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4 13:3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销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销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销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三:

销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公司水泥销售价格的制定、审批、执行、调整和监督行为,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规范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销售价格管理。第三条 主要内容

1、定价原则

根据各市场状况和公司的产销情况,对客户的定价本着公平、合理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各区域按对目标市场的指导思想和定位不同,定价原则如下:

(1)以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为目标,进入的新开辟市场,根据当地市场的价格水平,采用成本定价原则定价。

(2)对各区域市场份额相对稳固的市场,可参照竞争对手的价格,采取竞争性定价。

(3)对各区域具有控制和调节能力的市场,根据当地的购买力水平,采取竞争性定价。

(4)对各区域具有控制和调节能力的市场,根据当地的购买力水平,采取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定价。

2、价格的制定与审批

(1)成立公司定价协调小组,公司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公司相关领导、销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组成。

(2)定价协调小组在其相应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履行价格的制订、调整、销售折扣幅度、销售协调等职责。

(3)定价协调小组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解决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定价协调小组根据市场变化与公司产销存状况,适时召开 专题会议,会议主题内容是总结前期价格执行情况、调整情况及其效果,预测下一阶段区域市场形势,制订公司下一阶段价格和其它需要协调的问题。定价协调会纪要由供销处存档备查。

(4)供销处按《市场信息搜集办法》对前一阶段进行市场信息搜集、整理与汇总,通过对下阶段市场销售形势分析与预测,提出销售执行价格建议及分析,提交定价协调会讨论。

(5)市场定价的制定:销售价格由定价协调会研讨、决定后执行。

若执行区域价必须明确界定具体的区域范围,制定区域价流向监控措施。

3、价格的执行

(1)严格按照当期销售价格执行;价格调整后应按调整后价格执行,除固定价外,其他按发货当日的当期销售价格执行,低于当期销售价格有合同的工程或重点客户重新履行报批手续。

(2)坚持就地销售的原则,各市场部在销售区域内精耕细作,加大市场拓展,加强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提高区域市场占有率。原则上,各区域只能对各自区域客户进行报价,不得擅自向其它区域范围内的客户报价。如有其它区域内的客户询价,应及时将信息向相关区域的销售人员通报;超出本公司销售区域的客户询价,须及时上报供销处负责人。

(3)针对交叉区域的销售,须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相关区域销售人员应加强沟通,相互协调,严禁以不正当手段抢夺客户,损害公司及相关区域市场部的利益。

(4)供销处对外书面提供报价单及签订合同中,价格条款为暂定价,且不低于当期执行价格,价格条款不符合这两点的必须报公司定价协调小组办理审批手续。

4、价格的监督、检查、保密

(1)供销处每月2日前将上月的水泥、熟料销售价格一览表报 公司价格协调小组成员。

(2)财务处对销售价格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

(3)供销处会同财务处做好客户和区域流向监控,避免水泥窜货现象发生;加强对大区域流向的监控和抽查力度,即水泥不得流向本公司销售区域外;执行区域价的水泥销售,对水泥流向进行严格监控,以上两项抽查工作每月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五个客户。

(4)供销处、财务处及相关部门应做好公司销售价格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第四条 附则

1、本办法由供销处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

2、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陕西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陕西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 2004-6-4 9:56:3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供水价格,保障供水、用水双方合法权益,促进供水事业的发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城市供水条例》和《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内各地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及县级市供水价格行为。

第三条 城市供水价格是指城市供水企业通过一定的工程设施,将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必要的净化、消毒处理,使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后供给用户使用的商品水价格。

污水处理费计入城市供水价格,按城市供水范围,根据用户使用量计量征收,单独核算,专户管理和使用。

第四条 城市供水价格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定价,具体定 价权限按价格分工管理目录执行。

制定或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实行听证会制度和公告制度。

第二章 水价分类与构成

第五条 城市供水实行分类水价。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城市用水可分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行政事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用水等五类。各类用水包括的范围为:

