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地方政府借款中断换据问题
关于地方政府借款中断换据问题
以及调整借款期限后要求重新更换借据的协商函
鄂州市财政局:
2000年4月25日,为解决原鄂城区城市信用社市场退出所需兑付资金问题,鄂城区、鄂州市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层层向中央财政申请,经国务院批准,并委托市建设银行与人民银行办理承贷手续,贵局与市建设银行办理借款手续后,向鄂州市发放了1.5亿元地方政府借款。依照原签订协议约定,此笔借款分8年等额归还,要求按年更换借据。但从履约情况看,市建设银行于2001年4月25日,将1.5亿元地方政府借款中的第一年到期金额拆分为正常借款13125万元、逾期借款1875万元与人民银行换过一次借据后,就一直中断了换据。据了解,中断换据的原因是贵局没有依照协议约定,与市建设银行按年履行更换借据手续所致。
2001年7月12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银办发[2001]149号文件通知,为了缓解地方政府归还中央专项借款的压力,再次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政府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重新签订了专项借款(鄂城区城市信用社)补充协议,将地方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期限由8年期调整为10年期,从2001年起分10年等额归还1500万元政府借款本金,至2010年还清全部借款本息。
2004年末,武汉分行要求我中心支行尽快处理好与地方政府借款期限调整后的相关会计手续,但因上述原因中断了换据,至今还没有按照要求做相应的处理。为此,特会同市建设银行商请贵局根据原协 议约定,依照调整后的期限,按时履行分年换据的义务,望能给予支持配合或说明详细原因。
特此函告。
人民银行鄂州中心支行 二00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二篇:地方政府借款风险及其防范建议
地方政府借款风险及其防范建议
本文针对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借款风险认识的不足入手,力图通过对地方政府借款主体的合法性、借款用途的合理性、借款资金贷后划转规范性、第一和第二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担保措施的可信性和有效性等风险剖析,建议商业银行在刺激内需热潮中有效控制住地方政府的借款额度,积极防止信贷风险。
一、地方政府借款的形成机理
地方政府是地方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主体,按“谁用款,谁借款”的原则,借款主体应是地方政府。但根据我国《贷款通则》对借款人资格的规定,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向商业银行借款。因此,实践中,为解决地方基本建设项目资金,通常由地方政府指定借款主体,以地方政府未来预算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用地方政府信用作为担保,即为地方政府借款。可见,地方政府指定的借款主体向银行借款是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主要手段。
(一)地方政府借款的主要动因
通常而言,财政预算管理要求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时应执行“量人为出”原则,但地方政府利用自身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力可轻易获得银行贷款。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其经营网点遍布全国各地方,哪里经济繁荣,哪里的银行就多。在地方政府的表态对银行能否中标起重要作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轻易从商业银行获得借款。
/ 7
此外,地方政府借款还体现了地方政府执政为民理念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在财政支出有严格的预算规定、吸引民间资本存在很大困难的前提下,向商业银行借款成为地方政府提前为百姓多办实事的唯一的途径。尤其当前为扩大内需,商业银行借款资金在创造城市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资金的同时,可拉动了地方GDP的增长。
(二)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主要动因
商业银行向没有借款资格的地方政府发放贷款,主要在于地方政府贷款的特殊性以及商业银行短期化经营倾向。首先,地方政府贷款多为基本建设项目,具有金额大、期限长、还款比较正常特点,这些特点正好有利于完成信贷规模指标。其次,地方政府基本建设贷款合同的收益或许不高,但由于金额大、期限长、衍生业务多,各业务收益加起来就是较高的综合收益;最后,给地方政府贷款出现不良时相关责任人所需承担的责任最小,不会引发道德风险之大案。也就是说,政府贷款即使最后出现坏账,也不会像给民营企业贷款那样有受贿的嫌疑。
二、地方政府借款的风险分析
(一)地方政府借款的信用风险分析
1、借款合同仅仅具有形式的合法性
政府控股企业或组建融资平台出面借款,由地方政府提供信用担保,使借款主体和借款合同仅仅在形式具有合法化。然而,借款企业资产规模微小型与借款金额巨大型的不对称,表明借款企业不会承担、也没有能力承担还款义务。
/ 7
2、地方政府财务资料具有隐秘性
根据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地方政府只向审计部门公开政府财务报告体系。而且,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分散、隐蔽性强、透明度差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政府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安排、负债金额及结构、资产质量及结构、还款来源及还款能力。在这种无法有效评估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和信用风险情况下,商业银行如果盲目地向地方政府发放大金额、长时间的项目贷款,潜在的担保还款风险可想而知。
3、地方政府借款资金监管缺位
