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五年级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五年级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共有人参加考试,优秀率%,不合格率%。
从总体上看成绩很不理想,无论是优秀率和及格率都比较低,学生之间的差距仍然比较大。
二、试卷分析:、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开始范围为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重点测试题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其次为因数与倍数,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
、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试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有很强的针对性。
特别注重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了结合情境解决问题的思想,让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性。、试题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存在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部分题目完成的较差。
如:第一题第小题考到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学生学习时知道如何来计算体积和容积以及他们自己的单位,但作为选择题,要求出中国邮政车厢的容积,学生只会选用容积单位,而不会把体积单位结合起来,所以对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应用能力掌握还不够。
第一题第小题要求出一个地窖的深度,学生知道了容积,以及长和宽,计算深度出错,表明学生对容积的计算、知道容积求其他条件分析的能力不够强。
有不少学生在分析题意时欠思考,对于题目没有理解清楚便解题,比较粗心大意,第小题计算围成的正方体的体积,学生误认为计算表面积。
题目与生活联系密切,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学生不能综合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息,达到准确列式计算的目的。
、学生针对题,分析举例能力不够。
如第三题选择、题,学生不能准确地根据条件举出例子计算分析,题正方体棱长扩大倍,体积如何变化,学生只要将原来正方体棱长设为,变化后的棱长为,计算出各自的体积,比较后很快地就能分析出体积的变化。
第题,两个质数的和是什么,学生可以举出两个质数,通过求和也能分析出其结果,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不强,对于这类题,总觉得很难,无处着手。
、学生读题分析题干意思能力较弱。
第五大题要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大多数学生分别计算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通过计算也算多了,但无疑浪费了较多的时间,用这些时间完全可以解决其他的问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卷面上出现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
四、改进措施:、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于加强,计算过程中要养成每道题都通过认真计算的习惯,提高准确度。、在教学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根据问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辅导,逐层学习让学生掌握知识。
充分发挥学科长的作用,带动本组学生不断进步,与其他小组形式竞争力量,在比学赶帮中进步。、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五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本学期的期中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格率100%、优秀率100%)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还
扎实,在积累的量上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的总体水平不够高。下面作具体剖析: 试卷评价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积累运用占43分;阅读与感悟占27分;习作占25分。试题突出了五年级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具体来说,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镇教育组提供的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表;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拼音、汉字、词语、成语、古诗、句子、段落、篇章等方面的有机溶合。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等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贴近生活
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如阅读和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
3、注重积累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6~13岁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一点,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试题三“精彩课文回放”从多角度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运用情况,大多数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完成得不够好,失分严重。但瑕不掩瑜,此张试题是对学生全面检测的一张好试题,给我今后教学指明了方向!
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还可以,阅读、习作部分失分较多。
一、看拼音,写汉字
此题考查了10个生词掌握情况。10个新词全为本册的重点词,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 字音的掌握的情况,全班 大部分同学做对。
四'五.六 七题全班同学大部分同学都做对了
四、阅读理解与感悟
此题考查了学生课内、外短文的阅读情况,学生表现还可以,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到位,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我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五、习作展示与交流
此题为习作。要求写一篇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大部分学生能够按要求写,作文水平较前有了进步,这一点让人欣慰。但同时也有很多的问题,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太多,所选事件不够感人,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不是很合理等等。
六、反思整改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从此张试题看,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我们身处课程改革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坚持学习,广泛吸收,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摒弃陈旧的思想,反思习惯性教学行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2、注意积累,夯实基础
