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洛阳市第十二中学 宗宝珍
当前,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又一重大变革,课程改革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搞好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中学教师是实施中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中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长期以来,中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局面。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学教师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中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语言修养是与思想修养分不开的,每一个教师都要下功夫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2.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中学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中 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中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
3.教学中的组织管理。教学中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不仅表现在课内的教学环节中,如收发作业本、使用学具、订正作业等都应有统一的常规,反映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说话的感召力和行动的感染力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神情、言语、气氛上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话要有鼓舞力,要有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以教师自己谦虚好学的精神、自信和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一切行动来有效地组织学习。
4.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1.改革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3个方面进行。
(1)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 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那么,各门学科又怎么渗透呢?这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①注重挖掘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②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③注重“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把原来单一的学科课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3)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2.把活动课程落到实处。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必须从几个方面去抓:①学校要成立活动课程领导小组;②学校要把活动课程排入课表;③活动课程有专人指导,检查、落实;④活动课程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有场地。通过活动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道德情操、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创设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比较隐蔽的课程。它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校开发环境课程的途径有:(1)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经常的、大量的教育,利用学校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2)开展社会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应是一种比较广泛的、长期的、普遍的教育,利用社会环境教育可 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深入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了解国情,了解工农业生产、科技卫生、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腾飞的大量的社会信息。(3)进行家庭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应是直接的、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孩子的成长、培养、成才都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创设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
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方法不能只限于几种,它应随教学任务、教材及教学对象而不同。如: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启发式谈话或发现法等,都是在一定情况下适用的。总之,无论那个学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能力,体现素质教育。
五、开展课外活动
从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单靠课堂教学一种渠道,难以完成教育、教学和培养的任务,与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的要求很不适应。特别是随着社会信息化、学习化的发展,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进行素质教育而言,两者缺一不可。课外活动决非 可有可无,也不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延伸”,而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根据各学科教材特点,各年级学生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已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
第二篇:当前新形势下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初探
当前新形势下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初探
摘要: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无视学生的自主活动,一味地实施灌输,以为多多益善,只能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而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素质因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一、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制定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时,我认为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当前世界各国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数学思维结果教学的做法,强化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要求教 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B透。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对应等。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 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划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忽视了个人需要。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 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划 分,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并注意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在速度上、难度上适当降低、放宽要求,并对其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有许多教师开始采用同位讨论、前后四人一组讨论等形式,但在应用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只重形式,不注意实际效果。如,前后四人组大多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而随机 组合而成;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往往不够充足;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教师往往是笼统地提出“同位(或前后四人)讨论一下”,很少对组内成员的合作、帮助等提出具体要求或建议。
