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摘 要: 通过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阐述,指出了我 国当前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提议将商业医疗保险引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消费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社会需求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并且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对医疗保险的消费 日益增加,随之,医疗服务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部分人的心理失衡和利益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强化利益整合功能,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 疗保险制度,有效利用我国的卫生资源,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医疗,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之现状
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以资金的筹集方式为根据,主要分为以下五种形式。商业性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国家医疗保险、储蓄式医疗保险、社区合作医疗保险。
我国医疗保险的形式主要采取的是由政府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或称强制性医疗保险,它是其他形式医疗保险的基础。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指根据立法规定,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把具有不同医疗需求群体的资金集中起来,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商业性医疗保险在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①形式多: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 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铁路职工医疗保险等。②管理机构重叠:有劳动保障部门(分为省、市、县三级进行管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铁路医疗保险管理部门。③管理混乱:管理机构各自为政、互不通气,医疗保险政策各不相同、核算方法不统一。④管理成本高:第一,由于管理机构重叠,造成工作人员臃肿,管理成本浪费;第二,由于管理机构重叠、医疗保险政策不统一,使得医疗机构为了适应不同的医疗政策,加强医院内部管理、配合多个医疗保险机构的工作和检查监督,不得不通过增加工作人员等来完成该项工作,结果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成本。
2.2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医疗机构和患者
管理大于服务。在我国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制 度,所以,要规范供、需、保三方的责、权、利,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作为代表政府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的机构,同时拥有管理和服务两项职能,即既有对医疗单位医疗行为和参保人就医行为进行监督、约束的职能,也有对医疗单位及时提供资金和对参保人及时报账等服务职能。但现实却是该机构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约束、监督的权力同为后两者提供服务的义务不对等,例如:①医疗保险的付费过程随意性太大,给医院资金运转造成一定的困难。② 参保人医保卡上的医保资金上卡时间不明确,造成参保人不能够了解自己社保卡上的资金截至 到什么时间,缺乏透明度。
这就是说,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缺失对其行为进行相应管理的规范,在其依法行使职权的同时有义务接受公众的查询和社会监督,并向社会公示其管理的业绩。
2.3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医疗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广大医务人员艰苦卓绝的探索,发现并采用了许多新型医疗技术,但这些造福人类的医疗服务技术本身的造价非常昂贵,医院无法控制。例如:为患者更换脏器、植入高值耗材以及部分材料的使用等,而医疗保险 管理机构将其视作过度医疗,从而使医院在经济利益和人道主义面前陷入两难境界,影响了对 患者的治疗。
2.4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核定方式极不科学也不人道
目前,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采取的管理 办法是定额管理,即定统筹比例、定住院人次、定人均费用,定材料费在患者医疗费总额中所占比例,定乙类药在患者总药费中所占比例等,年初核定当年应付医院的医疗费用,并且预算一经确定,一年之内不再变更。但是,①人食五谷杂粮,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得病,更无法确定自己何时得病,如何测定当年应该有多少人得病呢? 同时,医院就是救死扶伤的地方,病人登门求医,医院从法律上和道德上都不能将其拒之门外。因此,笔者认为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核定住院人次的管理制度与当前我国“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是背道而驰的;②医保部门确定的人均费用定额过低,并且各级医院执行一样的标准,没有考虑它们之间的成本差异、医疗水平及就医患者的病情,致使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亏损很大。③医疗费用定额管理的目的就是规范医院的诊疗过程,制约过度医疗,使医院在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费用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但目前的情况是人均实际费用远远高于人均定额,造成了医院的亏损很大,影响了医院的发展,不利于医疗 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2.5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不遵守医疗保险的公益性,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缺乏服务意识
①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仍然采取落后的回参保地报销的 方式,而不是由就医医院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的方式结算,而少数可以直报的也不能及时同医院结算费用;②异地就医困难,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在本区外医院住院就医需要先批准、后报销,报效手续繁杂,存在着耽误病情的可能性。同时,为了限制到省外就医的人数,节省本地区的医疗费用,对有转院权的医院进行转院人数上的限制,从而剥夺了本地区公民享受更高水平医疗的就医权。
2.6 医疗保险各参保对象享受的待遇不公平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铁路职工医疗保险等的报销比例不同;各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也不相同;更有甚者,即使同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的待遇也 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
2.7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分歧严重
