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
以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
赏 纷乱,嘈杂 分三国,祸中华 滚滚长江,大浪陶沙 风云中原起,英雄各立家 常山良将救主,关公美髯豪侠 孟德高居丞相府,皇叔巴蜀计天下 孙策孙权江东兴起,赤壁官渡大战待发 孔明尽忠心六出祁山,姜维凭孤胆中原九伐 空城巧退千军万马,白袍杀得枭雄割发 吕奉先辕门射戟,周公瑾意气风发 长坂桥退雄师,魏江山交司马 无奈空辛苦,失手丢天下 一部三国,几段佳话 饮浊酒,品名茶 经典,不衰
华
第二篇:以榜样为师 与榜样同行
以榜样为师 与榜样同行
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专题节目以“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近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为主题,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选择了九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代表,通过事迹再现、现场采访等形式,真实、生动、深入地向我们展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艰苦为民、实干敢当,勤勉敬业的精神。观看节目后,我为他们的正直、善良、淳朴、奉献所打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是为群众百姓服务的,我愿以榜样为师,与榜样同行,争做百姓心中最美的“白衣天使”。
生命有了信仰才有方向。信仰是人生前进的灯塔,有了信仰就如心中亮起了明灯,始终指引着自己前行。医务工作者的信仰就是心中有民,牢记宗旨,为民治病。因为心中有国,大国工匠胡双钱工作37年,生产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中从未出现过一个次品;因为心中有民,“生命守护神”杜丽群从事护理工作近20年时主动请缨,一句“我是党员,让我来”,让自己从事艾滋病临床护理12年,参与或指导护理的艾滋病住院患者超过1万人次。有信仰不是喊空口号,而要以此为方向,以榜样为师,融入到具体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心中的信仰。
生活有了坚守才有希望。其实,榜样并不遥远,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榜样。退休老党员罗官章老人秉持着扎根基层,走到群众中去的信念,放弃优越的生活,示范种植天麻、萝卜,乡亲们正是看到了他的坚守,才放心地跟随他的步伐,走出一条致富希望路。“白衣天使”杜丽群带领科室人员,护理艾滋病患者10000多人次,用心呵护每一位艾滋病患者,为他们营造了和谐温馨的绿色港湾。她是生命的守护神,她为病人的生命站岗。电视专题片中所提到的事迹,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可以做到,但是缺少的是牺牲自我,缺乏责任和担当。成为一个榜样意味着一份责任和使命,督促着我们严格以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心系百姓,服务患者,始终保持一颗为老百姓服务的心。
人生有了担当才有力量。共产党员的担当来自于对百姓的关怀,医务工作者的担当来自于对病人的呵护。时代楷模吴亚琴曾说,“居民都是我亲人,居民的事儿,就是爹的事儿、妈的事儿,是兄弟姐妹的事儿”。把对社区百姓的感情当成亲情,以亲情催生担当,以实干担当汇集成真诚为民的力量。吴金印用他的开山大锤实践着为人民而奋斗的誓言,用他的满头白发赢得了人民对他的敬重。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把人民当成亲人,把人民的事当成自己事,办好他们的事是自己的责任,有了责任才有担当,有了担当才有力量不断走向前方。榜样是什么?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榜样是人生的坐标,是事业成功的向导,是猎猎作响的旗帜,是激人奋进的号角。《榜样》用其鲜活的故事向我们传递着信仰、坚守、责任、担当和奉献。如今,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近在眼前,新的时代、新的使命在呼唤着的,需要我们每一名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坚定方向,以榜样为师,与榜样同行。
第三篇:与诗文同行 与圣贤为友
与诗文同行与圣贤为友
——兰炼二小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总结汇报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从古到今,流传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诵读经典诗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传承中华文明的有效途径。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多次的语文专题教研,围绕经典诗文诵读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确定诗文诵读的内容,研讨诗文诵读的形式,探讨如何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诗文诵读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诗文诵读活动。现将主要活动汇报如下:
一、唱读经典诗文,知文识礼。
一、二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诵读经典诗文是低年级学生习音认字的良好方式。语文教研组针对低年段的语文教师开展了诵读古诗词的专题教研活动,并在每周的教师合唱活动中,教老师学唱古诗。
在班主任及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利用早读时间朗读古诗,在熟读的基础上学唱古诗。孩子们在唱诗的过程中感受着古诗的音韵之美,激起了他们诵读古诗词的兴趣。短短的两个月,他们已学会唱《春晓》、《静夜思》、《锄禾》等古诗了。
二年级利用晨读、课间、活动课及其他课余时间让学生诵读《三字经》。学生对《三字经》很感兴趣,自创用唱歌的形式背诵,还融于各种游戏活动中,如学生边踢毽子边念,边跳皮筋边念,有的编成拍手操,有的对诵,还有的根据内容编故事表演等。
低年级的孩子们通过唱读经典诗文,不仅提高了明事理,辨是非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良好的礼仪。
二、吟诵经典诗文,诚信知耻。
中年段的学生正是识字有了一定积累,可以自己读书的时候了,对于书本以外的知识非常渴求。因此让中年段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意义非同小可。