三、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以教师的讲为主,讲得又细又多,以教师和个别优秀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导致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机械重复地练。有 人对我国小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本身进行的分析表明,我国小学生言语交往行为集中表现为回答教师的问题,此类行为的频度在学生课堂言语行为总频度中之比重高达93.8%,提问、异议及其它类行为的比重分别仅占1.7%、2.7%与1.8%。而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所构成的师生言语交往行为过程都是由教师启动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非自主地位。可见当前我 国大教学班的主要弊端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薄弱、机会有限。素质教育正是针对这些弊端,强调教育要着力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评价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具有价值判断、导向、激励、反馈、改进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诸方面的作用,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评价内容要 全面。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学习情感、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品质、习惯的评价。二是评价的方式,途径要多样化。既重视书面考查,又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既重视定期 评价,又要在复习检查、新知识讲授、巩固练习、独立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把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课外活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评价。三是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 结合。四是把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他评相结合。五是以等级制代替百分制,同时写出诊断性、指导性和鼓励性评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总之,数学素质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括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系统结构,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其潜力使其具有数学观念,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等方面的数学素质。另外,数学素质教育作为整体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还要承担非智力因素结构系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美育素质等素质的培养。因此,加强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第三篇: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社区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社区工作
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社区工作,关健在于建设好二个环境:一个是内部环境,即社区的硬件设施、人员配备等;一个是外部环境,即创造一切有利于社区工作开展的有利条件。这里,社区工作者的素质提高,显得格外关健和重要。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社区工作,除了建设好二个环境外,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使社区工作者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改进方法,更好地开展社区工作。
一、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意识
以人为本是开展社区工作的首要原则。社区是一个“小社会”。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都可在社区中反映出来。在社区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满足社区居民的合理需求作为工作目标和内容,这里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我们社区工作者要具有负责的精神,真正了解居民的需求所在,真心实意地为居民群众服务。
二、整合社会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活动
社区和社区单位在运用共同资源,建设共有家园的过程中,实行“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一是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可以使社区内的资源统筹安排,合理调配,避免一方面闲置,另一方面却重新投资;二是互相交流,沟通感情,增强团结,强化社区凝聚力。
三、强化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工作方法
搞好社区内部的管理,强化责权统一,有利于开展社区工作,完成政府下派任务和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工作。社区明确工作任务,使社区各项工作管理有序,切实发挥社区工作者的最大效能。强化责权统一,管理有序,要求每一位社区工作者,明白工作责任,做到心中有数,把个人条线分工与社区整体结合,形成合力,更好地开展社区工作。
四、扩大民主,实行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工作本义是依靠社区力量,强化社区功能,由居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实行居民自治。为此,第一、要强化社区居民“社区是我家”的意识,广泛参与社区活动;第二、要使社区服务成为自治功能的支柱,为居民提供实在的服务,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到社区的重要;第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居民群众关心社区,参与建设。
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社区工作要走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路子。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一要及时掌握本辖区的情况,做到情况熟悉;二要在指导思想上一切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对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要加以学习、借鉴,但不能照搬。同样,做居民工作,为居民办实事,或是处理居民矛盾等,都要在政策和法律的许可范围之内,尽可能地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社区工作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开展社区工作,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切实了解当前社区工作中应注意和需解决的问题,掌握居民群众的需求动态,把为居民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落脚点,以“真心、诚心、热心、恒心”去为居民服务,把社区的工作职能真正得到落实和发挥。
第四篇:新形势下高学历人才素质教育的研究
新形势下高学历人才素质教育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研究围绕“新形势下高学历人才素质教育”这一实践性主题展开。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高学历人才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相关背景,并在总体上对这一问题作宏观的把握。其次,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学历人才素质教育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诸多方面及其所需解决的问题。再次,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研究生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高校高学历人才的素质培养途径做出有益思考。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研究生 高素质人才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00多家和100多个研发中心已在中国安家落户,这使得人才竞争表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特点,使得我国本来就不容乐观的高素质人才困境更加严重。高学历人才指的是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它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种。博士研究生一般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主。其培养的核心在于知识创新和通过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而硕士研究生培养,目前多数也是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主,攻读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研究生仅占少数。