①对药品使用的理解不同。医疗机构的观点是:临床医生用药时,为在最短时间内把病情控制住且避免出现并发症,让患者得到最好、最快的治疗,先使用高档次的抗生素,也就是降阶梯状用药。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应该首先使用低等价格的抗生素,如果无效再使用中等价格的抗生素,最后使用高效,高价的抗生素,即采取升阶梯状的药品使用方法,用药时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窄谱到广谱,从单一到联合,从低价到高价的原则。②对患者治疗方案的理解不同,同一疾病,医方认为虽然一般情况下在门诊就能治疗,但如果该患者年龄偏大且患有多种慢性病,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危险,就会建议患者住院治疗;但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只考虑单一病种,不考虑其复杂性,认为既然能在门诊治疗,就不应该住院。③对核定住院人次的理解不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医疗机构应该限制住院人次,能够门诊治疗的就应该门诊治疗,以减少住院人次和住院费用;医疗机构从“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人道主义角度出发,认为为了不耽误病情,只要患者需要就应该住院治疗,不能推诿病人,核定住院人次的做法很难让人理解。④对医院是否赔钱的认知不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按照现行的核算方法,医院是挣钱的,而医疗机构认为自身在做赔本买卖。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的成因
3.1 医疗卫生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不配套
医疗卫生体制涉及面很广,包括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医院的补偿机制,药品的生 产、流通、价格等,是关系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医院的收入由自收和财政补贴两块组成,目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很少,医院的生存主要依靠自身的经营收入,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想法设法创造收入。同时,由于医院的经营收入分为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而物价部门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时以医院的社会公益性为目的,以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为基础,按照该成本的一定比例制定了收费价格,没有考虑医疗服务技术人员的技术价值,所以,医院给患者进行的检查、治疗是在亏损的情况下进行的,医疗收入远远低于实际成本。政府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院的亏损,允许医院在他们销售药品时增加15%的价差作为补偿。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要求医院取消药品加价,这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这部分加价是用于在药品的储存、保管、销售过程中的人员费用、房屋、储存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水电暖等的费用,而不是利润,医院卖药没有利润。此外,我国药品的审批和定价,也存在着药监部门和物价部门把关不严的问题,致使药品名称多、“新药”多、定价高。以上的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我国医院“以药养医”的不良局面,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 运转形成了严重的后果。
3.2 政府对医疗卫生、医疗保险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投入到医疗卫生事业的 资金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个人支出增长迅速,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共健康支出仍然处在非常低的水平。国家医疗卫生资金投入不足,是医疗保险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医疗保险制度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医疗保险
第二篇:我国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
1988年,中国政府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199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所有企业、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义务。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2%。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分别承担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责任。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的费用,统筹基金设有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
为保障参保职工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医疗服务的管理,制定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对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医疗机构、药店进行资格认定并允许参保职工进行选择。为配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同时推动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和药品生产流通的市场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目标。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以解决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之上的医疗费用。国家为公务员建立了医疗补助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国家还将逐步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2001年底,全国97%的地市启动了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7629万人。此外,公费医疗和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还覆盖了一亿多的城镇人口,中国政府正在将这些人口逐步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
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它是居民医疗保健事业的有效筹资机制,是构成社会保险制度的一种比较进步的制度,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相当普遍的一种卫生费用管理模式。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十项基本原则
建立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十项基本原则是:
为城镇全体劳动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国家、单位和职工三方合理负担医疗费用;
职工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待遇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适当挂钩;
有利于减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负担;
建立对医患双方的制约机制,遏制浪费;
逐步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公费、劳保医疗制度要按照统一的制度和政策同步改革;
实行政事分开,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专款专用;
实行属地原则,行政、企业、事业单位都应参加所在地的社会医疗保险,执行当地统一的缴费标准和改革方案。
一般来说基本医疗保险是要缴费满十年(也有十五年的,视地区而定),退休后才能正常享受医保待遇。