1、居民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

2、工业用水:工业生产企业用水。

3、行政事业用水:机关、事业单位、部队、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社会福利机构等用水。

4、经营服务用水:商业、宾馆、招待所、餐饮、物资、粮食、供销、外贸、信息、金融、房地产、书店、洗浴等用水。

5、特殊行业用水:桑拿、冲浪、足浴、室内游泳池、洗车、美容、舞厅等用水。

以上未包括的行业按使用性质划入相应用水类别。

第六条 城市供水价格由供水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成本和费用按国家财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核定。以会计报表作为计算依据。

〈一〉供水成本是指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原水费(实际发生的购水费用)、电费、原材料费、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直接工资、水质检测和监测费以及其它应计入供水成本的直接费用。

〈二〉费用是指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三〉税金是指供水企业应交纳的税金。

〈四〉城市供水价格中的利润,按净资产利润率核定。

净资产=报告期资产-资产负债

净利润=净资产×净资产利润率

第七条 输水、配水等环节中的水损可合理计入成本。

第八条 污水处理成本按管理体制单独核算。

第三章 水价的制定

第九条 制定城市供水价格应遵循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

第十条 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为净资产利润率8~10%。具体利润水平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征求同级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根据不同资金来源分别确定。

〈一〉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

〈二〉主要靠企业投资的,包括利用贷款、引进外资、发行债券或股票等方式筹资建设供水设施的供水价格,还贷期间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10%。

还贷期结束后,供水价格应按本条规定的平均净资产利润率核定。

第十一条 城市供水应逐步实行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或阶梯式计量水价。

容量水价是用户占用的供水设施容量的水价,用于补偿供水的固定资产成本。

计量水价是用户按其所使用的水量的水价,用于补偿供水的运营成本。

两部制水价计算公式如下:

1、两部制水价=容量水价+计量水价;

2、容量水价=容量基价×每户容量基数;

3、容量基价=(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年固定资产投资利息)/年制水能力;

4、居民生活用水容量水价基数=每户平均人口×每人每月计划平均消费量;

每户平均人口可以取3~4人,具体以当地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准。

户均月消费水量取:5~10立方米,具体根据各地消费水平和实际用水量确定。

5、非居民生活用水容量水价基数为:前三年的平均用水量,新用水单位按审定后的用水量计算;

6、计量水价=计量基价×实际用水量;

7、计量基价=[成本+费用+税金+利润-(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年固定资产投资利息)]/年实际售水量。

第十二条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可根据条件先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

阶梯式计量水价可分为三级,级差原则上为1:1.5:2。具体级差由当地物价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省级物价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阶梯式计量水价计算公式如下:

阶梯式计量水价=第一级水价×第一级水量基数+第二级水价×第二级水量基数+第三级水价×第三级水量基数

第十三条 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的第一级水量基数,根据确保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原则制定;第二级水量基数,根据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原则制定;第三级水量基数,根据按市场价格满足特殊需要的原则制定。根据我省实际,原则上居民生活用水第一级水量基数为月消费水量10立方米,第二级水量基数为月消费水量15立方米,超过部分为第三级水量。

第十四条 污水处理费的标准根据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和建设费用核定。

第十五条 供水企业在未接管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等单位的供水职责之前,应对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等临时供水单位实行趸售价格。趸售价格在不改变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的前提下由供水企业与临时供水单位协商议定,报所在城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双方对临时供水价格有争议的,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协调。

第四章 水价申报与审批

第十六条 符合以下条件的供水企业可以提出调价申请:

<一>按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经营,价格不足以补偿简单再生产的。

<二>政府给予补贴后仍有亏损的。

<三>合理补偿扩大再生产投资的。

第十七条 城市供水企业需要调整供水价格时,应向所在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调价申报文件应同时抄送同级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将意见函告同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以供同级价格主管部门统筹考虑。

