟大。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及一些感想。通过学习中医学,我对它有了个初步的了解。中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人民在生活、生产以及同疾病斗争实践的经验总结。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内容。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古以来,行医者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将大医精诚封为圭桌,更以行动诠释着,他们以德养性,以德修身,德艺双馨,正因为他们毕生恪守着这样的信念,才真正成为历代医学家和百姓敬仰的伟大先师。精为先,诚为辅,只有具备精诚着,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之品德。纵观慢慢中华几千年医学历史,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扁鹊济世救人,敢于直言:华佗施人道不分贵贱:叶天士谦逊好学承先启后重树医德。他们撰写的每一篇医案谨慎真实让我懂得实践真理的统一。医者中的智者应是众智者中的佼佼者,因为他们担负着挽救生命和发扬中医的双重责任,每一篇医案便是他们留给后人们最好的纪念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学习这门课后有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老师可以看看。

有时候,对我们这种初学者授以长篇大论的医学知识其实我们是吸收不了的,比如我相比之下更喜欢看一些图片啊,实时的医学视频等,可以提高大家的兴趣。所以建议老师可以在讲课中给我们加一些相关视频,或者相关图片及新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其实在很多时候,不论是我们的这个专业还是医学专业学生都会多少有些迷茫关于我们学习的这些知识可以用到哪儿,如何可以让他们运用得更好,希望老师在讲课时可以为我们指点一下。还有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加深对中医学的印象,老师可以在课程的初期给我们放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引入到课程内,或者实践教学,其实我们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也想过把医生瘾,老师可以实际教我们如何把脉,如何辨别疾病的发生之类的,而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提前实习。以上是我对这门课的感想及建议。

第四篇:中医《医案助读》读后感专题

《医案助读》随感

《医案助读》书如其名,是医案阅读的入门导向类书籍。它解决了什么是医案、医案的重要性、怎么读医案三个基本问题。用具体的名家医案作为论述观点的串珠,边引用边议论,阅读印象尤其深刻,学习氛围也比模式学习更为轻松。引用的医案病案也有来源可循,书后的推荐医案也是实用性较强。

作为一个未入临床的医学生来说,医案可以算是最初的临床体验。不同于以往生病就医的被救治,读医案是从医者的角度,看待“治病”这件事,注重的是辩证和论治。医案中医生辨证论治的思路比课本上的理论清晰,甚至能通过这样来进行跨时代的教与授。医案的重要性,有前辈用中医理论基础与之相类比,作为丰富医治灵活性的重要渠道,不可谓不须重视。

在读《助读》之前,我对医案的了解不多,印象里的医案是模式又客观的,像说明文一般,科学却死板。读过之后才知道,我混淆了病历和医案的概念,看到的病历和医生记录的医案是不全相同的。像实录性医案就有六种分类,每个分类下的医案不仅是客观的,有的会写明辨证施治的过程,有的会穿插医者的想法,有的甚至还是医者用来“秀文采”的手段!可爱又温暖的微微一笑,就是我在看到这时,对“医者仁心”的实在印象。而真正死板、条框分明的医案被称为病历式医案,虽然条理明晰,但给我一种又硬又沉的感受,思路也有断层,在真正临床实践时,如此模式的医案倒是有些像应付任务了事的样子,寥寥数笔地将病痛飘然带过,不应该是一位医务人员应该有的态度吧?

无论上什么课,做笔记都是加深理解和记忆的好方法,对于阅读医案来说也是如此,只是把“笔记”两字换成了“评注”。评注不仅是为了能理解的更透彻,还可以表达作为医者的读者的自我观点,对医案著者的医学思想、治学方法和理论术语等进行评头论足。《助读》只列举了三条评注的益处,不过我认为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论,是中国式教育里所稀缺的,评注的存在对中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绝对有利而少害。

在对初学者的指导上,《助读》中给出的要求重视不同能力的提高。比如说,入门级别应该怎么选择医案,想提高某项能力的人又应该选择哪位医者著的医案。悉数举例道来,不乏名师的气概。挑选合适的医案读本和了解著书背景的建议给了我不小启发,中医虽是需要灵性的科学,但学习方法却还是要从理性出发。又或者说,死的知识和活的方法,都还是从医书来的。医案作为一种医书,它的价值之高正是体现在这儿:既记载科学的知识,又蕴含灵活的方法。只是作为我这样的小菜鸟来说,光是记忆医案里的知识,就有够呛的了。值得高兴的是,《助读》不仅记录各家医案病案,也有作者黄堭前辈对病案的注解,在读到难理解的案子时比较方便,不用拿着原书注解对照着参考,医者的思路也解释的非常清晰。黄堭前辈对医案的这番了解,想必也要建立在熟读医书与医治经验的基础上吧。