若你已缴够年限,但未到退休年龄,是需要继续缴费的,才能保障你从缴费满十年到退休时这段时间的正常享受相关医保待遇,否则,在这段时间无法享受医保待遇。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所有企业、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义务。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2%。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分别承担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责任。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的费用,统筹基金设有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
为保障参保职工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医疗服务的管理,制定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对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医疗机构、药店进行资格认定并允许参保职工进行选择。为配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同时推动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和药品生产流通的市场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目标。
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以解决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之上的医疗费用。国家为公务员建立了医疗补助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国家还将逐步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2001年底,全国97%的地市启动了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7629万人。此外,公费医疗和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还覆盖了一亿多的城镇人口,中国政府正在将这些人口逐步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
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所有企业、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义务。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2%。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分别承担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责任。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的费用,统筹基金设有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
第三篇: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特点及缺失
(一)社会保障费用的增长速度向低于经济发展速度转变
社会保障费用的增速度应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两者保持一种适当的比例,这样才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稳定。由于我国原有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费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以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它应逐渐转为低于经济发展速度。
(二)社会保障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展呈东、中、西梯度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的地区发展亦极不平衡。发达地区人均全年离退休金比欠发达地区高161.5%。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也是前者远比后者高。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短期内这种地区发展的极不平衡性还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而且还可能扩大,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高于西北、西南边远区仍然是大趋势。
(三)二元经济结构决定我国社会保障的二元化格局
我国近60%人口在农村,但农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仅占国民收入总额的30%。而近40%的城市人口却创造国民收人的70%。发达的城市经济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同时并存,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同时并存。这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决定,我国过大的城乡差别制约着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的提高。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客观差距,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改变。因此,城乡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建设还应从实际出发,分别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模式。在解决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使农业人口按照现代化的国家标志降到30%以下时,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才可能实现。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特别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以后,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体制不顺。主要是行政管理政出多门,社会保障项目之间协调困难。在养老保险制度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于长期分属国家劳动部、人事部管理,离退休人员待遇差别过大。因此要适时分步地建立起覆盖所有城镇职工的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管理透明执行。对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保险界定不清,发生按所有制性质分部门管理基本养老保险的现象要逐步理清,实现和谐、公正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社会保障部分项目改革滞后
社会保障的国家单一保障模式改革滞后。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除改革原国家保障项目外,还必须建立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在社会保障中对于仍应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的社会救济等项目来说,基本不存在多层次保障的问题,而对养老、医疗保险则必须尽快建立多层次的保障制度。
(三)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全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覆盖国有企业,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也仍然是在国有企业进行。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只适用于国有企业,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实际上也局限在国有企业,要提高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口和灵活就业人口的参保比率,在制度上为他们增加参保的机会。因此实行拥有良好“便携性”和统筹水平较高的个人账户制度,既可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消除企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障碍,为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大市场开辟了道路,扩大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覆盖面。