(一)我国高校高学历人才教育发展状况
我国研究生教育真正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培养出61.6万名硕士,7.8万名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满足了广大社会成员进一步接受高学历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同时也缓解了用人单位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缺口需求的压力。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年招生人数由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时的1万人增加到2001年16.5万人,在校研究生总人数由1980年的2.1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39.3万人,目前我国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年均增长率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地位。
(二)素质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
调查表明,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才的主体,对当前高学历人才的素质教育的看法仅有28.9%表示基本满意;研究生对自身素质的评价也存在诸如“人文素质欠缺”(36.6%),“实践能力弱”(34.5%)等问题。而社会上对研究生素质的评价,同样说明研究生存在“协作精神不强”(42.3%),“交际能力弱”(25.4%)等不足之处。因此,应充分认识素质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
广义的素质教育应当是全面、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它强调高学历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通过素质教育有利于“知识、能力、人格”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研究生具备宽厚的知识底蕴,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为调查本次高学历人才素质教育现状,调研组采取抽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形式。个别访谈以同济大学为主,访谈对象为学校领导、与研究生教育的相关的管理人员、研究生代表。抽样调查则以同济为主,容纳了复旦、交大、华师大等高校。本次调查共下发试卷450份,回收425份,回收率约占90.4%。基本情况见表1。从调查的情况,可对目前高校高学历人才的教育现状作如下总结:
表1 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
性别男女
58.4%41.6%
学历硕士博士
72%28%
政治面貌党员团员其他
50.7%37.2%12.1%
年龄26周岁以下27~30周岁30周岁以上
56%31.3%12.7%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35.7%33.8%31.5%
问卷分布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
63.4%16.8%16.4%13.4%
(一)素质教育起步较晚,总体质量偏低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系统为适应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正在开展新一轮的院校调整,实现教育资源的战略性重组,体现规模效益。在学校规模扩大的过程中,研究生不断扩招,数量急剧膨胀,但同时学校的管理方式、机构、师资、培养模式等并未作相应的完善,导致研究生教育水平的下降,研究生素质难以提高。这样就产生规模与效益、质量和数量的矛盾。从这次调查的结果可看出大部分的同学对目前的教育质量与数量关系不满意。
表2 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数量关系的调查
调查内容百分比
数量上升,质量下降40%
数量上升,质量未变32%
数量上升,质量上升21%
无所谓7%
(二)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1、导师与研究生的接触太少
有些导师的日常行政事物占用了大量时间,有的导师过于忙于行政事务或所承担的课题,这种状况一方面影响了导师对学术前沿的开拓性研究,另一方面也使导师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研究。
2、部分导师素质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受到不正之风影响,在科学道德和学术纪律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目前导师队伍中,确实有一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和治学严谨的优秀指导教师,但部分教师经不起学术净土之外的种种诱惑。导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这一现象说明我国的导师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3、不少指导老师教育背景过于单一
作为导师不仅应是专才,而且更重要的应是通才,这样才能培养出“双高”研究生。随着知识经济到来,社会知识不断深化又不断重组,出现了众多边缘学科,这要求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领域。
(三)某些课程设置死板、内容陈旧制约研究生培养
某些课程设置死板、内容陈旧,不适合高水平研究生素质教育,严重制约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整体质量的提高。调查分析,在被调查人数中有相当比例的研究生对目前课程安排不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提高研究生的素质就连原有的素质水平也难以保持下去。
表3 研究生对课程安排的调查(备注:多项选择)
调查内容百分比
内容陈旧,有待更新34.6%
课程结构不完善39.7%
课程内容杂乱40.1%
课程内容未达到学术前沿42.5%
(四)研究生素质有待提高,道德教育有待加强
少数研究生自己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认为自己学历高,对工作不认真,不勤于学习,致使毕业后实践工作能力差;而且由于自身创新意识不足,少数研究生甚至成为“三无”(无成果、无课题、无文章)学生。而且研究生中普遍存在与人主动沟通不足的现象,缺少群体攻关意识,不能将自己的科研设想、计划应用于实际工作。另一方面,研究生道德教育有待加强,部分地存在道德滑坡现象。当前在研究生群体中“混学术”、“混学位”的现象大量存在,污染了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环境,他们对一些前辈导师为学问而甘于清贫、淡泊名利等修为并不完全认同,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五)对研究生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科设置不断增多,要求校方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力度,逐步改善高校素质教育的育人环境。但实际情况是高校的管理机构往往较注重对本科生的管理工作而相应对研究生重视不够,没有为研究生的科研、学习、生活等提供良好的环境。对研究生的管理方法仅是对管理本科生方法的延伸,从而造成校方对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力度不够、效率不高。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要处理好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必须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为适合高校高学历人才的培养,要把衡量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标准从片面的知识或能力标准转变到以发展研究生的全面素质为基本目标的质量观上来。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以研究生所达到的学术水平作为衡量研究生质量的主要标准。但当今社会对研究生素质的要求不仅包括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而且还包括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
(二)建设一支高水平、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1、改革和优化导师的遴选机制
一切从提高导师队伍的素质出发,彻底消除论资排辈现象。加强对导师队伍的监督机制,对于责任心不强,水平不够的指导教师要停止其指导研究生资格。