扎实的基础是提高能力,特别是驾驭综合题和开放题能力的前提。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走出把三维目标对立、分割的误区,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真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夯实基础。从一笔一画到间架结构,从每个生字词字型到每一个生字的读音,从每个词语、句子含义到名篇的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这方面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点抓好“字词的积累”、“语段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
3、关注思维,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来说,小学语文的阅读、作文所要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各项评价中,在学习中畅通无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4、注重综合,确立大语文观
语文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日而形成的,需通过长期的训练与严格地要求才能达到,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带来质的提高。要通过开展一些读书实践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学不是教出来的,教师应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多采用一些阅读感悟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品读与理解,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提高阅读能力,此外还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地语文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体验,内化语言。利用好校本教材,让学生多读至诵,尤其是“成语、俗语谚语、格言名言、歇后语、惯用语、古诗”等等。再次要在平时多背背美文美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学期的期中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格率100%、优秀率16%、平均分79.686)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扎实,在积累的量上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的总体水平不够高。下面作具体剖析:试卷评价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积累运用占40分;阅读与感悟占30分;习作占30分。试题突出了五年级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具体来说,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镇教育组提供的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表;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拼音、汉字、词语、成语、古诗、句子、段落、篇章等方面的有机溶合。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等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贴近生活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如阅读和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
3、注重积累心理学家指出:人在6~13岁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一点,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试题三“精彩课文回放”从多角度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运用情况,大多数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完成得不够好,失分严重。但瑕不掩瑜,此张试题是对学生全面检测的一张好试题,给我今后教学指明了方向!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还可以,阅读、习作部分失分较多。
一、看拼音,写汉字此题考查了6个生词掌握情况。6个新词全为本册的重点词,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
二、比一比,组词语。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形近字掌握的情况,里面出现了两个未曾学过的字“缚、崛”,全班只有六个同学做对。
三、精彩课文回放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尤其是对要求背诵的课文的掌握情况,难度较大,学生答题的结果令人不够满意。其实在讲课过程和复习过程中,这些内容都曾涉及到,即使是课外积累的知识,我也曾涉及到了,可为什么考查的结果那么不尽如人意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平时练习多遍,甚至背得滚瓜烂熟地东西,为什么还是会出错?反复看学生出错的地方:一是错别字太多;二是不能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灵活地使用上。
四、阅读理解与感悟此题考查了学生课内、外短文的阅读情况,学生表现还可以,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到位,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我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五、习作展示与交流此题为习作。要求写一篇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大部分学生能够按要求写,作文水平较前有了进步,这一点让人欣慰。但同时也有很多的问题,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太多,所选事件不够感人,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不是很合理等等。
六、反思整改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从此张试题看,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我们身处课程改革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坚持学习,广泛吸收,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摒弃陈旧的思想,反思习惯性教学行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2、注意积累,夯实基础扎实的基础是提高能力,特别是驾驭综合题和开放题能力的前提。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走出把三维目标对立、分割的误区,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真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夯实基础。从一笔一画到间架结构,从每个生字词字型到每一个生字的读音,从每个词语、句子含义到名篇的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这方面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点抓好“字词的积累”、“语段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