(四)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偏低,属地原则未能落实
完全由政府负担的保障项目和国家强制的社会保险项目,统筹的层次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强,而目前我国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都不同程度地偏低。基本养老保险以市县级统筹为主,保障的共济性受到制约。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一直是按属地进行管理的。属地管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养老、医疗保险项目方面。从“企业自保”向社会保障转变的过程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行业统筹与地方统筹分割。易贫富不均,削弱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共济作用。因此,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好地保持社会长治久安,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必须坚持实行属地原则。
(五)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及管理尚不到位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困难。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方。其中。企业担负着筹资的大部分责任。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在社会保险统筹中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经营很不景气。在收缴比例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按时足额缴纳其所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出现了实缴率逐年下降而拒缴率或欠缴率逐年上升的现象。同时据审计和财政、劳动部检查的情况表明,挤占、挪用基金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投资房地产血本无归;有的超标准提取和滥支管理费挥霍浪费;有的对存入财政专户的基金截留利息;有的公款私存、化公为私,甚至失业保险基金也出现被挪用的现象。对此要加强保险缴费与未来给付之间的联系,以较高的透明度重塑和强化劳动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保管账户。杜绝挤占挪用现象。
(六)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发展缓慢
在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职工与企业关系是一种劳动契约关系,企业与职工双向选择,通过劳动合同实现就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企业没有任何义务再承担他们与生产经营无关的生活事务。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从企业办社会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与其它经济类型的企业平等竞争。从总体上看,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面的社会化程度相比,社会保障事务管理的社会化进程更为缓慢。
将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拓展社区平台职能,为居民的参保登记、缴费、就医管理提供基础性服务。
(七)社会保障亟待加强立法
社会保障立法是关系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只有完善立法,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并覆盖到全社会。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是靠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行政规章以及地方行政规章推行。我国近年来社会保障各项目标进展情况差异较大。有的比较成熟,有的尚在探索阶段。目前我国要进行总体社会保障立法还比较困难。因此。现在应当根据社会保障制度中各个具体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际进展情况先分别制定法规。在制定单项法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障立法。
四、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一)改革和完善现行管理体制
首先,立足现状走社会化管理模式。社会保障应实行集中统一的社会化管理,由中央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部门统一制定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并由各级政府的社会
保障专管机构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障对象。其次,打破部门分割,实现集中管理。由政府的职能机构对社会保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只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才能站在社会保障事业的全局乃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保证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行,发挥其“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保持社会稳定。
(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要认清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正确估量未来发展的战略前景,把握住改革大潮带来的新机遇,大胆探索,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要提高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口和灵活就业人口的参保比率,在制度上为他们增加参保的机会,实行拥有良好“便携性”和统筹水平较高的个人账户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消除企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障碍,为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社会保障大市场开辟道路,扩大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覆盖面。
(三)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社会保险具有社会性、互济性、长久性和自我保障性的本质特征,要求社会保险基金必须是全社会统筹,不能条块分割.画地为牢,搞行业自我保险、部门自我保险或企业自我保险。在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的社会化统筹时。也要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逐步实施。提高社会统筹的层次将有助于发挥社会保险的共济性,扩大社会保险的社会性,使社会保险更具长久性,降低社会保险自身的风险,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
(四)加强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要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覆盖面和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率,相关的社会成员都必须
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以较高的透明度重塑和强化劳动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保管账户,杜绝挤占挪用现象;提高社会保障费用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如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发行社会保障债券、发行福利彩票等等。