第十八条 城市供水价格的调整,由供水企业所在的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审核,经所在城市人民政府审定后,经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城市价格主管部门接到调整城市供水价格的申报后,应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政协和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用户代表参加。听证会的具体办法依据国家物价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方案实施前,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一条 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应按以下原则审批:

<一>有利于供水事业的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

<二>有利于节约用水;

<三>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理顺城市供水价格应分步实施。第一次制定两部制水价时,容量水价不得超过居民每月负担平均水价的三分之一;

<四>有利于规范供水价格,健全供水企业成本约束机制。

第二十二条 对城市供水中涉及用户特别是带有垄断性质的供水设施建设、维护、服务等主要项目(如用户管网配套、增容、维修、计量器具安装)、劳务及重要原材料、设施等价格标准,应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从严核定。

第五章 水价执行与监督

第二十三条 城市中有水厂独立经营或管网独立经营的,允许不同供水企业执行不同上网水价,但对同类用户,必须执行同一价格。

第二十四条 城市供水应逐步实行装表到户、抄表到户、计量收费到户。

第二十五条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各类量水、测水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加强供水计量监测,完善供水计量监测设施。

第二十六条 混合用水应分表计量,供水企业应督促用水分表,经督促后仍未分表计量的按其最高水费类别计收。

第二十七条 用户应当按照规定的计量标准和水价标准按月交纳水费。接到水费通知单15日内仍不交纳水费的,按应交纳水费额每日加收5‰的滞纳金。没有正当理由或特殊原因连续两个月不缴水费的,供水企业可按照《城市供水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供水企业的供水水质、水压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城市供水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要求。因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标准给用户造成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的,用户有权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消协和司法部门投诉,供水企业应当按照《城市供水条例》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用户应根据有关规定,在交纳水费的同时,交纳污水处理费。

第三十条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健全城市供水水质监管体系,加强水质管理,保证安全可靠供水。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供水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查处。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江苏省城市集贸市场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城市集贸市场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集贸市场(城市菜市场)价格管理,维护城市集贸市场价格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价格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苏政发[2010]143号)等规定,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集贸市场是指以固定商位(包括摊位、店铺、营业房等)和相应设施销售各类农副产品的经营场所,主要销售果蔬、肉禽蛋及其制品、水产品、乳制品、豆制品、调味品、熟食卤品、腌腊制品、水果、粮油及其制品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集贸市场价格管理,是指政府价格部门依法对城市集贸市场收费和农副产品交易价格行为的监督管理活动。

商务(商贸)、工商等政府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支持、配合价格部门做好城市集贸市场的价格管理工作。

第四条

江苏省境内城市集贸市场发生价格行为的适用本办法。第五条

省级价格部门负责全省城市集贸市场价格管理办法的制定,并监督指导全省城市集贸市场的价格管理工作;省辖市价格部门负责本地区城市集贸市场价格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制定和组织落实工作;县(市、区)价格、商务(商贸)、工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辖区内城市集贸市场价格监管及相关监管工作。

第六条

价格部门负责城市集贸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督促市场主办者(以下简称主办者)、入场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严格执行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指导城市集贸市场做好明码标价工作;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第七条

商务(商贸)部门负责落实城市集贸市场建设规范,合理规划城市集贸市场布局;指导主办者合理布局交易摊位和交易品种;制定行业管理规范,指导行业自律,推进行业建设;督促主办者加强农副产品质量监管。

第八条

工商部门负责城市集贸市场登记注册;依法审查确认主办者、经营者的主体资格;负责交易行为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交易活动中的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主办者向经营者提供摊位,应签订摊位租赁合同,租赁合同中应明确双方在价格管理方面的权利、义务及摊位费标准、摊位面积、租赁期限、水电费缴纳方式、代缴费项目等条款。除收取摊位费、代收税、费外,不得违法收取其他费用,代收税费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不得擅自提高标准。摊位费标准由主办者依据市场经营成本和合理利润并兼顾经营者的承受能力,与经营者协商确定。