3、关注思维,培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来说,小学语文的阅读、作文所要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各项评价中,在学习中畅通无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4、注重综合,确立大语文观语文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日而形成的,需通过长期的训练与严格地要求才能达到,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带来质的提高。要通过开展一些读书实践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学不是教出来的,教师应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多采用一些阅读感悟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品读与理解,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提高阅读能力,此外还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地语文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体验,内化语言。利用好校本教材,让学生多读至诵,尤其是“成语、俗语谚语、格言名言、歇后语、惯用语、古诗”等等。再次要在平时多背背美文美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三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13—2014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四年级语文组
一、阅卷情况
我们批阅的是五年级的卷子,总体上看,五年级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做得比较不错,得分较高,阅读理解题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在这个题上丢分较多,导致整个级部平均分较低。具体分析如下:一、二、三题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看拼音写词语、成语填空、形近字组词几种题型,大部分学生在这几个题上不大失分,少数学生个别字不认识、不会写,面上出错最多的是形近字组词中“戎装”的“戎”,学生把它和“戒烟”的“戒”混淆了,组成“戎烟”。
第四题考查的是学生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属于基本技能题,难度不大,出错较少。
第五题是文言文《杨氏之子》的按原文填空和翻译,学生掌握地较扎实,基本不失分。那个简答题其实就是课后思考题,不少学生回答不够完整。
第六题是修改病句,它不是我们平常训练的一句一句的,而是在一句话中有几处错误让学生修改,学生对这样题型不大适应,或多或少都有错误,几乎没有全对的。
第七题考查的是本学期的古诗背诵,学生掌握得较好,基本上不失分。
第八题是阅读理解,其中第一题的第三小题有一定难度,加上分值又比较高,学生在这个题上失分最多,很少有几个做对的。第二题可能是题出的不大好,他问的是“胡思乱想”指什么?如果问是什么意思,做对的人还能多些。最后一题是写作,要求写一篇竞选班级图书管理员的发言稿,学生面上能做到格式正确、内容也较具体,失分不多。但有少数学生审题不认真,写成竞选班长、卫生委员发言稿。
二、本级部试卷分析
我们四年级这次测试卷子,无论是基础知识题,还是阅读理解和写作,难度
都不太大,学生得分较高,平均分接近90。下面具体说一说各个题的情况。前五个题是考查生字词语的基础知识题,面上掌握较扎实,失分不多,但一些平日易错并且经常强调的字或读音,本以为万无一失,但考试时仍然出错,像“拆除”的“拆”、“维持”的“维”、“拔地而起”的“拔”等字的书写,“扎针”的“扎”的读音,每班都有七八个学生出错。
第六题是有关语法的句型题,包括扩写、缩写和修改病句,难度较低,学生除了缩句面上出错外,其他题型基本上不失分。
第七题是古诗和课文背诵,考的内容较容易,所以数这道题得分率高。少数学生存在能背过可是字不会写的现象。
第八题考查的是朗读停顿的选择题,学生基本上不失分。
第九题是课外阅读,前三题是从原文中找答案,比较简单,除了少数学生第三题找的不够恰当,其它基本上不出错。第四题是对文章的理解,虽然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还是有30%的学生做错。可见学生的理解能力确实太低。最后一题作文考的是第一单元的写作题目,虽然训练了,但不少学生可能因时间关系,没能按要求做到首尾呼应,也没能发挥想象、联想,还有的学生缺少对印象深刻地方的重点描写,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三、今后措施
针对本次检测出现的问题,在今后教学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除了加大练习和检查的力度外,还应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
2.针对考试题型,平日教学中渗透听写、笔顺笔画、朗读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句型变换、修改病句等语法修辞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3.多读、多写、多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四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期中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的结构、特点分析
1.本次测试题,以《数学课程标准》和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的前三个单元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做到了试题的覆盖面广、难易适度,照顾全体学生,对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知识、智能水平、实践应用等进行多角度的考评,保证基础性,突出灵活性,注重导向性。
2.本次的试题分为两大部分:一至四题是知识与技能部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五、六题是实践与应用部分,检验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学以致用”。另外,还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考查学生是否能对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从而考查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到位。
3.回归生活——使数学试卷凸显学习价值
本试题中的9、11、22、23、26、27、28、30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同时,检测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和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况。这种在学生身边和感兴趣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必然能得到真正的应用,数学的价值必然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4.关注过程——使数学试卷留下思维痕迹
本试卷的命题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能在数学试卷上留下思维痕迹,在了解学生思维过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29题“写出简要思考过程”改变了以往数学题的问法和解答方法,此题的解答,不再是纯数学的解答了,必须以文字叙述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解答。在叙述中,学生也较好的暴露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了保证。.建议:
①关于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如容积的相关知识,水中放入固体引起的变化之类的题的解题思路是多样性的。这类测评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转化”等的数学思想的掌握情况;
②解题时需要先统一单位名称后列式计算的题能增强学生读题的针对性。以上两点是个空白,是否应适当体现?
三、成绩分析
(一)成绩统计
(二)质量分析
1.取得的成绩
(1)大部分学生习惯培养的有进展。
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答题思路比较流畅。计算丢分现象明显比上学期提高了。
(2)大部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基本形成第六题应用题的得分率为89.05%。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在试题解答时态度端正,有较强的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并能快速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较顺畅地解答问题。