(五)发展社区化的社会保障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把社会保险的服务功能从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使其走向社区载体,真正实现社会保障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化。将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基础性工作迸一步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拓展社区平台职能,为居民的参保登记、缴费、就医管理提供基础性服务。
(六)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应将社会保障立法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同时,注意配套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部门相结合,建立强有力的制约机制,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
(七)发挥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作用
要求政府提高决策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完善人才结构,提升业务透明度。充分尊重多数人的利益需求、吸纳群众意见和建议,实现听证制。依照《社会保障法》、《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社会保险基金的营运投资实施监督管理,以解决“外部性”、“信息不对称”、“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市场失效问题,减少并消除行政非效率以及“腐败”、“寻租”行为,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
第四篇:文档浅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浅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学院(系):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___ 劳动与社会保障____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 导 教 师:_____ _ — 1 — 选题名称:浅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后,结合全民卫生服务机制和我国具体国情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医疗 保险机制。这种医疗保险制度在操作方法上与前苏联在1935 年建立的的全民卫生服务机制 很相似,但覆盖面比较窄,面向部分公民实施,这也是由我国当时的国情决定的。中国在进 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时,首先面临模式的选择问题。在改革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全民健康服 务型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城镇,企业职工实行劳保医疗,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在农 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在该制度下,人们普遍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 剧,该制度难以维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进行了改革,主要是转入社会保险型。应当说,中国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环节的操作、制度的平稳过渡等方面,却存在不 少问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最为艰难的部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正式公布的课题研究报告,报告显 示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煮成了“夹生饭”,即患者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政府不满意; 富裕阶层不满意,中等收入阶层不满意,低收入阶层更不满意,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十分 严重的社会问题。到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国民却感受到了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其 中几个很重要的例如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窄、个人账户资金问题、医药费用分担机制的缺失、信息不对称、医药费用膨胀与医药不分离等问题,这不仅造成了医疗保障体系日渐“疲态渐 露”的表象,而且更是体现了我国医疗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不如人意之处。其实,纵观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在提高修复原本医疗保障制度缺陷的同时,仍旧没有完全解决这 些众人所关心的棘手问题。当然,这并不是一夕之间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其中还与我国的 国情、政策等现实情形息息相关。新的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 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 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 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 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 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 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 度基本建立。其中可分为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五大重点:加快推进基本 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毫无疑问,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俨然称为了我国最艰难的一项改革之一。因为医 疗服务有特殊性,这个特殊新就是医疗服务是必须的需求。再就是医疗改革路径的特殊性。所以如果要解决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问题,我们需要在矛盾中寻求平衡点,为什么我国的医 疗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有这么大的争论,就是因为怎样寻求平衡很难。其实我认为,现今的医 疗保险制度应该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所以,我希望可以通过这次的论文写作,简要地阐述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能过运用四年的学习所积累的知识,结合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自身的理解与分析,对 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2 — 选题的研究现状 关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已经有不少学者以及专家做出过分析和总 结。经过阅读和分析之后,我总结出一下几个要点:
1、关于个人账户。中国目前的改革方案中建立个人账户,将会使国家承担兑现责任,不仅 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还要冒不能兑现时可能出现的政治社会风险。根据目前的规定,中国 的个人账户的起付线为年平均工资的10%,封顶线为年平均工资的四倍,这一幅度远远小于 国际标准。此外,中国目前的个人账户资金与社会统筹资金不能互相调剂使用,年轻人每年 所需费用低于其工资的10%,动用不了个人帐户只能完全由自己付费,等于无保险可言,个 人账户的积累只是造成资金的闲置;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体弱多病,其个人账户的积累往 往又不够支付医疗保险外的药品和医疗保险内的自付部分,付费责任同样很重。据不完全统 计,目前中国职工个人的医疗付费比例已经超过医疗总费用的30%,而工资收入中没有相应 的补充来源,个人负担增加过大,已经引起部分职工的抵触改革的情绪。