第十条

城市集贸市场摊位费实行备案管理。以文件下发时间为界,对文件下发之前的摊位费实行一次性备案;之后的,实行摊位费调整重新备案。摊位费应在城市集贸市场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主办者履行备案手续,应在文件下发生效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价格部门提交以下备案材料(一式二份)。

(一)《江苏省城市集贸市场摊位费备案登记表》(简称《备案表》,格式见本办法附表);

(二)工商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制定摊位费标准说明;

(四)各摊位费标准与平面示意图。所提供材料均须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第十一条

价格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应当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并征询同级商务(商贸)、工商部门意见。对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正;对符合规定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备案手续(在《备案表》上标注备案意见,加盖备案专用章),送达备案者;对摊位费标准明显偏高的,指导其合理调整标准并重新履行备案手续。价格部门在摊位费备案手续办结后,应将备案结果反馈同级商务(商贸)、工商部门。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办者应当重新履行备案手续:

(一)摊位费标准调整的;

(二)市场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的;

(三)市场地点发生变化的。

第十三条

城市集贸市场摊位费标准一经备案,应保持相对稳定。确因经营成本增加需提高摊位费标准的,主办者应当履行下列程序:

(一)召开经营者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形成座谈会纪要;

(二)在摊位费调整两个月前公示拟调整方案。

第十四条

主办者在提高摊位费标准前,除提交本办法第十条所规定的备案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市场近三年来的财务资料;

(二)摊位费调整方案(包括提高标准的原因和幅度);

(三)经营者代表座谈会纪要。

第十五条

主办者为本市场价格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加强城市集贸市场的日常价格工作,落实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价格部门检查和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

主办者对市场内的计量器具实行“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检定、统一轮换”,防止发生经营者短斤少两的不正当价格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

第十七条

主办者应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合理安排经营品种,并预留自产自销区域,引进本地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直供和批发市场直接进场交易,方便消费者购买质优价廉的农副产品。

第十八条 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循公开、公平、自愿、诚实守信的原则;

(二)明码标价经营;

(三)依法办理相关证照,按照核定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在指定区域亮证经营,不得在场外交易;

(四)禁止经营者擅自出租或者转让摊位,从中牟利;

(五)消费者要求提供购物凭证的,应当予以提供;

(六)使用与经营事项相适应并经检验合格的计量器具;

(七)严格履行摊位租赁合同,并遵守城市集贸市场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垄断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胁迫消费者接受不合理价格;

(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四)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五)抬高等级、以次充好、短斤少两销售农副产品,变相提高价格;

(六)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条

主办者、经营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由价格、商务(商贸)、工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最终版]

发改价格[2007]119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 《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建设厅(建委、市政管委):

为了完善城市供热价格形成机制,规范热价管理,根据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 设 部 二〇〇七年六月三日

附件:

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城市供热价格管理,保障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供热事业发展和节能环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行政区域内(包括省辖市、县城及乡镇连片供暖区域)供热价格行为。

第三条 城市供热价格(以下简称热价)是指城市热力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的供热设施将热量供给用户的价格。

第四条 国家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允许非公有资本参与供热设施的投资、建设与经营,逐步推进供热商品化、货币化。

第五条 热价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由省(区、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经授权的市、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热价定价机关)制定。经授权的市、县人民政府制定热价,具体工作由其所属价格主管部门负责。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价格主管部门管理热价。

具备条件的地区,热价可以由热力企业(单位)与用户协商确定。具体条件和程序另行制定。

第二章 热价分类与构成

第六条 城市供热价格分为热力出厂价格、管网输送价格和热力销售价格。热力出厂价格是指热源生产企业向热力输送企业销售热力的价格;管网输送价格是指热力输送企业输送热力的价格;热力销售价格是指向终端用户销售热力的价格。

第七条 城市供热实行分类热价。用户分类标准及各类用户热价之间的比价关系由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第八条 城市供热价格由供热成本、税金和利润构成。