由于借款人和政府处臵土地与银行贷后管理信息不对称,贷款资金转入财政帐户后,银行完全失去对贷款资金的监控,无法保证贷款不被挪作他用。而且由于商业银行存在对地方政府的依赖性,很多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借款资金的监管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敢监管,这非常容易导致地方政府用同样的项目、同样的贷款条件向其他的商业银行再借款。
4、地方政府还款资金来源有限
实行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的差额和转让国有土地的收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许多地方的房地产市场并不景气,直接影响了土地拍卖市场,地方政府国有土地出让的预期收入不能实现。此外,随着拉动内需的需要,减税政策频频出台严重影响财政收入来源,国家对中央征收的证
/ 7
券交易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地方政府征收的房地产交易税等税率作了向下调整,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随着税收收入减少而减少,用于归还银行贷款的资金也就随税收收入减少而减少。(二)地方政府借款的法律风险分析
1、商业银行贷款行为可能不合法
按《贷款通则》和《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发放贷款,如果贷款逾期、坏账,商业银行作为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债权主张,法院可能以“商业银行贷款行为不合法,或商业银行明知故犯”为由不予以支持。
2、地方政府担保责任可能得到解除
即使法院受理了商业银行作为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对地方政府借款平台债权主张,也只会对形式上借款人追究责任,不对实际借款人、合同中的担保人追究责任,法院会按照我国《担保法》规定国家机构不得为保证人,从法律上排除了地方政府担保责任。
3、借款人易逃避还款义务
借款人往往是注册资金很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一旦经营陷入困境,就可依照《公司法》破产,或者借款人是拥有大量社会公益资产的企业,这些资产关系国计民生,是必须保持正常运转,是无法转让和流通的医院、道路、公园等。
4、抵押物难以变现
《贷款通则》规定,作为贷款担保的抵押物必须具备流通性。商业银行给地方政府大量信用贷款是看到地方政府“报表上大量公益资
/ 7
产”,即道路、医院、学校、土地等,作为地方政府资产具有共同特点,其建筑物下土地的性质均为国有使用,没有抵押权,不可转让。
三、地方政府借款的风险防范建议
(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发放地方政府贷款
人民银行为制止地方政府金额过多、期限过长的土地储备贷款和动拆迁流动资金贷款,2003年6月发布了“121”文件,文件规定土地储备贷款的条件为:(1)自有资金比例不得低于30%;(2)担保方式为土地抵押;(3)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对照上述条件商业银行向各级地方政府发放的土地储备贷款(大多数为信用担保方式)均为违规贷款。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简称五部委)为了制止地方政府过多地向商业银行借款,2006年5月8日以五部委名义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通知规定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严禁地方政府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者是变相担保。
(二)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资产的价值,时刻警惕政策风险 以某直辖市为例,一个注册资金7亿元人民币、净资产26亿元人民币的发展(集团)公司,其净资产为二条通向机场的收费公路。在向银行借款时,该公司承诺用收费资金作为还款来源,随着该城市市内收费取消,其2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不仅没有了价值,而且公路养护义务仍有该公司负责。虽然借款最终是由该地方政府重新安排资金得以解决,但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资产的价值,是商业银行必须注意的一项工作。
/ 7
(三)有效控制地方政府的贷款额度,防止还款来源资金断裂 在刺激内需的热潮中,商业银行应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控制地方政府的贷款额度,防止还款来源资金断裂。1996年-1997年各地方政府纷纷通过批准地方企业破产申请,来逃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近千亿元的贷款。如果十年前地方政府通过借款企业破产可以逃避中央政府的债务,那么,今后借款企业的破产要逃避的就是全体股民的债务。
(四)依法确立借款主体,合理安排担保模式
就借款主体而言,借款主体必须是政府设立的特大型企业或事业法人,主营业务单一(经营政府项目)的企业和政府授权的职责明确的常设机构;借款主体近3年财务收支有结余,无欠息和欠债的不良记录;借款主体综合性经营客户(非单一经营政府项目)的“财务指标级参数”达到相关行业指引中规定的信用授信标准值,信用等级AA级以上。
就担保方式而言,对于贷款项目完全为公益性质,还贷来源全部靠财政拨款安排的项目,必须取得有政府明确承担还款责任的担保承诺函;对于项目由政府安排建设,建成后项目有一定收益可用于还贷,不足部分由财政安排资金偿还的贷款,承诺函不仅要清晰政府承担部分的量以及资金到位的进程、财力支付的可能性,同时必须明确反映出在项目出现偿债困难时,安排政府财政资金补充偿还贷款的责任;对于项目建成后有完全的还本付息能力,但在建设时期项目承担的企业由于资产规模、经营实力等因素与承接的政府大型项目不相匹配,要有地方政府提供担保。
/ 7
(五)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
在目前我国尚未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共债券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代理集合委托贷款方式来筹措土地储备资金,这一方面能使参与了集合委托贷款的老百姓关心城市建设,监督政府规范资金使用,另一方面又可以规避一些政策性风险,如上海地铁、成都市水环境项目集合委托贷款发行均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发挥银团贷款优势,充分整合资源,分散风险。