2、导师不但要端正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导师不仅在业务上,而且要在思想上关心研究生,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科学道德意识,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坚持良好的学术风尚,坚持教书育人。培养高水平的博士生是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前提的,很难想象如果导师自己做的不是前沿工作,甚至导师本身都不知道本学科的前沿在何处,怎么可能把学生带到前沿领域。
3、重视导师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的改善
要逐步提高对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学位条件要求,改变导师队伍,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不足的状况。新聘任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建立有效机制,多方吸纳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专家以及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从事实际工作的专家充实导师队伍,促进导师队伍多元化。
(三)优化研究生课程安排,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1、课程设立必须科学规范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着力培育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课程设立必须科学、规范,有较充足的参考资料和必要的阅读文献,并具有完备的教学条件。
2、丰富课程训练
研究生的课程训练要符合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重视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中反映最新学术动态,防止把课程学习作为大学阶段的简单延续。在课程设计及选用教材时,应注重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四)研究生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提高科学道德修养
1、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我实践能力。一个人能力如何关键在于他如何把所学知识中转化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科学道德修养
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重视政治理论课在德育培养中的作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存在的认识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老一辈科学家在科学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逐步培养研究生淡泊名利、乐于献身的高尚情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对污染学术净土的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制裁。
(五)校方要为研究生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1、强化研究生管理部门建设
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各管理部门协调工作的力度,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资金、信息、人才的投入;认真分析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生管理制度,积极为研究生的科研、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加强学校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研究型大学的关键在于研究,也是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一个标准。科学研究就是要在各学科的未知领域、边缘领域、前沿领域探索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因此,学校应有计划的在实验室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一流的科学仪器设备,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之成为我国高校高学历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3、积极发挥团委、研究生会的作用
团委和研究生会直接面向学生群体,了解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并且热心于解决研究生在科研、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比如同济大学,坚持“党建带团建”,以服务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开展了各项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学术活动、社会活动、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丰富研究生的业余生活、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为高校高学历人才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六)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努力探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不同模式
1、小型化
小型化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它打破了大班教学的传统模式,克服了大班教学多而不精的缺点。小型化的培养方式使导师对学生有更多的接触机会、更深的了解,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研究生步入学术前沿,充分挖掘研究生的科研潜力,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
2、多样化
培养综合素质是高校高学历人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综合素质既包括科技素质,又包括人文素质;既要求研究生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上要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战略。在强化研究生科技素质的同时,大力普及、深化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在提高研究生理论水平的同时,加强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网络化
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善于感受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已成为他们科研、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推动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网络化,利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高学历人才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已经成为研究生素质教育能否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国际水平的重要途径。
4、社区化
研究生作为一个重要社会群体,以大学校园为背景形成了一个高素质的社区网络。高校高学历人才的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研究生社区这一重要途径,把研究生培养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5、专题化
社会的多样化,要求日益分化的社会分工与之相适应。社会愈是发展愈是要求高校高学历素质教育为各行业提供众多高、精、尖的高素质人才,这就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素质教育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在研究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应重点在专题化上做文章,积极引导研究生在学术前沿作专题化研究,不断探索人们的未知世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第五篇: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情况调研
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情况调研
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情况调研
近年来,**市**区妇联围绕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领导和组织创作、生产、推介适合青少年的优秀文化作品;组织宣传和总结推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经验。
一、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