(一)供热成本包括供热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供热生产成本是指供热过程中发生的燃料费、电费、水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工资以及其它应当计入供热成本的直接费用;供热期间费用是指组织和管理供热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二)税金是指热力企业(单位)生产供应热力应当缴纳的税金。

(三)利润是指热力企业(单位)应当取得的合理收益。现阶段按成本利润率核定,逐步过渡到按净资产收益率核定。

第九条 输热、配热等环节中的合理热损失可以计入成本。

第三章 热价的制定和调整

第十条 热价的制定和调整(以下简称制定)应当遵循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

第十一条 成本是指价格主管部门经过成本监审核定的供热定价成本。热电联产企业应当将成本在电、热之间进行合理分摊。

第十二条 利润按成本利润率计算时,成本利润率按不高于3%核定;按净资产收益率计算时,净资产收益率按照高于长期(5年以上)国债利率2-3个百分点核定。

第十三条 各类用户的热价应当反映其耗费的供热成本,逐步减少交叉补贴。

第十四条 热力生产企业与热力输送企业之间按热量计收热费。热电联产热源厂、集中供热热源厂和热力站应当在热力出口安装热量计量装置。

第十五条 热力销售价格要逐步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基本热价主要反映固定成本;计量热价主要反映变动成本。基本热价可以按照总热价30%-60%的标准确定。

新建建筑要同步安装热量计量和调控装置。既有建筑具备条件的,应当进行改造,达到节能和热计量的要求,实行按两部制热价计收热费。第十六条 暂不具备按照两部制热价计费条件的建筑,在过渡期内可以实行按供热面积计收热费,并要尽快创造条件实现按照两部制热价计收热费。

第十七条 热力企业(单位)向工业企业供应的蒸汽,按照热量(或蒸汽重量)计收热费。第十八条 制定和调整居民供热价格时,应当举行听证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并采取对低收入居民热价不提价或少提价,以及补贴等措施减少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十九条 符合以下条件的热力企业(单位)可以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制定或调整热价的书面建议,同时抄送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

(一)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经营,热价不足以补偿供热成本致使热力企业(单位)经营亏损的;

(二)燃料到厂价格变化超过10%的。

第二十条 消费者可以依法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制定或调整热价的建议。

第二十一条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商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对调价建议进行统筹研究,拟定调价方案。因燃料价格下跌、热力生产企业利润明显高于规定利润率时,价格主管部门可以直接提出降价方案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二条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受理热力企业(单位)关于制定和调整热价的建议后,要按规定进行成本监审。

第二十三条 制定和调整热价的方案经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并报上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热力企业(单位)应当根据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如实提供生产经营及成本情况,并出具相关账簿、文件、资料。

第二十五条 热价不足以补偿正常的供热成本但又不能及时调整热价的地区,省级人民政府和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对热力企业(单位)实行临时性补贴。

第二十六条 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支付采暖费用的,应当按有关规定改为单位向职工直接发放补贴。

第四章 热价执行与监督

第二十七条 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供热成本监审制度,促进热力企业(单位)建立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

第二十八条 省、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健全城市供热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各类计量器具和供热质量的监管,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九条 热力企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供热价格,不得擅自提高热价或变相提高热价。第三十条 用户应当按照规定的热价按时交纳供热费用。对无正当理由拒交供热费用的用户,供热企业可以按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

第三十一条 热力企业(单位)的供热质量必须符合规定的供热质量标准。达不到规定供热质量标准的,热力企业(单位)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的约定对用户进行补偿或赔偿。

第三十二条 热力企业(单位)与用户之间应当签订供用热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供用热合同格式与内容由建设部另行制定。

第三十三条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供热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鼓励群众举报热力企业(单位)的价格违法行为;群众举报属实的,价格主管部门应给予适当奖励。加强新闻舆论对供热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 热力企业(单位)擅自提价或通过缩短供热采暖时间、降低供热采暖质量等手段变相提价的,由同级及以上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价格法》第三十九条、四十一条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七条进行查处。

第三十五条 热价定价机关违反本办法,不按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权限制定和调整热价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其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通报批评。