(六)建立共同的贷款专用账户,加强对信贷资金的事后监管 把好贷款用途监控是确保政府贷款贷款安全的关键,鉴于地方财政要介入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可采取借款人与财政建立共同的贷款专用账户的措施,将贷款资金与财政资金彻底分开,这样既便于财政直接监控,也能满足银行对信贷资金管理的要求。
责任编辑:冯守尊(博士后)
/ 7
第三篇: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讨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讨
摘要:巨额的地方债务越来越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债务问题的现状,深究其影响,导出危机,再针对地方债务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地方债务危机;成因;影响;对策
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及地方政府专门成立的基础设施性企业为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服务直接借入的债务和地方政府机关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分为直接债务、担保债务和政策性挂账。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已十分巨大,并且增长非常迅速。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10.7万亿元。有关专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估计目前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约为18.5万亿-24.6万亿元。而这一数据是2012年我国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1万亿元的3到4倍之多,债务收入比率高达175%-232%,超过100%的债务警戒线,地方负债情况不容乐观。
一、地方债务危机的现状
(一)债务规模分布情况
从政府层级看,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级、市级和县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为32111.94亿元、46632.06亿元和28430.91亿元,分别占29.96%、43.51%和26.53%。.债务余额地域分布情况
(二)债务规模分变化情况。
1997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增长。1998年和2009年债务余额分别比上年增长48.20%和61.92%。2010年的债务余额比上年增长18.86%,但增速下降43.06个百分点。
二、地方债务危机的成因
(一)制度因素:地方政府钱少事多,负担沉重
地方政府财权事权的不匹配是造成地方债务危机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目前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比52%,支出只占20%,而地方财政收入占比48%,支出却占到80%。在我国现行的28个税种中,目前仅营业税在地方税体系中一定程度起到主体税种的作用。“营改增”在整个服务业实行后,按现有增值税分成比例,地方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独立税源,地方的支出责任和收入来源之间的错配将加剧,财税体制改革变得刻不容缓。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基本支出需要,地方政府不得不依靠“收费财政”和“土地财政”。财权事权的不匹配反映出中国尚未实现有效的财政分权。
(二)政策因素:财政政策积极,债务规模扩张
近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施行使得地方债务的规模进一步扩张。1998年以来,为了治理通货紧缩,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发行国债总额已达15500亿元。这一政策从三个方面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第一,中央政府增发国债时,每年都在相关预算法案中明确增发国债中“代地方政府举借”的规模,转贷给地方政府用于中央确定的地方建设项目,共转贷地方政府国债资金2450亿元,等额增加了地方政府的直接显性债务。二是国债项目需要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也诱发了地方政府自行举债或变相融资等问题,相应形成了地方政府的或有显性债务。第三,在中央政府投资扩张示范效应下,地方各级政府也程度不同地存在不顾财力层层扩张的问题,举债搞建设极为盛行,致使地方政府多年累积的债务迅速膨胀。
(三)管理因素:地方政府管理松弛,监督弱化
地方政府内部机构、人员臃肿,管理松弛,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这是地方政府经常性支出负债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存在部分冗余机构。此外,政府准入机制有很大缺陷,导致众多“走后门”现象的出现,争相挤进工资福利水平较高而且稳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吃皇粮”,大量增加了财政供养人员总量。
地方主要领导单纯追求GDP的片面政绩观,加剧了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问题,直接导致债务规模的膨胀。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在有限任期内表现“政绩”,获取政治资本,在任期内盲目上项目、搞建设、建厂子、搞开发,不顾财力实际超前兴办公益事业,靠欠、挪、借、贷大量举债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无论这些“政绩工程”干好干坏,领导者本人都不必为当地政府所欠债务负责,因此,地方政府领导在举债时往往毫无后顾之忧,只管借钱举债而不计成本、效益,更不计风险,加大了地方负债压力。