学生取得的成绩反映出大多数教师对课标的贯彻理解与驾驭教材的能力比较好,教学时能面向全体学生,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了解所传授的知识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所任学科中应注意的问题,处理好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2.存在的问题
2题7.56dm=()L=()mL 有10.3%的学生把此题当成一个等号去解题。3240cm=()dm()cm 有31.5%的学生误以为是两个等号而错解。究其原因,学生还是对这类题没有明确的对比,没有准确地分析而造成混淆。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也没有重视这类题的对比与练习,只是重视解决问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预示:教学要抓重难点的同时,抓细节。233
37题求57的约数有(),个别学生没弄懂约数就是因数,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写全。尽管是老师们在教学中也给学生指明因数又叫约数,但由于平时说因数时少,个别学生对约数这个名称不熟造成理解出错。
17题,判断:把2块棱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8平方厘米。部分学生学习顾此失彼,只关注8平方厘米是正确的,而没有考虑到题中是“增加”,这说明我们的学生思维不够全面,学习还是不够严谨。
21题选择正确说法,部分学生认为“两个质数的积是偶数”正确。究其原因,是学生脑海里存放着“两个质数的积是合数”,当他看到题目时,不加思索把“偶数”想成了“合数”。这样看来,我们在概念教学中,还得多对比,多举例,多思考概念之间的联系。
23题,把一个长方体长8cm、宽6cm、高4cm,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最多的切法是()题中给出的选择答案有个别学生读不通,不理解,造成29.2%的学生失分。经过我们细致琢磨,我们认为,如果题中把选项中的“平均分”改成“切”,或者把选项叙述的更完整些(如,A沿与底面平行方向平均分侧面)可能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一些,相对而言,失分率就不会这么高。
25题,画出甲图形以BO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丙,并标出对应点。部分学生,没有找准对称轴就是图形的一条边,而自定了一条轴。说明我们个别学生学得不够灵活。没做过的题不会灵活判断。还有个别学生没有标出对应点。造成失分。
27题部分学生计算粉刷面积时没有除掉门窗的15平方米。真是做题不细致。29题学生能将文字的阐述改为算式,能有效的分析出相应数字,但是,由于个别学生的逻辑思维较差,造成十位与个位数字颠倒的错误,也有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捕捉和加工信息而无从分析。
30题,部分学生的第一问,求一圈地毯的长没有理解,造成丢分。
四、反思
1、要加强概念教学的研究,重视概念综合运用的练习,对于易错与易混的题要多对比。
2、几何形体要加强感性材料的积累,要多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注意适当加强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和练习,既要夯实“双基”,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从多角度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4、加强中下等学生的补差工作,适当补充拓宽知识点的深化题。
5、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和指导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审题、仔细做题、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第五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根据教育局通知要求,中心校统一安排,我校于4月29日组织了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结束。现将四年级语文检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体现出灵活性和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成绩统计
本次检测参考18人,平均分74,优秀率44.44%,及格率77.8%。
第一题读拼音写汉字,得分101.5,得分率81.6%,全对14人。
第二题选择正确读音,得分39,得分率72.3%,全对9人。
第三题形近字组词,得分57,得分率81.25%,全对12人。
第四题积累与运用,第1小题补充词语,得分63,得分率87.5%,全对14人;第2小题查字典填空,得分28,得分率51.9%,全对3人;第3小题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得分48,得分率66.7%,全对9人;第4小题古诗词填空,得分83,得分率92.3%,全对17人;第5小题日积月累运用,得分54,得分率60%,全对9人。
第五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得分147,得分率68.1%,全对0人。
第六题阅读,第1小题得分68,得分率63%,全对6人;第2小题得分88.5,得分率70.3%,全对11人;第3小题得分130.5,得分率60.5%,全对1人。
第七题习作,得分418,得分率82.9%。
三、取得的成绩
1、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比较理想。
从学生答卷情况看,本次期中考试学生对汉语拼音,生字词掌握得还可以,尤其是生字词失分较少,比上学期有很大进步;可见这段时间的强化复习效果不错。对要求背诵的内容,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成语和句子都能较好掌握,学生都已掌握了这种题的答题方法,很少丢分。基本达到了《课标》要求。本学期以来,根据学生底子薄的现状,我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开展各种训练夯实基础;同时也注重了平时课内知识的积累,以及对课外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问题的观察和积淀,让学生的记忆、理解及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的习作水平有明显提高。
本次习作紧密联系日常生活,要求以“雾霾,我想对你说”为题,写出自己的烦恼和期望。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近期的天气情况正确认识雾霾,以对话的方式,写出自己的烦恼与期望。可以看出,通过半个学期的写话、日记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四、根据本次检测各题的失分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
2、学生的阅读量不够,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3、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待提高。
五、改进的措施。
1、夯实基础。
创新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材,钻研教材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课前要准确全面的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需要,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加强训练,让他们逐步提高成绩。
2、力求高效。
教学中要善于观察思考,适时转换和优化教学结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学习优势。
3、力求让知识“活”起来。
设计更合理有效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发挥作业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增设阅读课,从基础的讲读入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上的基础上,再对文本展开多样化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加强对作文的评改、指导。
对学生作文评改的指导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作文评改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尤其多照顾中差学生,习作时,在学生有内容可写的同时,强调书写工整、精心构思、各种修辞的运用。
总之,本次检测还算令人欣慰。今后,我会继续关注教学及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收获与日俱增。