20**年,联合文明办、教育局对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摸底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少年宫高效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少年宫的教育作用。20**年3月,中央文明办三局副局长**来到我区督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实地考察了城头小学、海头小学在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器材配置、项目进展、活动开设等方面的情况,对我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的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区继续重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突出教育特色,让少年宫成为孩子的乐园,成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建设的阵地。4月,市文明办在**组织召开**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现场观摩会。来自全市文明办、教育局的22位相关领导和69位受中央、省专项资金扶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与会者对我区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给与了充分的认可与肯定。
二、保障未成年人阵地建设使用资金来源。
20**年,为**小学、**小学、厉庄小学成功申报20**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资金扶持(全市8所)。截至目前,我区共有7所学校获得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6所受省级公益金支持。同时,在全省文明礼仪示范学校评比和全省文明礼仪风采大赛中,获得省级文明礼仪活动经费17万元整。
三、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20**年底,调整了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开展网吧、出版物、文化娱乐市场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活动,清除文化垃圾,净化社会环境。动员“五老”积极参与建立绿色网站,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网络监管,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四、开展主题教育。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努力成为崇德向善、崇尚文明的“美德福城”接班人,区文明办组织开展了以文明礼仪风采大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全区各学校踊跃参与,其中小学组的参与率达到了97%,初中组为90%,高中组为75%。在县、市各级初、决赛后,经过层层角逐,海头中学成为代表我市参加省级比赛的高中组代表队,以唯一一所进入决赛的农村高中的身份,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第5名)和文明风尚奖的好成绩。开展“缤纷的冬日”活动,组织2013十佳美德少年走访慰问留守老人;参加全国“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启动仪式;与关工委、教育局、团委等单位联合开展全市青少年“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践行中国梦”主题教育。组织我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志愿者参加全市心理咨询志愿者培训班;组织县实验小学参加中国文明网举办的“我的梦”童心向党歌咏展播活动,录制并上报5首歌曲视频参与活动,在中国文明网和央视科教频道中播出。
五、组织引导关爱帮扶活动。
组织各文明单位继续开展贫困孤儿资助活动,建立“爱心储蓄卡”,定期为孩子捐款捐物。20**年,我区**义工共开展关爱老人、资助学生、清洁家园、重症募捐等有影响公益活动28次,达370时,影响带动我区志愿服务品牌效应不断扩展,国税“爱心妈妈”、供电“小红帽爱之队”、“爱心车队”、“交通红马甲”等多个社会志愿服务品牌蓬勃发展。
存在问题:
少年宫的活动是公益性活动,不向学生收取一分钱。因此对于学校来说,长期运转还需政策和经费保障,如果仅仅从当地财政和学校自身两个方面来维持长期发展,明显不够,希望上级部门能有专门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同时,聘请的校外辅导员、‘五老’人员及大学生志愿者,也缺少政策,无法保证交通、餐费、住宿等补助的发放。
下一步思路、举措:
一、建设校外活动阵地。一是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一方面,严格按照“一校一品”发展要求,建设新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在2015年完成我区所有中心小学和完小的全覆盖,成为全市首个完成所有中心小学和完小的全覆盖的县区。并发展一批初、高中少年宫(2016年完成),做大做实少年宫建设,让更多的孩子在少年宫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另一方面,多渠道为少年宫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加大对少年宫日常活动和财务去向的监督管理,2016年元旦前对所有少年宫进行检查评比,使少年宫年检常态化,保证少年宫活动高效有序开展。注重少年宫品牌包装推介,及时将优秀经验及做法形成材料上报。二是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基地目前接待能力为800人∕次,年接待量达12万人次,全区31所初中每年轮流到基地进行社会实践。20**年底,基地申请加入省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协会。今年7月,省文明办和省教育厅将再次开展全省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运行测评工作。为此,我们将做好对上及对下信息的及时沟通,配合教育局做好台账和现场的准备工作。5月前基地将开一个南门,把基地从石桥中学独立出来,多方面力保在今年的测评中顺利通过。三是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建设。与教育局进行密切对接,有效整合彼此现有资源,上半年做实中心阵地及硬件建设。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做到每月有动态有总结,积极参与中华传统促进协会组织的周末读经班,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经典著作,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市心理咨询直通车走进我区各中小学校,与孩子们进行现场互动,解答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二、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一是八礼四仪活动。进一步扎实开展文明礼仪系列活动,高效落实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精神,将“八礼四仪”、“开学第一课”等教育活动内容常态化,让文明礼仪深入孩子们的内心。与市文明办、教育局联动,在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创新案例、童谣歌曲等成果评选活动。积极推动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建设,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工作。二是“万名小学生寻找身边的美”活动。鼓励并组织孩子们走出教室,拥抱自然,用眼睛和心灵感悟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谐之美。鼓励小记者传播梦想,传递美好,并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美”,以童真的视角传播社会正能量,积极参加全市“万名小学生寻找身边的美”征文活动。三是“七彩的夏日·放飞梦想”活动。紧扣“八礼四仪”和国防教育两大主题,在全区开展文明礼仪情景剧展演和少年军校成果展示活动。与省委宣传部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常态化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三、亮化国防教育工作。一是开展小学生进军营活动。利用期末考试结束、寒暑假尚未开始的时间及特殊节日,组织小学生到边防部队、消防队、海防部队等地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国防意识,激发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是打造少年军校。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将重点打造抗日山希望小学,使之成为全市国防教育的特色品牌。目前,我们一方面与全国少工委、省文明办及少年军校典型进行积极对接,学习少年军校建设要求,争取在今年能得到国家级‘少年军校’称号。另一方面,开始多方位少年军校打造工作。比如,开学第一天,以国防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主题,邀请区武装部人员前往学校,带领学生们升旗、进行国旗下宣誓。学校中、高年级同学将身着迷彩,在武装部干部的带领下进行队列演练。开设国防月、国防日,强化校园国防教育氛围。特邀部队官兵为学校教官,并带领学生到部队学习等。校园硬件方面,在教室内、教学楼打造国防教育氛围,另专门僻处一处空地,作为国防教育专用场地。组织学校修改印刷国防教育校本教材等。全力做好宣传推介工作。
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公安、工商、文化、综治、城管等部门开展网吧管理、校园周边环境、非法出版物等专项集中整治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成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