在此情况下,又缺乏对地方政府的有效监督体系,监督管理弱化,随意举债的行为得不到牵制。地方政府编制预算、执行预算以及举债的随意性大,举债行为不规范、不公开,既缺乏自律,又缺乏人大、社会等方面的监督。
三、地方债务危机的后续影响
(一)信贷存在违约风险,影响银行信贷安全
未来两三年之内,大量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到期,债务偿还问题就会爆发。在最坏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不良贷款或高达2.4万亿元人民币,对银行业的新增风险资产是3.15万亿元左右,这通过资本消耗和拨备计提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影响。
(二)宏观经济运行受到影响
地方政府负债投资整体上降低了社会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扩大了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许多地方政府大规模启动的投资项目效率很低,尤其是机场、公路的重复建设项目有许多建成即亏损,给当地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也降低了经济增长的素质和质量。
(三)地方经济停滞 刺激政策前功尽弃
如果地方债务风险爆发,许多项目难免会半途而废,地方政府融资链条面临断裂,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也可能面临停滞。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新一轮建设高峰期,地方投融资平台仍需扮演重要角色。如果这些平台的贷款能力受到限制,地方投融资平台所蕴含的危机将可能提前显现,并成为真正的危机,进而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四)地方卖地圈钱 掣肘房地产调控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卖地和房地产税收,偿债压力加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房地产调控政策难以为继,迫使房地产调控政策中途走样。此外,为了偿债,政府有可能提高税费。通过提高行政所掌控的“资源”价格进行出售,来增加财政收入弥补巨大的债务亏空。
(五)影响政府威信和社会稳定
如果地方债务风险爆发,可能会影响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可能会出现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工资拖欠,影响下岗人员生活费和再就业、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支付问题,严重的将会威胁社会稳定,也不利于维持政府形象,人民对政府的信心和支持度下降。
四、地方债务危机的对策
(一)彻底完成银行的去财政功能
彻底完成银行的去财政功能,加强财政投融资体系改革。虽然我国银行体系拨备较充足,上万亿元的拨备可以抵抗不良贷款的小幅增加,但通过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融资体系改革来彻底“松绑”银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二)完善财政体制,合理划分财权事权
要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的,在划分责任时,明确由中央承担。完善预算法、转移支付法规,以立法形式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硬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举债和担保行为,加强地方债务的法制化管理,以减少各级政府间的“侵权”行为,增强各级地方政府的偿债意识,防止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失控。
同时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不断提高地方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分清各级政府的偿债责任,为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创造条件。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具有地方区域特点的税源开征新税种,提高税收收入。
(三)完成我国经济“去房地产化”
实现经济的“去房地产化”,需要推进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建设。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逐年增大的背景下,以保障房为代表的民生领域支出的增加令地方政府不堪重负。房地产问题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伴随房地产的调控进入到攻坚阶段,亟须加快地方政府的融资模式改革,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四)建立健全政府债务资金的监管机制
对利用政府债务资金的重点工程项目,继续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切实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将行政管理费用和项目投资支出相分离,规范资金使用,严格项目工程预决算审核,严格控制超标,杜绝“政绩工程”,防止资金的挪用移用。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权利、义务、责任,对盲目举债、拉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损失浪费,或因工作失职,造成无法按期还本付息,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将债务的借、用、还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作为评价、考核、任用干部的一项指标。
(五)加快行政事业机构改革,减少财政供养压力