第三十六条 热价定价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制定热价工作中有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供热价格管理(以下简称热价),保障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供热事业发展和节能环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行政区域内供热价格行为。

第三条:城市供热价格是指城市供热企业通过一定的供热设施,将热量供给用户,并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室内温度所提供的供热价格。

第四条:城市供热价格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省、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是城市供热价格的主管部门。省辖市人民政府接受省人民政府委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价格管理工作。省、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价格主管部门做好城市供热价格管理工作。

第五条:制定城市居民供热价格,实行听证会制度和公告制度。

第二章

热价分类与构成

第六条:城市供热价格分为热源出厂价格、管网输送价格和用户销售价格。其中热源出厂价格是指热源生产企业向热力输送企业销售热力的价格;管网输送价格是指热力输送企业输送热力的价格;用户销售价格是指向终端用户销售热力的价格。

第七条:城市供热实行分类热价。根据使用性质可分为居民和非居民采暖用热价格,居民、非居民热价之间的比价关系由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第八条:城市供热价格由供热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成本和费用按国家财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核定。

㈠供热成本是指供热过程中发生的燃料费、电费、水费、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工资以及其它应计入供热成本的直接费用。

㈡费用是指组织和管理供热生产经营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㈢税金是指供热企业应缴纳的税金。

㈣城市供热价格中的利润要逐步从现阶段按成本利润率过渡到按净资产利润率核定。第九条:输热、配热、热计量系统等环节中的合理热损失可计入成本。

第三章

热价的制定和调整

第十条:城市供热价格应遵循补偿成本、收支平衡、合理赢利、公平负担和依据社会供热企业平均成本的原则确定。

第十一条:供热企业成本利润率应参照中国商业银行同期同类一年期贷款利率为基础,加上1-2个百分点的风险补偿。

第十二条:在城市供热价格改革的过渡时期,实施按面积收费价格和按使用热量收费价格两种并存的供热价格。要逐步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

(一)面积热价计算公式如下:

用户面积热费=面积热价×用户供热面积

(二)两部制热价计算公式如下:

1.热量销售总费用=基本费用+计量费用

基本费用:是指供热企业按与热用户合同需要的最大热负荷投资建设的供热设施的折旧费、维修费和管理费,主要用于补偿供热的固定资产成本。基本热价可以按照面积热价的30%~60%的标准确定。

计量费用:是指供热企业在热力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燃料费、水费、电费和劳动力工资等项费用,用于补偿供热的运营成本。

1-1基本热价=基本费用/总供热面积

元 / m2 1-2计量热价=计量费用/总供热量

元/GJ(元/KWH)2.建筑物热费=建筑物基本热费+建筑物计量热费

元 建筑物基本热费=基本热价×建筑物供热面积

元 建筑物计量热费=计量热价×热量表计量的建筑物的供热量

元 3.用户热费=用户基本热费+用户计量热费

元 用户基本热费=基本热价×用户供热面积

元 用户计量热费=计量热价×用户消耗的当量热量

式中:用户消耗的当量热量=仪表计量的供热量×(1-建筑物热量调整系数)。建筑物热量调整系数:是指对户用热量表计量的数据进行调整所设定的系数。该系数用于消除建筑物内单元住宅,由于外围护结构材料不同,在建筑中的位置不同,而导致的耗热量差异,以实现用户的公平收费。

第十三条:居民供热价格水平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

第四章

热价调整原则与程序

第十四条:城市供热价格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

㈠有利于供热企业正常运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㈡有利于节约用热。㈢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

㈣有利于规范供热价格,健全供热企业成本约束机制。第十五条:符合以下条件,供热企业可以提出调价申请:

㈠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经营,热价不足以补偿社会平均供热成本致使大多数供热企业严重亏损经营。

㈡政府给予补贴后,仍不能消化供热成本上涨因数的。

第十六条:城市供热价格需要调整时,供热企业应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调价申请文件应抄送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价格主管部门,统筹研究供热企业的调价意见,制定调价方案。