2、关于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保险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现行的医疗保险,由于制度不 统一,使得我国公民有的有医疗保障,有的则得不到保障,造成了社会不公平现象。全国医 保
不平衡,启动城市多,覆盖人口少;中等城市参保多,大城市参保少;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多,困难企业参保少。这与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 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一规定相悖。由于缺乏统一的调剂机制,医疗保险管理和 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极为低下,既影响企业市场经济中的平等竞争,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也 不利于多种经济形式长期并存和发展。
3、关于医药费用的分担机制。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由于 享受人数的增加,老年职工的增多,疾病的变化,医疗技术的发展,药品和各项医疗费用的 调整,各种高技术医疗设备的引进,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对医疗需求的变化,使医疗费用开支不断增加。同时医疗费提取比例低于实际开支,使得个人实际支付医疗费用 比例过高,负担过重。
4、关于医药分离。由于信息不对称,在费用控制方面,主要应当控制医院和药店的过度供 给。在许多国家,药品费用占了医疗费用的很大比例。在中国,医院总收入的30%以上来自 药品收入。因此,要控制医疗费用,首先必须实行医药分离,并加强对这两个领域的监管。
5、根据人群和病种实行不同的医疗保险政策。传染病的发病原因与外界因素相关,其影响 的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人。传染病的临床期限短,临床治疗与预防措施明确,不必靠市场机 制,而可以实行成本效益显著的公共卫生计划,以税收作为费用的主渠道。但老年慢性病与 传染病不同。老年慢性病的发病原因与个人的日常不健康行为有关,如嗜爱烟酒、过度食用 肥甜食物饮料、生活不规律等。老年慢性病的临床发病过程表现为个体化与多样性,其服务 治疗也需个体化和多样化,因此需要加强个人的健康责任,建立个人储蓄账户式的老年慢病 基金,如新加坡2000 年建立的针对中低收入老年人的老年保健基金和2001 年建立的为促进 老年长期护理的老年风险保障计划。此外,对一些特殊病症,特别是现代条件下难以治愈的 疾病,如艾滋病、癌症等,花费高、见效慢,为了不影响对普通病人的救治,需要对这些特 殊病证进行特殊处理。例如在美国的医疗保健计划中,对28.4 万名晚期肾病病人实行单独 管理。我认为,针对不同人群和病证实行不同的医疗保险政策,有利于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医疗保险费用,这一理念值得中国借鉴。— 3 — 论文提纲
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历史进程和现状(简略)
1、简述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2、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3、适量借鉴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与我国的对比分析。
二、分析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重点)
1、保险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与国外医保制度比较);
2、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
3、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4、医药不分离;
5、医疗市场信息不对称;
6、医疗保险立法不完善;
7、比较我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医保模式(海南省的医疗保险“双轨制”模式、“双轨制” 和“通道式”的比较、深圳市的“三层次”医保形式、北京“大病统筹”模式武汉的“413 医保模式”)。
三、政策建议
1、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2、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
3、建立基本医疗保障法;
4、针对弱势群体建立大病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双轨制”和“通道式”的比较);
5、增强医疗机构的配套改革和内部管理。— 4 —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J].医院领导决策参 考,2005(14);
2、胡惠安。医疗保险体系中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及其违规行为分析[J].中国卫生 经济,2003(8);
3、贡森。
如何看待我国卫生资源的供给状况[R/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 告。
[2005-11-24].http://.;
4、高文凤、尹文强、张宜民、黄冬梅、于倩倩。城市医疗救助费用控制模式.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16 卷,第3 期,2009 年5 月;
5、林建鸿。社会医疗保险中的PID 现象及其消解.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16 卷,第3 期,2009 年5 月;
6、冯静.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浅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 年第6 期总第23 期 84~85;
7、丁红.蒋明森.关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原则的几点思考.[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学 2005 年第5 期 5~16;
8、天成平.将建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J]党政干部文摘 2006.11 第 24 页;
9、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OL]中国益阳政府门户网 站;
10、阳芳.胡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刊物 2006.9 14~16;
11、张彬,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差距、成因及对策,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9);
12、贡森,财政应该支持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6,(5);
13、医院见死不救,究竟是谁的错.[J] 大连晚报.2006.4.3;
14、应从两个方面完善医疗保障制度.[J]党刊文摘 2006 年第16 期第41 页;
15、汤晓莉.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M]社会保险研究出版社 2005.12 39~42;
16、医疗事故处理条例.[J] 视点特别关注 12~13;
17、周毕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困境与出路,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8,(11);
18、Ward,MM.Medical insuranc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ge of onset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lupus nephritis.Th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2007vol.34(no.10); — 5 — 选题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用于阐述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变革。
2、比较研究法: 用于比较中国与外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区别,以及我国可以借鉴外国医疗保险 制度之处。
3、例证法 用于举例说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