要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除了要保证地方政府有适当的财政收入来源以外,还必须注重削减地方财政的不合理支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级政府财政困难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行政事业性支出增长过快。而事业费中又以人员经费为主,真正用于事业发展的支出比重较小。要减轻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首先就是要控制行政事业机构人员的膨胀,要结合政府机构的改革,减少行政事业机构的设置,压缩人员经费开支。
目前,我国财政状况总体上看仍属安全稳健。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2.5%,低于3%的控制水平;2011年,该赤字率更是下降到2%左右。从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看,2010年末为17%,我国财政赤字率和国债负担率都很低,地方政府债务仅表现为局部和结构性的问题,地方债务问题尚在可控范围。但如果有关方面不加以重视,任由地方债务漏洞扩大,后果将不堪设想,危及宏观及地方经济的方方面面。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地方债务问题治理,应该成为当前制订经济政策的重要考虑方面。
参考文献:
[1]曹洪彬.试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控制.经济经纬,2005.5
[2]陈安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破解路径探析.知识经济,2011.2
[3]周鹏.经济危机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的探究.改革与开放,2010.6
[4]中华人民审计署2011年第35号.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http://
第四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探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探究
摘要:自2010年审计署开始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审计以来,我国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开始浮出水面。其中,又以融资平台为代表的隐性债务难以计量,所以处理的难度也相对较大。文章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过程进行探讨,指出了目前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治理
一、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过程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1993年)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早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各地的城市化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一些地方政府成立了一些诸如“城建公司”等法人机构,其目的是以市场经济手段代替传统的行政手段和财政手段。
(二)起步阶段(1994年至1997年)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始了真正的发展。分税制以后,地方政府从经营城市的角度出发纷纷建立了一些专门的部门以对辖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的计划和管理。在这一阶段,融资平台吸引市场资金参与基础设施的职能还没有发挥出来。其功能更多的体现在简化审批环节和明确领导责任单位等方面。但是,此时的融资平台在转变政府的职能和角色方面却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日后融资平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稳步发展阶段(1998年至2008年)
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进一步促进了融资平台的发展,为减轻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其重点内容,但是,由于预算平衡以及有关法规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务的相关规定,地方政府面临了巨大的资金缺口。为弥补这一缺口,地方政府大量建立了各种公司,借助政府的信用向银行进行融资以弥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这一时期融资平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之前分散于各有关部门的公共资源和企业的经营权进行了重新的调整,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环节中审批程序繁琐的问题。提高了基础建设项目的开发速度。
(四)快速扩张阶段(2009年至今)
在2009年后地方融资平台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2008年末,为减轻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我国政府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此时地方政府加大力度建设地方融资平台,不断强化融资平台的功能。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将国有土地、学校,公用地等都纳入融资平台资本金之中以进一步扩大融资平台可支配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贷款的规模取得了较大的增长。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开始大规模的进入地方融资平台。但由于融资平台的特殊性,大多数商业银行并不能够对融资平台的信用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这就导致了对融资平台的贷款审核的无序化,导致地方政府的违规担保现象频繁发生。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一)债务规模仍将继续增长。