第十七条: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接到供热企业关于调整供热价格的申报后,要履行成本监审、价格听证、集体审议等程序。

第十八条:城市供热价格的调整,由价格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省价格和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城市供热价格调整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第二十条:建立热价随燃料、水、电价格变动的联动机制。在燃料、水、电价格变动超过规定的比例时,城市价格和供热主管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热价调整联动机制,适时调整城市供热价格。联动机制和方案应进行听证,经政府批准后实施联动。

第二十一条:对城市供热中涉及用户特别是带有垄断性质的供热设施建设、维护、服务等主要项目的价格标准(如用户管网配套、增容、维修、计量仪表安装等),应由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第五章

热价执行与监督

第二十二条:城市价格主管部门应建立供热成本监审制度,促进供热企业建立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

第二十三条: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各类计量器具、测热设施加强监管。第二十四条:供热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价格标准,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第二十五条:供热企业应当与用户签订供用热合同,供用热合同格式与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供用热合同应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十六条:用户应当按照规定的热价标准按时交纳热费。无正当理由拒交供热费的用户,应按规定交纳滞纳金。

第二十七条:供热企业的供热质量必须符合供热质量国家标准。因达不到供热质量国家标准,用户有权要求供热企业给予补偿、赔偿,供热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用户进行补偿、赔偿。

第二十八条:省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健全城市供热质量监管体系,加强供热质量监督管理,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供热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查处。

第三十条:价格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不按规定制定和调整供热价格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与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对在制定和调整供热价格工作中,弄虚作假的供热企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查处,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对违反本办法、不执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的价格标准、擅自提价等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的供热企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政处罚》进行查处。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实施。

第五篇:北京市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北京市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发改〔2004〕1908号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行为,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原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意见》的精神,制定《北京市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暂行办法》公布前,已经市卫生局暂批的医疗服务项目试行价格,有关医疗机构可继续执行。市价格

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将按照《暂行办法》分批对暂批项目进行清理规范,清理规范后按照新的规定执行。

二、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和约束机制,切实发挥对本单位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审核、管理和监督作用。

三、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督和检查,对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依法查处。

特此通知。

附件:北京市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局

二○○四年九月八日

附件:

北京市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行为,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北京市政府定价目录》及原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意见》的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新增医疗服务项目,是指符合卫生行政部门临床应用准入条件、尚未经市价格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收费的医疗服务项目。

原有项目中价值较高、确需在项目价格外另行收费的仪器、器械、一次性医用耗材及手术中使用的特殊材料等按照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管理。

第四条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北京市卫生局管理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第五条 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立项实行专家评审制度。专家评审的主要内容为:

(一)界定医疗机构申请立项的医疗服务项目是否确为新增项目。

(二)与原有同类项目的技术和价格相比,立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三)根据《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规范原则,确定项目名称、项目内涵、计价单位、使用范围等相关内容。

第六条市价格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结合专家评审意见,按照支持医疗技术发展、维护患者利益的原则,对体现新的医疗技术、提高医疗质量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审定并公布价格项目规范,同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备案。

第七条 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一经批准价格立项,医疗机构可按照公布的价格项目规范拟定价格标准,报市价格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执行。

第八条 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行分类管理。医疗机构应按照以下规定,分类核定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的试行价格,试行价格为期一年。期间,如遇价格政策调整,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试行期满后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情况及政府考虑的其他因素统一制定价格。试行价格的具体核定办法为:

(一)新的手术项目由医疗机构按照成本补偿原则,以及项目间的合理比价关系,自主确定价格。

(二)手术项目之外的其它项目及手术中使用的特殊仪器、器械的价格,按照《北京市医疗机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申报(备案)表》及其说明规定的办法进行核定(见附件3)。

(三)一次性医用耗材以及手术中使用特殊材料的价格,按照实际进价加进销差率的方式核定。计算公式:

零售价格=购进价格×(1+进销差率)