《助读》作为读医案的指导性书籍,对不同类型的医案,也做了众多详细的重点规划。读起来比较像老师课堂上幻灯片的文案,存在着小繁琐,但又是重点中的精华。想象起来倒是有点像一句话:“我讲的这些考试都会考到!好好记着!”如此的知识密集度,稍微想象都觉得喘不过气啊。真是越来越感觉像课堂上的老师了。

这时就会想起,上学期错过了跟随一老前辈抄方的机会。虽然良机已逝,良师不得,现在想来也是不亏——初入茅庐的黄毛丫头,虽是抄得金方,也是不解其意;纵使求得辩证论治如此那般,也仅是一家方法,眼界受限;抄得却不得施用,岂不郁闷?现在大一年纪尚小,知识经验也是不足,轻率跟师抄方,习得的没有知识基础支撑,又能如何阐发运用呢。反而是在打下长久沉淀的基础后,金方妙方才能拨的云开见日出了!

经过沉淀的量才有机会升华为突破的质,只能勤奋地充实自己而不能急着来的职业,大抵就是现在的我对名中医望尘莫及的原因吧。

第五篇: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 一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

经过近1 年的临床路径工作,共治疗符合标准的眩晕病人 54 例,现就本病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疗效:中医治疗方法采用中药汤剂 54 例、中药静脉

制剂 54 例、针灸 23 例等治疗,就患者愿意接受的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汤剂及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泛,而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率较

低,下一步注重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

2、辨证分型:风痰上扰证 32 例,阴虚阳亢证 11 例,肝火

上炎证 8 例,肾精不足证 2 例,痰瘀阻窍证 0 例,气血亏虚证 1 例。

3、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率 100%,中成药使用率 60%,特色疗法使用率 15%,中医药治疗比率逐年提高。

4、治疗效果:临床痊愈率 40%,临床显效率 50%,有效率 10%,无效率 0%。

5、患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完成的部分病例患者进行调查,对治疗费用、疗程、治疗效果、诊疗服务很满意,满意率达到

98%,并愿意接受本临床路径。

二、眩晕中医临床路径难点及问题

1、在临床治疗中,眩晕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周期平均在 7 天左右,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2、中医特色疗法费用较低,眩晕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患者不愿接受。

3、部分眩晕患者在早期因呕吐而不能服用中药汤剂治疗。

三、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的建议和措施

1、针对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总结,建议进一步完善眩 晕临床路径方案。

2、针对在临床治疗中,眩晕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 疗,治疗周期平均在 7 天左右,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建议

缩短临床路径天数。针对存在中医特色疗法费用较低,眩晕病患者不愿接受针 灸治疗的难点,部分眩晕患者在早期因呕吐而不能服用中药汤剂

治疗,通过引进新设备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结合中医药进行治

疗,提高中医特色治疗率。

下载中医眩晕医案整理(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眩晕医案整理(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案整理(师承)

    镇江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医案记录 姓 名:胡某 性 别: 女 年龄: 79岁 民 族:籍 贯:婚姻状况:已婚 初诊时间:2015.4.5 主 诉:间断性恶寒汗出多年,再发半月余。 现病史:每稍......

    医案记录[模版]

    表6 上海市杏林新星计划 医案记录(跟师□ 独立□) 患者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就诊日期: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主诉: 现病史:既往史: 过敏史: 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中医诊断: 证候诊断: 西医......

    医案记录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医案记录(跟师□ 独立□) 患者姓名:朱峰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9、7 就诊日期:2015-01-13 初诊 发病节气:小寒 主诉:咳嗽,咳痰,伴胸闷气喘1周 现病史:患者......

    医案心得

    医案心得之针灸治疗急性颈肩腰腿痛 针灸科黄凤云 针灸的临床适应范围很广,针灸可以治疗的病种极多,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针灸适应症范围。我的临床医案大多数针灸方法......

    三七生医案(精选5篇)

    我生过孩子后,身体一直不好,现在孩子4岁,可是我只要稍许累点,舌头就没劲,讲话吃力,或者在嘈杂的环境里,大声讲几句话,舌头就没劲,头晕,不想动,睡一觉就好了,往往早上还可以,到晚上就不想......

    2012跟师医案

    跟师医案(2012年) 跟师医案 1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 ,58岁,干部,维吾尔族,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 2011年10月5日就诊,(住院号:102065)。 主诉:头晕、头痛、四肢麻木1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

    诗词医案拾例

    《诗词医案拾例》 前言 专家提醒读者:要读此书,请先看《前言》,不然感情上会…… ◆ 前言 这本小册子,是我根据去年以来的教学笔记整理而成的。起初,我并没有出版它的打算,主要......

    眩晕的健康教育

    眩晕、项痹(颈椎病)的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1.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 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3. 气血亏虚者,多食可血肉有情之品。 4. 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