4、定量分析法 用数据详细显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与国际上医疗保险制度水平的差距。指导教师意见(本栏由指导教师填写)同学的论文《浅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在选题具有现实 性,了解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改革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 关对策建议,在目前中国的医疗体制正在改革转型的时候,这样对中国医疗保险 制度的探讨时是颇具现实意义的。此外,该同学写作态度认真严谨,论文框架合理,参考文献的查阅也较充分,完全符合本科毕业生论文开题要求,建议通过。指导教师签名: 2009 年12 月15 日 注:本项工作期限为2009 年12 月1 日至2009 年12 月15 日。— 6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检查表(基本信息由学生填写)题 目 浅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0644 专 业 劳动与社会 保障 学院(系)政治学与公 共管理 指导教师 检查结论 检查项目 通过 不通过 备注 学生开题报告 完成情况 教师指导学生 开题情况 开题研究条件 学院(系)是否 同意开题 是 / 否(分管)院长(主任)签 字 年 月 日 注:请在相应栏以“√”表示。本项工作期限为2009 年12 月15 日至2009 年12 月18 日。— 7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基本信息由学生填写)
(一)题 目 浅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0644 专 业 劳动与社会 保障 学院(系)政治学与公 共管理 指导教师 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 2009.12.1— 2009.12.15 对开题报告的写作方法进行相关指导
1、具体讲解开题报告事宜;
2、分析论文题目
3、介绍参考文献、权威作品的查阅方法
4、指导选题研究方法。指导教师签名: 2009 年 12 月 2 日 2009.12.16— 2010.1.10 对论文写作前进行相关指导:
1、介绍论文的具体写作方法。
2、分析论文写作的思路,对论文框架提出修改建议。
3、指出在具体进行写作时注意论文写作的前后呼应性,论文的逻辑关系 应该很严密。指导教师签名: 2010 年 1 月 8 日 — 8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学 生 填 写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0644 专 业 劳动与社 会保障 学院(系)政治学与公 共管理
指导教 师 写作进度(对照任务书)2009.12.1—2009.12.15 开题报告指导并完成开题报告;
2009.12.16—2010.1.10 开题报告检查,修改不足支出,与指导教师讨 论论文初步写作思路。检 查 组 填 写 评定情况 检查项目 通过 不通过 备注 任务书执行情况 开题报告 时间进程合理性 指导教师指导情况 学生学习态度 学生接受论文(设计)指导情况 资料收集 检查结论(分管)院长(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注:请在相应栏以“√”表示。本项工作期限为2010 年3 月1 日至2010 年3 月5 日。— 9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基本信息由学生填写)
(二)题 目 浅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0644 专 业 劳动与社会 保障 学院(系)政治学与公 共管理 指导教师 指导时间 指导内容 2010.2.18— 2010.3.16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2010.3.17 — 2010.4.1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10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题 目 浅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0644 专 业 劳动与社会保 障 学院(系)政治学与公 共管理 指导教师 评价指标 指标内涵 评价标准 得分 选题(10 分)选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选题恰当,能反映本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 求。写作规范(20 分)写作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结构 论文结构与格式符合写作规范。行文 表述准确,文理通顺。字数 论文正文不少于 8000 字(外语学院各 专业不少于5000 字)。研究能力(50 分)对资料的搜集、综合分析及 利用能力;运用研究方法手 段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资料收集较为翔实;对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为 系统的分析,论证层次清晰;结论可靠,研究 成果贴近社会实际。创新水平(10 分)论文是否有创新思想与方 法,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 供新的思路。研究结论富有新意,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 价值。写作态度(10 分)思想重视和时间投入 态度认真,精力、时间投入充分,虚心听取指 导教师指导,严格按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毕业论 文(设计)。指导教师建议得分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建议得分以百分制记。本项工作在2010 年4 月10 日前完成。— 11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此表由
评阅教师填写)题 目 浅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0644 专 业 劳动与社会 保障 学院(系)政治学与公 共管理 指导教师 评 阅 意 见 论文(设计)得分 评阅教师(签名)年 月 日 是否同意答辩 是 ∕ 否 注:评阅教师在参考指导教师建议得分的基础上,给出论文评阅分,以百分制评 分。请在相应栏以“√”表示。本项工作在2010 年4 月15 日前完成。— 12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评分表(此表由答辩有关人员填写)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学生姓 名 学 号 班 级 0644 专 业 劳动与社 会保障 学院(系)政治学与公共管理 指导 教师 评阅教师 答辩小 组成员 组长 记录人 答辩小组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学生回答的内容摘要 — 13 — 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得分评定 评价指标 指标内涵 评价标准 得分 论文概述情况(40 分)立论依据、方案论证、主要工作、结论、成果分析、创新内容。立论有因、论据充分、分析透彻、观点明确、结论可靠。回答问题情况(60 分)对提问的理解、对所提问题相关 知识的了解、回答问题的深度和 广度、表述的逻辑性和流畅性。理解正确、完整,对课题所涉及 的知识熟练掌握,分析透彻、深 入,表述严谨、流畅。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评阅教师评分:(原始分)×60%= 总评 成绩 百分制记分 答 辩 成 绩:(原始分)×40%= 五级制记分 院(系)审核意见 院长(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百分制转换为五级记分制折算标准:90 分以上为“优秀”,80~89 分为 “良好”,70~79 分为“中”,60~69 分为“及格”,59 分以下为“不及格”,均 包含本数。本项工作期限为2010 年4 月15 日
至2010 年4 月21 日。
第五篇:关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什么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就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性地由国家、单位和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需要获得笔削的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按规定提供一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最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文件是什么?