产品购进价格在500元以下(含500元),进销差率为10%;500元以上的进销差率为5%。进销差率下浮不限。

参加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的产品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医疗机构申请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立项须提供以下资料。各类资料应字迹清晰、真实准确、完整无缺;票据、证书须提供原件以及加盖申请(备案)单位公章的复印件(查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一)加盖公章的立项申请报告。包括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临床应用准入意见;项目名称、服务内容、内涵、计价单位;项目技术要求;操作规程等。

(二)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成本测算资料。手术项目上报试行价格的成本构成、核算方法及备案价格标准,填报《北京市医疗机构新增手术价格项目申报(备案)表》(附件2);其他项目相应填报《北京市医疗机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申报(备案)表》(附件3)或《北京市医疗机构使用一次性医用耗材收费立项申报(备案)表》(附件4)。

(三)涉及仪器、器械、试剂和一次性医用耗材的须提供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生产/经营许可证。

(四)涉及仪器、器械、试剂和一次性医用耗材的须提供医院进货票据或企业报价单(价格备案必须提供进货票据)。国内产品提供出厂价格,进口产品提供海关报关单。医疗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医疗项目的提供合作合同书等相关资料。

(五)一次性医用耗材产品样品,中文使用说明书。

(六)与项目价格相关的其他材料。

医疗机构进行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备案,按照以上

(二)、(三)、(四)款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第十条北京市卫生局和各区县卫生局为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立项申请的受理部门。市卫生局负责受理三级医院的立项申请和经各区县卫生局审核上报的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立项申请;区县卫生局负责受理辖区内二级和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立项申请。

立项申请人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提供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受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在接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视为受理。各区县卫生局对已受理的立项申请,在10个工作日内上报市卫生局。

第十一条 每季度的第一个月为立项申请受理时间。对已受理的立项申请,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本季度内作出是否立项决定。在规定时限内不能按时作出立项决定的,应及时向申请单位作出说明。

第十二条 市价格主管部门和市卫生行政部门通过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北京市卫生局网站和《北京市医药价格信息》定期公布本市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各医疗机构在提供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服务时,应按照明码标价的规定,在提供服务场所的显著位置公布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名称和价格,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三条 市价格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的监督检查。对自主定价水平过高,违反相关作价办法,社会反映较大的项目,市价格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有权进行干预和纠正。对于擅自设立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超出公示(备案)价格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4年10月1日起执行。以前规定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原北京市物价局《关于同意市卫生局审批部分医疗防疫收费标准的函(试行)》(京价(收)字[1998]第384号)同时废止。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北京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下载销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销售价格管理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价格管理

    浅析价格管理 一、背景分析 零售客户卖烟为什么不赚钱? 当我们走访卷烟零售客户的时候,听到他们抱怨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卖烟草公司的卷烟不赚钱。那么,卷烟零售客户卖烟为什么不......

    昭通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昭通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云政发„2009‟87号)文件精神,根据《云......

    2007年10月1日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发改价格【2007】119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 关于印发《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建设厅(建委、市政管委): 为了完善......

    甘肃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精选多篇]

    甘肃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甘价服务[2002]315号 省物价局关于印发《甘肃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地、州、市物价局(处): 为加强对城市经济适用住房......

    药品价格管理情况

    药品价格管理和招标情况说明一、药品价格管理 1.基本品种 严格执行《磐安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试行)》的规定,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省增补的非基本药物和县增补目录里......

    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文号】发改价格[2005]514号 【发布日期】2005-03-28 【生效日期】2005-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

    安乐—浅议卷烟价格管理

    浅议卷烟价格管理 摘要: 卷烟价格是烟草行业发展的重要杠杆之一,与生产、交换、流通、消费等环节紧密相连。它不仅对卷烟经营有着不可替代的制约调节作用,而且与国家利税收入......

    公司价格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物资价格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监督制约的物资价格管理体系,确保集团公司物资采购价格真实反映市场动态,供应价格合理稳定,内部物流有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