三年级各班利用班队会,学习由全组教师精心选编的《中华传统美德集粹》,对选录的部分《弟子规》内容,指导学生熟读成诵。每个班级都在晨读时留5分钟时间背诵《弟子规》。老师们将诵读《弟子规》与思想品德课相整合,每周都有一节课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背诵、理解《弟子规》内容。在三年级全体老师的共同策划下,还开展了古诗文诵读展示活动——经典诗文写、画、吟大比拼。活动分:写诗文、画诗文、吟诗文三大版块。孩子们分别用硬笔和软笔写下了一幅幅漂亮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并用漂亮的彩笔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配上了精美的插图,增加了诵读活动的乐趣;吟诗文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这个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每班推选两名诗文朗诵的能手,进行有感情地朗诵比赛,朗诵篇目是从预先准备好的篇目中抽签决定;第二环节是诗文轮背比赛,每班推选3名选手参赛,按照次序背诵古诗文。这一环节旨在比拼各位“小诗人”积累的古诗篇目。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当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时,全场同学仍然意犹未尽。
四年级组编写了汇集古典诗文名篇的小册子《为了孩子,为了未来》,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古诗文诵读比赛,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例如:分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班级与班级比赛等等。在学到孟郊的《游子吟》、孔子的《论语》时,老师引导学生一遍遍地诵读,一次次地感悟;在学完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后,同学们还自编自演了歌伴舞。
通过这些诵读活动,我们的学生不仅熟读背诵了古诗文,丰富了传统文化知识,感悟了传统美德的内涵,而且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科学、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
三、读悟经典诗文,润泽心灵。
高年段的学生对未来有了美好憧憬,处于立身明志阶段。这个时期,加强学生的品质修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高年段学生的特点,我们在学校首届读书节时为五年级学生编印了《中华传统美德》一书,供学生阅读,以读书求新知,以读书促进步。五年级又举行了以“读经诵典,培养人文情怀”为主题的学期汇报活动,将学生学习古诗文、名言警句的成果展示给全校师生,各班活动井然有序,反响极好。
为了更好地引导六年级的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六年级全体老师结合学校的“读书工程”活动,编印了《中华传统修身养德名言集粹》,分阶段有步骤地制订、实施了诵读方案。在组织学生诵读《立志篇》、《求知篇》、《修身篇》、《齐家篇》、《处世篇》中的名言警句后,又组织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要读书》等作品,逐步使学生明白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六年级各班做到了“三个坚
持”:一是学生每天坚持诵读5分钟;二是小组长每天坚持检查;三是师生共同坚持每两周背会一篇选定的内容。诵读要有兴趣才能坚持。为了增强学生诵读兴趣,六年级教师对“读书工程”活动不断总结交流,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改进。在期末时组织了吟诗、品诗、写诗竞赛及诵读演讲比赛等活动,交流学习所得。
通过有计划、分层次的活动,学生的诵读水平、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天能听到各班的读书声,课外活动能看见学生读书的身影。各班的班风、学风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之间少了往日的吵闹,多了读诗诵词的愉悦,他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会了善待他人、理解他人。
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我们体会到:抓好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相信通过我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下,进一步继承文明,弘扬文化,砥砺意志,陶冶情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才!
与诗文同行与圣贤为友
——兰炼二小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总结汇报
兰炼二小教务处
2014.4
第四篇:以家长为师
以家长为师,推动教学进步
【内容摘要】
教师们认为,利用这个机会,首先可以增进家长对教师工作的了解,沟通顺畅;其次,可以借助家长的智慧改进教学工作,集思广益;最后,还可以与家长们商议孩子的学习问题,家校合作。
正文:
【问题的提出】
2012年9月,学校成立伊始,面临跟车的难题。校领导受家长意见启发,在征得家长代表同意后,经讨论决定组建家委会统一领导的家长义工队伍,并由家长义工来完成跟车工作。
为保障这项制度顺利实施,学校班子又召集了全体班主任进行讨论,有很多教师提出,家长同意跟车来学校,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不能让家长的力量仅仅局限于跟车。教师们认为,利用这个机会,首先可以增进家长对教师工作的了解,沟通顺畅;其次,可以借助家长的智慧改进教学工作,集思广益;最后,还可以与家长们商议孩子的学习问题,家校合作。
在征集教师们的意见后,领导班子决定,鼓励家长义工在来跟车当天,走进课堂听课,并与教师沟通。
【采取的方法】
一、听课科学化——让家长学会听看课
家委会最初的26名成员不辞辛劳,给自己负责的义工们发出了倡议,各个班级的班主任也利用飞信、qq等平台,鼓励家长义工们进教室听课。
很快,各班陆陆续续地有家长来听课了。可是,家长们虽然满腔热情,可是他们不知道听什么,怎么听。有的家长走马观花,虽然听了几节课,但是觉得一头雾水。有的家长关心这几节课讲了什么,准备回家给孩子辅导。有的家长选择全程“监控”自己家的孩子,不停地督促孩子。
家长们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一天时间来听课,应该提高效率。为了让家长们收获更多。教师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出来一套方法。
1.关注:提醒家长听课要认真,更重要的是随时关注孩子学习情况。从中发现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交流:下课后教师与家长交流,家长将自己观察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例如哪一环节特别感兴趣,或者小动作太多不集中,或者腼腆不好意思举手。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比教师深得多,教师可以再跟家长讨论一下如何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3.建议:家长根据听课的情况,填写表格,给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听课常态化——家长们坚持听课:
1.家长随机听课
班级家委会、班主任加大了推广力度,利用家长会、联谊活动等机会,宣传家长进课堂活动带来的好处,例如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与老师合作沟通等等,加上一些家长现身说法,不仅令跟车家长义工们把听课变成习惯,也使得很多不跟车的家长心动并参与。这样,每一天都有至少20余名家长走进课堂听课,成为了这项制度的有力保障。
2.“家长听课日”集中听课
校级家委会每月第一周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三级家委会集中走进教室听课活动,听课活动结束后以年级为单位及时梳理发现的问题,学校针对提出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并在浞景家委会群及时进行问题答复并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后附:关于对浞景学校家委会4月2听课梳理的问题的答复)
三、听课实效化——家长的力量推动学校进步
1.规范记录:家委会设计了家长进课堂听、看课评议反馈表和家长开放日听课记录表,家长们听完课,将自己的评价和建议填写在表格里。这些记录由学校留存,通过家长的评价促进教师进步,通过家长的建议推进教学改革。
2.家长与教师互动:家长与本班教师的直接交流互动,家长的优势是对自己孩子的深入了解,教师的优势是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二者通过交流,取长补短。通过这种互动,家长和教师加强了合作,更好地促进孩子学习成长。
3.家委会与学校互动:家长通过家委会与学校间接互动,家长们听完课要将自己的评价和建议填写在表格里,学委会负责汇总梳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并反馈给学校和教师。教师写出整改措施并付诸实践,再通过家委会告知家长们。家长的力量藉由这种互动推动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发展。
【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沟通
二、家长进课堂,全程关注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上课时精力是否集中,三、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请家长进课堂,教师实现必须做好成分准备,做到备课充实,讲课认真,教法灵活,教程严谨。在课前,教师尝试使用了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进行预习。在讲课时,教师有意识的提问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开始时,这些学生回答问题吞吞吐吐,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是什么原因呢?教师和家长经过分析,弄清了一是学生怕说错了引起他人的耻笑,而是怕回家后家长训斥。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些学生打消了顾虑。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几易其法,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设计不同的问题,较好的解决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问题。教师这样上课,去掉了随意性,减少了失误,长期下去,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甚至受到上级领导听课叫好的效果。
第五篇:申论:以水为师
申论范文:以水为师
以水为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彰显着水的力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显现着水的灵动;“水之性格为上善,水利万物而不争”,体现了水的善良。水的品格中饱含着智慧、哲理,值得人类怀着谦卑之心去学习和感悟。但是,在城市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渐渐忘记了“智者乐水”这样的至理名言,不再以水为师,变得狭隘、保守,甚至缺乏仁爱。因此,以水为师,学习水的智慧变得十分必要。
以水为师,习之包容,丰富文化形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包容万物,在包容中彰显气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文化在包容中发展,在包容中繁荣。时至今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我们也要有包容的心态,包容失败,允许失败,要让创业没有失败者成为一种社会的集体认知,这样我们创新创业才会成为潮流,更多的新事物才会产生,而我们的文化形态也会因此更加丰富。从“双百”到“双创”,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实现包容性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以水为师,学习水的包容,用包容之心丰富文化形态已成现实之需。
以水为师,习之变化,优化城市管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水总在变化中存在。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各种新的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各种新的管理难题也随之而来,而这些新出现的事物拷问着政府的管理智慧,倒逼政府创新管理体制。变是常态,水如此,城市管理也是如此。唯有改变,我们才能让城市管理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城市,优化城市治理。因此,我们应学习水的变化,在变中求新,在变中与时俱进,从而优化城市管理,让城市更美好。
以水为师,习之仁爱,保障民生福祉。“水是万物之源”,水孕育万物,以自身的至仁大爱滋养着生命。然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教育不公、就业歧视、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日益尖锐,这大大降低了民众在城市生活中的幸福指数,让民众变得更为焦虑、无助。为了更好地保障民生,城市的管理者也可以从水的智慧中得到启迪,学习水之仁爱,用仁爱之心让政策更为亲民,更为利民,从而推进民生建设,释放改革的红利,将民生福祉落实到实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水的智慧,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转变久久为功,以小见大,重视积累,更需要常怀谦卑之心,用心去发现、去感悟。唯有如此,我们的文化形态才会更为丰富,城市管理才会更加优化,民生福祉才会得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