尽管社会各界已经对地方融资平台给予了较大的关注。但是由于投融资平台的特殊性,地方政府无法摆脱对其的依赖,仍然需要融资平台为保障房建设等基建项目筹措资金。所以,融资平台带来的隐性债务的规模仍将进一步扩大。
(二)债务结构不合理
1.债务来源以银行借款为主。
目前我国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发行城投债;二是从银行取得贷款;三是采取资本市场融资,如融资租赁等。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在这几种融资方式中是最高的。到2011年6月30日,中国银行平台贷款余额为5315亿元 民生银行平台贷款余额为1721亿元 而中国建设银行的平台贷款余额达到5800亿。
2.借债主体结构中市级县级融资平台增多
在2007年之前,发债主体主要为省一级投融资平台。自2007年起,市县级融资平台开始增加。除直辖市以外,2008年共发债14只。其中,县级融资平台仅有一个,而从数量上来看县级融资平台占到了当年融资平台发行债券总量的45.5%;而截止到2010年,这一比例提升到了70.3%。县级融资平台的发行数量也达到了5只。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的自有收入十分有限,非常依赖中央的转移支付,这也表示那些县级的融资平台具有更大的风险。
3.债务期限结构的集中到期率高
在已发行的城投债中,还款期的年限为3-20年,其平均年限为8.5年,不难看出这些债券是以中短期债券为主的。由此推算,2015-2017年将进入到还债的高峰期,其中2016年到期的债券有97支,金额将达到1330亿元。而另一些机构则认为还款的高发期将会在2012年到来。
三、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逐步摆脱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建立稳定的地方税体系。
在现有的财政分权体制下,若要使地方政府摆脱对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进而降低融资平台隐性债务的风险,则必须为地方提供稳定且金额足够的收入来源。其中,房产税是目前世界各国较为通用的一个选择,而目前我国的房产税不重视对保有环节征税,仅在流转环节课征。这样不利于将土地的增值收益进行公平的再分配。所以,应该将房产税同世界主要国家接轨,在保有环节进行课征,且与房产价值直接挂钩。
(二)加强土地管理,规范政府行为
由于我国相对特殊的土地制度,政府垄断了土地使用权市场,低价从农民手中获得土地,然后在作为商业用地或工业用地进行出让。由此赚取差价已获得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地方政府的垄断地位,这些土地在作为融资平台抵押担保物的时候其价值通常会被高估。而一旦融资平台出现违约等现象,土地是否会真正被抵押出去也是不确定的。所以,必须改革现有土地制度,让土地价格市场化、透明化。同时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规范,防止其利用权力影响土地价格。
(三)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发债权
目前地方政府之所以非常依靠城投公司等融资平台,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如今的预算法下,地方政府不能合法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便只能通过其他手段取得收入。所以,解决隐性债务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允许地方政府进行发债,同时建立相应的债务规模控制机制和风险预警体制。对债务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基金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资助项目(2013S0304)
参考文献
[1]贾康,决地方举债的治本之策,中国改革,2009年第12期
[2]梅建明,关于地方融资平台运行的若干问题,财政研究2011年第5期
[3]时红秀,地方政府债务出路问题再讨论,银行家 2010年第3期。
第五篇:地方政府入股农村信用社的问题
地方政府入股农村信用社的问题:
由于受地方政府不能以财政资金入股农村信用社的限制,地方政府入股农村信用社只能以下属国有企业参与农村信用社股权投资,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农村信用社。
从对农村信用社有利的地方来看,地方政府以下属国有企业入股农村信用社,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股权集中度,保持农村信用社股金在长期稳定。特别是对处于地方经济不发达,经营情况不好的农村信用社,能够有效减轻农村信用社外部扩股的压力,在短期内实现资金金额的提高。
从对农村信用社不利的地方来看,由于地方政府出于保持地方经济增长的需要,天生具有控制金融资源的偏好,特别是随着商业银行贷款权限的上收,农村信用社成为地方政府可以动用的最有利的金融资源。由于农村信用社本身特有的股权分散性质,就有可能使占有相对控股全的政府政府下属国有企业控制农村信用社,为地方经济增长服务,而忽视了对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的要求。农村信用社受地方政府干预产生坏帐的情况,在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对此,对于地方政府入股农村信用社,并可能以参股方式控股农村信用社的可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地方政府入股农村信用社,有利有弊,但由于地方政府所处的强势地位,导致地方政府入股农村信用社很有可能会是弊大于利。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才能实现政府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农村信用社,获得农村信用社业务成长的投资收益,而又使农村信用社处于不被地方政府所控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