1997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指示精神,国务院职工医改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委,就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98年12月14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任务、原则和主要政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国务院《决定》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决定》主要的内容包括七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改革的任务和原则。
二是确定了覆盖范围、统筹层次和缴费的控制比例。
三是制定了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的主要政策。
四是规范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五是提出了配套推进医疗机构改革和加强医疗服务管理的要求。
六是规定了有关人员的医疗待遇。
七是提出了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要求。
这些内容基本上制定了新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大致框架,奠定了将来统一全国制度的基础,便于各地在制定改革方案时有所遵循,同时也给各地留下了根据实际作出具体规定的空间。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现行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有什么根本区别?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对现行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
一是改变过去国家承担无限责任为保障职工基本医疗,实现福利保障到社会保险的转
变。
二是改变过去国家和企业包揽职工医疗费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增加了个人自我保障责任,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三是改变过去各个单位分散管理为社会化管理,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共济。四是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建立医、患、保三方制约机制。
为什么所有的单位和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一是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强制性,是国家规定的劳动者基本权益。原有公费医疗制度仅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劳保医疗制度仅覆盖国有企业单位职工,而对非国有经济单位职工没有规定。不能保证这部分人的基本医疗水平,不利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
二是均衡企业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的需要。
三是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者合理流动的需要。
四是基金统筹调剂,防范风险的需要。
为什么基本医疗保险费要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
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是这次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这不仅可以扩大医疗保障资金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单位和职工的责任,增强个人自我保障的意识。这也是大多数国家社会医疗保险的做法。我国近几年来各地的改革也普遍实行了个人承担部分医疗费用的办法,职工自我保障的意识和经济承受能力在逐步增强。为此,《决定》明确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规定职工个人缴费,是为了增加个人自我保障责任,增强节约医疗费用的意识。这是国外社会保障发展的趋势。我国近几年来也普遍实行了个人承担部分医疗费用的办法。这次确定职工个人缴纳本人工资2%的医疗保险费,职工在心理和经济上都能承受得起。
为什么要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建立统筹基金,是为了保证职工得了大病,其高额诊疗费用个人难以承担,需要由社会群体互助共济,共担风险,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这种统筹基金不同于过去实行的单位统筹,它的社会化程度高,因而能够承担社会风险,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也可以解决目前部分单位事实上已经无法保障职工基本医疗的问题。
实行个人医疗帐户,建立职工个人自我积累机制,有利于强化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促使职工在年轻健康时,就为自己年老、有病时储蓄医疗费。此外,还能增强职工的个人医疗费用意识,提高个人责任感,使职工把原来的“看病不花自己的钱不心疼”的医疗消费心理,转变为自我约束的医疗消费行为。
设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是为了使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间的互助共济分担风险,来解决职工患“大病”时的高额诊疗费用问题,以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实行个人医疗帐户,目的是建立职工个人自我积累机制,以利于强化职工的个人医疗费用意识,提高个人责任感,强化医疗消费行为的自我约束。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将社会保险和储蓄保险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横向”社会共济保障和“纵向”个人自我保障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发挥社会统筹共济性的长处,也有利于发挥个人帐户具有激励作用和制约作用的优点,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容易为广大职工接受。这种医疗保险模式,符合中国国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